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家长歌(连载)

汉家长歌(连载)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一部:光耀八方 前言

顾名思义,我要讲的就是关于汉的一切:汉字、汉文化、汉民族和汉家精神。
毫无疑问的的是,汉也属于中华大家庭;更毫无疑问的是,汉是大中华的主体;更更毫无疑问的是我们的宗旨───和谐大中华。
本书主要讲的是秦汉一统后,汉人政权那无数的荣耀和曾经的耻辱,那些为了国家存亡和民族尊严作过贡献的英雄们的烽火往事。
所以我对蒙元和满清这些游牧游猎民族建立的中原政权只是一笔带过,是因为我没有勇气面对这些汉民族的黑暗时期,也因为我实在说不出他们太多的好,那就不说了。
闲话少说,可以开始了,本来是要从秦汉讲起的,但要讲秦汉就必须得说说秦汉之前,甚至之前的之前,到底有多前───170多万年前。
先不扯那么远,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吧!


第一章:文明的轨迹

【惟我独存】

简单的说就是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其长久的生命力。
都知道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古文明的发源地是星罗棋布,但认可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只有四个: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前三个为什么都带“古”,因为他们都作古了,只有我大中华从古到了今。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绝对会贡献的四大文明,其实就是沿河流而居的农耕文明,前三种古文明消失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都是外族入侵,简单说就是不具备与外敌长期对抗的能力,加上文明本身又没有很强的生命力。也就是说或在战争中彻底灭亡,或是被更先进的文明所取代。
其实中华文明也和其他古文明一样,最大的威胁也是来自外族入侵,还因此曾经两次国土完全沦陷(蒙元和满清),两次沦陷半壁江山(北魏和金),但文明仍然可以延续,能挺过来的原因有很多,而主要原因是特殊的地理位置、族群的繁衍和文明本身的力量。
首先是地理位置,在古代中原政权的主要是范围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农耕区,其东南方向是沿海地区。在鸦片战争前,除了唐朝时期的日本,明朝时期的荷兰和葡萄牙与中国有点冲突外,中原政权基本上没有来自海外的威胁,而在西南地区,除了青藏高原的吐蕃和唐朝纠缠了几百年外,也没有其它的可以威胁中原的力量。
那么中原政权在先秦时期和秦统一后的两千多年内,主要的威胁和敌人就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游猎民族。这样中原政权就可以集中精力来对付北方,包括修长城等防御方式,特别是在统一农耕区后加上本身先进的文明,就具备了与敌人打持久战的能力,实在扛不住,还可以迁到南方,以长江为天堑,保留文明火种。
而保留文明火种的根本条件就是族群繁衍,因为定居的生存方式非常有利于族群繁衍,即使因为战争人口大量减少了,可一旦局势稳定,人口便迅速回升,相较于其他民族有着绝对的人口优势,而作为文明的传承者,只要族群还在,文明就在,一切就都有希望,我们打不过就跑到南边去继续打。
如果实在赶不走敌人,最后连南边都沦陷了,那我们就用文明的力量把敌人变兄弟,让他们永远都走不了,这就是中华文明的最伟大之处。
中华文明从最早的一个部落文化,经过不断地发展与融合,最后崛起于中原,成为了遥遥领先于四周的文明,又因固定的生存方式,而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格:海纳百川,并蓄兼收。
即使国土全部沦陷,中华文明的每个人也都承担着传承文明的责任,而且会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以光复国土为己任,并最终都会恢复中华,这就是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再就是入侵的北方游牧文明远远落后于中原文明,不知是对富庶中原的垂涎还是对中华文明的向往(其实都有),等用武力占领了中原之后就不想走,想长期控制和占有中原。
可他们不知道强扭的瓜不但不甜,有的还会有毒,所以最后都不知不觉的消失在中华文明的长河里,这就是文明的魅力和感染力。
每当看到那些或行云流水或端秀清新的汉字,和先民留给我们的文物和遗迹时,仿佛一切就在昨天,就在身边。
中华文明一直在这里,一直在这片华夏大地上从未离去。从古至今,一脉相承,惟中华文明也。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从何而来】

文明当然是由人创造的,那人又是由谁创造的呢?
说白了就是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极度老套的话题,但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就再啰嗦两句吧!
已经记不清小时候是“原始人”先进入我的脑海,还是“女娲造人”先闯入我的世界,我当然更希望我们的世界是盘古开天辟地而来,人类也都是女娲造出来的,多么传神和浪漫。但千真万确的是,我们都是从那些古猿进化而来的。
在“进化论”出现之前,至少远至夏商周时期,祖先们可能真的认为人类是由女娲创造的,所以古人们信迷信是有原因的。
在“进化论”出现之后,或者说中国人在接触“进化论”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对我们祖先的探索,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一个进化过程又是怎样的!
这个时候考古学家就出现了,这工作古代也有,只是以前叫盗墓,现在叫考察挖掘古代墓葬,谓之考古。考古学家还有一个优雅的称号───传说和文献的检验者。
但考古本身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为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的人类发展过程,不可能被我们在一百多年时间内全部了解甚至全部挖掘完,或者说有很多是我们永远都了解不了的。
换言之,就是现在考古学家所发现的只是实际上存在的冰山一角,而且所有的结论和观点都只是大约、暂时或到目前为止,简单说就是还有很多未发现,已发现的也只能是告诉我们一个大概。
还有就是通过考古发现,所认定事物的存在时间与其实际存在的时间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事物实际存在的时间远远超过我们所知道的时间,比如说甲骨文(这个以后会讲到)。
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先通过有限的发现来了解一下,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动物变成人的一个大概过程吧!
这得从几百万年前扯起了,准确的说,发现证据的是170万年前。
先民们最早是生活在遥远的几百万年前的树上的古猿,后来因为生活的无奈,他们开始来到地上寻找食物。
很久以后,因为长时间的劳动使他们的手足开始分化,手开始自由活动了,然后祖先们能开始慢慢的站着走路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猿人(直立人)。
直立人的代表是在云南考古发现的元谋人(170万年前)和北京的周口店人(20万年前),到这个时候,北京人已经进化到跟我们现代人的形态相似了。
再过10多万年,人类已经进化到了古人阶段(早期智人),代表是广西崇左人(10万年前)。
又过了数万年,人类就已经进化到了现代人阶段,就是所谓的新人阶段(晚期智人),其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山顶洞人(2万年前左右)。
好了,人类几百万年的历程被我三言两语打发完毕。
至此,先人们基本完成了看似简单却极其复杂且伟大的进化,简单说就是他们用几百万年的时间从动物变成了人。
在这里强调一点,动物虽然慢慢的变成了人,但动物性还在,即使若干年后进化成了仙,动物性仍然在,这就是今天所说的兽性(请记住这一点)。
这一阶段也是所谓的旧石器阶段。
我们仿佛已经走进了这幅大概却完整的人类进化的美丽画卷中,去感受祖先们的进化和蜕变。嘘!祖先们好像有话对我们说:
元谋人先发话了:我虽然离你们有100多万年,可留下来的东西还是不少的,在你们看来只是发现了我的两颗牙齿和一些我们用过的工具,但毕竟隔了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虽然还是会有人怀疑我的存在,这一点你们不能有任何的怀疑,我确实存在,要不然哪来的你们,而且我们已经会站起来走路了,还会打制石器工具,只是跟你们长得还有点区别。
北京人有说话了:我走起路来跟你们的区别已经不大了,而且我们是一群人住在一起的,平时会相互有个照应,我们已经会熟练地打制石器工具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火,这可是个好东西,能给我们带来温暖、熟食和光明,还能驱赶野兽。
最后轮到山顶洞人了:我长得跟你们已经没有区别了,我们会的东西可多了,除了在地上找吃的,还可以到水里找吃的,而且我们还做了骨针,会缝制衣服穿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可以生产火了,我们还发现,把一些动物的牙齿和小兽骨用绳子穿起来戴在脖子上会让我们变得更美,对了,你们把这个叫项链。
虽然无法亲眼目睹祖先们的进化过程,但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人类是地球上最伟大的生灵,整个进化过程就是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他们从刚开始的一无所有,到最后却用自己的双手凭着几块石头创造了一切。
中国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是广阔而全面的,可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东亚地区的现代人都是在几万年前从域外迁徙过来的,中国的直立人早在20万年前就灭绝了,这种说法纯属瞎扯。
不管这种说法的根据如何,事实证明,中国的古人类进化是连续而从未断绝的,就如中华文明一样。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 薪火遍地】

