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经济论坛 >  经济的癌变-2014中国实体走向末日【已出版】

经济的癌变-2014中国实体走向末日【已出版】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跑路和跳楼是典型的懦夫行为,是最大的不负责。需要强调的是,责任意识不是单纯的有担当的口号,不是盲目地担当;而是首先衡量自己的内在品质,冷静思考自己具体有什么用的能力、能够承受什么样的压力。然后,个人在自己的能力极限内,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做企业是为了赚钱,如果持续亏钱运营,就必然说明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了解问题的原因,到底是外部环境问题、自身能力问题,还是努力承担的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亏钱意味着外部环境变化后,企业能力或者企业主自身能力无法适应环境,也意味着企业主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个人已经不知道怎么减少企业亏损,就已经说明责任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在这种时候,个人就应该迅速决定出售企业,不再亏损,而且可能还最后获利;如果无法出售,就想法以合理的方式关闭企业,以降低相应的损失。例如,IBM将PC部门卖给联想,就是IBM看自己无法盈利,找到联想接盘,IBM最后还大赚一笔。

但是,忽略环境变化、忽略自身能力局限,在亏损的时候还硬撑。等现金耗尽后,还变卖家产、到处借钱硬撑。这种行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还有一些机会;但是在外部环境日益恶化的环境中,硬撑的结果只能是亏损越来越大,欠债越来越多。从心理的角度,借钱的人从开始就害怕承认自己失败,害怕自己失败后,再也没机会爬起来,所以一直在硬撑,甚至负债累累还在硬撑。等到最后走投无路,又不敢见债主、不敢见家人,因此选择跑路或者跳楼。

必须指出,跑路比跳楼更加恶劣。艰难困苦是测试一个人内在品质的试金石。谢国忠曾经说过,一个日本企业主欠债破产,可能选择自杀;而一个中国企业主欠债破产,可能会突然消失,过段时间出现在太平洋对岸的夏威夷。而日本人和一些中国企业主自杀表示一种态度,也就是以死谢罪。虽然是懦夫行为,但是可以理解、有情可原。而跑路则完全是懦夫行为,在做出导致自己死亡的行动后,不敢面对债主、不敢面对家庭,因此选择了突然失踪。然后,让妻子儿女面对债主,面对各种纠缠、辱骂和恐吓。至于有准备的跑路则是完全卑鄙的行为,恶意欠钱之后,先让家人到达大洋彼岸,然后自己突然失踪,与家人汇合。

而在持续30多年的持续大量印钞,让人们在心理上习惯了追求金钱,支持了中国的泡泡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大都不再关注个人品质,也失去了责任意识。当一部分缺乏责任意识的人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欠债和导致企业倒闭后,不仅自己想着不承担任何责任,而且还想法骗更多,以供自己逃跑后在国外的费用。

当这些人逃跑后,企业一夜之间关门,让员工、供货商、各种债主措手不及。尤其是员工和一些小供货商,可能因为这些恶意诈骗而跑路的企业,导致经济破产、生活无着。

随着经济越来越差,恶意诈骗并跑路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跑路企业拖垮更多的企业,进而制造更多的自杀或者跑路,形成越来越广的波及效应。在每一波的波及效应中,更多辛勤工作的员工失业,很多人还拿不到工资,导致大量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更多的相关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直接倒闭,影响到这些企业的员工工作和家庭。 随着一波波的倒闭,企业间的诚信度也急剧降低,整个商业环境日益遭到破坏,让绝大多数企业更加艰难。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专注是中国私企的致命陷阱

专注可以理解为聚焦、投入、持之以恒。从道理上,专注是做企业的前提。市场竞争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专注,才可能获得竞争优势,才能够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从行为表现上,企业是一群人共同聚焦,持续投入和努力的场所,一个人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适合进入企业,更不可能做企业主。

但是,专注自身也有致命的问题,就是视野过于狭窄,往往局限于局部环境,而对外部环境变化缺乏足够的敏感和关注。同时,专注的人很容易相信外界的谎言,被谎言所迷惑。因此,在中国泡泡社会中,专注就成为致命陷阱。专注让大多数个人生活的更差,很多专注的人艰难地生存;少数赶上机遇的人们,能够在年轻时生活得稍微好点,但是每况愈下。如果专注的人做企业,结果基本是逐渐没落;而如果想将企业做大,专注的结果就是企业加速垮台。 而很多企业主因为过于专注,为了企业的生存而过度投入、过度努力和过度借债,结果不仅不能挽救借钱,反而导致个人债台高筑,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遭到威胁。

