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家长歌(连载)

汉家长歌(连载)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清除一切障碍】

外部的问题永远无法彻底解决,但可以短期解决,如果要长期的解决就必须得强大自己。在不够强大时就要尽量避免冲突,那就得适当的有些妥协,但有些问题是没法妥协的,比如内部问题。
而当时的汉朝想要稳定要强大,就必须要先解决这个内部问题——异姓诸侯王,再不解决就来不及了。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异姓王问题,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开国功臣处理问题,这是一个千年政治问题,必须要有高超的政治智慧才能处理得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开国帝王并不多,但各有各的处理方式。
开国帝王无疑都是人中翘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不想将曾跟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友们斩尽杀绝。但无论最后的处理结果如何,却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帝王个人的性格和年龄,还有功臣的能力和表现(不够低调),再就是接班人的问题等等。
当然也有其他因素,但这几个是最重要的,对比这几点,再看看后世的几个很有名的开国帝王,就已经看到了功臣们的结局。
东汉的刘秀,三十岁出头就称帝,个人能力强,接班人也很出色,各方面条件都有着绝对的优势;唐朝的李渊自不必说,儿子不得了;北宋的赵匡胤更是政治智慧高超且为人宽厚,所以这几个时期的开国功臣结局整体都还不错。而朱元璋时期的功臣多不得善终,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个别的就很不低调,但主要的还是老朱的性格和接班人的问题。
再来看看刘邦,在以上因素里的任何一点,他都不占优势,加上到了这个年龄更严重的猜忌心理,一碰到那几个总想占地为王的大神,就形成了一种极度脆弱的君臣关系。这种脆弱,是经受不起哪怕是一点点冲击的。
如此一来,大神们自然就有了危机感,加上本有的一点欲望,自己一冲动,别人一怂恿:干一场吧!
在刘邦看来,所有关于他们的风吹草动和似真似假的谣言,他都遵循一个原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想不出事都难。兄弟们,对不住了!
刘邦称帝后一直到死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最后也是因此而死。
在所有的大神里,最让刘邦忌惮的无疑就是韩信。史书上记载,刘邦在打败了项羽之后就迅速接管了韩信的部队,之前他也有过这种行为,可见他是有多么的“看重”韩信。
但在众大神中,第一个跳出来的却并非韩信,而是存在感较低的燕王臧荼。
公元前202年,刘邦刚打败项羽,七月臧荼就反了,刘邦亲征,灭之,两个月就搞定。然后就封了自己的好哥们卢绾为燕王,暂时的。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1年初,就有人告韩信谋反,该来的始终会来,不管有没有这回事,关于你的事,我都会当真。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刘先生还是担忧的,于是问计于群臣。。
奇人陈平又出奇计了,大概意思是,论军事没人比得过韩信,如果贸然跟他来硬的,就是逼他造反,到时候肯定于我们不利。
那该如何是好?
陛下勿忧,古代天子都有巡游天下的惯例,陛下就假装巡游云梦,到时候就在陈郡会见各诸侯,陈郡离楚国不远,韩信到时候必然只身前来,等他一到趁机把他抓起来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
再明确不过,玩硬的有风险,就玩阴的,这该是有多怕韩信啊?!
就这么定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听说刘邦来巡游,韩信也是心知肚明,此时韩信有没有造反的想法还不知道,但肯定是还没有开展造反的准备工作的,所以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当初,项羽战败的时候,手下的大将钟离昧,因为跟韩信很熟,就直接投奔了韩信,刘邦曾命令韩信抓捕钟离昧。所以此时就有人向韩信出主意,杀了钟离昧去见刘邦,以表达你的忠心,自然就相安无事了。
韩信竟然认为这个主意不错,看来韩兄弟这种人不适合做朋友。
可这世上,在生死和利益面前,又有几人愿舍身取义呢!
钟老弟,对不住了,借你的头一用。
韩信呀韩信,在战场上你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却不懂人性,更不懂帝王的心思。
就像排练好的一样,韩信提着钟离昧的首级来见刘邦,刘邦的回礼却是囚车和镣铐。
这样我就放心了,当然你不在了我就更放心了,不过此时还不到杀你的时候。
韩信上车的时候说了一段伤感的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如今敌国已灭,我们这些功臣也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了。
这段话虽然不是韩信的原创,却是再适合他不过了,这不但是韩信的悲哀,更是古往今来功高震主者的悲哀,其中即使有善终者也是提心吊胆的度过余生,真不如战死沙场来得痛快。
在战场上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在官场却必须要小心翼翼,可是他们又怎能做得到小心翼翼?
刘邦一行押着韩信到洛阳,就免了他的罪,贬为了淮阴侯,楚国的封地都封给了宗室子弟。
走吧!跟我回京城,在我眼皮底下,我睡觉都踏实一点。
你是睡安稳了,韩信却从来没安稳过,他在都城的日子是郁闷的,他曾经说过,以与周勃和樊哙这样的人平起平坐而感到羞耻,其心情压抑程度可见一斑。
郁闷也得给我老实待着,我现在没空搭理你。
到了第二年,公元前200年,也就是平城之围后,韩王信解决了。
公元前198年,赵王张敖因为下属要行刺刘邦而受到牵连,被贬为侯,赵地又封给了刘家人。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豨反,此时的陈豨是以赵国国相的身份率领军队在负责赵国和代国的边防,也是因为被猜忌而反,刘邦亲征。
刘邦准备讨伐陈豨时,就召韩信和彭越一起前往,这二人又玩起了高风险的套路——装病不来。
两位大神离鬼门关又近了一步。
到了公元前196年,史书载,韩信曾和陈豨约定,两人准备来个里应外合干一票。就是等陈豨那边差不多了,韩信这边就伪造诏书去赦免官府的罪犯和奴隶,再用这些人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可当一切准备就绪在苦等陈豨的消息时,却被下面的人告发了。
此处疑点太多,手上没有兵权,仅靠一些家臣与那些不一定能放得出来的罪犯和奴隶,就想去袭击守卫森严的宫城?
不管有没有这个事,有人告你有,那就是有。这次要彻底解决你,可此时刘邦出兵在外,怎么办?
好办,刘邦的老婆在。
吕后,这个女人不简单,她之前的事就不介绍了,因为她的风光主要在后面。吕后漂不漂亮不好说,但一个优秀政治家该有的她都有了:有想法,有手段,该忍的能忍,该狠的也能狠,该出手时也绝不迟疑。
这次就不会迟疑,吕后的想法很简单,把韩信召进宫来直接干掉就好了,可是如何让他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进宫呢?
吕后找到萧何商量,这位韩信的伯乐此时当然是站在朝廷这边了。萧何献计,大概意思就是派人传话给韩信,说陈豨已经被抓了,请群臣到朝中庆贺,韩信也得来,到时候直接抓住他就好了。
好主意,随后萧何就派人去请韩信,最后还强调了一句,就算是病了也得来。
如果这世上只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人,那就一定是我的萧恩人,既然恩人都发话了,我一定得去。
可怜的韩信并不知道,将自己推向巅峰的和送自己下地狱的竟然可以是同一个人。
结果一到长乐宫,就被吕后事先埋伏好的人抓起来了,斩于长乐宫钟室,灭三族。对待不出世的猛人韩信,也只能用这些不太光明的招数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萧何而成名,也因萧何而成了鬼,被称为国士无双的韩信就这样身死族灭了。
那韩信最后有没有想谋反或是从头至尾到底有没有谋反的想法呢?想法这东西,胜利者说他有,那就有。其实有没有都已经不重要了,也真的说不清楚了,如果一定要知道,就只能去问韩信了,但至少他没有谋反的实际行为。
如果非要说他有那个想法,那么他的最终目的也只是想谋住他的王位,仅此而已。
与他惺惺相惜的可能只有项羽吧!因为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是军事天才,同样是因战争而快速崛起,又同样像流星一样短暂的划过天际,却留下永恒的光芒。
但项羽却幸运得多,作为军人,他至少死在了战场。韩信很不幸,死得很窝囊,不过即便如此,他在我们心目中却永远是那个用兵多多益善、战必胜、攻必克的“兵仙”。
够了。
刘邦在平定了陈豨的叛乱回京后,得知韩信被杀,史书记载刘邦当时的态度是且喜且怜,我认为是怜多于喜,悲多于怜。当曾与你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个都离你而去时,更多的可能是孤独、悲凉甚至是痛苦。
为了大汉帝国的将来,我愿意承受这份孤独与痛苦。
一号大神解决了,该轮到二号大神了。
也就在这一年,梁王彭越因为之前称病没有和刘邦一起去平叛而受到猜忌,此时正在承受着精神上的煎熬,一会有人劝他反,一会有人告他反,等他犹犹豫豫还没反应过来时,汉军已经到了,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结果是先贬后杀,而且跟韩信一样都是死在吕后手上,但是比韩信还惨。
彭越死后,他的身体每个部位都物尽其用,首先是人头被砍下来示众,以达到震慑作用。然后其他的部位就拿去做成了肉酱,而且还把肉酱拿去分赐给各地的诸侯们吃。
意思很明确,谁再不老实,就把他剁成肉酱。
真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曾经的江洋大盗、所谓的游击战鼻祖、今天的二号大神就这样以更窝囊的方式被干掉了。
一号大神和二号大神都挂了,下一个就是三号大神:淮南王英布。
当使者把二号大神的肉酱送到三号大神这里的时候,英布感受到了致命的危机感,用彻夜难眠来形容他并不为过,甚至都已经开始部署了,结果又被人告了,不得不反了。
刘邦再次亲征。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初,刘邦平定了英布叛乱,但给他跑掉了,不过后来在逃跑的路上被人杀了。
三号大神死得算是比前两位有点面子,至少他痛痛快快的干了一场。
至此,排名前三的几位心腹大患全部解决。
刘邦平定英布后回军时经过家乡沛县。回我的家乡去看看吧!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
外面的世界已天翻地覆,我的家乡却一切如故。自从当年起兵到现在,十多年一直在外征战,今天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是刚下战场还是路过。连年的征战使我感觉很累,似乎只有家乡的恬静和纯朴,才能使我精神和身体的疲惫得到缓解,即使是暂时的,已然足够。
难得苦中取乐一回,刘邦便举办了酒晏,请家乡的父老子弟们一起喝酒唱歌跳舞,好不热闹。
我要尽情的享受这短暂的愉快时刻。待到酒兴正浓时,刘邦也击筑高歌一曲: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后面还有一百多名儿童跟着学唱,边唱边舞的刘邦,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感伤,顿时洒下了英雄热泪。
在这里我也奉上小学级水平的歌赋一曲,准确的说是一段话,似乎更能体现刘邦此刻的感受:
当今天下兮我为王,昔日战友兮在何方,大汉帝国兮永绵长!
