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高祖刘邦 长篇连载

汉高祖刘邦 长篇连载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苦守的苦手、徐兆玮、新恐怖鸟、农民公2012、mememevvv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这种格局形成后,刘邦自然知道,必须得让亲己的力量占据六国故地;否则,这样与项羽耗下去,是看不到结果的。因为,这样一味的单挑下去,不要说自己随时会被项羽打翻在地,更主要的是,就算能打败项羽,自己也会变得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到时,旁边看戏的诸侯,就可能会得到渔翁之利的。

在这种背景下,刘邦就决定在楚、汉之外的地区布局了。
总而言之,刘邦必须得打破诸侯们在旁边看大戏的局面。于是,张良建议刘邦把彭越、英布作为主要争取对象,同时派韩信东征那些敢在旁边看戏的诸侯。

于是,楚汉相争现在开始分为两个战场。
一个是主战场,那就是以荥阳、成皋一线为中心,这里主要是由刘邦、项羽两个人领衔火并。
另一个是辅战场,它存在于魏、赵、齐、燕、楚各国故地。在这个战场上,主要由韩信和魏、赵、燕、齐、楚系大佬领衔进行。
我们决觉得,项羽百胜、刘邦百败。是因为,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了主战场上。因为在主战场上,刘邦让项羽打得捉襟见肘;一再陷入险境。
问题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到第二战场上,就会发现,一切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因为,在第二战场上,刘邦派出的韩信把魏、赵、燕、齐故地都征服了;刘邦派出的随何,把楚系大佬英布说降了;而那个阴魂不散的彭越,也一直协助刘邦骚扰项羽的大后方。在这个战场上,项羽可以说一败再败。

当时的项羽很执着,当时的项羽很无奈。
项羽死死盯住刘邦,只要不到万不得已,就一直死缠滥打于荥阳、成皋一线。因为,项羽很清楚,只要能突破成皋、荥阳一线,自己才有机会构建稳定的西部防线,只有构建起稳定的西部防线,才有机会腾出手来,与刘邦在第二战场上争胜负。
但是,项羽到死,也没有突破荥阳、成皋防线。
等韩信把齐国征服后,项羽再看天下形势。终于发现,自己败局已定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我们看韩信平定齐国后的天下形势。
秦国故地,一直被刘邦牢牢的控制着。
魏国故地(主要是西魏),被刘邦设置成了河东、上党、太原三郡。这意味着,这些地区,也成了刘邦直辖的地区。
韩国故地,被韩王信占据着,而韩王信是刘邦一手扶立起来的。
赵国故地,被张耳父子占据着,而张耳是在刘邦的一手支持,才成为赵王的。
齐国故地,被韩信占据着,韩信是刘邦一手提拔起来的。
楚系大佬英布,早就投降了刘邦;并且被项羽派遣的龙且打残后,又在刘邦的支持下复活了。
魏系大佬彭越,也一直站在刘邦的阵营里。

事情既然发展到了这一步,项羽唯一的出路,就是这些新兴的诸侯,为了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愿意保持楚、汉争霸的格局。换而言之,这些新兴的诸侯,会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帮着项羽压制渐渐处于失控状态的刘邦。

但是,很不幸。韩信、韩王信、张耳(张敖)、英布、彭越,都没有背叛刘邦的意思。在这种背景下,项羽只能与刘邦签订了一份失败性的条约。因为,在这份条约中,项羽割让了太多的土地。现在的项羽,已丧失了继续作为超级大国的资本。
到目前为止,一个超级大国(汉国)独霸天下的格局正式形成。汉国不但拥有最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更把触角伸入了项羽之外的所有诸侯国之内。

当然了,更不幸的事还在于。刘邦兼并天下的步伐并没有因此停止。而且还把第一个兼并的目标,锁定在了项羽身上。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第六节 韩信东征(上)


