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远去的村庄

远去的村庄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不管脱坯还是打坯,一家一户靠自己不能完成,即使自己家有三四个青壮劳力,也很难独立完成。打土坯太累人,需要的时间还长,没人替换不行。这时候在农村,家族的大小有决定性的作用。不管打坯、运坯还是拉土盖房子,都是请人帮忙。自己家族的人,没有特别重要的事,遇到这类需要帮忙的活不会推辞,即使自家有事,也需要先照顾修房盖屋。至于其他家族的人,就要看人家的态度,和自家的人缘决定了。请来帮忙的,都是自己家族的人,知根知底用着放心,效率也高,省时省力省饭菜。帮工的人都是义务工,没有工钱,最多每天管两顿饭。干这类的活,没有极特殊的情况,大多都会在春冬两闲的时候才会支架。这时候地里除了麦子,没别的作物,不会破坏庄稼。冬春生产队的活儿不忙,大家请假好请。再一个,这个时候一般家庭都有白菜,好做饭。
帮工,干的是累活儿,又不给工钱,招待人家的饭食,都要比平时自家吃的好。说好,无非是平时自家吃窝头,给帮工的人烙饼或者蒸馒头;平时自家吃煮白菜,给帮工的人吃带点肉的炖菜。再会过日子的人家,也不会在请帮工的时候节省。平时过日子节省,就是为了办大事用的,吃得太差了,会落人口实,以后家里再有事,不好找人。找到了跟自己家关系不睦的人,用着不放心,还可能坏事。我就听说,某家人在盖房子的时候,给人抽的烟不好,是四分钱一盒的墨菊。结果盖房子砌墙的时候,就有人把整盒的烟砌在土坯中间,一边往墙里摔烟,嘴里还一边嘟囔:叫你墨菊!叫你墨菊!
经常听到或看到一些人说,那个时候民风多么朴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帮人,团结。不知道大家是从哪里得出来的结论,反正我知道的,就是这种情况。大家都很穷,心里怨气不少无处发泄。同时,本来都是穷人,心里会瞧不起更穷的,言谈话语和日常行事,都会表现出心里的不屑来。路不拾遗那是传说,不是实际情况;夜不闭户是误解,家里除了粮食基本没什么东西,即使只有粮食,看护不好还都会被偷。侯宝林的相声段子,说的是小偷进到人家实在没东西可偷,脱下自己的衣服来装粮食,并不是说的解放前的事。大家恨不得家里多锁几道锁,或者把粮食拴在裤腰带上,何来夜不闭户一说?
我们村东南有个村子靠河近,经常遭水灾,所以地里收成比较少,相对周边的村子穷一点。这个村子有个习惯,一直传承到现在。每当这个村里有姑娘嫁到外村,送亲的人数绝对是上限,能去多少去多少。而且,这个村送亲的向以能喝酒著称,不管去哪个村送亲,不把双方大部分人喝倒了不算罢休。一般的村子送亲,吃饭喝酒一个小时结束的话,这个村总需要三个小时以上。即使是本村人有事请人帮忙,帮忙的人如果知道主家经济条件不太好,而且准备的烟酒档次低、数量不太充足,也会故意一直喝下去,直到把主家准备的酒喝光,重新去买。有的主家确实困难,喜事就会办的十分丧气。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建筑之三 房 顶
土坯的作用是砌墙,墙砌到一定高度,就要开始做房顶。做房顶一般会用到三种材料:木头,高粱杆(或芦苇杆),麦秸。
盖房所用的木头从粗到细分三种,梁、檩和椽。一般在两间房子中间的山墙上,固定一根直径三十厘米以上的粗木头,是为梁。梁的中间部位,保持去了皮的木头原型,两头接触土坯墙的部分,做成方形。两根梁之间,按距离分成几部分,分别用横木连接,是为檩,也叫檩条。檩条的大小,一般用十几到二十厘米左右粗的木头。根据房间的跨度,也就是梁的长度,一般每间屋用5---7根檩条。檩条之间,用直径十厘米以下的木头,或方或圆,钉在檩条上。梁除了起支撑作用,还用来固定檩条,所以最粗。梁跟檩条除了粗,还要求长得直,头和根部粗细差不多,匀称。梁,檩,椽子所起的作用,就是把大的平面分割成更小的,能够分担房顶上泥土的压力,使椽子上边的秫秸萡或苇箔铺到房顶上去以后,不会被它上边的泥土压塌。
