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我们从哪里来:上帝和科学的想象。从大爆炸和进化论谈起

我们从哪里来:上帝和科学的想象。从大爆炸和进化论谈起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方法论意义上的大道

一个人如果只盯着财富和利益,自然不会承认世上还有什么“君子爱财”之道和“盗亦有道”。盗之道,君子之道,小人之道,都是可以让人立身处事之道。道没有对错,只有是否完整,是否合宜。你掌握了一个符合一套逻辑和公设的道理,也不能就此否定其它可能的立身之道。

你要问什么是道,简单说来,符合普世价值的信仰都可以是大道的一部分。普世价值不是谁谁说了算的,只要有益于世道人心,能带来社会精神和物质发展的都被其认可。许多表面上矛盾的观念,也都是“普世”的 -- “普世”是加法,不能以一家之言排斥别人的思想和看法。那么大道是否就是“说不清”道理的幻觉哪?试解释如下:

1)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做任何学问都有其定义,推理以及证明的规范,最终这一套方法研究出来的结果可以适用于某类研究对象,增加我们对这类对象的认识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文明的进步。
2)就定义,推理过程以及对证明的严格要求本身来说,数学(某种意义上的哲学)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严格的定义描述和推理证明,数学上的“证明”,是要求“不可能”存在反例的,“不可证伪”的“证明”。
3)科学方法本身,对定义和推理证明的过程本身的要求是大大放松了,它只要求我们没有在“实际上”找到反例,所以科学上的“证明”,是要求“可能”存在反例的,“可证伪”的证明。如果就数学家看来,这一切科学证明都是不严格的,“说不清”的。
4)数学(和哲学逻辑意义)上不严格和说不清的科学方法,在面对解释实体世界这个重任时,发挥了它无与伦比的高效率,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因为这个,我们喜欢用这个方法,承认这个方法在研究实体世界中的权威性。
5)在面对人性(人的社会动物性),精神,人的非理性的需求,乃至信仰等领域时,因为非理性的多样性,人性的复杂到“不可理喻”,科学方法这种要求没有“实际上”的反例的证明的方法,又失效了 -- 因为明显人性总是有差异和反例存在的,由此而产生的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组成的社会现象自然总是有反例存在的。此时,科学方法就不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要研究人性相关的现象的规律,就必须使用在科学看开“不严格”和“说不清”的方法。
6)抛开那些说不清那个才“正确”的科学、哲学、宗教、信仰的种种理念和方法,我们回到这些研究方法的最终目的和对象,就是回到了这一切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判断。那么必然可以很肯定的说:这一切研究方法的最终价值,就应该决定于它们可能为我们的现实世界和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任何有利于人类繁衍生息和文明进步的理论方法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我们都应该欢迎,反之,会产生对人类文明有害的实践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就应该唾弃。有时,因为认知的关系我们无法判断其实际意义,那么只要其理论和方法看起来言之有物,能启发我们的思维,带来新的实践活动,我们就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它,直到我们能“证明”其有效或有害的结果为止。

一个人心中“虚幻”的天堂也是天堂,只要他没有妨害别人。“虚幻”的天堂如果能把快乐带给一个人,这个人又能给别人带去美好,那就是真正的天堂。问题是:虚幻的天堂不够牢固,其倒塌也可能害人害己,所以我们可以质疑一下,澄清其认知。如果最后还是说不清,就说明这个“天堂”足够坚固,至少不需要我们操心了。另一个问题:我们把一个人从美好的虚幻拉回到现实,那个落差是不是值得?我觉得,人只会自救,一个人要回到现实,只可能是他主动愿意放弃虚幻的美好 。。。

-- 万法归一,那个一,就是我们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科学,宗教,哲学,艺术等等)得到的对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影响的结果。从结果出发,不以方法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评论对错高低,就是“普世”的价值观!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异域亲王 2017-05-01 22:59:18
孔子,朱熹,王阳明都是在某方面有独到见解的人,辱骂他们居心何在?他们有缺点,咱们可以提出来说明白,警示自己不要犯他们的错误就行了,何必谩骂呢?孔子的学问是“礼”的理,而不是所有的道理。朱熹是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本人并没有提出什么有水平的理论来,倒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充当了方面教材的角色。王阳明的的确确提出了心学,并且建立一套庞大的体系。在我看来王阳明的问题在于被动处事与不连贯。他们都有缺点,然......
-----------------------------
孔子,朱熹,王阳明,还有其他的很多儒家的大家,他们的思想,都被统治者作为工具利用了 -- 就最终效果说:他们没有错,他们的思想没有错,他们的精神更没有错。