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专注的人面对越来越差的生活境况。例如,在1980年代有句话,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到1990年代,随着体制甩包袱,开始实施下岗大潮,并且把企业低价贱卖给私人。很多专注于技术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也成为打工者,相对工作和生活条件更差,而且丧失各种保障。

如果当时中国采取撒切尔夫人采取的国企私有化政策,也就是将亏损严重的企业以股份的方式整体交给当时的企业所有员工,这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将成为企业的骨干,领导很多企业走出困境。而朱镕基采取的措施,让善于拉关系、耍手腕的人独自拥有企业。同时,当时的大规模印钞,加上当时的转制企业压低工资,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专注于技术的人变成穷困的打工者。

1990年代后期,计算机编程人员是稀缺资源,月收入可以达到数千;到2013年,在货币贬值数十倍之后,计算机编程人员变成“码农”,月收入仅仅2-3万,与1990年代后期相比,实际工资贬值到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

在2005年之后,中国廉价机床生产和出口大幅增加,市场急需机械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不少企业开价达到每月1万元人民币。这时候,宣传开始鼓吹,专注于机械的人能够获得高收入。但是,宣传没有告诉人们,学机械的工程师在大学时都是非常聪明的一群人,这些人毕业后月薪长期停留在2000以下,连效益比较好的血汗工厂打工妹的收入都不如,连娶妻生子的经济条件都没有。而这样的人必须熬十年到十五年,才能够达到市场急需的工程师的能力。

与之相对比,欧美国家机械专业的工程师在大学毕业时,基本就是平均薪资最高的职位之一(5-6万美元);经过10-15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成为被认可的合格工程师之后,年薪在10-12万美元以上。

另外,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开工厂的私营企业主,经过十几年的辛苦工作,最后赚的钱,远远不如开始按揭贷款买房、炒房的人获利高。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如果专注于研发创新,企业的境况往往更差。在1990年代中期,广东一些私企老板为了吸引内地的技术人才,给这些人才以高收入、干股和利润提成。最初,不少广东老板舍得投钱,这种模式也受到推崇。但是,这些模式并没有发展起来,而是逐渐没落下去。

这种模式没落的原因很简单,一是研发风险高,二是成功后基本没有收益。任何一个研发都必须承担风险,也就是进行大量投资,以及长时间的研发努力。即使有的技术人员已经掌握了一些专门技术,其商业化应用也需要承担相当的风险。因此,很多企业在研发的过程中夭折,研发投资打了水漂。

另外,即使一些企业研发成功之后,将产品推向市场,开始实现盈利。其它企业看到这个产品好卖,立即进行模仿。在中国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所以模仿者与研发创新企业争市场,导致研发创新企业失去市场份额。不仅如此,模仿者往往采用劣质材料,生产出质量更差的产品,但是以价格战的方式竞争。这时候,客户就会进行以廉价劣质的仿制品,与质量稳定的原创企业进行讨价还价。如果原创企业降价,企业就会亏本;如果不讲价,客户就会购买劣质仿制品。而采购这些产品的企业,往往都是规模较大的国企。这些国企采购往往不以质量为导向,而是以价格和收回扣为导向。而这些国企很多都属于垄断企业,根本不在乎产品质量。例如,中国的家电整机企业大都是地方国企,都在进行激烈的价格战。 这些企业以廉价采购原则为导向,不关注产品质量,而是用所谓的服务来补救产品质量低劣的问题。

这样的结果最终就是,劣质仿冒企业持续成长,让创新企业毫无生存空间。而且,劣质仿冒企业也越来越做出名声,最后理直气壮地称自己为山寨。当山寨的这个词随着山寨手机迅速在中国走红之后,中国人终于意识到,中国本身就是山寨国。人们宁愿购买劣质廉价的产品,也不多花少许的钱购买好的产品。而愿意花很多钱购买优质产品的人,则主要购买外国品牌的产品。

最终,在国产山寨和外国品牌的双重夹击下,专注创新的国内企业基本没有生存空间,大量的研发投入也打了水漂。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实体经济的专注结果


专注做实体的人对于宏观环境的缺乏基本的理解能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增长之后,人们开始为中国的大国崛起而欢呼,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而自豪。很多人跟着宣传在重复地强调,改革开放只用来30多年的时间,中国就走过了西方200-300年走过的路。这时候,很多专注做事的人也跟着感到高兴,觉得自己未来也有希望。

而在这个时候,专注做事的人们实际上已经成为弱智,因为连基本的思考能力已经丧失。如果一个人专注做事,就会知道在本领域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当听到快速、赶超等词时,专注做事的人应该感觉到恐惧,而不是希望。

