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远去的村庄

远去的村庄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家具之 绵柳与红荆
不知道为什么,生产队时期的人们对于开荒似乎没有太大的兴趣。不像今天这样,哪怕是河渠沟的堰上和干涸的河道,都会被人开垦成耕地种上庄稼。当年,村里村外会有许多荒地,除了河沟周围,坟地周围,场院周边,还有很多破败的古庙等建筑四周,野树林子,都会长满野草和灌木。也许那时候土地产量低,我们这里土地的数量比现在多,人们没有多余的精力体力去开垦吧。
由于老家是平原,不像山区那样有很多树木,所以除了普通的家具不得不用木板制作之外,大多数家庭用具都不是木质的。又因为北方不产竹子,凡是南方用竹子编制的器具,在我们老家一般都会用柳编,或者荆编代替。这两种用具的造价低,普通农户买得起,用得起,坏了也好修。我的记忆中,家里除了炕上的炕柜,地上的地柜和八仙桌,其它的家具就没有什么是木制的了。
柳编的原料,并不是普通的垂柳树,而是一种称为绵柳的植物。这种绵柳,外形和柳树的枝条看起来一样,叶子也没有区别。不同的是,绵柳树属于灌木类,不长树干,只长枝条。枝条是单根往上长,从一块根上向四周发散,斜向上长出来。绵柳的枝条,光滑没有枝叉,长到最高的时候,有两米来高。底部直立如枪,上半截纤细柔软自然低垂,均匀的点缀着一片一片的叶子。长成的绵柳丛,一簇一簇的,在风中缓缓摇曳,远处看起来,有点像歌里唱的凤尾竹,煞是漂亮。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一般在村子周围离建筑物比较近的地方,或者村子外的沟渠岸边,都会种植许多绵柳。普通的树,大多树枝比较硬,人碰上去会扎伤。绵柳的枝条很是柔软,不会扎伤人。因此,绵柳种的多的地方,除了漂亮好看,也会成为许多人愿意去的地方,曾经发生过很多的故事,让人展开无尽的想象。
绵柳枝去了皮以后,表面非常的洁白光滑,显得干净。所以,绵柳枝大多用来编织如菠萝、簸箕、箩筐、扒斗等用来盛放或者处理粮食的器具,包括厨房使用的笼屉篦子,笊笠等。这些器物,需要兼具实用与美观两种功能,北方缺乏竹子,只能用造价更低的绵柳。
而且,跟竹编制品相比,绵柳还有着自己的优势。如果处理的好,绵柳编成的器物,枝条与枝条之间可以没有间隙,对于箔萝、簸箕、扒斗等有着密封性要求的器物,只能用绵柳而不能用竹编。竹子质硬,绵柳质软,所以绵柳编制的物品,比竹编编制起来更容易,也显得更精致。绵柳柔软光滑,竹子坚硬更具韧性,所以绵柳编制而成的器物使用起来更顺手,更具手感,长时间劳动的时候,不会像竹编器物那样划伤人的手。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当然并不是家庭的所有器具都需要绵柳编成的那样精致,很多的器物是用荆条编成的,主要是各种筐。
荆条的学名叫红荆,长在村外的各种闲地里,如路边沟边。红荆一般是灌木的形状,也能长成树形。跟绵柳相比,红荆的枝条更加粗糙坚硬。红荆树,叶子有点像柏树,但是比柏树叶子柔软。春天的时候,红荆开出粉红色米粒大小的小花,间杂在绿色的叶子中间,不怎么惹眼。随着天气逐渐变热,红荆花的颜色随着季节而逐渐变淡,渐渐由粉红色变成白色。这时候,一树一树的花,纯白无暇,超过了树上的绿叶,反而比粉红的时候更显得惹眼。
荆条不如绵柳那样长,表面粗糙,枝条坚硬。用荆条编织器物,不用去皮,编出来的器物也就显得比较粗糙。农村家庭使用最为广泛的各种筐,大都是荆条编成。编筐首先要编好圆形,或椭圆形或者长方形的底部。编好底部后,底部的枝条向上九十度折弯,开始筑壁。在壁编织的过程中,用一根手把粗的木棍,握成U行编进筐的体内,高度与普通大人的腰部等高。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这样的筐主要是为了装盛麦秸、草等柔软的东西。超过手把高度的部分,在筐的前缘拴一根很长的绳子,用绳子把柴草固定在手把上,可以让筐装的柴草很多。一般的人背着装满一筐的柴草,从后边是只能看见腿的,身体和脑袋都会被柴草遮挡的很严实。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背着这样的筐去割草,最后到生产队过秤,足有六十七斤。其实,如果背得动,绳子足够长,一筐草可以装更多。
柳编和荆编我都不会,没学过。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编织这个活,不是一般的农民可以做的,需要专门的工匠,可以把柳编和荆编制品编的既漂亮又实用,质量好的话可以使用很多年。即便是到了今天,我们家还有连父母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买来的菠萝和筐,偶尔家里处理粮食和柴草还会使用。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柳编





