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西安北院门记

西安北院门记

楼主:罗锡文  时间:2020-07-24 14:07:58
作为中国名头最响的古都西安,地标性建筑很多,钟楼鼓楼便是其中之一。钟楼位于皇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直対皇城南门,其西便是鼓楼,鼓楼以北,就是近些年声名鹊起,游人如织,商贸发达,民族风极度流行的北院门。北院门原本是大唐皇城的一部分,如今被开发出来后,成为“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主要包括北院门街、化觉巷、西羊市和洒金桥,全长一公里还多,乃外地游客必来游玩和品尝美食的地方。唐亡后的五代十国期间,北院门几乎被人遗忘,到了宋朝,朝廷才在此设立京兆府,元朝设立奉元路,明清两朝设西安府,清代时期设陕西巡抚衙门,民国时期设关中道,足见北院门地理位置的重要。只是大唐时期,这里并不叫北院门,满清时期,因此街以北的陕西巡抚部院署叫北院(位于今天西大街以南的总督部院署叫南院),因此官方便将这条街命名为“北院门”,一直沿用至今。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张皇失措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领着文武百官狼狈不堪地逃到关中,曾在华清池和北院居住,因此北院一度被称为“行宫”,风头甚劲。据资料记载,满清时期,各省所呈贡朝廷的金银及物品都汇集于北院门,大量的商铺和银号便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关中地区新兴的商业区,一时间繁华无比,几乎可以跟五百年晋商的大本营平遥比肩。另外,此街西面的大学习巷是大唐皇城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坊间,却因为“安史之乱”而声名鹊起。唐朝大将郭子仪举兵平定“安史之乱”,曾得到西域回纥族人的鼎力相助,他从甘肃返回长安时,便带着两百多个回纥族将领和大量随从。这些回纥族将领和随从,集中居住在那小坊里,系统学习大唐的律令和汉族的文化,“大学习巷”之名由此而来。后来,越来越多的回族人来到这里,学习,生活,参军打仗,入朝为官,尤以做买卖者居多,渐渐成为长安城内回族人的主要聚集地,也就是今天西安人口中的回坊或回民街。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的建筑,大多是仿照明清建筑而来的,保存完好,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得益彰,是游人到西安时必去的地方。只是很多游客吃货并不清楚回坊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片区,大部分区域被回族商家和络绎不绝的游客占据,但主要聚集在北院门西羊市一带,而西安本地人常去的是洒金桥一带,也就是说,那里才是西安城中的老陕们心目中的美食街,见证了他们的日常起居,而他们也自然而然地爱恋着它。少量有心有意的游客大抵会不惜足力、时间,要将整个回民美食区走完看完,尽情领略一番的,但绝大部分游客基本上只是走完北院门主街和西羊市的一部分便打道回府。
北院门入口左侧立有一牌楼,上书“化觉巷”,牌楼后面是北院门古玩一条街,是把玩古董文物的行家和游客光顾的地方。我对古玩的兴趣只停留在理论上或图片上,主要原因还是囊中羞涩,不敢在古玩堆里做一辈子的爬梳工作,也只是第一次去北院门游玩时进去瞅了几眼。业内人士对此古玩一条街还是持首肯态度的,里面出售的品种丰富的古玩等,大多是正品。后来几次去北院门游玩,跟几个古玩爱好者一起闲聊,后来在碑林等地游览时,也一时对古玩有了兴致,却仍然只是看看,问问,没有真正进入古玩者的天地和境界。