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最大的犯罪 某些人怎样将中国6千年的文明历史 搞成了只有3500年的

最大的犯罪 某些人怎样将中国6千年的文明历史 搞成了只有3500年的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20世纪80年代贵州威宁中水出土的“刻画”陶文,计有32种51个字,更接近现在仍使用的古彝文,体现了与半坡陶文的传承性。
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木碳经碳14测定,文化时代为公元前期4770±134年,说明彝文字至起码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20世纪80年代贵州威宁中水出土的“刻画”陶文,计有32种51个字,更接近现在仍使用的古彝文,体现了与半坡陶文的传承性。
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木碳经碳14测定,文化时代为公元前期4770±134年,说明彝文字至起码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半坡遗址,有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在一些陶钵的口沿上还刻有各种符号 ,有20-30种之多,这些符号可能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古彝文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所谓的文明历史,必然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就是人类农业文明的最早的发源地,农业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

因此寻找东亚大陆最早的文明,或者说最早的中国文明必须是东亚大陆最早的发源地。

目前一般认为,世界上农业有3 个大的起源中心,1 个是西亚地区,另外两个是亚洲东南部和中美洲墨西哥。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农业是人类文明史的起点,诞生于一万多年前。世界农业是多中心起源的,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个由点状到线状、条块状、片状持续发展的历程。而我国为东亚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

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温暖而潮湿,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是东亚大陆农业的起源中心。

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8575士235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10 000年左右)中出土的陶器、石器、骨耜、稻谷等,都说明这个时期长江流域已进入了较为发达的稆耕农业阶段。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古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有河北瓷山遗址(距今8 00年)、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距今7500年)、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7800- 7350 年)。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旱地粮食作物黍、粟,粮食作物生产与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等生产工具,陶器、骨器以及猪、牛、羊遗骨等,表明在距今7000 8000 年以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从粟和黍等新石器时代的出土遗址的时间分布来看,粟出现最早,距今8000年,分布最广,达30多处。而黍最早出土距今为5000年,分布有4处。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所以,中国文明的发源地,

第一,一个是10000年前农业稻谷的发源地,中国的南方的长江流域。

第二,是东北的地区,,距今8000年左右。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殷商文明就有东北文化的源头。

第三,是黄河上游中游地区,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距今7500年)、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7800- 7350 年),发现了旱地粮食作物黍、粟,粮食作物生产与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等生产工具,那是西周文明的主要源头。

第四,恰恰是黄河下游地区,山东地区,河南地区,这些中原地区,不属于中国文明最早的源头。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寻找东亚大陆最早的文明,必须研究10000年---8000年前东亚大陆的地理气候与环境,才可以找到文明产生的最佳点,最早点,而不是用当今文明的现状,想当然的推测10000年---8000年前东亚大陆的地理气候。

用当今文明的现状,想当然的推测10000年---8000年前东亚大陆的地理气候,没有变化,就是中国学术界研究历史重大的缺陷与盲点。

中国历史学家,普遍不具有古地理知识背景。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古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有磁山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至前5600年。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在发现的88个窖穴(灰坑)内有堆积的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达2米以上,数量之多是惊人的。这些粮食刚出土时,尚有部分颗粒清晰可见。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8000年—4800年的史前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较早的遗址。

大地湾遗存一期文化即前仰韶文化或大地湾文化,约为7800—7300年前。

大地湾遗存二期文化即仰韶文化早期,约为6500—5900年前。大地湾遗址三期文化即仰韶文化中期,约为5900—5600年前。大地湾遗址四期文化即仰韶文化晚期,约为5500—4900年前。大地湾遗址五期文化即常山下层文化,约为4900—4800年前
大地湾遗址编号为H398的灰坑中,发现一堆炭化的粮食标本,鉴定为黍(俗称糜子),但黍粒均小于现代种

大地湾遗址的研究显示,古人依次经历了原始狩猎采集、发达狩猎采集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一期原始农业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农业四个经济发展阶段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吉笃学博士:中国农业现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无法证明它是从什么时期发展起来了一个唯一的一个地区。

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的黍来自外国,而国外最早黍的标本是希腊的阿尔基萨前陶期地层中出土的距今7000年左右的黍。那么在大地湾找到的这些黍的种子能不能证明中国的黍不是来源于国外,而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在长期的劳动中亲手培育起来的呢?于是有关人员将这些种子送到了有关部门进行了年代检测,结果发现这些种子的年代最早的大约在六千七、八百年前,并没有超过希腊种子的年代。难道中国的黍真的是从国外进来的吗?要证明这些黍确实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就要拿出科学的证据,最基本的证据要有两条:一是必须要有可做鉴定的植物种子的遗存;这个有了但年代较晚还得继续找;二是这些遗存应和这个区域广泛分布的同种类野生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我们的有关科研人员首先把当地种植的黍和野生的黍进行杂交,结果并没有出现变异,而是一种正常的中间类型,这结果就表明陇中黄土高原长期种植的黍并不是外来的作物,确实是在原生地发展起来的一种植物。但这似乎也不能完全说明黍就不是外来的呀,也许是从外面进来然后经过几百年的驯化在大地湾扎下根的呢,野生黍不也被驯化了吗?


