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以正视听本尊也来开贴解惑鬼怪神仙佛问题

以正视听本尊也来开贴解惑鬼怪神仙佛问题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人无完人,请多包容。不要计较,缺点谁都有,不要责备,错误谁都犯。懂得原谅,是最好的珍惜。学会宽恕,是最大的美德。人无完人,请多理解。

心情不好的时候,谁都会发泄;头脑发热的时候,谁都会冲动。换位思考一下,就会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一想,就会推己及人。

多一份体谅,多一份靠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情深。为人处世,能容则易。包容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世上无完人,包括我们自己,行走在大千世界里,不要去奢望能遇到一个完美的人,不要想着去改变别人以适应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为各有缺点,所以才需要彼此理解和包容。

你的心越大,能包容的越多,你的朋友才会越多。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人的个性不同,见解各异,凡事见仁见智,包容者能博采众长,从善如流;包容就是宽恕待人,以德感人,包容是一种善的力量,拉近人于人之间的距离,

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尊人者人尊,容人者人容。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么行业都能赚钱,因为福报在的缘故。没有福报,钱也守不住。而且钱只能这辈子用,那福报呢,可以生生世世都可以用的到。

在佛陀时代,波斯匿王有个公主,名叫善光,长的很庄严漂亮,众人爱敬。王就很傲慢的说,你能得到大众欢喜,是我的原因。善光公主说,是我的福德因缘,不是因为父王的原因。波斯匿王问了她三次,三次都这么回答。

王就很生气,把她嫁给一个贫穷的人。说:看是因为你的自力,还是我父王的原因。嫁给穷人后,夫妻两人努力的做事,不久有发财了,两人就变得很富贵。波斯匿王很惊讶。就问佛,佛说,善光公主在过去迦叶佛时,很喜欢用饮食来供养修道人。他丈夫阻止她,她说,我已经发心,不要让我退心。她丈夫就同意了。因为善光公主过去供佛的因缘,这辈子很富有,而丈夫因为阻止他的因缘,就变得贫穷,但后来丈夫同意了,遇到了善光公主,才得到了富贵。

人有福报,自然会感召到富贵家庭。而且嫁给穷人,都会把穷人给旺成富人。这就是福报的重要性。钱别人会抢走,但福报不会被抢走。

很多人做什么都赚钱。以前改革开放初期,那些人赚到钱的,都是本来有自己福报,再加上开放的因缘,就赚到钱了。如果自己没有福报,怎么努力,赚来的钱,也是小钱。有的人做什么都赚钱,有的人做什么都只能养活自己。这就是福报问题。

一个人的成就,靠的是智慧加福报。单有智慧,很会读书,没有福报,走到社会上赚钱就很困难。读书要会读,但赚钱和读书,是两码事。做生意,做企业,靠的是福报,智慧是第二个。古代的范蠡,他每次去经商,发财了,把财布施给穷人,又白手起家,又发财了。连续三次都是如此。中国人把范蠡供奉为财神,是有道理的。这就是他有福报,做什么都能赚钱。

人的福报都是自己培的,哪怕亲人都是无法代替的。孩子有他的福报业力,父母无法代替。那父母能做的,是多让孩子培养福德。古人讲的,留钱给子孙,子孙如果能发达,不需要留。子孙不能发达,留了钱也会败坏。所以不如留下阴德给子孙。

现在人喜欢存钱,其实正确讲法,大家要去存福报。那福报存在哪里,存在三宝是最好的,多多布施给三宝,给修行人,给贫苦的人,给最需要的地方。把钱财布施出去。那我们提出供米,建寺活动,都是布施财富,而得到福报。不要小看钱,钱也能救命。因为钱是个人努力培福的结果,布施出去,少的是有形的财富,多的是无形的福报。无形的福报,可以带给下辈子,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现在人喜欢存钱,其实正确讲法,大家要去存福报。那福报存在哪里,存在三宝是最好的,多多布施给三宝,给修行人,给贫苦的人,给最需要的地方。把钱财布施出去。那我们提出供米,建寺活动,都是布施财富,而得到福报。不要小看钱,钱也能救命。因为钱是个人努力培福的结果,布施出去,少的是有形的财富,多的是无形的福报。无形的福报,可以带给下辈子,直到成佛。

这个世界上,佛在世间人看来是贫穷的,衣服是粪扫衣,吃饭托钵,住在树下。佛没有任何财富,但佛拥有三千大千世界的福报,佛的一毫毛的福报,都能让天下所有修行人吃饱饭。那开悟的祖师也是如此。这就是用钱的最高境界了。有了福报,一切财富都能为你所用。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凡一切不如意、不顺心、遭遇都是债,以前的债、现世的债,宽容以待、心灵平和,债也就还了、清了,以后报的都是福田了;否则,不满、愤怒、报复,即是添新债,如此下去,冤冤相报何时了!



