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与十二道金牌的考证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与十二道金牌的考证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宋金战争,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串显著的足印。其中朱仙镇大捷,更是展现了一段精彩而又令人遗憾的历史事件——在各路宋军节节取得胜利,准备乘胜围攻金兵收复失地的大好形势下,秦桧下令各路宋军收兵,继而怂恿宋高宗赵构以十二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回朝,以致功亏一篑!然而,对于朱仙镇大捷和十二道金牌的历史事件,部分“学者”不明白,认为该历史事件“有争议”。下面将朱仙镇大捷和有关十二道金牌的历史事件作考证。

一、岳飞朱仙镇大捷的历史背景简述
宋绍兴十年,岳飞带领岳家军先后取得了郾城大捷、颖昌大捷、朱仙镇大捷后,已经准备与各路宋军围攻汴京,进而收复北宋的失地。
而在各路宋军连续取得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两河”义军也纷纷响应宋军,全力围攻金兵。
《宋史》载:“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等,累战皆捷,中原大震。飞奏:‘兴等过河,人心愿归朝廷。金兵累败,兀术等皆令老少北去,正中兴之机’。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而金兀术这时也已经准备席卷在中原掠夺的珍宝逃回老家,放弃原先占领的北宋国土。《金史》和《三朝北盟会编》载:“虏震惧丧魄,燕之珍器重宝,悉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
然而,就在这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秦桧先下令各路宋军收兵,再怂恿宋高宗赵构以十二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回朝。放弃了收复北方领土的大好时机!创下了我国军事历史上最低级的错误!
二、朱仙镇大捷是岳珂杜撰的吗?
对于岳飞取得朱仙镇大捷的历史事件,有些人,包括部分“学者”却是持否认的态度。理由是朱仙镇大捷是岳飞的孙子岳珂在《金佗粹编》杜撰的,并强调,除《金佗》之外,南宋时期没有任何史料有朱仙镇大捷的记载,认为“孤证不成立”。
那么,对于朱仙镇大捷,真的是除了《金佗粹编》的记载之外,南宋时期就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吗?答案是否定的。下面就将南宋时期有关朱仙镇大捷的历史记载展示。
大量南宋史家所著的历史资料记载。南宋史家吕中在《中兴大事记》一书作出了如下记述:“岳飞忠孝出于天性,自结发从戎,凡历数百战,内平剧盗,外抗强胡。其用兵也,尤其善以寡胜众……其战兀术也,于颖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虏人所畏服,不敢以名称,至以父呼之”。
南宋时期除了《中兴大事记》之外,还有《皇宋十朝纲要》卷23,《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卷5,《大金国志》卷11,《文献通考》卷31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6等诸多同时代史家所著史书都对朱仙镇大捷有详细或简要的记载。
而位列二十四史的《宋史》对朱仙镇大捷也有具体的记载。《宋史》卷365记载:“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图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六的截图)
大量的南宋时期的史料记载证实,历史上朱仙镇大捷的事件已是铁的事实证明其确实存在,而对于岳珂杜撰之说,明显是不成立的。
三、十二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回朝的释义
我们先看看正史记载:
“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风台臣请班师。飞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宋史》。
“忽一日诏书十三道,令班师,赴阙奏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
《建炎》记载十三道诏书,其中十二道诏书属于金字牌方式。宋代的“金字牌”是最快速度的通讯方式,具体如下有详细解释。
对于十二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回朝的历史事件,同样也是让部分人不明白,认为是假的。其理由是:“由杭州临安到朱仙镇有一千七百多里,一日不可能跑十二次来回”。乍一听,还真似乎很有“道理”,但明显是搞错了,不需要一日跑十二趟来回,而是在同一日发了十二次诏令。请看下文的详细解说。

(一)十二道金牌的解说。
金字牌是宋代多种通信方式中最快的一种,它是以金字牌为标志的一种以最快速度传递邮件的特殊标志。
历史记载,金牌用于赦书及军机要务,由皇帝直接交发。这种金牌制度由宋元丰六年开始使用。金牌是用木头做成条状,长约一尺左右,周身涂满朱红色油漆,上面篆刻着“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八个黄金“警”字。这里的“御前文字”,是指从朝廷皇帝身边传来的公文、信件;“不得入铺”是指传递邮件时,驿吏不得在驿站内交接,而只能在马背上依次传递(与现代的“接力赛”方式相似)。这样,不仅大大加快了邮件的传递速度,而且加大了驿吏的工作效率。
据《宋史》记载,该“金牌”光耀炫眼,传递时急飞如电,望之者无不避影,日行500里,昼夜不停鸣铃飞递。可见,这种“金牌”与我们现在用的“特快专递”标志差不多。
注:宋廷给岳飞发送十二道金牌是在一日内发送,与路途远近无关。
(二)每隔二刻钟发一次,一日之内发十二次,并不需要往返十二趟。
十二道金牌的间隔时间是每隔二刻钟发一次,连续性发送。注意:这个“连续性”并不等于跑十二趟来回,而是在同一日,十二道金牌都在路上飞奔传送,最终,岳飞就会在同一日的不同时间连续接到十二道金牌。
在一日之内连续发十二次金牌,而金牌到达目的地时,也是在一日内连续收到十二道金牌,无需跑十二趟往返,而是十二道金牌总共只跑一趟。
无论路途有多远,都是跑一趟,算一下路途也无妨。
由杭州临安到朱仙镇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宋里,如果按照上述的速度,大约四天左右可送达到岳飞军营。但古代的道路不是那么畅顺的,实际需要十天时间左右。
(三)为什么要一日发十二道金牌?
