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48)
公主死了,可事情还没完。
据说,公主是死在乳母怀里的。从赵浅予出生,乳母就陪在她身边,从皇宫到驸马府,寸步不离、朝夕相处,胜似亲生母女。这些年来,赵浅予所有的委屈和心酸,也只有在乳母的怀里,才能得到片刻的消解。
一直以来,乳母就对王诜的胡作非为十分不满。只是碍于公主的一往情深,她只能隐忍不发,如今公主香消玉殒,她再也不想忍了。赵浅予临终之时,一直眼巴巴的望着门口,可直到断气,王诜也没有出现,他一直躲在书房和小妾们胡闹。王诜的无情,让乳母怒不可遏。
捱过公主丧礼,乳母立即进宫。她在高太后和神宗面前长跪不起,将公主在驸马家11年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她讲的很清楚,公主正是被王诜活活气死的。
高太后,失声痛哭。神宗震怒,下诏严查。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查的。乳母说的,几乎句句属实。
神宗怒而下诏,将王诜撵出京城,贬到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安置。同时,他还下了一道语气极其严厉的诏书:王诜对公主无情、对朝廷不忠,令公主忧郁成疾而死,连累太后伤心过度、水米不进。王诜罪大恶极,永不宽恕。
是的,永不宽恕。
对王诜的小妾们,一向宅心仁厚的神宗,却选择了极其严酷的处理方式。这些娇滴滴的女人们,被拉到官府狠狠地打板子,哭的撕心裂肺、打的血肉模糊,有几个当场毙命,侥幸没死的,勒令嫁给了守城的白发老卒。
乳母的告发,实在令人痛快,王诜确实太过分了。赵浅予的死,他难辞其咎。甚至有宋人在笔记里,称他和小妾曾当着公主的面行苟且之事。想来,这应是无稽之谈,王晋卿毕竟是名门之后、当朝大名士,断不会行如此有违人伦之事。不过,多年来,他从骨子里对公主的冷漠和无视,对赵浅予是极大的摧残。后来,公主染病,他不仅漠不关心、不尽心照顾,还依旧与小妾们饮酒厮混,不仅令人齿冷,甚至是黑了心肝。
有个人毫无保留的爱着你,你可以不爱她,但至少应尽量避免伤害她,这应该是起码的底线。
王诜知道赵浅予深爱着他,便利用这份爱,肆无忌惮的折磨和羞辱赵浅予,甚至拿着这份爱作为尖刀,一刀一刀地捅回去。这不仅是无情,甚至是卑鄙了。
多年来,公主侍奉婆母、生子养子,料理家务、周济亲属,尽到了做妻子的责任。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十年夫妻。神宗的责罚并不重,王诜即便有千般理由,也毫不冤枉,他做的太无情。
离开京城的王诜,垂头丧气、精神萎靡,像条无家可归的老狗,可嫌又可怜。出了东京城,望着滔滔的汴河水,他嚎啕大哭,以至于伤心的难以站立。不知道,他的眼泪里,有多少是为赵浅予而流,有多少是为自己而流。
王诜,折腾了十多年,终于等来了人生的变革。
没想到的,却是以坠落的方式。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感谢支持!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49)
流放生涯真似梦。
后来,王诜又从均州迁到颍州(今安徽阜阳)。
这位世家公子,尘绝了京城的富贵繁华。
虽然,人人都渴望富贵白头,但从生命的意义上,没有起伏的人生是缺乏深度的,不会有真正鲜活的人间体验,更不会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贬谪的日子,王诜由云端坠入烂泥,窘迫的生活,屈辱的经历,让他真正的安静了起来。他开始梳理人生,回忆过往的点滴。在无数个空寂的夜晚,他遥望京城的方向,任思绪在驸马府里游荡。在那里,他无数次遇见他的妻子,赵浅予。
他想起了宫中的宴会,想起了大婚日宣德楼下的阳光,想起了新婚之夜的烂醉,想起了儿子出生时的喜悦,想起了书房里的红袖添香。点点滴滴的往事里,赵浅予,那么年轻、那么端庄,就在那里盈盈地站着,冲着他浅浅的笑。
赵浅予贵为公主,享受着太后和皇帝无比的宠爱,有着傲视天下人的资本,却只对王诜一往情深。在她爱的世界里,没有公主、只有妻子,没有傲慢、只有温柔,没有抱怨、只有包容,她为爱人付出了所有,毫无保留、无怨无悔。
可惜,王诜狂妄自大、心高气傲,不仅不知妻美,还将抱负落空之责全推到妻子身上,对她百般冷落、千般羞辱。若非前世冤家,又怎能如此作孽?
