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家长歌(连载)

汉家长歌(连载)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bjx6010 2019-02-17 09:40:52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复兴才能代表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
复兴,复曾经之兴盛,复曾经文化之兴盛,一定可以,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司马寻欢 2019-02-17 09:51:00
祝楼主大火特火,祝大家周末愉快
-----------------------------
借你吉言,提前祝各位元宵快乐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一切都在继续】

我么可能怀疑伊尹与太甲的往事,也可以怀疑盘庚迁都的路线,但却不能怀疑镇国之宝司母戊鼎,也不能怀疑那万千甲骨,更不能怀疑这些背后的一个盛世───武丁盛世。
这是历史中的一个盛世,也是第一个盛世。
盛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创造的,但都离不开一个核心人物。一个灵魂人物在众多优秀人才的帮助下,能打天下,能中兴国家,也能创造盛世。
这个盛世的灵魂人物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武丁,武丁是盘庚的侄子,也是商王小乙的儿子,曾被小乙安排到基层体验过艰苦生活,可见是着重培养的。
当然主要还是武丁本身是有能力的,他继位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网罗人才,而傅说就是其中的代表。
“武丁求说”的故事不但说明了一个君王能力再强也需要贤臣的辅佐,也说明了君身边从来不缺贤臣。因为傅说出身低微,而武丁重用傅说不但体现了他高超的用人水平,更是展现了他创造盛世的决心,关键是傅说只是众多人才中的一位。
武丁是幸运的,不但有贤臣辅佐,还有贤内助相助,此人就是他的其中一位妻子───妇好。
妇好不但代表国家南征北战,还主持祭祀活动(在当时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头等大事),所以说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是名副其实。
在贤臣和贤内助的辅佐下,武丁将商朝的领土、经济和文化都推向了高峰,而这个文明高峰的见证地就是今天的殷墟,当时的殷都。
至于殷就不多说了,今天我们习惯称商朝为殷商,这个称呼是不是迁都殷以后因为殷的影响力太大,后世才这么叫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在这也不讨论了。
但要明白,今天的殷墟不但是商朝辉煌文明的见证地,也是我们打开商代文明府库的一把钥匙,殷墟也可能只是商朝文明的一小部分,却是当时华夏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
可惜的是,武丁之后,商王朝就进入了一个对盛世的消耗阶段。所幸的是,武丁打下的家底很厚实,被他的子孙们消耗了挺长时间,但时间久了,坐吃也会山空。
最后王位传到了没有什么能力的帝乙这里,王朝已经在悬崖边徘徊,就差一个人推一把。
帝乙是谁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可他的儿子却无人不知,也正是他的这个儿子果断的将王朝推下了悬崖,此人就是夏桀的第一位追随者,也是那个发明了酒池肉林的末代君王的代表───纣王(这位仁兄后面再聊)。
商王朝共历三十余王,有五百多年的国祚,也有了一个王朝该有的一切:大治、衰弱、中兴和盛世。最后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灭亡,然后被取代……
这似乎是夏王朝的翻版,但却更像一个王朝,一个国家,随着不但出土的文物,这个曾经神秘而模糊的王朝开始变得清晰。
这是一个伟大的王朝,在巩固了承载着中原文化的中原地区的同时,也在向四周不断的扩展,从发现的商朝遗址分布点可以看出,商朝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原核心地区,达到了北至辽河,南至长江的广大地区。
从出土的青铜器也可以看出,商朝的青铜文明已经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其中以殷墟的青铜为最,又以其中的司母戊鼎为最───历史之最,世界之最。
这是一个怎样的王朝?是一个真正的广域王权型的王朝,一个文化和经济都达到空前高度的王朝,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五谷六畜都有了,财富和粮食都出现了剩余。温饱解决了(这很重要),人们才有时间去做包括手工业在内的其它事,这就有了精美的玉器、精致的青铜器和陶器。
粗俗的说就是吃喝解决了,然后开始追求玩和乐,如何更好的玩和乐,古今都是如此,今天更甚。
在王朝的余晖下,仿佛看到了贵族们在一起欣赏着舞乐,端着着精美的酒器在谈笑风声间觥筹交错,醉意渐浓。酒,真是个好东西,能让人暂时的忘记疼痛、烦恼和忧愁。
此时的酒已经麻痹了他们的神经,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而被麻痹得最严重的是他们不可一世的纣王和整个统治集团,最终的结果就是纣王带着他的王朝,走向了黑暗,直至死亡。
永别了,商王朝,你已然有几分神秘和模糊,但却是真实的存在,辉煌的存在。
当商王朝一片黑暗的时候,西部却燃起了希望之火,因为文明需要传承者,你若不行,自然有人替你。
一切都结束了,不,结束的只是商王朝,其他的一切都在继续,华夏文明在继续,民族融合也在继续。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四章 西周的辉煌

