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家长歌(连载)

汉家长歌(连载)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四海归一】

好了,内部问题解决了,对嬴政来讲,这些事都是家里的事,他真正要做的事在东方,要清除一切阻碍他实现伟大目标的所有障碍,开始行动了。
很久以来,秦国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对六国进行不断的挤压和蚕食,如今收获的季节到了,一个一个来,先拿旁边最近最软的柿子开刀。
公元前230年,秦国一位叫腾的内史率先灭了韩国,史书上称内史腾。遗憾的是,历史上关于这位有灭国之功的功臣的记载并不多,主要是在灭韩之前被秦王派去接收韩国所献的土地,和灭韩之后去治理南郡的事,但已足够。
这位腾先生是幸运的,因为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除了他之外,其他的光辉事迹都是一对父子的独角戏:王翦和王贲父子。
王翦与白起、廉颇和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我认为在战国的后面加上“末期”两个字更合适,毕竟战国名将太多。王翦自公元前236年登场以来,秦国就多了一位将星,而东方六国却多了一位克星。
下一个目标:赵国。
公元前229年,王翦再次伐赵,这次他面对的对手是和他齐名的名将───李牧。李牧也是王翦在纯粹的军事交锋中无法战胜的对手。
李牧是战国末期的名将,也是赵国最后的名将,此前他主要在北部边境抗击匈奴,一生最辉煌的战绩就是一次性歼灭匈奴十余万,使得匈奴近二十年不敢南下,这种战绩在之后两千多年与游牧民族的碰撞中,也是能排得上前几名的。
后来赵军在与秦军的对抗中屡战屡败,公元前233年,赵王急调李牧南下,抗击秦军,李牧成了赵国最后的希望,也是秦国最难对付的对手,有李牧在,秦军占不到任何便宜。
也正因为如此,秦国派来了王翦,王翦和李牧就像小说里的两个绝顶高手,就武功而言,二人不相上下。可当两个人必须要交手且只能有一个胜利者的时候,此时作者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大侠情怀,就会写到二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接着就是其中一人遭到陷害而失败或被杀,最后的结局就是胜利者只有一个,而大侠却有两个。
历史的发展虽然不能像小说里的情节一样可以设定,但大多的结果似乎早已注定。
此次王翦伐赵是志在必得,不管对手是谁,不管用什么方法,但与这李将军相持一年多也无法破局。来硬的既然不行,那就改变策略来阴的,目标很明确:欲灭赵国,先除李牧。
所谓阴的无非就是秦国惯用的伎俩───反间计,这也是秦国对付六国的重要策略之一。关键是屡试不爽,特别是对赵国,这次秦国锁定的目标是赵王的宠臣郭开。
请记住这个人,这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也没有什么才能,唯一的才能和武器就是有一张能讨赵王欢心的嘴巴,当然他的嘴巴还有很多功效,比如曾经逼走了廉颇,如今又要对李牧下手了。
这种人没有任何家国情怀,他们的信仰是利益至上,在秦国的重金贿赂和高官承诺的诱惑下,什么叛徒啊!卖国贼啊!都无所谓的,荣华富贵最重要,最后在他毒舌的努力下,李牧被罢免,然后被杀。当然,最后郭开那个叛徒也没什么好下场,据说后来被李牧的部下所杀。
这个结果对李牧来讲也并非绝对的坏事,因为此时的赵国和秦国已不在一个量级,灭亡是迟早的事,光靠李牧又能维持多久呢!最后还是避免不了悲惨的结果,只是这种方式给李牧增添了几分悲情。
反间计虽然不是什么很光彩的谋略,但在兵不厌诈的军事斗争中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关键是很有效,用得好,有奇效。斗争从来都是如此,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谁还去跟你讲什么光彩和黑暗!
一切顺利,此时是公元前228年,没有了李牧的赵军在王翦面前,几个月就散了,随后赵国灭亡。将领真的很重要!
公元前226年王翦伐燕,并攻克燕都蓟城,燕王逃到了辽东,逃得远不一定逃得了,下次再来。
王翦班师,回到咸阳准备接受新任务。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在咸阳的王宫内,秦王召集众将讨论伐楚的事,然后问到了一个叫李信的将领:“若让你去灭楚,需要多少兵马?”
李信,可以说是后起之秀,但也有一定的作战经验,特别是在和王翦伐燕的过程中表现不俗,算得上是个猛人,但也是个年轻人,年轻就会气盛,所以在面对秦王的问题时,气势很盛:“二十万人足够。”
秦王又问王翦需要多少兵马,王翦冷静的答道:“至少六十万,”秦王笑了:“哈哈!将军老了哟!机会还是留给年轻人吧!”于是命李信伐楚。
既然如此,那老臣就告老还乡吧!免得以后让我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这当然不是王翦的本意,在历史中但凡有能力的人,在提出决定性的意见被否决之后,一般都会选择提前退休或以有病为由闭门不出,有的是真退休,有的是自保或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其实前者也不一定是真退休,大部分都是赌气型的,因为意见没被采纳而跟领导赌气,这种最后的结果都比较惨,比如白起。而后者才是高手,比如王翦。
王翦的策略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李信能赢,那是最好,我也该退休了;但李信赢的可能性太小了,迟早可能还是得我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我只希望你们到时候来找我的时候,我能更有尊严一点。
李信的伐楚之战是捷报频传,似乎是异常的顺利。是的,很顺利就是异常。你们中原人老是把人家楚国称为南蛮,南蛮怎么了!我是蛮人我骄傲,所以我不用按套路出牌。正面打不过你,我可以从后面打呀!
所以当秦军在前面横冲直撞的时候,楚军正像幽灵一样跟在秦军的后面伺机而动。在尾随了秦军三天后,抓住机会猛攻,秦军大败,李信率残部逃回秦国。
一切如王翦所料,下一步就是秦王该上门来喝茶了,准确的说是来请他去咸阳喝茶。更准确地说:生意来了。
秦王如约而至,亲自来到王翦的老家,首先当然是说一些表达歉意的话:都怪我当初没有听你的意见呀!才使我大秦蒙了羞,知道你身体不好,但还得劳烦您亲自出马呀!
就这么答应也太没面子了:“我身体不好,不能出征了”(病不能往),秦王语气平和却又态度坚定地说道:“好了,别再说这些话了,就这么定了”(已矣,勿复言)。
意思就是说,差不多就可以了啊!王翦也是聪明人,感觉时机已到:“若一定要用我,还是非六十万不可。”
都听你的!
秦王亲自为王翦送行,王翦开始谈生意了:大王啊!我以后不一定有机会再出征了,趁着现在您还看得起我,请您多赏点田宅给我,我得给后人留点产业呀!
记住,王翦谈的不是条件,而是生意,因为生意是互利的,而且秦王很愿意做这笔生意,也愿意出大价钱。只要你不碰我的底线,其他的什么我都答应你,因为你值这个价。
听完王翦的要求后,秦王哈哈大笑:少不了你的良田美宅,就放心的去吧您呐!───因为我更放心,
都说王翦深谙政治之道,其实所谓的政治能力对王翦来讲,并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坚守两点最根本的为臣之道,也是秦王的底线:王命不可违,王权不可动。
而王翦真正的高超之处在于,在以上两点原则的基础上,能展现自己能力的同时,还能让领导放心,要在强势而多疑的嬴政面前做到这些,真不是一般人。
所以王翦能成为战国末期四大名将里唯一得善终的人,绝非偶然。因为他明白,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除了要面对凶险的军事战场,还要面对万分凶险的政治战场,而王翦在这两大战场上无疑都笑到了最后。
为了体现自己的“诚意”,王翦在出征之后还数次派人向秦王催地催房。连属下都看不过去了:将军会不会有点太过了!王翦笑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心作战,此战无忧矣!
没错,王翦要的并不是房和地,而是心安,自己的心安,秦王的心更安。
一切似乎都在王翦的掌控之中,公元前224年,王将军一路凯歌大败楚军,还解决了楚国最后的希望───项燕。
项燕,在史书中的记载并不多,但是很有名,因为他有一个很有名的孙子叫项羽,在十几年后,项羽不但会从王翦的孙子那里找回爷爷的尊严,还会找回国家的尊严。
王翦可管不了那么远,继续进军,公元前223年,俘获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王翦的儿子王贲也不落下风,早在公元前225年,王贲就率秦军攻破了魏都,灭亡了魏国。
公元前222年,王贲进攻辽东,俘获了燕王喜,燕国也成为了历史。
到了公元前221年,灭了燕国的王贲直接南下,率军来到了齐国都城临淄城下,齐王建投降,不知齐王建有没有后悔当初没有努力抗秦,不过后不后悔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至此,秦齐楚燕韩赵魏之间你争我夺几百年的历史也正式成为了历史。不,成为历史的只是六国,秦国还要再挺几年。
四海归秦,天下一统,秦笑到了最后,虽然笑不了多久,却足以影响历史,载入史册。
统一事业结束了吗!不,统一的只是疆域,真正的统一才刚刚起步。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千古一帝】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毕竟分裂得太久,而且之前又从未真正的统一过,没有模板和案例可以参考。
没有模板,我就成为模板;没有案例,我就创造案例。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国家的统治,而巩固统治的前提是要消除六国留下的影响,但要消除这些影响就得加强六国人民对秦的认同感。
简单说此时的统一只是疆域和政权的统一,而真正的统一是实现文化和经济甚至是思想上的统一,如此才能加强对秦的认同 。
这个工程很浩大也很艰难,可再难也得做,先从称号开始吧!
以前周天子称王,后来各诸侯国称王,我如果也称王,那怎能彰显我的功业!如今我一统天下,亘古未有,且兼有三皇之德,过五帝之功,只有结合“皇”和“帝”的称号才配得上我,那就称“皇帝”吧!
千古一帝诞生了。
所有关于皇帝这个称呼的一切,比如“朕”、“制书”和“诏书”一类的称呼与制度,都是从此时开始的,这一套在以后流行了两千多年。
活着的时候称皇帝,那死了该怎么称呼呢?以前都是君王死了之后,再由新任的君王和群臣们来根据他一生的功绩给定谥号。
真是成何体统,这简直就是子议父,臣议君,我死后的称呼怎么可以由你们来定,从今以后,谥号制度废除。我是第一位皇帝,那就是始皇帝,死后也称始皇帝。等我的子孙继位之后,称号就按序数来称呼,为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传之无穷。
这就是始皇帝,在后来的演变中,人们习惯在前面加一个“秦”字,是为秦始皇。后世对秦始皇这个名称的称呼是没什么争议的,但对秦始皇姓名的称呼却略有争议,在这里啰嗦两句。
秦始皇,赢姓,赵氏,名政,按当时称氏不称姓的叫法应该称赵政,但人们普遍习惯叫嬴政,到底该怎么称呼,我就不掺和了,在我这里就称秦王政和秦始皇,偶尔也会称嬴政,因为顺口。
我就是秦始皇,就是为大秦王朝而生,大秦就是我的一切,我不但要将你发扬光大,还要使你流传万世。
不管前路如何,至少我有这个理想,且努力过……
秦军所到之处,皆为秦土,可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广袤领土,该如何管理呢?这是个问题。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要想管理这么大的地盘,就得先建立一个强大的领导班子,当然得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班子。
简单说就是一批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助手,而最重要的高级助手有三个,他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其中丞相管政务,太尉管军务,御史大夫管司法和监察,是为“三公”。丞相下辖主管具体政务的九个部门,相当于今天的各部长,是为“九卿”,这就是三公九卿。这种以公卿为首的百官体系就是“公卿制”。
好的,中央的问题解决了,那地方呢?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能严格而快速的执行中央政令的制度呢!在当时的环境下,非郡县制莫属。
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将秦国之前一直实行的郡县制推向全国,或者说还是在新征服的遥远地区实行分封制,这个问题也很头疼。
可对秦始皇来讲,这根本不是个问题,因为在他的心里,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决心比对任何事都坚定,他担心的问题是,这个事还是要让公卿们讨论一下,到时候肯定是反对声一片。
果不其然,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绝大部分人,认为在那些偏远地区应该实行分封制。需要说明一下,王绾提出的分封和西周的分封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西周分封的范围很广,有同姓子弟、功臣和部落首领。而王绾所说的分封只针对诸皇子,但是都仍然听命于中央,听命于皇帝。
真是一群没有远见的人,那若干年以后怎么办呢?以往的战乱不都是因此而起吗?