所以我一再说的是:中国的思想,从百家争鸣的自由表达之后,进入大一统,其发挥空间就越来越狭小了 -- 春秋时候,可以有凤歌笑孔丘的佳话,那样的氛围,从韩非子之后,读书人作茧自缚,后世再不可得 。。。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上来就骂人的,我还是行使楼主的权力:举报+拉黑了 。。。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谢谢大家的建议。我就收一下,回到现实话题,接着上面的有关中印之间的传统和国民性的比较,展开一下吧。正好又是五四了,对于现代化和赛先生的主题,也正是一个切入点。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提出来讨论。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我先说一下历史吧。从世界通史中知道,有文字建筑艺术可考的人类文明史中,上古时期的中东文明,辐射到埃及,希腊,还有更加神秘的不知来历的古印度文明,在公元前十几世纪,经历了一个类似后来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的中世纪那样的黑暗时期。在中国的商周,我们开始建立华夏文明的辉煌的时期,整个世界也开始了中古文明的复兴进程。这个过程中,希腊罗马文明在相当大程度上继承了上古文明的很多文化遗产,开创了一个新的辉煌时代。印度的中古文明,则似乎和当地的上古文明有了断档,上古文明没有留下什么文字的东西或实物遗产。我猜测,也许:印度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种性制度,就是仅存的文化遗产了?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印度的热带气候,物产丰富,应该是他们不愁现世的吃穿生活,反而关注生命轮回的环境因素吧?热代人乐天知命,擅长歌舞,喜爱丰富的色彩和充满想象的神话故事,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的先民,大概南方文化的楚人,可以和他们有些类似吧?相对而言,需要辛勤劳作,靠天吃饭的中原大地的华夏文明,则没有这么“奢侈”的精神享受,更加的现实,也不奇怪吧?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春秋战国时代,当中国先贤们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礼乐崩坏的现实忧心,都想方设法的对理想的政治制度进行谋划,为道德和法治建立提出各自的理论的时候,印度的释迦摩尼,则是对当时印度纷繁复杂的信仰和种性制度,连带的国际间的政治黑暗,提出了一个提倡人人平等,大家都有在轮回中求得解脱的机会的解决方式。中国的百家争鸣,终于以秦统一而终结。释迦摩尼的宗教解决方案,在阿育王之后,也成为千余年以上的印度的宗教主流。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的百家思想(包括其被皇帝选中的儒家思想),印度的佛教思想和组织,都经历了各自的异化,逐渐变的面目全非。-- 儒家逐渐丧失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立的学术立场,佛家则在希腊化之后开始了偶像崇拜和神话运动。随后,逐渐失去进取动力的汉文化迎来了南北朝的乱世,迎来了北方蛮族的统治和佛家文化的渗透。两者结合,催生了唐朝的辉煌。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阿拉伯的兴起改变了东西方交流的态势,首先将中亚然后是更多的地区纳入其统治,并将伊斯兰教传播到其统治地区。相比与遭到蒙古人沉重打击的哈里发阿拉伯帝国,更加军事化和落后的突厥人则将更多的印度佛教势力踩在脚下,对于更加强势和分散的印度教则不得不采取一定的宽容政策,加上后起的锡克教,形成了印度次大陆多宗教共存的格局。直到今天,宗教,民族,种性还是印度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

于此对应,中国在宋朝开始了一轮本土儒家思想的复兴运动,代表的理学思想,经过蒙古人统治之后,在明朝又转生出心学 -- 这些都是儒家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可以看作华夏文化思想的巅峰代表。清朝的异族统治,在思想上控制更严,让本来就渐趋僵化的儒家更加的不思进取了。有清一代,除了早期的明末遗老,几乎没有成系统的新思想可说,与同时的西方文明的日新月异相比,真的显示着中华文化的衰败气息。。。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谈五四之前,想说一个题外话。在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我们研究古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时候,需要抱有一种“同情”的态度。因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反映到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就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包括认识局限。我们后人在看前人的时候,千万需要避免纯粹用现在的眼光或道德标准评价前人,得出他们类似迷信或愚昧或者野蛮的结论。在客观分析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同时,抱有应有的“同情”,设身处地的做一些假设,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古人的学问和行为,对今天人们的类似的困境,也会有更多的切入点和思路。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中国传统的国家层面的上层建筑,是一个完整的官僚体系。每次朝代建立之初,是这个体系最有效率的时候。到了后来就逐渐失灵,所谓“气数已尽”,需要改朝换代。因为农业文明的生产事自给自足的,这种改朝换代不会对社会底层结构发生致命影响,我们的文明就得以如此延续。到了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的中国,再也无法面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帝国的先进的发明创造和制造水平,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举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分工协作。