另外,化觉巷中的一座清真寺(即东大寺)值得去看看,它跟大学习巷清真寺(西大寺),洒金桥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北大寺),是回坊最为知名,历史极其悠久的清真寺庙。出了古玩店,来到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大街上,街上集中了北院门建筑的精髓和美食的精华。房屋古朴,大多是明清建筑的仿照品。那座气势非凡的大清真寺,虽被大量商铺包围,但仍然流露出回回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有此街144号的高家大院,即高岳崧老宅,也叫高府,堪称明代时期住宅建筑的典范(后面再作详解介绍和解读)。在大街北端出口,立有一座牌坊,规模不大,建制也是依照中国古代北方牌坊而建。除此之外,还有几组具有浓郁关中风情的青铜塑像,分别位于此街的南北方位,成为展示关中人生活的生动教材,也是很多游客拍照留念的绝佳背景。
现在,让我们好好在这条由青石铺设的街道上走走,看看,尽情地大快朵颐。既然是以美食为主打元素,两边的商铺林立,出售各种让人胃口大开的美食,尤以清真食品为主。比如,老白家羊肉泡馍,肉夹馍。陕西美食,最有名头的大抵就是羊肉泡馍和肉夹馍了,来了西安,不吃这两样东西,等于没有来西安。另外,老苏家酱牛肉烧鸡,老马家腊牛肉夹馍,八宝玫瑰镜糕,清真何老八牛羊肉泡馍,手工牛肉面,小沙泡馍,麻辣羊蹄。还有大量的大西北特产,西北楼和马背楼等要地是其主要销售点。每当夜幕降临,北院门的热闹与繁华才露出庐山真面目,其喧嚣和热闹才真正达到高潮。食客们尽管摩肩接踵,前胸贴后背,尤其是在节假日,人流涌动,拥挤不堪,搞得满身臭汗,也无所畏惧。此时,大量的羊肉烧烤将游人的味蕾激活了,还没有将滋滋冒着滚烫的油水的羊肉送进嘴里,哈喇丝已经流了八丈长。这让我想起敦煌沙洲夜市的盛景来,那里的夜色都被烤成了羊肉的颜色,大漠边关的风味自然是牛羊肉的味道熏陶过的,即便古典诗歌的况味里也有烤羊肉的味道。北院门也是,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羊是白天刚宰杀的,肉质鲜美,口感甚佳。回族人维吾尔族人烤羊肉,一般不用竹签子或铁签子,而是用在大西北生长旺盛的红柳做签,叫做红柳烤羊肉,风味自然独特,也正是因为有了红柳签子,便抬升了烤羊肉的价值,价格自然不低,每串十元,不讲价。可以说,整个一条街,完全被羊肉味和孜然味充斥,南来北往的人的身心被浓郁的大西北风味和文化所浸渍。大多数游客手里拿的多是红柳烤羊肉,边走边吃,眼睛还不停地扫描其他美食,之后,将红柳棍扔进放置在街道中的蓝色塑料大桶内。在北院门,这种蓝色塑料大桶很常见,都是用来装垃圾的,由于人多,往往一只桶中的垃圾刚被清理好,被环卫工运走,桶了空了,但不到一袋烟工夫,立即又被各种垃圾充斥,尤以红柳棍居多。很多卖烤羊肉的商家,往往要在烤炉前竖立一根木桩或铁杆,将新宰杀的羊倒挂着上面,当着食客的面一刀一刀地割,割下一块肉,潇洒地扔在案板上,现切现穿,以示新鲜。如果有客人要求割哪里,割多少,他们都一一满足,要是碰到烤全羊的有钱人,商家更是卖得欢,吆喝声此起彼伏,钞票便一张张装进口袋。不过,不只是烤羊肉营生好,陕西名食肉夹馍的生意也毫不逊色。一些面积宽展的店铺,主卖拉面等美食买卖的,生意不一定就好过只在街边设摊、专卖肉夹馍的买卖。当然,要是在当地混出了名声,又爱讲派头,趁机弄一面宽大豪华的店铺,不管是卖肉夹馍,还是羊肉泡馍,或者是几样合在一起做,生意自然红火。在靠近高府的一些餐馆,就是面条,泡馍,肉夹馍,烤羊肉,酸奶,杨梅汁,镜糕等买卖合在一起做了,一家人人手不够,得请伙计做帮手,显示出家族商业的优势。我问过几家餐馆,里面的厨子和外面吆喝叫卖的,大多是一家人,也有和亲友合作的,至少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和睦。除了肉食,其他风味美食,比如桂花糕,豆腐,回族酸奶等的口味也很地道,购买者不少。只是酸奶风味不同于汉族人流水线制作的酸奶,这里的酸味甜味很淡,接近我在鄂尔多斯喝过的蒙古酸奶,当然,就个人口感而言,个人觉得还是鄂尔多斯酸奶和成都老酸奶更好,算得上是我喝过的最好的酸奶。
