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远去的村庄

远去的村庄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织成的席子,干净洁白,中间没有任何的毛刺儿,坐上去很舒服。我猜想,接茬应该都在席子的背面,靠近边缘部位。因为,席子是要往炕上铺的,到了夏天就是凉席。人光着身子躺上去,既不能被扎着,也不能被划破皮肤。这就是说,席子的每一根篾子,都要求光面朝上,不能有毛边,更不能有折断。最难的就是席子的四个边,要达到不扎人不拉人的要求,就要使篾子得到充分的浸泡,并且编织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保证在折返180度的时候不会折断。即使是用过好几年以后,照样不会折断。
电影《地道战》当中,很多人家把地道的出入口设计在炕上,掀开席子就是地道口。把地道口设计在炕上,上边盖上席子再铺上褥子,一般人很难想到。确实,贫穷的庄稼人,家里边根本没有多少像样的家具,地道口很难找到隐蔽的地方。这样设计,确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那时候的村里人,把吃酒席,也叫作坐席。炕上铺席子没有褥子,很多人坐到炕上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戏称为“坐席”,然后大家打趣一番。
其实,那时候人们普遍条件很差,穷得叮当响,真正能吃宴席的机会,少得可怜。而每家的炕上,都会有苇席,“坐席”虽然是戏称,恐怕也反映了大多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跟着自己的母亲破篾子织席的时候,就不记得自己的手清爽过,不是被篾刀割了,就是被篾子的边缘拉了。既要保证破篾子的速度,又要保证篾子的质量,对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来说,实在不是那么容易。任何一件事情,当一个人抱着游戏的态度去对待的时候,身边的一切,可能都是有趣的,美好的,令人愉悦的。反之,当人们身边的事情,成为了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这样每天机械的重复着基本相同的动作,再美好的事物,也就失去了原本的美好,变得让人厌烦了。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建筑之六 院 墙 与 门 楼
房子盖好了,就可以直接住人。但是,一般来说,每一家的房子,都要建一个院子圈起来,这才像个人家。有的家庭条件实在差点,院墙低一点,没有大门洞,装个木栅栏当门。因为家里厕所什么的都在院子里,如果没有院墙,一家人基本上没有多少私密的空间,显得不伦不类,自己和别人都感觉别扭。
院子是土坯垒成,垒的非常简单,大多也不很高,刚刚超过一般人的身高。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轻松一跳,就可以上到院墙上边去。大多数人家,用土坯垒完了院墙,还会在墙头上边加一个帽:切一节高粱秸横在土坯墙上边,高粱秸上边的土坯块越往上越小,最后泥上麦秸泥,形成一个弧形,从一边看像个斗笠。
但是,墙头仍然显得低矮。村里有人结婚,年轻人流行闹洞房,而且大多数的闹洞房,不限于结婚当天,会持续较长时间。这个较长时间会有多长,决定于新郎新娘的脾气性格,以及人品。当然,此后的所谓闹洞房,不同于结婚仪式当天的,一般都不过是听墙根。闹洞房者,以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居多。这些人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翻过院墙,来到别人家的窗台下边,凝神静听。如果只是听到别人说话,就记住谈话的内容。如果除了谈话还有别的动静,听墙根的人就会故意闹出动静,惊动屋里的人。要是屋里的人不管不顾想睡觉,或者之前已经睡着了,这些听墙根的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要教你起床开门追出来。对于十几岁的半大小子来说,低矮的院墙挡不住人,跟没有差不多,借助速度可以一跃而过。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当时村里的房子大多是土坯建造,用砖的地方不多。能见到砖的地方也有,就是各家大门的门楼。