如今,噩梦惊醒,痛彻心扉。那责怪的理由,是多么的荒唐;那所谓的抱负,又是多么的可笑。在凄冷的黑夜里,王诜的内心充满悲凉和悔恨。
他多么希望这是一场梦,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他在书房里打的盹。他从梦中醒来,只要轻轻呼唤几声,赵浅予便会推门而入,为他研好墨、递上笔,两人一起讨论笔法、切磋画技。
这样的思绪纠缠他许久,化成了一首词。王诜平生作词无数,唯这首词格外受到推崇。究其原因,除去词律的工整,还是其中感人的真情。很显然,这是写给赵浅予的。
《忆故人》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
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夜已深,万籁俱寂,美人刚刚酒醒,睁开惺忪的醉眼,只觉得周遭空荡荡、静悄悄,唯有孤零零的蜡烛摇着红色的光焰。她想起与故人曾经的云雨,不禁感慨此时此刻,故人有谁相伴?当年的甜蜜,无处寻觅,满脸的泪痕,已被风吹干。岁月流逝,待到海棠花开,燕子归来,已然物是人非。
在词里,王诜有意反其道而行之,写的是痴情女子对故人的怀念和对重逢的期待,深情谴绻,感人至深。或许,在他内心深处,甚至奢望赵浅予依然在世,正在驸马府里等他回家,而他不过是因罪被贬,夫妻还有重逢日。
如果真是那样,该有多么美好。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50)
可惜,人生没有逆行。
无论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过去了,就过去了。
人生的起伏,颠簸的生活,思念的痛苦,让从小顺风顺水、锦衣玉食的王诜,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
这种感悟,对艺术家而言,是极好的创作营养。
在京城时,王诜的画就画得很好。准确的说,是画的极好,有宋一代即便强手如林,他也不落任何人的下风。《宣和画谱》称王诜,风流蕴藉,真有王谢家风气。黄庭坚说,王晋卿画水石云林,缥缈风埃之外,他日当不愧小李将军。苏轼则盛赞王诜,郑虔三绝居有二,笔执挽回三百年。
这段贬谪岁月,对王诜的人生是一种淬炼,也让他的画技更加精进。这段日子,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代表作就是那幅千古名画《烟江叠嶂图》。据说,这是他困居均州时所作。
纵观此画,烟云变幻,山川萧瑟。萧瑟中,有烟霞云雾、有迷离恍惚,笼罩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
山水画,画的从来都不是山水,而是心境。
对王诜来说,《烟江叠嶂图》有对人生起伏的感慨,有对前途茫茫的迷思,有对人生郁郁的寡欢,有对故人无尽的思念,应该还有对赵浅予深深的歉意。这所有思绪,都融在了画中的滔滔江水和层峦叠嶂里。
这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一座奇峰。单有此画,王诜就足以名垂青史。
实际上,这幅画,王诜自己也非常满意。后来,他将此画送给了好友王巩。王巩,字定国,也是名门之后,祖父王旦是真宗年间的宰相,死后配享真宗庙庭。王巩擅长诗画,是王诜和苏轼的共同好友。
几年后,苏轼历经颠簸回到了京城,在王巩家见到了这幅画。画上烟云迷离,茫茫霭霭,正是苏轼和王诜共同流放生涯的写照。苏轼感慨万千,一挥而就写下千古名篇《书王定国藏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王诜看到苏轼的题诗后,又在画卷上题诗回应。
如此,这幅原本就非凡无比的画,又有了东坡亲笔书写的题画诗,诗书画珠联璧合,成就一段画史传奇,终成华夏文化瑰宝,国宝中的国宝。除了《烟江叠嶂图》,王诜的传世之作,还有《渔村小雪图》、《溪山秋霁图》等等。
有人曾做过中国古代十大杰出画家的排名,据说王诜的排名还在米芾之前。这样的排名,如果米芾和王诜能够知道,定会忍俊不禁,哈哈大笑。他们是挚友。