不知不觉来到了10000年前,从此,祖先们加快了创造奇迹的速度,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个精彩的过程吧!
还是先报一下数据吧!
根据考古学家的描述,在约10000至5000年前这一阶段的过程中,大江南北和黄河两岸都布满了先民们生活的遗迹,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南方的江西万年仙人洞(约10000年前)和浙江的河姆渡(约7000年前),然后到北方的河南裴李岗(约8000年前)、陕西的半坡(约6000年前)和山东的大汶口(约5000年前左右)。
好,报数完毕,让我们简单的从南到北的感受了一下在这五千多年里先民们艰难前行的足迹,虽然都已深埋泥土之下,但却埋没不了他们的智慧,和在这几千年中为人类走向文明所作的努力。
这就是所谓的新石器阶段,也可以说是漫长的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一时期因为更精细磨制石器工具的出现,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使得祖先们对生活的要求更高了。
此时先民们开始展现其无穷的智慧,他们慢慢走出丛林,开始驯化农作物,农业开始出现了。北方人开始种粟,南方人种水稻,他们还发明了先进的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对,他们还驯养了牲畜,要荤素搭配的嘛!而且也渐渐的改变了在大自然面前被动适应的状态,开始改变和创造,提高在大自然面前的生存能力。
同时他们走出洞穴开始定居,定居得要住的地方呀!此时祖先们的智慧进入了爆发时期。在干燥的北方地区,他们开始建造半地穴式建筑(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面),虽然简陋,但有了安全感,还可以遮风挡雨。
而南方因为比较潮湿,他们就建起了干栏式建筑(高出地面,防止潮湿),相比于洞穴,外面的空气更清新,视野更开阔。
从此,先民们渐渐的告别了那种居无定所且充满危险的狩猎时代。正式进入了种地的时代,即农耕文明。
生活稳定了,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群体和部落,即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主组成的比较稳定的群体组织),就叫氏族部落吧!
这也是先民们最早的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他们共同劳动和生活,有福共享有难同当,这可能就是古今先贤们所追求的真实版的美好大同吧!
大概在约6000年至5000年前这个阶段,随着生活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开始有了剩余产品。
也就是说不但温饱解决了,还有余粮,这样一来他们就有时间做其它的事情了,比如说发展一些娱乐项目呀!制作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等等。总之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看来这人吃饱了就是想法多和事儿多,不但是传统,而是人的本性。
从考古出土的这一时期的各种玉器和陶器就看得出来,他们生活得快不快乐还不一定,但他们一定很充实。
与此同时,队伍越来越大,带头大哥就出现了(部落首领),有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贫民和贵族就出现了(阶级分化),通过对这一时期墓葬的考古发现,有的墓主躺在玉器堆里,有的墓主却一无所有。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贫富差距早在部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很严重,那个真正共产的社会已经远去,世间再无大同。
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遍布在长江、黄河和辽河等广大南北地区,发现的时间和地点都不一样,但各地的文化却保持着惊人的同步性,看似很多性质不同的文化,实际上也有着很多的相同性。因为相通。
我们经常探讨一个问题,就是所发现的各遗址之间,从地理上看还有很远的距离,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相同性,这么远,难道他们之间会有交流,
答案是肯定的,交流是一定有的,但距离并不远,因为在已发现的遗址之间肯定还有未发现的,也就是说各部落之间实际上是近距离接触的,所以实际中的部落更多更密集,那么各地文化的高度同步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部落的增多,和部落本身的壮大与扩张,各部落间的交流就频繁了,那合作自然就多了,矛盾更是少不了的。
为了各自的领地和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利益冲突和武装斗争甚至相互的兼并就成了家常便饭。先民们的主要对手已不再是野兽和大自然,而是他们同类。
最后为了区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和便于内部管理,那些栏杆木栅之类的就被城墙代替了。
从此,象征人类文明的城市和邦国终于开始出现了。
在约6000年至5000年前这个阶段,是部落向城邦演变的重要阶段,在南方甚至已经出现了像良渚一样数万人规模的城邑。
不管怎么说,此时遍布神州大地的文化薪火已经燃起来了,而与文化薪火同时燃起来的还有连天的烽火,文化的冲突、部落间的战争和邦国间的较量与兼并。那到底是谁或者说是哪个部落哪个邦国能笑到最后呢?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二章:曙光

