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三个字道破宇宙真理,破解《道德经》三千年谜团。

三个字道破宇宙真理,破解《道德经》三千年谜团。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无奇之道 2016-05-06 00:06:46
@zhengsw68
关于前提这个问题,可以开个贴跟你讨论一整天。不管西方东方,一切思维都有逻辑。只不过东方注重把一切逻辑远点都归到最上层的“大道”上,更注重宇宙整体。而西方的习惯把逻辑远点定的比较下层,注重在树枝树叶方面的运用。谁对谁错?都对。只不过各自的参考集合A不同罢了。
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要告诉人们,一切原理都有其适用集合A。在集合A内,就是这个理论的前提。而人们常犯的错误......
-----------------------------
@zhengsw68 2016-05-06 00:12:26
喜欢你这个解释!
虽然你的解释违背"逻辑学"的常识,但我本人一直认为:"逻辑学"是一个早应该被淘汰的落后工具!
-----------------------------
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逻辑学",所以也不知道它的常识。
我只遵守一个相对性变幻,万法皆由此出。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叮叮咚咚顶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zhengsw68 2016-05-06 08:32:42
@无奇之道
本人通常只在这样的帖子里面驻留,要么可以调侃傻逼,要么可以欣赏智者,你显然属于后者!
为了帮助你形成完整的"相对性" 哲学 体系,下面我会集中发问,利于你集中作答,便于相互交流.
关于"相对性"的 哲学
问:理解"相对性",是需要站在"个人立场"?还是需要站在"超人(或上帝)立场"?前者意味着,人人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相对性"理解;而后者意味着人类将共享统一的......
-----------------------------

@zhengsw68
首先谢谢你的赞。下面解答你的问题。

1. 关于"相对性"的哲学
问:理解"相对性",是需要站在"个人立场"?还是需要站在"超人(或上帝)立场"?前者意味着,人人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相对性"理解;而后者意味着人类将共享统一的"相对性"理解.

答:相对性 即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道德经第一章的“名”,就是泛指一切相对性。而“欲”,则泛指一切主观意识上的相对性。

主观意识上的相对性,只需站在个人立场去理解。美 和 丑,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对 和 错,独立的双方各持己见。好和坏,公婆各有其理。久居茅厕者,不闻其臭,对他来说就没有臭的相对性,而别人却觉得有臭的相对性。

而客观上的相对性,永恒存在于宇宙之中,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你看或不看花,花都在那,你只能决定你心中的花在不在。不管你觉得时间过得快还是慢,时间流速本身不变。在人类没发现元素之间存在同位素的差别时,同位素始终存在。

只要有区分,就有相对性,这是宇宙通用统一规则的。至于主观上的“我能不能区分”和“我怎么去区分”则取决于个体。



2. 关于"相对性"的概念
问:"相对性"与"矛盾性"有何异同?"相对性"是否就是"矛盾性"?"相对性"是否包含"矛盾性"?"相对性"是否排斥"矛盾性"?

答:我不太清楚你说的“矛盾性”是啥。我只知道,相对性区分出的两种属性/类别,是属性相对,同生共死,相生相克,互相依存,不可单独存在,地位平等,平衡存在的。

我想,你说的矛盾性应该没有包含这么多关系吧?不知道有没有解决你的问题。



3. 关于"相对性"的形式,问:在你以上的集合图例之中,"相对性"存在于子"集A"之中?还是横跨于"子集A"与其"补集(Ω-A)"之间?

答:你把集合图 和 层级图 联系在一起看,就会明白了。子集和全集,都是相对的名称,只有“大道”勉强可以称呼为绝对的全集。

相对性 即 存在于 子集A之中,也存在于 补集之中,又 横跨于子集A和其补集之间。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我若为凰 2016-05-06 10:23:28
看了看,还不错,楼主有逻辑能力和自己的观点。不过翻翻 哲学 史你会知道,相对性不是 原创 新理论,而且楼主至多算突破了一个点,而道德经是一个思想体系。整个道家、道教和阴阳家都建构其上,如果一个 哲学 理论由观念,结构(形式)和应用三个部分构成,楼主算是找到了观念中的一个点。
可以找几本新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著作看看,也可以看看海德格尔等西方受道家影响比较大的思想家作品。
-----------------------------

