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家长歌(连载)

汉家长歌(连载)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都知道整个东周的历史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其实在当时是没这个叫法的,是后世为了区别东周前期和后期政治格局的不同才有的称呼。前期就以孔子修订的一本书《春秋》为名,称春秋;后期因为战争频繁,就以汉朝刘向所著的《战国策》为名,是为战国。
既然说到这里就再啰嗦一下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问题,关于这条线有好几种说法,其中有两种主流观点:
一种是从平王东迁的公元前770年至周敬王去世的公元前476年止,将第二年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作为战国的开始,因为“春秋”这部书记载的是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的历史,而481年乃至之后几年都还是敬王时期,所以称公元前475年为战国的开始是以天子即位作为一个时代的开端。
第二种说法就是按战国七雄的政治格局实际形成的时间开始算,即公元前403年。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并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而正式成为诸侯国开始。
其实具体该怎么算已经不重要了,如果太较真,春秋时期就可以从公元前722年开始算了,所以公元前475年至403年之间,应该是春秋到战国的一个过渡阶段,但在名义上可以划为战国时期,故战国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算也包括这个过渡阶段,似乎更说得过去。
还要说一下,战国时期是到秦国统一的公元前221年才结束,而东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就被秦所灭。
所以说东周的末期是战国,而战国最后的日子却不属于东周。
东周的故事太多太精彩,精彩得似乎永远都讲不完……那就不讲了,还是继续刚才的话题吧!
任何制度都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更何况本就是权宜之计的分封制,可分封制的死穴就是───无法调整,即使周公再世也无能为力,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武力进行重组。
随着东周的建立,分封制也逐渐走向了终点:制度快结束了,其后遗症的副作用才刚刚开始。
王室早已不是当初的王室,诸侯更不是当初的诸侯,说白了就是王朝已经进入了副作用的反噬阶段。
周王室,因为曾经的制度而不会从此消失;也因为制度,将忍受生不如死的煎熬。按理说发展到这个程度应该被大的诸侯国取而代之了。
不,无人可以取代,因为王室还有杀手锏,这也是王室最后一种强大而神秘的力量───礼乐。
如果说制度和法律影响着我们的行为,那礼乐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而观念却又深刻的影响着行为,这就是礼乐的力量。
礼乐在当时已经发展得不只是礼和乐了,而是一种精神支柱,一种信仰!
整个东周的发展过程就是礼乐逐渐崩坏的一个过程,也可以说是礼乐与分封制的副作用作斗争的一个过程。礼乐会坚持到战斗的最后一刻。
所以,与其说周王室最后是被秦所灭,不如说是油尽灯枯式的自然消亡。
王室还在,天子也还在,而各诸侯却各自为政,形成了实际上的分裂,长期的分裂,合法的分裂。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政治奇观。
王室虽然今非昔比,甚至是摆设,但在这个新的漫长的时代里,根据时代的需求,天子将发挥他的余热,毕竟还是天子。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争霸】

新时代不一定是好时代,至少对周王室是如此;新时代也一定是坏时代,对各诸侯国就是如此。
但对大的诸侯国来讲,新时代不但是好时代,简直就是春天来了。
在以后的大一统时代,君权一旦衰弱,权臣就开始崛起,然后就威胁到了君权。总之一句话,王权衰弱了,有实力的人的机会就来了。
此时的分封宗法制虽然已经不起太大作用了,但礼乐已深入人心───王室在人们心目中还没到被颠覆的程度。
王室和礼乐既然尚在,那就需要力量去维护。简单说就是王室已经没有力量来维持秩序了,那就得由有力量的诸侯来协助王室,或以王室的名义来维持秩序。
能取天下者为王,傲视群雄者称霸,既然王已经不行了,那就由霸来代劳吧!
霸主横空出世───一个全新的称呼,一种全新的政治格局。
之所以出现霸主政治,其实就是没有实力维护礼乐的王室,对有实力维护礼乐的诸侯的一种妥协和让步。
而正是这种妥协让这最后的礼乐绽放了最后的光芒。
当然,也可以说是王室和诸侯的一种政治交易,交易是要资本的,天子的资本是名号,诸侯的资本就是拳头,就这样吧!
人类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是有实力就有话语权,天子当然更懂这个道理,面对王室的窘境,周天子不得不作出妥协:我是没法管了,你们谁家本事大谁就来管吧!但前提是要承认和维护天子的权威(尊王),我也会承认你们的霸主身份。
───成交。
尊王是成为霸主的基本条件,另一重要条件当然就是用实力去帮助或代替天子解决所有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抵御戎狄的入侵(攘夷)。
这样,尊王和攘夷就成了当霸主的标配,但一些有实力又想称霸却又没机会的诸侯会不会按照标准来就另说了。
真正建立霸主标准的是齐国,而开启争霸大幕的却是另一个建立不久也不大的国家───郑国。
郑国可是王室的忠实部属和支持者,不过那是曾经。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郑国的第一位国君是周宣王的弟弟───郑桓公(关系够铁),这位仁兄也确实没得说,王室大恩,以命相报,最后和周幽王一起被杀。当其子郑武公护送平王东迁后,双方的实力开始发生调换,加上护送有功,郑武公他……变了。
毕竟是共过患难,虽然武公不那么守规矩,但有什么事,还是会请示天子,或以天子的名义去办,比如讨伐或吞并一些小的诸侯国。虽然请示天子只是走形式,但毕竟还是走了,因为到最后他慢慢的连形式都懒得走了,做什么事也不再请示上面,想干嘛就干嘛!比如扩张。
作为天子,对诸侯这种不守规矩的行为,如果没有能力征讨,至少也得声讨,如果连声讨都没有,那就是默认。春秋和战国时期,诸侯国很多僭越礼制的行为,都是在这些不断的默认中形成的,默认也是不得已。
不管你是不是不得已,只要你默认了,我们就慢慢的解放了。
如果说郑武公只是不走形式了,那么他的儿子郑庄公就是挑战形式了。话说这郑庄公就是大名鼎鼎的继桓公和武公之后的“郑氏三公”的最后一位了。作为一个新生的诸侯国,只经过了三代君王的努力就将国家打造成了所谓的小霸主,可见这三个人都是人物(特别是庄公),但他们对王室的不尊也是事实(尤其是庄公),这个问题很严重。
在经过与王室的不断摩擦之后,郑庄公决定用行动证明:我们郑氏已今非昔比啦!