【文明的前夜】

如果说中国的文明史是中华文明不断融合与演变的一部大戏,那么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这一千左右的时间内,就是中华文明这部大戏的序幕。
不错,好戏已经开始了。
因为暂时还未发现这一时期有大规模文字的存在,所以要知道这一阶段到底发生过什么,我们只能从有限的遗址和不多的文献中,去感受文明前夜的风雨。
都知道文明的象征之一就是城市的形成,在各部落间不断加剧的冲突中,城市的形成是一种必然,虽然最早的华夏文明形成于中原地区,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是:南方城邑的形成早于北方。
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湖南的城头山遗址(约6300年至5300年前)和浙江北部的良渚文化遗址(约5300年至4000年前)等,面积都在一百多万至几百万平方米不等,其中尤以良渚为最,不管是城市规模还是人口规模,都已经达到了文明的部分标准,有的甚至认为,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文明时期。
而此时的中原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龙山文化(约4600年至4000年前)在承接了大汶口文化而成为了中原文化的老大后,其覆盖面已经达到了今河南和山东等核心中原地区,当然也包括周边的山西和陕西部分地区,城邑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此时的中原已是邦国林立,热闹非凡,这也就是文献中所说的万邦时代。
既是万邦,那就代表者合作与交流,更代表着矛盾与冲突,而正是邦国间从未间断的碰撞与融合,使得中原文化最终崛起,率先叩响了文明的大门。
中原文化之所以能连续不断的传承和最终崛起,是因为在那群雄并起的万邦时代,在激烈的碰撞中出现了优秀的部落和部落首领,将中原文化进行了一个整合,这就是所谓的乱世出英雄。
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有能力的部落首领带领着他的部落,对周边进行不断的兼并和扩张。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且有凝聚力的部落联盟,或者说是能管理和协调各部落的一个管理机构,其意义堪比后世的统一。
而这个阶段也正是由部落向国家演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相比于中原文化的连续发展,处于长江一代的南方文化群就没这么幸运了,如以良渚为首的诸多文化就不知不觉的中断或消失了,如今的共识就是这些文化是因为天灾而消失的,殊不知所谓天灾只是人祸的借口,因为主要原因还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诸多文化的衰落和消亡就像以后的朝代更迭一样,主要是由内部和外部原因所致,而当中原文化已经形成部落联盟的时候,长江一带的各部落文化还处于松散的状态,而与此时正在扩张的强势的中原文化发生碰撞已不可避免,但确已明显处于劣势。
最后的结果是要么被兼并要么被同化,最终衰败乃至消亡,至少相比于中原文化已黯然失色。
而中原文化的整合也并非一帆风顺,文化之间的碰撞是残酷而充满血腥的,事实上当时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如此,北方的陶寺遗址中,发掘出成堆的受过伤的男性遗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这只是当时的一个缩影。
那些快与黄土和淤泥融为一体的残垣断壁,和那精美的玉器背后,看似平淡而寂静的过往,可能没有传说中那样让人动容,但实际上那些部落间冲突的悲壮程度,比起那些动人的传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之,这是一个传奇而艰辛的时代,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万邦时代,这个有着数百上千年异彩纷呈的群雄并起的时代,不管我们给这些文化取什么名字,最终是欣欣向荣而连续不断的中原文化脱颖而出,并且笑到了最后。
中原文化在吸收了周边各地的文化养分之后,建立了以中原为核心且能辐射四周的庞大文化圈。
没错,这就是我们最初的那个华夏。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浩轩2016 2019-02-01 11:23:55
前排支持楼主!
-----------------------------
多谢支持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很久以前】

考古学家的锄头和铲子之下的文明前夜似乎很精彩,而史学家笔下的文明前夜却更传神,因为铲子下的文明是“死”的,而笔尖下的文明却是“活”的。
在史学家的笔下,英雄人物们登场了,更多的却是风起云涌的曾经。
这段传说的历史给了史学家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很自然的他们就会让这些看似平淡的往事变得更精彩更浪漫,和更接近他们所理想的故事。
这个阶段就是文献中的三皇五帝时期,时间大概在4700年至4100年前左右,也就是公元前2700至2100年左右。
三皇五帝也是史学家根据口耳相传的传说而塑造的历史人物,虽然他们造得很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段历史是一定有的,就算不是三皇五帝,也会有其他的五帝七帝之类的人物。 还是那句话,文明是由人创造的,也是由人传承的。
再权威的史料也是有传说成分的,只是多寡而已,但史学家会努力的让他们的史料去接近这段历史,努力了就已足够。
但我相信,真实的历史只会比文献中的更精彩。
而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我们的文明史会比现在所认为的四千年左右只多不少(五千年文明只是比较谦虚的说法)。
文献中的“三皇”有很多种说法,我们就选最常用的:伏羲氏、燧人氏和神龙氏。这三位被史学家刻画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将史前时代大部分的发明创造,都归功于这几位老先生,不,是老神仙。
都知道在人类发展史上,没一个极其微小的进步,都是我们的祖先经过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积累,用他们的智慧甚至生命而换来的文明成果,史学家之所以创造这些人物形象,正是表达了对先民的怀念和敬意。
如果说三皇有神话成分的话,那么五帝的存在就有迹可寻了,五帝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2100左右,这个时期正是那个邦国林立的时代。
而五帝也有很多版本,常用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所谓的“帝”可没有后来秦始皇那个帝的含金量高,在当时只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在黄帝至夏禹之间的四百年左右的时间内,部落联盟的首领有很多,但这五位的名气和贡献都略胜一筹(人物很多,英雄少有),而历史之所以给予他们“帝”的称号,就是在表彰他们功绩的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仰慕之情。
早在黄河的支流渭河流域,有一只姬姓部落,后来经过不断东迁来到中原,此时部落的首领叫轩辕,也可以称为姬轩辕,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黄帝。
而此时中原部落联盟的龙头老大是神农氏,神龙氏是一支姜姓部落,其首领被称为炎帝,此时的炎帝是姜榆罔。
在这里提示一下,有一种说法认为神龙氏和炎帝都是对同一个人的称呼,到底是不是?不是又是怎样的?而黄帝又是不是像炎帝一样只是一种对首领的通称?名字是不是叫轩辕?都是有争议的,我的看法也只是更倾向于我认为的那种争议。
此时的神农氏已经衰落,老大没实力了,小弟们自然就蠢蠢欲动,所以此时的中原一带是各部落相互攻伐,天下大乱,而炎帝已经无力征讨了,那就让有实力的人上吧!
轩辕的机会来了,而轩辕又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于是习兵练武,四处平乱,有点像义军首领,自古以来有能力的义军首领最后都成了唯一的首领。
轩辕就是其中之一。
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各部落八方来投,而期间轩辕又实行大治,逐渐势大。那时候又没有太多礼仪规矩,谁有实力谁就是头儿,所以轩辕的部落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部落首领。
炎帝自然不服,这不是来夺权的节奏吗!那咱就碰一碰吧!
此时的局势可以说是最早的三国鼎立时期,因为除了炎帝和黄帝的部落以外,在东部地区还有个九黎部落,首领叫蚩尤,这蚩尤残忍暴戾不说,关键是很有实力。
实力往往抵不过雄心,对于有雄心的轩辕而言,别说是三国,就是四国五国或万邦,最终也会归为一国,准确的说是归为一部落───黄帝部落。
还是老一套方法,面对众多对手,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轩辕先与不服的炎帝战于阪泉,胜之。可能是炎帝也不错,也可能是炎帝的根基还在,所以在轩辕击败炎帝之后,便与他结为了部落联盟,是为“炎黄部落”。
下一个,蚩尤。
蚩尤可是实力强劲的,但在炎黄部落面前就没劲了,最后炎黄部落与蚩尤的九黎部落大战于涿鹿,此战很艰难,但最终还是赢了,从此轩辕声威大振,被各部落推举为老大,黄帝正式成为了部落首领。
在后世的眼中,作为失败者的炎帝能与黄帝并列,说明炎帝的神农氏确实对文明的发展作过贡献。或者说炎帝真的很有能力,史学家才将其归为神农氏,使之即使输了也仍然能与黄帝共同成为华夏文化和华夏族群的奠基者───炎黄。
从此,“炎黄”成了华夏子孙的共祖,整个族群也深深的烙上了“炎黄”的烙印,炎黄也从此成为了华夏子孙的精神支柱和寄托。
在乱世,有一种力量叫炎黄;在承平之世,有一种自豪叫炎黄。
黄帝的部落联盟在经过包括颛顼和帝喾在内的数代之后,终于到了精彩纷呈的尧、舜、禹时代。史学家几乎将所有的赞美之词都给与了这三位。
史书评价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这简直就是神一般的评价。
最后当功德圆满的尧该考虑继承人的时候,尧却犯愁了,因为其子不贤。而尧又想传位给贤能之人,于是尧便寻访贤士,众臣都推举舜,在经过严格的考核之后,尧便心甘情愿的将位置传给了舜,而舜又重复了尧的故事,因其子不贤,便将大位传给了禹。
这就是史学家们最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也因此而将尧舜描绘成了千古圣君的代名词,后世的一句“人皆可以为尧舜”,不但进一步刻画了尧舜的圣贤形象,也表达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向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为大同”。多美好的世界,这是儒家和世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也是儒家对这个禅让时代的最佳描述。
没有黑暗,没有奸佞,即使有也是邪不胜正,君明臣贤,整个时代充满着祥和之气,等到禹的儿子启继位的时候,儒家们便惊呼,那个天下为公的时代终结了,历史无奈的进入了天下为私的时代。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那只是儒家和后世的希望,可能是人类永远都无法实现的希望。
因为人类的最高理想都是天下为私,而最高的道德却是天下为公,所谓的道德也只是实现理想的手段。我其实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说法,但现实是天下从未为公,而人类为了自己所谓的天下却是无所不用其极。
何来大同?!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高能矿工 2019-02-03 20:53:01
楼主大才!欣赏!品读!
-----------------------------
多谢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禅让的背后】

