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唐朝》[壹]

(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唐朝》[壹]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

写在前面的话(学名叫“序言”)

十二年前,青年历史学者当年明月写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引发阅读狂潮,挡都挡不住!其叙述之幽默,见解之深刻,让人钦佩之至。本人也曾认真拜读过,不仅从中了解了明朝三百年的历史,也收获了很多人生道理。

恰巧本人从小也喜欢历史,并从中感受历史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由此我也想把我读过的历史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共同讨论。

既然要写历史故事,那就得选定一个朝代。因为过去看的历史书太杂,没有专一于一个朝代,所以选定朝代颇费了一番心思。思来想去,我最终选定唐朝作为描述的对象。之所以选定唐朝,主要有下面两点原因: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和汉朝享有同等地位的盛世王朝,后人常将两者合称为“汉唐”。唐朝国力强大,疆域辽阔,文化辉煌灿烂,影响力贯彻古今中外。至今在海外,华人被称为“唐人”,华人聚居区被称为“唐人街”,而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服装更被称作“唐装”。这些都说明唐朝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

(2):唐朝的时代精神昂扬向上,积极乐观,开拓进取,振奋人心。正是在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的带动下,唐朝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宏伟的国家目标。虽然唐朝人现在已经全部入土为安,长眠于我们脚下的大地,但他们所迸发出的时代精神却依然强大而富有活力,继续鼓舞着我们中华民族前进。

如同婴儿降生就要取一个伴随终身的名字一样,我写的这些故事也要有一个自己的名字。我暂时为其取名为《我的名字叫唐朝》。因为无论是盛唐也罢,衰唐也好,这都是唐朝,如同人生的起起落落,成败荣辱。这个名字虽土气,却异常的真实。

另外,在写作唐朝历史故事时,我会说明自己的历史观。正如当年明月所言:读史即读人,读人即读心。历史终究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无论研究哪朝哪代,人都是关注的焦点。而看人绝不只是看他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最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也就是读懂历史人物的“心”,即他们的思想和精神。

只有参透古人的所思所想,才会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所帮助。无论是千年前的古人,还是我们现代人,大家都是人。我们都有各种欲望和追求,都受制于现实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遇到令人苦恼的人生难题,也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因此,单就人们的生活而言,古人的生活和今人的生活没有太本质的区别。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历史学家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原因。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和人生的难题,古人也罢,今人也好,都会出于不同的利益动机而做出不同的选择。但无论如何,关注当下,乐观

向前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生活态度,因为一切痛苦和难题都会变成过去时。只要正确努力和心存希望,未来总会有美好降临。

最终本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在轻松愉悦中畅聊唐朝历史,探讨历史人物的是是非非,恩仇荣辱。

版权声明:

《我的名字叫唐朝》由雪漫飞鸿(曾用名:一品白衣学士16)在新浪博客创作,同时在天涯论坛“煮酒论史”版块发布,天涯论坛网名为“雪漫惊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本人同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2]

第一章 帝王的野心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一座城市说起。

在隋朝,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只是一座普通的边境城市,知名度一般。可是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开始,涿郡的名气一下子大了起来,知名度指数赶超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变成了全国知名城市。

涿郡不但名气直线上升,而且城市人口也一个劲地往上翻。一年多时间里,人口由原来的几十万人猛增到两百多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外来户,而且他们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军人。

涿郡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变,不是因为当地政府搞了招商引资,吸引了大批人口到这里生活就业,而是因为当时隋朝皇帝的一个计划,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

这个皇帝大家都很熟悉,尤其在《隋唐演义》中经常会见到他,他就是隋朝第二代最高领导人隋炀帝杨广。

杨广在历史上的名声很臭,很坏,甚至可以用头上生疮、脚底流脓来形容。一提起他,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暴君、昏君、荒淫无道、杀父淫母、好大喜功……反正什么臭帽子都能往他头上扣,说难听点,他就是个标准的人渣!

杨广和夏桀、商纣王一起作为君主里的反面教材被后人批评唾骂,引以为戒。

杨广之所以会得到人们如此之高的差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这个计划——他要征服隋朝的一个邻国。

隋朝的邻国有很多,包括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高昌等国家,但它们统统不是这次要征服的对象。杨广要征服的是隋朝东部的一个国家,它的名字叫作高句丽(此处的“句”和“丽”分别读作“ gōu”和“ lí” )。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3]

高句丽其国

高句丽是由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高句丽族建立的国家政权,传说由扶余人朱蒙于公元前一世纪建立,国王都姓高。

在古代中国,高句丽族曾经是一个盛极一时的民族。这个民族民风彪悍,十分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从汉朝开始,中国历代史书都对高句丽有所记录,并将其简称为“高丽”。

但这个称呼容易使人把它和新罗人王建在公元918年建立的高丽王朝混淆,为了把两者区分开,历史学家把高句丽称作“高氏高丽”,把王建建立的高丽王朝称作“王氏高丽”。

区分的标准很简单,前者国王都姓高,后者国王都姓王。

这里顺便再说一个题外话,现在国内有很多人都以为高句丽是属于朝鲜半岛上那两个国家的古代历史。然而事实正好相反,经过专家考证,高句丽是咱们中国的古代历史,尤其从文化角度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我们必须要牢记这一点,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切莫弄错。

好了,言归正传!

现在杨广之所以要找高句丽的麻烦,是因为这个东方邻国太不听话,总要搞点事情出来(高丽小丑,迷昏不恭)。

古代中国人很讲究礼法秩序,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在古代中国人的国际观念中,中原王朝是宗主国,也就是老大哥;周边国家是藩属国,也就是小弟。

在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有一套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它的具体内容是:藩属国要定期对中原王朝进贡朝拜;而中原王朝要对藩属国国君进行册封赏赐,同时保护藩属国的安全。中原王朝和藩属国的这套礼仪规矩是君臣关系在国家层面的表现形式,中原王朝是君,藩属国是臣。臣子对待君王自然要恭恭敬敬,顺从听话。

然而高句丽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好,而且是一点也不好。从汉朝开始,就一直和中原王朝闹矛盾,甚至经常动手打上一仗。不过,挑战老大哥的下场往往是高句丽被中原王朝打残,首都丸都城几次被中原王朝的军队摧毁,搞的高句丽国王索性把首都从丸都城搬到了平壤城(今朝鲜首都平壤)。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但魏晋南北朝两百多年的战乱,却给了高句丽趁机扩张领土的机会。高句丽在国内积极发展和改革,国家实力大增,对外则悄无声息地蚕食了古代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地区原本是汉朝的玄菟郡、乐浪郡、真番郡和临屯郡所在地,一直处于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现在却被高句丽收入囊中。由于此时中原各政权正打的热火朝天,你死我活,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偏远地区。久而久之他们就默认了高句丽对这些地区的占有,没有派军队进行收复,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隋朝建立。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和动荡,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但对于丢失了二百多年的汉朝四郡地区,隋朝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随着地盘的扩大,国家实力的增强,曾经的小国高句丽野心也大了起来,有模有样地做起了地区大哥,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小霸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地区霸权。

高句丽周边的小国慑于它的威势,只得俯首称臣。高句丽在南面压制着百济和新罗,北面控制着契丹和靺鞨(契丹和靺鞨是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整个朝鲜半岛和辽水以东地区是它的势力范围。

但随着隋朝的不断崛起,在东北亚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严重影响了高句丽在本地区的国家利益,所以它处处提防着这个新生的“汉朝”。

可隋朝毕竟是东亚大国,综合国力提升飞快,高句丽也不敢公开乱来,只好表面上表现的恭恭敬敬,该朝贡还去朝贡,背地里却经常搞些小动作,企图破坏隋朝在东北亚逐步建立起的以隋朝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

终于有一天,高句丽和隋朝闹大了。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4]

陈年旧账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一些契丹部落公开归顺隋朝,脱离高句丽控制。得知这一消息,刚刚继位的高句丽国王高元勃然大怒。也许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年轻气盛的高元居然率领一万多靺鞨骑兵向隋朝东部边境重镇辽西郡发起了进攻,结果被营州总管韦冲打的落荒而逃。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场千里之外的边境冲突很快被报告给隋文帝杨坚,杨坚龙颜大怒,一个小小的高句丽竟然敢对大隋帝国搞偷袭,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任何损害大国权威的行为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杨坚决定给高句丽点颜色瞧瞧,让它知道冒犯老大哥的下场。杨坚随即任命汉王杨谅为统军元帅,率领步兵、骑兵和水军共计三十万人,分别从陆路和海上向高句丽进军。

杨坚的作战计划是:让陆军和海军相互配合,从南北两面夹击高句丽,让它知道大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霎时间,东北亚局势骤然紧张,隋朝和高句丽的战争一触即发!

按照当时两国间的实力对比,真要动起手来,高句丽基本没有招架之力。战争的灾难似乎就要降临到高句丽人民的头上,而他们无路可逃。

然而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它会何时出现,这样东西叫运气。

大祸临头的高句丽运气实在好得很,就在隋朝远征军出发北上后不久,隋军的后勤供应就出现了严重问题——粮食不够吃了,粮草运输也没跟上,士兵和战马只能饿着肚子前进。等过了临渝关(今山海关),老天爷又来捣乱,大雨哗啦啦的下个不停。大批又累又饿,还被大雨浇成落汤鸡的士兵终于病倒了,传染病在部队中蔓延开来。还没和敌人交手,隋军的减员就十分严重,士气一落千丈,活着的士兵勉强支撑着赶到了前线。

陆军这边出师不利,水军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隋朝水军坐战船出海后没多久,就遇到了海上大风。隋军战船虽然体型巨大,但毕竟不是现代航空母舰,抵抗大风大浪的能力不是很强,结果很多战船被吹翻,士兵都掉到海里喂了鱼,只有少数士兵和战船得以幸存。

真是倒霉他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

要说老天爷也真是不给面子,不就是出去打个仗嘛,至于这么折磨人吗?

现在,就靠这支被自然灾害折磨地死去活来的军队去征服以逸待劳的高句丽,隋朝取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凡事总有例外。

看着已经跑到家门口的隋朝军队如此疲惫不堪,精神涣散,高句丽国王高元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相反,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焦虑。经过认真考虑后,他提笔给杨坚写了一封信。虽然史书中并没有记录这封信的全部内容,但高元在信里对自己的称呼就已经充分表明了他的态度。在这封亲笔信里,高元称呼自己是“辽东粪土臣元”,翻译成人话就是:臣下我高元就是辽东的一个粪球。

明明有十分的取胜把握,高元同志却先服了软,还把自己骂了个狗血淋头,不可谓不是神转折!

