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汉高帝刘邦传——《万历十五年》的深刻分析+《明朝那些事儿》的通俗幽默

汉高帝刘邦传——《万历十五年》的深刻分析+《明朝那些事儿》的通俗幽默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前 言
汉人,准确地说是汉代人,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人的祖先。汉代人不等同于今天的汉族人,前者的范围远远大于后者,甚至包括一部分今天的少数民族。
汉代人的种群认同感以文化为主,血缘为辅。两千多年过去了,古汉人的后裔遍及朝鲜半岛、日本半岛以及东南亚某些国家,甚至美洲、欧洲、大洋洲等。这些人有的已经不会说汉语、写汉字了,但他们所携带的基因改变不了与古汉人的血缘关系。当然,古汉人留给我们的更多是宝贵的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历经苦难而依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而汉朝的开创者——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被人们曲解成流氓、地痞、无赖,使相当一部分国人羞于提到此人。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司马迁《史记》的影响,司马迁由于被汉武帝阉割,完全丧失了男人的尊严,把对汉武帝的怨恨迁怒于其曾祖父刘邦身上,而且司马迁家族中两位优秀的王直接或间接地死于刘邦之手,所以在司马迁笔下,刘邦一无是处、脏话连篇,靠着运气好而侥幸获得了天下。最明显的例子便是《郦生陆贾列传》中刘邦与郦食其相见的两个版本描写,版本一把刘邦刻画成朝儒生帽子中撒尿的老混蛋,版本二则把刘邦刻画成一个知错就改的谦谦君子,下文对此有专门分析。另外,元代文人睢景臣为了跪舔蒙元统治者,改名为睢舜臣,意思是“舜的臣子”,并且编造了一首曲子《高祖还乡》,把汉的开创者刘邦骂了个狗血淋头,当然蒙元统治者最终没有让这个无礼义廉耻的汉奸做官。
”何为复兴?顾名思义,就是再次兴盛。那么,以前的兴盛是何时呢?显而易见,汉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现代中国要做得就是恢复汉唐时代的辉煌与光荣。一部分国人对中国梦的理解相当肤浅,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本国历史知之甚少,产生不起对这个伟大国家的自豪感与荣耀感。
我们生活在现代,大多数关注于近代史中的耻辱和失败,而很少提及古代的辉煌和胜利,似乎古人和今人完全没有联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秦汉是古代,明清也是古代,两者都是古代,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中国的历史太悠久了,仅仅用“古代”两个字概括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战国末年到汉初这段特定历史的研究,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史料的混乱缺少和因文字久远产生的歧义。前者只能寄希望于以后的考古,如果发掘出类似《竹书纪年》之类的古籍,则年代混乱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比如秦始皇的陵墓至今还没有被完全发掘,有朝一日进行考古的话,说不定能发现堆积如山的简牍,到时定能澄清困扰当今学者的许多问题。后者则有趣多了,比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公元前199年,刘邦在一次酒宴上笑着对父亲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某知名学者就信口雌黄地说刘邦年轻时是无赖,然后“有水便有鱼”地编造出刘邦许多无赖事迹。事实上,“无赖”一词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指“无产业赖以为生”,演变到今天,才带有“地痞恶棍”的贬义色彩。一旦对“无赖”两字理解错误,就会对刘邦的家世、背景等因素产生错解。
类似的例子还有《韩非子》中的记载,《内储说下》篇章中记载:“犀首与张寿为怨,陈需新入,不善犀首,固使人微杀张寿,魏王以为犀首也,乃诛之。”大致意思是,陈需刚进入魏国做官,杀了张寿,嫁祸给犀首,魏王于是诛犀首。犀首也就是公孙衍,与张仪同时代的游说之士。很多人读到这里,都认为魏王杀了公孙衍。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理解。《内储说下》还记载“陈需杀张寿而犀首走”,意思是犀首逃跑了。或许读者会说:“犀首大概想逃走,没跑掉,被魏王逮住杀了。”《战国策》记载:“田需死,昭鱼谓苏代曰:‘田需死,吾恐张仪、薛公、犀首之有一人相魏者。’”田需即陈需也,可知田需死后,犀首仍然活着,还几乎成为魏国丞相。
为何韩非在同一篇章对犀首的命运有两种记载呢?难道韩非自己打自己的脸吗?清末学者王先慎认为:“‘诛之’疑‘逐之’之误”。此种解释似乎解决了《韩非子》中相互矛盾的记载。
但是,笔者窃以为,“诛”字繁体字为“誅”,言字旁,《白虎通》曰:“诛,代。诛犹责也。”《说文》曰:“诛,讨也。”因此,其本义当理解为“谴责、处罚”。“殛鲧於羽山以死”,西汉经学大家孔安国认为:“殛、窜、放、流,皆诛也”。也就是说,“诛”字到后来含义才扩大,不能一看到“诛”字,就想到“杀”字。由此可见,对于史籍中文字的解读,不可不审慎!
如何解读史料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史记》中的记载大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有趣性”,比如《高祖本纪》《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等,篇章中充斥着大量小说性描写,诸如语言、表情、动作、心理刻画等;第二类“枯燥型”,比如《殷本纪》《秦楚之际月表》《傅靳蒯成列传》等,篇章基本上是司马迁直接摘录各种原始记录所成,因此枯燥、无聊,但史料价值很高。
第一类型充分表现了司马迁非凡卓越的文学才能,同时也暴露了司马迁对史料分析能力不足的短板,比如司马迁称苏秦和张仪是同时代的人,这就是明显的错误了,司马迁曾感慨“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于是把很多事迹都安插在苏秦身上;关于这个错误,至少在东汉时,学者王充论述此事,说:“案张仪与苏秦同时,苏秦之死,仪固知之。仪知各审,宜从仪言,以定其实,而说不明,两传其文”;学者杨宽根据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评价司马迁说:“可惜司马迁未能去伪存真,反而以伪为真,所作《苏秦列传》即依据大量伪作而成,并夸称‘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使‘秦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此外,东汉时期的太史令张衡曾经“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可惜当时的汉安帝没有重视,致使今天的我们无从得知司马迁在史记中究竟犯下了什么错误。
至于第二类型,则很简单了,所谓撰写史书,只要忠实的抄袭档案典籍就行了,就怕你当成小说去杜撰编造。有人根据出土甲骨文中记载的殷商世系,妄下结论,说司马迁的记载非常可信,等等。实际上,像《殷本纪》这样的篇章基本上是司马迁根据汉初流传下来的《世本》抄录而成,他个人的创造很少。而《魏世家》中,司马迁根据史料进行了再创造,插入了他对史料的理解,结果把“魏惠成王”与“魏襄哀王”的纪年完全搞错了。类似的错误还有《卫康叔世家》,根据日本学者平势隆郎的观点,司马迁搞错了卫国的纪年方式,导致在插入时间点时闹出了笑话,说卫国一直在秦二世元年才被秦国灭绝。然后,有一批学者不深入研究,说“秦始皇仁慈、不忍心灭卫国”之类的鬼话。其实,秦国在兼并六国时,就已经灭亡了卫国。
由此可见,当史料出现混乱、不合逻辑时,我辈不得不谨慎啊!