忍让福中福,忍了、让了,心平气和,这一笔债也就清了,还了,接下来就是福了。不忍福中祸,不忍债没还,又添新债,到时还也还不清,苦也苦不完。



虔诚虔敬祝福您:通天理,知天意,顺天时,得天助,享天福!天来天去,天时地利人和和!



1、怨天忧人的坏处



怨天忧人破福禄最快,1个怨忧减3善,再大的福禄也被削了。假如你遭遇逆境而不怨天,那么你后面及子孙必兴盛流长。



2、发脾气的坏处



发脾气叫做火烧功德。如果不改掉这个坏脾气,无论一天念多少部经,讲多少次法,做多少善功德,你自己都出不了三界。发脾气本身就是无明的表现,无明就是不明白。你自己都不明白佛法,怎么可能很圆满的度人?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3、毁坏福禄的因果



第一、瞋恨。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业。



第二、傲慢无礼。骄傲侍势,目中无人。俗话讲,势不可用尽嘛。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会发现各行各业成功人士,大多都待人很谦和,对人很有礼貌。在公司单位里,位置越高的人,往往越平易近人。



第三、自诩功德。故意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长处,炫耀自己的修行,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如何了不起;



第四、于善生悔。做了善事过了一段时间后,就生起后悔心:“我当时是在浪费钱财,是不应该做的。”像这样后悔就会立即毁坏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业;



第五、颠倒回向。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后,如果这样回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人,从而消灭我的怨敌某某人。”这就是颠倒回向。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4、得到上天厚爱的妙法



第一、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这个意思是,你看到其他人不好不光彩的地方,要替他掩藏几分,这样做就是养天。你养天,天就会厚待你和你的子孙。再进一步讲,不要天天睁大眼睛挑他人的短处和缺点,你打着灯笼找他人的问题,其实就是找上天的不是,和上天过不去,上天能厚待你吗?



第二、成人之美。



他人有好事,你顺手推舟,既作了人情也积了德,要是悄悄地做就更好。反之,你事事处处反着来,甚至暗里使损招,消耗了上天的能量,上天就消你的福。永远记住,不要和任何事任何人作对。不和任何事任何人作对,就是不和上天作对,顺天意自然会得到上天的厚爱。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第三、谦德。



只有谦虚的人,可以承受福报。你谦虚,你敬人敬物,你其实在敬天,天就要你发达,上天一定会帮助你,而且一定先发你的智慧,让你变得更加安详善良,恭喜你,那你一定就有福了!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欲动,则心动;

