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高祖刘邦 长篇连载

汉高祖刘邦 长篇连载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如果最后,大家被贪婪占据了上风,自然会过分夸大自己的优势,漠视一切危险、困难。结果呢?自然是劝刘邦率领军事主力,封闭函谷关,尽全力把项羽阻挡在关外。
如果最后,大家被胆怯占据了上风,自然会过分夸大项羽的优势,漠视自己的有利条件。结果呢?自然就是赶紧派人向项羽汇报这次大捷,并派人到函谷关外欢迎项羽的到来。

面对此情此景,刘邦肯定会召集高级属员、将领,召开会议。总而言之,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做呢?
会议的结果自然是,我们今后的计划,既要防止左的错误,也防止右的错误。总而言之,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自己所占的优势,就肆无忌惮的与项羽扩大矛盾;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项羽所占的优势,就无原则的放弃我们的利益。
具体怎样做呢?

那就是,我们不能现在就占据咸阳城,更不能现在就占据皇宫。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项羽为代表的诸侯联军进入了关中,我们就丧失了回旋余地。
那就是,我们应该派一枝军队封闭函谷关。
如果项羽率领诸侯联军一块进军关中,我们自然无力阻挡。问题是,现在诸侯联军现在矛盾重重,他们随时可能发生大火并。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派一枝军队闭函谷关,就可以把那些想趁乱进入关中的军队阻止在外。

总而言之,刘邦的制订的战略是。我们的行动,要保持有力、有理、有节。属于我们的,我们不要放弃;不属于我们的,我们也不要盲目争取;当然了,有百分之一的机会,我们就付出一百分的努力!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复徐兆玮网友:

泪痕认为,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是际遇,决定历史发展的是合力!

个人的能力和作用绝不是没用,但它们无法和际遇与合力相提并论。

===============================

这个,总结的实在到位,我一直想说,就是无法说出来。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江东寄奴、弓背老农、楚天公子、UFOTOSKY、岭南陈氏、新恐怖鸟、徐兆玮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刘邦在离开咸阳前,先召集关中有影响力的人物(官员、土豪、富户、长者),向他们做一番简短的政治宣传。随后又派人把相关内容,传播到了整个关中地区。

刘邦向关中老百姓透露的第一个信息就是:我在率军出发前,就与楚怀王以及各路诸侯,做好了约定。谁先入定关中,谁就当关中王。所以,我以后会在你们这里称王的。
当然了,现在因为没有得到楚怀王的正式任命,也没有得到诸侯们的正式承认,所以我现在的身份,还是西征大军统帅。所以,我暂时还回军营居住。
刘邦及时透露这个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等于把自己在关中称王的合法性,先广而告之了。

刘邦向关中透露的第二个信息就是,我们攻打秦国,绝不是为了侵占关中土地,而是为了反对秦国的暴政。所以,你们对秦国的政策,有什么不满的地方,都可以说出来,我们会和大家逐一改变它。
刘邦透露这个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等于先给关中人民画了一个大饼,总而言之,只要我当了关中王,好日子就在前面等着你们。

刘邦向关中透露的第三个信息就是,你们放心好了,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所以我们的军纪,绝对是第一流的。
这条信息,刘邦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政策,表达了出来。那就是约法三章。

我们通常说到刘邦的约法三章时,总会感觉莫名其妙。因为,约法三章作为法律太过粗糙,所以它的实用性本身就值得人怀疑。更主要的是,关中的老百姓,也没有理由因为这个原因,就非常拥护刘邦。

其实,刘邦颁布约法三章,只是希望用这种简单的方法,让秦国故地的老百姓都知道,现在有一个叫刘邦的人,按照怀王之约,他会成为新一代秦王(关中王)。
他会改变我们关中的不合理政策。
他的军队,有着良好的军纪。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在旧秩序崩溃时。老百姓最害怕的事,就是社会发生混乱;因为在混乱的情况下,乱兵会抢劫;各种滥五滥六的人,会趁机起来危害大家。

所以,军队到达一个地方,常常会出现老百姓担着酒肉、粮食、财物去欢迎的场面。许多时候,这可能会证明,当地老百姓非常欢迎这枝军队的到来。但是,更多的时候,恐怕就相当于,当地老百姓联合起来,向军队交保护费。
老百姓这样做,其实就是希望军队,不要放纵军队破坏当地秩序。换而言之,老百姓也知道当兵的需要足够的补养,但是老百姓的生活也非常不容易,所以希望大家互相体谅。