读《史记》时,切莫先入为主的把司马迁当成不犯错误的圣人神仙。司马迁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因为个人的悲惨遭遇,他在撰写史书时难免会掺杂个人情绪;有时也会因记忆混乱而闹下笑话,比如周昌从御史大夫转任赵相的时间等。
关于研究刘邦的方式,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根据《史记·高祖本纪》,其次是《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等小说性描写比较丰富的篇章;而至于《秦楚之际月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篇章则很少涉及,即使涉及了也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前者是司马迁倾注了大量心血撰写的个人传记,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夹杂了司马迁大量的想象与个人观点;而后者,则基本上是照抄历史档案,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原始信息,人为的加工很少。唯物主义历史观告诉我们,看待历史要全面、客观,不能孤立性、片面性的解读史料。因此,想全面、客观地了解刘邦,必须统筹兼顾两类史料的记载。
本书以刘邦从出生到死亡的年龄为时间主线,结合文献资料,以及各个时代学者的高见,在保证严谨叙事的同时,又以“异氏史”的口吻加入了小说描写,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力图呈献给读者诸君一个真实、客观、立体的刘邦。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成书时间仓促,书中纰漏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正文开始之前,先提出以下若干问题,以启迪读者君思考:
第一,为什么说刘邦不姓刘?刘邦的名字中有什么含义?
第二,刘邦的家世背景如何?他的父亲、祖父是农民出身吗?
第三,曹氏是刘邦私通的已婚女人吗?为什么刘邦迎娶吕雉?
第四,刘邦的军事水平真得很不堪吗?张良、韩信是否有司马迁描写的那样神奇?
第五,为什么项籍的叔父项缠(字伯)暗中帮着刘邦?
第六,刘邦在白登山之战中真得一败涂地了吗?
第七,刘邦到底是“太祖高皇帝”还是司马迁记载的“高祖”?
第八,关于芒侯的记载,是司马迁正确还是班固正确?
第九,刘邦为何遭到后世一部分人的厌恶?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正 文
闲话少说,让我们先从一份基本档案说起:
姓名:祁邦;
氏字:刘季;
国籍:前256年-前246年,楚国;前246年-前225年,魏国;前225年-前206年,秦国;前206年-前195年,汉国;
籍贯:楚国淮北郡丰邑中阳里;
方言:魏卫宋地区;
家族成员:曾祖刘清,魏国大夫;祖父刘荣,楚国淮北郡丰公;父亲刘煓,母亲刘媪,继母李氏;兄刘元(字伯),兄刘喜(字仲),姊刘氏(字叔,即宣夫人),弟刘交(字游);堂兄刘贾,族弟刘泽;妃妾为曹夫人、吕后、戚夫人、薄姬、赵姬等;儿子刘肥、女儿鲁元公主、儿子刘盈、儿子刘如意、儿子刘恒、儿子刘恢、儿子刘友、儿子刘长、儿子刘建;
出生日期: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
逝世日期: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
陵墓: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窑店镇);
谥号:高皇帝(前195年,高帝十二年,上谥号);
庙号:太祖(前157年,景帝元年,上庙号);
职业:皇帝、军事家、政治家;
主要经历:前209年-前206年,起义,灭亡秦朝;前206年-前202年,称王,扫平诸侯;前202年-前195年,称帝,稳定关东;
主要成就:灭秦建汉,从形式和精神上统一了中国;
最大遗憾:未能改立太子;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等;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第一章 刘邦的姓氏名字(上)
今天的中国,一般称呼中只有姓和名。而2200多年前的战国末年,称呼中却存在着“姓、氏、名、字”。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姓、氏、名、字的区别。
(一)姓和氏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氏可以随着时间变化,但姓是固定不变的。
姓是判断男女双方能否结婚的重要标准之一,同姓不婚,同氏不同姓可婚。《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中也记载:“同姓不婚,惧不殖生。”也就是说,先秦时期的人们担心同姓结婚,会影响后代的兴盛。
成书于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是判断身份的重要标准之一,比如刘邦的先祖士会,曾被晋国国君分封在随邑,于是被称为“随会”,后来又被分封到范邑,于是被称为“范会”。
现代人分不清秦始皇的姓氏,张口闭口地“嬴政”或者“赵政”,这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称呼应该是“秦政”。或许有读者会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名为政,姓赵氏”的记载加以反驳,认为秦始皇姓赵氏。事实上,明代学者顾炎武曾专门批评司马迁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西汉中期,已经很难搞清楚先秦时期的习俗了。下面简要论述一下秦、赵两国的渊源:
秦、赵两国的共同祖先叫伯益。伯益是舜帝的女婿,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赐姓为“嬴”。商朝末年,伯益有个后代叫飞廉,飞廉有两个儿子,长子恶来,次子季胜。因为助纣为虐,飞廉和长子恶来均被周武王所杀。次子季胜的曾孙造父因为有功,被周穆王分封到赵城,至此“赵氏”产生。恶来的玄孙大骆也居住在赵邑,以赵为氏。按照辈分,大骆是造父的族侄。赵大骆的儿子赵非子因为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到秦邑,至此“秦氏”产生,“赵非子”于是成为“秦非子”。简言之,恶来的后裔建立了赵国,季胜的后裔建立了秦国。
同样,张口闭口地“姜子牙”,也是错误的称呼。比如屈原姓芈,名平,因此史书中称其为“屈平”,见于《史记》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吕不韦姓姜,史书中称其为“吕不韦”。
氏代表一个男人的尊贵程度。读者诸君可以这样理解氏的变化,比如一个官员是科长,可以称其为科长某某,后来该官员级别提升为处长,再喊其为科长某某,对方一定不高兴,此时应该喊处长某某,再后来该官员犯了错误,降级为科员,再公开喊其为处长某某,则不合时宜了。正如刘邦的祖先曾用过陶唐氏、刘氏、御龙氏、豕韦氏、唐杜氏、士氏、随氏、范氏等氏,最后却恢复为刘氏,就是因为失去了原先尊贵的地位。一个家族氏的每一次变化都代表着该家族权势的沉浮。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二)名
刘邦名邦,字季。东汉史学家荀悦在《汉纪》中清晰地记载:“汉高祖讳邦,字季。”
《周礼》记载“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也就是说,先秦时期,像秦、楚这样的大国被称为“邦”,像曹、卫这样的弹丸小国则被称为“国”,大国的京都也称为“国”,因此《左传》《国语》中经常出现的“国人”并非“全国人民”的意思,而是指居住在国都里面的人。而到了汉代,为了避讳,邦国不区分领土大小,统统改称为“国”
根据《礼记》,周人出生3个月后,由长辈命名,男子20岁加冠时才有字,女子15岁时举行笄礼才取字。名,主要用于自称;字,主要用于他称。如果两人地位相当,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而不用字。但是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可称名而不称字,以表示亲切。名是为了分彼此,字是为了明尊卑。古人避名讳,但不避字讳。为了避刘邦的名讳,秦朝以前的“邦国”到了汉代就改称为“相国”。抚顺市博物馆珍藏的一件战国时期秦国制造的青铜矛,上面的铭文为“三年相邦吕不韦造”,而汉代的典籍《史记》《汉书》等,则称吕不韦为“相国”,证明了上述避讳。
刘邦的名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意义。“邦”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中的写法为——左“丰”右“邑”,即“丰邑”也。而刘邦的祖父刘荣被称为“丰公”,为“丰邑之公”,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遂入陈,杀夏徵舒,轘诸栗门,因县陈……‘诸侯、县公,皆庆寡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杜预注解说:“楚僭王,故县大夫亦僭公。”
