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大明北伐

大明北伐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神机营火铳兵还原图之一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神机营火铳兵还原图之二,背后照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神机营火铳兵还原图之三,埋药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神机营火铳兵还原图之四,上膛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神机营火铳兵还原图之五,射击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神机营火铳兵还原图之六,半蹲射击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97.

真正与元朝正规部队大规模发狠较量的战斗,是从朱元璋渡江作战,即采石之战时开始的。也就是说1355年六月之前,朱元璋的部队(正确来说,应叫濠州郭子兴兵团)与元军基本上是小打小闹,一则这支武装力量过于弱小,郭子兴的元帅称号也不过是自称而已,亳州的韩林儿政权甚至没有把视线投射过来,更不要说元朝政府会对它大动干戈了。二则,即便元朝太师脱脱丞相亲征高邮时曾派部将扫荡六合、和州,《明 太 祖实录》里动不动就说元军“十万”来攻,实际上这支政府军也没有真正落实脱脱的指令——消灭郭子兴兵团,朱元璋示弱的小计谋,送牛送酒,又归还战马就打发元军走了。结果,郭子兴势力就如此这般的不断坐大,它大多数的精力用于兼并周遭的游离势力,或者是小股元军,或者是地方上的“义军”(它们是“合法”的民团,专门对付反政府力量)。
但是,采石之战——渡江作战,就不同了!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兵团作战。有步兵,有骑兵,还有最主要的水兵,他们周密配合,联合作战,在常遇春、徐达等前锋的带头作用下,彻底瓦解了元军部署在采石矶的江防力量。元朝诸军部队在南台(集庆,即后来的应天,今天的南京)御史中丞蛮子海牙、义军元帅陈野先、义军元帅康茂才等人率领的三支部队的全力救援下,都不能阻遏朱元璋兵团的前进。
朱元璋部队胜利过江,夺取了太平后,马上就受到强大的元军的攻击,元右丞阿鲁灰、副枢绊住马、中丞蛮子海牙和康茂才从水路攻击他们,陈野先则从陆路攻过来。这是朱元璋兵团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的一次攻击,根据史料记载,陈野先的部队足有三万众之多!若然加上阿鲁灰、绊住马、蛮子海牙和康茂才的水兵,绝对不会少于五万人。这可是实打实的五万人,他们肩负抢回太平的责任,不似从前攻击六合、和州的脱脱部队——后者主要是攻击高邮的张士诚。
可是,朱元璋并没有被吓倒。他的做法:首先,当然是关闭太平城门,严阵以待。其次,带着重要指战员上城楼观察敌情,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城楼上,朱元璋发现,陈野先部队最先抵达战场,虽然他人多,可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个“特别”之处,可以理解为攻城的计谋,攻城的器具,或者攻城的部署。总之,朱元璋认为陈野先可以击破。于是,他想出破敌之策。他的骑兵部队,也就正式投入战斗了——这是常遇春在滁州清流关训练的部队。此战,朱元璋命徐达、邓愈、汤和在城东——陈野先主攻方向——与敌人战斗、周旋。注意,是“周旋”,就是且战且退,把元军引到城北。元末的太平城之规模大小并不是朱元璋渡江之前的濠州、滁州、和州可比的,它是江南地区自集庆至安庆之间最大的城市,《元史》之《地理志》说它全盛时期“户七万六千二百二,口四十四万六千三百七十一”。之所以要说明太平城的规模,那是为了说明元军从城东战斗到城北,距离必然不小,整支军队的战线已经被拖长了,勇于战斗的冲杀在最前面,与徐达相距不远,体力稍差的,就落在后面,与徐达相距则较远。如此一来,陈野先的部队可以用一个字形容:乱。他们的目标是收复太平城,现在被徐达牵着鼻子,绕着太平城跑,被动局面已经形成。当然,陈野先也不一定全军追剿徐达等人,或者他会留下相当多的兵力仍然在城东战场。可是,追击徐达的士卒已经出现“破绽”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另一支部队——奇兵出现了!
他们竟然出现在陈野先部队的后面!《明太祖实录》没有记载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联系到朱元璋的嫡系部队中,在这个时候真正具有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才虽然有,可是他们的军职还很低,比如常遇春,这时候,还仅仅是个先锋营的小官而已。故此,有理由相信,这支“奇兵”的指挥官很可能就是郭氏集团军的统帅郭天叙、右帅张天佑或者后来的平章邵荣等人。
奇兵一旦出现,马上投入战场。
这支奇兵,也是“骑兵”。
朱元璋就是这样使用他的骑兵,两军相斗,把敌军战线拉长,使其首尾不能相及,然后,骑兵出击,切割敌军,把他们分割成一小股一小股的战斗单位。此时,徐达的部队及时回军攻击那些被骑兵分割、冲散的敌兵,于是,朱元璋部队前后夹击,陈野先腹背受敌,无法抵挡后面冲来的骑兵,也无法抵抗前面冲来的步兵,结局是:大败!并且,陈野先被生擒活捉!擒拿陈野先的人,有史料说是汤和,也有史料说是邓愈!
总之,这场战斗,朱元璋第一次成功地使用了骑兵破敌,把骑兵的作用发挥到令人惊叹的境界!骑兵出动的时机十分重要!

