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家长歌(连载)

汉家长歌(连载)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从两千多年前的百家争鸣到今天都没个结果。
我之前看过一篇报道,说一些外国的科学家对小孩进行了一项人性测试,具体的测试内容和过程已经不记得了,但他们经过对小孩的行为观察后得出一个测试结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真的如此吗!科学有时候也不一定科学。
还是先来看看我们老祖宗们精彩的讨论吧!首先是百家之中的孟子和告子的辩论。告子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就像水流不分东和西一样。
而孟子则认为,水流不分东西,但分上下,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人性之善,就如水之就下也)。
后世对这种“性善论”有两种理解:本善论和向善论,具体是什么论,在这里就不讨论了。总之,孟子认为,人是可以通过教化引导而向善的,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人性善的一面居多,也是因为人性有了善,人才可以教化,这是身处乱世的孟老先生对人性的比较乐观的看法。
但孟子也不排除人性在环境的变化中也有作恶的可能性,只是有这种可能,在不受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教化是可以向善的。自觉!?
而荀子有了不同观点:“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良都是人为的,通俗的说是荀子将人性分为先天和后天,所谓先天就是人性始终有动物性的一面(恶),而后天就是人类自己建立的社会秩序和生存法则(善),如果要人不作恶或少作恶那就要用后天的善去强行的改变恶,怎么能靠自觉呢!
更像是那么回事儿了!
对于这个观点,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只认同一半,韩非子在继承了老师的“性恶”观点的同时,却完全否认了人性有善的存在,这样就与孟子的观点截然不同。韩非子认为,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强制的改变,使人不敢作恶。
如何强制呢!靠人当然不行,人是有感情的,那怎样才能尽可能且一视同仁的去控制人性的恶呢?
唯刑法也,前面说过人人都有欲望,那就人人都有作恶的可能,但迫于刑法而不敢作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把人的欲望和作恶的可能性关进制度的笼子。
现在善恶应该差不多明了了吧!那是不是通过教化引导使人自觉向善是不可能的呢!有可能,只是几率较小。就像用刑法去规定人不作恶一样,可依然有人干坏事,也是几率问题。
善恶也都是人性,不管是靠教化的自觉还是制度的强制等,都只是对善恶的不同观点,但共同点却都是能最大限度的控制人的恶的同时,还能使人向善。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你如果不做坏事,就算是个好人了,这看似对善的基本要求,却也是遥不可及的要求,因为恶这个魔鬼太顽强,也太强大。
换言之,如果教化和引导能让人拥有正义和理想的意识与观念(佛),那完善的法令和制度就能让人拥有这种状态和尽可能长期的维持这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佛才能长时间的处于上风,准确的说是要教化引导和法令制度完美的配合,才能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缺一不可。
按照荀子的说法,知识和法令的教化,加上礼义的引导都属于佛(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就是说认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改造魔,战胜魔……精辟。
佛魔的交锋就好比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世道如此,人生如此,人性亦如此,邪恶与生俱来,正义如影随形,交锋无休无止。
虽然我们的一身总是在佛魔间徘徊,甚至无数次的输给了魔,比如说历史中的乱世、人性的堕落时期和人生的叛逆阶段,但却从未放弃对佛的追求。
希望天下万世太平,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更希望有一个永远都充满了正义且时刻都处于理智状态的自己。
这一切当然都不可能,但至少努力过,且一直在努力。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德和才可兼备否】