前面提到的高家大院,门牌号是144号。这种古民居,在中国很多城镇都很多,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和发达,不管出于保护,还是圈地赚钱,至少让人花了钱,也不至于喊冤枉,维护得还算不错。虽说北院门的高家大院,即高府,名气不如陕西的乔家、王家等大院,北京的曾在五四时期被烧得赵家楼,但在西北地区,还是颇有名气的(个人觉得甘肃天水的胡氏民居民宅应该是中国保护得最为完整,建造规模和技艺应该在前列的古代民宅)。这是明朝官员高岳崧的旧居,建造于明崇祯年间。高岳崧祖籍江苏镇江,清代同治十年,子嗣参加科考,被皇帝钦点榜眼,御赐“榜眼及第”。从明朝崇祯年间到清代同治十年,高家人七代为官,家族声望颇,在明清两朝也不算多见。各种资料都详细记载了有关北院门和高家大院的变迁,尤其是作为明清古民宅重点保护对象的建筑或建筑群。一九六六年,高家大院收归国有,后来同西洋市和化觉巷一百二十五号由挪威和中国两国共同维护,由挪威出资,中国维修,才有了今天我们见到的高家大院等文化古迹。转眼四百余年过去了,滚滚红尘淹没了人声鼎沸的往昔,迎来的依旧是浮尘和笑语喧哗,以及对物质利益疯狂的追逐,唯有深谙历史和时光的老式房屋,安静地落座在街边,冷看饱食终日的人们来来去去。高家大院门票价格不贵,二零一二年时的价格好像是十五块。大院门楣上悬着的那块“榜眼及第”就是皇帝御赐的匾额。大院砖木结构,建制与北方四合院相当,背西面东,由南西北四进三跨院组成,每座跨院有楼,楼上房间基本上保留了主人当初的样式。这又使我想起汉中青木川的船屋楼和四川广元昭化的戏楼等建筑,都保护得相当不错,北院门高家大院在二零零二年获得“二零零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太平洋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大院有八十一间房屋,总面积二千五百平方米以上,占地四亩二。在这里,还可以免费欣赏具有悠久历史的皮影戏,剪纸艺术,名人字画,国画精品,茶艺,瓷器和包括陕西地方旅游、日常生活等特点的诸多元素。其中皮影戏是必看的,它不仅仅能登堂入室,进入皇宫,而且对于照相机和电影的发明和发展,在科学原理上有“源头”意义。另外,名人字画自然也是得看看,尽管我更倾向于西洋画,但国画毕竟是国画,尤其是西安画院的名家字画。这让我想起了长安画派和其领袖石鲁。石鲁是四川仁寿县人,我老乡,也是艺术上的先辈了。老家的体育场东西两侧,就是石鲁和南宋采石矶大战指挥者虞允文的雕像(可惜没有地质学家黄汲清的雕像。我老家所出名人不多,除了石鲁,虞允文,黄汲清,还有潘文华。当然,潘文华是国民党那边的高级将领,不塑像可以理解,但没有黄汲清的塑像,实在是对这位中国当代地质学泰斗有些不公且不恭,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的发现,与他密不可分)。石鲁在诗书画印等诸多领域都有极高的天赋和造诣,而且刻意大胆探索,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其不懈努力,形成了别具一格,不落窠臼的艺术风格。但文革时期受到冲击,性情变得怪异。永远不停,孜孜不倦的追求,对“长安画派”的其他画家也是颇有影响的,而他也是最早将画作推向世界艺术市场的中国画家。后来在碑林跟一位民间画家闲聊时提到石鲁,那老先生竟然热泪盈眶,竟然说他虽不是石鲁的门生,却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尽管石鲁的反传统精神让很多人不爽。估计当初石鲁老先生是经常莅临高家大院的,只是那个时代肯定没有将大院房屋修缮得像现在这么好,但也更真实,那派苍老甚至是颓废,或许更能让天才的灵感和构思更加如火山喷发。令人遗憾的是,那次没有看到汉唐歌舞,后来在西安其他地方看到过,极为震撼。在这片“随便一跺脚,就是秦砖汉瓦”的关中大地上,高家大院仅仅是“沧海一粟”,只是每一粒粟都自成一个文明符号,每一个符号朝内的地方都是深远的历史景深和深厚的时光沉淀,不得不让人宁静,谦逊。
