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我的大学 >  回望前尘,不枉此生(禁止转载)

回望前尘,不枉此生(禁止转载)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我的思维跳跃的太厉害,现在已经没有几个看官能够跟得上的节奏了。

在这里简单的梳理一下:

1,,本来接下来要描述的是,在寒假期间,为了摆脱家庭的纷争现实,我将自己一个人封印在喜欢虚拟世界的网络游戏中。

2,寒假结束以后,我和燕子之间的电话和情感交流,因为之前的家庭琐碎环境的影响,并没有达到更深的层次。这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是,我和燕子的情感发展受到了空前的迟滞,推进速度越来越慢。在我和燕子中间,竖立着一座永不可永远不可翻越的高山,那就是我的初恋女友丽丽。丽丽真的对我太好了,而且初恋的印记总是那样的深刻,后来的燕子在我心里印下的痕迹,由于环境和时间的原因,燕子带给我的情感触动并不会比之前更深。

屏障与女儿红没有任何关系。

3,关于父母对于子女情感的进一步阐述,作为次生子女,甚至是第三个子女,想要取得父母的认可,所要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必须要比长子多很多。这一情感逻辑,与恋爱世界里后来的燕子想要真正触动我内心的情感,必须要比之前燕子付出的更多,其中的逻辑是有些相似的。

4,关于女儿红对我的好,那是一种基于喜欢基础上的付出,是无条件的好。

这种好,在女生看来应该就是真正的爱了,而女儿红为什么会像我的家里人那样,一方面可以忘我地无条件对我好,另一方面又会发疯似的、像家人一样疯狂伤害我。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帖子写到这里,仅仅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悲伤情绪,或者说对过去的怀念,已经无法满足我的更新目标。

人活着,总是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要么是疏离这个世界,要么是整理自己的空间。

而我作为一个男生,或者说是一个男人,更应该有担当,有逻辑,对自己过往的曾经所有事情,都能够仔细分析,尽可能做到自己为自己负责。

基于此,一些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还是从第三条开始吧。

也许对于90后和九五后的独生子女而言,他们更无法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是多么的凝练而真诚。

因为是独生子女的缘故,父母只有这么一个孩子,那么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孤注一掷。集中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家里面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毕生所有的希望:父母会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陪伴孩子;会在孩子熬夜写作业的时候,端一杯热水悄悄地放在写字台旁边,尽可能不打扰孩子;孩子所需要的全部教材以及培训课程,父母都会用尽一切心思,动用一切社会关系去争取;哪怕是看到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父母再苦再累,都会流出开心的泪水。

哪怕是父母的感情再不好,都会在孩子参加高考结束成功,考上大学之后,才会公开彼此情感破裂的事实。


这些看似朴素的事实,是父母终其一生能尽可能为孩子做的最多的事情了。



当然,这些看似凝练而真诚的情感,是因为父母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他们别无选择,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


这种情况只存在于别人家的孩子身上,而对于多子女的家庭而言,情况就不这么乐观了。

多子女的家庭,父母有更多的选择:如果长子不好,他们会把希望转移到次子身上;如果次子做的依旧不够出色,他们会把希望再转嫁到第三个孩子身上,这种做法就像赌博一样,在不停的寻找备胎。

但是,任凭父亲做出怎样的选择,或者是在不同的时间点,从不同的子女身上,找到一些能够让自己安慰的成果。这种做法的核心本质是:要找一个让自己看起来顺眼,能够合他们心意的完美子女。

这种感觉,就像每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年轻学生,在即将毕业的前夕,拿到了很多家公司的offer一样,在面对这么多唾手可得的工作机会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感觉,那是一种瞻前顾后、进退失据的目标丢失感。

在这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想象,如果我们拿到了腾讯的玩法,也拿到了阿里巴巴的offer了,除此之外,还拿到了百度的offer,这个时候我们会陷入选择困难症,不知道选哪个好。

如果把每一个毕业的学生比做家里面的父母,那么这么多家水平相当的offer,就相当于父母生出的很许多个孩子。

如果我们首先拿到了阿里巴巴的offer,给的薪酬是每个月11k,我们会因此而非常满意。那么,接下来拿到的腾讯offer,就相当于出生的第二个孩子一样,如果腾讯给出的工资也是每个月11k,那么我们并不会因此而非常满意,反而觉得平平无奇。如果我们最后拿到的第三个offer是来自于百度的offer,给出的薪酬也是每个月11k,这个时候我们会把第三个offer直接丢到一旁,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当然,在这个描述过程中,要预先假定三家公司给的其他待遇是一样的,在这里只是控制了其他的约束条件,单纯就薪酬方面做一个对比。

在上面这段分析中,不难看出:拿到第一家offer的时候,作为即将毕业的我们,心里是很开心的。当第二个offer给出的薪酬和第一个offer没有什么差别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理所当然,并且之前的喜悦感会消失很多,整个人的心态发生了动摇,或者比这两者之间来回对比,试图通过对比选择出自己更满意的那个“offer”。
当第三家公司给出的薪酬,待遇依旧是同样的时候,我们看都不会看一眼,反而会因此而觉得烦忧。

因为第三个offer的到来,比前两个offer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甚至是完全的同质化的,这增加了我们选择的成本。

在这里,有一个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阿里巴巴的offer,是我们拿到的第一个offer了,也相当于父母生出的第一个孩子,我们因此会多看两眼。

腾讯的offer是我们拿到的第二个offer,也相当于父母生出的第二个孩子,我们因此会犹豫,并且开始对比选择。

百度的offer是我们拿到的第三个offer,也相当于父母生出的第三个孩子,我们会因此而觉得烦忧,甚至陷入一种极端的选择困难症。

在上面的这个例子当中,我已经尽可能做到相对的客观。孩子对于父母的重要性,自然是勿容置疑的;把这种重要性做一个迁徙:工作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也是先大致相似的,每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就意味着要饿肚子,意味着要向父母伸手。


即便工作对我们那么重要,但是面对这么多同质化的offer时,我们依然会陷入很多困扰。

与此相类似的,即便子女对于父母很重要,他们是彼此在一起的证明:子女是一个父亲继续在这个世界打拼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母亲对自己是一个女人的证明,母亲通过对子女的孕育和诞生,完成了从女生到女人的转变,在这个世上也不枉白走一遭。

如果没有了子女,父母的生命似乎会失去意义,从这个角度讲,父母并不能没有子女。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写到这里,其实我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作为到手的第二个腾讯offer,如果想要让我们获得更高的满意度,那么必须要比之前到手的阿里巴巴的offer的薪酬要高出很多。

换句话说,父母生出的第二个孩子,如果想要父母得到更多的满意,那么必须要比之前出生的长子要优秀很多。如果次子仅仅是和长子同样优秀,只会让父母陷入一种选择上的困难着,这两个孩子之间来回对比,试图选择更好的那个。

同样的道理,作为拿到手的百度offer,如果想让毕业生在已经拥有两个作为垫背的腾讯offer和阿里offer的基础上,满意更多,那么必须要给出更高的薪酬待遇。

具体到我身上而已,我必须要比我的这个哥哥优秀很多,而且要比作为长子的那个哥哥优秀更多,才能够得到父母的青睐。如果我在很多方面,仅仅是和我的两个哥哥做得大致相似,却并无任何突出之处,是很难得到父母的赞许和表扬的。



但是,兄弟姐妹之间有年龄大小的不同和差异。

我们拿到了很多公司的offer,至少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差异并不会大。

这就意味着,在我的家庭里面,因为我的年龄要比我的那两个哥哥小,那么我的能力成长,会受制于我的年龄。

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是无法达到他们的那样的水平,甚至超过他们的。(比如说:我三岁时候做到的事情,在七岁的哥哥面前,根本不算什么;我八岁的时候学会买菜回家,在十二三岁的哥哥面前,根本就是小事一桩;等我十二岁的时候学会炒菜,在十六七岁的哥哥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父母对多子女的对比,有时候是脱离时间维度的。父母们并不会考虑,不同的子女在同一年份的同一天,不同年龄段的子女取得看似不同的成就,会意味着什么。

父母根本不会想:我的那个哥哥在七岁的时候做的事情,也许会让他们开心好几天;而当我到了七岁的时候,即便做到了和那个哥哥曾经相同的事情,父母也会觉得没有什么,我根本不会得到同样的赞许和夸奖。

