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长篇青春 回忆 新写实小说 《青春边缘那些年》 连载

长篇青春 回忆 新写实小说 《青春边缘那些年》 连载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此时听筒换了声音和频率,节奏明显快了:

“小波呀,压力大了哈?头一胎就是儿子,你爸高兴呀。奶粉钱?一起奋斗哈,反正你爸挣的钱他自己花不了几个,我也没用他的多少,贴不贴你要看你孝不孝敬喽。再说,说不定秀荔的奶水足呢,还是母乳好。说起来,你小时候要是有奶粉吃就好了,当年我们来武汉做生意没几年就生了你,买不起奶粉,就用奶粉掺麦乳精兑加米汤喂你,你不现在也长得人高马大的?好,不说不说。二呀,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我们从医院回来正好碰到房东,我们跟房东谈好了,送咱孙子一份见面礼!对!你想买的房子,按你的意思还的价,谈好了!房东昨天晚上回家商量了,一早打来电话说同意了!”

“那是37万?不到5800一平,零头抹了?”

“是呀。说好的哈,首付我们想办法凑,还贷你们来。你爸手头的钱也不够,我是没什么钱的,这两年帮你哥带孩子,没什么收入。还得再借点,中介费、交税什么的你们能凑点不?房东是净得,啥都不管啦。”

“我们能出多少?章秀荔睡着了,我等下问问她,顶多万吧块吧,你知道我手头没什么钱,结婚收的礼金就那么一点儿,她从娘家带来压箱底的红包也只一万,我们出去旅游,她怀孕检查什么的,花了不少。买二手房听说都是房东净得,我们要上早半年买就好了,便宜三万呢。”

“唉,没长前眼睛啦。上半年金融危机,房价跌了,二手房也跟着跌,我们那时还想再攒一点,免得借钱压力大。那晓得这就几个月,房价涨得像开花的芝麻杆呀,攒钱哪跟得上房价呀。你上海陈伯伯说,网上经济学家都说温家宝四万亿全进楼市、股市了,只怕还要涨呢。”

“是呀妈,没长后眼睛,要是早几个月扯点债,可以买新房子呢,再卖了,能赚几万呢!”

“是哦,听说温州团又回武汉炒房了呢。房东也说,要不是他儿子年后出国留学,他还想再等等呢!你们结婚租这房子两年多了,付房租还不如还贷,才狠心要买。现在孙子也有了,有房子才算占稳了脚根。早两年你哥上海买房,我们也是凑了十万帮他一起首付,这个数现在正好给你,算是一碗水端平了。前几个月,上海房价跌的时候,你哥还想再买一套呢,我是想着他生的姑娘,你要是生了儿子呢,得先帮你一把,你爸攒的钱就没借他。不说了,我要去菜场买几只土鸡和鸡蛋,等下煨了鸡汤送来,秀荔睡醒了过早,你到街上端点什么,怕她没胃口,汤汤水水的可能好些,你把伢招呼好!我中午送汤来!”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哈哈,刚生了儿子又买了房子,双喜临门啦!看来我得跟章秀荔说下,对爸真得好点,还贷还得他做生意帮衬呢。我们自己兴许能攒点儿私房钱,过两年或许能买辆车呢?那就儿子、房子、车子都全了!
挂了电话,张小波窃喜。

但,孩子姓什么?叫什么呢?

张小波想好了好多个名字,就差姓张名飞字翼德了。

昨夜在产房外,他又想到了云逸、云飞等几个,不知哪一个名字更好。他想,不一定哪一个更好,万一不行抓阄定一个算了。但姓呢?姓张是肯定的,没啥好说的。但前几天,章秀荔在卧室里看电视,跟他说:“我是独生女,也不能超生,”——她不知道将来某一天她会为合法的生二胎再遭一回罪——她说接着说:“咱孩子姓名要是在姓张的后面把我娘家的姓也带上就太好了,叫张章什么吧?张章一郎或者张章伟?让我爸也高兴高兴?”

“张章一郎?也可以哈。”小波附和道。

“但是,我觉得,要是姓杨的和姓柳的结婚生孩子,名叫‘杨柳依依’,那真诗一样的,一郎什么的,咱们太学姜文了吧?我奶奶当年差点被小日本强奸,我是不会叫什么一郎的!”

