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高祖刘邦 长篇连载

汉高祖刘邦 长篇连载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于是,刘邦重用了韩信,至于后来的结果,谁也知道。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萧何没有追回韩信,历史会如何发展呢?谁也不知道了。
你说,韩信会因此默默无闻吗?估计未必!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四周的大佬多的是,韩信既然有这样高的军事才能,估计总会遇到一个赏识他的大佬吧!至少,我们觉得韩信肯定会因此默默无闻,是难以说通的。
你说,刘邦会因此无法走出关中吗?估计未必!你说,刘邦会因此无法打败项羽吗?同样未必!因为,没有了韩信,也许曹参等人的军事地位就提高了。而且,曹参也未必会比韩信发挥的差多少。
当然了,谁也不知道,这样一个小小的变故,会引多少具体的变化。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发生多少变故,天下都会在混战中,渐渐走向统一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韩信在说刘邦优于项羽的时候,是这样说的,“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说话和气,有人病了,他流泪送上饭食;到人派人打仗,有了战功应该封官授爵时,他把印拿在手里,直到玩弄得磨去棱角,还舍不得送给人家;这仁爱也就是所谓的妇人之仁。”
我们许多在理解韩信所说的妇人之仁时,常常是理解为项羽心慈手软,更联想到项羽在鸿门宴不杀刘邦,所以就觉得,如果项羽心狠手辣些,就可以取得胜利了。
事实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一切是显然的,韩信所说的这些内容,根本与所谓的心慈心软、心狠手辣毫无关系。
韩信说项羽妇人之仁,大约是说,项羽与人相处时,只玩些虚折套,却从来玩真格的。

项羽对韩信好吗?从小处去说,项羽肯定对韩信不错,否则,韩信不会说“项王对人恭敬慈爱、说话和气、、”。但是,韩信并不稀罕这些东西。

人与人相处,想增进彼此的关系,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自然就是项羽的方法。那就是在小处,作得尽善尽美。比如,“待人恭敬慈爱,说话和气,有人病了,他流泪送上饭食”。这种方法,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吗?自然可以啊。问题是,真的非常管用吗?估计很有限。
另一种方法,自然就是刘邦的方法。那就是小处大大咧咧,大处绝不含糊。比如,动不动骂人、侮辱别人;但是,在关键的时候,他绝对会让你感动的。
项羽对人好,就是小女人的方式;平常卿卿我我,关键时马上就变了样。刘邦对人好,那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方式;平常大大咧咧,关键时候马上也变了样。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有两个朋友。
一个朋友在小处,那是作得尽善尽美。但是,你有急事了,突然张嘴跟他借一大笔钱,他当时就会找出一大百个理由推脱。
另一个朋友在小处,那是作得非常失败。但是,你有急事了,突然张嘴跟他借一大笔钱,他会二话不说,马上就尽自己全力去帮助你。
你说,哪个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哪个朋友最让你感动?显然是后者。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韩信说,项羽在封官拜爵时,那是把刻好的印信玩弄得棱角也没有了,就是舍不得送给对方。
我以前看这段话,总觉得太奇怪了。因为,这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啊!
因为,我们必须得知道一件事,项羽把那些印信留下来,是想干什么呢?是因为,项羽想兼任这些职位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项羽把这些印信玩的棱角也没有了,就是舍不得送人,你说项羽是不有病啊?
所以,简单的去看,项羽犯的这种错误,不但幼稚,而且也太过不可思议。因为,除了精神不正常的人,谁会犯这种错误呢?