心动,自然烦恼丛生。



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

这些东西,

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会越痛苦。



你舍弃的越多,

内心就会越清静。



分担别人的痛苦,

可以消解自己的痛苦。



拿出自己的温暖,

可以得到别人温暖的馈赠。



这就是爱的神奇力量。

放不下、心底无爱、闲得无聊,

都会是烦恼的根源。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六道轮回这个问题,本来已没有问题。在中国人旧脑筋里,除去宋朝、明朝的一般理学家,如程颐、程颢、朱熹一般很少数的几个人主张气化而外,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极端信仰,而无一毫疑意的。在抗战以前,你不管走到那一个地方,即使是穷乡僻壤的那些愚夫愚妇,牧童樵子们,都知道人死为鬼,鬼可转生为人的事实。至于某一恶人,死了以后,转生为牛,为猪;或者某人是凶死,某人是死得冤枉。这遭凶死或冤枉而死的鬼魂,常常作怪,点鬼火,托梦的故事,更是充满了一般人的脑筋里。在冬天农事闲暇的时候,一灯如豆;或夏夜纳凉,豆蓬瓜架之下,乡下的老头儿与老太婆,拿著短烟袋儿或抱著孙儿,围拢在一处,张家无恶不作,现在已家破人亡;李家肯做好事,故而子孙兴旺。某宰相、某状元,他的父祖是怎样的积阴功。某地主,刻薄吝啬,放重利债,盘剥穷人,你不要看他家当大,老婆多,准会一个儿子没有,即使有了,百分之百的是个败子,不信、你等著瞧罢!像这一类的善恶因果故事,他们与她们,津津有味的谈上个深更半夜,是常有的事。所以一个人,只要他有个家,无论穷到什么地方,关于清明、中元、过冬、过年、或三代祖父母的生忌辰,一杯薄酒,一碗麦饭,几张纸钱,纵然自己的饭都吃不成,对于祖宗的祭祀,是不可或缺的。至于富有的,春秋祭扫,礼节隆重,那是更不必谈了。倘若不经过这大战的洪流冲洗,这种敦朴淳厚的民风,还可以保存到相当年代。孔夫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与书经上的‘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的道理,固然是深入人心,同时佛教的六道轮回,灵性不灭之说,也已家喻户晓。所以我说六道轮回的事实与理论,本已不成为问题。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现在不断的有人把他提出来当为一个问题,欲加以研究者,原因是由于科学大昌,物质文明,唯物论的毒素,渗透到知识界的脑筋里,原来信仰的,现在也由疑惑而不信仰了。因为科学最重实验,实验不到的东西,都在怀疑或摈弃之列。如二原子氢与一原子氧合成一分子水,兑飞以电流分解蒸馏水令其氢与氧分别收集于两个量气管中,其容量常为二与一之比。虽实验百千万次,经过百千万年而丝毫不爽。故百千万年前之科学发见,百千万年后之学者无异词——一桩轮回确证讨论集中,王季同先生语——。但是人世间善恶因果,与乎六道轮回问题,远比物质为复杂。如氢氧合则为水,水一经分化,仍为氢氧;现在如此,百千万年后仍如此。中国的水如此,外国的水也是如此。至于善恶因果与六道轮回的问题,则甲地某人不孝,曾遭天雷殛死;乙地某人更不孝,但是他很健康的活著,或者竟得善终。过去某人无恶不作,传说他不曾得好死,后来子孙也凋零可怜;可是眼前大家都知道某地某人,凶暴残忍,阴狠毒辣,贪赃枉法,杀人放火,他却能升官发财,子孙绕膝。某地某人借尸还魂,某地某人记忆前生。但同时在此地,找不出一个借尸还魂和记忆前生的人来与某地某人互相证明。在脑筋较旧的人,固然有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的论证,至于某地某人借尸还魂,某地某人记忆前生,只要记载的人,或传说的人,有人格地位与学识,说的事又有时间地址与姓名,我总极端的信仰。但在科学头脑的人,或唯物论者,他不肯以耳代目,不信仰古人,他必得要亲眼所见,见到的不算事,还要经科学的分析。或者一人记忆前生,必人人能记忆前生;一处有人借尸还魂,必到处有人借尸还魂,这才可以认为是定律。无奈人寿短促,时代迁流不停,昙花一现的借尸还魂,千万人中难得一个的记忆前生,无论用什么方法,不能令其与兑飞之实验,同样有永久性,能使不同时不同地的人,共见共信。所以自科学发达,物质文明以来,因果轮回之说,为知识界所吐弃,杀人之利器,月异日新,往昔之所谓人命关天,今且草芥之不如。寖假而子弟可以杀其父兄,认为有种,有勇气。我敢说一句开倒车的话,佛教之善恶因果,六道轮回之说不兴,物质文明不打折扣,唯物论者不觉悟,则世界人类,会有灭绝的一天,或者仅剩得几个最徼幸的人。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我们要补科学之偏,救物质文明之弊,拯救人类将要毁灭的危机,祗有要求全世界的人类,共同信仰释迦牟尼佛所宣示的,善恶因果,六道轮回。我现在分成六段来说明:



第一、信仰性灵不灭



性灵是什么?换句话说,性灵就是心的别名。一切事物,莫不有其体性,或本质,如棹椅以木头为本质,写字的钢笔以金属物为本质,人的身体以血肉为本质,总和起来说,宇宙万有,皆以地水火风之四大为其本质。然而这还是皮相的说法,克实言之,一切事物,皆以心为其本质。所以综合释迦世尊所说的教法,关于宇宙人生问题,有两句结论,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马鸣菩萨作的大乘起信论上说:‘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当一切世间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假如不懂这些专门名词,你就把他作为宇宙或天地的熟名字来解释好了。这天地间所有人物,起信论上叫他写‘一切法’或‘世间境界’。这一切法或世间境界,皆从心起,皆依我们的无明妄心而得住持。‘住持’,就是继续存在的意思。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那末!心又是什么?什么是心?依上面所说的,心似乎是一切事物的主体,然而心毕竟是个什么?关于这一问题,确很有趣。因为我们终日吃饭、著衣、做事,以及一切事的筹划,通常皆说是动脑筋,脑筋真的会动吗?脑筋属于物质的血肉,会死的。倘以脑筋为一切动作的主动者,则脑筋死了,我们不也就化为乌有而归于断灭吗?这主张很危险的!要是干脆就说他是心吧!你寻遍了眼耳鼻舌,和五脏六腑,甚至每一个毛孔,都捉摸它不著。要说是没有个什么吧!你头上痒,谁知道用手去抓头;你脚上痛,谁知道用手去摸脚。你走路,一只脚提起,一只脚放下,路的高下不平,行的缓急迟速,谁在这儿做主。一经人家的恭维,你就欢喜;一遭到人家的侮慢,你会恼怒,这一喜一怒,谁在这儿分别。这颗心,还是小如微尘,能周身走动呢?还是大等全身,处处都有?若说是小如微尘,周身走动,我们的头痒,他知道;同时脚痛,他也知道;你一边走路,一边眼见色,耳闻声,一个很小的东西,如何走得这么快,管得这么多?若说是大等全身,在皮肤以内呢?在身外呢?若是在皮肤以内,皮肤以内,还是血肉;若在身外,身外是虚空,不能作我的知觉。是一个?还是多个?是物质的呢?还是非物质的?任凭你怎样说,都不对。所以孔夫子的学生曾经对孔夫子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很显然的,就是以孔圣人之博学多能,他对于这近于虚玄的心性问题,都避免不谈。在孔子之前的老子,他在道德经上曾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又曰:‘道、常、无名。’又曰:‘忽兮、恍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恍兮、忽兮、其中有物,其物甚真。’算是猜得好!但总觉得有点恍忽,况肯定的说他是‘常’,在佛法上说,有‘常见’外道的嫌疑。后来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固然是只能各见一斑。就是后来的汉宋诸儒在大学,中庸上所透露出来的,如‘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费而隐者,言其体甚隐微,其用甚大。那怕你是愚夫愚妇,日用寻常,穿衣吃饭,都不离此;要是彻底研究清楚,虽圣人亦有所不能。天地之大,人还有不满意它的时候,而君子之道,大的时候,大到天下莫能载;小的时候,小到天下莫能破。这有点近于佛法上说的大而无外,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小而无内的话。可是儒家总是借君子之道来代表,总不免闪灼其词,不够明朗。至于印度的许多外道,那更是不足谈,佛家一概呼之为群盲摸象。



然则佛教对于这问题,是怎样一个说法呢?佛教将这颗心,分为真妄的两部分:就是真心和妄心。真心呢,有时叫真如,有时叫实相,有时叫法界或圆觉,或大方广,他的名目很多。都是我们的教主,就当时事,对当时人,因机说法,所以安立的名目不同,含义亦很有差别。佛说的经,和祖师们作的论,对于说明这个心的方法,有在积极方面,作具体的表现;有在消极方面,用抽丝剥茧的方法,从反面来显示。在佛学上的术语,前者谓之表诠,后者谓之遮诠。



表的方法,多以体、相、用三大来说:



一、体大者、就是说心的本体。这心的本体,在时间上说,是竖穷三际。三际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不管人和物,都离不开三世。我是人,就以我来说:我今年五十一岁,第五十一岁是现在世,前此之五十年是过去世。假定我可活到六十岁,则自五十二岁到六十岁的这九年在未来世。五十年前再过去,这世界上没有我;未来之九年过完了,再向未来去,这世界上也没有了我。那末!五十年中之第一年,是我一生之初始;九年中第九年,是我一生之终结,个人如此,人人如此;人如此,物亦如此。即使这山河大地,和天空的月亮太阳,皆有初始,有终结。我们的心体呢!他是过去过去不见其始;未来未来不见其终。也就是说,心的本体,既没有初生的一日,也没有死亡的一日,所以叫竖穷三际。穷者、尽也。尽过去之过去,未来之未来,永远寻不出他的始初和终结的一天。在空间上说:他是横遍十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是为十方。就是心的本体,不是如前面所说的,细如微尘,或大等全身。他的体积,可以说充满了十方,比虚空还要大。我们想想,是凡没有事物的地方,都是虚空,简直没有边际。更奇怪的是:大起来,固然充满了十方,凝聚起来,也可以比针尖还要小。所以经上曾经说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儒家也说:‘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上下四方,谓之六合,最小的地方谓之密。弥者、满也。卷者、缩小的意思。照这样说,心体不一定是大,也不一定是小。但前面在时间上说他是竖穷三际,那不是等于道家所说的,‘道、常、无名’的常吗?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这我们要知道,说它竖穷横遍,乃是借言语来表示,同时还有遮的方面,遮的方面,就是它非常非无常。道家说‘常’嫌太肯定,所以在起信论上,就有过这样的话:‘心真如者,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者,不可以用言语来表示它,一落言语,便成定法。离名字相者,既不可言说,那里能随便安立它的名目。离心缘相者,不可以言语来形容它,为它巧立名目,更不可以妄心来缘虑它。缘虑者,想像、猜测也。最后的结果,定它一个‘不可思议’。虽有真如、法界、等等的名目,不过为使众生循名责实,假设而已!体大的大字,是说心的本体,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是了无边际,所以说它为大。世间上一切事物,都够不上称大,唯有心,没有第二法,可以和它比拟,才真正算是大!



二、相大者、心的本体,既不可以心思,复不可以口议。这还不等于前文所说的捉摸不著,渺茫难知吗?因为这样、所以第二再谈相大。相者就外表说,心体既不如物质之可以捉摸,然既有其内在的本体,必有其外在的相状。那末!他的相状是怎么一回事?这在马鸣大师作的起信论上说过,第一、有大智慧光明,能遍照法界。第二、有真实知见,能的确认识一切事理的真相。第三、心体的本身是清净的,清凉不变的。够了、有这几种,足够我们从外相上来体认真心的本体。不过体认到底是体认,不是亲证到真心本体的我们,总还不免糢糊。所以必得要佛菩萨的地位,才能受用到这,智慧光明,清凉不变的功德相。我们只有用反省法,来比照一下就可以想像到它是事实。我们首先要承认,我们日用之间,眼见色、耳闻声、分别是非,认识好丑的这是妄心,这妄心是充满了愚痴黑黯,决无智慧光明之可言。何以见得呢?你试想我们这社会上,可说没有一个人不自私自利,普遍的毛病是:争雄逞霸,结党营私,投机取巧,屯积居奇,纳贿受赂,贪赃枉法,奸巧欺诈,满眼所见的无非是贪欲嗔恚。你看够得上‘智慧和光明吗?’同处在一空界之中,一天之所覆,一地之所载,无端的要分疆分界,分种分族;同处在一国一乡一家之中,却要分出许多亲疏彼此。因此就有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竞争残杀,互不相下的大小祸乱,在历史上不知道有几多。相生相养,共存共荣,这些好听的话,成了辞典上的剩语。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互相依赖,共相构成的一个假相,原没有永久存在独立而不改变的个体。如人类必须靠五谷的营养,才能生存;五谷必须人们去种植,才能滋长。人身的五体,必须借心力的支配,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同处在一空界之中,一天之所覆,一地之所载,无端的要分疆分界,分种分族;同处在一国一乡一家之中,却要分出许多亲疏彼此。因此就有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竞争残杀,互不相下的大小祸乱,在历史上不知道有几多。相生相养,共存共荣,这些好听的话,成了辞典上的剩语。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互相依赖,共相构成的一个假相,原没有永久存在独立而不改变的个体。如人类必须靠五谷的营养,才能生存;五谷必须人们去种植,才能滋长。人身的五体,必须借心力的支配,才能做事;心无五体,他的力用也就发不出来。所以整个的天地、国家、社会、家庭、人生,无不是短时间的一个假相的存在。如石火电光,一转眼就成过去。人们偏偏要在整个幻相之中,妄认为实有。起贪嗔痴,造杀盗淫,这都是对于‘一切事理的真相,认识不清。’所以才有我们这黑黯而污浊的世界,并且永远的污浊下去,没有澄清的希望!就因为我们日常所运用的都是妄心,——贪嗔痴爱等——妄心都是染污的,由这柒污的妄心埋没了我们的‘智慧光明’。所以妄心的本身是染污的,不是‘清净’的。贪嗔痴爱的妄心,是热恼的,不是‘清凉’的。喜怒哀乐,得失荣枯,随著外境的牵引和刺激,时时刻刻在变,完全不能自主,所以不是‘不变’。翻过来说:诸佛菩萨,证得了本真的真心,能克服妄心,不跟著外境的牵引,不受声色的刺激,所以他们的生活动作,清净而自在的,光明和智慧的。我们要试探一个人的性情,是躁急或是柔和;是暴虐或是慈悲,只要看他日常行动的外相,就可知道他的内心。我们从佛经上所说的,诸佛菩萨的行动、言论、志愿,就可以知道诸佛菩萨的智慧光明,清净无染,与乎清凉不变的自在受用。这是由外在的相而能推知到内在的体,所以必须明白相大。相亦称大者,因体大之所在即相大之所在,相不离体故。如潮湿的所在处,即水的所在处,是一样的。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三、用大者、用者作用。谋佛菩萨,业经证得不可思议的心体,具有智慧光明,清净无染清凉不变的功德相。然而、这与我们有什么好处?倘于我们没有什么好处,那何必数他人之宝呢?所以第三再说他的作用。