他好像看哪本杂志上说姜文的孩子叫姜一郎什么的,他扯上了亲日仇日的民族大义,章秀荔就没好接着说什么。孩子起名,当爸还是要有发言权的,他想。

只是,我自己到底姓什么,这似乎还是个问题呀。

这是一个张小波从懂事起,就一直困扰他、让他自卑的问题。从他知道章秀荔怀孕后,忽然间就放大了,梗在他心里,但他不敢去问爸妈,他知道这个事问不得。

但,我到底是我一直喊爸的张志雄的孩子呢,还是那位张家的恩人、多次热心帮咱张家的马知元的孩子?

再或者,我爹是那个上海男人,是离婚多年至今未娶,事实上跟我妈一辈子纠缠不清的那个叫陈继良的人吗?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今天的更新到这里吧。

再怎样写,得想想。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将昨天的情节收尾,开启新篇章。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煤气灶上的瓦罐里已飘出土鸡汤独有的香味。

张志雄听从她的安排,出门去买红糖、尿不湿和医院送饭用的保温桶去了。红糖补血,适合产妇,尿不湿是小波后来打电话来要的,说护士说布尿片等回家再用,在医院大家都用尿不湿。医院里也有买的,但那个牌子的贵些,他只买了一包临时用。保温桶嘛,是有两三个隔层的那种,饭、菜、汤分开。这段时间少不了汤汤水水的,章秀荔得催奶,奶水足、营养好,得炖汤,喜头鱼、猪蹄什么的少不了。

章秀荔生孩子虽然顺产毕竟仍遭了一剪子,会阴处也受了一个小手术,挺不容易,尽力照顾好她母子俩吧,免得将来遭埋怨,这是当婆婆的本分。

虽然跟章秀荔日常不在一起过,但听说她还算是懂事,平常话不多,做家务也勤快,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算不错了。租的二室一厅现在买了,孩子生了,要人照顾,我得从张志雄那里搬上来住了。只是张志雄可怜,夫妻团聚没几天,又得一个人睡在城中村租住的一楼房里了。干脆叫他也上来一起住呢?大不了做生意的三轮车和卖不完的水果货都存在小区楼下的车棚里,夜间有人看着更安全呢,不像城中村,每夜为三轮车担心,上了拇指粗的铁链锁,又加一道螺纹钢做的夹锁,还是深怕被偷了。听说小偷都用的是大钢剪,还有的是液压剪呢。等下叫张志雄去楼下车棚打听打听,放三轮车和货过夜多少钱一个月。

叶秀枝坐等煨汤,一时不知干什么好,看到汤罐口上袅袅的蒸汽,她想起了多年前在老家的那些事儿,虽然有些事她不愿多想,更不愿对人提及。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袅袅的炊烟,从叶秀枝家厨房屋顶的烟囱口上飘起。

叶秀枝在教室里透过窗户,能看到自己房顶上的炊烟,说明她妈妈周家英已收工,回家了,开始弄晚饭了。再等一会儿其他的社员们也要陆续收工回家,这一会儿的时间大约半个多小时吧。

叶秀枝那时十八、九岁的样子,梳了油黑的两条粗辫子,皮肤白嫩,鹅蛋脸颊,加之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俏美,虽然穿着朴素,但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叶秀枝的妈妈周家英白天要跟社员们一起劳作,挣工分,但因为她家另两位都是老师,白天都在上课,放学后还要批改试卷、作业,所以就照顾她早一点收工,做些家务。队上对叶老师家一向照顾,虽然周家英每天的工分不能男青壮劳力最大工作量一样的算10分,但顶了女劳力的格,且安排的活儿都会轻或少一些。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当地人对女人的称呼有意思,对女子一概称之为“妇联的”,表明她们是有组织的,每个生产大队都配一名女干部专职做妇联主任,代表妇女的利益。却不知道几年后,妇联主任更多的工作是得罪人的“计生”,干“断子绝孙”的事儿,专门跟女人过不去。此外,当地人称呼结了婚的女人为张大寡儿、李二寡儿的,道理大概与给小孩子起带猫、狗的小名相同,要自贱一些,已称之为寡了就不会克夫了吧?是不是这个逻辑呢,叶秀枝也不太明白,跟妈讨论过,没个结果。妈的娘家离这里几十里,那里就不这样称呼。

叶校长家搬来湾里多年了,他们的孩子从小都是叶老师教大的,照理周家英就是师母。老师如父母,按礼逢年过节是要孝敬的,可大家都不富裕,队上照顾她一些是应当的。当然,周家英也是懂事的,对村上各位一向客客气气,绝不飞扬跋扈,有非分或过分行为。

按当地人的话说,叶校长家是书香门第,家教好!