不管是与魔鬼斗还是与邪恶斗,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完美的同时,还可彰显正义,然后社会才会和谐。
如何让人更完美呢!首先当然是人的品行,品行的根本就是那些仁义道德之类的,也就是先贤们所谓的“正心,修身”,简称“德”;然后就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才”,可谓德才兼备者就是近乎完美的人。
如果人人都德才兼备,那天下不就太平了,社会也就和谐了,这虽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可是别说整个人类了,就是个人能实现这种理想的也不多,而真正的价值在于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人是如此,文明亦如此,这就够了。
不废话了,先看看司马光先生对德和才的高论吧!
他老人家认为:德才兼备者,谓之“圣人”;无德无才者,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意思一目了然,就不用解释了,这是司马光对德和才的见解,也是用人者区别人才的一个大概标准。
自古以来,人才是治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打天下有打天下的人才,治天下有治天下的人才,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人才,当然,古代大部分所谓的人才主要是指政治方面的。
司马光认为,用人的标准首先考虑的当然是圣人,可是圣人百年难遇,那就只能选君子,可如果连君子都很稀有的话,那就宁可选择愚人,也不能用小人。
小人的标准是有才无德,这个很麻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流氓不可怕,如果流氓有文化,那就要命了。
司马光先生说的虽非绝对,但是很有道理,可在实际操作时就是另一回事了,就像我们平时用人:张三这个人怎么样?他呀!人品不错,可是能力差了点;那个李四呢?那个家伙呀!人品虽然不咋地,可是人挺聪明,有能力,还能创造业绩。
一般都会选择后者。
可是这一类人,在能创造业绩的同时,也能创造更大的破坏力。司马光认为,愚人作恶,就好比小狗咬人,能轻易将其制服,而小人如果用他的聪明和智慧来作恶,就犹如恶虎添翼,破坏力极大。
当然,权利和影响力不大的,破坏力会小一点,可一旦位高权重,这些有才无德的人就会将他们的才变为灾。如唐之李林甫、宋之蔡京和秦桧之流就是此类。
经常有人说,蔡京、秦桧和严嵩那些人还是挺有才的呀!这是废话,古今哪个大奸大恶之人没有才,如果没有才,他们也成不了大奸大恶。
可是,他们拥有的真是才吗?不一定!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翠花1988 2019-04-18 20:54:05
先看了两端,好文。支持顶帖
-----------------------------
多谢支持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honey文 2019-04-19 13:58:57
顶帖支持楼主,希望楼主可以继续下去
-----------------------------
一定会继续下去的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何为才?才华与才能是也。
所谓才华,顾名思义,就是满腹经纶和学识过人那一类,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在今天来讲就是文化知识。
而才能就复杂多了,就是包括才华和人的性格、阅历等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所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才华只是衡量人的才能的标准之一。
就是在你所熟知的领域将你的专长发挥得出类拔萃或是极致,方为才能。比如为官,政绩突出,百姓爱戴,政治方面的才能;为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军事方面的才能;经商,一本万利,日进金斗,商业方面的才能。
说白了真正的才能就是有能力、有成就、有贡献,同时又避免不了有些小瑕疵,如霍光和张居正等。因为在这个复杂的人类社会,如果完全按照书本上的道理来,是无法完全施展才能的。
在才华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才华冠绝当代、却无才能可言的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只是可惜了那大好江山和无辜的万千百姓。
而最有争议和最可惜的是隋炀帝杨广(这位仁兄真是一言难尽),都说他有理想有才华,就是太着急了。这些都没错,也可以说他有一定的能力,可事实是大好盛世被你几年就葬送了。你的专业是政治,职业是皇帝,其它方面的事做得再好说难听一点就是不务正业。
有才华不假,有贡献也不假,可作为统治者,爱护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也是才能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你的贡献小于破坏力,那就不是才能,而是灾难。
再来看看蔡京和秦桧之流,才华确实过人,才能没法谈,德行没得谈。
就好比今天的社会,那些地位不高或学历不高的人,如果做坏事,破坏力是有限的。而那些高学历和居高位的有影响力的人,一旦做起坏事来,破坏力会超乎你的想象。最可怕的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地位,搞点小动作总是会被有意无意的忽略,等到忽略不了的时候,老百姓很受伤。
德行、才华和才能,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以人品(德行)为根本,如果有学识(才华)和较强的个人能力(才能)那是最好。也就是说如果不具备才华和才能,至少得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就算能力差了点,那至少人品得没问题。
可悲哀的是,道理是廉价的,真正的德行是奢侈的。所以更悲哀的是,在现实面前,德排在了末位。
德是什么?仁义、善良、诚信和责任心,那些你能想到的形容人的优秀品质的,都算。
不管你有多少才华和才能,如果没有德行(其实哪怕有一点都属于稀有品种),那还不如做一个愚人,至少不会危害社会……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印波鸿 2019-04-20 05:24:46
写的真不错,支持下,赞一个
-----------------------------
谢谢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人生何求】

人是伟大的,开创了辉煌的人类文明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社会秩序,可人同时也是无奈的,因为要遵守这种秩序,不,是受制于这种秩序。
人生本来可以很简单,其一生的追求无非就是事业和家庭,追求的过程便是价值所在,到最后总会有些小小的遗憾,不圆满的才是人生。
但一切都被我们自己给复杂化了,我们将所谓的理想变成了对名的向往、对利的追逐和对权的争夺,还从来不感觉到累,甚至乐此不彼。
因为这是生存游戏,残忍的生存游戏,没有最残忍,只有更残忍。
在历史中,人类将所有的智慧都奉献给了这种游戏,在今天乃至以后的发展中,依然如此。
人的一部分时间是在向往,年少无知时向往成熟和睿智,然后向往美好的生活;而其余的时间都在怀念,怀念曾经的意气风发,怀念过去自认为美好的一切,可是却从没有时间珍惜现在。
我们总是说要不断的从过去中反省和学习,反省着无数次的前车之鉴,却又无数次的重蹈覆辙(明知历史中无数风光一时的人物最后都晚景凄惨,却还是无法拒绝那诱人的风光而义无反顾),莫非,这也是人性!
我们总想去了解人性,最后却发现不曾懂过人性,当感觉快要懂的时候,岁月已经抛弃了我们───再也不需要懂了。
是的,我们都输了,输给了岁月。
这就是人生,精彩的人生。
我本不想聊关于人生这么庸俗的话题,可是民族是由人组成的,文明也是由人创造和传承的,要了解这些就必须得先了解自己,即使我们从未真正地了解过自己。
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可能从未文明,但我们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文明,至少要体现在言行上。
好了,进入正题吧!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八章:文明的碰撞

【农耕文明】

早在一万多年前,因为族群的壮大和气候的变化导致食物匮乏。使得我们的祖先慢慢的改变了那种茹毛饮血的生存方式。
他们决定要与自然作斗争,要自己去创造食物。于是就驯化了农作物和牲畜,又慢慢的走出洞穴,开始建造房屋,聚族而居,自给自足。
他们告别了居无定所的日子,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方式,他们已经爱上了这片土地。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族群───农耕民族,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农耕文明。
温饱解决了,生活稳定了,性格也变了。曾经的狂放和凶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温和、保守、爱好和平和雍容豁达。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性格。
关于民族性格的话题就不聊那么多了,但要简单的说一下农耕区的发展和最终的形成,那得先了解一下地理知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简单说这条线就是农耕区和不同于农耕区的地理分界线,就是说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就适合种农作物,而低于400毫米就不适合了。通俗的说就是超过这条线方能种地,低于这条线就要么放牧,要么荒着。
此线大致路线是从东北的大兴安岭至河北的张家口一带,再到偏西北的兰州一带,然后至喜马拉雅山的东部地区,这也是今天的主要农耕区。而在古代东北还没有完全开发,农耕区最北也只抵达了辽东地区。
也就是说这块农耕区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且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地区,当然,这个区域的形成有过程的。
早在上古时期至夏商时代,中原地区是农耕、游牧和游猎等族群杂居的地区,特别是中原的边缘地区。而到了西周建立时,因为版图的扩大和文明的影响,而大概建立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农耕区,游牧游猎区便逐步向北移动。
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到了战国后期,由于靠近边境地区的各诸侯国不断的对外扩张,使得不同于游牧游猎地区的农耕地区基本成型。
既然有了我们自己的区域和独特的文明,那就要去保护和传承,可惜的是我们已经变得文明和温顺,不再野蛮和凶悍,而威胁我们生存的却是另外一种更为野蛮和凶悍的力量。
这种力量一直在觊觎我们的地盘和文明成果,与这种威胁力量作斗争正是农耕民族一直以来的价值所在,我们民族几千年或黑暗或辉煌的历史也都是拜这种力量所赐。
这力量就是北方的游牧游猎民族,一种完全不同于农耕文明却又与之息息相关的文明───游牧文明。
这个曾经让人不寒而栗的民族,是农耕文明永远的痛,不,是整个华夏文明和华夏儿女心中的痛。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马背上的民族】