院子是家庭成员活动的独立空间,但是院墙过于低矮,只能挡住院子外边的人的视线。真正能让院墙发挥应该有的隔绝作用的,是大门。只要稍微有一些经济条件的人家,都会建一座带门楼的大门。
门楼一间房子那么大,大多都是砖砌的,最不济也是砖砌成四个角,其它部分用土坯。一般人家的门楼,都会有门楣,可以贴一副对联的横批那么大地方,周围会有砖雕和带图案的瓦制工艺品。当时红砖还不太流行,大多是很多年前留下来的,砖雕和工艺瓦显得非常古朴,图案十分精美。有花鸟,有文字,砖雕用在门楣上,工艺瓦用在滴水檐。 大多数人家的大门,是对开的木门,不是特别宽大,但是会比较厚重结实。门扇的边框上下两头都做成圆形,上边插入一个铁箍当中。大门的门槛部位,会有两块过门石。过门石多是非常平整的青石板,两三寸那么厚,中间部位有个轴碗,门扇边框部位的木头底部是圆形,直接放在青石板中间的轴碗上,可以让门转动起来非常灵活。门框上沿距离门框有较大的距离,方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门扇卸下来。卸门扇非常简单,成年人往上轻轻一搬,门扇的下沿就离开过门石,稍微倾斜一下往旁边一拉,上沿就脱离了铁箍。所以,这样的大门,象征意义多过实际用处。即使大门锁上了,也能轻易被卸下来。而且,当时来说,锁大门所用的锁,还是旧式铁匠打制的手工锁,开启非常简单。经常听人们说,锁,是防君子不防小人。锁了大门,并不能挡住别人进去,即使打不开门,低矮的院墙还是挡不住人。
以前农村人建房子,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划,怎么方便怎么来,村庄的建筑整体就会显得有点凌乱。我们村尤其如此,不但街道不整齐,胡同也是。村里边有很多的空宅院,前后邻的房子里出外进一点都不规整。有的地方有死胡同,有的胡同有拐弯,这样就更不能保证自己家院子的安全。因为土坯建造的房子本来就不高,随便从哪一家的院墙上,轻轻一纵就上了房顶。不过,那时候家庭里的财物不多,即使进去了,也没多少东西可偷。偷瓜摸枣,是十岁以下的孩子爱干的事,这么小的孩子登梯上高翻墙进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稍大一些孩子这样干,会被村里所有人瞧不起。小孩子发费情有可原,半大小子这样,就是人品不佳。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勒篾子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当时的农村,除了院墙普遍低矮,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有家庭的院子都很大,大的甚至有一两亩。这么大的院子,可以种不少树,我记得的,一般人家院子里都会有好几颗枣树,还有的人家会在院子里种上石榴。石榴树大概是热带植物,冬天比较怕冻,到了冬天,都会用很高的高粱秸把石榴树围起来保温。
除了树,许多人家的院子里还种着各种菜和花。院子里所种的花,以我们村里人所称的“秫秸花”为主。秫秸花应该是一年生草本,枝干可以长得很高,花直接开在枝干上,没有旁支。这种花花朵很大,各种颜色都有,花冠可以入口吃。花谢了以后的花仔,嫩的时候也可以吃。似乎,那时候人们非常关注吃,凡是能吃的东西,几乎都会有人吃。现在想起来,每个家庭的院墙和大门所封闭起来的,还真的是满眼田园风光,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不是那时候的人们太穷吃不饱肚子,在这样的村庄这样的院落度过一生,会十分闲适,惬意。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建筑之八 牲口棚
生产队的大院子,是土改的时候没收的地主家的房产。院子很大,有十来亩的样子。据说这院子里以前有楼房,村里人称作“后楼上”。不过我记事起,就没在这里见过楼房,大多是作为库房的青砖瓦房,最后边的一排,是生产队当牲口棚的土坯房。我们村两个生产队,大院子前后排相邻,就占到了村里大街的大半边。