在农村,给房顶上梁,是一个比较隆重的活动,一般人家都需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大多数时候,要由专门的主持人主持这个仪式。上梁之前,先给房梁的梁头拴上红绸子,还要放鞭炮。有的地方,主持仪式的人会要求主家提前准备一些馒头,掰成小块的,向房前屋后的地上扔过去,让附近或路过的小孩子们抢,抢光的越快,对主家就越吉利。主持仪式的口中念念有词,默念完毕,大喊一声:上梁喽!梁上拴的红绸子很粗,是作为绳子用的。上梁开始,先用红绸子把梁的大头提到房顶,然后再上比较细那头。不过,关于上梁的全套仪式,我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因为接触的不多,而且每一个主持人要求的程式都不太一样。不管上梁的仪式是怎么个具体情况,都是为了图个吉利,避免上梁的时候出现意外。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上梁,是吃劲的活儿,特别需要棒小伙参与。上完了梁,仍然需要力气活儿。梁被提到到墙顶之后,梁周围的墙需要继续往上垒,垒到跟梁平齐。这时候墙已经很高了,大概三米多。土坯有三十几斤重,要地下的人一块一块扔到上边去。扔到房顶高度的土坯,上边的人站活坐在墙上,一块一块接住了码到一边。 扔坯和接坯,都是既要力气又要技术的,扔的太低了接不住,摔下来碎掉浪费了,接坯的人也不安全。扔的太高了,接的人接的不舒服,需要把身体探出墙外,更加不安全。不管远了近了,都会导致扔坯接坯的双方很累。不过,真能扔的高出横梁很多的人,在村里并不会很多。据说,我们村只出过宝树大爷一个力气特别大,特别能扔土坯的。传说宝树大爷年轻的时候,有一次给人家帮忙盖房。歇工的时候,一个瓦匠坐在后山墙上跟宝树大爷开玩笑:“小树,都说你力气大,到底有多大?有本事,你把坯扔到我这来。”当时,宝树大爷站在前边的门口,距离后山墙有四五米远。见别人挑衅,宝树大爷决定给他个眼色看看。双手提起一块土坯,喊了声:“×××,你接坯吧。”然后就听见“吭、啊”的两声响,那个瓦匠直接被土坯砸中,从墙上掉到了地上。 当然,梁、檩和椽之间是需要固定的,这都是木工的活。在很久以前的年代,农村的木匠并不是很多,好的木匠更少。手艺人的技艺需要保密,木匠师傅,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技艺给教别人。要想学,需要正式拜师,拜师后给木匠打三年下手,拉三年锯。这三年没有工钱,只是管饭,是为考察期,主要是考察人品,同时也看悟性。通不过考察的,只能学一些皮毛,做一些简单的活。像打家具,盖房这样的活儿,普通手艺的木匠是不被一般人家信任的。没通过考察也就是没出师,没出师就揽不到挣钱的活,时间长了没人找,这木匠就会自然消失,改行回去继续种地了。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梁、檩、椽子之间,需要固定的结实,又不会占用太大的地方。固定完了之后,各个分割的空间,大小均匀,好看。做到这些,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精湛的木工技艺。因为本人不懂木工,这里不能说的详细。
房顶椽子上边铺的萡也有两种:苇箔和秫秸箔。我们村芦苇产量有限,长得也不够高,盖房子用秫秸箔的更多一点。想要用苇箔,需要提前到能产优质芦苇的地方去买苇子。高粱秸箔和苇箔的区别,就是苇箔本身重量更轻,密度更大,更有利于房顶的泥封。
做萡的时候,先用木头搭两个叉形的架子,找一根比高粱杆或芦苇稍微长一些的木棍,两头搭在两个叉子上。横木上边,等距离搭上两三毫米粗的麻绳(我们那里叫绳精子),每道绳精子的间隔,大概二十多公分,一整根秫秸需要十几道绳子固定。绳精子两头各拴上一小块砖头,从中间的横木两边垂下来。将一根高粱杆与横木平行着放到木头上,然后把原先搭在横木上的绳精子,一根一根的在高粱杆上交叉,这样一根高粱杆就被绑定了。然后放上第二根高粱杆,如法炮制,这样一根一根的绑下去,用的秫秸越来越多,箔也就越来越长。