因为,等我七岁的时候,我的那个哥哥已经长到了十二三岁,他会作出超出七岁能力的孩子所能做到的事情。于是,那个哥哥会进一步获取父母的赞许目光,赢得父母的认可。

就这样,在一个我小到大都无法离开的原生家庭里,一个我必须获得持续供养的父母那里,那个哥哥会一直持续不断的积累他的先发优势。

而作为晚出生几年的我,任凭我再努力,在十几二年的时间段内,都很难取得超过他的成绩。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当然,那个哥哥的这种先发优势,从我出生一直到我19岁那年,才彻底的被颠覆和打破。

我19岁那年就是我参加高考的那一年,那一年,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高考。

而我的那个哥哥,已经是第三年参加复读,他已经连续落版三次。而父亲对身为长子的那个哥哥一直寄予厚望,希望他再次参加高考,以便获得进入大学的入场券。

身为长子的哥哥,第一年的高考成绩是380多分,第二年的成绩是420分,第三年的高考成绩是460多分,第四年,他没有高考成绩。

在那年春天的4月份,他离开了学校,选择了辍学



————不,那不是辍学,是停止的复读的脚步。

身为长子的那个哥哥的辍学,对父亲的打击很大。父亲一再的对他苦口婆心,希望他能重新回到学校的课堂上,认真努力,好好用功,也不枉费父亲这么多年来辛苦的工作和付出。

那个哥哥根本不知道,他的辍学对于父亲的打击有多大,父亲一直的辛苦劳作,就是希望他能考一个好大学,以便让父亲这么多年了的努力打拼,有一点点的意义。

为此,父亲甚至在家里和哥哥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只是那一年,那个哥哥已经22岁,他的身材再也不是小孩子那样瘦弱,多年的校园生活,让她的身材日渐魁梧高大,甚至在体力方面已经超越了父亲。

父亲曾经对哥哥试图发起暴力的武力行动,但是在曾经5、6年的高中生涯里,那个哥哥从来不努力学习,他用更多的时间来打架,喝酒上网,谈恋爱。

多年的打架生涯,已经让他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打架习惯,父亲尚未出手,就已经被哥哥的阵势所喝退。

于是父亲对于那个哥哥的努力戛然而止,父亲开始转移自己的希望,试图在我的这个哥哥身上找到一些新的目标和意义。

在这里,我并不想指责父亲的自私,因为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面,弗洛姆也曾经讲过,母爱是无私的,父爱是有条件的。

母亲代表着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安全感,父亲则代表着整个社会规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想要获得母爱,并不需要任何的努力,但是也正是因为母爱的无私,我们被母亲爱是因为我们是母亲的孩子换句话说,是因为我们有被母亲爱的资本。我们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爱是无条件的,我们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就足够了,如果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根本不需要去赢得,因此也不用为此而努力。

但是,也正式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任何努力去换取,因此也根本无法彻底赢得母爱。




父爱与母爱完全不同,它代表着人生的另一个极端及思想的世界,法律的世界,秩序和纪律。父爱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您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我的职责,因为你同我像。

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当然,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跟母爱不同,父爱是可以受到我们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父亲,就不难看出:当父亲在身为长子的那个哥哥身上失去所有的希望之后,转而将自己所有的希望、投到这个哥哥身上的做法,并不有任何不妥之处。

这是父爱天生的本质使然,它代表着一种秩序和规范。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当然,如果从理论的角度来讲,对于父爱的这种逻辑描述,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错误。

但是,无论是有条件的父爱,还是无条件的母爱,他们在每个子女之间应该起码做到机会平等,资源平等。

在平等资源这件事情上,母亲是做得比较好的,她始终坚持要将家里面所有的资源三等份:一份留给那个哥哥,另一份留给这个哥哥,最后一份留给我。

在平等资源这件事情上,父亲做的相当糟糕,他似乎对于那个哥哥(长子)特别的溺爱,那个哥哥在家里面说话,父亲总是很给面子。

至少那个哥哥在家里的时候,父亲很少敢和母亲大吵大恼。而一旦那个哥哥离开家,父亲就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开始和母亲尽情的大吵大闹,完全无视这个哥哥和我的存在。

在上高中这件事情上,父亲做的依旧很过分。那个哥哥考上高中以后,父亲觉得很有面子,为他耗尽了家里面很大的财力(因为复读的缘故,那个哥哥虽然分数超出了市重点中学20多分,但是还是要额外的缴纳一些费用)

这笔费用,完全够我和这个哥哥两个人两年高中的学费。

从这件事情上不难看出:父亲对于那个哥哥,似乎多一些偏爱。



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同样的事情曾经发生在我身上。

我在这里只是做一个客观的事实描述,论证我之前的那个假设,并没有任何情感上的不平和愤怒。

我考高中是应届考上的,并没有复读(和我的那个哥哥是有差别的,他是复读),而且我分数超出了省重点16分。

但是因为志愿填报错误,并没有选择省重点高中;我家里的条件也比较差,如果考不上省重点中学的话,只能被迫选择镇上的中学。很有可能会丧失进入市重点中学的机会。

那个时候,市教育局有一条成文的规矩:省重点和市重点中学之间,只能选报一个中学作为第一志愿。然后第二志愿可以选报镇上的其他两所中学作为选项。

那一年,我同班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省重点,因为他们家里条件很好,他们自信即便考不上省重点,家里也会拿钱做后盾,以额外的费用作为进入省重点中学的敲门砖。

换句话说,条件富裕的其他同学,他们参加中考等于是买了双保险的:一方面他们成绩好,和我差别不大;另一方面,家里有额外的资金作为备选项,给了他们将第一志愿填报到省重点中学的底气。

而在我个人看来,我除了一个看似不错的成绩以外,家里面没有后备的资金作为备选项,也就意味着我选报省重点中学作为自己第一志愿的底气不足。

为了保险起见,我选择了分数略低的市重点中心,作为我的第一志愿。


只是天意弄人,那一年填报市重点中学的人过多,而市重点中学录取人数有限,选报省重点的人数反而不足。

导致的市重点的录取分数,和省重点中心之间的录取分数发生了严重的倒挂,市重点的分数反而要比省重点中学高。

虽然从表面上看,我的分数远超省重点中学16分,但是比市重点中学要少五分。

于是,三个选择摆在我的面前:


要么是缴纳4800块上市重点中学,以补充分数的不足;

要么是缴纳6000块上省重点中学,作为我没有将省重点中学作为第一志愿填报的补偿。

要么是不必缴纳任何费用,去的镇上的中学就读。


在这件事情上,由于父亲对家庭教育资源的不平均分配,那个哥哥在几年之前复读交费,以及随后他进入高中校园以后需要更多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家里面的大部分财力已经耗尽。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我没有任何的选择,父亲也没有任何表态,我只得拿着镇上中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去读了全市最差的一所中学。

也就是在我进入最差这所中学的那一年,我的那个哥哥第一次高考失败,只考了380多分。他不得不从市重点中学,转到收费较低的镇上中学复读。(即便是最烂的一所镇上中学,那个哥还是缴纳了一笔不菲的费用作为入门费,而且父亲当时还是找了这所中学的教导处主任,走了后门关系的)

这一年,那个哥哥和我在同一个高中学习。

我高一,他是高四。

这一年也是真的很穷。

我记得:我进入正中学的第一学期的学费,有几百块钱是妈妈挪用了外婆的棺材本。


我升高二的时候,那个哥哥(长子)高考失败,只考了420分左右,父亲又花钱让他转到了省重点参加复读,于是这一年,那个哥哥读高五。

当我升高三的时候,那个哥哥高考再次失败,只考了440多分,父亲继续不折不挠的让哥哥参加复读,只是在这一年,那个哥哥去了另一个镇上的中学复读。

这也是那个哥哥的高六生涯的开始。

只不过他的高六生涯并没完全走完,距离第四次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他辍学回家,拿着行李回到家里,再也不肯去参加高考了。

而这一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考到了480多分(文科),虽然那个哥哥的是理科,但是我却丧失了一次和他那个哥哥在同一水平线上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我心里我真的想知道,如果那个哥哥读高六那一年,他在高考前的两个月没有打退堂,而最终的高考成绩却是我的分数比他多的时候。