叶秀枝没有手表,那时的农村生活节奏慢,不太需要精确的时间,学校上课、放学,以她爸爸敲那口大铁钟为准。这钟声亮而悠远,声振远方,在山谷里传播近七八里地也有人听到回声,是远近的报时器。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才上班几个月,自己那点儿微薄的收入大部分都给了她妈,说是要给她攒嫁妆呢。当时的许多农村女子,手表是想像中未来嫁妆的一部分,何况到时男方家也会出些礼金一起置办嫁妆的,现在她暂时不必买。在那时,手表已是显示身份的象征物之一,人们说某人戴手表,用的形容词是“手表瑟瑟的”,与现在“得瑟”同义。

那年月,城市的嫁妆“三转一响”已是很有面子的了。三转是指手表或钟、缝纫机、自行车,一响则是收音机,约十年后则改为录音机,能够播放卡带的那种。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叶秀枝知道,全大队只有爸爸和大队张书记两人日常戴手表。她爸戴的是上海牌的,走时可准了,隔几天与收音机对一下,一般一周慢了不到两分钟。上海是伟大首都之外最大的城市,上海的东西就是好、就是精致,这在当时是公认的。

叶秀枝家里的收音机也是上海产的,电池是那种大一号的,一换就是一对,但一对用不了十天,废钱不说,上趟街买也不容易,因而叶家的收音机也不时常开。收音机偶尔播放的歌曲和样板戏算是喜闻乐听了,但那些歌和经典唱段翻来覆去就那么多,有许多叶秀枝已滚瓜烂熟了。

那年月,广大农村流行的嫁妆还是所谓“小三圆”,这都是圆口的,是指一对开水瓶;一组木制的盆和桶。盆包括洗头脸、洗脚和女人私用的几种,桶则包括挑水的桶和嫁来新姑娘的用在卧室起夜用的马桶。至于八铺八盖、几身新衣裳,则是改革开放后好几年后的事。

通讯靠吼,交通靠走,治安靠狗,别说这是75年,即便再过一二十代,在中国山区里,大多仍然这样。鄂北大别山偏僻的深山老区里,更是如此。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还在是正月间,学校两天前才开学,天仍然黑的早。

进学校几个月来,每到家里屋顶的烟囱炊烟飘起的时候,叶秀枝就会把下午的第二节课尽快讲完,下一节课就是全校的孩子一起高唱革命歌曲……这就是音乐课了……叶校长是支持这种音乐课的,因为他自己唱不来。

用歌声欢迎父母们收工回家,之后就放学了。

放学后,乘太阳还没落山,孩子们好写完作业,复习一下功课。

对老师来说,布置家庭作业是两难。不布置吧,家长们会提意见,“怎么不布置作业呢?细伢们一放学就玩疯了,不知道农民要种地、学生伢要学习呢!”

但布置了,又怕孩子们放学后玩儿忘了,到晚上又要点灯,费钱耗油不说,还伤眼。

农村没电,入夜后黑灯瞎火的。李家畈家家户户点上电灯,有电视看,大约是20年后的事儿了。

家庭条件好的点煤油灯,会稍许亮一些,照的范围会大一尺圈儿。许多家庭点的菜油灯,这油是自家产的,灯火如豆,书本就摆在灯盏旁边,上面的字也不容易看的清。孩子们得坐上高板凳,乌龟似的伸着头凑到灯下。

居家过日子,蜡烛其实是很少用的,太费钱,只在死了人(当地叫“老了人”)时按当地葬俗才会点红蜡,所谓香、蜡了,白蜡烛在农村很少有人用。

夜晚的油灯旁,借着亮光,妈妈们往往在纳鞋底或缝衣服。做鞋、织布,甚至裁缝全家的衣服、被套,样样都是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自己来。所谓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书上说的真对,对此叶秀枝深有感触,她娘就是这样,而且教导过她鞋底纳的好,图案美、针脚漂亮,女红棒,才是好媳妇。
那时会裁缝的,是农村饿不死的手艺人,家有缝纫机就是荣耀。叶秀枝的一个姑妈就是远近闻名的裁缝匠,小日子过的算滋润,秀枝的妈差一点让她中学毕业后去学了裁缝。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故事回到文革结束前的年代,那是父辈们记忆中的事了。不知读者诸君可否会有兴趣了解呢?

