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一六
【原文】
子谓子产(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2),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
(1)子产:公孙侨,字子产,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22年。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担任过郑国的正卿(宰相),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二十二年,有过许多改革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争不息的时候。郑国地位冲要,而周旋于这两大强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是古代中国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2)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此处采用了互文修辞方法,即“其行事于己、上也恭、敬”,意思是为自己、上级做事情恭敬、庄重。行己:为自己个人做事,实际上是为私的一面。事上:为上级做事,其中“事”可以解释为“侍奉”,实际上是指为公的一面。
【辨析】
对于“行己”通常的解释是“立身行事”,进而解释为“个人操行”,这么解释似乎也说的通,实则是想当然。首先,这四个方面都含有了一定“个人操行”方面的意思,尤其是前两个方面。其次,这种解释没有看到前两个方面所采用的互文修辞方面,如果看到“行”与“事”的相近、“己”与“上”的对应,把“行己”解释为“立身行事”,那么“事上”就没有对应的解释了。
【解读】
孔子培养弟子的目标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君子、成为优秀的为政者,而子产就是一位楷模。孔子认为子产在为私、为公两个方面行事一致、在养民、使民两个方面兼顾,值得效仿。君子最终是从政的,评价君子,最终还是要看在为国、为民方面的具体表现和贡献。
【译文】
孔子评论子产:“(他)有四个方面合于君子之道:他为自己个人行事庄严恭敬,他为君上做事敬重认真,他养护民众有恩惠,他役使民众合乎情义。”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一七
【原文】
子曰:“晏平仲(1)善与人交,久而敬之⑵。”
【注释】
(1)晏平仲:即晏子,晏氏名婴,字仲,齐国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死后谥号为“平”,故称“晏平仲”。晏婴为担任齐国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传世有《晏子春秋》,系战国时期后人根据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⑵之:代词,此处代晏婴。
【解读】
一般人之间的交往,开始时会保持一定敬重,但是随着亲密程度的增强,最开始的敬重之心会减弱,但是晏子却能让与他交往的人的敬重之心不断地增强,确实是不一般。何以如此?或许因为晏子为人不张扬外显,再加上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给人平淡无奇的感觉,但交往的时间越长,越能发现他的为人、能力等方面的卓越,因此越来越敬重他。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往,相交越久,别人越敬重他。”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一八
【原文】
子曰:“臧文仲(1)居蔡(2),山节藻梲(3),何如其知(4)也?”
【注释】
(1)臧文仲:鲁国的大夫,臧孙氏,名辰,字仲,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17年,谥号“文”。
(2)蔡:当时占卜使用龟壳,认为越大越灵,而蔡国(今河南上蔡、新蔡)出产的一种乌龟体型最大,就被选作卜卦使用,故而用“蔡”指代这种大龟龟壳。居:居所,房屋,这里名词动用。居蔡:安置蔡的房屋。
(3)节:柱上斗栱。山节:雕刻成山形的斗拱。梲:音zhuō,梁上短柱。藻:水草。藻梲:画有水草图案的短柱。山节藻梲:雕刻山形的斗栱和专饰有画有水草图案的短柱,以此来显示房子的等级高、豪华。
(4)知:通“智”,智慧。
【解读】
蔡是用来卜卦,而臧文仲把安置蔡德房屋建造得等价高、豪华,说明他异常重视卜卦的这件事情,而孔子并不认可占卜之类的事情,如第七.二〇章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和第一三.二二章的“不占而已矣”,所以孔子认为臧文仲这种行为不智,并借此表明了他对占卜的认识和态度。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安置“蔡”的房屋,有雕刻山形的斗栱和专饰有画有水草图案的短柱,这个人的智慧怎么这样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一九
【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1)子文(2)三(3)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4)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5),焉得仁?”