表面上,把刻好的印信,二话不说就送人,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实际上,这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事。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处于刘邦、项羽的位置上,能像刘邦那样潇洒的人,万中无一;而像项羽那样婆婆妈妈的人,那是层出不穷。

对此,我们拿刘邦任命韩信当大将军这件事,去分析相关问题吧!
刘邦刻好了大将军印,二话不说,就送给了韩信。韩信自然会觉得,刘邦太够意思了。事实上,谁处于韩信的位置,当时也会感动的要死要活。因为,什么叫知遇之恩;什么叫大哥以国士对你?这就是了!
问题是,处于其它人的角度呢?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说到身边的伤疤,韩信有曹参、樊哙、灌婴、周勃、郦商多吗?肯定没有!因为,这些人都是勇冠三军,时刻冲锋在第一线的勇士。
说到战功,韩信能与上述这些人相比吗?肯定不能,因为,这些人陪着刘邦一路过关斩将,让刘邦成了时代的主角。
说到与刘邦的亲近,韩信能与这些人相比吗?肯定也不能,因为,韩信才刚刚投奔刘邦不久。
关键是说到才能,韩信能与这些人相比吗?从已知的条件去看,韩信是无法这些人相比的。上述几个人的才能,有着足够多的战绩可以证明,韩信的才能,靠什么证明呢?无非就是靠他纸上谈兵罢了。
刘邦突然把大将军印给了韩信,上述这些人会服气吗?我估计不会服气的!

就好像在公司创业的时候,大家都是拼死拼活的工作;而且为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并做出许多业绩。最后,公司老总提拔人时,却提拔了一个外来户,大家会是什么感觉?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刘邦不久后重用陈平时,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刘邦破格重用陈平,陈平自然会觉得刘邦太够意思了。问题是,别人呢?

因为,刘邦重用韩信,很大程度上是萧何力谏的结果。所以,人们的抗议之声,还不明显。刘邦又这样重用陈平,人们马上就炸了窝。
人们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现在,你刘邦还需要大家玩命,就这样压制元老重臣了。君主在功成之后,都会玩削藩的把戏,你刘邦现在距成功,八字还没一撇呢?也开始玩这套把戏了。
总而言之,来了两个小白脸,坐在那里,跟你穷白活了一会,把你拍的舒服了,你马上就让让他们凌驾于元老重臣之上,你这是什么意思?


项羽无法像刘邦这样洒脱,就是因为项羽一直顾虑这样的问题。因为,下面坐着一大排小弟,这些小弟,个个都非常优秀,工作起来都出生入死非常卖命。
现在,就刻了一大将军印,应该给谁呢?谁拿到这个大印,也会非常高兴的。问题是,那些没有拿到这个大印的人呢?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作为大哥,在进行利益分配时,最见功底。
因为,你分配的让大家满意,就会激励大家积极工作;你分配的不能让大家满意,就有可能打击大家的工作热情。
从某种意义上,项羽虽然缺乏刘邦的魄力。但是,我们绝不能说,项羽作事幼稚。项羽用人中规中矩,刘邦作事太过随意。

许多时候,你破格应用一个人,最容易让对方感动。
如果你按步就班的重用人,对方自然会觉得,这是他努力的结果。而破格应用人才,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这才是传说中的知遇之恩。

刘邦重用韩信、陈平,其实为以后削藩也铺平了道路。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刘邦破格重用韩信的结果看出来。
因为,韩信是坐着火箭上去的统帅。这样上去的韩信,难以拥有与刘邦抗衡的资本。因为,韩信的主要助手,都是刘邦手下资深望重的大佬,而绝不可能是韩信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而且,韩信的这些助手,从资历上说,都比韩信深多了,所以,这些人绝不是韩信可以随便调拨的。

作为一个司令。
如果他手下的军长,全是政府首脑指定的;如果他手下的军长,全是资深望重的、与政府首脑关系密切的人。这个司令的权力能有多大?我们可以想象。
这种事实存在,本身就证明,这个统帅并没有掌握军队的主要人事权力。