高元之所以不按套路出牌,其实是经过长远考虑后做出的决定。

一方面,自己刚刚继承王位,对高句丽国内的统治还不十分稳固。另一方面,隋朝国力与日俱增,在东亚的政治影响力逐渐扩大和深化,加之隋文帝杨坚又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手下谋臣猛将无数 。如果此时贸然和隋朝开战,也许能占得一时的便宜,但杨坚肯定不会放过自己,还会继续派更强大的军队来讨伐高句丽。到那时,高句丽就真的要完蛋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认怂装回孙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高元的谢罪信正好也给了杨坚一个台阶下,毕竟自己的军队还没打就已经损失大半,再坚持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吓唬吓唬高元就行了。于是,杨坚下令从前线撤兵。

隋朝和高句丽的冲突在老天爷的搅和下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结束了,两国又恢复了外交往来。然而,和平不过是表象,平静的水面下仍然暗流涌动。隋朝和高句丽在东北亚地区的国家矛盾依然存在,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

现在,杨广重新要把高句丽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解决,源于他在东突厥视察工作时遇到的一个意外,一个看起来很普通但性质十分恶劣的意外。正是这个意外,最终引爆了大隋帝国和东北亚小霸王高句丽之间的国家矛盾,两个东亚强国由此被拖入万劫不复的战争深渊。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5]

第二章 征兵备战

风起东突厥

开皇年间,经过隋文帝杨坚和手下谋臣猛将们的不懈努力,强大的北方游牧帝国突厥汗国爆发内讧,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两个国家。东突厥在和西突厥对抗时实力不敌,为图自保,东突厥归顺隋朝。

大业三年八月(公元607年),隋朝皇帝杨广带领大队人马巡视东突厥。

一 天,杨广正在东突厥首领启民可汗的牙帐内休息。突然,启民可汗带了几个衣着怪异的人进来,并向杨广报告说,这几个人是高句丽派来出使东突厥的使者。杨广一听,不由得警觉起来。

高句丽经常背着隋朝政府搞阴谋,隋朝君臣对此心知肚明。早在发兵攻打高句丽之前, 隋文帝杨坚就曾给高句丽国王高汤(现任国王高元他爹)写过一封措辞严厉的问罪信。在信里,杨坚列举了高句丽的四大罪状:

罪状一:欺压臣服于隋朝的少数民族靺鞨和契丹;

罪状二:收买和策反隋朝太府里擅长制作弓弩的工匠,还把他们偷偷带回高句丽,意图不轨(这和现在国防军事技术专家被境外势力策反叛变很相似);

罪状三:严密监视到高句丽出使访查的隋朝外交使者,严防他们探听到高句丽国内的任何消息;

罪状四:杀害隋朝边境百姓,制造边境冲突,发布抹黑隋朝的不实言论(搞不好还弄个“隋朝威胁论”出来)。

高句丽的这些敌对行为潜在威胁着隋朝的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隋朝政府对此一直是先礼后兵,能吵吵绝不动手,毕竟发展和稳定是大局。

对于隋朝的一再忍让和宽容,高句丽不仅不收敛自己的行为,现在反而又和东突厥搞在一起,这是要搞事情的节奏啊!

虽然此时东突厥已经完全臣服于隋朝,但仍然心怀东山再起之志,意图恢复之前的大国地位。如果高句丽和东突厥暗地里连起手来一起对付隋朝,对隋朝来说,这将是个巨大的威胁。尽管目前的形势还没有严重到这种地步,启民可汗也没有隐瞒高句丽使者的到来,但还是应该有所防备。

正在杨广挠头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时,一个大臣给他出了个主意。不过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这绝对是个馊主意,这个大臣也由此背上了奸臣的骂名。

他给杨广出的主意是,把这些高句丽使者全都放回去,同时利用东突厥归顺隋朝的大好国际形势,让他们带话给国王高元, 胁迫他前来朝见大隋天子;否则大隋就带领东突厥一起把高句丽从地球上永远抹掉(不然者,当率突厥,即日诛之)。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6]

这个给杨广出主意的大臣名叫裴矩,是杨广身边的高级参谋,隋朝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和国际问题专家。

单靠一张嘴,裴专家就能玩残玩废别的国家。分化削弱东突厥和西突厥、击败吐谷浑、西域诸国归附,这些都是裴专家的杰作, 其能量之大,可想而知。正是由于裴矩能力如此之强,黄易才在其小说《大唐双龙传》里给他安排了个厉害的角色,这个角色还有一个更加厉害的名字——石之轩。

但裴矩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不怎么讲原则。领导好什么,他就追求什么。裴专家的人生格言是:领导的想法就是我的做法!领导喜欢忠言逆耳,裴矩就会积极做一个直言进谏的直臣;领导喜欢建功立业,裴矩就会想方设法帮领导实现。

他深知杨广雄心勃勃,一心想要创大业,立大名,比肩秦皇汉武,做千古一帝。从杨广的年号“大业”就能看出他的雄心抱负,而且这个年号自始至终未曾更改。

而征服高句丽无疑可以成就杨广的梦想,因为这是之前很多皇帝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包括杨广的老爹杨坚。

如果裴矩能帮杨广干成这票买卖,杨广肯定会对他更加器重和信任。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富贵子孙,自然都不在话下。

裴矩对杨广的心思确实摸的很透,他的话激发了杨广建功立业的斗志,杨广很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后,杨广下诏给高句丽使者说:“回去告诉你们国王,只要他老老实实来朝见朕,朕会像对待启民可汗一样优厚地对待他。如果他不照做,朕就会和启民可汗一起到你们那里走走看看(潜台词:朕就率领东突厥消灭高句丽)”。

领导说话就是有水平,萝卜大棒一起上。

这几名高句丽的使者战战兢兢地听完了杨广的诏书,回国就把话带给了国王高元。面对杨广赤裸裸的战争恐吓,高元虽然很害怕,但他秉承高句丽历代国王的一贯传统,打死也不来朝拜中原皇帝。

既然高元你这么不给面子,那就别怪我杨广不客气了。于是杨广开始履行诺言,为征服高句丽积极备战!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7]

规模空前的备战

从东突厥回来后不久,杨广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各项战争准备工作。经过长达四年的精心准备,到大业八年正月,杨广终于出手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杨广为攻打高句丽做了哪些准备。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话说的没错,但要快速地运送粮草等军用物资,必须要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古代没有大型运输机或是货运列车,光靠人背车送要弄到猴年马月,再说运粮的民夫在路上也是要吃饭的,有时候粮食还没送到目的地,就已经被吃光了。但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倒杨广,他很快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大业四年正月,也就是杨广从东突厥回来四个月后,他就下令征发河北各郡男女一百多万人。

干什么呢?

挖运河!

早在杨广登基后不久,就陆续上马了数项大型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其中大运河是最主要也是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之前的运河都是从北向南挖,最终挖通了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三大河段,目的是保障杨广能坐着龙舟方便地到江南游玩和视察。

但现在方向反过来了,按照最高领导杨广的指示,运河开始从南向北挖,从洛阳一直挖到涿郡,这条河段被命名为“永济渠”,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出兵高句丽时粮草物资和兵源的运输问题。

在古代,水路永远是成本低、速度快的运输方式,对于大量物资和人员的运输更是如此。

除了开凿方向和之前不一样,这次挖运河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杨广开始把广大家庭妇女也拉到了挖运河的民工队伍中来。

原因很简单,河北地区(泛指黄河以北广大地区)的男劳力不够用了。反正妇女也有劳动能力,闲着也是闲着,不用白不用。再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为了加快进度,杨广还征发了巨量(注意:不是大量)民夫用小推车运送粮草物资。刚开始的人数是六十多万,每天都有几十万人在路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搞的跟大串联似的。

等到大军出发的时候,征调来的民夫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三十多万人,足足是出征部队总人数的两倍多(大家可以粗略计算下出征部队人数)。

这样庞大的出征规模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是极其罕见的,可以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不过也不必太惊讶,杨广同志干大事从来都是大手笔,大场面。之前修建东都洛阳就用了一百多万人,挖大运河也是上百万人齐上阵。

人多力量大嘛!

不过死的人也多!

运粮的民夫人数如此巨大,运送的粮食肯定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从哪儿弄这么多的粮食 呢?

这个不必担心,经过隋文帝杨坚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隋朝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粮食储备更是惊人,光是洛口仓、回洛仓等几个国家级超级大粮仓就储备粮食数百万吨,根本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

说完粮草,咱们再来说说兵马。

打仗必须得有兵(废话)!

大业七年四月,杨广下诏,征召天下士兵,统统去涿郡集合待命。等到大业八年正月发兵之时,集结在涿郡的军队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一十三万(看看和你的计算结果是否相近),对外号称二百万。

一百一十三万,这绝对是一个令人胆寒的数字。

随着征兵诏书向全国各地飞驰而去,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涿郡”这座北方边境城市。这就是咱们开头说的,涿郡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变得全国知名,人口剧增。

当时杨广把涿郡作为攻打高句丽的后勤军事基地,通过涿郡这个中转站,把全国各地的士兵和军用物资集中起来,再运往前线。

但在以后的几年中,涿郡将变成苦难和死亡的代名词。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8]

两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在四年多的战争准备期间,杨广征调了很多人,也死了很多人。由于隋朝官吏的残酷压榨,无休止地劳作和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不保障,使得挖运河、运粮、造战船等工作变成了致死率极高的工程项目。

就拿运粮来说,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拉车运粮的牛去了就没有活着回来的,全部累死饿死;运粮的民夫比牛的运气好些,没有死光,而是死亡大半,在通往涿郡的道路上,到处都可以看见死在半路的民夫,尸体堆叠在一起很快就腐烂发臭,尸臭熏天( 死者相枕,臭秽盈路 )。

窥一斑而见全豹,攻打高句丽的战争还没开始,天下就已经被杨广搅得骚动不安,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暗无天日的苦难深渊。

除此以外,长期的备战工作还导致了另一个恶果。由于大量劳动力长期被挪作他用,农民根本顾不上干自己的老本行——种庄稼,最终导致大片土地荒芜。再加上天灾不断,终于爆发了严重的饥荒,市场粮价飞速飙升。尤其在隋朝东北部地区,粮价更是哄抬至一斗米数百钱,贫苦农民根本买不起粮食,只能挨饿等死。