1、军情万分重要,预防路上有意外,保障军令务必送达。古代路上很多劫匪,就算部分传件人遇劫,其他的令牌也会送达岳飞军营。
2、连续性发令牌明显也是不让收件人回复。试想一下,当时岳飞在朱仙镇已经等着军令准备进攻汴京,如果不是连续性发令牌,岳飞肯定会回复,要求抓住战机进一步扩大战果。但连续性发十二道金牌诏令班师回朝,岳飞就没有机会回复。
3、连续性的十二道金牌,也是一种必须服从的最高军令,是意味着就算天塌下来都要服从命令。结果岳飞不得不放弃进攻汴京的机会,服从军令班师回朝。
4、十二道金牌是一种最高军令的方式,并不等于朝廷催促岳飞十二次,而是给岳飞下发了一次必须服从的最高军令。
上述已经说明了十二道金牌的原理与意义,历史记载并没有假。之所以说“有争议”、“不合事理”等说法,都是因为不懂这个十二道金牌的性质,总是认为路途遥远不可能往返跑十二次,其实就是理解错误。
朝廷以十二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回朝,以及朱仙镇大捷的历史事件没有假。历史记载已经走过了八百多年的历程,到现在只是部分人不理解,但通过细致的研究历史,就会发现这些历史事件真实无误。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破破长空 2020-05-30 17:15:17
打仗是要死人的……不打……造成更多人员伤亡了吗?
干什么?当然收钱也要费力气的,不收钱就省了一些力气。就是这个比喻。
破破长空:2020-05-30 20:36:44 评论
评论 杏林心经:敌人的死亡也是死亡,别人的钱也是钱。在死亡和浪费面前,及时止损难道不是处理问题的更好方式吗?
-----------------------------
你这是佛学的理念啊,你如果在当时能够劝一下金兀术不要朝后宋朝就好了,完全可以避免这场战争。
但绍兴十年各路宋军已经展现的压倒性的优势,而金兀术也打算逃回老家了。但可惜宋军被秦桧命令全线收兵。的确是挽救了金兵,但宋军全部撤回后,北宋的义军和宋民会有是怎样的?还有命吗?你的佛学理念怎么了,宋民和义军的死亡就不是生命吗?
还有一个非常有的弊端就是接下来就有一场淮西战役,那又怎样算呢?就不用打仗了吗?如果当时乘胜追击就不会有淮西战役的出现。你想想吧。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mengzizou 2020-05-31 07:55:21
例举的材料,无法证明朱仙镇存在大捷,年代太久了,同时期没任何记录,且岳家军不具备条件大败金人,实力明显悬殊,岳家军处于劣势,当时记载飞不支飞也认为不可留才是客观真实情况。。
-----------------------------
你不停的说朱仙镇大捷是假的,但理由又说不清楚,现在帮你查找理由。
1、请你将岳珂对朱仙镇大捷造假的历史证据展示,让大家看看,以证明事件的依据。
2、因为南宋时期也有很多史料记载了朱仙镇大捷的历史事件,你认为又是假,请你拿出历史依据,也要证明这些历史记载怎样的假,它“假”在那里。不要自己一向理解错误,就说历史是假的,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ty_花弄情 2020-05-31 17:11:43
河南一带自古就是死战之地,如果不能一波推高地,在河南打的任何胜战都没有实际意义。河南上有黄河下有长江,河南自身又四通八达无险可守。简单来说,当时就算把金兵打出河南,但南宋需要从蜀到山东布置防线才能稳固战果。
也就是说,当时岳飞想要收复河南,开封只是一个起点而以,西面需要打下洛阳,建立洛阳集团军经略山西,东面需要一路收复到蓬莱,重新建立济南防线,并重夺回海路的控海术。那么问题来了,以南宋当......
