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经济论坛 >  经济的癌变-2014中国实体走向末日【已出版】

经济的癌变-2014中国实体走向末日【已出版】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升汇率(七)

在思想和外汇的双重压力下,体制被迫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当中国的工业从苏联系统转向欧美日系统,转变的不仅仅是工业经济本身,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和教育模式。

在中国闭关锁国的20多年间,欧美日工业已经从电力机械工业,迅速转向电子机械工业,也就是电子和机械的集成。如果对欧美日的工业品进行进口替代,不仅仅是引进设备,更需要对电子和机械进行集成使用,才能够用好设备、并且会维修设备,而且,需要整个经济和教育的投入,进行大规模研发,才能够做出相应的配套。所以,工业是最需要中国进行变革,需要中国通过外汇的合理投入,获得相应的实际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体制决策者拍脑门的决策造成大量的外汇损失,决策者对于外汇的挥霍消费,在工业系统中看得清清楚楚。

另外,实施新的进口替代,等于中国从负数开始,重新填平文化教育、知识技术、研发创新、设备与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巨大鸿沟。填平这些鸿沟,意味着外汇消耗越来越大。考虑到进口替代需要耗费大量的外汇,而且回报时间过长,必然挤占体制的外汇消费,因此体制决定放弃进口替代,转而实施出口导向。

在1980年代末的事件中,学生提出来取消进口商品对于体制决策者和执行者的特供,实际上直接将矛头对准体制决策者的根本利益,体制决策者冒着在全世界身败名裂的危险而开动tank。

与之相对应的是,1980年代初,韩国汽车业生产劣质低价的汽车,比中国引进大众的桑塔纳质量还差。21世纪初,劣质廉价的韩国汽车进入北美市场,以买一送一的方式进行倾销,但是购买者仍然寥寥。进入2010年代,韩国汽车开始在欧美市场获得认可,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中档车市场份额。而中国则在消费着各国品牌的汽车,包括韩国汽车。

韩国汽车能够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是之前40-50年耗费了大量的外汇,经过长期亏损后,持续投入的结果。而中国的体制决策者只想着从经济中获得外汇,实现享受,而不会对工业进行大规模的长期投入。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八)

1994年,随着人民币贬值到位,中国正式确立出口导向政策。

中国的出口导向则是依据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意思是,英国生产羊毛的成本高,而澳洲生产羊毛的成本低;同时,英国利用羊毛生产成为高档毛呢的成本低,而澳洲的生产成本高(缺乏生产技术能力)。根据比较优势,澳洲应该主要养羊、并且生产羊毛,获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英国应该主要进行毛呢生产,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大学的经济和国际贸易理论开始强调比较优势理论。在比较优势中,中国具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优势,也就是中国具有廉价资源优势;同时,西方具有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当时国际上对于品牌还缺乏认识)。

例如,美国人生产一辆汽车需要10000美元,而美国人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20美元;中国人生产一辆汽车需要30000美元(中国人自己生产不出来汽车,所以只是理论数字),而中国人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10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利用廉价的资源和人力,大量生产牛仔裤。然后,中国人拿生产牛仔裤的钱,去买美国人的汽车。

所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中国的出口导向就是廉价:使用廉价的人力和资源,做廉价的产品进行出口,然后换回来昂贵的工业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出口导向和日本韩国的出口导向政策具有根本的不同。日本的出口导向,是政府习惯性地投资教育(从明治维新开始,就首先倾全国之力,发展儿童普及教育)。另外,日本大规模支持高科技领域,对企业进行大规模投入和资金支持,让企业能够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获得高收入和高利润。日本的电视机和录像机行业打垮最初领先的美国企业,依靠的是高技术,以高昂的价格卖到美国市场,是日本出口导向产业的典型代表。日本人获得高额利润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日本人拿着昂贵的日元,在世界范围内低价收购农田矿山等资源,保障自身的经济安全。

而中国则是通过人民币持续进行贬值,让中国的人力资源和产品变得极为廉价,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廉价劣质产品,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九)

从出口导向开始,中国经济进一步大力打压国内经济,强化对国际经济的依赖。

人民币汇率贬值的背后,是政策对于农业的打击,以及对工业的摧毁。为了能够获得外汇,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就积极进行招商引资。1980年代中期,人民币汇率大致达到2.5-3的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既无法吸引外资,也无法实现出口导向。随后,经过85、87-89年大通胀、以及92-94年大通胀,让民众(尤其农村种粮致富的农民)手里的钱大贬值。对外,人民币贬值到8.6的水平,让西方公司对中国投资变得极为便宜。因此,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设厂,从两方面为体制创造外汇:

一是投资到中国,开拓中国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元留给外管局成为外储,体制可以利用这些外储进行消费。 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赚钱,获得的是人民币,不再消耗外汇,体制可以大量印钞进行支付。所以,体制不再担心进口替代对外汇的消耗,自己可以独享外汇。

二是外资企业在中国设出口加工厂,或者在中国寻找出口代工厂,中国的出口获得迅速发展,逐渐开始进行大规模出口。同时,体制开始大规模解散国企,并且强迫国企职工下岗。 这些企业的解散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力量完全被摧毁,中国的工人阶级实际上消失。

摧毁工业力量的好处是,没人再与体制争外汇,没人再批判或者反倒体制的经济决策。而且,体制将很多自身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卖给外资,包括中华牙膏、湖北活力28等等,让外资企业独享整个市场。