没完没了的劳役和兵役使无数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活下去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高高在上的杨广似乎根本没把老百姓当成他的子民,而是把他们当成奴隶,想怎么奴役就怎么奴役,完全不考虑他们的死活。

同他一心想要建立的万世功业相比,这些人是死是活根本不重要,死点人无所谓。反正老子有的是人,有的是钱。这些人死光光了,再去抓那些人就是了。

但杨广错了,当连像畜生一样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求的时候, 这些奴隶是会起来反抗的。 反抗是唯一的出路,反抗是为了活下去。

大业七年十二月,第一把起义的烽火烧起来了,点燃这把火的人是山东邹平一个老百姓王薄。

王薄不想去高句丽战场当炮灰,白白送死。于是,他在长白山(此长白山在山东省)聚众起义,打响了反抗杨广暴政的第一枪。

王薄此人颇有音乐天赋和宣传头脑,懂得利用各种方式来给自己打广告,扩大起义宣传。

他先是给自己起了一个很神秘的外号“知世郎”,意思是知晓世事发展的人,并创作了一首反战反暴政歌曲《无向辽东浪死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下歌词内容),号召人们不要去辽东(辽东就是指高句丽)白白送死,跟着我王薄混肯定让大家吃的好,穿的好。

果然,王薄的宣传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很多不愿去高句丽打仗的人纷纷入伙投靠。几个月下来,起义军的规模就发展到了数万人。

有了王薄的模范带头作用,其他地区的农民起义也纷纷发展起来。轰轰烈烈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缓缓拉开序幕,大隋王朝的根基开始动摇。在众多参加起义军的人当中,有一个人的经历却比较特殊。

这个人本来有着美满的家庭和美好的前程,当时他已经被当地官府任命为二百人长(从这个官名就能知道他手下有多少人),负责带领当地士兵前往涿郡集合。可是就在他带兵出发后不久,一个悲惨的消息传来。

原来,有人告发他暗通盗匪,当地官府就把他全家老少抓了起来,连审都没审,直接全部杀掉。灭门惨祸传来,他悲愤难当。最后一咬牙,一跺脚,带着手下二百个士兵投靠了附近的起义军,正式加入到造反的行列中来。

这是一个真实版本的“逼上梁山”。


数年后,凭着勇猛善战和过人谋略,此人成为数十万起义军的首领,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号夏。

这个人就是后来称雄北方,威震河北的夏王窦建德。

然而,王薄和窦建德的起义并没有引起杨广特别的关注。在他眼里,这只不过是一群土匪的小打小闹,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就是了。于是,杨广指示各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抓捕起义军,抓到就杀!全部杀光!

现在,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万世功业。很快,他就开始了建功立业的征程——征服高句丽!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9]

第三章 大战东北亚

出兵

大业八年正月,百万大军在涿郡集结完毕,整装待命。出征之前,杨广发布了一道长长的宣战诏书,向天下臣民说明了远征高句丽的原因。

在诏书里,杨广首先列举了高句丽政府在国内外的种种罪行,并表示自己要替天行道,救高句丽人民于水火之中。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接着他竟然把这次远征的作战部署和进攻路线也在诏书里清清楚楚地公布了出来,好像生怕敌人打不赢自己。

按照杨广的部署,一百一十三万大军被分为左右两路大军,两路大军又分别被分为十二支军队,即左路军十二支军队和右路军十二支军队,总共二十四支军队,其中两支军队是水军,他们将乘坐楼船巨舰进行跨海作战。每支军队都安排了具体的进攻路线。这些本来需要高句丽情报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收集的军事机密,现在却被杨广同志双手奉上,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主动泄露军事机密只是杨广干的第一件荒唐事,后面还有的是!

在诏书的最后,杨广本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方针政策告诫高句丽国王高元,如果他现在反绑双手,拉着棺材主动到自己的军营前磕头谢罪,投降自首,杨广则会大人不计小人过,宽恕他的罪行,并让负责受降的官员给高元解绳松绑,烧掉他带来的棺材,对他进行安抚教育(若高元泥首辕门,自归司寇,即宜解缚焚榇,弘之以恩)。

相反,如果高元胆敢抗拒天子大军,保证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高元虽然不是中原人,但中原文化却一直是高句丽这个国家学习的重要课程。

所谓“泥首辕门”“解缚焚榇”,这是亡国之君才会举行的投降仪式,也就是亡国之礼。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向晋朝投降时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场面比这个更加隆重,也更加屈辱和丢人。 “泥首辕门”和“解缚焚榇”, 这两个词语代表的政治含义高元不会不明白。如果他真的照杨广说的去做了,就等于向所有人宣布:高句丽亡国了,我高元是个亡国之君。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杨广的这番豪言壮语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罢了,高元可不是这么容易吓唬住的。

宣战诏书发布完毕,杨广下令,大军出发。和之前巡游江南、北巡突厥、西巡西北一样,这次行动杨广仍然要亲力亲为,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他要御驾亲征。

然而奇怪的是,百万远征军并没有同时倾巢而出,而是每天只有一支军队从涿郡出发北上,行军速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十万火急,似乎他们并不急于赶赴前线,给高句丽来个突然袭击,这一情况天天如此。就这么磨磨蹭蹭,慢慢悠悠,二十四支大军全部出发完毕竟然用了四十多天的时间。

兵法有云:兵贵神速,兵贵机密。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理应昼夜奔驰,马不停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国发动闪电战,这样才有更大的把握取胜。可杨广毫不在意部队行动如此缓慢,像是故意要给高句丽留出准备的时间。

这是杨广干的第二件荒唐事!

在这次远征行动中,杨广干的荒唐事不止这两件。可单是上面提到的这两件荒唐事,就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敲破脑壳也想不明白杨广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它们完全违背了一般的军事常识。

最后,我们只能无奈地得出结论:杨广根本不懂军事,他带兵打仗完全就是在闹着玩,瞎指挥。

难道这就是最终的结论吗?

答案是肯定的,当然不是!

敢于在战前就把自己的作战部署全部公之于众;而且行军速度媲美蜗牛,这样的军事统帅要么是个糊涂蛋,要么就是另有所图。

在后来的史学家们看来,杨广同志属于前者。骄傲自大,盲目自信,刚愎自用,这些大帽子、臭帽子都可以扣在他的头上。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直到我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作《东亚世界形成史论》。

在这本书里,作者韩升教授提出了一种对杨广不按套路出牌的新颖解释,我看后觉得很有道理,颇为赞同韩升教授的想法。按照他的说法,杨广这么做是另有所图,而且还是大图。

根据隋文帝杨坚时期总结的历史经验,高句丽属于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家伙。只要给他点颜色瞧瞧,高句丽立马就会吓得跟孙子似的。当年杨坚一封措辞严厉的问罪信就把国王高汤给吓死了;后来,面对饥寒交迫的隋朝远征军,国王高元更无耻地骂自己是“辽东粪球”。

有了之前这两回的实践经验,杨广更坚定了一个信念:区区一封信和一支羸弱不堪的军队都能把高句丽国王吓成那个熊样,我现在率领的这支超级军队是如此威武雄壮、气势逼人,一定能吓倒高元,让他服服帖帖地臣服于我的脚下,到时候我想怎么处置他就怎么处置他。

即使高元吃了熊心豹子胆,胆敢抵抗天子大军,以我大隋军队爆棚的武力值,小小的高句丽军队一定会不堪一击,只要打一下,他们就会全线崩溃,到时候结果还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说,杨广这是做好了双重打算,先用强大的军队威吓,如果吓唬不顶事,那就动手把高句丽结结实实揍一顿,打到它投降为止。

这就叫“不战或一战而屈人之国”,通过展示逆天的军事实力达到逼降他国的政治目的。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用的就是这个套路,即所谓“秀肌肉”“露牙齿”是也。

其实这和家长教训孩子的套路差不多。孩子不听话,家长先拿狠话吓唬,如果说狠话不起作用,那就进行第二步,抄家伙(比如鸡毛掸子、扫帚把儿等家长最爱)做出要打屁股的架势吓唬孩子,如果这样还不奏效,那就只好选择终极手段:打!把孩子打疼,打哭,他就老实了。

杨广对待不听话的高句丽就是这三步走,现在进行到了第二步!

就这样,这支规模空前,肩负双重任务的超级军队从涿郡出发,经临渝关(今山海关),一路北上。经过两个多月的辛苦跋涉, 三月十四日,远征大军终于到达隋朝和高句丽的界河——辽水(今辽河)。辽水以西是隋朝,辽水以东是高句丽。

三月的辽水虽然已经解冻,但仍然寒意袭人。站在辽水岸边,看着漫山遍野的隋朝大军,远征军最高统帅杨广不禁感慨万分:数百年前,曹魏大将毋丘俭和前燕太祖慕容皝都曾率领军队来过这里,他们只带几万人马就攻破高句丽首都丸都城,把高句丽国王打的狼狈逃窜,东躲西藏;后来,自己的父亲杨坚也曾派出三十万大军来到这里,仗都没打就让高元乖乖认输。

前人在此地建功立业的场景不断在杨广的脑海里浮现,他不由得心潮澎湃,诗兴大发,写下了气势豪迈的两首诗《纪辽东二首》,表达了对这次远征必胜的坚定信念!

我一定会超越前人,创造出彪炳史册的千秋大业!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0]

开战

辽水西岸的杨广每天都在等着高句丽举国投降的好消息传来,但杨广期待的高元反绑双手,拉着棺材前来投降的情景根本没有出现,高元以沉默回应了杨广。

杨广见第二步(军事逼降)没有奏效,果断下令直接进行第三步:打。

为了保障隋朝大军顺利渡过辽水,杨广命令工部尚书宇文恺(隋朝建筑行业的奇才巨匠)立刻修建三座浮桥,越快越好。

与此同时,很多将领也都兴奋异常,他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为自己和子孙争取功名富贵。

谁让武将就是靠打仗吃饭的呢!在这行混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有没有仗打。只要有仗打,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在参战将领中,右屯卫大将军老将麦铁杖的表现最具有代表性。

他对人放出豪言:“大丈夫就应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怎么可以总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在家里终老一生呢?”他还深情地对自己的三个儿子说道:“我深受国恩,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有点故意找死的意思),我死得其所,你们也就能升官发财了!”