【崛起】

在商周更迭之际,“太公钓鱼”的故事使姜子牙妇孺皆知,而成就姜子牙的是周文王,可成就周文王的却是他的对手───商纣王。
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其名气竟然能和一号正面人物相当,也不多见。再强调一次,反面人物。
纣王,子姓,名辛或受(名字挺多),史书上习惯称帝辛,在这里我习惯称纣王。
纣王之所以名气大,除了是亡国之君外,更因其残忍暴虐而得名,但又是有争议的,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他有本事还有理想。
我最讨厌的一种说法就是:历史上很多人都坏透了顶,但人家很有本事。
这真是废话,没有本事又如何能坏透顶。纣王就属于这种,不过史书上作了科学的解释。
史料记载,说其天资聪慧,口才好,反应快,接受能力也很强(资辨捷疾,闻见甚敏),还说其力气过人,能徒手格猛兽,说白了就是文武双全,这不是好事吗!未必,还有下一句。
他的智慧足以拒绝别人的劝谏,他说的话也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其潜台词就是:老子天下第一,我说的话就是法,我就是天。
这就完了,这是性格问题,也是能力问题。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有能力而不善于运用自己的能力,仍然是能力问题。
有能力固然是好事,特别是领导人,但如果不会运用,那这种能力就会转化成破坏力。职位越高,破坏力越大,也就是说,一个统治者,一旦有了这种破坏力,那就是国家和人民的灾难。
纣王就是如此,他没有将能力用于治理国家和延续国家寿命,而是用在了如何折腾国家和消耗国家,如何快速将国家推下悬崖(即使这并非他的初衷)。
纣王肯定是知道历史的,他绝不想成为夏桀第二,可是他无法拒绝为所欲为带来的满足感,更无法拒绝美酒和美色的诱惑,因为他认为这是与生俱来的,是天命。
本来想像盘庚一样中兴王朝,如武丁一样开疆扩土,却一不小心还是把自己活成了夏桀,既然你想当夏桀,就一定有人成为你的克星成汤。
准确的说,这个克星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族,一个将来可以替代商的王朝,因为这个部族连续几代的领导人都很优秀,似乎就是为克商而生,这就是周族。
周族在商朝西部的一个叫周原的地方(今陕西岐山县一带),此时的领导人叫姬昌,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周文王。
周族的祖先是谁,发展是又是怎样的,在这就不讨论了,但有一个人必须要提一下,就是将周族迁到周原的这个人,也是周族迁到周原后的第一位领导人,此人古公亶父是也,也是姬昌的祖父。
这位古公可是一位有远见有才华的领导人,他来到周原之后,以仁治国,不仅把自己的地盘治理得井井有条,连邻国的人都自愿来归附(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总之一个明君该有的古公都有了,他对周以后的崛起可是功不可没。
和历史中所有的统治者一样,古公也得面对继承人的问题,他有三个儿子(可能更多)。老大叫太伯,次子叫虞仲,老三叫季历,在这几个儿子中,古公没有看出很合适的人选,但他却看中了其中一个孙子,这个孙子就是季历的儿子姬昌。
古公慧眼识珠,在他看来,他这个孙儿就是周族的希望,可正常情况下,这继承人的位置轮不到他,准确的说是轮不到他的父亲季历。
真是知子莫若父,太伯和虞仲知道了父亲的意思后,纷纷玩起了失踪(也有说两个人最后跑到蛮夷之地去建立了国家),不管怎么说,反正两位不在周原了。
古公果然是一位有魄力的人,失踪就失踪吧!为了周族的兴盛,你们别怪我。昌儿,放心的上吧!等等,先让你的父亲来吧!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古公去世后,季历顺利继位,他在继续推行父亲仁政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对外扩张,当然他扩张的主要是西北方向戎狄的化外之地,即便如此,还是引起了商王的警惕和猜忌。不管你有多厉害,一旦被领导所猜忌,那就危险了。
真是目中无人,在我大商的眼皮底下搞扩张,这是几个意思?来来来,到京城来坐一下。
随后商王以封官的名义将季历召到了京城,当然不是召他来做官的,更不是做客的,而是坐牢,准确的说是软禁。季历似乎低估了商王的反应,因为他也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看样子这趟是回不去了。
此时的商王文丁是纣王的爷爷,他似乎比纣王要干脆些,过了没多久就找了个理由将季历杀了。因为他认为,季历对商朝有威胁,但他不知道,季历的继任者才是商朝真正的威胁。
季历死后。姬昌继位,商王可能出于愧疚(季历本无罪)或是为了安抚周人,同意当初封给季历的“西伯”(西部的一方之主)一职,由姬昌继任,是为西伯昌。
“文丁杀季历”的说法是有争议的,但鉴于姬昌时期就有了灭商的想法,说明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可能,或者说是可能性之一,因为如果没有纠葛或环境上的巨大变化,一个名义上的地方政权是不会轻易叫板中央的。
姬昌是什么时候有坚定灭商的想法的还不好说,但可以想到的是,在古公到季历时期是没有这个想法的,因为当时周族只是一个部落,他们当时想到的只是有饭吃,有房子住,谁没事会想着去造反,但想法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在季历死后,一切都在开始发生变化。
应该说姬昌在继位之后就一直有灭商的想法,但并不强烈,毕竟部族的发展最重要。也不敢强烈,有了父亲的前车之鉴,姬昌学会了隐忍和低调,仍然致力于部族的发展。
在文丁时期,姬昌肯定是相安无事的,到了文丁的儿子帝乙当政时,姬昌也没啥事儿,可到了帝乙的儿子纣王这里时,姬昌就出事了。
自认为天下第一的纣王自然无法容纳更优秀的人,所以不管姬昌如何的低调,最后还是被纣王给盯上了。
如果说姬昌刚开始灭商的想法只是星星之火的话,那么只要加点油就会成为燎原之势,而这个加油的人正是商纣王,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就姬昌和周的也正是此人。
又是老把戏,纣王听信谗言,将姬昌召来囚禁在了羑里(今河南汤阴),但一直没有对姬昌下手,这并非纣王不想杀,而是毕竟人家爹刚死在我们手里,现在又杀儿子,实在影响王室的形象,先看看周人的反应吧!最好能趁机捞一笔。
周族中从来都不缺高人,投纣王所好,周人送来了大量的财宝和美女,纣王大喜,甚至感觉自己错怪了姬昌,不但马上放人,为了表示诚意,还赐给姬昌弓箭斧钺,以示授予征伐大权。
太好了,真是意外收获呀!也正是我想要的。扩张,名正言顺的扩张,与其说这是纣王的昏聩,不如说这是姬昌和族人们努力的结果。
至此,新仇加旧恨,灭商正式成为了姬昌的终极目标,此生若不成功,子孙继之……,除了复仇的烈火,更是为了拯救万民于水火,因为他彻底看透了纣王的无药可救。
姬昌回去以后,首先要做的当然是表面工作了,割点地送点钱什么的,一样都不能少,同时,伐纣大业也正式开始。
姬昌继续推行其老爸和爷爷的仁政,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一时间征服的征服·,归附的归附,同时地盘和势力也不断扩大,与商的统治已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还广纳贤才,前面说过,明君身边从不缺贤臣,此时一个让姬昌相见恨晚的人出现了───姜尚,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
姬昌和姜子牙的故事虽然没有电视剧里面说的那么神,但确实也很神奇,他们二老是如何相识的,在这就不介绍了,总之在以后的灭商工作中,姜爷爷起了重要作用。
一时间,小邦周已然是人才济济,随后自然是名正言顺的东征西讨,开疆扩土,最后三分天下已得其二。虽然没这么夸张,但至少说明,在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周已经具备了与商对抗的实力。
在此期间,姬昌在坚定灭商目标的同时,也从未懈怠:发展,再发展;低调,再低调。高手一般在亮剑之前,都会低调得让对手忽略自己的存在。然后再致命一击。
商的末日已经不远了。
很不幸的是,当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姬昌去世了。很幸运的是,他有一个优秀的儿子叫姬发,姬发在顺利继承了父亲伐纣大业的同时,也最终成为了商朝的终结者,这就是后来的周武王。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湘南农夫2 2019-02-22 08:32:34
楼主辛苦了,顶贴
-----------------------------
辛苦并快乐着谢谢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决战牧野】