另外,体制开始对农村征收农业税和计划生育罚款,摧毁中国的农业,迫使大量农民外出打工。

不论摧毁工业还是摧毁农业,结果是工程师、技术工人和农民大量外出,到外企和出口加工企业集中的沿海地区,做不同级别的廉价工人。对国内经济的摧毁力度越强、民众生活越穷困,就越能够为出口导向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来源。

只有当人民币贬值到极为廉价的水平,外资才会被吸引,到廉价的中国进行投资。只有摧毁国企摧毁农业,内地的工业基地和农村的人们才会大规模背井离乡,到沿海地区做廉价劳工,被迫参与到出口导向的人越多,其增长潜力就越大。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道法自然术法偷天 1755楼 2014-02-19 15:58:11
15兄,一气看完了您的帖子,很有感触,有一个问题交流下:您举的利用外汇盘剥出口企业利润的问题,可能是有这种结果,但是否为主动的阴谋?我没有出口企业的经验,不知其运作流程,以出口成本是650人民币为例:
静态情况下:应该是企业接到订单或定金(合同额100美元),生产产品(生产成本为650元),生产周期比如半年,半年后完成合同,按照6.83的汇率,100美元合同款强制结汇得到683元人民币。利润为 33人民币。
动态背景下:这半年期间如汇率变为6.05,利润就变成 -45。这种情况下,如果考虑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变化(CPI涨幅,应该是上涨的吧),半年后,到手的605元无法应付下个订单,考虑到以上因素,企业只好抬高订单价格,650+33+45=728,再加上CPI涨幅(半年暂按1.5%计),728*1.015=739元。这样是否可行?
另国家有出口退税一说,不知实际执行情况如何?
个人认为主要问题是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是否代表了国内实际购买力?是高估还是低估?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与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上升幅度是否一致?这才是企业受损的主要原因,望15兄解惑
-----------------------------
首先,关于企业订单价格,没有企业愿意亏本,想涨价得客户接受才行,并非企业一厢情愿想涨就涨。当初出口企业靠低成本生产出廉价商品走向世界,现在成本持续上涨压力很大,而客户并不买账,所以不少企业才往南亚、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地方搬迁。

其次,关于出口退税,本帖14和15页有网友讨论,管窥见豹,gz111678说的是事实,可供你参考解惑。简单的说,出口退税是个巨大的灰色地带,权力寻租的沃土。

最后,关于人民币汇率,本节内容全部更新完毕你会有清晰明确的答案。

总之,人民币升值与否纯粹是体制需要,出口企业只是体制赚取外汇的工具,体制首先考虑的是外汇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其次才是企业的死活。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十)

当国内经济摧毁后,就开始完全依赖国际经济循环,中国经济变得非常脆弱。

从贸易的角度,由于中国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美国面对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开始频繁威胁中国。美国多次准备动用贸易制裁条款,试图让中国让步,减少贸易逆差。每年中美讨论贸易问题的时候,中国的体制非常紧张。为什么每年都紧张? 因为在实施出口导向政策的早期,中国的出口虽然成长迅速,但是出口总额并不非常大。大多数国际市场的出口组装加工业务仍然在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手中,中国还在追赶阶段。同时,内地的工业和农业经济已经大规模垮掉,开始产生大规模的社会流民。这时候,如果美国真正实施制裁,引发出口大幅受挫,直接打击沿海经济,无法容纳越来越多到沿海打工的流动人口。一旦沿海经济受挫,流动人口失业,体制可能崩解。

另外,为了能够保障体制的生存,朱在推动农业税和工人下岗后,还推动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住房产业化(定为经济支柱),西部大开发(通过毁灭西部环境而获取更廉价的资源),以减少体制的支出、促进出口的实施。

与此同时,朱还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谈判,希望中国能够加入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世贸组织)。而为了入世,朱做出了巨大的无数的让步,即使于体制生死攸关的问题,朱也必须做让步。

所以,出口导向就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体制将眼光转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市场,开始了自己新的国际化扩张道路,让自身获得更多外汇收入。

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标志着中国取代四小虎,成为出口加工组装的主要地区,外资开始加速进入中国,外管局获得更多的外汇。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十一)

随着出口导向的贯彻,中国的实体经济格局实现重组。大致上,中国经济形成三大类经济部分:

1、体制经济部分,包括垄断央企/铁公基行业。体制支持垄断央企的形成,保障垄断央企的利益。垄断央企/铁公基提供的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通讯、食盐、钢铁等等产品,还有铁路、高速公路、其它基础设施,属于基础类产品。这些产品在体制的保护下,卖出极高的价格,获得超额利润,不论高速公路还是普通公路,路政或者地方可以随意设卡收费。垄断央企/铁公基看上去在执行实体经济的功能,但实际上已经不是真正的实体。从功能上,央企/铁公基对外成为体制的支柱(自诩为共和国长子),以实体经济的面貌出现,而实际上成为市场吸金器,帮助体制对实体经济进行吸血;对内实施体制化统治,失去管理功能。这个经济部分看上去像是实体经济,但实际上已经失去实体经济的内涵。

2、外资企业:在中国工业被体制摧毁后,外资企业成为中国工业-实体经济-的主干。这些外资企业替代原来的生产型国企,成为中国经济运转的主要支柱,支持着中国经济的运转,也让体制能够轻松获得各种享受。外资除了直接使用外资品牌的企业之外,还控股大多数表面上是中国名称的企业。从市场的角度,外资企业外资品牌注重质量,不论在中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属于优质优价的产品。外资品牌即使找中国企业代工的产品,也对质量要求严格。