岁岁年年花相似,然后岁岁人不同。

无论如何,他们的故事延续成我们,而我们的故事延续下,才有90代,甚至千禧一代走上舞台。不都是人性的故事么?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长篇连载,就是作呀,一日不作,寝食难安!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叶秀枝芳华正茂时,农村挣俩个钱儿很不容易,全指望鸡屁股。
一个青壮劳力辛苦一天挣10工分,才值两三角钱。除了工分,那个年代也不让搞副业做创收。喂几只鸡也不容易,鸡要长的好并非只靠吃菜叶、走地散步的,家家户户都有鸡,高蛋白的肥美虫子其实极少的,终归还是要在每天晚上鸡上笼前撒几把粮食喂饱一餐才行。否则它们跟人一样,肚里没粮心中发慌,怎么指望母鸡能多生蛋呢?但那时人吃的口粮都有限,养鸡的主人们一年到头天天吃饱饭的日子也不多啊。尤其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常常要到队里借粮才能渡饥荒。

叶秀枝没想明白,日子过的那么紧巴,为什么却要讲究越穷越光荣?听说哪家的鸡养多了、自留土的菜种得多种得好了,也都算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要割呢!听妈说,自己家在湾里人看来,也是有资本主义的尾巴要割的呢,只因叶校长受人尊敬,身份不一般,湾子里的村民才对我们家格外看待。

叶秀枝站在教室门口,看到最后一个孩子穿着厚棉袄和棉裤,一蹦一跳地出了校门,有些怅然若失。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今天可是我生日呀,正月二十三,开学后的第三天。好在,她知道妈是记得的。

妈早上特意为我下了面条,还煮了一枚全蛋和几片腊肉、波菜。妈这是给我做寿呢。只是她不说,我也故意不说罢了。

此地当年,一年中除了夏季麦子收获后的一个月左右的时光吃些面食外,大多数日子的一日三餐都是米饭。吃面条的日子有限,纸包的筒子面条要花钱买,在当地也算是稀罕物。女人生孩子做月子的时候,娘家会当礼品送几筒面条,随面条一起的还有“果子”……油条,以及鸡蛋、老母鸡等。一家人家买面条,是过年、办喜庆事的时候待客用。叶秀枝家过年前买了两包,就是备着来客用的。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农村待客物资缺乏,但讲礼数,如果客人在饭点儿之后来又执意不肯留下吃下一餐的饭,又是比较贵重的客人,稍有家境的主妇一般会煮几个鸡蛋,放一勺红糖,再放一点炒米泡……炒米泡是过年才会有的,平常日子不会炒……这是两餐之间的甜点了,本地谓之过中或过夜;即中饭、晚饭之前先吃一点儿垫垫肚子,过而已,不当真。

如果来宾不吃甜的,则在煮蛋时会下些面条,做成咸味的。当然,像叶家这般有条件,真煮几枚蛋、切几片腊肉,放青菜下面条待客的,并不多见。

从煮鸡蛋上,叶秀枝想起另一件事儿,是一个学生讲的。某学生家一次来了客,他妈就煮了几个蛋给客人吃,弟弟在厨房说也要,妈就说等一下,照理客人不会吃完的,会留下一两个或两三个蛋,他知道主人家里有小孩,会留给小孩吃的。不知道那天那客人是饿了还是怎的,将那碗里的蛋都吃了,糖水也喝得干干净净。妈将客人的碗收回来后,弟弟一瞧急了,哭闹起来:“你说客人会留给我两个蛋的,一个都没有呀,一个没留呀。我要蛋!我要糖水!”可以想见客人在外面听到的尴尬,慌忙辞别的神情。

