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八
【原文】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1)也与?”子曰:“由也果(2),于从政乎何有(3)?”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4),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5),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
(1)果:果敢。
(2)何有:即“有何”,有什么。这里反问表示对于从政有什么疑问。
(3)达:豁达,达观。
(4)艺:技艺,主要是指孔子要求弟子掌握的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解读】
孔子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他办学的目的就是把弟子培养成为君子、成为优秀的为政者。孔子办学的开创性和目的性使其在社会上有相当的知名度,于是就有像季康子这样执掌国政的权臣前来“招聘”。孔子的回答直接突出弟子的最大优势,简洁而且充满自信。
【译文】
季康子问:“仲由,可以用他从事政务吗?”孔子说:“仲由果敢,对于从事政务又有什么吗?”
又问:“端木赐,可以用他从事政务吗?”孔子说:“端木赐通情达理,对于从事政务又有什么吗?”
又问:“冉求,可以用他从事政务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事政务又有什么吗?”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九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3)为我辞焉!如有复我(4)者(5),则吾必在汶上(6)矣。”
【注释】
(1)闵子骞:闵氏,名损,字子骞,生于公元前515年,卒年不详。孔子弟子。
(2)费:季氏的封邑,在鲁国的东南,故城在今山东费县城西北。
(3)善:妥善地,好好地。
(4)复我:再来召我。
(5)者:助词,用于短语之后,做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的判断或者进一步表述。
(5)汶:音wèn,水名,就是山东的大汶河。上:这里指江河的北岸。汶上:汶水的北岸,在鲁国的北边偏西,与齐国接壤。
【辨析】
(一)通常的解释认为“费”的音为“bì”,说是古音,不知出处。“费”就是现今费县地名的源头,部分费姓又起源于“费”,,无论费县还是费姓,发音皆为“fèi”,“bì”音已为无源之水。
实际上,汉语发音是一直在变化的,可以说古汉语中的每个字与现代汉语的发音都有很大的不同,现代人已经无法还原古汉语的发音了,所以在阅读古文时,除了极个别有特殊意义的字,大多数的字按照现代汉语的发音就可以了。
(二)有些通常的解释认为“汶上”暗指齐国,“在汶上”意思是“逃到齐国”,这种解释属于过度解释也枉顾事实,按照历史区划,汶水北岸仍然在鲁国范围内。
【解读】
费邑在鲁国的东南部,而汶上在鲁国的西北部,两地的方向正好相反,距离几乎最远。由于当时季氏在鲁国专权,不臣之心世人皆知,他封邑的长官也屡次背叛于他,费邑也就成了是非之地,故而闵子骞不愿意担任做这个地方的长官,并且远离这个地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符合孔子所讲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第八.一三章)的主旨。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作费地的长官。闵子骞对来人说道:“妥善地替我辞掉吧!若是再来找我的话,那我一定是在汶水北边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一〇
【原文】
伯牛(1)有疾,子问(2)之,自牖(3)执其手,曰:“亡之(4),命矣夫(5)!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冉氏,名耕,字伯牛。冉耕最长,冉雍次之,冉有最小,兄弟三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2)问:探问,探望。
(3)牖:音yǒu,窗户。
(4)亡之:使动用法,即“使之亡”,这里省略的主语,根据后文“命矣”,省略的主语是“天”,即“上天要让伯牛灭亡”,意思是“伯牛的死亡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上天的安排,造化弄人”。
(5)夫:语气助词,吧,啊。
【解读】
冉伯牛是孔子中意的弟子,尤以德行为著(第一一.三章)。孔子听闻伯牛生病了,非常关心,还没等进门从窗户就握住了他的手,正是这种急迫心情的表现。面对着将不久于世的弟子,只能连声的感叹造化弄人。孔子认为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对于患病,有的是自找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是人体正常运行自然出现的,在自然规律前谁也无奈。孔子现在就是这种感觉,只能连声哀叹。
【译文】
伯牛生了病,孔子去探问他,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道:“这是要亡了,命啊!这样的人竟有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有这样的病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一一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2)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