不知道是缺少粮食还是故意挑战天子的权威(我相信是后者),庄公竟然派人到王室的京畿之地去抢收庄稼,真是不把村长当干部,此时的天子是周平王的孙子姬林,是为周桓王。这位兄弟也是位有血性的人,但他还是决定,再忍忍。
忍归忍,至少得有个态度吧!等到郑庄公来京朝见天子的时候,自然就没有得到相应的礼遇。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来了。
诸侯不按时朝拜天子或直接不来的,比起抢粮食那些事儿可是严重得多,再加上郑国平时不良的表现,桓王忍无可忍,那就不忍了。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纠集了几个不大的诸侯国去讨伐郑国。结果大败,败得很狼狈。
桓王在交战的过程中还被庄公手下一位叫祝耽的将领射中了肩膀,这还得了……
祝耽欲继续追击,庄公阻止说:“侵犯长者尚且都要被责难,更何况是欺辱天子呢!”(犯长者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
抓到了天子又能怎么样呢?难道将其杀掉还是取而代之?这都是自找麻烦,就这样吧!让王室知道我不是好惹的就行了───这可能才是看似自责的庄公真正的内心独白。
优秀的政治家考虑的是长远的利益:你毕竟还是天子,兵戎相见也是迫不得已,以后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你的天子吧!至于我们郑氏的事,既然您没那个能力就别再操心啦!
庄公不断停止了追击,晚上还派人到桓王营中慰问。都说庄公此举高明,其实高明并谈不上,都是些政治套路,这也说明庄公是个有野心的明白人───政治目的已经达到了。
但对王室来讲,形式很不乐观,不但吃了诸侯国的败仗,天子竟然都受伤了。毫无疑问,这是对礼制的严重破坏。
可郑国并没有对王室穷追猛打,也证明了礼制的力量尚在,同时也说明了礼乐一时也崩坏不了,但需要力量来维护,很显然郑国不属于这种力量。
这次战争的意义非常重大,不但是东周政治格局的转折点,同时也是霸主政治格局的起点。
也再一次证明了,周王室以后所有的努力,只能在名义上保留天下共主的名号,曾经的辉煌以后就别想啦!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过去啦!诸侯当家的时代开始啦!
王室的处境已是雪上加霜,而郑国却是风光无限,在经过不断的扩张之后,郑国正式成为了春秋初期的三小霸中的第一霸。
之所以称为小霸,主要是后面还有大霸,也是因为实力和影响力比起那些大的诸侯国还有差距,但却正式开启了争霸大幕。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比郑庄公更开心的是那些有实力的诸侯国,郑国带头破坏了礼乐秩序的同时,也点燃了那些诸侯们蠢蠢欲动的欲望。齐、晋、秦、楚等大国也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吞并和壮大之路。
除郑国外其他的两位小霸是齐僖公和楚武王,齐僖公就不说了,说说楚武王吧!是的,你没看错,楚国竟然称王了。
楚国在国君熊通的治理下强盛之后,熊先生认为自己的实力与爵位(子爵)很不匹配,于是托人向周天子传话:那个爵位……要不要调整调整!
啥?调整?不用调,这样挺好的。天子当然知道楚国的意思,可你一个小小的村干部,不要以为你那个村地广人多就不得了,你说调整就调整,那不乱套了,不同意。
看在你是天子的份上才给你个台阶,你竟然不识趣,那我就不客气了。
你不同意我就自己调,我是蛮夷我怕谁,什么公爵侯爵的我还看不上呢!直接称王且不更干脆。
从此,楚国正式成王(在这里提示一下,楚国曾经在西周时期称过王,后来又去掉了王号,不过这次可是坚持到了最后)。
天子虽然坚持了原则,但人家还是称王了,你也拿人家没办法。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天子以后对诸侯的很多让步都是大势所趋。
当一种局面还不至于崩溃,但已经失控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力量出来维持,真正的霸主诞生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公元前685年,齐国公子姜小白在经过了死里逃生的劫难后回到了齐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成为了国君,这就是齐桓公。也是在鲍叔牙的建议下,齐桓公任用曾经要置自己于死地的管仲为相,还创造了一段君臣互信的佳话。
齐国在管仲的改革之后逐渐强大,在这里强调一下,管仲的改革是对传统制度的试探性改良,这次的改良和后来战国时期的不断变法证明,再优越的制度也是有期限的,过期之后,谁变化谁就变强。
齐国在强大之后,成为霸主的目标是必然的,但成为霸主的机会却是偶然的。
实力已经具备了。就得展现出来,而展现实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战争,胜利的战争。如何才能有战争───扩张。
其实在管仲的改革初现成效时,齐国经过扩张已经成为了像小三霸一类的霸主,这可不是齐国的目标,以今天的实力和影响力,齐桓公想成为也能成为一个获得广大诸侯认同和天子认可的合法霸主。
此时的中原……很乱,戎狄不断侵犯,诸侯之间摩擦不断,也就是内外交困,王室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机会来了,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意思就是:兄弟们,如今国家动荡,我们要团结一心拥护王室,更要共退戎狄。实在是高,此议一出,天子当然高兴,诸侯们也不好反对。
随后齐国分别在公元前663年和661年帮助燕国和邢国击退了戎狄的侵犯,到了之后的公元前651年,风光无限的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是为葵丘会盟。
此次会盟意义重大,不但由齐国带头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关键是天子也派人参加了,这一点相当重要,说明天子认可了:以后你们谁的拳头硬谁就来管事吧!我是管不了啦!