一提起草原,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流;错落有致的蒙古包和淳朴的牧民;更有那漫山的野花和遍野的牛羊。很美。
在今天,策马奔腾于无边的草原,仍然是很多人的向往和愿望,在马背上弯弓搭箭似乎才是男儿的风采。
这些都是真的,草原确实很美,但历史还是要面对的,当我们回望过去的时候,看见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向往已经被恐惧所取代,成群的牛羊背后是是滚滚铁蹄,接着就是烧杀抢掠,鸣镝箭和马头琴的声音似乎比快马弯刀还恐怖,能看见草原的地方都成了危机四伏的前线。
这就是北方那些靠游牧和渔猎为生的民族。
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马背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那里有水草,他们就迁往哪里,那里有利益,他们的刀锋就指向哪里!
所谓游牧民族,可以理解成是对北方的所有非农业民族的一个总称,有游牧、游猎和渔猎等。
不管你们是什么生存方式,你们放你们的牧,打你们的猎,我们就种我们的地,互不侵犯还是好邻居。可如果老是来打我们的主意和侵扰我们,那你们就都属于一类人───强盗和侵略者。
但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注定了这个民族会寻找另外一种生存方式───抢掠。
去哪儿抢?南边。
当他们遇到自然灾害而生活艰难时就要通过南下抢掠来缓解,当他们遇到内部矛盾时,也可以通过南下去抢来缓和,当他们……反正到南边走一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如果只是来一趟抢点东西,那倒问题不大,可要是他们遇到一个有野心的带头大哥如鲜卑拓跋氏和慕容氏、蒙古的铁木真和女真的皇太极这些人,那就麻烦了,他们不但要抢我们的钱和人,还要抢整个天下。
这些草原的带头大哥们带领着他们的民族四处征战和掳掠,难逢敌手,最远甚至到了欧洲地区。而最受他们摧残和蹂躏的就是南方的邻居───富庶的中原。
不管是游牧民族自身的需求,还是中原政权的动荡给游牧民族创造了机会,他们总会不失时机的南下,如果有机会入主中原,他们更是不会错过。
正因为如此,游牧民族带给中原的除了俘君之辱和亡国之痛,还有万千百姓流离失所和尸横遍野。
草原,似乎代表着野蛮、凶残和血腥。
即便曾经如此,草原,依然很美。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力量的碰撞】

邻居太强悍,既然总是来打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得抵抗,那双方就免不了发生碰撞,不客气的说就是战争。
虽然中原偶尔也会出几个猛人,如汉武帝和唐太宗之类的,也会你来我往的时不时让华夏儿郎去草原上看看草原的风景,但大部分时候只能在边境上远眺草原美景。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中原政权最大的威胁,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在与游牧民族几千年的碰撞中,不是在经历战争,就是时刻都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面对这种威胁,每一个中原王朝都有自己的应对方法。有的是在边境上修长城,用来抵御北方的铁骑;有的用和亲或钱财的方法来换得脆弱的和平。个别的猛人则认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但不管哪种方法,你都得具备一定的对抗游牧民族族的力量,即使不能与之抗衡,至少得让对手有所忌惮,若非如此,你给得再多,他们也不会放过你。
可要具备这种力量就必须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中原政权来说是极大的负担。
若是在太平之世,这倒也不是太大问题。可一旦出现内部动荡,这种力量就会减弱甚至消失,这个时候不用去请,北方的哥们儿早已迫不及待。
简单说对抗游牧民族的这种力量就是军事实力,中原政权在历史中与游牧政权的对抗为什么大多数只能是被动的防御呢!因为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他们在军事上的先天优势。
在冷兵器时代,来去如风的骑兵就是军事力量的保证,骑射本领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游牧骑兵就是中原民族的噩梦。
对游牧民族来讲,他们对骑射技能的熟练就好比我们对种地的熟练程度一样,关键是我们还有很多不种地的人(比如官商一类)。而游牧民族几乎所有的男人从会骑马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了一名骑士,且终身是骑士,永远是骑士。
农耕民族这下就尴尬了,平时除了种地、发展科技和文化之外,还得花大量的精力来对付这恐怖的骑兵。
可以说在与游牧民族的碰撞中,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对抗骑兵,这真是个历史问题!
准确的说是如何克制骑兵的冲击力,朝代不同,方法也不同,有用远程射击的弩克制的;也有用长枪和盾墙组成的方阵来抵挡的,还有后来的火器等。
但真正能有效克制骑兵的只有以骑对骑,除此之外所有的方法只能是防御性的,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汉唐之所以能马踏草原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骑兵。
可农耕民族要有一定的骑兵力量,除了需要大量的战马外,还需要用数年的时间才能训练出勉强合格的骑兵,其他方面的不足只能用科技来弥补,比如盔甲和兵器之类的。
而在这种碰撞中除了骑兵的劣势外,我们还有一个天然的短板───后勤补给。这简直就是中原民族军事力量的致命缺陷。
那些经常在历史中号称十万或百万的大军,其中真正的作战部队有一半就不错了,其余的都去负责后勤辎重去了。故而每次和游牧民族的大规模碰撞都是对财力和物力的极大消耗,一旦来个远征什么的,便是倾全国之力,关键是能不能打胜仗还另说。
而以上这些全部都是游牧民族的强项,他们是天生的战士,也没有复杂的后勤,他们下马可以放牧,上马就可以战斗,且随时都可以战斗,战争对他们来讲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正因为如此,想要与他们对抗,除了要有一定的骑兵力量、精良的装备、足够的后勤和优秀的将领外,还得有敢死的勇气和和坚定的决心。
可是要具备这些真的很难!
即使具备了,主动出击也犹如赌博,毕竟像卫青和霍去病这种猛人是千年一遇。既然如此,那我在家门口守着总可以吧!这样就注定了在与游牧民族的交锋中,更多时候都是以被动防御为主。
民族习俗和性格的不同,决定了这两种文明的碰撞史就是漫长的战争史,他们似乎都是为对方而生,而又互相成就了对方,成就了对方的民族性格、精彩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与游牧民族的较量也让我们明白了,面对强大的敌人,只能更强大,才能生存,才能获得尊重。如果要靠别人的同情来生存的话,得到的只能是屈辱,古今如此。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强大的对手,才成就了我们那无数保家卫国的英雄,也激发了所有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
正是这份情怀才使得我们,即使是在最艰难和黑暗的时期,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信仰───我们一直会守护这片土地,如果不慎失去了,也一定会夺回来。
那是对祖先的承诺!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才刚刚开始】