一般打箔也要两人配合,对面站立,互相递绑着绳子的砖头,可以提高效率,免得一个人要来回跑。绳头拴砖头的目的很简单,提高交叉绳子的效率,也可以让绳子在高粱杆上绑的更紧一些。打好的箔,宽度跟房屋的跨度等同,长度看绳子有多长,最低限度,不能低于一间屋子的宽度。
打好的萡直接放在椽子上边,四角用绳子拴牢。箔的上边,要先泥一层加了麦秸的稀泥。泥完了之后,往上铺一层二十公分左右厚的麦秸。麦秸上边,盖上十厘米左右厚的土。土的上边,再上一遍加了麦秸的稠泥,用抹子抹平,这房顶基本就算完工了。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一般下雨也不会漏,但是需要每年在房顶重新泥一遍稀麦秸泥。农村蚂蚁很多,而且喜欢在房顶做窝,如果不重新泥房顶,蚂蚁很有可能把房顶上的泥土钻透了。这样,会在在雨下的不是很大的时候就漏水。这样每年重新加泥的草顶房,房顶上的萡可以用很多年,一直都不坏。具体能用多少年,我说不清,反正直到我19岁离开老家为止,只见过因为檩条和椽子断了换房顶的,从来没见过因为萡坏了换房顶的。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房顶的萡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ty_李汎 2021-03-10 12:13:49
很好!写的很好!长知识了!
-----------------------------
谢谢鼓励。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为什么下午发了三章,都看不见呢?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这样的房子,在房顶的萡和土坯墙之间是有缝隙的,缝隙不大,刚好可以容下麻雀做窝。所以那时的农村,麻雀是成群结队,危害非常严重的。“除四害”的时候,四害之一就是麻雀。等到手电成为普通人都有的工具,十几岁的半大小子晚上睡不着,搬着梯子在各家的房顶掏麻雀,也成为改善伙食的手段之一。大人们不太赞成掏麻雀,虽然它们会吃地里的庄稼。可能那时候人们普遍具有朴素的环保意识,和生态平衡的概念,不过大家都讲不出这样的道理。很多人会说,不能随便到房檐底下掏麻雀,一不小心会掏到蛇咬了手等等。事实上,也确实有过掏麻雀遇到蛇,被咬伤了手的事情发生。村子里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这些有些诡异,有的还可能有些玄幻的说法,大都是为了保护某些方面的生态。

关于房檐,还有一个记忆比较有意思。前边说过,那时候气候跟现在不太相同,夏季雨水比现在多很多。每年到了雨季,三天两头都会下一场雨。每次下大雨,都会出现的场景是:沟满壕平,村里村外一片汪洋。雨停之后两三天,许多老房子的房檐底下,地上都会长出一种蘑菇———草菇,样子很像今天超市里卖的口蘑。房顶上都是麦秸泥,房檐都是高粱秆或者苇子,雨下大了形成流水,会把房顶的碎麦秸、高粱秆碎片冲下来。这些植物在土里边霉变发酵,就会长出蘑菇。这种蘑菇个比较大,外表白里透红,伞下边是黑色。蘑菇采起来洗干净,放点猪油,蒸窝头的时候上锅蒸一碗,那味道,香的让人垂涎。
衡量雨下的大小,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房檐滴答水,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中雨。如果一场雨,房檐都没有往下流水,那只能是小雨了。房檐滴答水时间长一些,那就是大雨,或者之上了。
