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我们从哪里来:上帝和科学的想象。从大爆炸和进化论谈起

我们从哪里来:上帝和科学的想象。从大爆炸和进化论谈起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0匿名用户0 2019-04-27 08:28:40
唯一的真,没有假。那么定义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真?——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
比如你原来在雾里看花,然后天晴了,我们说:现在你看到了花的“真实”的颜色

-- 因为实在被100%的反映出来了,所以就叫”真“:真是因为”实“,真相就是实相。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最近看到一篇法国物理学家科普量子力学的短文,非常有意思,对破除关于量子力学的迷信,很有帮助。他谈了七点常见误区。中文有翻译了前六点,我先给个链接如下。第七点,关于神秘化量子力学的问题,我先给英文原文,慢慢翻译。

https://mp.weixin.qq.com/s/3NqzJBtp3-8kQVAq9wX5HQ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第七点的原文如下:

7. “Quantum physics might explain certain alternative therapies and other mysteries”

Many people who believe in paranormal phenomena and in certain “therapies” claim to be inspired by quantum physics. Indian-American Deepak Chopra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roponents of this approach. He has developed a kind of quantum mysticism in which a pseudo-New Age spirituality finds its credentials in scientific jargon such as “human quantum-body essence”, “localised field of energy and information with cybernetic feedback loops”, and “harmonisation of the quantum mechanical body”. He then purports to establish quantum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nd, consciousness, matter and the universe. “Quantum therapies” also offer care protocols based on the body seen as “a vibration and energy field”, host to “vibrating states” and “bioresonances”.

This is dishonest on two counts. The first trick consists in using scientific terms to mystify quantum physics, when there is in fact no mystery. Lab experiments and daily living have shown its validity. On the other hand, none of the phenomena described by these therapies or beliefs have any scientific basis. Above all, words denote very precise meanings in quantum physics and they are entirely misused in these pseudo-sciences.

More cheating can be found when quantum properties are extrapolated to a human scale. To be absolutely clear, quantum properties such as superposition of states or quantisation don’t apply in the living world on a human scale. 2012 Nobel Prize–winner Serge Haroche proved this with his experiments. When an object interacts too much with its environment and becomes too large, it is no longer a quantum object.

However, I wouldn’t like to judge those who wish to test this approach, which belongs to the realm of belief, not science. Everyone can do as they wish, of course. I would only ask people to refrain from pretending it has any scientific basis in quantum physics. Any such claim is simply false.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关于量子力学的常见的误区的译文)
7. 量子力学可能解释一些另类的配方和神秘事物。

许多相信超自然现象和一些秘方的人,宣称他们受到了量子力学的启发。印第安美国人Deepa k Chopra就是这种主张的其中一个最著名的支持者。他发明了一个量子神秘主义,让虚假的新世纪灵学用科学的行话重新包装了起来。比如:“人类的量子身体的本质”,“带控制反馈回路的局域化的能量和信息场”,“量子力学身体的共振”。他然后标榜自己建立起了大脑,意识,物质和宇宙间的量子关联。基于把身体看作是充满“振动态”和“生物共振”的“一个震荡能量场”,可以开出“量子配方”用于医疗。

这些在以下两点都不诚实:首先,用本来并无神秘之处的科学术语来神秘化量子物理,尽管所有实验结果和日常生活都证明了其有效性。另外,这些“配方”或者信念所描述的任何一个现象,都没有丝毫科学依据。总之,在量子物理中有着非常确切含义的词汇,在这些伪科学里全部被用错了。

当量子的性质被外推到人体大小的尺度时候,就有了更多的骗局。有一点非常清楚:类似叠加态或者量子化这样的量子性质,在人体尺度的现实世界中是无法适用的。2012年的诺奖获得者Serge Haroche已经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当一个研究对象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多,尺寸过大的时候,就不再是一个量子体了。

无论怎样,我不想评价那些希望尝试这些的人们,因为那属于信仰而非科学领域。每个人当然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我只是提醒人们不要一再的假装那些东西在量子物理里有任何科学依据,所有这样的宣称都是假的。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干脆搬过来一些量子力学的科普文字,是我在首页里提到的科普贴中的发言。先是关于量子纠缠和退相干的:

