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高祖刘邦 长篇连载

汉高祖刘邦 长篇连载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弓背老农、mememevvv 、山上的吉、岭南陈氏、宗榖、探索求真、星星碎语、随便选一个、帝飞扬、新恐怖鸟、旺热心、bulato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张耳拿着项羽颁发的委任状,到赵国故地接管地盘。陈余当时就火了,你张耳算老几?我们昨天还都给赵王歇当臣子,今天项羽给你撑腰,你就狗仗人势,自己占据着赵国最好的地盘,把赵王歇逼到偏僻的地方。你他妈的还叫东西呢?
当然了,最让陈余不服气的地方还在于。你张耳可以封王,我陈余为什么不可以封王?你项羽这样做,明着就是不给我陈余面子!
于是,陈余就找田荣申请援助。田荣正在挑战项羽分封格局,所以也想多找几个帮手一块干,否则项羽找上门来,估计会大事不妙。一听陈余想打张耳,马上就派兵帮助陈余。
于是,张耳、陈余当时就火并开了。

我们许多人都觉得,如果项羽给陈余也封个王,陈余就不会火并张耳了。问题是,封王那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因为,封陈余一个王,你得给陈余封一大块地盘出来。这块地盘从哪出?
从赵歇、张耳的地盘上,割一块出来给陈余;陈余会不会满意,我们不知道;但是,赵歇、张耳肯定不会满意,那是显而易见的。
赵国故地就那样大。你项羽割走一块,给张耳、赵歇剩下的本来就不多。你项羽为了安慰陈余,就想从张耳、赵歇的地盘上,分出一大块给陈余。
这不是拿着别人的钱,送人情吗?

从项羽自己占有地盘上,割一块出来给陈余。项羽岂不是成了活雷锋了?
关键是,陈余都没有跟着项羽入关,项羽凭什么从自己占的地盘上,给陈余割一块出来?
更关键的还在于,项羽给陈余割多大一块地盘,陈余才会满意呢?谁也不知道。项羽为了安慰陈余,给陈余割了三个县。陈余不久后,就拿这三个县的资本,去火并张耳了。如果项羽不能让陈余满意,给陈余割的地盘越多,陈余反抗项羽时的资本就越多。

而且陈余的目标非常明显,那就是统一赵国。你项羽把赵国剁成三大块,给陈余分一块,陈余就领你项羽的情,你也把陈余看得太简单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燕国故地呢?
臧荼把韩广火并了,于是燕国故地走向了统一了。

这样简单的一罗列。
项羽分封结束几个月后。齐、赵、秦、燕四国故地,就都开始了兼并战。而且,齐、赵、秦、燕都在几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这项工作。

关键是,在这段时间里。项羽干什么呢?
表面上看,项羽好像一直都在睡大觉。因为,项羽在此其间,似乎什么积极的举措也没有做。至少,项羽没有亲自率军,镇压过些诸侯王们无法无天的行为。
在这段时间里,项羽只是派萧角公攻打彭越,结果还让彭越给打败了;项羽也派郑昌为韩王,去攻击刘邦,结果还让刘邦派出的韩王信(不是后来的淮阴侯)打败了。