此时在刘邦的内心深处,是对自己一路走来的感慨,是对战友的怀念,更是对帝国的担忧。虽然他是这个乱世最后的胜利者,却仿佛有了项羽的影子:孤独和无奈!
可能这也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吧!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最后的努力】

在平定英布之后,好哥们卢绾也因为猜忌逃往了匈奴。
至此,汉初所封的七个异姓诸侯王加上后封的卢绾,除了还有一个南边的势力弱的长沙王吴氏外(此时的第一代长沙王吴芮已经故去),其余的全部解决掉了。
留一个并不是刘邦不想斩尽杀绝,而是这个诸侯王除了比较弱小没有威胁外,关键是低调,也没什么想法。我也不是那么绝情的人,你就好好的在那待着吧!等后世说起来,我至少留了一个。
可别误会刘邦是把所有的功臣杀得只剩下一个啊!大神级的只有一个了,至于功臣们,还有很多个,这一点,刘邦还真不算绝情。
功臣有文武之分,在安邦定国的过程中,谋臣的作用一点不比武将差,但谋臣手上没兵,对皇权构不成实际威胁,所以大部分的结果还说得过去。
那几个厉害的文臣虽然结果不差,但晚年过得也是提心吊胆,就比如“初汉三杰”(张良、萧何和韩信)中的张良和萧何。
先说张先生吧!
刘邦称帝后,天下基本上没什么大事了,但王侯将相的事儿还是挺多。却好像一直没有张良什么事,是的,因为张良没那么多事,所以他的晚年没事。
“没事”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相安无事,就是所谓的善终。
和韩信一样,张良也懂得兔死狗烹的道理,但不同的是,韩信没做到,张良做到了,做得很漂亮。
张良在晚年将功成身退、明哲保身发挥到了极致。张先生除了淡泊名利外,还有就是身体一直不怎么好,不想惹事也没那个精力去惹事。朝堂上的事你们感兴趣那你们就去玩吧!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出出主意,不需要的时候,我就享受一下普通人的生活。
玩政治的最高境界莫过如此。
再来说说萧先生吧!他老人家为了自保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甚至还用上了苦肉计。但是国家需要你,你的身体也不差,就再帮两年吧!
刘邦死后两年左右,萧何也去找他了,也算是善终。
当然还有一些如曹参、陈平和周勃之类的文武人士,结局都不差。
都好好的活着吧!帝国真的需要你们。
这都充分体现了刘邦所谓的帝王之术,只要对我没威胁,能过去的就尽量过去吧!如果对我有威胁,能过不去的就尽量让你过不去。
在除掉了异姓王之后,刘邦开始大量分封同姓王,虽然他也知道同姓这帮亲戚也不一定能靠得住,但至少他活着的时候这些人是不会怎么样的,而且这也是他目前能接受的。
虽然现在的样子离我的理想还相去甚远,但我已经尽力了。
如果说解决异姓王就是排除了炸弹,那么分封同姓王就是在原有的甚至更多的地方埋下了定时炸弹,定的这个时间倒是不短,几十年后。
在这几十年里,刘邦的几位继承人,不管怎么努力和使用何等高超的政治手段,都无法排除这些炸弹,更是避免不了最终的爆炸。
事实证明,分封制真的过时了,在汉朝以后也实行过不同程度的分封制,无不以失败告终,甚至形成了灾难。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地方力量一旦有了足够高的自主权,就迟早会有与朝廷对抗的实力,有了实力就迟早会与朝廷对抗。还是那句话,人的实力和欲望不一定是成正比的,因为欲望往往更强,这是人性。
在解决了众大神的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95年,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到了刘邦最后一个年头。
之前征讨英布的时候就是带病出征,后来在平叛时又被流箭射中,身体已是每况愈下。
如今外部的威胁基本搞定,内部威胁也没什么问题了,我可以安心的走了。
不,还不能走,家里的事还没解决,得抓紧时间。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所谓家里的事其实就是吕雉,刘邦当然是不会杀他老婆的,实际上就算他想杀也不一定能杀得了。
首先,吕雉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吕氏。在刘邦的整个征伐生涯中,吕氏也是贡献了不少力量的,出钱出人一点都不含糊,而且目前吕氏的力量在统治集团中也占有不少份额。
再一个就是吕雉本人,前面说过,经过岁月的磨砺,此时的吕雉已是一名老到且杀伐果断的政治家。老婆是什么样的人,刘邦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又加上他和吕雉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刘盈比较柔弱,到时候必定是吕雉掌权。为了避免朝堂动荡,也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夫妻关系,刘邦决定用众人的力量来牵制吕氏。
这算是他为帝国所做的最后努力。
刘邦召集群臣来到殿前,命人牵来一匹白马。古人认为白马是具有神性的,以白马为祭品来订立盟约,是古代最高级别的盟誓方式之一。
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杀马取血,然后所有参与盟誓的人将马血都涂在嘴上,以表示誓死恪守盟约,誓约的大概内容是:非刘氏而王者,无功而封侯者,天下共击之。
这就是历史中的“白马之盟”。
刘先生应该没有忘记,他当初与异姓诸侯王们剖符立誓的丹书铁券,最后都成了废铁,如今的誓言又能有多大作用呢?
是的,在利益和力量面前,所有的誓言都不堪一击,那这种盟约难道就没有一点效果吗!
当然不是,至少在将来处理违约的人时,有了法律依据,但如果只是这点作用,那就太小瞧刘邦了。
事实上,包括之后吕后时期在内的两汉四百年间,除了一些政治腐败和皇权旁落的特殊时期,“非刘氏而王者,无功而封侯者,天下共击之”已经成了祖训,一直在发挥着作用。
如今该杀的杀了,该办的办了,该留的也留了,我并非是无情无义之人,我真的希望你们都活着,可有的人真的不能活……
而活着的人也并不轻松,我的子孙还需要你们来辅佐,去走我没有走完的路,
一直未愈的箭伤使刘邦时日不多,吕后请来了良医问是否可治,医生自信的说可以治,刘邦却没了往日的自信,大怒道:我以布衣提三尺剑而取天下,这是天意,我命在天不在你,你就是扁鹊再世也没用。说罢拒绝治疗。
又是天意,项羽临死时说是天意,如今你要挂了也说是天意。不过项羽的天意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你的天意也可能是感觉时日不多而说出来撑面子的话,但却多了几分霸气。
我真的该走了,不,即使我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贡献给我的帝国。
吕后在病榻前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谁可以替他为相国呢?
曹参可以胜任。
那曹参之后呢?
王陵可以(刘邦老乡,起兵较早,楚汉战争时才投刘邦),但必须要陈平的辅佐才行,还有那个周勃,虽然不怎么说话,但为人忠厚,可以让他当太尉,此人可以保我刘家天下周全。
那再之后呢?
再之后你都不在了,就别操那个心了。
是啊!以后的路就让以后的人去走吧!后面的事谁又能说得了?