“公”是周朝五等爵位中最高的一等,楚国僭越礼制称王,和周天子平起平坐,于是楚人把县令、县大夫称之为“县公”。楚国从周朝初年,陆续吞并了周围许多小国,便设立县、郡进行军事化管理,分封了许多县公,比如蔡公、叶公、邓公、陈公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当时,县、郡并无直接的隶属关系;到了战国时期,郡才成为县的上一级行政单位。县公权力很大,拥有一县中军队的军事指挥权,并能世袭,还时不时威胁一下楚王,公元前479年的“白公胜之乱”便是佐证。约公元前385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剥夺了县公封邑内的军事权利,自此楚国极少发生县公叛乱的事情。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县公基本上和秦国的县令差不多了,比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此事发生在公元前255年,楚人大举攻伐鲁国,将新占领的兰陵等城邑并入淮北郡,春申君让荀子担任兰陵县公有收买人心的效果。司马迁记载“兰陵令”而非“兰陵公”,大概是根据西汉的政治制度进行叙事。秦末刘邦起义时,占领沛县后被称为“沛公”;项籍受封鲁县后,被称为“鲁公”,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所谓的“县”和“邑”,部分学者认为,“邑”是“县”下属的乡。事实上,这是错误的,二者属于平行关系,比如《韩非子·说林下》记载:“晋中行文子出亡,过於县邑”。邑是指城池,至少在商代时就已经产生,甲骨文中表示“有一定人口的聚居区”;县是一个区域,主要分布于边疆地区,产生于春秋时期,甲骨文中的原始含义是“用绳子系吊犯人”,后来演变为“有司法行刑权的基层行政机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作出这样一种有趣的假设:大约公元前266年,刘邦的祖父刘荣被楚王任命为丰邑的县公,《汉书》称其为“涉魏而东,遂为丰公”;到公元前256年,刘邦刚好出生,刘荣于是给孙子起名为“邦”,以纪念刘氏家族获取的荣耀。刘邦祖父担任“丰公”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66年至公元前247年。后文还会专门论述其成为丰公的“历史背景”。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第一章 刘邦的姓氏名字(下)
(三)字
某知名学者认为:刘邦又叫什么呢?刘邦小字季,即位易名邦——他原来的小名叫刘季,一年四季的季,当了皇帝以后改了个名字叫刘邦。可见当皇帝之前他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一个小名叫刘季。这个刘季也不是什么名字,季是古人的排行,古人兄弟排行叫伯、仲、叔、季。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没听说刘邦有三哥,书上没有,没发现有叫刘叔的,他自己叫刘季,也就是说他们哥儿几个分别叫刘大、刘二、刘三、刘四,所以刘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刘小”,相当于没有名字,平民一个。
其作出判断的史料来源为《三家注史记》:【索隐】按:汉书“名邦,字季”,此单云字,亦又可疑。按:汉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是名也。故项岱云“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後因讳邦不讳季,所以季布犹称姓也”。
现对上述史料作出论证:
1、资料介绍:“司马贞,字子正,自号小司马。新旧唐书无传,生平事迹不详。据《史记索隐序》自题“朝散大夫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河内司马贞”,可知他是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据《唐书·经籍志》,他还做过润卅(今江苏镇江)别驾。司马贞撰《史记索隐》30卷,今三家注合刻本通行于世。”
简言之,司马贞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学者,《新唐书》《旧唐书》均没有此人传记。至于项岱,也名不见经传,是个小学者。通过检索史料,发现此人曾经对《汉书叙传》作过注解,估计是东汉末年或者是魏晋时期人。
2、司马贞说“汉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是名也”,大错矣!他读书太粗心大意了!《汉书·王子侯表上》记载:“合阳侯喜”,即为刘邦次兄刘仲也。“喜”这个字在当时属于烂大街的常见名,比如同时代的云梦秦简墓主人“喜”,斩杀项羽有功的赤泉侯杨喜,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等。《史记》中名字记载不全的例子太多了,比如《陈丞相世家》中陈平“独与兄伯居”,“伯”即陈平长兄的字,但名却未记载,陈平的字也没有留下记载,个人猜测为“仲”或“季”。
还有西汉平阳侯曹参的字,司马迁也没有记载。曹参死后的四百多年,西晋以博学著称的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曹参字敬伯”。个人认为,曹参字伯,“敬”字来源于曹参的谥号“懿”,张华出于避晋高祖司马懿的名讳,便改称为“敬”,大概“伯”字太常见了,于是张华把谥、字结合,当成曹参的字。
3、至于项岱所言“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则属于毫无理由的妄断了。《史记》记载刘邦“姓刘氏,字季”,为何不记载“名”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为尊者讳也!《左氏春秋》记载:“缓,且子氏未薨,故名”,还记载“正月丙午,卫侯燬灭邢,同姓也,故名”。换言之,史家左丘明认为,称名是对做了坏事君主的批评。《公羊春秋》记载:“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何以名?字也。曷为称字?褒之也。”也就是说,公羊一派学者认为称字是一种褒扬。对君主称字不称名是当时史家的一种传统,司马谈、司马迁父子自然要遵循了。这也是刘邦的父母没有留下名讳的原因。
汉朝以后,史官是隔代修史,这种“为尊者讳”的传统便丢失了,比如陈寿在《三国志·武帝纪》直接记载“姓曹,讳操,字孟德”。
现代很多人认为刘邦的字很低俗。其实不然,“伯、仲、叔、季”代表着兄弟排行,古人用其作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与家庭出身毫无关系,现举例如下:
早于刘邦800多年,周文王之父历,字季,后人称其为季历。周文王的一群儿子,比如伯邑考、管叔鲜、周叔旦、冉季载等,也是以排行为字,据此推断周武王的字应该是“仲”。
早于刘邦450多年,齐桓公的丞相管夷吾,字仲;
早于刘邦400多年,祁姓刘氏和祁姓范氏的共同祖先,晋国风云人物士会,字季;
早于刘邦300多年,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公子札,字季;
早于刘邦200多年,孔子弟子颜之仆,字叔;
早于刘邦150多年,韩国大夫韩遂,字仲,曾雇佣聂政刺杀了政敌;
早于刘邦70多年,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字季;
早于刘邦50多年,秦昭王的丞相范雎,字叔;
与刘邦同时代者,楚国项氏家族的项缠,字伯;陈胜的副手吴广,字叔;秦末枭雄彭越,字仲;
晚于刘邦40、50多年者,汉文帝的丞相张释之,字季;汉景帝时期的辞赋家枚乘,字叔;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字季;
……
或许有人会问:“刘邦只有两个哥哥,为什么不字叔呢?”这是因为刘邦还有一个排行第三的姐姐。《汉书·高后纪》记载:“武哀侯、宣夫人,高皇帝兄姊也。”其中,“宣夫人”便是刘邦的三姐,她的字可能是“叔”或“叔姬”之类的。
综上,汉高帝,姓祁、氏刘、名邦、字季。比刘邦大3岁的秦始皇,姓嬴、氏秦、名政、字不详。比刘邦小24岁的西楚霸王,姓不详、氏项、名籍、字羽。
所以,如果我们称“汉高帝”为“刘邦”的话,那么就应该称“秦始皇”为“秦政”而非“嬴政”,因为秦始皇是嬴姓秦氏;如果我们称“汉高帝”为“刘邦”的话,那么就应该称“楚霸王”为“项籍”而非“项羽”,因为楚霸王名籍字羽。从大部分中国人对上述历史人物的称呼来看,中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太随意了。
正如,当有人问起“中国古代的三国指哪三国”时,我相信,99%以上的人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当然是魏蜀吴了”。答案错了,正确答案应为“魏汉吴”!刘备建立的国家是汉,而不是蜀,因为刘备死后谥号是“汉昭烈帝”而非“蜀昭烈帝”。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想当然地错误对待历史。
如今在中国有个奇怪的现象,许多国人一开口就直接称呼毛 的名,却尊称毛 的对手为“蒋介石”。要知道,蒋中正字介石,用字尊称,真是不可思议!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上传一张风景图,缓解一下文字疲劳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第二章 刘邦家族迁徙史(上)