当两大文明各自的地盘和文明形成的时候,相互的碰撞也正式开始了,其实早在上古时期,中原文化开始崛起于华夏大地的时候,就开始了与周边不同的文化进行着不断的碰撞与融合。
而通过文献与考古的结合证明,这种碰撞从来都是血腥的。
从文献记载上看,上古时期到夏商时期这种交锋从未间断过,在殷墟的甲骨文中已破解的内容就有诸多关于此类征战方面的记载。
当西周建立后,正式确立了不同于周边文明的先进的中原文明,将周边落后的文明和族群统称为蛮夷戎狄。特别到了西周中后期,与戎狄的碰撞逐渐升级,可以说戎狄之患一直是西周政权的不稳定因素,而最终也是在戎狄的参与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也正是西周的灭亡,中原在短时间内没有组织起抗衡戎狄的力量,使得戎狄更加猖獗,甚至于让各诸侯国都感觉如芒在背,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此人便是管仲是也!
春秋初期,靠近北边游牧区的燕国因受到山戎的侵犯而告急于齐国,随后齐桓公发兵救燕,这次行动的口号是“尊王攘夷”,口号的提出者正是管仲。
简单理解就是团结内部以天子为核心一致对外,虽然此口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也恰逢其时,以致后来的孔夫子对此都是高度的评价───“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意思是说:如果不是管仲啊!我们现在的衣冠和习俗就和戎狄一样了。这既是肯定了尊王攘夷的作用,也反映了当时戎狄对中原文明的威胁。
当然,尊王攘夷所体现的真正精神是:内部矛盾有多大那都是家事,如果外敌入侵,那一致对外才是头等大事。不过内斗还是要斗的,先缓一缓。
这个观念贯穿了古今,如果没有国,可能还有家,但没有尊严,民族的尊严,文明的尊严。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靠近北部的秦赵燕三国,在与各诸侯国相互征战的同时,也并没有忽略对戎狄的防御,在这个防御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扩大着农耕区域。
秦赵燕三国最终的边境线也接近了北部的400毫米降水线,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两大阵营经过数千年的交锋,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文明和地盘。
先秦结束了,农耕民族即将迎来一个真正的大一统帝国,而让人胆寒的北方也将崛起一个前所未有的草原帝国。
两大阵营都准备好了吗!真正的交锋才刚刚开始。
单就军事力量而言,我们确实不占优势,也因此在历史中有过太多的黑暗时期。
但最终的胜利者还是我们,因为我们有最后的杀手锏───文化。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龙归城村民 2019-04-27 19:05:47
对原创一定要支持一下
-----------------------------
多谢支持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九章:一统天下

