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长篇小说《漂木》敬重生命,悲悯人生

(原创)长篇小说《漂木》敬重生命,悲悯人生

楼主:大森林狼嚎  时间:2019-01-08 13:13:21
谢谢
楼主:大森林狼嚎  时间:2019-01-08 13:13:21
.
楼主:大森林狼嚎  时间:2019-01-08 13:13:21


泥石流,让三楼变一楼。
楼主:大森林狼嚎  时间:2019-01-08 13:13:21



沉水木

废材
楼主:大森林狼嚎  时间:2019-01-08 13:13:21
七、同桌的你

为了弥补地方政府学校资源的不足,131林场小学开始接收夏拉寨的藏族孩子读书了,这也是融合与地方关系的一个举措。
一般说来,藏族孩子很少读书的,到了一定年龄,女的嫁人,家里有两个男孩的,至少有一个要去当和尚,在庙里学念经,那是家庭的荣耀。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寺庙、没有和尚了,也不能一天无所事事啊。
政府刚刚开始普及初等教育,为鼓励藏族孩子读书,规定每天上上学有一毛钱的补助,一毛钱可以买一本连环画了。汉族孩子很是羡慕,第一次感到了人生的不平等不公平。
即使这样鼓励,藏族孩子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老师对这些连汉话都不怎么听得懂的学生也是无可奈何。好在藏族家长们要求并不高:能让娃娃学习点汉话,会算点帐就可以了。
汉族与藏族同学都非常新鲜,但是在课间玩耍的时候,藏族同学会看着汉族同学欢天喜地追逐狂打,却在座位上一声不吭,有时就从脏兮兮的书包里直接拿出挼好的糌粑吃,酥油味道顿时弥漫开来,以王珍为代表的闻不惯酥油味道的女同学顿时惊叫着逃之夭夭。
在汉族孩子看来,藏族同学的名字近似于外国人,在教室里,他们坐在后排,几乎不发言,交作业也是困难户。而且,他们仿佛是自由的,想来就来,似乎没人可以管住他们。所以有时候,同学了一学期,藏族和汉族孩子的名字互相都不清楚。
有的藏族同学都十六七岁了,还在跟十一二岁的同学同班。曾经有个十六岁的藏族女同学,长得很胖,没来上几节课就不来了,没两个月,藏式皮袄里已经揣了个奶娃娃在林场来玩了。原来她不是胖,而是怀孕了。
这简直是汉族同学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每天尚在老师教鞭下认真完成功课,社会和人生知识简直就是一个空白。
杜尚汶觉得自己身为校长有责任搞清楚此事,于是抽空去夏拉寨子调查此事。
当杜尚汶问及孩子父亲是谁。村主任觉得他很奇怪,半开玩笑的说:不清楚,就不晓得是不是你的?
杜校长闹了个满脸通红,铩羽而归。他的认真负责,成了林场的笑话,此后,大家倒是很认真的传言:那小孩是杜校长的。
林新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超群,跟藏族同学接触没多久,就学会了藏话。林新的同桌就是扎西,也是老师专门派他辅导的藏族同学。大家也学藏话,无非都是从骂人的脏话怪话开始,浅尝辄止。他是班上唯一可以用藏语跟藏族同学熟练对话的人。他也教藏族同学学习汉话,俨然是个小老师了。于是他可以很自在的跟藏族同学一起玩,还学会了吃糌粑和酥油。
对林新来说,撬一坨酥油蘸白糖,那是幸福得板的事情了,这点上,和扎西非常投缘。
第一次跟扎西到夏拉寨玩,扎西的妈妈在牛圈旁边捡新鲜牦牛屎,把它团成圆形,啪的一声糊在墙上,向阳的一面墙基本上都是牦牛屎,因此房子被汉人称为“大使(屎)馆”,墙壁是石砌的底大顶小梯形结构,非常结实,分为三层,顶层为居住和经房,二层为客厅和厨房,下层为牲畜棚圈。
扎西妈妈将自己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两个手掌拍了拍,便带着林新穿过羊圈,小心翼翼地在扶着独木凿制的梯步上了二层。