-----------------------------
没有那么复杂的,你看看主帖这段文字就知道当时的形势。
【《宋史》载:“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等,累战皆捷,中原大震。飞奏:‘兴等过河,人心愿归朝廷。金兵累败,兀术等皆令老少北去,正中兴之机’。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而金兀术这时也已经准备席卷在中原掠夺的珍宝逃回老家,放弃原先占领的北宋国土。《金史》和《三朝北盟会编》载:“虏震惧丧魄,燕之珍器重宝,悉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
一、收复北宋的失地已是必然,这个已经是毫无悬念。因为金兵本身已经打算北撤——《金史》和《三朝北盟会编》载:“虏震惧丧魄,燕之珍器重宝,悉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
看到了吧,如果不是秦桧下令各路宋军收兵,接着又以十二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回朝。这个收复失地是百分之百的。
二、收复失地之后,怎样处理北方那些义军的利益关系。这个也已经是很简单的了。看看史料记载——《宋史》载:“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等,累战皆捷,中原大震。飞奏:‘兴等过河,人心愿归朝廷。“
既然那些义军都愿归纳朝廷,那就当然并入宋朝的军队之中,这个是必然的,而那些义军之所以“落草”,是因为当时的金兵欺压所致。他们已经说明愿意归纳朝廷,让他们有目标的报国。只是可惜,这么好的形势下,宋廷居然全线收兵。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 ty_花弄情:2020-05-31 18:09:23 评论
一群军事不懂的书生瞎扯蛋,知道为什么历史上北伐成功的只有两次,一次是朱元璋,另一次是蒋光头吗?关键就在于河南这地没法打~~朱元璋和蒋光头能成功,完全是因为北地自乱,直接被一波推塔。
ty_花弄情:2020-05-31 19:49:51 评论
评论 赤焰星辰:还有人先走,你要不要驻军?要不要建立补给线?要不要经济重建?等你把精力花在这些上时,我不管是从洛阳延黄河而下,还是从山东陆水并进,这些不都一样白给了???所以, 除非是洛阳、河南及山东三线能同时推线北上,否则河南不管怎么打都是白瞎。
-------------------------------------
首先,金朝的经济、人力等方面都不及南宋发达,人家来打你,你自己纯粹是自卫,还怕打赢之后如何补给,如何驻军,如何花不起钱。你实在多余的担心,如果你实在如此忧国忧民的话,请看看汉武怎样做——
汉武帝在位期间,更是让华夏空前的发展壮大,他对内励精图治……对外则开拓疆土,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现在的帕米尔高原,昆仑山一带,以及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地区)、北达阴山(横跨于内蒙古中部的一千多公里)的辽阔疆域,奠定汉地范围;又开辟了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拓展了对外交往。
看看汉武帝时期怎样拓展疆域,再看他怎样又不怕“补给、驻军、花钱”等诸多事务。
上述都是历史记载,不是我编造上去的。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小李飞刀爱飞刀 2020-06-01 21:18:22
杏林一贯就是这样,就知道看死书,这个宋史写的是没错,金国是有撤退出中原的打算,但是不代表金国的势力不在中原,正因为金国想要撤出中原,有小道消息传出金国准备扶持钦宗在中原地区建立傀儡政权,所以高宗才特别的着急不惜一切代价就和!
这些史书上不可能写,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岳飞也知道,秦桧也知道。
所以你说我说的史书上没有我也没证据。
就如人人都说杨贵妃是大胖子,但是你有什么证据,除非是有照片,就连画像都可能是假。
-----------------------------
分两个部分与你探讨这件事。
一、这件事是这样的,在北宋灭亡时,秦桧成为被金兵押解北上的一名宋廷的朝臣。到了金国后秦桧也受过不少苦。但后来被金朝驯服,并曾经被安排在傀儡皇帝张邦昌麾下。
这个时候,秦桧向金朝献计,认为立赵氏皇族秦代张邦昌的“皇位”,使之赵氏皇族成为南北对垒,这样会更有利于征服南宋。但金朝还是慎重考虑,觉得赵氏毕竟是一家人,让他们联合起来就麻烦了,所以没有接受秦桧的提议。
然而,秦桧向金朝提出的计策,虽然没有得到金朝高层的接受,但却无意间“启发”了金兀术。这个方法用来讹诈宋皇赵构确实是绝妙的计策。于是金兀术每逢在战事不利时,就放出这个假消息——让“二帝”安排在北方当皇帝。这栗会让赵构很头痛……
从此,金朝再也不会放“二帝”回南宋,目的就是用来讹诈宋皇赵构。直到二帝先后死亡都还尽量瞒住赵构,用讹诈,能讹一年算一年。也就充分说明一个道理——怕岳飞迎回二帝而杀的论点是不成立的。
二、在绍兴十年赵构以十二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回朝,与二帝当傀儡皇帝之事无关。看看下面的分析——
岳飞在七月十四日向宋朝奏报了颖昌大捷的战况。
但很快岳飞接到《措置班师令》
岳飞于七月十八日向朝廷回复了《乞止班师诏奏略》(也叫“十八日奏”),但不久就接到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班师回朝。
岳飞于七月二十一日自郾城班师回朝。
七月二十四日,之前的颖昌大捷奏报送到临安,宋高宗态度开始改变。