几次失败,特别是想要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之后的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让中国人彻底认识到全方位的落后,进而开始了共和和对儒家传统清算的五四运动。随后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实践实践,可以看作是这一代人自五四之后的延续。

对五四的反传统的反思和批判,容易走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思维误区:
1)胡适,陈独秀,鲁迅那批人鼓吹“全盘西化”,是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很深,很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们知道,他们的“全盘西化”是否定不了中国文化的。-- 他们敢于这样说,恰恰是基于对中国文化的“信心”。
2)当五四时,正是洋务失败,共和失败,人们对中国的前途一片茫然,甚至整个国家有被日俄等瓜分的危险之时。这些有识之士,是看到中国文化中不求甚解,自大自恋造成的不思进取的一面的危害,所以才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以开启民智和民生的文化革命作为反对无知的迷信和独裁的终极武器。
3)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一定要符合当时历史条件 -- 胡、陈、周等人的口号,是有理想和理智的年轻人面对中国社会的落后现状的呐喊,以为警醒世人。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眼光看来的他们的“不成熟”,而否定当时当地这些作为的积极影响。-- 没有这些先驱的坚持,何来现在大家的醒悟?

五四之后的暴力革命的倾向,可以看作是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是类似启动后的刹不住车的行为。这个行为倾向,从内战,外战,到建设时期仍然坚持斗争和革命的老一套手段,最后终于带来了社会的巨变 -- 我们几千年来的农业社会的根基,在这个过程中被彻底摧毁,一切都重头再来了。

还是那句话:祸福相依。在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后,我们的历史包袱,现在是轻了不少。那么,回头反思五四和那一代人,我们是否可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所谓不破不立,五四一代人,做到了破,当然对于千年未有之变,应对间有些失措和过头,时不时还想回头走老路。现在,是轮到我们和后来的人,做出建设工作的时候了 。。。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反观印度,其传统被保留的相当完整,即使德高望重的总理,要想对传统习俗开刀,也难免被刺杀。所以独立之后的几十年来,印度的发展总是显得缓慢,当然也是平稳的。现在,印度社会的思想对现代化的接受程度也在提高,那么,他们除了适合他们的软件业之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制造大国?他们的宗教和注重传统精神的倾向,在其中有没有什么反面或正面的作用,或者:终归还是会顺利突破迈入现代化的社会?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山寨红旗迎风飘扬 2017-05-02 23:19:06
2017-05-02 22:29:20 评论
评论 山寨红旗迎风飘扬:按你的说法:中国农民要是吃不饱饭就会造反,印度农民吃不饱饭就维持种姓 -- 这是什么逻辑?
————————————————————————
相对论先不说,人类母系氏族社会是有的吧?这点想必不会反对。为啥有母系氏族社会?很简单,吃不饱饭罢了。
印度的吃不饱饭和中国的吃不饱饭有本质区别:
印度是土地收入不足以养活人,而中国不是这样......
-----------------------------
你把粮食产量,人口多少,粮食分配和调济搅和在一起了。

1)中国的土地和自然条件差过印度。历史上,中国农民需要更多的精耕细作和水利工程才能维持生活。
2)技术进步(种子,耕作技术,水利工程等等)可以增加产量,也可以因此改变分配制度:比如从采集的母系社会进入农业的父系社会。从周天子的封建贵族进入地主的专制社会。
3)一定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粮食产量和人口总数量都是收到制约的。所以:中国才会有从中原向江南直至岭南的扩张,还有向东北和西北的移民 -- 这些移民,都是因为在家乡吃不饱,而不是吃饱了撑的。同样,印度的土地再多,一样养不了越来越多的人。-- 这一点,中国印度都一样。
4)农业总会有局部或暂时的天灾减少了粮食产量,形成饥民 -- 此时,政府的职责就是救济。此时在这一点上,皇朝末期经常因为行政效率低下而让部分地区的饥民造反去粮食多的地方抢劫,最终可能颠覆政权。-- 这一点,中国因为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原因,更加的明显。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山寨红旗迎风飘扬 2017-05-03 15:33:49
用老百姓的话说,所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不过是木小姐和仓小姐生下的两个婊子儿罢了,推这两个傻逼出来,不就是为木仓小姐这个婊子立牌坊嘛!