红荆与荆编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家具之 油 灯
诗里说,青灯古佛相伴终生,看来,古时候的灯是青色的。不过,青色的灯什么样,我没见过。一灯如豆,到现在我也不理解什么意思。是灯长的像豆,还是灯火只有豆子那么大?豆,本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豆子那个豆,是地里长的;一个是用的物品,人造的。
在没有电的年代,人们到了晚上也需要有些活动,就会用到照明的工具。古人在需要大规模照明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用火把。但是,在普通的农民家庭当中,需要用到大规模照明的时候比较少,甚至几乎没有。而且,火把的造价很高,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说,高到承受不起。因此,油灯,成了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照明装备。孩子们会在油灯下读书,妇女们会在油灯下坐针线纳鞋底儿,无事可做的男人们在油灯下喝酒、娱乐。虽然,一灯如豆,油灯的光亮非常的昏暗,对于照明的作用十分有限,还会伤害人眼的视力。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们,也没有别的办法。
油灯在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没有考证过。最早的油灯,从电影电视里见过:一个陶瓷碗,装上半碗菜油,一根灯捻半截泡在油里边,半截伸出碗的边缘。火就在灯捻伸出碗的边缘点燃,产生光亮。灯捻燃烧的过程中,不断地吸取碗里的油脂,保证灯捻不会很快被烧成灰。最初的灯捻,是用一种叫灯草的植物去了皮做的,也叫灯芯草。灯芯草是什么样子,我没有见过,因为我小的时候已经不用灯芯草做灯捻了,改成棉线,不过村里的人们仍然把棉线的灯捻叫灯草,或灯芯草。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我有记忆的时候,油灯不再是用碗做,改成了玻璃瓶。燃料不再用菜油,而以煤油代替。相对于菜油来说,煤油的造价更低,光亮更强一些。一般家庭,都会自己找一个较大的玻璃药瓶,再找一块薄铁片剪成圆形,略大于玻璃瓶的瓶口。薄铁片中间部位,挖一个五六毫米直径的圆孔,另找一块长方形的薄铁片卷成桶状,从盖在玻璃瓶的薄铁片中间的圆孔穿过去,靠铁本身的韧性固定在铁片上让圆筒不会活动,这样一个油灯就做成了。从商店买来棉线做的灯芯,从圆筒中间穿过去,灯芯放在盛了煤油的玻璃瓶中,就可以直接点燃使用。
油灯点燃的过程当中,尽管燃料主要是煤油,灯芯仍然会在每次点燃的开始时候有一节会被烧成灰。下次点灯的时候,需要把这一点烧成灰的部分剪掉。或者,油灯点燃的时间比较长的话,灯芯草也会不断的有一部分变成灰,导致光线变暗,这时候也需要把灯草顶部变成灰的部分剪掉,使灯光重新变亮。因此,在煤油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把灯芯往上提,灯芯会越来越短,直至无法使用,就需要更换。尽管商店里有卖灯芯的,尽管我们村自己也产棉花,一般家庭仍然舍不得使用棉线的灯芯。因为棉线做的灯芯是软的,并不好往那个很细的圆筒里边穿过去。况且,煤油灯使用的时间长了,里外都会沾满了油。所以每次换灯芯,都会费很多功夫,也会弄得满手是油。“聪明”的家庭主妇们,很快就找到了又好穿、又耐用的棉线灯芯的替代品。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http://img3.laibafile.cn/p/m/321031228.油灯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油灯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因为相对于周边的村子富裕一些,解放前的时候,我们村里更重视文化,很多家庭都有读书人上私塾,也就会有很多古书。古书是宣纸做的线装书,宣纸的吸水性不比棉线差,干的时候硬度要超过棉线。双层的宣纸卷成圆筒,很容易的就可以从油灯的那个五六毫米粗的铁皮筒中间穿过去。不怎么识字的农妇们,一般都会认为棉线的价值高于宣纸做成的古书。于是,从我记事起,村子里的很多人家都在使用这样的灯草,每次换灯草,也都成了我这样的半大小孩子的工作。直到有一天我能认识到古书的价值,再看家里,那些线装宣纸的古书,已经基本上被烧完了。虽然有些对长辈的不敬,我还是不得不说,没文化真的很可怕。造成这样的结果,恐怕,与当时大环境对文化的态度,不无关系。这些不怎么识字的家庭主妇们,不会去考虑,当时家庭购置这些书花了多少钱。
农户使用的油灯是自己家做的,生产队一般不是。那时候商店卖的煤油灯有两种:一种叫泡子灯,一种叫马灯或者提灯。泡子灯的灯座也是玻璃做的,上边套一个薄玻璃做的泡子,开放式的,上边开口。马灯是封闭式的,整体是薄铁皮做的,中间加薄玻璃的罩子,罩子周围用几根铁丝做一个网套。不管是泡子灯还是提灯,都不怕风吹,尤其是提灯,全封闭,风再大也不怕吹灭。而泡子灯风小了没事,风太大就不行了。泡子灯需要用手端着,点着了以后怕晃,提灯不怕晃。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第五章 收 秋
收秋之一 作 物
在化肥农药大面积使用之前,华北平原的土地产量是十分有限的。那时候有一句口号叫“跨黄河”、“过长江”,黄河指的是亩产粮食400斤,长江指的是亩产600斤。
拔麦子的年代,一亩地打上200斤麦子,都不过是奢望。我们村西边的赵庄,村子小人口少土地少地力差,没有能浇上水的耕地。有一年天旱,全村收的麦子,交完公粮留完种子,剩下的不够分,全村人炸了一顿油条吃,这一年的麦子就没有了。
农谚说,七月十五定旱涝。也就是说,一般的年份,到了农历七月十五前后,秋季作物都长完了庄稼颗,不怕水淹了;还有一层意思是:农历七月十五以后,雨季过得差不多了。以后即便还有降雨,一般也会是小雨,不会像夏天那样下的水量太大泛滥成灾。也就是从七月十五开始,秋季作物陆续开始进入成熟、收割的季节。
我们这里种植的作物比较庞杂,会有很多种。以作为主食的粮食来讲,秋季就会有玉米、高粱、粟、黍、稷等多种。这些品种熟的有早有晚。其中以高粱对农民的价值最大。虽然高粱并不好吃,但是因为产量高,秸秆是盖房子所必须的东西,家庭常用的盖帘、篦子也都是高粱秆做。所以那时候尽管大家不怎么喜欢吃高粱,却一直都离不开,种植的面积不小。玉米不单是农民家庭的主食,同时全国的很多城市,也是居民粮食最主要的供应品种。而且,玉米的秸秆,是村里的牲畜的主食。因此,玉米是我们那里秋季作物的首选,当然的老大。其它的几种,是所谓的杂粮,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
听不少人说,绿豆属于比较奢侈的粮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生产队时期,上边没有对我们这里下达征购任务,而我们村绿豆种植相对较多,所以,村里人平时都能有绿豆杂面吃,喜欢的人也实在不少。不巧的是,绿豆面有一股我受不了的味道,那时候没福享受。后来岁数大了,喜欢吃了,却没有那么大量种植的了。除了磨杂面,绿豆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泡豆芽作为菜食用。不过,一般人家平时舍不得吃,只是在家里请人帮忙,或者过麦秋的时候才会泡一些。