无论是当地老百姓,还是军队高级将领,其实都希望出现这种局面。
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军队可以用一种非常文明的方式获得一部分给养;更可以让自己赢得非常好的声誉。而老百姓呢?也可以避免被乱兵劫掠的危险。
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是总能出现的。
因为,这样获得的补给毕竟太过有限。如果军队需要更多的补给,自然就需要压榨百姓了。而老百姓愿意主动付出的东西毕竟有限,自然不能满足军队的需要。
所以,军队与老百姓的博弈,通常并不会以一种皆大欢喜的方式结束。

关中人民这样欢迎刘邦的军队,恐怕也是含有这样的意味。结果呢?自然是皆大欢喜!因为,刘邦不但没有向老百姓提出任何额外的要求。相反,连这些礼物也拒绝了。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史书是这样说的。秦国的民众都很高兴,争先恐后的送来牛、羊、和酒食慰劳军队。沛公又推辞不受说,仓库里的粮食很多,我们不缺这些东西。秦朝的老百姓听了更加高兴,只怕沛公不作秦王。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约法三章,是一种粗糙之极的临时法律。但是,正因为他粗糙、简单,所以人们比较容易遵守。
它所透露出来的意思,无非是。只要你不去杀人,你的生命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只你不去伤人,别人就会侵犯你;只要你尊重别的财产,别人就不会伤害你。
这种法律虽然简单。但是,他可避免军队、或是形形色色的人,利用变天(帝国灭亡)的机会,用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肆意劫掠。
如果没有这种表面粗糙的法律约事。许多人就可以用革命的名义,惩罚、劫掠、杀戮秦国的官员、富户。总而言之,在万恶的秦帝国统治时期,你们曾经靠种种非法的手段,一个个变得家财万贯,现在,我们代表人民、代表政府执行正义的惩罚。而这种风潮一旦兴起,社会秩序就会大乱,最后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而约法三章,显然是告诉老百姓,你们不用担心发生这种事。因为,只要你不去杀人,你的生命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只要你不去伤人,别人就不会侵犯你;只要你尊重别人的财产,别人就不会伤害你。
关中人民听到这种承诺,自然感觉非常高兴。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bj303、徐兆玮、苦守的苦手、mememevvv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但是,刘邦在退出咸阳城时,让自己手下地将士抢劫东西了吗?刘邦显然也让自己手下的将士大肆抢劫了一番。
但是,刘邦显然只是开放了一些秦国的库房,让大家有秩序的搬运,或者哄抢。
抢劫这种东西,不容易引起秦国人民的反对。而且抢劫了这种东西,秦国既有的军政系统,想继续保持后勤,就得跟刘邦合作了。关键是,抢劫这种东西,和项羽也好解释。因为,刘邦率领十万大军,什么东西也不拿,吃什么呢?所以,这种行为,放到哪里也能说通!
而且,用当地既有的政府系统、物资,取得军队补养,这是一种非常文明的行为。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军纪会很容易得到维持。

史书也记录的非常明确。“那些将领们都争着奔向藏金银财宝的库房去抢劫财物;只有萧何走进丞相府收取秦国的地图房籍本藏起来。所以沛公能够详细了解天下险要关塞、户口多少,实力强弱的地方。”
这段话,虽然是为了突出萧何的觉悟与眼光。但是,显然也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刘邦曾放任将士抢劫过政府的库房。

而且后来,老百姓争着抬牛、羊、和酒食慰劳刘邦的军队。刘邦推辞不受说:“仓库里的粮食很多,我们不缺乏粮食 ,不想让人民耗费粮食。”
这段话,虽然是为了突出刘邦军队不扰民,但是,显然也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刘邦的军队,接管了秦帝国的库房。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但是,刘邦肯定会把这种有抢劫(集体有序的,或是哄抢),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换而言之,对于帝国财富最集中的皇宫大内,刘邦肯定不敢放任将士抢劫。这种地方,刘邦本人都不敢享用,哪敢放任将士抢劫呢?而秦国的真正财富,其实就是集中在这里。因为,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天下的各种奇珍异宝,恐怕都汇集到了这里。

如果刘邦把这种地方也抢劫了,明天诸侯联军一块进入关中,刘邦再跟大家说,我进入关中后,一直安份守己。谁相信呢?
最为关键的是,秦国几百年搜括来的东西,都让你刘邦抢光了。诸侯联军抢什么呢?
如果刘邦敢干这种事,就算项羽想与刘邦和好,其它大佬肯定也不干了。因为,我们大家拖住秦军主力,你刘邦捡了个现成便宜,上去就把大肉块全捞光了,就给我们留点汤水喝。你刘邦也太不仗义了吧!