3、民营企业(私企):包括中国沿海地区开办了无数的乡镇企业和私人企业,进行出口组装和加工,或者生产供内销的产品。有的企业做大,成为上市公司。不过,不论是出口企业还是上市公司,都按照作坊的模式进行操作,通过组装加工赚血汗钱。

而出口导向的结果是打断了中国工业的脊梁,工业文化在中国消失。在1990年代出口导向确立后,倒掉的主要是中国成系统的生产型企业,取而代之的是外企对中国经济的主导和控制。例如,在一个苏联援建的化工厂里,基本上没有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只有原材料采购、生产和维修。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逐渐折旧老化,工人们也随之技术的过时而遭到淘汰。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工厂中,都有完整的工厂运作系统,也就是人、财、物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本质是人,包括管理队伍、工程师队伍、科研所(主要进行原材料和产品的检测和局部试验)、技术工人队伍、配套车间和相应的工程师和工人队伍。整个工厂内部的管理、技术、生产和维修都按照完整的系统进行运作,相互之间进行配合协调。在这样的工厂中当厂长,尤其在设备日益老化的时期,让工厂安全运营、不出重大安全事故,而且能够将产品卖出去,必须具有很强的工厂管理能力和超前的市场意识。这样的厂长必须懂生产,而且会识人留人用人。

必须指出的是,这只是苏式工厂的要求,还不是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和发展,需要领导具有更长远的眼光,持续创新的能力,以及开拓市场的能力,这种工业系统的组织意识和系统能力,可以归结为工业文化。

在1990年代,朱镕基大规模解散国企,让工人下岗自谋生路,打散整个工业文化模式,并以外资投资和控股进行替代。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领导者和核心部门人员都是由本土派出,或者雇佣欧美港澳台工作的华人,整个管理系统能力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另外,外资在中国生产的主要是壳和边缘部件,核心零部件都在本土生产。一旦中国经济衰退,外资赚不到钱,将管理人员撤走,并且停止供应核心零部件,在中国的生产设施将成为废弃物。

从中国经济分布的角度,北方和内地的一些地区已经形成较强的工业基础,具备相应的工业文化,主要位于沿海地区的外企取代北方内地的国企,北方和内地的经济也失去发展的基础。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十二)

从出口导向开始,中国本土实体进入小散乱赚钱的时代。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除了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工业文化。在出口导向的政策下,发展起来的都是低价劣质的作坊式工厂。这些工厂以数量多无系统劣质竞争的方式获得成长,依靠低价的人民币,廉价的资源和人力,大规模生产劣质产品,并将产品低价卖到全世界,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出口更加迅猛,占据世界低端易耗品市场的主要份额。

从消费模式的角度,欧美品牌的商品除了在发达国家便宜之外,在世界其它地区更加昂贵。这些产品主要针对世界不到10亿人的市场,通过卖给富人商品而赚钱。中国商品则以外观类似价格低廉的方式,迅速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即使在欧美市场中,大量低技术商品市场份额也由中国产品占据。例如,在沃尔玛,各种非品牌的低端日用品绝大多数是中国产品;在家居装饰市场,各种低端灯泡、低端电子电器、简单工具等等产品,也由中国的产品所占领。

同时,中国生产成本极为低廉,促使西方国家纷纷将生产线搬到中国。在1990年代,中国主要承接亚洲的低端产品生产,如服装鞋帽等;进入21世纪,西方企业逐渐将电子电器产品生产转移到中国。最初,中国成为PC台式机的主要生产地,随后中国加工组装绝大多数的笔记本电脑、iphone、ipad等产品。而且中国的山寨作坊企业跟随国际品牌,大量生产山寨手机平板电脑,大量销售到落后国家。

随着西方对中国产品的大规模进口,以及将越来越多的生产加工转到中国,并且对中国的出口减少,引发美国和欧洲(德国除外)对中国的越来越大的贸易赤字。而中国也因此获得大量外汇,体制的外汇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大,比如地方体制官员很快普及奥迪为官车。

作坊式企业的大量繁殖尽管实现了大量出口,但是中国的经济文化开始出现大倒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文化可以由低到高,大致分为三类:小农文化、工业文化和服务业文化。其中,工业文化是现代文明的脊梁,也是更高级的服务业文化的基础。

任何一个服务业发达的国家,都必然具有非常高的工业文化基础。例如,瑞士是世界上高端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其(广义)旅游业和金融业在世界具有显著影响力,如果没有瑞士高端制造业的基础,也不可能形成瑞士的高端服务业。

在1990年代,中国的工业实际上被摧垮后,中国又退回到小农文化状态。小农文化的关键问题是,无法理解工业文化的复杂性。对于作坊式企业主来说,总觉得自己开了个加工厂,组装一些低技术产品;似乎就感觉自己在做工业产品,已经开始制造业了。但在实际的文化思维上,这些企业主仍然是典型的小农思维。因为,刚洗脚上田的人们,不论创业赚多少钱,其企业实质仍然是作坊式的工厂,这些作坊式工厂能够赚钱、扩大规模,根本还是出口导向带来的机遇。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十三)

小农文化缺乏社会批判意识。从思维角度,工业文化的关键是批判,通过批判认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进步;而小农文化则是憧憬,认为未来很美好,包括所谓的感恩。

在1980年代,整个社会中对欧美日充满积极学习的态度,对中国充满批判,希望中国能够按照欧美日等国的方式发展。在学习和匹配的过程中,很多国企开始积极学习质量管理,引入质量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管理。同时,对体制进行批判,促使体制进行改变,意图是使中国的工业能够获得发展。