七月二十五日,赵构派杨沂中从临安出兵,打算支援岳飞在朱仙镇对金兵的围攻 。也许这时赵构还不知道已经在返回的途中。
七月二十七日,岳飞带两千骑兵从顺昌回临安 。
七月二十七或二十八日,岳飞那份言辞激烈的抗议书(即“十八日奏”)才到达临安。宋高宗下诏:
“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錡同共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
赵构表扬岳飞的话先不去研究。
看看还派了杨沂中去增援岳飞,显然赵构先前不知道岳飞接连打胜仗,只是被秦桧怂恿以为岳飞的战事失利而急召岳飞班师回朝。
当知道岳飞接连取得胜利的时候,马上派杨沂中支援岳飞。
所以与宋钦宗赵桓是否当傀儡皇帝无关,而且金兀术也来不及有这么快放出这个消息。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绍兴十年七月,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真是不寻常。
要理解五百破十万的战例形势与境况。
绍兴七年级七月,在各路宋军取得胜利的大好形势下,金兵一败再败。《建炎》载:“岳飞捷于郾城乘胜逐北,兵至朱仙镇,距京东四十五里”。
《中兴大事记》载:“岳飞尤其善以寡胜众……其战兀术也,于颖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
朱仙镇附近的京东,金兀术立脚未稳,但计划着调动骑兵与岳飞决战,然而,还没有组织好作战的骑兵时,岳飞以五百背嵬精锐骑兵,奇袭金兵的阵地,金兵还没有完成作战的布置就被岳飞的五百精锐背嵬军的冲杀,使内部大乱,无法及时调动力量反击。此时,金兀术必须顾忌岳飞主力军随后的大规模掩杀,只能急速指挥金兵退到汴京。
这就是岳飞朱仙镇大捷,以五百破十万的战例。当时是由时间、背景、军情形势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一次战例。这五百背嵬兵仅仅是先锋,如果金兵要纠缠这五百背嵬兵,就势必遭到岳飞大部队随后的大规模掩杀,就会造成金兵的重大伤亡,甚至全军覆没!所以金兀术必须要撤兵。并不等于仅仅以五百人战胜金兵十万人。
对此,部分人不理解,认为五百破十万是不可能的,其实明显是理解的错误。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小李飞刀爱飞刀 2020-06-04 09:59:14
杏林老弟实际上不是忠实的岳飞的支持者,也就是说杏林老弟不是岳粉,实际上杏林老弟是通俗的说是反秦桧的……
现在岳会的很多人都只是提倡岳飞精神,不怎么谈秦桧的事情。
-----------------------------
这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
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代表着正义、忠诚、爱国的精神象征。一直以来,这种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情怀。
而秦桧是一个奸臣嫌奸细的邪恶代表人物,他也是代表着类似汪精卫一类的汉奸卖国贼的行为。必须要批伐。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南宋的《中兴十三处战功》为什么没有提及岳飞?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闪烁史册的英雄人物,是“中兴四次”之一,是当时妇孺皆知的抗金英雄。在他指挥的近130场大站战事中,罕有败迹,是我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讲到《中兴十三处战功》何以没有提及岳飞?难道岳飞是透明的,或是蒸发了吗?当然不是。这里有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支配下,刻意隐化岳飞的结果。
一、秦桧擅政一十有九年,期间秦桧竭尽所能进行主和,实际是劝赵构向金朝投降,又是视岳飞为政敌,更是接受的金兀术的密令——必杀飞。在签订了和议誓约后,秦桧成功的谋杀了岳飞。此后,秦桧、秦熺父子,随意更改朝廷的《日历》凡有岳飞战功的例子,全部删除更改。使秦桧谋杀岳飞成为合法化。
二、在《中兴十三处战功》的编排背景,乃乾道二年(1166年)当时南宋还是属于金朝“忠实”的附属国。当时赵构还是太上皇,既然赵构还认定金主为他的“主人”,首先就不能违反秦桧的“亲金国策”,因此,所谓的《中兴十三处战功》当然就要按照秦桧的记事档案来评定,这个《中兴十三处战功》自然没有岳飞了。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上接《中兴十三处战功》没有岳飞的真实历史解读:
三、岳飞真没有战功吗?那简直是开国际玩笑!我们慢慢来分析岳飞的战绩,就会发现,岳飞的战功是高于《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上。《金史》载:“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这是金主对岳飞的慨叹。连当时的敌国都如此敬佩岳飞,这是凌驾于秦桧之上的历史事实。
让我们看看岳飞是怎样成就“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的——
1、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统率的原宗泽、杜充的东京留守司的非嫡系部队当前锋去攻打金兵镇守的建康府。四月二十五日,岳飞在位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龙湾镇(靖安镇,静安)的胜利,让金兀术接连吃败仗。
