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04

吕颐浩一登相位,立即表示出力主抗金恢复的态度,而秦桧登上相位却是为了实施对金议和的主张。左丞右相的在根本国策问题上南辕北辙,又一场国是之争与派系之争复杂交织的内斗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秦桧拜相后,赵构自然是期待他讲出那“耸动天下”的二策,但让赵构失望的是:秦桧秘密向他奏报的却还是“南人自南,北人自北”那老一套——一则是让南北的士大夫们通家信,一则是专门派遣官员安排遣返此时流离于南方的山东、河北之人。
为此,秦桧还专门替赵构草拟了一份诏书:
“自从军兴以来,河北、山东的忠义之人纷纷自发聚集在一起,为国立功。其后,金兵深入,这些人就逐渐渡江来到了南方,目前分别屯聚于长江以南的各个州郡就粮。有人建议出兵讨伐他们,朕痛感生民无辜,至于流离失所,此朕之罪也。现在朕既然不能带领北方士民回归故土,又怎忍心轻易杀戮他们?
“现命各地官府招抚其所在地的所有从河北、山东渡江南来的无家可归之人,登记其原籍。朝廷将商议集合这些流离失所之人,妥善安排其北归故乡。

——————————————————————
附录 《岳侯传》
范宗尹为相,桧为执政,事有未尽善,未尝与宗尹争,而私言于上。既排宗尹罢去,则曰:“若用桧为相,有二事可以耸动天下,一则与南北士大夫通致家问,一则纠率山东、河北诸郡之人还之北方。”既相,拟诏草以进,曰:
“军兴以来,河北、山东忠义之徒自相结约立功。其后蕃兵深扰,逐头项人渐次渡江,今各所在屯聚就粮。议者欲兴兵讨伐,朕惟黎元骚动,罪在朕躬,既未能率以还北,岂宜轻肆杀戮。应河北、山东渡江无归之人,并令所在招抚,开具乡土所在,当议遣官纠率起发。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05

“有些在北方当官的士大夫原籍在南方,现在因为道路隔绝,无法回到家乡;有些在南方当官的士大夫家在北方,自跟随朝廷避难渡江以来,就失去了家人的音信。
“士大夫们不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念国保家之心都是一样。虽然有些人为了保护好自身而采取了一些变通的行为(指投拜金人等行为),这也必定是出于不得已,他们的深谋远虑,又岂在他人之下?(请注意:这段话其实是秦桧的自我粉饰。他是在借机向赵构暗示:我虽然曾在完颜挞懒军中,但这是为了留下有用之躯来报效国家而采取的变通行为,是出于不得已;而论深谋远虑,我就远在李若水、张叔夜那样慷慨死节的人之上)。
“南方的士大夫或者士大夫家人,如果想把书信寄往北方,朝廷可专门安排人负责投送。有关部门如果收到了北方的回信,也专门派人送到收信人手中。
“朕蒙祖宗的盛德,托与士民之上,既没有虑显之心,也没有贪功之念,倘若天下生灵能够因为朕的这些举措而得以保全家室、回归故里,则朕也终将迎回父兄,再祭祖宗陵寝。
“君臣士民虽然地位有上下之分,但思乡之情、与家人团聚之愿却完全相同。朕将此意布告中外,尔等当体悉朕的真心诚意。”

——————————————————————
附录 《岳侯传》
“其南方士大夫因守官北地,隔绝未能还乡,及北方士大夫因守官南方,以至避难渡江,想其念国保家之心,彼此俱同,虽有一时从权卫身之计,必皆出于不得已,度其深谋远虑,亦岂在人下。应欲书问往来,并令朝廷差人发遣,如得回书,有司即时遣人分付本家,贵得情通,各无疑间。朕蒙祖宗休德,托于士民之上,初无虑显之心,亦无贪功之念。傥有生之类,因朕得以保家室、复井里,则朕亦将复侍父兄,省陵寝。上下虽异,此志则同,布告中外,谅此诚悃。”
上虽纳之,不曾降出。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06