接着,就轮到徐达使用骑兵了。
那是1356年的事情,当时徐达受命进攻张士诚的重镇常州。常州之战是朱元璋和张士诚大规模军事冲突的第一次会战。说是“会战”,不仅战役时间长,而且双方投入兵力相当多,朱元璋方面,先后两次增援徐达的前线,张士诚也先后两次增援常州的守将。
先说朱元璋,他第一次增援的兵力,是三万人。第二次,也是三万人。加上徐达自己带去的先头部队,三军合计,必不下于十万众。
再说张士诚,他第一次增援部队,就是由他的得力弟弟张士德统兵的。
张士德,是张士诚集团最有能力、最得军心的勇将,可是就在这次增援中,兵败被擒!
那,徐达是如何破敌的?
几乎与朱元璋的太平打败陈野先一样,他也是派步兵与张士德混战,为了免受城内守兵冲出来与张士德里外夹击,徐达把战斗的地点选择在离常州城较远的地方——离城十八里,这个地方是张士德增援常州的必经之地。
如此,即便不是伏击战,也是截击战了。
这是大出张士德意料之外的。
不过,竟然既然敌人已经出现,张士德马上应战。双方混战之中,徐达又特意把战线拉长,且战且退,张士德误以为徐达不敌而逃,奋起追赶。
这时候,徐达的铁骑军突然出现,拦腰截断张士德部队,后者遇袭一分为二,惶恐之余,徐达的铁骑军再次来回冲击,将敌人切割、冲散,徐达再回师反击。结局:张军大败,张士德被生擒活捉!

这两次战役,邓愈都参与了!
今日夜间,他对付元军严奉先的夜袭,也来这么一招,而且他动用的骑兵是自己亲手训练的苗家骑兵。
经过一晚征战无法得手的蒙古战骑士气已经低落,面对邓愈、王遇成和王弼的夹击,如何能敌?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飞翔明2018曰:
有朋友指责《大明北伐》又长又臭,几千字就可以写完的“定西之战”竟然花了几万字都没写完。
回复:《大明北伐》已经不是写徐达等人的战斗故事这么简单了。如果阁下仔细阅读,当本文写完时,你已经是一位出色的中世纪指战员!你知道怎样行军打仗,怎样战胜敌人,怎样成为一位军事家了。它可以作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启蒙书。这就是我的写作目的。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中世纪外国画家笔下的中国军队攻城战。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大明单兵火器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98.