牲口棚养了十来匹骡马,三四十头牛。骡马的待遇明显比牛要高,牛是十来头一间大棚舍,骡马三四头一小间。牛吃的基本上以草料为主,很少加料,骡马却时常要加料,农忙的时候加的更多。牛的食槽是砖垒成的,粗糙又不干净,骡马的食槽是木制的,干净整齐。
一般的生产队,都会养一群羊,多少不等,我们队的羊群有七八十只,分三四个棚舍。牲口棚尽管每天都打扫,还是会有很大的气味,尤其羊圈,气味更大。生产队有两个专人换班喂养牲畜,当班的时候吃住都在牲口棚。除了喂牲口,还负责打扫牲口棚,把每天的粪收集起来集中到一个地方。耕种之前,队长安排不少人往地里运粪。粪运到地里,是一土车一土车的小粪堆儿,还需要人们拿铁锹均匀的散到地里。放羊的吃住不在羊圈,白天把羊赶出去放,晚上赶回来。所以,牲口棚里的粪肥,堆积的很快,隔一段时间就要运到专门积肥的地方去。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尽管有气味,牲口棚仍然是小孩子喜欢光顾玩耍的地方。因为这里院子大,房子多,有仓库。小孩子活动量大,家里吃饭基本上都是水饱,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消化完毕。所以,大家所谓的玩耍,踅摸吃的东西,肯定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村里人平时吃饭,主食尽是高粱玉米小米,而牲口有豆子吃。尤其农忙的时候,骡马甚至牛都需要加料,这料,一般都是炒的,或者煮的黑豆。这些料豆,是孩子们的主要目标之一。饲养员的宿舍不敢去,骡马的食槽,就是很多孩子打游击的地方。人多目标大,容易引起饲养员的注意,大多数时候都是分散游击。
牲口棚有好几个,饲养员不可能有精力一直盯着门口,他们在不断地干活。对付他们,分散游击是最理想的战术。提前躲在某个隐蔽的角落,瞄着饲养员,看见饲养员从一个棚子出来了,飞快地溜进去。骡马的食槽相对比较长,大概一米多,正在吃草料的骡马,只要你不干扰它吃草,是不怎么理你的。趁着牲口抬头的功夫,飞快地把小手伸进槽去,从草底下摸索出豆子来。为了防止牲口光吃料不吃草,一般饲养员会把拌进槽里的料豆拌的很均匀,所以找起来也不是那么顺利,一般收获不大。胆子大一些的孩子,会闻着煮料豆的气味,盯着饲养员煮豆的房间。等饲养员去给牲口加料的档口,偷偷溜进煮豆的房间,直接从煮豆的锅里抓豆子,这样收获会大得多。

平时饲养员喂牲口,不光白天要喂,晚上也要起来给牲口加草加料。因而,牲口棚配备着一般人家都不会有的马灯。马灯各个牲口棚都有,一晚上都点着不会熄。生产队没有办公室,白天干了一天活的社员,吃完晚饭都会来到牲口棚。饲养员的宿舍,是队长和记工员给社员核记工分的地方。队长和各个小组带工的,都会在饲养员的宿舍等着给所有社员作证。只有自己说参加了哪一项劳动不行,需要有队长或者队长委派的带工人证实,记工员才能确定每个人是不是虚报。所以到了晚饭后,牲口棚会显得很热闹,人们熙熙攘攘的来到,三三两两的离去。各种消息都会从这里发散或者汇集,是大道消息和小道消息的集散地。想来,当时的生产队条件也十分有限,连办公室都没有,队长和记工员来到牲口棚给大家记工分,就是为了省点灯油钱。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牲口棚晚上是记工分的地方,白天是社员们集合等待出工的地方。所以,不管白天还是晚上,这里都那么热闹。每当大队的钟当当的敲响,社员们三三两两的来到牲口棚的大院子,等待队长派工。
等待的这段时间,人们根据自己的交际圈子围拢,席地而坐,各种打趣的、开玩笑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那时候,一般被人们开玩笑比较多的,都是村里的大辈儿,哪家的媳妇脾气好,或者平时爱跟别人开玩笑的,是大家调笑的重点对象。严重者,有可能会在大街上被几个大老爷们摔倒在地上。这些被男人们围攻的妇女没有办法,只有高声叫骂,往往更加引来更多人的哄笑声。
