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平旦治心

平旦治心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私信回复不及时,QQ:563589836.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纵有清风明月境,可我还从人间来,尘满面,鬓如霜。
没有天生的道骨仙风,都是举重若轻。
修行的心常常始于对生活的倦怠甚至憎恶。
挣困于家庭事务的鸡零狗碎中;或缠绵病榻,抑郁愁苦不见天日。忽而,从昏昏然的周围独立出来,跃出水面,一大口新鲜空气,一大片碧海蓝天。
潸然泪下,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一发不可收拾。
还是会见到他们——原来的自己。
斗病,斗魔,斗人间疾苦。
我希望你们是对的,可我说了不算数。梦中斗成齐天大圣,醒来,山坡坐着那只苍头猴。
爱与法,在世俗中很难体会,它至纯至严。
大约接近“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南怀瑾大师曾提过,新时期的宗教要发扬,必须脱掉宗教的外衣,在当时是远见,在当下也是灼见。人类社会从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工业时代,进一步发展到以信息科技为主的智识社会,宗教要立足,需有一番革新。当然,我非宗教人士,不该我妄言,只是作为今天要谈论的内容的引子。
修行与宗教有重合之处,也有泾渭分明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需要和派系主张的不同而不同。现实中,我受到最多的质疑是:你读了那么多书,怎么还信这个?
我通常借用那句话一笑置之: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也因为真正想知道答案的人并不多。但是,这也意味着,同宗教一样,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修行人士无法回避的,不回避并不意味着迎合。
现代社会认识事物的方法受到西方科学方法的影响,以实证、辩证为主,学科体系也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作为唯一的、极限的、绝对的标准,同时,科学的发展过程经得起猜疑论证和推翻。故,修行与宗教一上来就立了一个绝对参照,被归类为虚无。这是面向不同所决定的,天文、物理等科学的研究,也以人类面临的那部分世界为主,修行的面向是全部,立足点必须高。
自然科学认识世界,固然有其坚实理论,牛顿力学、量子力学、弦理论、熵等等,这本身就是认识世界,探索规律的不同角度,不同程度。而个人真正的修行,做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工具用的是自己。
现实与梦想,科学与奇幻,在某些角度与环境下,一旦触发了规律,往往相互成就。
道就是根本规律。
修行,就是参与研究以及顺应这个规律,因此,道一般与德相连。
在这个规律中,人并非过客匆匆。将修行看做虚无的东西,是将人类从规律中分离了,人并未独立,反而是其中一环。所谓万物之灵,灵就灵在这种主观特性。将宇宙比喻成巨大的计算机,无数的数据运行,道就是背后的源代码与运行程式。道不过就是古人起的一个名字而已,它对应的东西,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指向。
修行,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参与研究本质规律,并在这个过程中,顺应、成为规律。而法门,对应的是就是方法论或者实证模型。
如果有做学术的朋友路过,也可略为解释神佛偶像、神通道术,固有其存在的物理依据,只不过没有被修行领域的人解释确切,或不需要普遍解释,也有其他原因蒙上神秘色彩。一篇论文中研究结果的显著性,也只针对学术研究、学科内有效。而歪迷邪道,则类似于一项实证研究中,内生性问题没解决好,估计有偏误,多重共线性存在,得到了一些伪回归啦。