既然太史公先生着墨“禅让”颇多,那我们就来聊聊禅让。
尧舜禹这一阶段的主旋律就是禅让,关于这个话题就先得看看有着完全不同立场的《竹书纪年》的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之不与父相见也。”
这样的版本有不少,其核心意思就是,不管尧有没有问题,舜是通过强迫性或不正当手段来取而代之的。
禅让的核心就是让,那怎们让就是个问题了,是心甘情愿的让,还是迫不得已的让!
我要在这里插上一句,世上之事,要把自己的东西心甘情愿的让出去,我就只能呵呵了,特别是权利,特别特别是最高权利。
像《史记》一类的书认为是心甘情愿的让,而像《竹书纪年》一类的书都认为是迫不得已的让,在对先秦史的记载中,这两类书在很多重大事件上,都持有完全不同甚至对着干的立场,因为在后面还会经常提到,所以在这里我将两类书划为“史记派”和“竹书派”,请记住这两大派系。
关于《竹书纪年》这本书就不介绍了,此书争议很大且有好几种版本,持怀疑态度的会找出一大堆“破绽”,而支持者认为,此书的很多观点都接近常理。
此书的更可贵之处在于,这么多年作为一种不同观点的存在,并没有被深入人心的史记所同化,而是一直保持着本书的原意。不管怎么说,再去讨论竹书派观点的对错或其书的真伪,已经没有意义,但可以去感受哪一种观点更接近常理和人性。
禅让,自存在以来争论就从未停止,我们在以古论今的同时亦能以今推古,从后世的禅让规则就能知尧舜禅让之一二。秦汉以后,“禅让”成了王朝更迭的方式之一,虽然禅让也是残酷和血腥的,但比起武装斗争的更迭方式还是略显温和,对百姓的伤害也小一些。当然,这种方式文雅的说叫禅让,现实的说就是篡位。
先了解一下禅让和篡位,前面说过,禅让就是心甘情愿的将王位让给贤能的人,不论血缘论贤能。而今天很多人也在不完全认同禅让的情况下,客气的将其解读为禅让双方有一定程度的妥协。
这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妥协,就属于迫不得已的让(委婉的说,尧舜禹就属于此类),最后在不得不让位的情况下,就只能以禅让的名义被篡了位,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心甘情愿的让位,都属于篡位。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因为尧和舜在位时间比较长,到晚年时对局势的掌控力大大降低,无力阻止贤能之人(权臣)的崛起,与其最后落个不可知的下场,还不如落个“禅让”的美名。
如果要问到底存不存在有天下为公的思想而心甘情愿让贤的人(完全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至少这种可能性在文明程度较发达的秦汉以后的时期是不存在的。而且往往政治能力很强的统治者,对王权的稳定性更是敏感,若非不得已,不到死的那天是绝不会放手的,有的到死都不放手。这还指的是对自己的亲人或宗室的人,对自家人尚且如此,对那些异性人士就更不用说了───绝无可能。
自从王权存在之日起,王权交接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都是头等大事,王权的巨大诱惑在人类的欲望面前一旦露出破绽,人的欲望就犹如决堤之水。在秦汉以后包括篡位在内的所有王权交接都是如此。
更何况是在那个教化和制度还没完全成型的文明初始阶段,其王权更替比起后世的残忍程度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简单说就是我们可以相信有尧舜禹其人,也可以相信他们的旷世之功,至于禅让那个事,可别太当真。
我们从后世的篡位游戏中,来看看史记派的禅让游戏吧!
尧在心甘情愿的把帝位传给舜之后,就去世了。舜在服丧三年期满后,就把帝位传给尧的儿子丹朱,然后自己就回避到偏远一点的地方,比如河对岸。
意思很明确,我已经过了河了,帝位也让出来了,但诸侯们同不同意我可管不着了。
一切都应该在舜的意料之中,各诸侯都跑到河对岸去朝觐舜去了,然后舜还很“无奈”的说:“这是天意啊”(天也)。意思就是天意如此,我不敢违。
这就是被后世的篡位者百玩不腻的“三请三辞”的把戏。
等到舜去世的时候,禹又把这个程序重复了一遍,而且尧和舜的儿子们都有封地,家族的服饰和礼乐什么的都一切照旧,平时以客人身份拜见天子,天子也不当其为臣下(已客见天子,天子弗臣),这就是后来的“上书不称臣,受诏不跪拜。”
历史总是何其的相似,舜和禹的游戏被后来的王莽和曹丕改了个名字复制了一遍,后来司马氏又照搬了一回。可到了以后篡了东晋的刘裕这里时,他可没这么守规矩,给这个相对温和的游戏规则增加了一点暴力色彩───斩草除根,结果他的子孙也受到了同样优厚的“待遇”。悲乎!
历史总是在争吵中开始,也是在争吵中结束。
不,永远不会结束,因为永远不会有结果,但我认为:人不同,时代不同;但理相同,人性亦同。
“天下为公”不只是儒家的追求,也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如果真实中不存在,却也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寄托的方式,长存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
漫长而神奇的上古时代结束了吗?该结束了。
三皇五帝的故事虽然传说成分居多,也可能只是众多传说中的一种,那也都不足以表达上古时期的精彩。
总之,在那个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已逐渐形成。
在上古时代走向终点的同时,一个伟大的时代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准确的说,是一个伟大的王朝。
而以中原为中心,将整个中华大地的农耕区形成一个文明和族群的步伐也加快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永远的夏王朝】