曹参、灌婴这些大佬,在跟着韩信取得一系列的胜利后,自然会非常敬佩韩信的指挥才能,所以,自然也愿意配合韩信的工作。但是,如果韩信一门心思,插手、剥夺曹灌婴的人事权力,这两人个会容忍吗?我估计不会的。
一方面,韩信敢这样做,已犯了大忌,因为,这绝对是刘邦不会允许的;换而言之,韩信如果敢压制、打击、甚至撤换曹参、灌婴这种大佬,那就等于变相要造反了。
另一方面,韩信敢这样做,也会受到曹参、灌婴的全力排斥。因为这是明着侵犯曹参、灌婴权力的行为。换而言之,不要说韩信敢公然威胁曹参、灌婴了,就是他敢随便调动、撤换曹参、灌婴的小弟,他也做不到。
韩信拥有统帅的权力,自然可以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的嫡系势力。但是,他无力削平曹参、灌婴这两大山头,那是显而易见的。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存在着这样大的两个山头,韩信想随便与刘邦对抗,估计是看不到出路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如果刘邦让曹参当大将军,能这样强有力的控制曹参吗?估计是很难的。
因为,曹参在从前的一系军事行动中,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嫡系班底,而且刘邦系统内,无论从资历、战功、能力,可以与曹参匹敌的人,都非常罕见。
如果曹参再拥有大将军的头衔。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刘邦缺乏有效制约的山头。至于,曹参出外独当一面,不断取得胜利后,曹参的独立性,肯定就会更大。

刘邦重用韩信、陈平,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刘邦慧眼识英才。但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也是因为刘邦需要通过重用一些新人,来切割、分散老兄弟们的权力。
如果刘邦只重用老人,一方面会让自己系统内部缺乏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呢?也会让系统内的老兄弟,势力变得盘根错节,最后越来越难指挥。陈平拥有监察全体将领的权力;韩信拥有指挥全体将领的权力;这种布置,本身就是包含着刘邦切割、分散老兄弟们权力的意思。
如果单从这层意义上,敢这样重用人才,绝不是只有刘邦。事实上,历代统治者都常常会玩这一手。
比如,我朝太祖在晚年,让王洪文领导帝国元老重臣工作,让江后凌驾于元老重臣之上,都含有这种意味。总而言之,他不希望元老重臣势力越来越大。当然了,我朝太祖这种行为,被后人归结为远贤臣、亲小人。
事实上,历代统治者玩这种手段,最后不被归结为远贤臣、亲小人,都是非常罕见的。当然了,如此一来,自然没有人会说他们愿意破格重用人才了,因为,这就是小人得势啊!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从这层意义上,刘邦玩的手段,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问题是,刘邦就是刘邦。因为,结果证明,刘邦就是在破格重用人才。而不是单纯的在压制、削弱元老重臣的势力。

如果刘邦破格重用韩信后,韩信干事一再砸锅,人们都非常不服韩信,刘邦的威望就会下降。因为,这绝对是标准的亲小人、远贤臣啊!
如果刘邦连着干过几件这样的事后。刘邦的威望不但会迅速下降,而且他手下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不断被挫伤。因为,你在刘邦手下工作再卖力,也不会得到应有的奖赏,因为刘邦重用人时,根本就不看你的付出的、功劳、战绩、才能,只是他高兴怎样作,就怎样做。
如果刘邦就这样干事,人们自然觉得,你工作再卖命,取得再多的胜利,攻取再多的城池、俘虏再多的敌人,都不如会走上层路线。总而言之,你把刘邦拍的舒服了,你把刘邦侃得晕了,自然就会上位。否则,你立再多的功,也是白搭。比如,韩信、陈平什么事也没有做过,就是靠耍嘴皮子,就凌驾于了元老重臣之上。
如果刘邦重用陈平、韩信,最后就是玩成了这种结果,我估计刘邦用不着项羽来打了。刘邦在内部,就会众叛亲离的。