因此,要证明这种黍不是来自外国的品种,还要做一件事也是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在大地湾还要继续找,要找到比7000年还要早的黍的种子遗存。那么在已经挖掘的仅有的一万多平方米的遗址中会有这样的种子吗?如果有的话这比小米粒还要小的多的已经碳化的黍的种子又会在哪里呢?


在大地湾一期遗址中的一个灰坑中考古人员终于找到了黍的种子,经鉴定这些种子的年代距今约7000年在左右,与希腊黍的年代不相上下,这也说明陇中黄土高原就是黍的原生地之一。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发虎:大约7800年,可能还会更早,7800年已经开始有很发达的农业,就是说农业已经在这儿很发达,农业有一个发展过程,事实上中国的农业起源应该更早,因为这个大地湾文化它已经有粮食在那儿,那么这个过程要变成这个农业,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从采集到农业这个过程,应该有几千年的过程。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早在7000多年前,磁山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粟这一耐旱农作物,且达到了相当高的产量。
在磁山遗址,考古工作者们一共发现了189个储存粮食的“窖穴”。这些“粮仓”形似袋状,窖口直径大都为1—2米,深浅不一,最浅的只有0.85米,而最深的则达到了5米。当地一位考古专家感叹地说,当地的土质极粘,可以说是“湿了泞,干了硬,不湿不干挖不动”,先民们硬是用打磨的石斧、石铲挖出了那么多深达数米的窖穴,其坚韧的毅力和劳动强度令人难以想象。
当时参加过发掘工作的考古专家韩林太对记者说,“窖穴”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禁不住大吃一惊:里面竟堆积着大量的“粟灰”,刚开始它们的颜色呈灰绿,但拿到手里一会儿就变成了白灰。在一些成块的朽灰中,直接用肉眼可以看到已炭化的一颗颗滚圆的粟粒。
为了鉴定这些粮食的成分,发掘者们曾两次进京,但都因找不到妥善的保管方法,标本到达目的地后全神奇般地变成了灰粉。最后,北京考古专家采用“灰象法”对标本进行了鉴定,认为当时的磁山人吃的是“小米”,这也是当今人工种植谷子历史的最早发现。
考古学者们在欢欣鼓舞之际,一个颇为费解的问题同时也摆在了他们面前。因为这些窖穴中的“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有10个甚至达到了2米以上。如果按照比重、体积推测,这189个“粮仓”中储存的粟,至少应在5万公斤以上。而在当时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剩余这么多的粮食几乎是不可想像的。


一时间,专家们对这一规模宏大的“粮仓”提出了种种猜测:可能是当时的农业生产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除了够吃,还有部分剩余;也许是一个部落储藏的粮食种子,在还未来得及播种的时候,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所有的人纷纷逃离了自己的家园。
还有人认为此地可能是先人们祭祀“粮神”的地方,他们为了祈求有一个好收成,便将最好的谷物奉献给了神灵。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在实验后还对窖穴是否系“粮仓”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有的“窖穴”异常狭小,人很难进入,那么那些先人又是如何取放谷物的呢?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考古学者们在欢欣鼓舞之际,一个颇为费解的问题同时也摆在了他们面前。因为这些窖穴中的“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有10个甚至达到了2米以上。如果按照比重、体积推测,这189个“粮仓”中储存的粟,至少应在5万公斤以上。而在当时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剩余这么多的粮食几乎是不可想像的。

问得好!8000年前5万公斤以上,就是50吨小米,怎么样的情况!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磁山的先民究竟经历了怎样年复一年的筛选种植才将野生的狗尾草培育成了人工粟,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但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正是以粟的驯化为主体开始的。

时至今日,邯郸武安至山西长治一带的黄土丘陵上出产的小米,仍是全国质量最好的小米之一,太行山东麓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小米种植区。

有粮食便有粮仓。窖穴,就是磁山人储粮的仓库。

走进磁山遗址的发掘现场,已经被切割成排列整齐、大小一致的方形探方内,数量最多、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大量的长方形窖穴。窖口一般长1米左右,宽0.5米到1米,深多在2米到4米之间,星罗棋布、密密麻麻。

磁山遗址经历三次发掘,总共清理窖穴千余个。“我们发现其中八成左右都有粮食堆积或堆积痕迹,一般厚10至30厘米。第一次发掘材料显示,个别较厚的可达2米以上。”乔登云说。

凭当时的生产能力和农业发展水平,真的需要数以千计的窖穴存储粮食吗?

