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家长歌(连载)

汉家长歌(连载)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当初刘邦在弥留之际,告诉吕后将来能安天下者周勃也。无独有偶,汉文帝在弥留之际,也告诉自己的儿子刘启:国家有难时,周勃的儿子周亚夫可堪大用。
真的是无独有偶,独的是周勃父子都有大将之才,偶的是周勃父子都是在关键的时候力挽狂澜,更偶的是他们父子相似的命运和结局。
此时的周亚夫虽然没有什么功,但是很有名,这要源于他和文帝的一次“偶遇”。
早在公元前158年,匈奴来犯,文帝调集重兵在长安周围保卫都城,其中有一路归周亚夫率领,驻军细柳。
文帝可能不太放心,有一天闲来无事,就准备以慰问的名义去检查一下防御情况,结果在前两个营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景象:
因为文帝搞的是突然袭击,所以在得知皇帝来了时,将领们是慌里慌张的打开营门迎接皇帝,等皇帝的车队在营内自由自在的溜了一圈之后,又恭恭敬敬的将皇帝送走。
这两个营给皇帝留下的也是是一样的印象:根本就不像军队,大汉要指望你们就完蛋了。
皇帝很失望。
当文帝带着失落的心情来到细柳营的时候,心情似乎更加失落:因为这个军营的守卫连门都不让进,还理直气壮的说什么在军营只知有将军,而不知有皇帝。
最后是周亚夫在见到了皇帝的符节时,才下令打开营寨,等到皇帝一行进入营寨后,还被告知,说话要轻,走路要慢。等周亚夫见到皇帝之后,竟也不行跪拜礼,只简单的行了军礼。
这简直是……太棒了。
皇帝突然从失落变得兴奋,在这里,他虽然没有看到热情,但看到了热血。
看到了军人该有的热血和责任,看到的是一群时刻都处于战备状态的热血军人,看到的是一群令行禁止、军纪严明的高素养将士。你们才是我大汉的军队。
因为他们有一个优秀的将领:周亚夫。
周亚夫,你是帝国的希望,你的前途是光明的。
前途光不光明还不好说,但此时确实是帝国的希望。
其实在叛乱之初,杀晁错之前,周亚夫已经被任命为了太尉,准备抵御叛军,只是当时还没下定决心。如今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只有你了,周太尉,上吧!
当然,只有一个周亚夫是不够的,在这场平叛战争中,还有一个关键角色:梁王刘武。
关键是刘武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文帝的次子,刘启的同母弟,早期被封在代国,后来才被封到梁国。
梁王的身份很特殊,梁国的地理位置更特殊:地处今天的河南东部,安徽和山东部分地区,都睢阳(今商丘)。梁国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叛军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
这么说吧!刘濞想要进京收拾刘启,就必须得从刘启的弟弟刘武的身上踏过去。
刘武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决心:如今大哥有难,我这当兄弟的必须助大哥一臂之力。
最后的事实证明,刘武是对得起他大哥的,为了拉大哥一把,差点把自己都搭进去了。
按照周亚夫的策略,如果和叛军硬碰硬,是下策。上策就是由梁王拖住叛军,周亚夫再趁机率主力绕到叛军的背后截其粮草,叛军就不战自溃了。
果然是上策,意思很明确,梁国就是诱饵,以吸引和拖住叛军为目的。
而且梁王又是刘启同父同母的兄弟,所以无论是从关系、实力还是能力方面,此人都比较靠谱,所以刘启很认可这个策略。
关键是当诱饵是要承担风险的,不但损失巨大,弄不好把自己给诱没了。还有,他愿意吗?
当然愿意,首先他不知道自己的角色就是诱饵。第二他必须守,如果不守或守不住,到时候兄弟俩都得完蛋。关键是守的过程和时间,这很容易出岔子。
叛军已经开始行动了,周亚夫也开始行动了。
为安全起见,周亚夫绕了一下,出武关经洛阳,再绕到了叛军的背后昌邑,到了这里就随时都可以给叛军咔嚓一刀了。
高手就是高手,刀都准备好了,就是不砍下来,他要等一个一刀致命的机会。
在周亚夫绕道和等待机会的这段时间内,可苦了梁王同志了,在这期间梁国很多地方都失陷了,梁王就退守睢阳,继续抵抗,继续发挥着诱饵功效。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这个时候梁王就需要援军了,当然是向周亚夫求援了,但周亚夫没反应。梁王在紧要关头多次求援,周战友在紧要关头多次没反应。
梁王应该是不清楚周亚夫的这个具体战略的,所以在求援不成后,竟然派人到刘启那里去告状,刘启当然知道,周亚夫去救援就会破坏计划,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于是下令命周亚夫支援友军,他知道周亚夫是不会去的。
周亚夫并没有让他失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样一来,锅就让周亚夫给背了,不但因为没有救援而得罪了梁王,在名义上还违反了君命。而刘启那里除了好人做到家,还体现了一把兄弟患难见真情的精神。
梁王果然有两把刷子,他凭着实力和决心最终守住了睢阳城,梁国也保住了,他和周亚夫的关系却没保住。
一切都如周亚天所料,当叛军和梁王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周亚夫这边安排好昌邑的防御后,就趁机南下截断了叛军的粮草。
结果也在周亚夫的意料之中:叛军回攻。周太尉态度很坚定:不战,叛军无奈撤走。太尉的态度更加坚定:追击,最后大破叛军。
周亚夫的这个战略和地理方位,跟当年彭越攻击项羽的粮道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周亚夫没有太多的游击战成份,而是抓住机会给了敌人致命一击,且彻底打败了对手。
所以相比之下,我们的周将军更胜一筹,这就是为什么他这一生就打了这一场像样的仗,名气却超过了他身经百战的老爹,而且在历史中也能排得上名号。
再来简单的说说刘濞这个人,能力不小,问题也不少。他最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不应该有争夺天下的想法,因为他没那个能耐和格局。让他当诸侯王还勉强,要真的做天下之主,那就太勉强了,所以他会失败。
在起兵之后不久,他的那些独断专行和自以为是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其实在吴军中也有不少人才,也提过一些不错的建议,但在刘濞这里,统统都是错的。在他看来,真正的人才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
所以,刘濞的公司刚开张就倒闭了,而且还欠下巨债,只能拿命来偿。
叛乱从开始到最后彻底平定,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刘濞兵败之后,率领残部逃往了东越,最后被当地人给结果了。
至于其他几个叛乱的同伙,被杀的被杀,自杀的自杀,干净利落,一个不留。
七国之乱让刚即位不久的刘启虚惊一场,虽然很快就平定了,但这次叛乱对汉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意义都非常重大。
因为相比于军事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胜利,从此以后,诸侯国虽然没有消失,但他们之前的那种特权却与消失无异。
朝廷趁机收回了封国任免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利,就是说诸侯国的地方官由朝廷说了算,赋税也交给朝廷,以前可都是诸侯王说了算。
现在说白了就是,地还是那些地,王还是那些王,可以保留一套简单的班子,但是不能参与治理地方的政事,算是正式告别了土皇帝的身份。不过,虽然收税的权利被朝廷收走了,但还是可以收一部分朝廷规定的额度,算是自己的稳定收入。
所以,虽然不再是地方豪强,但当一个地方富豪却是绰绰有余。
而且朝廷所控制的地盘,也比最早时期翻了几番。这样一来,朝廷的政令和惠民政策可以惠及到全国大部分地区,也使文景之治的成果达到了巅峰。
问题还是要一步一步解决的,此时的诸侯国虽然没什么权利,但地盘还是不小的,这对朝廷来讲就是一块心病。
是病就得治,刘启只能治到这一步了,而真正根除此病的是刘启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治这个病的药就是大名鼎鼎的“推恩令”,其实就是刘彻为解决诸侯王下的一道诏书。
在推恩令之前,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都是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除了衣食无忧,别的什么都没有。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的爵位还是由嫡长子继承,地盘只继承一部分,其余的地盘就分给别的儿子们,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爵位——比王次一级的列侯。
汉朝规定,列侯的地位与县相当,都隶属于郡。现在明白了吧!除了嫡长子的诸侯国外,其他的儿子们都被朝廷收走了。
如此一来,诸侯国就再也没有与朝廷抗衡的力量了,等持续几代下来,那些所谓的诸侯国可能就只有郡或是县甚至乡那么大了,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小地主了。
曾经要动刀动枪解决的问题,最后刘彻动动脑子就解决了,高。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宿命】

叛乱平定了,平定叛乱的功臣们迟早也要被平定,
这是一种宿命,毕竟像王翦和张良这种明哲保身的高手都属于稀有品种,很显然周亚夫并不属于这品种。
之前说过,功臣因为功劳过大,皇帝就会担忧,这样的君臣关系都很脆弱,一旦出现个居功自傲或性格刚烈的类型,那迟早是要休息的,周亚夫属于后者。
性格刚直并不是太大的缺点,但太过刚直就是大大的缺陷。周亚夫就是典型的宁折不弯的人,而历史中那些宁折不弯的人,特别是那些功臣,最后都还是如愿以偿的折了,而且折得很惨。
往小了说,周同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所致,实际上是政治能力欠缺。
他知道军事是他的强项,但他不知道,政治不像军事一样,一场仗打下来就没结束了,而是从踏上仕途的那一刻起,关于政治的战争就是一仗接一仗,永远都不会停歇,除非生命停歇了。
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早年曾经有人给他看相,说他将来能封侯拜将,但最后却会饿死。
周先生才不会相信这种鬼话呢!因为他爹是侯爵,即使哪天不在了,继承爵位的也是他哥哥,就算他哥哥哪天也不在了,也应该是哥哥的儿子继承,轮到他的可能性并非没有,而是近乎没有。
更让他不相信的是,如果真的封侯拜将,又怎么会被饿死?