这份诏书可谓是措辞双关,行文曲折,句句话里有话,处处弦外有音,若非心深机繁之辈断然不会有这种手笔。秦桧起草应该是很费了些心思的。
诏书中把从北方来的难民和盗贼一概称之为“忠义之徒”,忠义是明褒,而称之为徒则含有暗贬;说他们“目前分别屯聚于长江以南的各个州郡就粮”,其言下之意无非是:朝廷已经视北方难民为沉重的负担,北方流窜过来的盗贼已成为南宋严重的祸害;那句“怎么忍心轻易杀戮”,表面上是同情,实质上是威胁;所谓的“招抚”、“集合”、“妥善安排”,表面上是好心送愿意重归乡土的人回家,实质上是强制遣返。
另外此诏书中一连埋下了几处伏笔——所谓“士大夫们不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念国保家之心都是一样”,无非是暗示投拜过金人的士大夫今后可以不予追究;所谓的朕“没有处显之心”,无非是为自贬位号、卑辞求和预作铺垫;所谓的朕“没有贪功之念”,则已经是在暗示要放弃至少是暂时放弃恢复之志。所谓的“朕也终将迎回父兄,再祭祖宗陵寝”,则表明秦桧还是那样信心满满——北人归北之后,与金人解仇议和就一定能成功。
这的确是一篇“妙语文章”, 用皇恩浩荡的姿态,以赞许其忠义、同情其遭遇的口吻,发出严厉的警告和威胁——早就有人建议要兴兵剿灭你们,如果不按朝廷的安排返回北方,那么……

——————————————————————
附录 《岳侯传》
其曰“岂宜轻肆杀戮”,实威之,使畏也;曰“遣官纠率起发”,实强之行也;曰“一时从权卫身之计”,许之从夷也,至谓“复侍父兄,省陵寝”,此言何为哉?其后虏使李永寿、王诩来,议七事,第一事欲尽取北人,与桧二策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过客人若朝露 15248楼 2013-07-21 12:27:12
看了金人对付汴京的办法。。。我这才发现,最残忍的不是自己动手杀人,而是利用对方的愚昧让对方自相残杀,然后冷笑着去坐收渔翁之利。。。唉
-----------------------------
靖康之耻,一个耻字用在这里,既准确又沉痛!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07

让秦桧甚为失望的是:赵构看了他的这篇“杰作”之后,并没有发布出去,甚至没有对其它的宰执大臣公布,而是暂时把它收了起来。
赵构这样做的其原因很简单,经过了这么多事,他已经能够看明白——强制遣返北方人,虽然在经济上能缓解燃眉之急,但这是要背抛弃大宋子民的骂名的,在政治上会留下极为恶劣的影响,并且在军事上这也是壮大了对手。赵构不得不权衡一下利弊,更为重要的是:即便要遣返北方人,那也应该是在金国方面答应开始议和之后,现在对方毫无理睬,这样干行吗?秦桧对金国的判断怎么如此肯定?这不是自信过头了吗?如果遣返了北方人,金国又不答应议和,那岂不是鸡飞蛋打?
另外,此时朝野上下还有很多与秦桧的主张截然相反的声音,也对赵构产生着影响。中书舍人林遹转就特别提醒过赵构:“金虏虽然已经渡淮北去,现在也还没有南下的迹象,但谁敢肯定他们不是故意麻痹我们?到了秋高马肥之时,万一他们利用李成招集淮河一带的饥民,先联合各路的盗贼侵略江南;然后再派遣劲锐骑兵,由真州、扬州、福山直捣浙右……陛下不可不防啊!”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六
中书舍人林遹转对,论:“金虽北去,安知不示弱以怠我师,候秋高马肥,遣李成招集濒淮饥民,呼吸群盗,侵轶江南;徐遣劲骑,由真、扬、福山捣虚浙右。”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08