1994年出口导向开始明确后,整个社会中的批判意识已经基本丧失,人们已经不考虑社会,而是像小农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迎合体制。例如,在1980年代末,北大清华等学生集中针对体制,希望直接与高层对话,要求体制改变,废除特供等体制特权。

到1990年代后期,克林顿访华,在北大发表讲演。在体制的安排下,多名北大学生以极为无礼的方式,尖锐针对克林顿,并且指责美国自身不好。等这些学生出来后,媒体对着几名学生进行采访。这几位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都觉得美国好、都希望去美国,说场内的发言只是根据安排。这些学生的意图很明显,都希望通过表现自己,获得体制的认可,自己也能够从体制相应的利益。

当体制强调爱国民族复兴等概念时,人们更积极地进行响应。例如,从21世纪开始,大量中国廉价产品出口,让无数中国人开始膨胀。这时候,体制开始强调民族品牌,号召人们购买国货。无数中国人也在强调购买国货支持国货。但实际上,人们支持和购买国货,本质也是以国货为口号,实际上给自己留面子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小农文化意识。

从体制来说,号召人们购买国货的目的很简单,让人们在爱国的幻觉中,减少对于进口货和外资品牌的购买。当民众少购买进口货时,体制就能够更多地使用外汇,消费进口货。同样道理,民众中的个人如果有钱,也自然会选购进口产品,或者退而求其次,购买中国产的外资品牌。只有钱紧张的时候,才会通过购买国货来麻痹自己,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整个社会倒退到小农文化这种言行不一自欺欺人的模式,让体制很容易对社会进行操控。其中,无数小农思维的人都在强调人口红利,也是压榨廉价劳动力的模式,希望自己能够在人口红利中分杯羹。但实际上,这些小农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人口红利中被压榨的廉价劳动力,而不是能够分享压榨的人。或者说,人们普遍都变成拥有奴隶主思维的奴隶,幻想着自己能够成为奴隶主去压榨别人,而不是认清自己被压榨的现实。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十四)

从2005年开始,人民币开始逐渐升值,中国经济逐渐向外资依赖过渡。在这里,外资依赖并不是仅仅是吸引外资的实业资本,更是吸引游资进入中国。游资的意思是,并不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金融市场。

在中国,金融市场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股市,包括沪市和深市;二是楼市,自从房子可以按揭/抵押贷款,可以发行REITs(房地产信托),就成为金融工具。越是贷款或者金融手段复杂的房地产,金融属性就越强。例如,当投资银行将大量次级房贷进行打包,以债券的形式出售后,次级贷款所代表的房屋,本身就体现金融属性。

从2005年开始,中国汇率再次变动,对美元重新进入升值轨道。在这个时间前后,中国同时还发生其它几个标志性事件。当时的上海市长在面对房价低迷的状况,对中外投资商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投资商投入房地产,上海可以让他们赚大钱;如果他们赔了钱,可以找上海政府,政府给他们补亏损。另外,银行推出一批0首付贷款,只要拿着身份证就可以买房,不需要任何钱。这个措施的意思是,房地产上涨后,赚钱归贷款个人;如果下跌,亏损算银行。在这样的贷款政策下,一批人涌入房地产市场,以0首付贷款买房。 由于申请0首付的人过多,因此银行紧急停止类似贷款。但是,人们贷款买房的热潮开始启动,按揭贷款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购房方式,引发了后来房地产的金融购买。

另外,2005年左右,中国股市被认为开始进入牛市,到最后创出6000多点(上证指数)的历史新高。如果将人民币汇率升值楼市打气和零首付以及股市暴涨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中国经济形势已经开始发生关键的变化,国际游资开始进入中国,支持房价和股价屡创新高。据说,在中国股市上涨的过程中,进入中国的游资达到3000-4000亿美元,有的则认为比这个数字更大。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十五)

外资依赖的意思是,实体经济遭到抛弃。2010年,中国正式进入外资依赖阶段,并且形成相应的经济特征。外资依赖的核心特征是,人民币升值,出口导向是通过人民币贬值,支持产品出口,获得外贸外汇,或者叫做经常项目外汇。而外资依赖则是,通过人民币升值,吸引国际游资,获得投资/投机外汇,也就是资本项目外汇。

从2005到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因为贸易顺差过大,遭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压制,被迫进行人民币升值。随着人民币升值,很多出口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虽然产品销量越来越大,但是利润收入并没有明显增多,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利润还在减少。当然,从贸易的角度,通过人民币升值,淘汰一部分利润低、竞争力差的出口企业,也较为合理。

从2010年开始,中国在外贸遭受重创、国内通胀加剧的情况下,强行推动人民币升值,让绝大多数出口企业处于基本无利润运营的状态。进入2011年之后,人民币继续升值,让很多企业不敢随便接外贸单,尤其不敢接作业周期长的大外贸单,防止因为作业周期过长人民币升值过多导致亏损。进入2012年,到广交会参会的欧美客户急剧减少,人民币继续升值。进入2013年,中国开始在出口数据上造假,反映出口状况已经非常差,而人民币还在继续升值。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结果是,大量出口企业倒闭,剩下的绝大多数挣扎在亏损边缘。而且,不仅仅中国本土的出口企业面临极为困难的状况,连主要供出口的外企也越来越难以维持,很多外企将生产搬到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地区。

