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长篇青春 回忆 新写实小说 《青春边缘那些年》 连载

长篇青春 回忆 新写实小说 《青春边缘那些年》 连载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当然,在那时也会有许多人对这类问题作类似的思考,他们经历过的人生中各种故事或事故,让他们知道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是不能谈论的,是忌讳和犯法的,意味着会被抓起来,会犯反革命罪、叛国罪等。所以,叶校长只是偶尔自己酒后想想而已,连日记都不会写进去,更不会傻到跟别人说起这些。

不管怎么说,求字的人送的礼物让叶校长节省了不少买烟酒的钱,他的日子也就过得更滋润一些。

当年上了年纪的农村人大多不识字,对能识文断字的文化人一向尊重。他们认为,读不起书就不明白事理,就不能改变命运,这辈子或几辈子都寒门难改,贵门难进,穷,让人怕啊!
但他们不知道数十年后,新的一个世纪过了二十年,微信上流传有一个热贴,说的是寒门与贵族阶层已固化,家族命运的改变不是一代人读好书、考上好大学能决定的,而需要至少两代人的积累,否则错过了风口,机会愈加渺茫。因此,后代人对前辈们舍命闹革命或考大学分配进体制内,或在经济大发展的潮头抓住机会炒房、创业,一代人靠自我奋斗就彻底改变家族命运的历史机遇更为羡慕。

当地农民对文化和有文化人的尊重,让叶秀枝和她爸还是挺受用的。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先锋小学的孩子有近百名,生源覆盖了周边二三十里路,最远的一直到集镇边。上面给了学校3个老师名额。叶国栋是拿工资、吃商品粮的干部,校长兼教学骨干,上的课最多,另两名教师却一直难以稳定,因在地处偏远的山区,学历高点的、有水平的不愿意来,或者教学能力不能让上级领导、叶校长和家长们满意,于是另外的两名教师总是来来往往,极不稳定,直到由知青陈继良和叶秀枝两人客串代课,才算稳定了。

那个年代在乡村小学作普通老师,是没有工资拿的,由生产大队上按工分给教师分口粮。在教学期间是按天计工分,根据教学能力、辛苦程度等因素每天计7、8分或者顶多10分,具体怎么计由叶校长说了算。寒暑假期间,也要与其他农民一样下地做些农活,在农忙时孔要放几天假,带领学生娃们与农民家长们一起参与“双抢”等农活。此时就由大队的计分员计算工分,但一般不会亏待。

口粮之外的蔬菜及其他生活用品,要靠自己解决,有饭吃就不错了,因此老师们并不算是全职教师,但在农村也不错了。

叶秀枝读书到初中毕业,其实她的成绩一直相当不错,却不愿再读下去了。读到初三时,同学们都不想升高中。附近的高中在另一个大集镇上,离家几十里路,成绩更好的则考进城关的一中,都要住读。家里要多花钱不说,生活极不方便,生活水平也极差。学生带米到学校,由学校免费煮成饭,但菜要另外凭票买,大多数的农村孩子不是常买得起,就自己从家里带臭豆腐和咸腌菜,听说有的学生瓶子里的腌菜都长蛆了,还不得不吃。读高中意味着考大学,但一个县城当年考入大学的就一二十人,但听说大学里都停课闹文化大革命了,大学生们成天闹革命,学不到什么东西。

初三时,她上课就几乎没学到什么新知识,同学们坐课堂里玩扑克“扣百分”、“争上游”,老师不敢管不敢问,怕了这些红卫兵。初中二年级后,就都是红卫兵而不是红小兵了,正如后来初中一年级还过六一儿童节,但初二就过五四青少年一般,是按大多数孩子们的年龄计算的,14岁就不是少年儿童了。

在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城里的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接受农民伯伯再教育的时代,叶校长对女儿秀枝不想升学也是无可奈何。何况在农村,一个女孩子读书读到初中也算比较好的了。

叶秀枝虽然有点儿叛逆,但她与聊得来的同事陈继良说起这事,都一致认为在农村当一名教师是不错的,活儿不重却有不错的工分,可以分到口粮,而且受人尊敬。叶秀枝认为陈继良出身上海,读的书多,见过大世面的,生活条件也优越,他也这么认为的话,也不会错的。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不知道三四十年前的这些事儿,能让您有多少共鸣?