“崔子弒齐君(6),陈文子(7)有马十乘,弃而违(8)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
(1)令尹:楚国宰相的官职名称。
(2)子文:芈姓,斗氏,名谷于菟(音gǔ wū tú),字子文。根据《左传》,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其中相距二十八年。在这二十八年中可能有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国语•楚语下》有:“昔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也就可以证明。
(3)三:不一定是准数,实为多次的意思。
(4)已:停止,此处是“被罢免”意思。
(5)知:通“智”,智慧。
知:三仕,三已:多次担任官职,多次被罢免”的“三”不一定是实数,可能只是表示那事情的次数之多。⑶未知——和上文第五章“不知其仁”,第八章“不知也”的“不知”相同,不是真的“不知”,只是否定的另一方式,孔子停了一下,又说“焉得仁”,因此用破折号表示。
(6)崔子弒齐君:崔子:齐国的大夫崔杼(音zhù);齐君:齐庄公,名光。弑,古代在下的人杀掉在上的人叫做弑。崔子弑齐君:崔杼是齐国重臣,齐庄公崔杼府上议事尽然私通了他的妻子棠姜,崔杼得知后痛恨庄公淫乱其妻,便布局把齐庄公引诱庄自己府上取了其性命,具体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7)陈文子:齐国的大夫,名须无,谥号为“文”。《左传》没有记载他在崔子弑齐君后离开的事,却记载了他以后在齐国的行为很多,可能是一度离开,终于回到本国了。
(8)违:离开。
【辨析与解读】
通常的解释认为“知”是“知道”的意思,“未知”与第五.五章“不知其仁”、第五.八章“不知也”中的“不知”相同的意思,并不是真得不知道。这种解释还不够深入。首先,从孔子所用的句式上,如果只是单纯地表达“不知道”而不接宾语的话,通常会加上语气助词“也”;另一方面,“焉得”通常是要承接着前面话语的意思来做进一步的意思表达,如“枨也欲,焉得刚?”,如果前面的意思是“不知道”的话,含有终止的意味,再接“焉得”就有些唐突。其次,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两个人的行为也确实算不上是“知”。
孔子认为“知”与“仁”是最为相近的两个概念,并且认为两者是相互裨益的:智是能够提升仁的,而仁也会包含着真正的智慧,故而经常把两者连在一起谈论。如第四.一章的“择不处仁,焉得知?”(选择不与仁者相处,怎么算是智慧呢?)、第四.三章的“知者利仁”(有智慧的人会利于仁的提升)。所以,一个人如果缺少真正的智慧,是无法达到仁的,这就是孔子说的“未知,焉得仁”。
那么令尹子文和陈文子算不算是有智慧呢?以孔子的自身情况看,他在鲁国得不到信任后就不再出仕了。所以,孔子看来,令尹子文在第一次被罢免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楚国的形势,至多再出仕一次,实际他却是反反复复了多次终被罢免,只能算是忠,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有智慧。孔子讲的是“乱邦不入”。所以按照个原则来看,陈文子在崔子弑齐君后就应该对崔子这样的人有个清楚的认识后,至多再一次进入同类的国家,实际上他却是进进出出反复了多次,只能算上保持了清白,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有智慧。
【译文】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表现出高兴的脸色;三次被罢免,没有表现出怨恨的脸色。(每次免职交接时)一定把自己做令尹时政令公务全部告诉新接替的令尹。这个人怎么样?”孔子道:“忠啊。”子张说:“算不算的上仁呢?”孔子说:“智尚未算的上,怎么能算是仁呢?”
子张又问:“崔杼杀掉了齐庄公,陈文子有马十乘,舍弃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执政者)跟我们的大夫崔子一样。’又离开。又到了另一个一国,就又说:‘(这里的执政者)跟我们的大夫崔子一样。’于是又离开。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清白啊。”子张道:“算不算仁呢?”孔子说:“智尚未算的上,怎么能算是仁呢?”