至此,齐国正式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霸主政治格局也正式形成。
以实力为争霸的根本,以尊王和攘夷为称霸的基本条件,以战争和会盟为称霸的基本形式。
好,非常好,天子就稳稳当当的做天子,其他的事就交给霸主吧!以后就按照这个规矩来好了,可是再严格的规矩都会有不守规矩的人。
所谓霸主,其实就是诸侯过一回当天子的瘾,但与天子又有本质的不同,霸主是靠实力公平竞争的,这就导致那些有实力或有点实力的都想过一下霸主瘾,结果就是打来打去,最后把规矩都打没了。
事实证明,整个霸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就是后来的霸主对这一格局不断破坏的一个过程,直至最后崩溃(任何制度都是这个理),从刚开始的尊王到后来吴国和越国的相继称王就是最好的印证。
齐国之后的霸主是晋国和楚国,此时的争霸就完全是靠拳头说话了。通过拳头的碰撞,谁的拳头硬谁就主持召开诸侯大会,天子再派个代表祝贺一下,就算正式成为霸主了。
在春秋五霸中,齐、晋和楚这三位霸主是没什么争议的,像其他的秦、宋、吴和越等几位所谓的霸主就略有争议,在这就不细说了。
之后长期的霸主之争主要是在晋国和楚国之间进行,其他的几位没争议和有争议的霸主,实力和影响力都很有限,只能说是昙花一现。
所谓霸主政治,简单理解就是最高统治层出现了权力真空,争霸就是各诸侯对统治权的争夺,天子已空有其名,有实力的诸侯成了实际上的统治者,准确的说是管理者,高级的。
这与以后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似乎相似,其实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挟天子挟着挟着就把天子挟没了。
而霸主政治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后,几个诸侯国实力相当,谁也吞不下谁,而且谁有实力谁称霸,才能得到天子和大部分诸侯的认可。从这个角度讲,这对天子和诸侯都是公平的,所以这种政治格局能存在数百年。
争霸就是战争,战争就是兼并,兼并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这是历史的必然。
平王东迁三百多年后,从最初的一百多个诸侯国,经过不断的兼并,到此时只剩下几个强国和为数不多的幸存的小国,霸主政治也接近了尾声。
现在只剩下我们几个了:最终的解决方法也只有一个───战争。只有将战争进行到底,才能结束这一切,要真正的结束这一切,我们就得面对这个结束的过程。
这个过程依然漫长,却更精彩,也更乱。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称雄】

一提到战国。自然就会想到七雄,而七雄的形成也代表着历史正式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又标志着礼乐彻底的崩溃。
因为不再是一王一霸,而是七霸,甚至是七王,礼乐何在!
而礼乐最终的崩坏是发生在两个强国:晋国和齐国。
进入春秋后,王室衰弱,诸侯开始当家,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各诸侯国内,在几百年的争霸过程中,各诸侯国的一些大家族开始崛起,这就导致了一些诸侯国面临着和王室一样的窘境:君权衰弱,卿大夫开始当家。
这就尴尬了……
在春秋末期,晋国国君成了摆设,朝政已经落入各大家族手中,而各家族在经过不断的争权夺利之后,就只剩下中行氏、范氏、智氏、韩氏、赵氏和魏氏等六大家族。后来又经过激烈的斗争后,中行氏和范氏被淘汰了,准确的说是被干掉了。
对手越来越少,斗争却越来越激烈,在其余的智、韩、赵、魏四家中,智氏实力最强,可又因为其族长智瑶过度的贪婪,最后于公元前453年被韩赵魏三家联合给干掉了,这三家很自然的也分掉了智氏所有的人和地。
所谓胜者为王,往往是指笑到最后的那个就是胜利者,但有时候笑到最后的不只是那个,而是那些,比如这三家。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封这三家为诸侯,在当时虽不合礼制,但不重要,因为已经合法了,他们赢了。
七雄正式形成了,但这三家的带头大哥誓将瓜分游戏进行到底,到了公元前376年,三家将晋国最后的公室也分了,至此,曾经的超级大国彻底的成为了历史。
这就是春秋至战国的重大转折点───三家分晋。虽然分了晋,毕竟曾经属于晋,所以这三家还有个别称为“三晋”。
与晋国同命相连的还有齐国,齐国就比较干脆一点,因为在齐国就只有一家独大───田氏。在经过复杂而老套的操作程序之后,田氏也于公元前386年,被周天子封为诸侯,几年之后,齐国国君去世,田氏正式取代姜氏,接管了齐国,可能是这田氏很崇拜姜子牙,所以取代姜氏之后还是沿用齐国国号。是为“田氏代齐”。
姜子牙在那边要是知道他的封国以如此窝囊的方式被人给篡了,一定会活过来大骂子孙无能。
这两次重大事件标志着礼乐彻底的崩坏,后世普遍认为是周天子没有坚持原则,是他自己破坏了礼乐,这种说法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前面说过,这怪不得天子,这是大势所趋,你不同意又在坚持什么呢!又能坚持多久呢!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此时周天子能做的就是维持天子之名,仅此而已,这也是礼乐最后最后的作用了。
七雄虽然形成了,可此时的诸侯国还有不少,但主要的交锋和斗争是在这七国之间,或是围绕这七国进行的。这就是七个独自发展的个体,谁也管不了谁,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至于其他一些小的诸侯国,就自求多福吧!当然,自求多福的也包括周王室。
先看看这七国大概的地理位置吧!
韩、赵、魏都属于中原的核心地区:今天的河南、河北和山西地区;燕国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和部分辽东地区;齐国主要在今山东地区;楚国在南方的长江南北之地;秦国在今关中地区。
齐楚燕韩赵魏秦已经不只是诸侯国和地区,而是一种印记,文化的印记,影响至今的文化印记。
其中在边境地区的燕、赵、秦、楚有向外扩张的优势,特别是秦国和楚国。
不管将来如何扩张,还是此时的势均力敌,由华夏文明相连接的各诸侯国,无论现在怎么折腾,将来迟早还是要终归一统,只是现在谁也统不了谁。
因为现在谁也不具备兼并谁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一个国家先跳出来,打破这种看似平衡的局面。
而要打破这种局面就离不开两个关键词───兼并与变革,不,变革再兼并。
兼并一般分为主动的兼并他国和被动的被他国所兼并,但在旧有的体制下,七国中的任何一国想要兼并对手都很难做到,更别说兼并天下了。但想要有兼并或反兼并的实力就必须变革。
简单地说,变革就是挑战和改变那些旧有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制度。还是那句话:谁改变谁就变强,谁变得彻底谁就笑到最后。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三晋之一的魏氏,魏氏的带头人叫魏斯,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魏文侯。魏斯虽然是在当政的晚期才被封为诸侯,但毕竟是在任上受封的,所以后面在提到魏斯时都会称为魏国的魏文侯。
魏文侯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就不细说了,但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句话:只要能助我魏国发展的,我愿用一切可用之人;只要能使我魏国强大的,我愿意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
魏文侯就是这么做的,魏国也是这么率先崛起的。
只要你有才能,无论你是哪个国家或什么阶层,就都是我的上宾,而且我会最大限度的任你发挥;只要你的制度和措施对国家有利,无论怎么变,我都支持。
小小的魏国一时间人才济济,各国人才都蜂拥而至。在文化方面,魏文侯请来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当大学校长,还尊其为师。这一点很重要,不但使儒家开始真正的崭露头角,还使魏国一下成了文化中心,从而为魏国吸引了更多的人才。
在政治上大力支持李悝的改革,李悝制定的《法经》不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法典,还和他的变法思想几乎影响了整个战国时期后来的变法者。在军事上任用乐羊和吴起为将,四面出击,开疆扩土。
看看,个个都是如雷贯耳。魏文侯所任用的人才和治国的典故数不胜数,在其几十年的治理下,魏国成了人才的聚集中心和制造基地,后来各国的很多人才也都出自魏国,如秦国的商鞅和楚国的吴起。
因此魏文侯带着魏国首先打破了七国间的平衡而迅速崛起,成为了当时的第一强国。
而更重要的是魏国构建了一套发展模式,在当时的背景下,想兼并谁或不被兼并就必须要图强,想图强就必须要有人才的辅助。
只要你是人才,其他的都不重要,这种在当时出身决定人生的等级分明的社会体系中,称得上是绝对的壮举。从这一方面讲,在当时那个刚开始混乱的时代,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在以后的发展中,七雄都是靠这种模式,都相继的风光了一把,也因此才能长时间的维持七雄的格局。
但历史规则告诉我们,最先跳出来的并不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最后的胜利者一定会受益于先跳出来的那位。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把这套模式用的最好且用到最后的是中原国家都不屑的秦国。公元前361年,年轻的秦孝公以恢复祖先秦穆公的霸业为己任,向全天下颁布求贤令:能有奇计使秦国强盛者,我会给他权,给他地(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让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有一位年轻人在人才济济的魏国郁郁不得志,在得知了秦国的求贤令后,便带着李悝的《法经》和自己的理想,踏上了去往秦国的道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此人便是商鞅,不过此时还不叫商鞅,我们就叫商鞅吧!