爱因斯坦在和玻尔的世纪论战之后,和另两位物理学家一起,提出了著名的EPR佯谬:两个以上的粒子,如果一开始接近并发生量子关联之后,各自都处于叠加态,然后再被远远的分离开,那么按照量子力学的波函数状态方程,我们对其中一个粒子的测量的结果,也会决定另一个粒子的状态。这就是量子力学中出现了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违反了物理作用的局域性的要求。
爱因斯坦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两个粒子在被分开前,他们状态的性质就已经决定了,只是我们并不知情。在观测一个粒子的时候,我们只是“知道”了他们之前分开时候的状态。量子力学所说的那个测量时候瞬时发生的状态改变,并不存在。打比方说:这就好像一对紧闭的魔术盒子,内部包含的装置让它可以有规律的在打开盒子的时候选择发出红光还是蓝光,这对盒子一开始放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内部装置的设置就发生了同步。随后把他们分开的再远,我们打开其中任意一个盒子,自然会和另一个盒子得到同样的结果 -- 这里不存在什么远程的神秘作用。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那个装置如何起作用,从而以为远远分开的盒子之间,真的还存在着被称为“量子纠缠”的关联。
对此问题,哥本哈根派的解释是:两个处于纠缠的粒子,必须被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对其中一个粒子的测量,就造成了这个整体的波函数的随机坍缩,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就在此时被确定了。至于之前分开时候,我们既然无法用测量来确认,就不必费心去猜测了。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从EPR提出之后几十年,一直被广泛认为是无法用实验验证的近乎哲学的问题。

一直到1964年,约翰.贝尔指出了一个对这个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一个可以用实验说明在粒子分开前,它们的状态是否已经被确定的方法。
还是回到那个魔术盒子的例子。我们首先要知道,测不准原理要求的是在任意时刻,我们无法同时获得粒子的全部运动状态,基于这点,我们可以重新设计这个魔术盒子,在它的前,侧和上面各开一个门(1,2,3号门),来代表对不同物理量的测量。开门之后,我们还是能看到红光或蓝光闪烁,不过你如果开了前门得到了红光,就不知道开侧面和上面的门会得到什么结果了。
一对魔术盒,分开后各自独立的随机打开任意一个门,我们可以得到3*3=9种不同的开门组合。另外,针对关联性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内部机关设定成:两个盒子只要被打开了同样的门,就一定得到同样的颜色。比如:对于编成1,2,3号的门,在两个魔术盒分开前,我们可以同步设定成打开三个门分别获得(蓝,蓝,红)的光-- 这种设定完全是随机分布的。也可以是另外的颜色组合,可以是两个同色,也可以是三个同色。
那么,我们可以预见到:对于(蓝,蓝,红)的设定,打开两个盒子的9种组合门中,打开了相同的(1,1),(2,2),(3,3)的三种情况,以及打开了(1,2)和(2,1)的两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一样颜色的蓝色或者红色的结果。实际上:只要三个门被分别赋予了两种颜色中的一个,也就是两个号码的门打开后会有同一种颜色,那么最后会是有5/9的概率,我们打开盒子可以得到一样的颜色。而如果碰巧,三个号码门打开后被赋予了同一种颜色,那就是100%的可以得到一样的颜色。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我们随机的设计大批这样的一对对的魔术盒,然后分别一对对打开,再按照一对对的标号对照最终的综合结果,我们得到两边都一样颜色的可能性,必然明显大于50%
反之:如果不存在这个事先设计的机关,在分开的时候我们无法确认每个门被打开后到底是什么颜色,而只有开门时才会随机给出一种颜色,如果打开大批量的魔术盒对,应该得到正好是50%一样颜色的对照结果。
这样的实验,对实验条件的要求很高,直到7,80年代,才开始有人能够实现这样的设计,得到可信的几率分布。同时,实验也被设计的原来越精密,结果也越来越有说服力。这一系列的不同设计的实验,原则上都得到了不大于50%的概率。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设想失败了,在量子世界,我们无法获得测量之前对各种物理量的预设值,而只有几率分布。量子力学,确实存在超越空间的关联效应,也就是量子纠缠。粒子之间相互影响的定域性失效了。