中国30年做发达国家200-300年的事情,实际上是“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另外一种说法。这也意味着,中国不可能靠着认真做事、更不可能靠研发创新进行发展,只可能通过引进、仿造、山寨的方式达到。

而国家越是以这样的思维为导向,社会越是支持这样的思想,专注做事的人就越没有生存空间。因为,人们会支持技术引进,直接购买外国的技术,将本土的研发企业挤垮;人们会支持山寨和假冒伪劣,将真材实料做产品的企业挤垮;人们支持投机取巧、坑蒙拐骗,使踏实做事的人陷入生存困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都会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随时出卖自己的良知,甚至直接卖掉自己的未来。在美国已经有一些例子,在美国高技术企业工作、准备拿绿卡的中国人员工,为了很少的钱,将企业的技术偷走,卖给中国企业。这些人被抓住后,以商业盗窃罪被判刑,不仅进监狱后失去收入,出了监狱也要被驱逐回中国。而在中国,这种技术盗窃更加肆无忌惮,人们只要找到赚钱的机会,就会偷盗或者出卖他人。

因此,当一些专注做事的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等结果出来之后,很快被相关人员偷走,自己一无所获。 也就是说,越强调经济增长、吹泡泡的人越多的时候,整个社会越没有诚信,专注做事人状况也越差。尤其是当这些人做企业的时候,资金投入越多、个人的赌注越大,结果也越惨。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生于0715 2楼 2014-01-07 10:24:11
在先天竞争力低下的情况下,私企发展还受到体制的多重盘剥,也就是后天“缺衣少食”。 体制的盘剥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在金融上,体制对私企的贷款条件极为苛刻,随时卡紧对私企的贷款,并且通过强制结汇和人民币升值的外汇政策,以及大规模印钞的方式,持续使私企的财富持续缩水。 在2008年底,中国货币总量M2的余额是47.5万亿元,到2013年11月底M2余额将近108万亿,也就是印钞额度超过60万亿,私企资金的实际价值贬值到......
-----------------------------
@doworld 569楼 2014-01-08 12:38:43
Mark低先.
这个看似或宣传得像太平盛世的世道,其实危机重重.
与其生活在"新闻联播"中,不如早日意识到危机,所谓居安思危,或者早定良策,或者能比别人领先一步,就会成为胜利者.至此,想起那个奋力跑在前头的朋友说的那样,我并不是要跑得比老虎快,我只要比你快就安全了.
私营企业的日子确实如王小二过年那样,所接触的私企小老板其实都在观望,等等看.
他们以前用过的节约成本的方法,现在都不能用了.以前可以大幅......
-----------------------------

实体经济情况更不乐观。 你的回复里有两个假设,第一个是实体经济假设,第二个是出口实体经济假设。

第一, 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是虚拟经济。 总体上,实体经济日益下滑,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一些虚拟经济部分则相对乐观,甚至有些虚拟经济企业迅猛扩张。

一些虚拟经济企业看好的原因有两点,

1, 做实体的人看到状况变差,纷纷开始转型,而转型的方向主要是虚拟经济。 例如,很多人做实体不行了,拿着钱去投资高利贷公司,导致高利贷市场极为火爆。高利贷的融资局面越来越火热,虽然高利贷一个个在爆掉,但是还有很多人奋不顾身往里冲。

2,是市场本身的变化,年轻人行为的虚拟化,支持虚拟经济的发展。 而且,网络化世界的特点是,只需要很少的固定成本,就可以做出很多收入,利润率极高。 例如老牌门户网站,还有新发展起来的游戏公司,还有吸引年轻人的玄幻小说网站,这些公司和网站正在赚越来越多的钱,积累越来越丰厚。

因此,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的一些企业,生存能力更强。 等实体经济基本倒闭之后,这些企业才会倒下。


第二,在你的回复里,主要考虑的是出口型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又分为不同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点。 从你身边的实际角度,思考现在的整体的出口实体局面。 你认为困难重重,但是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从目前的情况上,这些道理都没错,看上去也很有道理。

不过,在未来1年到1年半的时间里,出口实体经济将面对巨大的变化。 总的来说,这些变化包括 金融领域变化,外部市场变化,各种国家经济政策变化引发的税费变化,用人状况变化,以及出口实体经济产业链变化等等综合变化,

当这些变化发生后,上述几个因素中的一部分发生显著变化,就会对现在困难重重的出口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在未来1年到1年半的时间里,当大家回首去年底到今年初,就会发现,出口经济因为这些变化而面目全非。

