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论开国将帅之刘伯承林彪

论开国将帅之刘伯承林彪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本人在写主楼帖的时候,对于四平我军的伤亡数,还没有查到更多的数据。系时任一纵一师参谋长丁甘如将回忆称,47年四平战役我军伤亡4万余。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我浅析一下林彪为何布置百里防线死守四平。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林彪不会打这种大兵团的仗了。从红军时期到八路军时期,林彪指挥的部作战队不超过3万人。而到了解放战争初期,突然让他指挥20万人以上作战,他完全没有那个水平。所以本溪他只能让其自行为战,四平他都照顾不过来,更没有那个能力去对本溪的作战进行指导。本溪方向是在中央军委的直接指导下进行作战的,也因此本溪采用机动防御损失很小。在调出兵力支援四平之前,本溪保持了完好。

四平方向在南满支援前就拥兵近10万,几乎是进攻敌军的两倍,还有炮兵旅助战,光力量上就不比国军差,就是用最笨的阵地防御,都挡住了敌军的进攻。林彪为什么会拉薄兵力设置防线呢?我认为是林彪没有那个水平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军一部。兴隆泉的作战就是最好的证明,集中12个团,居然拿不下新一军的一个团。这种水平就是有再大的兵力,林彪也无能为力。所以以林彪的水平要守四平,他就只能布置一条防线死守,因为这个简单啊,不用动太多的脑筋,不用太高的水平,最多也就再玩玩较熟悉的短促突击。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一个将领军事水平的高低,最终表现在他对兵力效率的发挥上。共军将领中,刘伯承对兵力效率的发挥是最高的,没有之一。淮海战役刘伯承元帅以对等兵力,绝对劣势装备(2门野炮,42门山炮,每炮几发炮弹)包围南线最强的12兵团(快速纵队,24辆坦克,24门榴弹炮。18军12门榴弹炮,36门山炮),这个效率的发挥,可以说到达了顶点。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铁血丹心81 好啦,本人不在别人的帖子里和你磨牙了。要辩论就过本人的帖子里来。关于整三师,刘帅在打完巨野战役后的总结中,认为敌军整编第11师和五军优点是火力强大,但缺点是其步兵突击包围能力,还不如整编第3师。再说了,你转移话题了,你说陈赓比刘帅赞干得漂亮,我请你举证说明。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52军最强的二十五师,人家南满上一个纵队就干掉。上下齐台击败林彪的那个89师,也被南满在临江干掉。林彪还和什么关内名将比,林彪那时的水平,连南满那些二三流角色都比不过。

四平战败,部队情绪很大,牢骚满腹,挖苦林彪"还什么常胜将军,就是撤退将军,逃跑将军。""洋面包吃多了,会打仗了。"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再来说说林彪的大兵团指挥能力,以林彪经常指挥到师的这种水平看,他的大兵团指挥能力就好不到哪里去。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一定是一级指挥一级。就好比指挥三大战役的毛主席,他绝对不会直接指挥到纵队。事无巨细就会影响大局观。

在解放战争之前,林彪指挥过的部队不超过3万人,所以根本算不上大兵团作战,我也认为这之前的林彪指挥这个层面的作战还是非常优秀的。

到了东北之后,突然让他指挥10万人以上的部队,他就很不适应了。这种不适应,最终会表现在作战指挥上。说起东北初期的作战失败,林派经常会用七无来作为借口。但到了四平防御战前,已经不存在所谓的七无了。

四平本溪作战期间,南满北满,共集中了20万兵力。以林彪的水平,根本没有能力指挥这么多兵力作战。四平他都忙不过来,本溪实际上是中央在直接指导。四平方向,我军总兵力也在10万左右,而敌军进攻部队不过5万多人,我军兵力几乎是敌军的两倍,还有炮兵旅助战,力量完全不比敌军弱,但就这样,在优势的兵力下,林彪却不能按照中央的要求,集中兵力打敌一点,只能布置一条死防线被动挨打。这种战法,你兵力再多,敌军也立于不败,人家攻得破就攻,攻不破,人家随时可以转身,没有任何风险。但人家只要能突破你的防线一个缺口,你整个防线就会崩溃。不过以林彪的能力来说,虽然这不是一个好的战法,但是却很简单,不用太多的能力,还可以玩一玩自己熟悉的短促突击。

