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五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1)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2)。”
【注释】
(1)衰:削弱、衰弱。
(2)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鲁国的始祖。传说周公是西周礼乐制度的制定者,并且辅佐周成王巩固、安定了天下,是孔子心目中最敬佩的古代圣贤之一。
【辨析】
通常的解释认为“衰”是“衰老”的意思,主要是指年龄或身体上衰老。这个解释有些想当然。确切地讲,这个“衰”更应该是指心志上的“衰弱”,与经历和认识有关系,与年龄和身体的关系不大。正是心志上的衰弱,才导致孔子好长时间没有梦见周公,
【解读】
周公不仅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孔子效仿的楷模,孔子的抱负就是像周公那样的施政于天下。这种抱负非常强烈,牢牢地占据孔子的心头,以至于经常在他进入梦乡时会和周公进行见面、交流。孔子感叹自己好长时间没有梦到周公,是一种惊醒,突然意识到自己实现理想的心志衰弱了,也是在反省乃至自责,并借此唤起自己的雄心。
【译文】
孔子说:“太厉害了啊!我(竟然这么)衰弱了啊!好久了啊!我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2),窃(3)比于我老彭(4)。”
【注释】
(1)述:讲述。讲述是讲述古人的东西。作:创作。创作是创作新的东西。
(2)信而好古:即“信古而好古”,相信并喜好古代的文化。
(3)窃:私下,私自。第一人称谦词。
(4)老彭:具体不可考。或是老子和彭祖两人,或是老彭一人,都没有真实凭据,只能是猜测。孔子在此提到此人,显然是把他作为这方面的楷模,但是他的具体为人如何,并不可知,也不是很影响对于孔子这句话的理解。
【解读】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对自己生平的一个重要总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实际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即因为相信并喜好古人的东西,所以才讲述古人的东西而不去创作新的东西。这些东西起源于尧舜,历经夏禹、商汤,在经过周公整理和发展后已经基本成型,主要是以仁义为体、礼乐为用的政治理念和为政模式。虽然这些东西不断地遭到了破坏,但是它们形成时机都是天下大治的时期,所以孔子相信如果重拾这些东西,天下仍会大治。
孔子整理和讲述古人的东西,肯定会有创造性的东西在里面,但是这些创造性并不是去突破古人的思想,更多的是对古人的东西进行甄别和筛选,并使之概念化、体系化,如:仁、义等概念,六经等文典、六艺等技能。
所以,孔子所倡导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不是无源之水,不是无本之木。孔子和他所倡导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是中国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然,也推动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孔子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
【译文】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把我与那老彭相比。”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四.二六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ò,多次、屡次,引申为“频繁”“密切”。
(2)斯:则、就,用于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解读】
子游说这番话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人与人之间也总会有所差异;而且,人总是会在乎和记住那些让自己头痛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容易的东西由于没有成为“痛点”则很容易忘记。
因此,两个人的关系再怎么亲密也会有不便的方面,两个人的关系再怎么好也会形成一些小的矛盾。紧密相处,时间久了,这些不便和小矛盾就会积累和放大,而那些便利和和谐则很容易忘记。对于过从甚密的人,作为君主,他的地位比较高,他就会看轻这样的下属,进而侮辱;作为朋友,双方的地位差不多,最好的方法就是疏远,眼不见心不烦。
【译文】
子游说:“侍奉君主过于频繁,会招致侮辱;朋友交往过于密切,反会被疏远。”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九
【原文】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2)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适中、适合,中规中矩,这里指思想和行为上本本分分,中规中规。庸:平常,这里是行为上平淡无奇。中庸:为人处事中规中矩、平常无奇,不越常规常理,但是却很成功。
【解读】
在第二〇.一章中尧在与舜交接工作时,就提到中庸这个德行,并要求舜按照中庸的方式去治理天下(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要做君子、把天下治理好,却要中规中矩、平常无奇,这就很难了,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正所谓“行平常之事,立不世之功”,所以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孔子认为中庸是君子的德行标准,对普通民众虽然没有一棒子打死,但也认为是很难做到的。