苗人骑兵,刚刚出现这个概念时,多少有点儿可笑。要知道,苗人在唐末被称为“飞山蛮”。既为“飞山”之称号,虽然他们真的聚居在湖南靖州飞山地区,可是,这些苗人还真的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号曰“飞山蛮”也是实至名归的。很明显,这些苗人就是山区游击队的佼佼者了,他们的战术是建筑于山区丛林战斗的基础之上的。到了杨正衡、杨通贯父子领导这么一支苗兵时,苗人的战斗模式开始有所转变。他们响应朝廷号召,起兵与徐寿辉的红巾军作斗争,他们开始走出大山,在长江流域作战,在大江大河战斗,几经挫折,几经苦斗,竟然打败了徐寿辉部队,抢回了武昌重镇!苗兵正式成为元末战争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杨通贯后来在浙江嘉兴一带打败张士诚向南方杭州的进攻,苗兵进入全盛时期,杨通贯因此而被皇帝妥懽帖睦耳赐名“杨完者”。
可以说,苗兵从山区进入嘉湖杭地区战斗的这个过程,就是他们从满山飞奔,以游击战术克制敌人变为大兵团在平原地带作战的整个过程。很可惜,以目前有限的史料来看,他们似乎还没有组建出战斗力强劲的骑兵军团。因此,在朱元璋部队向浙东地区进发时,杨完者以元朝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的身份升任为行省左丞,统兵与朱元璋的部将邓愈、李文忠、胡大海等人作战。也许就是因为苗兵没有自己强大的骑兵,在与邓愈、李文忠、胡大海等人的战斗中,屡战屡败!不断地损兵折将,苗兵队伍不断地减员——有战死,有逃跑,有投降朱元璋的。杨完者死后,苗兵几乎全部归降了朱元璋。朱元璋就把这批苗兵交付给邓愈、李文忠和胡大海等人接管。

邓愈接管了一部分苗人的降卒后,还真花了心思去利用他们的战斗力。
苗兵最大的特点是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满山飞奔行军,就是一个作证。在满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也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家室生活问题——之后,苗兵就要真正地成为强而有力的战士了。
这时,熊鼎就为邓愈设计了苗人骑兵方案。
杨完者时代,苗兵不仅是步兵,而且连军鞋(草鞋)都没有,被称为“天足苗兵”。如今,归顺了朱元璋,普普通通的一个士兵,都有自己的军帽、军服和军靴!一开始的确是粗糙的,可是,总比没有的强!
当邓愈精选出八百名精壮的苗人组编成骑兵时,他的老部下王遇成、王弼等人都惊呆了:苗兵如何能成为骑士?
可以的。
关键在于“训练”二字!
邓愈对那两个大老粗说:“春秋时期,孙武还把吴王的宫女训练成杀人武器,这些苗兵怎么不能训练为骑兵呢?”