我终于可以走了。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于长乐宫走完了其风云跌宕的传奇一生,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那个时候对皇帝死后的称呼可能还不是那么规范,叫着叫着后来就叫成了高祖,那就叫高祖吧!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在乱世中以平民身份真刀真枪一步一步的成为一统天下帝王的只有两人:刘邦和朱元璋(后来东汉的刘秀也差不多是以平民一步步的一统天下的,但毕竟有“汉室宗亲”这块招牌,不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得国比较正。
这两人对汉族、汉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发展都有着不世之功,两位都是杰出的帝王,也有着极其相似的成功方式,可比起朱元璋在明朝的知名度和绝对的“一哥”地位,乃至于刘秀在东汉的名气,刘邦就尴尬多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刘邦同时代来讲,他的名气没有项羽大。作为帝王来讲,在整个西汉的帝王中,他的知名度又没有他的曾孙汉武帝高。
这主要是史书对刘邦在起兵之前的记载太过不堪,加上在起兵之后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又没有过人之处和不俗的业绩,甚至还经常出现很狼狈的局面,还有后来杀功臣等等。并没有给后世留下一个开国帝王该有的英雄形象。
真的是这样吗……非也。用毛 的话说,刘邦是古代帝王中最厉害的一个,当然,即使不是最厉害的,那也称得上是非常杰出的帝王,真英雄也。
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话来评价刘邦,他不是同时代最有本领的人,甚至不能说是很有本领的人,但是他能驾驭那些有本领的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本领,一种让所有具有高超本领的人都望尘莫及的超高本领。
他是乱世的终结者,也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更是一个伟大民族和文化的开创者,这还不够吗?!
他的知名度确实逊于他的曾孙刘彻,可是没有他打下的基业,又哪有刘彻后来的辉煌。
一个强大的王朝不仅能给后世留下美好的回忆,更能让后世以这个朝代为荣,汉朝正是这样的王朝。
荣耀是汉朝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汉”的情节,至今如此。
不过,目前的汉朝仍然处于艰难的开始阶段。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第十四章: 韬光养晦

【 何以治天下】

不管是对匈奴的和亲政策,还是分封的同姓王,这些都是对现实的妥协,而妥协的目的和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天下太平,为了让百姓安定和富足。
妥协只是为实现目标创造一个好环境,那具体该如何做才能让老百姓过得好呢?
老百姓过得好了,天下自然是太平的,国家自然是富强的。如何让百姓过得好说白了就是如何治理天下,这种老生常谈的千年话题,估计连买菜大妈都能说上个一二三。
但往往是谁都能说上几句的事情却不是谁都能做得了的,而事实上在历史中有资格做这件事的也就几百人(帝王级别),做得还可以的却屈指可数,刘邦勉强能进入这个序列。
早在楚汉战争的时候,项羽曾对刘邦说:我们要快点结束战争,不能让天下的百姓再受战争煎熬之苦了。连年轻气盛且是贵族出身的项羽都有这个觉悟,更别说是平民出身的刘邦了。
他深知秦朝之所以被推翻,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百姓的感受而失去了民心。
他更明白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才是天下的根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地基决定上层建筑。下面的人过不好,上面的人迟早得下来。
这是一个伟大的认知。
所以刘邦在称帝之后,虽然也一直在四处征战,但他仍然还是最大程度的让士兵复原、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让百姓尽可能的得到休息。也正是刘邦的这些措施乃至他的思想,才使秦末战争中破败的经济,在汉朝初期踏上了恢复之路。
后世的开国之路也基本都是按这个套路走的,但不同的是,后世的大部分开国帝王都看到了治理的成效,刘邦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这一时期的治国思想被后世称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这个学说太深奥了,我就不介绍了(实际上我也说不出来),简单理解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的学说。
但实际上汉初的治国思想又绝非单纯的黄老之学或是某种思想,而是将先秦的百家思想进行糅合后的一种务实的治国之道,只是黄老的成份可能暂时的多一点。
实用的治国之道不会只拘泥于某种思想,而是从各思想中提取适合当时形势和利于统治者的思想之精华,这才是王道。
至少在当时是如此,刘邦考虑的正是这一点,如果非要说是某种思想,那也是后世对这一时期的总结和归纳。
真正的道是借鉴和探索,借鉴已知的和探索未知的形成最后适合自己的,古今都是如此。
汉朝正是按照这个套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通俗的说这个套路就是少收税、少打扰老百姓。这样老百姓不去种地才傻呢!很自然生产的积极性上来了,产量就上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当然把这一点做到极致也是最成功的是刘邦的儿子——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汉初的治国方略无疑是刘邦制定的,但帮他指明方向的却是另外一个人——陆贾。
陆贾是楚国人,在楚汉相争时跟了刘邦,他和刘邦有一个共同的特长——能言善辩。所以平常都是以外交工作为主,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也是在外交方面,曾经在刘邦时期和文帝时期两次出使南越,而且都比较成功。
还有一功就是在后来的诛吕安刘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看来陆先生安内和攘外都是一把好手。
陆贾尊崇的是儒家思想,所以他经常在刘邦面前谈论儒家经典,当然也会经常挨刘老大的骂:老子是在马上打的天下,这些经书之类的有什么用呢?
在马上打天下,难道可以在马上治天下?
这……
然后陆贾对刘邦讲了一大堆古今成败的大道理。
说得好。
陆贾虽然尊崇儒家,但他知道,真正的治理国家还是离不开法家那一套,但秦法过于苛刻,要进行务实的废减,所以陆贾的主张实际上就是强化了儒、法、道等各家互相融合的政治主张。
总之就是以民为本、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这是一种伟大的思想转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刘邦和他的助手们制定了一套适合汉初形势的利民政策,再加上萧何、曹参、陈平和后来的文帝、景帝都是黄老之学的推崇者,所以黄老之学被后世概括为汉初的国家哲学也是有道理的。
然而在封建社会,治理国家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或管理者的个人思想甚至性格,比如说还没出场的刘恒同志,就是典型的有一点性格成份。
所谓黄老之学,还有一个比较玄的叫法就是“无为而治”,这个之前说过,在这就不介绍了。在刘邦和萧何相继故去之后,他们制定的政策能一直延续下来,正因为在刘邦的助手中还有很多崇尚无为的人,比如萧何的继任者曹参。
曹先生可是刘邦指定的相国人选,也是萧何认可的,萧何和曹参之前是有过嫌隙的,但在这个问题上,却是英雄所见略同。
不过此时的皇帝、刘邦的乖儿子汉惠帝刘盈可不这么认为,也不认可,因为曹参太“无为”。
自曹相国上任后,对之前萧何时期所制定的政策几乎不做任何改变,一切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然后就找了一批勤快话不多的人当副手,自己整天把酒言欢,也不安排什么事儿,不见什么人,也很少向皇帝打报告,有人来找他说事儿,他就让人家喝酒,喝好了就让别人走人,对一些小的过错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相府整天没什么大事儿,安宁的很。
哪有这样当相国的,刘盈虽然宽厚,但也是有理想的,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找到了曹参在朝中为官的儿子曹窋,对他说:
你回家以后就以你自己的名义问一问你老爸,身为相国整日不理政事,那根据什么来治理国家呢……对了,可别说是我让你问的,
皇帝也是个老实人。
小曹也很实在,回家以后就以自己的名义问了一遍老爸,刚问完就被被老曹痛打一顿,骂道:你在宫中伺候好皇帝就好,国家大事不是你该操心的。
皇帝知道后当然是不舒服了,一定要问个究竟,平时看你不干啥事,打起人来倒是毫不手软。
待到曹参上朝之后,就责备曹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你为什么要责罚曹窋呢?那些话都是我让他说的。
皇帝倒是很坦率。
曹参先脱帽以示谢罪,然后问道:请问陛下,若论英武圣明,您和高帝相比如何?
我没得比。
那我跟萧相国比如何?
你比不得。
陛下说得太对了,高皇帝和萧何平定了天下,他们所定的法令制度完整全面,路都为我们铺好了,陛下只需垂衣拱手、维持原状。我只需尽忠职守,按原有的政策办事,不就很好吗!