刘邦的前半生生活在战国末年,那个时代尤其注重血统贵贱与祖先崇拜,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刘氏家族的历史渊源,以推测家族文化对刘邦人生的影响。
现代人提到刘姓,头脑中便会想起“张王李赵遍地刘”这个民间谚语。根据最新人口统计,刘姓人口数量占百家姓排名第四位。今天中国的刘氏,来源纷繁杂乱,不可细说。然而,在22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刘姓(氏)的起源演变却十分清晰。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班固把上述两条记载综合在《汉书》中,曰:“《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刘向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故周市说雍齿曰:‘丰,故梁徙也。’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
司马迁曾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所谓“五帝”,应当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为“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也就是说,西汉时期的学者在谈论中国历史时,认为唐尧之前的“五帝”过于久远,属于传说时代,不可信,因此像《尚书》这样的古老典籍只从唐尧开始记载。
四千多年前的远古时代,在唐邑有一个善于制作陶器的部落,称为“陶唐氏”。陶唐氏中,有一个名为放勋的年轻人,因为贤达善良而成为陶唐氏的首领。再后来,放勋带领陶唐氏统一了周边部落,建立了唐国,以“尧”为尊号,史称“唐尧”。传说陶唐氏是黄帝十二姓之中的祁姓部落,所以尧为祁姓。帝尧的后裔受封于刘邑,便以刘为氏。
在今天的中国,唐尧的后裔包括伊氏、邬氏、黎氏、杜氏、房氏、唐氏、陶氏、刘氏、范氏、先氏、居氏、士氏、随氏等诸多姓氏。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陶唐氏的子孙经历了唐尧时代、虞舜时代、夏禹时代,到刘累出生时,已经是夏朝后期。刘累曾经跟随精通养龙技术的豢龙氏,学过驯服饲养龙的本领,侍奉夏国第十三任君主孔甲。孔甲嘉奖刘累,赐氏为御龙氏,所以刘累便成为了“御龙累”。御龙累负责驯养孔甲的四条龙,由于饲养不善,死了一条雌龙,偷偷地把死龙剁成肉酱给孔甲食用。孔甲吃后很高兴,不久又让御龙累找来再吃,御龙累很是害怕,便举家迁移到了鲁邑。由于失去了“御龙”这一官职,御龙累便恢复为“刘氏”,其子孙也以刘为氏,这就是华夏最早的刘氏。
从夏末到殷商,刘氏的子孙绵延不绝。商王武丁五十年,约公元前1200年,商国军队攻灭了豕韦国,刘累的后人由于在灭豕韦国之战中立下功劳,被分封到豕韦国,于是刘氏便以“豕韦”为氏,史书称之“在商为豕韦氏”。据说此国被灭前,国人善于养猪,并用猪皮制作大鼓,豕即猪也,所以该国被称为“豕韦国”。
到了商朝末年,祁姓豕韦氏被重新徙封到唐邑,建立唐国,再次以“唐”为氏。
《竹书纪年》:“成王八年冬十月王师灭唐,迁其民于杜。”公元前1035年,唐国君主由于作乱而被诛灭,周成王分封弟弟叔虞到唐邑,建立姬姓唐国,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周成王又改封刘累的后裔到杜邑,后代遂以杜为氏,史书称之“在周为唐杜氏”。此时,天下诸国按照爵位划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杜国则属于伯爵国。
《竹书纪年》:“宣王四十三年,王杀大夫杜伯,其子隰叔奔晋”。公元前785年,杜国君主杜伯被宣王冤杀,杜国太子隰叔逃到晋国。这一年,晋穆侯卒,晋殇叔继位,杜隰叔担任了晋国负责法律的士官,便以“士”为氏,改称为“士隰叔”。
士隰叔的儿子士蒍,曾经辅佐晋献公定策,尽灭桓、庄之族及游氏,官拜大司空。士蒍的孙子士会,字季,担任晋国大夫,因为有功被分封到随邑,故以“随”为氏。公元前621年,随会在晋国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迫流亡秦国,此时由于失掉了在晋国的封地,又改称为“士会”。七年后,士会再次回到晋国做官,但他的次子士雃却留在了秦国作为人质。公元前593年,随会因功被改封到范邑,于是以“范”为氏。范会去世后,其子孙一连数代都执政晋国大权。直至公元前490年,范氏在政治斗争中彻底失败,才退出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在祁姓刘氏再次出现前,天下只有一种刘——姬姓刘氏!据《国语》记载:“定王八年,使刘康公聘于鲁。”可知,至少在公元前599年,姬姓刘国就已经建立。刘国自康公、定公、献公、文公、桓公五世,相继为周王室卿士,在朝总揽百官,出外号令诸侯,地位显赫。有趣的是,姬姓刘氏与祁姓范氏结为了政治婚姻,《左传》称其为“刘氏、范氏世为婚姻”。随着范氏在晋国政治斗争中的倒台,刘国受到牵连不久也灭亡。姬姓刘氏和祁姓范氏的子孙都成为了布衣黔首,躬耕于田野之上,此时已经是春秋末年。
士会的次子士雃最后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公元前564年,“秦景公使士雃乞师于楚,将以伐晋”,此时士雃的侄子范宣子担任晋国中军佐,三弟士鲂也任职于军旅。士雃为了避免与亲人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于是从楚国回到秦国后就辞官了,隐氏埋名,恢复了六百多年前祖先使用过的“刘”氏。从此,士雃的后裔在秦国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下来,《左传》称之为“其处者为刘氏”。
让人无法确定的是,士雃恢复为刘氏和刘国到底有没有联系?或许,士雃曾经想起了留在晋国的家族与姬姓刘国的联姻,灵机一动,脑子中顿时闪出那个数百年来都没有使用过的古老的氏,于是改为了刘氏。自此,祁姓刘氏与姬姓刘氏开始共存。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晋国祁姓范氏家谱图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第二章 刘邦家族迁徙史(中)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时间很快来到了战国初年。在秦国定居的祁姓刘氏家族虽然很低调,但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要服各种兵役、徭役等。魏文侯时期(公元前445年-前396年),魏国向秦国发动了两次河西之战,秦国大败,魏国则乘胜占领了秦国的河西地区。此时,秦国的祁姓刘氏可能是秦军的一名中下层吏卒,或许是一名运送军粮的徭夫,再或者是一名居住在河西地区的普通黔首,在这系列战役中被魏军俘获,西汉学者刘向称之为“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之后,祁姓刘氏就一直定居在魏国的西部,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
有趣的是,祁姓刘氏的发源地在唐邑,而唐邑在春秋时期属于晋国,在战国时期属于魏国,因此刘氏家族从秦国到魏国,颇有一种落叶归根回到故国的感觉。
秦孝公时期(公元前361年-前338年),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迅速强大,向魏国发动了一系列战役,攻占了魏国君主最初的封地魏邑和都城安邑等城池,魏国战略重心东移,西部防线收缩,于是刘氏家族迁徙至大梁,《汉书》称之为“秦灭魏,迁大梁”。
插一句,魏国由于继承了晋国的大部分领土,在战国初年又被称为晋国;后来魏惠王把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魏国又被称为梁国,比如先秦典籍《孟子》一书中就称魏惠王为“梁惠王”。与之类似的还有,韩国灭掉郑国后,迁都新郑,韩国又被称为郑国。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本文仍然沿用“魏国”这一旧称。
除了《春秋左传》和《汉书》的记载,《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也记载了刘氏家族迁徙史,曰:“刘氏出自祁姓。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能扰龙,事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封为杜伯,亦称唐杜氏。至宣王,灭其国。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生士蒍。蒍生成伯缺,缺生士会。会适秦,归晋,有子留于秦,自为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十世孙,战国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秦灭魏,徙大梁,生清,徙居沛。生仁,号丰公。生煓,字执嘉。生四子:伯、仲、邦、交。邦,汉高祖也。”
《新唐书》成书于北宋,内容多是根据唐朝流传下来的史料而作,距离刘邦所处的时代有上千年之久。其关于刘邦家族的记载,除了抄袭《汉书》,便是根据唐朝年间流行的刘氏族谱进行创作编撰,诸如刘累出生时“有文在手”等细节描写,可信度很低,读者君姑且观之,不必当真。
迁居大梁城前,刘氏家族族长的身份估计是魏国军队的中下层军吏。假如是普通百姓,刘氏家族又岂会有机会搬家到权贵如云、豪富如雨的都城呢?