你说的对,前面的章节主要是解释什么是相对性,描述大道的无相对性。中间章节是通过举例来描述其展现的形式,后面的章节主要是论述相对性法则的运用。

要看后面两个点,请关注此贴。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zhengsw68 2016-05-06 08:32:42
@无奇之道
本人通常只在这样的帖子里面驻留,要么可以调侃傻逼,要么可以欣赏智者,你显然属于后者!
为了帮助你形成完整的"相对性" 哲学 体系,下面我会集中发问,利于你集中作答,便于相互交流.
关于"相对性"的 哲学
问:理解"相对性",是需要站在"个人立场"?还是需要站在"超人(或上帝)立场"?前者意味着,人人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相对性"理解;而后者意味着人类将共享统一的......
-----------------------------
@zhengsw68 2016-05-06 10:40:17
@无奇之道 2016-05-06 09:52:35
@zhengsw68
首先谢谢你的赞。下面解答你的问题。
1. 关于"相对性"的 哲学
问:理解"相对性",是需要站在"个人立场"?还是需要站在"超人(或上帝)立场"?前者意味着,人人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相对性"理解;而后者意味着人类将共享统一的"相对性"理解.
答:相对性 即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道德经第一章的“名”,就是泛指一切相对性。而“欲”......
-----------------------------

哦,这里没有矛盾啊。

你觉得矛盾,是因为你是站在事物“所属的”,注意,是“所属的”属性来看待。假设有一个相对性,把事物分成了“A”和“非A”的类别。 那么在“有相对性”的下层来看,子集必然是“A”或者“非A”之间任何一个。

但相对性划分出的类别,必然是同时存在的,所以“A”和“非A”必然同时存在。

下层的事物类别,不可能同时是“A”又是“非A"。 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你在“A”的类别时,“非A”的类别就不存在了。你只能说,你不是“非A”。

一个人,当然只能是男人,或者女人。(雌性通体的暂时不考虑)。在这个人来看,非男即女。但不能说你是男人,世上就没了女人这个类别。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我若为凰 2016-05-06 10:23:28
看了看,还不错,楼主有逻辑能力和自己的观点。不过翻翻 哲学 史你会知道,相对性不是 原创 新理论,而且楼主至多算突破了一个点,而道德经是一个思想体系。整个道家、道教和阴阳家都建构其上,如果一个 哲学 理论由观念,结构(形式)和应用三个部分构成,楼主算是找到了观念中的一个点。
可以找几本新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著作看看,也可以看看海德格尔等西方受道家影响比较大的思想家作品。
-----------------------------

我也从来没说过,相对性理论是我原创的。我只是说我看别人发的帖子,觉得不是他说的那样的,就顿悟了。我领悟的这个相对性原理,正是古人,老子他们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思想。只不过我是用我的语言去把它描述出来。

相对性变幻,就是阴阳变幻。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zhengsw68 2016-05-06 10:51:53
@无奇之道
我唯一能帮助你"自圆其说"的办法是,你所谓的"相对性 即 ...,...,又 横跨于子集A和其补集之间。",只有如下的可能存在形式:
(1)集合A是一个"空集ϕ",这样一来:集合A之中元素就必然也是补集非A之中的元素,即集合A=集合非A;注:"非道"的补集还是"道"的集合.
(2)集合A是一个"全集Ω",这样一来:集合A之中元素就必然也是补集非A之中的元素,即集合A=集合非A.注:"道"的......
-----------------------------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你不能去静态的看 集合从属图。你得结合 层级图 去看。

你可以把层级图中的任何一点当做参考点,那么从这一点往下无限分类的线条,就是集合A。站在参考点上一层的点来看,A 和B 是相对的。 站在最高点来看,A 和 其补集 是相对的。

A之内,又可以分相对性。 B之内,又可以分相对性。A的补集内,又可以继续分相对性。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相对性的 “集合从属关系”和“层级关系”,我决定先发出德篇的第一章,来作为例子说明。(虽然我不认为有什么德篇,道篇)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还是先看看现在流行的注解: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
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
“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
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

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

“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

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

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再看看我的相对性真解:

本质的“德”,没有固定的形式,所以它能包含所有的“德”的行为;

表象的“德”,讲究的是遵守“有限的固定形式的德”,所以失去了其他所有形式的“德”。

本质的“德”,它的运用没有“形式”和“对象”的相对性。对待所有事物,只要是符合“德”的行为,不论什么形式,都会一样的去运用。所以说它的运用没有“固定的凭借/准则”。

表象的“德”,它没有“对象“的相对性,但是有“形式”的相对性。它有:是否符合“有限的固定的形式”这个凭借/准则。符合这个准则的,它才去运用。

本质的“仁”,它的运用有“对象”的相对性,但是没有“形式”的相对性。对待所有适用的对象,只要是“仁”的行为,不论什么形式,都会一样的去运用。所以说它的运用没有“固定形式的凭借/准则”。

本质的“义”,它的运用有“对象”的相对性,也有“形式”的相对性。它对待其适用的对象,要看是否符合“有限的固定的形式”才能去运用。所以说它的运用有“固定形式的凭借/准则”。

本质的“礼”,它的运用有“对象”的相对性,也有“形式”的相对性,还有“互相回应”的相对性,但没有“回应方式”的相对性。

所以运用“礼”的双方,不管对方如何回应,都会一样的去运用。既然双方都不在乎对方回应的形式,那就无所谓有没有相互回应了。没有了相互回应,就没有“礼”的定义了。那还要这个名存实亡的玩意干啥?不如把它抱过来全扔了。