刘邦后来能与诸侯联军和解,就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入住皇宫,更没有派人抢劫皇宫。
这从政治高度上讲,意味着刘邦还是以楚国大佬自居,还是以诸侯联军中的大佬自居;所以,刘邦与诸侯联军的矛盾,就是人民内部矛盾。
这从利益分配上讲,意味着刘邦没有吃独食。总而言之,我刘邦先进来一步,自然得先捞几块大肉吃,但是锅里的大块肉,还多的是,请兄弟们都来吃上几块!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因为,项羽最后被刘邦打败了,所以,我们都觉得,项羽当时就应该把刘邦当成主要的敌人,所以应该不计代价的除掉刘邦。问题是,在当时背景下,无论谁也不会想到,项羽会被刘邦打败。
因为,当时手上有着几万个小弟的大哥,那是伸出两把手,也数不过来。而且老话早就说了,人人都有帝王相,人稠地窄轮不上。在当时,谁敢说刘邦一定会成为真龙呢?

现在跑在最前面的,未必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现在最强大的人,也未必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眼前的事就可以知道了。陈胜、吴广、周市、武臣、田儋、秦嘉、景驹、项梁、宋义都曾跑在最前面,而且他们都是当时最强大的实力派之一。结果呢?他们都消失了!
在这些人叱咤风云时,刘邦、项羽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配角。但是,现在这两个人却成了时代舞台上的领衔主角。从前的主角,都一个一个如同流星一样滑过了天空。
从这层意义上,谁敢肯定刘邦、项羽不会像前面那些主角,最后只是如流星一样滑过呢?如果项羽真的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刘邦身上,那只能证明他的眼界太狭窄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现在的刘邦、项羽,需要做的事,就是避免自己如同流星一样滑过。
换而言之,他们绝不能为了一时一地的利益,就犯下致命的错误。如果犯下这种错误,就算你的竞争对手,最后都被清出了历史舞台,也与你无关!因为,你在他们之前(或在同时),就被清出了历史舞台。
当然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项羽不计代价的火并刘邦,最后因此与刘邦同归于尽在了历史舞台上。此后的历史,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吗?显然不会的!
因为,以后的历史,还是众多大佬,在角逐最后的胜利。天下,绝不会因此刘、项的消失,就会无法统一。
更主要的是,在那种残酷的、规模巨大的兼并战中,自然会涌现出新的领衔主角。如果历史这样发展了,那历史书在写到刘邦、项羽时,恐怕也只是两个如同流星滑过的人物。
比如,周市曾率领几十万大军,攻到咸阳城下,但是有多少人会记住周市的名字;比如,陈胜曾是所有诸侯共同尊奉的带头大哥,但是有谁会认为,他可以与刘、项相提并论呢?
如果项羽一心除掉刘邦,最后在历史书中,刘、项恐怕都会成为流星一样的人物。他们的两败俱伤,无非是给其它竞争对手以机会罢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刘邦目前的行为,有功无过。
如果就因为刘邦功劳大,就把刘邦杀掉。这叫什么逻辑呢?
而且愿意信信奉这种逻辑的人,恐怕也就项羽及其嫡系;其它大佬,绝不会认可这种逻辑的。
是的!兔死了,狗该烹了,鸟尽了,弓该藏了。现在,秦国灭亡了,项羽就应该消灭那些拥兵大佬,而且谁功劳最大、谁地位最高、谁的实力大,就应该先灭谁。
如果项羽敢公然流露出这种逻辑,在大佬林立的背景下,恐怕当时就会让局面失控。因为,大佬们跟着项羽出来混,绝不是为了等待这一天的。