父母还会不会喜欢那个哥哥。


这是我深藏心里多年的一个疑问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虽然后来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作为长子的那个哥哥总是借口说:家里面要考大学的人太多了,他是为了我和这个哥哥节省大学学费,才选择辍学。

但是,这个理由在父亲面前似乎根本站不住脚。

父亲只是非常生气的说了一句:“学费的事情还用你操心,我又没有死!”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那年只有43岁,父亲正值壮年。他自信砸锅卖铁,也要供出三个大学生来。

父亲说完这句话之后,家里面并没有任何的语言,都没有任何的争吵。

整个空气陷入了凝滞,其实谁心里都明白,只是不愿意戳破而已。


那个哥哥那年选择当逃兵、打退堂鼓,其实是怕输给我和这个哥哥。

我认为:在他的心里,他是很恐惧的。

因为在我读高三的那年,那个哥哥(长子)刚好读高六,而过完春节以后,便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练兵考试。

大约在三四月份的时候,我练兵考试的成绩已经可以达到440分到460分左右。

因为我所在的中学是镇上的中学,是全市质量最差的中学,教学质量很差,不仅老师的水平有限,而且学习的环境也很差,有很多都是打架斗殴的。即便我拼尽全力,再努力两个月,最多也只能考到500分的样子。

而在高考前的几个月,我的班主任老师以及年级主任,已经开始和我的家长有了一些接触,毕竟,虽然已经和丽丽谈了恋爱,我依旧是文科班的班级第一,年级第二(包含复读班在内的全高三文科班)。

也许很多东西并来不及细想,如今到而立之年,我细想当年发生的事情。当年身为长子的那个哥哥,得知我的练兵考试成绩时,他会不会有一丝的慌张。

从我呱呱落地零岁起,一直到我参加第一次参加高考的18岁,在这长达18年的时间里,那个哥哥依靠自己的年龄优势和先发优势,在体力和智力各方面都做得比我出色的情况,会不会因为这一次的高考,而发生彻底的逆转和改观。

也许他明白,他很有可能会输给这个他一直都看不上眼的小弟弟。

他为了他的面子,他宁愿选择辍学,打包回家。

如果仅仅是打退堂鼓,至少在家里面,还可以维持他看起来不错的表现,至少在以实力因素为主要考评要素的家庭政治里,他还有一丝的地位。

如果他不打退堂鼓,硬着头皮参加第四次高考,在成绩上已经输给我,那么他在父亲面前,可能就什么都不是了。

这意味着父亲在那个哥哥身上花了将近六年的心血,白白打了水漂,直接付诸东流。这六年的时间浪费了父亲很多的辛苦与精心付出:父亲花了家里很大的积蓄,让他选择读一所看起来不错的市重点中学,并且在复读的时候,将市里面所有的省重点中学、镇上中学都读了一遍,父亲这样锲而不舍的支持他复读,只是为了不放弃,为了能够看到他考上大学的希望。

如果这样的付出,迎来的结果却远不如一个念了全市最差中学的弟弟所取得的成绩,这会是怎么样的一个讽刺。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我第一年高考考了480多分,大约是在八月份初,省里面一所较为一般的二本院校,给我发来了录取通知书。

只是我还想上更好的大学,于是我提出要复读。

而在我复读的这一年,因为高考分数较高,可以直接进入到市重点中学或者是省重点中学参加复读。







最后由于各种原因,我选择了一所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另外一个县城的县重点中学,去参加复读。

不为别的原因,因为那所学校是有一个大老板支持,只要考上一本,就可以拿到两万块钱的奖学金,考上二本,也会有一万块钱的奖学金,如果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那么会有30万的现金作为奖励。

这样一来,我让我考上普通的一本院校,还是好的二本,我大学的学费至少有一部分是有着落的。

而这一年,我的这个哥哥刚好也是从远在几百里之外的这个有大老板支持的学校复读成功,并且成功的拿到了一万元的奖学金。

家里面考虑,如果同时供两个大学生的话,父亲的压力会很大,那么如果我参加一年复读,这样家里面的经济压力会小很多。

于是,我想考一所好大学的愿望,算是勉强达成了。


写到这里,暂时先告一段落。

绕这么大一圈,我并不是想说家里面有多穷,有多么不容易,或者说自己有多么的自立自强。

我只是想说明白一个意思:在多子女家庭里面,先出生的子女,因为在年龄和智力方面的先发优势,比后出生的弟弟妹妹总是会看起来很有出息的样子。晚出生几年的弟弟妹妹,先要与哥哥姐姐之间要一争高下必须在同一个平台,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才有可能分出高下。

即便我已经侧面证明了,我比我的那个哥哥不会差很多,甚至比他强。但是,溺爱长子的爸爸妈妈在这一件事情上似乎有点逃避的嫌疑,他们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所以,在我考上大学之后,爸爸妈妈对于我的态度只是比之前要好一点,不会像之前那样的苛责和嫌弃。

但是,即便是如此,也就改变不了我大学放假一回家,他们就会无视我的存在,肆意争吵的局面。

有一个问题在我心里存在了很久,我一直想寻找答案,却迟迟不肯行动:


每当我回家,父母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吵。这一点是我的那个哥哥亲口证实的。

似乎在父母的潜意识深处,他们并不喜欢我这个多余出生的孩子的存在,我的出生只会给他们带来计划上的挫败感。

从他们生我的那一刻起,就没想过我是一个男孩。他们更希望我是女孩,而且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妈妈曾经把她之前买好的儿童装的裙子拿出来,穿到我的身上,说出希望我是一个女孩的话来。

但是一切事与愿违,我是一个男孩儿,是他们计划之外的,他们原本不想要的存在。

我的存在,只会额外的提高家庭的生活成本和消费成本,增加父亲的收入压力,同时会挤压母亲的生活开支,也许他们对于我,从来没有喜欢过。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这么久算是将3177楼的第三个论点简单阐释清楚了。

那么接下来跑题结束,我要试着阐述这一楼的第一个论点了。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女儿红为什么会这样的喜欢我,会这样无私的对我付出。

她对我付出之后,又希望将她全心全意的付出,作为控制我的前置条件。

在这里,我需要休息一下,让自己的情绪重新回到和女儿相处的日子里,然后试图找到一丝丝答案。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最近比较忙,今天过来更新一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是否能够明白,女儿红对我的好,是发自内心的。

其实,这句话在帖子里面我已经讲了无数遍,甚至听起来挺有点车轱辘话的感觉。

当然,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无论是在回忆过去的我,还是陷入热恋中的普通男女,即便在回忆过去,或者说是享受当下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投入;但是在清醒之余,相信每个人都会不停的问自己一个问题:对方是否真的爱过自己,这种爱是否是真的发自内心的。

这种做法,在恋爱中的女生居多,女生总是时不时的会问自己:男生到底是不是爱她。她们会在心里一遍一遍的问自己,但是自己始终无法给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当然,这样循环往复的自问自答,会让人陷入一种疯狂的痴迷的状态。于是,当女生再次见到男朋友的时候,就会问这样的问题:你爱不爱我?