姬发即位后,并没有急于伐纣,而是继续着父亲的仁政,继续由姜尚辅佐,继续准备着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灭商。
经过多年的积累,准备得也差不多了,还是先测试一下吧!
姬发为了检验这些年的成果,同时也可以看看纣王的反应,更是可以看看有多少支持者,所以决定进行一次试探性的军事行动。当然,名以上是伐纣。
姬发率军来到了离商都朝歌不远的孟津。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前来响应的诸侯竟达到八百多个,且士气高昂,看架势似乎要一举灭商,而姬发却出人意料的以未受天命为由撤军了。演了个习,开了个会,各回各家吧!此次行动史称“孟津观兵”。
孟津观兵后的姬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窃喜,因为伐纣本就不是这次行动的目的,他此次的目的很明确:检验军队的战斗力和各诸侯的支持率,还有纣王的态度。
这次行动算得上是大获成功,军队的士气自不必说,诸侯们也是空前的支持,最最重要的是纣王无动于衷。
孟津,我还会来的。
其实此时的军事准备已经足够了,目前只差东风,所谓的东风就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信心。
因为在此之前,除了成汤推翻夏朝之外,没有多少造反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所以准备的再充分,始终都有点底气不足。为了确保伐商的一举成功,必须得谨慎的一步一步来,先孟津,再朝歌。
那么纣王此时在干什么呢?这位老兄仍然沉迷于酒色之中,他早已忘记了当初的理想,但他对周的崛起也并非一无所知和毫无警惕,主要是商军的主力都去东征了。
还有一点就是他始终认为:我乃承受天命,尔等小邦周成不了气候,待我东征大军平定东夷之后,再来收拾你们。
这只是纣王的一厢情愿,因为姬发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简单地说,纣王除了轻敌,还有点力不从心,毕竟自己的部队还没回来,而对手已经厉兵秣马,蓄势待发。
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孟津观兵两年后,纣王的暴虐已经到了极限,残害贤臣,亲近奸佞,臣民的忍耐已到了极限,老天的忍耐也到了极限,所以都准备抛弃他。
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周国大计,不能再等了。
更为紧迫的是,此时商对东夷的战争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东征军队一旦回援,变数太大。所幸的是,纣王沉浸在战争胜利的喜悦之中,继续没把小邦周太当回事。
此时不战,更待何时,姬发带着父亲的遗愿和姜尚等一批老班底,将去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出发。
周军先与各诸侯会师于故地孟津,目标直指朝歌。但姬发并没有急着进攻朝歌,而是先率大军来到了离朝歌不远的牧野。
牧野,有说是个地名,也有说是朝歌郊外的旷野之地,不管怎么说,反正是一大片可以容纳双方大军的空地,周军陈兵于此,以逸待劳,以纣王的性格一定会出来应战的。
一切都准备好了。
纣王已经得到了周军逼近朝歌的情报,可商军主力部队东征未返。即便如此,我也可以打败你。以纣王自恃勇武的个性,绝不甘于固守城池,于是他决定主动出击,随后便临时组建了一支十七万人的部队,由纣王亲自率领,直逼牧野。
终于等到你,等到疲惫的你们,决战开始。
先看看双方的实力对比,周军五万,商军十七万,讲人数商军有绝对的优势。人数对战争来讲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人多反而成了一种累赘,特别是没有战斗力的部队,比如商军。
商军虽号称十七万,却都是临时由奴隶、囚徒和普通老百姓组成的杂牌军(关键都是强迫性的)。而周军虽只有五万人,但却是由三百战车、三千精锐和四万五千名披甲步兵组成,是一支由优秀统帅率领的有着充分准备的精兵。
还有态度方面,前面说过纣王轻敌,轻敌很严重,关键是自己实力还很弱,那就更严重,如果还被对手高估,那就是灾难。如此一来,高下立判,周军想打败仗都难。
此时的周军已誓师完毕,按照当时的惯例,两军对垒先要摆好阵型,然后派代表到阵前,说一些什么受天命的话,然后再把对方数落一通,以表明己方的合法性。
需要说明的是,周军明明是造反的队伍,硬是被商军衬托成了仁义之师。管他的,胜者为王,开打。
没有任何的战略战术,战争过程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 一触即溃,速败,惨败。当然说的都是商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双方一接触,商军开始大量倒戈,这哪里是来打仗的,分明是以打仗的名义来向周军投降的。
这是一场没开始就注定了结果的战争,凌晨开打,天亮结束。与其说这是一场伟大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不如说是一场不算融洽的受降仪式,史称“牧野之战”,我称“牧野受降”。
当纣王狼狈的逃回朝歌的时候,天已近黄昏。他很清楚,国家将亡,命是保不住了。他也清楚作为亡国之君的结果:要么被俘,要么被杀。而纣王选择了第三种,也是最适合他的一种───自尽,至少还有点悲壮的成分(历史中自尽的人总会得到些许同情)。
他缓慢的走向了曾经醉生梦死的鹿台,又看了最后一眼美丽的夕阳,还有那些无数的珍宝。生不带来,死也要带走,除了夕阳带不走,其它的能带走的都带走,随即引火自焚。
纣王败了,败了战争,因而失去了国家,之所以失去国家,因为失去了民心,也就失去了他所谓的天命。
何为天命?纣王最后有没有搞清楚就不得而知了,但我知道,他的对手搞清楚了。
周从古公亶父开始,就广行仁政,以民为本,经过几代传承,从最初只是为了生存,到最终实现克商大业,也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天命是仁德,是民心。
姬发接受天命取代了商朝,也将接受天命去传承华夏文明,去创造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周公辅政】

