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二二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
【注释】
(1)桓魋(音tuí):桓魋,宋国的司马向魋,因为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又叫桓魋。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离开曹国后来到宋国,桓魋得知后,帅兵来阻拦。其时,孔子正在大树下和弟子习礼。桓魋砍倒大树且想杀孔子,拔其树。孔子离开时,弟子催促他快走,于是就是说了这番话。
【解读】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神圣感,进而充满自信:上天赋予了自己德行,就是要让自己发挥能力来解救苍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非难,不过是对自己的磨砺,最终会都会化解。
孔子周游列国,经历各种困境、险境,不曾迷茫和畏缩,除本章外,在第九.五章也记录他困于匡时也自信讲出:“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上天使我身具这样的德行,那桓魋将把我怎样?”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二四
【原文】
子以四教:文(1),行(2),忠,信。
【注释】
(1)文:文化、文学,这里主要指应用文学方面的素养和写作能力。
(2)行:行事、做事,这里主要指做事的技巧和能力。
【解读】
虽然孔子要求弟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第一.六章),也列为四科之末,但是文字方面的能力是接受教育、提高素养的基础,同时也是自我表达和展现的工具,所以把这个方面排在最前面。这也是古今中外教育的共同点。然后就是传授做事的技巧和能力。“文”“行”这两个方面都是基础性和实用性的东西。然后再是为人做事忠心、与人交往有信这样很实用的品行。孔子教授的内容实用、有效,而且循序渐进。
【译文】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弟子):文学,做事,忠心,守信。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二三
【原文】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2)者,是丘也。”
【注释】
(1)二三子:孔子对自己弟子的称呼。
(2)与:和,同。无行而不与二三子:双重否定表肯定,即“行皆与二三子”,意思是“做事都是和你们在一起”。
【解读】
孔子开创私学,还没有发展后世的全日制学校那样,坐在课堂上把弟子集中在一起专门的讲授;而是把些弟子带在自己身边陪伴自己生活起居、处理各种事物,从中抽时间指点他们,算是言传身教。弟子们待在孔子身边,一边协助孔子做事,一边从中受教、领悟,甚至孔子在家闲居的情形都要记录下来(第七.四章),但是仍有一些事情感到迷惑不解,乃至怀疑孔子隐瞒了什么。孔子可能看出了弟子的这种心思,故而有本章这番话的。
有些亲眼所见的东西,即使当时人做出了解释,我们也不一定都能理解,况且当事人也不可能把自己想法和行为原原本本讲述出来。这是正常的事理。
【译文】
孔子说:“你们这些弟子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做事不是和你们在一起的,这才是我孔丘啊”
【辨析】
有一种通常的解释认为“与”是“展示、显示”的意思,这种解释是没有充分理解“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这句话的真正意思,为了解释这句话,而孤立地为“与”杜撰出了一个新的意思。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二五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1),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2)者,斯可矣。亡(3)而为(4)有,虚而为盈,约(5)而为泰(6),难乎有恒矣。”
【注释】
(1)善人:根据第一三.一一章记录的孔子引述的“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来判断“善人”应该是次于圣人、高于君子的一类为政者,但是论语中没有涉及到“善人”具体的代表人物,故而很难明确这一类人的具体特征。
(2)恒:恒心。有恒者:有恒心的人。有恒者应该是次于善人、高于普通人的一类人,但是论语中没有涉及到“有恒者”具体的代表人物,故对这一类人难以形象化的理解。
(3)亡:通“无”。与后面的“有”对应。
(4)为:当成,变成。
(5)约:制约、困住,引申为“困境”的意思。
(6)泰:安宁,安然。
【解读】
孔子信而好古(第七.一章),他认为古时有的圣人、善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已经没有了,但是君子、有恒者还是有的;不过要成为有恒者也并非易事。有恒者,有的是坚定的目标和对目标的不懈努力,而对于物质上要求很淡,能把无当做有、虚当做实,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泰然自若。能做到这样,确实很难。