不一定需要您有共鸣,要的只是对人性的理解就好。

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幸福和痛苦,虽然我也并不太大和太老,但有幸经历过几个时代,并想通过这部作品记录一些事。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多说无宜,直接上作品说话吧。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叶秀枝到了家,进到堂屋,从神龛柜上拿起开水瓶倒了一杯水喝。

神龛柜上,大幅的木相框里嵌着毛 画像,画的是戴八角帽的大头侧面。至于到底几只角,叶秀枝并不知晓,画面中未呈现,而且对“八角帽”这一说法,她好像也不确定,但不管怎样, 当年这个模样真够帅的,五官清秀,天满地方。她们认为, 的头发生的上,天际线高,戴帽子更好看,单纯从这一点叶秀枝和许多年轻女孩子都有共识。

画像的另一面则是红彤彤的彩霞和一轮太阳,应该是旭日东升图吧,但太阳在东, 就在西喽。国际形势是东西对立,而毛 在西,与西方世界在一起,这似乎不妥当呀,叶秀枝曾这样琢磨过。看来真的事事不能较真呀。但叶秀枝曾听说,某人内急,大便后撕了画报擦屁股,却因此坐牢,被说是现行反革命,因为画报的另一面印的是伟大领袖,被别人看到举报了。照此说来,好像许多事不较真,不看清楚细节也不行,到底是较真还是不较呢?叶秀枝琢磨不太明白。

家里 画像的两侧,贴的是大红纸写的对子,叶国栋亲笔手书的“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一笔行草写得真好,铁钩银划力透纸背,龙飞凤舞气势雄浑!
内容叶秀枝耳熟能详,不是对联,而是两句当时流行的歌词。

叶秀枝到厨房,她妈周家英正在洗锅,准备炒菜呢。秀枝喊声妈,说:“爸说陈继良可能会回来,叫多弄点菜呢。”

周家英拿竹刷刷着锅,说,“昨天你爸也说他可能要回,害我多弄了菜,蒸了腊鱼腊肉,今天还有现成的,要不我等下再蒸半边鸡,不晓得他是不是有口福,我今天还买了一条鱼呢!”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果真,灶台里沿躺着一条鱼,约两三斤,已剖腮去肚,鳞片已经发干了。

“草鲩!那儿弄的?”

“下午路过上湾的小渠道沟,碰到一个打鱼的,看他撒了两网,打到不多的几条鱼,我赶最大的买了,想着你们都属猫,喜欢吃鱼。”

“妈就是好!陈继良好像也爱吃鱼吧?人家这次回家能吃海鲜呢,山珍海味的。不过做鱼,我妈做的最好吃!多放点水腌菜,多放点辣椒!再给点酱油、醋,咂咂,算了算了,辣椒还是少放点儿吧。”

水腌菜就是鄂北农村过冬的咸酸菜,农村冬天没什么青菜,家家户户就腌的有大白菜和高脚白的小白菜。有的腌多了吃不完,第二年清明节时缸里还有。甚至,有的腌菜没腌死,第二年清明节时竟然复活,再抽苔开花的也能见到。

“知道,继良不像你爷俩爱吃辣椒,这次回去又是好久没吃辣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回来,这条鱼我们就都煎了,烧好,等会儿我们吃半条,留半条尾巴给他,他要明天回来,吃鱼和冻冻也行。”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娘儿俩正在厨房搭着嘴,外面有了动静。陈继良喊着伯母,大包小包的进了门,看架式应该是先到的这里,没回学校。