商鞅艰难的见到了秦孝公,再艰难的向秦孝公阐述了自己的富国强兵之策后,孝公由衷的感叹:奇才呀!魏国不要,那寡人就笑纳了。商鞅所谓的富国强兵之策就是后来影响力巨大的“商鞅变法”。
对商鞅来讲,能一展他的抱负可能超过了变法本身。对秦国而言,可能他们也没想到,商鞅的到来,不仅能使秦国富国强兵,恢复霸业,还能使秦国霸得天下。
变法可能推行得并不顺利(历代的变法和改革从来都没有顺利的)但却非常彻底。前面说过多次,改变才能变强,改得彻底,才能强到最后。
商鞅变法的过程就不说了,但其意义却极其重大,不但使秦国一跃成为虎狼之秦而逐渐改变了七雄的格局,而且在先秦乃至以后的整个封建时期,商鞅变法本身虽有不小的局限,但就其彻底性和成功性而言,再无超越。
秦孝公之后,秦惠文王继位(后来才称王),商鞅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此时因为变法的成功,而使商鞅的影响力大到在秦人眼里只知商君而不知有国君,这对国君来讲可是大忌,更何况是有志青年秦惠文王。再加上自己当年做太子时和商鞅那点事儿,就已经注定了商鞅悲惨的结局,可以想到但又不敢想的结局。
不管原因和过程如何,商鞅最终被车裂,可他的变法却照用,说明真的很好用。
无法想象悲情的商鞅在最后的关头,想进入魏国避难时却在城下遭到拒绝的情景。虽然出现这种结果商鞅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但只要想到此景,一种莫名的伤感便油然而生。
他是秦国崛起的首要功臣,最终却成为了秦国的牺牲品,不,是时代的牺牲品。
有实力就会有想法,当实力强大到没有对手的时候,定鼎天下的想法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商鞅已成过去式,但商鞅打造的秦国军团已经吹响了东进的号角,从此,其余六国除了相互之间搞点摩擦外,剩下的精力就只能用来对付秦国了,所谓“连横合纵”的游戏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而此时那六国的首脑们在忙些什么呢?嘘!他们在会盟。
难道他们在会盟尊王?想多了!
他们正忙着相王,所谓相王,就是你称我为王,我称你为王,也就是相互承认对方为王的身份。因为要周天子封是不可能的了,那我们就自己相互封,再举行一个仪式,算是走法律程序了。
公元前334年,齐国和魏国相王,过了几年,他们又搞了个五国相王,不过在这期间,秦国也不甘落后称了王,这样一来,各诸侯就变成各王了。
天下诸侯都称了王,还不跟天子打招呼,这让天子情何以堪,但已经习惯了。
周天子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呢?过得很辛苦,也习惯了。
王室在整个战国时期是如何演变的,又到底过得有多难,我们就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吧!
早在公元前440年,当时的周考王将王室最后的京畿之地封给了其弟姬揭,就是一个仍然叫周的公国,是为周桓公。
最后这个周国的东部地区又封给了其他姬姓子弟,这样就有了东周和西周之分。还有一说是因为王室内乱而分成东、西两周。这个具体过程在史书上说法不一,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一致的:就是最后的王畿之地分成了东周和西周两个诸侯国。
地都分出去了,王室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吧!那就暂时栖身在西周吧!也就是说周王室在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其直接管辖的地方就只剩下王室的那座宫城了。曾经风光无限的王朝和堂堂的中心之国,如今属于自己的却只有那座王宫,悲乎!
那又如何,就算我最后只剩下一座宫殿,就算你们都称了王,眼里都没我这个天子了,但我一直都是,曾经是,现在也是,将来……再说吧!
只要我还在,我就是王;只要我还在,我就是正朔,周的正朔,文明的正朔。在后世的眼里,我就是这个时代的象征,足矣!
可王室到如今既然只剩下了宫殿,就迟早会有消失的那一天,那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公元前256年,诸侯国西周国因为参与了对秦国的战争,而得到了秦军的问候。投降是最好的选择,你惹事儿不要紧,可惜你却连累了周王室。
任何国家任何人,挡我统一天下者,必灭之,包括王室。灭王室只须一个借口,如今似乎有现成的,但事实是借口都用不着了。
王室很尴尬,自平王东迁后,王室一直在尴尬和不安中度过,但这次可能度不过了,因为可能面临着消失。
可能是王室的境遇感动了老天,老天决定只让其尴尬的消失,而不是屈辱的灭亡。
就在这一年,不早也不晚,最后的天子周赧王去见文王和武王了。
周赧王如果再多活几年,秦国还不太好处理,看来真的是气数已尽。各诸侯国也没有再立新王,当然他们也不愿再立,那就这样吧!秦国顺理成章的收走了周王室的九鼎和象征王权的一切。
周王朝彻底成为了过去,而战国还在继续,战争也在继续,因为还没有出现最后的胜利者。
秦国灭了周以后,就相当于昭告天下:以后我大秦就是天下共主。同时秦国也加快了统一步伐,在战国最后的日子里,秦国的兼并战争更频繁更残忍,东方各国的抵抗也更激烈更顽强,但已无济于事。
统一是时势使然,不管你赵国有多能打,也不管你楚国有多大,更不在乎你燕国有多远。
你们都只是我统一天下的障碍,是障碍就无法逃脱被清除的命运。
那一天,不会太久!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战国之战】

如果就战争的次数而言,战国时期还比不上春秋,那为什么能称为战国呢?
