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原创】拼接成册的“夏商周年表”——从“武王伐纣”事件谈起

【原创】拼接成册的“夏商周年表”——从“武王伐纣”事件谈起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再来看文献记载,就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角。从新的视角去看问题,就会获得更接近事实真相的结论。

我们接着分析,首先,比如《竹书纪年》记载“星陨如雨”,这就说明当时有大量的小天体像雨一般落向地面。所以,撞击地球的天体应该是一个很大,同时又由无数零散的个体组合而成的整体。而《博物志》等书则说“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沈沈将灭”。所以,“在东者”和“在西者”之间并不是间断开来,应该是两者之间有无数“如雨”的陨星。

进一步分析,无论是“在东者”还是“在西者”,肯定不会是夏朝都城处的正东方和正西方,要不然,这次天体撞击从东到西要覆盖夏朝都城,到时,夏朝都城就会被无数的陨星轰成粉碎,人也就都死光光了。所以,这些陨星撞击的地方“在东者”应该在夏都东边的偏北或者偏南处,“在西者”在夏都的西边偏北或者偏南处。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既然有天体撞击的描写,那么就可能有天体撞击痕迹残留。人类发明文字的历史并不久远,如此惨烈的天体撞击事件,在这么不太长的历史里,不可能所有的痕迹烟消云散。也许,我们能够找到天体撞击的痕迹残留才能更为准确地了解这次撞击事件的真相。

夏都在何方暂且不说,我们先来看地图。在地图上,南方都是茂密森林覆盖的大山河流,看着不像是被文字所描述的陨星剧烈撞击的景象。而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人迹罕至,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黄土高坡,从地理环境上来看,这倒比较符合被陨星撞击之后的惨烈景象。所以,陨星撞击事件应该发生在中国北方才对。撞击事件既然发生在北方,那么夏都肯定不在北方。要不然,这么多陨星一路撞击过去,夏朝在覆盖的区域,也就自燃变成一堆粉末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既然文献记载了这场天文灾难,那么夏朝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南方。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合理了。所以,文献记载的这个“在东者”应该是指撞击地带的东边,位置在夏都的东北方向,“在西者”应该是指撞击地带的西边,位置在夏都的西北方向,从东往西的陨星撞击是在夏都的东北开始,一路向西轰炸过去。

一直以来,我们总认为黄河地区土壤环境恶劣是人类对地球的大肆破坏造成的。但看看上面图四就明白了,中国北方的沙漠戈壁地区并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人类的破坏力再大,也还没大到这种程度,尤其是古代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看看塔里木盆地,整个一个巨大的沙漠盆地,如果北方恶劣的环境是人类造成的。那么我不妨问一句:古代的人类有将整个塔里木盆地破坏成这个样子的能力吗?

试问:什么样的天灾才会造成如此悲惨景象?

我的回答是:彗星撞地球!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天体撞击地面,其撞击的爆发燃烧的大火跟太阳一样的炙热和光照亮度,并且长时间持续,让古人用太阳来形容。同时,这次撞击造成至少200公里以外的夏都附近地震,大地开裂,造成伊水、洛水两条河流的水全部流干。只有“彗星撞地球”才符合上述所有条件,同时也才可能造成如此惨烈的后果。无论是撞击面积,持续时间,伤害程度……都只有彗星撞地球才有可能。

因为:

1、只有彗星才有如此庞大的体积,携带数量超多的陨石。要造成如此严重的惨烈景象,需要数量超多的陨石撞击地球才可能造成。要不然,陨石少了,在大气层外围就已经燃烧殆尽,也没法可能撞击到地球。只有数量超多的陨石,大气层完全来不及将所有的陨石燃烧完,就一头撞在地面上。

2、只有彗星才有如此庞大的体积覆盖如此大面积的范围。看上面图二,其撞击的地区东边到东北三省,北边到贝加尔湖,西边到中亚乃至更远地区,南边到秦岭,西南边完全覆盖整个印度次大陆乃至更远的西亚、非洲。如此广阔的范围,只有彗星才办得到,其他星体无法完成。