起信论上说:‘真如用者,诸佛如来,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这意思是说:诸佛如来,破灭了无明妄心,见到本有的法身——心体——,这时候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不可思议的种种业用来,业用就是作用。并且这作用和真如心体,一样的遍满一切地方。然而、为什么不能像太阳光一样的使我随便看到呢?这是要看众生的根性、福报是怎样,所以见到的形象,和听到的法,都各各不同,但同样的都能得到利益。所以二千多年前,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现佛身到这世界来,为当时的众生说法;同时也是当时的众生,根机成熟,福报现前,所以能见到佛身。诸佛如来,不但可以现佛身,并且还可以为我们的父母眷属,或善友知识。我们虽生在佛后,然而还能见到佛像,读到佛经,亲近到善知识,还算是有根机和福报的呢!再向后去就不行了!因此我们要知道,佛身、佛经、都是用大。而且佛在世的时候,常常放光、动地,将我们这污浊世界,变成清净庄严的世界,那更是不可思议的用中之用,我们切不可辜负这人身。



上文已将真心的大概说过,其次就说到妄心了:妄者虚妄,或幻妄。譬如我们眼球发炎,就看到灯的四周有红绿圈子,这红绿圈子,假如说是我眼内生出来的,我眼球无病的时候,为什么看不到;如果说是灯上生出来的吧,眼球无病的人又为什么看不到。眼既不生,灯亦不生,毕竟这红绿圈子,从什么地方生的?想想看!这是眼球有病,因著灯光的刺激,幻妄而有的;眼球病愈,或灯火熄灭,红绿圈子,马上就无立足处。这是妄字的真相。然而、我们的妄心,又作何说法呢?这在唯识论上讲得最明白。唯识论上说:我们的心,最主要的有八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个识中,尤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主体,而第六意识的活动力最大。眼、耳、鼻、舌、身的五个识,各各依靠本身的眼、耳、鼻、舌、身的五根,对著色、声、香、味、触的五尘,分别发出认识好丑,和断定取舍的作用。不过前五识依五根对五尘发生认识和取舍时,必须有第六意识来帮助,才能发生决定的作用,这在唯识学上的术语,叫同时意识。及至五尘的外境,皆已过去,而我们的内心,仍然在这里,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分别发出认识好丑,和断定取舍的作用。不过前五识依五根对五尘发生认识和取舍时,必须有第六意识来帮助,才能发生决定的作用,这在唯识学上的术语,叫同时意识。及至五尘的外境,皆已过去,而我们的内心,仍然在这里,回味刚才过去的色相,如何如何的好看或不好看;声音好听或不好听等等的分别,好的则必取之而为我所有,而后我心方快;不好的则必去除之,而后我心方安。常人以为是动脑筋,其实这就是第六意识单独的在这里起作用,这叫做独头意识。所回味之过去的色等五尘,在这时仅有影子在我们意识里出现,这叫法尘。即使你睡眠,第六意识,还是在动,那就是梦境,梦境中照常有喜怒、哀、乐、爱、恶、欲,那便是梦中独头意识。所以说第六意识活动力最大,它是以第七识为所依根的。这六个识,专对外境,发生认识的作用,所以不叫它心而叫它‘识’。第七末那识呢?末那、印度语,中国话为染污意。因为第七识,夹于前六和第八的二者之间的。它的功能,是外执前六识与其所攀揽外面的尘境为我所有,内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的主体。