下面,就接着讲讲最基本的量子力学解释的一些变化和发展。
那么就从最为人诟病的波函数“坍缩”开始吧。
前面说过,波函数坍缩,在哥本哈根解释里,是作为一个不可逆的物理过程提出来,为了解释经过观测,被观测的对象从微观的不确定状态到宏观的确定状态的变化。可是,在数学上,这个突变还是没有任何解释或公式可以依赖,玻尔们只是简单的说:这个物理过程就类似是热力学过程那样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逆性质,微观量子和测量仪器之间的的干涉状态经过这个过程就被不可逆的破坏了 -- 这也未免太虚了些吧?
仔细想想,一个量子,始终和周围的环境有着相互作用,不光是测量的时候。那么,当一个量子和周围大量的量子一起,看做是一个相互之间有着波函数“干涉”的系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用量子力学公式来计算这个过程。具体来说,我们就会遇到一个处理大量个体的计算问题 -- 可是,这样的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得到精确的解。一些数学处理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些近似的解,可以说明这个系统,随着量子数量的增多,它们之间的干涉状态就越难维持,就开始了一个“退相干”的过程 -- 就像多米诺骨牌,原来可以用一个波函数以及相互间的干涉描述的量子集合,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各自确定的物理量的互不相干的个体。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量子力学的各类不同解释:

对量子力学的全新解释中,最出名的就是多世界解释了。

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既然我们被测量时的波函数的坍缩折磨的够呛,那干脆就设立一个不需要发生坍缩的处理方法。这里:量子的叠加态被测量时,测量仪器和被测量子组成了一个量子系统,每一个可能的测量结果都对应着一个分支出来的世界,各个世界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这个系统的量子状态不同。这样一来,在数学上,波函数就始终平滑的存在,不需要引入坍缩机制,而在每个世界中,观测者看到的结果,就是薛定谔方程的一个解。这个理论最初被提出之后,人们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个纯粹数学上的方法。对量子力学来说,这个解释带来的视角也实在过于独特了:为了避免量子到宏观的一次次坍缩,我们反而将整个宏观世界都给分裂复制了无数份:那个薛定谔猫,就此可以在一个世界中活着,在另一个世界中死去 。。。

除了凭空多出来的那无数个像几何辅助线一样的平行宇宙,这个理论在解释微观的无数可能的量子态,如何可以集合成有限的几个宏观可观测的本征态的时候,也引入了退相干的概念 -- 这也是退相干即最早提出后的第一次被更多物理学家注意到,后来更被引入了其它不同的量子力学解释中。

这个理论还有两个重要特征就是:1)它赋予了波函数以现实的意义,以此为出发点来解释测量,反对坍缩。2)它彻底排除了隐变量的可能性。另外:这个解释的提出,为后来更多的新解释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为了化解多世界解释中那个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的多个宇宙的想法,人们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比较自然的方式引入退相干机制,并让测量从量子力学的解释中退位。这,就是一致性历史解释。

在这个解释中,人们对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所有“历史”状态加以标记,再代入公式计算所有状态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的结果,可以说明某一个系列的历史状态之间存在“一致性”,那么我们就可以给这一系列的历史状态赋予有意义的概率值,然后就可以进行概率计算了。从这个意义上,这个解释是给传统的哥本哈根概率解释加上了一个比较“自然”的帽子。就连退相干过程,也可以解释成为:从微观领域的一致性的历史,最终得到了一个不可逆的宏观物理现象(比如测量)。在这里,我们对概率的概念也进行了细化:一个是更加偏向于抽象的逻辑概念 -- 我把它叫“随机”,一个则是经验性的类似测量结果的概率值的概念。而且,退相干过程在这里可以完全代替坍缩的概念,后者不再成为量子力学的必需。

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说:那些一致性的历史,才是具有物理意义的,可以进行“提问”和思考的历史。而像EPR佯缪那样的问题,就是量子力学无法回答的问题 -- 它可以量化的回答,怎样的日常逻辑,才可以应用于量子世界 。。。