(1)箪:音dān,古代一种圆形的盛饭竹器。
(2)堪:忍受,承受。
【解读】
居住、饮食,这些只是物质生活,而颜回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精神追求,去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才是他真正的快乐。精神追求是更高的追求,有了精神追求的人,就会无暇于物质追求,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就会慢慢的看淡。如果一方面想着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却无法看淡物质生活。如此只能说是精神追求还不够坚定、持久。正如第四.九章所讲的那样“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是值得警惕的。
【译文】
孔子说:“贤达啊!颜回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贤达啊!颜回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一二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2),中道而废;今女(3)画(4)。”
【注释】
(1)说:通“悦”,喜欢。
(2)者:表示停顿的语气词,兼有假设语气。
(3)女:通“汝”,你。
(4)画:谋划、筹划。
【辨析】
对于“画”,通常的解释是“停止”,过于牵强。首先,“画”作为动词,有及物和不及物两种情况,如果及物的话,则要后接具体的事物;如果不及物的话,只是表示“画”本身的动作,没法确定是“画”的是什么。即使强行认为“画”就是在“划线”,引申为停止也是过于曲折 。其次,从孔子表达的意思来看,力量不足的话,会随着力量的耗尽而停止下来,而冉求却是没有采取行动,根本没有开始,也就不存在停止。
【存疑】
从语感分析“今女画”比较硬气,后面可能是丢失字词,后接语气助词或者代词等语气比较符合表达习惯,如“也”或者“矣”,但究竟是何字,无法考证。
【解读】
孔子的处事原则注重于“先行”,就是要先做起来,少说、少考虑,做起来后如果力量不足的话就会停下来,而如果在重点放在考虑自己的力量是否足够、方式是妥当等问题,就发现各种困难,就很难行动起来。
【译文】
冉求说:“不是不喜欢老师(您)的学说,(我)力量不足啊。”孔子道:“(如果真是)力量不足的话,做到中途就废止了;现在你却只是在规划。”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一三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1)为君子儒(2)!无为小人儒!”
【注释】
(1)女:通“汝”,你。
(2)儒:先秦时期,协助人们专业办理丧葬嫁娶等各种事物礼仪的巫师、术士。
【解读】
儒者的工作虽然有专业性,但是社会地位并不很高,协助人们做事时还要揣摩意图、仰人鼻息,很容易成为小人,所以孔子提醒子夏要注意做事的方式,成为一个君子。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去做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个小人式的儒者!”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一四
【原文】
子游为武城(1)宰。子曰:“女得人焉耳(2)乎?”曰:“有澹台灭明者(3),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5)之室也。”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平邑县南武城附近。
(2) 耳:通“尔”。焉耳:相当于“于此”,指子游的管辖的地方。
(3)澹台灭明:澹(音tán)台氏,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把他列入弟子,但据“有……者”的说法判断,此时还不是孔子的弟子。
(4)径:小路。
(5)偃:即子游,言氏,名偃,字子游。自称一般用名。
【解读】
在仲弓为季氏宰时,孔子中明确提出“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第一三.二章)的为政原则,本章又问子游是否得到人才,这都显示出孔子对于选拔人才格外重视。
所谓“行不由径”并非完全是借喻,平常走路就走大路,做起事情来才能不抄近道,才能走大道。“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是说澹台灭明不想与上级官员建立私交,公私掺杂在一起,私人间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公事的处理。
抄近道、图省事以及与上级官员建立私交,这是人之常情,而澹台灭明却能杜绝这样的行为,实属不易,如此颇有君子之风。
【译文】
子游做武城邑的长官。孔子说:“你在这儿得到什么贤人没有?”他回复:“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不抄小道;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一五
【原文】
子曰:“孟之反(1)不伐,奔(2)而殿(3),将入门,策(4)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1)孟之反:鲁国大夫。《左传》作“孟之侧”,记载相关的史实:哀公十一年,鲁国队抵御齐国的进攻,担任季氏宰的冉求所率领的右师发生了溃逃后,孟之侧殿后。
(2)奔:逃跑,溃逃。
(3)殿:殿后,走在最后。
(4)策:鞭策、鞭打。
【解读】