事实证明,鬼话,就是太真实,真实得像遇见了鬼,谓之鬼话。反正周亚夫没当回事。
且不说这看相说的是真是假,但周亚夫的人生确实是像鬼打架一样:没希望的事一不小心都有了,当还没来得及享受时,一不小心又都没了。
周亚夫的哥哥因为犯了罪被剥夺了爵位,但文帝念及周勃的功劳,准备再给周家人一次机会,于是选中了周亚夫来继承爵位,这纯粹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不过,即使没有这个馅掉下来,周亚夫也会凭他的实力再挣一个。
在平定吴楚之乱后,又一个馅饼砸下来了——丞相,具体的说是丞相的位置空出来了,没错,此时风头正盛的周兄弟是丞相的合适人选。
在古代,出将入相的人不少,但像周氏这样父子都出将入相的却不多。
没错,他是丞相这个职位的合适人选,但丞相这个工作却不适合他,准确的说,他被这个馅饼砸到了,不,砸倒了。
丞相是百官之长,除了要有高超的业务能力,还得有圆滑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是说这工作除了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外,还吃力不讨好,容易得罪人,像周亚夫这种只会打仗的直性子人士,只会得罪更多的人。
得罪人不要紧,只要皇帝支持你。可周兄弟得罪起人来,哪里还有什么君臣之分?
这跟在叛乱中得罪梁王是多少都有点关系的,梁王有能力不假,但心胸不宽广也是真的,而且当时周亚夫一直都没给他一个解释。为此,梁王没少在皇帝和太后面前“关照”他。
当然不管梁王怎么说,刘启也是个明白人,在刚开始任命周亚夫为相的时候,还是很器重他的,可后来刘启就慢慢的发现:这家伙业务不熟不说,还是一根筋。
一根筋事例一——刘启想废太子,于是问周亚夫。这可是大事,刘启在问的时候,又没有给什么比如眨眼睛之类的暗号,周同志自然是坚决反对。事实上,对周亚夫这种人,眨眼千万次都没用。但刘启的态度很坚决:反对无效。最后太子还是被废了,搞得君臣二人都不高兴。
一根筋事例二——刘启的母亲窦太后,想封皇后的哥哥为侯,刘启表示要和丞相商议。最后找到周丞相,皇帝刚说完,周大人又是坚决反对:当年高祖定的无功不封侯的规定,针对的是所有人,皇后的哥哥也不例外。噎得刘启无话可说,心里当然是不痛快的。
一根筋事例三——匈奴贵族有几个人投降了汉朝,刘启为激励更多的人来投降,所以想封他们为侯,周大人的观点又不一样了,他誓将反对进行到底:投降还可以封侯,你这是在鼓励我们为臣的不守臣节。
这话就太伤自尊了,刘启同志忍无可忍,当众训斥了周丞相:丞相反对无效。
周亚夫也是个倔脾气,哪里受得了这气,反正这些年这个丞相干的也不开心,随后,称病请辞。
刘启顺水推舟:同意。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周亚夫所有的观点和立场其实并没有错,错的是他待在了不该待的位置,做了他认为对的事,他所做事情的对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不合适的位置导致了他做的所有事都不合适,至少刘启是这么认为的。
毕竟是功臣,而且也有能力。辅佐不了我,如果将来能辅佐少帝也可以。
后来在经过多次试探之后,刘启惊奇的发现:这家伙的性格竟然一点都没改,似乎也没法改了。
最后刘启得出了一个结论:此人不能辅佐少主(非少主臣也)。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下一步就该干掉周亚夫了?非也。此时毕竟是太平年代,还不至于此。
刘启的意思也很简单,既然你干的不开心,而且你以后也辅佐不了少主,那就回家养老吧!只要你不闹腾什么事出来,我保证你能安享晚年,但如果你要闹腾,我就不能保证了。
周仁兄并不是一个闹腾的人,但他的儿子就不一定了,其实他的儿子也没什么恶意,主要是想尽一下孝,只是动静有点大。
周亚夫的孝顺儿子认为,老爸就是一个天生的将军,可惜这辈子仗还没打够,于是就偷偷的买了一些甲盾,想在父亲百年之后,让他老人家在地下也能统率千军万马。
可这些甲盾都是违禁品,这属于违法行为。干违法的事不说,保密工作竟然也做得不到位:不给搬运工人发工钱。这下想保密就难了,简直就是坑爹。
结果,那些讨薪无果的工人们就告周亚夫谋反,这可是人证物证俱在。
这还得了,刘启下令,抓起来审问。
谋反是对付功臣百试百灵的妙药,看来那些民工也不是普通人。只要有人告你谋反,不死也得让你生不如死。
其实也怪不得谁,本来帝王对有战功的人就很敏感。只要有风吹草动,宁可错杀,不可错过。
我周亚夫何许人也,怎么可以受如此羞辱,被投入监狱后就自杀未遂,于是拒绝回话,拒绝吃饭,最后也心甘情愿的饿死了。
这是结局也是命,是他和父亲同样的命,同样出将入相,同样功高震主,又同样被告谋反而被下狱。不同的是,周亚夫更惨,更悲情。
因为他爹最后从监狱里出来了,而周亚夫却没能出来。
周亚夫死了,他曾经的战友兼对手梁王也没好到哪去。刘启曾经放过话,说在百年之后,要将皇位传给弟弟,可能不是在很正式的场合说的,所以说的人和听的人都认为是忽悠的,但听的人肯定还是兴奋的,如果说听的人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不管有没有想法,刘启肯定认为你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有一点点僭越的行为,哪怕是有一点倾向。都会引发皇帝的猜忌,而梁王又不是一个低调的人,最后的误会不可避免。
误会只会加重猜忌,刘启也没把自己的兄弟怎么样,可他的猜忌和不满让梁王如履薄冰。毕竟他自己也干过一些暗杀人的事儿。
对梁王来讲,被暗杀的可能性并不大,但说不定哪天会有一道诏书下来明杀(赐死)可就不一定了。久而久之,梁王最后郁郁而终。
好了,该解决的事都解决得差不多了,该解决的人和不该解决的人也都解决了,相较于他老爹,刘启确实折腾了一点,但不管怎么折腾,他都坚定的奉行一条原则:折腾谁都不折腾老百姓,而且在他的治下,老百姓过的相当滋润。
滋润到什么程度,前面说过了,这里就不介绍了,总之一个字——富。
富不代表强,但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强。所谓强,并不是一定要称霸天下和征服所有想征服的,而是让别人羡慕你的文化,忌惮你的实力,至少没人敢欺负你。
此时的汉朝正是富而不强,因为还在不断的被人欺负。而想要不被欺负就得展示自己的实力,当然是解决掉欺负你的人,至少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要面对或者解决对手,实力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勇气,一个国家的勇气,一个统治者的勇气,而刘启因为长期的妥协,把他曾经可能有过的勇气,消磨得如今已不知勇气为何物。
所以他必须要一位有勇气的继承者,此时帝国也需要一位有勇气的统治者。
老天对汉帝国是眷顾的,当这个国家很穷的时候,就出现了会致富的统治者。当这个国家需要强大的时候,强者又应运而生。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十五章 汉武帝

【即位】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在众臣的反对声中废掉了太子刘荣,同年立王夫人王娡为皇后,王娡的儿子就立为了太子,此人就是刘彻。
这是经过复杂政治斗争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有人会笑,比如王皇后母子;也有人会哭,当然是前太子刘荣,但哭的最厉害的是他的母亲栗姬。
经常说朝堂的政治斗争复杂而残酷,而后宫的斗争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后宫斗争的范围看似较小,但背后的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却很多,因为后宫的斗争最终关系到的是统治者的人选,说白了关系到的是国家的将来甚至存亡。
简单说,后宫的斗争核心就是:一大群女人围着两个男人的斗争,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帝继承人,继承人就是太子。但能不能成为太子或太子能不能顺利继位,这就是斗争空间。
可皇帝只有一个,竞争空间不大,斗争空间却很大,非常大,所以其残酷性可想而知。
皇帝如果只有一个儿子,问题倒不大,好歹就他了。可如果没有儿子或很多儿子,问题就很大。
景帝的烦恼就是儿子太多,按理说应该也好办,立嫡长子就可以了。没有嫡长子立庶长子也可以,景帝就是这么做的,可其他儿子的妈妈们并不甘心,妈妈们背后的政治势力更不甘心,这就注定了这场斗争比较热闹。
刘彻的母亲王娡深知斗争的激烈和残酷,加上她有点手段,所以她赢了,笑了;而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认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是太子,而自己又深得皇帝宠爱,儿子是将来的皇帝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可她不知道,钉上的钉子也是可以拔出来的。因而她不知道危机的存在和将来的不可预测,加上她又没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她最后输了,哭了。
栗姬就是一个可能很漂亮的普通女人,只可惜她待在了不普通的地方,这就注定了她的结局很不普通——悲惨。
在说栗姬前先说说景帝的第一个皇后,也就是立王娡为皇后之前的那位——薄皇后。
薄皇后是文帝的母亲薄姬的族人,可能薄姬也是为了培养自己家族的力量,在刘启刚为太子的时候,就指定了这位薄姑娘为太子妃,算是由父母包办的政治联姻。
年轻人刘启当然不能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但此时的刘启并没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可他有追求爱情的想法和机会。没错,他已经有了爱的人,此人就是栗姬。
据说刘启在娶太子妃的当天晚上,就去找栗姬了,实在是不像话。但也见得他对太子妃是何等的没感觉,对栗姬又是何等的爱!