看看他是怎么挑选他的苗人骑士的:身高一致。由于苗人长期生活在山区,遭受到汉人的重重压迫,营养严重缺乏,他们的身高比一般的汉人还要矮一些。另外,他们的风俗和穿着,让他们过早地弯下了自己的腰肢,大多数男子年过四十,就出现驼背现象,故此,邓愈挑选的苗人骑士无一例外,都是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青年男子!这些年轻的苗家精壮男子,不需要担负军营里任何杂役,他们要做的事情是两件事——
第一,养马。骑兵怎么还要亲自养马?很简单,就是为了让他们更熟悉自己的坐骑。把小马驹养大,建立人与战马之间良好的感情,这就是“人马合一”的大前提。如果养马倌是另有其人,那么,一旦上战场,这匹战马未必能和骑士“浑然一体”。当然,军营里也是有养马倌的,他们主要负责战马的食物和治疗有病的马匹。
第二,骑射。那时候,从山卡拉出来的苗人还真没几个懂得骑马的。精选出来的年轻的小伙子天性好强,天不怕地不怕,经过训练,骑马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小事一桩了。射箭,主要是使用苗弩。由于苗兵体型较矮小,他们手中的弩弓不如蒙古大羊角弓巨大(1970年2月在乌鲁木齐市南郊盐湖南岸天山元代武将墓葬出土一张弓,弓体长131.5厘米!),可是,这是弩弓,通过弩机发射的苗弩,箭槽上可以装载两支短箭,这些短箭大约六寸(比汉人的诸葛弩箭的八寸长短一些),这已经是连弩了!苗人山区丛林游击战术之一就是熟练使用苗弩,不过,他们是在平地上或者在树上射击敌人——也就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上射击的,如今他们要骑上战马,在奔驰的战马上射击敌人,命中率就是这么容易实现了!
幸好,他们的指挥官邓愈将军,本身就是精于骑射的战士,明初翰林编修朱梦炎领皇帝朱元璋的诏命,为邓愈撰写的神道碑文如此记载:邓愈“生而魁伟,幼有大志,勇略过人”,“每出战必挺身破敌,军中咸复其勇”。这段记载,《明太祖实录》照单收录了,清修的《明史》则如此记载:“愈年甫十六,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咸服其勇。”这就强调了邓愈的年纪。推己及人,邓愈也把十六岁的苗兵精选出来,让他们狠下苦工,练习骑射之术。苗人还在山区丛林之时,已经可以做到十岁就能熟练射击苗弩了,如今骑上战马,追求的就是命中率。邓愈作为主将,为他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淳朴的苗人与其他的民族差不多,都是崇拜英雄的,邓愈、王弼、王遇成这些都是他们眼中的英雄,他们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又能击溃敌军,那些十六岁到二十岁血气方刚的苗家精壮战士,哪个不向往他们?谁不崇拜他们?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他们的弩箭头不仅是铁制的三角箭头,而且涂满了苗人专门研制的毒药!这些毒药虽然不能马上置人于死地,却具有很强的毒性,中箭者,无论军人还是战马,很快就浑身乏力,失去反抗能力。
当然,这还不够,近身肉搏,弩弓就没什么杀伤力了。
这时候,他们就必须使用“苗刀”!

苗刀,可是个传奇武器!
有关苗刀的神话,在清代数不胜数。
比如成书于清代嘉庆年间的《续黔书•苗刀》如此说:“苗人制刀必经数十煅,故铣锐无比,其试刀尝于路旁,伺水牛过,一挥牛首落地,其牛尚行十许步才仆,盖犀利之极,牛猝未觉也。”
神奇吧?
在此书之前的乾隆年间的《贵州通志》如此说:“苗所用之利刃,名曰双环刀……造刃之法,子初生时,各亲家送铁一块,匠人造成粗样,埋入泥沟,每年取出冶炼一次,至十六岁方成刃口……磨而不灭,宰牛杀过而不滞。”
很明显,“宰牛杀过而不滞”在《续黔书•苗刀》得到了具体的描述。

邓愈这支苗人骑兵,使用苗刀,并不简单,他们竟然可以双手互换使用这种五尺长的稍稍弯曲的战刀。五尺长!比蒙古刀至少长两倍!陆次云在《峒溪纤志》说:“苗人年十六无不带刀剑,其铁自始生时炼至成童,故最为铣利,以黑漆皮为鞘,貌虽不利,锋不可当,能者掷刀空中,接之以手,曰‘跳鸡摸’。”
空中接刀,也就是在必要时,右手把苗刀抛掷在空中,然后用另一只手(左手)接刀再砍劈敌人——这真是了不起的战术!“跳鸡摸”让左手也成为杀敌的工具!
好了,如此之苗兵足够破敌了!
如今,邓愈就带着这八百名苗人骑士冲向斗志低落的蒙古战骑!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武备志》上记载的苗弩,注意“箭簇上涂毒药”几个字。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丛书集成新编》第091册陆次云《峒溪纤志》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明代淮安人、武科进士、骠骑将军王鸣鹤力作《登坛必究》。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作者序言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目录1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目录2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第一卷。王鸣鹤将军为我们撰写了这100万字的军事资料,实在是大明帝国留给后世的一大瑰宝!可惜,它到如今还是躺在博物馆了——此为哈佛燕京大学图书馆藏书,几经周折,竟然落入日本国!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鸣谢马骋同志的赠阅。有关扩廓帖木儿的战术,采用此论文的研究成果。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99.