但是,刘邦破格重用韩信、陈平的结果。却是用事实证明,韩信是历史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陈平是历史最出色的谋士之一。
就好像,如果我朝太祖重用江后,重用王洪文。能用事实证明,他们绝对是第一流的人才,并能让大家都发自心底的佩服。那太祖,重用这些人,就不是他的污点,而是他敢于举贤不避亲了,就是他慧眼识英雄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
我只是说想,项羽把印信玩的棱角也没有了,就是不舍得给人,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这只能证明,他缺乏破格重用人的魄力。
项羽希望把奖赏,送给最值得奖赏的人;项羽希望把奖赏,赏给大家都信服的人,这并没有什么错误。
但是,作为那个时代巅峰对决的两大高手,项羽与刘邦相比,也许就差在这上面了。项羽行事的风格,是标准的正派功夫,所以谁看到项羽,也会觉得像个大英雄;刘邦的行事风格,则是让人捉摸不透的邪派功夫,所以谁看刘邦,也会觉得他一无所是。
问题是,一个人能把项羽打败,能是一无所是的人吗?

为什么,项羽一直不放手让将领独当一面呢?

一方面是因为,小弟翅膀硬了,常常会跟大哥摆谱的,关于这一点,都不用看别人,只要看看韩信就可以了。韩信在遇到刘邦前,那真是屁也没有一条,后来混出点资本后,就跟刘邦玩哩个啷了。于是,抓住机会,逼着刘邦封齐王;于是,抓住机会,逼着刘邦把地盘封好了。
韩信,是一个坐着火箭上去的小弟,混出点资本后,都敢跟刘邦玩这种哩个啷;而且人们都还觉得,韩信是一个愚忠的小弟。
以项羽的用人魄力、风格,手下自然不会有这种坐着火箭上去的小弟。如果让某个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上去的小弟出去独当一面,结果会怎样?谁也不知道。在这种背景下,项羽哪敢放手让小弟出去独当一面呢?

另一方面呢?是因为,项羽也实在没有培养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小弟。
比如,项羽让萧角公出去独当一面,让彭越给灭了;比如,项羽留下曹咎独当一面,项羽一再告诫他,只要死守住就行了,但是,曹咎非要出去逞能,结果项羽好容易开拓出来的成绩,就让曹咎给一风吹了;比如,项羽让龙且出去独当一面,当时就把项羽损失了近十万军队(龙且号称二十万)。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刘邦与项羽处于僵持阶段后,最大的资本就是韩信可以独当一面。
因为,在主战场上,刘邦与项羽打得难解难分。诸侯们一看楚、汉两个超级大国在打架,都巴不得在旁边看戏。总而言之,你们愿狼吃了狈,还是狈吃了狼。
从某种意义上,楚汉相争开始后,刘邦与项羽的交战比较公平。因为,魏、赵、燕、齐、楚的大佬,都在旁边看戏,换而言之,刘邦、项羽就是在单挑。

但是,不久后,随着韩信第二战场的开辟,旁边的诸侯就无法看戏了。因为,谁敢在旁边看戏(不帮刘邦),韩信就收拾谁。结果让韩信一通收拾下来,魏、赵、燕、齐的大佬,都开始站到了刘邦的身后。到此为止,项羽与刘邦就丧失了再继续战争下去的资格。因为,这相当于秦国已把赵、魏、燕、齐、韩都征服了,就收拾剩下的一个楚国,楚国哪有能力再抵抗呢?