出高家大院朝前走一段距离,朝左一拐,有一条比起正街就狭窄不少的巷子,就是著名的西羊市,写有“西羊市”三个字(黄字蓝底)的牌子就横在西羊市入口处牌楼上方。西羊市自然也是以清真美食营生为主,也有不少的汉族餐馆和商铺,商铺主要以销售关中土特产,给人影响较深的土特产,如颗粒大,饱满,忒甜,品相好的大枣大多是从陕北等地运来的,也就陕西其他地方的大枣,而来自延安等地的狗头枣等品种更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大枣。所谓的“一日吃三枣,青春永不老”,不仅仅是养颜,更主要的是养内在之精神气。北方人爱吃枣,并非一个个都养得粉头粉面细皮嫩肉的(自然与干旱、风沙大等气候有关),大多显得粗犷,豪爽,大气,看起来精神头很足,那可是内功内气,装是装不出来的,即便要上升到艺术,要表演,也充其量抵达人之皮肉表层而已。另外,豌豆糕,烤鸭蛋等美味也是要品尝的。至于那个风靡关中乃至整个大西北,关起门帘,敞开肚皮大吃的陕西biangbiang(那字总共有五十六个笔画,其写法的版本有六七种之多)面,更是北院门没事体系中绝对少不了的民间饮食的翘楚。到了陕西,不吃这种面,自然也不算是来过陕西的。陕西宁夏青海甘肃山西河北等省,都号称是面食大省,每个省都有自己独到的面食文化。山西的面食品种最为丰富,宁夏甘肃的面食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青海则显得博大和具有青藏高原的特色,陕西面食则最为独特,文化含量极高。在陕西众多的面食中,biangbiang面,油泼辣子面,岐山臊子面等,最具代表性,但在奇特等方面来看,biangbiang面则是其他面食无可比拟的。要说明的是,陕西面食中使用的辣子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椒,辣味与四川湖南福建不大一样,因而biangbiang面虽说有辣椒,但并不算辣,至少在嗜辣的川渝湘黔等地的食客看来是这样。据资料记载,biang字是一个象声词,巴娘切,阳平调(即二声)。相传,一个穷酸秀才某日到了咸阳,饥肠辘辘,便走进一家面馆,见一师傅抓起案板上的一块状面团,扯住两头,猛拉猛扯猛弹,扯成裤带般宽时便扔进沸水锅中,煮了一会儿,便捞起来,盛入事先已经放有豆芽青菜等蔬菜的碗中,再爽朗地撒上一大勺令关中人胃口大开的油泼辣子。秀才要了一碗,吃得满嘴流油,大呼过瘾。但在付款时,却犯难了,他身无分文。情急之中,他问店小二,你这店名是啥?店小二自然不知,只一个劲地说本小店小本买卖,开不赊账。或许是意识到了秀才的穷酸,店小二便学着秀才的口吻说:“biangbiang面!”这名号在咸阳当地是很响的,但秀才不知道那两个字怎么写,掌柜的也不知道。秀才灵机一动,说,我若将biangbiang二字写出来,可否抵消面钱。店家应允。这秀才估计是肚子饱满,有了气力,自然脑力也跟上了,用尽毕生所学,东一撇,西一捺,上一点,下一横,里一竖,外四点地划拉起来,写成我们现在见到的那两个字。传说他一边写一边歌呼道:“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场,东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着车车进咸阳。”店家和围观者大声叫好,于是,原本只有其声,不见其字的“biangbiang面”更是传播甚远。文化人和历经世事丰富者,自然也能从秀才的歌声中体会到读书人的艰辛,看过世事苍凉,也就看到了人的本性,而本性无外就是吃喝拉撒,再加点精神追求,便是了。中国字的表意表音功能的完美结合,不仅对建筑、书画艺术有接近要命的影响,而且直抵生存本质,将生命拿来,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首要元素,而民以食为天,更是在“biangbiang面”这样的文字和饮食中得到了最直接最充分最霸道的体现。个人以为,中国人为人类文明做出的最为伟大的贡献,首推汉字,其次才是四大发明等其他文明形式。像biangbiang面这种“超越”汉字基本造字技能,笔画繁杂,书写步骤很多,意义丰富的字,大概也只有陕西人能造得出来,这就难怪有西安人说,不到西安,你不知道自己没文化。很牛气,不是吗?这跟当年流传甚久的“不到北京,你不知道自己是下级”“不到上海,你不知道自己是乡下人”“不到广州,你不知道自己是北方人”等说法差不多。但细思细量,其实没多少意思,权当笑话看便可。