因为战国时期的战争更像战争。
与其说战国的战争形式是兼并与反兼并,不如说是活着或死去。即使今天不能分出死活,最终的结果也是你死我活,这就是战国,不,这才是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真正战争。
此时已真正的礼崩乐坏,也没管事儿的人了,战争已不是你愿不愿意了,也不是什么主动和被动的问题了。而是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吃掉别人,要么被别人吃掉。
既然如此,那就开战吧!为了生存而战,为了战争而战,在乱世里,解决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战争。
我们在说战国的战争之前,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春秋时期的战争形式吧!
春秋的战争主要是讨伐性的,就是你哪个诸侯国不听话乱了礼法,或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那就得给点颜色看看了。不过一般都是点到为止,你只要认个输,服个软就行。
就好比今天的擂台比赛,先站好位,预备,开始,然后双方扭打在一起,如果有一方受不了,示意认输就行。战争还能这样打……
不但能这样打,而且还不是一般人都能打的,因为参战人员主要以贵族子弟为主,老百姓想为国效力都没机会。
且参战军队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一般都是数万人,作战前双方都列阵于宽阔之地,然后喊话,表明一下战争的正义(站前的最后交流),然后开战。
作战时间一般也都比较短,当失败的一方退到一定距离后就算是彻底认输了,胜的一方就不能再追了。这就是春秋时期大概的战争规则。
春秋中真正的战争可能没那么君子,这种战争规则也可能存在过,但在实际战争中,双方会不会去遵守就难说了。战争总是要死人的,春秋的战争也有其黑暗的一面,但还不至于像战国那么黑,那么绝……
或者说在春秋和春秋以前的历史中,战争一直都是比较温和而留有余地的,这从周之前的王朝更迭的战争中就能窥得一二……
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却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游戏规则,同时也决定了以后整个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形态。此时已顾不了那么多了,除了全民参与外,其参战军队的规模也达到了几十上百万,时间也不像以前那样几天解决战斗,而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只为能最终消灭对手。
消灭所能消灭的,占领所能占领的。此时的战争已经进入了诡道───只要可以赢,不惜一切手段。
只要到了年龄,几乎是男的就要服兵役,如果你的手里提着敌人的人头。那么恭喜你,你的命运将会发生改变(主要是秦国)。
只要能打胜仗,用上一切可以用上的手段:杀降(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离间(对手太强悍)、结盟(即使昨天还是敌人)。杀戮?无耻?
这是战争,你不无耻,可能就会无命。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将战争的诡道发挥到极致的国家是秦国,而发挥到极致的战役就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战───秦赵长平之战。从某种程度上讲,此战也是影响战国格局的一战。
长平之战的具体时间和最后的伤亡人数都是有争议的。还有战争的起因、背后的政治博弈和国力的比拼。在这里就不讨论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过程很诡,结局很惨。
还是先简单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的过程吧!先来看看双方的主帅:
秦军:白起;赵军:赵括。
其实这二人是决战时双方的主帅,而在之前长期的拉锯战中是另外两人:
秦军:王龁(名气不大);赵军:廉颇(名气很大)。
双方近百万大军对峙于长平,为避秦军锋芒,廉颇决定以固守的战术消耗敌军,相比于进攻和撤退,固守也是不得已的,却是最适合赵军的。
当然还有一种不可能的方式:和谈。
可赵王偏就相信可能,在力排众议之后,他决定派人去秦国和谈,而秦国却借机离间赵国和各国的关系,以避免赵国与他们结盟。
玩这些套路,赵国当然不是对手,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和谈没谈成,还把一些潜在的盟友都谈丢了。赵国真正陷入了绝境。
久拖不决对双方都不利,秦国想速战,赵王也想速战,可唯独廉颇想慢战───坚守。就战术而言,坚守利于赵军,关键是除了廉颇,没人愿意坚守,而最不愿意廉颇坚守的是秦国。
对秦国而言,想要打破僵局,就必须换掉廉颇。如何换掉廉颇?秦国又使出了他们最擅长的诡道───反间计。
被秦国相中替换廉颇的“合适”人选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于是派间谍人员到赵国散布消息:秦军不怕赵国任何人,只怕赵括。
赵王又信了!
秦国得知赵括已经替代了廉颇,马上暗地里派杀手锏武安君白起替代王龁为主帅。就这样,久经沙场的名将白起与初为主帅的年轻人赵括不期而遇了。更悲哀的是,赵兄弟并不知道他的对手将是“人屠”白起。
似乎一切都在白起的意料和掌控之中:赵军急于求战而主动出击,秦军佯装败退以诱敌深入,然后切断赵军粮道,然后再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
对白起来讲,这套动作是那么的娴熟,这场景又是那么的眼熟。
而那赵括也算是条汉子,最后率军突围而死。失去了主帅的赵军在突围不成后全部投降。而秦军却做得很绝,除了留两百多名少年回去报信外,其余一律坑杀。
白起依然冷静、冷酷,可能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使得白起作出了这个残忍的决定,但更多是因为这是白起的一贯作风:不给对手任何机会和余地。
再说说那可怜的赵括,他是什么时候知道对手是白起的?在知道是白起后的那一刻他又是什么反应?可能只有去问赵括自己了。他留给后世的印象可能都是如“纸上谈兵”一类的负面形象,但我还是很欣赏他在最后一刻为了证明自己而选择了壮烈───战死。他也只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此战可以简单的总结为,本来综合国力就处于弱势的赵国,选择了一位没有实战经验的主帅(并非没有才能),用了不利于自己的战术,去挑战天下最强的对手。如果没有奇迹出现,赵军的失败是注定的事,而白起是个不允许奇迹出现的人。
长平之战只是战国时期战争的一个缩影,当时的战争大都如此。
在战争频繁而残酷的战国时期,战争已经发展成为了艺术,血染的艺术,枯骨堆成的艺术。而在枯骨上面除了指挥战争的将领,还有决定将领生死的统治者,他们在用军事和政治决定着将领生死和国家命运的同时,也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可能他们的决定也有对和错,但他们仍然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
在这个硝烟弥漫的乱世里,除了王侯将相,还有一群人在属于他们的战场,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历史的发展,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争鸣】

都说在乱世中容易出现思想家和文化繁荣的景象,虽然并非绝对,但确实几率较高,为何?