说到米芾,他一直在为王诜的事奔走,找各种机会在神宗面前游说,希望能恢复王诜的爵位,早日回到京城。
米芾和神宗关系非常寻常,他的母亲是神宗的乳母兼接生婆。这样的关系,算是天大的面子了吧。
如此,神宗会赦免王诜吗?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51)
神宗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赦无可赦。
实际上,除了米芾之外,还有很多人替王诜求情,但神宗始终不为所动,到死也没有宽恕王诜。
这时的神宗,只是个想替妹妹讨回公道的哥哥。
直到公元1086年,神宗驾崩,哲宗登基,高太后垂帘听政,老太太最终原谅了女婿。王诜恢复了驸马都尉的官爵,回到了东京城。算起来,这条贬谪流放之路,他已经走了七年。
在皇宫的殿门外,他和同时被召回的苏轼重逢了。这对老友再见面,恍如隔世,抱头痛哭。曾几何时,他们以为此生再无相见之日。
重回京城的王诜,时年50岁,虽仍是盛年,却再无当年的意气风发,行事犹如垂暮老者。多数的时光,他把自己关在府里的书房,潜心书画,不问世事。即便与苏轼等故人交往,也是异常的低调、再无往日挟妓出游的出格举动。遇好友来访,一杯清茶、一炉青香、一幅名画,坐之清谈而已。
王诜,彻底远离了朝廷的新旧党争,在接下来太后去世、哲宗亲政的朝局大翻转里,他也没有受到任何的牵连。当老友苏轼再次遭到重贬时,也没再见到王诜奔走的身影。倒未必是他不愿意出手相助,只是没有了公主赵浅予,他这个前驸马,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呢?
在王诜晚年,他与端王赵佶交往较多。按辈分,他是赵佶的姑父;按年岁,他长赵佶46岁,是爷孙辈了。少年赵佶很仰慕这位书画大家,对他很是尊敬。赵佶的艺术天赋,也让王诜尤为欣赏,这一老一少,倒是一对难得的知音。
他们交往频密,还留下了个关于高俅的故事。高俅原是王诜的跟班小厮,靠着给端王送梳子、展示了蹴鞠的绝技,被赵佶所喜,后来飞黄腾达。
赵佶继位后,更是对姑父推祟有加,不仅下诏将王诜的35幅画收入皇宫府库,名字著录于《宣和画谱》,还曾派他出使辽国,官拜定州观察史,封开国公。
因为王诜的缘故,对于已去世多年的赵浅予、这位从未谋面的姑妈,徽宗也是一再的追封。这份荣耀,可能是王诜一生唯一带给赵浅予的东西。
数年后,王诜安然离世,朝廷赠昭化军节度史,谥荣安。
细数两宋三百余年,王诜,可能是最有名的驸马了。
驸马的身份,是赵浅予带给王诜的。可惜,她的选择,不仅自己人生带来了的悲剧,也带给了王诜半生的坎坷。这种从纯美的爱情出发,却在世俗的道路上翻车的悲剧,让人唏嘘。
赵浅予和王诜,赵浅予是两人命运的推动者,但最终历史却几乎隐藏了她的名字,只留下了王诜。
这也是历史的无情。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52)
读罢历史,让人不禁设想,如果没有赵浅予,王诜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或许,他会走入仕途,不可避免地卷入新旧党争,与苏轼、蔡确等人一样,或旧党或新党,或者拜相、意气风发于朝堂,或者贬谪,颠沛流离于江湖。
至少,以他的才华,历史上也必有一席之地。
实际上,他的名字还绑定了华夏文化史上的一则传奇。
传奇,源于一幅画,《西园雅集图》
宋时,读书人聚在一起,焚香煮茶、吟诗作画、诗词唱和,称为雅集,这是当时最流行最时尚的文化沙龙。
宋代最著名的一次文人聚会,就是王诜发起的西园雅集。西园,是王诜府邸的花园。据说,苏轼、苏辙、米芾、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李公麟、圆通大师(日本僧人)等,这些大名士们都应邀参加了。
千年后,正是有了《西园雅集图》,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追忆当年宋人雅致的生活。阳光灿烂的午后,众人从京城各地应邀而来,齐聚在王诜的西园。园外繁华喧嚣,园里清净悠然。