刘邦可以开辟第二战场。
一个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他有韩信那种独当一面的小弟;但是重要的原因,却是因为刘邦背靠关中那种形胜之地;占据荥阳、成皋一线,把项羽的军事主力拖在了这里。
刘邦项羽双方对恃,刘邦采取守势、项羽采取攻势。从基本的攻防兵力对比去看,刘邦显然可以用较少的兵力,拖住项羽较多的兵力。这样一来,刘邦容易腾出手来。
项羽背靠的大后方,是一个四战之地;刘邦背靠的大后方,是一个四塞之地;在这种背景下,刘邦不需要分出太多的的兵力保卫大后方;而项羽随时得提防后方被人袭击。这样一来,刘邦更容易腾出手来。


现在,项羽最大的希望,就是诸侯们可以强力的阻击刘邦的东征军队。因为,只要刘邦的东征军队,无法在第二战场上打开局面,刘邦就无法改变与项羽单挑的局面。而与刘邦单挑,项羽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但是,面对韩信那种神出鬼没的高手。魏、赵、燕、齐接连被拿下。于是,魏、赵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荥阳、成皋主战场。在这种背景下,刘邦虽然被项羽打得捉襟见肘,却总可以在最危急的时刻挺过去。

面对刘邦的扩张,从理论上,有可能会把诸侯们都逼到项羽一边的。但是,各路诸侯却都没有站在项羽一边(我是说,没有一个诸侯,愿意真心实意的帮助项羽攻打刘邦)。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认为项羽才最可怕的敌人。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刘邦在荥阳、成皋一线,一直都是苦苦支撑,一再陷入危机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诸侯们帮助项羽收拾刘邦,项羽的势力,就会因为打败刘邦而变得失控。
更主要的是,面对韩信的入侵,各路诸侯都会产生一种麻痹的思想。那就是,韩信并不可怕。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韩信进攻赵国时,韩信才率领了三五万大军,陈余手上就有十多万军队。在这种背景下,谁处于陈余的背景,也会觉得,没有必要因此彻底倒向项羽一边。
等韩信大败齐国后,齐国终于感觉到危险了,于是,就请项羽派人帮助自己。结果,最终也没有打过韩信,却让项羽损失了一个重要的兵团。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韩信东征的过程,历史记录的非学简单。尤其是韩信征伐魏国、代国(赵国的一部分,因为代王就是赵国的臣相陈余),几乎就是一笔代过了。

在韩信东征前,刘邦先派人游说魏国,总而言之,请魏王豹及时站在刘邦这边来。魏王豹说什么也不同意,据说魏豹不愿意站在刘邦一边。主要原因是刘邦不尊重人、喜欢辱骂人,所以严重的伤害的魏王豹的自尊心。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楚汉争霸的格局已形成,诸侯自然都想在这种背景下,两不相帮,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因为,项羽打败刘邦,自然会威胁其它诸侯的既得利益;刘邦打败了项羽,自然也会威胁其它诸侯的既得利益。
魏王豹敢拒绝站在刘邦大旗下,主要是因为他相信,现在刘邦被项羽打得自顾不瑕,哪有精力腾出手来收拾自己呢?却没有想到,刘邦就是派军去攻打他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陈余后来与刘邦划清界限,据说是因为他听说张耳还活着。其实呢?更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知道,在楚汉两个超级大国并立的背景下,自己坐在旁边看大戏,才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传说中的刎颈之交,就是陈余、张耳最初标榜他们的哥们情谊深重的形容词。但是,很不幸,后来这两个人关系臭到了极点。所以,陈余第一次与刘邦合作的条件,就是让刘邦拿张耳的人头来说话。于是,刘邦找了一个与张耳酷似的“明星脸”,把这个人的头,送给了陈余。彭城之战失败后,陈余忽然发现,那个人头是不是张耳的,于是就不再与刘邦合作了。
其实呢?这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因为,就算那颗人头是真的,陈余也会找其它理由与刘邦划清界限的。因为,处于陈余的位置,谁也会选择在站在旁边看刘、项火并的。因为,帮助刘邦火并项羽,对陈余有着显而易见的威胁,却没有明显的好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魏国、代国、赵国面对韩信的进攻,为什么会接连迅速失手呢?我想主要原因,就是韩信一路扮猪吃虎,所以,大家都被韩信蠢笨的外表所迷惑。魏国、赵国失败的过程,历史记录的太过简单,我们无法具体分析。但是,从陈余失败的战争中,我们显然可以看出来,魏、代都是被韩信一副二傻子的形象,给迷惑了。