这种情境是比较常见的。

处于恋爱中的男女,女生经常会问这种问题,而且这种情景也会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

也许,这种问题在男生看来,完全是一种蠢问题,蠢的要死的那种。

男生的思维一贯是这样:要么不开始恋爱,如果要开始恋爱,就会在心里确认下来;一旦确认以后,就不会有再多的疑问。

女生的思维完全不同。即便她们明明知道事实上两个人已经是确认恋爱关系,但是女生们会寻找为什么会在一起的答案。她们会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去认真回忆,从很多不起眼的蛛丝马迹里面,去寻找验证自己心中的答案。

反复思考,最终确认男生是不是爱自己。

而在这个帖子里,我自己“关于女儿红是否发自真心爱我”类似话语的重复性表述,似乎已经无形中把我自己陷入了一种女性思维的情境中。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句话会在帖子里面时不时的出现那句话。因为我想要确认一个答案,“女儿红到底是不是真心爱我”,但是每次确认给出的答案,似乎永远都是肯定的。

想要得到真正真实的答案,必须换位思考,将自己置身于女性思维的世界当中,用女生的视角来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于是,便有了上面开头的那句车轱辘话。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关于这个疑问,其实不应该再是疑问。

我作为女儿红的初恋,她必然会全心投入,用心对待,小心付出。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从前和丽丽在一起相处的日子。

我和丽丽曾经都是彼此的初恋,在对待初恋朋友这件事情上,每个人的付出都是认真的,无论是少年时代的我,还是后来的女儿红。

相信都是大相径庭,不会有太多的差别。

当然,在认真之余,我们在原生家庭中的那种野蛮本性,也会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

我曾经讲过:我和丽丽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段日子,我曾经对丽丽特别的凶。而她则明确的向我表示:我不要再对她凶,让我不要骂她。

丽丽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一方面很委屈,另一方面甚至流出了眼泪。

我现在能够明白:丽丽其实是一方面不愿意伤害我,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她自己。

对于她的这个要求,我选择了无条件的答应,甚至硬性的执行。

但是,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的缘故。


说来也惭愧,在认识丽丽之前,我的脾气其实很暴躁,当然这并不影响我成为一个非常有个性,成绩优异的怪人。

而我暴躁的脾气,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原生家庭里面,父母蝶蝶不休正常环境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在我读大学以后,母亲也曾经明确的表示过:我从大学回到家的第一天,整个人是很有素养的,但是在家里面呆了三五天之后,脾气就会越发的暴躁起来。

母亲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会变得这样脾气暴躁。当然,母亲似乎是已经意识到了家里有什么问题,但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在这里,我并不想做过多细致的阐述,直接给一个结论好了。

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待久了,就会受到什么样环境的影响。家里面的父母如果经常吵架,那么孩子的脾气也会变得越来越坏。很像吵架瞬间父母生气时的样子一样,特别的暴躁。

在认识丽丽之前,我暴躁的脾气是来自于此。

即便我自己身上有暴躁脾气的因子,我自己也明显感觉不到。

关于这一点,只有丽丽能够更明确的感觉到我对她的那种坏脾气。因为,丽丽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她很少跟别人吵架。

当然,跟丽丽处了男女朋友之后,我的脾气慢慢变得好了起来。也许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她的爱,也许是因为我对她的那个承诺。

总之,我再也没有对丽丽发过脾气,包括后来认识女儿红,以及后来和燕子在一起。我在和女生谈恋爱的时候,始终坚守着这么一条底线,那就是不对女生发脾气。

绕了这么一圈儿,我并不是想说自己变得有多么好。我只是想表明一点:坏脾气的人,自己是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脾气是坏的;这种感觉就像爱吃辣椒的人,从来意识不到饭菜是多么的辣一样。

也许,爱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具有神奇的魔力。无论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还是恋人之间的爱,真正的爱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




女儿红的父母对女儿红并不是特别疼爱,从她作为家里面的长女,第一次到大学报道,父母却没有任何的陪同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他的父母对他并不是很上心。

没有爱的滋养,女儿红整个人自然会变得和普通孩子不太一样。也许她骨子里很需要爱,也许还会很自卑,但是她为了保护自己,却不得不变得自强;甚至说是要强。

在女儿红成长的过程中,她不像别的孩子一样,有家庭作为自己的后盾。她没有任何的后盾,只能靠自己。为了保护自己,她必须变得无比强势,脾气自然也要比其他的一些女生要强势很多,甚至要坏很多。

这只是我的一个揣度和描述,但是应该八九不离十,这也是女儿红坏脾气的来源。

女儿红虽然很愿意对我好,她有很爱我的意愿;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对我好,也就是说,她不具备有爱我的能力。

她自己的脾气很坏,这会在她和我的日常相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表现出来,并且这种坏脾气会无意中伤害到我。

从这个角度讲,女儿红是一个很可怜的人。

因为从小父母没有给到她应有的爱,她根本感受不到爱,也根本不知道爱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爱,如何与自己亲近的人表达亲昵。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石榴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石榴,也不知道石榴是什么样的味道。

在原生家庭里面拥有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如果父母爱我们,那么即便我们犯了错,他们对我的处罚也会只是属于有限的,我们在遭受父母惩罚的时候,是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友善和爱意的。

也就是说,能够明确一点,父母即便在表达他们的愤怒,也不会把我们杀死。父母只是想让我们明白事理,让我们知道自己犯了错;他们会将愤怒的情绪表达,控制在一个度的范围内,既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也不会伤害到我们太多。

这种情景,是在有爱的家庭环境里面,经常可以出现的。

如果我们在某些事情的操作方面,违背了父母的意愿,父母们就会以这种有限度的愤怒,来表达他们的不满,并且告知我们应该怎么做。

但是,如果在原生家庭里面没有感受到太多的爱,或者说父母压根不爱孩子;那么,小孩子在犯错的时候,父母会借着孩子犯错的事由,将自己心里所有的烦恼,一股脑地全部倾泻出来,甚至先恨不得将这个孩子杀死或者毁灭。

这个时候,不被父母喜爱的小孩就会感受到一种空前的恐惧和毁灭感。

在这里,我只是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并不是为女儿红做辩白。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甚至讽刺一点讲,我只是属于一个后知后觉的人。

在十年前,我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那个时候,我只是被丽丽进行了改造,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有素养的,看起来像是个人的样子。从这个角度讲,我当时只是一个刚刚脱离了爆脾气的人,而且我的暴脾气是被硬性控制的,根本不知道在和丽丽相处的日子里,在我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并不像现在的我,是经过认真的人性思考,一点一点褪去了暴戾脾气的人。

所以说,在十年前我只是半瓶水,甚至说小半瓶。

我只能勉强做到自己不随便发脾气,至于如何去改造别人,如何把女儿红变成一个能够合理表达自己情绪,并且能够不伤害男朋友的人,我根本办不到,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女儿红在少年时代落下的功课,在她18岁成年之后,进入大学时代遇到我,我根本没有能力给她补上这一段。

也许从这个角度讲,我和她分手是必然,因为我无法补上她所需要的东西,我在精力和意志力方面只能勉强做到自保。

在她跟我相处的日子里,她有时候总是会有意无意的伤害到我,但是她自己却感觉不到。而我在受到伤害之后,并不敢将这种伤害明确的反弹给女儿红,因为我担心这样会伤害她更多。那么,基于这种情景,我有意无意的选择和她保持一段距离,将自己隔绝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一点一点消化着她施加给我的负面情绪,已经是做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也许,这个解释是对女儿红和我的相处过程中,我总是需要一个独处空间的最好解释了。

当然,上面这一小段的分析似乎有点跑题。但是,这似乎无意中解答了很久之前的那个疑问,也算是跑题有功。

当然,女生的感觉是很准的。

当我把自己封闭起来的那几个小时里,慢慢消化这种坏脾气带给我的伤害时,我和女儿红是没有任何的精神沟通的。

女儿红看起来很懂我的样子,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和我进一个有效的沟通。

写到这里,我需要做一个短暂的思考。

我隐约发现,女儿红身上具备一种讨好型人格的存在,她在和我曾经恋爱的过程中,似乎总是在有意无意的讨好我。

当然,这个问题不光是女儿红有,我身上曾经也有过。也许每一个要强的人身上,都具备着一种讨好型人格的影子。

而这种讨好人格,也是来自于原生家庭。

每一个不被喜欢的孩子,或多或少总是会扭曲自己的人格,来讨好自己的父母。只有让自己的父母开心,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是让自己的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点。

不被喜欢的孩子,没有更多的选择。

在父母开心的时候,需要努力的讨好父母,父母才会对他们稍微好一点点;而在自己犯了错之后,父母难免会因此而变得生气,小孩仍然需要讨好父母,以此来换得一些稍微较轻的惩罚。

小孩只要是在家庭里面呆着,要接受父母经济上的供给和供养。那么,讨好父母就是一件不得不做,而且要坚持做下去的事情。

这样一来,长时间下去就会无形中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讨好自己在乎的那个人。

写到这里,我似乎能够明白,女儿红在和我谈恋爱的日子里,她似乎有意无意的总是扭曲自己,而这种扭曲我是明显感觉不到的。

因为这已经不是我的第一次恋爱,经过和丽丽两年多时间的相处,我已经变成了一个从心所欲的人。想要获得身边人对我的爱,却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直白一点讲,丽丽对我好,也很爱我,但我却不必花心思去讨好丽丽,甚至是扭曲自己来讨好丽丽。