由于中国出口企业小散乱的特点,虽然企业在一波波地倒闭,但是很容易被体制掩盖住,外部社会看不出实际的情况。而且,由于企业主们的小农文化心理,一方面不关注他人的情况,也就是不关注社会的变化,只想着自己的生意,另一方面要撑面子,希望通过撑住面子,能够让自己撑下去。但实际上,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出口型实体经济越往下撑,亏损越严重,结果也越差。

从具体业务角度,出口企业按照相同美元出口后,随着人民币升值,获得的人民币利润更少, 而出口企业亏损的钱并没有亏给外商,因为外商付出相同的美元。很多时候,外商甚至接受美元报价上涨,外商也遭受损失。这时候,出口企业也很困惑:钱到底亏到哪里去了?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十六)

外资依赖的本质是支持体制消费。外资依赖的必要方式是人民币升值,进行缓慢而持续地升值。通过人民币升值,让国际游资为了赌人民币升值而进入中国,当游资进入中国后,自然会配合中国的国内经济政策。

2009年初,中国开始4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集中在铁公基和房地产领域。在铁公基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外汇,而大量游资能够支持这样的外汇需求。另外,外资进入中国后,也要进入金融领域,寻求除人民币升值之外的叠加性收益。

一般来说,游资对于将钱存银行不感兴趣,要追求更高收益的领域。而房地产的大规模升值大涨幅,很符合外资的叠加性收益,所以大量外资实际上进入房地产,也支持了体制从房地产上的收入。

随着欧美经济日益恶化,以及美联储的大规模印钞,越来越多的游资在寻找出路。而人民币稳定的升值和房价持续上涨,让这些游资找到了投入的领域。从2010年到2014年初,人民币从将近6.84一直上涨到6.05的水平,涨幅达到13%。对于游资来说,这几年进入中国的人民币升值收益已经达到13%。

另外,按照中国的统计数据,房价还在持续上涨。对于游资来说,这种房价持续上涨,让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获利显得更有吸引力。所以,不论是游资自己进入中国,还是以8%以上的高息借给中国的房地产企业,都意味着游资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游资大规模进入中国后,不仅支持了人民币升值的行动,让体制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尝到甜头,进而更积极地支持人民币升值;而且,游资推高了房价,同样对于体制具有巨大的好处,因此,体制很自然地支持外资依赖,也就是支持人民币升值。

当然,不论游资推高人民币价格,还是推高中国的房价和其它相关物价,实际上都对实体经济造成进一步沉重打击。在人民币升值导致企业利润率明显降低的同时,高昂的房价/房租和其它通胀进一步压榨实体企业的微薄利润;人民币每升值一毛钱,就会导致一拨实体企业倒闭;房价/房租每涨一部分,都会有实体承受不住高昂的成本,加速实体经济倒闭。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十七)

外资依赖给体制更加显著的消费优势。4万亿之后,体制面对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外汇支持自身越来越大规模的外汇消耗。而从2009年开始,外贸出口企业的创汇能力显著下降,因此对体制经济的外汇消耗造成很大的压力。而游资进入中国后,则给体制带来四方面的好处:

首先,游资的无成本:在获得外贸外汇时,体制往往还得付出13%(或者更多)的出口退税,也就是消耗体制的人民币;游资进入中国后,不需要体制进行相应的补贴,极大地降低体制获得外汇的成本。

其次,在游资进入中国后,将美元账挂在外管局。体制可以拿着通过这些美元,到国际市场买4万亿需要的各种工业设备,以及体制越来越奢侈的各种消费。

第三,游资进入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是地方财政的支柱。当游资拿着从外管局换到的人民币,大量购买房地产的时候,这些钱实际上都进入地方体制的口袋,让地方体制能够更长久地生存。

第四,游资支持人民币持续升值。体制经济是消耗外资的核心部门,不论体制购买高铁设备和其它建筑设备上千万的水晶灯和其它高端建筑家居材料各种名牌汽车手袋和服饰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外汇。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从6.83升值到6.05,升值将近13%,等于体制消费大幅减少消费成本。


可以说,在游资退出中国之前,其因人民币升值而获得的利益是不确定的,甚至风险非常大的。但是,从体制采购的角度,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导致的成本降低是直接清晰有效。考虑到上述四方面原因,体制自然喜欢国际游资的涌入。当出口与游资发生矛盾时,体制已经很明确地选择游资,也就是自然地抛弃出口。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人民币汇率(十八)

在外资依赖的局面下,人民币持续升值是体制必然的选择。

外资依赖是借钱消费,而主要是体制消费。借钱消费的特点是,钱来的容易去的快。当出口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打击时,国内的体制消费则如火如荼地展开。体制用借来的钱,大规模进行进口产品消费。例如,高铁虽然号称是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各种零部件和铁路用耗材主要都依赖进口,需要大量的外汇做支撑。在建筑上,大量进口中高档建筑和装修材料,营造各种豪华办公楼宾馆酒店机场娱乐场所等等,主要供体制消费。

另外,中国人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在拼命购买奢侈品,包括豪车、名表等等个人用奢侈品。而奢侈风的盛行,也让国内的外资品牌企业获得极为丰厚的利润,包括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汽车。在这样的氛围中,体制只可能推动人民币升值,保持游资持续向中国流入的态势。