根据史书中的只言片语进行推测,可得出以下基本历史事实: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
公元前284年,赵国、燕国、魏国、秦国、韩国共同进攻齐国,魏国攻占了齐国两年前占领的宋国大部分领土。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土地的管理,魏国在宋地设置了大宋、方与二郡。刘邦的祖父刘荣由于参加了魏国攻打齐国的战役,战役结束后,便举家迁徙到了方与郡丰邑。刘向称之为“都于丰”,班固则称之为“涉魏而东”。
公元前257年,魏国丞相信陵君袭杀老将军晋鄙,带领军队去救援赵国,击败秦军后,信陵君便留在了赵国。楚国趁魏国内政大乱之际,出兵攻打魏国东部,攻占了丰邑等地。刘邦的祖父刘荣投降楚国后,被楚人任命为“丰公”,即丰邑之县公。
公元前246年,信陵君回到魏国,带领魏军攻打楚国,丰邑投降了魏国,丰公刘荣被魏王免去官职。从刘荣作为魏武卒参加魏国攻齐战役,到担任楚国的丰公,约有三四十年的历史,足以使刘氏家族成为丰邑城中的名门望族。
班固在《汉书》中称之为“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则有秦、晋、梁、荆之巫,世祠天地,缀之以祀,岂不信哉!”大致意思是,刘邦祖父迁徙到丰邑的时间较晚,因此刘氏祖坟位于丰邑的很少;等刘邦当上皇帝后,因为自己的先祖曾经在秦、晋、梁、楚四国居住,于是设置了四国之巫进行祠祀。
刘邦是魏国人还是楚国人?对于这个问题,今天很多人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假如从刘邦出生时的时间算起,刘邦首先是楚国人,时间是10年;丰邑投降魏国后,刘邦又成为了魏国人,时间是21年;秦国攻灭魏国后,刘邦又成为了秦朝人,时间是19年;秦国灭亡后则成为了汉朝人,时间是11年。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在30岁之前便已经固定了。结合刘邦国籍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刘邦的前半生深受楚、周、商三种文化的综合影响。楚文化自然是不必细说,至于周文化,由于魏国脱胎于晋国,晋国又是周朝的封国,所以说十岁后的刘邦受周文化影响很深。为什么说刘邦也受到商文化的影响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丰邑原属于宋国,隶属于商文化的宋国统治了丰邑等周边地区长达七百多年,不论是魏国占领丰邑,还是楚国占领丰邑,到刘邦出生时都不到三十年。
因此,单纯地说刘邦是哪国人、受哪种文化影响,是不全面的。
从汉高帝刘邦建立汉朝,到十六世孙汉献帝刘协失去皇位,四百多年间,丰邑刘氏的后裔遍布全国各地。此处暂且不论是否为刘邦的直系后裔,根据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统计数据,目前刘姓人口已经达到721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5.17%。也就是说,平均20个人中就有1个刘姓之人。
另外,在日本外来姓氏中,源自中国的有137个之多,其中源自刘邦后裔的就达47个。据《日本书记》记载,公元298年,汉献帝的玄孙刘阿知洞悉西晋王朝乱象将生、帝国大厦将倾,率领部分族人东渡日本。一两千年间,刘氏衍生了大藏氏、坂上氏、原田氏、高桥氏、丹波氏、多纪氏、金保氏、秋月氏、波多江氏、江上氏、原氏、小金丸氏、平野氏、末吉氏、田村氏、徳山氏、小岛氏等姓氏。其中,让人惊讶的是,高桥氏在今天日本的姓氏中居然排行第三!此外,原田氏在九州福冈市立有汉太公庙,并定期举行祭祀活动,以示不忘根本。
上述事例同时表明,中华文明以文化认同为主。汉献帝的后裔移居到日本,尽管是刘邦正宗后人,但他们早已经融入到大和文化之中,只能算是日本人了。
如今的中国人中,非刘姓之人中,也融入了不少汉朝皇室后裔的血统,比如《晋书·列传第十六》记载:“刘颂,字子雅,广陵人,汉广陵厉王胥之后也。世为名族。同郡有雷、蒋、谷、鲁四姓,皆出其下,时人为之语曰‘雷、蒋、谷、鲁,刘最为祖。’……初,颂嫁女临淮陈矫,矫本刘氏子,与颂近亲,出养于姑,改姓陈氏。”仅此一例便可以看出,雷、蒋、谷、鲁、陈五个姓氏中都有刘邦的后裔存在。
“刘”这个字中蕴含的文化意义远大于血统亲疏。三千多年前,“刘”的金文写法是“卯金刀”,字形仿佛是一位全副武装的战士,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祖先不畏艰辛、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尚武精神。“祁姓刘氏”是唐尧的后裔,“姬姓刘氏”是周文王的后裔;至于其他刘氏,只要向前追溯历史,都能找到一个相应的远古贤君作为先祖。因此,刘姓的读者君无需为“是否为刘邦后裔”这个问题纠结;对于非刘姓的读者君,可能你们中的某个人正是变更了姓氏的汉皇室后裔。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第二章 刘邦家族变迁史(下)
由于战国末年史料的混乱,此处论述一下几个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以探索刘邦祖父担任丰公的时间。
(一)宋国的灭亡方式;
部分学者认为宋国是被齐、魏、楚三国瓜分而灭亡,宋康王(名偃)被齐国所杀。事实上,宋国是被齐国单独攻灭,宋康王逃到魏国温邑后病死;之后,秦国、三晋、燕国等五国攻打齐国,于公元前284年攻入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出逃,后被楚国将军淖齿所杀。
相关史料记载如下:
《吕氏春秋·壅塞》:“(宋)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史记·魏世家》:“魏昭王十年(公元前286年)齐灭宋,宋王死我温。”
《史记·宋世家》:“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于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
《战国策·宋策》:“(宋)王乃逃倪侯之馆,遂得而死。”
《新序》:“齐闻而伐之,民散,城不守,(宋)王乃逃兒侯之馆,遂得病而死。”
第一个问题,宋国是被齐国所灭,还是被齐、魏、楚三国所灭?