等刘启即位之后,薄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这位太子妃就成了薄皇后。因为有太皇太后罩着,薄皇后倒也相安无事。
此时的刘启对薄皇后仍然是没感觉,对栗姬的爱依然执着。
关键是这薄皇后一直没有子嗣,而栗姬却很嚣张,一连生了几个儿子,这下薄皇后就危险了。
对于一个皇后来讲,如果没有子嗣,地位是不稳的,如果还没有皇帝的爱,地位就开始晃了,但因为有太皇太后在,薄皇后的地位虽然在晃,但是还倒不了。可太皇太后迟早要不在的呀!然后呢?
到了公元前155年,太皇太后去世,随后景帝就立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刘彻为胶东王,偏房这边热闹非凡,正房那边冷清异常。
至此,三无人员(无子嗣、无保护伞、无爱)薄皇后,说再见只是时间问题了。不,是再也不见。
公元前151年,废薄皇后。
毕竟也是十多年的夫妻,到别宫去安享晚年吧!当然没安享多久就去世了,算是郁郁而终吧!
薄皇后从被立为太子妃到被废,从头到尾都是一颗棋子,一颗尴尬到弃又不能弃,留着又无用的棋子,她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和人生,只因为她姓薄。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如果不出意外,栗姬就应该是皇后了,她也是这么想的。但能不能当上,得看她有没有从薄皇后哪里吸取教训了。
她当然还是从薄氏那里学到了一些:儿子的重要性。
但并没有吸取教训:皇后都可以废,更别说你不是皇后了,而且你能生儿子,别人也可以生。
还有一点就是,她不知道,所谓的宠爱是有保质期的。她也不知道,儿子当了太子并不是最后的结果,因为太子可以是将来的皇帝,也可以不是。
任何的事情,时间太长就会存在变数,栗姬命运的变数就来自于皇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
作为皇帝的姐姐当然知道宫中的那些套路和游戏规则:政治联姻可以让权利和财富最大化。所以她想和栗姬联姻,把自己的女儿陈氏许配给刘荣,而成为太子妃。
按说这是门当户对,也为太子以后的顺利继位上了一道保险,但这栗姬根本不上道。
栗姬只知道,皇帝没有以前爱她了,那是因为身边美女多了,之所以美女多,那是因为刘嫖女同志长期提供货源所致。
刘嫖,还想跟我成为亲家?做梦!
栗姬几乎不假思索的拒绝了长公主的提亲,在有的斗争中,当不具备足够力量的时候,就要学会妥协,连皇帝都是如此,更何况你一个妃子,当你拒绝向更大势力低头的时候,就势必会被对方所吞没。
这还得了,我可是皇帝的姐姐,弄得像是只有你能给皇帝生儿子一样,既然你不给面子,那就别怪我没给你机会,后面想巴结我的人还排着队呢!
刘嫖也是有要求的,经过排除法后,她选中了聪明伶俐的胶东王刘彻,重要的是母子二人也都很得皇帝宠爱,更重要的是,刘彻的母亲王娡会来事儿。
在宫中长大的刘嫖,别的本事可能没有,对于后宫的那些套路,她还是手到擒来的,要解决栗姬这种头脑简单又任性的女人,根本不用废太大力气。
其实她要选的并不只是女婿,而是太子,是将来的帝王,她有这个资本,也有这个能力。
王娡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为了表示诚意,还追加了一笔交易,还将自己其中一个女儿嫁给了刘嫖的一个儿子,算是亲上加亲。
至此,刘嫖和王娡的政治联盟正式形成了。
此时的景帝宠爱的人已是王娡,和栗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再加上刘嫖时不时的加点佐料,栗姬的处境是越来越危险,但还没到悬崖边,因为刘启对她还没完全死心。
有一次,景帝感到不适,就把栗姬叫到床前,可能有点托孤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是对栗姬的试探。
景帝对栗姬说道:待我百年之后,你一定要善待其他的妃子和她们的孩子们,意思很明确,要求也不高:只要你不使坏,你就是皇后,以后就是皇太后。
栗姬要是有这个觉悟那就不是栗姬了。一想起那些女人就来气,要我照顾她们?休想。听到刘启的话后,她不但不同意,还出言不逊,甚至大有以后要将这些女人一网打尽之意。
栗姬已经到了悬崖边,是她自己走过去的。
现在只差一个人来推她一把了,推她的人并不是刘启,而是她的竞争对手王娡。
这位王女士可是有背景的人士,她的母亲是楚汉相争时的燕王臧荼的孙女,王娡后来在母亲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位普通人。再后来因为一看相人士的功劳,在母亲一系列的操作之后,王娡飞出山窝来到了太子宫,顺利的成为了二婚人士。
因为王娡会来事,很快就抢走了刘启对栗姬的爱,主要是她还很有手段,此时她决定完成对栗姬的最后一击。
王娡趁着刘启对栗姬有怨气有怒火的时候,准备往火里再添点柴。于是暗地里派人向皇帝进言:请求立栗姬为皇后。刘启的反应很快:杀了此人。
这一招太狠了,可后宫不就是这样吗?你不下来我怎么上去。至于你下去了会怎么样,我就不管了,不过遇到个别不厚道的还会踩上一脚。
母亲闯了祸,儿子也跑不掉,公元前150年,景帝正式废掉太子刘荣,可怜而器小的栗姬还没等别人动手,没过多久她就先走一步了。
母亲的命运很差,儿子的也不会好,刘荣被废了以后,就被封为了临江王,最后也因为一次必然多于偶然的“误会”而去找他娘了。
同年立王娡为皇后,刘彻为太子,王氏母子笑到了最后,还有一人笑得也很开心——刘嫖。
公元前141年,刘启在弥留之际,为十六岁的皇太子刘彻提前举行了成人礼(汉代的成人礼是二十岁),交代完了之后景帝就去世了,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
这位年纪轻轻的天子即将开始他的征程和传奇,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来临。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先解决内部问题】

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帝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巅峰,但其它方面还很弱,此时就需要一位有能力有理想的统治者,来运用这种经济上的强大,将国家的文化、政治和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推向巅峰。
很有想法的刘彻再合适不过,刘彻即位标志着无为时代的结束,一个有为时的开始。
此时的有为,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折腾,可折腾也是有区别的:一种是瞎折腾,往死里折腾;一种是会折腾,往活了折腾。
刘彻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他无疑属于后者。对于刘彻的折腾,往俗了说就是烧钱。
纵观刘彻的一生,在个人喜好方面,在国家有必要和没必要的开支方面,他确实烧了不少钱,虽然也花了不少冤枉钱,但更多的是为了如何让国家变得强大,而将“汉”深深的烙进历史和文化。
这需要一个过程,而过程的开始往往都是艰难的。
虽然有为的统治者出现了,但无为的时代并没有真正结束,因为黄老之学的见证者和忠实支持者还在。
此人就是太皇太后,也就是刘彻的奶奶窦氏,这个时候还是她说了算,应该说是,她在最后活着的时候,都是她说了算。
但刘彻已等不及了,也迫不及待的要施展他的抱负。
太冲动了,他认为皇帝就是老大,却不知道,皇帝也可以是二把手,比如现在的他。
但他努力的想成为一把手。
但凡是有理想的君主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刘彻更是如此,他不但希望天下贤才都能为朝廷所用,他更希望有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即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40年,刘彻下诏,令大臣们举荐贤良方正极谏之士,以示朝廷广开言路、求贤若渴的诚意,这些人可以直言朝廷和皇帝的过失,然后根据才能的高低授以官职。
所谓贤良方正之士,就是有才能有品德的人,这是汉朝选举人才的方式之一,后面会讲到。
人才已经有了,年纪轻轻的刘彻准备大干一场,随后重用了几位他认为可以的人。这几个人和所任的官职可都是重量级的:窦婴(太皇太后的族人)为丞相、田蚡(皇帝的舅舅)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前两位是外戚,后两位是非外戚。
重要的并不是这次官员的任命,也不是这四个人是否是重量级,而是此四人都是推崇儒学的人,就是儒生。
朝廷几个头号人物竟然都用儒生,你这是要向你奶奶叫板吗?
奶奶也是有原则的,当然也是有城府的,知道此事后,态度非常坚定:没有态度。
没有态度就是默认,但默认并不就是支持刘彻的折腾,而是还没有碰到她的底线。
窦老太太虽然不喜欢儒家,但只要你们不太过分,我就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文景时期也有很多儒生参政。但如果太过分,不管是姓刘还是姓窦,一个都别想跑。
可是不过分怎么改革?不改革又怎么干大事?过分的事是不能让亲戚们出头的,于是勇敢的御史大夫赵绾站出来了。
在刘彻阵营根基未稳的情况下,赵大人以自杀式的方式向窦老太太的权威发起了挑战, 他竟然上奏,说以后国家的政务没必要再向窦太后奏报。
与其说是赵先生很勇敢,不如说是刘彻阵营对挑战老太太权威的一种尝试,不过失败了。
既然你那么的不想活,那我就成全你,这次窦太后是认真的:勃然大怒。枪打出头鸟,不过老太太要打的不是一只,而是一群。
没错,窦奶奶精准的抓住了这次机会,趁机一锅端:赵绾和王臧这两个非亲戚人士,抓起来下狱,最后自杀。另外两个亲戚就客气一点,全部免职,准确的说是暂时待业在家,毕竟是亲戚。
如此一来,窦老太太就亮出了底牌:任何人触碰我的底线都不行。
文景时代,帝国的经济在达到巅峰的同时,国内的社会矛盾也达到了巅峰,而要调和这种矛盾,清静无为显然是办不到的。这样一来,阶段性的黄老之学是时候说再见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在汉初以来,一直都很有份量的儒家就开始跳出来了。需要说明的是,刘彻也因为受了这一学派的影响而成了儒学的推崇者。
关键是在封建时期,在当时的背景下,特别是对统治者来讲,儒家比道家更实用,因为它强调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和君权神授,这不正是刘彻所需要的吗!也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必须具备的。
这次的改革刘彻是着急了点,但也让他看到了窦太后的力量,和守护黄老之学的决心。所以没事别招惹她。
改革虽然失败了,儒家的建明堂、改正朔、易服色等工程也都叫停了。但刘彻很清楚,这些都是他需要的,也是帝国所需要的,但他目前需要的是妥协,是再等等。
不会太久。
对窦老太太来讲,挑战黄老之术不能接受,挑战她的权威更不能接受,因为她有了权威才可以守护过去。
守护过去,是因为她见证了无为而治的好处,也因为她想给自己的子孙多积累一点财富,可能更多的是对丈夫的怀念,能守几年是几年吧!