园里草木丛生、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曲径通幽。有棵百年孤松,树高叶茂,格外醒目,其树干和树枝被红绿丝绸精心缠绕,是聚会的中心。树下左侧有一大石桌,上面摆满了古董珍器,供众人鉴赏把玩。右边则置有一书案,案上摆放着精致的白瓷香炉,炉烟袅袅,草木自馨,既风流萧逸又意境优美。
书案旁,东坡先生居中而坐,正在挥毫泼墨。身边的苏辙、王诜等人看的目不转睛,就连一旁的侍女,也看的入迷,眼神紧跟着东坡的手中笔一起游走。
回顾历史,东晋有兰亭集会,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万古流芳。唯一能与之媲美的,或就是这次西园雅集了。事后,李公麟将集会的场景绘成了画,便是千古名作《西园雅图集》。
西园雅集的发起人,正是王诜。
他虽不是集会的主角,却是所有人的纽带。
而纽带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追忆王诜的一生,让人感慨万千。
他出生富贵、却命运坎坷。他才华横溢,却放浪形骸。
他虽胸怀远大抱负,却一生在情义里纠缠徘徊。
情是爱情、义是道义。
对钟爱其一生的公主,他刻薄寡恩、无情无义,并因此从云端坠落凡尘,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对人生难得的知己,他是义薄云天、两肋插刀,危难之时,不畏强权,敢于伸出援手。
当然,对王诜而言,人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最后都变成他精进书画技艺的养分和基石。他最大的成就,正在书画。仅仅《烟江叠嶂图》就可以震铄古今,何况还有他主导的《西园雅集》。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呢?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感谢支持!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53)
提到书画,说完了王诜,就不得不说另一位天才。
这个人,如流星一般划过历史的天空,却留下了异常闪烁耀眼的光芒,千年之后,依然光彩夺目。
他就是,王希孟。
这是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无法绕开的伟大人物,即便他留在世间仅有一幅画作,但依然名垂千古。
关于王希孟,我们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大约在公元1095年出生,至于是何方人士、家境如何、婚配情况等等,都一无所知。徽宗继位后,十多岁的王希孟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受到蔡京赏识并推荐入宫学画,是宫中画院的学生。因为天分极高、且聪明伶俐,徽宗很喜欢他,特旨令其侍奉在左右。
据说,徽宗时常亲临画院,亲自指点王希孟作画。绝顶的天赋,加上徽宗和画院前辈的指点,王希孟的笔墨技法精进神速,展现出非比寻常的才华。
公元1113年4月,王希孟耗时半年有余、费尽心血无数,终于完成千古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年仅十八岁。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的杰出代表,更被称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时人赞其画: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远山近水、山村野市、渔艇客舟、桥梁水车,乃至飞鸟翔空,细若小点,无不出以精心,运以细毫。