这个……好像有点道理。
陛下放心吧!一切只会越来越好。
曹参为相三年,史书对其评价很高,当时的百姓都称颂:守而不失,百姓安心。
如果不需要更改,或是不能去创建和制定一些更好、更合适的制度,那么维护原有的制度,绝对就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所以看似没有太大作为的曹参在当时的背景下,其实是非常的有作为。
没作为可不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而是能不管的就不管,该做的一定要做,比如掌握大方向。所幸,曹参的继任者也是这一类的智慧型人士,他们就是当初刘邦选定的陈平和王陵,此时的帝国需要这样的人。
其实除了国家,像如今的很多企业和机构都需要这样的人,我们经常说到,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般新官上任,都喜欢烧几把火,其实就是对之前政策的改动,说好听点叫改革。
新官上任的改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因为之前确实有太多的弊政导致了发展落后甚至腐败,这就真的需要改。
还有一种就是新上任的领导为了体现自己的威严和比前任强,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改了是否有效或是真的比不改好?只是为改而改。
可惜很多都属于第二种。
真正的高手,是不会去为自己所谓的狗屁威严而随意的改动政策的,因为任何的改动都是一种消耗甚至风险。
前面我虽然说过,改才能变,改得彻底才能变强。没错,真正需要改的时候就要坚定不移的改,大刀阔斧的改。但在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对之前政策的一种维护和延续,当然,顺应时势的些许调整是必要的。
改变,是一种才能;延续,是才能,也是智慧。
曹参、陈平和王陵都属于延续者,后来者也有很多……
好了,内部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外部也不曾停过,只是没那么顺利。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忍着无敌】

每当中原的老大换人之后,北方的兄弟就会过来试探一下,看看中原的政策有没有什么变动,再看看中原的带头人是强硬派还是个软柿子,如果是个硬茬,那就悠着点,如果是个软柿子,那就捏一下。
惠帝即位后,名义上确实是皇帝,可不管刘邦是如何的担忧,还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吕后还是成了实际上的皇帝。虽然吕后此时无法控制对权力的欲望,甚至也避免不了女人本有的感性,但是,她绝非软柿子。
在刘邦最后的几年中,吕后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刘邦政治上的重要助手,还是那句话,他有那个本事。
吕后的政治智慧在维护刘邦时期政策方面也得到了体现,就是说,吕后不但是“无为”的支持者,还是最重要的支持者。这也说明他和刘邦有着很多共同的观念,比如,国家要发展,该妥协的就得妥协,该忍的就得忍,对内要忍,对外也要忍。
可对匈奴来讲,不是你想忍就能忍的,树欲静而风却从未停过,因为他们不得不抢。
自从平城之围后,边境上大问题没有,小摩擦却从未断过,刘邦之后,吕后对匈奴就一直延续着之前的和亲政策,万事以和为贵,只要边境没什么大事就好,可冒顿就是个干大事的人。
看见老对手刘邦不在了,冒顿的心里又痒痒了,可能是他闲得慌,也可能是想趁机多要点东西,就写了封信,派人送给吕后,大概意思是:
我经常到边境上来,总想去中原看看,如今听说你丈夫不在了,正好咱俩现在都是孤男寡女,而且过得也都不开心,要不我们在一起凑合凑合……
好歹也是一国之主,竟然说出这种话来,说好听一点是轻浮,说难听一点就是不要脸。
可实际上冒顿这番挑逗的话不止是不要脸这么简单,而是大有玄妙,因为他挑逗的不只是吕后,而是整个汉王朝。他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我经常到边境来,如果我想去中原,随时都可以,你们最好听话点。
这是羞辱更是威胁,甚至是挑战,作为当权者、当事人和一个女人,该做出什么反应?考验政治智慧的时刻到了。
如果是后来的慈禧老妇,二话不说肯定就开战了,在慈禧看来,羞辱国家是可以容忍的,羞辱我老佛爷是不能接受的。
事实上,吕后的政治智慧就像和慈禧所处的时代一样,可以甩她两千多年。
吕后在接到信的那一刻自然是怒不可遏,但还是想看看群臣的态度,随后召集文武商议如何处理。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樊哙:我愿带十万大军横扫匈奴。
其实别怪樊将军吹牛,也别怪他冲动,因为论资历,当初一起跟刘邦打天下的那些武将们已经所剩无几了,准确的说是猛将,如今樊哙算是重量级的人物了。
论关系,他跟刘邦是兄弟级别的关系,而且还是吕后的妹夫、当今皇帝刘盈的姨夫。你说说,这种身份关键时刻当然得站出来表明一下态度了。
我一直认为,樊将军绝不属于冲动型和粗犷型的人,而是头脑清醒、有谋略、有远见的人才。
但是此情此景,很多人都不认可樊哙的说法,反对最激烈的是一个叫季布的人。此人曾是项羽麾下的猛将,在项羽败亡后,历经千辛万苦后被惜才的刘邦收入帐下,此时任中郎将。
樊哙说完之后,季布就发言了:樊哙当斩,当年高皇帝率三十多万大军都被人家围在那里几天几夜,你樊哙率十万就想横扫匈奴,简直是吹牛误国。
在数落完樊哙之后,季布就简单明了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至于匈奴的信,太后不必太较真,不值得,还是先忍忍吧!
吕后当然不会杀她的妹夫,但是很认可季布的话。
我意已决:继续忍。
吕后随即给冒顿修书一封:难得单于还记得我这个邻居,不过我已年老色衰,已经是一个头发牙齿都掉了的老太婆,实在配不上单于,我这里有些礼物还望单于笑纳。
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吕雉,但在这里必须给她一个赞,她的这个回信,可不是服个软那么简单了,而是在个人和国家遭到羞辱时,能以自嘲的方式在笑谈间将潜在的敌人转化成了潜在的朋友,实在是高。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当一个人的挑衅被对方以文明的方式表现得相当不屑时,是个很丢人的事,冒顿在收到了吕后的回信以后,感觉自己可能有点过分了,但同时也明白,吕后不是一个软柿子。
随即派使臣向吕后表达了歉意,说了一些不知中原礼节的鬼话,然后表示愿意继续之前的政策。
史书是我们写的,事实上要想让性格和实力都很强势的冒顿道歉的话,真的很难。但在冒顿看来,无非也是想多要点东西,对方既然已经服软了,那也没必要太过,至少他知道中原对草原的政策没有变,那就还是这样吧!
吕后在历史中是有争议的,她的能力是肯定的,在延续刘邦时期政策的同时,还做了一些好的调整,对汉初的稳定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之所以有争议,因为除此之外,此人权利斗争的手段比较毒辣,而且还开了外戚专权之先河。
作为封建时期的统治者,耍点手段倒是无可厚非。但作为外戚,为了个人的权利和发展本家的势力,而无情打压皇族,那就玩得有点大了,这样后果很严重。
吕后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将有能力和实力的刘氏该压的压,该杀的杀,而对她们家的吕氏,不管能力如何,都是该提的提,该封的封。外戚势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大部分都会捣乱,这次也没例外,最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诸吕之乱。
当然,大封吕氏和吕氏捣乱主要是在刘盈死了之后,在刘盈时期,吕后的重点主要是一步一步的打压刘氏。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刘盈的宽厚与吕后的狠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在保护赵王刘如意和齐王刘肥时所作的努力,作为傀儡皇帝的刘盈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吕后在狠毒的杀了赵王和杀齐王未遂后,还将赵王的母亲戚夫人折磨成了“人彘”(惨不忍睹得无法描述),吕后这么“关照”戚夫人主要是女人的妒忌心理所致。因为当初刘邦太爱戚夫人,爱得不理吕雉就算了,竟然还差点废掉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
可见,吕后不但心狠,还记仇。
可仁慈的刘盈不但不记仇,还尽一切努力去保护刘如意,不过最后还是失败了。据说刘盈在看到人彘后,惊吓过度,开始自我放弃不理政事。在抑郁了几年后就于公元前188年去见他老爹了。
刘盈是可怜的,说他是傀儡其实有点委屈他了。本想做了皇帝可以一展抱负,奈何汉初复杂的形势使他很难施展得了。那此时他那个强势又能干的老妈无疑就会充当辅佐的角色,时间一久,天下人便只知有太后,而不知有皇帝。
这是一种必然。
刘盈死后,吕氏的春天就来了,从刘盈死后到吕氏被除这几年中,吕后相继又立了两个比惠帝还傀儡的小皇帝。刘盈虽然形同傀儡,但毕竟是刘邦定的继承人,吕后偶尔还是会考虑他的感受,这两位小傀儡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忽视他们的存在。
在吕后罩着的这几年里,吕氏的势力达到了巅峰,封王的封王,封侯的封侯,风光无限。
但他们似乎忘了“白马之盟”这道紧箍咒的存在,只不过念咒语的不是唐僧,而是那些当初参与白马之盟的大佬们,这些人里面当然不包括吕氏。
吕氏们很快就要为自己的违约行为付出代价,这是天经地义的。所谓的代价可不是像孙悟空那样在地上打几个滚就完事,而是直接滚到地下去了——彻底的覆灭。