这只是始皇帝自己的想法,他需要支持者,极少数的也可以,哪怕只有一个人,因为他现在是孤军奋战。不过这个人及时出现了,那就是廷尉(九卿之一)李斯。
李斯,楚国来的客卿,曾经因为上书《谏逐客令》而受到重用,他参与了秦统一六国的谋划,也参与了几乎所有关于统一后制度的建设。可以说,李斯对秦国的统一和统一后的发展都功不可没。
李大人认为,当年西周分封时,宗室子弟也不少,但数代之后关系就疏远了,实力也变强了,到那个时候,他们哪里还讲什么亲戚关系,有的可能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所以李大人得出结论:分封就是分裂,至少是分裂的开始。
虽然只是极少数派,但李斯仍然坚定的支持着郡县制的观点,也是在坚定的实践着自己的法家思想。正是这种坚定使李斯走向了巅峰,而李斯最后悲惨的结局也正是因为失去了这种坚定。
虽然只有极少数人支持,但至少还是有人支持我的,这就够了。我要的是全部政令皆出自中央,一切都是中央说了算,任何形式的分封都不行,誓将郡县制进行到底。
所谓郡县制,就是在地方实行郡和县两级管理制度(相当于今天的省和市),将国家划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又加了几个),每个郡又设立和中央相对号的官职:郡守管政务,郡尉管军务,郡监负责司法和监察。
每个郡又分为若干个县,万户以上为县令,万户以下为县长。县令或县长管政务,县尉管军务,县丞负责司法和监察。县下面还设立了乡、亭、里等基层管理单位,其中一乡十亭,一亭十里,一直精确到户。
而“亭长”这个职位大家一定要记住,亭长主要是负责治安的,可能比今天的村长大那么一丁点儿。总之,亭长是个基层小吏,很小;但后来却从这里出了一位大人物,很大……
在这套制度下,中央的政令可以下达到地方的每一个角落。这样一来,基层就都服从于郡县,而郡县又都服从于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中央的公卿百官又决于皇帝一人,是为个人专制。
而且所有的郡县长官都由中央任命,不得世袭,至此,一套完整的制度诞生了,至少在当时是完美而超前的。所谓超前就是完美过了头,这也是秦国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管怎样,此制度的意义极为重大,因为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制度虽然在不断的变化,却都是以秦政为蓝本。
这些只是统一的开始,统一之路会越来越难,但绝不会停止,也无法停止。
下一步,经济和文化的统一,这些更难,却也是重中之重。
七雄时期,各国的经济与文化已经形成了各自的体系,分裂程度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不过,我们想到或想不到的,皇帝大人都想到了,先从最基本的开始吧!
要想富,先修路,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建设向来都是国家发展的最根本,秦统一后就开始大修驰道,先用道路把全国各地都连接起来,以加强各地区的信息交流和贸易往来。在此之前,各国车道的宽窄不一样,马车大小也不一样,从此全部统一,是为车同轨。
此外,各国的语言和文字也都不同,在当时又没有普通话这种共同的交流语言。语言是很难改了,那就用文字交流吧!可文字的区别更大,怎么办?统一。从此以后就以秦国的文字为标准,这里应该给嬴政同志一个赞。不夸张的说,这项举措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对加强文化的交流和传承甚至华夏文明的凝聚力都起着绝对的作用,是为书同文。
然后是规定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就是男女有别,尊卑有序,什么人该做什么事都按规矩来,是为行同伦。
还有规定一尺等于几寸、一斛等于几斗和一斤等于几两,这可是日常的根本,之前的也都不一样,必须一致,这就是统一度量衡。
当然还有货币统一呀!土地私有化呀等等民生工程,嬴政不但都想到了,还做到了。
这皇帝也不是好做的呀!吃喝拉撒都得操心,当个家容易吗!
至此,疆域、经济和文化都完成了初步的统一,虽然这些工作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载入史册,但这些都只是嬴政建立大一统帝国理想的一部分。
还有很多事要做,他忙得很。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功过任人说】

一统之后。嬴政除了忙着搞内部的基建工作,外部的扩建工程也在马不停蹄的进行着,搞扩建除了可以扩大地盘,还可以消除一些对帝国有威胁的敌人,这正是他的理想和目标:解决一切敌人,建立不朽功勋。
统一后不久的公元前219年,嬴政派一位叫屠睢的将领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主要是今天的岭南至越南北部地区,经过数年苦战,于公元前214年全部平定此地,然后建立郡县,在南征期间,始皇帝也不忘搞工程:开凿灵渠。虽然开凿的初衷只是运送粮草,但在后世看来,是嬴政一不小心又留下了一个伟大工程。不过这也符合他的风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挡我者诛之。
南方搞定了,北方还在继续。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进军北方解决匈奴问题,此时的匈奴已经崛起,因为占据了一块危险的地方而对中原构成了威胁,所以得办掉他至少得将其赶走。这对蒙恬来讲不是什么大问题。
蒙恬,出自和王翦一样的名将世家,祖孙数代为将,也都参与了灭六国的战争,战功显赫。而蒙恬也是秦朝最后的名将。
蒙恬在公元前215年收复了河南地(黄河以南地区)之后,于次年再击匈奴将匈奴彻底赶出阴山,只要秦军在,匈奴再也不敢南下来放马放羊了,随后在此设立郡县:秦军所到之处,皆为郡县。
对于此次战役,史书记载的并不多,但却是极为重要的一战。
首先,蒙恬用两年的时间将匈奴轰出阴山,并不是匈奴太菜,而是蒙恬太强悍,因为匈奴骑兵在当时仍然是鲜有匹敌的军事力量,鲜有,说明还是有,蒙恬就是。
在高手的眼里,再强的对手都是菜鸟;在庸人的眼里,连菜鸟都是强敌,蒙恬无疑是前者。
其次就是此时的匈奴已经崛起,而中原也完成了统一,此战也标志着这两大文明正式拉开了之后两千多年碰撞的序幕。而蒙恬也用行动告诉了北方的朋友:我们中原也不是好惹的。
嬴政很清楚,单就军事力量而言,游牧民族有着天然的优势,再者就算是打到草原上去了又有什么用呢!那就守在家门口吧!既然守着就又少不了工程建设了───修长城。
蒙恬你就别回来了,就在那负责修修长城、经济开发和地方治安什么的。不打仗了,这样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蒙恬当然乐意了,可怜的他并不知道,他再也回不来了……
其实当时修长城主要是将之前秦、赵、燕在北部防御胡人的长城连接起来,有的地方再增加一些。而且也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砖砌的长城,而是就地取材,遇到土就夯土而成,遇到石头的地方就砌石而成,短短几年时间,就修成了西至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万里的军事防线。
这就是传说中的万里长城。
长城从此成为了中原防御游牧民族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正式成为了两大文明的分界线。
至此,帝国已经达到了西至甘肃、北部的阴山至辽东、东达东海和南至越南北部的广阔疆域,而随着疆域不断扩大的,还有帝国的内部危机。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嬴政为了建立他所认为的功绩和权威,除了开疆扩土,还大搞工程建设,可不管是工程还是工作,最辛苦的还是老百姓。
比如那巍峨的万里长城背后是万千民工的血汗甚至生命,除此之外,还有他生前要住的阿房宫和死后要住的皇陵,即使这宫和陵至今都是个谜。
每当看到这里,我就经常会想到一个问题:常年征战,还搞这么多工程,需要那么多人,人都从哪里来的?人家又都愿意干吗?
第一个问题,好解决,每家都有指标,能干活的男人就上;第二个问题,也不难,强制。
虽然在出土的秦简中记载了哪些服徭役的待遇并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苛刻。但也比较苛刻,毕竟是体力活,还带点强制性的,那问题就来了!
我大概的算了一下,按当时全国两千多万的人口算,除去老少妇孺,再加上连年战争使青壮年大量减少,所以乐观估计包括那些勉强能干活的人在内,最多只有八百至一千万的劳动力。而修长城、宫城和陵墓加上包括南征百越几十万在内的所有军人和搞后勤的劳动力,可以占去整个劳动力的四层左右,实际上也可能更多。
这么多人都去搞工程和打仗了,谁种地?
地还是要种的,饭也是要吃的,税更是要交的。于是老少都去参加劳动,短时间这样问题倒不大,但如果长时间这样问题就不小了。
总之,对百姓来讲,统一没有以前好,很让人怀念从前,秦就是暴秦。
真的是这样吗?非也。
秦始皇的能力、魄力和所建立的功业,再加上对老百姓所做的民生工程,老百姓的心里是清楚的。对普通民众而言,目前可能苦了点,生活压力大了点,但也是可以承受的,未来也是充满希望的,只是难免有点怨言和牢骚,仅此而已。至于仇恨朝廷和造反之类的,还不至于。而真正仇恨朝廷的是另外一群人───六国曾经的贵族们。
准确的说是六国那些曾经有特权的一群人,很大的一群人,他们曾经世代享有的特权如今什么都没有了,能不恨秦朝和嬴政吗!在他们眼里,嬴政就是天下大恶,就是绝对的暴君。而真正给嬴政贴上“暴君”标签的是另外的又一群人───握着笔杆子的读书人。
读书人在当时有另外一个称呼───儒生。
公元前213年,皇帝大人举办酒宴招待包括儒生在内的群臣们,顺便讨论一下这几年的执政成效,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说些好听的话热热场,一个叫周青臣的博士开始歌功颂德了一番,说一些天下太平和皇帝功高盖世之类的话。
皇帝大人当然高兴了,虽然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我也知道这都是奉承话,活跃氛围嘛!大可不必太当真。
可偏偏就有人当真了,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就很真,他在讽刺周青臣阿谀的同时,还说了一些嬴政不太喜欢听的话。其实也是旧话重提,大概意思是,周朝能长久,是因为分封,秦王朝想长久,就要……
总之,意思就是分封好,分封妙,分封呱呱叫。
总结,郡县制不行,你这几年干得不咋地!