如果体制选择人民币贬值,而且贬值幅度较大,不仅会可能进入中国的游资望而却步,而且还会引发游资大规模地离开,直接冲垮中国的外汇储备,让人民币突然之间一文不值。

另外,当体制消费越奢侈,既支持人民币持续升值,又会在中国国内造成更大的通胀,更进一步对出口型实体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总之,人民币汇率本身是个杠杆,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政策,进而决定实体经济的生存发展或者衰落灭亡。在过去30多年的过程中,人民币的汇率变化结果导致多种类型的实体经济关门倒闭。未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最终消灭绝大多数出口企业。而这类企业也将和过去倒掉的那些企业一样,在未来的政策变化中,逐渐或者快速失去生存空间,成为被历史淘汰的遗迹。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国际金融变局(一)

中国经济的基础是美元。

一方面,中国需要从国外进口各种产品,包括粮食(谷物、油脂、肉类、奶粉)、农药、化肥、种子和激素,石油和各种矿业产品,各种工业品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各种软件和管理技术等等;另一方面,中国实体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包括服装纺织鞋帽、家居装饰、电子产品、各种非核心工业品零部件、来料加工组装等等。

2008年之后,国际实业资本和游资大规模涌入中国,支持中国扩大产品产能,并且推动铁公基和房地产的开工建筑。不论进口产品、出口产品和外资涌入,都涉及到使用美元和美元储备。如果发生新的国际金融危机,会导致中国出口急剧下降,引发大规模国际贸易逆差。

如果国际实业资本和游资决定大规模撤出中国,会在很短时间内将中国的外汇储备冲垮。如果国际资本在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大规模撤离中国,中国不仅面临外汇储备被冲垮,而且还需要面对大规模的国际贸易逆差。当中国没有外汇的时候,直接面对饥饿的局面,肚子都吃不饱,实体经济无从谈起。

从根源上,美联储吹大了4万亿的泡泡。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出口急剧下滑,而且出现大量呆坏账,中国的外贸收入急剧减少。同时,在中国宣布经济刺激政策之后,开始大量从欧美国家进口各种工业产品。随着经济刺激的深入,中国不仅加大工业品进口,而且全面进口粮食和矿业产品,奢侈品进口更是突飞猛进。

如果按照正常的状况,在急剧减少的收入和加剧扩大支出之后,中国外汇储备会迅速减少,经济刺激很难难以维系。但实际上,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8年10月15日的19056亿美元,在短暂减少到11月15日的18847一美元后,一路持续增加,到2013年底已经达到3.8万亿美元,比全球金融危机开始时增加了1倍。

为什么中国外储不减反增,而且实现巨幅增长?根本的动力来源是美联储。美联储通过大规模印钞,支持中国出口贸易,同时支持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中国。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国际金融变局(二)

从2007年开始,美联储的伯南克就已经开始行动。伯南克作为凯恩斯学派的忠实信徒,高度强调通过货币政策保持通胀防止通缩,以通胀的方式支持经济运行。伯南克被人称为直升机本,而其货币政策被称为用直升机 。

在2007年,美国国会和华尔街仍然否认和掩饰美国的次贷危机时,伯南克已经悄悄开始行动。2007年9月18日开始,伯南克启动了有史以来最猛烈的降息行为周期,随后一年多时间内,美联储连续十次降息。在国际金融爆发后,伯南克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降到接近0的水平。在极低利率的背景下,美国政府以几乎无成本的方式大量借贷,并且投入市场,以刺激经济。

但伯南克对降息的效果并不满意,决定让美联储赤膊上阵,直接印钞。在2008年12月的美联储会议上,伯南克强调,在利率接近于零的情况下,美联储还有可以刺激经济的手段。2009年的3月18日,伯南克开始QE(量化宽松),也就是开始印钞。美联储宣布,为有效改善私营信贷市场环境,将在未来六个月购买总额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

伯南克通过印钞购买美债,减轻了美国政府的压力,保持利率接近0的状态。同时,美联储还宣布,将收购两房发行或担保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规模扩大至1.45万亿美元。

到2010年的11月初,伯南克看到美国经济仍然不景气,宣布实施QE 2 (第二次量化宽松),在2011年年中前收购6000亿美元国债,比QE增加一倍。从这个阶段开始,美国房价开始企稳,并且逐渐回暖。到2012年9月,伯南克宣布的新一轮印钞计划,而且是没有限度的开放式购债方案,被称为QE 3。在无限期的范围内,美联储每月买入4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地产抵押债券)。到12月份,伯南克再次扩大QE 3规模,每个月增加购买450亿美元美国国债,使QE 3 每月的总规模达到850亿美元。

在如此大规模印钞支持下,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暴涨,同时也带动汽车销售连创新高。从美联储的角度,在疯狂印钞购买美债和地产债券之后,其资产负债表快速扩大。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9000多亿美元,一举达到2013年1月创纪录的3万亿美元,到2014年初更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国际金融变局(三)

美联储主要从两个方面支持中国外储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

一方面,美联储的降息和印钞促进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增加中国产品的出口能力,让中国赚得更多的美元。在美联储降息之后,美国经济开始变得相对稳定。本来,人们已经完全停止不必要消费,而在美国政府大规模救市后,消费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随着QE印钞开始,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人们重新开始消费。欧美经济危机缓解,经济整体回暖。中国出口企业也因此受惠,订单逐渐增多。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来自欧美的需求开始明显增加,让很多实体经济重新变得乐观起来。到2011年初,出口加工企业的订单已经非常饱满,有的甚至出现过饱和状态。美国对中国的订单增加意味着,美联储进行的刺激政策,并没有将美元留在美国国内,美国生产经营状况并没有明显提升;同时,美元重新开始向中国流动,美国对中国的外贸赤字再次持续增加,支持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

