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八.一〇
【原文】
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2),疾之已甚(3),乱也。”
【注释】
(1)疾:厌恶,憎恨。
(2)人而不仁:不仁的人
(3)已甚:太甚,过分。
【解读】
勇敢、厌恶不仁都是不错的品行,但是,如果勇敢没有用对方、厌恶不仁过分了,也是会生出祸乱。也就是说,即使是优质的品行,如果用不到地方、掌握不好分寸,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君子的修行是需要在已有优质品行的基础,做更进一步的提高,而不是任由发展。
【译文】
孔子说:“非常勇敢却厌恶贫困,会生出祸乱。对于不仁的人,厌恶过分了,会惹出祸乱。”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八.一八
【原文】
子曰:“巍巍(1)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2)焉!”
【注释】
(1)巍巍:本指山体高大雄伟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人的崇高伟大如同雄伟的高山一样。
⑵与:参与,关连。和前面的“有”字像呼应,即“有而不与”,引申为“分享”、“享有”的意思。
【解读】
本章是孔子盛赞舜禹之伟大,其伟大之处就是“有而不与”,即他们掌管天下,目的是为治理天下,是以天下为己任,而不是去享受天下,不以有天下为乐。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伟大啊。舜和禹掌管天下,(是治理天下),而不是享受天下。”
【辨析】
对于“与”字,还有一种的解释是“参与治理”的意思,即“无为而治”,这种解释有些过度和孤立。首先,孔子前面的讲话并没有与“治理”方面有关的内容,讲话的主题是“天下”,关键字是“有”,解释“与”时就需要跟前面的“有”字联系起来,在“天下”这个主题中展开。其次,无为而治也是一种治理方式,而不是不去治理、不闻不问。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八.一九
【原文】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1)之。荡荡(2)乎,民无能名(3)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4)乎,其有文章(5)。”
【注释】
(1)则:效法,仿效。
(2)荡荡:广大,广博无边。
(3)名:名誉、名声,此处名词动用,“赞美”的意思。
(4)焕:光辉,辉煌。
(5)文章:文字篇章,应该是指《尚书•尧典》等记载与尧有关的文章。
【解读】
本章大部分内容是孔子对尧的赞美之词,在这些赞美之中也点明了尧取得功绩的原因就是“则天”,即效法于天。这也是孔子要求“知天命”的原因,“知天命”才能更好地治理天下。
【译文】
孔子说:“伟大啊,尧做为(这样)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为高大,只有尧能够效法天。(他的功德)真是广博啊!百姓已经无法赞美他。多么崇高啊,他成就的功业。多么辉煌啊,留有文章(记载他的事迹)。”
【辨析】
对于“文章”,通常解释为“礼仪制度”,有些过度解读和主观臆测。前面的“焕乎”是用来赞美尧的,并不是指什么具体的方面。实际上,论语中“文章”的含义与今天的基本相同。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〇.一七
【原文】
厩(1)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注释】
(1)厩:马棚。
【注解】
马厩发生了火灾,首先想到的是而不是马,这种本能反应,真实地体现了孔子的仁。所谓“不问马”,是记录者承担一种口语化表达,并不严谨,实际意思是“不是先过问马”。
【译文】
马棚失火。孔子退潮回来,问道:“伤到人了吗?”,不是(先)过问马。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二六
【原文】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注释】
(1)三军:按周礼,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诸侯中的大国可以拥有三军,后来通指一个国家全部军队。
(2)匹夫:平民,这里是一般的人。
【解读】
本章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志向如同主帅对于三军一样乃是一个人的主宰,但是人的志向比军队的主帅更为坚定,更加不可动摇。跟进一步,一个匹夫尚且如此,何况君子?这是孔子隐含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人不会被迫改变志向。”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二八
【原文】
子曰:“岁寒(1),然后知松柏之后雕(2)也。”
【注释】
(1)岁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2)雕:通“凋”,凋零、凋落。