军队溃逃时,孟之反能够殿后,说明他有大局意识,能够主动承担责任,有胆有识。我们一般人都是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而他为自己的功劳找“借口”,既不凸显自己,又能避免他人的尴尬,更为难得。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军队)溃逃(他)走在最后,将进城门时,鞭打着战马,说道:‘不是(我)敢于殿后,战马不往前快跑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一六
【原文】
子曰:“不有(1)祝鮀(2)之佞(3),而有宋朝(4)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5)矣。”
【注释】
(1)不有:没有。与后面的“而有”相呼应,含有表示假设语气,“假若没有”的意思。
(2)祝鮀:字子鱼,卫国的大夫。《左传》定公四年曾记载着他的外交词令。
(3)佞:花言巧语,能言善辩。
(4)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昭公二十年和定公十四年都曾记载着他因为美丽而惹起乱子的事情。
(5)免:后面省略“祸”,即“免遭灾祸”。
【辨析】
有一种解释认为“而”为“和”的意思,这种解释只是孤立地解释字义。“而”字确实是有这种含义,但是本章的“不有……而有”的句式,是一种明显的语意转折,“而”在这个句式中是语意转折的关键字,相当于“却”的意思。
【解读】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美貌如同璧玉一样,会给拥有着招来灾祸,而要避免的手段确实却是能言善辩、是口才。美貌会招来灾祸,能言善辩却成为通行于世的本领,孔子以此来说明他所处的混乱、变动、转型的社会形态。
【译文】
孔子说:“假若没有祝鮀的能言善辩,而仅有宋朝的美丽,在现今世界里要免遭祸害就太难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一七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1)由斯道也?”
【注释】
(1)莫:不。
【解读】
孔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他所认同的道的正确性和唯一性。
【译文】
孔子说:“谁能够走出屋外不经过房门?为什么不遵行这个原则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一八
【原文】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质地,朴实,本质上东西。
(2)文:纹样,文采,外在的东西。
(3)野:粗野。
(4)史:本指宗庙掌管司仪的人员或是朝堂上掌管文书的人员,这里引申为“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两种事物密切相连,相互依赖、相互衬托的样子。古汉语常用叠字来表现基于单字意义而呈现出来的优美样子,比如“楚楚”、“田田”等。
【解读】
一个人既有内在的品质又有外在表现出风采,二者密切相关,又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内在品质很好,但是不注重与外在的表现,不够文雅,行为上就会显得原始、粗野;反之,如果忽视了内在品质的修养和提高,而只注重于表现的风度,则必然会表现的虚伪、浮夸。只有内在品质的提高了,外在的表现也文雅了,两者相得益彰,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译文】
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〇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1)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
(1)好:音hào,喜好。
【解读】
知之者只是理解、认同,是理论上的,并不一定付诸实践;而好之者因为喜好,会在允许的境况下付诸实践;但是乐之者,则是把它作为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会全身心地投入实践,并以此为快乐。也就是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是能够得以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而不懈地奋斗,有了这样的幸福和快乐,其他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才会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第六.一一章)。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一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1)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
(1)语:讲、说,告诉。这里含有“交流”意思。
【解读】
孔子的这句话省略了主体,默认主体为“高人”。不同人的学识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分层次的,低层次的人,至多可以与他交流比他所处层级搞高一个层级的东西,交流更高层次的东西,对交流双方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孔子这句话是提醒弟子要根据交流对象的层次选择交流的内容和方式。
【译文】