在孔子看来,对于一个事物在经历了两次之后还不能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样是算不上真正的有智慧。下面的一章,就又是一个这样的实例。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二〇
【原文】
季文子(1)三思(2)而后行。子闻之,曰:“再(3),斯可矣。”
【注释】
(1)季文子:鲁国的大夫,季孙氏,名行父,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68年。历仕鲁国文公、宣公、成公、襄公诸代,谥号为“文”。
(2)三:不一定是准数,实为多次的意思。
(3)再:再次,第二次。
【解读】
孔子认为,对事情进行考虑有两遍就可以考虑清楚了,如果考虑了两遍还没有搞清楚,那么考虑的再多遍也是考虑不清楚的,这说明考虑的方式有问题,而不是次数多少的问题;更何况考虑本身还会形成时间成本,会耽误后面采取行动的时机。
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如此,认认真真,争取一遍就把事情做好,至多在重复一遍或者检查一遍,不这样要求,次数多了也很难做好而且还要增加时间成本,更严重的是会形成不好的习惯。
如果一个人做事情总是反反复复,那就算不上是有智慧,如本章的季文子,还有前一章的子文和陈文子。
【译文】
季文子要考虑三次后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二一
【原文】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2);邦无道,则愚(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1)宁武子:卫国的大夫,宁氏,名俞。谥号为“武”。
(2)知:通“智”,智慧。
(3)愚:愚笨,这里实为故作愚笨。
【解读】
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第八.一三章),具体到一个国家,有道时,就要积极参政,发挥自己的才智;无道时,就可以选择离开,如若无法离开或者隐居,像宁武子这样故作愚笨避免参政,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宁武子故作愚笨很是彻底,以致于常人赶不上,真可谓是大智若愚了。虽然只是陈述了事实,并没有直接做出具体的评价,但实际上,孔子还是非常赞同宁武子的这种做法的。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有道时,便有智慧;在国家无道时,便愚笨了。他那智慧可以赶得上;那愚笨就不能赶得上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二二
【原文】
子在陈(1)曰:“归与(2)!归与!吾党之小子(3)狂简(4),斐然成章(5),不知所以裁之(6)。”
【注释】
(1)陈:陈国。周武王灭殷以后,寻得舜的后代叫妫(音guī)满的封于陈。大约在现在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一带地方,都于宛丘,即今天的河南淮阳县。春秋末为楚所灭。
(2)与:通“欤”,语气助词。
(3)吾党:我的家乡、老家;五百家为一“党”,这里是泛指。小子:后生,这里是孔子的弟子。吾党之小子:指那些留在老家弟子,孔子周游列国时,一部分跟随他,还有一些没有跟随留在老家。
(4)狂:狂妄不羁,指心气高,志向远大。简:简单、粗野,指思想单纯。狂俭:狂妄不羁且又思想单纯。
(5)斐然:本义是五色错杂,这里引申为有文采的意思。斐然成章:即“成章斐然”,写成的文章文采飞扬。
(6)裁:翦裁、修剪,引申为教育、教导的意思。不知所以裁之:不知道怎样去教导他们,真正的意思是要下力气好好的教导他们。
【解读】
孔子五十五岁开始周游列国,六十八岁才回鲁国,其间,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就是六十岁左右,被迫离开卫国后到曹、宋、郑、陈等国。到陈国后,其弟子冉求被鲁国召回,这也再度激起了孔子回鲁培养弟子的意愿。但是这种想法只是孔子一时的想法,在离开陈国他还是周游楚、蔡等国,确实无望后才返回了鲁国。
【译文】
孔子在陈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那些弟子们狂妄不羁且又思想单纯,写成的文章文采飞扬,(我)不知道怎样去教导他们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二三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1)不念旧恶(2),怨是用(3)希(4)。”
【注释】
(1)伯夷、叔齐:商末附属国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君临死前欲将君位传于叔齐,但是孤竹君死了,兄弟互相让位,而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他们拦住车马劝阻未果。周朝统治天下后,他们以吃食周朝的粮食为可耻,逃到首阳山采薇为食,终饿死。详细事迹参见《史记•伯夷列传》。
(2)恶:嫌隙,仇恨。
(3)是用:因此,就。
(4)希:通“稀”,稀少。
【辨读】