所以,面对魏国、代国的接连失败,协助赵王歇的代王陈余,依然没有觉察到,韩信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对手。所以,看着韩信呆头呆脑的样子,陈余终于丧失了最基本的警觉,于是又让韩信抓住空档,一记重拳打得再也站不起来了。
更神奇的事还在于,当陈余失败后,大家依然会产生一种幻觉,那就是韩信的胜利,只是因为一时侥幸。
因为,韩信的战术,怎么看都像是在胡打。对此,韩信给大家简单的讲解了一番;总而言之,你别看我好像在胡打,其实,我这种打法,兵书是有说教的。
大家听完韩信的讲解,最初也许会觉得,韩信分析的非常有道理。但是,大家仔细再一想,韩信还是在胡打。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对手不是陈余那种大傻子,象韩信这种二傻子的打法,肯定会全军覆灭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因为,兵书上说,置军之死而后生。但是,兵书上也说了,围师必阙(必须得给陷入绝地的敌人,留下一条活路)!
换而言之,陈余当时完全可以做出如下的选择。
第一、不急着一鼓作气消灭韩信,而是在适当的距离停下来,围而不攻。并且高呼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总而言之,汉军不冲过来,陈余的军队绝不向前进攻。陈余从兵力占据优势,而且韩信又陷入了绝地,这样耗上一会儿,韩信的军心自然会全面瓦解的。这是司马懿打败马谡的方法。
第二、不正面攻击韩信,而是给韩信军队留下活路,逼着汉军朝某个方向逃跑。这样一来,韩信的军队,也就不是所谓的绝地了。不要说,陈余在韩信逃跑的方向,预先布置伏兵了。就是这样单纯的大举追杀,也会把韩信的军队,杀个七零八落的。

第三、陈余最不济,只要他留着足够的军队看守营寨,也不会莫名其妙的把营寨丢掉啊!陈余的营地没有丢失,军心就不会在瞬间瓦解的。
从这层意义上,韩信回答大家的话,本身就是言不由衷的。事实上,韩信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敢于冒险赌博;而且战术出人意料。所以,韩信绝不会把自己用兵的关键所在,随便向人透露的。相反,还会故意误导别人。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项羽派龙且到齐国攻打韩信时。龙且对韩信的评价,依然是一个钻过别人裤裆的男人,有啥可怕?
因为,分析韩信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人们自然会有意无意的觉得,不是因为韩信太厉害,而实在是因为韩信的对手太无能了。
一切是显然的,陈余与韩信打仗时,凭借优势兵力,把韩信堵在死地了。竟然忘了围师必阙(也就是,面对处于绝地的敌人,给他们留一条活路);更重要的是,陈余得意忘形的,竟然连自己的营寨也不顾了,于是让2000汉军,就把他的营寨轻易夺去。
至于,韩信大败齐国。更显然的是因为,齐王是个傻子,因为他竟然因为郦食其几句话,就完全放松了军事戒备。所以,让韩信一举打到国都之下。
于是,龙且看着韩信呆头呆脑的样子,终于也丧失了最基本的警觉。而韩信再次抓住这个空档,一记重拳把龙且打得再也站不起来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旺热心、待我施为地煞变12、南墙小草、heishijinhei、水刀剑圣 、星星碎语、徐兆玮 、枯声、岭南陈氏、苦守的苦手、江东寄奴、QQ870193479、农民公2012 、瓦另啊、弓背老农、天下之辉辉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因为,韩信攻打魏、代的战役,史书上写得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很难展开分析。那我们看看韩信攻打赵国的战役。