地里的活儿不太忙的时候,生产队就会安排队里的老弱,到牲口棚铡草。大概除了麦收和秋收,其它时间都需要铡草,队里喂养的牲口多,很是能吃。所以印象当中,到牲口棚里玩的时间很长。像我一样,那些还不到下地干活年龄的孩子,大多会跟着自己家的大人来这里活动,这是比较幸福的时候,大人干别的活的时候,是不允许带孩子的。小孩子们在这里,不但有家人陪伴,还能偶尔从铡的草里,找到一些遗漏的玉米穗拿到炒棉籽的锅里炒一下吃;还有的时候可以找到一些废铁,拿到村里的代销点换几块水果糖。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建筑之九 村庄布局
我们村,在周围的村子当中,算是小村,当时有一百户左右,五百来人。
就是这样不大的一个村子,因为村庄的建筑布局严重缺乏规划,整个村庄显得散乱。户数虽然不多,整个村庄的面积却有四百多亩,很是不成比例。
据说,我们村子是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的。当初前来的时候,就只有一家人,弟兄八个,所以,村子又名“哥儿八”庄。当然,村子是否真是从山西迁来,已经没法考证。据说,以前村里搞深翻土地的时候,曾经从地里挖出过另外一个村子的痕迹。看来,我们村这块地方,可能历史确实不太长。
我们村之所以没办法规划建筑,占地面积如此之多,是因为村子中间的大坑。一般的村子,坑会在村子的边缘,不会影响人们盖房子。我们村却不同,大坑的主体,是一条南北方向的水沟,最早的房子建在大坑北边。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坑的东西两边也有人盖房子,其中一处取土,就在大坑的东北角相隔不远,只有三四十米的地方。另一处取土点,在整个村子的西边,后来形成了苇子坑。
村子形成后,大概因为夏天雨大的时候,大坑里的水满了,没地方排水。于是在大坑东北角的小坑边上,向北挖了一条排水沟,通向村子外边的水渠。后来人口继续增加,水沟东边也成了村子。所以,整个村庄看起来,大坑北边的房子,地基最高。东西两个方向,地基稍低。村庄的建筑和村里的几个坑,间杂交错,非常散乱。原本,大街是南北方向,到了坑边,不得不拐弯向东。整个村子,并没有一条贯穿全村的大街。
由于大街的乱,也就造成了胡同的散乱。本来在平原地区,村庄的建筑,是非常容易规划的,横平竖直,方向很容易取正。就是因为这几个坑,造成村子里的胡同,大多也不能到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拐弯,有的倾斜,还有的是死胡同。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据大人们说,村子外围,原来是有围墙的,就像以前的城堡,围墙把整个村子围起来,前后两方向都有门。不但整个村子有大门,每个胡同的两个口,都装有大门。不过,这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反正我是没有看见过。听父亲他们说起的时候,似乎他们都经历过,看来并不会太遥远。
村庄和胡同之所以装大门,主要是为了安全。以前的世界不太平,经常会有盗匪出没。据说,我们村曾经出过黑帮大佬叫昆山爷,手下弟子十数万,黑白两道通吃。后来闹日本鬼子的时候,有一次不小心被人一枪打死了,他的弟子齐聚我们村给他报仇,人山人海看不见边缘。
像我们村这样没有多少财力的村子,所建的围墙,也不过是土坯的。在冷兵器的年代,多少能起到对那些小毛贼的防护作用。到了热兵器唱主角的现代,这样的防护措施,显然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故而,估计最迟在抗日的年代,村子的围墙就被拆除了。几十年没有多大的人口变化,村庄的整体布局也就固定下来,成为了我小时候的样子。
本来,按照改革开放之初的发展趋势,人们的经济条件迅速得到改善,村庄的面貌,应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才对。然而最近几十年,人们的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恐怕让所有人措手不及。许多做生意致富了的生意人,并没有在村子的老宅基地上建更好的房子,而是纷纷到县城买房定居。