赵构的确是不敢不防。他不可能忘记:建炎三年初,黄潜善错误判断了金国的意图,没有措置战守,最终中了完颜粘罕之计,自己因此落到了匹马渡江的狼狈境地。如果现在把赌注全部压在秦桧身上,那么一旦秦桧的判断是错误的,自己就必须承担后果——金国要的是他这个皇帝的人头。
要防备金军利用淮河一带的饥民和江北的盗贼,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这些人中能招到南边来的都招到南边来,这和秦桧的“南人自南,北人自北”正好相反。
赵构不是不想议和,而是再也赌不起了。入秋以来,赵构朝廷对淮南仍然采取的是招抚政策。因为,淮南的人实在是饿红了眼,只要谁一拿粮食引诱他们,他们肯定就会立即投靠。
在淮南,有一个名叫夏宁的捕鱼人,聚众为盗,他手下有一千余人。起初,郭仲威曾试图将其招安,夏宁不理睬。可到了现在,这伙盗贼却是走投无路了。淮南无粮,他们已经抢不到最低限度的食物,于是就专门抓人来吃。刘光世一派人去招安,夏宁立即同意了——谁给饭吃跟谁走。郭仲威的一些余党也出没于淮南,刘光世一招,他们同样是马上“投诚”。
刘光世让这两伙盗贼在长芦镇集合,等船渡江。因为船只一时调配不过来,他们在江边等了半个月,而在这半个月里,他们竟然又吃了一万多人。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六
初,五湖捕鱼人夏宁聚其徒为盗,后有众千余,专掠人以为食。郭仲威尝招之,不应命。至是,受刘光世招安。又有仲威余党出没于淮南,亦受光世招安,皆令来长芦俟舟以济。宁等无食,半月之间复陷(啗)万余人。是日,始具舟迎之。由是江北乡村愈觉凋残矣!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jlflyfox 15277楼 2013-07-22 10:52:59
楼主老师好!
有个疑问就是岳飞的战马的问题。
前天,我在家看麦老师的《气吞万里》讲刘裕的,里面说到战马,南方不易啊。
而岳家军最后能够成为金军最大的困扰,我想主要是岳飞有骑兵吧,而他从哪里弄来的战马呢,相对比较好的战马!
-----------------------------
请不要叫老师,实不敢当,大家兄弟相称吧!
宋朝缺战马,但不是完全没有。靖康元年末,岳飞投军时当的就是骑兵;后来在宗泽麾下时,他统领的也是马军;到建炎四年岳飞自成一军时,约有一千余骑;此后,不断在战场上缴获战马,逐步组建起了一支有八千人马的骑兵。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09

把这些人招安到长江以南之后,就必须给他们供应粮饷,这个问题也让赵构朝廷头疼无比。现在到处都在缺钱缺粮,为了筹钱,朝廷早已在卖官卖田了。
几个月前,朝廷已经将文官自承直郎(从八品,文阶官第三十一阶)以下,武官自修武郎(正八品,武阶官第四十四阶)已下,全部定下价格出售。承直郎的定价为二万五千缗,修武郎的定价为四万五千缗,其余的按官阶依次递减。
对于卖官鬻爵的的危害,赵构和宰执大臣们不是不清楚。在商议此事时,赵构首先就问宰执大臣们:“这不招人议论吗?”李回也说:“卖官鬻爵的危害比盘剥百姓还要大!”
但是,这么多地方要用钱,没有钱怎么办?明知道是饮鸩止渴,但赵构君臣也只能咬牙卖官了。在这些卖官的“告身”里,一概不写明授官的原因,只含糊其辞地称 “某人奉公体国,宜加奖录”。
除了卖官,赵构朝廷还在卖田。从绍兴元年七月起,赵构下诏将各路官田标价出售。每路以宪臣总领此事,朝廷另外专门选派一名干办官协助。此令一下,立即招来了强烈的怨声,很多佃农都是靠种官田为生,官田一卖,买主自种,他们就无业谋生。(此事后来也不得不停止了。)
为了解决经济的拮据,赵构君臣已经是心思挖空,办法想尽了。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四
壬戌,范宗尹等以国用不足,奏鬻通直、修武郎已下官。上曰:“不至人议论否?”张守曰:“祖宗时尝亦有此第,止是斋郎。”李回曰:“此犹愈于科敛百姓。”上曰:“然。大凡施设须可行于今、可传于后,即善耳。”宗尹乃退,其后遂止鬻承直郎已下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五
己巳,初,鬻承直、修武郎已下官,用宰相范宗尹请也。承直郎直二万五千缗,修武郎直四万五千缗,其余以是为差,参注恩例,并依奏补。出身人其告身内更不声说事因,第云某人“奉公体国,宜加奖录”而已。

(癸酉)诏尽鬻诸路官田,每路以宪臣总领措置,朝廷为择干办官一员佐之。时范宗尹以军兴用度不足,故有此议。令下,民大以为扰,后迄不行。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10