这……
这次的讨论和多年前那场讨论截然不同,之前讨论的是,该不该推行郡县制,现在讨论的是,郡县制推行得怎么样,显然对嬴政来讲,淳于越的话是对他这些年的否认。
嬴政当然不认可这种观点,但出于对儒生的尊重,面对淳于越的质疑,这位“暴君”还是很大度的将他的话交由群臣讨论,和多年前一样,他仍然需要支持者。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不出所料,他的铁粉李斯一如既往的站了出来,此时的李斯已是丞相,李大人首先是抨击了淳于越的观点(丞相说话还是有分量的),然后就是肯定了领导这些年的工作,最后就借题发挥了他的法家那一套。
大概意思就是,这天下就应该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以前之所以乱,就是因为私学泛滥,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学说去对朝政说三道四,这样既扰乱了民心,又影响了皇帝的权威。
要避免这些情况首先就得禁止人们谤议朝政,同时还要禁止他们去学那些乱七八糟的学说,免得他们有太多的想法,最好是把除了农业和医药一类之外的那些诸子百家的书都收起来,如果不把书交出来就……
丞相说得太对了,大写的同意。
史书上记载是把书都收起来烧掉了,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事件,这个事情的争议很大,焦点是那些书到底是被收起来烧掉了,还是只是收起来了?
这次事件最重要的措施是禁止私人讲学和议论朝政(控制言论),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统一思想在当时是一种必然,只是做得有点极端。
李斯在上书里面说的很清楚,谤言朝政和借古非今的都是死罪,藏书不交的就判刑或流放,说明真正的目的是统一思想,而不是烧书。李斯还说了,除了官方掌管的书外,民间的书都收起来烧掉。
大概意思就是,官方的书不动,民间的书收起来,然后为了显示朝廷的威信和决心,会象征性的烧一点。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书主要是收起来啦!要不然皇帝和那些官员们看什么呀!老师们都教什么呀!
其实李斯就是借题发挥,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借淳于越事件来推行他的愚民政策,然后再拍一下老板嬴政的马屁。
都说灿烂的先秦文化在秦朝这里就结束了,这是一种必然。在乱世没什么人管,读书人更自由一点,想法也更多,想说啥就说啥,文化自然就灿烂。而到了统一的稳定时期,为了统治需要,就不是你想说啥就能说啥的了,又谈何灿烂呢!
所以禁止私人讲学和控制言论对那些从先秦时期过来的读书人来讲,就是一种禁锢甚至羞辱,他们在怀念以前那个百家争鸣时代的同时,就会更恨秦朝,认为秦就是暴的象征。
读书人真是得罪不起呀!他们手上握的不是刀枪却胜似刀枪。
而让嬴政和读书人之间的误会更深的是另外一件同样有争议的事情───坑儒。
这个事情呢!嬴政本身确实有点问题,他总认为自己的功业是前无古人,那寿命也应该是前无古人,他舍不得这大好江山呀!如果能多活几年该多好,能长生不老就最好了。
上有所好,就必然有人投其所好,其实嬴政也知道人不可能长生不老,能多活几年就不错了。可如果总有人对你说可以长身不老,听着听着……试试吧!
这些人就是那些所谓的术士,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群装神弄鬼的骗子,但他们在皇帝面前说得很好听:一定能找到仙人求得不老仙丹。
皇帝大人被忽悠的高兴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丹药是可以有的(可以忽悠),神仙是没有的(没法忽悠),长生不老是万万没有的。那些骗子们也是心里有数的,以卢生和侯生为首的一批方士就商量:这样下去我们迟早要露馅,以皇帝的性格,一定会用五匹马来伺候我们,不如……
就这样,两个江湖骗子带着人携款潜逃了,可跑了就跑了,为了掩饰自己的欺骗行为,还制造舆论说不是他们的仙药不灵,而是始皇帝太骄横又没有德行的问题。
这还得了,拿了钱财办不成事,还倒打一耙,朕还没受过这种气呢!于是下令彻查,最后查出了方士四百多名,全部坑杀,这就是历史中的“坑儒”事件。
这件事的焦点是所杀的这些人里面有没有儒生,当然没有。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极个别反对嬴政和否认其政绩的儒生,准确的说是官吏,只是被读书人放大了,再一联合前面的焚书事件,那就是“焚书坑儒”了。
这下好了,六国以前的贵族们都得罪了,读书人都得罪了,连煽动性很强的方士们都给得罪了,看来想要有个好名声真的很难。
当然嬴政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强势的性格和所建立的功业,再加上个人能力也很强,就难免会有点舍我其谁和好大喜功的毛病。但相比于他建立的功业,这些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
所以,说嬴政是暴君显然不合适,公平客观地讲,称他为强君更恰当(强者都会有点瑕疵)
嬴政也很清楚,他这辈子的“恶人”之名是洗不掉了,所以他的继任者得是一个“好人”,这一点嬴政早有安排,他有一个杀手锏───公子扶苏。
扶苏,嬴政的长子,为人仁厚而勇武,还有一定的政治远见,帝国有望啊!
可是,计划是完美的,变化是莫测的。
如果说嬴政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有争议的话,那唯一继承人问题却没有任何的争议───失败。
因为希望长生不老,也不希望别人说到关于死的话题,所以继承人问题可能他考虑得很周到,却始终没有说出来。
有些事如果不说出来。就永远都没机会说了,或者等你说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嬴政就是如此,当他说出来的时候,帝国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梦断沙丘】

在统一之后,不知是在咸阳闷的慌,还是想去看看他征服的地方有多大,所以他经常会到全国各地去巡视,他的巡视可不像后来七下江南的那位啊!那位是旅游成分居多,嬴政的巡视可是有政治使命的。
巡视的目的是宣扬帝国的国威和天子的天威,也是为加强原六国居民对帝国的认同感,巡视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如祭天祭地祭祖先,然后就是最重要的程序刻石立碑:大秦怎么怎么样,朕又怎么样……
巡视对嬴政来讲并不是很惬意的事情,但又是必须要做的事,而他一生的最后时刻也是结束在巡视的路上。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带着队伍准备开始他的第五次出巡,也是最后一次,更是决定帝国命运的一次。
陪同嬴政出巡的有几个核心人物,首先是丞相李斯,还有一个就是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此时官至上卿,深得嬴政信任,与蒙恬一文一武忠心耿耿的辅佐嬴政。
再一个就是嬴政的幼子胡亥,在这里说一下嬴政的儿子们,他有二十多个儿子,其中扶苏是长子,之前因为和嬴政有点政见分歧,就被派到北边和蒙恬一起修长城去了,顺便也锻炼锻炼。而胡亥大致排在后面几位,这次能随行出巡,完全是因为好玩,加上嬴政又比较喜欢这个儿子,那就一起出去走走吧!
最后一位就是此次巡视的关键人物,也是此次巡视中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赵高。
此人在后世中就是奸臣和野心家的代名词,背景也很复杂。有说是嬴政的远房亲戚的,是不是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近亲都不一定管用,别说是远亲了。还有一个就是赵高到底是不是阎宦,这点是有争议的,但也不重要了。
此时的赵高担任的职位是中车府令兼行府玺令事,就是说赵高不但掌管车马,还管着皇帝的印玺,算得上是近臣了,也可以说是近臣中的宠臣。
总之一句话,赵高不是个好鸟,但是皇帝很喜欢。
而这个鸟人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胡亥的老师,准确的说是一种关系。官职很重要,关系更重要。
一切妥当,出发。
巡视的内容还是比较程序化,先到云梦祭一下虞舜,然后顺江而下到会稽祭一下大禹,再到海边进行了刻石立碑等一系列活动之后,就往北由陆路打道回府。
可能是被海风吹了的原因,嬴政在回京的途中生病了,此时的嬴政应该知道世上真的没有神仙了,他最终还是要面对谁都回避不了的问题───死亡。
终于要面对继承人的问题了,始皇帝下达了他的最后一道诏书:召扶苏回京主持丧事。
意思很明确,主持完丧事,你就继位吧!正常情况下,扶苏无疑就会成为秦二世,可权力斗争从来都没有正常的,特别是遇到赵高这种不正常的人,什么事都别想正常。
当队伍来到沙丘这个地方的时候,嬴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可不知是嬴政在快要咽气的时候发的诏书,还是赵高知道嬴政快要咽气了,故意行动缓慢。直到嬴政死后,这诏书还在赵高的手里没发出去,这就悬了。
如果说嬴政把帝国推到了危险的边缘,那也只能说是他给帝国埋下了一个没有装引线的炸药包,那么他就希望他的继任者是一个拆除炸药的人,而不是装引线的人,扶苏无疑就是他希望的那个人。
也就是说,帝国的将来取决于下一位继承人,而如今继承人却由诏书来决定,可诏书的决定者是赵高,可以说此时的赵高决定着帝国的将来。
赵高这种鸟人才不会管你国家的将来,他在意的是自己的将来:机会来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再说说沙丘这个地方,此地在今天的河北邢台地区,这里似乎是那些英雄们的亡命之地。一百多年前,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赵武灵王就死于此地,而没有安排好权力过渡问题也是他最大的败笔,他也是因此而死。
不同的是,赵武灵王死后赵国继续存在,而嬴政的死却敲响了王朝的丧钟。不过相比于赵武灵王窝囊的死(饿死),嬴政倒是走的挺平静,只是死后很窝囊。
曾经全天下的人都得听你的,可如今连你的遗诏都没人发。因为你死了,一切都是活人说了算,比如赵高。
嬴政还在生病的时候就派蒙毅返回会稽替自己祈祷求福去了,至今未回。此时知道诏书的人只有赵高和李斯,二人一合计,这沙丘离咸阳还很远,担心出什么变故,所以决定秘不发丧,诏书自然也没发。
以上可能只是李斯的想法,赵高的想法可没这么简单。其实对赵高来讲,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毕竟属于突发事件,但赵老师到底是野心家,他内心的贪婪和欲望告诉他:可以赌一把。
一个务实的人考虑问题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利,而是害,赵高就是如此。他知道,如果扶苏继位,对他来讲就不是有没有利,而是有没有命。
首先,他跟扶苏不对付,然后跟蒙氏兄弟也有嫌隙,特别是蒙毅。而如果扶苏继位,蒙氏必受重用,而他自己,乐观的估计也是被弃用。
如果是胡亥继位呢!那就是天壤之别,不但可以消除祸患,还可以让胡亥对我言听计从,他可是我的学生,那以后……
一想到这里,赵高就有种光宗耀祖的感觉,关键是这些都可以成为现实。
赵老师开始运作了。他相信,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可以改变天下,不过与其说是赵高有绝世的口才,不如说是他掌握了人性的弱点,不过这也是野心家的必备技能。
他首先找到的是胡亥,因为只有胡亥同意了,这个事情才可以继续。赵高找到了可能还处于悲痛之中的胡亥,先用了略带刺激性的语气:
公子,皇帝去世后,就是扶苏继位了,而你什么都没有。
胡亥似乎很明白:我知道呀!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没想那么多)
真是个单纯的孩子,赵高直入主题:
非也,如今诏书还在我们手上,谁当皇帝应该是我们说了算,让你当皇帝难道不好吗!
胡亥依然很明白:这可是大逆不道呀!弄不好将来会身死国灭。
赵高趁热打铁:公子多虑了,一定可以成功的,如果再犹豫,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胡亥很无奈:这……唉!
胡亥在表达了一系列的担忧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
不过与其说是同意,不如说是在赵高的举例说明和威逼利诱下屈服了,可能胡亥动了心,但更多的是无奈。
这边搞定,下一个,李斯,赵高胸有成竹。
如果说与胡亥的谈话是以利诱为主,那么与李斯的谈话就是恫吓为主:
丞相,诏书还在胡亥那里,如今谁做太子就是你我一句话的事了。
李斯也是个明白人:你这是亡国之言,不是为臣之道(也没想那么多)。
赵高开始攻心:你比蒙恬如何?
