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高邮

高邮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0-07-23 07:34:31
坦白的说,我是“汪粉”。被誉为“最后的士大夫”汪曾祺先生是我最喜欢的现代作家,不同于其他现代作家,汪先生作品中尽透生活味儿和文化气息。

他能传统书画诗文无声化于其作品中,尽透文化气息。在小说《鉴赏家》里的季陶民,《金冬心》等文中细节,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功底,是写不出来的。小说散文化,是汪式风格,看似散淡,如巷口老翁娓娓道尽世间故事,但又结构严谨,布局完整。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如小说《异秉》的结尾 -…“大小解分清”更让人忍俊不禁。

同时,汪先生最会吃的美食家,许多文章中都有谈吃。现代作家中的美食家不少,相较之下,身为皇亲的唐鲁孙,吃得太高贵,从小阔少的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吃得太文雅,汪曾祺先生谈的美食更多是萝卜菠菜,油条豆腐,更家常化,更近人间烟火。一手写妙文,一手著美食,或许前有苏东坡,今有汪曾祺了。

钱钟书曾有名言“吃了鸡蛋觉得好,何必再去认下蛋的鸡”。我辈生晚,无缘面听汪先生雅谈,但吃了这么多“好蛋”,下蛋的“鸡”见不着了,看看敷“蛋”得窝总可以吧?那得去趟高邮。汪先生同其老师沈从文先生与湘西一样,汪曾祺先生也是少年离乡,漂泊四方,但多数作品都是在追忆童年的故乡和少时的生活记忆。

汪曾祺先生在晚年谈到故乡风土人清时说“我是高邮人,高邮是个水乡…人的性格亦多平静如水,流动如水,明澈如水。”既是对自己作品的总结,也是对故乡风土的概括。

虽处苏北的高邮,但地确堪称鱼米水乡。高邮,地处扬州以北,京杭大运河从西擦耳而过,高邮湖隔运河与城区对望。这段的运河高于高邮城区,处于悬河状态,正如汪曾祺说的,若在在运河堤上放风筝,城里的瓦房正在脚底下。东边城区属于里下河地区,平原地块,河流纵横交错,正是典型的水乡形态。

高邮是座小城,不同于别的被商业包装的旅游城市,高邮尽显普通寻常但又生活气息浓厚。正如汪先生的作品一样,虽多是短篇,但不娇揉造作,平淡自然。城区以文游中路为轴线,西边是旧城区,东边是新开发区,沿中轴线到北头就是“文游台”。

文游台,堆土筑台,以纪念北宋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秦少游。台土虽不高,但名士在此,不得不高山仰止。高邮虽处苏北深处但名士辈出,百年内有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五百年有经学大家高邮二王(王念孙父子),千年内有宋词宗师秦少游。

出文游台,沿人民路直抵西就是京杭大运河。人民路北边就是汪曾祺先生《大淖记》里所写的大淖。运河奔流,大堤稳固。堤下连片的灰瓦倒是和汪先生笔下所述一模一样。对岸的高邮湖,浩瀚无边,波光潋滟,倒正符合其别名“珠湖。”

历史上的高邮襟湖带河,地处要津。从秦朝开始就设置传递邮驿的邮亭,得名高邮。元末,私盐贩子张士诚自此称王,抗拒元蒙,就此南下苏州,占据江东半壁,成就吴王霸业。今天的运河堤下还有驿站(盂城驿)旧址。

小城高邮的许多美食,在汪先生笔下生动形象,传名四海。但咸鸭蛋除外。高邮于咸鸭蛋,如同大闸蟹于阳澄湖,陈醋与山西,是撕不掉的标签。汪先生曾说,他给别人报道家乡时,对方总会说,你们高邮出咸鸭蛋。

或许将来提起高邮,我会说:哦,那是汪曾祺先生的故乡。

2018年端午于扬州。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0-07-23 07:34:31
过扬州

江南在中文里是个地理符号,也是一张文化标签。有些城市本在长江北,但无论如何还是得贴张江南的文化标签,比如说扬州。

扬州是历史名都,也是文化名城。当年隋炀帝醉迷琼花,宁可丢掉江山,亡命扬州,也不愿回关中陇土。虽说未必是真正史实原因,但民间确很相信这个说法。杜牧腰缠十万贯时,骑鹤也得来扬州潇洒一回。或许只有扬州才能醉生梦死。唐人曾称“扬一益二”,或许最为富庶的扬州和最宏大的长安才可担当盛唐气象。

扬州依水而生,西来长江滚滚东流,顺瓜洲而过,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穿城而行。在河运主导的时代,这得天据利的位置自然是物资中心。