在太平时期,人们想到的都是如何生活,更多的是如何发展事业和经营家庭,各尽其职,各安其所,这是环境的造就。天天家里和工作上的事都忙不过来,谁会去想那些国家和民族存亡的事儿。因为天下太平。
而乱世则不一样,当国破家亡和民不聊生时,我们就会想:这世界怎么了?我们曾经很好,现在是怎么了!
怀着对曾经的念想,对将来的期望,有想法的人就开始探索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之道。
这个时候,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等各种家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了,只有在最艰难的时候,人和文明最宝贵的那一面才会体现出来。
在这乱世里,他们可以自由的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思万民之苦难,想民族之未来。如此一来,何愁没有思想大家!文化怎能不灿烂!
那么长期的乱世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春秋战国来告诉你……
严格来讲,春秋战国时期不能完全称为乱世,而是一个治乱交替的大分裂时期。之所以长期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礼乐的崩坏,那礼乐为什么会崩坏呢?有人在思考了!
第一批思考者的代表是名震古今的孔子,就是至今都让人崇拜的那位孔圣人。不过,准确的说,孔老师在当时只是个有点影响力的文化人。他刚开始的愿望是想从政,因为仕途不顺才转做教育,后来追随他的人多了,就形成了一个学派───儒学。
原来相比于当官,孔夫子更适合做老师。
当初周公在朝中辅佐成王制礼作乐,可他的封国是在鲁国,那么礼乐对鲁国的影响自然就会更大一点。而可能正是受了这种影响,出生在鲁国的孔子似乎就是天生的为恢复礼乐而奋斗的斗士,可此时已是春秋晚期,礼乐已经病入膏肓。
但以孔子为首的儒家认为,礼乐崩坏的原因是人心不古,君已不像君,臣更不像臣,乱了纲常和礼法,而这一切的根源是因为社会没有了仁爱。若是君臣相爱,父子相爱,整个社会尊卑有序,各尽其职,其乐融融,那礼乐不是很自然的就回来了吗!
儒家是礼乐的忠实支持者和守护者,他们认为有了礼乐,天下就有道了,过去不就是这样吗!他们的希望是能回到过去。
真的是这样吗?至少在没有更好观点的当时,是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的,不过也仅此而已。几十年后,天下进入了战国时代,真正的礼崩乐坏了,时代不同了,不同的观点也出现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翠花1988 2019-04-04 19:07:52
给楼主一个赞,表示支持
-----------------------------
谢谢支持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猪队友2019 2019-04-04 23:06:48
支持原创,楼主加油
-----------------------------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一个站出来挑战儒家主张的是以墨子为首的墨家:
你们儒家说这个社会缺乏仁爱,这一点我们并不反对,可你们竟然把爱分什么级别,还先爱亲人再爱朋友,然后再爱族人,爱还有远近亲疏?虚伪,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平等,如果要爱就应该是人人平等、不分贵贱的爱───兼爱。
说得好,在那个混乱和无道的社会,能有人人平等的思想,堪称伟大。
可是如何才能平等呢?如果平等了,又如何能长期维持呢?而且人人平等如果没有管理者,那不乱套了。墨子有办法───尚同。
简单的理解就是,底层的所有村民要统一意见听里长的,所有的里长又要统一意见听乡长的。以此类推,一级一级直到国君和天子。反之,天子如果认为这是对的事情,大家就必须认为是对的,错的也是一样的道理(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前提是天子得是天下第一贤人。
说了半天,天下还是一个人说了算,就算天子是明君也不能如此,况且如何保证所有的天子都是明君呢!理想世界啊!
墨家的想法确实不错,但不现实,更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
这个时候道家发话了:
你们吵了这么多年,都总想着改变天下,结果天下还不是很乱。天自有道,天下之所以乱,就是因为你们有太多的想法,有想法就会有欲望,如果人人都有欲望,天下不就乱了。理想的社会应该是都不要有什么欲望,天子不要有什么欲望,百姓也没什么欲望,都别折腾,各安其所,天下不就太平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太有道理了,都没有欲望就都没什么作为,当人人都不需要作为而又能天下太平的时候,那不就是最大的作为了!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无为,不,是无为而无不为。
气势汹汹的法家来了:
我也希望活在那样的世界里,但可能吗!面对现实吧!也别总想着回到过去了,过去回不去了。人又怎么可能没有欲望!有欲望就容易生乱,生乱就得治理,怎么治?还是用礼制那一套?过时了;人治?不靠谱;天治?更离谱。告诉你们一个好方法:法治。管你天子能力如何,管他百姓想法如何,都依法办事,妙吧!但有一点,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法家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也并没那么靠谱,在当时反对的声音只会更多。当一种新的观点出现时,从来都不会有什么支持者,法家就是如此。法家的观点和其他各家似乎都格格不入,而最终却能改变当时的局势,是因为这一派没有像其他家一样去描绘什么理想世界,而是面对了现实:
现实的世界都是残酷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甚至更坏,我们只能努力的让世界不那么坏。
法家留给后世的印象都是残忍和苛刻的,但他们依法治国的思想却一直流传到今天。虽然此法非彼法,但在法的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无疑是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
和法家一样,在当今文明的核心价值观里,同样能看到儒、墨、道等家的身影。还有纵横家、名家和农家等学派,也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各方面共同促进着文明的进步。
这就是百家争鸣,主流学派当然没有百家,但实际上各种派系可能远超百家。称他们为各家学派其实委屈了他们,虽然他们的思想都是建立在封建君主制观念的基础之上,但在我眼里,他们仍然是那个时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人中俊杰。
如今乱世,各国竞相称雄,国家称雄的背后就是无数的人也称了雄,人若有能力称雄或能在自己的领域称雄的,都可堪称英雄。
英雄不一定要建功立业,也不一定要力挽狂澜。驰骋沙场者为雄,能战胜恐惧者为雄,坚守信仰者亦为雄,比如他们。
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英雄,往粗俗了说,他们偶尔会因意见不同而打嘴仗;高雅一点说是宣扬各自的思想主张;高尚的说是在探索救世之道。他们都在阐述自己的道,或者说都认为自己的道是对的。他们看似针锋相对,其实道虽不同,理却想通。
只是时代和立场不同,观点自然就不同,他们都有各自的主张和信仰甚至专长,但更多的是对这个世道的无奈。却也正是这种无奈造就了这一伟大的文化盛世,更是造就了这些英雄。
天下从不缺英雄,成为英雄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天下不太平,需要英雄来拯救万民于乱世。所以对于天下百姓来讲,没有英雄的世界才是最理想的。
我们仰慕英雄,却不希望出现太多的英雄,因为英雄越多,百姓就越苦。
很喜欢庄子的那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如果人到了像鱼一样要靠吐唾沫来维持生命才能体现最可贵的那一面的话,那我希望人类永远都没有体现可贵的机会,而是能像鱼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畅游于江河湖海。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先秦荣光】

我本来想表达的是汉民族和汉文化发展的艰辛与曲折,还有中华文明传承的不易。但关于汉的形成与演变,是因为有了强大的让人怀念的汉朝,那汉朝之前呢?