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东西;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东西。”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二
【原文】
樊迟问知(1)。子曰:“务民之义(2),敬鬼神而远之(3),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4),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通“智”,智慧、明智。
(2)务:致力于、从事于。务民之义:致力于提升民众的义,或者以 “以提升民众的义为要务”来理解,也就是以“提升民众的正义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为要务。
(3)远:疏远、远离,不去接近的意思。敬鬼神而远之:敬重鬼神但又要远离它。转折句所要表达的重点通常是其中的转折部分,即“远之”,这句话重点表达是:不要沉迷于鬼神,不要依赖于鬼神的庇佑,实际上就是减少对巫术的沉迷、对宗教的信仰。
减少鬼神对日常生活的干扰;换句话讲就是,生活要靠自己,。
(4)难:遭受苦难,引申为“付出”的意思,与后面的“获”相对应。
【解读】
(一)本章孔子对知和仁的见解不是针对为人方面讲的,而是针对如何为政的讲的。作为君子,为人的知和仁最终是会影响到自己的为政上的,而把知和仁应用到为政上才是真正的知和仁。其中,“务民之义”是直接把知用在为政上;“敬鬼神而远之”和“先难而后获”则是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来引领民众效仿,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最终要让民众做到“敬鬼神而远之”和“先难而后获”,是间接把知和仁用在为政上。
为什么“务民之义”算是知呢?为政者提高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是责无旁贷的责任,但是不注重社会道义、不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那么国家的发展就会失衡,社会就会陷入物质生活的腐化。所以重视民众正义感的提升,才是为政者知的体现。这与《大学》所讲的“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治国原则是一致的。
为什么“敬鬼神而远之”也是知呢?如果民众沉迷于鬼神、宗教等活动过重,人们的进取精神就会丧失、从事生产活动意愿就会降低,而为政者对待鬼神和宗教的态度会直接左右民众的态度。历史上,梁武帝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阿育王让印度改信佛教都是比较显著的例子。
为什么“先难而后获”就算是仁呢?有付出才能有收获,这是人世间最基本原则,让百姓体悟到这个道理,民众的心智才算是健全的,才能正确对待世间的事物。否则,民众形成了不劳而获的心理,就难以应对世间的起伏和坎坷,这就是对民众的不仁。近些年有些人向一些贫苦的人提供无偿的帮助和捐助,使得受助人养成了不劳而获的依赖心理,这实际上不是在帮人而是在害人,不是为善而是不仁。
(二)孔子认为“仁”和“知”是最为接近的两种素质,两者是相互裨益的:知是能够提升仁的,而仁也是需要知来支持的。在本章也可以看出两者在为政方面的关系,前面提到为政者的知,实际上也包含了对百姓的仁,而后面提到仁,也是考验了为政者的知,对于为政者而言,仁和知都是必备的基本品质。樊迟已经领悟了孔子的这种理念,所以在为政前就这个两个品质连续地向孔子请教。
“仁”和“知”的关系,孔子前面的第四.一章、第四.二章和下一章还有不同的表述。
【译文】
樊迟问怎么样才算明智。孔子说:“致力于提升民众的义,敬重鬼神但又要远离它,可以说是明智。”
又问怎么样才算是仁。孔子说:“仁人是先有付出然后才有收获,可以说是仁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三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辨析】
很多通常的注解认为“乐”的发音应该是“yào”,说是古音。“乐”的古音可能是“yào”,那么“水”“山”“寿”的古音又是什么呢?这些卷舌音都是有古音,而且与今音有明显的的不同,实际上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的古音都与现在普通话的发音是不同的,如果都按照古音去读,不知道该怎么读,也读下去。所以一般的字,如无特殊需要,依照现在的字义采用现在的发音就可以了。毕竟我们现在人之间交流要用现代的语言,又不是去和古人交流。“乐”的发音用“yào”就好。
【解读】
对于知和仁的关系,第四.一章、第四.二章和第六.二二章是在具体实践上的表述,算是术的层面;而本章则是从理论上做一个高度的概括,算是道的层面。孔子在本章中提到的“水”“山”“动”“静”“乐”“寿”所表达基本上不是字的本意,而是其隐含的象征意义。从修辞的角度讲,算是比喻手法。
如果拘泥于字本意就很难解释了,比如可以问:为什么是知者乐、仁者寿?难道知者就不能寿、仁者就不能乐?很多不仁、不知者不也是乐、寿了吗?那么这些字隐含的意义是什么呢?在前面的相关章节中,孔子只是说明了仁和知是紧密相关的并且是相互裨益的,但是二者之间的从属关系如何呢?这些字就是在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寿、静,山,表明了仁是根本的(寿)、不可动摇的(山)、不能变动的(静);而乐、动、水,则表明知是从属的(乐)、灵活的(水)、可以改变的(动)。用现在类似的一句话讲,叫做“山(仁)不转,水(知)转”;套用方法论的说法是:仁是目的,知是手段。这也与孔子的学术思想可以归结为仁是相一致的。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明智的人好动,仁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人长寿。”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四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1)鲁;鲁一变,至于道(2)。”