而且,现在的实体经济企业主存在重大的思维误区,包括“比其他人跑得快”的误区。 这个误区会让很多实体企业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行错误的重大决策(或者不决策),导致事关生死存亡的错误行动。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背景分析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中,专注是私企的生存基础。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企业是中小私营企业。中小私营企业往往是家族企业,特点是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代往下传。这些中小企业既是家族的生存手段,也是家族的生存方式。

瑞士手表驰名全球,而瑞士手表由500多家手表厂和3.3万名从业者组成,构成了瑞士的第三大产业。这些手表企业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经过300多年,十代以上的人逐渐积累起来的。瑞士手表是典型的家族传承式的企业,一代代的拥有者和员工都在这些手表企业中工作。 在这些手表企业中,人们不是懒懒散散,而是持续在努力做事。

19世纪建立的比20世纪建立的手表企业,普遍在卖价上显著高一个等级;18世纪比19世纪的,显著高一个等级。而不同等级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员工的传承,而这些传承的本质是专利和技术秘密。每一代企业主和员工都在持续学习过去的技术秘密,并且创造新的技术秘密。每个高档手表包括数百个零部件,从零件生产到手表组装的过程中,都由成千上万个技术秘密组成,所以能够卖上万美元。同时,这些手表厂形成产业集群,就是既进行内部竞争,同时通过自身组织工业协会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外部市场竞争,建立和维护瑞士制造的地区品牌。

在私企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家族企业发展起来,成为世界上的大公司,相互之间进行竞争。 例如,美国福特汽车、日本丰田汽车、德国大众-保时捷汽车,虽然都是上市公司,但是实质上扔属于家族企业。福特家族仍然保留者特殊的投票权股票(比其它普通股票投票权高数倍,1股顶4股),也对福特汽车保持根本的发展决策权。

欧美日私营企业的特点是,时刻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面对风险把控两部分:在风险发生前,随时警惕风险、并且预见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果没有预见到风险,在面对艰难困境的时候,也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以知识和能力为主导、而不是依靠借债为主导,让自己生存下来。

从预见风险方面,福特汽车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数次面临破产,但是由于家族企业专注和投入的特点,每次都起死回生。尤其在2006年前后的一段时间,福特卖掉路虎、捷豹、沃尔沃、马自达等品牌筹资,甚至连福特自己的品牌也拿到银行抵押,大量筹集现金。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都申请破产保护,股东的权益丧失。而坐拥大量现金的福特汽车还能够独立生存、避免破产,福特家族再一次保住了自己的财富。

在二战后,日本手表曾经用电子表占领市场,对瑞士机械表造成严重冲击。瑞士手表在看似即将全体倒闭的时候,内在的雄厚积累表现出来,重新进行市场定位的高端化,并且开发一定的低端品牌和产品(例如Swatch)。瑞士手表将自身从计时器为主的功能,变成饰品为主的功能,再次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而日本手表在最初推动电子表普及化的胜利后,很快被东南亚和中国的廉价电子表生产所取代,自身也开始陷入萎缩。随后,日本手表开始仿效瑞士手表,试图进行饰品化发展,抢占高端市场。但是,进入2010年代,瑞士手表仍然牢牢掌控着高端市场(市场份额95%以上)和部分中低端市场,用10%左右的世界手表销量,卖出50%多的世界手表工业总产值。

专注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专注而专注!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专注,也就是赚更多的钱而专注。当发达国家的私企通过专注,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技术,并且赚更多的钱,逐渐发展起来。而这种发展不是单独发展,而是集群式发展。

当丰田汽车发展起来后,通过零部件采购,形成稳定的产业链系统,并且支持了产业链周边的服务业发展。在这个系统中,有数百万人在为丰田汽车提供服务,包括丰田汽车的直接雇员和丰田服务商的雇员。而且,当丰田汽车通过一代代往下传的时候,为丰田汽车提供服务的数百万人也在一代代往下传。当丰田和供应商专注于各自的工作时,大家能够共同赚钱;而每一代员工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传给自己的孩子时,也就让孩子在更高的知识起点上工作,将企业做得更赚钱,员工个人也能够赚更多的钱。从这个角度,就是日本企业的忠诚文化:企业对员工忠诚,只要员工积极工作,企业尽可能提供终身工作,并且提供相应的住房教育等家庭生活支持;员工对企业忠诚,持续为企业做贡献,保守公司秘密,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瑞士日本等社会相对封闭,人口流动较低的国家,就通过这种持续的努力、相互忠诚的企业/社会模式,保证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公民灌水权 1179楼 2014-01-14 11:23:53
关于预测是否准确,请各位看看这些更坏的情况是否在发生和延续。
明确说哪一年哪一月出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但当更坏的事情正在发生和延续的时候,病菌不断侵蚀肌体,就在不断靠近临界点。拖得越久爆发也是越厉害。
有人认为,天草承受力无限,所以人类世界的规律不适合天草,那是明显的以偏概全。
几次技术崩溃,天草确实撑住了,但难道没有人买单?
天草死掉99%的人还是天草,还是能撑住,人类从......
-----------------------------