叶秀枝喜了,连忙拿搪瓷杯子倒了热水给他喝,又去学校喊回了叶校长回来。

菜摆上桌,叶校长从神龛柜里拿出一支玻璃瓶装的牌子酒,作势要拧盖,客气地要给陈继良倒酒,继良连忙制止,说:“我不会喝,也不想喝,刚才伯母在做水腌菜烧鱼,那个味儿比我妈做的好吃,闻着就觉得饿了,要吃三碗饭呢。”

一句话,大家都笑了。叶校长也不客气,换了一瓶没标签的散酒,为自己倒了一小杯。杯子是一个搪瓷杯,上面印着一个农民冲着大家笑,旁边是“农业学大寨”的标语。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陈继良作为知青,队上起先安排他在一户成分好的穷苦人家居住。他到小学工作后,才将小学办公室后面建的几间空屋子中的一间当了卧室。这些空屋子就是单身员工宿舍。叶校长当年建学校时考虑到单身教师的生活问题,在办公室和屋子外面搭了几间偏屋,厨房、厕所俱全,校外还垦出一片空地让他们种菜,能够自立生活。

他在湖北老家农村生活的这一年多,让他真正体会和学会了怎么在农村过日子。老了后,他家的生活条件已是相当好,但对大碗大碗的倒掉剩饭剩菜仍然觉得可惜,需要过一个心理关口。因为他深刻地知道这些东西来之不易,一粒米十滴汗,老农民说要有72道工序呢,倒掉太浪费了。孩子们不会吃剩的,如果剩的都是他吃了,则是对自己“三高”身体的健康不负责,宁可浪费也不能多吃呀。所以他做饭菜时就品种多两样,分量少一点,宁可自己多劳动,也要让孩子大人都高兴,尽量少浪费。

他看到很多农民都是攒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蛋,才上一趟街,换回两包盐,以及孩子读书必须的作业本、铅笔什么的。家长一般对孩子们学习要的东西可不敢省呀,除非孩子们不上学,上不起学。正是贫穷,让许多家里的男孩子读书到小学毕业就辍学务农,而有些女孩上一两年的小学,能识几个字、算点数后就早早回家,这在当时农村很常见。

陈继良不明白的是,偏偏那时还鼓励生育,认为人多力量大,越穷“生产力”越高。那个年代老百姓夜间没别的娱乐,农村夜间更是黑灯瞎火,只好早早上床,就天经地义地多为社会主义培育接班人了。至于计划生育,那是78年后与改革开放一样执行的基本国策,在当时还没人管老百姓床上的那点事儿。
许多家的厨房穷得只有盐是唯一的调味品,再有的就是家家户户都腌的一坛子咸酸菜。

更苦的是,好些人家连盐也未必买得起,赊欠着,等庄稼收割后队上分了粮就卖一些还旧账,以维持信用,方便过几个月再赊欠,就这样芝麻混豆子,麻子裹豆腐的过日子。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四人边吃饭边聊天,叶校长问起陈继良父母的情况,陈继良说:“爸妈身体也还好,我妈打算下半年就退休了。”

周家英关心的问:“多大年纪了,就退休?”

“五十左右吧?我爸战争年代受过伤,下雨变天的时候腰痛的难受,妈早点退下来好多照顾我爸,也好给年轻人让位置,她当医疗站站长也好些年了,年轻人年年分配进了不少。爸妈在一个厂,你们知道我爸是副厂长,厂子有一千多人,压力不少,何况现在比较乱,就怕出乱子呀。但要说生产,实际的活儿又不多。他们厂是军工企业,为部队生产服装、被子多年了,库存积压不少,上边也不敢下新生产计划。现在不打仗,不大量招兵,没什么消耗,部队又多年没换装。‘抓革命促生产’,生产上不去,就剩成天净‘抓革命’了,天天开各种会,学习会念报纸,批斗会念大字报。他们想的是得把工人们箍住,有组织搞活动,不然他们全上了街,那就乱了。”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叶校长问:“广播里常说上海是全国文革的旗帜,王洪文副 就曾是棉纺厂的工人,以上海造反派代表的身份进了中央当了常委,上海的文革如火如荼,你说说是什么情况?”

