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三个字道破宇宙真理,破解《道德经》三千年谜团。

三个字道破宇宙真理,破解《道德经》三千年谜团。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性总结:

老子以“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甚”与“大”、“多”与“厚”的来举例论述层级从属关系。

以此推导出:要全面的,平等平衡的对待相对性的类别,这样才可以保存相对性的自然平衡,才不会被自然法则碾压而过早消亡。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性总结:

老子以“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甚”与“大”、“多”与“厚”的来举例论述层级从属关系。

以此推导出:要全面的,平等平衡的对待相对性的类别,这样才可以保存相对性的自然平衡,才不会被自然法则碾压而过早消亡。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我叫红领巾2011 2016-06-17 12:41:15
1. @无奇之道 先说声抱歉哈。之前看见帖子的标题有点怪异,飘了很长时间,楼盖的很高,以为是吵架抬杠帖,所以闭着眼睛就胡抡了,实在是抱歉。爬了下楼,发现楼主很多地方说的很好,各位发言的也都是真人。
2.无极而太极,恒定绵远的天道因可道可名而被感知,可道可名使得道德经得以定义和修辞,进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结出果实,给人们普惠利用。摸得来路也应寻得去处,如果将万物炸回奇点,仅剩果核,于人们还有......
-----------------------------
你说的对。

可能标题有点点误导。

我说三个字【相对性】,说的是最基本的起源。

道德经从阴阳相对性开始论述,根据【相对性变幻】而推导出宇宙起始 和 万物根源,再推导出【平衡法则】。

1.我们先要理解什么是【阴阳/相对性】,

2.然后要理解它是怎么【变幻】的,

3.理解了以上2点,我可以通过【变幻观察层级】来【发现和利用】法则原理,

4.并且通过【维持平衡】来顺应大道的作用。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我叫红领巾2011 2016-06-17 12:41:15
1. @无奇之道 先说声抱歉哈。之前看见帖子的标题有点怪异,飘了很长时间,楼盖的很高,以为是吵架抬杠帖,所以闭着眼睛就胡抡了,实在是抱歉。爬了下楼,发现楼主很多地方说的很好,各位发言的也都是真人。
2.无极而太极,恒定绵远的天道因可道可名而被感知,可道可名使得道德经得以定义和修辞,进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结出果实,给人们普惠利用。摸得来路也应寻得去处,如果将万物炸回奇点,仅剩果核,于人们还有......
-----------------------------

你说的对。

可能标题有点点误导。

我说三个字【相对性】,是说它是最基本的起源。

道德经从阴阳相对性开始论述,根据【相对性变幻】而推导出宇宙起始 和 万物根源,再推导出【平衡法则】。

1.我们先要理解什么是【阴阳/相对性】,

2.然后要理解它是怎么【变幻】的,

理解了以上2点,人就可以通过:

1.【变幻观察层级】来【发现和利用】法则原理,

2.并且通过【维持平衡】来顺应大道的作用。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不经意的顶顶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流行的注解: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性之真解:

(“道”)包含了所有的相对性变幻,在俗人看起来却像是没有任何相对性变幻,它的运用(变幻)永远不会疲惫。

(“道”)包含了所有的“相对性变幻生出的类别”,在俗人看起来却像是没有任何类别,它所含的类别(相对性变幻)是无限的。

包含了所有的“直”,在俗人看来却像是“弯曲”的;

包含了所有的“灵巧”,在俗人看来却像是“笨拙”的;

包含了所有的“辨论”,在俗人看来却像是“结巴难言”。

一个事物偏向于“寒”时,属于其相对类别的“躁”就能胜过“寒”,而使事物属性重归平衡;

一个事物偏向于“热”时,属于其相对类别的“静”就能胜过“热”,而使事物属性重归平衡。

“加相对性”的作用 和 “去相对性”的作用,达到平衡时,就是天下万物万类的自然平衡状态。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一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包含所有,相对的全集。

成:完成。这里指“完成了相对性的一次变幻”

缺:缺少,没有。

弊:疲惫。

(“道”)包含了所有的相对性变幻,在俗人看起来却像是没有任何相对性变幻,它的运用(变幻相对性)永远不会疲惫。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二句: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盈:充满。这里指“充满了相对性的类别”

冲:空的。

穷:穷尽,有限。

(“道”)包含了所有的“相对性变幻生出的类别”,在俗人看起来却像是没有任何类别,它所含的类别(相对性变幻)是无限的。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三句: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

直:直线。

屈:弯曲。

巧:灵巧。

拙:笨拙。

辩:辩论。

讷:结巴难言。

包含了所有的“直”,在俗人看来却像是“弯曲”的。

这句话看起来好像难以理解。我来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比如说,一个圆,它包含了无数个切线,它的这些切线都是直线,但圆看起来却是弯曲的。俗人只能看到圆弯曲的一面,却看不到它所含的直的一面。

包含了所有的“灵巧”,在俗人看来却像是“笨拙”的;

包含了所有的“辨论”,在俗人看来却像是“结巴难言”。


为什么产生这样看似矛盾的看法?