2、绍兴二年(1132年)正月末,岳飞被任命为知州、兼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统率军马前往潭州。岳飞先后平乱,战胜了曹成,收服了杨再兴成为岳家军的著名悍将之一。
绍兴三年(1133年)九月,岳飞第二次朝见宋高宗。宋高宗亲笔书写“精忠岳飞”四字,绣成一面战旗,命岳飞在用兵行师时作为大纛(大旗)。
3、绍兴四年(1134年),首次北伐,克复襄汉。
岳家军兵分两路:一路往东北,此战即攻克汝城,生擒伪齐守将薛亨,攻克颍昌府,为这次北伐建立首功。杨再兴大败伪齐张宣赞人马,收复长水县(今河南洛宁县西南),直至洛阳西南的福昌(今河南洛宁县东北)。
4、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第二次北伐。
岳飞第二次北伐发生于1136年(绍兴六年)七月和八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收复了陕西一带的商州(今陕西商洛市一带)全境和虢州(今河南灵宝市至栾川县一带)的部分地区。岳飞豪情激愤,于武昌写下《满江红》。
接下来的,还有岳飞带领岳家军先后取得了颖昌大捷、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等胜利。这些战功,难道不是在《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上吗?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小李飞刀爱飞刀 2020-06-06 22:16:18
请教杏林老师:绍兴十年,兀术合兵万五千骑逼郾城。飞遣子云领骑兵直贯其阵……
这个为甚只有金国人的兵将的数字而没有岳家军的人数?岳飞带着多少人去迎战?
-----------------------------
……兀术大惧,会龙虎大王议,以为诸帅易与,独飞不可当,欲诱致其师,并力一战。中外闻之,大惧,诏飞审处自固。飞曰:“金人伎穷矣。”乃日出挑战,且骂之。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与韩常之兵逼郾城。飞遣子云领骑兵直贯其阵,戒之曰:“不胜,先斩汝!”鏖战数十合,贼尸布野。——《宋史》
译解:
金兀术很害怕,与龙虎大王商议对策,因为其他宋军将领都容易对付,唯独岳飞难以抵挡,所以打算引诱岳飞军前来,集中兵力进行决战。朝廷内外听说这一消息,十分恐惧,诏令岳飞谨慎处置保全军队。岳飞说:“金人的伎俩已经用尽了。”于是天天出兵挑战,不断辱骂金军。金兀术怒不可遏,会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和韩常的兵力进逼郾城。岳飞派遣儿子岳云率领骑兵直穿金军阵中,告诫他说:“不能取胜,我先杀你!”双方激战数十个回合,金军遗尸遍野。

再解说:
你标出的两句文字没有人数,明显有上下文的配合。
要问岳飞带领多少兵迎敌,当时岳飞的军队人数在十万左右,但分散在各个郡城,并以“游奕”的方式进行互相照应,而在郾城的只有三万人左右。
但金兀术会合各大王总共有二十多万金兵,而先头部队在一万五千骑兵直迫郾城,岳飞令岳云带领八百背嵬军迎战,先是非常激烈的战斗,但被随后陆续回援的游奕军实施反包围,所以能够以少量宋军大败金兵。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小李飞刀爱飞刀 2020-06-06 22:18:14
初,飞在狱,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这个时候岳飞还没有死,为什么韩世忠不去问皇帝?
-----------------------------
你在断章取义啊,韩世忠在质问秦桧时,岳飞已经被秦桧谋杀。看看正史记载——
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飞在狱,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并言飞无罪,禼俱劾去。宗正卿士亻褭请以百口保飞,禼亦劾之,窜死建州。布衣刘允升上书讼飞冤,下棘寺以死。凡傅成其狱者,皆迁转有差。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时洪皓在金国中,蜡书驰奏,以为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年底,案子也定不了,秦桧手书小纸交给狱官,狱官旋即回报已处死岳飞,当时岳飞三十九岁……——《宋史》
译解:
当初,岳飞被关在狱中时,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等都说岳飞无罪,万俟卨都把他们弹劾赶走。宗正卿赵士请求以全家老少百口人的性命担保岳飞,万俟卨也弹劾他,赵士..被贬逐建州而死。平民刘允升上书朝廷为岳飞鸣冤,被关到大理寺处死。
凡是附会凑成岳飞冤狱的人,都不同等级的升了官。
岳飞一案准备上报时,韩世忠愤愤不平,到秦桧那里质问真凭实据,秦桧说:“岳飞儿子岳云写信给张宪这件事虽不明确,但这件事情或许有的”。韩世忠说:“或许有三个字,怎么能够使天下人信服?”当时洪皓正出使金国,派人迅速送回一封蜡书上奏高宗,说金国所畏服的只有岳飞一人,甚至称呼他为岳爷爷,金国将领听说他已被处死,举杯互相庆贺。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小李飞刀爱飞刀 2020-06-07 00:00:06
初,飞在狱,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这个意思是:刚开始岳飞还在监狱里的时候……
可是杏林老师说这个意思是岳飞已经死了……
果然不同凡响,林老师的古代汉语水平真的我只能说……秦桧是金国的奸细!!!!!