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推翻商王朝的这一年,姬发即王位,是为武王,追谥其父姬昌为文王,国号还称为周,至此,周王朝正式诞生了。
周王朝是不是这一年成立的,是略有争议的,在这里就不争了:就是这一年。
打天下不易,治天下更难,很多史料都记载武王代商之后,常常忧心忡忡,夜不能寐,可能武王在忧心如何使周长治久安,也可能是他已经知道了自己不佳的身体状况,而忧心不能看到王朝繁荣稳定的那一天。
武王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他的治国之道,第一步当然是刀枪入库,息兵养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建设状态,不过这跟下一步有很大关系。
第二步就是功臣的安排问题,这是任何一位开国之君都最头疼的问题,也是最考验政治智慧的问题,在当时更涉及到了治国模式的选择。
很多人说,国家的模式就和今天企业的模式是差不多的道理,大概的分为独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可在当时其实很简单,摆在武王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股份制,因为之前都是这样,真正的独资公司是从几百年后的秦始皇开始的。
而且当初各诸侯都是自带钱粮来和你一起造反的,为的就是可以多分一杯羹,如今抢了块大蛋糕,自然人人都有份。
分钱分地是必须的,问题是该如何分,也就是该如何的完善这个股份制公司(这个后面会细说),然后为了方便管理广阔的商朝故地,武王准备在东部新建一个都城,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短短的两年时间,所有的计划都还没来得及实践,武王也没来得及展示他治国的才能,就匆匆的走了。
武王似乎就是老天派来完成消灭商朝的使命的,至于治理国家,老天选择了另外一个人,所幸的是,这人不但继承和完善了武王的遗志,还将之发扬光大。
此人就是武王的弟弟姬旦,也就是后来如雷贯耳的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因为他最早的封地在周,爵位为公,故称周公,也可称周公旦,我们还是叫周公吧!
武王走了之后,太子姬诵继位,这就是周成王,但因为成王年龄太小,所以得有高人辅佐。
放眼望去,虽然也有姜尚这样的人才,但就综合能力而言,周公更合适,关键还是自家兄弟。虽然在权力面前,自家兄弟多不靠谱,但周公很靠谱。
周公在武王的众兄弟中,德行和才能最为出众,而且在武王伐纣前直至武王去世,周公一直是他的得力助手,能力和忠心是作为辅臣的两个重要因素,周公已经准备好了。
可辅政是个辛苦而危险的差事,弄不好连命都会辅进去,可周公仍然义不容辞,一切只为了王朝,为了社稷。
周公也没让兄弟失望,他不但创造了辅政的千古美谈,还成为了历史中辅政的标杆,如后世的霍光和张居正等人。但不同的是周公不但匡扶了王朝,还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更加不同的是,他不但得以善终,其子孙福荫也得以延续,在历史中辅政的权臣能善始善终的极少,周公算一个。
还是先来看看周公眼下所面临的问题吧!
几乎所有的王朝在立国之初都会因为权力过渡或功臣的安置问题而引发动荡,如今虽是周公辅政也无法避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次的动荡跟周公辅政有一定的关系。
当初武王灭商之后,为了稳定商朝遗民,就封了纣王之子武庚留居商朝曾经的殷都,另外又封了自己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在武庚封地的周围,顺便干点监视之类的工作,历史上称为“三监”。
在得知周公摄政后,可能本来就对分蛋糕不满意的三兄弟就更纳闷了:都是兄弟,你凭什么在朝中大权在握,我们几兄弟却在外面干这监视的差事,早就受够了,反了。这就是历史中的“三监之乱”,因为三监还联合了武庚一起反,所以也称“武庚之乱”。
造反得有个名义:周公欲行不轨。估计后世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就是从这学的。
当然这可能只是他们叛乱的原因之一,总之这三位兄台挺搞笑,本来是帮助兄弟来监视别人的,最后却联合所监视的人一起反了自己的兄弟,顺便拉了十几个大小方国一起反。
再次证明,在利益和欲望面前,很多时候“兄弟”只是个普通的称呼(在之后的历史中会无数次得到印证),不过有说法是三监蛊惑武庚,也有说是武庚蛊惑三监。总之坑瀣一气。
面对共同的利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朋友。
摄政真是个苦差,位置还没坐稳,就有人闹事了,除此之外,同仁也都没给好脸色,领导还怀疑。即便如此,周公还是迎难而上。在尽一切努力得到了成王的信任和朝中重臣的支持后,周公踏上了东征的道路。
经过数年的艰苦战争,叛乱被平定了,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顺便也灭掉了参与叛乱的方国,周王朝的面积和势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对周公来说,这并不算大问题。该如何的处理功臣问题和管理广阔的国土才是重中之重。周公已心中有数。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礼仪之邦】