另一方面,美联储的印钞增加投机资金,大大加速热钱流入中国的速度。大量美国实业资金和投机资金看到中国进行大规模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而且中国号称经济总量赶超日本,开始持续进入中国。实业资金看到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同时美国市场低迷、民主党控制的白宫和国会都在进行反商业化运作,因此,一些具有一定知识技术含量的企业加速离开美国,向中国转移,给中国带来大量美元。同时,美联储不论购买国债,还是购买地产债券,都是在金融市场进行操作,都是释放出来投机资金。这些投机资金从美联储的印钞机出来之后,看不到美国的增值空间,因此开始大规模进行海外投机。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也屡创新高,吸引大量投机资金。这些资金大量进入中国后,一方面赌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投资房地产,以获得双倍升值。

对于中国来说,不论外贸收入、实业投资、还是投机资金,不仅弥补了中国进行大规模对外采购的外汇消耗,而且进一步实现外储的快速增加。外储增加同样意味着外汇占款增加,也就是人民币总量的增加。这样的结果是:对外,由于美元争相进入中国,人民币面临汇率持续升值的压力;对内,由于外汇占款规模巨大,导致货币总量持续增大,而中国的产品越来越少,导致人民币实际购买力持续下降,也就是对内贬值。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国际金融变局(四)

疯狂印钞意味着经济走向自我灭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进行经济刺激政策,试图以人为的政策干预,拒绝经济规律的调整。

从机理上,经济刺激是政府行为,不是社会内生的创造行为,但政府不生产财富,只会消耗财富,所以,经济刺激的手段看上去似乎很多,但是从不增加社会财富。而且,政府的行为规模越大,造成社会财富的损耗也越大。事实上,经济刺激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手段,印钞,任何国家的经济刺激都是增大印钞,试图通过大量印钞来挽救经济,没有印钞就没有所谓的经济刺激。而从社会生活的常识可以知道,印钞不可能解决问题,只能让问题变得更糟。如果印钞能够拯救经济,那人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只需要印着带着某种图案的纸,人类早就生活在天堂了。

从政府的角度,从1776年建国到2008年的232年间,美国国债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而奥巴马上台后的不到6年间(到2013年10月21日),美国国债已经增加到17万亿美元,合每位公民负债超过5.3万亿美元。按照这个花钱速度,如果美国政府还能够继续借钱,当奥巴马8年任期届满,美国债总额可以达到20万亿美元。

随着美国政府债务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美债的规避意识日益增加,迫使美债提高利率,极大增加了美国政府的负担,迫使美国的债务经济难以维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伯南克购买美债和地产债券的行为,具有重大的意义。

美联储(央行)通过一次次大规模印钞,支持美国政府的发债,而这意味着,美元在以废纸化的方式试图维持美国国债维持美国经济不进入大萧条。 虽然国际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吸纳大量的美元,但是美国国内的恶性通胀已经逐渐形成。在过去几年,美国汽油价格暴涨、房价和房租开始明显上涨、学费大涨、医疗费用大涨等多种费用大涨。虽然美国政府操控的统计数据避免将这些上涨记入通胀,但是美国实际已经开始形成恶性通胀。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国际金融变局(五)

就在各国都喊着让经济复苏的口号时,实际上正将整个社会推向地狱。

由于欧元区自身的缺陷,以及日本2011年地震造成的严重损害,欧元区和日本首先陷入困境。

从2012年开始,欧元区内部国家的经济危机此起彼伏,将欧元区经济重新拖入困难之中。 欧元区多数地区的失业率严重,尤其是年轻人失业率屡创新高,预示着未来经济越来越差。

到2013年,日本经过多年的经济刺激政策,其效果已经难以为继。日本开始大幅推动日元贬值,从1美元兑70多日元,一口气贬值到100多日元。从2011年大地震,到2013年日元大贬值,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对日的实际出口在减少。

另外,美国开始持续的大规模印钞,让表面的经济数据看上去不错,失业率连创新低。但如果研究美国失业率的完整数据,就会发现失业率并没有降低。实际失业率不仅没有降低,而且导致人们的工资在降低。表面低失业率的原因主要是:1、part-time工作替代全职工作:全职员工(中产阶级)的数量在持续减少,而每周工时少于20小时的part-time工急剧增加。 一般来说,全职员工小时工资高,医疗等福利较为健全,综合消费能力强;而part-time工小时工资低,没有医疗等福利,综合消费能力很弱。因为中产阶级人群持续减少,美国经济进入更差的状态。2、无数找不到工作的人停止找工作,不再记入失业率,因此显得失业率更好看。

所以,美国的实际状况也在变差,而且在两方面与中国有类似之处:1,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部分富人的消费在明显提升,而且更积极地进行投资。美国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富人或者较为富裕的阶层。这些人还在致富,还在进行中消费,支持者美国经济的消费能力,但是,绝大多数人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弱。2,房地产价格大幅反弹,美国房地产2008年之后大幅下跌。经过美联储持续的QE印钞,房地产价格开始企稳、回暖和大幅反弹,而房地产回暖的情况和中国房地产价格暴涨类似,都是大量资金涌入市场进行炒作的结果。只不过美国楼市的反弹经过了3-4年,房价上涨的速度和涨幅较为缓和。

而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也意味着除了建筑业和汽车业(房地产附属产业),压制了其他方面的消费。