确实没坚持几年,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后窦氏追随丈夫文帝而去,跟她一起去的还有黄老之学,她兑现了她的诺言:坚持黄老之术到了最后一刻。
祖母走了,对刘彻来讲,是悲痛,也是机会,他已迫不及待,祖母走好。
终于可以按照我的方式去做想做的事,做该做的事。
公元前134年,刘彻诏令各地向朝廷举荐贤良文学之士,遂向全国各地贤才征求治国方略。
一个叫董仲舒的儒生,以贤良参加了皇帝的策问,面对皇帝的策问,董先生以三篇策论作答,这就是历史中有名的三策三答,因为首篇谈到了天人关系,所以历史上也称“天人三策”。
这次的对策意义极为重大,既体现了帝国统治思想的变化,也决定了儒家的龙头地位,甚至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思想文化发展。
对策的内容复杂且全面,作一个简单的归纳就是:天下皆以中央朝廷为中心,以天子为中心,还将天子和王权给神化了。
儒家真是个好东西呀!推崇儒学,从我开始,我还得向天下人推崇推崇。
史书记载,从这一年开始,刘彻听取了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就是罢黜了除儒术以外的所有学术。千百年来都是这么认为的。
事实证明,历史悠久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观点。
之前说过,汉初的无为而治是道家成份居多的一种百家的糅合。如今董仲的思想主张,也是儒家成份居多的一种百家糅合。
而在汉之后,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早已不是战国时期一个单纯的学派,而是经过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形成的更实用更有包容性的思想体系。
这个时候的儒家,就好比武林中的一个门派,在经过无数实战和吸收了各家所长之后,成为了武林第一大派,这一派系自然就成了武林盟主,这武林盟主不但能叱咤武林,还兼任朝廷的金牌打手。
从此,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了国企——国家统治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的主流思想,甚至成了文化正统的象征。
所以,推崇儒学不假,罢黜百家不真。只是在推崇儒学的同时,百家的同志有点被冷落的感觉,这种冷落感也可以理解成某种程度的抑制,但绝不是罢黜,因为必不可少。
此时儒家思想里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也被认为是文化糟粕的东西: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五常(仁、义、礼、智、信)。尤其是那“三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就有了法家的影子了。
儒家之所以笑到最后,根本原因还是实用,如何实用?因为儒家本身不但提倡尊崇天子,而且还有点强制性的使天下人都尊崇天子。
这一点,无论是对天子,还是当时的时代,真的很实用。
在这里就得再聊一下具有强烈的强制性的法家了。秦朝是以法家为主的思想治国,之后法家那一套从未放弃,也无法放弃。
汉建立以后,不管是汉初的黄老之学,还是后来的儒家治国,都提倡刑德兼行,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家,想要治理国家,都离不开法家。
即使是董仲舒提出的那一套,也离不开儒法结合,而这种模式也成为了以后的固有套路。
就算是在今天,也有这一套的影子。
那我们就深入的了解一下法和儒的亲密关系吧!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人类自建立了适合自己的游戏规则和社会秩序后,其文明的进步就需要维持和发展这种秩序。百花齐放的思想文化,在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漫长而激烈的淘汰赛后,儒家和法家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如果非要将这两家分个冠亚军的话,那就是儒家以微弱优势获得了冠军,因为儒家的主张更能让人接受,特别是皇帝。
这么说吧!儒家,让人乐意接受;法家,让人不得不接受。这就像两家本身不同的性质一样。
所以儒家更受欢迎,名气也更大。
前面讲百家的时候讲过,儒家的引导教化是以自觉为主(后来也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法家则是彻彻底底的强制。
教化的目的是在提高人的知识面的同时,还能塑造个人正确的价值观,让人明白是非对错而自觉的不去犯错。即使后来有了一定的强制性,仍然是以自觉为重,这就是传说中的德治。
社会的秩序确实需要引导和自觉,但如果完全靠这个,纯属扯淡。
就好比今天,就算所有的人都是清华和北大一类的高材生,要指望他们自觉,那就只能等着天下大乱。
法家用刑罚来告诉你,想要使人不犯错或少犯错,就必须得为犯错付出相应的代价,让人长点记性,当然也可以狠一点,这就是所谓的法治。
古代的法和今天的法虽然有很多的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努力的让人去遵守包括律法在内的所有社会秩序,这也是法的根本所在。
儒和法两者虽然区别不小,却也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刘彻时期的儒家在取得了老大的地位后,法家就注定成了配角,这两家的关系,可能只有后来汉宣帝的那句话,才能解答个中奥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这不只是汉家的制度,而是整个封建时期、整个历史、整个人类的社会制度。
关于儒家的那些事儿到此为止吧!在经过不懈的斗争和努力后,儒家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已经确定。
可是要积极有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光有思想是不够的,还得有人,人才。
刘彻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刘彻的一生中,除了个别的任人唯亲外,大部分还是遵守了任人唯贤的原则,在即位之初,他就已经展现了这方面的格局。
也正是因为这种格局,才使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在刘彻时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再啰嗦两句,刘彻时期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在科举制还没有进化出来的汉代,人才的选拔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征辟(察举为主,征辟为辅)。这些制度虽然漏洞很大,但在当时已是最先进的了。
还有一种任子制,看这个字面意思就能看得出来,在任何时代都有,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制度,就是以地方的郡国和中央官员为单位,向朝廷举荐人才,经过考核后量才录用。这种制度在汉初就有了,在刘彻这里得到了细化。
察举制里的科目有很多,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岁举和特举。
岁科又分为很多小科目,其中以“孝廉”一科最为重要。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和勤政廉洁,这是当时选择官员的一个基本标准,虽然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试想一下,一个官员如果孝顺、勤快又廉洁,自然不会太差。就算能力不足,至少不害百姓。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记得,诸葛亮骂王朗的那一句:当初你举孝廉入仕……
特科也有很多小的科目,其中以贤良方正最为重要,前面讲过,贤良方正讲的主要是人品和能力,有时也称贤良文学,这里面又多加了一点:学术。当然是以儒学为主的学术。
这就慢慢的有了科举制的味道了,不急,慢慢来,慢慢的进化。
所谓征辟制,跟察举相反,是一套自上而下推选的制度,简单说就是分为征和辟。皇帝直接征召和征聘那些有能力有名望的人来当官,称为征;中央高官和地方官员征聘的人才,称为辟,也称辟除。就是那些有权力的官员可以自行任用官吏,如果感觉还可以,就推荐给朝廷。
在太平之世,征辟作为察举的补充是可以的,但在皇权旁落时期或在乱世,那就危险了,因为位高权重的官员就可以合法的打造自己的队伍。
好的人才给朝廷干嘛!自己留着用多好,后来的曹某某和司马某某就是这么玩的。
总之,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大概就是皇帝特召和官员推荐,虽然没有后来的科举制那么科学,但按辈分来讲,应该是科举制的爷爷辈。
好了,内部的问题就先到这里吧!准备工作做好了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刘彻想做的事就是,将汉帝国打造成一个真正强大的王朝,最好能在自己手上达到盛世。
力量,刘彻已经具备了,也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他将面对真正的对手——匈奴。
他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尝试性出击】

在公元前135年,匈奴这个邻居可能又缺吃少用了,名义上派人来汉朝请求和亲。
为什么是名义上的,因为实际上就是来要钱要女人的,当然匈奴也会拿点比如牛羊之类的土特产过来,不过只是意思一下。
刘彻让群臣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按惯例来讲,这次的讨论毫无疑问的结果就是同意。
没错,这次的结果确实是同意,但不是毫无疑问。
因为有了不同的声音:主战。此声音出自大行令王恢(九卿之一)。
当国家具备了这种实力,皇帝又有这个想法,自然就会出现这种声音,刘彻需要更多的这种声音。
因为这次的讨论中,主和的声音更多更响亮,主和的代表人物是御史大夫韩安国。
此人是个元老级人物,曾参与了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此时的韩先生算是职位高、威望高加上可能声音的分贝也高,于是振臂一呼:主和,主和……
王恢很孤独,主战派虽然输了,但已经有了自己的山头。
其实你并不孤独,因为你有一个支持者,一个就够。没错,这个人就是皇帝。
皇帝和王恢一样,需要一个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公元前133年,在马邑有一个叫聂壹的商人,可能是想建功封侯,也可能是一片爱国之心。他找到了主战派王恢,通过王恢将自己的意思告诉了刘彻。
大概意思是,匈奴一定要打,但深入草原去打,风险太大,那我们就来个诱敌深入,然后打伏击,将匈奴一锅端。
至于怎么操作,我来负责诱,你们负责端。
毫无疑问,聂壹是有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的,他的策略简单理解就是:诱敌,围歼。
这正是刘彻需要的,以最小的风险和代价解决匈奴。在理论上,这个想法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没有实践过的理论,终究只是理论而已。
你那边已经想好了怎么打,我这边还没确定打不打。
没错,还是要让朝堂上那些耍嘴皮子的人讨论一下,舆论还是很重要的,但这次的刘彻更有信心,更有把握。
所谓讨论,无非就是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战斗,最后再由他这个主战派来拍板,就是说只要主战派不是处于太过分的劣势,他都可能成功。
主战派的代表还是王恢,主和派的代表依然是韩安国,但这次韩先生可不能一呼百应了,因为主战派是有备而来。
打嘴仗的内容还是纠结打不打,主和派还是坚持如何如何不能打,而主战派因为有了聂壹的存在,不但主张可以打,还提出了该怎么打。关键是皇帝已经准备好了,必须打。
韩安国也懒得跟你们争了,等失败了你们就老实了,反正这一步迟早也是要走的,就这么着了,打吧!