换句话说:那些一致性强的历史系列,才是退相干之后可以显现出来的,符合宏观的逻辑因果关系的物理过程。而那些一致性弱的历史系列,就是不符合宏观常情的,无法被我们观测到的现象。就比如:双缝实验中,光子只经过一个确定的缝到达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上的某一点,就是一个缺乏一致性的历史过程,因而不能被观测到。而光子从光源出发,经过两个缝中任一个到达屏幕上的干涉条纹的某一点,才能形成一致性的历史。

个人感觉,这个解释应该是在物理上最接近哥本哈根解释的,可以看作是哥派解释的现代翻版。相信几位作者受到了路径求和,多世界和退相干的影响,对量子涨落的随机性理解的更加深刻,才会有此发展。

还有一类量子力学解释,是基于对量子力学方程的一些改动,以使它获得时间反转对称,也就是说:改变了时间的因果顺序,使的未来的事件可以影响过去。在这样的理论中,一次测量不能得到有关这个系统状态的全部信息,可是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做出两次测量,我们就可能计算出所有中间的时刻的系统状态。这样一来,波函数的坍缩就不是一次物理变化的过程,而只是因为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测量,从而改变了我们对这个系统的知识。同样的,量子纠缠也不再是一个物理状态,而只是我们忽略了后来的事件对之前的事件的影响造成的因果倒置的效应:一个粒子的初态受到了另一个粒子在将来发生的测量的影响。另外:时间对称的解释背后也有着隐变量的影子。

这类理论的例子有:惠勒-费曼的吸收体理论 (absorber theory),量子力学交易解释(TIQM),等等。

还有一类,叫随机性解释,也叫量子泡沫或时空泡沫解释,是认为在极小的尺度下(氢原子核大小的大约百亿分之一的量级),真空中的量子涨落形成了大量正反的虚粒子对,它们不断的产生和湮灭,可以形成巨大的能量涨落。根据广义相对论,这样的能量变化可以造成时空的尺度和结构的涨落变化,从而形成时空泡沫。这样的时空泡沫,在比较大的尺度上才会形成平均之后的平滑的时空结构,以及量子力学所描述的非局域元素(比如量子纠缠)。这个理论的要点是:真空或时空的涨落,是量子力学的原因,而不是通常认为的结果。

这个理论目前有两个难点:1)如何得到可靠的量子引力的理论计算结果 2)如何得到可以观测到的时空泡沫引起的现象。这两个难点,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都有所进展,可是都还没有决定性的结果出来。量子引力理论的难产就不多说了,实验上,物理学家建立了好几个装置,用以测量远处的类星体的不同频率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速度,希望能够看到因为时空泡沫,而让光线偏离真空中光速的现象。--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实验精度还无法做到分辨理论计算的预计要求。所以,对这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我们还不能下肯定的结论。

在结束对各类解释的回顾之前,让我简单介绍一下近来广受注意的两类解释:基于信息的解释,以及关系型的量子力学。前者认为:量子系统带有远超宏观系统的信息量,我们从宏观系统进行观测或作用,只能得到部分的量子信息。后者则继承了玻尔以来的对量子力学的相对论性解释:任何一次对被观测物体的状态的测量结果,都是基于观测者的参照系进行的,我们实际上只能得到一个包含观测者(或观测仪器)的状态的关系型的结果。每一个独立的观测者,因为无法得到有关其自身的状态函数,因而只能得到所观测对象的部分状态 -- 扩大来说,每个观测者对整个宇宙的观测都是不完全的,每个观测者也都是相对平等的,没有一个特殊观测者或参照系。只有当我们集合了所有可能的观测者的测量结果,才能得到有关这个宇宙的完整的状态的描述。而实际上,这一点又是做不到的。所以:量子力学是包含了关于宇宙描述的最佳最全的方法,尽管我们无法得到最终对宇宙的完整描述的单一波函数,可是也不存在理论上的隐变量的可能。

