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阿姜-布拉姆讲座集

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阿姜-布拉姆讲座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阿姜-布拉姆:

这是很奇怪的事情,让一个和尚去告诉你如何能更享受你的食物;或者让和尚告诉你如何享受更多的东西。

因为有时候人们会认为,哦,和尚,你应该告诉人们不要对事物如此执着。

不,不是这样的,佛法的道路是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但它来自于自然的幸福,而不是强迫的幸福。

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做一个和尚,一个快乐的和尚,你很享受。

我们寺院的僧侣们也很高兴。

每年都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学习。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阿姜-布拉姆 :
〔消失之道〕
解决问题

曾经有多少次,你努力想解决问题?

那么,你不仅会一直解决到死,还要生生世世地解决下去。

与其如此,不如搞清楚,这个世界只是一场感官游戏。

是五蕴khandhas在做事,和你无关。


在我们的寺院,有时能看到大群的美冠鹦鹉,它们特别吵闹,

有些人说他们不喜欢美冠鹦鹉的声音,但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们依然如故的吵闹,所以,何不舍离?

作为一个静修者,我曾问自己,“为什么噪音会干扰我?”

不管户外的鸟叫声,还是别人的咳嗽声,还是大厅的关门声……

为什么我会听到?

为什么我不能像闭上眼睛一样,找个盖子把耳朵也关闭起来?

通过冥想声音,了知它如何运作,显然,唯一的原因是,我去听它了,和这个世界的声音发生了活跃的互动,这就是为什么会造成干扰。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

阿姜-查曾经说过,不是声音来打扰你,而是你在打扰声音。

真是个深刻的说法,对我意义非凡。

由此我明白了声音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为什么会如此干扰人们。

有人叫你蠢猪,傻子之类的,你没必要去听它。

我们去听,是因为对它感兴趣,牵扯粘着在声音上。

一旦认识到声音只是随其本性而来,我们就出离了。

世上有美妙的声音,有疯狂的声音,有的鸟叫声甜美。有的鸟,比如乌鸦叫声难听,但这不是乌鸦的错,只是它的自然属性。

在寺院也一样,有的白衣居士(anagarikas)说话声音像乌鸦,有的像夜莺;
有的僧人说话好听,有的僧人说话难听。

这是他们的自然本性,没有别的,和我们无关,所以应该出舍离。

当我们升起出离心,从这些事情中抽离出来,它们就消逝而去了。

痛苦的原因消失,痛苦就消失。

当我们不再那么执着去改变它,感官世界就开始消失。

以出离心抽身事外,我们就远离了它。

因为出离心来自于看清世界本来的样子。

由此,我们转向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向。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你与自己的距离决定你与他人的距离

作者:一念行者


1

迷惑的心总是听不到它自己的回声,

清醒的心总在与它的回声相遇,

并能跟着那回声回到它的升起处。


2

你不可能真正知道别人的感受,

所以,同情是个错觉

——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别人的,并如此地当真。


3

你以为别人是你痛苦的因,

不,你才是你痛苦的因;

你制造了你的痛苦,你也必定能结束它。



4

身体是心最近的、也是心的第一个投射物,

——身体反映的是思想;

心是镜子,身体是那镜台。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5

因为恐惧而爱,

就像刺猬因怕冷而相互靠近;

出于本性而爱,

像蜡烛被点燃而发出光和热。



6

当别人爱你时,

你的自我强化了;

当你爱别人时,

你的自我消失了。



7

世界是一面镜子,

你的心是另一面,

它们相互反映对方。

智者在每一样事物上看见的都是自己。



8

相信你的念头是真的

意味着你在制造与整个存在的分离。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9

你从未对任何外物起过反应,

你只是对你投射到那外物上的意义起反应,

你只是对你有关他人的故事起反应。



10

以你为中心,

你把自己辐射到你周围的一切,

而那是不同的你,

无论那是什么。



11

无论你看到什么,都是你;