刘彻还是挺善解人意的,打匈奴虽然是主战派的事,但主和派毕竟有那么多人,总不能让他们都闲着耍嘴皮子吧!所以也得出人,就韩安国了。
意思很明确,那些主和的都给我闭嘴,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论资历还是实力,这韩安国确实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为了表达对韩大人的重视,出击匈奴的将领都受他节制。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虽然如此,在刘彻看来,王恢才是真正的关键和希望。因为作为主战的王恢,知道此战对他和皇帝乃至国家的重要性。关键是这家伙也很有信心,而且他把这种信心传递给了刘彻,但打仗这个事儿,光靠信心事不够的。
一个人再有信心和把握,当他第一次做一件事的时候,在内心深处,他对未可知的结果其实是茫然的,而在这种时候,只有成功才能抵消这种茫然。
刘彻和王恢都需要这种成功,可是,急迫于成功的心理就会让人抱有过高的期望,而期望过高……下一句都知道了,失望会很大。
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由韩安国和王恢等五位将领率领,都隶属于韩安国,除这两位外,其他三位也点个名,以后或多或少的都会提到,分别是公孙贺、李息和大名鼎鼎的李广。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与此同时,双重间谍聂壹也出发了,按计划,聂壹以做生意为名见到了匈奴单于之后,就先把汉朝骂了一顿,然后为了表示投降匈奴的诚意,愿意献出马邑作为见面礼,到时候希望单于派大军接应。
此时匈奴的单于是冒顿的孙子军臣单于,草原人民能当上老大的都不简单,这位军臣同志就不简单。
在军臣看来,聂壹只是个利益至上的商人,而且当时的双方有很多像聂壹这样的人。所以军臣坚信,这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接白不接,我们约个时间吧!
聂壹先行,军臣派十万大军殿后,一切按计划进行,匈奴大军经武州塞(今山西武州地区)入关,先派使者随聂壹进入马邑地区,等接到聂壹得手的信号后,再派大军接应。
汉军这边也都在按计划进行,由韩安国率主力埋伏在马邑周围的山谷中,只等匈奴大军入瓮。
而王恢等人则率领三万多人,从代郡(今河北蔚县地区)往西进军,准备从侧翼切断匈奴的退路,这就有点关门打狗的意思,但前提得是受了伤的狗,要不然王恢搞不定,所以他这个角色很重要。
其实王恢的底气是不足的,因为他知道,对手是匈奴。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但计划往往最后都败给了变化,哪怕是一点点的变化。
不过匈奴这边还是一如既往的顺利,当匈奴使者看到马邑的城楼上挂着一颗头颅是,他狡黠的笑了:这是马邑县令的头颅,也是聂壹得手的信号。马邑已是囊中之物。
事实证明,聂壹同志就算改行到情报部门工作,他也会干得很出色,他将商业和间谍工作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回报。
成本就是一颗人头,还是个假的,应该说,人头是真的,但不是县令的,而是一个囚犯的。
但匈奴都认为这是县令的人头,这就是聂壹的利润。
相比聂先生的出色表现,汉军这边的表现很不出色。
这边的埋伏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顺利得像是一场演习,战争搞得像是演习,说明太假,太假了就会露出破绽。
军臣单于得到了聂壹的情报后,就率大军迅速向马邑挺进,财富、女人和城池已经在向我招手了。
近在咫尺的猎物并没有让军臣放松警惕,当他的大军行进到马邑城外一百多里时,也就是快到汉军伏击圈的时候,军臣已经嗅到了杀气。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匈奴人很蛮,但是不傻,他们可是这条路的常客,以前他们来,这里的人和畜就像看到土匪进村一样四散奔逃,而今天土匪们看到的只是牛羊乱窜,却看不到半个人影。
不对劲,抓个人过来问问不就可以了。
看来匈奴人还是懂兵法的,至少知道情报的重要性,随后派军攻打汉军的一个据点,抓了一个小人物:尉史。
世上的很多大事都是毁在小人物手上,有的小人物确实该死,有的却很无辜,比如这个尉史。
尉史兄弟肯定是知道这个事的,但他可能不知道,此刻双方已经是战争状态,所以面对匈奴的弯刀,他把所知道的都说了。
军臣听后又惊又喜:得到了尉史兄弟,真是上天不亡我呀(吾得尉史,天也)!
史料记载,匈奴大军撤走后,韩安国很久才知道匈奴撤走的消息,马上改变作战方案,率军追击……没追上。
这种说法就是糊弄人,作为军队的统帅和负责伏击的指挥者,对敌军的动向和行军进程应该了如指掌,更何况敌人都快到了你的包围圈,什么时候撤走的你能不知道?说到底还是不太想打。
而王恢那里更多的是不敢打,从王恢的行军路线和作战任务来看,对匈奴何时入关和撤走的动向也应该是清清楚楚。
可能他也有自己的苦衷,本来是截击匈奴溃军的,如今却变成了迎战主力。以三万包括一定数量的骑兵,去打十万骑兵,无疑等于自杀,就在他犹豫是去自杀还是保存实力的时候,匈奴已经走远了。
既然走远了,那就追吧!抢点东西也可以,可别人是有组织的撤退,你除了跟在后面吃灰,能抢到什么呢?
就这样,辛辛苦苦策划的战略,几十万人好不容易鼓气勇气想来扬眉吐气,结果跑来跑去白忙活了一场,连匈奴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像一场演习,一场很丢面子的演习。
军事战场白忙活了,政治战场可不能白忙活,这锅得有人背。
在皇宫中等待战报的刘彻,本以为可以等到多少都有点让人振奋的消息,结果却是很气愤,很失望。
除了气愤,他还担忧,我费了这么大的劲,花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你们却领着几十万人去边境旅了个游,我颜面何存?
一想到王恢的信誓旦旦,刘彻就气不打一处来,等到王恢回京以后,就让他去了该去的地方:监狱。
刚开始王先生还作一些辩解:如果……就是……;与其……不如……。后来……竟然向丞相行贿。
看来王大人的觉悟确实不高,好歹你也是混官场的,这么多人盯着你,已经不是送钱可以解决的事了,一点都不干脆。
相比之下,刘彻的态度到很干脆:你就是畏敌,好歹你也给我抓个俘虏回来,我也好有个说法,可你们连匈奴的一根毫毛都没碰到,朝廷颜面何在?你若不死,我如何向天下人交待(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王恢终于明白了:忙活了半天,还是要自行了断,早知这样,当时在马邑的时候就该自杀,可能还会落个“是条汉子”的名声,至少会有抚恤金。
这就是历史中的马邑之谋,都说王恢是此次事件中的无辜牺牲品,是牺牲品不假,说是无辜还不一定。一定的是王恢的想法和报国之心,不一定的是他的勇气和决心,还有他的能力也略有不足。
不过最根本原因还是与匈奴干仗的火候没到。
这火候现在就差一把柴火,而王恢就是这把柴火。
加了这把柴之后,两国就被烧到了战争状态,同时也烧起了刘彻的决心。
如今已经没有了退路,两家之间的恩怨,只能用战争来解决。
我已经准备好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出击】

自刘邦在平城被人家围了一次以后,之后的几代君主就开始忍辱负重、养精蓄锐,可是忍得久了就变成了习惯。
腰弯得太久了,就很难挺起来了,文景二帝尤其如此。
可刘彻从来都不是一个愿意弯腰的人,也不习惯如此,他更习惯四海臣服和万邦来朝,当然也包括匈奴。
他的老爸和老爸的老爸,除了给他留下了堆积如山的粮食和似乎怎么也用不完的财富,还给他留下了有钱都买不来的、可以和匈奴一决高下的遗产——战马。
都知道,中原军队对抗游牧骑兵的方法有很多,但最有效的还是以骑对骑,刘邦至刘启几代统治者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时刻都没有忘记养马这个事,等到了刘启后期,官方控制的马匹就已经超过了三十万。
这就是资本,就是实力,这些也带给了刘彻莫大的决心和勇气,可以说是万事俱备了,可是还没有东风——信心。
信心这东西太神奇,一场胜利就可以让人的信心傲视天下,一次失败又足以让你回到解放前而萎靡不振。
此时的帝国什么都到了巅峰,就是信心还在谷底,对刘彻来讲,只需一场胜利的召唤,他的信心就可以瞬间达到巅峰。
哪怕是一场小小的胜利,就足以激发帝国的信心,足以打破匈奴不可战胜的魔咒。
马邑之谋后的刘彻似乎也明白了,匈奴确实不好对付,想一次性解决是不太现实的了,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后,一次一次的解决。
你准备好了,对手却已经开始了。
自从上次被汉朝耍了一把后,匈奴并没有很气愤,似乎很兴奋,因为没有了盟约的束缚,他们以后就可以肆无忌惮,加上草原兄弟强烈的报复特性,他们来南边就像到邻居家窜门一样简单和频繁。
公元前129年,匈奴一如既往的南下,而刘彻却一反常态:出门迎接。不,出门迎击。
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刘彻派了四位将领,各领骑兵一万,从四个不同的地点和路线向北迎击匈奴。
这四位将领中有两位是参加过上次的马邑之围的: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车骑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还有两位新手:车骑将军卫青从上谷出兵,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
而创造奇迹的一般都是新手。
这次出兵的意义极为重要,刘彻也极为重视,从出兵的策略就可以看出,兵分四路是有利有弊,甚至是弊大于利。因为兵力分散,一旦被敌军各个击破,四路可能就变成无路了,后来明朝的萨尔浒可能是受了这次的启发,也派了四路,只是没有从这次中吸取教训。
其实这次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四路被干掉了一路。
而刘彻看到的却是利的一面,为了他心中的那个目标,再大的损失也在所不惜。在他看来,如果合兵一处,碰到了匈奴也不一定能打得赢,搞不好全没了。如果碰不到,那又是白跑一趟,刘彻已经丢不起这个人了。
兵分四路,机会就多了四倍,一万骑兵不算太强,但也不弱,遇到了主力自然干不过,但遇到个小部落什么的,那就发了。
现在明白了吧!不需要大胜(也没法大胜),要的只是一个大好的开始,四路,总有一路会有收获吧!