所以现在的青年最牛叉的口号就是:木仓在手,天下我有!
-----------------------------
不明白:你到底是支持暴力革命的,还是反对暴力革命的?任何真理,往前走半步就可能是谬误 -- 德先生和赛先生和他们的父母儿女,不能混为一谈。就像科学不会为伪科学的迷信买单,一个道理。

-- 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了反对而反对,就是不讲科学方法的路子 。。。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中国才会有从中原向江南直至岭南的扩张,还有向东北和西北的移民 -- 这些移民,都是因为在家乡吃不饱,而不是吃饱了撑的。

————————————————————————
@山寨红旗迎风飘扬 2017-05-03 11:42:10

早些年以前,我也是你这种想法,可是后来读了天涯的一篇帖子,就改变了观点。

帖子说:江南和岭南的发展主要是因为稻米的传入,就和当年小麦的传入一样,并非啥子吃不饱乱跑。如果只有野草,跑哪里都只能是饿死。

我觉得你这些资料看得比较少,比如小麦、大米、土豆啥的,什么时候到中国的?辣椒、番茄之类的又是啥时候进来的,等等等等。

我说了句“阿三吃饱了撑的不在家好好务农,跑香港做挑夫巡警”,其实只是质疑你所说的“印度物产丰饶”,你大可不必为此治气的。

因为我真的感觉印度估计和没有稻米的岭南一样,除了食不果腹的野草野果长的多以外,实在是没有啥可以充当军粮的,所以战斗力就是渣,被白帽子把佛祖都打死了。
-----------------------------
你对世界历史的了解太少。那个帖子绝对误导你了。稻米本来就是中国南方农业的根基,就像中国北方种植五谷杂粮一样。小麦引入中国,大概是战国秦汉间的事情,这也是秦汉强大起来的一个原因。

对江南和岭南的开发,主要不是因为原来就有的稻米种植,而是因为开荒的工具,主要是廉价的铁器的大规模应用,让更多的南方的丛林变成了农田。

印度来说,小麦和稻米的种植,至少在中古时期的公元前10几世纪就开始了,他们还有亚洲最早的棉花,等作物。因为气候和平原多水,他们收获容易,水利工程相对落后,种植技术也不如中国那样讲究。

最后:伊斯兰的阿拉伯和突厥人,后来的莫卧儿蒙古人,都是游牧民族,在中世纪的技术条件下,对农业文明始终占据武力上的优势。这个和农业文明的粮食产量是两码事。甚至可以说:粮食越多越吸引游牧民族的侵略。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山寨红旗迎风飘扬 2017-05-03 19:41:36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历史这个东西,本就不是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婊子,谁欲望来了都可以上一把。从虚妄的“夏”朝到伟大的“天朝”,胡说八道的还少吗?毫无逻辑的比北方水萝卜的萝卜缨的分量都多。
你能不能说这些的时候,就像你在表述物理量的时候,那样清晰地来表述呢?!
世界通史如果说上帝粒子是毛主席发现的,你一定会反驳,为啥?因为你很清楚这是谎言!但如果所谓的世界通屎说战役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
-----------------------------
看来你对世界史真的没设么概念,连我说的全球通史里面不可能将小米加步枪也不知道。那还是讲你知道的中国历史吧。

就集中于农业社会军队的战斗力来说吧。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大致上有这么几个因素:人数,组织,训练,装备,作战经验,士气。-- 农业社会的军队,情况比较复杂,后面专门叙述。游牧人的军队,则相对简单:他们常年放牧打猎,因为缺衣少粮而互相攻伐,抢劫南面的农民邻居,所以除了人数不多,他们的训练和士气都是有保证的,装备上来说,在铁器时代,也不是大问题了。组织上,就取决于部落联盟的大小了。