【一统和天下】

先声明一下,暂时还没进入大一统时代,在进入大一统时代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何为一统?何为天下?
当农耕区和农耕文明正式成型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出现一种力量来维持这种文明成果,这种力量就是───统一。
统一也是抗衡外部威胁的根本,“统一”的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已无从考证,但需要明白的是,当我们的祖先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开始发展农业的时候,统一的行动就已经开始了。
也就是说从农业的种子播下的那一刻起,“统一”的种子也播下了。
通俗的说,农业使我们形成了一个有着共同习俗和文化的族群,同时农业也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所以为了生存和不被饿死,我们必须要种好地。也是为了生存,在面对外部威胁的时候不被羞辱和杀死,我们就要团结一心,一致对外。
这不正是对为何要统一、为何要维护统一最简单的诠释吗!
统一才能使我们一致的抵御外敌,才能让我们安心的耕种土地,才能更好的生存和更好地保护文明。通俗的说就是:只有统一,才不会被饿死和杀死。
“统一”是我们这个民族永恒的追求,但需要面对的是,在历史中却是分分合合,往复循环。其原因无非就是外敌和内乱。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合了可能有分的一天,但分了一定会更好的合。
特别是秦统一六国之后,农耕区才真正的进入了大一统时代,从此以后,“大一统”的观念就深入了人心。这也为以后的大一统王朝建立了一个标准:只有实现统一,才能称为宏图伟业,才能称为真正的王朝。
经过两汉四百年后,大一统更是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带头大哥,最终的目标就是一统天下,且一旦具备了统一的力量,就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实现这个目标。
这个目标也是被所有帝王和枭雄们视为个人的最高成就。数千年来,想实现此目标的有千万人,而能实现此目标的却寥寥数人,可见此工程之浩大和难度系数之高。
可真正统一的不仅仅只是政权和土地,而是“天下”。
在我们的印象中,所谓天下,就是指统一的政权和国家。而真正的“天下”是文化。
天下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也不得而知了,但要明白的是,统一政权的作用和责任正是保护和传承这天下。
一统,统的是土地,是政权;天下,是文化,是民心。一统了地区,不一定统了天下,如元和清;而如果一统了天下,就一定统了地区,如汉和唐。
天下一统是我们从未忘却的使命,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只有一统才有希望,才会真正的强大,才会实现盛世。
如果说“一统”是华夏民族的躯体,那“天下”就是民族的灵魂。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传承】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这也跟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是一个道理,如何维持呢!传承。
何谓传承?通俗的说就是传承技艺和传承知识,往小了说是传承家业,往大了说是传承江山。传承是一种精神。
我们所有人都是传承者,所有的努力也都是历史传承中的一环,因为传承的不只是技艺、知识和财富,而是文化,所传承的一切都是文化。
因为文化,即使我们曾经神州陆沉,最终也能光复华夏,而光复华夏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
这就是传承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华夏文明才至今绵延不绝。
整个华夏的历史就是一个传承的历史,就是将祖先留下来的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内的一切,进行改良和创新,然后加以继承的一个漫长过程。
这就是文明传承,传承的过程是艰辛的,因为责任。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帝王的能力】