除了作为主食的粮食作物,还有不少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当中,豆类的品种比较多。我的记忆中,我们村就会有黑豆、黄豆、青皮豆、鸡眼豆等好几种。黑豆是用来作为大牲口骡子马等食用的,“草料”里边的料,主要就是指黑豆。其它几种,大都是用来提供油脂和蛋白质的。但是那时候,我并不记得队里有豆油分给社员,应该是上交的比较多。剩下的一家分那么一点,主要过年磨豆腐和麦收泡豆芽用。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秋季作物当中最先收获的,是作为油料作物的芝麻。芝麻主要用来磨香油,村里不时的有卖油郎来到村里换香油,二斤八两芝麻换一斤。现在超市里很多种香油卖,贵的便宜的都有。但是二斤八两换香油是老官价,延续多少年传下来的,否则卖香油的就会赔本。我回村的时候,听村里种芝麻的人说,现在的芝麻都要卖到12元左右。所以,超市那些十几二十几元的香油,其真实性实在值得怀疑。
据说芝麻比较怕涝,所以早早的长的很高。当三伏天一过,芝麻的荚(我们这里叫梭)就开始慢慢由绿变黑,最后变黄,队里开始安排收割芝麻了。如果芝麻的梭刚开始张开的时候,随手揪一个,直接倒进嘴里,嚼着嚼着就有了香油的味道。为了避免过多的丢失,往往,不等到芝麻梭开始张嘴,生产队就会安排社员砍回去,整捆的靠在一起,放到场院里头朝上晒。等晒到所有芝麻梭张开嘴了,直接拿一捆儿反过来头朝下使劲拍打,芝麻粒就会自己掉在地下铺好的席子上。
油料作物中,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是棉花。本来棉花不算是油料作物,主要是用来纺线织布的。但那个时候,我印象当中,村里各家一直都是吃的棉籽油 ,所以把它归为油料作物当中。在棉花长棉桃之前,秧子上也会开出五颜六色的“棉花”,这时候的花,是普通植物都会开的的那种花,并不是棉花的花。前期开的花谢了,才会结棉桃,棉桃里边包着的,才是能防线的棉花。刚结成的棉桃很嫩,是绿色的,里边的棉绒很少。经过一个多月的生长棉桃逐渐变干,变大,被太阳晒的张开,白色的棉绒干了,才可以收获。
那时候棉花的收获期很长,从刚入秋开始,生产队就安排人拾棉花。不管大人小孩,每个人扎一个带兜子的围裙,像袋鼠前边的袋子,不过比袋鼠的袋子大很多。从张开的棉桃上摘下棉绒,放进兜子去,兜子满了,回到地头倒掉重新开始。棉花开的最旺盛时期过后,棉花秧上还会有不少已经变成黑色,但没有张开的棉桃。这些棉花秧仍然在地里,一直到冬天叶子落光了,上边还会有零星的棉桃被太阳晒得张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农村收棉花,已经见不到围着围裙到地里摘了。大家会在棉花的开的最好的时候,把棉花秧连根拔起来拉回家,慢慢摘上边的棉花。这样做,虽然影响了些许的产量,却能保证不被人偷,算起来还是可以接受的。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芝麻