心在回收它的投射中看见它自己。



12

我们从没真正爱上任何一物,

我们爱上的是我们关于那物的概念——

那心的假相。

我在你身上放映着我自己的故事,

你是个好人、你是个坏人,我爱你、我恨你,

可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我评判的是我故事中的你

——我自己在你身上的投影,

无论我说爱你、恨你,评价你是好人、坏人,

那实质都只是针对“我”,而不是你。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13

自我谁都不可能爱,

它只想得到点什么。


14

心对着万物拍下照片,

它爱上的或厌恶的只是那些照片。


15

爱并不改变,

爱只是照见。

——只有自我才去改造、改变或改换。


16

你和自己的距离,

是你和别人有距离的原因。

当你的自我(念头)从你的心上分出,

你创造了自己的此岸和彼岸。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面对内心的愤怒

一、
有时候,我们会因自己的不平遭遇而愤怒。愤怒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智者是快乐的,而快乐的人是不会发怒的。

那么,该如何遏制自己的怒火呢?阿姜布拉姆通过一个小小的假设就能使你的怒火化为乌有。

为了发泄愤怒,你得先过自己这一关。

你得让自己相信愤怒是值得的、适当的、正确的。愤怒的过程,就好像心中在进行一场审判。

在你的意识里,被告站在法院的被告席上,而你本人是主控官。

你明白被告是有罪的,但是,为了公平起见,你要向法官——你的良心,证实这一点。你将被告所犯下的“罪行”在法官面前又控诉了一遍。

从被告的行为背后,你影射出各种恶毒、赤裸裸的欺骗和残酷的动机,你还列举以往被告对你所犯下的种种“劣行”,向良心证实被告不值得一丝怜悯!

在现实社会的法庭里,被告会有律师为他辩护。

但在意识的审判中,你为了证明自己的愤怒是有道理的,不想听到可怜巴巴的借口、令人难以置信的解释、或是请求宽恕的微弱声音。

被告的辩护律师不许开口。

经过你单方面的慷慨陈辞,整个案情非常明确。良心拿起小锤重重一击,被告有罪,你可以心安理得地愤怒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

许多年以前,每当我愤怒时,我就看到自己的心中发生这样的过程。

这好像有点不太公平,所以,以后当我准备发火时,就停下来让“被告辩护律师”也发言。

我为被告的行为设想了似模拟样的借口和适当的理由,在审判的天平上,我还为宽恕加上了重码。

这时,起诉的理由不足,良心不愿判被告有罪,由于缺乏充足的理由,愤怒也就无疾而终了。

触发我们怒气的往往是期望的受挫。有时,我们全心投入,事情发展的结果却与期望相左,我们就会怒不可遏。

唯有认识“无常”,知道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才能了解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对未来的期望过高,为未来设定许多的“应当”,这无异于是在自找麻烦。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

作为《敞开你的心扉》的书中之意,文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句式:
“无论……,……大门总是为你敞开的。”这句源自阿姜-布拉姆父亲的话,揭示了爱和慈悲的真谛:

“无论你做了什么事情,家的大门总是为你敞开的。”

“无论你做了什么事情,我心的大门总是向你敞开的。”

“病痛,无论你对我怎样,我心的大门是对你敞开的,进来吧。”

“无论你做了什么,无论你是谁,我的心扉总是向你敞开的。”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提醒我们:我们的心扉也要对自己完全敞开。

试试对自己说:“我,有生以来与自己最亲密的我,我的心扉也是对自己敞开的,无论我曾做过什么,所有的我都进来吧。”

假如你能够鼓起勇气对自己说出敞开心扉的话,那么,你心灵深处的爱就会发出纯洁的光芒,就会发现似乎有一部分的自己被长时间地拒之门外,孤零零地呆在寒冷的世界里。

现在,那一部分的自己终于可以回家了,你会感到被重铸成一个完整个体的自由和快乐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阿姜--布拉姆:你是来这里死去的吗?


阿姜布拉姆于2004年雨安居在Bodhinyana Monastery对一群比丘的开示
Have You Come Here to Die?