麦铁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为了孩子的未来前途,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很快,麦铁杖的愿望就实现了。

经过几天的紧张施工,宇文恺成功修建了三座浮桥。可当把浮桥向着辽水东岸牵引时,才发现原来的工程设计有问题,浮桥修短了,距离辽水东岸还差一丈多。

就在这时,大批高句丽军队赶到,阻击隋军过河。而浮桥上的隋军也毫不示弱,纷纷跳入冰冷刺骨的辽水中强行抢滩登陆。高句丽军队则站在岸上,凭借地理上的优势,居高临下,射杀隋朝士兵如砍瓜切菜一般。没多久,原本清澈的辽水就被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变成了一条“红河”。河里到处漂浮着隋朝士兵的尸体,战况之惨烈,见者惊心,闻者胆寒。

隋军大部队未能成功抢滩登陆,反而因为蛮干损失惨重。但麦铁杖不愧是一员猛将,在对方如此密集的火力压制之下,他竟然独自抢滩登陆成功,从河里跳上对岸,与岸上的高句丽士兵展开了一对多的厮杀。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恶虎架不住群狼,在高句丽士兵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下,麦铁杖将军成功为国捐躯,也为自己的三个儿子换来了富贵生活。

看到自己的部队吃了大亏,杨广赶紧鸣锣收兵,停止进攻,顺便把三座坏了大事的浮桥也带回了西岸。

杨广一方面下诏追封麦铁杖为宿公,并给麦铁杖的三个儿子加官进爵以示表彰,一方面命令少府监何稠接替宇文恺,对原有设计做进一步的改进,接好浮桥。两天后,何稠将三座浮桥接好,向杨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沿着升级版的三座浮桥,隋朝各路大军再次浩浩荡荡地奔向辽水东岸,在东岸和高句丽军队爆发了激战。到达东岸,隋军的陆战能力瞬间爆发,上次还处于上风的高句丽军队很快就泄了气,被隋军打的根本找不到北,最后在战场上留下了一万多具血淋淋的尸体。隋朝大军趁胜追击,包围了辽东城(今辽宁辽阳)等高句丽主要城池。

看到这胜利的一幕,坐在远处观战的杨广满意地笑了。他得意地看了看陪同他观战的两位国际友人,那傲娇的眼神像是在说:看!这就是和大隋作对的下场。

这两位国际友人分别是西突厥处罗可汗和高昌国国王鞠伯雅,杨广特意邀请他们陪同出征,目的就是要震慑住他们,让他们明白,谁和大隋对着干,谁就没有好下场!

经过几次阵地战的较量之后,高句丽军队终于醒悟,打野战自己根本不是隋朝军队的对手。在血的教训面前,高句丽军队开始改变作战思路,转攻为守。他们整天龟缩在城池里面,打死也不出来和隋军打阵地战了。任凭隋军在城外如何叫骂,高句丽守军就是不出城迎战。没办法,隋军只好攻城。

古语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就是因为攻打城池十分艰难,容易损失惨重。但对于大隋军队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隋军的阵地战能力不是吹的,攻城能力也绝不忽悠。可是每当城池将要攻陷的时候,高句丽守军就会立刻打白旗投降,而隋军也会停止进攻,双方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而造成这一战地奇观的正是隋军前线总指挥杨广同志。

原来,在大军出发前,杨广就曾下达过这样一道命令:只要高句丽举起双手,表示投降,隋军应立刻停止进攻,并派人向杨广请示汇报,然后再根据杨广的指示进行下一步行动。

现在既然人家举手投降,那咱们就按领导制定的政策办吧。于是, 隋军方面赶紧派人去向杨广汇报战场情况,并请示下一步行动计划。可是等送信儿的人带着杨广的指示回到前线,准备接受高句丽军队投降的时候,高句丽方面又变卦了:不好意思,我们不投降了,咱们接着打吧!隋军这才明白自己被人当猴耍了,只好继续攻城。

尽管高句丽军队用诈降的阴招赢得了几天的喘息时间,恢复了不少战斗力,但隋军猛烈的攻势很快就让城里的高句丽守军再次招架不住,不得不再次挂出白旗。

别打了,我们投降!

按理说,有了第一次的深刻教训,隋军方面应该长点心眼吧,至少不能再停止进攻,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隋军做出了和第一次相同的举动:停止攻城,派人去向杨广汇报请示。

这不是不长记性吗?上次这么做就吃了大亏,要不然,辽东城池早就拿下来了。隋军前线各指挥官表示也很无奈,因为杨广的那条命令还没有撤销,不执行就是抗命,这责任谁也负担不起。既然这是一条碍事的命令,撤销不就行了吗?理论上说,撤销这条命令很容易,走个行政程序就行了;但实际上很难办到,这就要说到杨广同志的性格了。

杨广是个极其自负而且死心眼的人, 他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使事实已经证明他的命令和政策是错误的。既然不肯承认政策出现失误,更谈不上撤销了。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不撤销,下面的官员就得继续执行。这就让高句丽方面钻了空子,三番五次地用诈降的手段为自己恢复元气,为继续抵抗争取时间。

感觉荒唐吧!但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实。

不用说,高句丽守军这次的投降还是马三立的拿手相声——逗你玩!事实也确实如此,“投降”成了高句丽守军最实用的保护伞。诈降这招几乎被高句丽用烂用臭了,却屡试不爽;杨广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当猴耍,却始终没有醒悟,依然固执地要求隋朝军方执行他那个脑子进水的命令。

一个人在一件事上吃了亏,那叫失误;第二次又吃亏,那叫不长记性;如果第三次还在这件事上吃亏,那真的叫无可救药。

此时,最窝火的恐怕还是前线攻城的各位将领们,他们眼看着鸭子一次又一次被煮熟,却又一次次飞走了。

眼见各个城池打了三个月还没打下来一座,杨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亲自来到前线召集所有将领开会。在会议讲话中,杨广把攻城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了与会的各位将领,并大骂所有人贪生怕死,打仗不肯尽力。所有人面面相觑,明知道失败是因为杨广的瞎指挥,却都不敢怒也不敢言,只得把所有的委屈压抑在心底,丝毫不敢表现出来(没点心理承受能力还真做不来)。

最后杨广放出狠话:“你们打仗这么不用心,是觉得我不敢杀你们吗?” 此话一出, 在场的将领们都吓得面如土灰,冷汗直冒,大家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元首的愤怒”。为了尽快拿下辽东城池,杨广决定留在前线,亲自监督攻城。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1]

水军的失利

就在杨广为没有攻下辽东城池而火冒三丈时,水军总管来护儿和副总管周法尚正率领隋朝无敌舰队,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前往朝鲜战场。 庞大的舰队绵延数百里,浩浩荡荡,乘风破浪,场面何其壮观!舰队到达朝鲜湾后,沿着浿水(今大同江)一路北上,兵锋直指高句丽首都——平壤城。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杨广执行的还是老爹杨坚的那套战略规划:水军和陆军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一举攻克平壤城,对高句丽进行“斩首行动”,抓获国王高元,彻底征服高句丽。

然而,看似完美的计划最终却因为两个人的失误泡了汤。

在离平壤城还有六十里的地方,隋朝水军和高句丽军队不期而遇,打了一场遭遇战,战斗以隋朝完胜,高句丽军队完败而告终。

来护儿见高句丽军队如此不禁打,便有了轻敌之心。他决定率领精锐乘胜追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然而,谨慎的周法尚却劝他不要轻敌冒进,还是等陆军各路人马到齐以后,再一起发动进攻。但此时的来护儿已经被刚刚的胜利冲昏头脑,根本听不进周法尚的劝告。他觉得高句丽军队的战斗力不过就是渣渣,没有必要这么小心谨慎。

来护儿是周法尚的上级领导,自然没有必要听从下属的话。一意孤行的来护儿决定单干,他挑选了四万精锐人马,向着平壤城直扑过去。而谨小慎微的周法尚则坚持自己的意见,按兵不动。

求胜心切的来护儿并不知道,一个巨大的陷阱已经为他挖好,只等他一脚踏进来。

很快,来护儿就来到平壤城下,高句丽守军立刻派军队出城,迎击来犯之敌。和来护儿预料的一样,还没打两下,高句丽军队就狼狈逃回了城中。来护儿抓住时机,跟在高句丽逃兵屁股后面杀进了平壤城。

进了城的来护儿既没有接着追杀高句丽守军,也没有去攻打王宫,抓捕高元,而是纵容士兵干起了抢劫的勾当。军容严整的王者之师一下子变身为无组织、无纪律的土匪强盗。

作为领兵多年的老将,来护儿纵容手下士兵四处抢劫,这实在是一出昏招。不过不得不说, 隋军打起仗来是把好手,抢劫也是行家。

就在隋军士兵热火朝天地忙着收割战利品时,突然喊杀声四起,从附近的几座佛寺里冲杀出大批高句丽士兵。原来,人家早就埋伏好了,正等着大鱼上钩呢,现在该收网了!

正在享受丰收喜悦的隋军士兵立刻慌了神,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反抗,就纷纷做了刀下鬼。四万精锐很快就倒下三万多具鲜血淋漓的尸体,只有几千人在来护儿的带领下杀出重围,逃出城外,跑到了舰队停靠之处。

打了翻身仗的高句丽军队则把这条大鱼盯得死死的,紧跟着追了上来。此时,周法尚正带领数万威武雄壮的隋军严阵以待,估计来护儿感动地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终于见到亲人了。高句丽追兵见隋军人多势众,很识相地退了回去,这场危机才终于化解。

中了埋伏的来护儿被彻底吓破了胆,连忙带着舰队沿着大同江一路南下,原路返回到了海上。他一刻也不敢再在高句丽境内逗留,更别提接应从辽东南下的陆军部队了。

就在来护儿和周法尚率领舰队攻打平壤之际,远在辽东的九路大军也开始南下,前去配合水军作战,共同夹击平壤。不久, 以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为首的九位将军分别率领九路大军,共计三十万人马,在鸭绿水(今鸭绿江)西岸成功会师。

就在九路大军准备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大人物竟然走进了隋军大营,这着实给了宇文述和于仲文一个惊喜。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2]

煮熟的鸭子飞了

来人名叫乙支文德,是高句丽重臣,在高句丽的职位大概相当于中原王朝的丞相(官够大吧!),他来隋军大营,只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投降(鬼才信!)。当然,嘴上说是投降,其实是来当间谍的,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刺探隋军情报。

由此可见,乙支文德是一个很有胆量的人,至少不怕死。

宇文述和于仲文听说乙支文德来投降,高兴地不得了。这倒不是因为他俩相信了乙支文德投降的鬼话,而是因为他们都曾收到过杨广的密旨:如果碰见高元或乙支文德,一定要把他们抓起来。现在大鱼竟然自动送上门来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正当宇文述和于仲文要下令抓捕乙支文德时,尚书右丞刘士龙却跳了出来,坚决反对抓捕行动。

论官职大小,刘士龙没有宇文述和于仲文官大;论和杨广的亲密关系,刘士龙也没有宇文述和于仲文受宠。这样说来,即使刘士龙反对的理由再充分,反对的嗓门再高,宇文述和于仲文也大可不必理会,直接按密旨办事,把乙支文德抓起来交给杨广。

但结局却让人跌破眼镜,位高权重的宇文述和于仲文竟然听从了小刘士龙的意见,没有抓捕乙支文德。

奇怪!真是奇怪!