削藩,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工程。
是的,项羽已成了时代舞台上的庄家。他可以利用这种地位,不断削弱、瓦解其它对手的势力。但是,如果他急于求成,蛮闯蛮干,就有可能丢掉庄家的地位。
说得直白点,如果诸侯们都不把项羽当成带头大哥,都无视项羽的命令。项羽又能把大家怎样呢?
如果是这样的,项羽无非就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拥兵大佬;换而言之,他已无权合法的指挥调动其它拥兵大佬了。
我们总认为,以项羽的实力,可以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问题是,如果项羽的武力,真有这样牛逼,他怎么会失败呢?
后来,项羽猛揍齐国,但是最终也没有灭掉齐国;后来,项羽猛揍彭越,但是彭越比他还活得长久;后来,项羽猛揍英布,但是英布比他还活得长久;后来,项羽猛揍刘邦,却让刘邦打败了。从这些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来,所谓项羽的武力可以横扫一切的说法,是一点也经不起推敲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也许有人会说,项羽后来无法打败敌人。是因为,大家一块群殴项羽。
我想说的主要观点就在这里。项羽武力强大,是建立在单挑的基础上。换而言之,说到单挑,项羽想打谁就打谁。如果大家一块群殴项羽,项羽也是好汉架不住人多的。
在这种背景下,项羽才会想方设法,避免出现大家群殴他的局面。只要能避免这种局面,项羽就有机会统一天下。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项羽才不敢选择,不计代价的火并刘邦。因为,他真的这样做了,当时就有可能出现,大家群殴他的局面。
刘邦敢去赴鸿门宴,也是因为他知道,项羽是聪明人,肯定不会做出这种丧失理智的行为。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复hank568网友:

比如,周市曾率领几十万大军,攻到咸阳城下,但是有多少人会记住周市的名字
----------------------------------------------------------
是周文吧
====================

是周文,我写错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岭南陈氏、 枯声、hank568、新恐怖鸟、徐兆玮、aabb380961504、星星碎语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刘邦在咸阳城,做完必要的政治宣传后,又派人抢劫了一部分财富。就率军走出咸阳城。
与此同时,刘邦又派军队封闭了函谷关。

史书上在说刘邦派人封闭函谷关时,大约就是刘邦听了某个无名之人的劝说,一拍脑袋就决定了,而且派了一个无名的将领、领了几千小弟就去了。
真实情况,显然不可能这样简单。

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刘邦亲率军事主力,去执行这项任务,也许有成功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也低的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只派一个将领率领一枝偏师,去执行这项任务,是注定不会成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军事行动是徒劳的,只会没事激怒项羽,却于事无补的。

我们可以想象,你是刘邦的属下,刘邦让你统率一枝偏师到函谷关,去与项羽统帅的60万大军作战。你敢拍着胸脯对刘邦说,我保证完成任务?我估计你不敢!就算你敢说这种大话,刘邦也会唾你一脸,因为,这是打仗,不是吹牛逼。再说了,就是吹牛逼,你也得有点谱啊!

从这层意义上,刘邦在派人封闭函谷关时,也是让这个将领见机行事的。
换而言之,如果诸侯联军意见一致,你就放他们入关;说得直白点,如果你看见前来的军队,一眼望不到尽头,你也别傻乎乎就与他们硬拼。
当然了,如果诸侯联军在关外发生了火并,只是一些投机的军队,想进入关中,你对他们就不要客气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刘邦一面派人封闭函谷关,一面积极整合关中的力量。
现在刘邦全部的希望,就是项羽与诸侯联军一时无法达成共识。但是,这一切,是刘邦无法左右的。

就好像在章邯投降后,刘邦全部的希望,就是项羽不能马上率军向关中进军。虽然这一切,绝不是刘邦可以左右的。但是,如果出现这种结果,刘邦可以先入关中,更可以先到达咸阳。

我们总觉得,刘邦参加鸿门宴,是因为项伯找张良的偶然结果。
实际上,这是刘邦等人,在密切关注时局后,做出来的选择。而且,整个过程,显然充分体出了刘邦的胆略与灵活。
换而言之,有没有项伯的到来,刘邦都会及时参加鸿门宴的。因为,事已到此,已不能再与项羽玩哩个啷了,再玩下去,就有可能出人命了。