李斯:不如。
赵高:如果扶苏继位,蒙恬肯定就是丞相,你就没戏了(开始威胁)。
李斯很坚定:那也无妨,大不了不做丞相。
赵高继续威胁:哪是你想不做就能不做的,你看看之前那些有功的将相,有几个能得善终的。
李斯沉默了,也犹豫了,可能也心动了。
赵高最后一击:我们还是立胡亥吧!他会感激我们一辈子的,你也会富贵一辈子。
李斯无奈的叹息道:老天为什们要让我如此的为难,那就依先生所言吧!
李丞相确实很无奈,因为他的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他想到的可能只是维持巅峰,再不济也得避免灾祸。但他不知道,巅峰前面大部分都是悬崖,不同的是,有人跌下来只是受了伤,有的却丧了命。
全部搞定。
不得不佩服赵高的口才,不过更佩服赵高对人性的掌控。他在短时间内将两个立场坚定的人拉上了自己的贼船,可怜这两个人本想和赵老师同舟共济,却不料最后被这老贼赶下舟喂了鱼。
其实这世上大部分人都是明白人,之所以有那么多糊涂虫,只是他们没有将明白坚持到最后。
好了,开始运作了,三人合谋,先篡改遗诏立胡亥为继承人。
下一步,再伪造一道诏书给扶苏,斥责他这些年不但没什么功劳,还老是和父亲唱反调,是为大不敬。而蒙恬没有进行劝阻,也难逃干系,此非为臣之道,二人一并赐死。
他们此时当然不知道皇帝已经死了,可怜的扶苏一接到诏书就痛哭流涕准备自杀,而久经沙场的蒙恬还是懂点权谋之道的,劝阻扶苏道:
你我责任重大,不能凭一纸传书就自杀,我们还是先向皇帝证实一下,再死不迟。
善良的扶苏说到:父要子死,哪里还有去证实的道理。说完随即自杀。
而蒙恬拒绝自杀,那就先抓起来吧!
一切进展顺利,赵高一行回到咸阳后,胡亥即皇帝位,是为秦二世。然后在赵高的授意下想方设法找罪名让蒙氏兄弟见扶苏去了。
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嬴政钦定的继承人就是胡亥,虽然世事没有绝对,但这种说法仍然属于吃饱了撑的。凭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胡亥下辈子都没有机会。不过这小子还是阴差阳错在这辈子当上了皇帝,只不过是傀儡,准确的说是赵高的棋子。
这就是历史中的沙丘之谋,关于沙丘有太多的谜团,但可以肯定的是,嬴政死在了沙丘,而他的梦和理想也在沙丘结束了。
无论如何,始皇帝是伟大的,他为他的这个家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甚至生命。
他又是孤独的,因为他所作的大部分决定几乎没有什么支持者;其实他并不孤独,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帝国可以流传万世。纵使帝国不存在了,天下人也都记得:
是他,建立了帝国;是他,统一了天下。
可惜的是,他所努力的一切最后都戏剧性的结束了,一起结束的还有他牵肠挂肚的王朝,不过没那么快,他的宝贝儿子还要再折腾几年。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十章:乱世又起

【天下苦秦久矣】

胡亥继位后,赵高就成了九卿之一的郎中令。
胡亥目前要做的,就是学着怎么做皇帝,皇帝该做些什么事!当这个皇帝他可是完全没有准备的,不要紧,赵老师会告诉你的。
在赵老师的指导下,胡亥认为,古代那些勤劳简朴的帝和王都是蠢货,都不值得学 王就应该享有天下之所见,享尽天下之所好。
有的说这是胡亥的昏庸之处,而且与他在沙丘时所说的夺位就是大逆不道之类的话反差太大,其实前后并不矛盾,这说明一点就是,胡亥由始至终都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和政治志向的无志青年。
如果要说有,那他唯一的志向就是成为一个好学生:有赵老师在,我就不用操什么心了。
他也希望天下太平,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你也可以说他昏庸,可他真的啥也不懂,从头到尾他都只是赵高的一颗棋子(可能他也不知道)。
在赵老师的安排下,二世啥事不管,极尽享乐,还大修宫室。这些都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不过这些事赵老师会处理好的。
胡亥很享受,赵高也很快乐,有人快乐就会有人痛苦───百姓很痛苦,极度痛苦。
如果说嬴政时期,百姓已经走在了通往悬崖的路上,那在二世时就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准确的说是赵高把百姓推到了悬崖边。
这还不算,坑完了老百姓,赵高就开始坑队友了,坑所有他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人。
还是那些阴谋家的老一套,先唆使胡亥把皇室子弟杀个遍,再把跟自己唱反调的人逐个清除,然后再安插自己的什么兄弟子侄之类的。一套动作下来,赵高的权利基本巩固了,而统治层却基本分裂了。
在嬴政时期,国家的不稳定因素虽一直存在,但只要嬴政还在,统治集团内部就是铁板一块,再大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这也说明从古至今的王朝,不管是因为外敌还是内乱而亡,其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统治层,管理层一旦分裂,再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亡国。
所以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嬴政死后一年多国家就乱了。像赵高这样折腾,一年都算久的。
嬴政在统一了疆域、政治和文化的同时,也统一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嬴政和他的统治集团正是忽略至少是不够重视这种力量,才导致最后亡了国,这种力量就是───人民。
在先秦特别是在分封时期,普通百姓都隶属于各封国管理,人民的力量就是分散的。而在统一之后,所有管理权都归中央了,那么这种基层的力量也因为整合而达到了史上最强,强到可以颠覆一切。
而普通百姓因为本身力量薄弱,因为要生活,所以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忍。
劳动人民嘛!苦点累点可以忍,贪官压榨、地痞敲诈都可以忍,只要还活着和有饭吃,什么都可以忍(吃不饱也可以忍)。可是当生命都没有保障、当吃糠和野菜都无法满足的时候,那就是忍无可忍的时候了,老百姓到了这个时候就只能玩命了───反。
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了这种力量。老百姓造反说起来可能不太好听,所以后来有了一个专用词,叫农民起义。
百姓造反并不是为了反而反,他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起义推举一位新的管理者能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能让他们活得不那么艰难,仅此而已。
赵高可不这么想,既然你们都到了悬崖边,那就都下去嘛!打死他也想不到,这些人还会反抗?
在赵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胡亥为帝国埋好了引线。引线都埋好了,就别担心没有点火的人,而为了确保爆炸成功,老天爷这次派了两个人来点火。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公元前209年的七月,在众多去服徭役的队伍中,有一支九百多人的队伍去北方的渔阳(今北京地区)戍边。在经过大泽乡(今安徽宿州)时恰逢大雨,看样子是不能如期到达渔阳了。
这支队伍两个临时的头儿(戍长)就在一起商量:如今因为大雨耽误了行程,肯定是不能如期到达了,这样的话按规定是要杀头的,可如果现在逃走也是死,既然进退都是死,那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反了吧!
两人一拍即合,此二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搞农民起义的人:陈胜和吴广。
这次他们造反的整个流程将成为后世所有农民起义的模板。
虽然从出土的秦简中可以看出,在当时即使迟到了也不至于杀头,但惩罚还是有的。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天下苦秦久矣!就这么定了。
二人还是有点造反天赋的,他们商量准备打着公子扶苏和楚国名将项燕的旗号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队伍中,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具体该怎么反?
首先得去占卜吉凶,在当时这也算是风险评估,也是造反的必走程序,占卜的人估计也是苦秦久矣:此事可成,放手去干吧!
然后就是搞点封建迷信制造一下舆论,于是他们找来一张绢帛在上面写上“陈胜王”三个字,再塞进别人刚打上来的鱼的肚子里(前提是得保证这鱼最后能被自己人吃到)。
这套动作看似比起后世在石头上刻几个字埋在土里或丢到河里要简单得多,但技术含量可不低(比如说把绢帛塞进鱼肚)。
如二人所料,戍卒们买回来了那条鱼,也发现了那三个字,最后议论纷纷,舆论开始形成了。
这还不算,到了晚上,他们又装神弄鬼的跑到草丛里不停的叫:大楚兴,陈胜王。看来这造反也挺辛苦的,除了风险很大,还得有过人的体力和脑力。
第二天,戍卒们都交头接耳,人心思动,火候差不多了。
二人就趁机杀掉了管事的官员,然后发表造反宣言以表明自己是正义的象征(这个步骤很重要):
兄弟们,我们已经耽误了行程,到时候就算不死,也会是生不如死,与其如此,我们不如赌一把干他一票,就算是死也得让后人记住我们。最后加了一句霸气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众人一片欢呼,开始行动吧!
陈胜自任为将军,吴广任都尉,然后开始攻城略地,一路西进。大军来到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已经发展到了数万人,陈胜便以此为都,自立为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
还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就称王是农民起义的大忌,陈胜当然想不到那么多。除了过一把称王的瘾外,还因为一连串的胜利给他形成了一种错觉:秦军不堪一击。
轻敌也是大忌,但幸运的是,朝廷也轻敌:没把这帮农民当回事。
朝廷低估了陈胜不要紧,可怕的是低估了陈胜起义的巨大影响。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此时的局势再恰当不过。
当陈胜的英雄事迹传出后,各地郡县的百姓或有点实力的人纷纷杀掉地方官而响应陈胜。除此之外,还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六国曾经的贵族们。
乱世来啦!
成就大业指日可待,陈胜派一位叫周文的将领率军西征,准备进攻关中,直捣黄龙。
同时又派一路军往北去攻取原赵国的旧地,可出乎陈胜意料的是,那些六国贵族复国的欲望和六国人民的故国情怀,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派去攻打赵国故地的将领,在当地人民的拥护下自称赵王,赵王再派去攻打燕国故地的将领又被当地人称为燕王,其余各国贵族也纷纷称王,局势瞬间回到了统一前的分裂局面,却更乱更复杂。
因为都想称王,贵族想称王,地方官也想称王,只要有点实力的都想捞一把。
彻底的乱了!
这下可苦了陈大王了,他本想集全国之力消灭秦王朝,如今却好,孤军奋战,各路义军都自顾不暇,没人理他了。
而西征的周文已经进入关中,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十多万人,而且一直打到了咸阳附近的戏水,大有一举推翻秦朝之势,不幸的是,朝廷开始重视了。
以赵高这种人的觉悟,也只有打到家门口,他才会有反应,他的反应就是把球踢给了胡亥。
既然都打到家门口了,胡亥就算是再不管事也得说句话了吧!于是问众臣:这该如何是好(奈何)?
在这种时候,像赵高这种熊人是肯定没办法的,就算有那也是馊主意,不过关键时候总会有人站出来的,此人就是九卿之一的少府章邯。
少府,是掌管财务和手工业的部门,反正是个文官,不过当时的文臣和武将也没分那么清楚,有能力就可以上。章邯此时在负责修骊山的陵墓,他认为,现在调集地方的军队已经来不及了,而那些修陵墓的人多为刑徒,且都是青壮年,可以将他们组成一支军队。
我愿前往!