不同法门之间的差异,好比多元回归、双重差分、门限回归或者结构模型对于论文写作者,有层次的差别,也有适用性差别。
读书是观摩片段时空的平面轨迹,修行是在这段时空中找自己的位置。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知根 修底
现实中“知根知底”,是指对一个人的原生环境、性格、成长历程等了解得比较全面,修行参研,为对自己知根知底,并且,知道自己的“底”了,还要修正。
一个人的“底”,就是他最原本最真实的状态。这种状态,在现实中不可能被了解。从婴儿开始,人就会受到引导、约束,他的每一项行为,都是既定条件下的反应与选择。虽然受到不同的性格、心智、心性影响,终归没有脱离这个大框架。
而,一旦将这些框架全部拆除、抽离,那时候的行为才是一个人的“底”形。午夜梦回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不像是自己,却又曲径通幽。
君子慎独,有浅浅触及的意思;部分梦境中的自己,是更深一步的状态(但不是全部,大部分梦境还是现实碎片)。有一本书《催眠师手记》,运用催眠的手段,找出心理疾病的源头。是这个原理,不过非常险,其一,对于引导者把握局面能力、独立客观的评判能力和敏锐的捕捉关键因素的素质要求极高;其二,患者都是身心出现了巨大冲突,故背后的面目相对容易暴露,对于普通人,尤其是在现实中生存体面的人,受到良好的教化,自我约束意识较强,见到他的“底”,基本没有可能。
因此,曾有一名职业女性提问: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自己做错事,每次有错误的都是别人,以至于怀疑自己。
抛开自我蒙蔽不谈,通过教育培养、道德约束“武装”起来的好人、佼佼者,是社会框架中的面貌,和他的“底”没有多大关系,有些人隐隐约约感觉不对劲,是因为把自己同根底隔绝开来了。这样的人,并不是修行的好料子。而修行就是从那个“底”起修,可想而知,得穿透多少身外物才触得到呢?而那些起点都没校准的修行,我不知道它们要到哪里去。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一个人的念头,自“底”升起,但通常不会被全部实现,尤其是负面或者邪恶的念头。因此,生活中做个好人相对简单,念头寄生处,就在人的底里,无论意识是否承认。抛开悟性,只说适合修行的那种天然干净底子,万里挑一。
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层,就会在表层修,而且不断的增加信息,以得到所谓的正知正见。当意识被这些道理所满足,彻底丧失了对底里的体察能力,就会逐渐陷入一种高大上的、貌似得道的冥顽不灵。底子里,与普通人无异,甚至还不如普通人直率。这种陷阱,自修者尤其难以避开。
在帖子一开始,我絮叨着去思,宁静、清净。平凡如你我,各自揣着的那块底子,尚不知隐匿着多少污、私、邪、凶。赤子之心,生来必然蒙尘;信息充斥的当下,日复一日沾染不明;更何况后天的欲望撺掇着,攫取名利物质停不下来。不出意外,修行也作为物质充裕之后,求自我圆满的一项目标。
一个人的念头,天知地知。时时勤拂拭,不至于更腐;本来无一物,就当诗词念念即刻,暂且别当真,谁坐在飞机上看的那片云,地上看不到,只听说而已。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这个“底”就是你修行之初的那块料子,在此基础上,再谈心性,就有了锚。在大脑思维里打转转的那个所谓心性,一厢情愿的求清净,行善,积德,不过是一层一层的洋葱,末了一场空,对很多人来说,也倒是有莫大安慰。
这个“底”也决定了这场修行中,你所成器的器量大小。
是的,修行面前,人人不平等。
“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也埋不住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全都烟消云散!”
很热血,很励志,很梦幻,皆是人意凌驾。
“知根知底”的“知根”,便是从哪来,最终你成的那一器,便是到哪去,中间这个“底”就是你的修行基础,这个过程是回归,归位。世人将自己放在中心位置,以小我为参照,自由发挥,自娱自乐。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如何才能见“底”?