因为俗人自以为是,只能片面的看待问题,因而不能认识到不在其认知范围内的“逝”、“远”、“反”的事物。

所以包含了一切X属性的集合,在俗人看来却好像是和X相反的属性。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4句:躁胜寒,静胜热。

躁:躁动。“躁”和“热”可以归到一个类别。

寒:寒冷。“寒”和“静”可以归到一个类别。

老子在话说的太简练了,世人看不到其所说的背景条件。我们可以来还原一下:

【物偏寒,则躁胜寒;物偏热,则静胜热。】


一个事物偏向于“寒”时,属于其相对类别的“躁”就能胜过“寒”,而使事物属性重归平衡;

一个事物偏向于“热”时,属于其相对类别的“静”就能胜过“热”,而使事物属性重归平衡。


世人不理解老子说话的前提,就会认为老子是消极的思想,是崇尚柔弱、静、寒等阴性事物的。

其实老子是站在俗人的立场,去发表这些言论的。因为对于俗人来说,他们是偏执于强壮、燥热、刚强等阳性事物。所以老子才这么说。

并不是说柔弱就永远比刚强好。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最后一句: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形容相对性的类别都处于安静的状态,即“去相对性”的作用 和“加相对性”的作用恰好能互相抵消,不再有含量的变动。

正:正中。也可以理解为统御,统治。

“加相对性”的作用 和 “去相对性”的作用,达到平衡时,就是天下万物万类的自然平衡状态,自然的平衡状态就是天下万物要遵守的至高法则。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性之总结:

这一章是继续41章,举例论述相对性的动态平衡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即【自然平衡】,是统御天下万物的最高法则。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小鸭嘎嘎5151 2016-06-20 12:47:51
敝人将用一个小模型玩样儿
来佐证楼主的理论体系。。。
多说无益。
-----------------------------
期待。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这几天太忙,大家先聊着。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渝儿abc 2016-06-24 22:13:31
道就是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平衡而已,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意思!
-----------------------------
孔子不太懂道。

道不是阴阳。

道的作用是 变幻阴阳(相对性)。

阴阳(相对性)平衡,是大道的作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因此,一阴一阳不是道,而是道的作用结果。

万物都是负阴抱阳,那岂不是万物都是大道?

错。

万物或阴阳,都不是大道,而是大道的的展现。

平衡也不是大道,而是大道作用的结果。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渝儿abc 2016-06-24 22:13:31
道就是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平衡而已,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意思!
-----------------------------
@无奇之道 2016-06-25 05:18:48
孔子不太懂道。
道不是阴阳。
道的作用是 变幻阴阳(相对性)。
阴阳(相对性)平衡,是大道的作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因此,一阴一阳不是道,而是道的作用结果。
万物都是负阴抱阳,那岂不是万物都是大道?
错。
万物或阴阳,都不是大道,而是大道的的展现。
平衡也不是大道,而是大道作用的结果。
-----------------------------
@拉屋马泥
2016-06-25 09:35:37
那“道”到底是什么?
据你第一章理解,是自然的法则吗?
能否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以及它的作用、表现?
在哪一楼好像看到过一个小的总结,有点模糊了。
-----------------------------
我来给你做个总结吧:

【道】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什么展现,什么结果?我们如何利用它?为何要遵守它?

道德经里说的很清楚:

1.【道】是在宇宙生成前就有的一个东西,-------【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2.【道】相对于宇宙之内的任何事物,都是“无相对性”的,所以无法用宇宙内的属性去完整的描述它。-------【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3.【道】相对于宇宙之内的任何事物,都是“无相对性”的,所以在宇宙内观察它,它是永恒不变的。-----【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常无名】。

4.【道的作用】是“变幻相对性”。------【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5.因为3和4,所以【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源头,是宇宙万物的至高主宰。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作用的展现。-----【可以为天下母】、【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者万物之奥】、【渊兮,似万物之宗】

6.因为3和4,所以【道】是“不含相对性”的去施展“变幻相对性”的作用。【变幻相对性】包含了两个作用,即【去相对性】和【加相对性】。

对于【道】来说,它去施展【去相对性】的作用,和去施展【加相对性】的作用,是一样的,是平等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因为平等,所以【去相对性】和【加相对性】的作用才能达成平衡,因此必然导致【相对性平衡】这个结果。--------【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种作用结果的必然性,在人看来就好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维持着天平的平衡。-----【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7.因为3、4、5,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变幻相对性”来调整我们观察宇宙万物的层级和视角,以此了解【道】所展现出的各种层级的法则规律。-------【常无欲,以观其妙】

也可以通过“变幻相对性”来观察以上这些法则规律是如何在其下层事物中表现出来的。------【常有欲,以观其徼】

掌握了这两点,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变幻相对性”来利用道所展现出的各种法则规律。-------【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8.因为5和6,所以宇宙万物都是【道】的子集,都受【道的作用】的制约。-------【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物都受【道的作用】的制约,也必然会体现出【相对性平衡】这个结果。因为【道】不含相对性,所以【道的作用】无时无刻都存在。--------【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如果人的行为打破了这种【相对性平衡】,要么自己改过来,要么遭受【道的作用】而被强行改正。被这种平衡的反作用强行改正,是不好受的。-----【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人要是不想遭到凶、裂、废、歇、竭、灭、蹶、费、亡、等等下场,就不要去打破【相对性平衡】,并且要时刻维持【相对性平衡】,以此免遭灾祸。---------【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9.人要怎么做,才能【不打破平衡】,并【维持平衡】,以此来免遭灾祸呢?

体现在【个人行为】方面:要【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要【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体现在【领导行为】方面:要【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体现在【用兵打仗】方面:要【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体现在【治理国家】方面:要【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无知、无欲】、【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去甚、去奢、去泰】、【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歙歙,为天下浑其心】、【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大家好,忙了一阵子。下面继续: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流行的注解: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

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

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

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楼主:无奇之道

字数:382100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6-04-27 11:13:00

更新时间:2020-06-28 07:32:27

评论数:60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