从某种意义上,如果项羽也有一个能独当一面的金牌小弟,项羽也未必会输。因为,楚汉国两国,在荥阳、成皋一线,那是打得难解难分,而项羽一直占据上锋。
现在就看旁边的诸侯是什么态度了,诸侯们如果支持刘邦,刘邦就会胜;诸侯们支持项羽,项羽就会胜。诸侯们的态度非常明显,那就是看大戏。
因为,项羽胜了,项羽就会削藩;刘邦胜了,刘邦也会削藩;现在他们两个人如果打得两败俱伤了,估计大家就都比较安全了。于是,刘邦开辟第二战场,总而言之,哪个诸侯敢不及时站到自己背后,就让韩信收拾他们;最后诸侯们都站在了刘邦身后。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来,刘邦重用韩信,就是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问题是,如果萧何当年没有追回韩信,这种历史走向,会改变吗?其实是未必的!
因为,既然刘邦这种战略视野,就算没有韩信,他也会派别人去干相关事情的。只是,别人能不能干得像韩信那样漂亮,就比较难说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刘邦没有让韩信凌驾于曹参之上的魄力,而是让曹参率领韩信去开辟第二战场,后来也成功了。当人们把曹参的历史作用,说得神乎其神时,我说,没有曹参,刘邦可以让韩信去干这件事啊。我相信,人们肯定会觉得,韩信那种人,天生就是个当小弟的人,他根本没有资格、能力独当一面的。所以,如果没有曹参,刘邦就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韩信,根本没有资格取代曹参的历史作用。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刘邦重用韩信,虽然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但是,刘邦先彻底征服了一个人。因为,刘邦这样做,会让萧何更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他混了。因为,刘邦并不真正了解韩信的才能,只是因萧何力荐,就让韩信成为大将军,这显然是给足了萧何面子。
我们可以想象,萧何不论给谁打工,也绝不可能受到这种待遇的。而且,作为一个打工仔,老板愿意这样对他,他真有必要冒着灭门的危险,去背叛老板吗?估计动力不会太大。
刘邦这样对萧何,这才是叫真正的信任、重用萧何。
项羽虽然管范增叫干爹,但是,范增如果叫项羽做这样一件事,项羽也不会听从的。
关键是,元老重臣的代表人物萧何,叫刘邦重用一个新人,刘邦自然觉得何乐而不为。因为,这显然是分散元老重臣权力、地位的好机会。事实上,没有萧何的力谏,刘邦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破格重用某个新人的,只是这样一来阻力就比较大了。现在有萧何力谏,刘邦自然顺水推舟就上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在韩信出现之前,刘邦一系没有大将军一职,大将军的具体职务,是由刘邦兼任的。换而言之,在军事上,只有刘邦有权指挥曹参之类的大佬;再换而言之,在军事上,最后的决定权在刘邦手中,其它人只有建议权。

而韩信出现后,刘邦等于把相关的权力交给了韩信。
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可以说是韩信的实习期。
但是,因为韩信是通过登台拜帅的方式,取得了大将军的印信。所以,刘邦等于在大家面前承诺,绝不干扰韩信行使军事指挥权。换而言之,此后的军事行动,刘邦也是只有建议权,而最后的决定权,就由韩信行使了。

在此过程中,因为刘邦虽然放开了决定权,但仍然保留着建议权;而且曹参、周勃一类的大佬,依然拥有着建议权。所以,韩信在实习期可以顺利渡过。
我们可以想象,韩信在此期间,肯定也会在细节上,流露出许多幼稚的见解、犯过许多幼稚的错误,因为一个人突然连升数级到了这个位置,肯定无法马上完全胜任相关职务的。但是,因为有刘邦为代表的汉国大佬鼎力支持,以韩信拥有的理论高度,自然会迅速成长起来。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现在,刘邦会全力支持韩信,渡过这个最难渡过的阶段。
因为,此时的韩信威信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他手下的大佬,难免会对他有一些抵触情绪;因为,他还没有完全熟悉自己的职务,难免会干出一些让大家认为外行的事情。
韩信没有威信,这个非常好办,因为刘邦弯下腰给韩信当助手,别人自然不敢随便直起腰板跟韩信说话;韩信会在细节上犯一些错误,这个也好办,因为刘邦可以让大家关注韩信在大处上的天才表现。
因为,项羽太优秀了,而且项羽显然也没有放手让小弟干事的习惯,所以,项羽应该不会这样培养小弟。当然了,结果就是,小弟们跟着项羽作事,通常都会表现的很优秀;但是,一旦出去独当一面,就是另一番景像了。