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用参照系的眼光来平等的看待不同观测者的视角,我们就可以将几乎所有准对量子力学的解释统一起来了:哥本哈根解释是将宏观参照系作为一个特殊参照系提了出来,这才造成解释观测时的不平等,才有了波函数坍缩的出现。多世界解释在成功站在微观的视角上运用了量子相关性关系的同时,假设了一个物理上不存在的特殊观测者才能得到的单一的宇宙波函数,因而不具备实际上的物理意义。一致性的历史的解释,只要我们明确认识到:那些决定哪些可以成为一致性历史过程的框架边界条件,实际上就是有关观测者的参照系的描述,就可以了。

就时间演变的因果律来说:原来的经典因果律,是建立在信息瞬时传递,在一个参照系中所有观察者都能同时得到所有信息基础上,严丝合缝的因果律。现在:我们必须考虑到每一个观察者看的的东西都不一样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因果律。因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因而无法统一,只能出现各自都能够自圆其说的因果律。而那些连数学形式上也违反时间先后因果的解释,基本上都可以划到隐变量的一类,这也是我不喜欢隐变量解释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隐变量理论是过于局限于宏观视角而造成的僵化臃肿的理论。实际上,持有这类看法的物理学家,也是绝对的少数派。

总结一下:除了隐变量理论,和一些引进新的物理参数改变薛定谔方程的那些理论,所有这些量子力学的解释,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的一些个别视角的分支,把他们放到一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为所有实验所证实,在数学上自洽的“完备的”量子力学理论 -- 只要我们排除特殊参照系的幻想,用人人平等的眼光综合来看,承认每个个体的视觉盲点,量子力学就是一个“优美简洁的”,最少不必要假设的物理理论。

--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物理学家对自然的穷究,最终必然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举目无亲,四顾茫然的陌生的世界 。。。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单于紫菱 2019-05-02 23:41:29
汗,坦白的说,真是白念了,相信阁下懂许多物理知识。,确实不懂起码的科学运行的逻辑,几下就暴露出来啦
-----------------------------
那就探讨一下:

1. 术业有专攻,科学不是研究逻辑的学问。逻辑学是哲学和数学的专业领域。科学中运用的所有的逻辑,都来自哲学和数学。具体说,就是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
2. 科学本专业,是通过研究自然界各种现象,获得其运行的内在规律的学问。科学需要为所有参与研究和最终应用其发现的规律的人所理解,就需要遵循更加普遍意义上的逻辑和语言来描述。也就是我之前说的:形式逻辑/数理逻辑,以及数学语言。
3. 科学作为研究自然界现象的学问,唯一需要于其他人类学问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就是必须强调对现象的事实上的尊重。也就是过去说的科学中需要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或者更加现代的表述,就是科学理论必须具备的“可证伪性”。
4. 除此之外要求“科学自身的逻辑”,本身就是一个不符合逻辑的观念。类似这样需要关起门来强调自身的“逻辑”的,就是某些缺乏理性逻辑的能力,而又想宣扬自身正确的宗教信徒的“神逻辑”-- 科学不是宗教教条,不需要自立为王的“逻辑”。

我知道,我说的这些,跟你从小收到的教育,什么“科学代表了先进”,“辨证逻辑代表了科学的最高思维逻辑”之类的教条,大有冲突。你要接受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翠花1988 2019-05-03 10:21:23
大爆炸论本来就是不靠谱,以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竟然能靠表象来推论出宇宙的本质,太过理想化了。
-----------------------------
大爆炸理论是一个科学假设没错。不过整个科学就是要通过自然界和实验室里的现象得到宇宙的本质规律的学问 -- 除非你是反对整个科学的理念,否则不能因为目前的技术水平而得出你的结论。

-- 科学和技术虽然有联系,但本质上是两回事。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王益九 2019-08-27 13:55:31
【天道探索】
探讨一下楼主帖子的标题【上帝和科学的想象】
序:在中国,一谈到上帝就必会引起极大的争议,原因很简单,中国是无神论国家,没有讨论“上帝”的语境,我认为如果换个说法不称“上帝”,按中国传统称“老天爷”可能接受度会高一些,其实,面对浩瀚宇宙,显出人类何等渺小,面对万事万物所隐藏的密码,显得人类何等无知。
-----------------------------
上帝和老天爷的区别,就是上帝手里只有一套密码。老天爷手里可以像魔术师一样变出来很多套。