事实上,在公元前206年5月,田荣、刘邦、陈余、臧荼就纷纷起来,开始了统一各自地区的战争。直到第二年1月,项羽才开始亲自率军攻打齐国。
对此,人们自然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项羽如果不是反应这样迟钝(比如,项羽不是在8个月后开始行动),事态就不恶化到,后来那样无法收拾的地步。
其实呢?我们在这样思考时,一定忘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项羽占据了9个郡的地方。这9个郡,自古就是项羽家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一部分吗?显然不是的!
换而言之,既然齐、秦、赵、燕几国故地需要通过兼并战重新实现统一,项羽的地盘,同样也需要通过一系列人事的变动、机构的变动,让这些地盘都纳入项羽的管理系统。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从这层意义上,当时的项羽一直也没有睡大觉,他也一直在忙碌着。因为他一直都在整合自己的地盘。
在当时背景下,只要其它大佬,没有把手伸进项羽这9个郡的地盘。就算尊重项羽的主权完整,项羽就不会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战争。
如果在自己没有牢牢控制这9个郡的背景下,项羽就盲目发动战争,只会让自己失败的更快些。所以,项羽一直在忍、一直在等。
项羽后来可以与刘邦苦撑三四年,绝不是简单的因为项羽英雄无敌,因为没有一个时刻输送后勤补养的庞大基地,项羽的军事机器,也无法正常运行。如果项羽不能牢牢控制着一块庞大的地区,早就变成了一枝流寇性质的军队,换而言之,走到哪里抢到哪里;走到哪里算哪里。
我们总觉得,项羽的政治才能非常低。问题是,项羽在刘邦、英布、彭越围攻下,能支撑三四年,这绝不是简单的会打仗不可以实现。
刘邦背靠关中那种形胜之地,萧何能保证他的后勤补给,都被认为能力非凡了。项羽背靠一个四战之地,后勤补给也一直没有大问题啊。事实上,项羽直到最后时刻,才被后勤问题所困扰的。

如果让萧何给项羽当后勤总管,萧何估计也未必会比项羽干得好。因为刘邦的大后方是关中,关中是一个四面有险隘的地方,所以不用面对外敌的进攻、骚扰;项羽的大后方是中原,中原是四战之地,所以这里,动不动就会面对外敌的进攻、骚扰。
项羽的后勤保障,总的来说,也就比刘邦差那么一点啊。因为,大部分时候,项羽的后勤也一直都是有保障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只要考虑到项羽的后方是一个四战之地,刘邦的后方是一个四面有险隘的地方,我们就应该说,项羽在这方面的能力,是绝不容人轻视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苦守的苦手、新恐怖鸟、岭南陈氏、zhaojian0372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魏国故地呢?
魏国故地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早就被秦国侵占了(这部分被称为西魏),一部分是在秦始皇时代被秦国侵占的(这部分被称为梁国)。
项羽在分封天下时,就合法的占据了后者。前者分封给了魏王豹。项羽这种行为,本身就惹恼了魏系的大佬彭越;因为彭越什么也没有分到。
许多人常常认为,项羽没有分封彭越,是一大失策。问题是,分封绝不是空口白牙在说话。
分封彭越,就意味着要把一大块地盘送给彭越。

要知道,魏国就那么大一块地方,项羽就占据了多一半,魏王豹所占的地盘,本来就够小了,你再把让魏王豹给彭越分一块出来,且不说彭越会不会满意(因为,封的地方太小了),魏王豹肯定也会和项羽急的。因为,这等于项羽拿着魏王豹家里的钱,去送人情。
如果不让魏王豹割出一块地方给彭越,自然只能从项羽的地盘割一块给彭越了。且不说,彭越会不会满意(因为封的地方不够大),项羽这不是削弱自己,增强敌人的势力吗?
要知道,彭越从来也没有对项羽表示驯服,项羽凭什么把自己的地盘,白白送给他一块?项羽给彭越一块地盘,也保证不了彭越会与项羽合作,相反只会让彭越拥有更多的资本,与项羽火并。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韩国故地呢?
因为,韩国比较弱小,而且韩系大佬与刘邦的关系比较亲近。所以项羽在回彭城的时候,把韩王成扣留了,随后就剥夺了韩王成的王位,把韩王成贬为侯,不久后,又把韩王成杀了。而韩国大佬张良,更是吓得直接跑到了刘邦那里。
韩国大佬韩王成、张良无法回到韩国故地;韩王成被杀,张良逃跑。本身就意味着韩国故地,已被项羽兼并了。
当然了,项羽刚刚兼并韩国故地,却发现刘邦已杀出了函谷关。在这种背景下,项羽就封郑昌为韩王,让他到韩国故地,去阻止刘邦向东扩张。但是,这个韩王郑昌,很快就被刘邦派出的韩王信打败了。