3、只有彗星才能持续如此长久的时间。陨石撞击地球,只是撞击一下,两下的话,古人就不会认为是“两日出”。既然说是“两日”,太阳的一个特征就是高高挂在天上,经久不灭。古人既然用“日”这个词来描述、形容,就说明撞击时间非常持久。因为彗星体积庞大,携带陨石众多,所以,撞击撞击时间才会变得极其长久。也就达到了人们认为的“两日”的效果了。

只有彗星撞击地球才符合古书上的特征描写。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因为飞行的缘故,彗星呈椭圆形线性,撞击地球的话,彗头在前面,最先着地。然后才是彗尾部分陆陆续续跟着散落撞击下来。彗头携带的陨石密度大,份量足,所以撞击效果最严重。而彗尾相对而言携带的陨石密度小得多,撞击效果也就没那么严重了。地球自西向东转,彗星撞击地球的话,也自然是自东向西撞击。彗头撞击在西边,彗尾撞击在东边。

根据地面破坏程度来看,东三省的破坏程度最轻,只是地表尽是黄土,气候干燥,但间或有植物生长,有河流的地方人类还能生存繁衍,可见撞击的程度并不很严重。往西一点的蒙古高原,就是千里戈壁,土壤恶化,植被稀少,河流干涸,开始变得不太适合生物生存。再往西边的蒙古高原西部和新疆、甘肃地区,干脆就是沙漠,不适合生物生存了。毫无疑问,这是彗头部分的高密度陨石撞击效果。通过地表环境来分析,这也符合自东向西撞击的特征。彗星撞击地球的时候是彗头先着地的,彗尾后着地。撞击结果必然是先着地的先结束,后着地的后结束。所以,《博物志》曰:“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沈沈将灭”(这只是初步解读,下面还有进一步解读。)的记录也跟实际的彗星撞地球相符合。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再来看看“二日”的描写,我认为这不是我们所认为古人看到两个太阳的景象。而是说彗星撞击地球时,东边和西边同时大火燃烧,像是两个太阳同时在线。如果我们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那肯定是百思不得其解,永远也想不通怎么可能会有两个太阳同时在天上,自然也就无法破解这场天文灾难了。

关于这个“二日”,我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问题足足想了我好几年,直到最近才突然有所突破。别的不提,我们先来看看“二”字是怎么写的。

看着这个字,我突然灵光乍现:既然早期的文字大多是象形而来,那么,这个“二”字也许就是模拟当时的场景来的呢?比如,下面这一横表示地平线,而上面这一横则表示燃烧的一线火光呢?这个字的造字原理跟“旦”其实是一样的。“旦”字下面表示大地,上面的日表示太阳。所以,这里的“二”并不是表示数目,而是象形描述。又或者最初的字并不是“二”,后来流传着,原字被简化成“二”字差不多的字型,再后来,就让“二”取代了。

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也许这个想法未必是原意,但也不失为一种猜想吧。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上面的图四所展示的陨石撞击地球并不全面,上面说到,新疆和甘肃地区全是沙漠。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自内蒙古中部以西,万里延绵的全是沙漠,一直到非洲北部。所以,有必要做一个更全面的图样来看看当时发生的这个天文灾难。

从图六来看,这次“彗星撞地球”远远不是上面我说的那么简单。这次人类文明史上发生的灾难比我上面所描述的更为惨烈——整个中东和非洲北部全部被轰成沙漠。其中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和高加索地区原本也要遭受同样的轰炸,但这几个地区全是山地,对陨石轰炸起到了缓冲作用。同时,因为高山的缘故,被撞击之后的日子里,山地保存了水气不流失,对后来的植被环境起到了修复作用。而像阿拉伯半岛,非洲北部以及新疆、蒙古中部等部分地区全是平地。这些地区不但在“彗星撞地球”的事件中被毫无保留地轰炸,同时又因为平地无法保存水气而导致常年干旱,环境难以修复。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这次“彗星撞地球”,彗星已经从亚洲东部横跨半个地球,飞到非洲北部去了。彗头并不是我一开始所说的撞击在中国西部地区,而是撞击在非洲北部大陆。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从实际观测角度来看,彗头撞击到地面的时候,在东亚夏都的人是看不到的。西边彗头撞击之后的燃烧景象虽然看不到,但东边的燃烧壮观景象还是看得到的。所以,《博物志》上说:“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沈沈将灭”。 “在西者”都已经超出了视线所及角度,超出视线角度的同时,又依然在燃烧,自然也就是“沈沈将灭”的效果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本人在煮酒论史板块发表学术性历史研究文章,既没有涉及到他人,更谈不上与人有攻击、诋毁、谩骂等行为,却无端被删主帖。我的帖子纯属学术研究,原本与世无争,但却遭受删帖的处理,百思不得其解,所以特此投诉,请问这是哪个版主干的,希望给个说法。