不过,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确实,刘士龙没有宇文述和于仲文官大,也没有他俩受宠,但现在人家还有一个特殊的战时身份——慰抚使,也就是负责高句丽投降事宜的官员。杨广在出征前就宣布,慰抚使不受统兵大将管制,直接听命于皇帝,在皇帝面前有重要话语权。对于有着如此特殊身份的官员的意见,宇文述和于仲文自然不能不屑一顾,置之不理。

而刘士龙之所以坚决反对抓捕乙支文德,是因为他相信乙支文德真的是来投降的。刘士龙心想,既然乙支文德是来投降的,那就应该归我管,功劳自然也是我的。但如果乙支文德被于仲文和宇文述抓起来交给杨广,那功劳就是人家的,还有我什么事呢?正是抱着抢功劳的打算,刘士龙才不顾一切地阻挠抓捕乙支文德。

就这样,作为高句丽级别最高的谍报人员,乙支文德在顺利摸清了隋军的基本状况后,趁机逃出了隋军大营,直接返回平壤城。

听说乙支文德逃跑了,于仲文很快就后悔没有及时把他抓起来。他赶紧派人去追乙支文德,并传话说:“我还有话要跟你说呢,赶快回来!”

回去?你当我傻啊?回去恐怕就回不来了。于是,乙支文德加快速度,头也不回地渡过了鸭绿江,坚定不移地一路向南逃去。

煮熟的鸭子飞了,待在大营里的宇文述和于仲文坐不住了。但对于下一步如何行动,两人却有着不同的意见。

宇文述主张返回辽东,理由是部队粮食快吃完了。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大多数将领的双手赞同。而于仲文则主张派精锐部队追击乙支文德,理由是只要去追就可以抓到乙支文德,立下大功,咱们也没白跑一趟。

到底该听谁的呢?两人为此争执不下,于仲文坚持要追,宇文述则坚决要回。最后,于仲文 实在不想再吵下去了,他 怒吼道:“宇文将军手握十万兵马,却不能打败小贼高句丽,还有什么脸面去见陛下?况且咱们这次行动,我就知道肯定不会有什么收获。”

宇文述也压不住火了,厉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咱们没有收获?”于仲文终于抛出了心里最想说的那句话:“你看看古代打胜仗的名将,哪一个在军队里不是说一不二的?因此部队要想打胜仗,就只能听一个统帅的命令。现在大家各怀鬼胎,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怎么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杀敌?”

于仲文其实话里有话。当时,杨广极其看好于仲文的军事能力,所以命令各军将领,只要是军事上的问题都要向于仲文咨询和汇报,并听从他的指挥调动,这件事宇文述也心知肚明。

说白了,于仲文的意思就是说,现在大家都得听我的,之前皇上也是这么吩咐的。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大家见于仲文把老板杨广都搬出来了,宇文述和其他将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极不情愿地听从了于仲文的意见,一起跨过鸭绿江,追杀乙支文德。

虽然于仲文用杨广压住了所有反对的声音,但他终将为自己的独断专行付出惨痛的代价。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3]

从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发现,杨广用自己的“金口玉言”让军队指挥系统里的不少人都拥有了对事务的决定权,这就导致军队的指挥出现混乱和冲突。大家都能拍板做决定,到底该听谁的?指挥权的分散也是导致最后远征彻底失败的原因之一。

正在南逃的乙支文德见隋军大队人马追了上来,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慌张,他早就想好了应对的计策。

三十万隋军很快就追上了乙支文德的部队,双方激战在一起,可没打一会儿,乙支文德的军队就四散溃逃。宇文述和于仲文趁胜追击,一天之内,七战七捷。

在逃跑的路上,乙支文德还给在自己屁股后面追杀的于仲文写了一首诗。全诗摘抄如下:

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
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

这首诗写作水平不高,也就是首打油诗。诗的大概意思是说:于仲文将军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现在打了七次胜仗,功劳也不小了,可以回去交差了。您就知足吧,就到此为止吧!别再追了。

看过这首诗,于仲文不禁冷笑起来。一个七连胜就把我给打发了?你乙支文德也太小瞧我于仲文了吧,我想要的何止是七连胜,我要的是彻底征服高句丽的伟大胜利。

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于仲文给乙支文德写了一封回信。在信里,于仲文把杨广的宽大政策又重讲了一遍,同时表示,只要高元和乙支文德老老实实地举手投降,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收到信的乙支文德没有接受于仲文的劝降,既然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接着打吧,让刀枪决定最终的结果吧!

于是隋军迅速向前推进,渡过了萨水(今清川江),在一处靠山的地方扎下大营。大营三十里外就是平壤城,高句丽首都就在眼前,国王高元就在城内的王宫之中,但宇文述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经过十几天的长途奔袭和接连战斗,隋军士兵早已疲惫不堪, 粮食也基本吃光了。而平壤城池坚固,守卫森严, 想要攻打下来除非有奇迹发生。他明白自己的军队再也不可能前进一步了,到此为止吧。

这正是乙支文德想要的结果,所谓“一天之内,七战七捷”不过是乙支文德免费送给宇文述和于仲文的一个“大礼包”,也是给他们挖的一个“大坑”。

深入隋军大营之时,乙支文德就发现隋军士兵普遍面有饥色,他断定肯定是隋军的粮食不够吃了。于是他想出了诈败的计策,目的就是诱敌深入,把隋军累垮,让他们的粮草供应跟不上,最后他再趁机杀一个回马枪,一枪致命。
现在乙支文德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大反攻的时刻到了!

不过在发动反攻之前,乙支文德又耍了一遍诈降的阴招。他派使者跟宇文述和于仲文请求说:“如果您二位退兵,我就带着国王高元投降大隋皇帝陛下。”

投降?这句鬼话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也没见哪次真的兑现过。和之前的很多次投降一样,这次也不是真的,但和之前的很多次投降一样,隋军还是相信了高句丽的鬼话。

我发现,自从到了朝鲜战场,上到皇帝杨广,下到统兵将领,这群在隋朝国内有勇有谋的精英们,似乎智商被集体拉低,一个个都成了二傻子,不是被高句丽用诈降的阴招一遍又一遍地忽悠,就是轻敌冒进,中了人家的诈败诱敌之计。

宇文述和于仲文这两位靠打仗起家的老将这次竟然也没有看破乙支文德的计策,很快就步了来护儿失败的后尘。

看着面露菜色、疲惫不堪的隋军士兵,再看看坚固险峻的平壤城,就连于仲文心里也犯了嘀咕:用这样虚弱的军队去进攻以逸待劳、守卫森严的平壤城,那是带着部队去攻城吗?分明是带着大家去送死啊!

没有过多的考虑,宇文述和于仲文,这对曾经为是否追击乙支文德而吵翻天的冤家,现在终于做出了一致的决定:掉头!撤军!

但乙支文德根本没有给于仲文和宇文述全身而退的机会,既然大老远来了,那就别走了。

虽然又饿又累,但隋军撤退的时候还是秩序井然,队形整齐。大家排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队形,向着北方有序撤退。

凝视着回撤的隋朝三十万大军,乙支文德的嘴角露出了狡黠的微笑,该我出手了!

在他的亲自指挥下,早已埋伏好的高句丽军队突然从四面八方攻击隋军,宇文述和于仲文不得不带领部队边打边撤。七月二十四日,隋军撤退至清川江。部队过河刚过了一半,紧追其后的乙支文德深知“半渡而击之”的道理,于是,隋军后部遭到高句丽追兵的猛烈攻击。在河里淹死的,被高句丽追兵杀死的,不计其数。

遭受重创的隋朝九路大军顿时人心涣散,彻底崩溃,大家撒开脚丫子就跑,拦都拦不住。从将领到士兵,所有人一路向北狂奔, 逃命面前,谁也不甘落后!

就这样,于仲文和宇文述带领残兵败将一天一夜没停脚,连续跑了四百五十里路,才终于摆脱高句丽追兵,安全回到鸭绿江隋军一侧,真实上演了一出隋朝版的“奔跑吧,兄弟!”。

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群哥们为了逃命竟然二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连着跑了四百五十里路,相当于连续跑了五个半马拉松,体能居然还能支撑得住。

不得不说,人的潜力真是无限的,我们普通人做不到是因为还没有被逼到那个份上。

当然,能创造奇迹的肯定是少数人。果然,等把逃回来的人集合起来,一清点人数,于仲文和宇文述都要哭了。原本九路大军三十万五千人马,现在只剩下两千七百人,还有不计其数的军用物资也损失殆尽。这下真的是输的连裤衩都没了,只剩下一只破袜子了。

在海上焦急等待陆军消息的来护儿听说南下的九路隋军也吃了败仗,损兵折将无数,无奈只好率领水军舰队返回隋朝国内。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4]

无功而返

至此,由于来护儿和于仲文求胜心切,轻敌冒进,导致水军和陆军两线全部惨败,杨广“水陆并进,共击平壤”的作战计划彻底泡汤。

百万大军围着辽东城池打了三个多月竟然没有打下来一座,还死伤惨重; 来护儿和周法尚的水军也被高句丽打了埋伏,损失不小;而最让杨广怒不可遏的就是于仲文和宇文述统率的九路大军,因为他们损失最大、败的最惨。

他们不但放跑了高句丽重要人物乙支文德,还把三十万人马整了个灰飞烟灭,血本无归。所以当宇文述和于仲文刚一返回辽东,杨广就给大家送了一个惊没有喜。他下令将宇文述、于仲文、刘士龙及有关将领全部抓起来,等候发落。