【解读】
松柏四季常青,即使是严冬时节被冰雪覆盖也不会凋零,而孔子说松柏是最后凋零的,是口语化的表达,应该是他在讲话时并没有注重到这个细节,而把语意的重点放在岁寒上,强调的是松柏能经受得住严寒的考验;同样,听者也能领会其中的意思。
孔子使用的是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以松柏能够经受严寒的考验来比喻君子经受各种严酷的考验而意志不变,
【译文】
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然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也不)凋零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 四
【原文】
子绝四:毋(1)意(2),毋必(3),毋固(4),毋我(5)。
【注释】
(1)毋:同“勿”,不、绝不。
(2)意:通“臆”,推测、猜测。
(3)必:必定,绝对化。
(4)固:固执。
(5)我:自我,以我为是,唯我独是。
【解读】
这四样缺点是四种具体表现,核心可以归结为两个毛病:一是以自我为中心,即“我”,而“意”、“必”、“固” 三样缺点都透着这个毛病,是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表现;二是强势、固执己见,“固”是固执的自己,“必”是固执而逼迫他人、外物。有的人虽然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比较随和、不固执己见,也就不太会表现出“固”和“必”,但是思考和行动上还会“意”和“我”。
要根绝这四样缺点并非易事,本质上是需要具有“仁”和“知’两种德行。知者,知晓个人在世界的渺小和微弱,基本上能够摒除唯我独是的毛病。而仁者,宅心仁厚,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厚待自己和他人。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样缺点: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九
【原文】
子曰:“凤鸟(1)不至,河不出图(2),吾已矣夫!”
【注释】
(1)凤鸟:即凤凰。传说凤鸟分别在舜、周文王时出现过,凤鸟的出现昭示着圣主出现,天下太平。
(2)图:传说在上古时期,黄河浮出龙马,背有神秘的图形,后称之为“河图”,伏羲根据河图演化出八卦图。河图的出现,预示着圣人受天命而王。



【解读】
凤鸟、河图都是祥瑞,意味着有道明君的出现,现在它们不出现,意味着天下无道。按照孔子自己所讲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第八.一三章)的原则,这种情况下,孔子只能选择归隐。但是,一身才华的孔子如何能甘心归隐?一声“吾已矣夫!”的感叹,透着无奈,包含了阵阵凄凉。
【译文】
孔子说:“凤凰不飞来了,黄河也没出现八卦图,我(这一生)就要完了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一九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2),虽覆一篑(3),进,吾往(4)也。”
【注释】
(1)篑:音kuì,盛土的筐。
(2)平地:平整土地、填土平地,与前面的“为山”像对应。
(3)覆:翻转,倾覆。覆一篑:倒进一筐土,填了一筐土。
(4)往:本义为从当前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前去、前进。
【解读】
本章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方式,其中“平土”与“为山”对应,“未成一篑”与“虽覆一篑”对应,“止”与“往”对应。这是掌握本义的核心。
堆土为山,即使差一筐土也不能算成功,此时停下,则前功尽弃。地面不平,用土来填,即使只填了一筐土,地面也会比原来更平了。
本章孔子采用的是比喻修辞方式,以“为山”来诫勉弟子: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用“平地”来鼓励学生:只要努力向前,就会有进步。
【译文】
孔子说:“好比(垒土)成山,再有一筐土就完成了,却停了下来,这样我就是完全停止了。好比平地,虽然是倒下一筐土,也是前进了一步,这样我就是前进了”
【辨析】
对于“平地”,通常的解释都是“平地堆土成山”,这不符合字义,也不符合情理。首先,“平地”是与“为山”对应的,是土地有凹陷用土填平的意思。其次,“平地堆土成山”,就是“为山” 加上“平地”二字,就是画蛇添足。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八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1)也。有鄙夫(2)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3)焉。”
【注释】
(1)有知、无知:知道的多、知道的少。“有”、“无”,不是绝对意义上有、无,而是相对意义上的多、少。
(2)鄙夫:这里主要是知识而不是身份浅陋的人。