《中庸》中有与本章相近的话:“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可以对照理解;更多的中庸之道也可以参照《中庸》去理解。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德行,可算是至极了啊!已经很久有民众能拥有这种德行啦。”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三〇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1)于仁!必也圣乎!尧舜(2)其犹病(3)诸!夫(4)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事:做到,做成。
(2)尧舜:尧、舜两位上古的帝王,孔子心目中的圣人。
(3)病:担心,忧虑。
(4)夫: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5)立:立足、立身。孔子所讲的立身,不仅仅是具备一定能力,还要在品行上具备相当的修为,是自立。达:通达、达命。孔子所讲的达命,不是要扬名显赫,而是实现服务社会的理想,展现出生命的价值,是自达,即马斯洛所讲的“自我实现”。立人、达人:使动用法,即“使人立”、“使人达”。
(6)近:就近,指自己身边的事物。譬:比喻,比方。能近取譬:能够用就近的事物来做比喻,意思是对自己就近的事物非常关心、非常熟悉,能够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做起。
【解读】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仁最终是要体现在他对国家和和社会的治理上,与在个人身上表现出的仁相比,这才是真正的仁。更进一步讲,治下民众的生活水平才是评价德行的标准。让治下百姓的生活好了,这才是真正的仁,而且不仅是仁了,而是圣了。圣,是孔子认定君子的最高级的标准。
君子心怀天下,以天为己任,这是心胸和眼界;而在行为上,却要从自己就近的事物开始,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物做起,逐步地向外扩展。如果自己周围的人无法受益于己,治理天下就无法落到实处。人都是有已成长过程,治理天下通常也是从由基层的一个点一个面做起的,如果能把基层的这个点面做起、做好,那么能力和品行就得到了提升,治理的层级和范围也会扩大。如此便可以逐步扩展到整个天下。
【译文】
子贡说:“如果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又能救济众人,怎么样?可以称得上是仁了吗?”孔子说:“何止是仁!那一定是圣了!尧舜为此(也)感到为难啊!(作为)仁人,自己想要立身就会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达命就会帮助别人达命。能够就自己的人和事做起,(逐步扩展),可以说是做到仁的方法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二
【原文】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人(2)不倦,何有于我哉(3)?”
【注释】
(1)识:音zhì,通“志”,记住。
(2)诲:教诲,教导。孔子对弟子进行教育通常用 “诲”字。诲人:实为教育自己的弟子。
(3)何有:即“有何”,有什么。这里的反问表示对于前面讲述的三种行为不存在什么困难。
【解读】
前面“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说的是孔子是自己做学问,后面的“诲人不倦”讲的是孔子教育弟子。孔子从15岁开始做学问,在30岁时自己的学问基本建立起来后,就开始招收学生,从此,学与教两个方面成了孔子毕生的事业。孔子在这两个方面孜孜不断的追求,一方面集结并开创儒家思想了,另一方面开创私学广收门徒,两个方面的相辅相成,微观上成就了孔子,宏观上促进了儒家思想逐步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译文】
孔子说:“(把所见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做学问而不厌倦,教诲弟子而不疲倦,(这些方面)对我而言有什么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三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1),闻义不能徙(2),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1)讲:讲习,研习。
(2)徙:迁移。
【解读】
孔子在讲话中没有提到这“四不”主体,而通常在主体是讲话者本人时会做在言语中省略,也就是说孔子担忧的是自己。这种忧患意识,正是促使孔子不断地提高自己学问和修为。
【译文】
孔子说:“德行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懂了义却不能去践行;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四
【原文】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3),夭夭(4)如也。
【注释】
(1)燕居:闲居,平常在家里。燕子一般白天外出飞翔捕食,傍晚回巢休息。
(2)申:通“伸”,伸展,伸张。申申:舒展安详的样子。
(3)如也:如同……样子。
(4)夭:音yāo,屈,弯曲。夭夭:跪坐端端正正的样子。当时坐的正姿是跪坐。
【解读】
论语其它篇章有记录孔子出门在外的情景,本章记录孔子平常在家里的情况,如此便可以全面的反映出孔子的生活状态。
孔子闲居在家,如同常人一样心情放松肢体舒展,但是不同于常人的是,孔子并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坐卧有型、规规矩矩,可谓是:松而不散,闲而有致。由此可见,孔子并没有因为私下场合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是《大学》所讲的“慎独”。
弟子记录的孔子日常起居,就是以孔子为楷模,提醒自己要时时刻刻地进行自我修行。
【译文】
孔子在家闲居,舒展安详却又端端正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六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1)于德,依(2)于仁,游(3)于艺(4)。”
【注释】
(1)据:根据。
(2)依:依据,依照。
(3)游:游走,此处引申外出做事谋生。