从语法的角度讲,“约而为泰”是由“亡而为有,虚而为盈”递进而来,也是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概括。具体讲,“亡”和“虚”可以算是“约”的体现,而“有”和“盈”算是“泰”的表现。所以,“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可以简化为“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来理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不能见到了;能够见君子,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不能见到了,能够看见有恒心的人,就可以了。(把)无当做有,(把)虚看作充实,(身处)困境却能安然,做到有恒心太难了。”
【辨析】
通常的解释把最后一句解释为:本来没有,却装作有;本来空虚,却装作充实;本来穷困,却要装作豪华,(这样的人)是难以有恒心了,其中的“为”解释为通假于“伪”,“假装”的意思。这样的解释存在着两个问题。其一,如果“没有不装作有,空虚不装做充实,穷困不装做豪华”,就可以做到有恒了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些只是普通人的正常做法,而从孔子前面的话来看,有恒者的标准显然是高于普通人的。其二,论语全篇,“为”字出现次数太多,为什么只有此处的“为”要通假于“伪”?显然,这是根据自己解释的句意反过来更改的原文中字的含义,算是本末倒置,也不尊重原文。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二六
【原文】
子钓而不纲(1),弋(2)不射宿(3)。
【注释】
(1)纲:提网的总绳。这里名词动用,“提纲网鱼”的意思。
(2)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射猎,这样的箭在射出去后,用上面的绳子可以回收。
(3)宿:住宿、过夜。这里指归宿的鸟。
用它来横断水流,再用生丝系钓,着于纲上来取鱼,这也叫纲。“不纲”的“纲”是动词。
【解读】
如果说“弋不射宿”是想让鸟儿归宿团聚,是仁;那么。“钓而不纲”意为不一网打尽、不赶尽杀绝,不仅有仁更有知。本章记录了孔子的仁、知之举,也从侧面说明了仁与知是密切相关的两种品行。
【译文】
孔子钓鱼而提网网鱼,射猎时不射归宿的鸟。
【辨析】
通常的解释认为“纲”是在水面上横拉一条大绳子,上面系上一排鱼钩来钓鱼。其实,这种钓鱼的方式比较少见,也并非“纲”的本意;它比起撒网捕鱼的效果还是要差很多,也不是这句话的本意。这种解释有故作见多识广的感觉。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二七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1)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2)也。”
【注释】
(1)作:作业、行事,从事某种活动。类似于“行”的意思。
(2)次:其次,其后。
【解读】
孔子强调行动与做事,要求先做再说(第二.一三章所记录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但并不会为了行动而行动,而是要搞明白了以后再采取行动。而要搞明白、弄清楚,有两个途径:一是要“闻”,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精华;再是要自己去“见”,把观察到东西记下来,随着内容和时间的累积就会逐步明白其中的道理。
【译文】
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知道却要行事的人,我不这样。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观察,(把观察所得)记在心里,明白其中道理,就是其后的事情了。”
【辨析】
对“次”字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是对第一六.九章的“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的省略为“知之次也”。论语本身并一篇系统性的文章,而只是零散的记录,不同篇章之间没有并定的联系,以此处的四个字来指代“学而知之者,次也。”一句话,并无依据。另一种解释认为是“次序”的意思,却与本章的语义和常理不符合。按照这种解释,难道是要先去“闻”再去“见”?那么要“闻”到什么程度再去“见”?到了“见”的阶段就不需要再“闻”?实际上,孔子的意思是要求多闻多见,因为“闻”与“见”通常是同时进行,这也是常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六.二八
【原文】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夫子矢(2)之曰:“予(3)所否(4)者,天厌之(5)!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宋国的美女,卫灵公夫人,传说行为淫乱,名声不好。当时卫灵公年老昏庸,实际由南子把持着卫国的政治。孔子到卫国时,她召见孔子,孔子本不愿见,但因礼仪不得不见 。
(2)矢:正告。
(3)予:我。
(4)否:动词,否定。
(5)之:代词,代前面的“所否者”所指的事物。
【解读】
孔子自认为自己的德行是上天赋予的(第七.二二章之“天生德于予” ),自己的行为也是符合天意,而自己所否定的,都是上天所厌弃的。更进一步讲,孔子自认为自己是天顺应意的执行者,可能有人不理解或是误解,但是他无比的坚信自己。
至于“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具体什么情形记录不详,这不是重点,其起作用是为了引出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主体。
【译文】
孔子去和南子相见,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道:“我所否定的,上天(也)厌弃的!天上天也会延期!”