通常的解释认为“怨是用希”的意思是“人们对伯夷、叔齐的怨恨就很少了”。这种解释有些一厢情愿。实际上,那些怨恨你的人并不会因为你不念他的旧恶,他就会有什么减少对你的怨恨。有没有怨恨,关键还要看自己的心里面想的是什么。如果对旧恨念念不忘,那么怨恨就会淤积不散;反之,放下那些旧恶,心中了然,怨气自然就会烟消云散;而且在第七.一四章中,孔子也讲到伯夷、叔齐二人心中无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孔子的学问是为己之学,为的是提升自身的品行和能力,而不是去取悦于他人。放下心中的仇恨,心胸才能宽广,才能把心思用在正事、要事上。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着过去的仇恨,(心中的)怨恨就很少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二四
【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3),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释】
(1)微生高:或为鲁国人,具体生平不可考。
(2)醯:音xī ,醋。
(3)焉:“于”、“之”的合意。
【辨析】
有些解释在注释“微生高”时,引用了《庄子》、《战国策》等书记载的“尾生高”守信的故事,但是不仅因“微”、“尾”同音尚不能充分证明二者为同一人。
【解读】
醋是很小的一点东西,自己没有,却要到邻居那里讨点再给人家,这是曲意迎合别人,当然算不得是直爽。直爽的人,直来直去,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会碍于面子,也不会曲意迎合他人。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讨点醋,(他自己没有,)却到邻居那里讨点醋给人家。”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二五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1)恭,左丘明(2)耻之(3),丘亦耻之。匿(4)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1)足:充足、十足。
(2)左丘明:鲁国的史官,历来相传为《左传》的作者,根据本章推测年龄要略长于孔子。又因为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说他是《国语》的作者。但经过多人的研究认为:其一,《国语》和《左传》的作者不是一人;其二,两书都不可能是和孔子同时甚或较早于孔子的左丘明所作。
(3)耻之:名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之为耻”,“认为它是耻辱”的意思。
(4)匿:隐藏。
【解读】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在孔子讲话中将左丘明放在自己的前面,并且与之保持一致,这种说话方式在论语中是比较独特的,从中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比较推崇左丘明,并以与左丘明有相同的行为而感到荣幸;二是孔子与左丘明是同时代的人,而且比左丘明年纪小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第一.三章中孔子讲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本章在“巧言令色”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足恭”,也就是在言语、表情和行为三个方面皆在取悦于人,孔子认为这样的表现已经是一种耻辱了。同样,把怨恨藏在心底表面上却是对人友善,如此取悦于人,孔子也认为是耻辱。总体来讲,孔子对于在表面文章上下功夫的行为方式是十分痛恶的。
【译文】
孔子说:“说话乖巧,表情动容,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孔丘也认为可耻的。把怨恨藏在心底表面上却是对人友善,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的,我也认为可耻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二六
【原文】
颜渊、季路(1)侍(2)。子曰:“盍(3)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4),与朋友共,敝(5)之而无憾(6)。”
颜渊曰:“愿无伐善(7),无施(8)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9)信之,少者怀之(10)。”
【注释】
(1)季路:即子路,因此时为子路为季氏做事,故称季路。
(2)侍:服侍、侍奉。论语中单用“侍”字,指孔子坐着,弟子站着;用“侍坐”,指孔子和弟子都坐着;用“侍侧”,指弟子侍奉孔子,或坐或立,未定。
(3)盍:音hé,何不。
(4)车马、衣轻裘:乘坐马车、穿着轻软的皮衣。“车”、“衣”,名词动用,“乘车”“穿衣”的意思。
(5)敝:破败、破旧。
(6)憾:怨恨,遗憾。
(7)伐:自夸,夸耀。
(8)施:表白。