一贯喜欢百度查看史料的林老师,现在连百度都不信了!!!
-----------------------------
看清楚了,你自己写错了,现在再录入正史让你看——
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飞在狱,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并言飞无罪,禼俱劾去。宗正卿士亻褭请以百口保飞,禼亦劾之,窜死建州。布衣刘允升上书讼飞冤,下棘寺以死。凡傅成其狱者,皆迁转有差。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时洪皓在金国中,蜡书驰奏,以为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宋史》
译解:
年底,案子也定不了,秦桧手书小纸交给狱官,狱官旋即回报已处死岳飞,当时岳飞三十九岁……
当初,岳飞被关在狱中时,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等都说岳飞无罪,万俟卨都把他们弹劾赶走。宗正卿赵士请求以全家老少百口人的性命担保岳飞,万俟卨也弹劾他,赵士..被贬逐建州而死。平民刘允升上书朝廷为岳飞鸣冤,被关到大理寺处死。
凡是附会凑成岳飞冤狱的人,都不同等级的升了官。
岳飞一案准备上报时,韩世忠愤愤不平,到秦桧那里质问真凭实据,秦桧说:“岳飞儿子岳云写信给张宪这件事虽不明确,但这件事情或许有的”。韩世忠说:“或许有三个字,怎么能够使天下人信服?”当时洪皓正出使金国,派人迅速送回一封蜡书上奏高宗,说金国所畏服的只有岳飞一人,甚至称呼他为岳爷爷,金国将领听说他已被处死,举杯互相庆贺。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秦桧擅政时期将岳飞所有事迹删除已是铁的事实。
对于秦桧擅政时期修改宋廷日历之事在南宋时期,李心传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不下十次提醒读者,日历的很多说法并不可信,例如:
臣考其故,盖绍兴十二年以前日历皆成于桧子熺之手。——卷122
其(秦桧)擅政以来,凡所记录莫非其党奸佞之词,不足以传信天下后世矣。——卷148
臣谨按,桧擅政之日,凡涉私事者,于时政记及日历中一切削去。而桧又禁私史。——卷165
秘书省著作佐郎张震言,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已成者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误。——卷198
……
其中主要有二条说得最明白——
臣考其故,盖绍兴十二年以前日历皆成于桧子熺之手。——卷122
秘书省著作佐郎张震言,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已成者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误。——卷198
一、修改宋廷日历与秦熺那一年当官没有冲突。秦熺就算在绍兴十二年当官,为什么不可以修改十一年的日历、十的、九年的、八年的……再加上秦桧也可以指使人修改。
但李心传在《建炎》已经表明:臣考其故,盖绍兴十二年以前日历皆成于桧子熺之手。——卷122
秘书省著作佐郎张震言,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已成者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误。——卷198
二、李心传说的修改宋廷日历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秦桧矫诏杀了岳飞,他必须将岳飞所有事迹删除,留下的,保有负面的记述,这是必然的。最关键的是李心传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三、在秦桧矫诏杀害岳飞之后的半个月,赵构配合秦桧理顺岳飞案,并补发赐死岳飞的圣旨。所以,抹除岳飞的事迹赵构也会同意的。
四、《金史》列传•卷三十六载:“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虽然秦桧父子删除岳飞的事迹,但《金史》记载的岳飞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已经充分的说明的岳飞的战功显赫,连金国的金主都如是慨叹的赞扬岳飞,可想而知,确实岳飞的威名战功已经名扬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上述历史依据已经充分表明,岳飞的战功已经高于“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上。这是历史记载的见证。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mengzizou:2020-06-08 08:01:00 评论
评论 杏林心经:好好学学古文,把注解与正文搞清楚,打个比方,论语一书,后面的注解不下上百万文字,这后面的注解不是孔子或其学生写的,同样,李心传的史书,注解也不是李心传写的,绍兴十二年之前日历皆出秦熺之手,这话不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原文里的。
--------------------------------------
你说的“古文”?