“上海现在的革命形势真不好说,我回去听人说了各种消息,感觉怎么说呢?搞不明白,有点乱吧?我爸他们就是为这个提心掉胆。前几年搞武斗,各个企业和机关单位都不好好上班,有造反派,保皇派,赤卫队,工总司,都是革命有理,派别林立。”

叶秀枝插嘴问:“武斗是啥?”

“早几年的事儿了,我那时还是小学生呢。武斗就是武装斗争呗。文革最开始几年只贴大字报,这叫文斗,再两年就是真刀真枪在街上开打,就是武斗,真的像电影里打仗一样啊,先是木制冷兵器,红樱枪、片儿刀、投石机都有,后来就有火器了,夺工厂,守堡垒,甚至兵工厂的小钢炮和装甲车都被拉上了街呢,打死了不少人。毛 都急了,说要文斗不要武斗。后来大小单位全都派了军队进去,搞军事管制,情况才慢慢平静一点。我爸的厂本就是军工企业,有民兵连,职工都受过军事训练,听说保卫科有几支真枪。我爸他们几个头头轮流值班守在厂里,就怕出乱子,但革命小将们的革命热情还不能打压。难啦,上海这大的城市,大家都不干正事,成天喊口号、游街,我觉得也不是个事呢。”

叶校长皱眉接了话说:“唉,社会主义,还共产主义,搞这些哪成?那上海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都怎样?”

“我们年轻人基本上都上山下乡,出城了。近的到上海市郊区,也有江苏、浙江的,远的像我这样就到著名的革命苏区、老少边穷地区。也有些留在城市里的,不上学,上班的也少,闲着不知干什么好。我爸的厂子里就是这样,厂宿舍年轻的一代不干事的有一两百人呢,有许多既不愿意上山下乡,也没什么事干,还有的送下乡了又跑回来了,我爸就怕他们闲着玩出事儿。厂领导们商量,让一批四、五十岁的女工,年龄再大点、身体不好的男职工先退下来,腾出岗位给年轻人顶职,他们上了班,组织管起来,就不会再出大乱子了。”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叶校长来了兴趣,“哦?顶职?我倒是第一次听说,那退下来拿什么待遇呢?”

“这也是没办法,不能增加厂里的职工总数,厂里的工资总额是限定了的。年老的退下来可能只发生活费,比正式工肯定要少,到了退休年龄才能真正有退休工资。”

“你顶不顶职呢?你妈要是准备退,她退了该你顶呀?”周家英说。

“我想顶,可以早点回家呀,可我爸不让,他说名额有限,得先把厂宿舍里容易闹事的年轻人安置了。再说还不知道上级批不批准呢,万一不批,白谈。他还说我在这里算好的,教书活不重,至少有饭吃,很多知青真正下田干活儿还吃不饱饭呢。上海现在还不太稳定,下半年再说吧。”

“回来了就安心做,也好也好。”叶校长安慰道。

吃完饭,陈继良从包里拿出一对“洋河大曲”酒,一个折纸包,打开了,里面装的是一塑料袋的大白兔大糖,还有一袋上海五香蚕豆,放在桌上。

他说,“都是我们那边的特产,我爸妈特意叫我带给伯父伯母的。”叶校长照例讲客气,伸手要把礼物拿起还给他,说他晚上想家了可以吃,陈继良按住校长的手,诚恳地说:“叶校长不要见外,您既是我的领导,也真是我的老师,教会了我怎样教学,怎样做人,这点礼数是应当的,您就不要扯了。”

叶校长收了手,叫秀枝拿门钥匙帮着拎包,送到学校。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到这里了,不知您感觉如何?