不同的法门,法不同。我师门取直径,直指人心,老师直接针对学生的“底”(法身)教学,一旦入门,底形毕露。面对真实自己的不堪时,需要莫大勇气,又不得不服,在一面绝对客观的镜子面前,除了修正自己,其他都不必要,尤其是语言。而从根上修正自己,非数年数十年不可。看到那么多人拿着前人留下的言语论著修行,人生这几十年,忽忽打了水漂。
前人的言语论著,有其必要,因为修行必得客观印证(自证、印证),言语作为彼时彼地的工具,只是其中之一,失去彼时彼地的局面,单单剩下言语,就变成一堆字了。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纠正自己的偏斜,逐渐扶正的过程中,那个人就趋近于尺子、镜子,虽然还不到绝对标准客观,也可以参照周围了,所谓看透,原理在此,看得透的,放下就不难了。通常,真正看透的人,不大愿意去劝人,真正的放下,是自己主动放下,非劝之功。愿意听劝的人,是那种对纯正、光明有向往的人,换句话说,他更珍惜自己那块料子,因此,奈何“渡我不渡她”的问题,不成立。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修行与“少女感”
当前的审美标准下,夸一美女精致,不若夸她有少女感。
貌不惊人的姑娘,在十六、七岁的时候,都会有纯纯可掬的少女感;反之,再天生丽质的姑娘,过了那个时期,固然可以通过保养、医美等等方法带来逆龄,甚至卓绝的美。唯独少女感不可重塑雕琢,这就是先天境与后天境最直观的差别,当然不仅仅是观感而已,背后依然是物质规律。
因此,大美人站在十六、七岁的少女们面前,多多少少有些不自在。修行中却不然,练气功的站在炼炁的人面前,往往耀武扬威: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走路带风,还没那么多穷讲究。
虽同为lian,一朝先天退返,炼为再生先天物质,自然寡淡严肃;一朝后天猛进,练与当前女星们对少女感的追求何其相似,追捧亦不在话下。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心魔”(包括“红尘炼心”)这样的概念,能弃则弃,又偏又倚,还闪眼。
心魔的根源是认知淤塞。
死死掐住一块所谓的“真理”不放,可人要修的那个东西,偏偏高于那块”真理”,本来就高于人,它要往前,你不放行,两向对峙,出了心魔。
被心魔阻碍的人,一般都对某一理论、观点的字面意思深信不疑,但对这些理论、观点的起源、基础、约束条件、时空效应等等置若罔闻,对自己的了解也有限。在有意无意间,一边为过不去的障碍所苦,一边又苦苦守着这障碍。
抱冰找雪,见捧着柴火的人,还不忘呵斥:“攻乎异端,斯害也矣~”。
其实,有淤塞疏通就过去了,心智不可强悍,天大地大还是自大呢?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追问
假设x为世界,n为人类,则一个人=1/n,人类世界=n/x;
普通人的一生,与分母基本无关,约等于1;
大人物的一生,以普通人的基础呈倍数,约等于m/n,比如诺亚方舟;
修行人的一生,是f(x),当x趋近无穷大时,f(x)收敛于a,以及极限定理。
关于,生命的意义。。。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每个人的人生,只能由自己解证,选择,证解,再选择。。。
方程式、语言、知识,都只是花瓣,花开落花,开过了,捧着浅红深红的花瓣作甚?未开,何来拈花一笑?
不懂自己,不懂花。
简单到无聊,无聊难做。
自在,花开。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修行的物理属性,直观地体现在这具身体“不生病”“长寿”“不老”,修行面向的是根本规律,这也是规律作用下一些良态、稳定的物质的效果。反之,疾病、灾厄即是逆规律而行,被规律所纠偏的结果。故“凡人畏果,圣人畏因”,明了规律并奉规律行事,约束、克制心性和行为,以至合乎规律,自然无所畏惧。
一个人守本分,在现代似乎不算什么好话,显得不上进、无能。其实,每个人的器量有差别,多大的器量,就做多大的事情,对应的物质占有也是有度的。从更广的社会层面,也有相对应的结构和秩序。
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包括身上的欲望超过了那个刻度,最终会被规律平衡,很多痛苦就随之而来。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痛苦,规律纠偏的时候,人们往往视为命运。当社会甚至更宏大的层面的规律纠偏时,又会发生什么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个人器量由小到大的客观进程,因为是客观,所以并非哪个人怀着一腔热血想去治国平天下,就能成就。起点仍然是自己,道与德紧密联系,道是规律,德是这个进程中的支撑。修身到,自然齐家。在另一个帖子里,我常说放弃劝诫、改变他人的冲动,越早越好。修行人之间也一样,不必要以文字、言语交流修行,两个人之间交流,有德固然带动无德,下德必然趋近上德(不讨论功,德载功而已。)这还是规律,非言语形式、质量所能承载的,那些曾经承载过的,也是基于背后的支撑存在。