所谓咫尺之地,竟有千里之趣。画面上,江河交错,烟波浩淼,千山万壑争雄竟秀,气势雄伟壮丽。山间悬崖峭壁、飞瀑悬空,林中瓦房茅舍、苍松修竹,岸边绿柳红花、杂陈其间。山川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在运笔上,笔法精密、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鲜明动态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水流若有声。此外,更有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动静之间,灵气迸发,浑然如天成。
天才的少年画家,犹如将观者引领到天际间,站在云端处,俯瞰千里江山。若不是18岁的年纪、若不是绝顶天赋、若不是皇家气派、若不是身逢盛世,又怎么能有那份傲然自信,那份清澈坦然。
在王希孟完成此画后,徽宗将其赏赐给了蔡京,或许是对他举荐之功的奖赏,也或许就是显摆学生的才华。
为了感念皇恩,蔡京在画上留下了题跋。
说起来,我们还得感谢蔡京。他不仅赏识和举荐了王希孟,也正是他的这首题跋,让后世知道了王希孟的人生点滴。
通过蔡京的笔,我们知道了王希孟这个名字,知道了他简单的生平,知道了他作画时正是青春少年,但因仅此而已。从此,王希孟便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无影无踪。
后世有人推测,完成此画不久,王希孟便病故了。
翻过历史千年,我们回望大宋的东京城,在皇宫的画院里,一位俊美少年,立在画案前,正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作画,他旁边或许还立着徽宗和蔡京。
这幅千古名画,也许只是他在完成授业恩师的课业,也许只是完成徽宗的诏命,也许只是自己的小心愿。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他曾经的一笔一墨,都留在了宣纸上,更留在了历史里,成了华夏文明的绝世瑰宝,成了古老民族的不朽记忆。
与历代的大家不同,王希孟,横空出世,出道即是巅峰。这位少年俊才,有稚气、有秀气,还有灵气和英气。他以手画心,留下一幅绝世之作便翩然而去,来去之间,飘逸潇洒,不曾多费史家一滴笔墨。
如此追风少年,我们除了追忆,唯有感念。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54)
除了王希孟,北宋还有位大画家,值得一说。
他的名字叫赵大年。除了专业人士,可能少有人听过这个名字。其实,大年是他的字,他的名是令穰。
赵令穰,祖上极其显赫,富贵之极。是的,他是赵德芳的后人,大宋开国太祖赵匡胤的五世孙。不过,传到大年的时候,大宋宗室已逾万人,他又不是太宗一脉,说是皇亲贵胄,也不过就是个闲散宗室罢了。关于他的生卒之年,史书没有准确记载,我们只有通过一些旁证,推测他应该生在仁宗朝、终于徽宗朝。
在上万的宗室里,大年所以能青史留名,是因为他的画。
据说,大年自幼便很聪颖,绘画之外,还擅长草书,且熟读经史,在宗室里尤为出众。可惜,按照祖宗家法,他无法参加科举入仕,只是承袭了祖上的官爵,出任光州防御使、崇信军观察留后。听上去是个武官的爵位,可惜只是挂名罢了。
按照祖宗之法,宗室只有爵位、担任虚衔,不仅不能担任实职的差事,甚至终身被困在京城。对他们来说,终其一生能去到的最远之地,也就是开封和洛阳之间的大宋皇陵。
大宋祖宗家法,对士大夫极尽宽容笼络,对宗室和外戚却是提防到骨子里。对宗室成员,不仅在活动范围上画地为牢,在日常言行上也是严密监控。在皇帝眼里,最放心的宗室,就是吃吃喝喝、无所事事之辈。如果有宗室成员被发现、或者夸赞有大志向,那不是件好事,甚至可能大祸临头。
如此被挤压、被限定的人生,应当如何度过呢?
如果说,王诜的人生,原本还有的选择,就是不娶公主、不做驸马,考科举入仕,一展胸中抱负,那对于赵令穰来说,他自出生起,人生就已经注定。说好听点,是金枝玉叶,说难听点,不过一群锦衣囚徒。
这样的身份,最幸福的人,莫过于庸庸碌碌之辈,正好安享繁华,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一生逍遥。如果恰恰相反,学有所长、满腔热血,那一生将是何其的漫长?