夏天,农村人非常害怕连阴天。因为住着这样的房子,即使年年泥房顶,下雨下的时间长了,房顶的泥土也可能会被阴透而导致漏雨。再者,那时候各家人口普遍较多,房子住的都很紧张,相对的,放柴草的屋子就很有限。如果在连阴天到来之前储备的干柴不足,雨下到四五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有的家庭可能就吃不上饭了。试想一下,一家七八个人挤在漏雨的房子里,阴冷潮湿,周围是雨水漏在各种盆子里的滴答叮咚声,加上没有生火做饭的干柴,做不熟饭,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考古研究发现,四五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建造这样的房子了。所有的东西都是就地取材,很方便,而且纯天然无污染。即使房子因为没人住倒塌了,用不了几年,一切就都尘归尘土归土,很快还给大自然了。可不像现在,一建房子,土地便几乎永不可耕种。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建筑之四 灶 台 与 火 炕
不同于东北地区建的带大炕的房间,我们这里农村人建的房子,一般都会有三间:中间一间是堂屋兼厨房,两边两间是卧室。超过三间的房子不多,最多在两间卧室的两头,再各加半间,有门洞,没有门框门扇,更没有窗户。这样的半间房,一般称为耳屋,不能住人,大多是放杂物和柴草用。
堂屋既然是厨房,就会有灶台。大多数人家,都会有两个灶台,灶台的烟道通向卧室里的火抗,在卧室的另一边山墙上向上伸出房顶,成为烟筒。烟道之所以经过炕,是为了给土坯垒成的火炕取暖。大部分这样的土坯房子,房间都不会太大,俩灶台相对设置的话,就可能让两个灶台互相影响,不能同时使用。所以家里的两个灶台,都是一横一竖:其中一个在堂屋的门口烧火,灶台的烟道直通里屋的火炕,另外一个在另一边的卧室门口烧火,烟道拐个弯,通向另一间卧室的炕。
普通家庭的灶台,大多是土坯垒成,条件好一些的用砖垒。看过电影《地道战》的,对灶台应该不陌生,就是土坯垒成一个方形,中空,上方留一个很大的圆形的孔,可以把锅嵌进去。那时候村里人家基本都是大家庭,一家七八口人是常事,家里用的锅都很大。家庭用的锅,衡量大小的单位是“印”,一般六七口之家,用六印或者七印锅的比较常见。至于这个“印”具体有多大,我也说不了很清楚。一般的七印锅,大概可以装两桶水,也就是七八十斤,直观看上去,锅的直径,大概有六七十厘米的样子。
灶台的一侧放风箱,一般放在左侧,方便左手鼓风,右手往灶膛里加柴。风箱是一个长方体的木箱子,里边一块竖着的木板,木板四个边缘装上一些鸡毛。竖着的木板中间部位装两根横木,通过风箱前边的两个圆孔伸出风箱体外,嵌在一根竖向的木棍上边,方便左手抓住来回拉。风箱右侧留一个小孔出风,伸进灶膛里便去。其实,风箱的原理很简单,整个风箱是密闭的,中间的竖着的木板就是个活塞,来回拉动活塞,风箱内的空气被压缩,吹进灶膛,从而产生风力,使得灶膛内的火可以烧的更旺,少冒烟。电影《小兵张嘎》里边,就有嘎子到别人家的房顶上堵人家烟筒的情节。被堵了烟筒,烟从灶膛添柴草的灶口冒出来,不但呛人,还会让灶膛里的火着不起来,做不熟饭。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不但普通家庭用风箱,打铁的小炉匠也会用风箱。不同的是,打铁的风箱比家庭用的更大,风力更足。 农村家庭,都有专门放柴火的棚子,方便下雨阴天的时候有柴烧能做熟饭。但是,因为孩子比较多房子不够住,有的人家放柴火的地方不够大,能放的柴火不多;或者,在来不及将干柴移近棚子的时候遇上了连阴天,柴火不够干,烧起火来就离不开风箱,并产生很大的烟。被很多诗人描写的“炊烟”,原来并不是美的产物,却给诗人们描写的很美。当然,诗人们似乎并没有见过夏天的连阴天,带给农户的可能是只产生炊烟,着不起火来的景象。想象一下凄风苦雨中,一大家子人,听者身边接雨水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望着满屋的黑色“炊烟”,被呛得一股劲咳嗽却就是产生不了炊火做不熟饭的场景,还有人会感觉有多少美好的成分吗?