秦汉秦汉,汉之前当然是秦,那秦之前呢?我无法自拔───伟大的先秦时代!
要了解汉民族和汉文化,先秦这段历史是跳不过去的。我这种简单粗俗的表达方式完全不足以阐述先秦的精彩。我只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是先秦造就了华夏文明,而华夏文明的形成更是艰辛与不易。
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华夏文明的伟大与独特,伟大得让人嫉妒,独特得有些孤独,我以此为荣……
有学者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有道理;也有人将其比作是中华文明从诞生到青春少年的这个成长阶段,也说得过去。
总之,先秦时期是华夏文明的根基(也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前身)。
我们的祖先从最早的部落文化,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经过数千年向四周不断的扩散与融合,最终淬炼成了领先于四周的拥有广阔区域的华夏文化圈。
至此,华夏文明正式形成,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也正式形成,华夏族也形成了。
这就是先秦对整个中华文明的贡献,伟大都不足以形容先秦的重要性,只可惜这个时代太漫长、太久远、太模糊。
这些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要明白一点:有了先秦,才有了华夏,才有了汉。
先秦的故事就到此为止吧!
到此为止的只是先秦,只是中华文明的序幕,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开始的是一个同样伟大的时代,一个延续辉煌的时代,这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大一统时代,是华夏文明期待已久的大一统。
一切都开始了。
先不急,在进入大一统时代之前,先花点时间来了解一下我们人类自己。
我们从最初的猿类,用很长时间变成了人的样子,然后又花很长时间活成了人的样子,我们充满了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然而,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七章:人生佛魔间

【皆为利往】

要了解我们自己,首先要明白:人的本质或人的追求是什么!
这是个土的掉渣的话题,那就干脆再土一点:人为什么而活?
有人说是为了所谓的信仰而活,也有说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而活。有道理,但太抽象,其实也没那么玄妙───活着,为了生存而努力的活着。
可以说人类的整个发展史,就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史。与野兽斗,与大自然斗,与人斗,与自己斗,所有斗争的目的都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生存。
但人永远都不会满足自己的生存现状,永远都在向往和追求比现状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这些并没错。说好听一点,这是对未来的希望和理想;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不知足;说难听一点就是人的贪婪和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不错,人真正地对手其实是自己,与自己的欲望斗,与内心的魔鬼斗。
可斗来斗去,人最终还是输给了自己的贪婪和无知等人性的弱点,人的一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与自己的弱点搏斗的一个过程。
这就是人存在的价值,而这种搏斗可能永远不会有结果,有的只是搏斗过程的精彩,人在内心的魔鬼面前永远都是被动的,而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的不受到魔鬼过度的侵蚀。
比如贪官,明知道贪了不会有好结果,最后还是贪了,因为在面对诱惑时无法抵御魔鬼的侵蚀,最后……
要了解人性的本质,那就得明白一点:人就是动物,只是高级一点。
但人肯定比动物更可怕,因为人不但有动物的兽性,还会用尽人类的智慧和方法去掩饰和升级这种兽性───这就是所谓的人性。
其实在很多时候,人连动物都不如,比如在历史中,在人类的终极诱惑皇权的斗争中,人内心的丑恶和兽性在这种血腥与残忍的斗争中发挥到了极致,父子相杀,兄弟相残等等。
虎再毒都不食子啊!人的兽性在完全释放的时候,真的连禽兽都不如。
可见,人在人性和自己所制定的生存法则面前,也只是牺牲品。
我不是研究什么人类学和心理学之类的专家,但我知道,人这种高级动物自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社会秩序之日起,到今天甚至将来,始终都保持一个宗旨:在努力掩饰自己内心的黑暗与丑陋的同时,也在为不断的追求欲望而活着。
所谓对欲望的追求,其实就是对利益的追求,低俗而真实的理解就是权、财和色,这些与人的一生如影随形,也是我要着重讲的几点。
我们所知道的如狮群和狼群之类的群体性动物,他们会为了争夺领导者的地位而拼个你死我活,会为了争夺食物而相斗,也会为了争夺配偶而相残。这说的不就是人吗?区别并不大。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权,权利真是个好东西呀!在很多人的眼里,权利是满足欲望和谋取利益的工具,当然也满足了人的虚荣心。
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至高权力绝对的疯狂,前面说的皇权的争夺就是如此。权力能让人迷失方向,能忘记自己是谁,甚至忘了自己还是人。
权力的诱惑太大了,大到让人忘记了权利应该起到的作用,权力和责任应该是相对应的,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可惜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另外一种:权利越大,野心越大,欲望越强,最终是为了让权力大到能为所欲为。看看,罪魁祸首仍然是欲望。
权力却笑了:你么人啦!真悲哀!我并没有那么好,你们却拿我当宝,我给你们的是责任,你们却把我当神器,而最后我带给你们的往往都是灾难。
财,当人类的财富早在部落时期就出现剩余的时候,人和人的差距就出现了,财富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人类就开始了对财富的追逐。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训,准确的说是遗言,因为人类还是一如既往的为财而死,且愈演愈烈。
从古到今,财富几乎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今天更甚),看看西晋的鲁褒所作的《钱神论》就知道了:“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钱之所在,危之所安,死可死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这个意思一目了然,但我还是要简单的解释一下:有一种叫做“孔方”的宝贝呀!被人们奉若神灵,爱如家人,此宝物能让死人变活,也能让活人去死。
虽然略显夸张,但是太深刻了,直戳人性和现实的命门。
那些巨富们都笑了:说那么多有什么用,人活着不都是为了钱嘛!我不但家财万贯可以拥有我想要的一切,还可以将财富代代相传,这才是成功。
“孔方兄”不以为然:你们为了我而疯狂,我成为了你们炫耀的资本和身份的象征,可怜的你们已经不知不觉的成为了我的囚徒,我还会腐蚀你们的后代,让他们一代不如一代,然后扬长而去,你们是有生命的,而我是永恒的。
色,我认为这个话题是最最俗的,但又是绝对回避不了的,因为色欲不但是人的欲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会引发人的情感变化,这就很恐怖了。
与权和财不同,色直接涉及到的是人,又与权和财所面对的有限人群不同,色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而近乎所有人在面对这个欲望与情感相结合的问题时,都会出现智商欠费的情况。
那是怎么回事呢?我就多扯一会吧!