(9)朋友:前面子路所讲“朋友”是确指;这里的“朋友”是泛指,指一般的人,句中实际上是指在老者和少者之外的中青年人,只不过为呼应后面的信任而用了这个词。“朋友”泛指,作为一种客气、亲近的称呼,一直沿用的到现在,比如有人向陌生人打招呼会称“朋友”;一些文学作品,为了拉近与受众的关系,也会用到,如“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之类的。
(10)安之、信之、怀之: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之安”、“使之信”、“使之怀”。
【解读】
总体来讲,颜渊、子路的志向是关于自己个人方面的;而孔子的志向则是着提高人民的生活的状态,这才是君子以天下为己任所应有的心胸。
具体而言,子路的志向是物质生活的提高,并且为人很仗义,愿意与别人共享。颜渊的志向是在个人修为方面,已经脱离的物质层面,但是这种修为也包含了为社会做贡献的内容(无施劳)。
孔子的志向则是在整个社会的发展。首先,他把整个社会人群划分为三个层面,即老年、少年和中青年人。其次,他要给与三个会层面各自最需要的事物:对于老年人,他们为社会辛劳多年,应该得到是安逸幸福的晚年;对于中青年人,他们要施展个人的抱负、为社会创造价值,这就需要得到信任,这样才会有信心和力量;对于少年,他们将来要为社会创造价值,现在需要是掌握本领和健康的成长,但是他们自身能力不够,这就需要整个社会给与关怀。也就是说,这三个层面和三种事物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对应不当,则产生不了效果乃至破坏性的效果,比如:如果中青年人安逸了,他们就可能不思进取,让少年安逸了,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再次,给与三个层面各自最需要的事物,构成了社会价值创造与利用的形成一个闭环:老年人的安逸生活和对青少年的培养,是中年人创造社会价值的利用,也为中青年人的社会创造提供了愿景;中青年的价值创造源自少年时期的学习与成长,也为少年树立的前进的方向;少年人的学习与成长利用了社会资源,也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了基础。这三个层面的呼应循环就使整个社会进入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虽然是短短三句话,却勾勒出的井然有序的社会发展态势,也展示了孔子宏伟的政治志向。
【译文】
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愿意有车马乘坐、有轻柔的皮衣穿,并且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会遗憾。”
颜渊说:“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问孔子)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年人生活安逸,使朋友得到信任,使少年人得到关怀。”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二七
【原文】
子曰:“已(1)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2)者也。”
【注释】
(1)已:算了,罢了。
(2)讼:责备,谴责。
【解读】
在第一.四章,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能够自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本章又更进了一步,要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自讼,这就很难得做到了。实际上,“自讼”这个词要比“自责”更为强烈,这个词之所以没有沿用到今天,也间接地反应了它确实是难以做到。当然,别人没有这样做,不代表孔子不能做到,没有这样的经历也是很难讲出这个概念的。
要提升自我,自省是很重要的途径,自省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后进行自讼则会让自己痛下决心并监督自己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是孔子重视“自讼”的意义所在。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自我谴责的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五.二八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1),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注释】
(1) 十:并不是确指。十室之邑:十户人家的地方,指很小的一个地方。
【解读】
十户人家的地方必定有像孔子一样忠信的人,这说明忠信这样品行是基本的学问,比较容易达到,但是要达到如同孔子一样的学问却并非易事。
【译文】
孔子说:“十户人家的地方,必定有像孔丘(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孔丘(我)的学问好罢了。”
【评析】