公元前180年,吕氏的冬天来了,是永远也不会有春天的冬天。他们的保护伞吕后去世了,尽管吕后临死前表达了对吕氏的担忧,也作了一些安全指示。最后还是在周勃、陈平等功臣派和藩王们的合力之下,让吕氏们以前后脚的功夫去找吕后了。
果然是天下共击之,安定刘氏天下者果然是周勃(大功臣)。
再来看看吕后掌权这几年,不管统治集团内部怎么闹得你死我活,百姓却很安然,这里再给吕后记一功,她喜欢搞斗争,却尽量把斗争控制在刘氏和吕氏之间,尽量的不去打扰老百姓,老百姓也经不起打扰。
吕后的能力是高超的,斗争手段是超高的,但她也是自私的。
因为她所谓的权利和至高无上,都是由整个吕氏的生命换来的。在她死后,所有的吕氏和跟吕氏关系亲密的人,都成了权利斗争的牺牲品,虽然这并非吕后的本意,但确实都是拜她所赐。
可能是她看历史看得少了,也可能是她没从历史的败亡中吸取教训。但事实上,在权力面前,别说是教训了,就是把死人放在面前都没用,因为只要有机会,管不了那么多了,谁都想试一试。
刘氏和吕氏的斗争结束了,刘氏内部的斗争却才开始。
吕氏被结果了以后,吕后之前立的一位小皇帝也被处理了,皇位空缺了,斗争也开始了。
历史上,人世间,最激烈和惨烈的争夺就是皇位的争夺,不过这次似乎没那么复杂,因为立哪个姓刘的做皇帝,基本上就是周勃和陈平那几个大佬说了算。
姓刘的人才还是有不少的,比如这次参与灭吕的几个刘姓藩王,就不简单。但也正是因为不简单,他们才不是周勃等人心中理想的人选。
作为功臣兼权臣来讲,拥立皇帝绝对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弄不好就把自己的小命给拥进去了,所以那些能力强,背景又太复杂的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总之,他们要的是一位低调简单又没什么势力的皇帝。不说想捞多少好处,至少这个皇帝要懂得感恩,能给他们一个快乐的晚年。
做功臣容易吗!如此费尽心思的立个皇帝,说白了还不是为自己的将来找个退路。
可是,这样的人好找吗?不好找,但还是有的。
此人就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远在代地的代王——刘恒。
所以在很多时候,人还是低调一点好,除了很安全,机会也不少。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汉文帝】

因为低调又没什么背景,本来准备在偏僻的代地安度余生的刘恒,被朝中的大佬们相中拥立为帝。
当初吕后执政时期,大力打压刘氏,同样因为低调,刘恒和他的母亲薄太后躲过了一劫。
一切像是意外,一切又都是情由可然。
很多有能力的人低调都是装出来的,而刘恒的低调却是由内而外的自然体现,因为他低调了一辈子,连死后都不忘发挥低调精神。
对平民百姓来讲,他是高高在上的藩王,可对皇室特别是在他这一辈也就是刘邦的众多儿子中,他似乎可有可无,因为他的母亲在刘邦那里就是可有可无的妃子。
刘恒的母亲薄姬,最早是魏王豹的妾。魏豹战败后,薄姬就成了汉军的俘虏,后来被送入宫中的织布室成为了一名织女。
因为姿色出众,就被刘先生收了,收了之后似乎又被老刘给忘了,因为平时根本见不到刘邦。在被冷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刘邦临幸了,一不小心就怀上了刘恒。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可即使如此,还是很少见到刘邦,可有可无的感觉真的很痛苦。
公元前196年,刘邦平定了陈豨叛乱后,就将刘恒封到了代地。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之后,吕后当权,那些刘邦宠幸过的女人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可有可无的薄姬却很幸运,好日子似乎才刚刚开始:被允许出宫跟随自己的儿子到封地去。
就这样,八岁的刘恒和他的母亲一起到了代国。
这是何等的凄凉:低调的母亲和低调的儿子一起来到了一个低调的地方——北方那偏远而贫瘠的代国。
当时代国的面积可不算小,包括今天的山西北部、河北的西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面积很可观,其荒凉的程度也很可观,更重要的是还很不安全,因为靠近匈奴。
总之,地盘不小,但是很穷很危险。
对刘恒母子来讲,荒凉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心,是身在皇宫的无奈。
即便生存环境和精神环境都如此的恶劣,但在刘恒的精心治理下,代地大安。
在代国的十几年间,刘恒已经展示了出色的才能,治理代地的经验为他将来治理国家打下了基础。
总之,性格、经历和他所处的位置,让他明白了百姓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百姓越来越好,国家才会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如何让百姓过得更好。
虽然他当了十几年的王,但当他见到朝廷派来接他当皇帝的使者时,第一感觉并非是常人该有的兴奋,而是不知所措甚至担忧,因为没有心理准备,更不知是福还是祸?
刘恒召集群臣们商议:该如何是好?
郎中令张武认为:朝廷多乱,那些个功臣个个都不是善茬,定是陷阱,大王不如称病不去,静观其变。
而中郎将宋昌却不这么认为:如今刘氏政权稳定,而且藩王们的实力都很雄厚,那些功臣们虽然厉害,但也不敢有什么想法。现在高帝诸子中只有大王和淮南王尚在,大王仁厚,如今乃是众望所归,况且朝廷既然盯上您了,您又岂能跑得了,一定要去。
就刘恒来讲,他应该更倾向于宋昌的说法。因为此时帝国初定,又逢朝廷变乱,作为刘邦的儿子,就算不做这个皇帝,至少也不能袖手旁观,这是作为儿子的责任,也有可能是作为天下之主的责任。
但刘恒还是非常担忧,当皇帝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在与太后商议后仍然未定,最后决定寻找一点精神上的支撑:算一卦。
结果:夏启再世。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这种时候算的卦基本上不是夏启就是商汤,没有哪个不识趣的去给你算个桀纣一类的人来,虽然要的只是那个感觉,但在当时很管用。
得嘞!就这么定了,不管是福还是祸,该来的挡也挡不住,出发。
性格决定一切,因为经历和环境的原因,使刘恒形成了谨慎和冷静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在这一路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刘恒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宋昌等心腹上路了,为防万一,在向长安行进的途中都是小心谨慎,生怕还没看到长安城就看到老爸了。
首先,他还在中途的时候就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这个时候亲戚是靠得住的),薄昭回报:真的。
等队伍来到离长安几十里外的高陵县时,又派宋昌再探虚实,宋昌来到了长安城外的渭桥时,只见文武官员已等候在此了,宋昌回报:不假。
这比一百多年后同样是以藩王身份入京即帝位的刘贺强了不止一条街。
刘恒一行来到了渭桥,群臣进见,看来确实是真的,刘恒略微放心了一点。这时周勃走上前来,表示要和刘恒说几句悄悄话,而宋昌阻止道:大人如果有公事,可以公开说,如果是私事,对不起,为王者没有私事。
有一个好的助手真的很重要。
看来这位新来的头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人是我们请来的,认了吧!随后周勃等人跪拜献上天子的符和玺,刘恒推辞道:等到了官邸(代国设在长安的官邸)再商议此事吧!
这是要何等的心理素质和政治智慧,才能表现得如此的冷静和清醒!
周勃等人此时可能认为,选了这个人就是他们的“失察”。这帮人当然不知道,正是他们的失察而一不小心造就了一位千古仁君、明君。
一行人来到官邸之后,直入正题。陈平等人先说了一些您当皇帝名正言顺之类的官话套话,刘恒就回了一些我何德何能之类的套话官话,老规矩,来来回回三次之后,程序就结束了。
那就这样吧!
公元前180年闰九月,刘恒正式即皇帝位。
真是没想到,在那个鬼地方憋屈了十几年,竟能一朝君临天下。此时的刘恒对命运的无常可能是感慨万千,但他想得更多的应该是珍惜这一切,珍惜这个一展抱负的机会。
从此,一个伟大的帝王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了,同时汉朝也正式进入了黄老之术的时代。可不管是黄老之术还是这个时代的伟大,都是因为刘恒的能力。
在整个刘恒执政的二十多年间,小问题是避免不了的,但却没有大的问题和波澜,整体上太平无事,这就是刘恒能力的最佳印证。
他的时代好像没什么英雄事迹,也好像没有太大的作为。实际上这些就是最大的作为,也是历代统治者的最高理想:天下太平,百姓安然。
对刘恒的能力和功业,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一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隐忍、宽爱和勤俭。
这些特点好像跟功业什么的没有很直接的关系?不,关系大得很。
刘恒的隐忍和他老爹与吕后的隐忍略有不同,他们的隐忍中被动妥协的成分较高,也可以说是权宜之计。小刘的隐忍就没那么被动了,可以理解成是主动的安抚,就是对所有的不安定政治因素实行安抚政策,让时间解决一切,淡化一切。
首先安抚的是那些功臣派的大佬们,安抚这些老江湖是要讲策略的,先是提拔加奖赏,以表示没有你们就没有我刘恒的今天呀!
这样一来,大佬们就有点飘了。然后在他们飘的时候再拉下来趁机敲打一下,最后就是该回封地的回封地,不回的就老老实实的做事。
对待他们老刘家的亲戚诸侯王们也是一样的。能忍的就忍,只要你们没有什么过分的行为,也别太让我难堪,那我就睁只眼闭只眼。
有人说刘恒精通厚黑学,善用政治手段,这个说法我并不反对,但可以说得好听一点:高超的政治能力。所谓高超就是,皆大欢喜是不现实的,相安无事是可以做到的,这样不就挺好吗!