准确的说,只需一场小小的胜利,哪怕只是提几个匈奴的人头回来,就赢了,赢回了一样将来能决定战争走向的东西,还是信心。
这是一招险棋,险,证明有可能。
刘彻虽然有了接受噩耗的准备,但他仍希望有个好的开始。
前线来消息了,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不好也不坏。
公孙贺带着一万骑兵观光团,去草原领略了一下草原风光就回来了,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却也一无所获。因为没找着敌人,这也是和游牧军队作战死穴之一。
而公孙敖和李广找是找着了,可是找着了之后,他们就后悔了,因为打不赢,这是死穴之二。
结果前者很干脆:损失大半;后者很利落:全军覆没。不过,我们的李将军报着宁死也不当俘虏的精神,在全军覆没后,一个人千辛万苦的跑回来了。
这两位仁兄,竟然还敢回来,因为如此败绩,按律当斩。他们之所以敢回来,因为汉朝还有个规定:花钱买命。像他们这个级别的,钱就得够数。结果命是保住了:贬为庶民。
这两位仁兄暂时的结局就这样了,先当着老百姓吧!以后有机会的。
四路废了三路,还有卫青那一路,估计是没戏了。
估计的往往都不靠谱,前面说过,和游牧军队作战的死穴是找不着和打不赢。但因为后勤补给和兵种的原因,还有第三个死穴:打不远。
这次虽然都是骑兵,但也不能打得太远。
对普通的将领来讲,处处都可以是死穴,对高手来讲,处处都可以打通任督二脉,卫青属于后者。而且他也知道此次作战的意义非常大,这就使他多了一份必胜的决心。
其实卫兄弟找得也很辛苦,但他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到位,他不但打通了三大穴,还打通了第四大穴:打得准。
他知道这万把人不能跟敌人大打,所以要选择一个不大但又很重要的目标,打出大的作用来,他精准的找到和选择了匈奴人重要的祭天之地——龙城。
龙城相当于匈奴人的首都,因为龙城太远,所以防守薄弱。匈奴人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不怕死的跑这么远。能想敌人所不能想的人,才是高手。
结果杀敌七百于人。
杀敌七百对战争而言真是个是小数字,但对在长安已经到了绝望边缘的刘彻来讲,这是个天大的数字。
从此以后,匈奴不可战胜的魔咒正式被打破了,帝国曾经的信心也回来了,够了。
我将开启属于我的时代。
除此之外,此战还有一个重大收获——卫青。卫兄弟除了有军事天赋、临战的勇气和必胜的决心外,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外戚。
这卫青到底何许人也?
要说卫青就一定绕不开他的姐姐卫子夫,正因为卫子夫,在历史上才留下了卫氏和有关卫氏的一切。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从奴隶到将军】

在平阳候曹寿(曹参的曾孙)的府里,有个女仆叫卫媪,其实卫媪并不是她的姓名。因为她嫁给了一个卫姓的男子,而媪是一种尊称,可能因为她生了几个有本事的子女,所以后世尊称其为卫媪。
简单的说一下吧!卫媪给卫姓男子生了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后来又跟一个姓郑的小吏私通,生了个儿子叫卫青。再后来她还跟别人也生了私生子,卫家的人员结构有点复杂,总之有点乱。
再乱或生得再多也不要紧,因为我们不用研究其他人,只需知道她那三个女儿和那个叫卫青的儿子就可以了。
大女儿叫卫仲孺,后来嫁给了前面提到过之后还和卫青并肩作战的公孙贺,这位公孙兄弟以后会说到。
二女儿卫少儿可能不太出名,但她生了个儿子却是青史留名,在这里先说他舅舅,暂不点他的名,以后关于他的故事会很多。
可这大姐二姐再风光,那也都是托了小妹卫子夫的福,而这一切又都源于卫子夫的一次偶遇。
平阳候曹寿的妻子是刘彻的姐姐阳信公主,阳信公主嫁给曹寿以后也就称为平阳公主了。
公元前139年,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在回程的时候,就顺道去平阳候府看一下这个姐姐。
应该说平阳公主是有准备的,可能是想学习一下景帝的姐姐刘嫖,向皇帝进献一些美女,一来可以维护与皇帝的姐弟之情,二来可以得到更多的政治资源。
等刘彻来到府邸后,十几个美女就来拜见刘彻,只可惜年纪轻轻的刘彻也是个感性中人,任你绝色佳人,不来电就是不来电。
世上太多事,都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却成了荫。
这批没看上不要紧,下次再给你换一批,皇帝好不容易光临一次,盛大的歌舞宴会是少不了的。当歌女们陆续出场的时候,刘彻突然感觉眼前一亮:在那人群中,偏偏只看到了你。
没错,此人就是卫子夫,卫子夫的母亲是平阳候府的仆人,现在的卫子夫也是候府的仆人,如果不出意外,卫子夫将来的子女也有可能会在候府为仆。
然而,意外发生了,就在那一刹那,改变命运的一刹那。
所谓命运,就是命里的运气,而命里的运气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运气来了抓不住,这就是命;另一种就是运气来了挡不住,这就是命运,卫子夫属于后者。
任你地位再低贱,只要我来电,你就可以摇身变凤凰,只需一眼。
得益于母亲基因的强大,卫子夫肯定也是美女级的,既然能歌善舞,肯定也是受过严格培训的,那气质自然出众,这样的人,叫刘彻怎能不心动。
当天晚上刘彻就收了卫子夫。
在平阳公主奏请之后,第二天,刘彻就带着卫子夫入宫了,当然顺便带走的还有他的弟弟卫青。
虽然都是一个妈生的,相比于卫子夫,卫青的身份就显得尴尬和凄凉,因为他有一个在古代更低贱的身份——私生子。
前面说过,他是卫媪和一个叫郑季的私通所生,出生后可能生活压力太大了,卫青就被送到郑季那里去了,当时还叫郑青。
这郑季还算有点人性,勉强收下了郑青,对小小的郑青来说,进入了郑家的门本应该是好日子的开始,至少可以不用当仆人了。
他错了,这么说吧!到郑家来,他只是换了个地方当仆人而已,原因很简单——私生子。
等长大一点后,郑青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其在这小吏家里当个憋屈的仆人,还不如回平阳府当个有尊严的仆人(至少仆人之间是平等的),而且还高级一点。于是,郑青回到了母亲身边。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回到平阳府后,郑青就随了母姓,叫卫青,可以想见在郑家的日子有多黑暗。
卫青的新工作是平阳公主的骑奴,就是骑马的随从,主人骑马到哪里,你就跟到哪里,自然还负责一些跟马有关的事,说穿了就是个管马的仆人。
现在好了,翻身农奴把歌唱,不但永远告别了仆人的身份,还正式踏上了仕途,身份瞬间跨了几个档。
黑暗的过去对很多人来讲,都是不堪的回忆,对很少人来讲,却是难得的财富,卫青属于后者。
悲惨的经历,不但使卫青养成了冷静和善于忍耐的性格特征,还让他懂得珍惜不是仆人后所拥有的一切,这就可以理解卫青在后来即使是巅峰时期,也能保持着他的本真——低调。
然而进宫之后他们就飞黄腾达了吗?非也。
现在只能说是最坏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但坏日子还没结束。
进宫之后,卫青就有差事做了,而卫子夫也有她的事——无所事事。因为她进宫之后好像走错了门:进入了冷宫。刘彻回宫后再也没有理过她,可能是忘了。
卫姑娘是可怜的,本以为来到宫中是前程大好。看目前的形势却是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疑似火坑:
与其在这华丽的皇宫里备受精神上的煎熬,不如做回曾经那快乐的歌女。
要说此时她和刘彻有多深的感情那都是瞎扯,但毕竟有了肌肤之亲,对单纯的小女生卫姑娘来讲,这个男人就应该是她一辈子的男人,可现在她好像明白,自己只是刘彻万千女人中的其中一员。
那就走吧!离开这伤心之地,这伤心之人!
公元前138年,刘彻准备将一批年老体弱的宫人放出宫去,年不老体不弱但很心痛的卫子夫,就想借此机会出去。
她再次见到了刘彻,却是哭着求刘彻放她走,想不到当日笑着进来,如今却要哭着出去。不过刘彻没打算放过她,但不会再让她哭。
可能是出于怜悯,也可能是突然想起来还有这么个美人,结果再次临幸了她。
这一临幸不得了,怀上了,怀上了更不得了,因为皇后还没怀上呢!