绿豆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收秋之 瓜 果 飘 香
收完麦子是夏季,过了三伏就到了秋天,秋季作物就渐渐开始成熟了。
之所以喜欢秋天,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食品丰富。 在其它秋作物成熟之前,各种瓜已经开始源源不断的成为各家餐桌上的菜肴了。
尽管半大小子们整天惦记着生产队的瓜田,但是看瓜的人似乎总是技高一筹,最后能成功从瓜园里得手的,没有几个。 生产队的瓜园里,瓜的品类十分丰富。仅以甜瓜而言,就有脆甜瓜,花甜瓜,面甜瓜等数种。其它的像小崩瓜,脆瓜,蛮瓜等不一而足。似乎黄瓜在那时候是比较稀缺的品种,最起码我们村不种,而代之以菜瓜。菜瓜比黄瓜粗,也长,外表有长条形绿白色相间的条纹。菜瓜直接入口,不如黄瓜脆,也不甜,口感不好。所以,一般家里都把菜瓜当菜吃,吃法跟黄瓜类似,用擦床擦成丝凉拌,或者切片炒着吃。因为油少,人们普遍不怎么吃炒菜,平时餐桌上以凉拌菜为主。家里有客人来,或者有重活需要找人帮忙的时候,才会炒菜。
还有一种可以做菜吃的,是蛮瓜。蛮瓜的外表有点像西瓜,个头稍小,颜色稍淡。蛮瓜并没有西瓜那样多汁,直接入口的话,跟菜瓜类似,口感会比较“茛”,不脆,也不是很甜。这两样瓜都不太适合直接吃,村里都是用来做菜。最广泛的吃法,是用插床插成丝,放点蒜泥和醋,搁点香油凉拌。说不上多好,跟黄瓜有一些差距,总好过没菜吃。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不管菜瓜还是蛮瓜,瓜园里都会选个大的留作瓜种。这些留作瓜种的瓜,要长得比较老,里边的籽才会饱满。长得老一些的菜瓜和蛮瓜,直接入口的时候,跟嫩着的时候就不太一样了。这时候水分更大,原本发茛的,现在变软,变得更肉头。口味也因为汁液比原来多,变得酸中有点甜,比嫩的时候好吃多了。
适合直接入口的,是脆瓜。这种瓜长好了纯白色,微甜,咬上去牙齿几乎没有阻力,口感很棒。现在市场上还能见到卖脆瓜的,不过更多已经跟甜瓜杂交,有一种“羊角蜜”,跟原来的脆瓜最像,价格也比较高,很受大众欢迎。
孩子们到瓜园偷瓜,首选是各种甜瓜。外表带花纹,与菜瓜有点像的花甜瓜,我们村的园子里肿了不少。各种甜瓜都在地里长到种子变成红色,队里才会摘下来给社员分,这样的甜瓜,从甜度上说,跟现在市场上卖的甜瓜,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相比较之下,今天市场和超市里卖的各种甜瓜,甜度最多跟那时候的脆瓜相当。这也没有办法,甜瓜的籽一开始发红,就意味着熟透了,很快就会变软,没办法长途运输了。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很多东西不好吃,跟不方便运输有很大关系。许多农产品,如果等长到好吃了,就只能在地里才能吃到,运不出来了。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菜瓜