作为中原文化连续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华夏文明的初始阶段,是的,就是这个上接龙山文化、下至商朝文明的四百多年(公元前2100年至1600年左右)的关键阶段。
这就是我们争来争去的传说中神秘的夏王朝,其争论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禅让”,但意义却远非禅让可比,因为这个王朝直接关系到华夏文明的发展历史。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不管是历史的实际发展还是到目前为止的考古发现,都证实这段历史是真实且必须存在的。文献告诉我们这一时期是夏王朝,但又没有那个时代的相关文字来证明。那这个王朝到底是夏王朝还是其他王朝,那就先得了解一下,这一阶段是否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
都知道,文明史的主要象征是文字和城市的形成还有比如金属(青铜)的应用、宗教礼仪和阶级的形成等等。
首先有规模的城市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在考古学中这一时期属于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阶段,也可以称为铜石并用阶段,而且考古已经证明,此时的青铜器生产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暂时除了文字以外,其他象征文明的各因素都已具备,虽然也发现了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但暂时还没发现有大规模的文字存在,可暂时没发现就不属于文明时代了吗!
先来看看文字的过去,在发现甲骨文之前,商朝也被认为只是传说,而甲骨文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4000多个单字,实际上的只会更多,说明这一时期的文字发展已经极为成熟。
甲骨文所处的时期是公元前1300年左右,可文字的形成可不是几个人或几代人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几十几百年能够完得成的,而是一代代的先辈们经过几十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时间慢慢累积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文献记载的夏王朝乃至更早的时期,是一定有文字的。
在这一阶段所发现的类似于甲骨文的符号就足以证明文字的存在(只是我们可能还不认识),所以如果要讨论那就不是讨论这一时期有没有文字,而是文字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在这就不讨论了。
当证明文明史存在的其他因素都已具备,却唯独没有出现大规模文字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否定这段文明史呢!
显然不是,而此时我们对文明史的界定就要更倾向于城市的形成和其他因素,再加上这一阶段也属于文字形成的过程,所以说这一阶段不但进入了文明史,甚至比文献中的夏朝更早。那么争争吵吵了几千年的夏王朝到底存不存在?
夏王朝存不存在或有没有,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一定要纠结这个问题,那还不如讨论一下这个传说中的王朝是不是叫“夏”,两个问题似乎相似,但立场却完全不同。
前者讨论的是有没有这段历史,而后者是肯定有这段历史,只是个名称问题而已,那就简单了,当还没有证据证明有其他名称的政权来取代夏王朝时,我们当然还是要延续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名称。
没错,那个神秘的王朝我们就先暂且称之为夏王朝(也可能是永久的),因为我们是华夏。
考古是为了科学的说明文献记载,文献已经存在了数千年,而真正的考古是近代才有的,可想要真正通过考古去解答历史中的太多迷题,并不是几代人可以完成的,可能需要几百上千年,而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我们也不急于去证明什么,也别急着去否认什么,因为现在的一点成果只是漫长的考古工作中的一个环节。
夏王朝虽然只是口耳相传的传说,但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根植于每一个华夏子孙的灵魂,所以我们对夏王朝这一阶段的考古,都是为了寻找曾经的那个华夏,所有的考古成果都应该称为是夏朝的某某时期或夏朝的某某遗址……
至少前面要加上“疑似”两个字,而考古工作者们的所有努力正是为了去掉这两个字。
上世纪发掘了几十年的河南二里头遗址和后来发现的新砦遗址(所处年代早于二里头),都有过不少惊喜,尤其是二里头大型宫城基座的发现,其规模在当时非帝王不能有,经测定二里头遗址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按时间算相当于夏代晚期,从遗址和出土的文物来看,此时的文明程度已经不低。
现在很多学者认为,我们的文明史就是3700年左右,站在学术的角度,没有足够的证据,态度严谨是可以理解的,却是不让人认同的,因为这种说法并没那么严谨。
首先,如果认为二里头就是文明史,那就是对文明史的界定已经抛开了文字因素,而是倾向于城市的形成和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果是这样那3700年就站不住脚了,因为在这之前的城邑多了去了。
再一个就是那些遗址本身,因为如此规模的遗址并不是女娲娘娘造人的时候造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而来的文明成果,那在3700之前的发展阶段就可以忽略吗!
就比如我们很重视一栋建筑是哪一年建成的,而不重视是哪一年具备了建造建筑的技术,文明发展可不能这么算,而“3700年之说”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在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的这个阶段,华夏文明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都还在研究和发掘中,暂无定论,也可能永无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认为二里头已经进入了文明史,那在此之前的若干年自然也属于文明时期。这若干年自然也包括夏王朝那几百年。
而且既然已经证明了商朝是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王权国家,那么在商王朝之前的包括二里头在内几百年的阶段,即使没有商朝的文明程度那么高,那至少也是一个类似于商朝的仍属于文明时期的王朝。
这就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夏王朝。
对夏朝的争争吵吵就到此吧!但他的传奇过往却深深的影响和吸引着我们。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多谢支持,可能写得不好,但对汉文化传承的不易感触很深,望指点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三章 夏商迷雾