一、

当我们静修时,我们总是遇到烦恼,而这是雨季安居禅修很棒的一点——你无法逃跑——至少你不能很轻易地逃跑。

你需要很有创意才能在一年中的这个时候从禅林中逃出去。

所以除了面对你的心,你其实没什么可做的。

你有两个选择:痛苦或获得安乐。

在这两者中我建议后者。获得安乐,并且让心静下来吧。

有许多技巧能帮助你让你的心静下来。

我们想出很多不同的办法来做到随它去、放下、出离、不再控制、停止想要或执着。

我每周都在谈论这些事情。所以今天我要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讲述其中一种主要的静修方法。我会从死亡的角度讨论。

我始终记得我在阿姜-查的禅林时,他最常讲的一句话。

他会来问你:“你是来这里死去的吗?”

当然,有人会这么问你是很奇怪的,因为你会想“我不是来死去的,我是来开悟的,并且我要有很棒的禅静”。

但他会问,“你是来这里死去的吗?”

因为阿姜-查总是重复这句话,很明显“死亡”这个概念是十分深远且有用的。

这就是我今天要谈论的。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

想象你正在死去

如果你的静修不顺利,试着想象你正在死去,想象死亡会是什么样子。
以此为重点开始你的静修。

我并不是说你要像一具尸体一样,我是说要你们放下。那是死亡真正的意义。

当一个人死去,他必须放下,必须出离。

“所有‘我的’可意的和令人愉悦的”,在你死时都会被拿走。

所以我们在这里,练习死亡。

我们想象自己很乐意地放下所有那些东西。

在死亡的情境下我们意识到它们并不属于我们。

它们不是“我的”,它们不是我的“自我”(atta)——就像我们刚刚在《无我相经》(SN 22.59)中所吟诵的。

现在想象你正在坐下静修,正在放下一切你所关心的事物,一切项目、计划和生意。

把它们放在死亡的情境下,这样你就能真正的放下。

在这种情境下放下是很容易的。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

不久前有个人问我关于《护国经》(Rattapala Sutta,MN 82)的问题。

我不久前读过它,它对于一个人应该放下的原因有很美的描述。

太多人带着没有做完的事情死亡。他们死亡时,仍然带着贪欲、带着未完成的事务。

所以,你现在完成了你所有的工作吗?

你尽了一切僧团中的义务吗?

唯一做到这点的方法是记住阿姜-查的一句话:“做过的事情已经完成了(What's done is finished. )”。

如果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深意,你就能真正从你的过去中死亡。
不论发生了什么——你都不再纠缠于它。

因为想象自己的死亡,你真的真正的出离。

如果这就是你死去的瞬间,过去的那些事情都不再重要。

这个人说了什么,或那个人做了什么又有什么关系?

你,作为一名比丘,花了那么多时间担心的小屋中的财产,书、僧袍或其它东西,又有什么重要?

你不用再担心最新的潮流,最好的碗,或僧袍的类型,这个包用来装这些东西、那个包用来装那些东西——这只是物质。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四、

请想象你正在死去。

为什么你要担心那些种事情?你只剩一天了,所以僧袍上打个补丁就够了,你不需要一件新的。

当你盘腿坐在你的坐垫上,或随便坐在哪里时,想象你正在死去。

当你想象自己正在死去时,所有会干扰你的静修、弄乱你的心的事物会开始消失。

你小屋中的财物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工作,它们带你来到了这里。

你不再需要它们了,因为你现在正在死去。

你所有的亲戚朋友,你对他们来说都已死去了,所以你不再把他们带进你的静修。

你想象这正在发生,然后你真正的来到这个座位上从你的世界中死亡。你从自己的过去中死亡。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这篇阿姜-布拉姆的开示,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死亡来让受众学会如何利用死亡来放下执念,从而达到意识的静止。

在本帖子中《第四篇:禅修--佛教的核心》已说明静修的重要性。

而佛教中的静修/禅修有许多种方式,而利用观想死亡使杂念静下来的方法更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方法。