但我说的是“文言文”,看看如下李心传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怎样说的。
对于秦桧擅政时期修改宋廷日历之事在南宋时期,李心传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不下十次提醒读者,日历的很多说法并不可信,例如:
臣考其故,盖绍兴十二年以前日历皆成于桧子熺之手。——卷122
其(秦桧)擅政以来,凡所记录莫非其党奸佞之词,不足以传信天下后世矣。——卷148
臣谨按,桧擅政之日,凡涉私事者,于时政记及日历中一切削去。而桧又禁私史。——卷165
秘书省著作佐郎张震言,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已成者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误。——卷198
提问一:上述是不是能说明秦桧父子将岳飞的事迹删除?
提问二:难道你认为岳飞在绍兴十二年以前没有参加过宋金战争?
提问三:请你解释,有哪一处“古文”证明岳飞没有参加过宋金战争?

大概你还不明白,你在上述几处的提问都是明显的错误,你的语言有暗示秦桧陷害岳飞之嫌,你自己不知,还是要指代秦桧。我建议你应该旗帜鲜明的批判秦桧,而不是弄到乱七八糟的。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storewzc 2020-06-08 10:48:48
关键是关于朱仙镇的史料要在岳珂之前,第一份材料离大捷时间太远,而且身份太过特殊,后面的更加存疑了,或者找到之前歌颂大捷的诗词,按宋的诗词文化发达程度,如此大捷应该会有很多,个人认为朱仙镇估计有,但是大捷存疑,类似平型关大捷吧......
-----------------------------
其实,道理很简单,的确是当时具有政治因素。但朱仙镇大捷的历史事件,无论怎样分析,它都是存在的,而且是一次著名的历史事件。
一、同是南宋时期,这么多史料都记载了朱仙镇大捷的历史事件。怎样假?就是因为史料撰写的时间不是在同一年就认为事件的可疑的?
其实当时那些史料的撰写时间,距离事件时间并不远,就等于我们现在撰写文革时期的事件一样,不可能作假。就算你真的作假,但不等于就能通过有关部门的审阅,更不能穝中央部门的认可,道理很简单。
二、顺便连同《中兴十三处战功》为什么没有岳飞?分析也是很简单。这纯粹是当时的政治因素。
秦桧亲自下令(矫诏)杀了岳飞,他当然将所有岳飞的事迹删除,才可能将矫诏杀岳飞的事件成为合法化。再说,在秦桧矫诏杀岳飞的半个月后,赵构也顺从秦桧将赐死岳飞的圣旨补上,并理顺岳飞案的程序。这样还会记述有岳飞的战功吗?同样是简单的道理。
三、将岳飞的朱仙镇大捷与近代的"平型关大捷",做比较?它的相同之处都是在政治环境下受到影响。所不同的是,朱仙镇大捷在挥军与金兵的数量相近。岳飞将十多万金兵从河南一直由颖昌——郾城——朱仙镇——汴京。
一句话,岳飞将金兵由河南赶到汴京,其中就有朱仙镇,能说朱仙镇大捷是假的吗?已经很清楚了吧。
最后,金兵已经打算逃回老家了,《金史》和《三朝北盟会编》载:“虏震惧丧魄,燕之珍器重宝,悉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
看到了吧,金兵“意欲捐燕以南弃之”,如果不是因为宋廷命令各路宋军收兵,最后以十二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回朝,那就不仅仅是朱仙镇大捷那么简单了,而是收复北方领土。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mengzizou:2020-06-08 08:07:51 评论
评论 杏林心经:顺便问你一句话:这历史人物的事迹有必要捏造吗?这没什么意义?还骂骂咧咧的,现在什么时代了?你不接受的话就当我没说过。
-----------------------------------------
你说的【顺便问你一句话:这历史人物的事迹有必要捏造吗?这没什么意义?】这是“mengzizou”说的,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吧,那就是说:岳飞的颖昌大捷、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等的有关岳飞在宋金战争时期的功绩都是真实存在的。
他这是说的很对啊,这个我接受,并希望你继续以积极的态度赞扬岳飞的正义、忠诚、爱国的思想,并狠批秦桧的汉奸可耻行为。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mengzizou:2020-06-08 08:17:28 评论
mengzizou:2020-06-08 08:17:28 评论
评论 杏林心经:再说一次,高宗日历是高宗实录,是记录高宗言行的真实记录,不是岳飞实录,这书不写郾城“大捷”,并不代表没发生过,问题是李心传等没记载郾城大捷,这就有问题了,李心传并不是参考一本高宗日历,而是当时几乎全部史料的汇总,这里没提到,也就是基本可断定当时没记载,后人杜撰。
------------------------------------------------
你似乎还没有明白,宋廷没有记录事务档案吗?没有军事要务记录吗?没有作战记录吗?