【往事如烟】

我们先来看看夏王朝的故事吧!
世界上的大部分古文明都发源于河流,水很自然的就成了各种文明传说和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洪水。中华文明也不例外。
但不同的是,洪水在其他的文明中成了灾难的代名词,在我们的传说和史料中,洪水也曾给中华文明造成过无数的伤害,但最终还是被我们所征服,甚至将本是灾害的洪水化为了财富,因为人类离不开水。
同时洪水也会造就英雄,不错,大禹就是其中一位,他可能不是征服洪水的第一人,但却是第一位治水英雄。
早在尧还在位的时期,洪水泛滥得甚至影响到了政权的稳定,尧很焦虑,便问众臣:谁可担治水重任。众臣便推举了鲧(禹的父亲),尧并不认为鲧可以胜任,但因为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就勉强同意了。
而鲧治水九年,洪水依旧,这似乎是尧意料之中的结果。此时舜已摄政,看到洪水如故,便将鲧流放(最后死于流放之地)。
舜又问众臣:谁可治水。众臣推举鲧的儿子禹(相当于世袭掌管水利部门的官员),不知舜是因为鲧的死而有一丝愧疚,想再给其家族一次机会,还是也因为在治水方面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也勉强同意了。
作为罪臣的儿子,禹首先当然就是推辞了,最后还是推辞不过,便惶恐的上路了。禹的传奇也从此上路了。
禹在外治水十三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准确的说是不敢入,因为他时刻都如履薄冰,不敢有任何的松懈,生怕重蹈父亲的覆辙,同时他又兢兢业业,吸取父亲堵塞之法的教训,采取疏导之法,最终使得百川归海,洪水被征服了。
被大禹征服的不仅仅只是洪水,他在治水的同时还划九州、通九道、定制度、制礼乐、广教化和服蛮夷,经过十三年的治理,国泰民安,万邦臣服,一片盛世之象,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治世。
这哪里是治什么水,分明就是治天下,没错,大禹治的正是天下。
大禹治水不但平定了水患,还造福了百姓,更有功于国家,除这些外,他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那就是民心。
大禹做到了,治了水,赢了民心,也定了天下。
此时的舜就尴尬了,曾尽全国之力治水,如今却治出了一个民心所向的英雄,而且还是个权臣,关键是这个权臣的父亲还被自己当年流放而死。
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保善终,那就跟禹商量一下:咱们以“禅让”的名义来个权利交接吧!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还是那句话,可以相信大禹的不世之功,至于禅让,那就……
若干年以后,等到禹该考虑后事了,不知是禹在位时对儿子启的刻意培养,还是因为启本身就是一位有为上进的青年。在通过向父亲的学习和自己的不断积累之后,启已经具备了作为领袖的能力。
总之,启已经准备好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但程序还是要走的,禹先将王位传给曾经的老战友皋陶,结果皋陶没那个命,死在禹的前头去了,后来就传给了另外一个战友───益。
老规矩,益在为禹服丧三年期满后,就程序式的将王位传给了启,自己就回避到了一个山头上,静等各诸侯的朝拜。不知是他低估了启的能力,还是高估了自己,反正他失算了,那些诸侯似乎很感谢他的离去,这样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朝拜启了。
益面对的就不是尴尬了,而是悲催,史书上对益的结果说法不一,但是在那个年代,作为新任天子曾经的政治对手,想要善终,真的很难。
在尧舜禹时期,不管是怎样的权利交接方式,只要不是子承父业,后世都有理由称其为“公天下”,而一旦进入了父传子的轨道,除了“家天下”也没有其它的解释了。
如果说启在位时还不能完全确定为家天下的话(毕竟还有个益这样的政敌,而且启是有能力的),那么启的儿子太康继位后,就标志着历史正式进入了家天下的“世袭制”时代。
从黄帝到禹,每一位天子所用的国号都不相同,因为都是以自己的部落名称为国号,而他们所在的部落又各不相同。尧为陶唐氏,后世称为唐尧;舜为有虞氏,是为虞舜;禹为夏后氏,故称为夏禹。
不管后世特别是儒家对夏朝的家天下是如何的抨击,以夏后氏为中心的第一个王朝正式诞生已不可否认,而在夏朝时期整个文明的发展也同样不可否认。
很遗憾的是,太康继位之后,就开始不理政事,沉迷于吃喝玩乐,你既然不好好当领导,自然有人抢着当。
最后被一个叫羿的部落首领趁机夺了权(友情提示一下,这个羿可是没射过日的),这就是历史中的“太康失国”,谁知这羿也不比那太康强多少,最后又被亲信寒浞夺了政权。
后来太康的弟弟中康有个孙子叫少康(这名字……),在经过多年的颠沛流离和积累之后,又成功的夺回了政权,是为“少康中兴”。
少康之后,过了几代太平日子,末世景象开始显现,亡国之君们也开始登场了,一个昏君王朝可能还扛得住,如果出现一群昏君,那结局就只有一个:亡国。
自昏庸的孔甲开始,一直到亡国之君夏桀等几位统治者,每一位对夏王朝的灭亡几乎都是不遗余力,最后的结果也都如他们所愿。
话说这夏桀也是一位有能力的人,这本是个好事,可如果是一位残暴的有能力的人,那就糟糕了,如果这个人处在统治者的位置上,那就更糟糕了,夏桀就是这种人,他好淫乐、宠奸佞和杀忠良,简直就是暴君的代名词,如果这样玩那糟糕的就不仅是忠良和百姓,还有他自己和整个夏王朝。
从启到少康之前这一阶段,整体风貌可以说是尧舜禹时代的延续,在羿和寒浞时期只会更差,夏王朝的真正发展是在少康至孔甲这一时期。
少康的复国行动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他无疑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也是在这一时期,王朝的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社会资源也更加集中,礼乐制度也渐趋成熟,总之,少康是位明主,在他的治下,以夏王为共主的王朝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正式形成了。
司马迁老先生之前并没有一个像秦汉以后那样完整的大一统王朝,也没有太多的相关资料可供参考,但在太史公和之前的其他史学家的的笔下,夏朝的兴衰却是一个类似于大一统时代的兴衰史。
开国之君为人中之杰,王朝中期会因腐败或其它原因而导致衰落,然后会出现中兴之主,最后又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亡国之君而导致亡国,其它史料记载也大致如此,这似乎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影子。
无论如何,夏王朝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明时代,而此时以黄河中游一带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圈开始形成了,也在以融合与交流的方式,不断扩大着文化圈和文化影响力。
是的,融合之路已经开始了。
夏王朝起于何时止于何时的时间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种说法,但却对其470年左右的国祚都没有异议。
不管怎么说,夏王朝给我们的文明和族群烙上了深深的烙印,如果说夏之前的上古时期确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那么夏朝就确定了我们这个文明最早且充满了美好寓意的名称───夏。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亚马孙潮汐 2019-02-12 09:35:58
顶帖支持楼主,希望楼主可以继续下去
-----------------------------
谢谢!一定继续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维生素c2019 2019-02-12 10:24:03
搬来的还是原创?
-----------------------------
放心吧!原装的,如假包换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殷商起伏】