对外政策也是如此,南越在吕后时期跟中原相处得不太融洽,那就派个人过去融洽融洽,这些都是小问题。
北方的那个邻居才是大问题,这个也不难:之前的政策不变。政策可以不变,但实力可以变,要不然总被人家掐着玩。所以刘恒不管有多忙,都没有忘记积蓄力量,如建立大量马场等,这个非常重要。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多谢朋友们支持,更新有点慢,请谅解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宽爱就主要体现于他的治国思想,像清静无为和休养生息这些就不说了,总之,他所有的思想和政策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百姓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一切。所有的努力也都是为了让上帝们更像上帝(即使是不可能的)。
最典型的就是在对待关系到老百姓生存的农业问题上,对百姓的压力是尽量降到最低。在这方面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百姓的田租是一降再降,遇到个困难年月的甚至直接免掉。
徭役也是尽可能的减少,在刑罚方面能减轻的就减轻,像那些割鼻子砍手脚之类的残忍割肉项目能废除的就废除等等。总之,利民政策比比皆是。
这就是传说中的仁政,这些政策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统治者思想的转变:对百姓的利好将曾经的口号能真正的落实到政策。
如果说刘恒的隐忍和宽爱是政治手段和策略的话,那勤俭就纯属个人品性了。按理来说,勤俭也不完全属于能力范畴之内,非也。
尤其是统治者,勤俭绝非只是品性那么简单,而是身体力行,是严于律己,是高情商的体现,更是个人能力绝对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理很简单,皇帝以身作则的提倡勤俭,那么上行下效,那些当官的和皇亲国戚们,平日里的张扬和奢靡怎么样都会收敛些。官场的官风也就不会那么邪(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因为官风从未正过,像狄仁杰和包拯这种毕竟是稀有品种,歪风邪气才是主流)。
官风不差,民风自然就很纯朴,老百姓也能安心的劳作,日子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总之,在老板的倡导和带领下,大汉公司的全体干部和员工们,在良好的氛围下,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着。
这当然是一种能力。
刘恒是勤快的,但他更出名的似乎是俭朴,
如何俭朴?比如有一次,刘恒想建一座高台,可能是平时没怎么增加建筑,对预算方面没什么概念,结果召来工匠一算,竟然需要上百斤黄金。
这么贵,这可是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我怎么可以这样,而且建这个高台又有什么用呢?马上取消这个项目。
懂得反省和换位思考的领导才是好领导。
刘恒执政期间,车马服饰之类的,能简单的就简单,能将就的就将就,也都没什么增加。
历史中节俭的帝王还是有不少的,但有一些是装出来的,而刘恒的节俭是发自内心的,他还用遗诏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不但要真诚,还要从一而终。比如节俭。
遗诏的内容比较丰富,大到陵墓规格,小到服丧时间。大概意思就是在将葬礼规格降至最低的同时,还不要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遗诏体现的不止是刘恒的俭,而是他的思想、格局乃至综合品质。
曾有人将文帝刘恒、北宋的仁宗和明朝的孝宗列为历史中的三大仁君,对这个列法我也不反对,但前面说过,刘恒不但是仁君,还是明君、能君。
这三位仁君虽然都创造了不俗的政绩,但刘恒的能力无疑更强,也更成功。
北宋的仁宗确实很仁,准确的说他是个老好人,好到在他死后,百姓们哀悼他的痛哭之声数日不绝,这还不算,竟然连老对手辽人都哭了,做人能好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仁到家了。他在位时基本上天下太平,但在后期却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因此才有了以后那个并不成功的“王安石变法”。
明朝的孝宗不但仁,能力也很牛,在明朝中期算是有着力挽狂澜的作用,虽然中间也有点小瑕疵,但也不影响他创造了中兴的成就。他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一个很好的接班人来延续他的功业,但也不能怪他,因为他就一个独苗儿子,没得选。
刘恒则不同,在位二十三年,不但仁得你找不到什么破绽,他的为人和工作也没什么过错,而且国库充实,整体的发展形势也是一片大好。
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不错的接班人继承了他的思想,延续了他的功业并将之推向了高峰。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文景之治”的启示】

公元前157年,文帝刘恒去世了,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景帝。
这位仁兄在历史中的口碑和能力比他爹差一大截,但他执政的时期仍然可以和他爹并称文景时期,说明兄台还是有料的。
他的为人虽然不是很咋地,但他认可也继承了老爹的治国思想,在利民便民的政策上,不但继承了好的方面,还将那些不足的地方进行了改进,这相当难得。
从而使汉朝的国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就是中国封建历史中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到公元前141年刘启去世为止,对于整个帝国的富庶程度,史书上记载的一段话就一目了然:“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大概意思就是,国库的钱累积亿万,因长期不用,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无法清点;粮仓的粮食都装不下了,最后堆到仓外,也烂了,无法食用。
我理解为:钱多得数不清,粮食多得吃不完。
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多有钱先不说,粮食竟然吃不完而烂掉了,在古代历史上也算是一大奇观,还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时代来。
这是指的国库,再来看看个人过得怎么样,建国之初,别说老百姓是一穷二白,连天子的马车都找不到好马,将相坐的都还是牛车。可能说得有点夸张,但真的很穷。
如今却是天翻地覆了,连看大门的人吃的都是好米好肉,田间地头的马都是成群结队,人们出去聚会,骑着母马都会觉得丢人。
这就好比今天的改革开放,改革前连饭都吃不饱,吃一次肉都像过年,能开上小车的基本上都是有身份的人。再看看改革几十年后的今天,大部分人因为吃得太荤太油腻,都开始追求吃青菜养生了。开小车的如果太便宜开出去都有点不好意思(有车的人),虽然不是人人都过得很好,但是都能吃饱饭了,还部分小康了。这就是成就。
文景之后的汉朝,就和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相似。
改革开放像文景之治一样都会被载入史册,两者的成就和历史作用就不作比较了,但文景的历史意义更胜一筹。
也正因为如此,文景之治成为了后世所有治世的典范,而且一直在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其奥妙至今都在被探索。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文景的核心——无为而治。
前面说过,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不管,而是该做的一定要做,且要做得更好,不该管的就别去管。
这么简单?这太难了!
说得再明白一点,所谓做,是以利民为根本,进而不断的去完善相关的制度和律令。不做,就是以制度为前提,不要再去打扰和过多的盘剥老百姓,简单总结为:别——折——腾。
可是,折腾往往都是统治者和位高权重者的本性,他们总想搞点什么事情出来,最后发现都是白折腾,不,折腾了老百姓。
就凭这一点,历史上的大部分统治者就都歇菜了,而文景二帝都是最大程度的做到了这些,尤其是文帝。
文景之治不仅是封建社会中所有治世的标杆,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仍然有太多的启示:给百姓的空间越大,百姓创造的就越多;对百姓的索取越少,百姓回馈的就越多。
百姓,古往今来永远都是最大的、最弱势和无助的群体。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感受就容易被统治者忽略,他们的处境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没有太多的要求,而且想法也很简单:只想吃饱穿暖,过安稳的日子,能够教育子女,赡养老人,他们也从未追求过什么公平公正,因为在很多时候,出身就决定了人生,也决定了公不公平。
到了工业文明的今天,百姓的生活是天翻地覆,处境却依然如故。按理说,如今也是千年一遇的大好局面,吃的饱穿的暖,科技发达,国家强大,真可谓是国泰民安,但为什么普通百姓仍然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话说回来,作为社会结构底层的普通人民,有的只是生存的被动和无奈,吃住再好又能有多少安全感?
百姓的一辈子都要跟他们最不想打交道的一种人打交道——官,基层官员。如今的民生政策在不断的改善,有些方面真的是今非昔比,但如何通过基层完整的落实到百姓头上,那就是今昔都相似了。
说得过分一点,在很多时候,百姓想办什么事情的进度和效率,取决于红包的大小和关系够不够硬,说白了就是花钱和托关系(一种被默认的文化)。如若不然,等着吧!当然,在大的地方会好一些。
再来聊两句一个顽疾型的问题:火车票。看过一篇报道,说几十年前就有领导人发话要解决买火车票的问题,几十年后,铁路线多了好多倍,火车的速度也快了好几倍,可是……呵呵!
折腾了这么多年,还用上了网络等各种先进手段,搞来搞去越来越难买,上面的政策一道道,下面的对策一套套,反正就是买不到。
难道真的是都卖完啦?我信你个鬼!