以周为代表的先秦时期,中国的政治是封建宗法为根基的贵族制度,每一个贵族都有一块地,他们之间也经常打来打去,那么基本上就是类似于农忙时种地,农闲时训练,自带装备,战时成军的“民兵”制度。能动员的兵员人数就取决于土地人口的数量,民兵要上战场,为了保命,自家的武器自然也要保养好,训练也不会荒废,就周围不大的地块,保家卫国,士气也不会低。所以那时的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是非常强的。即使面对周围的游牧民族,他们打起来也不落下风。到了战国时期,国家变得大了,虽然兵制没有变,但是战争的规模,每一次战争的时间都放大了。面对游牧民族,也不能搞就地保卫战,要开始修长城进行防御了。但总的来说,就算燕赵等一国之力,也尽可以抵御匈奴的骑兵。

秦汉的大一统,让内战爆发的可能降到最低,各地的民兵变成了州郡的地方部队,上前线打匈奴,意味着背井离乡,长期在外作战,和自己的家乡没多大关系,所以修长城也好,打匈奴也好,都成了苦差事,怨声载道。军队的士气和训练都得不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经常不得不征集穷人,而不是让郡县的民兵们去上战场。总的来说,就平均素质来说,虽然不如战国时期,汉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有一定保证的。

东汉末年,三国两晋的内乱,让汉族人的人口大减,军队自相残杀而损失惨重,民兵也多年没什么训练而形同虚设,最后被五胡乘虚而入,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这也是南方继东吴之后的又一次开发的机会 -- 有了南度的人口,才有更多的农田,更多的粮食产出。南方的实力也进一步加强,在相当长时期内,可以成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

隋唐时期,一开始实行民兵制的改良版:府兵制。但很快,弊端显现:边境线漫长,府兵征召不易。最后就基本上放弃了 -- 没有了战斗需要的军队,其训练士气都得不到保证,很快就没用了。于是唐朝有了职业常备军,就是边境战区的节度使就地征召的军队,最后酿成的后果大家都知道了 -- 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农民就基本上脱离了军队的编制,除非天下大乱或去造反,农民都不再参加军队了。

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用的是用兵千日,用在一时的想法。但同样因为缺少战斗和训练,真的打仗起来,指望不上。最后空耗钱粮,效果一般。

明朝兵制就更加奇葩,继承了元朝作为异族统治者,防民造反的卫所制 -- 卫所的官兵都是世袭的,几代下来,战斗力全无,最后连倭寇都对付不了,戚继光到了战时还要另行招募训练军队。因为运输能力的限制,更因为官僚内部的内耗,防务边境的集结的军队,粮饷用度也得不到保证。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实际上明朝后期的几场战争,规模不大就已经耗尽国力,等到西北乱起,就无法兼顾边防,终于不可收拾,让满清轻松得了天下。

综上:不是说有粮食有地就有强大的军队。军队要有兵员的来源,要有训练装备的保证,要有后勤运输的组织能力,等等,缺一不可。中国后期的皇朝(宋和明),怕造反大过国防需要,不设或虚设地方的常备军,对边防军也多方刁难。结果:没有亡于内乱,都是亡于外患。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山寨红旗迎风飘扬 2017-05-03 21:09:01
你说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才使中国稻得到了发展,看你的语调那还是主因!所以我觉得是你想当然胡说!
诚然铁的开采在战国七雄里韩国最占优势,但是和稻的发展是两回事。特别是移栽稻的发展才使水稻产量得到了提高,而其前提就是妇女儿童也可以帮手插秧,使得“广种薄收”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本就是人口发展基础上的精耕细作。
请不要想当然胡说八道,啥叫为反对而反对?你用个例来证明普遍就是为反对而反对,是意气用事......
-----------------------------
稻子的种植我确实没研究。谢过!农耕技术的发展也是增加产量的重要手段。

至于说铁制农具,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认为有多大的管制 -- 农村里铁匠打农具,是两千年来的常事了吧?