科学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来自西方的这个“上帝”的理念。-- 脱离了想象中的魔术师老天爷的阴影,才有了科学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王益九 2019-08-27 13:27:40
【天道探索】
楼主这个帖子有意思,与我感兴趣的议题有些贴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与有缘人互相探讨。
在我看来,研究这类课题的人极少,有价值的几乎没看到,因此,我一看到这样的信息就特别关注,特别希望能看到有价值的信息,但很难遇到。
从楼主的帖子看,楼主知识比较丰富,但从天道探索的角度看,我认为还不算入门。
-----------------------------
你说的很对:我不太相信天道,更相信人道 -- 人要保留有对天的敬畏,并非因为天道,而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永远不完备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朱横耳 2019-10-17 16:51:17
@Ridiculogical
逻辑对量子永生怎么看?学界目前有讨论的吗?
我觉得这事太恐怖。如果成立的话,或许宗教还有点用处~~~
-----------------------------
是说平行宇宙然后量子永生吗?

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平行宇宙是一个数学概念,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和推导量子的性质而采用的一种辅助方法。所以:量子永生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可能性,不是真的有多个对应的物理世界让人永生。

这牵扯到对于物理实在和数学实在的关系的理解,不会有最终结果。有了量子退相干的实际发现之后,物理学界对于量子的认识的把握,更有信心了。对于之前的量子纠缠还没有搞清楚时候出现的平行宇宙和量子永生的概念,不是太热衷了。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明天天气更好 2019-10-17 09:12:53
荣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瑞士天体物理学家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表示,人类将永远不会迁移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因为到达那里需要很长时间。
——————————
逻辑兄怎么看?
-----------------------------
有这个可能 -- 要移民太阳系之外,技术屏障比一般想象的要大。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区块链停火的,说两句看法:

区块链实际上有互相认证重新洗牌金融和商业信用的作用 — 远远超过比特币的范畴。这个技术除了数字货币,还可以做商业合同和信用认可的工具 — 这方面美国的公司已经有不少投入,比如IBM的技术联盟。中国政府是不想受制于人。

单单就数字货币来说,一切取决于数字货币的认证方式。其实所谓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也是相对的。也可以用比较偏向中心化的认证方式 — 这都是发起人可以预先设定的。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政府发行数字货币,就是仅仅改变了货币交易的认证过程,而没有改变货币的国家信用的性质。所以:Facebook 发行数字货币,才会引起那么多关注 — 谁真的成功,谁就是新的世界央行。而比特币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和单一发行方的认证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才需要用挖矿,用算力的“浪费”来认证这个没有中央认证的信用。

区块链技术中有一个规律就是:越是去中心化的认证方式,越是需要更多的算力来支持。所以:比特币的完全去中心化发行模式,就是奖励算力多的参与者的模式 -- 也就是大家知道的挖矿模式。而如果是央行或者脸书来发行数字货币,就不会这么依赖算力,而是有了其它的门槛。

未来的社会形态,取决于数字计算,而不是物理定律 — 物理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什么,怎么实现,是数学和数字算法的事情。数字虚拟的世界里,就不用纠缠唯物还是唯心了 — 谁有雄心和手段,谁就说了算。

这种算法为王的世界,某种程度上是和中国老祖宗的世界观相合的 — 古人就是算力不够,无法实现。这个数字化大趋势谁也挡不住。这个趋势就是:做了以后什么都有可能,不做就什么都没有。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最近又和人聊了些辩证唯物的问题:

唯心或者说西方的哲学传统,把无法掌握的客观世界的绝对真理交给了上帝。从这个角度说,唯心和形而上学是认识论而不是本体论 — 本体论只在上帝那里才有。而比较极端的唯物主义,取消了上帝,就明确包含了本体论。唯物主义哲学里,除了认识论,就同时具有了“上帝”的本体论 — 就话术来说,有了本体论的唯物论,“气势”天生更足。