每次技术崩溃,都要有人买单,而不是可以无痛度过。 这次的情形是,首先让私企-实体经济买单。 所以,体制越强,越有办法手段,实体经济就死的越快。 这个进程已经开始,在今明两年达到高潮。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晋惠帝2013 1195楼 2014-01-15 12:33:07

除了那块牌子楼主说的瑞士表牛在哪里?

-----------------------------

精确度,也就是走起来之后,差异很大。

假冒伪劣的最核心问题,就是虽然表面仿得像,但是真用起来就完全不一样。 中国各种假冒世界名牌,都是这个问题。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只为跟上时代 1227楼 2014-01-16 20:19:25
楼主是天涯名人,个人非常敬佩楼主
不过,不太认同楼主对2014年私营企业的判断
在危机下,往往就是转机
甚至,转机已在发生
通过最近几年不断调高基础工资
社会消费已快速提高份额,解决危机正在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房地产交易已明显疲软的情况下,汽车销售继续高涨,就是明证
房子,正不在是全部
14年,私营企业去芜存菁年,而不是凋零年
......
-----------------------------
@西门南宫2008 1230楼 2014-01-16 20:38:37
很明显,您不是实体中人,雾里看花。
实体的死因之一就是人工,劳动力在减少已经增加了实体招工的难度,薪资不断提升
加重了实体的负担,国内人民币持续贬值,通胀加剧,原材料价格也急剧上涨,对外人民币又持续升值,终端产品价格是持续走低的,如此夹击下,实体的利润空间在哪里?
政府“最近几年不断调高基础工资”,正是在加速实体的死亡。
-----------------------------

上述这些条目,基本都决定了 实体经济 的末日已经近在眼前。

因为铁公基、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的火爆,导致大规模通胀,结果是大规模通胀,从各方面压制实体经济,导致成本高昂。

更重要的是,从2013年开始,除了铁公基、房地产、汽车和吃喝,其它消费已经快速消失,决定了实体经济的末日。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喵4a2s0d1f4891喵 1212楼 2014-01-16 07:04:43
经济的癌变:泡沫盛世,实体末日
-----------------------------

你好 看到你的回复 谢谢关注和支持

"经济的癌变:泡沫盛世,实体末日" 的总结非常好

我想把帖子换成这个题目 请问你是否同意我使用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聚焦中国实体经济

2014年初,我对中国私企做了个简单的分析预测,没想到 实体经济的关注者众多。既然开了头,就说个明白,帖子开篇比较简略,后面补充分析的部分行文仓促。现决定把帖子改名,接下来将继续更新,聚焦中国实体经济,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形势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述。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实体经济的绝境

2014,中国实体经济开始面对生死存亡。2008年次贷危机影响中国后,沿海大量出口加工企业倒闭,内地的基础设施、能源原材料行业也进入寒冬。在经济急剧萎缩和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的压力下,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暂时挽救了危机。但是,从2011年开始,中国实体经济进入新的倒闭潮,而且逐渐深化。进入2013年,生存危机全面笼罩在实体经济领域,绝大多数实体经济的企业主和管理者感受到空前压力。

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交织作用,导致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在2009年之前,实体主要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而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产生直接的作用。在以4万亿为代表的大规模货币印钞之后,国内经济对实体形成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同时,国际经济日益恶化,让实体状况雪上加霜。从整个过程的角度,可以总结为路线图:“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大印钞-房价暴涨和通胀-国内金融危机主导-国际经济危机助推”由于实体从业者普遍不了解金融系统,因此不理解上述路线图,无法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正确评估。

实体经济开始陷入失败循环,并且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失败循环可以总结为:孤岛效应 (思维偏差/错误,迷失方向 – 恐惧/冒险行为 (做出错误行动)– 期待奇迹(陷入越来越大的损失)-下一循环的孤岛效应。在失败循环过程中,行为越激进的实体企业,欠债越多、关门倒闭的越快。