所以说,正是因为人们不能遵从“道”,然后才搞出了“德”这个行为类别;不能遵从“德”了,然后才搞出了“仁”这个行为类别,不能遵从“仁”了,然后才搞出了“义”这个行为类别;不能遵从“义”了,然后才搞出了“礼”这个行为类别。

“礼”这个行为类别,它所含的诚心和真实度是最低的,所以是最易导致天下失衡而动荡的。

把“礼”摆在其他行为之前,而作为依据来辨别事物是否符合自然法则的人,只是得到了“道”华丽的皮毛而忽视了“道”的根本,所以说他开始变得不懂如何分辨事物是否符合自然法则了。

所以符合自然法则的人,行为处事会遵从所含诚心和真实度最多的法则,即“道”这个绝对真实无假的法则,而不会执著于含诚心和真实度很少的法则;会遵从“道”的根本作用,而不会执著于“道”的表现形式。

这就是人应该只遵从“道”,而不该搞那些“德”、“仁”、“义”、“礼”的原因啊。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性真悟:

第一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上方。指的是相对性变幻之前的,上层的事物。指事物的本质。我们也可理解为:更贴近自然法则。

下:下方。指的是相对性变幻之后的,下层的事物。指事物的表象。我们也可理解为:远离自然法则。

德:行为的一个类别,即:对事物有利的行为类别。

自然法则是没有相对性的,当我们把“自然法则的作用”加入一个“影响”的相对性,就生出了“德”这个类别。

什么“影响”的相对性?

是“有利的影响”vs“不利的影响”的相对性。

它产生了两个类别。一个类别是“利于事物的行为”,人们称其为“德”;另一个类别是“不利与事物的行为”,人们称其为“非德”。

所以“德”含有一个相对性,即“利”vs“不利”的相对性,它是“道”生出的两个类别中的一个。

解:【最接近自然法则的“德”,不讲究“德”的形式,所以它能包含所有的“德”的行为;远离自然法则的“德”,讲究的是遵守“有限的固定形式的德”,所以失去了其他所有形式的“德”。】

“有限的固定形式的德”,这个这个固定形式是哪里来的?是人们给它强加的,人们根据人们有限的认知,以有限的文字语言规定“xx形式”是德,于是变丢失了其他不属于人们所规定的形式的德。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二句: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为:对事物施加作用。
无为:不含相对性的去对事物施加作用。
以:行为的凭借或前提。这里指的是:凭借“有限的固定的准则”来作用。
无以:没有“固定的准则”这个凭借。
无以为:没有“固定的准则”这个凭借,来对事物施加作用。
有以为:有“固定的准则”这个凭借,来对事物施加作用。

解:【本质的“德”,它的运用只有“影响”的相对性,没有“对象”和“形式”的相对性。对待所有事物,只要是“对事物有利”的行为,不论什么形式,都会一样的去运用。所以说它的运用没有“固定的凭借/准则”。】

表象的“德”,它没有“对象“的相对性,但是有“形式”的相对性。它有:是否符合“有限的固定的形式”这个凭借/准则。符合人们所定的这个准则的,它才去运用。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三句: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仁:行为的一个类别。

上面我们讲了“德”只有一个相对性,即“利”vs“不利”。

当把“德”这个“对事物有利”的行为类别,再加入一个“对象”的相对性,就生出了“仁”这个类别。

什么“对象”的相对性?

是“类己的对象”vs“不类己的对象”的相对性。

什么叫“类己”?就是与自己有共同性。与自己共同点越多,越类似自己。比如白人对于黑人,富人对于穷人,强者对于弱者,虽然有些地方不一样,但都是人类。若彼此能把对方当成自己一样,而去对之有利,就叫“仁”。

人们把“对类似自己的对象,有利的行为”称作“仁”。

所以“仁”含有两个相对性,即“利”vs“不利”、“类己”vs“不类己”,它是道生出的4个类别中的一个。

本质的“仁”,它的运用有“影响”的相对性,也有“对象”的相对性,但是没有“形式”的相对性。对待其所有适用的对象,只要是“仁”的行为,不论什么形式,都会一样的去运用。所以说它的运用没有“固定形式的凭借/准则”。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4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义:行为的一个类别。

上面我们讲了“仁”有两个相对性。当我们把“仁”这个行为类别,再加入一个“形式”的相对性,就生出了“义”这个类别。

什么“形式”的相对性?