点赞,或者回复留言,都是极好的!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8Jg胡辉175 2019-06-20 21:51:15
-  -  -  -  -
-----------------------------
愿意等,值得衷心感谢您!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许洪剑d1 2019-06-21 14:33:53
-  -  -  -  -  -
-----------------------------

谢谢!马上更新!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挡标甚487 2019-06-21 17:02:49
-  -  -  -
-----------------------------
谢谢!更新啦,请看吧>》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学校最里头的一间屋子是办公室,是一个大套间,进门是办公室,陈继良单身一人,就住在里间。

进了房间,搁下行李,摸着洋火——当地人称火柴叫洋火,两分钱一盒,大约因这东西最开始是从国外传来的缘故,擦着点了灯,屋里明亮起来。又点了一盏,叶秀枝端着来到办公室外的偏房里去烧水,那里是简易厨房和杂物间,靠墙有锅灶,陈继良一日三餐,有时也有几个同学的午餐就在这里做。

叶秀枝昨天抽空已将水缸的水兜干洗了,再挑满了水。她给灶里生着火,涮洗了锅,重新上了水,就坐在灶口向里添柴火。陈继良没有种田也就没有稻麦秸杆,只好割枯草、捡树枝,挽成一小把小把的。有时也发动同学们下课后在山上帮他收枯枝、野草,甚至去铲草根厚的草皮,还有少数同学们从家里给他带一些,因此柴火倒还堆的有。

灶里的火苗舔着锅底,红光也将叶秀枝的脸蛋映得红亮,一条黑辫子垂在脸边,将她勾得像画中的女子。

陈继良进来,看呆了几秒。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他手里拿着东西,又是一袋大白兔奶糖,还有两个巴掌大的纸壳盒子,放在了灶台上。

陈继良折开袋子取出一粒糖,剥开糖纸,递给灶前的秀枝说,“给你家的一包怕你爸妈舍不得给你吃,会走亲戚用,就单独再给你一包,你尝尝。”

放到嘴里,一股奶油香和甜丝丝的味道慢慢展开,开始是硬的,但过一会儿就软软了,轻轻一咬,黏牙。

叶秀枝长这么大第一次吃到这么香甜的东西,感觉美妙无比。慢慢嚼开,化了,咽下。又起身自己动手剥开一个,放进了嘴,笑着,娇憨地说:“真好吃,我第一次呢。”继良也笑着看她,眼神有火花那种,盯得秀枝有些不好意思。

“这盒子是什么?”秀枝拿起纸方盒子问。

“香皂。”

“香皂?”

“对呀,跟肥皂一样的可以洗头洗脸,但是香香的、滑滑的。我表弟跑远洋,从国外带回来几块,我带了三块回来,给你两块洗头发用。”

“你也只三块,给我一块就行了。这上面还是外国字呢?不知道是不是英文。”叶秀枝边说边拆开盒子。

“嗯,真的香呢!形状也好看,都舍不得用了。”

“我习惯了用肥皂,再说你的头发厚,两个大辫子又长,难洗。再说,我要谢谢你经常帮我,我回家前,我床上的被面、床单,还有衣裳都是你帮我洗的,实在不知怎样谢谢你呢,你太好了!”

陈继良说着,回想起那天两人一起洗衣物的情景。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放寒假回上海前,陈继良说起过要是哪天休息碰上个大晴天就好了,想把床上铺的盖的,还有好几件过冬的厚衣服都洗了,免得要脏兮兮的放到过完年。那时学校只星期天休息,而农村生产队是没有星期天的,天气不好不适合出工就是星期天,队上就安排休息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星期天正是大晴天,陈继良还在睡懒觉,被叶秀枝叫醒了。原来她从家里带来了大木脚盆、木搓衣板和捶洗衣服的棒槌,并且已在厨房烧了泡洗衣物的干净热水。陈继良起了床,她们一起开始拆洗他的床单、被套和衣物。虽然陈继良有换洗的一套床单被套,而且都是洋布的比较容易晒干,不像当时农村普遍用的是难得晒干的土棉布,但冬天太阳落山早,要想当天干透还是需要早点洗晒的。