恐怕连杨广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次规模浩大的远征竟然会是这样一个悲惨的结果,惨不忍睹,惨不忍言,惨不忍闻。尽管最后隋军攻克了辽水边上的小城武厉逻,但这一丝收获却远远不能弥补杨广内心大面积的心灵创伤。

七月二十五日,远征军最高总指挥杨广宣布:撤军回国。

杨广此时宣布撤军主要是因为高句丽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虽然杨广并不甘心这么灰溜溜地走了,但他现在明白,秋天已经到来,秋雨也会紧随其后。如果此时再不撤军,等秋雨连绵不断地下个不停,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到那时后勤粮草运输将变得极其困难,人马吃饭就会出现大麻烦。况且高句丽强敌在后,随时可能趁机发动攻击。到那时想撤也来不及了,现在撤退是最好的时机。

杨广虽然带着隋朝远征军撤退了,但他并没有打消征服高句丽的念头。他原本以为,高句丽不过就是一只臭虫,一脚就能踩死它。但现实却给了杨广一记响亮的耳光,现实永远比想象要残酷得多。毕竟他要灭掉的是一个国家,而不真的只是捏死一只臭虫。

杨广不甘心远征高句丽的巨大失败,自从继位以来,他都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大业梦一直做得很舒坦。平定杨谅叛乱、臣服东突厥和西突厥、西域诸国归附、攻打林邑琉球,杨广都是笑到最后的人。现在却在高句丽问题上摔了跟头,还摔得头破血流。

更让杨广恼怒的是,他在周边国家领导人心目中光辉伟大的形象受到了冲击,颜面扫地。他本来想在随行的外国国王和使节面前出点风头,让他们知道和大隋天子作对没有好下场,现在却被人家看了笑话(当然也只能在心里偷偷的笑)。

堂堂大隋帝国竟然被一个小小的高句丽打的一败涂地,真是个国际大笑话。为了挽回颜面,重新巩固隋朝在东亚世界的大国地位,杨广决定揪住高元不放,非得弄死他不可。

“高元,你等着!我还会再回来的!”杨广在心里恶狠狠地说道。

九月十三日,杨广回到东都洛阳。两个月后,杨广对关押中的宇文述、于仲文、刘士龙等人作出终审判决。判决结果如下:

刘士龙:死刑且立即执行;

宇文述:革职为民;

于仲文:革职为民,关入大牢。

其余诸将:无罪释放。

因为阻挠抓捕乙支文德,导致到手的大鱼溜掉, 尚书右丞兼慰抚使刘士龙被判处斩首,这没有什么可说的。可是我们仔细观察判决结果就会发现,宇文述、于仲文和其余诸将的判决结果都不一样,而且是大不一样。

其中判刑最重的是于仲文,不仅被剥夺全部官职,还被限制了人身自由;而其余诸将竟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逃脱了军事制裁。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这些将领们无一例外地把战败的责任推给了于仲文。所有人都把手指向于仲文,然后异口同声地指责说:“都是于仲文的错!就是因为他才打的败仗!”

见大家都这么说,杨广便把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到了于仲文身上。不过念及他曾经的功劳,才没有判处死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于仲文判刑最重。

现在,于仲文终于为他的强横专断付出了惨痛代价,而且是无法挽回的代价。但对于宇文述来说,他付出的代价只是暂时的。四个月后,沦为平民的宇文述迎来了命运大逆转。

身陷囹圄的于仲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死心塌地的为杨广卖命,最后竟落得这么个结果。他在牢里又气又恨,不久就得重病死了。

随着于仲文的一命呜呼,让杨广深感挫败的大业八年过去了。他急切地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他要从头再来!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5]

第四章 背后捅刀子的人

大业九年正月初二,新年还没过完,不甘失败的杨广再次在全国下达征兵诏书,准备继续攻打高句丽。他放出豪言:即使是排山倒海,现在也可以做到,何况是一个小小的高句丽?表现出了对高句丽一如既往的蔑视态度。而从全国各地征召来的士兵还是老地方见——涿郡!

另外,杨广还招募了很多老百姓,他把这些人训练成了一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军队,并赐名“骁果”,也就是“骁勇果敢”的意思。 杨广将骁果军作为保卫自己安全的警卫部队(禁卫军),同时任命不少亲信官员担任骁果军的军官。

可杨广不会想到,五年后,他的生命竟会断送在他任命的这些禁卫军军官手里。当然,这是后话。

由于沉重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他们纷纷攻打当地政府机构,杀死地方长官,这些穷苦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一点一点地摧毁着隋朝统治的根基。现在,隋朝的天下已经大乱,民怨冲天。

可杨广对此依然满不在乎,只是派军队镇压,镇压,再镇压,他觉得只要把起义军杀光就行了,这些泥腿子掀不起多大的风浪。现在,他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如何拔掉高句丽这颗眼中钉上。

不过朝廷之中还是有大臣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左光禄大夫郭荣就是一位。他劝杨广把注意力放在已经乱套的国内,不要再御驾亲征,不懂事的高句丽交给手下大臣们处理就行了。他还打了一个生动贴切的比方:千钧重的弓弩不会为了一只小老鼠就发射,以此来说明征讨高句丽根本就是大材小用,浪费资源,没必要 。皇上您那,还是干点正经事吧!

但是对于偏执狂杨广,郭荣的话根本就不起作用,他还是一意孤行。

临出征前,杨广又从民间挑选了一位资深统兵大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因为兵败被贬为平头百姓的宇文述。

杨广不仅赦免了宇文述的所有罪过,让他官复原职,还任命他为隋朝远征军的高级指挥官。不久,他又加封宇文述为开府仪同三司,这可是个高级荣誉。

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仅没有牢狱之灾,还能官复原职,加官进爵,可见宇文述和皇帝杨广的关系不一般。

事实确实如此!

宇文述不仅是杨广的亲信宠臣,两人还有一层更亲密的关系——宇文述和杨广是亲家。宇文述的三儿子宇文士及娶了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是隋朝的驸马。关系这么硬,宇文述四个月就能咸鱼大翻身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说,和领导关系好才是真的好!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6]

我又回来了

四月二十七日,杨广亲自统率百万远征军再次渡过辽水,重新踏上了高句丽的土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征服战争。

“高元,我杨广又回来了!我一定要彻底打败你,让你跪倒在我的脚下!”这是杨广无言的心声。

为了打赢高句丽,杨广这次学乖了。他不再瞎指挥,也不再发布脑子进水的命令,把战场指挥权交到了一线将领手中。

二十九日,杨广派遣宇文述和上大将军杨义臣率领军队向高句丽首都平壤进军,然后配合隋朝水军,对平壤城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看看,还是原来的套路!

正当行动按照杨广的作战部署有序展开时,杨广突然接到紧急报告:从黎阳来的运粮船总是不能按时到达。

当时在黎阳负责粮草运输的是礼部尚书杨玄感,杨广对他的工作效率很不满意。随后,杨广派使者到黎阳催促杨玄感快点把粮草运来,提高工作效率。到黎阳后,使者向杨玄感传达了最高领导杨广的指示精神,但杨玄感表示自己也很无奈,因为现在水路上劫道的强盗太多了,按时送达粮食实在太难了。

听了这个理由,杨广没有继续追究此事,而是继续埋头研究如何打赢高句丽。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一场动乱的开始。

在各路进攻部队中,左光禄大夫王仁恭奉命进攻高句丽的新城,遭到数万高句丽军队的抵抗。王仁恭只带领一千多精锐骑兵就把对方几万人打的落花流水,丢盔弃甲。于是高句丽军队不再出战,躲在城里坚守。

这是高句丽军队的老套路了,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死守,守不住就诈降,反正总有一套方法适合自己。

在杨广的指示下,隋军各部队向辽东各个城池发动进攻。

隋军纷纷如潮水般涌向高句丽在辽东的城池,飞楼、云梯之类的大型攻城器械都派上了用场,甚至还玩起了地道战。

就这样,隋军从城池四面昼夜不停的进攻。这样的战争场景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疯狂。

但高句丽军队的守城能力也不是吹的,无论隋军用什么手段攻城,高句丽军队总能灵活应对,隋军被挡在城墙之外,愣是打不进去。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双方僵持了二十多天,死伤十分惨重。

辽东各城打了半个多月还没打下来,杨广实在等的不耐烦了,他决定用自己的智慧解决攻不进去的难题。

他命人连夜赶制了一百多万个布袋,然后往每个布袋里都装满土。杨广是这样设计的,把这一百多万个装满土的布袋分别堆积到辽东城池的城墙下面,堆成一条宽三十步,和城墙一样高的斜坡大道,这样隋军就能沿着这条人工通道攻入城中。

杨广同志的脑洞果然和别人的不一样,还是这么有魄力!大手笔!

可是建立了这么一条方便快捷的进兵通道还不保险,万一高句丽军队拼死抵抗,攻城部队必定损失惨重,最后能不能攻入城内,还不好说!为了提升攻城成功的概率,杨广又给攻城部队配备了一支“空对地火力支援部队”,协助攻城。

杨广让大量工匠昼夜加班,制作了很多八轮楼车。所谓“八轮楼车”,是一种超级攻城武器,底部带有八个轮子,高度比城墙还要高出许多(所以叫“楼”车嘛!), 既壮观又可怕 。作战时,士兵站在楼车顶端,居高临下,用弓箭弩机等远程武器射杀城内目标,真正做到了“指哪儿打哪儿”。

杨广的攻城方案是:把八轮楼车放在斜坡大道两侧,让楼车上的士兵射杀城内守军,为攻城部队做好“空中火力掩护”,攻城部队则通过土布袋堆成的斜坡大道冲上城头,攻入城中。

如果这个作战方案成功实施,辽东的城池恐怕就保不住了。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坏消息彻底打断了这一切。

国内有人造反了!

有人造反?对于这种消息,杨广已经见怪不怪了。如果一直没有造反的消息,那倒是个怪消息。

可当他看清楚造反者的名字后,不禁吓出一身冷汗。能让杨广如此不淡定的人一定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大家猜的没错!