在对待江北饥民的政策上,赵构君臣想出的主意中最令人“叫绝”的是——一边召进,一边放还。
负责招安江北饥民的主要是刘光世,有大臣提出:“刘光世一军老弱太多,还是要他淘汰一些,精简一下军队吧!不然实在是供应不起啊!”
赵构问:“以目前的情况,刘光世一军精简到多少人,钱粮才能不缺?”
根据有关部门的计算,如果刘光世留兵三万人,在淘汰一些使臣,估计朝廷就可以勉强应付得过来了。
赵构想了想,道:“朕给刘光世写一封亲笔信,用家人之礼,直接讲明朕的意思。这样刘光世就不会心存疑虑,应该会服从命令的。”
赵构之所以以家信的方式通知刘光世,一来是担心下令裁军引起刘光世的怀疑,二来难以在招安江北饥民的的同时公开宣布此事。
此举实质上是把老弱弃之于死地——为了防止淮河一线饥民成为伪齐和金国的兵源,先把他们召过江来,然后挑选出年轻强壮的留下,把老弱的遣散、放回,以此断了敌人的优质兵源,又尽可能地节约了钱粮,真可谓是“高明”了。至于这些老弱将会饿死、冻死、病死,还是被金兵杀戮、被盗贼当充饥的粮食,赵构朝廷是不愿意再去想的,为了自保,他们顾不得那么多了。
兴亡都是百姓苦,尤其在战乱时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就这样被人想方设法地变成了牺牲品。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五
辛卯,辅臣进呈,言者论刘光世军中冗费。上曰:“光世一军搜汰冗杂,约留兵几何可以赡足?”范宗尹曰:“今月给钱十六万缗、米三万斛,若留精兵三万人,且汰其使臣之疲软者,可以足用。”上曰:“俟作手书与之,如家人礼,直示朕意,庶几光世不疑,委曲听命。”
翌日,遣睿思殿祗候罗亶赐光世手书谕旨,仍以玉带赐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五鲤鱼 15284楼 2013-07-22 22:43:45
更爱看楼主针对性回复!当然,那三个实在没必要,一秒都不值得耽误。
-----------------------------
谢谢勉励!
呵呵!估计很多读者已经忽略那三个“傻黑”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风起青城 15290楼 2013-07-23 13:36:54
好看 !一个周末就全部看完了。都没干其他事了。
万年潜水党注册个账号来支持下楼主。
幸好有只看楼主功能,要不然累死了,什么大山,二更,冷热这些半桶水晃来晃去的真是让人不堪入目啊。
-----------------------------
谢谢支持!谢谢支持!万年潜水党注册账号来支持啊,太荣幸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风起青城 15290楼 2013-07-23 13:36:54
楼主是文科还是理科啊。。。对于古文阅读,当年明月说把古文观止读懂了读其他的就没障碍了,楼主你有什么好点的方法教导我们这些人怎么提高古文水平么。。。
-----------------------------
既是文科又是理工科。工科的专业是自控,文科的专业是西方哲学。
“教导”二字实在实在当不起!相互交流一下吧。我学古文用的是最笨也最有效的办法——以王力的《古代汉语》为基础,平均每天读书十几页,长年不断。从注释本读起,几年后就自然能读无注释的,再几年就自然能读无标点的。遇疑难不轻易放过,查古汉语字典,或者找人请教。每天约用一、两小时,不出十年,就基本不会有障碍了。同时,重要的经史也读完很多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11

不论那些大臣想出的损招有多么“高明”,靠牺牲老弱决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道理很简单:只有不浪费每一寸能耕种的土地,只有让百姓能够安心地耕织,才可能有足够的钱粮来养兵。既然目前的危机是因生产被严重破坏引起的,那么只有恢复农业生产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办法,而要恢复农业生产,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平定内寇,迅速将长江以南安定下来。另外,在淮南、京西南、荆湖北这些战略前沿之地,人口死亡、流失严重,且尚处于外敌的严重威胁之下,农民不敢还业,则应迅速组织军队屯田。
吕颐浩拜相之后,提出了先平内寇,后御外侮的主张。他奏禀赵构:各路盗贼中以李成最为强悍,但已经被击破,说明国家有平定盗贼的能力;三月里张荣收复淮东,五月里吴玠报捷于蜀口,这也证明金军并非无往而不胜,抵御外敌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吕颐浩希望赵构坚定决心,重燃中兴的信念。这与秦桧的主张截然相反。
到了九月底,东线依然没有发现金军有什么动静,朝廷大臣们判断:今年秋冬,金军应该不会有渡江的计划,他们的主力显然是调往了西北。今年战局的关键就要看蜀口能否守住了。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七
丙辰,吕颐浩言:“先平内寇,然后可以御外侮。今李成摧破,李允文革面,张用招安,李敦仁已败,江淮惟张琪、邵青两寇,非久必可荡平。惟闽中之寇不一,又孔彦舟据鄂,马友据潭,曹成、李宏在湖南、江西之间,而邓庆、龚富剽掠南雄、英、韶诸郡。贼兵多寡不等,然闽中之寇最急,广东之寇次之。盖闽中去行在不远,二广未经残破,若非疾速剿除,为患不细。”
诏枢密院措置。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12

