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阿姜-布拉姆讲座集

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阿姜-布拉姆讲座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注释]

①轻安(passaddhi):有身(心所)轻安与心轻安两种,其特别地作用是分别破除心所与心的不安,对治掉举与恶作,平静心所和心的躁动。

②寻(vitakka):是将心投入或另它朝向所缘的心所;伺(vicara)是保持心继续专注在所缘上。

在禅修时,寻的特别作用是对治昏沉睡眠盖,伺则对治疑盖。寻如展翅起飞的鸟,伺则如展翅于天空滑翔的鸟。寻和伺的作用强,心可长时间安住于所缘,达到禅定。

③参见注②。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有一颗平静的心,并不表示都没有事情发生,所缘还是会生起。

例如,当我们说初禅时,会说它有五禅支④,除了寻与伺之外,还有「喜」⑤会随着禅修主题生起,然后是「乐」⑥。

这四者在轻安生起时并存于心,它们是单一的状态(single state)。

第五支是「一境性」⑦。你们可能会置疑,在同时有其它禅支存在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是「一境性」?

这是因为它们在轻安的基础上全都成为一体,它们一起被称为「定」的状态。它们不是日常的心理状态,而是禅定的要素。

这五种特相,都不会妨碍基本的轻安,「寻」不会妨碍心,「伺」、「喜」、「乐」的生起,也同样不会妨碍心。

心与这些禅支是一体的,这是初禅。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④五禅支:诸禅由称谓「禅支」的心所而分别,通过逐一舍弃较粗的禅支,增强定力以提升较微细的禅支,即能进入更高的禅定。

初禅有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第二禅有喜、乐、一境性;第三禅乐、一境性;第四禅有舍、一境性。


⑤喜(piti):喜欢或对所缘有兴趣,共有五种:小喜、刹那喜、继起喜、踊跃喜、遍满喜。

禅定之喜是遍满喜,生起时,犹如水注满山洞般展至全身。喜禅支对治瞋恚盖。


⑥乐(sukha):心的乐受,是脱离欲乐而生,对治掉举和恶作盖。


⑦一境性(ekaggata):直译巴利语是「一」(eka) 「专」( agga)之「境」(ta)。

此心所是所有禅定的必要因素,其作用是配合其它禅支,密切地观察所缘,能对治贪欲盖。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禅定深入时 五盖皆消失


我们无须称它为「禅那」⑧――初禅、二禅等,让我们称它为「平静的心」。

当心越来越平静时,它就会舍弃「寻」与「伺」,只留下「喜」与「乐」。

心为何要舍弃「寻」与「伺」呢?

那是因为心愈来愈微细,「寻」与「伺」的活动太粗糙了。

在这个阶段,心停止「寻」、「伺」,可能生起狂喜的感受,眼泪也许会如泉涌夺眶而出。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⑧禅那(jhana):即心完全专一的状态,通常包括四色界禅和四无色界禅。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但是,当禅定更深入时,「喜」也会被舍弃,只留下「乐」与「一境性」,最后,连「乐」也不见了,心达到最微细的状态。

此时,只有「舍」⑨和「一境性」,其它一切都停止了,心安住不动。

一旦心平静后,上述的情况就会发生。

你们无须对它想太多,当因缘条件成熟时,它自己就会发生,这就称为「静心的能量」。

在这个状态中,心不再昏沉,五盖――贪欲、瞋恚、掉举、昏沉睡眠与疑――都消失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⑨舍(upekkha):心所法之一,是对所有的心所采取中立的态度。

此处之「舍」为「禅舍」,是对指第三禅的最上之乐也能不生好恶,无有偏向。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心安住于正念、正知, 不会落入疑惑中



若心理能量不够强固,且正念微弱,所缘就会偶尔闯入。

心是平静的,但平静中好像有些浑浊。

然而,它不是一般的昏沉,某些印象会显现――也许会听到一个声音,或看到一只狗或其它东西。

它不是那么清晰,不过也不是梦,这是因为五禅支已经变得不平衡与微弱的缘故。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心在这些轻安的阶段中很容易耍花招。

心处于这种状态时,意象有时会透过任何感官产生,禅修者无法确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我睡着了吗?不。这是梦吗?不这不是梦……」

这些印象从中等的轻安中升起;

若心真的平静与清晰,我们就不会对各种生起的所缘或影像产生疑惑,不会生起:

「我刚才恍惚了吗?我睡着了吗?我是否迷失了?」等这种问题,因为它们是内心还有疑惑的特征。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我是睡着或醒着?」这样的心是迷糊的,迷失在情绪之中,犹如躲在云后的月亮,你仍可以看见月亮,但是云让它变朦胧了。

它不象已破云而出的月亮,皎洁而明亮。

若心是平静的,且安住于正念、正知上,则对于所遭遇的各种现象就不会有疑惑,心将确实地超越这些障碍。

我们将如实觉知心里生起的每一件事,不会落入疑惑中,因为心是清晰与光明的。禅定里的心就是如此。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止与观 相辅相成


有些人发现入定很难,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趋入法,虽然有些禅定,但不够强固。

然而,这种认可透过使用智能、思维与看见事物的实相,而达到平静,并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这是使用智能,而非定力。

在修行中达到平静,并不一定需要坐禅。

只要你问自己:「嗨,那是什么?」当下便解决你的问题!