像当地许多妇女一样,叶秀枝的妈讲究孩子要贱养,看贱点好养活,甚至给大儿子叶秀材起的小名叫“狗子”……这个小名一般在家里叫,一直叫到他长大当了兵;在外人面前,就“秀材秀材”的叫他学名,听的人往往“材”、“才”不分,多数人真以为他叫秀才呢。一次哥不知怎么不高兴竟顶了嘴,“什么破秀才,你干脆叫我郎中!不知道现在破四旧嘛!”而叶秀枝的爹叶校长也有趣,在家常跟秀枝的妈妈开玩笑,叫她“狗妈”,尤其是秀枝娘做了些小错事时,她爸会加重语气“狗妈!”,以示不满和批评。这时,秀枝娘也习惯了,并不生气。当然,这些是外人不知道的。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在农村妇女看来,贱养不说,小孩过生日也要静悄悄的,除了过十岁(其实是九岁虚岁)时要办酒宴,或者老了做六十、七十大寿,其它的都叫“散生”,不必兴师动众,免得提醒阎王爷或者无常先生记住了孩子的年龄反而不是好事。

过生日煮了蛋吃,圆圆的吃了滚过去,阎王爷前蒙混过关了事。因此过生日吃一个煮鸡蛋就是当地的习俗之一。可怜的是,那年月许多人过生日也未必舍得煮一个鸡蛋吃。

叶秀枝正思维飘渺,忽然想起一件正事来,就对着学校的最顶角边的办公室大声喊道:

“爸,等下你锁门哈,钥匙在我桌子上,我早点回去。”

办公室里她爸叶家栋正低头在批改作业,大声应道:“好,你先回去帮妈做饭吧!我等一下。不知道继良今天能不能回得来?回了我就带他到咱们家吃饭吧。”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她爸曾和她念叨过陈继良往返上海家的行程不易,因此跟队上协商,让陈继良放了寒假后就回家,过了春节则在开学后晚 一两天再上班。学生伢正月二十报到,二十一正式上课,他则二十二、二十三来都行。

只是,叶秀枝对这趟行程的不容易不太有概念。她没出过远门,最远只去过城关,还是当天来回的,没在外住过宾馆,也没在码头、车站混过一夜。

叶国栋说,陈继良要先搭上海往返武汉之间的轮船,回家的话顺流而下,得一个星期;从上海来武汉的话,是逆流而上,一般十天左右算顺的。所以他正月二十开学就上班的话,得提前到正月初八就要出门。到武汉后,再坐到县城的班车,一天两趟,到城关再转坐城关至镇上的班车。城关的两个车站还不在一起,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北。武汉到城关的班车一天两班,到县城的时间分别是下午两点和五点左右。如果两点能到县城,转了班车就两个小时到镇上,再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能回到学校。如果在城关误了回镇的最后一班车,就只能在县城多呆一夜,许多人是在车站里坐一夜,搭第二天的早班车到镇上,第二天中午前回来。

不知道陈继良年后哪天出的门,现在到哪儿了,甚至不知道他今天是否会回来。叶秀枝知道,对于这个小山村,陈继良虽然适应了,但与上海相比仍是天渊之别。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叶秀枝没见过上海、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但多次听陈继良说起,也问过许多细节,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心生向往和羡慕。

她爹叶国栋不是李家畈土生土长的人,早些年镇上决定建先锋大队方圆二三十里地唯一的小学后,将他从另一个乡镇上小学的教导处主任和骨干教师调到了这个小学当了校长,提了级。先锋小校建成开学约一年后,他才举家迁了过来,在学校旁边做了房子。好在农村几十里范围内也往往寻得到沾亲带故的人,大家的生活习俗也差异不大,因此也过得习惯。

叶国栋是解放前的高中生,作为乡村老师,他的文化和教学水平都十分称职。都说那年头高中生的文化比后来许多大学生的水平还高呢。尤其是他一手毛笔字写的漂亮,过年或哪家娶亲、老(死)了人要写对子,这一带的人都会先想着请他写。加之他随和,有求必应,所以他家常备了红黄白三色纸,红的写喜事,黄白色纸写的是丧事。
写之前,他会简短问几句、聊聊天才动笔。写好了,求字的人往往给他一包卷烟……往往是几分钱一包的“农乐”。要知当地的农民都是抽水烟袋或烟杆的,烟叶自家种和切,能买了整包的卷烟给你就很讲面子了。在农村,日常能抽卷烟的人,都是有来头的。