在历史中或者说在文明传承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责任人,同时也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他是王朝的开创者,是盛世的缔造者,也是王朝的终结者;他能将国家推向巅峰,也有可能把王朝送向地狱,当然这个时候老百姓就到了十八层地狱。
他就是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封建时期有一个霸气的称号───帝王。
自秦始皇统一后,这个历史中最让人羡慕和疯狂的职位就诞生了,如果说政治是各行各业中最难干的工作,那政治工作中最难干的就是帝王这个职业,因为独一无二。
难干并不只是因为独一无二,因为帝王在拥有天下最高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天下最重的责任,可难就难在大多数帝王只专注于权利,却忽略了应该承担的责任,或者说没有能力承担这种责任。
这个职位如果干得好,能载入史册千古流芳。可如果干得不好,也会被载入史册,只不过留下的是骂名。最惨的是干得太不好而被人赶下来了,最后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如果你把这个职业当苦差,知道所应承担的责任,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接近第一种了;如果当成是美差,终于登上宝座了,可以为所欲为了,很抱歉,你已经不知不觉的成为了第二种;最后一种就属于亡国之君了,我对这种很无语,总之……很惨。当然,亡国之君里还有另外一种,被权臣强行拉上来当的傀儡,结局也是难逃一死,这种更惨。
很可惜的是,大部分帝王把这个职位当成了美差。
帝王虽是人人向往的职业,却也是孤独和高危的职业。
若在太平之世,当你千辛万苦的登上了皇位时,就要开始学会享受孤独。为了稳定来之不易的宝座就必须要懂得权谋,变得冷酷甚至残忍(这些可不能用于老百姓)。也不能有太多的儿女情长,在皇位面前,所有的情感都是脆弱的,你试图去相信所有人,可现实是并无太多可信之人。
这一切可能都不是你想要的,但却是权利斗争必须要的。这条路无法回头……皇位太诱人,也太危险。
如果你很不幸生在了乱世或末世,那帝王就是一个高危职业。如果你能力弱一点,要么成为傀儡,要么被赶下来,然后突然哪一天死于“意外”,或者哪天新皇帝心情不好赐你一杯酒,反正横竖都是一个字:死。可怜此时的你,连个做普通人的权利都没有。
想起了南朝刘宋末帝十三岁的刘准,在刚刚禅位给萧道成后对随行官员说的两句话:“准备杀我了吗?”(欲见杀乎);“但愿以后生生世世再也不生在帝王之家,”(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众人听后皆哭,悲乎!
可即便如此,仍然让那些在乱世中有点实力的英雄或枭雄们趋之若鹜。为什么会有人在这乱世中定鼎天下,而更多的人却像空中的流星一样。
如果能以治世安民为己任,想不成功都难。反之有太多的人都是为了个人欲望而当皇帝,在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乱世,称王称帝的有多少,最后又有几个能得善终,还不都是成了时代的牺牲品,只是连累了那老百姓。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不管是乱世中流星一般的帝王,还是在末世中有可能翻盘的帝王,我们总会有些遗憾和同情。无论是杨广的可惜还是崇祯的无奈,最后的失败虽然都有一定的历史规律,但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个人的能力问题。
那这么重要的位置如何才能让更有能力的人去坐呢!答案是:在封建社会中根本做不到,至于那些优秀的帝王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那就先来看看帝王的种类和产生的方式吧!帝王一般分为开国型和传承型,开国型的不用说,一般都是人中之杰。而传承型的是否优秀,那就真的是要看运气了。
无论是刘邦和朱元璋这一类打出来的开国型帝王,还是像杨坚和赵匡胤这样夺过来的类型。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属于那个时代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杰出人才,通俗的讲就是时代把他们从全天下的人中选了出来,他们就是当时最优秀的人,能不得天下吗!
而传承型的就不一样了,没法选,就那么几个,还得以嫡长子为首选,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没得选了,还有的一个儿子都没有,就只能从藩王中选。总之,在这种情况下选出来的帝王,老百姓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虽然在传承型中也有像西汉文帝和宣帝这样的明主,这完全也是运气,因为权臣当初在拥立他们的时候,并不是认为他们有多厉害,更多的是认为他们便于控制,谁知一不小心选了个明主。
而看一个帝王的能力如何,除了很难改变的性格和经历等因素外,就要看看他周围的人怎么样。开国型帝王就不用说了,那些干得好的传承型的身边也是人才济济。而那些干得不咋地的帝王身边就都是牛鬼蛇神。前面说过多次,天下从不缺人才,缺的只是善于识人用人的明主。这点非常种重要。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合格的帝王,还得具备一些基本功,比如纳谏。
这可是个技术活,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很强的个人能力,至少得听人劝,这也是帝王能力的底线。
可要接受别人的意见真的很难,虚心的接受更难,要皇帝虚心的接受更是难上加难,抛开那些不听谏言的帝王不说,就算愿意纳谏也不一定纳得了,因为纳谏也是一种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坚定的决心。
也可以理解成就算你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没有坚定的决心,仍然不能算是个明白人,对帝王更是如此。
当然明白人还是有的,比如年少的西汉昭帝,小小年纪就能在上官桀集团与霍光的斗争中,清晰坚定的支持霍光。
不过糊涂人似乎总是占多数,比如东汉的桓帝和灵帝这类人,他们的原则是:听好听的,看好看的,做自己喜欢的,有的甚至连辨别是非的能力都没有 ,更别说什么决心了。那就完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庸主。
然而,作为帝王即使具备了帝王该有的一切优秀品质,或是成就了丰功伟业,最后也回避不了一个可能性问题和一个绝对问题。
可能性问题就是帝王在位时间太长,说白了就是老了容易犯糊涂。皇帝当得太久对国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甚至是灾难。看看汉武帝、南朝的梁武帝和后来的唐玄宗等,都是晚年犯的错,轻则使国家衰败,重则导致亡国。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多,但国家是经不起半点折腾的。
另外一个绝对的问题就是帝位的继承问题,可以说接班人问题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帝王所建的功业,前面说过,接班人问题的运气成分很多……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没有绝对的处理方法。
在封建社会,权力过渡从来都是国家大事,也可以说对接班人问题的处理是帝王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纵使你建立了再大的功业,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就不能称为优秀。
不错,继承就是传承,继承帝位就是传承文明,帝王是传承文明和守土安民的主要责任人。
一位有能力的优秀帝王最重要的使命和价值正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这一切。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永远的华夏】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有了自己的地盘和文明,那也得有个名称吧!当然有。
但名称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大概分为先秦时期和秦汉以后时期,而名称也有很多,但几乎所有的名称变化都离不开其中三个:华、夏和汉。
其中夏和汉是因为在历史中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王朝而形成的,那“华”呢?
要想知道华是怎么来的,得先看看其作用,华不但可以单独作为名称,还可以经过组合称为“中华”和“华夏”。那华到底是怎么来的,有的说是跟华山有关系,有的说是根据“花”演变而来的,还有的甚至跟《易经》扯上了,可能都有点关系,可到底咋回事,真的说不清。
“华”最早作为名称是在先秦时期和夏搭配是为华夏。当时称夏主要是因为之前的夏王朝,那为什么前面要加个华呢?
华,华丽,华美,是形容词。也就是说华最早可能是为了衬托夏和形容夏的伟大而出现的,但又因为其本身的寓意很美,经过不断的演变就进入到名称序列了。
今天我们最熟悉的中华就是如此。顾名思义,中华就是中国与华夏的结合,那“中国”又是怎么来的呢?还得回到先秦……
都知道在上世纪出土了一个名为“何尊”的国宝级青铜器,上面的铭文中载有“中国”二字,这是关于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铭文所记载的时代是西周初期,而“中国”指的是周王室的京畿之地。因周王室地处天下之中,统领四方诸侯,是为中国。
所以当初中国是以地理概念上的意义存在的,在秦汉之后逐渐演变成了文化概念上的,在“中国”正式成为今天的国名之前一直都是如此。
再来谈谈“夏”,这个名称肯定是根据夏王朝而来的。简单的说一下吧!
夏属于中原西部的族群,后来被东部的商族群所取代,再后来同样崛起于西部的周族就打着复夏的口号推翻了商,已表明自己的正统性,有点像后来的反清复明,不同的是周成功了。
在先秦的典籍中,常记载有各诸侯国之间互称“诸夏”和“有夏”,可见周人对夏更多的是怀念和认可,加上长达八百年的周王朝对整个文明的影响力,夏很自然的就给这个族群烙上了深深的烙印───华夏文明和华夏族群。
而先秦结束之后,又出现了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因为汉朝的强大和影响力,这个民族又被烙上了更深的印记───汉。汉人、汉字和汉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华夏和汉之所以成为我们文明最重要的两个标签,因为一个是第一个王朝,一个又是一统后第一个强大的王朝。这两个王朝对文明的影响和在历史中的地位是无法超越的。
在汉朝之后,衣冠、语言和文化都贴上了“汉”的标签,汉俨然已经取代了华夏成为了族群和文化的代表,但又不完全是。准确的说是汉出自华夏,让这个族群有了具体的名称和身份,但又不能完全代替华夏,却属于华夏,也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
至此,华夏文明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共同体开始形成。虽然这个说法是近现代才有的,但在当时已是既成的事实。
华夏,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而只有汉人建立的统一政权才能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因为汉是华夏文明的主体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继承者。
说通俗一点,汉和华夏是同祖同宗:都是种地的。这一点至今都不曾改变,也无法改变。
可惜的是,汉朝之后,在所有想入主中原或已入主中原的非汉人建立的政权中,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性与合法性,都自称“中国”与“华夏”(总不能称汉吧!),俨然都是以华夏文明的继承者自居。西晋时期的“五胡”和五代时期的沙陀政权还有后来的辽、金、元和清等都是如此。
他们能做到吗?当然做不到。他们能得中原甚至整个华夏大地,却得不到天下(文化),换句话说,放牧的和打猎的永远代替不了种地的,何以谈继承!
在这种沦陷和光复的不断演变中,“中国”和“华夏”最终变成了“中华”,当朱元璋喊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时,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恢复的是汉家天下,但为了民族和谐与政权稳定,他选择了“中华”。
朱先生的这个口号是伟大的,意思是只有汉人建立的政权才可以称为中华,在这种政权下的所有汉人和非汉人都是中华子民,而在这个政权之外的非汉人都称为胡虏。此时汉和中华的关系已具雏形,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模糊的。
六百年之后,华夏文明走到了三千年之巨变的关键时刻,一个叫梁启超的人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和朱元璋一样,梁先生刚提出来的时候也并没有将中华民族和汉民族严格的区分,但面对多民族融合的大势,后来又提出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体。
至此,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观念初步形成。存在了两千多年且经历了无尽的风雨和淬炼的汉也正式确立了与华夏和中华的关系。
中华,和华夏一样是以汉为主体与所有兄弟民族和文化的一个共同体或统称。
而汉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伟大的中华,这永远的华夏……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融合漫漫路】