一个有智慧的人可以如此做,也许他们无法进入深定,但已有足够的定力可以长养智慧。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之间的差别,就入种植稻米与小麦,人们在生计上依赖稻米更甚于小麦。

我们的修行也是如此,更依赖智慧来解决问题。当看见实相时,平静就会生起。

智能与禅定的方式并不相同。

有些人拥有观与较强的智慧,但定力并不深。

当他们坐禅时,并不平静,会想得多一点,思维这个与那个,直到最后思维苦与乐,并看见它们的实相为止。

无论行、住、坐、卧,「法」的觉悟都可能发生。

他们透过观看、舍弃、了解实相与超越疑惑,达到平静,因为他们已亲自看见它。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另外一种人则只拥有少许的智慧,但定力却很强。

他们可以很块进入深定,但却缺乏智慧。他们捉不到自己的烦恼,无法觉知它们,也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我们都必须去除不正确的思维,只留下正见。我们必须去除迷妄,只留下平静。

这两种方式殊途同归。修行的这两面――止与观,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正念是单纯地专注


正念负责「审视」禅定中生起的各种禅支,它是透过修行,可帮助其它禅支生起的因缘。

正念是生命,当缺乏正念,或心放逸时,我们就犹如死了一般。

若无正念,我们的言行就会毫无意义。

正念是单纯地专注,它是生起正知和智慧的因。

无论培养何种美德,若缺乏正念,它们便是不圆满的。

正念在行、住、坐、卧时照管我们,即使不在定中,它也一直现起。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警觉。

如此一来,惭愧⑩将会生起,对于做错的事会感到惭愧。

当惭愧增强时,定力也会随之增强,放逸就会消失。即使不坐禅,这些禅支也会在心中现起。

禅支会生起,是因为培养正念。长养正念吧!它有真实的利益,能在工作的当下,念念分明。

若我们如此觉知自己,对错自然立辨,解脱道会变得更清楚,一切惭愧的因消失,智慧便会生起。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⑩此惭愧是建立在因果知识的基础上,而非情绪性的罪恶感。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第三章 和谐的正道


你有多自信,有多肯定,你在自己的禅修中吗?

这么问很合理,因为现在包括比丘与在家人都在教导禅修,因此可能会让你们感到犹豫与怀疑。

但你们若有清楚的了解,就能让心平静与安定。

你们应了解,八正道即戒、定、慧,「道」不外乎此。修行就是为了让「道」在心中生起。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让呼吸自然进行 别强迫它变长或变短


坐禅时,我们被教导要闭上眼睛,别乱看东西,因为现在要直观内心。

当闭上眼睛时,注意力就向内集中,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把感觉集中在那里,将正念也放在那里。

当道支①处于和谐的状态时,我们就能如实地看见呼吸、感觉、心与法尘。

这里我们将看到「焦点」,定与其它道支会在那里和谐地汇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当你和他人同时坐禅时,想象你是在独自静坐,培养独自静坐的感觉,直到心放下一切外缘,只专注于呼吸为止。

若你一直想:「这人坐在这里,那人坐在那里」,就无法安静下来,因为心不会向内集中。

抛开一切,直到感觉无人坐在身旁,直到空无一物,直到不再摇摆,对周遭的事物都不感兴趣为止。

让呼吸自然地进行,别强迫它变长或变短,只要坐下来,看着它进出。

一旦心放下一切外缘,汽车的声音或其它类似的东西就不会防碍你。

色或声,没有任何东西会防碍你,因为心不受理它们,会完全集中在呼吸上。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和谐出现时 心不再迷妄


若心是迷茫的,且无法集中在呼吸上,就深呼吸一口气,尽可能吸进空气,然后再吐尽,如此脸做三次,然后重新调整注意力。此时,心会变得比较平静。

心暂时静下来后,不安与迷茫会再度生起,这是很自然的情况

当这情况发生时,就再一次深呼吸,将注意力重新建立在呼吸上,只要持续如此做。

当这情况发生几次之后,你就会熟悉它,心会放下一切外缘,正念便能稳固建立。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字数:579746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8-04-12 08:34:09

更新时间:2020-11-29 12:27:13

评论数:26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