以前的农村人,基本都是睡在炕上,有床的人家很少。火炕,同样也都是土坯垒成的,一般占靠近阳面的半间屋子那么宽,整间屋子那么长。由于是烟道,烧火的时候,炕就会发热,越靠近灶台的炕头位置,温度越高。天冷的时候,人睡在发热的炕上,会觉得很舒服。一般炕上会铺上芦苇编织成的席子,再往上铺一个很大的褥子,有的会有整个炕那么大。普通人家的炕,可以轻松躺开三四个人。据说东北的大炕有两间屋子那么大,可以睡的人更多。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火抗解决了人们直接睡在地上容易受潮的问题。但是,夏天天热的时候,睡在这样的炕上会热的受不了,上火。天太热的时间段,一般人家会掀掉褥子,直接睡在炕席上。这样仍然会热,没办法,只好在夏天尽量少的烧火,或者直接在院子里另建一个灶台做饭。
不管夏天还是冬天,庄稼人都会在两个灶台轮流烧火做饭,让两间卧室都不至于太冷或者太热。夏天实在太热了,人们大都会转移睡觉的地方,睡在院子里,或者房顶上。不过,不管是睡在院子里,还是房顶上,晚上有露水,早晨醒了都会很潮,对睡眠不好,对身体也不好。而且,睡在房顶,对于睡觉不太老实的人来说,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可能会从房顶掉下来摔伤。所以火抗,是以前的人没有办法的办法。
村里的人,平时所烧的柴火一般会有玉米秸,玉米轴,棉花杆等。但是最主要的柴火,是各种农作物的茬子,也就是庄稼收割后留下的根。农户把这些留在地里的根刨起来,拉回家晾干当柴烧。其它庄稼的秸秆,生产队一般是不分给农户的,都有别的用处。比如高粱秆需要做箔,玉米秸谷草豆秸需要喂牲口,麦秸需要留着泥房盖房等等。能烧的棉花杆、玉米棒芯,都没有多少。所以那时候,基本上所有家庭的柴都不够烧。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七零年以后,村里的人基本上能吃饱饭了。为了解决柴火不够烧和夏天太热的问题,不知道谁发明了烧煤的炉灶。等到夏天的时候,把灶膛里烧柴火的火篦子换下来,开始烧烟煤。煤火灶要比烧柴的火篦子高很多,离锅底很近,火的利用效率就比柴火高很多。做饭烧的烟煤很容易点燃,随便拿一把干草或者麦秸铺在炉灶里边,上边盖上一薄层煤面,点着干草后使劲拉风箱,就可以把煤面引燃了。这样的烟煤虽然刚点燃的时候烟很大,但是产生的热量足,一家六七个人做饭,有上二三斤煤面就足够了,不至于把炕烧的太热。而且,烧完饭以后,煤火灶上边的煤渣,用煤铲子轻轻一撬,就可以整个拿下来。不像烧柴那样,需要每顿饭做饭前先要把里边的草木灰掏干净。所以烧烟煤,虽然点火的时候烟不小,但是整个烧的过程,要比烧柴干净很多。
有那么一个阶段,到了夏天,几乎家家都会改成烧烟煤。那时候的烟煤在城里用处不大,卖的很便宜,记忆中似乎十七八块钱一吨。后来什么时候这样的煤灶不见了,就不知道了,估计还是因为烟太大吧,反正现在已经没人用了。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兴起,村里开始盘自来风的炉灶,不是太湿的柴火,不用吹风也会烧的很旺。于是,风箱的使命也光荣的结束了。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建筑之五 织 席
我们村,对于特别财迷的人,有一个专有的称谓——勒篾(音迷)子。意思是,从织席的苇篾里,把里边的苇膜刮下来拿回家当柴烧。勒篾子含有些许贬义,属于那种“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的财迷。勒篾子的称谓,形象传神接地气,堪比“鹭鸶腿上劈精肉,刮金佛面细搜求”,甚至,比诗句更为准确。相对于农民的文化程度,勒篾子,显然比诗句更通俗易懂。
不管谁家里盖好了房子,里边靠窗朝阳的位置都要盘炕。炕是要睡人的,需要铺上苇席才能铺褥子。如果直接把褥子铺在炕上,会让被褥染上土,脏得太快。农村人惜水如油,用的十分节省,炕上铺的大褥子跟炕一般大,多少年可能也不会拆洗一次,因而需要铺在席子上。
炕席是用芦苇编织的,篾子就是苇子破成两半以后的叫法,也就是编织席子的原材料。吹过笛子的人都知道,笛子的膜,是苇子里边的最好用。但前提是,苇子足够粗,才可以保证里边的膜大小合适,足以把笛子的眼儿盖住。但是,农村人勒篾子,不是为了要苇膜做笛子膜,是为了让席子更加干净,不容易腐烂。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我就曾经勒过篾子。我母亲会织席,有一个阶段,村里的很多人家都盖新房子,母亲织席子很忙,我帮着母亲破篾子。