到了第二年,发动了夏季攻势,大多战果也都是零敲碎打,终于集中了24个师,准备攻克四平,却栽了一个大跟斗。攻坚拿不下,当敌军来援时,动摇了攻坚,又准备集中兵力打援,但是外围的十几个师,他完全不会运用,不仅没有能够何为敌军的一部歼灭之,反而防御出现空档,被敌军突破成功。可以说,四平攻坚战集中的体现了林彪大兵团指挥能力差的弱点。

一直到辽沈战役前,林彪的兵力不断扩充,但是运用起来却是非常的牵强,几十万大军在手,居然没有歼灭敌军一个整军的战例(公主屯歼灭的新五军欠一个师)。

冬季攻势之后,中央就要林彪拿下锦州,关闭东北大门,但林彪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只能回师去打长春,此时东北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一百万,整整半年,林彪只在长春外围有几千人的战绩,整个一个武装大游行。

到了辽沈战役,中央手把手的教林彪怎么干,林彪都还一度动摇。这一战野战合围了廖耀湘兵团,其实也极为偶然,并非是高水平的绝杀,按照中央的要求,至少要以一个纵队控制营口,如此就是必杀之局,但以林彪的水平,腾出一个纵队他也做不到,只派了一个独立二师去营口方向,营口被52军迅速占领,独立二师只好折回,却碰上了向营口前进的廖耀湘,打了几发重炮,让廖耀湘误以为去营口的道路已被切断,转向沈阳,这样才被林彪合围。可以说,合围廖耀湘体现的不是水平,而是运气。

平津战役也不用说了没有机动兵团野战,都是打死目标。

渡江之后,林彪写几十万大军连续发动了宜沙,寻淮渡江,赣南等等战役,由于军事理念的落后,采取小包抄的常规战术,根本兜不住敌军,战果寥寥。衡宝战役,实际上在军事指挥上,林彪已经输给了白崇禧,白崇禧的手段不过是以攻为退,林彪却上了当命令,部队全线停止前进,135师没有接到停止命令,这才截断了敌军的退路,打了一个衡宝战役,这又是运气,不是水平。

到了广西战役,林彪的大兵团用兵仍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陈赓本来已经大于回到南面,他居然要调陈赓兵团北上去打鲁道源,如此南线势必敞开,白崇禧主力也就从雷州半岛逃之夭夭了。还好,陈赓坚持了南线为重点的作战理念,并且得到中央支持,封堵了白崇禧向雷州半岛的逃路。同时,林彪右翼军团推进速度太慢,没有能够完成对敌军逃向越南的围堵。

广西战役之后,陆上作战基本结束。从以上的过程可以看出,林彪指挥大兵团作战水平平平。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关于南昌起义,有一部书叫南昌起义始末,是我目前见过的,写南昌起义最详细的一本书。南昌起义两场胜利的战役,都是按刘伯承的计划进行的,一是南昌暴动。二是会昌战役。至于南下那是前委的总体战略,不是刘伯承可以把控的。齐玉军到了潮汕以后,刘伯承就发现了潜在的危机,建议及时撤出,但起义军好不容易有了落脚地,舍不得放弃。等敌军大军压境时,只能被动撤退。起义军行至汤坑时,和敌遭遇,是叶挺贺龙坚持要打,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关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刘伯承一直和李德的军事理念不同,刘伯承的敌进我进战略,实际上是在这个时期提出的,并未被你得采纳。刘伯承为了说服李德,还专门翻译了很多苏军关于游击战的论述。后来更是因为和李德的公开矛盾,被贬为五军团参谋长。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刘伯承是没有关系的。

再来谈,挺进大别山。在挺进大别山前,中央对前途给予了充分的估计,每一种前途都是以付出代价为前提。可见中央为了扭转南线整个战局的决心。三种前途是最坏的前途是付出了代价,但直接被敌人打回来,只能起到临时调动敌人的作用。第二种前途是付出代价,在大别山站不住只能打游击。最好的前途是付出代价,使得整个南线战局得以转换。实际结果是实现了最好的前途。详细论述可以看外面的帖子,论挺进大别山。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秋正
说林彪不如南满

第一,国军五个师,进攻本溪,虽然本溪最后失守,但此时第三纵队主力和保三旅已经调四平方向。本溪方向一直机动防御,损失很小。而此时四平方向却集中了14个师旅和炮兵旅。为何连敌军五个师都打不过?等本溪国军转向四平之后,林彪就没有招架之力了,损失惨重。