同时,最近这几十年,村里的大学生,相比于以前,也是呈几十倍的增加。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整个村子,没有出过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只有不多的几个师范生。这些年,不但每年会有好几个考上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连清华北大这样名校的学生,也不再是十分稀奇。这些外地就业的大学生,大部分没有把精力用在自己的故乡,大多在外地城市定居。更有甚者,把父母全都接过去,一起生活。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人们习惯的“父母在不远游”,“故土难离”等观念,不断地被颠覆。或许,用不了多少年,新农村建设的风潮,会将我们的村庄彻底淹没。
最近几年,村里已经开始出现以前没有过的现象,土地转包。有些有能力也有财力的家庭,跟其它人家签订承包协议,以每年几百元的价格,将别人家的土地租过来集中经营。而将土地租给别人的人家,或者出去打工,或者直接到土地大户那里打工,劳动强度比以前小,收入却比以前高。
相信会有那么一天,这些远离城市,缺乏规划的村庄,会被城镇化的历史大潮所淹没,真正的成为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第三章 家 具
关于村庄的记忆,似乎除了吃,就是无穷无尽的劳作。所以,家里的生产工具是不能不提到的。这里我所说的家具,指的是每家的生产工具,或者说是种地用到的的主要用具。因为那个时候,除了养猪养鸡,一般农户也只能靠纺线织布,不但解决自己家里人的穿衣问题,还要完成上边下来的任务挣工分为家庭增加收入。
要说农民家里比较大的家伙,应该还有很多,像什么马车,犁,耧,等等。可这个时候是合作化,生产队,一切生产工具都在生产队里,所以家里比较值钱的东西,也就只剩下纺线车和织布机了。
家具之一 纺 车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就讲究男耕女织。男耕需要女人参加,女织却不需要男人参加。
要织布,需要先把棉花纺成线。纺线,用的是木制的纺线车。
纺线车,在四五十年前,不说在农村,就算是在所有的城市里,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时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解放区人民齐丽丽擦啦啦索啦啦啦太,纺线线呀么嗬嗨。这首歌可以说是全国所有人耳熟能详的,流行范围远超过当今最红歌星的最红的歌。电影里总理在当总理之前,于某边远山区摇纺车的镜头,是深入全国人心的经典画面。可见,纺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
其实纺车构造特别简单,简单到现在的人看了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纺车整体都是木制的,木制的支架就是两块平行向上相对而立的木板,大概三十厘米高。两块木板底部固定在一根木制的十字架上边,十字架的两根木头一长一短,短的是支撑用,长的伸出左边去固定缠线的铁制顶杆。向上的两块木板平行相对,顶端横向相距十五厘米左右,有一根横轴连接,就像是现在自行车的轴。轴的上边向外发散的几根木条,像是自行车辐条。从外形上看,纺车的主体很像自行车的轮子,只不过没有外圈的瓦圈和轮胎,“辐条”的顶端每根木条互相错开,顶端形成两个相对的圆形面。在轴的部位装一个把手可以摇,使没有瓦圈和轮胎的车轮像自行车轮子那样转。“辐条”的顶端是互相交错的,成为两行,每根“辐条”最外端有个小眼儿,把线从小眼儿里穿进去,就会让所有“辐条”顶端封闭起来,形成一个名符其实的轮子。这个轮子的作用是皮带轮的大轮,右手摇纺车的手柄使轮做圆周运动,然后通过一根线作为皮带带动一根铁质的顶杆,顶杆的直径也就二三毫米,是为小轮。右手摇动纺车,顶杆的转速200倍左右于手摇纺车的速度,左手把棉花拉成线绕在飞速旋转顶杆上,技术好的,纺出来的线均匀而又细密;技术不好的,左右手不协调,纺的线疙疙瘩瘩,难看又不结实。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纺线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纺线的过程,说起来很热闹,其实动作并不复杂:右手不停地竖向画圆形,左手拉住线从顶杆一方向自己头部的左后方向运动,棉花就会变成线缠在了纺车的顶杆上。不费什么力气,只不过需要左右手协调动作,有点枯燥。但这纺车的“纺”,却是男耕女织的“织”的前提。女孩子大概从十岁左右就开始学纺线了,纺线的质量标准是纺出来的线细密,均匀,有足够的韧度,才能为织出高质量的布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摇纺车的右手转速要快,拉线的左手拉的速度要匀称,否则纺出的线粗细不均,疙疙瘩瘩的,织出来的布质量也不会好。