【辨析】
从语法的角度讲,“天厌之”中“之”指的是前面“予所否者”,也就是说,“予所否者”是“天厌”的宾语,可转化为“天厌予所否者”;具体到“否”和“厌”而言,两者是相同的意思表达。
通常有两者解释,都没有遵循上述的句式和意思表达。一种是认为“否”为“不是、不对”的意思,“予所否者,天厌之”的意思是“如果我做了什么不对的地方,上天会厌弃我”,造成“天厌之”中“之”无法指代前面“予所否者”中的“者”。另一种是认为“否”为“逆境”的意思,“予所否者,天厌之”的意思是“我所处的逆境,上天也会厌弃它”,这就造成了“否”所表达和“厌”所表达的语意形成了冲突,从大的方面而言,人身处的逆境正是上天的安排。
从字义、句式出发,是理解原文的基础。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四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1)为:音wèi,帮助,支持。
(2)卫君:指当时卫国的国君出公辄(音zhé)。辄是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太子蒯聩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逃在晋国。灵公死后,国人立辄为君。晋国的赵简子又把蒯聩送回,藉以侵略卫国。卫国抵御晋兵,自然也拒绝了蒯聩的回国。蒯聩和辄两父子争夺国君的位置,和伯夷、叔齐两兄弟的互相推让,终于都抛弃了君位相比,恰恰成一对照。下文子贡借伯夷、叔齐的事发问,就是试探孔子对出公辄的态度。孔子赞美伯夷、叔齐,自然就是不赞成出公辄了。
【解读】
(一)本章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孔子及弟子们之间的交流的委婉、含蓄、简洁。冉有想了解孔子的态度却不直接问孔子,而向子贡来寻求帮助。子贡也不直问孔子而是借问一个类似的历史事件来试探孔子的态度。孔子通过回复子贡的询问来表达自己主张、启发弟子,却也能言简意赅。
(二)本章对卫国当时的情况记录并不详细,重点是孔子所讲的“求仁而得仁”,它可与第七.二九章所讲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结合起来理解。孔子认为仁是最重要的品行,但它是源自于我们内在品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技术难度,关键是要有坚定的追求,要有“求”和“欲”;有了坚定的追求,即使江山也能舍弃,也会无怨无悔。
【译文】
冉有问道:“老师要支持卫君吗?”子贡回答说:“好,我去问问他。”
子贡进到孔子屋里,问道:“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子贡说:“(他们后来)怨悔吗?”孔子说:“(他们)求仁便得到了仁,又怨悔什么呢?”
子贡走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支持卫君。”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一五
【原文】
子曰:“饭(1)疏食(2)饮水(3),曲肱(4)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1)饭:食,吃。
(2)疏食:粗粮。古代以稻梁为细粮,以稷为粗粮。见程瑶田《通艺録•九谷考》。(乙)糙米。
(3)水:冷水。热水为“汤”。
(4)肱:音gōng,胳膊。
【解读】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与第六.一一章所记录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基本相近,可以参互理解。所谓乐在其中,并不是指的乐在衣食起居的简陋,而是因为沉寂在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上,即使物质生活简陋也能感到快乐。当然,追求富贵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富贵与道义比起来则不足为道了。()。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枕着蜷起的胳膊,其中也有着乐趣啊。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而取得的富和贵,对我而言就如同浮云一样。”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二九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1)?我(2)欲仁,斯(3)仁至矣。”
【注释】
(1)乎哉:语气助词,表疑问。
(2)我:在论语里有两种意思,一是专指说话者本人;二是作为第一人称,泛指。这里是第二种意思。
(3)斯:连词,于是。
【解读】
仁是发自于我们内心的一种品质,只要是真心想做到,就不是多难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仁很远吗?我想做到仁,于是仁就到了。”
【评析】
不仅是仁,其它很多事物也是这样,只要有追求,就会做到。追求是前提,有了强烈的追求,才会想办法、才会不断地去努力拼搏,最终才能实现。没有追求这个前提,后面就不会去想办法,就不会去客服各种困难。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天下,而不是其他诸侯国?各种说法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从最早期的君主开始,秦国就有了雄霸天下的企图,一代代传承下来,终于在秦始皇手里完成了统一。对此,孔子早有判断:
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
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更多内容见《史记•孔子世家》)
这是秦穆公的时候,而到了秦孝公时:
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更多内容见《资治通鉴》卷二)
而到了秦始皇时,则是再接再厉,终于完成了统一: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更多内容见贾谊《过秦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三四
【原文】
子疾病(1),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2)曰:‘祷尔于上下神祇(3)。’”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
(1)疾病——“疾病”连言,是重病。
(2)诔:音lěi,哀悼死者的文章,悼词。此处应作“讄(音lěi)”,即向以求鬼神祈祷保佑的文章。
(3)祇:音qí,地神。上下神祇:即“上神下祇”,天神和地神。
【解读】