家里的木梁和墙壁都被烟子熏得黑漆漆的,一排很小的窗户,里大外小。这是古时传下来的,便于射箭和防御。屋中间有一个凹下的火塘,上面支了副三脚架,三脚架上面是一只烧茶的漆黑的铝锅,正中靠山墙上方贴着班禅的画像和毛主席的画像,下面有一张方桌,桌子上摆着三盏酥油灯和插在江津白酒瓶子里的一束塑料花。
扎西的妈妈用不熟练的汉话问林新:饿不?
林新点点头,用藏话回答:农蒙,哦而且 !(饿了,谢谢)
她愣了一下,舒心地笑了笑,阳光映在她的脸上, 刚打好的酥油茶袅袅蒸汽氤氲出她慈爱的笑容,那笑容很像自己的母亲。她用勺子舀了一碗,又拿出一个黑糊糊的皮口袋,抓出黄黄的糌粑粉,放在酥油茶里揉了起来。当她递到林新的面前的时候,林新不由自主地有些迟疑。扎西见状接了过来,郑重地放在他的手里,一双眼睛诚恳地望着他。林新从扎西的眼色里看出了他想说出的话,便边吃边对扎西妈妈真诚地道了声:哦而且 !
扎西妈妈高兴地又拿了根血肠出来,还没煮透的血肠,一切开,里面还有血水流出来。
林新眨眨眼,悄悄跟扎西说:好在王珍没有跟着来,绝对不会吃。
扎西不高兴了:莫跟别人说,况且,我们也不喜欢她这种人来,一天都说我浑身酥油味。酥油和血肠都是我们最好的食物,平时我们也难得吃。今天你来了,阿妈才拿出来了。你是我们家第一个汉人客人,是贵宾。
吃完糌粑,村上高音喇叭在通知说村上请来一个说唱艺人,大家去听听。小孩哪有不凑热闹的道理,扎西拉着林新就跑了起来。
寨子的晒场上,早已围了一大圈人。两人从大人胳膊下面挤了进去。
晒场正中间,一个五十左右的男人坐在地上,是个盲人,矮胖的身材,脸色黝黑,一看就是个长年在外奔波的人,还带了个小孩。据说这个男人非常神奇,是个孤儿,没有读过书,长期在藏区各地流浪。有一次感冒发高烧,昏睡了三天三夜,做了许多梦,醒来后,口中滔滔不绝地说唱起来,说唱的竟是《格萨尔》,完全超出了他的学识和认知水平。他因此成为传说中的神授说唱艺人,专门在藏区说唱《格萨尔》。他挎着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包,里面有四样东西:毛主席像章、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瓷盘、一条毛巾、一个土巴碗。这四件东西成了奇妙的道具,每到一个章节的转换,就由身边的那个小孩把东西递到他手上。他的手老茧丛生,很细心的抚摸着这些东西,嘴里就滔滔不绝的说唱起来了,韵感十足,一边的人听得如痴如醉。
说唱艺人手里的东西一定有灵性,有了这东西,一定就有了说唱的本领,林新非常激动,于是趁人不备,悄悄地拿了那个碗。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土巴碗,林新和扎西把玩半晌,仍然没有偷来说唱的本事,反而心里有了做贼的愧疚感,于是想悄悄地还回去,可是人早就散了,说唱艺人再也没来过了,那碗也被扎西不小心摔碎了。
后来,林新再没有到夏拉寨玩了,但是,每天抬头就能看见城堡般的藏寨,给他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此后多年,说唱艺人的影子不自觉地浮现在眼前,伴着自己难以言表的愧意。
楼主:大森林狼嚎  时间:2019-01-08 13:13:21


信仰
楼主:大森林狼嚎  时间:2019-01-08 13:13:21
暂停一段时间

楼主:大森林狼嚎

字数:19569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12-03 18:30:11

更新时间:2019-01-08 13:13:21

评论数:5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