学者杨宽认为:【《宋世家》言齐与魏楚共“灭宋而三分其地”,《汉书·地理志》更谓:“宋为齐、楚、魏所灭,三分其地。魏得其梁(指睢阳)、陈留,齐得其济阴、东平,楚得其沛。”其说不确。东平属鲁,原非宋地。陈留一带早于战国初期已为魏有,魏得睢阳,楚得沛,当在合纵破齐之后。《荀子·议兵》云:“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吴师道辨之曰:“苏代说燕曰:齐南攻楚,西困秦,又以其余兵举五千乘之劲宋。又说秦曰: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使当时齐与楚、魏合,其言岂若是乎!史称齐既灭宋,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是乘灭宋之强,并夺楚、魏地,而谓与之分宋地,岂其实哉?乐毅谓燕昭王曰:王欲伐齐,莫若结于赵,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史·表》,燕灭齐之年,书楚取齐淮北,则楚、魏分地当是乐毅破齐后事。”顾观光《七国地理考》称引其说,辨析甚明。】
简言之,杨宽先生认为,公元前286年齐国灭亡宋国,向西进攻三晋,又向南攻取了楚国的淮北之地;公元前284年,赵、燕、秦、韩、魏五国攻打齐国,魏国占领了齐国两年前攻占的宋国领土,楚国收复了被齐国攻占的淮北之地。
笔者基本上赞同杨宽先生的观点。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三国分宋”的说法,只是一个笼统、模糊地划分,既没有精确到哪一年,也没有精确到哪个城邑。战国末年,国与国之间的城池可谓是“朝秦暮楚”,岂能简单地将其归属于某一国!
第二个问题,宋王是得病而死,还是被齐湣王杀死?。
学者杨宽认为:【梁玉绳云:“《策》云逃倪侯之馆,盖馆在温地。”又云:“杀王偃,误。”黄丕烈云:“《新序》误衍也,得,获也,即《世家》杀王偃事。”当以黄说为是。《吕氏春秋·壅塞》云:“王自投车上,驰而走”,盖逃至魏之温地,居于倪侯之馆,为魏所得而杀死。】
简言之,杨宽先生否定了梁玉绳的观点,把黄丕烈的观点与《吕氏春秋》的记载进行调和,认为宋王“逃至魏之温地,居于倪侯之馆,为魏所得而杀死”。
笔者不赞同杨宽的观点,认为宋王病死在温邑(河南焦作温县)。公元前286年之时,温邑位于黄河以北,是魏国西部的飞地,与魏国东部领土中间还隔着韩国。一个亡国之君,在公元前286年的上古时代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逃亡之旅,而且还横跨半个魏国,如果没有魏昭王的点头认可和大力支持,根本不可能实现!至于宋王为何逃亡到温邑,我们打开地图,发现温邑刚好与周天子居住的成周地区隔河相望,因此猜测宋王大概想到周天子面前控诉齐国攻打宋国的暴行。然而,当时的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号召力,宋王此举明显是痴人说梦,其天真程度不亚于他的先祖宋襄公。宋王去见周天子时,路线可能是从大梁,到韩国荥阳、成皋,再进入成周;等见了周天子后,他大失所望,离他最近的魏国领土只有温邑了,于是向北渡过黄河回到魏国。想到一路上的辛苦流亡和周天子的爱莫能助,人到老年的他终于在温邑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
另外,《史记·宋世家》记载:“辟公三年卒,子剔成立。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败奔齐,偃自立为宋君。”如果这部分史料是真实的,则宋王自立为君时,至少41岁了;等他国破人亡时,则至少有88岁高龄了。
至于倪侯之馆,清代学者程恩泽认为“倪与郳同,即小邾,为泗上十二诸侯之一,在今山东滕县东南”。考证史料发现,约公元前325年,小邾国被鲁国所灭亡。此倪侯之馆可能就是小邾国君主郳侯在国家被鲁国吞并后,跑到成周向周天子控诉鲁国暴行时所居住过的馆舍。流亡的宋王偃居住在倪侯之馆,睹物思人,感同身受,抑郁成疾,不久便油尽灯枯而死在了温邑。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二)丰沛周边城邑被楚军攻占的时间。
部分学者认为,至迟昭王十九年(前277),魏国的方与县等地已经被楚国攻占。理由来源于下述材料:
材料一:《战国策・秦策四》:“顷襄王二十年(前277年)……楚人有黄歇者,游学博闻,襄王以为辩,故使于秦,说昭王曰:‘……且王攻楚之日,四国必应悉起应王;秦、楚之构而不离,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与、铚、胡陵、砀、萧、相,故宋必尽。’”
材料二:《史记·春申君列传》有相似记载,囿于篇幅限制,不再列出。
对于材料一:学者杨宽把材料时间重新设定于公元前235年,认为【此章原无游说者姓名,高诱以为所说“秦王名正”,即秦始皇,是也。李善注《文选·辩亡论下》,引此“楚、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拔”(“拔”乃“救”之误),以为顿子说秦王,盖蒙上章为说,可见其原非春申君之说辞或书信。是时东方六国中,以楚较大,尚据有东南大块土地。是年魏投靠于秦,使秦助魏攻楚,其目的在于夺取故宋之地。而秦发四郡兵大规模助魏攻楚,其目的在于摧毁楚之实力,并迫使楚国服从。此游说者,当即进说秦王于出兵之际,以为秦“欲以力臣天下之主”恐有后患,谓“破楚以肥韩、魏于中国而劲齐”,将使“韩、魏之强,足以校于秦矣”,又使“天下之国莫强于齐”。是年秦以四郡兵助魏攻楚,未有胜利之记载,或与游说者之进说有关。】
学者缪文远也把时间设定于公元前235年,认为【本章首原有“顷襄王二十年”云云一段文字,乃《春秋后语》之文被误补入策文者,因本非《战国策》文字,且本章亦非黄歇之说,因此删去未录。】
对于材料二:学者杨宽认为,【《春申君列传》所载黄歇上秦昭王书,原见《秦策四》第十章,鲍本策文开首原作“说秦王曰”,不以为黄歇所作,所说秦王,高诱注明云“秦王名正,庄王楚之子”,是秦王政而非秦昭王。此乃秦王政十二年当秦攻楚时,有人游说秦王之辞,《春申君列传》误以为黄歇上秦昭王书。】
简言之,杨、缪二位学者认为,公元前235年,楚国已经攻占魏国的留、方与、铚、胡陵、砀、萧、相等七座县邑。
查看谭其壤版地图可知,方与、胡陵两城位于丰沛以北,留、铚、砀、萧、相五城位于丰沛以南。除铚县外,这六座城邑恰好紧紧包围了丰沛北、南二面。至于沛城以东的徐州(即薛县),早在公元前261年就已经被楚国占领。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三)关于刘邦祖父担任楚国丰公时间的推断。
根据上述论证,我们可以确定以下两个事实:
第一,公元前284年以后,魏国在宋地设置大宋、方与二郡,方与郡的郡治位于方与县,下辖丰、沛等县邑。
第二,公元前235年以前,丰邑周边的留、方与、铚、胡陵、砀、萧、相等七个县邑均已被楚国占领。
前文已经论述,刘邦的祖父曾经做过楚国的丰公,而非魏国的县令。据此,我们可以推断,约公元前284年,丰邑属于魏国方与郡;约公元前235年,丰邑又归属了魏国;中间某段时间则属于楚国,刘邦祖父便是在这段时间内担任了丰公。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推测出这段时间了。
请看下面三段材料:
材料一:《史记·魏世家》:“(公元前266年)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于是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魏氏复定。”
这段记载表明,楚顷襄王曾与齐国联合攻打过魏国东部的领土。后来,由于秦昭王发兵帮助魏国,楚军便退军了。
材料二:《战国策·魏策四》:“(公元前259年)谓魏王曰……今王恃楚之强,而信春申君之言,以是质秦,而久不可知。即春申君有变,是王独受秦患也。即王有万乘之国,而以一人之心为命也。臣以此为不完,愿王之熟计之也。”
学者杨宽认为:“楚春申君正欲合纵攻秦,魏亦信春申君而参与。《秦本纪》称是年十月将军张唐攻魏,疑即因此故。此策游说者谓魏王曰:‘今王恃楚之强,而信春申君之言,以是质秦’,疑即指此而言。”
此时,楚顷襄王已经去世,新即位的楚考烈王让春申君执掌楚国大权,重新修复了魏、楚关系,大概是楚国返还了公元前266年攻打魏国得到的部分城池。
材料三:《韩非子·有度》:“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卫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
学者杨宽认为:“盖魏安厘王晚年之事。睢阳原为宋之旧都,战国时宋已迁都彭城,睢阳一带当已为魏所有。是时魏已据有陶、卫之地,而略取齐东边之地,楚亦已灭鲁,攻齐之南阳。魏、楚两国因扩张领土而引起冲突,先在睢阳相战,楚军因疲困而退走,继在上蔡、召陵相战,楚军又为魏所破。”
公元前247年,军事天才信陵君回到魏国,组织五国联军打败了秦军。不久,魏国与楚国发生矛盾,魏军又打败了楚军。信陵君在公元前246年被魏王废黜,因此魏攻楚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47年至246年之间。
根据上述三个材料,我们可以推断:丰邑从魏国投降楚国的时间,很可能在公元前266年齐楚联合攻打魏国时;丰邑从楚国投降魏国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46年魏楚大战时。
关于丰邑投降魏国的时间,还有一种可能,即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时,丰公可能在这一年被楚王任命为县公,于是以“丰邑”二字为新生的孙子起名为“邦”。这期间的历史背景为:公元前257年,魏国丞相信陵君袭杀了魏国老将晋鄙,夺取军队指挥权后,带领军队打败了围困赵国的秦军;信陵君由于担心魏王治罪自己,便留在了赵国邯郸;春申君见魏国将军被杀,丞相出逃他国,内政大乱,便指挥从赵国返回的楚军攻占了丰沛等地。
当然,要证实上述推测,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考古了。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第三章 刘邦的年龄之谜
刘邦卒于何年何月,史书中有明文记载;但对于哪一年出生,当今史学界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南朝刘宋学者裴骃在《史记·集解》引三国西晋时期学者皇甫谧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引东晋末年学者徐广曰:“高祖时年四十八。”根据皇甫谧和徐广的说法,刘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