器量属于本质层面,器量小的人,也许他本身坐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不得不容人。但同时,这种强为会令他非常痛苦,至少感到压抑束缚,时间久了,就会出毛病。德,并非勉强自己去做好事,一开始,放下一些,担起一些,再放下一些,担起更多...最后,把自己也放下了。
另外,一个容器本身容量有限,倘若里面装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剩下能装的就更有限了。所以,干净为先。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一个人器量大小,决定了他在现实中的立足境地,人,既生于天地间,自然也有特定的位置,这是规律生成的秩序。
现在这个秩序,乱得不成样子了。一方面,社会价值观的片面性,引导着人们在现实中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名誉地位,竭尽全力往自己那个本来没多大的容器里塞满各种欲望产物。古人提出的心是君主之官,藏神明,并非古人封建迷信,人心本是与天地连通的,什么样的心就对应什么样的人,多大的心胸器量,就对应多大的生存格局。心与躯体,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以身体的目标为主导,就会偏离本来的轨迹,迷惘空虚随之而来,却又不知何故。许多中年人纵然物质尚充裕,家人也康健,而时常有找不到自我的虚无感。一颗生于天地间的心,是需要原生地氧气的,迷途越远,氧气稀薄,渐渐窒息。这些心理上的痛苦,其实是提醒,三十多岁的警报,基本上是最后的警醒,再往后,生不起这样的心了。就像将睡未睡时,绵软乏力,窗边一阵风,或是抬眼,要醒了;或是翻身,睡沉了。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另一方面,对于人在天地间的本位,又常常妄自菲薄。
痴迷于神通鬼怪预知的人,以及其代言人(譬如近些年兴起的出马系列),人是万物之灵,放着堂堂正正的位置不坐,让位给一些不如自己的东西,还奉为尊奉为上,乐此不疲。
鸠占鹊巢,原本的主人被赶跑了,焉能不乱?
许多人还将这种祸乱导致的命运坎坷当成可歌可泣的磨难,又添些前世之说,倒像是一种优越感的享受。心里有什么,就会召来什么,来的东西,当然不会告诉你它到底是什么。
近年来,出这种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人体质不好,身体就会出这样那样的毛病,环境有变化,最先影响到的也是那些体质不好的人,治不好就怪医生。同样,一个人的心性不好,就会修出乱七八糟的问题,坏的邪的东西,最先沾惹的也是那些心性不好的人,修得不好,倒还怪起法门。
当然,心与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颗心,干干净净,堂堂正正,什么时候都够了。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海外新冠状病毒海外死亡人数远超中国,仅上周五为止,意大利的死亡人数已经成为中国的两倍(8,215:VS3,291)。今天,美国的“抗疫队长”安东尼·福奇在CNN一档节目中预测美国的新冠死亡人数在10万—20万之间,感染人数估计数百万。在可见的层面,我国对疫情的控制,得益于政府作为与国人齐心,在另外一些层面,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的护佑,尽管,现在只能说余存的传统文化,与岌岌可危,广受诟病的中医,中医的问题,出在传承。
中医经常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那个“正气”对应的物理基础,是人体先天物质的量、质与排列分布,而非寻常之气。因此,真正的中医,其实起点很高,并非像西医那样基于尸体,而是基于人与自然规律的系统治理。传统文化中最为没落的可算中医了,医道的参研,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知识所系,而是与修行相关。修行的传承中,某些重要的东西遗失了,顶多就是修行的人修不上去了,或者少了,或者不修了。但对于中医而言,几乎是灭顶之灾,市面上中医应对疾病时捉襟见肘的局面,令人心痛。与宋代枯坐修心不顾天下的某些学派何其相似,平时大谈养身健体,关键时刻直奔手术室西医救命,连自己都不信自己。缺的那个东西,都是心法,没有心法,就只能在外围打转转,救不了人,救不了国,也就没有实用性。于是,中医传承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会向西医借鉴,只是,一个从首端入手,巩固的是本质;一个以末端为基础,针对的是病状,起点原理通通不相容,硬借过来也没有用。