据《孟子.告子上》载:“告之曰:‘食色,性也’。”也就是说吃住等民生问题和男女情感问题,是人生中必不可缺的。
这“色”在当时可不带贬义的,可到后来就慢慢的演变成了女色,多含贬义。如史料上常记载某某帝王或国君沉迷于酒色,绝对的贬义,女色就是罪魁祸首?
但一般在沉迷酒色之前还有一个词:昏聩无能。打住,问题来了。
之所以沉迷酒色,是因为君王昏聩无能。如此说来就是罪在君王,而不是女色,长的漂亮有错吗!也就是说在这种对色的理解中,双方是相互的,女性更为被动。
这只是我对色的最粗犷而狭隘的理解,其实,所谓的色,就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一种情感表达与结合,这就是有别于亲情和友情的男女情(包括爱情,但不能代表爱情)。
男女情又分为好几种,但大概的有两种:
一种是一厢情愿,就是一方在权力、金钱和现实的无奈面前的一种妥协,真感情成分较低,久了可能会有一点,这种听上去好像挺痛苦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
另一种就是两情相悦,而两情相悦中的高峰阶段就是激情,这种激情就是我们所谓的爱情───男女情的最高级。
因为高峰,而稍纵即逝;因为高级,而遥不可及。所以爱情是神圣的,也是所有人都向往的
常有人问,生活中有真正的爱情吗?当然有。在历史中和今天这个被金钱挟持的社会中都有,只是不多,也不久。
都说爱情不会老!爱情当然不会老,因为都夭折了。换句话说,夭折了的才是爱情,老了的是生活。
先声明一下,什么叫爱情其实我也不太懂,从古至今也没人能给个确切的答案(没有答案正是爱情的价值所在)。但可以肯定的是,爱情是一种感性大于理性的奢侈的男女情(跟权钱无关)。有一句话可能最能体现这种感性:已经没有当初的那种感觉了。
可悲的是,所有人都想将自己不同种类和程度的男女情升级为爱情,而在这种不可能成为爱情的升级过程中,人就容易失去理智。
古往今来,近乎所有的包括那些有大智慧大成就的人,在男女情面前都会犯迷糊,严重的就如前面所说的智商短路(包括爱情)。
比如都知道的如夏桀、商纣王和周幽王等,很有作为的如战国的赵武灵王和后来的唐玄宗等数不胜数,最后之所以都是凄凉的结局,跟在男女情面前失去理智有很大关系,自古多少英雄和圣君都逃不过这一关啦!
这种现象不是帝王将相的专利,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会有,对“红颜祸水”这个说法几乎也达成了共识。可这种说法只是男人用来掩饰自私的挡箭牌,如果要说祸,那么祸的根源就是男人自己(或是男女情游戏的主动方)。
那这种人有错吗?其实那有什么对错呢!在人性中,人的情感是最脆弱的区域,而情感中的男女情又是脆弱中的脆弱。试问,当人在遇到了一个漂亮又心仪的异性时,能不心动吗!就是动物遇到异性也会表达出来,更别说是聪明绝顶的人了。
一样的,当人在面对诱人的权利和财富是,能不心动吗!当开始心动的那一刻,人就输了,输给了人性和人类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对包括权、财、色在内的所有利益的无止境的追求,疯狂的追求。
还是司马迁老先生的那句话说的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再加一句:熙熙攘攘,皆为利生;攘攘熙熙,皆为利亡。
一切都在继续,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人也在变,变得更文明,可人内心的欲望从未变过。当人类不断进步的文明碰上从未变过的欲望,结果就是人会用更文明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欲望,这样人就变得更现实,更虚伪……
战斗也在继续,与人性的魔鬼的战斗在继续,人为了证明自己是与所有动物不同的高级动物,便只有将这种战斗进行到底。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佛魔人生】

如果人性都是黑暗、丑陋和充满了兽性,那人就真的是禽兽了,人之所以还是人,那就是拥有与内心的魔鬼抗争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魔性与生俱来的对手,也是人性的另一面───佛。
正是因为佛,人才不同于动物,这里的佛可不是说的佛经(跟那些双手合十的佛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人的内心佛性的一面───光明、正义、理智等。不错,佛性和魔性都是人性,而且两者相始相终,相生相克。
人的内心就是佛魔交锋的战场,人性在人的一生中时刻都处于这种交锋的状态,人所有的决定也都是这种交锋的结果:佛弱胜,人就会少犯错误;魔若胜,人就会是非不分。
也就是说,人性的佛魔在碰撞时,只有佛在处于上风的时候,人才是处于理智的状态。反之,人若处于是非不分的状态,所作决定正确的几率会高吗?比如说人在生气时或受到打击时,情绪容易失控,此时所作的决定最后大部分都会后悔,因为佛输了。
这又涉及到一个人的情绪控制能力问题,都知道这叫“情商”,时髦的叫法是“EQ”,这玩意儿比智商还重要,因为智商人人都有,只是高低不同,情商却是很多人都没有的。
而佛包括情商却又不同于情商,因为情商是一种能力,好人坏人都可以有,而佛还有另外一个条件───正义,说白了佛就是人的一种充满了正义感的理智状态(佛其实远不止这些),这不正是人所追求的吗!
人一生所有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为了使自己内心的佛有力量能长时间的控制魔和战胜魔,从而让自己人性的理智和成熟的状态维持得更久。
那如何才能使人的佛性长时间的处于上风呢!
先得来了解一下一个千年性的疑难杂症───人性善恶。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2167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1-29 18:45:06

更新时间:2019-11-10 11:37:47

评论数:6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