花甜瓜
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时候的瓜,普遍比菜要便宜很多,和现今的状况正好相反。现在不管是超市还是市场,一般情况下瓜都比菜贵多了。瓜和菜,经常会被同时提及,比如砍瓜切菜,瓜菜代等等。我们那个时候,尽管生产队分的瓜比较多,每一家都不会缺,但是几乎每个小男孩都会有偷瓜的经历,不会被大人视为偷。如果是菜,那就不一样,偷菜的人很少。至于原因,我想,如果仅以自己的口腹之欲为目的,在别人眼里看来是有情可原的;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以家庭占有为目的,性质就会不一样了,会被看成贼。
我们村管偷瓜不叫偷,叫扒瓜,或者爬瓜,具体哪个字没有考证。盖因瓜园的瓜秧比较低,一般偷瓜者,都会从瓜地旁边的沟,或者长得稍高一些的庄稼地里爬过去,将自己隐身于瓜秧中间。如果是光头不穿衣服,行踪再隐蔽一点,在天比较热的中午,看瓜的人就算不睡午觉,也很难发现。当然这活儿一个人不行,需要团结协作,一个趴在瓜垄里摘,摘完顺着垄往外滚,外边需要一到两个人传递。
我们村爬瓜有一个顺口溜,是我们自己编的:下定决心去爬瓜,不怕牺牲多爬俩,排除万难都吃了,争取胜利往家拿。往家拿,那是个别人。虽然爬瓜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一般来讲,农村老实本分的良民居多,偷瓜带回家还不如扔掉,带回去是要拳脚伺候的。即使不往家里带,也存在很多风险,看园者有的时候发现了认出你来,抓不着你也会向家里大人告状的。瓜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生产队分瓜的时候,会各个品种搭配开,每一样每人多少斤,然后堆在一起,写个户主的名字贴在其中最大的一个瓜上。我们村的菜地很大,种的菜和瓜很多,赶上旺季的时候,三天两头分,自己家吃不完,就给就近的亲戚送去。