从第五.二五章到本章,孔子的话里都隐含着一定程度的自我肯定。有了自我肯定才能充满自信,自我肯定是自信的源泉。孔子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但是矢志不渝,除了年少时立下志向外,还有一点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又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肯定。坚定地朝着一目标,不断的进取,不断自我肯定,形成一个正反馈,才会我们勇往直前。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一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1)。”
【注解】
(1)南面:面朝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正位、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南而坐。在这里用来表示具备领导者才能,可以治理天下或是为政一方。
【解读】
孔子对冉雍的评价一直很高,尤以德行为主(第十一.三章),而本章又对他的为政能力做出了评价。就从政能力而言,“可使南面”已经接近顶级的评价了;而从具体实践经历而言,冉雍也确实做过季氏的家宰(第十三.三章),也算是名实相符。
【译文】
孔子说:“冉雍啊,可以让他面朝南(而坐)。”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
【原文】
仲弓(1)问子桑伯子(2)。子曰:“可也,简(3)。”仲弓曰:“居(4)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5)大(6)简乎?”子曰:“雍之言然(7)。”
【注释】
(1)仲弓:即冉雍,字仲弓。
(2)子桑伯子:生平没有确切的考证。
(3)简:简明扼要,果断利落,不拖拉,不繁琐。
(4)居:日常起居,指的是平常的生活。
(5)无乃:岂不是、难道不是。
(6)大:形容词,大的,实际上含有“最大”的意思。古汉语中,不用“最大”这样方式表示形容词的最高级,通常以单独“大”“高”来表示最高级的含义,如“大道”“大学”,就是“最大的道”“最大的学问”的意思,而在与其它词构成构成固定词汇时,则转化为“太”字,如“太阳”“太阴”“太虚”,就是“最大的阳”、“最大的阴”“最大的虚”。
(7)然:对,是这样的。
【辨析】
(一)对于“子桑伯子”,通常的注释会从一些文献中引用一些名字相近的人与事,但是无法确切证明是同一人,不足为凭。
(二)对于“大”,通常的注释是通“太”,这个解释是没有考虑这个字的词性。“大”是形容词,通假的“太”不是副词,而是 表示“大”这个形容词的最高级的一个固定词汇,也是一个形容词。
形容词的“太”和副词的“太”修饰“简”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前者是高度的肯定,后者则是否定。
【解读】
本章的重点是讨论“简”,问子桑伯子只是借以引出话题。简的反义词就是繁琐、迂回、不够直接,孔子认为,一个人做事如果简明扼要就很不错了。冉雍的认识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重要的是对百姓做事要简要,因为百姓不喜欢繁文缛节、不喜欢绕弯子;日常生活琐事多,而且各种事情掺杂在一起,没完没了,如果处理起来也能简明扼要,这才是真正的简要了。
【译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简明扼要。”仲弓说:“若日常起居很敬重而做事简要,以这样来对待百姓,不也是可以的吗?若日常起居很简要而做事简要,岂不是最大的简要吗?”孔子说:“冉雍的话对。”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三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3),未闻好学者也。”
【注解】
(1)迁:转移。迁怒: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指的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乱发火,或者受了甲的气,不敢对甲却拿乙来发泄怒气。
(2)贰过:同样的错误再犯一次。
(3)亡:通“无”,没有。
【解读】
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不迁怒于别人;能够及时吸取教训才能做到不贰过。做到这两点,已经是很高的学问了,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孔子说颜渊之后没有再听说过这样的人,孔子之后恐怕也很难有这样的人。孔子对颜渊的德行的评价确实是高。
【译文】
鲁哀公问:“你的弟子中,哪个学问好?”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学问好,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也)没听到过(这样)学问好的人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四
【原文】
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
请益(5)。曰:“与之庾(6)。”
冉子与之粟五秉(7)。
子曰:“赤之适(8)齐也,乘肥马(9),衣(10)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11)急不继(12)富。”
【注释】