(3)叩:轻轻地、连续地击打。两端:指相对应的两端、两个方面。竭:副词,全部、穷尽。叩其两端而竭:这里用了暗喻的修辞方式,指从问题相对应的两个方面开始,一点一点地盘问,完全搞清楚了问题。
【解读】
本章孔子以自身的经历来说明获取知识的途径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在知识上差距并不太大,差距在获取知识的方法上;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即使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也能够搞清楚真相。孔子讲的这个方法就是从事物相对应的两个方面来为线索,逐步的深入,直到根本。
【译文】
孔子说:“我知道很多吗?知道的并不多啊。有一个知识浅陋的人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我就从那个问题相对应的两个方面开始,一点一点地盘问,完全搞清楚了整个问题。”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二九
【原文】
子曰:“知(1)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解】
(1)知:通“智”,智慧、睿智。
【解读】
不惑、不忧、不惧,分别是检验知、仁、勇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不惑、不忧、不惧的人不一定知、仁、勇;但是知、仁、勇必然会不惑、不忧、不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还比较好理解,那么“仁者”为什么会“不忧”?因为仁是发自于内心最善良的一种德行,仁者必是善者,而相由心生,善者的看到世界是美好的世界,即使遇到了困难,也相信会越来越好的,故而不会有什么担忧。
孔子这段话有一些互文的味道,实际是对君子品质的描述,也就是说,知、仁、勇为君子基本的德行。
【译文】
孔子说:“睿智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 二
【原文】
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2)?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1)达巷:地名,具体何地不得而知。党:古代的一级地方组织,五百家为一党。达巷党人:住在达巷的人。
(2)执:操持,执行。执御、执射:专事驾车,专事射箭做射手。
【解读】
达巷党人只是知道孔子表面上博学多才,并不知道孔子博学多才的正式用途。孔子则借用“执御”比喻,表达了自己的想做辅佐君主,驾驭天下的的愿望。可是孔子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驾驭天下的机会。
【译文】
住在达街的人说:“伟大啊,孔子!学问广博,却没有可以成名的专长。”孔子听了这话,对弟子们说:“我干什么呢?驾车呢?做射手呢?我驾车好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 三
【原文】
子曰:“麻冕(1),礼也;今也纯(2),俭(3),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4),泰(5))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1)麻冕:麻制的礼帽。
(2)纯:黑色的丝绸。
(3)俭:节俭。依照当时规定,要用二千四百根麻线做经线织成二尺二寸(约合现在一尺五寸)宽的麻布来做。麻质较粗,必须织得非常细密,这很费工。若用丝,丝质细,容易织成,因而省俭些。
(4)拜下:即拜于下,指臣子对君主的行礼,先在堂下行大拜之礼,然后上堂再叩拜一次。拜上:则是指直接上堂行拜见之礼,两步合成了一步,显得对于君主尊重不够。
(5)泰:骄纵,轻慢。
【解读】
本章显示了孔子对于礼的态度:对于行礼所用物品可以节俭,但是行礼的内心和展现的仪容必须是恭敬的、庄重的;这才是行礼的根本要求,即使与不符合潮流,也要坚定不移。
【译文】
孔子说:“用麻料来织礼帽,这是合于古礼的;现在用丝料,这样省俭些,我赞同众人的做法。(臣见君),堂下行拜见之礼,这是合于古礼的。现在(直接到了)堂上行拜见之礼,这就轻傲了。虽然违背众人的做法,我(仍然)遵从(古礼)在堂下行拜见之礼。”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含英 2020-02-19 22:13:35
九. 一
【原文】
子罕(1)言利,与(2)命、与仁。
【注释】
(1)罕:副词,罕见、很少。
(2)与:动词,赞同、肯定。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功利,肯定命运、肯定仁。
【辨析】
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认为,“与”是连词,“和”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到功利、命运、仁。首先这与事实不符,论语中“命”字出现了21次,“仁”字出现了109次,可以说“仁”字就挂在孔子嘴边。
另......