既然西安本地人多不去北院门西羊市,那他们大多去哪呢?现代化大都市的西安,如今休闲娱乐的地方不必任何一座为争夺各种地域标签和名号而明争暗斗的所谓这种等级那种等级的国际大都市逊色,因为是13朝古都,世界十大古都之一,西安比其他城市更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色彩的双重魅力。我想,除了小寨等具有相当知名度和当代色彩的地方成为西安人乐意光顾的地方之外,洒金桥是另一个令西安人,尤其是上了点年纪,阅历丰富的西安人经常光顾,离开西安后又魂牵梦萦的地方。
洒金桥并非是一座桥梁,而是一条小街,全长800米左右,位于西安莲湖区,南起大麦市街道北口,北至莲湖路中段的老关庙什字正南,宋元时期叫铁炉街,明为铁炉坊,满清末期因大量沙姓人在街道北段居住,便被叫做沙家桥。后来的名称有前卫路,老关庙等。在陕西及西北地区著名地方剧种秦腔表演中,记载了一些民间传说,其中有一个剧目叫《拾黄金》,影响很大,据说就是洒金桥名称由来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很多西安人,包括诸多文化人,大多认为洒金桥之名的由来跟唐玄宗李隆基有关。在讲李隆基之前,还得先说说洒金桥之所以在唐朝时期拥有重要地位的原因。长安虽贵为都城,关中平原曾经也有“天府之国”之美誉(只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由旱涝不断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富庶之地,一举超越关中平原,成为新的,而且被赞誉至今的“天府之国”),但仍然不能满足唐朝皇室奢侈的生活所需,来自江南等地的丝绸珠宝木材石材等物要运抵长安,就得有一条通道,陆地交通毕竟有限,便开挖了一条水路,从京城外连通到城内,于是便有了注明的广运潭。广运潭的功效弥补了陆地交通的不足,皇亲贵戚们喜好的宝贝,现实通过水路运抵广运潭,在广运潭卸货,再通过皇城的广运门,一一运进宫城,看看当年的大明宫,不仅珠光宝气,金碧辉煌,万国使臣来拜,而且建造规模堪称当时世界第一,是清紫禁城的四倍还多。皇家所需的大多宝贝,就是通过洒金桥周转的。当时,唐皇令人在广运门内设置近侍机构——内侍省,掌管宫廷内部事务,当时叫大桥街的街道与广运门前护城河上的金水桥相连,从广运潭运来的各种宝贝必须通过大桥街,运到宫城。这便是洒金桥的前身。到了李隆基执政时期,唐朝国运达到顶峰,万国使节前来朝拜,成为一种空前的文化与外交现象。这些外国使节为了显示自己的富庶和对大唐王朝的臣服,不仅带来了各自的文化,还带来了大量的朝贡礼品,这些礼品中,黄金制品,比如金币等,就是他们朝贡的主要礼品。加之好大喜功的李隆基下令铸造了无数“开元通宝”钱币,而这些钱币中,金币数量很多。国家强盛了,朝廷威风了,钱太多了,整个大唐都沉浸在这样的骄傲和幸福的情境之中,李隆基也不例外。某天,为了显示国威和他大唐诗人一般的奇特思想,他率领文武百官,登临广院门城墙,大摆筵席,却令百官乖乖戳在城楼下面,任其饿得一个劲地吞咽清口水,大肚子里咕咕叫,粗短腿脚打闪闪。等胃口吊得差不多了,他便令人将大量金币从城门下抛撒下去,落在桥下,在文武百官跟前滚来滚去,闪射着诱人的金光。始终不敢动手捡拾,本身就贪得无厌的众官们,在迟疑和懵逼了很久之后,才意识到那是皇上的恩典,便在一时间恢复了本性,也不顾及显赫的地位和高贵的身份,一是为了金币,二是为了浩荡的皇恩,三是强大的欲望,使得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冲上去抢夺金币,比饿犬抢食过之犹不及。要是随来的太监宫女侍卫兵士都能参与进去,那场景才是真资格的壮观。据说,这就是洒金桥之名的由来。