到此为止,项羽的分封格局。除了楚地,还保持着稳定的局面,其它各地都已乱成一锅粥了。关键是楚系大佬,也在那里坐观成败,换而言之,他们都也不愿意真正听命于项羽,而项羽也无法迫使他们听命于自己。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在这场半决赛中,选手们大都拥有了“王”的称号。项羽一共封了十九个王。

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就有九个王被淘汰出局。

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都被田荣淘汰出局了。于是,齐国故地实现了统一。

辽东王(从前的燕王)韩广,被臧荼淘汰出局了。于是,燕国故地实现了统一。

韩王成被项羽淘汰出局了。

常山王张耳,被陈余暂时淘汰出局了。赵国故地实现了统一了。

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雍王章邯(也就是封在秦国故地的三个王),被刘邦淘汰出局了。于是秦国故地统一了。

这场半决赛结束后,天下纷争才开始真正进入决赛。因为,随此而来的,就是天下争霸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逐鹿天下的竞争。
经历了最初的海选(人们通过响应陈胜,都纷纷拉起队伍)、淘汰赛(面对秦军的镇压、面对反秦大佬的火并,许多人被淘出了局)。现在已进半决赛(地区性的兼并战开始了)。

我们说当时的战争,是半决赛。是因为,当时的战争的性质非常明显,那就是地区性质的争霸。
齐国故地有四个代表人物(田荣、田市、田安、田都),谁来代表齐国故地出去争霸天下呢?自然得先在内部PK一番。
秦国故地有四个代表人物(刘邦、章邯、司马欣、董翳),谁来代表秦国故地出去争霸天下呢?自然得先在内部PK一番。
燕国故地有两个代表人物(臧荼、韩广);赵国故地有三个代表人物(赵歇、张耳、陈余);他们也得先在内部PK一番。否则,一个地区出来好几个代表,大家都会没有决赛资格的。
楚国故地有四个代表人物(项羽、英布、共敖、吴芮),因为大家都一致认可项羽代表楚国出去争霸天下,所以,楚国内部暂时比较稳定。虽然如此,项羽也需要整合自己的地盘。否则,项羽一旦与其它地区的霸主PK时,后方估计不会稳定。

所以,回顾公元前206年的历史,可以这样说。地区战争不断,地区战争规模不小。但是,整个国际形势还是比较稳定的。
当然了,公元前205年正月开始,随着项羽大举进攻齐国,天下纷争就开始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当然了,从某种意义上,项羽的机会来了。因为,各地火并的一塌糊涂,项羽就可以合法的四处兼并了。因为,项羽作为传说中的楚霸王,本来就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
现在各地都在打架,项羽自然可以充当世界警察了。当然了,这一切应该是在项羽的计划之内。因为,各国故地有发生火并,项羽才可以明正言顺的插手各地的事务。如果各地都和睦相处,项羽靠什么四处插手那里的事务呢?

从某种意义上,如果各地的大佬,都和平相处,项羽还得找点事端,刺激他们没事打起来。否则,项羽哪能明正言顺的率兵进入别人地盘呢?
事实上,以项羽的实力,抓住这种机会,自然可以兼并越来越多的地方。
问题是,项羽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把自己的地盘整合完毕;其它地方就开始火并了,而且不但火并的规模大,火并的范围也太大了。项羽一看,实在有点傻眼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宗榖、苦守的苦手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项羽的分封格局,绝不是一个稳定的政治格局。
甚至而言,项羽对它的稳定性,也没有报过多大的希望。因为,只要项羽不能把拥兵大佬的兵权都削去,天下就不会有安宁的时候。
拥兵大佬林立,就没有所谓的稳定格局。
到了民国时期,拥兵大佬大都说自己一心为国为民,就是不为自己,但是因为大家手里都拿着枪杆子,所以中华大地,一直都是火并不断;甚至小日本已侵吞了东三省,那些为了振兴中华崛起而努力的大佬们,也都是天天忙着打内战。
虽然,大佬都高呼,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们应该一致枪口对外!但是,说归说,你指望这些大佬们和平相处,也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
因为,大家都拿着枪,有个人一开枪,大家都得跟着备战。