一、秦桧擅政以来,宋廷要务的记录均由他父子修改。秦桧既然矫诏杀了岳飞,自然将岳飞所有的战功删除并修改,这是个事实——“秘书省著作佐郎张震言,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已成者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误。”——《建炎》卷198
二、你你认为《建炎》没有郾城大捷记载,显然是错误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6记载:“岳飞捷于郾城乘胜逐北,兵致朱仙镇,距京东四十五里矣。
《建炎》记载了郾城大捷和朱仙镇大捷,“岳飞捷于郾城乘胜逐北,兵致朱仙镇,距京东四十五里矣。”看到了吧,这个乘胜逐北,兵至朱仙镇,也就是一路乘胜将金兵赶到京东。也就是包含了朱仙镇大捷。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只是闲扯蛋 2020-06-09 01:02:26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史记“遣骁将带五百骑破金兵十万”;
“十二道金牌”史记“忽一日,十二道金牌至”;
人们常说“真的假不了“,那么为什么有人不断的考证岳飞的“朱仙镇大捷”与十二道金牌呢?很简单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岳飞的“朱仙镇大捷”与十二道金牌都是假的,越来越糊弄不住现在的读者了。故而不得不编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借口来维持住谎言不被戳穿!
能作为历史史料记载的,最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是必须交代清楚的。例如历史记载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由毛 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绝对不会记载为“忽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某人向世界宣布成立”。然而关于岳飞的“朱仙镇大捷”与十二道金牌记载,恰恰缺少这最基本的因素。原因是岳飞的“朱仙镇大捷”与十二道金牌都是编造出来的,所以不可能有准确的时间与人物记载,不然谎言就不攻自破了。
---------------------------------------------
你有没有看主帖?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现在让你再看一遍——
大量南宋史家所著的历史资料记载。南宋史家吕中在《中兴大事记》一书作出了如下记述:“岳飞忠孝出于天性,自结发从戎,凡历数百战,内平剧盗,外抗强胡。其用兵也,尤其善以寡胜众……其战兀术也,于颖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虏人所畏服,不敢以名称,至以父呼之”。
南宋时期除了《中兴大事记》之外,还有《皇宋十朝纲要》卷23,《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卷5,《大金国志》卷11,《文献通考》卷31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6等诸多同时代史家所著史书都对朱仙镇大捷有详细或简要的记载。
而位列二十四史的《宋史》对朱仙镇大捷也有具体的记载。《宋史》卷365记载:“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而对于十二道金牌也有史记——
“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风台臣请班师。飞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宋史》。
“忽一日诏书十三道,令班师,赴阙奏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
《建炎》记载十三道诏书,其中十二道诏书属于金字牌方式。宋代的“金字牌”是最快速度的通讯方式,具体如下有详细解释。
楼主:杏林心经  时间:2020-07-22 17:00:40
@mengzizou 2020-06-12 08:04:09
说你是有依据的,以理解成写,把建炎以看系年要录中注解的中兴大事记理解成建炎作者李心传写的,说明你对古代汉字知识不是基础不扎实,而是完全没基础。
-----------------------------
你说的话看不明白啊,因为全是病句,所以就不作直接回答。不过有些问题要提醒你,而我的主帖正是对你的部分错误言论作纠正。
一、你发表的历史帖子基本上都是错误的,尤其是你写的《关于岳飞案的几大争议》一文,更是整篇都明显犯了严重的低级错误。其他的还有《建炎三年南宋军队长江防线惨败》、《杨再兴中了二升箭头的箭,探讨什么情况下可能最大》……其他的还有很多,因为你写得太乱,我都懒得去评论。总之,你发表的历史帖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你在湖州一家民营学校当勤杂工,你可以问一下学校的中文老师帮你纠正一下。
二、你的帖文或者是回复评论都很“有意思”,主要就是表面是赞扬秦桧,但你把握的句子不恰当,往往会是含沙射影的辱骂秦桧。依我看,如果你是批判秦桧的,应当旗帜鲜明的指出秦桧的历史罪行。
同时,你表面也是要抹黑岳飞,但由于你的思维原因,却成了变相的赞扬岳飞。例如,你在《秦桧与赵构的对话》一文,明明你是想写岳飞贪污,但无意中岳飞成了廉政的典范。所以,你的帖文比较杂乱。
三、你要花钱买一部书的作者名,这是一部有关秦桧的故事的书籍,还没有出版。该将有多个作者名,你花笔钱就成了该书作者之一。其实这也是很平常的事,很多人都花钱请枪手写书,或花钱直接买作者名。
但你花钱买作者名的这部书却是牵连着一些问题。比如内容的可靠性、真实作者的水平问题等都值得“投资人”审慎的。因此,你向我请教过几个问题:
1、你对“岳飞直捣黄龙”的理解。
2、赵构究竟有没有屠杀百姓的事件。
3、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理解。
对于你向我提问的这些历史事件,你明显不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内涵。你自己看着办吧,免得到时发生问题你来责怪我。

楼主:杏林心经

字数:2273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5-30 20:09:56

更新时间:2020-07-22 17:00:40

评论数:101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