-----------------------------
【辨析】
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认为,“与”是连词,“和”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到功利、命运、仁。但是这与事实不符,论语中“命”字出现了20多次,“仁”字出现了100多次,可以说“仁”字就挂在孔子嘴边。
另外,从语法的角度讲,如果是连续表达相似内容时,为了陈述的连续性,则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措辞,如“子不语怪、力、乱、神。”(第七.二〇章)这样完全靠语气的停顿,或者如“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第九.一〇章)这样只在最后一个用连词“与”来连接。就本章而言,如果“命”“仁”与前面的“利”是连续下来的话,用“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这样的方式更合适,连续用两个“与”字语气就显得生硬、不连贯。
相反,转折句的表达重点是放在转折之后,会增加一些措辞来突出后面所要表达的内容,像本章的“与命、与仁”这样连续用两个“与”字,才能够突出转折后面的内容。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 五
【原文】
子畏于匡(1),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2)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3)不得与于斯文(4)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5)?”
【注释】
(1)畏:通“围”,围困。匡:地名,具体何地无法考证。子畏于匡:应该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经过匡地,被当地人围困了起来。
(2)兹:代词,此、这里,此处代孔子本人。
(3)后死者:晚于文王而死的人,即文王以后的人。
(4)与:参与。与于斯文:指知道、掌握这些文化。
(5)予:我。如予何:能我怎么样。
【解读】
身处险境,大部分人是惶惶于急切摆脱,理想、责任什么的早抛于身后,但是孔子不同,面对着匡人的围困,孔子却深感自己肩负着上天赋予的文化传承的使命,认为这些困难在上天所赋予的使命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对他是无可奈何的。孔子讲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肩负文化传承的责任,就是他感知的天命之一。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颠沛流离,正是这种使命感给予他信心和勇气,让他去战胜困难,摆脱险境;而这些坎坷经历反过来,又会强化他的使命感和勇气。勇者何以无惧,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坚定的信心,并能够以此自我激励,勇往无前。
天赋其命,天纵其才,孔子也是够自信的。
【译文】
孔子被围困于匡地,便道:“周文王死了以后,(他所创造的)文化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就不会让后人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要消灭这一文化,那么匡人将把我怎么样呢?”
【存疑】
对“畏”字,通常的解释为通“围”,但是这个通假没有旁证,在没有更好的解释前只得遵从了通常的解释,有待新的发现和解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 六
【原文】
太宰(1)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2)天纵之(3)将(4)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4)。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1)太宰:西周时开始设置,也叫“大冢宰”,为百官之首,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春秋各国也多设置太宰之官,职权不尽相同。文中的这位太宰具体是谁已经不得而知了。
(2)固:原来,本来。
(3)纵:放纵,放任,不加限制。天纵之:上天放纵之,即上天任其施展,对他不限制。
(4)将:将要。
(5)鄙:粗俗,低贱。鄙事:低下卑贱的事,这里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低下卑贱工作。
【解读】
本章孔子从自身经历的来说明君子上要心怀天下,下要能从事各种具体工作。舜发于畎亩之中,大禹治水,都从事过具体工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另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整个社会,这样才能把治理天下付诸于实处。
【译文】
太宰向子贡问道:“孔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有这样多技能呢?”子贡说:“这本来是上天任他施展成为圣人,又让他具有很多技能。”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便说:“太宰知道我吗?我小时候贫贱,所以掌握了许多鄙贱的技能。真正的君子很多吗?并不多啊。”
【辨析】
对于“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的解释,通常的解释都从前面延伸下来,认为是指的技能的多寡,实际上只是指君子本身。君子并不是要高高在上,君子也是要从事各种具体工作,关键还是要这些工作作为天下的工作来做。这样看来,君子并不是很多。