旧有的思维和制度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要想合理的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周公的治国之路开始了,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去建立一个自己梦想中的王朝了。
所谓全新的制度,其实就是将武王的制度进行完善和细化,然后再加一些创新。
首先要建立一个王室直接管理的地区,按照武王当初的计划,为了方便管理商朝故地,在东部的洛水和伊水交汇处再建立一个都城,是为洛邑(今洛阳),也就是东都成周。
原有的都城镐京(今西安)不变,是为西京宗周,这两京之间的范围,就是王室直接控制的京畿地区,也是目前所知道的在历史中记载最早的“中国”地区。
接着就进入一个重要环节:分蛋糕环节,就是合理的安排功臣。远的不说,就说新中国建立之初吧!根据功劳安排什么职位,再授什么军衔,简单说就是封官授爵。而在当时属于封邦建国,就是所谓的分封制。
周公的分封比武王的分封更加标准化和制度化,而且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武庚叛乱的事,分封的都是以姬姓子弟为主,史书称周公分封的主要的七十多个诸侯国中,姬姓的就占了五十多个(虽说兄弟也不一定靠得住,但至少在心理上比异性更有安全感)。受封的除了大部分姬姓亲戚外,还有一部分异姓姻亲和国家功臣,另外还有少量的商朝旧臣。
分封也是有原则的,其前提就是以周天子有绝对的实力和权威为基础,所以两京之间的京畿之地是绝不分封的,以保证天子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其权威,王朝后期的衰落就跟王畿地区的缩小有很大关系。
而两京之外的地区会全部分封,封国有大有小,在今天看来,大的并不大,小的却很小(几十平方公里)。
与封国大小挂钩的是爵位的高低,周公将除天子外的所有诸侯的爵位分为公、候、伯、子、男等五个级别,这种爵位的制度和观念在之后的数千年封建社会中一直被沿用,只是王朝不同,都会略有改动。
所有的分封都是以与天子的关系亲疏和功劳大小为标准,在以上的五级之下还有第六级“附庸”,这些中央就不管了,让附近一些大的封国去管吧!
总之,只要满足分封条件的全部封地赐爵,那些原本有地的诸侯就赐予相应的爵位,以建立严格的等级分明的制度。让所有的诸侯国君在自己的封国内代行周天子的权力。
你的地盘你做主,诸侯国君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治理封国,在边境地区还可以向外扩张,比如位于南方的楚国就是典型,还有北方与戎狄接壤的燕国和晋国都可以(只要你有那个本事)。
但前提是永远别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诸侯国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其职责是替天子保卫疆土、随从作战和定期朝觐述职等,天子永远都是天子。不,天子是月亮,众诸侯都是点点繁星。
所有分封的核心就是以周天子为中心,使每一个诸侯国都成为周王朝的经济和军事据点,以达到拱卫王畿之地、以藩屏周的最佳效果,从此,部落正式消失了……
在后世看来,分封制是落后甚至是迂腐的,但在当时是绝对的一大壮举和重大突破,也是时代的需要。在当时不但解决了商朝遗民问题,还通过分封将周天子与华夏大地所有受封的诸侯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也就是说,只要是接受了周王室的分封和赐爵的诸侯国,那就是认可和拥护周王室,也就承认自己是周王朝的一部分。
也可以理解成王朝通过封建的形式,将所有的和曾经没有的广大区域都纳入了王朝的管辖范围,也都正式的纳入了华夏文化圈,自然就进一步扩大了华夏文化圈和促进了民族融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观念也开始也开始逐渐形成。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分封只是建立了政治制度,那如何让这种制度和整个王朝长期稳定的发展呢?简单说就是股份制公司建立了,那怎样才能让公司成为百年甚至千年企业呢!
不管是企业还是国家,要想一代代的传承下去,都会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权利继承。如何让最高权力顺利过渡并尽量避免骨肉相残的流血事件一直都是个问题,周公自有妙招,他推出了与分封制相匹配的宗法制。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宗族的内部,按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来继承权利的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和庶应该都是比较清楚的,在古代有钱或者有势的,一般都会妻妾成群,准确的说是一妻多妾。那么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嫡长子,妾所生的儿子就是庶子。
一般父亲去世会留下两样东西:财产和权位。说白了就是财富和权力,但同时也会留下一个问题:如何继承?
相比之下,财产继承相对容易一点,因为是可以协商的,只是钱多钱少而已,可如果是只能由一个人继承的权位呢?这很麻烦,因为这有可能是谁死谁活的问题。
在周公看来,这并不麻烦,就按照母亲的地位和其子出生的顺序来继承不就可以了,那就是嫡长子,不管是贤明还是愚昧,就他了,你们庶出的就别惦记了。如果嫡长子先父亲而去,那就嫡长孙,如果没有嫡长孙,那就嫡次子,如果嫡亲的一个都没了,庶出的才有戏……
专业的说法就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记住这一点,在后世的演变中虽不是绝对的,但却为权利继承提供了一个可行标准。
在宗族内部,嫡长子是唯一的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这样大宗和小宗不但是亲戚关系,还是上下级关系,而每一个小宗的儿子们又会形成一个大宗和诸多小宗,然后以此类推,不断分宗,形成诸多大宗和小宗。
这样一来,整个宗族就像一棵树,不断地分宗和成长,就不断有新的树枝,而最终不管如何的枝繁叶茂,都属于一个树根,这就是宗族内强大的凝聚力。
周公将这种凝聚力引用到了政治格局中,在宗族体系下,嫡长子是唯一有权继承王位或爵位的人。
周天子就是绝对的大宗,其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其余诸子皆为小宗,可以得到低一级的爵位为各地诸侯。而在诸侯的内部,其嫡长子可以继承爵位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也可以得到次一级的爵位,其子弟又可以分出一个大宗和众多小宗,层层下推,这样可以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这样一来,大宗和小宗之间既是血缘上的亲戚关系,又是政治上的从属关系,此外,王室还通过和异性诸侯联姻的方式将异性诸侯们也都变成了自家亲戚,自然也都在宗法体系之内。
周公将族权和王权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建立了一个尊卑有序和等级分明的家国一体的宗法体系,家国国家,“国家”的称呼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为了稳定和巩固这种政治格局,周公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制礼作乐,这不但是壮举,而是创举。
礼乐听上去并非是实质性的制度,但实际上礼乐不仅是看得到的制度,也还是看不到的制度,礼乐不但能给违反制度的人以惩罚,还能让人承受道德上的谴责。
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极为全面和复杂,太专业的就不说了(其实也说不来),我们就用最简单通俗的方式来了解一下。
周公崇尚的治国之道是德治,所以礼制的核心就是以仁德为本,通过实践将仁德具体的行为化和制度化,制定了一整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就是用制度向人们阐述了何为仁德,让更多的人去认识仁德和懂得仁德。
礼者,天地之序也,周公制礼的初衷就是维护和稳定等级分明的社会制度,其制定的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和凶礼等五礼体系,涵盖了上至天子朝堂,下至黎民乡野,大至国家政策,小到衣食住行,人和人的亲疏长幼和尊卑贵贱都有明确的规范,使不同级别的人该怎么做、该怎么称呼甚至该怎么说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不可僭越,这些都远远超过了今天我们对礼的认知。但毫无疑问,周礼是今天所有礼仪的祖宗。
这就是文明,无与伦比的文明。
乐者,天地之和也,当然,乐的直观作用还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这在当时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乐在政治格局中,起到了可以协调社会秩序的作用。乐的宫、商、角、徵、羽等五音所象征和包括的是人、事、物和不同的等级,只有将这些进行有序的协调,才是乐最终的社会价值所在───和谐精神。君臣之间的和谐,父子之间的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
当然,今天的乐也是乐,甚至更加的多元化和生活化,但已今不如昔,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我们在摒弃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却没能留住传统文化的精华,比如说乐的高雅。
礼之所及,乐必从之,社会秩序想要稳定,其前提就是和谐,想要和谐就要各安其所,各尽其职,尊其所尊,亲其所亲,这就是礼和乐的相辅相成。
最最重要的是,礼制的初衷本只是维护政权的稳定,却使得华夏文明一不小心从此进入了礼乐文明的时代,华夏文明也从此真正的成为了礼仪之邦。
关于周王朝初期的制度之所以讲了这么多,主要是制度本身的影响力和其划时代的意义,才使得这一阶段成了中国历史甚至中华文明的转折点。
自此,华夏文明开始正式区别于周围落后的文明,也正式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落后族群的独特群体───华夏族群,“华夷之辨”的思想也开始逐渐形成。
然后需要说明的是,任何具有重要意义制度的形成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看似有很多的偶然,其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如后来东周时期的分裂和秦的统一都是如此。
每一个伟大的时代,都会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没有你,就会有他。到底是时代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创造了时代?可能都有吧!
不管怎么说,周公无疑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的使命就是完成父兄的遗愿,去建设一个伟大的王朝。
天下之中的洛邑建成了,周公在洛邑的明堂中,主持了对先王的祭祀,近千名诸侯行着周公制定的礼,听着周公制作的乐,相聚于这空前不绝后的盛大仪式。
从此,一个新的灿烂、辉煌而庄重的时代,开始了。
七年过去了,短暂而匆忙,但已然足够,一切都已进入了正常轨道,周公决定还政于周成王(记住这一点,这是能善终的根本所在),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累了,该休息了。
周公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王朝长久,但他知道,任何一个王朝都会有天命结束的一天,周王朝也不会例外;他更知道,再好的制度,如果统治着不去遵守和维护,也是摆设。他已经为王朝铺好了路,至于后面的路就交给后面的人吧!
但也有周公不知道的,他不知道,他所建立的礼乐能让今天的我们还自豪的称为礼仪之邦。
他更不知道,在几百年后有一位他的粉丝叫孔丘,就是以他的思想为基础,创造出了一种学说叫儒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轮回】