韩信攻打赵国时,第一招,就是扮猪吃虎。总而言之,韩信会故意误导大家,正确分析他以前取得的一系列胜利。总而言之,韩信希望大家相信,他从前取得的一系列胜利,都是侥幸得来的。
按理说,韩信指挥汉军成功出蜀,并成功打破项羽的全盘战略计划,更迅速打败魏、代,谁也不应该怀疑韩信的军事能力。而陈余为什么还会怀疑韩信的军事能力呢?
我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韩信一直故意误导大家的判断力。
在这种背景下,陈余自然会觉得,刘邦出蜀、攻楚时,韩信只是以参谋的身份出现。因为刘邦久经沙场,而且从一个县级大佬,一路杀成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地区性大佬。这样的刘邦,绝不可能真正让初出茅庐的韩信主持大局。换而言之,刘邦出蜀、攻楚的战役,都是刘邦亲自主持大局的,而韩信只是一个高级参谋,因为从韩信的履历去看,韩信绝不是一个独当一面的人才。
至于韩信打败魏、代的胜利,经过韩信的一系列误导,人们自然会觉得,这种胜利,只是因为魏王豹、代相夏说太蠢了,绝不能证明韩信有很高的军事才能。

韩信到底用了哪些欺骗手段,会让陈余死死认定,韩信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我们无从得知了。但是,韩信大败陈余后,突袭齐国得胜后。龙且依然会轻视韩信,显然是因为,无论让谁分析赵国、齐国的失败,都会认为这只是陈余、田广太蠢的结果。
因为,陈余竟然连围师必阙的道理都不懂;因为,陈余竟然得意忘形的空营出击。这都是兵家大忌啊!
因为,田广竟然因为郦食其的几句话,就认为敌人绝不会进攻自己了。这同样是兵家大忌啊!
这样一分析,龙且自然会觉得,韩信的胜利,绝不是因为韩信军事才能太高,而是因为他的对手一个比一个蠢。
问题是,韩信的对手(包括龙且),为什么会一个接一个的,都犯下种种常识性的错误呢?显然是因为,他们面对韩信这种神出鬼没的高手,都也猜不透韩信的杀招在哪里,等他们看到韩信的杀招所在时,死神已再向他们招手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其实,客观的分析陈余与韩信的战争,陈余在战略上,并没有任何错误。只是因为,韩信可以完全猜透他的心思,他却一直无法猜透韩信的心思。最后,他的心思就被韩信引得走入了歧路。

史书上,常常会用李左车的观点,证明陈余是一个腐儒。事实上,陈余的应对之策,从正理上分析,完全正确。恰恰是李左车的应对之策,有些似是而非。

韩信三五万大军,陈余十多万军队,陈余想和韩信堂堂正正的打一仗。这怎么能叫腐儒呢?事实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兵力,不想这样打仗的,才叫腐儒啊!
李左车观点,其实是莫名其妙的。因为,赵国也不是一个狭小的地区,它有着足够广阔的迂回空间。在这种背景下,陈余不愿意与韩信堂堂正正的、面对面的打一仗,韩信自然可以攻打赵国的其它地方。


更主要的是,你拥有三五万军队,敌人拥有十多万军队。你最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打仗?自然是通过运动战(或游击战),让敌人的兵力不断分散,然后寻找机会,把敌人逐个击破。
你拥有三五万军队,敌人拥有十来万军队。你却一门心思的与敌人堂堂正正的、面对面的打仗,只能证明你根本不会打仗。
因为,军事的法则说了一千道了一万,最根本的一条法则就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换而言之,你必须得想尽办法,让自己在具体战场上,拥有优势的兵力。
说得具体点,就是敌人兵多,你兵力,你就应该想尽办法避免与敌人决战。在这种背景下,你最好的选择,就是通过一系列运动战,逐渐让敌人兵力分散,你再避实击虚,把敌人逐个击破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比如,你是国军的指挥官,你拥兵十万。听到三万共军来攻打你的地盘,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自然是害怕共军和你打游击战(或运动战)。因为,这样打开了,你兵力上的优势,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了。

事实上,国军虽然在总兵力上占据优势,却让共军打得一筹莫展,主要就是因为共军从来不和他们堂堂正正的、面对面的打仗,所以国军拥有兵力上的优势,却总是有劲使不上来。
因为,共军成天跑来跑去;国军兵力占据优势时,连共军的影儿也找不到;国军某只部队落单了,共军的主力马上就会出现。
因为,共军成天跑来跑去;国军总兵力虽然远远高于共军;但是,在某个具体战场上,国军的兵力总是远远低于共军。
这样打来打去,国军自然只能哀叹,不是我们太笨,而是共军太狡猾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我们现在,就立足于陈余的视角上,分析一下这场战争。