那天,陈继良只是帮手,倒把叶秀枝累的够戗。农村独立生活了近一年,洗洗涮涮他也会,只是不如她认真和手脚麻利,因此她抢了主动权。

洗衣机、洗衣粉那时没有,农村条件好的家庭洗衣物用的是散装冰碱或者肥皂,但这两样要到街镇上花钱买,并不舍得常用。农村普遍用的是泡过的皂角或过滤烧饭的草木灰,无论是洗衣服还是女人们洗头发。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即便是在山区农村,皂角树其实并不太多,而且往往皂角荚还没成熟就被人们抢摘了,一般家里不可能储存很多。于是更常见的是,家家户户用草木灰过滤的水来洗衣服。塑料盆当年是稀罕物,一般是在木盆子上架一个筲箕,筲箕上铺上一层细细的秸杆草把子或细布起过滤作用,从灶堂取出草木灰撒在草或布上,用干净的开水冲淋草木灰,滤出的水含有碱,就可以清洗衣物了,甚至于女子洗头发也用这个。

当然,泡皂角和草木灰水都有些麻烦,如果衣物不太脏的话,农妇一般的洗法就是直接在塘边的洗衣石上用棒槌边捶打边浣洗,织物纤维经过捶打挤压和多次浣洗,污垢基本能够带走,也凑合算是洗干净了。

陈继良是大上海来的,家庭条件不错,排行老四,上面的三个姐姐或出嫁或工作了,家中对他这个独子很优待。他独自生活,不缺衣少粮,加上家里定期寄来的钱,也够他花。

他仍是大队的知青身份,粮食靠生产队里分,自己不会农活种不了菜,但每月给两、三元的生活费给叶校长家,青菜萝卜等蔬菜就由他自己到叶校长的自留地去摘,只偶尔帮周家英一起伺弄挑挑粪或浇浇水什么的。而且,叶家经常做好了饭或家中有客人来就喊他一起吃,他自然乐意蹭上一顿,免得自己做饭。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说来,周家英伯母是对他有恩的。

先说陈继良为何到这里成了知青,又在叶国栋执教的小学当了老师的事。

当年陈继良的爹随部队接管了棉纺厂并改成军工厂后,在上海安了家,经人介绍与一名小工商户的女儿结了婚,住在厂宿舍。陈继良的妈是学医的,有文化,在工厂医护室当医生。生了几个孩子,其中前三个都是女孩,有的进了部队当了文艺兵,毕竟这条线陈继良爹是熟悉的。

老幺陈继良是宝贝儿子,但父母都上班忙,三个姐并没有处处让着他,加之家境、家教好,并没有落下过于娇生惯养的毛病。他性格文静,喜欢看书,读书的成绩不错,凭成绩考上了区重点高中。本来考大学应无大碍,甚至他连心仪的大学和专业都选好了,就是上海交大的外国文学系,因为那里离他家交通比较方便,转一趟公交车就到了。

高二那年,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来了。当年的高考出现了全国英雄“白卷先生”张铁生,一时上下全国社论不止,高谈不休,占社会主流的造反派喊出的口号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陈继良父亲厂里的许多知识分子也被审查、批斗、劳动改造,甚至命丧黄泉,让陈继良怀疑文化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也对人生十分迷茫,对高考索然无味,无心学习和参加高考了。

于是,本应在学校好好读书的学生走上了街,成天在外面胡混,打打砸砸。后期更是逾演逾烈,期间有文斗也有武斗。陈继良这善良的孩子眼看要糟!继良他爸原是一贯相信党的决策,对文革更是坚定不疑,一万个支持的。但多年的政治和生活经验让他不得考虑保护一下自己的孩子。

楼主:13971597840

字数:267371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19-06-13 05:14:59

更新时间:2019-09-18 18:20:22

评论数:8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