当然,纺线之前,还有一道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搓棉花。去掉棉籽的棉花叫皮棉,经过弹棉花机弹过的棉花,比皮棉更加蓬松柔软。用手撕下来一大块,两手慢慢的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多长的棉条,像是包饺子擀剂子之前的面搓成的形状,我们村成为布吉(音,什么字没查到)。每次纺线之前拿一根布吉,从布吉的一端用手捻成一小段细线,绕在纺车的顶杆上,才开始正式纺线。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真佩服我们的先人,在没有大量钢铁产出,没有车床刨床铣床的年代,仅仅利用几根木条几根线,和一根几毫米粗的铁针,就用皮带轮的原理解决了纺线需要的转速问题,几千年来解决了这块占世界将近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土地上的人民的穿衣问题。即使近代工业在十五世纪已经在中国大地上萌芽,利用水力驱动,效率高很多的机械纺织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产生,可直到三十几年前,广大的中国农村,仍然把这样木制的纺车作为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所谓男耕女织,几乎所有农民的所有时间都被占用在了土地上边,没有任何所谓的业余时间。男人不耕的业余时间,还要打猪草养猪,还要满世界去搂草做烧柴用。而女人们,摇纺车之外,还要织布,还要做针线活,为家人的穿衣盖被忙碌。而她们最擅长的运动,就是这样右手绕圈,左手来回伸缩的纺线运动了。
纺线是农村女人的必备技能,女孩子们从很小就开始学纺线,心灵手巧的,七八岁就可以纺出高质量的线。不会纺织不会做针线活,在农业时代的农村,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技能,嫁人都不会有人愿意要。人说出家人青灯古佛相伴一生,在封建时代的农村,女人们却是手摇纺车指穿针线脚踏织机相伴一生。除了生儿育女,真的没有多少生活的乐趣。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家具之二 织 机
纺线的目的,是为了织布。人类告别蒙昧的标志是农耕,是有羞耻之心,知道穿衣服。而且,夏天一过,北方的冬天是需要衣物御寒的。
女孩子一般长到八九岁就开始学纺织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告诉人们,纺织是女人的活。所以,只要不是地里的活特别忙的大麦二秋,各家的纺车都是从早转到晚。
纺出的线在顶杆上成一个陀螺形状,叫纺线锤。纺线锤从顶杆上直接拔下来,缠到专门的落子上。落子就是两个木制的十字架,用四根互相平行、二十厘米左右长的横木连接起来。两个十字架中间有眼,可以把落子穿到一根细铁棍上,以铁棍为轴,右手转动落子,左手握住纺锤,纺锤上的线就可以很快的缠到落子上。落子缠满,一个落子就成为织布机的一根“经线”。