事实上,邓愈突袭部队早就冲入蒙古战骑后军阵中了!
八百名苗弩骑士每人左右两把竹弩,两个装满弩箭的箭袋,背着一把五尺长苗刀之外,还有一把短斧,及一把匕首。为了提高射击的命中率,邓愈平时训练两名骑士射击同一个箭靶,也就是说,两名苗兵向同一个目标射出四支毒箭!邓愈把这支苗人骑兵用在突袭敌人后方,杀伤力远远超越正面冲击——严奉先这支偷袭部队基本上都是轻骑兵,他们几乎没有穿戴铁质铠甲,仅仅是用兽皮防护躯体,所以,苗弩一旦发射,对这支蒙古战士的伤害十分大。而且,按照邓愈的指令,苗兵分成四个梯队交替驰射,每个梯队有正副两名队长,分别指挥一百名骑士。当第一梯队把两支竹弩发射完毕,第二梯队接着发射第二轮弩箭,而后是第三、第四梯队……由于苗弩的射程局限在五十步到七十步之内(即一百米之内),故此,四支梯队发射完后,他们已经抵达敌人跟前,他们即刻拔出五尺长的苗刀,近身肉搏!
邓愈的指令:凡射击,每二人同射一个目标,凡手杀,每四人同杀一名鞑子!这就是团队合作的作用了。他们突然出现,才那么短短几分钟,蒙古战士倒下了一大片!

这里单表其中一名队长,他叫雷永泰,他可是杨完者的老乡,他老爹就跟从杨完者从苗乡武冈一直战斗到杭州,当张士诚派大将李伯升、吕珍和史文炳攻击杨完者的大营德胜营时,雷永泰的父亲是杨完者部将,战败被杀。杨完者的大将员成率领三万余苗兵及其家属归附了朱元璋。雷永泰也随之归附了朱元璋集团,邓愈挑选苗兵作为骑兵时,雷永泰应选,其时,还不到十二岁。
如今,冲锋陷阵的雷永泰双弩左右驰射,蒙古战骑躲避不及的,中箭毒发倒地。及至近身肉搏,雷永泰挥动苗刀,什么“十字斩”、“三叉击”、“连环刀”、“旋风刺”……这些苗兵耳熟能详的招数在他的左右双手来回变换,对方血肉飞溅,鬼哭狼嚎,直教人咧嘴吐舌,毛骨悚然!
这却还不是雷永泰的厉害之处!
他最让人惊叹吐舌的,是他的坐骑——烈焰火龙驹!
这简直就不是一匹战马,说它是头狮子也不为过,如同他的主子一样勇猛!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匹红色的宝马,自幼与雷永泰一起长大,它和他的主子已经浑然一体了!奔跑、腾跳、长嘶、奋蹄、甩尾、翘首、扭腰、回旋、直立、踢腿、撕咬、冲撞、横颠、坐跑……每一个动作都与主子雷永泰的搏击战斗相辅相成,“人马合一”在雷永泰和烈焰火龙驹之间得到了最好的解释!

——朱元璋自整编部队之日开始,强调的多兵种合作,其实就是团队合作攻击敌人。邓愈的精锐步兵随之投入战斗。
有哪些步兵?
四种:长枪兵、刀牌兵、弓箭兵和火铳兵。
按比例:长枪兵四十名,则刀牌兵三十名、弓箭兵二十名、火铳兵十名。
于是乎,苗弩骑兵用战马、苗弩和苗刀来回切割蒙古战骑,长枪兵则用方阵推进,刀牌兵则遮挡蒙古兵的飞箭、砍劈对方的马匹和双腿,弓箭兵则远距离射击对方,火铳兵则近距离射击敌人。
蒙古战士苦斗了一个晚上,又冷又饿又累又渴,突然遇到如此有组织有计划的突袭,如何能支持下去?勉强抵抗了一会儿,伤亡惨重,严奉先的后军不得不崩盘了!