同意,二世算是明白了一回。随即大赦天下,给这些刑徒发放兵器,一支十多万人的临时军队算是建成了,命章邯为主将率军东征。
就这样,章大人摇身一变成了章将军,不过这位转行而来的张将军也是帝国最后的将领,而他的这支临时拼凑的队伍也成了帝国最后的主力之一。
领导层意见一旦一致,力量和效率是惊人的,章邯一路势如破竹,大败周文,一直将周文轰出函谷关,追到渑池,复败再复败周文。看样子是跑不掉了,打也打不过,那就……自刎吧!楚军一蹶不振。
话说这周文也是个小有名气的人,曾经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和后来的名将项燕混过,也算是有点能耐。可如今楚军是孤军奋战,最后的失败已是不可避免,那还不如来得壮烈一点,至少比他的领导(陈胜)壮烈。
章邯的兵锋直指荥阳(今郑州西)方向,此时吴广所部正在围攻荥阳,久攻不下。这时吴广有一个叫田臧的部下准备集中全力迎战章邯,但不知是怕吴广胡乱安排还是和吴广有矛盾,竟然假借陈胜的命令把吴广给杀了。
风光一时的起义领袖就这样窝囊的被部下杀了,不过吴广不寂寞,因为陈胜很快就会以一种更窝囊的方式去陪他了。
章邯的脚步从未停止,对他来讲,不管你是吴广的部下还是部下的部下,全部都是一个结果───死。
下一个,陈胜的老巢陈县,准确的说是陈县的老总陈胜。
不知是章邯勇猛过人还是楚军不堪一击,自从和章邯的秦军交手以来,楚军都是一如既往的败,直至秦军来到陈县城下,总司令亲自督战,最后还是一个字───败。
那就撤吧!陈总带领小队人马一路往东跑到诚父(今安徽亳州),他还想继续往前跑,可他的车夫庄贾不想跑了,于是趁陈胜不备杀掉他投降了秦军。
就这么死了?是的,就这么死了。
陈胜和吴广的死虽然不够壮烈,但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却很壮烈,因为他们不但是秦末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
这两位仁兄虽然失败了,却仍然堪称英雄。
至于为什么失败,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还是个人能力问题,也是一个历史定律问题:最先跳出来的一般都是猛人,而笑到最后的才是最猛的。
最猛的那位必定是经过千锤百炼后,最终一统天下的人中龙凤,陈胜和吴广显然不属于此类。
但这两位却开启了一个璀璨的英雄时代:英雄们开始陆续登场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大丈夫当如是也】

前面介绍过郡县制,在郡县下面有一个叫亭长的低级官职,具体的说最是基层的治安管理单位。
这工作并不好做,没什么权利和俸禄,耽误干农活还容易得罪人,可有的人却干得乐此不彼,比如沛县(今徐州地区)辖下泗水亭的亭长刘季。
刘季,在平民家庭老刘家里排行老三,刘太公(刘季老爸)给儿子们起名字也是按伯、仲、叔、季的长幼顺序来排的。老大叫刘伯,老二叫刘仲,按理说老三应该叫刘叔,可这个老三偏叫刘季。
至于刘季上面有没有个三哥或为什么不叫刘叔叫刘季?在这里就不探究了,我们只需知道,刘家老三叫刘季。
刘季在后来的事业有了起色后,就有了另外一个霸气的名字───刘邦,现在就叫刘季吧!因为此时的他还一事无成。
史书上记载,说刘老三好酒好色好赌还不好干农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渣男,但是……仁厚豁达,好施舍。其实这并不矛盾,史书上还说了,他在外面出了赊点账,也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坏事。
这就可以证明一点:季哥虽然有点不好的个人习惯,但人品没问题,可能有点不拘小节,但并非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地痞无赖的类型。他干亭长之所以乐此不彼,说明别人认可他,也说明他有点能耐。
可他留给后世的那些事儿大部分都是做了亭长以后发生的,史书上对他在这之前尤其是年轻时的记载特别少,但也可以从中略窥一二。
当然,对刘季的母亲在怀刘季时是如何的电闪雷鸣和蛟龙缠身这类迷信的话题,在这咱就不说了,要聊刘季的从前就先得看看他所处的时代。
刘季比嬴政小几岁,算是同时代的人,秦统一六国时,刘季已是三十多岁。可见,在他的人生中,变化应该比较大的青年时代是在战国时期度过的。
我们季哥也是有偶像的人,他年轻时非常仰慕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投到魏无忌的门下一直是他的理想,可是很遗憾,就在他下定决心去投魏无忌时,得知魏先生已经仙游去了。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出来,总得有点收获吧!于是就改投魏无忌的门客张耳的门下。这一晃就是很多年,可最后世事弄人,魏国又灭亡了,季哥就只好打道回府了。
说到这就简单的介绍一下门客,春秋战国时期,养客之风盛行,那些贵族子弟都养着大批门客,战国四君子就是典型,门客多的可达数千人。说白了这些门客就是包吃住,在主人需要的时候就帮忙办事或出谋划策的人,混得好的可能还有个一官半职。
在这些门客中虽然也有混吃混喝的,但大部分还是些有理想有能耐的人,战国末期的“窃符救赵”和“毛遂自荐”的故事都是和门客有关的,而像刘季这种无疑属于后者───有理想也有点能耐。
可是秦统一天下后,政策也变了,刘先生在外面没法晃了,看来理想是没法实现了,还是回老家老实呆着吧!
后来承蒙相亲们的厚爱,还当上了个小亭长,刘季当然知道这是个基层小吏,但他不知道,这也是他辉煌人生的起点。
由此可以看出,刘季阅历丰富、志向远大但是不得志,且性格豪爽重情义。凭这些又可以推断,刘季平时的做事风格虽然有点粗,但绝非粗人。
史料记载,他和与他同一天出生的卢绾小时候一起读过书。文化水平不知道怎么样,但文化功底是一定有的,至少不是个没文化的人。
时代造就人物,如果是太平之世,刘先生此生基本上是定型了,到天了就是再升几级当个县级干部什么的,可偏偏就让他碰到了乱世。这位不想干农活的平民注定了要干一番非平民的事。
不过刘先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曾经去咸阳服徭役的时候,正好碰上始皇帝出巡,看到了皇帝车队的阵仗后,季哥感慨万千:大丈夫当如是也!
他当时只是服徭役的,有没有说过这些话谁也不知道,不过就算是后人加上去的,却也符合他的个人性格和人生轨迹。
对于当时那种处境的刘季来讲,这句话有两层意思,首先就是一种自然的感慨和对始皇帝的仰慕:这才叫成功,干出这样的事业才叫大丈夫。
另一层意思就是表达了一个正常人的对比心理,对现实中自身处境的一种无奈:别人怎么这么厉害·,我这辈子看来是没指望了。
非也,刘家老三,你的事业还没开始,你这辈子非但不会如此,还会很风光,风光到在那英雄辈出的乱世里,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将来很遥远,目前很艰难,眼下朝廷又要征发徭役去骊山修陵墓,这次得麻烦刘亭长送人过去了。那就去吧!谁让我是这暴戾朝廷的芝麻官呢!
可能是这个时候的局势已经开始恶化,刘季带着他的队伍没走多远,不是今天张三不见了,就是明天李四跑掉了,照这样下去,等到了骊山就只剩我一个人了,这活没法干了。
走他娘的,都走吧!你们都逃命去吧!我也要走了。明明是带队的,最后竟然把队伍都遣散了,这是无奈,也是气魄。就凭你季哥这豪迈之气,我们跟定你了。不多,十几个。
现在怎么办?沛县是不能回了,先到附近的山里躲躲吧!等风声没那么紧了再看看,可这一大群人总要吃饭吧!慢慢的季哥就带着这群人进入了土匪的行列了,准确的说是义匪(这个时候还不能叫义军)。
因为那些缺德的事刘季是不会干的,偶尔劫个富济个贫还是有的。总之,此时的刘季已经成功的从亭长变成了逃犯。
吃饱了撑的谁他娘的愿意去当逃犯?
人生很渺茫,刘季算是进入了绝地,绝地就是极度艰难,当艰难得不能再艰难的时候,那一切就都变成了希望,至少对此时的刘季来讲是如此。他可不想一直待在山里,他需要的是机会。
季哥并没有等太久,不久之后,陈胜起兵,各地纷纷响应,这种现象在历史中的任何一个乱世都是正常现象。
一旦有人带头闹事,朝廷又无暇顾及,地方上的实力派就会各自为政或占地为王,其实很多人起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造反,他们在那个位置上也是不得已起兵,初衷也都是为了自保,为了活下来,陈胜、吴广和后来所有的起义者们刚开始的想法都是如此。
就像电视剧一样,能力不够或运气不好的,出场没多久就领了盒饭,有点能力的可能多活几集,能活到大结局的当然是主角和他的支持者们。
而接下来这个人就属于第一种,此人就是沛县县令。他也准备起兵,但他的两个助手(准确的说是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对他说:您是朝廷的官员,如今却反朝廷恐难以服众,不如到外面请个猛人过来辅佐您,比如刘季。
这两个助手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萧何和曹参。
不带这样忽悠人的,谁说朝廷官员就不能起兵?
不是不能起兵,是您老能力不够,也可能不是您老的能力问题,而是我们一直惦记着季哥呢!
这也说明刘季不但有能力,关键还人缘好。
可这县令竟然信了,不但信了,为了表达诚意,还特意派了刘季的哥们兼亲戚樊哙去请他回来。
当樊哙走了没多久,这县令可能感觉被忽悠了,也可能是担心刘季回来了不好控制,于是后悔了,便想杀掉萧何和曹参,二人听到风声后就逃出去找季哥了(可见这县令为官不咋地),萧、曹二人在路上又正好碰到回沛县的刘季一行,就都一起回了沛县,结果可想而知───干掉了县令。
县令死了,得选个领导吧!要在平时,挤破头的也都要当这个一把手,可今时不同往日,一把手可是高危职位,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而且这一把手也不是谁都能做的,得有能力、有担当和有魄力的人来做,其实大家心里早就认定刘季了,但流程还是要走的。
季哥,你来做吧!没有人比你更合适的了。
不不不,我何德何能坐这个位置啊!你们得选个德高望重的人来做。
你就别推迟了,你人缘好又有担当,非你莫属了……
这…… 做就做呗!这有什么呀!大不了我第一个死嘛!
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这就是胆识和担当,也是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所应具备的基本特质。如果是在乱世,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继续往前走的能力。
这就是力量,而刘季的力量远不止如此。
如今天下大乱,这就算是造反了,那就是吧!既是造反起事,那就得有个体面的称号,总不能叫刘县令吧!
称将军?太俗;称王?太高调,力量不足死得快;那就退而求其次,来个低调又奢华的,称公吧!又因为是在沛县起兵的,那就叫沛公吧!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沛公并不是实际名号的称呼,而是一种尊称。可是在乱世,起兵首领的称号是非常重要的,这取决于你的实力和所处的环境。同时也决定了整治队伍的士气和影响力,只喊一个尊称显然不太合适。
管那些干嘛!总之,沛公就是我,我就是沛公。
一切都准备好了,先搞个仪式以表明正式起兵,然后开始招兵买马,一系列动作下来刘季的队伍从最初的十几个人一下壮大到了两三千人。
领导班子就是以刘季的那些好哥们同乡和亲戚组成。这些可不是随便叫的几个人,而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这个最初的班子也是刘季以后打天下的主要班底。
其中除了萧何、曹参和樊哙以外,还有周勃、卢绾和夏侯婴等人,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这小小的沛县真是藏龙卧虎呀!