之前本月月初本人在国际观察板块发表的文章也遭到同样的待遇,本人进行投诉,但至今没得到论坛管理层任何回复和处理,所以,我也只能用自己的办法进行抗诉。本人当然希望能够得到公正处理。如果得不到公正处理的话,那么本人在这里郑重发出声明:我这里将折叠昨天发的帖子,重新再发一遍。以后但凡无理由屏蔽本人的主帖部分内容以及这个主帖的回帖,你家里女人世代为娼万人草!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五、从文献记载分析上古超级天文灾难

下:武王伐纣的天文现象分析

说完了夏桀时的"彗星撞地球"之后,我们再来看"武王伐纣"的文献记载:

《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当战之时,十日乱于上,风雨击于中。

无独有偶,武王伐纣的时候,竟然也出现了彗星。而且彗星出现的记载还不止这一处:

《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昔者武王伐纣时,彗星出而兴周。

《魏书·张渊传》:桀斩谏以星孛,纣鸩荒而致彗。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淮南子》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彗星撞击地球,但也描写了一部分景象"当战之时,十日乱于上,风雨击于中。"。作战的时候,竟然出现了"十日",这个"十日",我估计是"二日"的误写或者发挥,就像《竹书纪年》中还出现"三日"的写法,其实都是一回事。这也是对"彗星撞地球"的一种描述方法,我们分析事物着重点在事物本身,不必拘泥于数字多少,大致反应这个意思就行了。这一段值得回味的是,还有一句"风雨击于中"。意思就是风雨扑面而来。这段话用现代文翻译过来,就是:

原文:当战之时,十日乱于上,风雨击于中。

翻译:作战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晃得眼睛都花了,狂风暴雨直接袭击了军队。

这里需要弄清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十日乱其上,风雨击于中"的现象?

记得上次看《来自星星的你》时,中间有个场景有点意思,就是千颂伊的初中同学洪海仁在路上遇到都敏俊,镜头中,一边是闪闪照耀的夕阳,一边是飘落在衣服上的雪花。下雪的同时能够看到灿烂的太阳这种奇异场景,也只有韩剧中才能出现的桥段。在现实生活中,我就从来没遇到过,每次下雪,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没看到有什么夕阳、朝阳的。不过下雨的同时还出太阳的场景倒是见过,这就是我们平日所谓的"太阳雨"。但这个文献记载的上古"太阳雨"也未免太强大了。太阳大得没法说,竟然是"十日",是平时太阳的十倍。而风雨呢,也不是平时见到的太阳雨那么细腻柔和,而是狂风暴雨。确切说,应该是平日里见到的太阳雨N倍加强版吧。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我们继续来看这段话的前半段:

原文: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

翻译:周武王起兵讨伐殷纣王,向东进军迎着太岁,到达汜水事,天降大雨,河水猛涨。到达共头山时,发生山崩。接着又出现彗星,他的"帚柄"指向殷都方向,好像交到殷人手中助一臂之力。P895-898

--《淮南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年3月第1版

这里涉及到一个天文名词,就是"岁"。这个"岁"有说是"岁星"。岁星,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岁星是指木星。据说古代中国人民把周天分为12分,称为12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古人在历法上采用过"岁星纪年", 《左传》、《国语》中所载"岁在星纪"、"岁在析木"等大量记录,就是用的岁星纪年法。比如:

《史记·天官书》:

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义失者,罚出岁星。岁星赢缩,以其舍命国。所在国不可伐,可以罚人。
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正月,与斗、牵牛晨出东方,名曰监德。
岁星出,东行十二度,百日而止,反逆行;逆行八度,百日,复东行。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率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十二岁而周天。出常东方,以晨;入于西方,用昏。
单阏岁:岁阴在卯,星居子。以二月与婺女、虚、危晨出,曰降入。
执徐岁:岁阴在辰,星居亥。以三月与营室、东壁晨出,曰青章。青青甚章。
大荒骆岁:岁阴在巳,星居戌。以四月与奎、娄晨出,曰跰踵。熊熊赤色,有光。
敦牂岁:岁阴在午,星居酉。以五月与胃、昴、毕晨出,曰开明。

上面这段资料所说的"岁星"就是指木星。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我们重点就来说说武王伐纣的时候,天上出现的岁星是不是就是木星。上面记载的叫做岁星,其他地方也有记载为太岁,比如:

《荀子·儒效》: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至汜而泛,至怀而坏,至共头而山坠。霍叔惧曰:出三日,而五日灾至,无乃不可乎。

这里就记作"太岁"。"太岁"在古代天文学上是一种天文现象,而这里记载分明是实有所指一颗具体的星。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太"应该是"大"的意思。"太岁",就是"大岁星"。关于"岁星"出现的记载,文献上还有几处:

《国语·周语》: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雨。

《尸子》: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

天文和星象并非本人所擅长,所以这方面的知识不敢随便妄言,不过倒是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探讨一些东西。通过对文本的对比分析,我怀疑"武王伐纣"记载中的"岁星"并不是传统星象学上的木星,而是一个通假字,通"彗"。这个"岁星"指的是"彗星"。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岁"字发音 sui,而且自汉朝以来,各种字典上的注音也是发这个音:

岁:《说文》:相锐切。《广韵》:相锐切,去祭心。《集韵》:相绝切,入薛心。

以字注音有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你首先得知道注音字的读音,比如上面这个"相"字的读音就必须又要了解,要不然,声母就无法定位了。这里我查到"相"字的注音:

相:《说文》:息良切。《广韵》:息良切。《姓觹·阳韵》:相,音同上(襄)。

到这里,差不多可以敲定这个读音了,应该读作 sui。不过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 sui 这个读音是汉代以来黄河流域的读音,而上古文献记载上的这个"岁"字未必是汉代的读音,而且也不是近。所以,近代以来的发音代表不了古文献的发音,我需要从别的地方入手查找其他线索。

我从形声字方面着手调查,我们都知道,最早的字都是独体字,后来虽然社会的发展,日益繁复的诉求表达,以前简单的文字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古人就将以前使用的文字进行扩展,将之前的文字加上不同的形旁来表达所需要的定义,这类文字我们称之为形声字。按照造字的规律,形声字的读音都是按照没加形旁的独体字发音。以一个最近的著名的造字事件为案例,当年齐白石题写"烤肉",但查遍辞书,并无"烤"字,于是,他就在"考"字的基础上加"火"旁造出"烤"字。而这个"烤"字的声部则是"考"。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像上面这种形声字生成的规律,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造出来的,形声字其发音当然是从声旁的读音。所以,形声字的读音就是谁造出来的形声字,就按照他的声部的方言读音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柯"字,读作 ke,这是个形声字,既然它读作 ke,所以我们自然也可以推测出这个字的声部"ke"读作 ke 音。而另外一个字"何"字,读作 he,这也是个形声字。按照形声字的造字规律,这个字的声部是"可"。这里,"可"字作为声部,应该读作 he。我们来看看以"可"为声部读作 he 的形声字有多少吧:

可:河、何、呵、荷、嗬、诃、菏、袔、抲、鲄、碋、㱒、㪃、㰤……

从这么多读作 he 的形声字来看,这简直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这些形声字的生成,其声部"可"自然是读作 he 了。但奇怪的是,我们找遍字典,也没见到"可"字读作 he 的案例。那么,是不是说"可"字其实根本没有 he 的读音,上面这些形声字的读音是别的原因而来的呢?很多时候,我们所接受的部分知识其实并不是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比如这个"可"字,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相关的字典里,它只标有一个读音:ke。但实际上,这个字的读音很多,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上面这个 he。虽然《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以普通话为标准发音的字典中找不到其他读音,但这个字的其他不同读音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比如讨论的这个 he 的发音,就在粤语中存在。我列举一些粤语歌词供大家印证:

Beyond《海阔天空》: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关淑怡《忘记他》:可以令我欣赏自己。
刘德华《可不可以》:交给你,可不可以。
周华健《浓情化不开》:我怎可以自私。
周慧敏《爱你多过爱他》:忘掉过去可以吗
张国荣《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
张学友《李香兰》:那可以投照片中。
梅艳芳《梦伴》:不可以再追。
王杰《谁明浪子心》:可以笑的话,不会哭。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一直以来,语言学界流行一种奇怪的看法,他们片面地认为我们文献上记载的文字必须按照古代留下来的韵书上的发音读。到了什么朝代,又发什么音。说得好像文字的读音不但有规律可循,同时还跟安排好了一般。你要质疑,他还有古代留存下来的韵书为例。但实际上如何呢?中国地大物博,方言众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语言从来没有统一过。不但自秦汉以来的历代王朝语言没有统一过,至于秦汉以前比如周朝的分封制时期,语言就更不存在统一了。因为诸侯国除了在名义上奉周天子为主外,实际权力根本不受周天子统辖,包括税收、铸币等各种权力都自成一体。这样一来,很多东西根本无需跟周天子相关,顶多也就是在制度规定的时候,派使臣去周天子那里履行诸侯国君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方言根本不存在要向谁看齐的事。以前发什么音,现在还是发什么音。那些韵书上记载的文字读音,顶多也只是京都地区的发音,并不能说明当时中国所有地区都发这些音。而造字这件事,谁也没规定只有京都地区的人才能造字,也没谁规定造出来的字只能发京都地区的音。所以,用韵书来修正古代文字发音的事就变得很滑稽了。

这里问题来了:如果某个形声字不是京都地区造出来的,那么,这个形声字该发什么音?

答案很明显,什么地方造出来的字,自然就按照某地方的发音读。比如,在汉代,你是一个长沙人,这辈子没去过长安,你造了一个形声字,你怎么可能读你从来没听过的长安话发音?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说,建立一套普通话发音系统,也就是一个字只发一个音有利于不同地区人群交流。但从语言研究角度来说,其实所有字都是多音字,因为任何一个字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方言发音,也就是每个字都有多个发音。既然每个字都有多个发音,那么新造出来的形声字自然也就有不同的发音。哪个地区造出来的就发哪个地区的方言读音。甚至,一个字从一个地区流传到另外一个地区去的话,也会入乡随俗地遵循当地方言的发音规则而改变读音,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真实存在的情况。那种拿着一本韵书认为一个字在某个朝代只能发某个音,而不存在别的发音的说法,实在是乡下老冬烘的见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事实上,一个字发多个音也存在于目前推广的普通话系统当中。这套语音系统当初制定的时候,面临的情况当然是一个字发多个音的境况。但是,因为学习与交流的问题,所以一个字的发音必须要尽量简洁,这样便于学习和交流,最简洁的方法莫过于一个字只选择一个发音。其实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只不过是国家规定的通用版方言而已。之所以是方言,就是要这套发音系统拥有一定的人群使用基础,为降低学习和推广成本,这套发音系统尽可能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方言。所以,其实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其实普通话的制定过程大家都知道,就是采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说白了,它不过就是无数种方言中的一种。之所以说修改版,是因为在某些地方,又要尽可能照顾其他方言的某些特殊情况,就加入了一部分文字其他方言的发音和写法。