(4)艺:技艺,主要是指孔子制定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技能。
【解读】
本章孔子讲述了道、德、仁、艺四个方面对于君子处世的意义,这四个方面并不是在一个层面,上起于思想层面下落脚于技术层面。首先是“道”,这是思想上的追求。孔子也讲过“志于学”,“道”就是“学”的核心,做学问的目的就是掌握“道”。其次是“德”与“仁”,此处基本算是互文的修辞方式,这是中间层面,是采取措施和行动的依据。最后是“艺”,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这四个方面,有“道”有“术”,涵盖全面。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据,用技艺来做具体的事物。”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二
【原文】
子之所慎:齐(1),战(2),疾(3)。
【注释】
(1)齐:通“斋”,斋戒,古代于祭祀、占卜、祈祷等重大活动之前,在衣食起居方面所做用于整洁身心的准备活动。
(2)战:战争。
(3)疾:疾病。
【解读】
孔子所慎重的这三个方面并不是指个人层面,而是国家、社会层面的。在当时社会而言祭祀与战争是一个国家最为重大的活动;而疾病则会发展成为整个社会问题。君子以天下为己任,所慎重的事必是家国天下事。
【译文】
孔子所慎重的事情:斋戒,战争,疾病。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〇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2)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4),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5),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1)藏:隐藏,引申“蛰伏”的意思。
(2)有是:有这种情况,引申为“能这样”的意思。
(3)三军:按周礼,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诸侯中的大国可以拥有三军,后来通指一个国家全部军队。行三军:率领三军,实指担任三军的统帅。类似的词语可参看第九.二六章的“三军可夺帅也”。
(4)暴虎:徒手搏虎。冯(píng)河:徒步过河。暴虎冯河:出自于《诗经•小雅•小旻》的“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意为做非常危险的事情。
(5)惧:害怕,引申为“谨慎”的意思,也就是“危机意识”。
【解读】
本章记录了孔子与颜回、子路之间的对话,通过赞扬颜回、教育子路表达了孔子的处世行事的两个原则。
其一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孔子一贯的原则:用我就干,不用则蛰伏;有道就出世,天下无道就隐居(第八.一三章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首先,为政要要符合自己所倡导的正道,不能背道而驰;其次,做事要被君主所信任,不会委曲求全。不会走曲线救国的道路,做事向来是不牵强、不勉强。
其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个也是孔子向来的主张:首先要谨慎对待所做的事情;其次是要善谋成事,反对勇武蛮干。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他呢,就干起来;不用他呢,就蛰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
子路说:“先生(若)率领三军,那么会让谁偕同呢?”
孔子说:“徒手搏虎、徒步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让他偕同的。一定(要找)面临任务时非常谨慎,善于谋略而能成事的人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一
【原文】
子曰:“富而⑴可求也,虽执鞭之士(2)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3)。”
【注释】
(1)而:用法同“如”,假设连词。
(2)执鞭之士:拿着皮鞭的下等差役。当时有两种人拿着皮鞭,一种是天子、诸侯、贵族出入时拿皮鞭使路人让道的人;一种是市场的守门人,手执皮鞭来维持秩序。
(3)从吾所好:遵从我所喜好的,意为:做我所爱好的事情。
【解读】
孔子对财富和获取财富的态度在第四.五章已经做了阐述:获取富贵是人的正常想法,但是必须按照正当的方法或获取(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对于君子而言,还有财富更重要的东西,如仁、义等,它们才是君子真正的追求。
本章的话只是孔子这种态度的另类表达。依此可以判断在“富”字前面应该是有文字缺失,也就是说,孔子所说的富贵是又带有某种前提条件的,符合这个前提条件才能去求财富。
【译文】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就是做一个拿鞭子的差役我也做。如果不可以求得,还是做我所爱好的事情。”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三
【原文】
子在齐闻《韶(1)》,三月(2)不知肉味(3),曰:“不图(4)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1)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
(2)三月:并非确指,意为几个月的时间。
(3)肉味:肉的味道,这里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用其中一个贵重事物来指代整个饮食。
(4)图:预料,料想。
【解读】
孔子重视乐,并不是把乐当做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把乐当做是一种价值传递和精神食粮。当孔子听到了所仰慕的舜的时代的《韶》乐,就像饱餐了一顿精神美食而抵得上长时间的物质上的饮食。至于《韶》所达到的境界,孔子认为是“尽美矣,又尽善也”(第三.二五章)。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三个月尝不出肉味,(感叹地)说:“想不到(虞舜时代)创作出的乐竟到了这种境界。”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八