这一年是公元前209年,刘大叔已是四十八岁。
余生已经不多,可是路还很长。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彼将取而代之】

同一年,在南方的会稽郡也有一个人在蠢蠢欲动,此人就是楚国最后的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准确的说是项梁和他的项氏一族在蠢蠢欲动。
项梁,下相人(今江苏宿迁),曾经杀了人,为了避祸,就带着一部分项氏族人来到了会稽郡的吴中(今江苏苏州)。
项梁是有野心的,他的野心至少是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可要向父亲那样就必须得先复国。没错,他的目标就是要光复楚国,他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复国理想,只不过目前遇到了点困难,先来吴中避避吧!
项先生不但有野心,还能力超群,来到吴中没多久就成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于是开始暗中积蓄力量,物色人才。项先生似乎是个不安分的人。
有野心有能力的人从来都不会安分,更何况他还背负着国恨家仇,在他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复仇的烈火,他一直在准备着,也一直在等待着。
陈胜带头闹事以后,会稽郡的郡守也想凑热闹,这位郡守可不比沛县县令,他可是认真的,也很有想法,态度也更坚定。
他似乎很有眼光,因为他找来了项梁,希望得到项梁的辅佐。可他却看走了眼,因为项梁来是来了,但却是来要他命的。
项梁就带着侄子面见郡守,当他们靠近郡守时,项梁使了一个眼色,他的侄子便迅速手起剑落,郡守人头落地。他的这位侄子就是后来威名赫赫的霸王项羽,项羽就这样霸气的登场了,此时他很霸,但还不是王。
可怜那会稽郡守,和沛县县令一样,也和在乱世中那些数不清的想起兵的人们一样,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项梁提着郡守的头颅来到了门外,凡是反对的都被项羽一律击杀,那郡守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仰视。对于这一幕,项羽以后会习以为常。
杀掉郡守后,项梁就自任郡守,项羽为副手。这一年,项羽二十四岁。
项羽,项梁的侄子,项燕的孙子。
与刘季的平民出身不同,项羽也算是出身贵族,虽然已经没落了,但贵族气息尚在(这一点很重要)。
与刘季晃了大半辈子的人生也不同,项羽年纪轻轻就名扬天下,更加不同的是,他也是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名扬地下了(见阎王了)。
史料记载也是认人的,没有什么影响力的人是不提的,即使你是项羽他爹,所以关于项羽他爹,我们知之甚少,都只知道项羽少年时期几乎都是跟叔父项梁度过的。
但少年时的项羽并不让项梁省心,叔父教他读书写字,他不好好学,教他剑术,他又半途而废,还说想学什么万人敌,无奈项梁就只好教他兵法,可他学了个大概又不学了。项梁很失望,然而他这个侄子是不会让他失望的。
他们叔侄来到会稽之后,像刘季一样的运气好也碰到了到此巡游的始皇帝,也看到了皇帝的车队,项羽也发出了一句感慨,不过更霸气───彼将取而代之。
和刘季一样,这句话也可能是后人根据项羽的性格和人生轨迹加上去的,但是很合适,既体现了事实和他的勇猛,又体现了他和项梁一样拥有对国仇家恨的复仇之火。特别是在后来的项梁死后,这种复仇之火已经被他转化成了抗秦的重要力量。
项羽来到吴中后,可能因为其高大威猛力气大,一看就不好惹,所以当地的年轻人都怕他,可是对项羽来讲,怕他的并不只是吴中的这些人,而是他将来所有的对手们。
不过目前项羽的工作主要是辅佐项梁,至少在项梁死之前都是如此。
解决了郡守后,项梁就召集当地的豪强官吏们讲话,还是老一套,什么天下苦秦久矣呀!什么造反也是迫不得已之类的话等等,然后就派人接收郡下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至此,项梁叔侄正式起兵。
这时,陈胜派一个叫召平的将领去攻取广陵(今扬州地区),这位老兄久攻广陵不下,正在发愁之际,却听说陈胜兵败,又听项梁在江东起兵,于是渡过长江,假托陈胜的命令封了项梁的官职,还不但的催促说:如今江东已经平定,就应该迅速过江攻击秦军。
管你是真是假,过江正合我意,如今还是名正言顺,何乐而不为。于是项梁叔侄率领这八千江东子弟,渡过长江向北进发,前往那个他们期待已久的战场。
这八千江东子弟,象征着勇猛无敌,也象征着同生共死,更象征着无奈和凄凉,因为他们再也没有回来过……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战友】

此时的北方打得一塌糊涂,刘季起兵之后,开始四处小试牛刀,然后驻守丰邑。
在这里说一下沛县和丰邑,在今天就是徐州的两个兄弟县,沛县和丰县是清清楚楚,可在当时是很不清楚。沛和丰到底是同级别还是上下级的行政单位,到现在都不是很清楚,史料上也是说的不清不楚,那很自然,刘季到底是哪里人就是个问题,这两个县到现在都还在争。
我也不拉偏架,但对这个问题又不能视而不见,至于刘季到底出生在哪里可能只有去问刘太公了。既然如此,那我就选一个比较欠揍但也是有一定认可度的观点:刘季出生在丰,起兵在沛;也就是说无丰不刘季,无沛不刘邦。
是的,以后就开始叫刘邦了,这个名字到底是起兵之前就有的,还是起兵之后才改的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很霸气,那就当是后者吧!因为刘邦应该是在有了坚定的目标和理想之后才会改这么有寓意的名字。
驻守丰邑的刘邦在成功的反击了秦军的攻击之后,就开始向外出击了,那丰邑就得有个靠得住的人来守,刘邦是比较相信同乡的,于是就让一同起兵的同乡雍齿留守。
这次他看走眼了。
这雍齿的出身比刘邦要高一点,至少不是平民,他可没有像刘邦信任他一样去信任刘邦。准确的说是不服刘邦,甚至不屑,毕竟我们曾经不是一个级别,如今一眨眼的功夫,你就爬我头上了,搁谁谁受得了?
可受不了归受不了,如今是乱世,乱世里出身高低就不管用了,靠的主要是能力,你不服不行。我就是不服!
让有这种状态的人去守城,那就不是守城,而是送城。
果不其然,当刘邦离开没多久,魏国就派军来攻打丰邑,首先当然就是招降程序了,程序很简单,反正没开打就投降了,这就有点老乡背后捅刀子的嫌疑了,至少刘邦是这么认为的。
这还得了,还没开始就有人叛变了,第一次遭人叛变对一个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更何况是他的同乡带着他的家乡叛变,这是刘邦心中的痛。不过与其说这次背叛对刘邦是打击,不如说是锻炼,因为以后还会经常遇到,一直到他死。
同乡叛变,家乡也丢了,可尊严不能丢,废话少说,立即反攻丰邑。雍齿虽然很不齿,但确实还是有两下子的,因为刘邦久攻不下。怎么办?
那就只能搬救兵了,可哪里有救兵呢?
此时,陈胜兵败,那些有实力的人就拥立了一位叫景驹的人为楚王,刘邦就准备去投奔景驹,然后借点兵再攻丰邑。
这个景驹是被拥立的,说白了就是个傀儡。在乱世,没有实力准确说是手上没有兵的那些人,是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或某些政治原因而被拥立为首领的话,基本上你的命就不属于你的了。景驹就是这种在乱世中匆忙出场又匆忙收场的人之一。
拥立景驹的这个人叫秦嘉,何许人也?
秦嘉,东海郡(今山东郯县)人,陈胜起兵不久,他就带着一帮人在东海郡起兵,陈胜就派人去接管,可这秦嘉并非善茬,竟然以陈胜的名义把陈胜派去的人给杀了,还给自己封了官,但名义上还隶属于陈胜。
在得知陈胜兵败以后,秦嘉就迫不及待的找了个楚国王室的后人立为楚王,此人就是景驹。
刘邦来投景驹时,正好赶上章邯率军来袭,结果刘邦在混战中攻克了砀县(今河南永城),收编了砀县降兵数千人,再加上之前的部队,共近万人,看来是不用再借兵了。
此行虽然惊险,但是收获颇丰,可对刘邦来讲,此行的最大收获并不是这几千人,而是一个人。
如果说刘邦的左膀是萧何,那么这次他就找到了右臂───张良。
张良,韩国的贵族,祖父和父亲曾任过五代韩王的国相,可谓家世显赫。当显赫的家世和引以为荣的国家都消失在秦军的铁蹄之下时,除了仇就是恨。
张良对秦国的恨可是发自内心的,他竟然散尽家财去招募杀手刺杀秦始皇。最后的刺杀行动当然是失败的,因为嬴政没有死,张良也还活着。我很好奇,以嬴政的风格,张良是怎么活下来的?
不过以张良之谋,活下来并不难,张先生毫无疑问是个谋士,但这次的行动却很壮士。
这次张良本来也是投奔景驹来着,却在半道遇上了刘邦,双方可能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就直接投了刘邦。本来是去投奔王的,如今却投了无数起义军之一的一个小头领,这不但证明了张良的慧眼,也证明了刘老大确有过人之处。
好了,现在有了一支近万人的部队了,该去解决那块心病了。再攻丰邑,再败。
这以前怎么没看出来,雍齿有两把刷子嘛!
我绝不会放弃的,丰邑,我还会回来的,不过还得搬救兵。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此时的项梁已经领军过了淮河,而部众也早已不是当初的八千人,而是翻了近十倍,在一路上接收了陈婴和英布这一类的猛人之后,已达七万之众,驻军下邳(今河南永城)。
这里就已经到了秦嘉的势力范围了,看来跟秦嘉得有个了断。
可这秦嘉不知是过度自信,还是太轻视项梁,竟然驻军彭城(今徐州地区)以阻挡项梁,看来也是想有个了断……
意思很明确,要么归附我们,要么把你们当反贼干掉,乱世中在谁也不服谁的情况下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干一场。
这时的项梁已是兵强马壮,正好拿你来锻炼一下队伍,而且项梁还占了道义上的优势:楚王陈胜兵败,如今生死未明,你竟然又立新王,尔等真叛贼也!
虽然项梁所谓的优势有点牵强,但毕竟也是优势,而且还有其他的优势,比如实力……
不出所料,秦嘉成了炮灰,应该说包括秦嘉和景驹在内的这个小领导班子都成了炮灰。项梁兼并了秦嘉的人马后,声势更加浩大。
既然你这么厉害,那就投奔你吧!沮丧的刘邦找到了项梁,表示愿意归附,但得借点兵,我得把我那点事儿先解决了。
项梁之前应该是听说过沛公的名号的,加上见到刘邦后可能对他的感觉也不错,所以很是信任,不但借兵还借将。
丰邑,我回来了!
对刘邦来讲,只要能解决问题,投奔谁并不重要,这也是刘邦一贯的风格───务实,活着最重要(刘先生成功的秘诀之一)。
虽然生命至上是刘邦的人生信条,但如果这次还攻不下丰邑,那刘邦宁愿撞死在丰邑城墙下。
刘邦当然不会死,因为丰邑拿下了,遗憾的是雍齿逃走了。
在这里说一下雍齿最后的结局吧!刘邦后来表示过,他最恨的人就是雍齿,至少也是之一。因为雍齿的背叛不仅打击了刘邦起义之初并不坚定的信心,还破坏了他和家乡人民的感情(这一点很重要),后来他又屡次和刘邦作对,不过最终还是归附了刘邦,而且还得了善终,甚至比刘邦多活了几岁。
实在是罕见呀!
其实也不奇怪,之所以没杀雍齿,除了他有点运气成分外,就是雍齿至少在投降后对刘邦没什么威胁了。恨依然在,但没必要做得太绝,而且不杀他还能显示我的器量,何乐而不为呢!