扬州又是据盐而起的城市,因地依淮盐产区,千年扬州城史,也是千年中国盐史。盐作为民生第一物资,也是第一税源,从春秋时代的管仲开始,历朝都是国有严历管控,专控专销。扬州自然是盐商据集地。一本万利的盐,让暴富的盐商穷奢极欲的修豪园,蓄戏班,养名妓,赛巧厨,这既是为了富后的欲望放纵,也是勾欢权力的最有效的手断。毕竟行销盐的权力来自皇宫龙廷,富败都在权力者的手掌间。

正是盐“资养”了扬州文化,盐商在吃住玩方面,从不惜财,这方面下足了功夫,既能斗富,又能迷住权力者的心。所以扬州才会诞生了淮扬菜。其精细的刀工,食材本味的注重,火工的讲究,不同于其他菜系,无论“蟹粉狮子头”,还是“文思豆腐”,都是其功力的代表。又所以扬名园遍布,将故城城濠营建成瘦西湖,直压西湖风雅,让乾隆沉迷得南下六次。个园囊括四时天地,何园山石,更是天下园林垒山模本。还所以能让京剧成形的四班中,有三班来自扬州。风华扬州,当然是自古文人醉眠风月之所。二十四桥明月,更不忘吹箫玉人,待到十年梦醒扬州,不过青楼薄姓名。明朝才子张岱写下《扬州瘦马》记下当时扬州市风。金庸先生,更是让笔下韦小宝成长于扬州青楼。若读《扬州画舫录》,其中风华绝不逊于清明上河图上的宋都卞京。

成也运河,败也运河。历史上的扬州,也是座悲情城市,靖康耻后,烽火扬州路,金兵南下,扬州自成金戈之地。曾在天下明月三分中独占二分的扬州,顿时变成了姜夔笔下的“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戊角悲吟”。更悲催的是甲申之后,满州铁蹄南下,南明内讧,史可法独撑无望,殒命于梅花岭。国亡城破,惨糟十日之屠,不知百年后巡幸扬州六次的乾隆在醉眠风月繁华时,有没有替祖宗为扬州天地生民忏悔过?

晚清,西洋文明涌入,铁路新起,旧的漕渡河运弱势尽显。津镇线路被改道津浦铁路,自此扬州没落,风华不再。1935年,郁达夫为慕扬州风韵去实地游览后,非常失望的对林语堂写信道“你既不敢游杭,我劝你也不必游扬,还是在上海梦里想象想象欧阳公的平山堂,王阮亭的红桥,《桃花扇》里的史阁部,《红楼梦》里的林如海,以及盐商的别墅,乡宦的妖姬,倒来得好些。枕上的卢生,若长不醒,岂非快事。一遇现实,那里还有Dichtung呢!

褪去光华的扬州,虽不耀眼,但宜居性仍然很好。春花秋月,饮食可享,旧堂故巷,书里华章。该有的都有。

俗话说,人生幸福不过“生在扬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其实不必贪心,生在扬州就够了。我两次路过扬州都有短暂停留,虽未必真正深入扬州,但这城市感觉真得很宜居。


2017年端午从高邮过扬州到镇江。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0-07-23 07:34:31
图1 扬州城区中心地标“文昌阁”。以文昌为中心的城市倒不多。

图4 天宁寺,当年正有“扬州八怪”画展。最早是魏晋时谢安的别业,曾为皇帝南巡行宫,曾经的“文汇阁”,乾隆更是把《四库全书》抄本放于此,希望弘传文化于江南,可惜被战火付之一炬。“汇”镇烛火,镇不住兵火。

图3大明寺,扬州文化地标。位于廋西湖北端的蜀冈。鉴真东渡前,曾驻锡于此,也是今天霓虹国的文化慕贤地。

平图2 平山堂
其实第一次那趟去扬州,主要是奔平山堂而去。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修筑,自此之后,平山堂为淮扬文化地标,宋韵旧冢。王安石,苏东坡曾追慕而来,留下诗文。最有名的莫过苏东坡的《西江月.平山堂》,中有“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图5 巡盐御史衙门,天下最肥的官缺。康熙为了平曹家的亏空,让小兄弟曹寅赴职。这也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家,家产万贯的林妹妹并非一无所有。


图6 梅花岭的史公祠。甲申之后,明王南渡,江山不稳,铁蹄当前,南明还在内讧相争,可怜的史可法作了内斗的牺牲品,更可怜的是扬州大明子民,被屠于满州铁蹄。


图7 扬州风韵,古琴算是一种。广陵派作为古琴门派的一枝重要门派,老八张中 张子谦先生的《龙翔操》更是如音绕梁,在商店看到这位正在开指练《秋风吟》,只想告诉嵇康“广陵散,不绝矣。”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0-07-23 07:34:31
谢谢两位指证。
确实名士更准确。

楼主:夜雨宿巴山

字数:310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7-17 18:35:20

更新时间:2020-07-23 07:34:31

评论数:3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