【原文】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2)奚(3)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5)尔。”
【注释】
(1)叶公:芈姓,沈氏,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沈尹戌之子,楚国大夫,封地为叶邑(今河南叶县南叶邑镇),故被尊称为“叶公”,在楚国当时还算是一位贤者。《左传》定公、哀公之间有一些关于他的记载。他也是成语“叶公好龙”的主角。现在,叶公被认为是全球叶姓华人的始祖。
(2)女:通“汝”,你。
(3)奚:为什么。
(4)曰……云:说……类似的话、说……之类的话。
(5)尔:通“耳”,而已、罢了。
【辨析】
通常的解释认为“叶”的音为“shè”,说是古音,不知出处。叶公源于叶县、叶邑,部分叶姓又起源于叶公,但现今叶县、叶邑镇、叶姓中的“叶”的音皆为“yè”,shè”音已为无源之水。
实际上,汉语发音是一直在变化的,可以说古汉语中的每个字与现代汉语的发音都有很大的不同,现代人已经无法还原古汉语的发音了,所以在阅读古文时。除了极个别有特殊意义的字,其它的字按照现代汉语的发音就可以了。
【解读】
本章应该时孔子周游到楚国时发生的事。孔子出游列国就是要推销他自己和他本人的为政理念说,所以非常注重与当地人进行交流,而像叶公这样比较贤能的官员,又是主动地来询问,所以更要抓机会进行交流和展示。叶公与孔子应该有多次的交流,其他见第一三.一六章和一三.一八章。
当然,孔子对自己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也是为弟子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孔子年少立志,其后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奋斗,心无旁骛、孜孜以求,虽历经坎坷,但是不动摇,不放弃,人老心不老。一生都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而不懈地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快乐的,这样的生命是充实的。
【译文】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发愤时忘记吃饭,快乐地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衰老会要到来’之类的话而已。”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昨晚熄灯后,又想到了本章的解释,又在脑子了过了一遍。今起,把想到的内容补充进去,主要是【辨析】部分。

六.二
【原文】
仲弓(1)问子桑伯子(2)。子曰:“可也,简(3)。”仲弓曰:“居(4)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5)大(6)简乎?”子曰:“雍之言然(7)。”
【注释】
(1)仲弓:即冉雍,字仲弓。
(2)子桑伯子:生平没有确切的考证。
(3)简:简明扼要,果断利落,不拖拉,不繁琐。本章所有的“简”的意思一致。
(4)居:日常起居,指的是平常的生活。
(5)无乃:岂不是、难道不是。
(6)大:形容词,大的,实际上含有“最大”的意思。古汉语中,不用“最大”这样方式表示形容词的最高级,通常以单独“大”“高”来表示最高级的含义,如“大道”“大学”,就是“最大的道”“最大的学问”的意思,而在与其它词构成构成固定词汇时,则转化为“太”字,如“太阳”“太阴”“太虚”,就是“最大的阳”、“最大的阴”“最大的虚”。
(7)然:对,是这样的。
【辨析】
(一)对于“子桑伯子”,通常的注释会从一些文献中引用一些名字相近的人与事,但是无法确切证明是同一人,不足为凭。
(二)对于“大”,通常的注释是通“太”,这个解释是没有考虑这个字的词性。“大”是形容词,通假的“太”不是副词,而是 表示“大”这个形容词的最高级的一个固定词汇,也是一个形容词。
形容词的“太”和副词的“太”修饰“简”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前者是高度的肯定,后者则是否定。
(三)本章的讨论“简”,就是字义本身是不变的。也就是说, 冉雍所讲的“居简”、“行简”、“太简”中的“简”与最先孔子所讲“简”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简洁扼要”的意思。而通常的解释却把冉雍所讲的“居简”、“行简”、“太简”中的“简”分别解释“简要”、“粗糙”、“简单”三种不同的意思,不符合人们日常表达的常理。实际上,通常的解释是先否定“居简”,再对字义进行选择,属于“看人下菜碟儿”。实际上,孔子与冉雍二人是肯定“居简”的,认为能够“居简”、“行简”才是“大简”。他们肯定“居简”也并不是反对“居敬”,这二者是不同层面的标准,能够做到“居敬”也是很不错的。
【解读】
本章的重点是讨论“简”,问子桑伯子只是借以引出话题。简的反义词就是繁琐、迂回、不够直接,孔子认为,一个人做事如果简明扼要就很不错了。冉雍的认识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一方面,对百姓做事要简要,因为百姓不喜欢繁文缛节、不喜欢绕弯子,能做到这样就很不错了;另一方面,个人日常生活琐事多,而且各种事情掺杂在一起,没完没了,如果处理起来也能简要,也会提高效率;如果既能把个人日常事务处理很简要,又能把政务办理的很简要,那就是最顶级的简要了。