在辩证唯物主义这里,“物质”就是包罗万象的概念 — 这个就是一个明显的用“物质”这个唯物主义的哲学概念,代替了传统西方哲学中的“上帝”的概念。就认识论来说, 这个替换实际上没有带来任何新的东西。就本体论来说,彻底赶走了“上帝”这个参照之后,要坚持决定论的思维方式,继续求真的路上,就只能剩下无条件的“真我”这个概念了 — “我”既为“真”,一旦质疑唯物,就是对“我”的真实性的颠覆。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了。— “我”既为“真”,这就是可知论的唯物主义的最终命题。而如果没有上帝这个参照,唯心主义实际上对于“我”是否为“真”是不太明确的 — 这一点,唯物主义者是无法理解的。

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接近上帝的绝对精神用“物质”来替换,就开始了欺骗过程:没有人会试图去掌控绝对精神。可是说到“物质”,人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插上一脚。再用“辩证逻辑”加上“科学”的包装,这个强烈制幻的效果,很多时候宗教都比不上。所以我一直认为:相信辩证唯物的“无神论者”,其实并是真的不需要“神”,而是有了替代物。

辩证思维的“逻辑”,就是任何观点都有对,也都有错。无所谓对错,只有立场。当我们运用形式逻辑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理性和科学方法的时候,需要对于事物下一个清晰的判断,然后才可以验证这个判断是否成立,如果错了,又是哪里错了,就事论事。而不是像辩证唯物那样,永远都不知道错在哪里:既然错误都是因为立场,那么只要不断转换立场,就永远不会错 — 难道,辩证唯物要解决一个问题,不需要方法,只需要立场吗?

-- 人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所以:人必需要学会认识错误的方法,才会有进步。不知道错在哪里的人,永远只能原地踏步。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叶洛成鑫 2019-10-27 18:18:37
我在思考,为什么我总能梦到未来,有预知梦,未来梦,我想到了一个新的可能,也许梦就是第五维空间,有抓取过去、现在、未来之能力
-----------------------------
你能记得梦到什么就不错了 -- 梦本来就是没有时空顺序的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从量子偶然性到宏观确定性,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运动方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不兼容。可是如果是数值运算,一个粒子的运动是概率分布的,波函数会出现许多个局域的极值难以收敛。可是如果是多粒子,几百几千个运动参数形成的“超空间”,互相之间加权之后,这些局域的峰谷互相抵消,反而很容易出现一个广域空间的收敛值 — 这就是量子退相干的原理。所以:尽管没有一个精确的运动方程,可是宏观的多粒子体系一定是处于足够的精确收敛的解的状态。宏观就是确定的。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换句话说:尽管我们没有从微观到宏观都适用的大统一理论的运动方程,可是有了退相干的数值计算,还有相应的实验结果验证,从偶然随机的量子力学到宏观的确定性之间的鸿沟,已经被物理学家填平了。

基于这样的基础,才有了量子计算能够进行实质性研究的可能性。对于量子力学的理解,也从刚发现时候的“疑虑重重”,到了现在的信心十足。连以前最最不可思议的量子纠缠,除了进行量子计算之外,最近几年还有了一个最新的应用:就是把量子纠缠和退相干得到的物理计算的结果,和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结合起来,互相启发得到更加高效的神经网络结构,用来解决网络算法的积累和选择的问题。

可以说:未来可能出现以量子计算为基础的强人工智能,从硬件设计到算法实施,都和微观世界的随机性紧密的结合了起来。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量子力学的随机性,让不可知论成为最佳解释。实际上,物质和意识的划分,也不是必然的选择,仅仅是一种方便 — 我还是倾向于:一切出自一个黑盒子,你从不同方向角度,就看到了你愿意看到的,其中包括物质和意识。你的取样能力和计算能力越强,就能得到越靠谱的结果。如果“最终”结果收敛于一个精确解,决定论就是最方便的解释方案 — 在此之前,我不能确定,还是假设我们没有那么“好运” 。

我们在地球上整天看到东升西落的太阳,看到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这样局部的“取样”,让我们比较容易得到牛顿力学和欧几里得几何。如果一个在太空中的中子星附近生活的“智慧”生物,整天看到空间弯曲时间流速变化,可能一开始就总结出了相对论和黎曼几何 — 一切都是取样和计算。以后我们的计算力来自AI,也许能找到弦论的最终解 — 谁知道呢?