譬如某一个人对我来一番恭维,我就欢喜,对于那个人就发生好感,而脑海中同时就有很深的印象。或者我们投文稿于报章杂志,这报章杂志一到手,且先查阅我的文章登了没有。一看到自己文章的标题,马上就浑身轻松,满心愉快,凭你多忙,亦必从头至尾一字不遗的看上一遍。倘若错字多了,作兴还要发脾气,骂校对和排印的人混蛋。同时介绍别人,这是我的拙作,请你指教!至于别人的文章,就觉得不顺眼,或者似乎没有空去读了。你留心自己,或冷眼看人,这一类的事多著呢!这都是第七识,执我的作用。内心外境,本无有我,而第七识,妄执有我;内心外境,都是众多条件构成功的幻相,其本身并无不变性,长久性或实在性;而第七意妄执以为不变、长久、实在。以致起贪、嗔、痴,造杀、盗、淫、沉沦生死海,受苦无量,永无出头之日,因此、所以叫他染污意。再讲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中国话翻为含藏,以其能包含收藏故。含藏些什么呢?前面曾说过,第七识夹于前六与第八二者之间,内执第八识的见分以为我。所以第七识,将前六识揽取的外境,如好的,不好的,恩、怨、愁、恨,一切善恶的业因,一一都收藏到第八识里。等到机会成就,一一再搬演出来,因此我们又叫第八识为识田。
楼主:传奇天尊  时间:2020-04-06 19:04:36
在唯识学上,这八个叫心王,还有五十一个心所。心所者?心王家所使用也,如家主役使家奴一样。我现在将心所的名字,一一写出,因为必须读过百法明门论,与八识规矩颂,才能见到听到;假使仅读普通佛书的人,往往听讲经法师讲到,就感到生涩与头痛。五十一心所,分为六类,今列表如下:



┌一遍行五—触、作意、受、想、思。

│二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

五│三善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十│四根本烦恼六—贪、嗔、痴、慢、疑、恶见。

一┤五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此十为小随。)无惭、

心│ 无愧。(此二为中随)。

所│ 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不正知、散乱。(此八为

│ 大随。)

└六不定四—悔、眠、寻、伺。



八个心王,对这五十一个心所,各各所该的,还有不同;前五识各各该有遍行五个,别境五个,善十一个,两个中随,八个大随,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三个,合共三十四个。第六意识于五十一个心所全该,所以他的活动力最大。第七末那识,该遍行五个,别境五中的一个慧,根本烦恼中的贪、痴、慢、恶见四个,大随烦恼八个,共十八个。第八阿赖耶识,则仅有五个遍行心所。这八个心王,所该的心所,各有多少不同,经过弥勒、无著、天亲,诸大菩萨的深思熟虑,而后下的定评。如欲深明其底蕴,非读法相宗的典籍不可,我只能作概略的说明。八个心王,为妄心的主要成分,五十一心所,为八个识,对内对外,所起各别不同之作用。如眼见美色,则注视不已,或反复观摩,是眼识之贪;同时心里则恋著不舍,是意识之贪

楼主:传奇天尊

字数:47518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20-03-19 11:07:23

更新时间:2020-04-06 19:04:36

评论数:4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