我跟丽丽的恋爱经历,充分告诉我自己:我是一个有人爱的人,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我是一个有自尊的人,我明白爱是一种什么样的事物,爱大概需要怎样的一种方式来表达。

我知道如何表达爱,也知道如何去爱,并且能够很好的爱自己所爱之人,而不会伤害到自己所爱之人。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这些思考,是第一次恋爱的经历,丽丽所教给我的所有。

而关于爱的这些领悟和心得,没有任何爱情经历的女儿红,是无法明白、也很难领悟到自己身上的破坏性和攻击性的。

也许,我和女儿红的初恋之旅,她爱得很真、很用心,爱得很炽热,也很狂野。但是这种发自肺腑的真挚之爱,会因为无形中的用力过猛,在一些生活的琐碎细节方面,悄悄的伤害到我无数次,但是女儿红却不自知。

女儿红对于自己爱的表达方式,几乎是将她在小时候原生家庭里面、她自己对爱的理解,进行了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

关于这一点,任何一个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和初恋女友有过怎样的相处方式,即便是分手以后,在面对第二个女朋友的时候,每个人也会有意无意的将之前的一些经验进行照搬和改动使用。

更何况是一个从来没有过恋爱经验的女儿红。

她对于亲人的理解,对爱的理解,也许仅仅是局限于她父母对她的挑剔,对她的那种吝啬之爱。

女儿红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值得被疼爱、也值得被善待的。她只是知道自己从来没有被善待过,那么在和亲人的交往过程中,时不时将自己身上刺猬般的毛发竖立起来,作为保护自己和震慑对方的一种手段。

这已经成为了她对爱的一种习惯表达。

结果这种表达看起来很奇怪,也很矛盾,但是很符合她在原生家庭里面的遭遇。

如果父母不爱她,但是父母又是她的亲人,那么她在和父母的交往过程中,一方面会试探性的表达自己的好,另一方面可能会随时遭受到父母对他的挑剔。

父母对于子女的挑剔,几乎是可以随便找一个理由,就可以轻松实现的。

也就是说,在亲密爱人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里,女儿红时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她根本不知道这种爱,其实可以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而父母给她带来的这种不稳定挑剔,会让她陷入一种不安全感之中。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所以,谈恋爱这件事情,对于每个人而言,也许他们各自的体验和经历都是不相同的。

昨天的更新,关于女儿红讨好型人格这一点的提出,也许有点突兀。因为在之前的回忆讲述当中,我是明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点的。而我忽然提出这一点,也许是因为顿悟,我似乎抓到了这样一个很重要的细节。

这个细节的捕捉,是因为我脑海里曾经出现了一幕非常熟悉的情景。

那是我和女儿红如胶似漆的日子里,两个人如影随形,关系非常密切。无论我去到哪里,我都能明确的感觉到、她愿意一直跟着我去到任何地方。

当然,在那个年代我们能够所活动最好的地方,也只是这个校园。

虽然我们的校园是老校区,也是位于市区,场地很小。(市区的土地成本价格高昂,寸金寸土,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女儿红总是想一直跟着我,愿意出现在任何我所在的地方。

如果更准确一点讲,这是一种近乎于窒息的爱。我几乎没有任何的自我空间,我除去在寝室里面休息睡觉的时间,剩下所有在校园里的生活,几乎都要跟女儿红全部在一起。

对于一个曾经有过一次恋爱经验的我,这种完全紧密的相处,是我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在高中时候我和丽丽的恋爱,虽然两个人关系很好,但是并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彼此的情感世界里,甚至是像小两口一样过日子。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在读高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高考升学的压力,如果不用心学习,成绩会在下一轮的月考当中一落千丈,那么最终考上大学的目标也会遥遥无期,无法实现。

也就是说,我第一次恋爱的经历告诉我,和恋人相处,即便我心里非常想着对方,但是也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和情感,直接投倾注到对方身上。第一次恋爱的经历,使我对恋爱的认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保留的恋爱,只能分2到3分的注意力到恋人的身上;剩下七八分的注意力,则要全部放在学习上面,保证自己的成绩不受影响。

在这里,我还是要再一次重复强调一遍:无论是恋爱、学习、还是生活,第一次经历对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和印记,它会对我们接下来第二次同样的生活产生一些影响。

这种感觉就好像我们第一次骑马,如果被马摔了,那么第二次骑马的时候,就会心生恐惧。如果我们第一次骑马成功,并且养成了一种上马的习惯,那么第二次骑马的时候,会继续引用第一次骑马的习惯,不再会有其他的尝试和创新。

在我们看来,只要能够能够成功的骑上马,并且骑着马尽情的驰骋;那么,无所谓怎样的上马姿势以及骑马习惯,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那就是最好的,而且会一直像那种习惯沿用下去。

学习骑马如此,学习功课如此,谈恋爱同样也是如此。

在这里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认知上的一些坏习惯。当然,也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通病,这是我们人类认知的天性:往往会对之前具有成功经验的一些方式方法,产生依赖性。

我和女儿红谈恋爱的时候,有时候难免会若即若离。水瓶座的男生就是这样,而这种恋爱方式,对于处女座的她而言,她似乎不太习惯。

当然,在这里再一次提起星座,似乎没有太多的意义。除去星座的因素,单单就女儿红家庭成长环境对她的影响,以及她后天性格的形成,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强势女生。

她看起来的强势,都是迫不得已。

女儿红从小在家庭里的生活经历已经告诉她,她是一个不被待见不被父母喜欢的人。而进入到大学里面,遇到看起来还不错、她十分中意的阿宝时,也许她认定我就是她生命中的那个mr right。

从女儿红的视角来看,她鼓起勇气向我打电话表白,而对于我对于她的表白,则直接一口答应。初恋的恋爱进展似乎进行的异常顺利,顺利到让她大喜过望。

那么接下来,也许我就成为女儿红生命中关系最亲密的那个人。之后,她会拿出她全部的真心来待我,毫无保留将整个她的人、整颗她的心全部交给我。

当她将自己全部的身体和内心交给我的时候,就等于她压上了她自己的全部的一切。当他将全部的一切压到我身上、托付给我的时候,那么她会忘掉她自己,用一种异常蓬勃的热情和激情,近乎忘掉她自己,只关注着我每一丝心理活动和举动。

从这个角度讲,也自然不难看出:为什么在我和她相处的日子里,她总是能够很准确的说出我的心思,而我对于她这种能够猜到我心思的做法,却是颇有一些反感的。

关于反感的描述,我之前已经讲过,就不再赘述了。

我不希望我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被她说破、看破,如果全被说破,这样一来我会丢失全部的神秘感和艺术感;无法给到她惊喜,同时我也会瞬间失掉将这件事情付诸行动的兴趣。

这种感觉就像打牌一样。如果我手上捏着一副牌,我身后站着一个可以看到我牌的人,即便我知道接下来我该出一副对子、还是一张单牌;我身后的人都能很准确,说出我要打什么牌的时候,我会非常的反感。

我不知道这种反感是哪儿来的,也许是男生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希望在女生不知道之前,先把事情做出来,给到女生一些惊喜,而不是被别人看穿。

如果被女生看透,会忽然变得没有安全感和神秘感。在这里,没有安全感也许并不重要,但是如果失掉了神秘感,那么整个生活就会少了很多情趣和趣味。

我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我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多一些情趣,至少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这样一来,即便是我身边的朋友,也能够觉得我是一个有趣的人,他们会愿意跟我在一起,而我也会让他们单调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生动。

有趣的男生,往往也是女生的首选。但是大部分的女生,往往都会把她们得到手的这个有趣男生,变得没有任何趣味、单调。

在这里,我并不是指责女生有什么不好,也许这是由女生一贯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尤其是文科班的女生。

本身文科是一门偏记忆性的学科,只要记忆好,那么就可以拿高分,而记忆的唯一一个重要的毛病就是比较单调乏味,没有任何的抽象性和趣味性。

而男生的抽象思维普遍要好一些,他们往往会将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用一种绕弯弯的方式表达出来。九曲18弯之后,才会一点一点的显露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样会给别人一种意外惊喜的感觉,同时也能感受到思维的美感和艺术的美感。