我个人,对于找到解释一切的最终方案,不抱太大信心 — 这个“不相信”,背后也是体现了我对于人的自由意志的信念。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最近有一些研究,把量子纠缠和退相干的随机过程,和人工智能中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结合了起来,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我们知道,现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就是要建立一个几十个或者几百个节点构成的分了层的网络,各个节点之间的参量通过一定的概率加权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非线性的参数组组成的“超空间”,然后这个超空间的概率函数的计算,就和量子退相干一样很快收敛得到一个结果。要得到一个更快的收敛的正确结果,这个网络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成为“过度拟合”波动太大难以收敛,需要一个和具体问题相匹配的复杂程度的结构。近些年来,计算机专家们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建立了成千上万的不同的网络结构。要解决一个新问题,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作为深度学习的起点反而成了一件难事。于是,就有人想到,用量子纠缠退相干的物理模拟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为这个问题的复杂度的一个衡量标准,然后去帮助我们选择和建立深度学习需要的网络结构,这可以大大减少AI设计的难度,加快学习的进程。反过来的一个应用,是让深度学习去寻找引起全局退相干发生的一些“局域”的特征,从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局部控制退相干过程,得到一些可以“预言”的量子纠缠退相干的物理结果。

结合这两个方向,如果我们真的实现了量子计算,我们就可以真正的“掌握”快速实现人工智能的算法,同时也可以说是“掌握”了在不停的涨落的量子世界进行“预言”的能力 -- 引申开去,尽管我们没有数学上自洽的“大统一”理论,可是在实际上,我们的数值运算已经实现了大统一理论能够达到的精确度。从这个意义上,大统一理论似乎不再那么是我们解释物理世界迫切的需求了 。。。弦论?数学上做不出,就算了吧 。。。
楼主:Ridiculogical  时间:2021-02-26 12:38:29
从随机到确定,是我们世界的基本规律。从量子随机涨落到子弹的确定轨迹 — 至少这样的转化,不需要 God 来解释。人的大脑的思考,底层的是随机概率的。不是也产生了决定性的理念吗?爱因斯坦看到随机,都要发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的“错觉”,何况我们?

要知道:随机不是随机数。产生真的随机数需要随机,但是随机不是一定导致随机数。所以:基于随机的大脑意识不是随机数。实际上:确定的计算机可以模拟随机数,随机的大脑也可以模拟我们“感知”的确定。要是有了量子计算机,那就两者自然过渡不需要“模拟”了。

我个人觉得:一个人的意识包括了他的先天遗传,环境,经历等总总,可能永远无法复制。从这个角度说,“我”的意识之谜是无解的。就像是宇宙大爆炸,我们知道了现在也无法倒推确定之前到底怎么来的 — 最多只有得到多宇宙假设。我认为基因和环境互动可以形成意识,但是不可以复制一个人的意识。重来一次的机会是不存在的。

其实,如果一定要坚持决定论,那我们是无法摆脱神秘主义的。爱因斯坦就说:这个世界最神奇的地方,是我们竟然可以认识。换句话说:我们要用决定论认识世界,就必须假设世界是神奇的。如果坚持纯粹理性的决定论,那么就至少需要一个“自然神”才能解释。至于自然神和 God 的关系,只有研究圣经了,靠理性是无法解决的。

而如果世界根本上是随机的,自发的,才可以“自证” 而不需要引入自然神的概念。世界是决定的,还是随机的,是否存在人的自由意志和精神世界,这是每个人的信仰的选择。关于意识的信仰,我们天然具有的多样性的选择,也体现了世界根本上的随机性。

楼主:Ridiculogical

字数:39303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03-25 05:07:00

更新时间:2021-02-26 12:38:29

评论数:1694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