陈余可以确定一件事,刘邦让项羽打得捉襟见肘,肯定不会派军事主力来攻打自己。而且,从具体的情报分析,韩信所率的军队,人数远远少于自己。
在这种背景下,陈余最头疼的事,自然是韩信率军和自己捉迷藏。因为,这样打仗,自己的兵力优势,就会无法正常发挥出来。
更主要的是,张耳也跟韩信一块来了。张耳在赵国有着绝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张耳曾当过赵国的丞相,更曾在这片土地上当过国王)。如果,韩信一方面和自己的军事主力捉迷藏,另一方面以张耳为号召,四处招降赵国的城池,收编赵国的军队。那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对韩信的兵力优势,就无法保持了。在这种背景下,陈余自然觉得,必须得抓紧时间与韩信决战,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对自己越不利。

陈余最后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关键是,韩信能洞悉到陈余这种困扰。并且顺着陈余的心思,把陈余的心思完全引入了歧路。
于是,韩信就开始装傻充楞了。总而言之,你陈余非常害怕,我韩信会和你的军事主力玩捉迷藏;我现在就是直奔你的军事主力而去。
韩信的这种选择,肯定让陈余又害怕、又惊喜。因为,从理论上,韩信绝没有道理这样干,现在陈余必须得知道,韩信为什么会这样干?分析来、分析去,也实在看不到韩信有什么可怕的后招。

最开始,陈余肯定还会觉得,这是韩信在和自己玩烟雾弹。总而言之,表面上直奔自己军事主力而来,却随时会出其不意的,率军转攻别的地方。因为,韩信只有三五万军队,而且绝非精锐;陈余有十多万军队。从理论上,韩信率军直奔陈余的军事主力,这是绝没有道理的事。
但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的情报,都证明韩信就是率军直逼陈余的军事主力。陈余肯定得分析一个问题了,那就是,韩信真的会这样傻?韩信真的会这样自不量力?
从韩信的履历去看,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韩信成功让汉军出蜀,还打破了项羽的全盘战略,更率军在极短的时间内,打败了魏、代两国。这样的韩信,怎么会完全违背军事常理打仗?
此时的陈余,肯定就如《三国演义》的中司马懿,突然听到马谡在山上扎营一样。第一个感觉,这不会是真的吧?因为,马谡是诸葛亮手下第一下高参,绝不可能连最基本的军事理论也不懂吧?但是,最后一看,事实就是如此,那什么也不用说了,咱们就去瓮中捉鳖吧!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我不知道,李左车的具体建议是什么样子的。如果真如史书所说的那样,李左车也实在说不上什么高明。
比如,你是国军将领,你拥兵十万(甚至二十万),听说有三五万共军进入了你的地盘,并且直奔你的军事主力而来。你竟然不积极准备和共军面对面对决战,却是想办法避免与共军决战,你这不是标准的怡误战机吗?
因为,这种机会,就是传说中的可遇不可求。敌人三五万军队,你十多万军队,敌人直奔你的军事主力前来,还要和你面对面打仗。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而且,你翻开我朝太祖起家的历史,你就会知道,这种天下掉馅饼的好事,那是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也未必能遇到一次。因为,除了传说中的二傻子,谁会这样和你打仗呢?

你统率十多万军队,敌人统率三五万军队。敌人想与你决战,你手下的高参,竟然教你如何避免与敌人决战。这个高参的水平肯定太高了,因为不高过250,肯定不会这样想问题。
所以,陈余自然会拒绝李左车的建议。

从战略背景上分析,韩信是和张耳一块前来的,以张耳在赵国的影响,战争一旦进入相持阶段,会有多少赵国的城池、军队,与张耳眉来眼去?谁也无法确定。所以,从战略上分析,应该是韩信想避免决战。
从战术上分析,韩信的兵力远远少于我们,现在就决战,肯定对我们有利。所以,从战术角度上分析,也应该是韩信想避免主力决战。
在这种背景下,韩信想和我们主力决战,我却想办法去避免主力决战,我不是有病吗? 处于陈余的位置,谁也会想抓住这个机会,一举把韩信彻底打垮。