【注释】
(1)至于:达到。
(2)道:指政治主张、施政方针等,通常默认它是正确的。
【解读】
孔子要告诉弟子他所倡导的道的具体形态,但是现实社会已经没有样本,只能勉强找一个较为接近的样本,这就是鲁国。鲁国是周公之后,而孔子认同的道就是出自于周公,到春秋时也已经蜕变了不少,但总体还是继承了下来。而继承自姜太公的齐国,到了春秋时蜕变的更多,只能勉强接近鲁国现在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齐国变革一下,便能达到鲁国的样子;鲁国变革一下,便能符合大道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五
【原文】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觚:音gū,圈足,敞口,长身细腰,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的一种青铜器皿,用作盛酒,也用作礼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辨析与解读】
通常的解释认为“觚”的形状原本是有棱角的,后来为图省事制作时去掉了棱角,所以孔子会说已经不是原来的觚了。这种说法并无实据。从出土的商代实物看,有的觚有棱,有的不明显,有的则没有,棱主要是装饰的式样而已。实际上,孔子发出感叹,恰恰不会因为觚的外形发生变化,而是因为它有形无质、有名无实,在礼仪活动中不再具有原来的意义、不能发挥原有的作用。总体上,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礼制的衰落的感叹,至于具体情形,现在已不得而知,实际上也并不是重点。
【译文】
孔子说:“觚不是觚了!觚啊!觚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六
【原文】
宰我(1)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2)之也?”子曰:“何为其然(3)也?君子可逝(4)也,不可陷(5)也;可欺也,不可罔(6)也。”
【注释】
(1)宰我:与第三.二一章、第五.一〇章中的宰我为同一人,以言语、思辨为著,常能提出像本章这样不同的见解。
(2)从:跟随。
(3)何为其然:为何要这样。
(4)逝:往,去。
(5)陷:陷入,坠入。
(6)罔:蒙蔽。
【辨析】
很多解释认为“井有仁焉”中的“仁”后面有“者”,或者说是“仁”通“人”,这属于过度的解读。实际上,“仁”在此处就是本意。仁者追求仁,宰我在此处用“井有仁”来做比喻,问话本身就具有欺骗的味道,而孔子的回答也体现了君子不会被蒙蔽的境界。
【解读】
本章主旨就是最后的“可欺也,不可罔也。”,也就是说君子是会被欺骗,但是不会被蒙蔽。前面有很多章都讲过,仁和知是紧密关联的,仁者也是知者而不是糊涂蛋,会被一时欺骗,但是不可能被蒙蔽。前面讲的“井有仁”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把君子骗去井边,但是君子一到井边就清楚,就不会进一步的陷进去。
【译文】
宰我问道:“仁人,虽然告诉他说:‘井里有仁。’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让他前往,但不会陷入;可能被欺骗,却不可能被蒙蔽。”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七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1)矣夫!”
【注释】
(1)畔:通“叛”,违背,背离。
(2)矣夫:语气助词连用,加强感叹的语气。
【解读】
“博学于文”是理论上的提升,而“约之以礼”则是行为上进行规范。在常人看,君子是一个很难企及的境界;而从君子看,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境界。也就是说,君子是要不断地在理论和行为两方面进行修行的,是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的。
本章与第九.一一章中颜回所讲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内容接近,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致于背离(君子之道)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九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1),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2)哭,则不歌。
【注释】
(1)有丧者之侧:有丧事的人旁边,暗指孔子去参见吊唁。
(2)是:代词,此、这。是日,这一天。指“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这一天。
【辨析】
有一种解释是把这一章分成了两章,这样对于后句的“是日”无法解释。而且孔子的哭也是因为去吊唁而为的。
【解读】
孔子去参加吊唁是去表达对亡者的哀痛,慰问其家属,是发自内心的沉痛和伤感,没有心思吃饭和娱乐。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未曾吃饱过。
孔子在这一天哭泣过了,就不再唱歌。
【评析】
现今有些地方有些人,参加丧礼,不顾亡者丧礼的性质和家属的感受,大吃大喝,乃至欢歌笑语,把丧事当做喜事办。这个着实应该向孔子学习。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