“人们常把窖穴的数量与粮食存储量画等号,得出磁山先人存粟达数十万斤或更多的结论。但这并不科学。”乔登云认为必须澄清这个事实,那就是,当时的粮食存储多是临时性的,主要是为了供当年至次年粮食收获之前食用,这些窖穴是在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内经过几代人的挖掘、使用、淘汰累积而成的,每个窖穴使用2到3年就会因为霉菌过多而淘汰。

“但无论如何,粮食储存,都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据此推测,当时的农业已经有很大发展。”乔登云说。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1988年,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乃“彭头山文化”(前9500-前8100)的原址。它透露稻米已经被驯植,但遗址并未挖到农具。

华南的彭头山文化约与华北的裴李岗文化共时。

至1995年,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出土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距今1.2万年前,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

在“长江起源说”未被公认前,一度有稻米种植起源于中南半岛说。

在“长江起源说”确立后,韩国于2003年宣传发现距今1.5万年前的人工栽植稻米,比长江流域早了1200年,

但2011年美国4所名校的跨校研究组对比予以否定,坚持了“稻米长江流域起源说”。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因此东亚大陆的农业文明,最早起源长江流域。

至1995年,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出土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距今1.2万年前,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

所以,东亚文明的起源的时间,不晚于中东、西亚、印度地区。
中国文明历史的起点,就在长江流域,而不是黄河流域的中原,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
考古学的发掘,证明了这一结论。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一些学者在实验后还对窖穴是否系“粮仓”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有的“窖穴”异常狭小,人很难进入,那么那些先人又是如何取放谷物的呢?

进一步问下去,这些小米,是野生的,还是人工种植的!

有的“窖穴”异常狭小,人很难进入,说明这些谷物,是用于祭祀神灵的。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3-21 17:46:41
一、从周代替殷商后对殷商的处理,可以看出周明显没有把殷商当做自己的同类族群,而是当做外来族群来隔离处理的。
因此殷商很有可能是异族入侵取代原中原原住民建立的外来王朝。
从殷商高度的商业性和较为成熟的甲骨文字来看,殷商应该是个文明程度较高,很成熟的迁移民族。
古代的民族迁移和民族融合其实是非常频繁的。
殷商做为外来民族,具有外来的文字也是很正常的。
二、周做为中原原住民攻打殷商时,还是以部落为基础联合周边众多部落共同攻打殷商。
这也间接说明了当时的中原原住民还是处于国家前的部落制。
同时也说明当时有发达商业和文字的殷商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原原住民,基本可以坐实殷商极有可能是外来民族建立的国家。
做为夏禹后代的 中原原住民,在殷商时还是部落制,也间接揭示了夏朝更有可能只是由众多松散的原住民部落组成的联盟,大禹只是一代盟主而已,这和铁木真时代的蒙古类似。(蒙、鲜卑、女真未建国前的长期部落状态其实是几万年来经济不发达的东北亚民族的社会主要模式,东亚真正的国家制度其实是从先进的外来民族殷商带来的。)
三、殷商灭亡后,周还是继续使用殷商的甲骨文,并从其基础上发展了篆体等。
这也间接证明了在殷商之前的夏禹等原住民部落联盟基本没有成熟的文字,他们更多的是靠口传延续的自身部落的文明延续。这和蒙、鲜卑、女真未建国前的长期部落状态的习惯是一致的。
-----------------------------------
@无害e 2019-03-17 14:21:50
因此,严格来说,外来的殷商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国家,
夏禹仅仅是几万年来中原地区部落联盟中的一段盟主时期,
这种部落联盟是几万年来东北亚最常见最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
严格来说,夏禹不是真正意义的国家,这种不是国家的状态被称为朝代,有待商榷。
-----------------------------
写的好。基本赞同。

只是没有观察到,长江流域的文明,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良渚文化。

大禹治水,肯定是一种神话的故事。

但揭示了,大禹神话产生于长江流域的水稻文明中,良渚文明、石家河文明皆有拦河筑坝,建设码头的考古史料。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字数:4283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3-17 13:23:33

更新时间:2019-03-21 17:46:41

评论数:2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