在我和女儿红交往的日子里,她总是力求将生活变得简单高效,不要有那么多的趣味在里面。也许这是她一贯的生活方式。

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做减法诚然没错,把一些复杂的事情尽可能的简化,变得一目了然,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但是,恋人之间也需要一些情趣在里面,纯粹直来直去的那种耿直表达,有时候未必是最好的表达。

换句话说,女儿红也许不是和我在谈恋爱,我跟她在一起,虽然已经是恋人关系了,但是我希望恋人之间的这种甜蜜感觉能够长久一些,甚至可以维持好几年的时间。而不是在短短几周以后,就迅速结束彼此之间的这种甜美感和甜蜜感,而被日常的一些枯燥生活所冲淡。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即便有上面这一大段的细致分析,依旧不能够否认一个事实:女儿红是真的对我好,而且是真心真意的。

只不过她的这种好比较简单明了,甚至有点耿直得让人难以接受。

也许,这是她在家庭里面养成的情感表达方式:直来直去,耿直而不带有任何的趣味。

在这里,有一个哲学上的思考:无论是对她喜欢的人,还是她不喜欢的人,女儿红都能够很耿直的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厌恶。

用我这个年龄,来考虑之前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我似乎是不能够接受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我们对于某些人,不可能全然的表达一种喜欢,或者说全然的表达一种厌恶。

没有任何掩饰的、直接耿直的情感表达:或者是自己的喜欢,或者表达自己的厌恶感,都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做法。

这是一种极端性思维的表现。

有这样思维的人,往往很容易在做事的时候走极端。进入而立之年,我对于这样的人往往会比较警惕,因为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它的另一面,甚至其他侧面。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人和事情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不能够具有更多的包容心态。

具体在恋爱里面的表现就是:对于自己心爱的人,要么就是好的不要不要的,把这个人捧到天上去,放到蜜罐里;要么就是把恋人摔到地底下,甚至恨不得踩两脚。

心里有多么爱,同时也就有多么恨。爱与恨是彼此相对的,这是一种具有极端思维的人的普遍情感表达方式。

对于这种人,其实是应该高度警惕的。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都把自己吓了一跳。

也许在当年,我们班的同学、包括我的那几个室友,她们说的是对的,女儿红和我不适合。

但是,女儿红在和我相处的时候,她全然的敞开自己的心扉,那种异常耿直的,直截了当的表达她对我的爱,那种发自内心抵触的真诚,让我无法抗拒和拒绝。

更何况,我在接到她电话的时候,我本身就是本着一个不伤害女生的初衷,想跟女儿红做一个尝试性的相处。

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别人一个机会。

有过单相思的人才会有这种体会,如果苦苦的喜欢某一个男生或者女生,而对方对于自己的这种喜欢却视而不见,甚至无动于衷,那种感觉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从某个角度讲,我根本无法抗拒,也不能拒绝女儿红,更何况她对我的那种好,是发自内心的那种耿直的真诚的好。

即便是这样,依旧不妨碍我做第二个层面的分析。

那就是女儿红对于自己情感的表达方式,一贯是直来直去,不懂得拐弯摸角的。

也许这也怪不得她,她父母对她的不喜欢,无论是语言表情以及事实上的很多方方面面的事情,总会有意无意的直接展示出来,而不做任何的掩饰。

而且,在她的原生家庭里面,从女儿红父母的角度来讲,他们不喜欢女儿红,根本不会付出任何的代价,因此也不必要做任何的掩饰。

这是一种非常耿直的表达厌恶的情感表达方式。

无论是表达厌恶的情感,还是表达喜爱的情感,如果习惯了某一种表达方式,那么无论是负面情感、还是正面情感;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用同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这是人一贯的情感表达方式,会以某一种习惯融入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最终习惯养成自然,慢慢沉淀在一个人的性格里。

在这里,我甚至可以假想出某一种画面:当女儿红的父母在批评女儿红的时候,一定会采取某一种相对直接简单的耿直方式来表达。而女儿红则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应父母,她能够从父母那里习得的东西,自然也是他父母身上所拥有的东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当然,上面这一小段文字似乎牵扯到了女儿的隐私,她也不愿意看到我有这样的猜测,所以似乎是有一点点过分的。但是,这样的猜测也只是为了印证一些思维方面的东西,最终去印证那么一条结论:女儿红情感的表达方式,为什么是那样的耿直;而这种耿直的情感表达,又是从何而来。

从这个角度讲,她看似泼辣的男孩子,性格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只不过我没有注意到而已。

女生,也许就应该具有女生的性格:柔弱而温软,才能够真正的吸引到男生。

如果女生具有男孩子的性格,那么说明这个女生她的成长,是受到了外界环境较多的干扰和刺激,是有一些问题的。

如果女生既有女生的性格,同时也具有男生的性格。这样的女生在选择男朋友的时候,也是会遇到一些困扰的。比如蝈蝈这种女生。

也许我这样讲,似乎不太招人喜欢,但是换个角度来说男生,道理大概也是相通的。

男生就应该有男生的性格,粗犷豪迈,大大咧咧,不计较细节。

如果男生的性格偏女生性格,过于在乎细节,计较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往往会因此而变得斤斤计较,招人讨厌。

如果男生的性格既有男生的粗旷,也有女生的细腻,那么对于女生而言,选这样的男生做男朋友也是有压力的。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思考到这里的时候,我似乎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细节的存在。

也许正是女儿红耿直的性格,她对于她不喜欢的人和事总是那样的嫉恶如仇,对于她曾经的上级班长姗姗,她总是针锋相对,不给任何面子。而对于黑脸,女儿红也恨不得将黑脸拍死,不给他任何喘息的余地。

而女儿红对于跟她在一起的男朋友、也就是我,则是全然的付出内心所有的好。而她全心全意的付出,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会让她对男生产生疑问,甚至会对她自己产生怀疑。

也许,她从此再也不会相信男生,会越发的倾向于保护自己,让自己免受伤害(到了大二大三以后,她和闺蜜山楂总是在一起,和其他男生不再有更多的交集)。而对于自己这种过于耿直的极端性格,却没有任何的怀疑和疑问。

过于耿直的爱,也同样容易伤人。并且是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耿直的人总有这样一个习惯,他们总是说自己的本心很好,出发点是好的,从来没有想过要害自己的心上人。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对自己愚蠢的辩解。

耿直的人在表达自己的友好和爱意的时候,往往总是从自己的心情和激情角度去出发,很少去认真的观察对方的需求。

耿直的人,心里比较简单。在他们的世界里,恋爱是一件充满了浪漫和简单的事情,他们会在自己心里将自己的头脑变得昏昏沉沉,追求那一波高过一波,一浪高过一浪的浪漫氛围,感动自己,自以为也能够感动别人。

这种情况,在单相思的恋爱里,往往追求者身上出现的概率会更多。

其实,耿直的人只是内心戏比较足,他们会在心里假想一千个甚至1万个浪漫的画面,而在见到自己心上人的时候,会瞬间变得呆若木鸡,失去任何的情境构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一些看似有趣和幽默的恋爱氛围,变得枯燥乏味,甚至失去所有的光彩。

在这里,其实他们是他们自己个人能力的问题,也许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也许是一种情感表达能力。

当他们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将一些本该浪漫的场景变得单调乏味,甚至是充满火药味的时候,他们很少会在心里痛恨自己。

反而会将一些责任推到恋人的身上,觉得恋人不懂风情,不懂他们自己,而他很少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对方,思考对方是否需要这些耿直的简单的爱。

从这个角度讲,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而思维方式则源于每个人的性格和原生家庭的教育。这就契合了我室友曾经说过的,我和女儿红两个人不合适的那个说法。

我和女儿红在操场的看台上相聚的那次,她将自己写好的一沓情书撕得粉碎,最后痛哭离场,应该就是属于这种情景。

她事先并不知道我刚刚工作结束,整个人处于一种状态。她只是将自己的状态准备好,并且将爱意一股脑的倾泻出来,并且是试图想要得到我最好的回应。

而这种一厢情愿的想当然,并没有达到她的预期时,他所有的喜欢和爱,会瞬间转换成为一种将人毁灭的愤怒。

关于爱情,女儿红所有的爱恨只在一线之间。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真的是一个魔一样的存在。