人患病后,会本能地请求各路神仙保佑自己,有饥不择食的成分,也会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孔子也是常人,也会如此;但他同时也保持一份理性,用亲身的经历说明这种祈祷并不能医治病患,也反对弟子为自己进行祈祷,那样会助长社会上亲近鬼神的风气。对于鬼神,孔子的态度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敬鬼神而远之”(第六.二二章)。
【译文】
孔子病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说:“有的;《讄》上讲:‘替你向天神地祇祈祷。’”孔子说:“我早就祈祷过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三五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⑴,俭则固⑵。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
(1)孙:通“逊”,谦逊。
(2)固:鄙陋,固陋。
【注解】
两害相权取其轻,孔子认为预期奢华还不如保持节俭。
【译文】
孔子说:“奢华就不会谦逊,节俭就会固陋。与其不谦逊,宁可固陋。”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三六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注解】
(1)坦:平坦,坦率。荡荡:广阔。坦荡荡:心胸宽广坦然自若的样子。
(2)长:经常,总是。戚戚:忧愁悲戚局促。长戚戚:总是显现出忧愁悲戚、局促不安的样子。
【注解】
君子以天下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屑小的事情,自然会显露出心胸宽广坦然自若的样子。而小人由于私心重、看重个人利益,总是患得患失,故而显现出忧愁悲戚、局促不安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然,小人总是忧愁悲戚、局促不安。”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二八
【原文】
互乡(1)难与言,童子见,门人(2)惑。子曰:“与(3)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4)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5)其往也。”
【注释】
(1)互乡:地名,现在已不详其所在,这里用地名指代该地的人。
(2)门人:与记录者同门中人,泛指孔子的弟子。
(3)与:赞许,认同。
(4)唯:助词,用于句首,无实际意义。
(5)保:保证,担保。不保:不担保,引申为“不追究”“不过问”的意思。
【解读】
本章的记录充分体现了孔子灵活、积极、包容的为人态度。虽然这个地方人难与沟通,但是孔子不会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有人来还是要见的,这是灵活。看人要看人家的优点、长处,要看今后的发展,而不是苛刻求全,这体现出积极和包容的态度,这才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人品。相反,有的人自身有很多优点,能力也很强,但习惯以自己做尺度来要求别人,对人苛刻求全,这样的人实际上是缺乏仁,人品落了下处。
【译文】
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交谈,一个童子得到孔子的接见,有弟子疑惑。孔子说:“我们赞许他的进步,不认同他的退步,何必太过分?人家使自己洁净以求进步,边赞许他的洁净,不要追究他的过去。”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三七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解读】
温与厉、威与不猛、恭与安,三者皆是相对应的品行,难以两全,但是孔子却能兼得,实属不易,故而成为后世之楷模。
【译文】
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恭敬而安详。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三〇
【原文】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3)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4),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5),谓之吴孟子(6)。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1)陈:陈国。司败:陈国的官职名,掌管司法,相当于“司寇”。陈司败:陈国的司败,以此代人。
(2)昭公:即鲁昭公,姬姓,名裯(音chóu),襄公庶子,继襄公而为君,公元前541年至510年在为,“昭”是谥号。
(3)巫马期:巫马氏,名施,字子期,生于公元前521年,卒年不详。孔子弟子。
(4)党:偏私,偏袒。
(5)君:指鲁昭公。取:通“娶”。吴,指吴国,大约在今天淮水、泗水以南以及浙江的嘉兴、湖州等地。吴国的第一代君主是泰伯,其父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音dǎn)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周文王),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立吴。为同姓:鲁为周公的封地,周公为姬昌第四子。鲁、吴同宗,皆为姬姓。
(6)吴孟子: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所生长之国名加她的本姓。鲁娶于吴,这位夫人便应该称为吴姬。但“同姓不婚”是周朝的礼法,鲁君夫人的称号若是把“姬”字标明出来,便是很显明地表示出鲁君的违背了“同姓不婚”的礼制,故而改称为“吴孟子”。“孟”表明这位夫人是庶长女,“子”为尊称。
【解读】
鲁昭公娶吴孟子确实有违礼制,重视礼制的孔子自是明白。但是当他国之人问起本国的国君时,孔子却仍称其懂礼,即使被指出错误,他仍然要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遵守“为尊者讳”的礼制,更重要的是在国外要维护祖国的尊严。也就是说,在内部可以品评自家的事,但是在外人面前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此乃大义。这就如同现在常说的“母校就是自己每天吐槽它千万遍 却不允许别人诋毁半分的地方”。
【译文】
陈国的司败问道:“昭公懂不懂礼,孔子说:“懂礼。”
孔子走了出来,陈司败便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然后说:“我听说君子无所偏袒,难道孔子竟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吴和鲁是同姓,于是叫她做吴孟子。鲁君若是懂得礼,谁不懂得礼呢?”