生在中华大地是幸运而有福的,尽管大部分人在狠狠浪费这种福气。这片土地自古以来是规律的主要承接地理位置(大家可以想想,为何我国神灵众多,神灵气象更丰盛),也一直受到规律的庇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破碎、统一、崛起是永恒的关键词,上至大国,下至小家,我们的文化无比重视传承,往大了说,文化的传承需要统一安定的局面;往小了说,风俗的延续需要团圆和睦的家庭。这恰好是我们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在国庆阅兵的时候,在除夕团聚的时候,更是润物细无声。
而每当传统文化面临颠覆的时刻,总有转折点出现,尽管多次改朝换代,但文明并未随之湮灭。神灵,在普通人眼里的作用是应验,其实,他们的作用与使命,正是天地人之间的传与承。修行的人,一开始可能为自己,为神通,随着占位的提高,其实对应着更大的担当,上的去上不去,也是规律说了算。
天地间正邪并存,邪不压正,是这次疫情在我国的现状。反之,其他的地理位置上不具备这样的属性,甚至某些区域,邪恶的虚物质占主导,局面如何,一目了然。前面的帖子里,一直提到规律纠偏,其实,除了这次病毒,未来还会有新的病。也一直强调时空节点不同了,未来数十年的天灾人祸会越来越多。
当然,修行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不是偶然,一方面出于自保,一方面确实有使命。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此疫,国有担当,民有责任,神有使命,人有信念,故,邪不压正。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一个人的生命比较好的状态是健康与圆满。其中,健康=身心质量,主要取决于寿命长短,身体素质高低,心态是否良好,情绪是否稳定愉悦等等。圆满=生命质量,在前者的基础上,还包括这一身体所代表的个体的运命流转。
身心健康虽然包括心,但此时的心,与身体二分态,也以可见的物理身体为主导,是从属状态。生命质量中的心与身是接近一的状态,物理身体是基础,不再是主导。身心质量对应西医中的健康(身体素质高+免疫力强),传统文化中的中医所衡量的健康,指向是生命质量。
尝试着用数学中显函数、隐函数的概念解释:
显函数是用y=f(x)来表示的函数,这个函数中y与x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对于每一个x,按照一定的法则,都有一个确定的y与之对应。这是西医理解人体的思路,心是心脏,脑是大脑,肝是肝脏等等。从而假设西医的具体表达式为y=2x+1.
隐函数:方程F(x,y)=0也能确定y 是x的函数,但不是一一对应,主要区别在于:
隐函数不一定能写成y=(x)的形式,比如中医里的气、脉、穴位,能确定关系,却不能像西医那样表达为一一对应的形式。
方程F(x,y)=0中的x与y是混在一起的,就算有具体的表达式,也没办法完全一一对应,比如x^2+y^2-2=0。
因此中医常常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种不甚明确的话,是基于人体一般物理形态的显与隐。显是可见的身体,隐包含的内容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气(炁)、脉等,还有一些更重要的物质。灵修中经常提到的人体不同颜色的光,能量,能量场之类的,对应也是这些物质。以前的帖子中提到的,中医传承中遗失了心法,因此失去了这一层的认识能力。
这种认知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一种疾病反映在人体症状时,在中医的角度已是末端。这次疫情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容易被击倒合乎常理,但很多中青年、无症状携带者、感染后自愈者得不到确切解释,其实,从真正的中医角度,在这个认知层面,都能找到病理。现代中医失去这一层认知以后,就与西医站在相近的平台了,现状也就是如今不中不西的尴尬境地。