如今的洒金桥,没有桥,也不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见到大疙瘩的黄金,游人见到的,是一条普通至极的,带着西安特色的小街,但却是老陕们念念不忘的美食之街,其夜市尤其令人神往,夜市时间从晚上十一点左右开始,但凌晨三点左右结束,在夜市中大快朵颐的也基本上是老陕,外地人不多,相同的时间段,外地人还是多在北院门和西羊市一带活动。洒金桥的美食品种很多,最有名的无外是胡辣汤,腊牛肉夹馍,酸汤水饺,蛋菜夹馍,灌汤蒸饺,蜂蜜凉粽,油糊馅(一种用牛肉做馅儿的,热油煎出来的大饼子,除了五大三粗,胃如巨潭的大汉之外,一般人一个管饱,而且风味独特),洋芋粉面,清真牛肉红肠,当然,肯定少不了大众喜好的蜜枣甑糕,麻花油茶,酒酿发糕,魏家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等陕西经典美食,以及风行全国的各类烧烤。在这些地方传统美食中,胡辣汤最多,几乎每隔一两家店铺,就有一家胡辣汤店铺,即便是到了午夜时分,生意照旧火爆,某些老字号的胡辣汤店前,排长队等候品尝胡辣汤的现象不鲜见。记得有家叫李唯一肉丸胡辣汤店,买卖就极其兴隆,吃客最多,即便前面人很多,但慕名而来的吃客也不慌不忙,慢悠悠地排队,这跟在四川某些知名火锅店外面坐着排队等候,一边闲聊,一边看手机,一边谈恋爱的情景有得一比。腊牛肉店铺中,杨天玉腊牛肉店最吃香,吃货一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由于我对面食不大感冒,在北方旅游,气候啥的都能很快适应,与北方人交往也毫无问题,唯一不能适应的就是饮食,尤其是面食。不过,每到一处,到底还是要品尝品尝当地的美食的,即便是面食,也要按捺住心思,将胃口提提。西北的美食,肉夹馍,羊肉泡馍,臊子面,拉面等,还是能吃一点的。在这些面试中,陕西岐山的臊子面我最爱,吃一碗还是没问题的。其次就是凉皮,汉中的米皮,肉夹馍和拉州拉面。洒金桥的美食,酸汤水饺我吃过,还行。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饮食的喜好问题,不代表西北美食差强人意。在北院门,西羊市,洒金桥,小寨等美食聚集地,无数五香嘴深深地陶醉在包括陕西美食在内的各地美食之中,看得人眼热嘴馋心动,谁说十三朝古都,被风沙侵蚀得很厉害的当代大都市,大大咧咧,如狼似虎(这话是贾平凹说的,十分准确)的西安人,没有执意于美食的心力和鉴赏能力?西安,无疑是全国叫得上号,上得了档次,让人疯狂让人诗意让人开怀的美食重镇,即便是在有美食之都美誉的成都、优秀旅游城市之称的杭州、东方明珠的上海、可以将昆虫飞禽吃成文物古董的广州,西安都不遑多让。
吃过美食,也得提升一下精神文化品味,那就是去座落在洒金桥的西五台(即云居寺)和两座清真寺看看。而这三座寺庙中的老槐树,也是看点,它们跟洒金桥街道上的那几棵老槐树,都是洒金桥,乃至整个长安风雨霜雪,盛衰兴旺,寒来暑往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倘若你有优雅的情趣,有诗意缤纷的心,有绝代风华给予的美的审视能力和乐于分享的胸怀,你不妨静静地凝眸,与它们互动,你将会得到许多在书本和说教中得不到的东西。不是所有的沧桑都是破产宣言,不是所有苍老都是日薄西山,不是所有与世无争都是极致的寂寞,在信仰的内核,在喧哗的腹心,寺庙与这些古老的物种,都一一向我们传递着美、信仰与孤独的信息,我们得其一便可安宁,倘若一无所获,也能凭借像素和记忆,将它们放在心灵最柔软和暖和的地方,在世俗世界里困顿和绝望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哪怕仅仅试看看,都可以让我们顷刻间获得力量和启示,让我们再度冷静下来,任凭风动的红尘与蠢动的机心如何侵扰,也无欲无求,气定神闲。