项伯的出现,未必完全是虚构,但是整个过程,肯定是文学化了,甚至是民间故事化了。
项伯的出现,只是给了刘邦一个更好的回旋机会。因为,刘邦可以通过项伯,更大限度的缓和与项羽的矛盾。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第四节 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鸿门宴时的惊险,其实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学故事、或是政治宣传。
因为,现在代的资料比较详细、丰富。所以,我朝太祖亲赴重会谈的过程,并没有任何惊险刺激的内容。

现实政治,不是武侠小说。
如果几个大佬坐在那里开会,谁也怕对方突然拔出枪来,撂到自己。那一个大佬,如果没有过人的格斗能力,还真当不了大佬。
当然了,在武侠小说,大佬都有一个必备的本事,那就是有着超人的格斗能力。如果一个人,就是街头小混混的格斗能力,他永远也成不了一个帮主、教主、掌门;甚至连个长老、坛主、堂主也当不了。

政治斗争中,自然有趁宴会、开会之机抓人、杀人的事。但是,这种事毕竟是非常罕见的。而且,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浮在上面的冰川一角。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幕后的复杂利益博弈。
许多时候,抓人、杀人很简单。但是,你想摆平相关的事,就比较复杂了。换而言之,你抓我很容易,甚至杀我也很容易。但是,我身后的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小弟,在后面站着呢?如果你没有解决他们的本事,就千万不对我轻举妄动。更主要的是,旁边还有其它大佬看着,如果你这种行为,无法取得其它大佬的认同,你也千万不要对我轻举妄动。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比较经典的事,就是张少帅把蒋委员长扣留了。扣留之后呢?当时就傻眼了,因为蒋委员长的小弟纷纷行动起来要收拾张少帅,四周的大佬都大呼小小叫的谴责张少帅。张少帅一看这种局面,当时就拉稀了。是的,张少帅可以一意孤行杀掉蒋委员长,问题是,杀掉之后呢?
后来,张少帅陪着蒋委员长到了南京。却被蒋委员长软禁了一辈子。人们都说,这是因为蒋委员长不讲信用。问题是,如果张少帅的小弟,都纷纷行动起来,各地大佬都纷谴责蒋委员长,蒋委员也得把张少帅放了。
只可惜,张少帅的小弟,让蒋委员很快就瓦解了;张少帅的盟友,也都是不疼不痒说了几句交待场面的话,就没有有下文了。在这种背景下,张少帅自然没有机会翻身了。
张少帅抓蒋,并没有难度;蒋抓张也没有什么难度。真正的难度,就是看他们的小弟,与其它大佬的态度与实力了。

如果你的小弟,能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如果四周的大佬,都会积极支持你;对方就是抓了你,也得把你放了,相反还得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对方如果杀了你,你自然是活不过来了,但是,对方肯定得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果你的小弟,不能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如果四周的大佬,都是在旁看笑话,或是不疼不痒的说上几句交待场面的话。对方抓了你,自然不会放你了。如果对方杀了你,自然更什么也不用说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秦末,连纸也没有发明,人们书写记录是非常困难的。
关键是古代的统治者,并不喜欢人们用现实的角度记录、分析历史。因为,用现实的角度记录、分析历史,皇权的神秘性、神圣性就会被削弱。
所以,就算是正史,也总会被各种离奇的内容所笼罩。比如二十四史里面,神仙鬼怪的故事,那是多的数也数不过来。

其实呢?鸿门宴应该与我朝太祖赴重庆会谈类似。它就是在打败秦帝国之后,全国的拥兵大佬,都相聚一堂,坐在一起开了个大会罢了。
许多戏剧性的内容,估计都是后来民间故事润色的结果。而且这些内容,也符合皇权政治的需要,所以就保留了下来。

鸿门宴之所以比较特殊。主要原因,这是刘邦与项羽在楚国分手后,第一次相见,而且此前大家一直都在勾心斗角,所以见面时,难免会有一些矛盾需要消除。
所以,这样的历史事件,容易被各种民间故事所包围。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从历史上,我们常常看到某个大佬,拘捕、击杀对手,而取得更多主动权的故事。因此,我们就觉得,拘捕、击杀对手意义非凡。但是,我们忘了,因为大家都是理性的,那些大佬在这样做前,肯定已把相关的背景分析好了,换而言之,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无法控制局势,就绝不敢这样做。