中医指向的是生命质量,但不是全部,面向全部生命质量的是修行,俗称圆满(肉身状态+运命),因此,传统文化中的中医关于人体这一层物质的认知,非知识所系,而是与修行相关。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世界的本质是规律,得道就是趋近并成为规律,现实中,修得好的人,身体好,心境高,命运顺,也就是生命质量高。规律发生作用,就会产生秩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用什么衡量呢?也就是这种秩序中的位置。人们常说规律无情,大道无情,不认人,只认规律,也就是只取决于这个位置。
同样面临瘟疫,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局面如何,命运如何,并不茫然。以前的帖子里提过,国与国之间,在地理位置上承接规律的地位不同造成了疫情的局面不同。中华大地自古便是天人规律的主要承接场所,故受到规律护佑。其他区域的遭遇如何,不消多说。人也一样,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处在什么位置,就占有相应的物质和运行一定的生命轨迹。
为什么说修行是逆天,就在于这个位置的修改。赞美读书人通常说知识渊博,而修行人则是德高望重,本身就包含了占据一定地位的意思。修行如何修改,或者更准确说是调整生命质量,继而改变一个人在规律中的位置,接着用上面的隐函数解释吧:
一个人的生命本来可以用函数y=10x表示,修行调整的是y与x的对应法则,修行以后,这个人的生命变成y=x^10.当然,x为整数与x为小数的时候,结果迥异,谁说修行没有走火入魔的呢?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时间:2020-04-26 02:51:30
很多人喜欢谈宽容和感恩,包括原谅、乐观、变得柔软等等概念,但对事对人多年都没有变化。方向是好的,触及的层面也是浅的,没有改变本质的层面,本质层面的改善会带来外在境遇的调整重组,具有现实效应。
在叶子上喷些营养液可以让花精神精神,但与从根上施肥、松土的治理,不可相提并论。本质上还是原来的状态,原来计较的现在还计较,原来扛不住的,不可能因为多了些概念和道理,就能扛住了。心的器量还是那点大小,从哪里腾出地方来容事容人?
在另一个帖子里谈到对透明自己的恐惧,和透明自己的勇气,那是修行人最基本的。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都难,为了占据关系中的有力地势,或隐瞒、欺骗、迎合,或忽略、打压、设计,阳奉阴违特别正常。包括坦然面对自己,很多人都不愿意不能够,直,尚且不能,透明就不用提了。
大量的精力耗费在与人交往的周旋牟利中,外耗其一;耗费在自己内心对事对人的看法与计较中,内耗其二;互耗是必然。
这样的心质(没打错),再怎么空喊宽容、感恩、原谅,它连自己的真实一面都担不住,自己的心事过往都化不开,今天填些概念进去,明天倒些道理进去,以为的那个立足点,和用知识道理构建起来的境地,会屡屡踏空。
以自己为中心,自己的得失喜好最为要紧,就像从心里放射出无数的波段,另一端一一对应的是外在的事物与他人,外在的波动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于是这头的心无休无止的跟着波动受到影响。一个人一颗心如何能抵御外界无数人事物的纷扰,不过是符合满足心意的,就为顺境,反之,就是逆境困境。很多的吐槽、倾诉、评理、分析,不过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将这些反射关系悉数整理,希望寻个对错究竟,为什么会这么做?心承受不住,但这个方向是找不到出口的。
如何才能变得宽容?从本质上改善。但这依旧不是答案,语言、知识触不到那个层面。知识层面的答案只能指向,触不到。道理能在最大程度上指向规律,将人引向要去的地方,穷尽知识道理,不过是一直在方向牌周围打转转。
小孩子犯错很容易被大人原谅,因为小孩子尚不懂事糊涂懵懂,佛菩萨怜悯众生,众生在它们眼里就像小孩子,善良的、调皮的、顽劣的,又是一层不懂事糊涂懵懂。百川归海,是海容得下百川。本质在哪一层,便只能处在那一层的世界,为那一层的规律所运作,破得开,才能摆脱。当然了,破,也只是另一个指示牌。

楼主:温青青夏青青

字数:14375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20-02-06 18:27:59

更新时间:2020-04-26 02:51:30

评论数: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