五、外抗强敌,内平盗寇

绍兴元年,宋金战局发生的最大的变化,就是金军将此前的全线南侵改成了对川陕的重点进攻。
以前西路军的主将完颜娄室刚刚病死,这次领兵出征的是完颜兀术。完颜兀术会合了诸道及女真军共十余万人,这是自宋金战争爆发以来,金军在西北战场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其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全据陕西,突破蜀口,直下四川,荡平西南。
赵构和朝廷大臣们虽然远在几千里之外,但无时不刻不担心着蜀口的战事,此战的胜负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系列决策,甚至还可能决定宋金战争的全局——蜀口若失,四川不保;四川若失,天下危矣!
完颜兀术在宝鸡县架浮桥,扎下连珠营寨,垒石为城。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挥师渡过渭水,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吴玠驻守的和尚原。
吴玠、吴璘兄弟此时肩负着半个天下的重任,他们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十月十九日,金军到达了和尚原。面对借助有利地形据险扼守的宋军,作战素来彪悍骁勇的完颜兀术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断然下达了强攻的命令。

——————————————————————
附录 《中兴小纪》卷十一
初,金右监军乌珠驻兵于熙河、秦雍,至是乃移寨,欲窥蜀。宣抚处置使张浚命陕西都统制吴玠于凤翔府之和尚原,先处战地,诱致其来。乌珠引众十余万,造浮桥于宝鸡县,渡渭来攻。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八
初,金陕西都统罗索死,完颜宗弼遂会诸道及女真兵合数万人谋入界。宣抚处置使张浚命玠先据凤翔之和尚原以待之。宗弼造浮梁于宝鸡县,渡渭攻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13

身披重甲的金兵向宋军阵地发起了冲锋。宋军阵地上旌旗不乱,士兵们列好了三叠阵型,以长枪手居前,坐于地上,后面依次排列的是最强弓、强弩和神臂弓的射手。
三百步、二百步,金军越来越近,吴玠岿然不动。金兵毫不畏惧地迅猛向前,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吴玠见金兵已经进至百步内,突然大喝一声,下达了射击的命令。随着这一声令下,宋军阵地中神臂弓首先开始了密集如雨地射击。神臂弓可射二、三百步,在百步之内,其穿透重甲的能力很强。一支支木羽箭挟着劲风,“嗖、嗖、嗖”地飞向金兵,金兵队里顿时惨叫声四起,不少人倒在了地上。
后面,完颜兀术擂响了战鼓,这是死战的命令。尽管不停地有人中箭,但是剽悍的金兵却有进无退,顶着箭雨继续往上冲。
金兵进至了七十步内,吴玠下令最强弓、强弩同时射击,顿时两军阵前万箭齐发。
宋军弓箭的射速远远超过了完颜兀术的估计,金兵虽有重甲和盾牌,仍然遭到了宋军弓弩的猛烈杀伤,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却无法突入宋军阵地,即便有少量金兵闯过了箭雨,但已是势单力孤,很快就遭到宋军前排长枪手的刺杀。

——————————————————————
附录 《宋史*吴璘传》
有新立叠阵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玠军的射击方法:神臂弓射程远,穿透重甲的能力强,但其缺点是操作时间较长,张弦、搭箭、瞄准比一般的弓要慢。为了克服这一弱点,吴玠采取的是三队轮流射击的方法,图上一队在张弓,二队在搭箭,,三队瞄准射击。如此轮番射击,可以大大提高射速,可以使箭密如雨,片刻不歇。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14