另外,奥巴马医疗让美国民众的医疗成本大幅提升,民众对于未来经济形势更加悲观。

进入2014年,经济刺激造成的通胀,以及奥巴马医疗直接造成的民众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进一步吞噬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随着中产阶级的收入降低,以及通胀形势恶化,大量中产阶级已经开始迈向(美国)贫困线。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国际金融变局(六)

2014年,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通胀,美联储将面临两难抉择。

从2013年开始,美国的通胀已经显露,美联储内部开始出现反对大规模QE3的声音,但是一直被强势的伯南克所压制。随着通胀加剧,社会越来越认识到直升机 的害处,伯南克的力量逐渐变弱。虽然在奥巴马执政的6年中,伯南克通过大规模印钞支持了奥巴马让奥巴马没有在第一任期满就下台,但是奥巴马似乎也看到伯南克印钞的可怕后果,因此对伯南克的评价越来越低。

在伯南克卸任之前,美联储已经两次决定缩减QE3,定为每月印钞650亿美元。当新任美联储 珍妮特?耶伦上任后,面对大规模印钞造成的两难困局:

一,如果美联储保持每月650亿美元的印钞额度,或者减少印钞额度,意味着金融和经济危机将卷土重来。从2014年1月份开始,在美联储减少200亿印钞的额度之后,一些欠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出现金融和经济动荡。但是,如果决定减少印钞,甚至退出QE,则意味着让伯南克承担所有印钞的责任。而且,退出QE意味着美国经济快速内爆,美元回流美国,世界经济更大规模地崩溃。从这个角度,耶伦是否有这个胆量放手让世界经济崩溃,尚需要观望。

二,耶伦如果继续保持650亿美元的印钞额度,虽然比850亿美元少了200亿美元,但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还在持续增加。考虑到通胀的累计效应,美元将加速贬值,加剧美国已经形成的通胀。在过去几年美国通胀逐步发展的情况下,支持美国经济的中产阶级正在遭受越来越沉重的打击,如果继续印钞恶性通胀加速爆发,一年左右大多数中产阶级将陷入破产境地。在国际上,持续进行印钞,将动摇美元在国际上的储备货币根基,对美国经济秩序和世界经济格局造成摧毁性破坏。所以,耶伦虽然是伯南克的支持者,但还是没有胆量增加印钞,仍需要观望。

中国实体将被动面对美国经济政策的两种可能性:一,如果美联储继续QE印钞,中国实体企业加速倒闭。继续QE将对中国和美国产生两方面影响:在美国国内,加速恶性通胀,大量中产阶级陷入贫困,将大量减少消费;游资将继续从美国涌出,持续进入中国,支持人民币升值,推动中国国内通胀。中国国内通胀的结果是,社会民众更加贫困,消费只能集中在最基本的吃喝上,国内市场需求加速萎缩,实体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国内通胀与人民币升值相结合,面对美国消费大量减少,也意味着出口加速下降、价格更低利润更少,出口企业形成一波一波的倒闭潮。

二,如果美联储停止QE印钞,中国实体会在极短短时间内面临倒闭。因为一旦美联储停止QE印钞,世界将重新发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而且比2008年的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 外资全面撤离中国,中国外储被冲垮,没钱进口粮食和关键产品。当人们没饭吃的时候,实体经济的存活和发展无从谈起。同时,国际市场全面停滞,绝大部分需求消失,出口完全停滞。中国不会再有4万亿,美国也无法继续以QE的名称来印钞,当国内外需求大范围消失,中国实体将不得不面临大规模倒闭的残酷现实。
楼主:生于0715  时间:2020-11-20 10:28:26
国际市场下坡路(一)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出口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是关键转折点,让出口企业突然之间由盛转衰。中国出口企业不知道的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个月金融危机就席卷全球?

实际的情况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的经济危机的一次总爆发。这个失衡的加速期,是克林顿主政时期的长期景气时期。克林顿通过一系列政策,对美国国内和国际经济结构进一步扭曲,支持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已经影响到世界经济。美国通过进一步的扭曲操作,在较短时间内消化了危机的影响。但是,出来混总要还的。2000年,克林顿卸任后,互联网泡沫破裂,美国大批企业和个人破产,整体经济放缓,等于开始对克林顿政策进行纠正。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为了稳定经济形势,以美联储的超低利率为源头,开始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除了反恐战争的大规模支出之外,美国政府支持穷人买房的次贷措施进一步升级。更重要的是,美国民主党控制的国会通过法案,大幅提高工人的最低工资,促使美国生产外移并且促进美国消费,美国人全面进入借贷消费的狂潮中。与此同时,美国消费借贷的范围达到全世界,各个主要国家的银行和基金大量购买美国次贷债券。美国贸易赤字屡创新高,通胀急剧上升,意味着美国经济增长到了尽头。之后的时间,就是美国通过金融机构和贸易进口,骗钱度日。到2008年底,美国的金融骗钱系统因为雷曼兄弟倒闭的事件,出现一个重大纰漏,导致整个骗局败露。

这种情况,就像一个越来越膨胀的气球,只需要针刺破其中一个点,整个气球就爆破。

骗局破裂之后的结果也很简单,骗子已经负债累累,连过去欠的钱都还不起,想借钱更不可能。起初中国出口企业并不知道美国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是骗钱度日,以为美国人的都富得流油,钱多的永远花不完。中国的出口企业疯狂增加疯狂扩大规模疯狂进行生产,等美国突然暴露真面目后,中国的出口迅速减少。

楼主:生于0715

字数:248426

帖子分类:经济论坛

发表时间:2014-01-07 18:23:00

更新时间:2020-11-20 10:28:26

评论数:600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