而且,关键问题还不仅仅是实体企业倒闭,不少企业主由于欠债(尤其是欠高利贷)过多,被迫开始跑路和自杀,并牵连家人和孩子。

面对生死存亡,实体经济首先必须看清楚、想清楚。 看清楚的意思是,看清楚未来的方向,具体做法是包括了解真实的金融形势,并且以此透视国际和国内经济方向;想清楚的意思是,清醒认识自己的处境、思考明白自己的实力,防止重大错误,避免陷入失败循环。只有看清楚、想清楚,个人才能够在危机四伏、处处陷阱的环境下,通过合理的决策和行动,保护自己的利益。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金融指挥棒(一)

2012年3月18日,“山西煤老板7000万嫁女”传遍中国。山西柳林首富、联盛集团(以煤矿为主)董事长邢利斌在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为女儿举办大型婚礼,婚礼总费用超过7000万。 婚礼从北京请了专业的婚礼策划,包下丽思卡尔顿等几家顶级五星级酒店。而且,婚礼还专门举办演唱会,请来了诸多明星助阵。演唱会由朱军、周涛主持,冯巩、宋祖英、周杰伦、王力宏等现身表演。事情发生后,网友在互联网上反应极为强烈,纷纷谴责煤老板的奢侈行为。

2013年底,新闻再次爆出,同样事关这位柳林首富。根据柳林县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联盛集团的金融负债接近300亿元,财务费用居高不下,严重缺乏债务清偿能力。不仅如此,2013年以来,联盛集团还面临着欠缴税款、职工养老保险金、工程款、材料设备款等诸多欠款问题,此外,还有10多家民营企业与联盛集团有担保关系,涉及信贷资金200多亿元。

山西柳林首富的行为,反映出中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关系。在中国的体制环境下,赚钱发财的实体经济,往往都非常低调,而且是尽可能低调,也就是闷声发大财。 而一旦某个首富开始高调,往往说明身处绝境,折腾不了几天了。高调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强调自身的社会贡献和社会地位,往往是因为首富在政治中“站错队”。这些人并不是本身缺钱,而是因为给失利方进行金融输送,因此在斗争中被清洗。二是进行宏图规划,进行炫富型奢侈消费,显得自己非常有钱。 这种情况往往是实际上缺钱的结果,希望从银行贷款、或者通过其它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为了显示自己有实力,因此需要通过奢侈消费充门面。

凡事不合常理即为妖。不论采取哪一种高调的方式,都是违背常理。另外再打个比方:猪吃食的时候,虽然吃相难看,但是不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只有快被杀的时候,才开始尖叫。所以,当高调的事件发生,都说明情况异常,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这时候,人们就应该在金钱上警惕,尽快与不合常理的人切断金融关系,包括直接借钱和货物赊账。但是,绝大多数人因为缺乏对于真相的分析和思考,很容易受骗上当。例如,柳林首富显然属于第二类,其企业本身早已经难以维系,陷入实际破产的状态。因此,他通过“7000万嫁女”的方式表示自己有钱,给借出方以信心,让自己能够多维持一段时间。后来,柳林首富自己澄清,实际上只花了1500万。而这种将花费金额膨胀数倍、再进行实际自我炒作的方式,更表现出其高调表现的意图。“7000万嫁女”虽然遭到社会的广泛谴责,但是有钱的形象建立起来,多借钱的目的达到了。柳林首富通过多贷款和从其它渠道筹资,又坚持了将近2年,直到最后再也借不到钱,突然之间轰然倒下。

所有实业的发展都是在金融指挥棒的指导下,被金融推动的结果。金融如同经济的血管,从多个角度控制实体经济。在中微观实体经济范畴,金融直接影响某个行业、并且直接决定实体经济的经营状况、进而决定某个企业的生存状况。一个行业受到的金融支持力量越强,行业的扩张能力越强、扩张速度越快;反之,如果金融支持弱、甚至一直被抽掉资金,行业往往处于艰难生存,或者萎缩和崩溃状态。而且,任何实体企业都受到所在行业的约束和影响,不可能跳出本行业的成长极限。在分析实体企业是,只需要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就可以看出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潜力。所以,如果从金融的角度分析经济,可以清晰地看到实体的生存状况,并且进行相应的预测。同时,实体经济往往看不到金融和实体的关系,或者不重视金融的决定作用。在金融环境宽松,实体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的时候,实体企业往往产生错觉,认为自己的成绩是自己聪明、努力的结果。 很多企业在自认为聪明的情况下,过度借债进行扩张,认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前途更加远大。 而当金融卡紧贷款、甚至抽走资金,控制该行业和企业的风险时,企业才知道自己已经欠债过多,随时将面临死亡。 柳林首富的破产结果,就是这种环境下的一个典型案例。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金融指挥棒(二)