拥兵大佬林立,各种兼并战,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不论坐庄的大佬,怎样巧妙布置,天下也不会有所谓和平。
在这种背景下,坐庄的大佬,只能构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格局,尽量寻找机会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在这个过程中,坐庄的大佬,就可以不断削弱相关地区的独立性。因为,坐庄大佬每次胜利的军事行动,都意味着会铲除一部分异己力量,并意味着都会让一些亲信渗透到更广阔的地方。随着类似的军事行动不断进行、深入,各地的独立性就会越来越小。

项羽的削藩计划,还没有展开,就让刘邦一记掏心拳,打得当时连北也找不到了。
刘邦的削藩计划,虽然没有向人公布。但是,作为事后诸葛亮,我们也是可以看出来。
第一步,先把纯粹异己的大佬消灭了。在此过程中,章邯、魏豹、陈余、田广、项羽被消灭了。
第二步,再把与自己结盟的大佬消灭了。在此过程中,臧荼、韩信、英布、彭越被清理出局了。
第三步,再把依附自己的大佬消灭了。在此过程中,张敖、卢绾、韩王信也被清理出局。
这是一个反复削弱地方独立性的过程。因为,每一轮胜利,都把自己的触角,向地方渗透的更深。

如果项羽的削藩计划展开了,估计与刘邦不会有本质的区别。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大佬们需要纵横开合、没完没了的打仗。并不是因为他们都贪婪,都怀着统一天下的野心。因为,在那种背景下,你就算没有兼并别人的野心,你也无法置身世外,因为,你不想兼并别人,别人想兼并你啊!

大家手里握着足够的枪杆子,就是兄弟、叔侄,也随时会火并起来。也正因为这种原因,秦始皇才拒绝分封子弟为王,刘邦封王才有七国之乱之乱。也正因为如此,晁错才会总结出“削亦反、不削变反”的口决;关键是,后来的二代都喜欢念着这个口决削藩。更关键的还在于,后世的人们,也都认为这种削藩的口决是至理名言。
项羽分封结束时,拿着枪杆子的大佬,都是一些从一条血路杀出来的乱世豪杰。如果说项羽分封的合理些,就能构建一个稳定的国际大联盟。那实在是把政治当童话讲了。
所以现在的项羽,只是一个坐庄的大佬。他距真正的统一天下,那还是远的很。

混乱的走向,都有一个倾向。那就是通过兼并战,角逐出越来越强的实力派。当然了,时代舞台上的主角,也就变得越来越少了。当最后,只剩下一个主角时,天下纷争也就结束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复苦守的苦手网友:

另外还有一个疑问,如果说项羽把江北楚地整合的很好,是支持项楚争霸天下的主要经济粮食支柱,那么楚汉战争后期楚军缺粮缺给养时应该大可以把拳头缩回去退守彭城一带(凭彭越的实力应该堵不住项羽回军)就食以待与汉军决战,项羽为什么不这么做呢?而最后项羽的逃亡方向却证明项羽心中自认为最终最可靠的还是江东老巢,当然现实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江东显然不可靠。

===========================

项羽后来缺乏给养,那是楚汉相争三四年后的事。在此之前,项羽后勤虽然一直受到困扰,总的来说,一直都是能够维持的。

项羽以江东一两个郡的经济,支持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于情理情都也无法说通。项羽的军队,有没有50万,我不敢说,但是龙且率军援齐就率军20万,项羽的总兵力,应该远远超过这个数。

项羽兵疲粮尽时,英布在南方、韩信、彭越在北方,刘邦在西方,已把项羽的地盘,都掏空了。
彭越堵不住项羽回军,但是,成为齐王的韩信呢?