第二四平撤退极其狼狈,可以说是崩溃,溃逃。敌军长驱直入,大胆追击,就连一个团都可以自成一路,四平车推可以说毫无章法,根本没有任何像样的阻击,包括之前中央命令在公主岭长春设置防线,一律弃守,主力逃过松花江后,还有一些部队被敌军切断赞松花江南。而本溪方向不仅没有遭到大的损失,而且还趁机发动了鞍海战役,给予了溃逃的北满,以极大的支援。

三利用停战时间,东北进行了整编,整编后南满两个纵队4万人,北满则有8万人。但是北满的战绩却没有那么大,南满先是安东战役在新开岭打掉52军最强的千里驹25师(仅用了一个纵队),后又在四保临江的战斗中消灭上下齐台击败林彪的八十九师。拥有更强大兵力的林彪,不仅没有整师战绩,还先后在德惠和农安第四个师打一个师(德惠50师还欠一个团)被敌军击败。你说你水平高高在哪里水平?水平是要拿战绩来说话的。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林彪败仗之九:死守四平

违反站前和中央达成一致的策略,即以一部兵力死守四平,主力机动歼敌的策略,用所有机动兵力布置一条50公里的死防线死守四平,兵力严重透支,不得不再从本溪调兵增援,造成本溪失手,进攻本溪的新六军和52军转兵四平,一鼓作气突破了林彪防线,迫使林彪大溃败。据黄克诚5月24日报告,不算南满部队,光北满就伤亡1.5万,其3师就伤亡7000多。撤退时也毫无章法,各部竞相条命,没有任何交替的掩护,敌军长驱直入,林彪主力虽逃过松花江,但有不少部队被切断在松花江南。同时收编部队叛变,逃散现象严重。因四平失利,造成是损失有多大,有两个数字可见一斑。四平战役前东北总兵力达到40万,而到全面内战时东北总兵力仅剩32.5万。

有关死守四平的分析见此贴:http://bbs.tianya.cn/post-no05-477278-1.shtml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林彪败仗之十:

德惠之战:二下江南时,我军4个师附山野榴重炮90门围攻德惠新一军50师(欠一个团),8个师打援,结果德惠久攻不克,新一军一个师援军迂回成功,我军功亏一篑,此后,新1军和71军发起追击,将我军撵过松花江(杜由此还吹牛,向老蒋报告歼共军10万)。此战的弱点在于我军步炮协同水平很低,未能充分发挥我强大炮兵的威力,造成攻击失利。同时,摆在外围的8个师未能对敌增援部队造成威胁,致敌轻松迂回突破。此战,我军如果置重点于打援,就可以避免当面攻坚能力不足的弱项,而发挥野战能力强的强项,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焉能不败?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林彪败仗之十一:农安之战

47年3月13日,林彪组织第6纵队,独立一师共4个师及炮司主力围攻农安,以第一/第二纵队6个师打援,农安守敌为之前已遭我打击之87师残部和259团,战至16日,因敌新22师突破我军防御,林彪不得不全线撤退。农安之战几乎是德惠之战的翻版,而且守军更弱。敌军解围的先头部队,不过是新22师和54师两个师,我军6个师打援居然无能为力,敌军解围的后继部队也不过6个团(相当于两个师),就迫使林彪攻坚和打援两头失利,这种指挥水平,放在关内名将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以刘伯承打阜阳而论,我军放弃攻击阜阳,是因为敌军出动的援军是20个旅,兵力远大于我打援的4个纵队(其中有3个纵队是大别山部队,每个纵仅1万多人,只有华10纵充实一些,2万来人)。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林彪败仗之十二:
47年四平战役。我军24师乘夏季攻势胜利之势围攻四平,四平只有3个师守军,其中88、刚刚被歼灭,重新组建,另一个87/54师也遭受过重创。我军先后投入9个师攻坚,阻援方向15-17个师。攻坚15天未克,伤亡惨重,外围又被敌军援军突破,不得不全线撤退。解放后,毛ZD接见陈明仁时说“我看林彪打仗不如你”。此战失利的原因:一是在外围耽误的时间太长,给了敌军充分的准备时间,陈明仁认为林彪在歼灭88、91师后直接攻击四平,四平是不可能守住的。二是对敌情判断失误,下决心太快(林彪语)。三是一次性投入兵力不足,多路突击,未能形成突击方向的绝对优势。四是攻击失利的情况下,分次投入预备队,打成“添油战术”,僵持不下。四是当敌援军来援时,临时改变决心打援(计划调动9个师围歼新6军),造成了攻坚停顿,临时调动的部队不能及时运动到位,打援不成功,同时,部队调动又造成防御上的空当,致使93军和195师突破了我军防线,致使我军全面被动,四平攻坚功亏一篑。