现在,虽然所有的计划、决策,都是由一个纸上谈兵的韩信最后拍板。但是,因为有第一流的团队在旁边协助韩信,所以韩信的计划,并不会完全流于纸上谈兵。
至少,韩信的所有计划、决策,都需要让刘邦觉得有可行性。换而言之,韩信可以让刘邦得,自己的计划、决策太过冒险;但是,绝不能让刘邦觉得,他纯粹就是异想天开、纸上谈兵。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刘邦觉得韩信的计划、决策太过冒险,刘邦可以放手相信韩信,就当赌一把。如果刘邦觉得韩信的计划、决策纯粹就是异想天开、纸上谈兵,刘邦哪敢放手相信韩信呢?

而当韩信,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并且用事实证明,他所有的判断都是正确的。那韩信的威信自然就建立了。
而当韩信,担任几个月大将军后,并且在实践中,把从前流于空想的内容都清理干净后,韩信自然就是一个绝对专业的军事指挥官了。
所以,在韩信当大将军一年后,张良就对刘邦说,韩信是一个绝对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你可以放手任用他。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南墙小草、探索求真、岭南陈氏、 苦守的苦手、新恐怖鸟、 弓背老农、 tjeg123、旺热心、mememevvv、枯声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三节 刘邦出蜀 (下)暗渡陈仓

在说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许多人,常常有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章邯看到刘邦派人修栈道,于是就派人在相关地区防守,却没有想到刘邦会从陈仓出兵。在这种背景下,章邯很快被刘邦打败了。
其实,这一切,只是我们的想象。

人们之所以愿意这样想象,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廉价的优越感。因为,看到此情此景,人们难免会觉得,自己比章邯聪明多了。
其实呢?随便找一个初中生,坐在章邯的位置上,都会想到,刘邦虽然在修栈道,但是并不证明,刘邦一定会从这条线路出蜀。
因为,声东击西。这是最简单的策略。章邯是一个曾统帅几十万大军,称雄一时的统帅,如果连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都整不明白。那不只证明章邯是个傻子,更证明当时的人都是傻子。

因为,章邯连个声东击西的道理都整不明白;却能称雄一时。这不真成了,世上都是傻子,遂让章邯可以称雄一时了。
所以,面对此情此景,人们自然很容易觉得,如果自己穿越回当时,就能改写历史。
其实,当时的章邯,肯定会想到,刘邦有可能会从陈仓一线出蜀。问题是,章邯知道刘邦有可能从陈仓一线出蜀,有什么用呢?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虽然这只是一个演义故事。但是,人们在现实判断时,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就好像,两个人在玩剪刀、石头、布。在出拳前,对方告诉你,“我要出石头”,你应该出什么呢?
表面上很简单,他出石头,你出布,你肯定就赢了。
问题是,除了傻子,谁敢这样想问题呢?对方出拳前,告诉你他会出石头,他就一定会出石头!敢这样想问题的人,不是傻子,又是什么人?
当然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问题?比如,对方说要出石头,那他肯定不会出石头。他这样说,只是为了骗你出布,然后他出剪刀,他就赢了。所以,你只要出石头,就可以赢了他。
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有道理没有?好像很有道理。问题是,如果你真的这样思考问题,十有八九会输的。

其实,刘邦与章邯当时玩的游戏,就是这种看似简单,实际上一点也不简单的游戏。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说得具体点,就算章邯知道,刘邦有可能会从陈仓一线出蜀,又有什么用呢?一切是显然的,如果章邯因为这个原因,就把军事主力调到陈仓,那章邯就成了傻子。
因为,刘邦有可能从陈仓一线出蜀本身,就等于在说,刘邦也可能从其它地方出蜀。就好像在玩剪刀、石头、布时,我知道对方可能会出剪刀,本身就证明,对方也有可能会出石头或布。