在确定陈胜已经死了之后,项梁将面对下一个问题:一个两个楚王都死了,如今由谁来做带头大哥,准确的说是自己来做这个楚王还是像秦嘉一样去找个楚国王室的后人来做?得开个会。
于是,项梁召集各路大小头领到薛县议事,刘头领也来了。
关键时刻总会有高人出现,这时有一个七旬的老者向项梁进言,他先是分析了一下天下大势,然后直奔主题:
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他自立为楚王,而你是在江东起兵,却有那么多人归附你,是因为人们都相信你项家世代为将,一定会拥立楚王的后代。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不想成为第二个陈胜,就得拥立楚国王室的人为王,此老者就是后来大名名鼎鼎的范增。
无论项梁的内心同不同意这么做,但他知道至少目前需要这么做,于是同意范增的说法(然其言),然后就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因为楚人都比较怀念楚怀王,故还将熊心立为楚怀王,建都盱眙,项梁自任为武信君。
楚怀王,这个乱世中的又一个炮灰型人物。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熊心的出生年月不详,但推算一下,如果熊心的爷爷在五十岁的时候才有熊心他爸,他爸在五十岁的时候才有的熊心,那熊心就有五十岁左右,也就是说此时的熊心至少也是和项梁差不多的年龄。
在这个年龄是绝对不甘心做傀儡的,熊心是有雄心的。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证明,楚怀王熊心一直都在努力的想有一番作为,可是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所谓国君与权力集团斗争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失败。
并非你不努力,而是在这乱世里,你的悲催结果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宿命。
一切都准备妥当,项梁将会面对他真正的对手。
而此时的章邯是势如破竹,在临济(今山东高青地区)杀了齐王田儋和魏相周市,逼得魏王咎自尽,把齐将田荣包围在东阿(今山东聊城),在章邯看来,田荣已是待宰的羔羊。
如果有援军来,那就一口吃掉,可惜他等来的却是项梁。虽然最后没被项将军吃掉,但章将军终于也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失败!
项梁在东阿击败章邯以后,就派刘邦和项羽一起四面出击,这就说明刘邦的能力和人品得到了项梁的认可。让他和自己的侄儿一起战斗,这个有意无意的安排,让这两个将来争夺天下的人有机会在一起真正的并肩作战,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和一个年长自己一倍的前辈在一起战斗,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感觉!像叔侄,像兄弟,其实更像战友。
对年轻人项羽来讲,刘邦是阅历丰富的长者,他们之间是浓浓的战友情;可对老江湖刘邦来讲,项羽是个涉世未深但又有点能力的年轻人,他们之间是短暂的同事,可能有点同仁之谊吧!
不管怎么说,两人配合还算默契,不断的攻城略地,最后还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杀了三川郡守李由,这个小李可是李斯的儿子。
此时的项梁也是顺风顺水,在数败章邯之后,精通兵法但作战经验并不丰富的项梁此时也产生了一种想法:秦军不过如此。
又犯忌了,一旦轻敌,必败无疑。
秦军绝非如此!
章邯在得到援军以后,重整旗鼓,全力攻击楚军,最后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将项梁送到项燕那里去了。
在战场之上,一名优秀的将领必须要有时刻都会面对强敌的准备,一刻都不能松懈。项梁毕竟战争经验不多,显然不属于此类,但至少也是一名合格的将领。不过他是一位优秀的领导。
项梁走了,但他那个勇猛无敌、目空一切且对他言听计从的侄子该怎们办呢?以后的路就让他自己走吧!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破釜沉舟】

项梁战死之后,楚军一片惊恐,各路人马纷纷回军,并把怀王从盱眙迁出,建都于彭城,刘邦和项羽等军驻扎于彭城四周。
章邯击败项梁之后,就被项梁传染了一样的毛病:楚军不足为虑。打死他也不相信,最终结束秦军和秦王朝的正是这支残军。
然后章邯就率军北上渡过黄河,准备收拾另一股较大的义军───赵军。收拾掉了一个猛人之后,章邯似乎更猛了,随后大破赵军于邯郸,赵王歇和国相张耳逃往巨鹿城。
前方已无路可逃,后方又无路可退,那就在这守着吧!同时派人向各路义军求援。
秦军追到巨鹿城下,将巨鹿团团围住,而此时的秦军除了章邯所部,还有一支是从匈奴前线调回来的长城军团,就是当年打败匈奴的那支,算是帝国的精锐了。
此时这支军团的主将是王翦的孙子───王离,围困巨鹿的正是王离所部。当秦军围困巨鹿的时候,各路义军也赶到了秦军的外围。准备在外围击秦军?在外围看,先看看……
而章邯所部秦军则驻扎在巨鹿以南的棘原以策应王离,还修了一条专门给王离军输送粮草的甬道,看你们能熬多久!
在章邯看来巨鹿已是囊中之物,至于那些乌合之众的所谓义军,等我收拾完巨鹿城里面的,再来收拾外面的。这次章邯失算了,因为里面的还没来得及收拾,他就已经被外面的收拾了,而收拾他们的正是他认为不足为虑的楚军。
楚军是一支有故事的军队……
赵军被围后,楚怀王也收到了赵军的求援,也准备发兵救赵。
项梁的失败非但没有使楚国的军事力量减弱,反而更加强大,因为楚军在项梁死后爆发出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叫仇恨,而这种仇恨在很大程度上又源自一个人,那就是项羽,拥有这种力量的项羽将成为秦朝真正的克星。
项梁的死对项羽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但对怀王熊心来讲却不是坏消息,机会来了。
很多时候,机会出现了,但不一定会是你的,因为抓住机会也是要实力的。
怀王来到彭城以后,重新整合了军队,借机夺回了兵权。但为了安抚诸将,就对刘邦和项羽等将领封官加爵,这虽然是个老套路,但确实一举多得。
不但能掌握权力,还能使众将相互制约,最重要的是在能遏制项家势力的同时还能培养自己的心腹。这足以说明怀王是很有想法的,他无时无刻都在告别“傀儡”二字。
对这个安排,项羽肯定是不满的(从后面的一系列行为中就可以看出来),虽然项羽也想振兴项家,但眼下他最想做的是找秦军复仇,其他的事都可以先放一放。
可是,打秦军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呀!怀王在与众臣商议后认为,如今秦军的主力在北方,关中兵力空虚,楚军可以趁机西进入关,直捣黄龙。这样也有助于解巨鹿之围,项羽当然乐意去,可以说此时的项羽仍然只是想报仇。
当然不行,你当我熊心傻呀!万一你成了,你们项家不又壮大了,要报仇可以,去巨鹿打秦军吧!
可西进入关也是危险重重,没什么人愿意去,没人去也不能让你项羽去!
怀王君臣经过讨论得出最后结论,想进入关中而平定关中,就必须得一位阅历丰富和懂得恩威并施的长者前去,刘邦最合适不过。
总之,项羽不合适,这也说明,楚国君臣对遏制项家势力已经达成了共识,熊先生也真是用心良苦。
只要能打秦军,我服从组织安排。
就这么决定了,楚军将兵分两路,一路为西路军,由刘邦任主将,负责西进关中,顺便收拢陈胜和项梁的散兵;另一路就北上攻击黄河以北的秦军以解围巨鹿,项羽就在这一路,但只任次将。然后怀王还与出击的众将定了一个看似公平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刘邦当然知道,这次行动的风险巨大,但机会也巨大。不管怎么样,从此,刘先生个人的性格优势开始体现出来了,他的辉煌之路也正式开始了。
至于北路军主帅的任命,那是有讲究的,首先肯定不能是项羽,再一个得是楚王信得过的,如果能力强那就最好了,要不然是镇不住项羽的。如果这次的任命成功了,熊先生很有可能就翻身了。
但历史证明,身,是没有那么好翻的。
有人曾经向怀王进言,说有一个叫宋义的人,在之前就预言项梁会失败,此人应该很有才能,也会很懂兵法。怀王就召见宋义,经过交谈后得出结论:此人果然是个人才。
但他不知道,宋义的才只是口才,而不是才能。
在怀王看来,有才就行,于是就认命宋义为北路军的主将。项羽和范增为副手,北上救赵的各路楚军都归宋义指挥。
这真是一个绝佳的安排,既可以使众将相互牵制,又可以培养自己的势力;既可以通过与北部各路义军的联合以牵制秦军的主力,而为刘邦西进创造更好的环境,还可以削弱项氏。
我楚国复兴有望啊!不过这只是怀王个人的想法。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可怀王千算万算没算出,因为宋先生太不争气,项家的势力非但没有被控制,反而达到了巅峰,从而使自己更像个傀儡。
而此时的项羽并没有想那么多,只要能打秦军,我服从一切安排,但如果连这点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那就只能……挡我者死。
可是宋义却偏偏不识趣。
宋先生的口才是不错,文才可能也不差,但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要死人的甚至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宋义也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说白了他其实就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也不敢打,但又不能去问项羽,更不能都交给项羽,所以他就选择了他认为是最保险也是谁都会的策略───像那些义军们一样坚守不战。
宋将军也是好面子的,总不能大老远跑到巨鹿去守吧!所以他决定选择一个远点的地方,此地就是远离巨鹿几百里的安阳(今山东曹县)。楚军来到安阳后就开始逗留不进,这一留就是四十多天。
项羽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但还是要去问个清楚:为何不进?
宋义就凭着他的口才硬是把畏敌怯战说成了是高超的疲敌战术。
疲敌?骗鬼吧你,项羽已忍无可忍,那就无需再忍,挡我者死……
不过得先制造一下舆论,于是项羽就召集了一些将士,说一些再不进军就没机会了呀!楚国就完了呀等等,当然少不了要把宋义数落一通。然后进入帐中,一套娴熟的手起剑落的动作过后,宋义的人头落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项羽提着宋义的头颅走出营帐,对着众将士说:宋义要谋反,楚王要我杀了他。
这借口也太老土了,但是很管用,因为这在名义上就属于依法杀人了。再说墙倒众人推,众人推倒了宋义,很自然的就把项羽推为了上将军,不过是代理的,还得走法律程序。
于是项羽派人向怀王报告:领导,您看着办!
一套组合拳下来,怀王彻底的懵了,还能怎么样,于是同意项羽为上将军,北路军都受项羽节制。
这也说明项羽并非我们印象中的只知道打仗的粗人,而是个有谋略的人,只不过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勇猛,也更侧重于用勇猛解决问题。他可能谈不上有什么高超的政治谋略,但一些基本的政治手段还是会的,只是不屑于用。
不过有时候勇猛就象征着果断,果断的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此刻果断的解决宋义,比如在下一个即将到来的伟大时刻,就必须果断出击。
巨鹿,我来了。
再来看看巨鹿这边的情况,此时的巨鹿被围已经几个月了,各路的义军似乎越来越多,诸侯们也似乎明白了,现在必须要同心协力才能打败秦军,但他们依然在坚定的做着同一件事:观望。
归根结底,是因为恐惧。
在章邯看来,各路义军仍然是乌合之众,他当然不知道,在这些乌合之众里面将会出现一位猛人,能结束一切的超级猛人。
项羽率军来到了巨鹿城三十里外的漳河,先派英布等人率军过河接战秦军,小胜。正好赵国又派人来催战,项羽决定,全军渡河。
此时的楚军共五万人左右,远道而来的楚军面对围困巨鹿兵精粮足的二十万秦军,确实是以卵击石,但人数对项羽来讲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项羽还有一样秘密武器───决心。
都说项羽是勇战派的代表,不假。但勇猛源自于决心,不畏强敌的决心,坚信胜利的决心。
战争,我项羽从未怕过,到了战场,我就是入海的蛟龙。
全军渡过漳河后,项羽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举动,他下令将士凿沉渡河船只,砸毁锅碗,全军只带三天的口粮。
以表示我们没有任何的退路,只有以一当十,只有打败秦军,我们才有活着的可能,这就是决心,破釜沉舟的决心。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此时驻扎在巨鹿四周的义军并无出兵的打算,仍然坚持观望,你项羽此战要是赢了,到时候我们再向你赔罪便是。宁可以后不要脸,也不能现在不要命,只因那秦军实在太猛了,项老弟,祝你好运!