双方损失方面:林彪报告中央歼敌3万(战后改成1.7万),自损1.3万。国军数据则是毙伤共军5万,自身伤亡7000余。而我军参战将领的说法:时任1纵1师参谋长的丁甘如将军说我军伤亡4万余,时任6纵17师师长的龙书金回忆说,17师没负伤的仅2000余人(一个师就伤亡7000多),时任1纵1师1团团长唐青山说,其一团3天攻坚2600多人的团就仅剩1000来人,整个1师失去攻击能力。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元帅标准照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林彪败仗之十三:青树坪之仗

林彪大军进军中南,在我党统一战线的运作下,策动程潜/陈明仁起义,但起义后对起义部队的管理并吧严密,导致起义部队大量叛逃,我军展开追击,追击中,136师曾经遭到敌军的敌军围攻,但我军部队迂回,迫使敌军快速后撤,并未遭到大的损失,因此并未引起我军的注意。各部继续追击敌军,尤其以49军为突出,其146师追击到青树坪附近,遭到白崇禧精心策划的包围,战斗从8月15日一直打到17日午夜,我146师在145师接应下突围,146师“元气大伤”。

作战结果:我军战史称146师伤亡877人,接应145师伤亡470人。而据我军的报道,则歼灭我军1个师,网上的一些说法认为青树坪一仗我军共损失13000余人。

在我看来,146师并没有覆灭,说损失13000余人,显然是夸大了,但若说146师只损失877人显然又是缩小了。道理很简单,146师是国军重点围歼的对象,整个战斗打了2天半,战况激烈,怎么可能比接应的145师损失一倍不到?占比也不过10%,又何来“元气大伤”一说?最大的可能性是146师阵亡877人,而不是“伤亡”877人,负伤人数大致应该在阵亡人数的3倍左右。

青树坪的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军各部协同动作出现问题,如果在部署中,是以几个军多路协同推进,相互策应,就不会出现49军前锋部队孤立无援的局面。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林彪败仗谈完,下一步分析林彪的失误。

林彪失误之一:上井岗前开小差。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转战湘南,最后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井岗会师,期间经历很多磨难,意志不坚定者开小差,引用陈老总的说法“后来,我们进了大庾后,林彪还是开小差跑向梅关,但在当天深夜又跑回来了,对我检讨说:“现在外面老百姓收腰包打人,有时还要杀人,我还是回队伍里来吧。”我对他说:“你现在不走就好,回来我欢迎,还是把你的七连抓好吧。”我现在说林彪曾经是个逃兵,这并不是因为林彪死无对证就乱讲他,这的确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林彪失误之二:红旗能打多久

太祖爷写了一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导之。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林彪失误之三 擅自撤退。

朱德和毛泽东率红四军出击赣南途中,在大余遭敌人突袭,守卫军部的林彪惊慌失措,不顾军部安危,拉起部队就走,结果朱、毛及军部人员被敌人打散,朱德和伍若兰的住处被敌人包围,伍若兰为掩护朱德,奋不顾身将敌人引开,结果被敌人抓住入狱,后坚贞不屈,壮烈牺牲。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林彪失误之四 附和李德
楼主:舰船过客03  时间:2019-08-09 15:30:54
林彪失误之五 要钱不要政治
130年,我军打开漳州,林彪违反政策,采用暴力手段筹款,严重违反红军纪律,造成恶劣影响,聂荣臻因此和林彪发生激烈冲突。聂荣臻认为“我们是红军,如果政治影响搞坏了,你搞再多的钱都没有意义”。经过争论,林彪有所收敛,部队经过教育,也杜绝了只顾弄钱,不讲政治的倾向。

楼主:舰船过客03

字数:6846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8-20 03:35:11

更新时间:2019-08-09 15:30:54

评论数:31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