杀红了眼的完颜兀术不肯示弱,虽然在箭战中处于明显劣势,他仍然按照以前的战法,严令金兵实施连续突击。
女真人身躯健壮,耐力极强,临阵作战勇不畏死、前仆后继,善于连续猛烈突击。富平之战时,起初宋军并不落下风,但体力却明显不如对手,长时间作战之后,被金兵拖得筋疲力尽,最终崩溃败北。
完颜兀术让金兵如海潮一般一浪接一浪地往上冲,企图以此拖垮宋兵的体力,寻找机会打开突破口,只要双方进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他就有可能将宋军一举击溃。
然而,箭战持续了几个时辰,宋军的箭却一直如骤雨不歇。
吴玠采取的是“番休迭战”,这是凭着历次与金军交锋的经验想出来的克制金兵的坚忍的办法。是所谓“番休迭战”,就是把军队编成若干梯队,让士兵轮番作战、轮番休息,确保不被对手拖垮,而尽量去拖垮对手。
此时,金兵在阵前冲锋,宋兵在阵地据守,本来就是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并且还可以“番休迭战”, 所以,这次被拖得筋疲力尽的却是金兵了。

——————————————————————
附录 《宋史*吴璘传》
尝著《兵法》二篇,大略谓:“金人有四长,我有四短,当反我之短,制彼之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吾集蕃汉所长,兼收而并用之,以分队制其骑兵;以番休迭战制其坚忍;制其重甲,则劲弓强弩;制其弓矢,则以远克近,以强制弱。布阵之法,则以步军为阵心、左右翼,以马军为左右肋,拒马布两肋之间;至帖拨增损之不同,则系乎临机。”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叽叽喳喳侃大山 15307楼 2013-07-24 01:16:44
老祖宗,我叽喳是你的后代...啊呸,老祖宗!
-----------------------------
@吴歌漫画 15310楼 2013-07-24 09:29:48
你就写着几个字其实就够了 呵呵 写多了没人看 。。。
-----------------------------
呵呵!“叽叽喳喳”这种傻黑倒也有趣,扣邓广铭先生一顶数典忘祖的帽子,把我的籍贯直接定到了黑龙江,照此发展下去,今后谁敢写金国侵宋的历史,估计他会大叫:“你——你肯定姓完颜,你——侮辱祖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浩浩的爸爸 15317楼 2013-07-24 15:40:56
西方哲学家说,存在即合理;
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
西方哲学家从来没这么说过,“存在即合理”是一个翻译错误。可惜的是:时至今日,还被当作至理名言。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
德语原文: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
英文翻译:What is rational is actual and what is actual is rational.
错误的中文翻译:存在即合理。
正确的中文翻译:凡是合乎理性的即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即是合乎理性的。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115

完颜粘罕最终不得不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金兵终于退下去了。
当天夜里,吴玠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分兵从小道绕出敌后,袭截金军的粮道。这是积极防御中的袭扰作战,并不一定要取得多大的战果,只要达到一个目的——让恶战了一天的金兵不能好好休息。
第二天,首战失利的完颜兀术不肯罢休,又发起了强攻,但除了伤亡数字不断在上升之外,其结果却和第一天一样,没有丝毫进展。
金兵白天要拼死强攻,晚上也不得安宁,越来越疲惫。完颜兀术实在想不出对付吴玠这一套组合战术的方法,他心里越来越焦急,越来越烦躁。
十万金兵被挡在了和尚原,寸步难前。
到了第三天,倔强的完颜兀术仍然使用原有战术再次强攻,结果仍然是让金兵在箭战中死伤无数。
连续三日的强攻均告失败,整个军队也已经快累得有气无力了。这仗实在是无法再打下去了,尽管完颜兀术十二分的不甘心,却也不得不决定退出战场。
十月二十一日夜里,完颜兀术,命令士兵悄悄拔营,乘着夜色的掩护,退往宝鸡方向。为了防备吴玠乘势追击,他率军后撤时,安排了精锐骑兵断后。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八
玠及其弟秦凤兵马都钤辖璘率统制官雷仲等,选劲弓强弩与战,分番迭射,号驻队,矢接发不绝,且繁密如雨。敌稍却,则以奇兵邀击,断其粮道。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