此时的项羽,已看不到出路了。项羽的全部出路,就是看韩信、英布、彭越等大佬的动向了。如果这些大佬,愿意帮助刘邦收拾他,他只有死路一条。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复探索求真网友:

请问先生齐王田都、燕王韩广等都是经过乱世洗礼的英雄豪杰,田都敢拿着空头委任状来接收齐国,韩广不顾实力抗击臧荼,都很快兵败身死,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好像都显得太轻率了吧。
项羽分封后天下很快陷入了混战,先生分析原因是拥兵大佬林立。商周平定天下时分封诸侯可以稳定,根据先生分析应是当时生产力、交通、媒介等客观原因,但我又看到拿破仑战争后,通过维也纳会议欧洲大致获得了100年的稳定,关原之战后德川家康分封奠定了日本200多年的稳定,当时的拥兵大佬同样林立这又是什么客观原因照成的了?

======================================
(一)、面对自己获得的利益,人们通常很难保持理性。一件东西,人从来没有得到过,从心理上,人容易接受这种事实。但是,人真的得到了一样东西,再让他放弃,他似乎是难以接受的。

(二)、欧洲无法统一,是因为欧洲是一个开放型的地理环境;而且有各种天然的地理险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英国为基地,很难统一欧洲;因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一个岛国跨着一道海峡,本身缺乏统治比它自身大数倍的大陆。但是,反过来说,在欧洲大陆统一之前,一个政权,也缺乏强有力统治英国的力量。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法国为中心,也很难统一欧洲。因为,西面它需要面对英国,南边需要面对意大利、东边需要面对德国、俄罗斯。
英法之间的海峡,你说它小吧,你想真正超越它,似乎很难;你说它大吧,双方之间的影响、作用是时刻存在的。而且基于英国的利益,它是不会默许法国强大的。
法意之间的阿尔卑斯山,法国想征服意大利,似乎是很困难的。法国向东部扩张,似乎更不可能,因为,俄罗斯的存在,他不会希望法国崛起的。

一个政权以英国、法国为中心,缺乏统一欧洲大陆的能力,那它以意大利为中心呢?似乎也不能。
因为,意大利向北有阿尔卑斯山,关键是以地中海为中心,意大利面对的是一个广阔的南欧(西班牙半岛)、北非、西亚;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帝国(比如从前的罗马),它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南欧、北非、西亚,所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政权,更缺乏统一欧洲的实力。

一个政权以英国、法国、意大利为中心,都不能统一欧洲。那以德国为中心呢?似乎也不能,因为东部强大的俄罗斯就足以牵制住它。而且以俄罗斯的利益,显然不会允许一个强大的德国崛起。

处于欧洲那种地理环境,在生产力相对落后时,似乎有机会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比如,罗马帝国时代,现在的英国、法国、德国普遍地区,都处于蒙昧之中,以意大利为中心的罗马帝国,需要应付的对手,似乎是有限的。但是,随着欧洲大陆渐渐都发展起来之后,一个处于欧洲大陆的统治者,似乎从来也不敢思考,如何建立一个统一欧洲的帝国。
中国的地理环境,显然不存在这样的困难。

日本的分封制度存在,我觉得依然还是与它的地理环境有关。日本是由四个岛构成,立足于任何一个地方,想强有力的统治其它地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各个岛上,山地众多,同样增加了统一的难度。还有,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地理环境,也决定某个经济重心、政治重心所在地,难以拥有压倒性的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坐庄的大佬,一直也无法扔掉天皇的旗帜。

中国的地理,在战国、秦、汉时期,关中的地理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统一关中,就占据着统一天下的主导权。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先丛林遍布的地区,人类也具备了开发的力量,所以关中那种半干旱地区的经济优势,就渐渐降低。而且巴蜀、江南的经济比重变大,使一个政权立足于关中,可以不断侵蚀天下的格局,渐渐无法存在了。
这也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长久分裂存在的主要原因。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复zxm_y2000网友:

顶顶泪痕兄的帖子。题目起的比较不火爆,楼主可以改一下。
=============================
感谢你的建议。
只是已经帖出一半内容呀,改不改意义也不是太大了。题目的确起的太平淡了。下一次开帖,我会尽量起一个比较吸引人的题目。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苦守的苦手、 岭南陈氏、弓背老农、南方不南、探索求真、zxm_y2000、新恐怖鸟、农民公2012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二节 刘邦出蜀(上) 登台拜帅