但我相信一个真理,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只是愿不愿意的问题。
这也是我绕了半天所想表达的意思。
我们是一个充满了智慧的民族,从来都不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缺的只是敢于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决心。
而这种勇气和决心正是文景之治留给我们的启示,不,是财富。
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也能更好。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最后的诸侯王】

在文景时期,帝国的国力达到了顶峰,而诸侯王坐大的问题也已经到了爆点,见不得一点火星子。
刘邦当初建立了一部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虽然有点不得已,但他也是怀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担心会出问题,但希望不出问题。
事实证明,时代真的已是今非昔比。不过,在大一统思想已经是必然趋势的情况下,这些诸侯王还能侥幸几十年也着实不易,但这只是周王朝称王称霸思想遗留下来的余威。
当诸侯王的实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和中央的碰撞就不可避免。与其说是两种政治力量的碰撞,不如说是分封思想和大一统思想的交锋,后者是必然的胜利者,但前者也不会那么快就消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分封制是时候说再见了。
早在文帝时期,有的诸侯王们就开始蠢蠢欲动,有些有识之士就提出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当然,这些有识之士不包括那些诸侯派和功臣派。
其中一个叫贾谊的年轻人,向文帝上书分析了一下诸侯王的问题,意思很明确:削藩。
为了说服文帝,小贾同志还打了一个很吓人的比喻:现在的帝国就像一个得了浮肿的病人,小腿跟腰一样粗,手指头和腿一样粗。
比喻很吓人,但很恰当,因为此时朝廷直接控制的郡县还不到诸侯国总数的一半,真的很吓人。
可现实是,此时是帝国发展的关键阶段,削藩时机并不成熟,加上文帝这种温和的性格和能忍就忍的处事原则,削藩的事就被搁置了,
而贾谊也因为他的上书影响了大佬们的利益,最后被排挤到外地去了,但在上书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被文帝记住了,这句话也为以后解决诸侯王指明了方向: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意思就是在原有的诸侯国内再多封几个诸侯,以分散他们的实力,文帝虽然没有采纳贾谊削藩的建议,但却采纳了包括众建诸侯在内的部分建议,后来就将一些有实力的诸侯王拆封了好几个,效果还不错。
贾谊短暂的一生是悲催的,他先是被排挤到了长沙王那里,后来几经辗转又来到了梁国这里当梁王的太傅,最后梁王意外丧命导致贾太傅很歉疚很郁闷,最后郁闷了很多年的贾谊还是郁闷死了,时年才三十出头,可惜得很。
所幸的是贾谊死后,他的思想有了继承者,准确的说是对诸侯的态度有了继承者:晁错。
晁错和贾谊一样,也支持削藩,也和贾谊一样才华横溢,但他和贾谊有一个巨大的区别:贾谊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而晁错学的却是法家思想。
刚性的思想加上过于刚性的性格,晁错就被贴上了强硬和冷血的标签,最后的结果就是树敌太多,不招人喜欢,这也为他以后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文帝时期,晁错主要做的是一些文职工作,级别不高,但离皇帝比较近,所以他就充分的利用了资源:经常上书。可见,晁错是一个喜欢表达的人。
同时他也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上书的内容除了政见丰富以外,还展现了他飞扬的文采,文帝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却完全认可了他这个人:你这么有才,以后就做太子(刘启)的老师吧!
他这个老师当得还是很成功的,因为太子很信任他。太子的信任也使他的命运开始拐弯儿了。
不得不说晁老师真的很有才,他上书的诸多政论文都被鲁迅先生称为西汉鸿文,可见其文采的水准之高。
除了文采好,上书内容的质量也是相当过硬,其中涉及到了军事、经济和农业等各个领域,说明他还是个全面型的人才,但最终决定其命运的却是他的“削藩策”,“削藩”也成了他一生中最显眼的标签。
在文帝去世之后,晁老师的仕途就进入了快车道,最后被升至御史大夫,不过他的生命也进入了快车道,通往地狱的快车道。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在文帝时期,晁错就上书过削藩,如今自己身居高位,又是皇帝的老师,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皇帝,再不削藩,更待何时!
刘恒在公元前157年去世,晁错在154年前后就迫不及待的上书削藩。
老师说削,那就削,有老师在,我放心。
可削藩不是闹着玩的,一般都是要动刀动枪的,如果碰到个硬茬,说不定会弄得天下大乱。
很不巧,在晁错要削的诸侯里就有一个硬茬——吴王刘濞。在他数次提到的削藩中,此人是头号“敌人”,因为刘濞有这个资本。
他到底何许人也?猛人也!来头很大。
刘濞,刘邦的侄子,当初以骑将的身份跟随刘邦参加了平定英布的叛乱,是立有战功的。英布在叛乱之初时干掉了荆王刘贾,等英布被干掉之后,刘贾之前的封地也得找个刘家人来打理,这个人不好找。
刘贾的封地就是之前的吴地(今浙江地区和江苏部分地区),因为这一带的民风比较强悍,那就需要一个强悍的人来打理。
刘濞正是这种人,在平定英布之后,就被刘邦封为了吴王,其实在老刘看来,封小刘是有风险的。
史书记载,刘邦认为刘濞有反相,这个人将来可能会搞事情。这就把刘邦说得有点玄乎了,顶多就是刘濞强悍又傲慢,不太服管,让人有点不太放心。但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好歹就你了。
这个侄儿并没有让刘邦失望,强悍的刘濞来到吴地后,此地强悍的民风竟突然变得温和起来?因为刘濞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不过更没让刘邦失望的是,刘濞最后也用行动证明了刘邦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但现在的事实证明,刘濞的为人除了强悍,还很有生意头脑:发家致富。说好听一点是让整个吴国发家致富,因为他发现了“聚宝盆”。
吴地真是个好地方,风景秀丽,资源丰富,不,是财源丰富。这里有山有海,山上的矿可以铸钱,海里的水又可以煮盐。说是聚宝盆还真有点委屈刘濞了,因为矿是挖不完的,海水是煮不尽的。
铜钱和盐在古代简直就是经济命脉,吴地百姓的税都不用怎么交,国家照样富得流油,一时间,吴国大治,民心大悦。
地方富庶,百姓支持,做诸侯王如此,算是很成功了,还图什么呢!就这样吧!
可是,如果一个不安分的人变得安分了,那他迟早都会碰到一个不安分的理由——杀子之恨。
还是在文帝时期,吴国太子刘贤代替老爸去朝见皇帝,因为和当时的太子刘启都是同龄人,所以比较聊得来,两个富二代在一起,自然少不了一些炫富、吹牛和玩耍的环节,结果两个人玩游戏时在对弈的过程中,发生了争执。 都是太子谁怕谁。
由于吵得过于投入,刘贤可能忘了王太子和皇太子的区别,竟然有点出言不逊,可刘启又不是那种愿意吃亏的人,即便是嘴上的亏。
于是他要用行动来证明皇太子的不同之处:抡起棋盘就砸过去了。结果刘贤就被砸过去了。
经过文帝的同意后,刘贤的遗体被送回吴国。
这还得了,我堂堂吴国太子,生龙活虎的走着去京城,如今却奄奄一息的躺着回来。普通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我刘濞。
刘先生的牛脾气一下就上来了,拒绝接受遗体:你们管杀就得管埋,人是在长安死的,就埋在长安吧!
梁子算是结下了,但造反毕竟是个玩命的活,刘濞此时虽然很不爽,但并没有很强的造反欲望和明显的实际行动。不到迫不得已,不会走到那一步,但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毕竟儿子死了,态度还是要有的:从此称病不朝。
诸侯王不朝见皇帝可不是小事。刘恒也是个明白人,都是为人父母的,毕竟干掉了人家儿子,他真来京城了也很尴尬。
而且刘濞岁数也大了,经这丧子之痛一折腾,至少精神状态会很差,于是就坡下驴,将吴王不朝见皇帝给合法化了。
所以在整个文帝一朝,刘濞都没什么动静,安抚的套路已经被刘恒玩得炉火纯青。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秋风故国 2019-09-14 17:41:18
关注兄台的小说好久了,兄台好毅力、好文笔,我也在写关于汉初的历史小说,愿与君共勉。
-----------------------------
与君共勉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到如今晁错要搞事情,刘启也有那个意思,加上他又很听老师的话,于是一拍即合,干吧!
在这里提示一下,晁错主张的削藩和贾谊的略有不同。贾谊的削藩是将一个诸侯国拆封成多个小的诸侯国,以削弱诸侯的实力,朝廷不要你一块地。这样的话,诸侯们勉强可以接受,毕竟地还在,也没什么可说的。
而晁老师很守信用,他说削藩那就一定是削,诸侯国还是一个诸侯国,只是时间久了会变成一个小的诸侯国,地都被朝廷削走了。这样的话,刘家的弟兄们就没法接受了。
接不接受也是得看情况的,比如楚国和赵国这两个不是一号目标的国家,朝廷找了个借口削了他们几个郡,他们两家的反应很反常:没反应。
这就给了刘启和晁错一个信号:他们不敢怎么样,现在可以直接对刘濞下手了,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晁错在他接下来的表现中将会一错到底。
当刘濞得知朝廷开始对楚赵两国行动的时候,他也开始行动了——拉盟友。
刘濞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虽然有两把刷子,但要单个跟朝廷硬碰硬,是没多少胜算的。那就得制造舆论,争取更多的支持者,应该是拉更多的人上贼船。
管不了那么多了,忍了那么多年,此次不反,将会是我的终生遗憾。
当削夺吴国两个郡的文书送到刘濞面前的时候,他老人家干脆利落的杀了来使,还给来使找了一群陪葬的——朝廷任命的官员,这就算正式造反了。
当然还得拉上吃过朝廷亏的楚国和赵国等七国共同造反,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造反的人当然不会说自己是造反的,他们往往都会以为皇帝和朝廷着想的名义,去办某件事或某个人,以表明造反的合法性。
这次也不例外,名义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后世的清君侧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唐朝叛乱的那个安胖子,玩的也是这一招。
这招很厉害,我们皇上是无辜的,主要是受了奸臣晁错的蛊惑才这么做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到京城来诛除皇帝身边的小人。
随后刘濞率军二十万,在广陵起兵,边向长安进军边拉帮入伙。
消息传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刘启当然是惊慌失措,于是问晁错:老师,该如何是好。
削藩是晁错提出来的,晁老师肯定有办法呀!