村里能种的水果,十分有限。在上半年,主要有杏和桑椹。周边的村子,有不少的杏树,麦收的时候,经常走街串巷的来村里卖杏。那时候杏比较便宜,一般一斤的价格在5分钱左右,也可以用粮食换,一斤粮食换五六斤。
我们村杏树少,只是在几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不多的几颗。生产队种的多的,是桑椹。在我刚要记事的时候,我们村有一段时间养蚕,后来蚕不养了,桑树却保留了下来。留下的桑树,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收获桑椹。麦收之前,队里会不止一次的给社员家里分椹子,红的白的都有,以白色的为主。我的印象中,长熟了的椹子,是白的好吃;不太熟的,红色的味好。生产队分的桑椹果,除了自己家吃之外,还可以拿出去跟别人换杏吃。
据说杏和桑椹都不能多吃,吃多了会流鼻血。类似的不能多吃的,还有枸杞。枸杞不能当水果吃,必须晒干了卖给供销社,社员分不到。但是这难不倒嘴馋的半大小子,经常抽空到枸杞地里吃个满嘴发红。有的人不小心吃的多了,我还真见过流鼻血的。大概这几样都属于热性的食物,也就是现在说的大补,确实不能吃的太多,否则身体会受不了。
除了上边说的水果,到了秋季,能算得上是水果的,就只有枣了。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收秋之 摸 枣
除了瓜,枣也是可以偷而不会被视为贼的。
秋日的太阳,不像夏天那样灼人,照在身上暖暖的,很是舒服。闪烁的阳光,照在枣树上,绿色的叶子掩映下,红色的枣子鲜艳耀眼,似乎在向孩子们招手。早晨喝的那碗黏粥,一两个小时就会消化的干净。正长身体的孩子,饿得实在是太快。睡眼朦胧中醒来,除了喝点粥,没有胃口吃下更多的东西。
枣树除了各家的院子里有,村里的闲置宅基地也有。有的人家的树虽在院子里,但是长满果实的树枝,红杏出墙一样伸进胡同里,被满枝头的红枣压得弯下腰来。原本很高的树枝,这时候显得没有那么高。 似乎,那时候村里,并没有除了枣之外的其它水果。尽管每家的院子里都会有枣树,但对于一般小孩子来说,更愿意到自家院子外边 的树上去摘。说是“摘”,一般大家采取的方法都是用砖头或土坷垃打。
半头晌半过晌的时候,大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村里的人很稀。肚子已经饿了的我们,破房框子上捡一块土坷垃,瞄准伸进胡同的树枝,使劲的扔上去,便会有噼里啪啦的枣子落下来,伴随着树叶在空中飞舞,然后落到地上。飞快的捡起来,撒腿就跑。不然,谁家有不用下地的老人在家,就会有很大声的骂声传出来。一旦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告到家长那里,很是麻烦。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枣树一般都长的很高,爬到树上去摘是不安全的。第一是不容易发现有人来,逃跑不及时被主家抓住。抓住了除了被人家打,回家还要被自己家的大人打,这样风险很高。或者即使侥幸逃了没有被抓,被人认出来告诉家里大人,一样也是要挨揍的。所以,大多数的孩子,采取的都是宁多无少的方法,打一砖头不计战果及时逃跑。这样做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砖头打下来的枣,良莠不齐,有红有青。红的甜好吃,青的就没什么味道。

我们村的小学没有院墙,相邻的一家男主人耳朵不好使,叫聋子海。他家院子里种了许多棵枣树——那时候我们村一般人家的院子都很大,在半亩以上,大的会有一亩左右。聋子海家的院子更大,院子里有二十多颗枣树,而且品种齐全,小枣,大枣,脆枣,金丝枣,犁枣,应有尽有。作为邻居,在老师的教育下,上学的时间里大家都是好孩子,与聋子海家的枣树相安无事。一放了学,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他们家住在村子中央,也没有院墙,院子里会被过路的人踩出来几条小道。
据说聋子海的耳朵并不是真的聋,只是为了避免很多麻烦。以前他是旧军官,听说级别还不低,七十年代中期,他还偶尔教一些初中生念英语。平时他的耳朵是聋的,进出各家掏大粪,带着口罩,别人跟他说话,很难看到他有反应。当然,他看到别人都会主动说话,至于你是否跟他回话,回话说了什么,基本上不在他考虑的范围。所以在孩子看来,这个人是有点怪的,心里对他就有点惧怕。
当然,男孩子他是抓不住的,毕竟那时候他就六十多岁了。男孩子采取的都是游击战术,每人拿一块砖头,照着树上枣子密的地方用力投过去,就会噼里啪啦掉落一地,飞快地捡起来撒腿就跑。只要你逃跑的及时,聋子海就算是看见了,也会装作没看见。所以,没有院墙又四通八达的老海家,是大家光顾的重点。

楼主:592851055

字数:5599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1-02-20 23:58:45

更新时间:2021-04-09 14:09:07

评论数:37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