而且李左车的建议,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进入赵国,并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因为,赵国有着广阔的空间;因为,韩信是和张耳一块前来的。所以,陈余绝对无法让韩信陷入进退不得的困境中。
一切是显然的,你陈余不想和韩信现在就进行主力决战,赵国这样大的一个地区,而且还有张耳协助,韩信打哪不是个打?韩信凭什么,就一根筋的在后勤被切断的背景下,和赵国军事主力,在一个狭小的地区对恃?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复星星碎语网友:

还有一点想不明白,即使不论后来新兴的诸侯是刘邦扶植的,还是一直在支持刘邦的派系,如彭越、吴芮,其实对于他们来讲,他们的利益和旧诸侯当政时不会有很大分别的,就是天下维持多极态势才有生存的空间,这一点就是刘邦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在天下还未一统形成唯一帝国前,在利益立场上都不会有很大改变,他们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除了下层百姓,哪一国新兴贵族皆是如此,在这种状况下,包括韩王信、张耳、韩信、彭越等他们为何还会合力支持刘邦完成一统呢?统一应该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才对的!还有一个,偷安在南越的赵佗,一直拥有足以匹敌天下的原秦军,他们也是从中原征途下来的,为何面对中原的乱战,他们就一直不出来寻找机会呢,光想着打酱油,放弃影响中原的机会?

=================================

(一)、合纵、连横是最经典的博弈格局。
一个超级大国,面对众多强国。基于众多强国的利益,自然是联合起来,限制超级大国的继续扩张;基于超级大国的利益,自然是联合某些强国,削弱其它强国。
最后,合纵会胜?还是连横会胜?谁也不知道。

但总的来说,通常都是连横会胜。
因为,列国林立、纷争的格局,通常总会被大统一的格局所取代。至少在中国,统一的时代远远长于分裂的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联合,常常会因为许多原因变得非常脆弱。
比如,彼此之间的矛盾、利益冲突。具体的例子,就是秦国虎视天下的时候,诸侯之间的纷争依然不断。
再比如,与强势一方合作的利益诱惑。具体的例子,就是秦国也可以与关东诸侯建立盟友的关系。

而且诸侯们对未来的盘算,就如苦守的苦手网友所说,所以,他们的计划未必都是非常遥远的。
作为坐庄的诸侯(超级大国),他通常可以设计一些比较长远的规划,那些需要联合才能拥有强大力量的诸侯,却显然很难设计出比较长远的规划。
一切是显然的,因为他们的力量,主要是靠联合起来才能表现出来。而他们之间的联合,却是非常不牢靠的。
比如,许多时候大家会陷入“囚徒的困境”中,换而言之,大家都知道,出卖、背叛合作伙伴,对大家都没有好处。但是,他们却都无法拒绝这种选择。
再比如,许多时候大家还会陷入“人质的困境”中,换而言之,大家都知道,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却不愿意为群体做出牺牲,对大家都没有好处。但是,他们却都无法拒绝这种选择。
这就是强权可以存在的主要原因,也是强国可以兼并弱国的主要原因。

(二)、赵佗的实力,估计被人们夸大了。赵佗在公元前203年才统一岭南。而刘邦在一年后,也打败项羽称帝了。
而且从陆贾对赵佗的说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赵佗并没有传说中那样了不起。

又问:“我与汉帝孰贤?”贾曰:“汉帝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乎汉,人以亿万计,地方万里,物殷民富,政由一家,开辟以来未之有也。今王,众不过十万,杂处山海间,譬如汉一郡也,何乃比于汉。”

陆贾的话,虽然是一种外交词令。但是,当时岭南的实力,与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相比,实在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这绝对是事实。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新恐怖鸟、比尔熊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陈余现在,最害怕的绝不是韩信有多厉害。而是看着天上突然掉下来馅饼,陈余实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作梦?
一个统帅,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时候,感到最难做到的事,就是如何捕捉到敌方的军事主力。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在这种背景下,敌方指挥官,肯定会避免与你的军事主力相遇。
陈余看到韩信在兵力处于劣势时,竟然一门心与自己进行主力决战。肯定是又惊又喜;而且还会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韩信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韩信到底在玩什么阴谋?