任何一个王朝或本身的制度,到了一定程度都会出现危机,周王朝也是如此,不过此次的危机是从外部先开始的。
而外部的危机又是从周的第五位国君穆王时期开始的,在说穆王之前得先说说他的前任,也就是他的父亲昭王。
在昭王时期,国势虽未衰微,但有些诸侯国已经开始不听话了,而昭王本身又属于强硬派和扩张型的,所以他的解决方法是不听话就打,昭王一生经常东征西讨,最后就是死在南下伐楚的路上。
很多史料将昭王的死模糊的记载为“南巡未返”,王室毕竟也是要面子的,可你说的这么模糊,总有人还是想了解清楚的,所以有说昭王是在伐楚的时候,当地人恨他,给他做了一艘有质量问题的船,等昭王一行坐船行驶到江中央的时候,船沉人亡。也有说是因为交战而全军覆没,具体是怎么样的,只能去问昭王了。
总之,死在外面了。
昭王南征的代价虽然很大,但向南扩张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讲是达到了,关键是昭王的扩张并未影响到周王朝的根基,真正影响到根基的是西北方向的戎狄,不过这个问题是他的儿子造成的。
可能是受了老爸的影响,继位后的穆王也喜欢搞扩张,而且能力也很强,这种类型一般都是强势型的,强势而又有能力的统治者一般都会有一个通病,就是好大喜功,穆王就有这种病。
即便如此,周穆王还是将王朝推向了巅峰,同时他也给王朝埋下了一颗炸弹───犬戎。
在此之前,作为少数民族的戎狄部落虽然没有像各诸侯国一样高规格供奉天子,但也是臣服于周王朝的,至少民族之间都相安无事。
可喜欢搞事情的周穆王希望戎狄像各诸侯国一样臣服于周王室,随后就找了个理由发兵西北。这次征伐无论就战果还是战略而言,都是失败的。
最失败的是从此以后,戎狄从此不再来朝见天子,人家单干了,不但越来越强,还时不时的来干点打家劫舍的事,这都是拜穆王所赐。
总之,穆王创造了盛世,也制造了危机。
可是,当鼎盛得盛无可盛的时候,一般就不只是危机了,而是衰弱的开始,这是真理。
先来看看这个犬戎是怎么回事吧!当时周王朝将中原以外荒远的包括游牧民族在内的落后部族,通称为蛮、夷、戎、狄。所谓的犬戎和西戎也都是周王朝对人家的蔑称。
其实荒远并不远,当时的农耕区还未完全成型,在传统的农耕区内,很多地方都是和游牧游猎部族交错居住的,特别是王朝的一些边远地区,都分布着大量的戎狄部族。如今天的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东部的沿海一带和长江以南地区。
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尽管师出无名(因为犬戎并没有什么过错)。可一个人一旦想找你的茬,会找到一万个理由,穆王最终还是出发了。
此次出征的结果前面已经说过了,反正从此之后,王朝的外部环境开始变得恶劣,也为最终的亡国埋下了隐患。而且从此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威胁的已不只是周王朝,而是以后所有的中原王朝。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一般在外部危机之后,内部危机都会紧随其后,就如内部危机也会引发外部危机一样。
在穆王之后的共王和懿王时期,已是国势渐衰,王权不振,当一个国家气数未尽却又衰弱不堪的时候,有能力的人就会及时出现。这个人就是共王的弟弟、也是懿王的叔叔姬辟方,是为周孝王。
按理说,王位还轮不到孝王,而应该是当时的太子姬燮。不知是姬燮过于软弱,还是姬辟方更有威望,总之辟方兄继位了。
可能孝王的继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祖制,所以司马迁老先生在史记里几个字就把他给打发了。但从“孝王”这个谥号就可以看出,之后的君臣对孝王还是比较认可的,只要是提到了孝王执政过程的史料,对他的业绩也是肯定的。
可以说没有了姬辟方,周王朝会继续衰弱,可有了姬辟方,王朝衰弱得更快。此话怎讲?
孝王能力有多强,或者说他到底是用什么手段上位的,这些就不管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孝王确实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也可以说孝王的继位就是王朝的根基宗法制破坏的开始。
这个问题很严重,对于一个国家或企业来讲。一些重要制度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动摇国本。
所以孝王之后,王位还是回到了太子姬燮手里。这位燮老弟在诸侯们的支持下顺利继位了,是为夷王。这就是宗法制的力量,但已不是当初的宗法制了。
因为夷王是诸侯们拥立的,加上夷王本身能力有限,所以那些诸侯们很自然的对夷王就有不同程度的轻视。
从此,那些地方大爷们开始不守规矩了。不尊重王室的和不来朝贡的都比比皆是,可夷王也是有想法的,既然都这么不守本分,那我得找个机会杀一儆百。
可能齐国当时的交际关系处理得不够好,在夷王那里落下了话柄,再加上有人煽风点火,那就拿齐国开刀吧!
齐国是比较有分量的诸侯国(当初姜子牙的封国),处理齐国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于是以召见齐哀公的名义,将他忽悠来找个理由给烹杀了。
有观点认为是夷王昏庸听信了谗言,其实非也,就算是听信谗言也不会下如此重的手,这一切其实都是夷王自己的主意。从此事件中也反映出,此时王室虽然逐渐衰微,但只是衰微而已,想要办谁还是办得了的,这也正是夷王想证明的。
烹杀齐哀公是夷王时期的第一个转折点,这以后跟诸侯们的关系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更加紧张,这就导致了夷王时期的第二个转折点───夷王失礼。
可能是因为杀了齐哀公,想表达安抚之意;也可能因为自己曾经是诸侯们扶立的,想表达感激之情;或者是担心得不到诸侯们的支持而有点心虚。所以夷王在召见诸侯的时候,竟然打破了不下堂接见诸侯的规定,跑到堂下来和诸侯们打招呼,是为失礼。
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件小事,但在严格遵守礼制的当时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这也是整个周王朝衰弱和礼崩乐坏的一个转折点。
很多观点都将穆王伐犬戎和夷王失礼视为王朝衰弱的标志,这个并没有错,但如果说穆王的行为有点属于个人行为的话,那夷王的做法则是时势所迫。
不过话说回来,与其说是某个人制造了国家的衰微,不如说兴衰本就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一个王朝的轮回。
当然,周王朝还在继续着衰败之路。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制度的弊端】