刘彻和正室陈皇后结婚这么久,一直想要个孩子,却一直没有孩子。时间久了,陈氏就会很着急很压抑,再加上这个人又没什么格局,所以她无知的认为:我皇后都没有孩子,别的妃嫔也不能有。
于是嫉妒心使她做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糊涂决定:绑架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准备杀了他。
按理说陈皇后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卫子夫生下孩子,可是抓卫青跟这个目的有没有关系或者说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以杀卫青来发泄自己的嫉妒心。
历史上的说法很多,经得起推敲的不多,可不管什么说法,都可以证明一点,这个女人很蠢,加上又很小气。这样的人在后宫中是混不长的。
卫青很幸运的被好朋友兼好兄弟公孙敖救走了,之后刘彻很自然的就知道了这件事,很自然的就大发雷霆,但因为陈氏背后的势力尚在,先忍一忍,我现在奈何不了你,我总能奈何卫氏吧!
卫氏的春天来了,卫子夫的恩宠自不必说,卫青不但升了官,还成为了皇帝的近臣。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皇帝身边就代表着在机会身边,当然,如果俗一点,可以称为“关系”。
对卫青来讲,“关系”这种叫法真的太俗,但也正是有了这层关系,至少安全有保障,如果想更上一层楼,最关键还是得靠个人的能力,能力!
在经过之后十余年的积累之后,卫青已经具备抓住机遇的能力,机会终于来了。
可能是卫青平时的表现不错,也可能是刘彻想培养一下这个小舅子,所以此次伐匈奴,卫青算一个。
如果说能出击匈奴有关系成份的话,那袭击龙城就完全靠的是自己的能力,真刀真枪可是掺不了水份的。
卫兄弟并没有让刘彻失望,刘彻也不会亏待他——继续发光发热的机会。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8年,卫子夫在为刘彻生了三个女儿后,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也是刘彻的第一个儿子,母以子贵,卫子夫成了卫皇后。
那之前的陈皇后呢?
在138年的时候,陈皇后玩起了巫术,这是刘彻最讨厌的事了(请记住这一点),随后就将其废黜。很多人都认为这只是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皇后无子。
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没那么简单。
其实原因又真的很简单,用今天的话说,主要是没有爱,面对有着很多漂亮女人的皇帝,漂亮已经不再是一种优势,更何况陈氏是靠关系上位,漂不漂亮还难说。
不一定漂亮,又没有孩子,天天还像个泼妇,怎么能得到一个优秀男人的爱,何况还是天下最优秀的男人。
皇帝在不爱你的同时又爱上了别人,那你就相当危险,此时的皇帝一旦没有了政治方面的顾虑,你的结果可想而知——位置该让给更合适的人了。
总之,陈皇后成为了过去,后宫的新时代已经开始了。
一代贤后卫子夫,正式开始了她三十多年的皇后生涯,史书上对她的评价极高,这里就不说了,反正在卫子夫当皇后的日子里,后宫的事,刘彻几乎不用操什么心。
卫子夫的人生已经进入了巅峰时期,而她的兄弟卫青才刚刚开始,如果说当初卫青进宫是人生的逆袭,那对匈奴的进攻就使他的人生正式进入了开挂模式。
准确的说是汉帝国进入了开挂模式。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匈奴南下窜门到了上谷、渔阳一带(今北京地区),刘彻派卫青趁机收复了河南地。
河南地就是今天的河套地区,此地极为富庶,有着“塞北江南”之称,可以种地,也可以放牧,上次占领这里的自己人是蒙恬,此地的战略位置也很重要。
这么说吧!匈奴人占领这里,就有了进攻中原乃至长安的据点,中原人占领了这里,去草原观光就更加方便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帝国开疆扩土的开始,更是强者之路的开始。
公元前124年,刘彻再派卫青出击,这次汉军的收获颇丰,大破匈奴右贤王,俘万余人,刘老板对卫将军的回报也颇为丰厚,派人带着大将军印信来到军中,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和淬炼,卫青实现了从奴隶到封候拜将的完美蜕变,至此,整个卫氏的力量已是空前的壮大。如果光宗耀祖也分级别的话,那卫氏的成长轨迹就属于最高级。
汉帝国终于找到了强者的感觉,而真正让帝国成为强者的是另外一个人。
此人不但使汉帝国威震八方,也让卫氏的力量威震天下,因为他是卫氏的亲戚。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十六章 汉家儿郎

【天才得诞生】

公元前123年,卫青继续着他的传奇之路,
春季,作为大将军的卫青,率领着包括公孙敖和公孙贺在内的六位将领从定襄出塞,攻击匈奴,斩敌千人,班师,小胜。
夏季,原班人马,原路再伐匈奴,斩杀和俘虏匈奴万余人,惨胜。
因为汉军损失也不小,其中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两部的运气不太好,遇上了匈奴单于的部队,结果是全军覆没。
准确的说是苏建的部队全军覆没,可能是受了李广的影响,竟然也是一个人跑回来了。明白一个人回来了没有好结果,但还是回来了,不一定能证明他们有多爱国,至少他们有着坚定的立场:回来当庶民也比当俘虏强。
和李广一样,苏建出了点钱,如愿的被贬为了平民。苏建在历史中的名气可能并不大,但他有个很有名的儿子叫苏武,这位还没出场。
而赵信所部并没有全军覆没,却比全军覆没还惨,因为他自己一个人都没回来,而是带着一些残兵回去了——匈奴。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因为人家本来就是匈奴人,这次运气不好碰上了单于主力,打又打不过,跑可能也跑不了,再加上对方又都是熟人,开个好点的条件,双方再叙叙旧……算了,还是回我大草原吧!
损失是有的,收获也是有的,更多的是惊喜。
惊喜自然不是这次惨胜,而是发掘了一个人,一个军事天才。
当卫青率领大军在与匈奴交锋的时候,有一支八百骑兵组成的汉军却脱离了主力,到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寻找意外收获,而率领这支部队的人是一位只有十七的年轻人。
此人就是卫青大将军的外甥、卫青二姐卫少儿的儿子——骠骁校尉霍去病。
可能是受了卫青的影响,霍去病也想像舅舅一样来一次长途奔袭,来一次一战成名。
相同的是,他确实像舅舅一样一战成名,不同的是,他杀敌更多,更加不同的是,舅舅当初是骑兵一万,而霍去病只有八百。
如果说当初卫青奇袭龙城,是拉开了反击匈奴的大幕,那霍去病的这次奔袭就拉开了汉帝国战胜匈奴的大幕,因为他就是匈奴的克星。
为了彰显此战的重要性,史书把这位年轻人的斩获记载的较为详细,都精确到了以个为单位,共斩杀和俘虏敌人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大鱼很多,包括匈奴的一些高官和单于的亲戚等等。
总之,这位小老弟不得了,此战后便被刘彻封为冠军候。
冠军候,他注定了在战场上就只能成为冠军,而他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从未是亚军。
比起他之后的辉煌战绩,此次斩获的两千多人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却展现出了他和舅舅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作战风格。
前面说过,卫青的性格主要是低调和内敛,作战风格也是稳扎稳打。而他的外甥则不同,性格高调张扬且极为自信。作战风格是主动出击,快速突袭,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说白了就是以快制快,现在的人用现代的说法是,霍去病发明了最早的“闪电战”。霍去病的打法虽然没有闪电那么快,但也确实很快,因为匈奴很快,而要战胜匈奴,就只能更快,反应快,速度快。
前面说过,对游牧骑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骑对骑。汉帝国在经过数代努力之后,如今以具备了这种实力,如果说对抗匈奴是万事俱备,卫青就是东风的话,那霍去病就是台风级的东风。
这是大汉之幸。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霍去病虽然和舅舅有着太多的不同,但也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军事才能,比如出身……
不知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还是礼仪对底层人士的影响有限,而导致卫家人的价值观有些超前。卫青的母亲和姓郑的小吏私通生了卫青,而霍去病的母亲、卫青的姐姐卫少儿也和一个叫霍仲孺的小吏私通生了霍去病。
虽然出身和舅舅一样的不幸运,但出生以后却比舅舅幸运很多,因为在他出生没多久,卫青他们就入宫了。所以霍去病的童年虽然没有天下人都能享有的父爱,却拥有天下人都羡慕的优越成长环境,毕竟连皇帝都是咱家亲戚。
可能也是因为出身,史料对霍去病成名之前的记载并不多,只说其善于骑射,十七岁为侍中(管理皇帝的吃喝拉撒,反正是皇帝身边的人)。
其实这已经很明确了,十七岁就成了皇帝的近臣,还善于骑射。近水楼台先得月,看上去和卫青一样有点关系成份,还是那句话,能不能得月,那是要能力的,霍去病有这个能力,有能力成为侍中,有能力成为骠骁校尉,更有能力马踏草原。
可能也是从小受了舅舅的熏陶,战场也成为了他的梦想,同时也开挂了他的人生。
在中原政权与游牧政权碰撞的几千年中,有两块宝地决定了中原政权的实力和对外政策。
这两个地方都与游牧民族接壤,水草肥美,除了能种粮食,更重要的是能放牧,能为中原政权提供战马,还能成为保护中原的一道屏障,也是与游牧民族交锋的缓冲地带和前沿阵地。
一个是河套地区,这个已经被卫青夺回来了,另一个就是河西地区,夺回这里的任务就交给外甥来办吧!