是“被人赏识的形式”vs“不被人赏识的形式”的相对性。

人们把“对类似自己的对象,有利的,被人赏识的行为”称作“义”。

所以“义”含有3个相对性,即“利”vs“不利”、“类己”vs“不类己”、“被赏识”vs“不被赏识”,它是道生出的8个类别中的一个。

本质的“义”,它的运用有“影响”的相对性,也有“对象”的相对性,还有“形式”的相对性。它对待其适用的对象,要看是否符合“有限的固定的形式”才能去运用。所以说它的运用有“固定形式的凭借/准则”。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5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

礼:行为的一个类别。
莫之应:没有对它的回应。
攘臂:张开双臂把东西抓过来。

上面我们讲了“义”有3个相对性。

当我们把“义”这个行为类别,再加入一个“相互回应”的相对性,就生出了“礼”这个类别。

什么是“互相应对”的相对性?

是“作用与被作用的双方有相互回应”vs“作用与被作用的双方没有相互回应”的相对性。

人们把“对类似自己的对象,有利的,被人赏识的,双方有相互回应的行为”称为“礼”。

所以为什么古人要说“礼尚往来”?因为必须要有相互回应,才能叫做 “礼”。

所以“礼”含有4个相对性,即“利”vs“不利”、“类己”vs“不类己”、“被赏识”vs“不被赏识”、“有相互回应”vs“无相互回应”,它是道生出的16种类别中的一种。

本质的“礼”,它的运用有“影响”的相对性,也有“对象”的相对性,还有“赏识”的相对性,更有“互相回应”的相对性,但没有“回应方式”的相对性。

所以最贴近自然法则的“礼”,运用的双方不管对方如何回应,都会一样的去运用。既然双方都不在乎对方回应的形式,那就无所谓有没有相互回应了,因为“不回应”也是一种回应方式。

没有了相互回应,就没有“礼”的定义了,就不是礼了。那还要这个名存实亡的玩意干啥?不如把它抱过来全扔了。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6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失:丢失。这里指不能遵守。

最早期的时候,人的智慧比较少,所以一切都遵从自然法则。后来智慧渐渐多了,就渐渐产生了个人的主观意识见解。人们就开始以其主观的意识见解来分辨利害关系了。

于是人们就鄙弃“不利”的行为,推崇“有利”的行为。于是人就从“道”中,分化出了“德”这个行为类别。

然后,人的主观意识更强了,开始以其主观意识见解来分辨同类了。于是人们就觉得只要对“类己”有利就行了,不在乎是否对“不类己”有利。于是人就从“德”中,分化出了“仁”这个行为类别。

再后来,人的主观意识又生出了虚荣心。于是人们就觉得,能被他人“赏识”自己就更有利,“不被赏识”的行为就不爱做了。于是人就从“德”中,分化为出来了“义”这个类别。

再后来,人又产生了对比心。于是人们就觉得,我做了对你有利的事情,你也得有相应的回应才行。所以人们就从“义”中分化出来了“礼”这个类别。

所以说,正是因为人们不能遵从“道”,然后才搞出了“德”这个行为类别。不能遵从“德”了,然后才搞出了“仁”这个行为类别,不能遵从“仁”了,然后才搞出了“义”这个行为类别;不能遵从“义”了,然后才搞出了“礼”这个行为类别。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上面6句,我画了一张图来概括: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7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忠:诚心不伪。
信:真实无假。
薄:稀少。
乱:动乱。这里指引起自然平衡的动荡。

“礼”这个行为类别,它所含的诚心和真实度是最低的,所以是最易导致天下失衡而动荡的。

为什说“礼”的诚心和真实度最低,因为它太过注重形式,而不管施礼的双方的心意。有的人可能心里一边骂你,一边笑哈哈的跟你打招呼。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8句: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前:前面。这里是用作动词,指:把xx放在其他事物之前。
识:识别,辨认。这里指:辨认xx行为是否符合自然法则。
华:华丽的外表。这里指:自然法则通过变幻相对性后展现的各种类别。
愚:没有知识见解。这里指:不懂的如何分辨事物是否符合自然法则。

把“礼”摆在其他行为之前,而作为依据来辨别事物是否符合自然法则的人,只是得到了“道”华丽的皮毛而忽视了“道”的根本,所以说他开始变得不懂如何分辨事物是否符合自然法则了。

流行的注解,居然把“前识者”解释成“预知能力,先知"...我都不知道这是那里来的逻辑。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9句: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实:实在的根本。这里指:自然法则的根本作用。
大丈夫:懂得自然法则的人。
处:置身的地方。
居:居住,经常要在的地方。这里指对事物表象的执著。

所以符合自然法则的人,行为会遵从所含诚心和真实度最多的法则,即“道”这个绝对真实无假的法则,而不会执著于含诚心和真实度很少的法则;会遵从“道”的根本作用,而不会执著于“道”的表现形式

楼主:无奇之道

字数:382100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6-04-27 11:13:00

更新时间:2020-06-28 07:32:27

评论数:60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