前面介绍了当时天下的整体形势。现在我们开始,详细分析刘邦、项羽在此过程中的表现。

刘邦出关的过程,有两个比较著名的典故,登台拜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节,我们关门介绍登台拜帅。

因为,刘邦有着一流的团队,而且有着不俗的战绩,所以项羽出于压制刘邦的需要,就把刘邦封在了汉中、巴蜀。这块地方,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四川。


从某种意义上,刘邦想走出汉中,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为,地理环境决定,想从蜀中走出来,是一件很难成功的事。从历史上看,从蜀中走出的军政集团,好像只有刘邦一个。此前没有过,此后也没有过。
割据蜀中的军政集团,都是被外来力量兼并的,除了刘邦,似乎没有一个例外。
割据蜀中的大佬,最著名的就是刘备父子(三国蜀汉);此前有公孙述(西汉末成家);后来有李雄一系(两晋成汉);再后来的王建父子(五代前蜀)、孟知祥父子(五代后蜀),都是被外来力量兼并的。

项羽在让刘邦入蜀中时,虽然不知道后来的历史事实。但是,后来的历史事实,显然可以证明,蜀中的地理条件,决定从蜀中杀出来,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从这层意义上,项羽给刘邦封这块地方时,就是希望刘邦永远无法走出来;至少希望他暂时无法杀出来。
当然了,从蜀中走出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想杀进蜀中,也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李太白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从这层意义上,刘邦如果没有雄心壮志,这里应该是一块不错的养老地方。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因为,刘邦后来杀出了蜀中,更把项羽干掉了。所以,人们都觉得,项羽当时不杀刘邦,实在是错的不可理喻。但是,这应该是事后诸葛亮的想法,因为在当时,项羽实在没有一定杀刘邦的理由。

因为,一个人想登上时代的顶峰,必须得有风云聚会的机会。如果一个人可以无条件的取得成功,那刘邦就用不着在48岁时,还在沛县当一个村长了。如果刘邦当时死了,后人就是放开想象力,也无法相信,这个老村长,还有机会成为一代开国皇帝。

从正常意义上,刘邦是难以杀出汉中的。至少谁也无法想到,刘邦会在五个月后,就能杀出汉中;更无法想到,刘邦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能率军杀入项羽的老巢(彭城)。

总的来说,当时的天下形势,如同一个复杂棋盘的中局。无论棋手怎样出招,无论旁观者如何支招,它也不会很快决出胜负。现在,不同应招,只会让后来的棋局发生众多不同的变招。
不要说,时光无法倒流了。就算时光可以倒流,一切恐怕也就如同一局棋下完后,一方认为在某个关键的点上,只要自己换一个应招,就可以改变失败的命运。问题是,真的把棋局摆回去,人们自然会发现,事情绝没有他想象中那样简单。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我无意说,项羽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我只是想说,一局棋的胜负,是由无数因素决定的。单纯的某个关键变招,并不会彻底改变结果的。
事实上,就算按项羽此时的选择(把刘邦封在汉中),项羽也没有必败的道理。因为,他后面的步子走好了,他也有可能走向胜利;因为,他的对手后面有了明显的失误,他也可能走向胜利。
甚至而言,就算项羽一开始就如愿以偿的占据了关中,如果后面走出了明显的失误,也会让他渐渐走向失败。

就好下棋,一个人在开局占尽优势,是不是意味着他一定会胜利呢?显然未必!
那在中局时,他占据优势,是不是意味着他一定会胜利呢?显然也未必!
我相信,在下棋时,绝没有一个人,会固执的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开局、或中局的某步走错了。因为,下棋可以退回去重来。而重来的结果,人们自然会发现,他的失败,并不是某个关键的应招就可以决定的。