【译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简明扼要。”仲弓说:“若日常起居很敬重而做事简要,以这样来对待百姓,不也是可以的吗?若日常起居很简要而做事简要,岂不是最大的简要吗?”孔子说:“冉雍的话对。”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我的注解是对现在通行本进行注解,前提假设就是通行本上每个字都是正确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即使是出现无法进行有效注解的字词,可以质疑但只能存疑,更多的是应该承认自己的认知水平有限。这样做有这样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一:通行本是在两汉时期张禹、郑玄等人根据实料的基础上严格审定而成的。他们离论语成书的时间更近,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更多。这在客观上就注定我们无法比他们更具优势。其二,通行本中绝大部分被认为有误的字词只是因为注解者个人关注和领悟不同,围绕着每一个被认为有误的字词,都会出现多种见解。实际上,通行本上每个字词都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因为毕竟是做原始的材料就是记录,到西汉时已是几经抄录。其三,本书的目的就是对论语进行注释,而不是对于其进行勘误。要勘误可以单独行文。其四,比起通行本的整理者而言,本人的认知水平确实有限。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六
【原文】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1)加:增加。
(2)《易》:后世称《周易》,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主要是对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说明,作为占卜之用,实际上揭示的事物各种变化的具体规律。孔子在学习之后,有对它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完善,使之成为“六经”之首。
【解读】
孔子感叹自己时间不够,如果能多给他几年的时间,他能够提前到五十岁就学习《易》,就不会有大的过错。这个感叹是在学习完《易》取得收获后,感叹自己学晚了。这也从侧面说明《易》的价值重大。
那么为什么不更提前一些,四十岁或者三十岁呢?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第二.四章),天命相对易理而言,是更为宏观的层面,也是有效理解易理的基础。更进一步讲:懂得天命是理解易理的前提和基础;懂得了天命,再加上对易理的掌握,才能做起事情来才能不出现大的过错。
【译文】
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七
【原文】
子所雅言(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
(1)雅言:周朝制定的通行语言的名字,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
【解读】
孔子心系天下,自然会执行周王朝官方推行的事物;另一方面,孔子重视并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认为它们是记录和传播社会正统价值的核心载体。所以在它们需要进行口头表达时,孔子会用雅言,以体现对社会正统的维护。
【译文】
孔子有用雅言的时候,诵《诗》、读《书》,执行礼仪,都用雅言。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九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1)之者,好古,敏(2)以求之者也。”
【注释】
(1)知:知道,懂得。孔子所讲的“知”的内容并不是现在所说的知识,主要是知君子为人处事之道。
(2)敏:敏捷。孔子在用到 “敏”时,专指在行事上的迅速、快捷。
【解读】
在第一六.九章,孔子将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下矣。能够生而知之者很少,能够做到学而知之,就很不错,孔子就将自己定义为这一类人。而“好古,敏以求之”则是孔子自己的做学问的特点。古,是孔子学问的源头;敏,则是孔子评价君子的一个行为标准。好古、敏行,这两点在论语的其它篇章多有论述。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并且敏捷去求得的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二一
【原文】
子曰:“三人行(1),必有我(2)师焉:择其善者而从(3)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1)行:行动、做事。三人行:三个人相处共事。
(2)我:自己。这里是作为第一人称,泛指。
(3)从:跟从、随从,引申为学习。
【解读】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随处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老师,老师不仅用来学习他的优点,也可以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也就是说,能否找到老师,首先是要看是提升自己的学习态度,其次是能否发现优点和缺点。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相处共事,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就(对照)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
【辨析】
有很多解释是把“行”解释是“走路”,这种理解比较狭隘。实际上,一起走路是相处共事的一种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一起开会、参加活动,甚至一起吃顿饭,都可以相互认识、相互了解,进而发现相处者的优点与缺点。
【评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态度。但是我们做的往往却是与此相反:择其善者而毁(诋毁)之,其不善者而哂(音shěn,讥笑)之,以显得自己高高在上,处处比别人强。这样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缺乏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态度。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