这次造反运动的发起者名叫杨玄感,是隋朝权臣楚国公杨素的大公子。杨素死后,杨玄感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财富,并被杨广任命为礼部尚书。在官场上,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当时,老杨家可以说是一等一的贵族,有着一呼百应的巨大政治影响力。

如此说来,杨玄感是最不应该造反的人,因为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杨广赐予的,他应该感激皇恩浩荡,珍惜现有的富贵生活,而不是冒着灭族的危险去造杨广的反。

不过有果必有因。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唐朝》[17]

旧怨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杨玄感的老爹杨素之死说起。

杨广能从哥哥杨勇手里抢过太子之位,杨素出力很大。后来隋文帝杨坚病重,杨广阴谋抢班夺权,又是杨素帮忙调集军队,包围皇宫,对外封锁消息。杨广这才得以顺利继承皇位,踏上皇帝宝座。

通常政治斗争胜利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割利益蛋糕,犒劳功臣。所以杨广登基后,一直不停地给杨素加官进爵,赏赐的财物更是拿超级计算机都算不过来。

杨素的儿子们更是沾了老爹的光,他们虽然没有一丁点儿功劳,却个个都是柱国、刺史一类的高官。

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权势越来越大,性格一向傲慢自负的杨素越来越骄横跋扈,目无纲纪,经常做出一些让杨广不开心的事情。

比如,杨素家的房子都是按照皇宫的设计标准建造的;杨家的仆人和歌妓多达数千人,远远超出了王公贵族的标准;而在朝廷宴会这么严肃庄重的场合,杨素也经常没大没小,我行我素,一点没把皇帝放在眼里。

杨素的狂妄举动引起了杨广的猜忌和不满,杨素因此上了杨广重点监视打击的黑名单。

大业二年,一个令杨广既喜又忧的消息传来——杨素病倒了。

杨广喜的是杨素的身体终于不行了;忧的是怕杨素死不了。

为了给杨素的身体健康状况探探底,杨广经常派一些名医专家给杨素做身体检查,还赏赐了很多上等药材。

表面上看,杨广这是在关心老部下的身体健康,实际上却是别有用心。

每次等这些名医专家一回来,杨广就迫不及待地详细询问杨素的病情,他万分期待从这些专家口中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回答:杨素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久经政治斗争考验的杨素一眼就看穿了杨广的小心思,他明白皇帝巴不得自己立刻去见阎王爷。

此时的杨素已经把世事看开,他觉得自己已经位极人臣,人生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他再也不想老是提心吊胆地活着了。于是,杨素拒绝了一切治疗,任由病魔肆意侵蚀早已年迈衰老的身体。

杨素的做法无异于变相自杀。

大业二年八月,杨广终于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结果——杨素病死了。

这下杨广心里终于踏实了,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虽然杨广很高兴,但也只能在心里偷着乐。人都已经死了,生前的恩怨也就无所谓了。之后,杨广为杨素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然而此时有一个人却对杨广充满了怨恨,这个人就是杨素的大儿子杨玄感。

杨玄感认为是杨广不断施加的政治压力逼死了自己的父亲,杨素的病本来可以治好,他还能多活好几年。

还有一次,杨广对别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杨素没有病死,我最后也会将他灭族。

这句话后来传到杨玄感耳中,更加深了他对杨广的仇恨和对家族安全的担忧。也许就是从这时开始,杨玄感有了谋反之心。

当然,杨玄感本人很有政治野心。他谋反不仅仅是为了给老爹报仇,他还想取杨广而代之,自己当皇帝。

早在杨广巡视西北时,杨玄感就想动手刺杀杨广,但被他的叔叔杨慎阻止了,理由是时机不合适。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不单单是杨玄感有谋反的念头,整个杨氏家族对于谋反都有着极高的积极性。他们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就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时光斗转,光阴荏苒,七年过去了。因为杨广不停地进攻高句丽,大规模强制征发士兵和民夫,此时的隋朝变得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反抗杨广暴政的农民起义更是一波接着一波,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此外,每次攻打高句丽,杨广都御驾亲征,隋朝国内根本没有一个能掌控大局的人。看到国内形势一片大乱,杨玄感觉得,动手的时机到了!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唐朝》[18]

该出手时就出手

此时杨玄感正在黎阳(今河南滑县)督运粮草,负责前线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这个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给杨玄感造反提供了便利,因为只要切断前线部队的粮草供应,远在高句丽战场的杨广和百万远征军就得挨饿,到时候高句丽军队会自动解决他们。

杨玄感是这么想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只是没有做绝。他没有完全掐断前线的粮草供应,以免打草惊蛇,提前暴露造反的意图。他故意延迟运粮船出发的时间,以至于运粮船不能按时到达前线,给前线的隋军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虽然杨广发现了这个情况,但被杨玄感以水路盗贼多为由忽悠了过去。

拖延前线粮草供应只是杨玄感造反计划中的第一步,接着他派人偷偷跑到高句丽前线,把弟弟杨玄纵和杨万硕叫回来一起造反。由于得到杨玄感的好朋友,时任兵部侍郎斛斯政的帮助,两人顺利逃回了隋朝国内。

杨玄感还派家奴前往长安,把在长安的杨氏兄弟和铁杆朋友都叫到了黎阳,一同谋划造反大计。

真可谓:打虎亲兄弟,造反亲友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起典型的“家族式”造反活动。

当时从长安和杨氏兄弟一同赶往黎阳的人中有一个贵族青年,他的名字叫李密。此人正是成语“牛角挂书”的男主角,正是由于他在路上偶遇杨玄感的老爹杨素,并得到杨素同志的高度赞扬,李密才得以和杨玄感成为要好的朋友。

就在李密和杨氏兄弟快马加鞭奔赴黎阳的同时,身在黎阳的杨玄感也没闲着,现在他需要解决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以什么名义招募一支军队?杨玄感负责的是后勤工作,手里能用的兵力实在太少。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被他解决了。

当时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正率领水军舰队驻扎在东莱海边,准备乘船渡海,从水路进攻平壤,但还没有出发。于是,杨玄感找了一个家奴,把他伪装成从来护儿处跑来告密的使者。然后,这个冒牌的“告密者”煞有介事地向杨玄感报告:因为耽误水军出发时间,来护儿造反了!

就这样,主仆两人在众人面前自导自演了一出“贼喊抓贼”的经典戏码,“来护儿谋反”就成了杨玄感招募军队的幌子。

六月初三,杨玄感进入黎阳城,一进城他就开始到处抓壮丁充军。就连运送粮草的民夫和船工他也没有放过,只要是身强体壮者一律拉来当兵。之后他又给黎阳周边郡县发去紧急公文,以讨伐来护儿的名义,要求各郡县调集军队来黎阳集合。

很快,杨玄感就通过上面两种方式拉起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一支兵民混合的杂牌军。
现在我们来说说这支军队的武器装备情况,很有意思!

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大部分是抓来的老百姓,手里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和甲胄,但这仍然没有难倒杨玄感。

他找来很多结实耐磨的帆布,然后充分发扬创新精神,用帆布做成简易的头盔和铠甲。其实就是给士兵多穿了件衣服,不过帆布也是有一定防护能力的。

不光甲胄体现了朴素节约的精神,武器也十分接地气,用的都是单刀和柳条做成的盾牌,连弓箭都没有配备。

靠着这支乡土气息浓厚,武器装备落后的杂牌军,贵族公子哥杨玄感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造反运动,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目标:洛阳

杨玄感刚刚组织好造反军队,李密和杨氏兄弟就赶到了黎阳。看到老朋友李密到来,杨玄感大喜。虽然李密也是贵族子弟,但他和一般的纨绔子弟不同。正因为不同,他的命运才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很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兵书,看过的兵书都可以背诵下来,简直就是兵法复读机。更重要的是,李密志向远大,谋略过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杨玄感一见到李密就任命他为高级参谋,给自己出谋划策。

杨玄感首先向李密咨询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兄弟一向以天下为己任,现在机会来了,你说说,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吧?”

李密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在下有上中下三策供先生选择。现在皇帝远在千里之外的高句丽,只要您率领军队火速赶往蓟州(今北京一带),占领临渝关(今山海关),切断隋军的退路。过不了一个月,他们的粮食就会吃完,到时候隋军不是投降高句丽就是溃散逃跑,杨广就可以不战而擒了,这是上策。”

听完李密的上策,杨玄感沉默了一会,然后问道:“那中策呢?”

李密接说出了第二条计策,“关中四面都有要塞屏障,易守难攻,您可以向西夺取长安。只要攻陷首都长安,即使杨广从高句丽跑了回来,他也失去了国家的根本,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慢慢图谋天下了。”

说完,李密静静地等着杨玄感发表意见。不过,杨玄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继续追问道:“下策是什么呢?”

于是李密把计策和盘托出:“下策就是挑选精锐兵马,昼夜兼程,攻打距离咱们最近的东都洛阳。但只怕现在已经有人跑到洛阳告密了,洛阳方面也应该做好了防御准备。如果一百天内还没有打下洛阳,等到全国各地的援军到来,形势就危急了!”

李密刚说完下策,杨玄感马上进行了反驳:“你说的不对,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我们拿下洛阳,百官必然人心大乱。再说路过城池而不去攻打,又怎么显示我军的威力呢?所以,你的下策就是我的上策。”

李密还想再说什么,不过见杨玄感态度如此坚决,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李密太了解杨玄感了,他是一个骄傲自负的人,他决定好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

选好进攻目标,杨玄感便率军一路南下,马不停蹄地向洛阳进军。进军途中,杨玄感还不忘扩大革命宣传。

他声称自己起兵是为了推翻残暴无道的暴君杨广,救万民于水火。听了杨玄感的广告宣传, 很多穷苦百姓纷纷跑来参军入伍。就连很多达官贵族子弟也纷纷加入杨玄感造反的队伍,其中包括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虞世基的儿子虞柔、来护儿的儿子来渊等人。

这群野心勃勃的贵族公子哥准备趁此机会大显身手,而杨玄感也对他们委以要职。

没过几天,杨玄感的部队人数就从一万多人迅速增加到了十万多人,整整翻了十倍(可见民心所向!)。杨玄感带领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渡过黄河,兵锋直指东都洛阳。

洛阳是隋朝的陪都,也是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只是陪都,但洛阳的名号却比首都长安还要响。此时守卫洛阳的是杨广的孙子越王杨侗和民部尚书樊子盖,一个十岁的孩子和一个七十岁的老头。

正如李密所料,杨玄感刚刚起兵,就有人跑到洛阳告发了。一听造反的人是杨玄感,杨侗和樊子盖大惊失色。他们急忙把情况通报给了远在国外的杨广,并向各地下发紧急通告,要求派兵援救洛阳。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救火