韩信早已把陈余的心思完全摸透了。
所以,韩信就先派出一万军队,越过井陉,到陈余军事主力前面安营扎寨。韩信对这枝先头部队说,“你们不用害怕,放心大胆的到那里安营扎寨吧!因为,陈余绝不会进攻你们。”
韩信为什么会这样自信呢?因为韩信知道,陈余没有看到韩信出现前,是绝不会进攻汉军的。一切是显然的,陈余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背景下,还能轻易获得与韩信军事主力决战的机会,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啊!现在这种机会就摆在陈余的面前,陈余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所以,看到韩信的先头部队进入阵地,陈余依然保持着优雅的风度。总而言之,我绝不会趁机偷袭你们的。事实上,如果陈余此时就派军发动攻击,韩信的这枝先头部队,还没有站住脚,就有可能会被陈余全歼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表面上,这是陈余有风度,实际上,这是因为陈余害怕,现在就全歼了韩信的先头部队(一万将士),会把韩信的军事主力(两三万将士),吓得绕道和他玩捉迷藏的。
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机会,陈余哪能随便放弃呢?现在的陈余,心里肯定是憋足了劲,那就是一举把韩信的军事主力彻底击溃。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某个国军将领拥兵十万,林帅或彭大将军率领三万共军去进攻他。他看到林帅或彭大将军这样安排,也不会趁人之危进攻的。换而言之,他也会表现出十足的绅士风度,总而言之,我会等你们的军队全部进入主战场,再和你们打仗的。
说得好听点,这叫有绅士风度,实际上,这就如同渔夫张开了大网,鱼没有全部进入网里时,他是不会收网的!

从陈余收集的情报去看,从战场上的情形去看,韩信的军队,就像一群自投罗网网的鱼。因为,韩信不但在兵力处于劣势时,就与陈余的军事主力决战;还把军队驻扎在了没有退路的地方。现在的陈余,似乎只要一收网,就可以把汉军一网打尽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关键是,陈余看到韩信先头部队安营扎寨的地方。一直高悬的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因为,陈余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韩信会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背景下,还一心要和自己决战的原因了。因为,韩信对军事理论的理解,肯定还停留在意淫的阶段,换而言之,他连最基本的军事原理都没有整明白。
兵力处于弱势时,应当尽量避免与敌人军事主力决战。这是用兵的最基本的原则。韩信却在兵力处于弱势的背景下,急着与敌人决战。
兵力处于劣势,还分兵使用,这同样是兵家大忌。事实上,如果不是陈余不急着收网,韩信的先头部队,肯定连脚也没有站稳,就会被陈余全歼的。
背水结阵,这是兵家大忌,韩信却让军队背水结阵。因为,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兵力处于劣势,而且绝非精锐,营寨还驻扎在一个没有退路的地方,这不是传说中的自投罗网吗?

于是,陈余对不久即将进行的战役,那是充满了信心。
现在,陈余最多思考的事,已不是怎样打败韩信的军队了,因为,陈余现在最多思考的事,就是如何全歼韩信的军队。因为,现在的韩信,想和自己捉迷藏也没有机会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复弓背老农网友:

一场战争就灭掉一个国家,感觉韩信之事不太真实。

=====================

韩信征伐赵国。
立足于韩信的角度,就是张耳协助韩信伐赵;如果立足于张耳的角度,就是韩信帮助张耳复国。

其实,韩信可以迅速征服赵国故地。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就是张耳。在刘邦、项羽还没有起兵时;张耳就已是赵国故地,举足轻重的大佬了。关键是,张耳还在这片土地上当过国王。

而韩信可以在军事上打败陈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陈余一直害怕,韩信会利用张耳招降赵国的城池、军队。如果没有这层顾虑,陈余在摸不清韩信葫芦里卖什么药时(为什么会在兵力处于劣势,还一心与自己决战),自然会选择李左车的建议。因为,有张耳存在,所以陈余多了一层顾虑,自然就愿意自欺欺人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感谢苦守的苦手、弓背老农、南墙小草、旺热心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当韩信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两军阵前时,陈余马上率军进攻。这一通群殴,很快就把韩信打得大败而逃,而且韩信竟然还朝水边的营地逃去。面对此情此景,陈余肯定高兴的连北也找不到了。因为,陈余可以一战全歼汉军了。
因为,陈余太高兴了;而前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更让陈余觉得,韩信就是一个二傻子一样的将领。于是,陈余终于开始丧失了最起码的警惕性。