叶秀枝记得,也有极少的出手更大方的人,会提一包红糖或一瓶酒来……那时走亲戚,往往也就只用红纸包成三角尖的一斤一包的红糖,或瓶装的牌子酒,所谓牌子酒是指贴了商标的正规大酒厂的酒,不是五粮液等名牌。拿红糖和酒来的,有的是亲友,亲友本就要上门来请叶家参加酒宴的,又要烦请叶校长写对子,就提点像样的礼物来。而不论是否亲友,对提了糖、酒的人,叶校长就会更客气,连说“这怎么好意思,应该帮忙”之类,对联就写得更长、更宽,字和内容也多动一番脑筋。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不多说,直接更新吧。

几十年前的农村故事,不知今天城市中人会有多少共鸣?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不管对方是谁,叶校长都按礼数讲客气,对方则会执意将礼品放在堂屋正中靠墙的神龛柜上,说:“要您家费力动脑筋写,还要您家的纸墨,应该的,应该的!”

有说“润笔”的,那是有家教、有文化的老者才说的词儿,一般极少听到。

这样的老者过年出门走亲访友,总会穿起青色长衫,仿佛这样才像样子;而春节前的年三十、正月十五,以及七月半(中元节),这三个日子照例是要在家祭祖的,当地称“叫老人家”。“叫老人家”像唱戏一样,有一套很程式化的、文化感的讲究。先是按前人传下的规矩做一桌有鱼有肉的新鲜菜,锅碗盆筷都要干干净净,甚至碗筷都是“叫老人家”专用的。每一盘菜要按席位摆在桌上固定的位置,之后是固定的程序:架筷、倒酒、家人叩头、乘饭、撤筷、倒茶、烧纸、放鞭炮,过程中,说些内容大同小异的祭词,加上自己各类求祖宗保佑的诉求。年三十祭祖,叶家的菜式一般是九碗,桌上摆的三行三列,但叶秀枝后来也知道各家各户讲究的都有不同。

偏远的农村保留下的这一套老东西是红卫兵们任如何破四旧,也没破掉的。老人们会说,“前传后教,没有先人哪有我们?忘了祖宗那还是是人么?!”在这家中老人的训斥下,中毒再深的红卫兵,也不敢胆大妄为。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作为一个自诩有点文化的人,叶校长曾想过,高喊打倒林彪、孔老二的那一帮小青年,无比崇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伟人。林彪叛党叛国当然要打倒,可对批判孔子和破四旧,叶校长想不通。一代伟人号召青年人破四旧,到处挖祖坟、拆庙观,损毁字画、场馆和牌匾,然而他自己身上就有很多矛盾。比如,他仍爱写毛笔字,字则是一贯的繁体草书,间架结构几乎是对楷体“横平”左低右高呈病态放大的斜体形态,民间称之毛体,毛笔写的毛体字是不是旧的呢?他爱写诗词,爱看历史古籍,毛选里的文章经常引用历史典故,这一切都是旧的,他自己没有哪一天能割断旧文化吧?这样一个改写和创造历史的人,为什么要断了历史文化的根呢?搞翻天覆地的新社会的文化大革命,有一些是不是有点数典忘祖了呢?伟大领袖虽然是英明如同神一般,但我们不是主张唯物主义么,毕竟他老人家也是年纪大了,会不会有一丁点的糊涂了呢?

叶校长自己的大伯堪称才子,但老了后也是糊涂了,医院诊断是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病,那他老人有也是80多岁了,难保不也会有患老年痴呆的可能,哪怕一点点呢。如果他老人家是老糊涂犯了错,谁来纠正呢?靠总司令或总理吗?他们也一样地老了,听说也病得厉害,而且批林批孔的有些评论、文章好像对总司令和周总理也不太友好呢。难道伟大的祖国只能将十亿人的命运和国运维系在一个老人思考和决策的对与错上吗?难道所谓的民主集中制却不是一个能够纠错和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机制吗?再说,由一个人终身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一个人老了难免不会老糊涂的呀。将来的中国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可是豪赌啊,赌一个老大国家的命运是不是有点太大了呢?

楼主:13971597840

字数:267371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19-06-13 05:14:59

更新时间:2019-09-18 18:20:22

评论数:8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