和夏王朝一样,曾经对商朝的了解也只局限于后世所记载的有限的文字里,但那只是曾经。
我们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历史,但如果有人怀疑,我们就要去证明这段历史的存在甚至辉煌,同时我们自己也可以更深刻的了解辉煌的过去,而这种努力的开始却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
那是在晚清耻辱性的甲午战争刚结束没多久,更耻辱的八国联军前不久的1899年,国子监的一个叫王懿荣的官员,在大夫给自己开的药中发现了一味叫做龙骨的药,上面刻有他从未见过的类似文字的符号,本身就是做相关研究的王懿荣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经过搜集和研究之后,他认为,这文字背后就是那传说中的王朝───商。
这就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出现似乎在告诉当时的人们:国家到了如此危难的时刻,我们的尊严只剩下历史和文明。
话说回来,历史和文明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值得自豪的精神不动产,不但没人抢得走,而且越来越值钱。
虽然王懿荣在第二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殉国,但对甲骨文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直到多年后殷墟的发现,不但验证了文献的记载,也更加证据确凿的证明:商朝不但存在,还是一个伟大的王朝,伟大的文明。
虽然甲骨文的内容有很多还待破解,已破解的内容也多为祭祀占卜之类,但仍可以结合文献去回味这个王朝的过往。
一个时代的结束就标志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这是常理也是自然,夏商王朝的更替不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给后世的王朝更替建立了一个模式。
当气数已尽的夏王朝在夏桀的折腾下快接近终点的时候,东部地区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带领着他的部落,在一个叫鸣条的地方将夏王朝送到了终点站,这位部落首领就是成汤,他在灭夏之后就建立了自己的新王朝───商朝。
成汤可能也清楚,他所建立的王朝可能最终也逃不过和夏一样的命运,但他仍然要站出来,完成推翻夏朝的使命,后面的事就交给后人吧!
作为一个王朝的创立者,成汤自然是人中之杰,但一个君王特别是一个开国型的君王,除了超强的个人能力之外,必定也得有高人的辅佐,善于识人和用人是一位优秀领导者的基本能力。
正因为成汤具备了这种能力,才有了伊尹和仲虺等一批贤臣的辅佐,其中伊尹的名气是最大的,权利应该也是众臣中最大的(记住这一点)
成汤在位十多年,他是如何的治理国家,如何的英明神武,在这里就不说了。总之他走得很安然,因为他留下了很多财富,商王朝的财富。
他留下的除了父传子子传孙的世袭制政治体制,还留下了能辅助体制传承的一批人才,准确的说是留下了以伊尹为首的一个辅佐班底,王室无忧矣!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如果说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明君,那伊尹就是历史上第一位贤臣,后世的贤臣也不少,却很少有超过伊老先生的。
伊尹是如何被成汤发掘出来的有几种说法,有的说是接近于毛遂自荐的方式,是伊尹自己创造机会跟随成汤的。也有说是三顾茅庐式的被成汤请出山的,不管是哪一种,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伊尹活得比成汤长,长很多,他不但辅佐成汤建立了王朝,还在成汤之后辅佐了数代君王,为王朝初期的稳定所作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按理说伊尹的功劳就算不是后无来者,那也是前无古人。至少伊尹的辅佐之功成为了后世辅臣的典范,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使在伊尹辅政的后期出现了一点争议,也改变不了伊尹在后世中贤臣的形象。
虽然如此,但毕竟还是有争议。在成汤走了之后,伊尹的辅佐到底是一直都维持初心,还是因为有了不世之功而最后有了不臣之心。当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前者,因为课本上都是这么说的,可是关于后者的声音又确实存在,而且似乎更接近常理。
这就是争议。
有一句话说,既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我想说既存在就有其可能性。
伊尹在辅佐了成汤之后,又辅佐了两位君王,不只是这两位的在位时间太短,还是史书为了衬托伊尹的功劳,这两位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过去了,等到第三位时问题就来了,这就是使伊尹的辅政生涯有争议的太甲。
与其说是争议,不如说是史记派和竹书派的战斗。
太甲是成汤的孙子,也是在伊尹的力挺之下继承王位的,但伊尹对太甲似乎不太了解,史记派认为,太假在位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这简直就是一个暴君加昏君的标准形象。最后让伊尹大失所望,伊尹就将其流放于桐宫,然后自己代行政务,说白了就是代行王权。
太甲在桐宫反思了三年,悔过自责,重新向善(反善),于是伊尹就迎回了太甲,还政于他,最后太甲励精图治,修养道德,诸侯皆服。
这种完美的蜕变和圆满的结局,只能在小说中可以看到,无法想象能出现在现实中,可占有绝对优势的史记派都认可这种观点,不,这个小说情节。
而竹书派认为,太甲本应继承王位,是权臣伊尹有了不臣之心,将太甲放逐到桐宫,然后自立。七年后,太甲从桐宫潜回杀害了伊尹,夺回了王位,但念伊尹有功,罪不及家属,财产什么的都由两个儿子继承。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这样看来,竹书派的就更符合现实和人性了。
先来看看史记派的善意吧!此派认为,伊尹是一片好意,希望太甲能改变,将来继续回来做君主。单凭这一点就能推翻此派的观点,因为就算伊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可这种行为的风险性却犹如走钢丝。
与其说有风险,不如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伊尹走的并不是钢丝,而是麻绳───绝无可能。不可能的原因还有很多:
首先,放逐太甲是希望他能改恶从善,可如果他不改呢?
其次,就算太甲改了,已摄政三年的伊尹会心甘情愿或顺利的让太甲复位吗?
最后,太甲复位了,难道不报复吗?
答案是:太甲改不了(三年能让人从昏庸变得贤明,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一样的人);即使改了,伊尹也不会让;即使让了,太甲也不会放过你。
而且太甲被放逐,仅仅是太甲的问题吗!如果太甲太差劲可以再立一位(后世与伊尹齐名的霍光就是如此),而你摄政三年又是几个意思!
也就是说作为臣子的伊尹,从放逐君王太甲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踏上了不归路,注定了结果不会圆满。
每个环节都充满了阴谋和暴力,权力的游戏是人类世界里最危险的游戏,特别是君臣之间的权力斗争,要么权倾天下,要么身死族灭。这个游戏被伊尹玩的并没那么熟练,毕竟有争议。
这两派争论的具体过程就不细说了,虽然观点不同,但也有其共同点,就是太甲被逐、太甲复位和伊尹子孙得保。不同点就是,太甲是如何复位的,伊尹又是如何死的,答案是:不知道。
但有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伊尹有功,太甲并不差。至于到底怎样,吵了几千年都没个结果,所以才有派系,自然就没有所谓的真相。
这两大派系都有很多的传说成分,主要是近两千多年来受儒家的影响太大,所以大部分人都认可史记派,但我认为按常理来讲,竹书派更胜一筹。
不管结果如何,过程是精彩的,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可以去想象更多的可能性。
伊尹的结局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其首辅之功和首臣之名是名副其实的,这已然足够。
都结束了,该走的都走了,除此之外,一切都没变,因为王朝才刚刚开始。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老头懋懋的号码 2019-02-14 22:09:48
先看了两端,好文。支持顶帖
-----------------------------
多谢支持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迁都是个问题】