人在最关键最困难的时候,最能指望和相信的人还是自己,项羽就是这种人,他非常相信自己。
项羽首先截断了秦军运粮的甬道,然后迅速接战王离。当年我爷爷项燕败给了你爷爷王翦,今天我要将这种失败都还给你,还给你们。
史书记载,楚军在三天之内,九战九捷,杀声震天,大败秦军,俘了主将王离,其他的将领,被杀的被杀,自杀的自杀,让匈奴闻风丧胆的长城军团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至于王离最后的结局,史料上没交代清楚,只说是被俘,也有说是被项羽杀了,这也有一定的可能。因为作为长城军团的主将,如果没死,那在后来的行动中怎么会没有一点音讯?,当然这都只是猜测,也只能猜测。
此战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巨鹿之战。
从这一战中可以看出项羽的作战风格并不仅仅只是勇,还有谋。项羽在后来兵败垓下时,曾经说过自己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从无败绩。此话并不夸张,虽不能说是百战百胜,至少也是十战九胜,如此骄人的战绩绝非光靠勇猛可以完成。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项羽的作战特点的话,那就是勇猛、谋略和决心。
项羽在打巨鹿的时候,各路义军的英雄豪杰们在干什么呢?有的记载是项羽刚跟秦军接战几次后,义军们就加入了战斗,也有记载说他们从头至尾都在观望。
其实也没那么绝对,肯定是有加入战斗的,也有观望的,但从下面的情况可以看出,观望的可能多些。
打败秦军之后,项羽召见各诸侯,当义军的首领们在进入军营的辕门时,无不跪着前行,无人敢抬头仰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如果是参加战斗了,应该不用这么客气吧!
面对这种场景,项羽已经习惯了,从此,项羽正式成为了各诸侯的上将军───盟主。
既然你们认我当盟主,那我就不客气了,过去的事就过去吧!以后就同心协力推翻暴秦,而且眼下的形式依然严峻,仗还没打完呢!下一个目标:章邯。
目前章邯的处境也是极为艰难,前有项羽的兵威,后有朝廷的压力。
面对盟军的步步紧逼,章邯就步步的后退,朝廷就派人过来责问,章邯就派副将司马欣回朝廷说明情况,顺便看看能不能向赵高讨要点援兵。
不管是汇报战况还是寻求支援,前提是得先见着负责人。
司马欣回到京城后,二世肯定是见不着的(都不一定知道司马欣回来了),可那赵高又不接见,而且还怀疑章邯他们。
一旦被怀疑就麻烦了,赶紧走吧!以赵大人的风格,再不走可能连小命都保不住了,看来这朝廷是没指望了。我们还是自求多福吧!
司马欣急忙逃回军中,把他的所见和想法都告诉了章邯:如今朝廷是那赵高老贼说了算,还怀疑我们,又不派援军(无军可派),我们现在是孤军奋战,如果继续打,就算打赢了,赵高也不会给我们好果子吃,如果打输了,就更不用说了,进退都是死,您认真考虑一下。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继续打,百害而无一益,要不我们跟那边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用一种和平的方式解决。与此同时,盟军也派人来做章邯的工作,双方现在的焦点其实是───投不投降或怎么投!
章邯动摇了,他明白,领导的怀疑在很多时候比敌人还可怕,于是也派人到盟军这边来活动算是回应。作为拥兵在外的将领,在如此内外交困的窘境下,很自然的就要面对这个问题。
为了促使章邯快速作出决断,项羽也没闲着,继续打,继续胜,你再不决断,我就打得你连决断的资本都没有。
曾经所向披靡,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为秦国力挽狂澜的那个文官章邯,最终选择了妥协。
项羽这边一合计,反正我们的粮草也不多了,那就这样吧!到时候还可以让他们作为先头部队进入关中。
同意合约,也就是接受秦军投降。
为了表示信任,秦军仍由章邯和他的几个助手率领。
待你不薄吧!前段时间我叔父还死在你手里,但现在我们是敌人变同志,而且我敬你章邯也是个人物,过去的就过去吧!我们一起推翻暴秦,也还有你一份功劳。
想法是完美的,可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于那些秦军,项羽始终是不放心的,甚至很敏感。
那些盟军几乎都是原六国的臣民,也大都是为秦军服务过且受过差遣和压迫的,如今今非昔比,难免会说一些泄愤的话。而曾经的强者如今却成了俘虏的秦军,难免会有些怨言,怨言多了就会形成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就是定时炸弹。
项羽本就敏感的神经当然也能感觉到这种不安定因素:等万一到了关中,你们再来个反戈一击,那我们该怎么!这种可能性是有的,项羽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在和众将商议后。决定将这颗炸弹拆除。
项羽率领大军(包括秦军)西进准备进入关中,在途经新安(今河南义马)的时候,项羽下令,在一夜之间将章邯和几个副手除外的所有秦军坑杀,史称“新安大坑杀”。
这个事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如果有,这种行为属不属于杀降?如果杀了,到底又是杀了多少人?
前两个问题主要是后世对项羽的同情,和对这种不得已行为表达的一种惋惜,最大的争议在第三个问题:到底杀了多少人?此事件的过程就不说了,光对比一下史料前后记载的数据就是漏洞百出,至于这二十万人就别太当真了。
对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咱也不分析了,但可以做一个简单地总结:杀降的行为是有的,原因是复杂的,过程和结果是夸张的。不管项羽有多么的不得已,还是他确实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总之,此时干得不漂亮,更让他落下了不好的名声。
从此以后,秦军主力基本消失,曾经的帝国再无还手之力。
在这里说一下悲情人物章邯,在整个过程中,章邯都是最无奈和尴尬的,后来在跟项羽入关之后,被项羽封在关中,再后来又输给了刘邦,可能是不想再低头,也可能是没有了牵挂,他拒绝投降,选择自刎,这个文人也算死得壮烈。不,应该叫他一声───将军。
现在没有后顾之忧了,下一个目标:关中。去践行我们的约定:关中称王。
不过,他迟到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约法三章】

当项羽在北方与秦军鏖战时,刘邦也在马不停蹄的往关中赶,虽然项羽在北方牵制了秦军的主力,刘邦在这一路上也不轻松,因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
但对刘邦来讲,打仗从来都不是只靠硬拼的,靠的是脑子,准确的说是靠用人,用会打仗的人,如果说项羽北击秦军突出的是勇,那刘邦在这一路上体现的就是谋。
其实刘邦所谓的谋也并不复杂,他的风格一般是到了城下之后,先跟你谈,讲一下大道理,谈不拢再打,打不下再谈,然后再辅助一些比如贿赂之类的非常规手段,目的只有一个:拿下此城。
如果实在拿不下,就下一个。反正刘邦的原则只有一个,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换个地方打。
这一路上转战十多城,刘司令将这种谈谈打打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在一路上还不断地收拢陈胜和项梁的旧部,也招纳了一些如郦食其等比较优秀的人才,一路下来,不断没什么损耗,反而还壮大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在这一路上,刘先生能屈能伸、礼贤下士和从谏如流的性格与政治能力方面的优势慢慢的都体现出来了。
只要人还活着,一切都有希望,只要能为我所用,不分高低贵贱。
从东部地区进入关中有两个关口,一个是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另一个就是南边一点的武关(今陕西丹凤),刘邦的计划肯定是抄近路经洛阳从函谷关入关,可是洛阳守军太强悍,各种招都使上了也拿不下来,拿不下我就换个地方,最后只能绕个弯改经南阳从武关入关。
公元前207年七月,南阳郡守向刘邦投降,去掉这一大障碍后,武关已经近在咫尺,八月,刘邦大军抵达武关。
关中,我来了。
那此时的咸阳在忙些什么呢?当初,沙丘之谋的几个人为了团伙的利益一致对外的解决了外部的敌人之后,就很自然的进入了第二步,为了个人利益而发挥优良传统:内斗。
不管他们是为了团伙还是个人之间的斗争,这些斗争的主动权一直都掌握在赵高一个人手上,赵高是个野心家,什么都敢想;也是个阴谋家,什么都敢做。可绝对不是个实干家,这样的人一旦掌了权,就会是国家的灾难。
在成功的将二世打造成傀儡后,要想为所欲为,还有李斯这一关,毕竟他还是丞相。即便如此,要过这一关并不难。
李斯是个政治家,说好听一点,他的目的是在能保住现有一切的同时还能为国家做点事,可当他选择了赵高这样的队友时,就注定了不但做不了什么事,还会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命。
与李斯想做事不同,赵高想做人,做掉一切不听话的人,要论权谋斗争,在赵高面前,李斯只是个小学生。
在与赵老师的斗争中,李斯从未占过上风,到最后被赵高所不容后,又选择与赵高对抗,向二世说赵高的不是,想做一回明白人。可他不知道,一旦上了贼船就终身为贼,如果不想为贼,就只能为鬼了,已经没有机会了。
直到最后被赵高套路进监狱的时候,李斯仍然认为赵高奈何不了他,凭他的功劳二世也不会把他怎么样,他又错了!
直到在和儿子一起被押往刑场的路上时,他才奢望能像以前一样和儿子牵着黄狗去打猎,做个普通人,可能他已经明白了些什么,晚了。
司马迁先生说,李斯如果不是当时的一念之差,他的功绩甚至可以和周公、召公相提并论,就功劳而言,此话不算夸张。但李斯和那“如果”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实际上相隔万里,坚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立场是优秀政治家的基本素质之一,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这一点李斯还差一点,不止一点。
解决了李斯之后,赵高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丞相,现在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为所欲为了,人的欲望都是随着自己的资本不断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了丞相之后自然就想当天下之主了,这个想法虽然最终都没有实现,但至少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
为了检验一下有多少人支持自己,或者说有多少人屈服于自己的淫威,赵先生上演了一场让后人耻笑的闹剧。
有一天,赵老师献给二世一只鹿:陛下,献给您一匹好马。
二世虽没有情商,智商还是有的:丞相,搞错了吧!这好像是鹿呀!
赵高无耻的说道:是陛下眼花了,不信问问群臣?
考验人性的时刻到了。
到底是鹿还是马?这个问题其实有三种答案:是鹿、是马和似鹿似马。意料之中的结果出来了:支持赵高的、忠于二世的和耍两面派等三种人就选边站了。
而赵高只要一种人,就是把鹿当马的人。至于另外两种人,我要让你们做牛做马。
虽然不能确定赵高是不是阉人,但在此我想大喝一声:阉贼。
不过,当一个人的身边都聚满了指鹿为马的人时,可以想想自己又能有什么好结果呢!这个阉贼才不管那么多呢!他只知道耍阴谋诡计,图一时之快。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2167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1-29 18:45:06

更新时间:2019-11-10 11:37:47

评论数:6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