从金融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014年将是中国实体经济开始面临灭顶之灾的一年。而柳林首富破产只是其中一个代表案例。柳林首富牵涉到高达500亿元的贷款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变化相对同步。 同步的意思是,实体经济的垮塌并不是一天造成,而是从2010年开始显出苗头,随后持续加速恶化的结果。

实际上,金融市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控制和推动了恶化的过程。从2011年开始,社会资金链快速发生断裂,预示着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开始走向末路;2012年下半年开始,实体经济已经开始陷入全面困境。(相关机理我在“2010经济分析-11大难题”、“2011的波澜壮阔”、2011年初“关于shibor上涨的联想<社会资金链即将断裂>”、2011年四季度的“社会资金链已经断裂” 、2012年中的“中国经济的自由落体”等多篇分析文章中,以多个角度进行反复分析)。 而在“煮”的过程中,实体企业并不是同时死亡,而是以多米诺骨牌的倒塌方式,一层层进行传导,渐进走向死亡。

而且,大量实体企业通过融资借债的金融方式,试图让自己多活一段时间。这些企业因为个体融资能力的差异,死亡的时间和方式也和其它企业不同步。这种方式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实体企业不是进行壮士断臂,而是在耗尽所有力量,甚至企业主倾家荡产、负债累累之后才死亡。

大致上,实体企业死亡时间进程的主要由两个标准组成:一是外部市场和资金环境状况,二是企业自身实力和个体借债状况。按照这两个标准,在外部市场缓慢变化、资金状况相对宽松,而且企业自身实力强,行为保守的企业,能够生存得长久一些,这些企业可以称为优质企业。而在外部市场急剧恶化、金融进行大量抽贷的行业中,个体自身实力弱,还过度借债、过度折腾的企业,将最早倒下,这些企业可以称为劣质企业。而且,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越是劣质企业,越倾向于过度借债。而当这些企业再也借不到钱的时候,往往是以突然之间关门的方式结束。在2012年,劣质企业逐渐关门倒闭;进入2013年,形势加速恶化,劣质企业成批倒闭,并且向优质企业蔓延。柳林首富则在2012年风光无限,通过不到2年的时间,变成无法收拾的企业,就是劣质企业在借不到钱之后,突然倒闭的典型代表。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金融指挥棒(三)

金融业还是传导阀和扩散器。随着劣质企业的倒闭,问题将通过金融系统向优质企业蔓延,金融起到主要的传导和扩散作用。一个负债过多的劣质企业倒闭,可能会通过金融机构,将影响扩展到更大的范围。

柳林首富破产倒闭之后,牵扯到500亿左右的贷款问题,而他的集团几乎已经失去大部分偿债能力。在正式宣布之前,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呆坏账,早已经被提走花光,这时候传导阀尚未起作用。这些钱里面,既有民众的储蓄,也有相对自身实力较强、行为保守的优质企业的存款在此之前,存款者并不知道银行的状况、银行把钱贷给谁,因此等于实际状况被屏蔽;而当这些钱成为呆坏账,钱要不回来之后,民众和相对优质的企业也遭受严重损失。

而随着劣质企业一个个倒掉,银行面对大规模的呆坏账无法解决,或者面临破产、或者大规模印钞稀释坏账。所以,当劣质企业倒闭的浪潮持续进行传导,优质企业也将难以生存下去,跟着被拖入泥潭。而且,传导过程是从点到面、进行逐级递进的过程。每传导一层,影响就通过金融机构,显著扩大一层。金融系统是扩大器,扩大和推动整个变化的过程。随着相当一部分实体走向死亡,在金融系统的传导和扩大的作用下,整个宏观经济也将发生全面的变化。

在宏观经济中,金融更对实体经济起到指挥棒的作用。由于中国的集权特点,因此国家政策对于经济操控起到决定性作用。中国所有的经济状况和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柳林首富涉及贷款500亿的问题,也与国家政策有直接关系。

在国家政策和中国经济之间,金融系统起到桥梁作用。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保险、信托(包括理财)、股票、债券、租赁等等细分行业部分。在社会经济中,民众往往只关注其中的某个部分,将这些金融行业作为攒钱和赚钱的工具。而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时,这些行业就成为经济操控的主要渠道。

国家通过操控金融市场运作,进而决定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国家制定一个重大经济政策(点),必须具体通过金融系统的扩充效应,也就是上述行业的运作,才能影响整个宏观经济。而当国家制定或者改变一个重大的金融政策,等于改变金融系统的传导和扩散方式,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显而且影响更加持久。而经济的角度,金融业就成为主导行业,引领宏观经济的走向。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cyhotman 1295楼 2014-01-19 21:43:36
各个行业都不成吗?哪个行业能延缓一些
-----------------------------
@五陵闲人 1297楼 2014-01-19 21:50:06
我认为出口型企业,会得到ZF的大力支持,不会倒闭。。
这些企业真要倒闭了,那就要没饭吃了,ZQ堪忧。。。
-----------------------------