严奉先正在与王弼的把都儿兵团厮杀,忽见副将沙蓝帖木尔气急败坏奔来,嚷道:“平章大人!我们后军全散了!”
严奉先往后一看,可不是,阳光下,整片蒙古战骑溃散奔逃,潮水般涌来的明军肆意追杀落单的成吉思汗后裔,他又急又怒,紧握蒙古弯刀,喝一声:“成吉思汗的儿郎们,没有后退的,只有战死的!跟我冲!”
沙蓝帖木尔伸手揪住他的长绸战衣,想阻拦他,严奉先一挥弯刀,“嘶”一声,长绸战袍被切成两段,沙蓝帖木尔手里只揪着一小段,严奉先说:“你回报齐王,俺报国捐躯了!”
“不可轻生!齐王需要你,严奉先平章大人!”沙蓝帖木尔说。
“屡战屡败,俺严奉先岂可忍辱偷生,大蒙古国的长生天需要我!”
严奉先道:“你回报齐王,俺严奉先下辈子再追随他征战蛮子国,如今我要到长生天报到去了!”
——严奉先何苦陷阵寻死?
原来,他眼看三路铁骑军夜袭明营,竟然一无所得,心知此战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与其苟存活命挨打受辱,还不如舍下一条性命,与明军决战,来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可是,沙蓝帖木尔等副将哪肯让他去送死?他们一涌而上,前后左右围着他们的主将,生拉活拽地把严奉先逼迫着,往自家的大营逃去!

王弼看在眼里,那不就是胡虏的主将——被数名敌将簇拥而逃!
他吼叫一声:“哪里逃?”
挥舞双刀直追过来。
——书中代言,王弼绰号“双刀王”,乃明军勇将,日后的定远侯。十八年后的1388年他还参加了大明终结北元的最后一战——捕鱼儿海之战,他的勇武无可置疑,他的运气也甚高于他人。
几名蒙古骑兵提枪赶来阻拦,王弼暴叫道:“滚!”就见他左手一甩,他那把八斤重的雌刀脱手飞出,夺面劈向冲在最前面的一名蒙古骑兵,他急忙用枪招架。谁知道,王弼这把雌雄双刀可有名堂,他甩刀,并不是手持大刀砍来,而是真真切切地将刀飞掷过来!蒙古骑士的长枪根本拦截不到这把飞刀!就听“咔”一声,雌刀着着实实看在那蒙古战士的面门上!八斤重的铁环刀啊,随着王弼战马飞奔而来的冲击力,加上他本人抛掷的力量,砸在面门上,哪还有救?
王弼瞧也不瞧一眼这名蒙古战士,他的左手用力一拉,飞出的雌刀竟然又飞回来了!原来他这把雌雄双刀是有链子连着的——链子雌雄双刀!随即,他双刀齐下,扑向另一名骑兵。
说实话,单凭一对一的战斗,王弼几乎没有敌手。当年,在池州战场上,他遇到的唯一的敌手是赵普胜,后者的绰号也是“双刀”——“双刀赵”。那么“双刀王”遇到“双刀赵”,谁厉害?“双刀赵”厉害!王弼就败在赵普胜的刀下。那时候,不要说王弼,就连张德胜、俞通海等人联手也不是赵普胜的对手——所以,朱元璋伤透脑筋,就算他出动徐达和常遇春也不过与赵普胜斗过平手——当然,那不是单挑而是指挥军队战斗!最后,朱元璋使用反间计,搞掂了赵普胜——陈友谅中计,杀了自己的好助手赵普胜。赵普胜死后,王弼在战场上,还真的难寻敌手。
故此,区区几名蒙古骑兵,如何难够阻止王弼——骁骑右卫指挥使!骁骑右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军事机构?说简单些,就是朱元璋的亲军部队,说复杂一点的,就是保护皇帝朱元璋的精英战士!
那么,王弼逮住了严奉先了么?

楼主:飞翔明2018

字数:134533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7-18 05:46:49

更新时间:2021-03-31 17:45:28

评论数:51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