巫马期把这话转告给孔子。孔子说:“孔丘我真幸运,假若有错误,人家一定给指出来。”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三一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1)之,而后和之。
【注解】
(1)反:反复,再一次。
【解读】
孔子唱歌,实际上属于六艺中的“乐”的一部分,与别人一起唱则属于“礼”。显然,孔子对于与别人一起唱歌是非常看重的,也是非常投入的。
【译文】
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唱和。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三二
【原文】
子曰:“文,莫(1)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2)。”
【注释】
(1)莫:大概、或许,表示揣测。类似的词如:莫非,莫不是。
(2)之:语气助词,起音节调节作用。
【解读】
孔子这话有一定的自谦成分,但是孔子对于成为君子的追求和努力却是表露无疑。
【译文】
孔子说:“文学,大概我和常人差不多。躬身力行做一个君子,那么我还没有做到。”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七.三三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3)不倦,则可谓云尔(4)已矣。”公西华曰:“正唯(5)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
(1)抑:但是、不过,表示语意上的转折。
(2)为之:指按照圣与仁的标准去践行。之:指代“圣和仁”。
(3)诲人:教育弟子。孔子设立私学教育弟子,目的是培养弟子成为君子,成为圣与仁。
(4)云尔:如此,这样。
(5)唯:仅,独。正唯:正是唯独这个,这个正是。
【解读】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与第七.二章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相同的意思的表达。本章可谓是孔子一生的概括。成为君子、成为仁者与圣人是孔子年少时就立下的志向,在这个志向的指引下,孔子终生在做两件事,一是自己践行已实现这个目标;二是照这个目标去培养学生。
【译文】
孔子说:“若是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只不过是按照圣和仁的要求去做而不厌倦,教诲别人总不疲劳,就是如此罢了。”公西华道:“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八.一
【原文】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3)让,民无得而称(4)焉。”
【注释】
(1)泰伯:亦作“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亶公有三子,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周文王)。据传说,亶公预见到昌的圣德,因此想打破惯例,把君位不传长子太伯,而传给幼子季历,从而传给昌。太伯为着实现他父亲的意愿,便偕同仲雍出走至勾吴(为吴国的始祖),终于把君位传给季历和昌。昌后来扩张国势,竟有天下的三分之二,到他儿子姬发(周武王),便灭了殷商,统一天下。
⑵三:三次,这里虚指,并非正好三次。
(3)天下:当亶公、泰伯之时,周仅是一个偏处一隅的小部落,谈不上“天下”。这“天下”是表明具有周部落的最高权利。
(4)称:称赞,称颂。
【解读】
本章讲的泰伯三让天下与第七.一四章提及伯夷、叔齐让天下的为同一类型的事件,在孔子看来遵行父亲的意愿的行为比掌管天下更为重要,这是孝,也是仁,这种德行即便普通民众也是高度认可的。
【译文】
孔子说:“泰伯,那可以说是德性极崇高了。把天下相让了三次,民众找不出词语来称颂他。”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