杨玄感向洛阳进军时,攻打高句丽进入了关键期。一百多万个装满沙土的布袋和大量八轮楼车已经准备妥当,只等总攻日期一到,隋军就会发动猛烈进攻,拿下辽东各个城池指日可待。但就在这时,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从洛阳传来,杨广不禁大惊失色。

杨广突然明白为什么杨玄感督运的粮草老是不能按时到达了——他是故意的。

当杨广听说很多高官贵族子弟也帮着杨玄感一起造反,心里更跟着了火似的。

六月二十六日,另一个令杨广震惊的消息传来,随军的兵部侍郎斛斯政叛逃投奔了高句丽。

原来,杨广接到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不久,就发现杨玄感的兄弟杨玄纵和杨万硕不见了,便命人追查此事。由于斛斯政暗中帮助杨氏兄弟逃回国内,他害怕东窗事发,便脚底抹油,赶紧开溜,一溜烟叛逃到了隋朝的敌国高句丽。

杨广越发感到事态的严重。在杨广看来,老百姓造反不可怕,贵族大臣造反才可怕!而且还得到这么多人积极响应和帮助的贵族大臣造反,更是可怕之极。

六月二十八日深夜,杨广秘密召集前线将领,当众宣布撤军,回国平叛。

为了火速赶回国内,杨广要求部队撤退一定要快。而堆积如山的攻城器具和军用物资,则被丢弃在原地,统统不要了。

由于撤军命令下的太突然,撤退也极其慌张,隋军士兵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不惊慌害怕,导致部队在撤退过程中出现了极大的混乱。

躲在城内的高句丽守军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突发情况,但他们也有点发懵。仗打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跑了呢,连东西也不要了?这其中必定有诈,不能轻举妄动。

抱着这样猜疑的心理,高句丽没有派一兵一卒出城追杀,只是不停地在城内击鼓呐喊,吓唬隋军。到了第二天中午,城内才派出小股侦察兵出城侦察,看看隋军是不是真的撤退了。

出城后,展现在这些侦察兵面前的是一番奇异的景象:各种新奇巨大的攻城器具停放在原地,成堆的军用物资散落一地,到处看不到一个人影,远处的隋军大营大门敞开,营帐内空无一人。周围寂静地可怕,一切都那么匪夷所思,这群侦察兵感觉自己恍如在梦境之中。很快,他们就把看到的情景报告给了城内长官。

但即便如此, 高句丽方面仍然怀疑有诈。他们担心隋军撤退是假,引诱他们出城是真。就这样又过了两天,高句丽方面才终于决定出兵追踪隋军。可能还是怕会中隋军的埋伏,城内只派出几千名士兵在隋军后面跟踪。因为惧怕隋军人多势重,高句丽追击部队一直和隋朝大军保持着八九十里的安全距离。这么长的距离确实绝对够安全!

在得知杨广的御驾已经渡过辽河以后,高句丽追兵才敢上前追击包抄,并成功斩杀数千名落在后面的老弱病残士兵,然后回城复命去了。

最后隋军大部队顺利渡过辽河,安全撤回隋朝国境。

就这样,杨广第二次攻打高句丽的军事行动就以如此出人意料的结局结束了。现在杨广已经没有心思去想攻打高句丽了,他现在十分着急,只想马上赶回洛阳,镇压杨玄感的叛乱。

随后杨广命令宇文述、屈突通等人火速领兵南下,轻装急进,援救洛阳。而此时,杨玄感已经对洛阳下手了。

就在宇文述、屈突通等人心急火燎地赶赴洛阳时,杨玄感突破沿途隋军的层层拦截,对洛阳城发动了迅猛的攻势。洛阳守军也毫不示弱,在老将樊子盖的指挥下,拼死抵抗,杨玄感一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不料就在此时,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洛阳搬的救兵到了!但这支救援部队不是从北边来的,而是打西边来的,领兵将领名叫卫文升,是一员高龄老将,时年七十三岁。

原来,长安方面一收到洛阳的告急文书,便马上派老将卫文升率领步兵和骑兵七万人火速增援洛阳。在赶往洛阳途中,卫文升还顺道去了趟杨玄感的老家华阴,并亲切会见了杨玄感的老爹杨素,把他从坟里刨了出来, 然后将杨素的尸骨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千算万算的杨素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后七年,会被人挖坟掘墓,挫骨扬灰。

卫文升刨杨家祖坟,除了表达誓死消灭杨玄感的坚定决心外,还有一层更深的用意。

古人认为祖坟风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子孙后代的兴衰,而要阻止一个人兴旺发达,刨他家祖坟是最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手段,只需要几个壮劳力和几把锄头铁锹就可以搞定。可以说,刨人祖坟是中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政治传统。

后来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时,武则天就把徐敬业爷爷李绩的坟给刨了;再后来,明末李自成起义,崇祯皇帝也把李自成的祖坟给刨了。总而言之,不管起不起作用,敌人的祖坟就在那里,不刨白不刨,起码有个心理安慰。

挖完杨家祖坟后,卫文升的部队火速赶到洛阳城北,向杨玄感军队发起了挑战。杨玄感一瞧来帮手了,毫不畏惧,欣然应战。双方大战了两个回合。

楼主:雪漫惊鸿  时间:2019-07-13 21:00:46
(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唐朝》[20]

第一回合:

为了迎接卫大爷的到来,杨玄感给卫大爷送上了一份大礼。两军刚一交战,杨玄感的部队就假装被打的抱头鼠窜,狼狈而逃。卫大爷明显勇猛有余,智商欠费,想都没想就追了上去。

结果被杨玄感打了埋伏,先头部队全部被杨玄感吃掉。很明显,杨玄感送上的不仅是一份大礼,还是一个大坑,卫文升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结果吃了大亏。

第二回合:

几天后,双方再次大打出手。两军正打的热火朝天,突然有人高喊“官军已经抓住杨玄感了!” 卫文升的士兵一听就泄了劲儿,敌人头目都抓住了,干嘛还打的这么拼命呢?

虽然卫大爷的士兵放松了,可杨玄感这边的士兵却一点没有松懈,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一举击溃卫文升的部队,再次取得大胜。卫大爷侥幸捡回一条老命,带着八千多人逃了出去。

原来这又是杨玄感使得诈,所谓“官军已经抓住杨玄感了”根本就是假的,是杨玄感故意让士兵喊的。目的就是让隋军心里松懈,然后趁机一鼓作气,打败对方。

十多万主要由老百姓组成的杨玄感部队两次把隋朝正规军打的大败,除了占据人数优势外,杨玄感敢打敢拼的模范带头作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从小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杨玄感却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公子哥。他力气很大,打起仗来勇猛异常。杨玄感因此获得了“当代项羽”的荣誉称号。

仔细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杨玄感和项羽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贵族出身,都是反政府武装头目,性格都比较自负。正是因为有着相似的性格,根据“性格决定命运”的法则,项羽的悲惨命运最终也降临到了杨玄感的头上。但是杨玄感肯定不会这么认为,现在的他正春风得意,在与隋朝政府军的战斗中出尽了风头。

在战场上,杨玄感从来不是个只会喊“兄弟们,给我冲!”的人,他经常喊的冲锋口号是“兄弟们,跟我冲!”,然后挥舞着长矛带头冲入敌阵,勇猛拼杀。

领导打仗都这么拼命不怕死,手下的将领和士兵被杨玄感带头冲锋的精神所感染,打仗就像玩命。

和一群不要命的人打仗是可怕的,光是这种玩命的劲头都足以让敌人丧胆。但卫文升明显没有害怕,虽然两次都被杨玄感胖揍,屡战屡败,但卫大爷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屡败屡战。

眼看着仗打不赢,粮食也吃完了,卫文升决定背水一战,豁出去了。几天后,双方在北邙山拉开了阵势,要进行最后的对决。正当杨玄感军队打地顺风顺水之时,突然,一支飞驰而来的流箭将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射落马下,当场死亡。看到弟弟横尸沙场,杨玄感悲痛不已,他赶紧鸣锣收兵,带着弟弟的尸体撤出战斗。

杨玄挺的突然死亡,让两个都想置对方于死地的对手打了个平手。这也是自打卫文升救援洛阳以来,取得的最好战绩。

杨玄感围攻洛阳城快一个月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还被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卫文升死缠着不放,打又打不死,甩又甩不掉,别提有多郁闷了。更糟糕的是,宇文述、屈突通、来护儿等援军已经近在眼前,如果再不想办法,自己的军队真的要被隋军包了饺子。

可就在如此危急的时刻,杨玄感手下的一个谋士却说了一件和现实严峻形势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他劝杨玄感赶紧登基称帝。

杨玄感听后大喜,自己起兵造反不就是为了这个吗?而所谓“救民于水火”之类的鬼话不过是糊弄老百姓的幌子罢了。但慎重起见,杨玄感赶紧叫来高参李密,咨询他的意见。

李密一听杨玄感此时想称帝,心想这都什么时候了,人家隋军的大刀都架到脖子上了,竟然还有心思在这儿做春秋大梦。他十分忧虑地对杨玄感说:“我要说不同意吧,您肯定不高兴;可我要说同意吧,那又不是我的本意。现在形势严峻,您要做的应该是努力打仗,早点拿下关中地区。如果现在急于称帝,天下人会怎么看您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杨玄感也明白现在称帝不合适。他无奈地笑了笑,便再也不提这件事了。

为了摆脱现在的不利局面,杨玄感采纳了李密等谋士的建议,决定放弃洛阳,转而向西进军,夺取长安。卫文升、宇文述、屈突通、来护儿等人见杨玄感要开溜,便各自率军继续向西追赶。

就在杨玄感急匆匆向长安进军时,一伙老百姓突然拦住了杨玄感的军队。这些人既不是来投军的,也不是来要饭的,而是来报信的。

他们告诉杨玄感,距离此处不远的弘农宫城防守空虚,特别好打,而且城里粮食储备充足,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杨玄感一听还有这么好捏的软柿子,就又改变了主意,他要留下来攻打弘农宫城。

李密知道后,坚决表示反对,同时反复劝说杨玄感抓紧时间向西夺取长安,但杨玄感就是不听李密的劝告,他认准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他要占的便宜一定要占。

楼主:雪漫惊鸿

字数:21962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12-01 22:34:05

更新时间:2019-07-13 21:00:46

评论数:1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