人,一定要为一些东西去努力。或是理想,或是责任,或是情怀,即便没有这些高尚的东西,哪怕就是为了名、为了钱呢,也得有所追求。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没有远方的人生,听上去都让人绝望。
在宗室那些锦衣囚徒里,当然有不甘心的人。可惜,他们几乎无路可走,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寄情于笔下的乾坤、纸上的山水。现实里,他们不能自由地畅行于天地间,只好精神上纵情名山大川、乡野林溪。
一身才情的赵大年,就这样成为了山水画的大家。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55)
在山水画史上,赵大年是小景山水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多是淡雅、抒情、充满生活情趣的江湖小景。
虽是小景,但思维巧妙、清丽雅致,博采众长、又自成一家,在士大夫中颇受称誉。
世人有评论,其雪景有王维之神韵,小山丛竹又有东坡先生的风范。黄庭坚曾经题其所画芦雁云:挥毫不作小池塘,芦荻江村落雁行,虽有珠帘巢翡翠,不忘烟雨罩鸳鸯。
出身宗室,又长于诗画,富贵悠闲且才情出众,大年自然是京城的知名人物。他与京城名士们多有交往,也是王诜府中的座上客。此外,他的府里,也藏有很多晋唐以来的书法名画,吸引众人前往观摩赏玩。
大年还是东坡的好友,两人常有诗文唱合。据说,大年每有新作,但凡东坡在京,必邀他前来鉴赏。东坡天性乐观、爱开玩笑,一番正儿八经评价后,定会调侃大年又去皇陵了。因为宗室无法远行,所见仅止京洛风景,远近不出五百里,但想要创作灵感,也只能借晋谒皇陵以放飞心情、观山赏水。
想来东坡与大年关系非比寻常,否则这般皇家禁忌,是不好拿出来玩笑的。玩笑之后,大年也只有苦笑。他满腔志向、一生抱负,也只能落在笔墨间。其传世之作《湖庄清夏图》、《江村秋晓图》、《橙黄橘绿图》等,均是画中绝品。
这是诗画之幸事,然对其个人命运更多的或是无奈。
一百多年后,宋末词人刘壎曾评价大年:天家公子多才艺,可爱哉。玩斯画,怀斯人,想斯时,为之凄然废卷。
是啊,想想九百年前,那个富贵王孙,一生荣华、一生逍遥,却也一生受困、一生挣扎。富贵虽好,却终身局促京城一隅之地;春光虽美,却只能年复一年消磨在京洛官道之上。再看他的画,我们是否也有了凄然而废卷之感。
大年,应该还是幸运的。生在盛世是为幸运,死在盛世更是幸运。虽然史书语焉不详,但他应该是在靖康国灭之前的数年去世的,死后被追封荣国公。
早这么几年,实在是至关重要。如此,他不仅不用经历国破之痛、也躲掉了被掳往北国边地之劫。他的棺椁可以在个黄道吉日,按照大宋百余年的故事,风风光光、行礼如仪地安葬在京洛官道旁的宗室墓地里,永远陪伴在祖宗亲人之旁。
这片墓地,他曾无数次晋谒。
这条官道,他曾经无数次走过。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感谢支持!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56)
大年,曾经想跳出的牢笼,曾经想走出的道路,这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的孩子们却实现了。只是,实现梦想的代价是亡国。
是的,北宋亡了,牢笼自然破了。在那场赵宋皇室被一网打尽的灭顶之灾中,大年的两个儿子赵伯驹、赵伯骕侥幸逃出东京城,随着难民流亡到了江南。靖康年间,在没有父亲的庇护下,兄弟俩一个6岁、一个2岁,那样的国破家亡、兵荒马乱,不知道他们经历了怎样的颠沛流离。

千难万难,南宋终于立住了。有了赵家皇帝,自然也就有了赵家的宗室。伯驹、伯骕兄弟终于安顿了下来。据说,宋高宗特别喜欢这对兄弟,特旨他们可以随时进宫。
童年的颠簸,并没有荒废两兄弟的学业,也没有埋没两人的绘画天赋。在绘画风格上,他们以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师,擅长山水、花木、翎毛、楼台等,创作出的《江山秋色图》、《万松金阙图》等作品,均为传世佳作。
在《江山秋色图》中,兄弟俩终于走出了父亲终身未能走出的小景山水,展现出了千岩竞秀的宏伟气势,营造出了灵动而广袤的气氛,让人有步入千里江山的身临其境之感。当然,除了悠远、辽阔,太平、安闲的景象,画卷中流露出的对故国江山的思念不舍之情,也让人唏嘘。
论书画,已足以让兄弟之名传世。