汉唐已远,芙蓉依香。时间太过尖刻与无情,但总有月华照面,温柔异常。岁月太过仓促和吝啬,但总有痕迹可寻,哪怕在某个时段和地段悄然断开。人生短暂,聚散有如光影,但总有人在市井喧嚣和寂寞的幽深处,怀揣着诗与大歌,在长安等你,等我,等他们。在西羊市就有这样的一家店铺,姑且不论其买卖如何,单就“我在长安等你!”一句话,就将人身心最柔软处击中,催人泪目,浮躁的心灵也瞬间安静下来,轻轻一步就走进了大气磅礴又诗书飘香的汉唐。或许,也只有汉唐,最能让人从文化和精神的角度进入咱们骄傲或傲娇得让世人歆羡的历史画面中去,为文明最本质的那些元素,为爱,为恨,为漂泊,为流浪,为迁徙,甚至为战争。尽管有许多人士为宋朝的文化昌盛与经济繁荣叫好,但我们总那么不管不顾地依恋汉唐,确实是有原因的。当我们走出汉唐,路过文学艺术同样发达的两宋,满怀恐惧和憎恶地从明朝东厂西厂的大门前走过,优雅万分地流连在民国被纷纷新雨笼罩的大街小巷,迈着款款步履,来到光怪陆离的梦境一般、节奏飞快、全民抢钱和浅薄的当世,也还是能找到心灵暂且歇息甚至长久修养的地方,这些地方在山林,在古刹,在大漠边关,或者就在闹市。在与西洋市平行的一条僻静的巷子里,我看到一家显然是由文化人,甚至是诗人开设的客栈。这种客栈在云南大理、丽江,重庆磁器口,武汉昙华林,桂林阳朔西街,哈尔滨的某个角落,江南小镇的某条深巷中,尤其是青藏高原的某些带有强烈艺术和宗教气息的城镇中都极其常见,都是一些在产生厌倦了当代浮华人生的心思之后,渴望让心里得到彻底放松和宁静的地方的人开设的,无论是装修,还是装饰,都极具独特的个性特点,而且让你一眼就能触摸诗意,嗅到美,品尝到风雅,看到寂寞和孤独,自然也就看到年轻的心和古典的情愫(显然,四川日报社等地开设的雅朵轻居,尽管在毗邻一条僻静巷子的一面开辟了一座可以阅读的,装饰得很文艺的屋子,但其本质还是一座高规格的酒店,便显得很俗气,诗意寥寥。艺术品味,孤独的意境,文化的深邃,梦想的痴迷,格调的高雅,不全是装修和基本搁在高级书架上的书籍和一排排价格昂贵的名酒和咖啡所能呈现出来的。很多时候,只要看一眼身在其中的人,尤其是管理者,便能看出这个地方,一座酒吧,一个群族的文化档次和审美能力。只是在咱们这个附庸风雅或全力追名逐利的时代,谈文化和审美,确实不合时宜,很不合时宜)。那客栈的牌子上写着,这里是一个可以发呆,可以沉睡,可以沉思的地方。尽管见过太多这样的地方,但那到底还是少数人才有的情怀、素养和精神追求,有境界,有意思,若不是已经在城区住下了,我会走进去,住下来,和很多急于跳脱世事纷纭的人一样,发呆,沉思,写作,唱歌,或做一个美妙的梦,到大汉天子也没涉足过的西域去畅游,到大唐的街道上走走,唱一支胡人的歌,写一首汉人的诗,找一个永远都在寻找却永远也无以找到的人。但几次光顾,我始终没有进去入住,在其他地方也是这样,毕竟它们仍然属于形式大于内涵,现实优于梦幻,钞票高于艺术,虚饰强于真实,市侩大于诗意的处所,终究不是我的心仪与让梦酣睡的地方。
算来,已经多次光临北院门了,每次都要品尝不同的美食,游览不同的街巷和寺庙,见识不同的脸孔,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与获取。我们得到的时光不是太少,也不是失去太多,而是我们总是忘记将它带着,让它们跟着自己,彼此不离不弃,然后一同光顾诸如北院门这样值得流连和珍视的地方,让时间在青石板上徜徉,让自己安逸轻松一回。同样,我们对于历史不是知之甚少,或知之甚多,而是不是不敢正视,就是有意无意地遗忘,让历史成为习以为常的抛弃物。所谓真理,不就是历史最为真实的那一笔么?所谓规律,不就是在总结和归纳中得到的那一场生存或文化上的意义么?而在饮食男女浸渍着丰富色素的哲学里,这一切都是为最为基本的存在形式而造设的,在抱朴拥素的民间是这样,在权利意识浓厚的宫廷内,也是如此。

楼主:罗锡文

字数:10535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20-07-10 22:22:09

更新时间:2020-07-24 14:07:58

评论数: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