第二种:唐代学者颜师古在《汉书注》引晋人“臣瓒”曰:“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三。”根据晋人“臣瓒”的说法,则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47年。
我认为,刘邦出生公元前256年,论证如下:
证据一:
《礼记·曲礼》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汉代学者郑玄注解曰:“谓年二十於四十者,人年二十,弱冠成人,有为人父之端。今四十於二十者有子道。”
也就是说,如果甲比乙大五岁,甲乙并行时,乙要稍微落后于甲;如果甲比乙大十岁,乙要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甲;如果甲比乙大二十岁,乙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甲。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必须是乙想要与甲交往,或者乙有求于甲,否则谁会主动降低身份去对待一个年长于自己的路人甲呢!《礼记》虽然成书于西汉中期,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因此可以看作是刘邦所处时代的行为准则。
让我们继续看两个材料:
材料一:《史记·陈丞相世家》:“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材料二:《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德王陵。王陵者,安国侯也。及苍贵,常父事王陵……苍年百有馀岁而卒。”
由“孝景前五年,苍卒”可知,张苍死于公元前152年,再加上“年百有馀岁”,那么这个“馀岁”指多少岁呢?《史记》中记载项籍身高“八尺馀”,《汉书》记载“八尺二寸”,因此“馀岁”也就指二岁左右。据此,张苍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54年。假如刘邦晚于张苍出生,则刘邦应该像张苍一样“父事王陵”,而非“兄事陵”。
以上是最有力的证据,足以证明刘邦只能出生于公元前256年。
证据二:
《史记·魏公子列传》:“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
信陵君是魏安釐王的弟弟,在公元前247年组织五国联军大败秦军而名噪天下,死于公元前243年。如果刘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此时刘邦9岁,逐渐懂事,刚好能够“闻公子贤”。如果是第二种说法,刘邦出生时,信陵君刚好病逝;等刘邦懂事时,信陵君早已经死去多年了。
证据三:
《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
《史记·高祖本纪》:“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魏国灭亡于公元前225年,楚国灭亡于公元前223年,假如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47年,不论他是魏人还是楚人,在两国灭亡时,都不满30岁。按照秦律“除佐必当壮大以上,毋除士伍新傅”,刘邦是没有资格“试为吏”的。
或许有读者君会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47年,等公元前217年后,他满30岁时,再‘试为吏’也不晚啊。”
让我们再看一条记载: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刘邦、卢绾在三十多岁时才开始学写字,也不是指学习《尚书》之类的书籍。此处的“书”指写字!刘邦“学书”学的是秦国文字。在公元前225年秦国灭亡魏国后,刘邦若想进入秦国官府,必须要学习秦国字,这与上一条记载也刚好吻合。假如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兼并六国,开始推行“书同文字”,难道刘邦此时不学习,非要等四年之后满30岁时才学习吗?明显不合情理。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春秋战国时代五大系文字的演变与差异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还有一条记载也非常有趣。《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籍出生于公元前233年,等楚国灭亡时刚好10岁,等秦始皇统一文字时刚好12岁,正是“学书”之时,符合《礼记》中“人生十年曰幼,学”的要求。
至于部分学者选择相信“刘邦出生于247年”的理由不外乎两条:一是刘邦公元前214年娶吕雉时年龄过大,二是刘邦公元前209年造反时年龄过大。
所谓“公元前214年娶吕雉”的推论,乃是根据汉惠帝的年龄推断。汉惠帝出生于公元前210年,则作为“帝姊”的鲁元公主出生于公元前212年,进而得出上述时间。
对于第一条,我认为刘邦在纳吕雉为“箕帚妾”前已经娶过妻子,下文还会论述。退一步讲,就算吕雉作为刘邦的第一任正妻,刘邦42岁时结婚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解释为“刘邦事业心太强,以至于不愿意让家庭牵累自己”。
针对第二条,假如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47年,起兵反秦那一年他36岁。公元前208年时,在讨论入关破秦的人选时,楚怀王的诸位老将皆曰:“项羽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类似的话语还有“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如果按照第二种说法,刘邦当时37岁,正值壮年,岂能会有“宽大长者”的称呼。反之,刘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起兵时年近半百,被称为“长者”则是再自然不过了。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这里再讨论两个小问题:
一是刘邦死后的官方称呼。通常人们认为刘邦被称为“汉高祖”,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根据《汉书·高帝纪》记载:“(公元前195年)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因此,“太祖”和“高皇帝”才是汉朝官方对刘邦盖棺定论的称呼,“高祖”只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刘邦的称呼,大概是“高帝太祖”的简称吧。
二是刘邦的方言。西汉学者扬雄在《方言》一书中把西汉方言分为13个区域:第一,秦晋区;第二,郑韩周区;第三,梁、西楚区;第四,齐鲁区;第五,赵、魏之西北区;第六,魏卫宋区;第七,陈、郑之东郊,楚之中部区;第八,东齐与徐区;第九,吴扬越区;第十,楚(荆楚)区;第十一,南楚区;第十二,西秦区;第十三,燕代区。
由于秦汉之际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异族入侵,《方言》一书距离战国也不是太远,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上述划分作为战国末年的方言划分。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刘邦的祖父丰公讲得是“梁、西楚区”方言,刘邦讲得是“魏卫宋区”方言,秦王政讲得是“秦晋区”方言,张良和陈平讲得是“郑韩周区”方言,项籍和韩信讲得是“吴扬越区”方言。
读者君不妨想象一下,在2200多年前的关中戏下,刘邦和各路风云人物在“诸侯之相王”时的热闹场面,当时没有像今天普通话那样通用的语言,来自六国的枭雄坐在一起讨价还价,五花八门的方言口音,抑扬顿挫的南腔北调,还有上下左右的指手画脚……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刘邦家族成员图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为了进一步探讨刘邦成长的家庭环境,我们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刘邦的家族成员。然而,现存史书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能根据史书中的支言片语进行小心谨慎地推断,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的历史。
刘邦于公元前256年出生,如果他的母亲刘媪两年生一胎的话,则刘邦同父同母的兄姊生卒年约为:刘伯(约前262-?),刘喜(约前260-前193),宣夫人(约前258-?);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约前230-前179)。
一般情况下,周代男子20岁行冠礼后才可结婚,女子则15岁后行笄礼后嫁人,所以刘邦的父亲刘煓(约前283-约前197年),刘煓的妻子刘媪(约前278-约前207),妾李氏(约前246-前197);刘邦的祖父丰公刘荣(约前304-?)。
上文已经论述过丰公,此处论述一下刘邦的父母,后文还会穿插论述刘邦的同族兄弟。
(一)刘邦的父亲太上皇——刘太公
提到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读者君的眼中或许会浮现出某些影视剧中的场面:一个老实巴交、满脸皱纹的农民,佝偻着身躯,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老泪纵横地责骂儿子刘邦是无赖、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农民脸上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和辛酸表情。
关于刘太公的记载,主流史书中很少,《史记·高祖本纪》就一句轻飘飘的“父曰太公,母曰刘媪”。而至于“太公”两个字,相当一部分学者将其解释为“对老年男性的尊称”,进而把刘太公联想成一个稍微有点家产的农村老大爷。
而一提到“公”字,现代人头脑中立即蹦出“老公”“公公”这两个普遍性的称呼,不分穷人、富人,也不分南方、北方。
正所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语言在演变,以当代人的语言用词习惯去衡量过去,尤其是2200多年前上古时代的词语意义,是极其错误的。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太公是什么模样呢?