就因为铁的普及,让游牧民族摆脱了昂贵的青铜武器的限制,其战斗力相对原来垄断了青铜制造的各大农业文明来说,极大的加强了 -- 这也是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诱因。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山寨红旗迎风飘扬 2017-05-03 21:31:29
有一点你不要忘了,你是楼主,说相声唱评剧是我作为观众的“特权”,而帖子里你为“君”!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
我在那个帖子里,没少大骂那些神棍 。。。什么君臣,我是没这个自觉的 。。。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山寨红旗迎风飘扬 2017-05-03 22:20:09
看来你对世界史真的没设么概念,连我说的全球通史里面不可能将小米加步枪也不知道。那还是讲你知道的中国历史吧。
就集中于农业社会军队的战斗力来说吧。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大致上有这么几个因素:人数,组织,训练,装备,作战经验,士气。-- 农业社会的军队,情况比较复杂,后面专门叙述。游牧人的军队,则相对简单:他们常年放牧打猎,因为缺衣少粮而互相攻伐,抢劫南面的农民邻居,所以除了人数不多,他们的训练和......
-----------------------------
1)讨论问题应该就事论事,切忌离题万里,讨论历史,更是需要把历史事实搞清楚,然后才说自己的观点 -- 事实和观点要分清,不能混淆。
2)就算你只是看了我的第一段就来喷,也要看清楚:我这一段话,针对的是你说的:农业社会只要有余粮就能养活强大的军队,就能打败游牧民族。所以,重点就在农耕民族的军队的战斗力是否真的和他们的粮食产出成简单的对应关系。
3)我说军队的组织训练装备和士气等各项事项,也是主要针对农耕的军队,游牧军队只是陪衬,对我论述的主题:农耕民族的粮食产量和军队战斗力的关系,没有直接影响。
4)你不看我的主题,不看我的论据,就拿出本来不是重点的游牧民族的组织纪律性来说事,这样的辩论方法,恐怕连“诡辩”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无脑喷了。

最后麻烦你看看我的结论,是不是你喷的那样,认为农耕军队的组织能力强过游牧军队,游牧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强盗 -- 树立一个我从来没说过的论点进行火力攻击,然后自以为高明。您也是够可以的 。。。

“综上:不是说有粮食有地就有强大的军队。军队要有兵员的来源,要有训练装备的保证,要有后勤运输的组织能力,等等,缺一不可。中国后期的皇朝(宋和明),怕造反大过国防需要,不设或虚设地方的常备军,对边防军也多方刁难。结果:没有亡于内乱,都是亡于外患。”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山寨红旗迎风飘扬 2017-05-03 23:27:41
五四提倡的德先生和塞先生,还是胡适解读的好:
“我觉得世界上二、三百年来有一种公开的趋向,朝科学民主这个方向上走,朝新的科学方法走,那时候我朋友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我表示过这样的话,把这个抽象名词人格化,把它看作人,最容易错误的,容易人格化,容易人格化,也就容易偶像化,偶像化了,便会盲目崇拜……当时我朋友陈独秀只认得两个名词,不知道科学是一个方法,民主......
-----------------------------
笑死人了!他自己跑了胡说八道,而自己的徒子徒孙未名湖,上吊的上吊,投壶的投壶?!老傻逼自己洋洋自得,岂不可笑?!
---------------------------------------------------------------
1)我们讨论19年的五四,你扯49年的事情,是什么意思?就事论事的讨论问题,对你就那么难吗?
2)就这句话,临时查了一下,就看到的说:这段话是49年他劝自己的儿子和他一起走而说的。他也劝过他的弟子吴晗一起走,但是两人都拒绝了 -- 大家都是成年人,作为以民主为生活态度的胡适,不可能做出要求儿子学生一定要听自己的行为吧?最后他让蒋派出的专机也没接来几个教授,只好哭着走了 。。。
3)以上事实,只能说:当时情况下,党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力,远远大过胡适一个人 -- 作为19年五四的风云人物,49年的胡适已经没有多大号召力了。
4)五四一代人,以胡适为首,所提倡的民主的生活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并落到自身的言行之中?
5)老兄如果能够代表一部分90后,那我真的要感概:洗脑工程的伟大,能够让年轻人学会颠倒黑白并以此为荣:面对一个父亲劝儿子和晚辈的肺腑之言,您何忍 。。。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山寨红旗迎风飘扬 2017-05-03 23:29:22
胡先生就是没有明说: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是两个婊子养的!你信了未名湖自杀!你不信?学 适,夹着尾巴逃跑了!
笑死人了!
-----------------------------
你是否觉得,胡适要为他的弟子比如吴晗的死负责?

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最大问题,一是依附权贵,而是互相整人 -- 其实放大了看,中国人何尝不是如此?文革的悲剧,何尝不是我们民族性格的悲剧?

要中国的知识分子挺起脊梁,还不如中国人自己先做到:不要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 。。。

楼主:Ridiculogical

字数:39303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03-25 05:07:00

更新时间:2021-02-26 12:38:29

评论数:1694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