华夏,是早在部落时期,由首先崛起的中原文化在经过不断的扩张、吸收和融合后,而最终形成的族群和文化共同体。
在秦汉之后,华夏就是由汉这个主体和其他的不同族群形成的共同体。
是的,华夏文明之所以灿烂到今天是因为传承,也因为融合,在秦汉之后,这种融合的方式被称为“汉化“。
当所有想图谋中原的游牧民族从踏上中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他们艰辛而漫长的汉化之路,不管他们承不承认都是如此。
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即使他们因为有过优秀的首领而风光一时,最后仍然逃不了两种结果:要么是哪来回哪去,要么就是被汉化到最后想回也回不去。
今天显然不能叫汉化,称相互的融合比较合适,也更客观。汉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融合,融合是一种力量,而华夏文明的这种力量却是无形、无穷。
任唐宋元明清王朝更迭,任游牧游猎民族来来往往,任东洋西洋轮番践踏,一切都在变,而唯一不变的是华夏文明,是华夏文明的主体与核心───汉。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准确的说,我写的并不只是历史,更多的是回忆,是怀念,对汉的怀念,对华夏的怀念。
怀念民族和文明传承的不易,怀念为保护和传承华夏而做出贡献甚至牺牲的英雄们,怀念华夏儿女为保卫国家领土和民族尊严而与侵略者抗争的往事。
那一幕幕壮烈、一曲曲挽歌似乎离我们不远,辉煌和屈辱也好像就在昨天,这些都是宝贵的经历,也是对民族和文明的淬炼,只有淬炼,才会更自信、更强大和更好地保护那美丽河山。
快看,北方的烽火狼烟骤起,定是那敌寇又来犯边;听,来自草原方向恐怖的隆隆马蹄声越来越近。没时间了,我要穿上铠甲,跨上战马,保家卫国就在此时。
我仿佛回到了汉朝,跟随着霍去病的骑兵马踏草原,封狼居胥;又来到唐朝跟着战神李靖深入大漠,生擒突厥可汗颉利;然后缓缓来到了北宋的北部边境线,深情遥望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故土───燕云十六州;又历经艰难的来到了明朝,站在巍峨的长城上面对危机四伏的塞外,守护着背后那美丽的中原。
在华夏文明数千年的长河里,有血和泪,悲和喜,在那记忆深处,我们永远都是华夏,但离我们最近记忆也最深刻的,是与我们共度风雨、荣辱与共的那个字───汉。
经过两千多年的锤炼,“汉”早已不仅仅只是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更不仅仅是一个字,而是一种情怀和胸襟,一种荣耀。
关于汉的故事太多太远,那汉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一切要从两千多年前那个伟大的叫做“汉”的王朝开始。
而要了解汉王朝和之后所有关于汉的故事,得先了解一下在汉朝之前一个同样伟大的王朝。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九章:孤独的千古一帝