就好像在分封天下结束时。
项羽一人独占关东九郡,刘邦被封到了汉中。面对此情此景,谁敢说刘邦比项羽更占优势?
事实上,当时的项羽所占的优势,比刘邦那是大多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如果是下棋,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家都不用以空对空的抬杠。因为,大家完全可以把棋局再摆回去,重新再接着那里下一次。许多时候,人们自然会发现,它只是让后来的横局,不断发生变化。却很难说,它一定会改变失败者的命运。
许多经典的残局,就是因为简单的看,谁也会觉得,它非常简单。但是,真的细分析时,就会觉得,一切实在太复杂了。
但是,时光是无法倒流回去的。

如果时光可以重回,项羽可以选择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
如果时光可以重回,项羽可以选择,不把刘邦封在汉中,或是选择加强关中的力量。
问题是,项羽一定能改变失败的命运吗?我觉得,实在难说的很。事实上,项羽当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些选择中,也有着太多的弊端。

人们常常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
比如,有人觉得,假如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就可以避免失败了。说这种话的人,为什么不说,假如项羽当时杀了韩信,也可以避免失败呢?
后来,项羽杀韩王成,却放过了张良。我是不是可以说,如果项羽当时把张良杀了,也可以避免失败呢?
韩信、张良都在刘邦最为关键的时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韩信、张良,刘邦可能连那个关键的坷也无法爬过去。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但是,历史从来是变幻莫测的。
因为,许多强大的、看似不可战胜的强敌,突然崩溃的事情多的是;因为,许多弱小的、微不足道的力量,突然影响时代的事情,也多的是。比如,陈胜振臂一呼,九百个人,就让秦帝国突然摇摇欲坠了。
也正因为,这种原因,许多人常常会干着看似毫无前途的事业。因为,历史上有着太多,弱小势力突然崛起,强大势力突然失败的例子。

所以,刘邦虽然被封到了汉中。但是,刘邦及其嫡系小弟,都相信,只要有机会,他们就可以东山再起的。
甚至,项羽的小弟,也觉得,刘邦可能比项羽更有前途。至少,自己跟着刘邦混,比跟着项羽混有前途。于是,在刘邦入关中时,他们选择了跟着刘邦走。这样的人有多少,我们不知道。但是,他们中间有一个人叫韩信。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复南方不南网友:

那当年毛 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不是也是战后控制不了那些有兵权的大佬们和行政系统大佬们之间的矛盾呢?

==========
应该有类似的意味,但是,毛发动文革,主要是路线斗争。
因为,毛当时失败了,中国的的大政方针就会发生巨变。这已不是简单的权力之争了。
传统的权力之争,是不具备这种意义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color_wolf、弓背老农、岭南陈氏、bj303、夜空长明灯、苦守的苦手、 mememevvv、农民公2012、随便选一个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韩信是项羽的小弟。
项羽一直不觉得,韩信有什么过人之处,当然了也从来没有重用、重视过韩信。于是,韩信跟着刘邦进汉中了,因为韩信觉得,刘邦可以理解他。
但是,很不幸,刘邦也不把他当头蒜。

所以,韩信决定离开刘邦,再到六国故地寻找点机会。
当然了,很幸运的是。萧何非常看好韩信,所以,萧何一听韩信离开的消息,那是马上率人亲自去追赶韩信。
刘邦突然听到萧何率人匆忙离开军队的消息,顿时就像失去了左右手一样。萧何直到两天后,才返回刘邦军队。
刘邦一看萧何回来,那是气得大吼大叫,喜悦听语无伦次。总而言之,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你他妈的,现在为什么又回来了?

萧何告诉他,我并没有计划离开你。我这次离开军队,是因为韩信要离开你,当时情况紧急,我也没有来得及向你汇报。现在,总算把韩信追回来了!

刘邦一听萧何的话,感觉非常不可思议极了。因为,韩信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这样的一个人,真值得萧何亲自去追赶吗?
萧何告诉刘邦,我可以向你保证,韩信绝对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奇才。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60287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3-05-24 05:13:00

更新时间:2020-09-03 13:16:04

评论数:43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