敌人处于死地了,陈余竟然连围师必阙的基本公式也懒得应用了。因为,对付韩信这种二傻子,还用这样费劲?自己兵力占据优势,这样一阵猛攻,肯定可以把韩信的军队,全部赶到河里。事实上,在不久前,项羽一阵猛攻,就曾把刘邦的军队,成群结队的赶到了河里淹死。
更可怕的是,眼前放着一个又香又大的馅饼,陈余竟然忘了,这可能是非常危险的诱饵。于是,陈余竟然率领所有的军队去追击韩信了。

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陈余没有攻克韩信的营地;更可怕的是,陈余的军队,突然发现,自己的营寨竟然遍插汉军的旗帜。
因为,韩信在昨天夜里,让两千骑兵,一人携带一面汉军的旗帜,绕到了陈余营寨背后。在陈余得意忘形,率领全部军队追击韩信时,这两千人趁机杀入了陈余营寨,拔掉了赵军的旗帜,把汉军旗帜插满了陈余的营寨。

陈余的军队突然看到这种结果。首先可以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大家从前完全低估韩信了。因为,韩信的军队数量,肯定比大家眼前看到的要多。问题是,到底多多少呢?
如果大家可以确定一件事,韩信亲自率领的军队,就是汉军的主力,大家也许并不会害怕的不知所措。问题是,如果韩信亲自率领的军队,并不是汉军主力,而是一枝负责吸引赵军主力的偏师。那眼前的一切,就可怕到了极点。
再回想从前发生的一切,恐惧肯定会笼罩所有赵军将士心头。因为,韩信这样装腔作势,要和赵军决战,也许只是为了掩护另一枝军队在展开军事行动。更可怕的还在于,也许那枝谁没有看到的汉军,才是汉军的主力。最可怕的还在于,也许就在大家傻乎乎的等着和韩信决战的时候,那枝汉军已做好了围歼赵军的准备。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09-03 13:16:04
因为,一切来的太突然。从前赵军一直严重的低估韩信,现在突然发现自己从前的估计完全错误。面对此情此景,赵军当时就蒙了头。
如果赵军坐下来,慢慢分析整个过程,自然可以分析出来,那枝大家都没有看到的汉军,肯定只是一枝人数不多的奇兵。但是,在仓促之间,恐惧很快迷漫了整个赵军。
而韩信在这个空档,突然率军反击,赵国军队顿时无法保持完整的阵形了。而且一种说不出的恐惧,让赵军开始不由自主的都想逃跑。在这种背景下,赵将虽然不断击杀试图逃跑的士兵,依然无法阻止赵军溃散的趋势。

韩信率军出战前,告诉大家,咱们先简单的吃点早饭。等一会儿打败赵军后,咱们再好好会餐!
因为,韩信的兵力远远少于赵军;而且从目前的布置去看,汉军实在没有打败赵军的道理。所以,大家认为韩信说的话,实在缺乏可信度。问题是,因为韩信曾经指挥大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所以人们又觉得,韩信敢说这种大话,自然有他的道理。于是,人们都在将信将疑的背景下说,好的!

而结果呢?韩信就是用了一个上午,把赵军彻底打败了。
对此,人们都奇怪极了。更主要的是,在兵力处于劣势时,盲目与敌人决战,以及背水结阵,都是兵家大忌。韩信却因此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韩信告诉大家,兵书有云,置军死地而后生。后世的人,常常觉得,韩信取得这场胜利,就是因为韩信悟出了,置军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其实呢?事情根本没有这样简单。
如果背水结阵(或是置军死地),就可以产生如果巨大的效力,那以后军队打仗,都会抢着寻找死地驻扎军队了。问题是,真实的军事史,显然不是如此的。
一个将领想置军死地时,必须得做好全盘预想,否则,你把军队置于死地,不要说别的了,就是恐惧的气氛,也足以让军队不战自乱的。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60287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3-05-24 05:13:00

更新时间:2020-09-03 13:16:04

评论数:43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