不要说,相关的大佬,不去分析相关的形势,就去盲目的干这种事了。就是大佬在拘捕、击杀对手时,把相关的形势分析的头头是道。结果也可能是另一番样子。
王允成功的杀了董卓,但是,却让董卓的小弟逼死了;孝庄帝杀了尔朱荣,却让尔朱荣的小弟杀了。至于张少帅抓了蒋委员长,却弄得自己骑虎难下,就更不用说了。

历史上,那些我们缺乏详细背景资料的类似事件。其实,都是与此类似的。
项羽可以杀刘邦,但是,杀了之后呢?如果刘邦的小弟纷纷行动起不,其它大佬纷纷行动起来。局势当时就有可能失控。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如果没有丰富的、详细的历史资料。我朝太祖参加重庆会谈的故事,我估计也会变得比鸿门宴还紧张刺激。
总而言之,太祖参加重庆会谈,许多国民党高级官员,都劝蒋委员长把握机会一举击杀我朝太祖。因为,我朝太祖头上有五彩云气,那是帝王之气。如果不杀太祖,最终灭亡国民党的,肯定就是我朝太祖。
但是,蒋委员长优柔寡断,所以一直下不了决心。
于是呢?戴笠派特务展开暗杀行动;而我朝太祖的高级警卫、或是民间的高手,那是与特务们斗智斗勇,最后让特务们的各种暗杀活动都无法得逞。
最后呢?太祖安全回到了延安!
看到太祖离去,戴笠就说了,完了!党国大业算是完了!总而言之,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白白失去了。
于是,后来国民党高级官员在回忆那段历史时,都说,假如蒋委员长把握那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把我朝太祖解决了。我们就不用亡命孤岛之上。
而我朝历史学者,在写那段历史时,也会说了,如果我朝太祖死于重庆,中国的历史就完全改写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我朝太祖是真龙天子,他的胜利是天命所归,蒋委员长怎么可能改变呢?
因为,现代历史资料非常丰富。所以,谁把重庆会谈,写成这个样子,不要说是在写历史了,就是写小说,人们也会觉得太能扯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苦守的苦手、 新恐怖鸟、岭南陈氏、徐兆玮、天下之辉辉、农民公2012、枯声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在一个普遍人,都是文盲的社会中。各种历史信息,最后都会被民间故事所淹没。因为,真正的历史事实,普通老百姓缺乏接受的能力、理解的能力。而且,人们也就喜欢看故事化的、文学化的历史内容。
更主要的是,在皇权政治下,各种历史信息,也会被各种政治宣传所淹没。而政治宣传也需要普遍老百姓能理解、能接受,最后政治宣传也变得越来越象民间故事。
在这两种力量的压制下。我们看到的历史真相,就会越来越少。


历史的真相常常被淹没,就是因为历史在流传的过程,越戏剧化的、越文学化、越民间故事化的内容,越容易流传。

比如,张良的得兵书的故事。就我理解,就是标准的民间故事。其实后世的武侠小说,大都是这种套路。总而言之,因为奇遇偶遇高人,于是学会了绝世武功,后来就成就了一生的事业。

这种故事,缺乏可信度的第一个地方在于。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张良肯定是一个极易受人操控的人。
一切是显然的,这个老人让张良给穿鞋,张良就给这个老人穿鞋。这本身无可非议。问题是,张良在干过件好人好事后,就幻想着出现奇迹了,于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让那个老人摆布。最后,这个老人给了张良一部神奇的兵书。
如果放到现实社会中,也就相当于张良,有一天突然收到一个短信,总而言之,你中大奖了。但是,张良在领大奖的过程中,那是一波三折,而张良始终相信大奖就在眼前。如果张良就是这样一个人,张良还是张良吗?

你帮助一个老汉穿了鞋,这个老人似乎有报答你的意思。作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肯定会这样告诉老人,“帮助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这只是举手之劳,所以,您实在不必客气。”
你帮助了一个老人,而且就是举手之劳(它虽然比公交车上让座,复杂、困难。但是,也就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吧!)。你却因此心存幻想,希望这就是传说中的奇遇。而且因此,让对方忽悠了一次,又一次。你说,你的心理能是健全的吗?
当然了,张良让忽悠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终于拿到了大奖。于是,张良得到一本神奇的秘笈。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60287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3-05-24 05:13:00

更新时间:2020-09-03 13:16:04

评论数:43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