我在后面的内容里,会对企业进行具体分类,进行相应类别的分析总结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金融指挥棒(四)

从整体经济的角度,可以将金融的传导作用可以总结为“国家政策–金融系统–具体行业发展或者经济事件–金融系统–整个宏观经济”。从这个传导系统可以看出,金融业在整个经济中,起到两个层面的桥梁作用:一是底层的桥梁作用,也就是具体行业或者经济事件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柳林首富倒闭是劣质企业倒闭,是具体行业的经济事件,通过金融系统的坏账,逐级传导到宏观经济。二是中层桥梁作用,就是金融业将国家政策与经济结合起来,起到关键的金融作用。这个层面的金融业运转和传导,是决定行业和宏观经济方向的部分。

在金融领域,发生在中层桥梁的任何重大事件,都会在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影响相关实体经济。例如,而柳林首富的各种相关贷款能够达到500亿(能让劣质企业借贷如此多的钱),是金融系统在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情况下,做出的相应决策;而柳林首富再也借不到钱而倒闭,也同样是金融系统在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情况下,做出的相应决策。

因此,不论具体企业、行业、还是宏观经济,都需要通过金融系统的中层桥梁作用。而鉴于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作用,金融市场成为宏观经济的先导性指标(leading indicator),或者叫做“指挥棒”。

2009年后,中国的金融指挥棒主要体现为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在这个政策中,4万亿是核心,而金融系统则起到关键的承接作用。而4万亿的起因,则是美国的次贷危机。

2008年的次贷危机属于典型的金融危机,从投资银行亏损开始,扩展到整个金融业。次贷危机从美国爆发后,美国银行业实质处于破产状态,成为典型的整体金融危机,也就无法给社会提供金融支持。一到两周的时间内,大量其它国家金融机构爆出巨亏,世界金融业处于风雨飘摇中,也就是金融危机席卷世界经济。 在一个月内,世界房地产价格暴跌,市场上基本已经没有买盘,引发建筑业停工,各种建筑材料和家电生产销售停滞;汽车销量暴跌,整个汽车配套产业链运转急剧减缓;另外,其它大量行业销售停滞,生产也相应停滞。到了这个阶段,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破产,大量实体公司陷入破产危机。中国大多数出口加工厂都面临订单锐减或消失的情况,相当一部分加工厂关门倒闭。在次贷危机之后,实体经济的人们才开始着急,想知道次贷危机到底怎么回事,具体发生了什么,未来怎么样。这时候,大量专家出现在世界的银屏上,以马后炮的聪明,告诉大家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中国CCTV2的“直击华尔街”节目,更连篇累牍地综述美国金融和经济危机。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金融系统的作用:“国家政策–金融系统 (中层桥梁)–具体行业发展或者经济事件–金融系统 (底层桥梁)–整个宏观经济”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吃吃喝喝小鸡鸡 1320楼 2014-01-20 10:43:13
楼主,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成熟或是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必定会引起泡沫,是泡沫就必定会破裂,全世界都有泡沫,越是早破裂,越是危害小,越是能早日复苏,我们的泡沫越是晚破裂越是危害大,顶峰往前一步就是万丈悬崖!
-----------------------------

是的。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swb333 1321楼 2014-01-20 10:46:34
楼主 可是一直关注你的文章三四年了,还记得你要发的颜色预警,现在什么颜色奥?
-----------------------------
不好意思,我最初对问题认识有偏差,所以贸然弄了几盏灯。当时,我将最后的节点定在红灯,其实不是这样。 从“2012-大物理的开端”到最近整理成为《中国大物理》 开始,我调整一下灯的颜色,最后的节点应该被称为“黑灯“。主要节点变了,我后来没有再强调。

经济红灯实际上已经亮了,不过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从经济的角度,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是红灯了,就是做什么什么亏,钱投到哪里都要打水漂。不过,绝大多数人没意识到,还在做最后挣扎. 所以,现在理财产品和高利贷特别火。

真正重要的是黑灯,也就是“大物理”。我在帖子里反复强调过,中国人要钱不要命。而经济什么灯,其实人们并不关心。只有经济不再是问题,灯灭了,也就是死到临头的时候,人们才真正有意识。

楼主:生于0715

字数:248426

帖子分类:经济论坛

发表时间:2014-01-07 18:23:00

更新时间:2020-11-20 10:28:26

评论数:600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