织布机的构造有点复杂。主体是一个长约三米,宽约一米,高约一米半的木头框架。框架的一头有块横板,可以坐人。下边有两个脚踏板,左右脚各踩一块,各自带动框架上两排横木。横木的形状,有点像大号的箅头发的篦子,叫做柱。为什么叫柱?不是很清楚。我们那里的很多方言,跟普通话说法都有区别,很多字词也不能在普通话里找到相对应的。但是这个“柱”,不由得让人想起“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柱”。长长的经线,从“柱”的上下边分别穿过去,单数的在上边排一排,双数的在下边排成一排,从远处看去,确实有点像是琴上的琴弦。。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当然织布机织布并不是这样简单,还有立起来很高,结构更为复杂的架子。由于自己没有织过布,现在的大多数村庄已经很难见到织布机,所以详细的构造,已经不能说的很清楚了。只是凭着自己儿时的记忆,大概知道其工作的原理。每一根经线,在上织布机之前,需要先称好重量,在织布机另一端的一根木头滚子上缠好,保证每根经线一样长,并符合事先确定要织的布的长度。装在织布机上的经线,绕在织布机最远端的一个木架子上绷紧,不能有弯曲也不能有接头,否则织出来的布就会有疙瘩。同样的,纬线也不能有接头,否则布上边也会有疙瘩。至于两根纬线之间是怎样连接好的,我确实说不太清楚,我只知道纬线是装在织布梭里边。织布梭是枣木制作的,像个大的饺子的形状,一般都磨的非常光亮。梭子中间有个钢丝,缠好纬线的芦苇管穿在钢丝上,投梭子的时候,芦苇管转动,纬线被梭子带到另一端。芦苇管是事先缠好线的,线用完了,直接把芦苇管从梭子里拔下来,换上另外一根。

织布的人左脚踩下踏板,两排经线在“柱”的前边上下交叉,形成一个通道。右手把织布梭通过经线交叉形成的通道从右向左投到左手,然后右手拉住柱前边的木架向身体方向运动,将经线交叉处的纬线使劲打一下,可以让让经线交叉处更紧密,防止经纬线之间有空隙。下一个动作,右手把柱向前推,右脚踩下去,“柱”上下的两排经线完成又一次反向的交叉,左手的织布梭投向右手,左手拉着柱向后打一下,然后向前推,继续下一次投梭,踩踏板的动作循环。这样循环往复,前边缠绕经线木滚子越来越细,胸前的布越来越长。身体前边的布稍长一些,胸前有一根横着的圆木,转动圆木可以让织好的布卷在上边,身前的布重新绷紧。脚踩踏板、投织布梭和推拉“柱”动作比较有节奏,形成“哐当--克拉”,然后身体前倾,又“哐当——克拉”,这样的声音,单调重复。日复一日,各家的妇女、女孩基本上把空闲的时间都投入到摇纺车和踩织布机这两个非常枯燥的动作之中去了。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一般人家为了使织出的布好看,做出衣服有型,织布之前要“浆线”。浆线的时候,是小孩子比较高兴的时候,因为——要有好东西吃了。
浆线用的浆,是用麦子面做的。和好的面放在锅里反复漂洗,直到面里边的浆全部洗出来,只剩下面筋。怎么样浆线,说实在的,我没有太关注过,我所关注的是剩下的这面筋。今天的小吃摊上,烤面筋仍然是比较受欢迎的食品,在馒头都难得吃上的年代,虽然没有现在烤的这样味美,也很容易让我们欢呼雀跃,大快朵颐的。
往公家交的织布都是白布,村民家自己用,白布的用处并不是很大,只能做一些被里或者褥子的里面。而做被面、褥子面,或者做衣服,就需要织花布。要想织出有花条纹或者方格的花布,程序比织白布要复杂很多。织布之前,需要将经纬线染成彩色,然后精心计算每种颜色的线所在的位置,以及每一根纬线所用的颜色。这种复杂的计算,计算完了还要对每一种颜色的线进行称重,不是从事织布多年的巧妇,根本就干不了。
不由的又想起织女的故事。上述所说的纺车和织布机,其工作的效率是可以想象的。即使家里的女人终日劳作,还是不能保证所有家庭成员每年都有新衣服穿。而且,这种劳作是从小女孩,一直持续到老太婆,直至做不动才算为止。在这永无休止的劳作下,农村的女人们,除了神话里的人物,还能看得见别的希望吗?男耕女织,在农业时代,是保持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模式。农民,作为社会最底层,却又排在士农工商的第二位,可见其作用之重要。衣食住行,依,也是排在第二位,也说明了织布机在农民家庭里的地位之重要。
当然,这里是华北平原,是种棉花的,所以才会纺线织布。有的地方不种棉花,养蚕抽丝做衣服。既不养蚕又不种棉花的地方是怎样解决穿衣问题的,我不知道,反正所有的人都没有不穿衣服。

楼主:592851055

字数:5599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1-02-20 23:58:45

更新时间:2021-04-09 14:09:07

评论数:37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