在西周森严的礼乐制度中,如果诸侯违反了礼乐,轻则声讨,重则征讨。那如果是天子自己违反了礼乐呢?那就……上行而下效了。
在夷王时期,礼乐就正式开始了崩坏之路。其实之后的春秋与战国政治格局的形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子没有很好的坚守礼乐防线,可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坚守礼乐是要以实力为支撑的,没有实力的坚守是脆弱的。
而礼乐的不断破坏也正是因为王室的实力在不断的下降,也就是说王室实力的逐渐下降和礼乐的不断崩坏是成正比的,所以一切都是时势使然,怪不得谁,天子能力再强也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
而王室实力的下降也正是拜分封制所赐,周王朝从建国到夷王时已有一百多年时间,任何制度这么久如果不变革都会腐化,但分封制本身就没什么变革空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封制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了,且无法挽救。
再说一次,分封制只属于那个时代。
分封的直接副作用,说白了就是诸侯容易坐大,而诸侯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王室却在持续走弱,在当时所谓实力的强和弱,除了领导者之外最直接的就是土地和人口。
王室在经过不断的分封和赏赐之后,本来就不大的王畿之地就所剩无几了,而诸侯国的土地不但不会变小,遇到个不稳定的年月,还可以趁机扩大。总之一句话,王室在变弱,诸侯国在变强,这就麻烦了。
实力下降,权威自然下降,王朝内部的危机就不可避免,整个周朝就是按照这种规律一步一步消失的。
以前我曾天真的以为,王朝和许多诸侯之间不都是有血缘的亲戚关系吗?后来才知道,靠亲戚来维持关系的说法太扯了。
别说以前了,就是现在连一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在成家之后关系都变淡了,等过个三五代,谁认识谁。更何况是在那个有点钱就可以妻妾成群的年代,等到第二代就有可能成为敌人了。要是过个几百年,双方在战场上相遇,可能有一方会说:看在我们是同一个祖宗的份上,我会让你死得痛快点儿。
从共王开始一直到西周灭亡,其中不乏一些有能力有想法的君主,他们总是以恢复周室王权为己任,其结果只会衰弱得更快,可能只有在他们努力过后才会明白,曾经的权威永远回不去了,王室衰弱不可逆转。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那一年】

夷王之后,其子姬胡继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厉王,是“大名鼎鼎”。
厉王也是个有想法的人,只是他的想法有点蠢。在厉王身上我们也得明白一个道理:想法是谁都能有,且随时都可以有,但能力不是想有就能有的。
对于厉王,我只想说一句话,以压制人民为乐趣、以人民敢怒不敢言为成就的君王不是一位好君王,人民就好比一个弹簧,压得越狠,反弹的力度就越大,直到把你给弹下来。
周人就是这个弹簧,终于受不了厉王的压制,最后群起而暴动,把厉王给弹下来了,厉王的解决方法相当干脆───直接开溜。一口气跑到了彘地(今山西霍州)。如果他自尽,后人可能还会给他一个向人民谢罪的评价,结果他竟然……
负责人跑了,这个位置不能空着呀!得找个人来主持大局吧!这真是个事儿!
由此可以看出,厉王不是带着领导班子避难走了,而是单枪匹马或是带着几个随从逃命去了,这就有点贪生怕死的嫌疑了。不管历王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谁来管事?
关于这件事,两大派系各有看法:史记派说的是由两位重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和执政;而竹书派认为是由一个称为共伯和的诸侯来行使王权。
不过认可竹书派说法的人认为,共伯和也只是权臣周、召二人扶立的一个象征性的负责人(实际上还是二人说了算),毕竟厉王还在。总之,这是一个过渡的临时政权。
那到底是那一派说得对呢!关于此问题就是专门写一本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目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都给不了答案。那我们就用最简单粗略的方式来了解一下吧!
共伯和与共和,从字面上理解就多了一个字。首先,这不是巧合,那这两种说法就一定有个先后,也就是说后一种说法是根据前一种说法演变而来的。
那如何演变呢?就是后一种说法要么误解了前一种说法,要么就是刻意的曲解了前一种说法(这种可能性更大)。
这就有了一个大概的结论:就是把共伯和曲解成共和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把共和曲解成共伯和的可能性。
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共伯和一个人执政不太可信的话,那么周、召二人共和行政还十几年……鬼才信!
好了,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吧!
不管是厉王出逃还是共和行政,其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厉王出逃这被称为共和元年的一年,是公元前841年,这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从那一年到现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从未间断过,这是伟大的一年。为了安慰姬胡兄,我认为这也算是他歪打正着为历史做的一点贡献吧!
公元前828年,厉王在彘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些年他不知道是愤怒、忏悔还是憋屈,也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想什么都没用,因为他过的其实是相当于软禁的生活,他又不想死,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着老死(这也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之一)
厉王既然不在了,临时政权也该结束了,继位的是厉王之子───太子姬静,是为宣王。这里再次说明,分封制余威尚在。
对宣王来讲,王室也仅仅只剩余威了,宣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用王朝最后的余威创造了最后的中兴。此时的中兴只能理解成比前面强一点,再加上宣王晚年的一些失策,使得王朝的夕阳并不美。
在经过几十年付诸东流的努力之后,宣王最后也郁郁而终。宣王终了,但王朝还没有终,不过也差不多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cnhbcl 2019-03-12 11:36:05
支持楼主!
-----------------------------
多谢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最后的折腾】