不一定!
晁错曾经在上书削藩的时候,对学生刘启进行过战略分析:
这些个诸侯王,你削他,他就会反;你不削他,他迟早还是要反。早削,就反得早,祸害小一点;晚削,他们有准备,祸害更大,所以宜早不宜迟。
言下之意就是,早反晚反都在晁错的意料之中。那你一定会有应对的策略。
很遗憾的告诉你,从后面的发展局势来看,晁老师根本没有应对方法,甚至没有考虑过应对方法,更关键的是刘启一直都认为他的老师时刻都准备着,殊不知晁老师时刻都在观察着。
你这不是开玩笑吗?造反是过家家吗?真是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虽然晁老师没有什么计划,但既然学生这么相信自己,他还是以开玩笑的逻辑一本正经的给刘启出了个主意:
陛下,值此关键时刻,您最好御驾亲征,以定军心,我来镇守长安。另一层意思就是,你在前面冲锋陷阵,我在后面帮你看着家里。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小学生级别的馊主意。
我的老师喂!就算你把自己当萧何,我也没有高帝那个能力呀!而且就算我亲征,谁守长安那也是由我来指派,你还真把自己当老师了。
此时的刘启已经对晁错开始不满了,但不满的并不只是他出的这个主意,而是因为他没主意。
如果说前面那个主意是馊主意的话,那现在这个主意就馊得要命。这个主意也说明了晁错不是一个实干家,而且也只能算半个理论家,他竟然向刘启建议:
如果没有好办法,要不再送几个县给吴国,争取让他们退兵。
你好歹也是皇帝的老师,竟然说出这么扯淡的话来。
本来是削地,现在却搞成了送地。
你以为造反是做生意?违约了赔点钱了事,这可是要赔命的。如果说送地只是缓兵之计,那还可以理解(晁错没那个水平),如果送地就是目的,那晁错就是自取灭亡。
楼主:我非扶苏  时间:2019-11-10 11:37:47

最让人不解的是,晁老师在这个时候还不忘排除异己,他要排除的这个人就是最后要了自己命的人——袁盎。
袁盎在文帝时期的朝中为官,因为直言敢谏,文帝很喜欢。也因为直言敢谏,别人都不喜欢,最后只能到外地去混。
看似袁盎和晁错都是同路中人,都比较直爽又不合群,但都只是看似,实际上两人非但不同路,还似阳关道和独木桥一样的截然不同,袁盎是儒家,晁错是法家。
准确的说,两人似同水火,有晁错的地方,袁盎绝不去。反之,如果在路上遇到了袁盎,晁错掉头就走。总之,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这种精神被他们执着的坚持到了最后。
到底两个人有什么深仇大恨,史书上也没细说,反正不对路。
我认为他们并非有什么仇恨,只是政见不同,所学习的门派也不同,很自然的互相就看不顺眼。其实如果不是同朝为官,两个奇怪的人是有可能成为朋友的。
下辈子吧!
袁盎虽然一直在地方混,混得却是风声水起,退休前那段时间一直是在吴国为相。可能是跟刘濞处出感情来了,所以他经常在外散布“谣言”:吴王不会反。
可能正因为如此,刘濞还是很给老袁面子的,等袁盎回到长安之后才反的。也正因为如此,晁错认为,袁盎肯定是得了刘濞的好处,所以才到处说他不会反,说不定袁盎还跟叛乱有关系。
晁错准备找机会修理一下袁盎。
就算袁盎有这种可能,可你现在的处境也不乐观。一个人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还要去给自己制造敌人,实在是太不明智。真的是仇恨蒙蔽了你的双眼。
袁盎知道了晁错的算盘,自然很是担忧,但并没有慌乱,因为他决定先发制人。于是托人带信给刘启,说自己有平叛的妙计,见面说。
刘启很高兴,袁盎是老朋友了,见。
袁盎来到宫中后,晁错也在场,虽然很尴尬,但当着皇帝的面,总不能掉头就走吧!再说万一你在我背后捅刀子怎么办,不能走。
袁盎可不这么认为:我有一计可平乱,不过得私聊。言下之意,让晁错也滚蛋。
此时的晁错一定是气得牙齿咯吱响:迟早收拾你。但他不知道,他已经没机会了,此时袁盎在里面就是在商量如何收拾他的。
晁错离开后,袁盎开门见山:吴楚叛乱的目的是诛晁错,如果我们杀了晁错,再派使者去免了七国的罪,恢复他们的封地,他们就会退兵,这样不就都结束了吗!
这哪里是什么妙计,严格的说,这就不是个计谋,对晁错来说,甚至是个阴谋。
与其说这个主意比较阴,不如说是迫不得已,因为不干掉对手,就可能会被对手干掉,这也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袁盎如果不阴一点,以晁老师对袁先生的厌恶程度,迟早也是要对他下手的。晁错虽然对付不了刘濞,解决个把袁盎是没什么问题的。
朝堂上的斗争远没有战场上来得痛快,因为政治斗争如果输了,不但会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还会连累家人。
傻子都知道,清君侧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清君,刘启并不傻,所以他认为袁盎的这个主意很不错:若能如此,我也不能因为庇护晁错,而不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与其说刘启糊涂,不如说此时的刘启对晁错的不满,已经转化为可以放弃。
放弃了旧人,自然要迎接新人,于是马上任命袁盎为使者,出使吴国,商量退兵的事,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
同时在秘密进行的就是解决晁错,在刘启的授意下,陆续有人上书弹劾晁错。大概意思就是,是你当初挑的事,如今你又解决不了,应该腰斩,家人也不能放过。
同意。
对这一切,晁错全然不知。
其实包括刘启在内的所有支持杀晁错的人,都明白杀了晁错,刘濞也不一定会退兵,但又都存在着一种侥幸心理。不过更多的原因是,晁错已经失去了所有人的爱,他已经努力的成为了斗争的牺牲品。
第二天,刘启就派人忽悠晁错说召他到宫中议事,不过要先去巡查一下东市,晁错就穿上朝服屁颠颠的跟着使者先来到了东市。
殊不知,有一个人也穿戴整齐的在东市等候多时——阎王爷,不,是三个人,还有黑白无常。
可以肯定的是,晁错在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已经被斩成了两截(腰斩,汉代很残忍的一种刑罚,将人拦腰斩断)。
统治者杀人都要用欺骗的手段,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杀人者比较害怕,因为被杀者太厉害,如韩信;另一种是杀人者很心虚,因为被杀者不至于被杀,如晁错。
两者的共同点是:不走法律程序,悄悄进行,越快越好。
晁错解决了,袁盎的愿望意料之中的实现了,出使吴国的任务也是意料之中的泡汤了。
刘濞的要求是可以满足的,但却是可以不认账的:晚了,我已经称帝了。
说完还准备杀了袁盎,他竟然跑掉了,而且一直跑回了长安,他还好意思回来。
刘启也没把他怎样,总不能把他也办了吧!毕竟这个事本来风险也挺大的,就这样吧!
如今老师死了,敌人却越来越嚣张,如此局面,刘启很难过。
史书记载,刘启在妥协无望之后就有点后悔杀晁错了,可能有一点,也只是有一点。因为晁错的死有太多的必然。
当然我并不认为他死的情由可然,可以说我也是他的同情者之一,但不得不承认,他要为自己的死负主要责任。
虽然晁老师最后的表现和结局都不怎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才华和对朝廷的忠心,没有任何的水份,只是他的才能没有跟上节奏。正因为如此,他成功的博取了后世的同情,也正因为如此,刘启杀晁错也为后世所诟病。
晁错很惨,他的死对头袁盎也没好到哪去,因为晁错的死至少是被官方认可的,而且为了表示重视,还对他动用了高级别的酷刑,一句话,死的比较高级,相对而言。
袁盎死的档次就低多了,因为他最后是被不知名的刺客杀死的,如果刺客蒙着面,那他连杀自己的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实在死得太不体面。
还好他知道派刺客杀他的人是梁王,因为得罪梁王那点事,他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再次证明,政治斗争没有最后的胜利者,你千辛万苦的干掉了对手,最后却不知不觉的被另一个对手干掉了,这是斗争的游戏规则,也是生存的游戏规则。
如果说晁袁二人天天在忙着搞斗争,那真是冤枉他们了。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一心一意服务刘氏江山;最后却避免不了同样的结果:都死于刘氏。
这也算是他们的共同点吧!
好了,死了的人是活不过来了,造反的人更是不可能停下来,不能再那么天真了,面对猛人只能用更猛的人去对付,汉帝国从来不缺这样的人。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2167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1-29 18:45:06

更新时间:2019-11-10 11:37:47

评论数:6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