表面上,只要章邯聪明一点,就可以有效的应对刘邦;其实呢?说了个容易!
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率军逃到一个三岔路口前。前面的两条道,一条是大道,一条是小道(也就是华容道),大道任何异状也没有,小道(也就是华容道)上可以看到一些烟雾。
你说,诸葛亮的伏兵,会埋伏在大道,还是埋伏在小道?
简单的思考,诸葛亮的伏兵,自然是埋伏在小道。因为,小道上没有人,怎么会有烟雾呢?
再往深了思考,诸葛亮的伏兵,其实是埋伏在大道上,因为,诸葛亮如果真把军队埋伏在小道,他一定会做好保密工作,换而言之,他绝不会让你看到那些烟雾的。所以,小道上有烟雾,恰恰证明,小道上没有伏兵。
曹操非常自信的认为,诸葛亮的伏兵不会设在小道上。于是,就率军从小道上走了,结果呢?还真的遇到了伏兵。

曹操思考问题的方法有问题吗?没有!
但是,结果呢?显然他预测错误了。因为,用兵之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虽然只有两种变化,却可以变化出无穷种可能。比如,站在曹操的角度思考伏兵要以在哪条路上,并不在于他的逻辑多么可靠,而是在于他能不能摸透诸葛亮的心思。问题是,对方的心思,是很难摸透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我们处于章邯的角度,看看章邯会怎样分析刘邦的出兵路线?

听到刘邦要打出蜀中的消息,章邯必须得判断一个问题。那就是,刘邦会从哪条道出兵?
因为,用兵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具体战场上集中优势兵力。

如果,章邯可以判断出刘邦的进军路线,就可以把军事主力,调到刘邦的主攻地点。到时,刘邦就无法拥有兵力上的优势了。
如果,章邯无法判断出刘邦的进军路线,刘邦的军队,就有机会在章邯预想不到的地方出然出现。如果是这样,刘邦自然会在这个具体的战场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兵力。
现在的问题是,章邯如何判断刘邦,从哪条路线进军呢?
这个问题,表面上很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

因为,一切就如玩剪刀、石、布的游戏一样。你想猜到对方想怎样出拳,那是难之又难的事。

现在, 处于章邯的位置,他肯定会让下属,去分析刘邦会选择的进军路线。

如果有一个下属对章邯说,刘邦肯定会从栈道(子午路)出兵,因为这些天,刘邦一直忙着修栈道。
章邯自然会反问他了。你可以肯定、确定?
一切是显然的,刘邦这些天修栈道,与他一定会从栈道出兵,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好像,在玩剪刀、石头、布时,对方告诉你,他会出石头,他就一定会出石头吗?显然不是的。
因为声东击西,是最简单的军事策略。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看到章邯这样发出疑问。自然会有人这样说了。按理说,刘邦肯定会隐蔽自己的进军路线,所以,刘邦这样大张旗鼓的修栈道,恰恰证明,刘邦肯定不会从栈道出兵。
章邯自然还会反问他了。你可以肯定、确定?
一切是显然的,刘邦大张旗鼓的修栈道,与他一定会从别的地方出兵,并没有必然联系。就好像,在玩剪刀、石头、布时,对方告诉你,他会出石头,并不意味着,他肯定不会出石头。
因为,虚虚实实,这也是最基本的军事策略。

我想,章邯在做完这种最简单的分析后。肯定会把军事地图挂在墙上,与大家一块分析,或是坐在沙盘前,与大家一块分析。总而言之,你说刘邦会从哪条路线出兵呢?

如果看着地图或沙盘,有个下属指着一条道说。这条道,行军太过困难,而且离刘邦的后勤供应地点太远,所以,刘邦肯定不会从这条路出兵。
章邯依然会反问他,你可以确定、肯定?
因为,很有可能,刘邦就是抓住我们这种心理,要从这条道出兵,打我们措手不及。历史上,类似的军事行动,那是多的去了。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60287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3-05-24 05:13:00

更新时间:2020-09-03 13:16:04

评论数:43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