几乎所有的学佛的人都不害怕死亡,我想可能跟用死亡的观想来静修也会有较大的关联。

当 惯地用观想死亡,从一开始对死亡的害怕,慢慢会变得熟悉死亡、不再害怕,慢慢学会放下有害的过分执着。

若真正能看懂死亡,则心中自然会产生极乐。


不要急,慢慢学、慢慢做。

这篇短文,不仅是写给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的,也是写给楼主的自己的。

其实当我用死亡来观想时,一开始,内心也是有一些不安和害怕,甚至会本能地拒绝。

不过经常做,也在慢慢改变。

学佛、学习静修,不怕慢,贵在坚持。

尝试各种方法,放下各种执着。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初学静修时,我们的意识或者说我们的杂念会充斥着我们整个静修过程,就是我以前说过的好像是杂念在开大会。我们很难放下它们、很验让我们大脑变得清静。

即使我们在睡觉时,也常常会有梦的出现。

所以在静修的第一阶段多停留一段时间,打好基础很重要。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四、

请想象你正在死去。

为什么你要担心那些事情?你只剩一天了,所以僧袍上打个补丁就够了,你不需要一件新的僧袍。

当你盘腿坐在你的坐垫上,或随便坐在哪里时,想象你正在死去。

当你想象自己正在死去时,所有会干扰你的静修、弄乱你的心的事物会开始消失。

你小屋中的财物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工作,它们带你来到了这里。

你不再需要它们了,因为你现在正在死去。

你所有的亲戚朋友,你对他们来说都已死去了,所以你不再把他们带进你的静修。

你想象这正在发生,然后你真正的来到这个座位上从你的世界中死亡。你从自己的过去中死亡。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五、

穿过镇上的墓地是很有趣的。

你看到一个人死后在最初几年他也许会有墓碑,也许会有人记得他。

但二十、三十或四十年后,他们也许会铲平那些坟墓再放后来死去的其他人进去,因为土地很宝贵。

甚至你的墓碑都会碎为尘土。

一切你曾存在过的记录都会消失,因为没人记得你曾是谁、曾做过什么。

那难道不是很美丽吗?所以为什么不现在就那么做呢?

铲平“我是谁”的想法;铲平你的“自我”;从你的名誉中死亡。

当我说从你的名誉中死亡,我指的名誉是你的过去,你来自哪里和你认为自己是谁。

你想象这具身体前的一块墓碑,刻着你的名字,显示出你在这个禅林中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度过了多少个雨季安居,你是比丘还是沙弥;

想象这块大理石慢慢碎成尘土,直到再没有关于你的一切记录。

只有那时你才能真正说你从这具身体,和它的一切历史中死亡。

想象那时你将感到多么得自由。

当你从你的过去中死亡,它将不会再在你的禅修中出现,它就像是消失了。

你自由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六、

死亡的保护罩

如果你的思维非常活跃、总是想的很多,你可以在静修时做这种想象的练习:控制那些思维。

如果你一定要想,那就利用它。

如果你无法打胜它,那就加入它。

想象你是碎掉的墓碑。

你的过去就像日记中的纸页,被扯下来烧成灰,扔进四种风里——然后你没有了一切自己成就的记录,一切努力和做过的事情的记录。

它们都过去了!

思考一下你在静修时所做的“努力”,想要达到的那些目标。
你想证明什么?

对静修者来说,太多的静修来自于“我(self)”,来自于“自我(ego)”。

想要突破、想要证得禅那、想要证得道果。你的静修不顺利的原因正是你,你在“做(doing)”它。

这只是另一件你想在这个世间达成的成就。

这只是自我的成就,是另一枚你可以放在自我胸前的勋章。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目目目目撒:

谢谢你的来访。

希望你能把阿姜-布拉姆的讲座内容即帖子的内容认真读一遍,最好能按照文中的内容修行一段时间,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受益的。


如果你只瞄了一眼就发言,请不要浪费时间了。这个帖子不是为你这样的人写的。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字数:579746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8-04-12 08:34:09

更新时间:2020-11-29 12:27:13

评论数:26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