(1)子华:公西氏,名赤,字子华,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孔子弟子。
(2)冉子:冉求。论语中,孔子弟子称“子”的不过曾参、有若、闵子骞和冉有几个人,此处的“冉子”当然就是冉有。
(3)粟:谷子,小米。古代常用主要的粮食作为俸禄、赏赐、薪酬等的交付物。
(4)釜:音fǔ,本义是一种小口大腹、有两耳的炊具,后来成为计量单位,合当时的六斗四升,约合今天的一斗二升八合。
(5)益:动词,增加。
(6)庾:音yǔ,本义是露天的谷仓,后来成为计量单位,合当时的二斗四升,约合今日的四升八合。
(7)秉:音bǐng,古代计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一斛合十斗,五秉则是八百斗(八十斛),约合今天的一百六十斗。
(8)适:往,去。
(9)乘:乘坐,乘车。
(10)衣:名词动用,穿衣。
(11)周:通“週”,周济,救济。
(12)继:添加,增加。
【解读】
冉求与公西华有同门之义,想借着公西华出使齐国之机为他的母亲多要点赡养费,在问询孔子并没有得到用意的情况下,仍然按照先前的想法进行。冉求的问询只是想为自己的行为寻到一个道义上的支撑。孔子可能也没有想到弟子会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但事已发生,只能以“周急而不继富”来训诫弟子。
“周急而不继富”,这种思想古已有之,这个道理孔子知道,冉求也应该知道,但是真得要做到却非易事,尤其是与各种情义缠在一起时。
【译文】
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有替他母亲向孔子请求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些。孔子说:“给她二斗四升。”
冉有却给了她小米八十斛。
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由肥马驾的车,穿着轻柔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的人,而不去(给富人)增加财富。’”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五
【原文】
原思(1)为之(2)宰,与之粟九百(3),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4)乎!”
【注释】
(1)原思:原宪,字子思。孔子弟子。
(2)之:代词,代孔子。
(3)九百;汉语表述时通常把最通用的度、量、衡的单位省略不说。具体应该是什么斗、斛,还是其它单位,现在无法确知。
(4)邻里乡党:都是古代地方单位的名称,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四字连用,指乡里乡亲。
【解读】
有劳必有得,这是最基本的社会道义;人富有了周济周围有所需要的人,也是一种社会道义。孔子要求原思接受俸禄,实际上在遵守并维护社会道义。
本章安排在前一章之后,实际上是对如何做到前一章所讲的“周急不继富”做补充说明。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六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犂牛(1)之子骍(2)且角(4);虽欲勿用,山川其(4)舍诸(5)?”
【注释】
(1)犂牛:犁田的牛,耕牛。
(2)骍:赤色。周朝以赤色为贵,所以祭祀的时候也用赤色的牲畜。
(3)角:意思是两角长得周正。这是古人用词的简略处。
(4) 其:通“岂”,难道。
(5) 诸:“之乎”两字的合音、合意字。
【解读】
古代供祭祀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祭祀所用的牛是有讲究的,需要长相端正、毛色纯正正的牛,而一般的牛通常会用来犁地而不会被用来祭祀的;但是耕牛所产之子如果够得上作牺牲的条件,山川之神一定会接受这种祭享。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仲弓的父亲是贱人,仲弓却是“可使南面”的人才,因此孔子说了这番话。孔子的意思是,像仲弓这样的人才,终会有用武之地,而不会因为他的出身而被埋没的,即所谓的“英雄不问出处”。
【译文】
孔子评论冉雍说:“耕牛的孩子长着赤色的毛、端正的角,虽然不想用(它来作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七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其余则日月(2)至(3)焉而已矣。”
【注释】
(1)三月:泛指较长的时间。
(2)日月:(短则)一天(长则)一月。泛指不长的时间的。其余的弟子有很多,情况不仅相同,一天到一月,时间不等。
(3)至:到达,这里引申为“做到”的意思。
【解读】
孔子一方面赞扬了颜回的德行高,可以长时间的做到仁,高出其他弟子许多,另一方面则是说明能够长时间、连续地做到仁并不容易。这有如现今所讲的: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事做一辈子好事。
【译文】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可以三个月不违背仁,其余的(弟子)则是(短则)一天(长则)一月做到仁罢了。”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