我在跟别人谈论此事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似乎将普通话跟方言对立起来。感觉好像普通话是天上掉下来的,跟方言分属两个不兼容的语言系统。虽然在阐述普通话的概念的时候,他们能很清楚地述说普通话是以广大北方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套语言系统。但在真正讨论语言的发音问题时,总是不自觉地将普通话跟方言隔离开来。一切发音以普通话为主,对方言发音置之不理,仿佛各地的方言就不是中国话,中国人从来不说这些读音。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更为奇怪的是,他们研究的基础就建立在韵书上记载的读音和现今推广的普通话,其他各地方言从来就不是汉语发音。一直以来,汉语只有唯一的一套发音系统,再没有第二种发音。而且创制的形声字也只能按照韵书上记载的唯一发音读。这种思维实在是很奇怪,因为他以一种非现实思维否定了实际存在的社会现象。以一管之见而替代全局,这样的研究方法是找不到事物真相的。我们必须要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研究事物,模拟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才能逐渐接近真相。

我们不妨模拟一个场景,假设你穿越到了汉朝的湖南。你一辈子没去过长安,甚至黄河流域都没有去过。你在老家写了一本著作,那么,这本著作里文字的读音究竟是按照你家乡的发音读,还是要按照长安的发音读呢?事实很明显,这本书虽然是按照通行的文字来写,但书里的文字发音自然是要按照你穿越之后的家乡话来读。你都没去过长安,如果按照当时的韵书来读,显然是不尊重历史现实。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山海经·大荒西经》:"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

这句话中"州山女"的"州"就是个通假字,规范写法应该写作"蜀山女"。"蜀"字读作 zhou 是一种方言的发音,湘语就保留了这个发音。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其相关的证据还有《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这个"洲"也是"蜀"字。另外这个"河"应该写作"湖",是指洞庭湖。"湖"字读作"河",这个音湖南地区似乎找不到了,但现在的苏州话还保留这个发音,具体可以参考苏州话版《太湖美》。

所以,如果将"在河之洲"用现代规范字来写,就写作"在湖之蜀"。这里的这个"湖"是专有名词,专指洞庭湖。所以现在的湖南省、湖北省就是以洞庭湖为分界,湖之南为湖南,湖之北为湖北。天下的湖不可胜数,唯独洞庭湖独享"湖"之专用。

顺便说一下,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那句"河竭而商亡"句。这句中的"河"其实并非是指中国史书上所习惯的"河水"。这里的"河"是个通假字,实际上是指"湖",即洞庭湖。就是说,因为地裂,导致洞庭湖的湖水枯竭。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1-03-17 10:27:48
再举个很出名的例子,比如《福尔摩斯探案集》,最早翻译这本书的是民国时期翻译的。其中"福尔摩斯"这个词的英文原文写作 Holmes,按照当时的国语发音的话,"福尔摩斯"应该翻译成"霍尔摩斯"才对。网上有种说法,这个词是当时翻译家林纾翻译的,林纾是福建人。福建人发音中 h 都发作 f,所以,Holmes 就给翻译成"福尔摩斯"。当然,这个翻译者来源还有其他说法,但归根结底,这些翻译者都是南方人,南方很多地区发音中,h 声母发作 f。由此可见,古人对字的读音并没有遵循那些语言学家所虚拟出来的规则行事,而是哪里人就读哪里的方言。所以,上面的这个"岁星"的"岁"字就未必读作 sui。

回到原来的话题,每个方言都有自身的读音,一个字在不同的地区读音也就不同,任何一个字自然有多个读音了。所以,从文字研究角度来说,每个字都是多音字。而依据某个方言新创制的形声字,自然也就按照当地的方言来读。我们看很多形声字,也可以反推出造出这个形声字之前,形声字的声旁的方言发音。关于"岁"的发音问题,我找到另外一个"岁"为声部的形声字的不同发音:

Sui:嵗

Hui:穢、噦、翽、獩、檅、濊、薉、鐬、顪……
PS:檅:古同"槥"。

比较有意思的是,"岁"这个字发音 sui在普通话中,仅只有"岁"这个字的本字,其他所有以"岁"为声部的形声字全部发音 hui。那么,我不禁要提出一个疑问:"岁"最初造出来的时候,到底是读 sui,还是 hui?从这个字 sui的读音孤家寡人和 hui 的读音从者甚众的现象看,我相信大家不难得到真相。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字数:7350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5-18 07:55:38

更新时间:2021-03-17 10:27:48

评论数:2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