在这件事情上,我事先不知道她准备好了一沓情书,她在见我之前,心里面的内心戏到底上演了多少个版本。而她在见到我之后,又会拿出怎样的一种预想的版本。

而她先事先也没有了解过我处于怎样的一种工作状态,她在见到我的那一瞬间,会把她之前所有的准备,就像考试答题一样,把自己事先复习好的所有内容,一股脑的全部写到试卷上面,试图获得一个满意的满分。

从这个角度讲,女儿红根本不是在和我谈恋爱,她只是和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我,或者说是她假想的意境在谈恋爱。


她爱的是他自己,她从来没有好好爱过她自己。当她遇到一个能够关心她的阿宝时,她会借着这个机会,拼命的爱她自己,以弥补她年少时父母对她的亏欠。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如果从准备复习,以及考试答卷的这个思维模式来看,女儿红和我相处的过程,是完全符合这种思维方式的。

在她的世界里,她看过很多的言情小说,只是一种考前的预习;而她在看台上见我之前,内心里面上演了无数的桥段,以及不同版本的内心戏,也只是一种考前的复习。

而在见我之前,她到底会用哪一个版本,她自己也不知道。

而在我和她见面的那一瞬间,她并不会观察我身上的一些状态,而是像在考场上答题一样,将她准备好的东西,一股脑的全部拿到我的面前。

这种感觉就像考试答题一样,自以为答对了所有的题目,就可以拿一百分得第一名。

从这个角度,也能够侧面说明女儿红是一个恋爱小白。她真的没有谈过恋爱,对于和我谈恋爱这件事情,她患得患失,做了无数的准备,却从来很少的能够放松下来,去放松自己,让自己的身体跟着自己的心去走。

跟我在一起她,只想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包括准确的猜到我的心思,以及说出我下一个行动的行动意图。这一系列的猜测,只是一种类似于考试的应试教育模式。

真正的爱情,是彼此不需要猜测,并且能够在得知对方想要做某一个事情的情况下,用心去感受对方内心的一些焦虑和紧张心情,确认对方是否需要自己提供帮助。

如果仅仅是依靠猜测的能力,去猜到对方想要做什么事情,那么,这种做法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预测能力和猜测的实力。

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只是爱自己;而不是爱对方,去感受对方的紧张心情。

当我得出上面这一轮的结论时,我也很意外。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奇怪的结论,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结论。

因为这个结论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从女儿红对于分手这件事情的随意性表达上,可以看出她对于这段感情并不是很郑重严肃对待的。

也许是她得到这段感情太容易了,因为得到的比较容易,自然也不会过分珍惜,拿来开玩笑也不会完全在意。

她根本不知道我当初答应的时候,是抱着怎样的一种慈悲心态,来试图给一个没有谈过恋爱的人,一个好的开始的机会。

我并不希望每一个谈恋爱的人,都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追求对方的动作和过程上。

如果能够缩短这一段动作和过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好好的善待对方这件事情上,那才是真的谈恋爱。

只是,我的初衷只是代表了我这一类型的人,严肃认真。

在女儿红身上,似乎并不能够适用太多。她是一个随心所至的人,做事随性相当大,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和事情的局势。

绕了这么大一圈,回到今天更新的开头,为什么我会忽然感觉到女儿红,对我一种讨好型人格的存在。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当我的脑海里出现这一顿悟的时候,一幅似曾相识的画面,再一次闪现在我的记忆里。

大约是在我和她认识的第二周到第三周之间,她曾经陪着我,两个人一起从食堂走到学校的某一栋教学楼里面去上自习。

而在教学楼大厅的前面,是有几个台阶的。只有先登上这几个台阶,才能够进入和大厅高度一样的教学楼楼门口。

我跟她一前一后爬这几级台阶。

我在她的前面走,她在我的身后跟着,在她紧跟我的时候,我隐约的感觉到女儿红身上释放出一种略带跟从的信号。

我脑海的记忆,就定格在这一幅画面中。

放眼全国,几乎现在所有国内的大学基本都是一样的,无论是教学楼还是图书馆,想要进入建筑内部,几乎无一例外,都有排一排长长的台阶。

而我们的那栋教学楼是很早以前建的,大约只有2到3个台阶,并不像现在的图书馆一样,有二、三十个台阶那么多。

在我走到最上面台阶的那一瞬间,我会自然而然的转头,看一看跟在我身后的女儿红。

也许,这个动作是恋人之间很自然而然的一种动作。男生爬上台阶以后,回过头来看看跟在自己身后的女生,看女生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吃力的话,会伸出手来拉着女生的手一起爬台阶。

(当然,这种情形发生在那种有二三十个台阶儿的图书馆,相比较这幢老式的教学老师,只有两三个台阶,我回过头来看女儿红,自然不是会认为他爬着两三个台阶会有困难)我可能是想看看女儿红爬台阶的样子,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的自然而然的回头,这是一种出于关心的习惯性回头。

当她跟着我走上这两三个台阶的时候,那是一种跟从感和顺从感。

恋人之间,如果女生对于男生有一种跟从感和顺从感,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

在这里,我并不想套用那种类似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狗屁俗语。

女儿红一面在跟从我,另一方面我隐约嗅出了这种顺从的背后,是一种略带不情愿的讨好。

女儿红跟我在一起到底是不是真的开心,我从来没有在意过。我能够确定的是:跟她在一起不吵架的时候,我是开心的:我跟她在一起,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也是开心的。

而她跟我在一起,很少会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是说,她没有自己的一个重心。

换句话讲,跟我在一起后,她的节奏已经被我带跑了。两个人在一起,只有我的节奏,而很少有她的节奏,当她丢失自己节奏的时候,整个人就失去对自己的控制,在这种顺从和跟从的节奏下,那种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就会隐隐约约的流露出来。

虽然两个人是一起去教学楼里面上自习,但是,她跟着我上自习,似乎有较多的不适感。而从恋人的角度讲,两个人在一起做功课,其实也没有什么错,甚至完全政治正确的一件事情。

在女儿红关于恋爱的认知概念里,两个人在一起似乎也没什么错。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她跟着我一起上自习,对他而言是一件很不太习惯,很不适应的事情。虽然她很愿意上自习,也很爱学习,但是跟着我一起会让她有不适感。

这种不适感非常的微弱,如果不是仔细观察,是很难觉察到的。

比如说,当我们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上自习,忽然有一天,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去上自习的时候;我们虽然不会反感这个朋友的加入,但是对于朋友的到来,多少是会有一些不适感的,我们需要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这种环境的小小变化。如果经过调整,还是不能够接受这个朋友的陪伴,我们会在进入教室以后,在座位的选择上,和自己的朋友拉开2到3个座位的距离,作为自己学习的安全距离。

然而,陪女儿和我一起去上自习的那个人,是她的男朋友,并不是其他的普通同学,即便女儿红在学习的时候,不太希望别人打扰,甚至不希望座位旁边有熟悉的人,但是即便我带给了她不适感,她是无法向我直接提出来的。

准确的讲,她只是在专心学习的时候,不希望有旁人打扰,无论是她曾经的父母、还是眼前的男朋友,都不能例外。

但是在学习之外,她是非常需要我这个男朋友的,而且从情感的角度讲,她也非常喜欢我。如果在学习的时候,她对我提出了一些不适感的要求,她很担心会引起我的误解,进而影响到两个人正常的恋人关系。

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大学里面关系很好的两个恋人,也许谈恋爱的时候关系很好;但是具体到学习这件事情上,彼此是不能相互替代,相互帮忙的。无论是在高中时代准备高考,还是在大学时候上自习,学习这件事情,始终都是一件需要集中大量注意力、耗费精力的事情,来不得半点分心。

女儿红只是想让我陪着她,但是并不希望我打扰她的正常学习,同时希望我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自己的功课也好好的做一做。

她心里有这样一个微妙的要求,但是她又没有勇敢的表达出来,那么在这个时候,女儿红就需要做一些妥协。她需要做一些违背原本意愿的事情,强迫自己来迎合我的需求,迎合我也就意味着要讨好我。



那么这个时候这种非常细微的讨好感,就被我捕捉到了。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时间:2020-11-20 12:34:43
当然,女儿红对我的这种讨好,是有别于他的原生家庭里对父母的那种讨好的。