所谓河西地区,就是在祁连山和龙首山、合黎山等山脉之间的一片狭长的一千多公里地区,因地处黄河以西,又称河西。也因此地狭长形如走廊,也称为河西走廊,在今天的甘肃境内。
相比于中原政权和游牧政权之间几次易手的河套地区,河西地区却从未易过手。因为一直都在游牧民族手里,此时就轮到匈奴这里来了。
这个地区在以后的历史中将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原统一的稳定时期,这里就是中原的屏障和后花园,而在中原大乱时期,这里将是中原百姓和士人们的避风港,更是那些割据势力的天堂。
河西地区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可以通往世界,河西是一条走廊,也是中原和西方神秘世界交流的一条纽带。请记住这个地方。
刘彻可能没想那么远,但他却盯上了这里,因为这里离中原太近,又因为这里是匈奴的地盘,更因为有了霍去病。
公元前121年春天,霍兄弟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万名骑兵,自陇西出击河西的匈奴。
这里对于匈奴来讲也很重要,所以匈奴在这里放了几个猛人,其中两个最猛:浑邪王和休屠王。但他们运气不佳,遇上了猛无敌手的霍去病。
霍兄弟率军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斩敌八千余人,又抓了什么相国和王子之类的一些大鱼,更重要的是夺取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这可不得了。
小试,大胜,班师,还没完。
到了夏天,霍兄弟再次出击,这次他没走老路,而是从北部绕了一圈,跨过居延泽(今内蒙古地区),深入敌境两千多里,来到了浑邪王和休屠王的背后。
这两位老兄还在疑惑汉军是从哪里冒出来时,汉军将士的刀已经沾满了匈奴人的血。
从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果,从天而降的汉军大败仓促应战的匈奴,斩敌三万余人,这次抓的如小王一类的大鱼,就不是论条了,而是以筐为单位了,浑邪、休屠二王侥幸的溜掉了。
短短半年时间,两次战胜匈奴骑兵,共斩敌四万余人,而且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不,是天才。
这次作战充分体现了霍去病迂回穿插、快速突袭的作战风格,这种风格体现了快的同时,更是体现了他的勇谋兼备。
而我认为,真正能体现这位天才勇与谋的是接下的一次行动。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受降】

浑邪、休屠二位老兄在数次败给了汉军之后,匈奴单于怒不可遏,简直是丢尽了草原勇士的脸,遂准备将这两个丢人的东西召回来处死。
但是走漏了风声,让二人提前得到了消息,虽然单于不一定是真的要杀他们,但二人还是担心有去无回。我手握重兵,哪有叫回就回的道理,所以二位仁兄决定不回。
不管什么民族,什么文化,又有多少的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如果领导不信任或要下黑手,那就自立门户或换个领导。
二人是有自知之明的,自立门户是行不通的,两个人都想当老大,可能门户没立起来,两个人就先打起来了,于是俩人一合计,决定换个领导——汉朝。
在儒家的文化里,换领导确实是个比较忌讳的事,但在民族大义除外的很多时候,一个不信任自己的领导,还真不如对手靠谱。
随后二人就派使者联络汉朝,此时离匈奴最近的是在黄河岸边筑城的大行令李息。
没错,这位李息就是当年参与马邑之围的那位,虽然史书中没有提及李先生最后的结局。但可以看出,他是马邑之谋几位主要将领里过得比较顺利的一位,因为这位老兄一生并没有大起大落,曾经跟卫青数次出征,还封了候,在史书里对他最后的记载也是一直在边疆为国效力,可见结局应该不会太差。
李息此次面对的虽然不是战争,却比战争更凶险。战争至少占据着主动权,而这次却很被动,因为不知道对方到底咋回事!
万一对方是诈降呢?
这是李息见到使者后的第一感觉,跟匈奴打交道这么多年,还从未碰上这种好事。
在担心的同时,李息派人火速上报朝廷,刘彻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和李息一样的感觉——诈降?
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当真,但也得有应对假的准备。
面对这个强悍的对手,得派一个强悍的人去,此人非霍去病莫属。派霍去病去不只是因为他很猛,因为霍去病不但对他们的情况比较熟,还是他们的克星和挥之不去的阴影,派他去有很强的震慑力。
应该说刘彻和李息的疑虑还是很有道理的,匈奴那边的问题并不是他们诈降,而是内部意见不一致:有人不降。
当浑邪王将降汉的事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他的搭档休屠王竟然临时变卦了,但浑邪王决定死都不变卦,随后杀了休屠王,而且兼并了他的部众。
霍去病率着万余骑兵来到了黄河边,从李息那里得到了匈奴内部的最新消息,李息的意思是,现在匈奴的内部很不稳定,甚至连浑邪王的态度都还是未知数,所以,河对岸现在很危险,最好的方法是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我霍去病连战场厮杀都不曾怕过,难道还怕接受手下败将的投降?!
在霍去病看来,这种情况下,静观其变是弱者的表现,他要近观,近距离接触。
随后便率着他的万余骑兵过了黄河,与匈奴大军遥遥相望。
汉军能顺利渡过黄河,说明了浑邪王投降的诚意,但不代表所有的士兵都有诚意,最没诚意的还是休屠王曾经的部队。
果不其然,当霍去病的汉军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对这位克星的恐惧,也可能是心有不甘,之前休屠王部下的一部分人竟然溜了。
这是开什么玩笑,我千里迢迢来受降,你们竟然临时变卦,说溜就溜,那得看看我的兄弟们愿不愿意。
这虽然不是战场,却比战场更需要超强的应变能力和决断力,这对于一般的将领都很难,对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人来讲更难。
不过年纪轻轻的霍去病实在不一般,他不但具备了那些能力,而且只要是不利于汉军和帝国的事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他只有一条原则:要么服从,要么打得你服从。
这么说吧!投降,这里就是会场;拒绝投降,霍去病就可以瞬间将这里变为战场。
结果可想而知,霍去病率一部分精兵弛入匈奴大营,与浑邪王一起,将那些逃跑的人和那些准备逃跑的人全部解决,然后让浑邪王一人坐着传车去见皇帝了,剩下的包括那些立场不太坚定的匈奴人,一看头都不在了,别折腾了,就这样吧!
随后霍去病领着浑邪王所部四万余人,渡过黄河,正式投降汉朝,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勇谋兼备,杀伐果断,将复杂简单化,这就是霍去病。这次的受降事件将他的这种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河西战争结束了,河西受降也结束了,而匈奴人对河西的控制也结束了,准确的说是游牧民族对河西控制的时代结束了。
中原政权对河西的控制才刚刚开始,从此,河西至此正式成为了华夏的一部分。
失去了这块风水宝地,匈奴人自然是悲痛至极。重要的是,这块地可是游牧民族的祖先留下来的,如今却丢在他们手里了。可现在打又打不过,就只能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痛苦和凄凉: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得到河西对霍去病和汉帝国来讲,可以说是战绩辉煌,风光无限,但不是巅峰,巅峰很快就到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对刘彻来讲,夺得河套与河西只是打败了家门口的敌人。而他的人生信条是:在自己占有优势的时候,一定不要留给对手任何机会。
没错,他的目标是打到敌人的家门口。
可曾记得当初汉军北征时反水的赵信,前面说过,赵信本是匈奴人,最早还是一个小王级的人物,先投降汉朝,后又反投匈奴,回了匈奴后,他决定不再换老板了。
认谁当老板那是他自己的事,但是他在汉朝这么久,对这边的情况太了解,比如汉军不能远征这些天生缺陷。所以他建议匈奴单于把主要力量迁到大漠以北,汉军跑不了这么远,就算跑过来了,我们也可以以逸待劳。
赵信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的,但他有一点是错的:低估了刘彻这个人。
刘彻这个人,从来都不给对手余地:我想干掉你,你就算跑到天边,我也要干掉你。
单于还是很相信赵信的,随后就率领大军和赵信一起迁往漠北暂住。只是他不知道,这一去并不是暂住,而是永久性居住。
在强者面前,再好的谋略都无济于事,不过赵信有一点是对的,汉军可能会跑到漠北去。
不是可能,是肯定,漠北已经成了刘彻的下一个目标。与其说这是刘彻的目标和梦想,不如说是刘彻的心结。
曾经在那个叫马邑的地方,想一次性解决匈奴,但因为准备不足,力量也不一定够,所以失败了。
如今,刘彻仍然想彻底解决匈奴的威胁,至少要打得他们趴下,打怕他。今天的汉军已今非昔比,不但准备充分,而且力量很强,所以注定成功。
在家门口打匈奴,打不打得赢另说,毕竟是在家门口。可是大规模的远离本土,跑到人家家门口去打,中原军队的死穴又暴露出来了:走不了那么远,走得远不一定找得着,找得着了不一定打得赢。
可是对今天筋脉尽通的汉帝国和刘彻来说,已毫无死穴可言,因为他有优秀且经验丰富的将领,充足的骑兵,还有他坚定的决心。
公元前119年,刘彻集结了由几十万步兵提供后勤、倾全国之力打造的十万骑兵向北进军,作最后的决战。
这就是实力和决心,打败匈奴这个强大的对手只是刘彻的目标,而打败所有强大的和不强大的对手,成就更为强大的万邦臣服的帝国,才是他的终极理想。眼前的匈奴就是他实现理想的最大障碍。
所以这一战非常重要,如果赢了,那就是真正的帝国,如果输了,几代人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这可是最后的全部家底。
闲话少说,刘彻的利剑已经出鞘。
十万骑兵由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分别以东西两路向北进军,他们的目标就是找到匈奴的主力干掉他。
卫青率领西路军出定襄,霍去病率东路军出代郡。
刘彻原本计划以霍去病由定襄出兵,后来得知单于跑到东边去了,便改霍去病为东路军,因为霍去病不但很猛,还挺狠。看得出刘彻是多么的“照顾”单于。
除了猛和狠之外,霍去病这一路的装备也比较精良,可见刘彻为了对付单于和他的主力,真的是煞费苦心。
先说说卫青这一路吧!
卫青率军出塞以后,通过他的强项(情报)确定了匈奴王庭的位置,另外还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单于没有东去,就在王庭等着卫青呢!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2167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1-29 18:45:06

更新时间:2019-11-10 11:37:47

评论数:6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