太甲之后,沃丁继位,沃丁就是史记派里伊尹辅佐的最后一位君王,这位兄台没那么多事儿,就直接跳过吧!
沃丁之后,商王朝在安定与动荡并存的状态下又经历了十几位统治者,但到了阳甲这里,王朝已经开始衰落,甚至进入了低谷,但不是末世,因为低谷说明还有翻身的机会。
如果阳甲之后出现了一位像夏桀一样的君王,那就是末世了,因为有机会他也抓不住,如果要抓住机会挽救王朝,那就得像少康一样的君主。
商王朝很幸运,这个人及时出现了,此人就是阳甲的弟弟───盘庚。
盘庚准确的抓住了这次机会,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扬王朝的传统文化───迁都。迁都对商王朝来说就是家常便饭,甚至比我们现在搬家都频繁。
迁都的原因主要是都城的资源有限,再加上君王想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当然也有可能是想换个环境换种生活吧!总之盘庚是把都城迁到了一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还可以一展抱负的地方,也正是这次迁都,王朝才可以中兴,当然主要因为盘庚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人。
都知道“盘庚迁殷”中兴了王朝,可盘庚在中兴王朝的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迁殷之前的都城在哪里?所迁之都又是不是殷?
史记派和竹书派已经登上擂台了!
今天我们所了解的盘庚迁都,是根据文献结合了到目前为止的考古成果,而得出的结论。
就是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然后还由武丁在此创造了盛世,直至商纣灭亡,两百多年未曾迁都,这种说法是在安阳殷墟发现之后,再结合竹书派的说法而得出的结论,可这样一来,不断全盘否定了史记派的说法,还否定了商朝最后的都城朝歌(今河南鹤壁)。
谈迁都就离不开三句话,前两句是史记派的:盘庚继位时,将都城从河北迁到了河南,来到了成汤的故居(盘庚度河南,复成汤之故居);到武丁时又离开成汤的故居亳,迁到了河北(殷复去亳。徙河北)。
第三句是竹书派的,前面说过的,就是盘庚迁到殷直到商灭亡也未曾迁都(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更不徙都)。这种观点也存疑,但史记派那两句更让人疑惑。
这几句话中迁来迁去的一些地名都让人头晕,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商朝的迁都文化吧!
当商超推翻夏朝之前还是部落的时候,史书记载就有过八次迁都,哪八次就不管了,就看商王朝建立之后的迁都路线吧!
成汤立国时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地区),到了第十位统治者仲丁的时候,迁都于嚣(史记称傲),结合文献和考古初步认定是今天的郑州地区,然后河澶甲迁往相(是安阳地区,但不是殷)。
对于这两次的迁都路线,两派观点基本一致,好的,暂停。
先来温习一下地理知识,看看这三个都城的地理位置,商丘在东部,郑州在西部,安阳在北部。这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地带,而整个商朝几乎所有的迁都行动也都是围绕这几个地区进行的,之后的都城邢、殷和朝歌在安阳一带,而庇和奄就在商丘一带往东。
这三个地区就形成了三个都城群,之间的地区也可以称之为王朝的京畿之地,其中北部在黄河以北,东部和西部在黄河以南。
两派的共同点是,王朝中后期的都城变化多在黄河南北。而不同点是,南多还是北多。
在河澶甲迁往相以后,他的继任者祖乙又开始行动了,从这里两派就开始掐架了,竹书派认为祖乙是迁到了黄河以南的庇,然后几经辗转又迁到了奄,而到了盘庚这里,就从奄迁到了北部的殷,再未动过。
而史记派认为,祖乙是迁到了邢(还在北部),直到盘庚才迁到黄河以南成汤的故居亳,到了武乙才去河北,也就是说祖乙至盘庚之前,都城可能有变动,但一直都在河北。而盘庚至武乙这期间一直在河南,等到武乙迁往河北之后,可能不是盘庚迁都之前的都城,但仍属于北部区。
问题又来了,史记派的“河北”,说的自然是北部都成群,而河南却有两种说法 :东部区和西部区,这就牵扯出了第二个问题:亳在哪里?或者说成汤的故居亳在哪里?
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亳不是在商丘地区吗!
还真不一定,因为好像有很多个亳,够复杂吧!那就还是先解决第三个问题吧:有多少个亳?
史书记载没有十个也有八个,这里就不讨论了,但最后可信度较高的有三个:北亳、南亳和西亳。这三个亳的位置很复杂,也有争议,那我们就简化一下吧!
南亳和北亳都属于东部都城群,南亳在今商丘以南,北亳在商丘以北至山东境内,都离得不远,这两个亳应该都属于当时的都城地区,只是旧的都城用得太久,资源枯竭,那就在不远处建一座新的都城,这在后世并不少见,因此所谓的南亳和北亳什么的,其实都属于亳,也都可以称为亳。
关键问题是那个所谓的西亳,此亳远在两百多公里之外的西部都城群,故称西亳。
更关键的问题是成汤当初有没有到过这里,或者说有没有在此建都。商在灭夏之前的部落时期,一直都在东部活动,也就是说成汤在灭夏之前,这个西部区属于夏的势力范围,有可能成汤灭夏后在这里居住过,或是为了方便管理夏国的故地和遗民,在此处建了一个仅次于都城的大型城市和行政机构,还是有可能的。
而且商王朝在夏朝故地没有经过长期的治理,是不会轻易的将都城迁过去的,至少成汤是不会的。所以说成汤将都城迁到西部而建立西亳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因此,史记派中,成汤故居亳是商丘地区的亳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现在一目了然了,亳就是商丘地区的这个亳,河南自然就是黄河以南的东部都城群。
好了,这些问题到此为止。
先提示一下,到目前为止,除了殷墟就是文献中殷的可信度较高外(并非绝对),其它的几乎所有都城的位置都存疑。
如此说来,有商一朝,几乎所有的都城位置和迁都路线都是有争议的,文献记载又太过模糊,两大派系截然不同的观点虽然都不完全可信,但却提供了商朝特别是中后期的大概都城方位和迁都路线。
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来看,商朝中后期的迁都活动主要在东部区和北部区之间,而且是频繁的迁都,因为这两个地区都属于黄河的下游地区。迫于黄河的水患,另外设立一个或数个具有都城功能的行都是有可能的,历史中这种现象也不少。
而殷墟在中后期是以主要都城的形式存在的,从殷墟的规模来看,即使没有文献中的两百七十多年,那至少两百年左右还是有的。
盘庚迁都前后的位置其实真的说不清了,但比较清楚的是,盘庚之后的武丁是长期在殷的,而且还在那创造了盛世。
更清楚的是盘庚在九世之乱后中兴了王朝,为武丁的盛世打下了基础,这已足够。
如此说来,盘庚从哪里迁到了那里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最权威的文献也只是口耳相传的传说,已破解的甲骨文中也没有相关记载。
对很多事来讲,没有结果可能是最好的结果,盘庚迁都就属于这种,至少目前是,因为考古从未停止,学术讨论也从未结束。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司马寻欢 2019-02-17 09:49:53
@我非扶苏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礼重情意更重,多谢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2167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1-29 18:45:06

更新时间:2019-11-10 11:37:47

评论数:6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