在这里,我暂时先不会就这两种讨好做一个区别性的表述。

我只是想就“讨好”这个词,做一个进一步的纠正性表达。

如果说女儿红对我有一种“讨好”,这个词的使用似乎并不太准确,并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当时的情景和女儿红的意思。

也许将这个词换作是“将就”,更加合适一点。

女儿红对我更多的是一种将就。

这种将就是以牺牲她的主观意愿,调整她本人的生活节奏和学习重心为代价的。

两个人在一起,尤其是恋人,自然要互相磨合。而磨合的重要过程之一,就是要将两个人的节奏,从不同的节奏点慢慢的调成一个相同的节奏,彼此之间才能达到共鸣。

首先,我是一个怪人,我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和女儿红不一样。我的思维一直很跳跃,很少按部就班,一点一点的将事情平铺直叙的讲清楚。

其次,我有过一段恋爱经历,而女儿红没有。对于爱情的认知,我和她处于不同的水平,也就意味着我和她的节奏再一次产生了不一样的频率。对于爱情,也许女儿红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憧憬,希望经历惊涛骇浪的考验,向全世界证明我和她之间的情感是那样的牢不可破:而在我看来,我和她的恋爱已经没有第一次恋爱那样、充满了仪式感的,和她在一起更多的是一种风轻云淡,小桥流水的生活。

第三,我是男生,她是女生。她没有安全感,特别的要强,脾气也坏;我不太爱较真,更习惯把一些事情从总体方面做好,不太在意细节。

总而言之,我和她之间有很多节奏上的不一样,需要彼此协调。

这里会有一个很明显的疑问,为什么说女儿红会调整她的节奏来配合我,而不是我去迁就她。

起因就在于:当初是她主动表达的爱意,她喜欢我。而我对于她的出现,只是不太反感,甚至愿意做一个恋爱的新尝试,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别人一个机会。

其实,在我看来,一旦我答应了女儿红,那么也就不存在谁主动追求,谁是被动接受的问题。既然她和我已经在一起,那么她在情感和心理上的任何不适,都应该主动的向我提出来。我会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给予她相应的回应和照顾,让她过得舒服,也让我自己过得舒服。

这是我的潜台词,但是我从来没有当着她的面说出来过。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她,处于她的位置,是很难理解到我的心思的。

而我之所以能说出上面这句话,是因为我曾经也做过一个追求者,追求者在被追求者面前,往往是很卑微的。追求者会把自己压得很低,会让自己委曲求全,尽可能的去迁就对方,让对方满意。在让满意的过程中,就会让自己一味的去讨好对方,最终迷失掉自己。

其实,在被追求者看来,主动追求的那一方把自己压得那么低,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当思考进行到这里,我忽然发现上面的这一段文字,我之前是做过类似的分析和论证描述的。

追求者对于被追求者,是有一种愤怒存在的。虽然主动追求的一方很愿意得到被追求者,但是在追逐的过程中,追求者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越多,那么他的沉默成本也就越多。

如果能够有幸得到自己的目标和猎物,那么之前所有的付出也算是不白费,但是这些付出都是有价格的,追求者会在得到自己心爱的猎物以后,对于自己之前所有的付出,必须从被追求者身上得到数倍于之前付出的收益,才算是能够满足。

这一段分析,我在之前曾经做过类似的论述。

但是,结合我自己的事情,绕了这么大一圈,我似乎觉得这个论述依旧是有漏洞的。

按照我之前的描述,如果我主动缩短追求者的追求时间、降低追求者的追求成本,那么追求者在追到我以后,她所有的成本会少很多,那么她的愤怒也会因而小很多。

我之所以直接答应对方的要求,主要是为了将这种愤怒感降到最低。

但是,当我做出这样的选择和行动以后,为什么女儿红还是有迁就感和愤怒感的存在。

跟她在一起相处的日子,因为她爱情上和情感表达方面的不成熟,我习惯于给她留更多的独立时间,一方面,我自己寻找开导她的路径,另一方面,也希望她能够开悟,在爱情的道行上面有所进展。

但是,对于我留给女儿红的大量独处时间,她始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她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似乎很少思考我们在一起时候我曾经讲过话。

相反,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变得更加焦虑不堪,她很想知道我在做什么,知道我在想什么。她希望一直陪在我的身边,通过对我的无死角观察,去了解我的一举一动,以便来获得一种掌控感。只有获得了空前的掌控感,她心里才会有一些安全感。

与此同时,当女儿红跟我不在一起的时候,陪着她的往往是她的那些闺蜜。在这里,无论是山楂,还是小熊,这些没脑子的女生总是会给女儿红出一些馊主意,怂恿她给我打电话,怂恿她了解我的所有举动,这种行事作风就像盯梢一样。

当然,女儿红也曾经跟我讲过,这种类似于盯梢的做法是不适用于我这种男生的,我对她那么好,她因为根本没必要盯我旳稍。

在女儿红心里,她对我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判断的,她很相信我、也很信任我。但是,她却无法领略到我留给他大量思考时间的用意。

在这里,我也有我的难处,因为我已经有过一次恋爱经历,对于爱情有更多的领悟。我无法当着她的面,讲述自己曾经的爱情史,因为我根本不敢讲,我担心会刺激到她。

跟他女儿红在一起恋爱的日子里,我并没有和燕子断的干干净净。至于为什么做不到,之前已经做过具体的描述,就不再赘述了。

因为校园很小,有时候和燕子难免会抬头不见低头见。燕子对我偶尔的一些关怀,都会招致女儿红很大的反应。

本身女儿红就是一个很要强,但是骨子里很自卑的人。如果我在她面前,告诉她的爱情段位比较低,和我不在一个段位。那么,这会让她变得更加自卑。

伤害她,这不是我的本意。

而且,十年前的我很年轻,有一个道理我虽然领悟到却,但是却没有能力准确的表达出来。

这个道理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处的能力,并且有一段大约1到2年独处时间的经历,人只有在独处中才会慢慢的塑造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明确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定位。

类似的文章在现在的网上似乎比较多见,而且被奉为是很有道理的好文。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1到2年的独处时间,其实就是培养一个人独立人格的过程。

中国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不太一样,国外的年轻人在18岁以后就已经完全自立了,但是国内往往要依靠父母的二十四五岁,甚至到了25岁以后依旧会做一个啃老族。很多看似成年的年轻人,其实并没有长大,他们只是一个巨婴,一个小孩,甚至是一个妈宝男。

很多年轻人在外形上看起来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身高,成年人的年龄,但是却很少具有成年人的心智和思考能力。

我和女儿红在一起,其实是在无意中培养她独立人格的过程,我始终倡导在恋爱中给对方足够的自由,给对方独立的人格,给对方完全独立的选择。

只要两个人确定了恋爱关系,那么这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只要双方没有确认分手,我会给予对方百分之百的信任。无论女儿红和什么样的男生在一起,我都不会在意,都不会紧张。

因为从身份认同角度讲,我是她的男朋友,其他男生即便跟她关系再好,重要性都要排到我的后面。而且我足够的信任她,相信她。我相信这是任何一个具有男子气概的自信男生,都应该所具有的胸怀。

爱自己的女朋友,就给她足够的自由,让她尽情的飞翔,自然而然的成长。不要把女生看得太紧,就像金丝雀一样牢牢的关在笼子里,这种爱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自己的一种自私。

我对于女儿红是这样的要求,女儿红是能够明白的,所以对于她闺蜜提出盯梢的建议,女儿红自然也不会采纳。

我和她唯一需要解释的事情,就是我给她大量的自由时间,却不能够24小时跟她在一起,并告诉她、我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

我需要独处,人只有在独处的思考中,才能得到最快的成长。我只有通过最快的成长,才能够保护好自己,进一步给她提供好的一个发展环境。

只是,她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独处的世界里,打断我独处的时间,无意中将我的节奏打乱。对我而言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与此同时,即便我陪着她一起去上自习,也只是满足了她的一些安全感,消除她的焦虑感。除此之外,我的出现对于她上自习时候的学习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我会忍不住分神和她说话,时不时的打断她。

楼主:一壶清酒一粟米

字数:1212400

帖子分类:我的大学

发表时间:2017-02-01 20:16:00

更新时间:2020-11-20 12:34:43

评论数:37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