帮助王朝走向终点的是宣王的宝贝儿子姬宫湦,这就是“如雷贯耳”的周幽王,这位仁兄既是王朝的终结者,也是继纣王之后夏桀的第二位追随者。
周幽王的名气似乎比他爹大多了,这些都是拜司马迁老先生所赐,当然作为亡国之君,想让司马先生说你的好话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相反,太史公为了表达周幽王比夏桀和商纣王还差劲,还特殊照顾的给他加了一段精彩而荒谬的故事───烽火戏诸侯。
这个故事的内容我就不说了,因为怎么说都没有太史公说的精彩,不过故事很精彩,也很戏说。
但有一点并不戏说,那就是周幽王对褒姒的爱是真的───真爱,爱一个人是没有错的,但如果爱过了头就容易犯错,幽王就是如此。
他竟然作出了一个破坏祖制的决定,不,是导致亡国的决定:废掉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和其子为太子,这下玩大了,亡国的大门已经打开了。
这申后也不是一般人,他是申国国君申候的女儿,这婆家待不下去就只能回娘家了。随后就带着太子逃回了申国,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能跑到哪里去!
幽王便逼迫申候交出申后和太子,申候虽然无奈,但还是有几分硬气的。我的女儿我保定了。一不做二不休,早就受够你了,老子反了还不成吗!
我反的只是幽王,而不是周王朝。
申候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所以他联合了其他对幽王不满的诸侯,更重要的是他联合了周王朝的对手,也是最可怕的力量───犬戎。
这就不对了。
犬戎很兴奋,等了这么多年,机会终于来了。快速出兵,名正言顺的出兵,目标:宗周。
这就是内部危机和外部危机的一个总爆发,很快联军就攻破了宗周,杀了周幽王和太子,至于褒姒的结果,史书上没有很明确的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结果不美丽。
请神容易送神难,犬戎已经完全不受节制,在尽情的烧杀抢掠之后撤走了,暂时的撤走。
前面说过,申候的反叛是有一定程度的不得已的,他的初心只是反幽王,最后却一不小心反掉了周王朝。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世上事保持初心者能有几人?),在幽王死后,申候还是和各诸侯一起立原来的太子宜臼为王。
其实于情于理申候都会立宜臼。于情,宜臼是申候的外孙;于理,宜臼是原来的太子。就这样了,姬宜臼正式走马上任了,这就是周平王,也就是后来东周的第一位国君。
这一年,是公元前771年。
此时的宗周是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而且还不断受到犬戎的侵扰,这里实在没法待了,换个地方吧!
可能是武王在建东都洛邑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哪一天西边待不下去了,就跑到东边。不管是不是这样,反正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平王决定将都城迁到成周洛邑,这就是历史中的平王东迁,仰慕已久的东周正式开始了。
从幽王之死到平王东迁这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就是王朝的多事之秋,有太多的疑问而且极度的复杂,单就只是把这些疑问列出来,就足够让人眼花缭乱:
周幽王到底是怎么死的?申候为什么要联合犬戎而不是一些大的诸侯国(勾结外族的锅可不是好背的)?为什么申候联合外族杀了国君而所扶立的新君又能得到各诸侯的认可?幽王死后,以虢国为首的诸侯国们是不是又立了一位称为周携王的国君而与平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如果周携王存在,那么这个政权又是如何消失的?周平王对申候的反叛行为有多高的参与度?又是否有弑父的嫌疑?平王为何要东迁?
这些疑问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我当然也给不了答案,但再多的疑问,其根源只有一个:斗争,权的斗争、利的斗争乃至生存的斗争,最后所有的斗争结果也都是为了开始新的斗争。
有观点认为,当时平王根本无需东迁,各诸侯如果团结一致,犬戎根本不在话下,这……
假如所有的“如果”都成立的话,中华文明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屈辱,但也不一定有更多的辉煌。
正因为有了那么多“如果”,历史才有故事,文明才更灿烂。
总之,平王东迁了,还是那个叫周的王朝,只是时代不一样了,却是一个同样伟大的时代。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五章 最后的礼乐

【礼乐的力量】

平王东迁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标志着王朝在继续的同时,却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这也给后世的王朝演变树立了一个模板:
因为外敌或内乱而使都城沦陷了,但国家实力尚在,宗室就会有人再建一个都城,以延续国祚。
后世为了区分平王东迁到洛邑的周和镐京的周,就将镐京的周称为西周,洛邑的周称为东周,东周正式登场了。
西周政权结束了,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西周灭亡的意义极其重大,除了中原政权是第一次被有异族参与的力量灭掉以外,就是民族在遇到了内部或外部危机时,总有一些政治势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野心,不惜去勾结外族势力而出卖国家,而且在后世中开始形成传统。
还有就是西周灭亡之后,从此在西周的故地诞生了一股新的力量,能在将来一统天下的力量。
平王东迁时,是在郑、晋、秦等几位诸侯的护送下来到洛邑的,护送有功的自然就少不了封赏,平王分封在当时并没什么分量的秦襄公正式为诸侯,封地就是宗周故地,可此时的宗周故地大部分都在犬戎手中。
这虽然是空头支票,但也足以令秦襄公兴奋,因为从此不但晋升成了诸侯,还可以合法的进行征伐和扩张,只要你有能力把西边那些地给夺回来,就都是你的。
二十多年后,秦襄公之子秦文公,终于夺回了宗周故地,不,此时应该叫秦国。从此,秦国将以此地为根本,使尽所有的手段向外扩张,在数百年后,他们将取代一切,征服一切。
几百年太遥远,目前王室的日子不好过。
经常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平王东迁后,王朝会急剧的衰弱乃至王室逐渐的成为了一个摆设?其实这是一个被复杂化的简单问题,可能有一些制度问题和诸侯间利益问题的原因,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王室本身一直都在无法逆转的持续衰弱,平王东迁只是急速走衰的一个转折点。
早在西周的厉王之后,王室的衰弱就已经进入了快车道,最后连天子都被杀了,关键是平王本身就有间接弑父的嫌疑(即使是不得已也无法摆脱嫌疑犯之名),这样的王室自然也得不到诸侯的尊重,威信也就降低了。
然后就是地盘大大缩减,实力也就急剧下降,只剩下洛邑周边那点地盘,那还有什么实力。
没有威信,没有实力,能不急剧衰弱吗!这就是所谓的面子里子全没了,如此窘境,王室还能维持吗?
能,不但能维持,还能维持很久……
只不过王室要慢慢的看诸侯的脸色过日子了,虽然最后王室渐渐的名存实亡,但名号竟然能维持五百多年!
这个问题留待后面再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五百多年是哪五百多年!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hbszhw118 2019-03-15 11:16:39
前排支持楼主!
-----------------------------
谢谢支持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2167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1-29 18:45:06

更新时间:2019-11-10 11:37:47

评论数:6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