织席的苇子是不管粗细的,只要求长度。席子编织过程中不能有接茬,所以对苇子的长度有最低要求,最短也要跟炕的宽度相当,也就是一米半左右。织席之前,要提前把苇子放在水里泡,泡到苇子的叶子自己烂掉,这时候捞出来,用一种专门破篾子用的篾刀破篾子。篾刀和今天人们用的裁纸刀,从外观上有点类似,不过没裁纸刀这样精致,作为把手的部分用布条缠一下,用力的时候不咯手就可以了。
一根一根的从苇子从水里捞出来,先把外表的烂叶去掉,将篾刀对准芦苇的根部中间位置,先轻轻一切,让篾刀切进去。然后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被破成两半的根部,右手的篾刀顺着苇子的身子向头部划过去,把苇子劈成两半。
破篾子这活儿,说起来简单,干起来不是那么好掌握。首先第一刀切下去要准,找到空心的芦苇的中心。不然刀下偏了,刀向前划过去的时候,苇子不能正好破成两半,刀划不到苇子的头部就偏出来。这样,破出来的篾子不均匀,有一半不够长,另一半根部是半圆的篾子,头部仍然是圆形的苇子。其次,第一刀切进去以后,左手捏住苇子根部向一边拉,帮助篾刀使劲,要求左右手配合,速度均匀不晃动,否则篾刀也容易划偏,形成废篾子。
破篾子的时候,生手很容易被破开来的篾子,或者是篾刀拉伤了手。因此刚开始学的时候,需要小心又小心,速度很慢,受伤很多。等到练熟悉了,左右手配合越来越娴熟,掌篾刀的右手与破开的篾子之间的距离掌控的合适,速度会越来越快,受伤相应的越来越少。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灶台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带风箱的灶台,风箱。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篾子破成两半,里边的苇膜也同时被切成了两半。织席用的篾子要干净没有苇膜,才能织席。清除苇膜的方法,就是用篾刀刀背把破开的篾子压下去裂开来,从篾子的根部向着头部的方向刮过去。
当然苇蔑子本身很长,一下不可能从根部刮到头,要用左手抓住篾子,一下一下从刀下把篾子抽出来,这样苇膜才会被刮得干干净净。这抽动苇子刮苇膜的动作,就是所谓的“勒篾子”了。
不管是破篾子,还是勒篾子,熟练了以后动作很快。就见一根根苇子飞速的在手里跳动抽动,一下两下三下被破成两半,一下两下三下被勒成了平面。芦苇前端的芦苇花,很快的在身前堆成了一堆,身边刮下来的苇膜,也慢慢由少变多。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4-09 14:09:07
河北作家孙犁有一篇小说《荷花淀》,里边写到了织席,充满了朦胧的美。许是当时年龄太小,对织席的记忆,可没有《荷花淀》里写的那么美,大多都是痛苦的回忆。大概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对于技术高超的人来说是手到擒来的事,在外人看来,过程也充满技术性的美感。可对于技术不熟练的当事人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万事开头难,织席也是难在开头。大多数人不会织席子,就是因为不会开头。
织席的时候,洁白纤长的苇蔑子,粗头和细头搭配均匀,变成一把。一把一把篾子从两手的指尖伸出去,慢慢地,编织成均匀细密的几何图案。从开始的两把苇篾子互相交叉,后边交叉进去的越来越多,慢慢就出现了一小片成型的席子。织席的人坐在编好的席子上边,随着两只手快速的编制,身体一点一点向前挪动。身前的蔑子越来越短,身后织好的席子越来越长,到最后编成一大张成型的苇席,会让人充满了成就感和美感。尤其大多数时候,织席子是在夜晚。银色的月光照在正在编织的洁白的篾子和席子上,这样的场景,从远处看去,充满了朦胧的美。

楼主:592851055

字数:5599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1-02-20 23:58:45

更新时间:2021-04-09 14:09:07

评论数:37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