我们通过检索先秦典籍,发现整个周朝八百年,只有一个“太公”——太公望,就是《封神演义》里大家所熟悉的姜子牙,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字尚父,“子牙”大概是春秋时期后人杜撰出来的“字”。
值得注意的是,《左传》一书中无“太”字,“大”是“太”的通假字,“大公”即“太公”。而《庄子·山木》中的记载“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有人便认为“大”通“太”,“大公任”便是“太公任”。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庄子》一书中“太”和“大”是两个字,不存在通假一说,比如《庄子·说剑》一篇中“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
至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的记载“庄子卒,子太公和立。田太公相齐宣公”,此“太公”指田氏齐国的建立者田和。田和篡取了太公望建立的齐国,“太公”这个称号是其继任者追赠的尊号,先秦典籍中对田和这样的“贼臣”均无此称呼。除了田和,“太公”一词便只有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了。
可知,刘邦的父亲是历史上第三位尊称为“太公”者,因此“太公”一词并非是对老年男性的普通性称呼。到了汉代之后,随着“公”这个词的滥用,“太公”也跟着廉价起来。
另外,《西京杂记》中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曰“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宫,悽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故新丰多无赖,无衣冠子弟故也。高祖少时,常祭枌榆之社,及移新丰,亦还立焉。高帝既作新丰,并移旧社,衢巷栋宇,物色惟旧。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鸡鸭于通途,亦竞识其家。其匠人胡宽所营也。移者皆悦其似而德之,故竞加赏赠,月余,致累百金。”
大致意思是,刘邦当皇帝后,他的父亲闷闷不乐,原来是想念在家乡时的快乐生活;于是刘邦仿照着家乡建造了一座城邑,命名为“新丰”,并把父亲当年的故人统统请到新丰城,以陪伴父亲。
刘邦的祖父担任楚国的“丰公”,既富且贵,家境优渥,于是刘邦的父亲“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完全是一副纨绔子弟的作派!而刘邦的性格“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试问刘邦倘若是普通农民出身,自顾生计不暇,哪有钱财“喜施”,又岂会养成“大度”的性格!
关于刘太公的名字,《史记索隐》引皇甫谧曰:“名执嘉”,引王符曰:“太上皇名耑”,与湍同音。此文姑且从之,刘太公,名煓,字执嘉。至于刘太公为何没有留下名字,上文已经论述过原因。
刘煓除嫡妻刘媪外,又另娶了李氏为妾,生子刘交,也就是后来的楚元王,南朝刘宋的建立者刘裕便是楚元王刘交的后裔。
一提到纳妾,读者君或许认为,只要有钱就能在古代随便纳妾。这至少在汉代以前是错误的。汉代典籍《白虎通义》记载:“庶人一夫一妇,士一妻一妾,卿大夫一妻二妾”。《独断》也有类似记载,曰:“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简言之,刘煓能纳妾,至少表明他不是一个无爵位的庶人,也符合一个官二代的身份。
公元前201年,即高帝六年,刘邦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尊父亲刘煓为太上皇,使刘煓的地位高于自己。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庄襄王,太上皇之号是秦王政称皇帝后追尊的。刘煓则是第二位太上皇。
公元前197年的“夏五月”,刘邦的后母——太上皇后李氏亡故。八十多岁的刘煓再也无人诉说心中的孤寂之情,两个月后,也追随他的爱妻离开了人世。
楼主:汉唐星空  时间:2019-07-14 21:42:09
第四章 刘邦的家族成员(中)
(二)刘邦的母亲——刘媪
部分学者认为“媪”是对年长女性的尊称,类似现代的“老婆婆”一词。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所处时代的语言习惯去猜测过去,殊不知这样很容易犯错误。若想准确地理解“媪”字在公元前3世纪的意义,必须参考当时的书籍。现举二例,如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约公元前300年)媪与疑计家事已决矣,乃更请决之于卜者蔡妪。”
《战国策•赵策四》记载:“(公元前265年)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上述两句中的“媪”分别指卫国大臣薄疑的母亲、赵惠文王的王后,而且还同时出现了“媪”和“妪”字,足以证明两个词并不相同。这两人与刘邦的母亲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般的老婆婆。因此,“媪”这个字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少是对贵妇的敬称,“刘媪”绝非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普通人家的老太婆。
史书上关于刘媪的记载甚少,高帝四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后立即追尊母亲刘媪为“昭灵夫人”;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汉朝廷把“昭灵夫人”升级为“昭灵后”。所谓“昭灵”二字,谥法云:“昭德有劳曰昭,死而志成曰灵”,似乎在说刘媪死后,刘邦完成了她的志向。
那么,刘邦的母亲是如何死得呢?
《史记正义》引《陈留风俗传》云:“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於黄乡,天下平定,使使者以梓宫招幽魂,於是丹蛇在水自洒,跃入梓宫,其浴处有遗发,谥曰昭灵夫人。”又引《汉仪注》云:“高帝母起兵时死小黄城,後於小黄立陵庙。”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刘媪约死亡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6年,具体时间可能是公元前208年秋季,当时刘邦领军攻打外黄县,“外黄未下”,正攻打陈留县之时,恰逢楚军统帅项梁战死,于是向东撤退,刘媪大概死于此时;第二,刘媪葬于陈留小黄城,在秦灭六国前,小黄城紧邻魏国首都大梁,而大梁是刘氏家族迁徙到丰邑前的居住地,推测小黄城应该是刘邦祖陵的所在地。

楼主:汉唐星空

字数:8574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6-21 19:36:13

更新时间:2019-07-14 21:42:09

评论数:1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