【评析】
上一章“天纵其才”,这一章又“天赋其命”,孔子这份自信也非常人所能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一五
【原文】
子曰:“吾自卫反鲁(1),然后乐正(2),《雅》、《颂》各得其所(3)。”
【注释】
(1)反:通“返”,返回。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卫国发生内乱,孔子从那里返回了鲁国,从而结束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
(2)正:订正、匡正。
(3) 《雅》、《颂》各得其所:——“雅”和“颂”一方面是《诗经》内容分类的类名,一方面也是乐曲分类的类名。篇章内容的分类,可以由今日的《诗经》考见;乐曲的分类,因为古乐早已失传,便无可考证了。孔子的正雅颂,究竟是正其篇章呢?还是正其乐曲呢?或者两者都正呢?《史记•孔子世家》和《汉书•礼乐志》则以为主要的是正其篇章,因为我们已经得不到别的材料,只得依从此说。孔子只“正乐”,调整《诗经》篇章的次序,太史公在孔子世家中因而说孔子曾把三千余篇的古诗删为三百余篇,是不可信的。
【解读】
孔子周游列国就是想向各国推销自己政治主张,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后所到各国或是动乱或是无道,辗转流离十四年,68岁时只得回归故里,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弟子身上。孔子整理、诗、书、礼、乐、春秋、易等六经,一方面是把它们作为教育弟子的教材,另一方面也是履行了传承文化传统的使命。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所讲的“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第九.五章),就是这种使命在身的表达。
从整句话的语气来看,孔子对于整理《乐》《诗》这一工作还是比较欣慰的,相信他也预见到了这是他的主要历史功绩之一。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了订正,《雅》《颂》才各自的得到了相应的归置。”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一三
【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1)而藏诸?求善贾(2)而沽(3)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释】
(1)韫:音yùn,蕴藏、包含。椟:音dú,木匣,木柜。
(2)贾:音gǔ,商人。善贾:好的商人,这里引申为识货的商人。
(3)沽:音gū,出售,卖出。
【解读】
美玉待价而沽是一种比喻,说明孔子及弟子就像美玉一样就有良好的品行,渴望能够得到贤明君主的赏识,以实现自己治理天下的抱负。这是孔子的志向也是他教育弟子的目标。但这种志向并不都能遂愿,两句“沽之哉”的重复,是孔子的急迫心情的自然流露。
【译文】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寻求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道:“卖掉吧!卖掉吧!我是在等待识货的商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三一
【原文】
“唐棣(1)之华(2),偏其反而(3)。岂不尔思(4)?室(5)是远而。”(6)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
(1)唐棣(音dì):又作“棠棣”,蔷薇科落叶乔木,有人考证为“扶栘(音yí)”,又有人考证为“郁李”,究竟是何种树木,并无确切证据。
(2)华:通“花”.
(3)偏:通“翩”,轻舞、飘动。反:通“翻”。偏其反而:形容唐棣花在空中翻转舞动的样子。
(4)尔:你。岂不尔思:此处为反问句宾语前置,即“岂不思尔”。
(5)室:名词动用,居住。
(6)“唐棣”四句:此诗并不在《诗经》中,是“逸诗”。前两句在诗中为“兴”的手法,借物言情,引出后面的两句,以表达相思之情,但究竟是男女相思还是兄弟相思不得而知。
【解读】
如果真的相思,万水千山也无法阻隔——孔子尽说大实话,孔子要表达更深的内涵是,有了真正的意愿,就不会再找什么借口。
【译文】
(有这样几句诗:)“唐棣的花儿,在翩翩舞摇摆。难道我不想念你?(你)住得太遥远了。”
孔子说:“不是真的思念啊,(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存疑】
文章与前一章的语言风格差异较大,合为一章不合适。但是引用几句诗在句首却没有出处,显得比较唐突,也造成整章语义的针对性也比较模糊,应该是有文字遗失。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九.一四
【原文】
子欲居九夷⑴。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1)夷:位于中原之东的蛮荒之地。九夷:中原之外的某处蛮荒之地,具体位置没有确切的证据。
(2)陋:简陋,这里指经济落后与荒蛮文化的。
【解读】
本章的内容体现了君子的追求与社会价值。君子更注重于精神上的追求而不在乎物质上享受,即使是生活在穷乡僻壤也不在意。但是,不论居住在哪里,在君子的带领和感化下,当地会逐步的实现富强和繁荣。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才是君子的价值所在。
【译文】
孔子想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落后,怎么能居住?,”孔子道:“君子居住在那里,还有什么落后呢?”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