【出身】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大部分的男人就只做两件事:种地和打仗。不过种地也是为了更好的打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再加上彪悍的民风,秦国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战争机器。
特别是在秦孝公之后的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等数代君主的东征西讨(主要是东征)之后,这台战争机器已经证明了他的价值───天下无敌。
如果说在商鞅变法之后,东方六国只有招架之功,那么在长平之战后,六国就连招架之功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恐惧,此时秦国统一的趋势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目前就差一个人来收尾。
收尾的工作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好,如果最后出现一位庸才,那就只能是收摊了。而收尾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所以必须得是个能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努力了,老天都不会辜负你。这句话很适合秦国,因为之前那么多君王的努力,老天便给秦国派了个猛人来收尾,此人就是秦国的最后一位王───秦王政,或称嬴政(名称问题后面会有讨论,先这样叫着),同时他也是即将到来的帝国的开创者。
秦王政的伟大之处在于不仅收尾统一了天下(疆域),还统一了“天下”(文化),如果前者是壮举,那后者就是创举。一统天下虽然是在自己手上完成的,但毕竟有祖辈们打的基础,而一统“天下”则前无古人。
秦王政的事儿有很多,但不管说他什么事,怎么都绕不开一个人,此人就是商人吕不韦,大商人,成功的大商人。
当时秦昭襄王的太子安国君赢柱有二十多个儿子,其中就有一位叫异人的庶子在赵国做人质(在外面做人质的都是不太受重视的),这位仁兄在赵国的日子是过得艰难而枯燥,如果不出特别的意外,异人将以秦国公子的身份度过余生,甚至客死异乡,至少跟王位是沾不上边的。
可当他的贵人吕不韦出现的时候,这一切将变得可能,这就是个特别意外。
对于生意人来讲,利益至上,什么都可以成为生意,吕不韦就是如此。
当来到邯郸跑业务的吕不韦看见异人时,他就断定:生意来了,而且是大生意。作为商人,充分的了解市场是基本功,对这单生意,吕老板是没少下工夫的。
作为太子的安国君儿子众多,夫人自然更多,但他独宠华阳夫人,可华阳夫人没有子嗣。这就是市场。
吕不韦找到异人,对他说:“我可以让你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异人当然也希望可以,但他知道这事儿不太靠谱。不过承诺还是要有的:“若能成功,我将分出秦国与你共享。”(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窃喜,他知道异人对这个事并没抱太大希望,他现在要的就是一个承诺,万一要成了呢!不,吕不韦从来不做万一的生意,他要的是一万。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女人比较感性,先从华阳夫人哪里突破吧!在经过吕老板的一系列商业运作之后,异人顺利的成为了华阳夫人的嗣子,剩下的就好办了。
就这样,几乎没什么戏的异人一下成为了安国君的继承人,之后异人就改名为子楚。改这个名字多多少少都有点华阳夫人是楚国人的原因,也真是难为异人兄了。
这还不够,吕老板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决定加大投资。他在邯郸娶了一位能歌善舞的绝色美女,是为赵姬。在经过吕不韦有意无意的运作之后,子楚看上了赵姬,吕不韦假装很生气,因为他本来就是准备将赵姬送给子楚的,所以最后就表现得不太情愿的做了个顺水人情。
不过这一点是有争议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吕不韦当时真的很生气,但他为了这个大项目还是忍痛割爱,将赵姬送给了子楚,不管怎么样,子楚娶了赵姬。
不久之后,赵姬生下了儿子政。这里又有点争议,一说赵姬是怀了孕才被送给子楚的,另一说是送给子楚之后才怀孕的,到底怎么样?鬼才知道(赵姬自己都不一定清楚),当然,于情于理我更相信是后者。好了,这个八卦咱就不分析了,总之,子楚的儿子政出生了。
如果说子楚之前在赵国的日子是无奈和枯燥,那么嬴政在赵国的经历就是提心吊胆,因为此时秦赵两国的战争关系,导致子楚一家时不时的会受到死亡威胁。
如此下去这单生意迟早要泡汤,吕不韦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不久之后,在吕不韦的运作下,他和子楚逃回了秦国,只留下了嬴政母子在赵国。看似不近人情,但在政治利益面前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不过威胁归威胁,赵国是不会轻易杀人质的,但也绝对不会让她们母子过得舒坦,嬴政的童年就是在这种随时都可能会出现意外的环境中度过的,可能也正是这种经历造就了他坚毅和果断的性格。
坏景不长,公元前251年,安国君继位为秦王,赵国为了借此机会表示友好,便将嬴政母子送回了秦国,九岁的嬴政第一次踏上了秦国的国土。
一切似乎比吕不韦想象的要来得快,安国君继位三天就去世了,子楚顺利继位,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开始收获投资利润了───封侯拜相,食邑十万户。
吕不韦风光无限,可惜来得快的东西去得也快,三年后,他的靠山秦庄襄王去世了,十三岁的太子政继位。
盛极而衰的道理吕老板是懂的,相比于商业,政治的风光有效期更短,也更危险,如果他好好的辅佐秦王政,将来还可能落个不错的名声。可不知是旧情复燃还是觉得有机可乘,这位仁兄在庄襄王去世后就长期和太后(赵姬)保持不正当关系,这相当麻烦。
可吕不韦毕竟是商人,利益至上,利益若保不住了,就生命至上,随着秦王政慢慢的长大,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儿。
为保善终,吕不韦将一个叫嫪毐的人以宦官的名义进献给太后,自己却想与太后保持距离,以求全身而退,可政治就是江湖,哪是你想退就能退的。
嫪毐进宫后又与太后保持不正当关系,有了太后的宠爱,嫪毐很快得势而权倾天下。相比于吕不韦,嫪毐就是个暴发户:这简直就是人生的巅峰,我得好好的享受这一切。
可他不知道,巅峰前面往往都是悬崖。
公元前238年,二十四岁的秦王政行冠礼,开始亲政,展现力量的时候到了。
天下,我来了。
先解决内部问题,后宫的那些破事儿,我当然知道,这事儿也不能再拖了,可还差一个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
就在这一年,有人将此事告发,嬴政迅速展开调查。嫪毐害怕了,因为他知道,此事必须会有个了结:要么束手就擒,要么先发制人。
与其就这样被秦王砍了头,不如搏一搏先下手为强,可能还有点机会。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只是太高估了自己。
我忍了你这么多年,今天你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那我就连根拔起。
我相信,面对嫪毐的叛乱,这才是嬴政真实的想法,而不是慌乱。最后的结果没有任何的悬念,嫪毐被车裂,顺便也被灭了三族。
解决了一个,下一个。
至于你吕不韦,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嫪毐的问题你有重大责任,但念你确实有功,暂免一死,回你的封地去养老吧!前提是要低调,别给我搞事情。
吕老板很听话,乖乖的去了封地洛阳,此时的他很想低调一点,可关键不是他想低调就能低调的呀!他走到哪里都会是焦点,都会宾客盈门,这叫领导如何放心。秦王政不高兴了:再换个地方,去蜀地吧!
作为商人的吕不韦清楚的知道,只要他活着,这一切就会继续,要结束这一切的最好方法就是他消失,如何消失?奇人吕不韦做了他此生的最后一笔生意───自尽。
站在生意的角度来讲,他输了,因为命都没了。可要说在政治方面和他跟秦王政那永远都说不清的关系,他没有输。因为只要说到秦王政,就会提到吕不韦。
这一年是公元前235年。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2167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1-29 18:45:06

更新时间:2019-11-10 11:37:47

评论数:6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