在此之外,赵伯驹还在无心间,改变了国人的饮茶习惯。
当年,他在杭州径山寺画罗汉像,一住好几年,与寺庙的僧人们相交甚好。庙里有位僧人,善于点茶,技巧高超,颇得伯驹的赞赏,两人无话不谈。
一日清晨,僧人对伯驹说,其同乡捎来新摘新炒的土茶,请他品鉴。这不是从茶饼上敲下来的茶块,而是片片扁平如折纸,新翠之色不减,凑近嗅嗅,还有新茶的芬香。冲泡方法也颇为简单,只是取些许新茶放在碗中,用小炉煮沸山溪水冲泡。沸水入碗,扁平的茶叶霎时在水中翻滚打旋,随即片片舒展,如翠叶悬空直立水中,现出嫩绿本色,一股清香如从遥山吹来,令人心怡。
冲泡后还能重回绿色,并保持原有形状的茶叶,伯驹从没见过,心中已觉大妙。稍待水温,他就捧起碗呷了一口,闭目回味,只觉得幽香直冲脑门,有如醍醐灌顶,再连呷几口,睁眼笑道,大妙大妙。
后来,进宫时,他便向高宗推荐此茶和冲泡之法。高宗见之品之,大赞其美。高宗说道,人心趋简厌烦、喜真拒饰,此茶较茶饼烘制之繁、烹煮之烦,省却了很多心力,或为后世茶事正宗。
高宗一语中的。有了赵伯驹的推荐,又有了高宗的赞同,这种不加它物、用沸水冲泡即饮的饮茶法,到了元代以后果然成了饮茶正道,并沿袭至今。
有画、有茶,有情怀、有生活,这是大年父子的生活。
这也是赵宋宗室的一个侧影。
在两宋三百余年历史上,赵宋宗室数以十万计,赵令穰、赵伯驹、赵伯骕父子三人为宗室代言。他们身体虽被樊笼所限,精神却始终自由,以其曼妙之笔,绘出绝伦之美,在中国的山水画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即便不懂画的人,也该知道他们的名字。
这父子三人,配得上历史和民族的记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57)
说到北宋的书画,有个人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
他的名字,在今天的华人世界家喻户晓,他的传世之作,是两宋繁华的代表,可以称得上是国之重器、无价之宝。
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张择端,就是《清明上河图》。
论起中国传世名画,无论怎样排名,永远少不了《清明上河图》。今日无论何时何地,但凡有《清明上河图》的展出,永远是看不见队尾的长龙,无数的人为之惊叹、感慨。
说起来令人遗憾,尽管我们都知道张择端的名字,却又几乎对他一无所知,甚至连他的生卒之年,都没有确切把握。实际上,历史上关于他所有的记载,只有短短85个字。如下: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
标点为后人所加,实际上只有71个字。
这段记载来自后来的金朝人张著,他用行楷在《清明上河图》上写下了这段跋文,当时北宋灭亡已经58年。
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也是历史上惟一的记载,可称为孤证。后世有关《清明上河图》及作者的所有信息,皆源于这71个字。金朝的汉人张著,除了借由这段题跋留下了名字,也没有留下太多确切的生平信息。
历史就是这么让人伤感。
张择端和王希孟一样,流星般划过大宋的天空,留下了刹那间璀璨的光芒,便又迅速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里,只留下了后人无尽的思绪。
追忆往昔,我们难以想象,如此精湛的技艺,他该有着怎样的天赋;如此生花的妙笔,又是多少年朝夕的苦练;如此逼真的神工,又是耗费了多少年的心血。
他的画,复活了大宋的东京城,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商铺林立,城郭、市肆、桥梁、街道之远近高下,草树、马牛、驴驼之大小出没,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态。有人认真计算过,画中有814个人,60匹牲畜,28艘船只,30栋房屋楼宇,20辆车,8顶轿,170棵树木。尤为难得是,所画虽包罗万象、神情各异,皆栩栩如生、灵动活泼。
据说,张择端也调皮的将自己留在了画中。若果真如此,那么谁又是画者本人呢?或胖、或瘦,或高、或矮,或英俊少年、或垂垂老者,或叫卖于街、或安坐路边,或牵驴独行,皆有可能,任由君意。
一切的一切,都早已没入了无边的历史。
也正为这样那样、这些那些,解不开的谜团、说不尽的话题、探不完的究竟,赋予了这幅千古杰作更大的空间,让一代代后世之人可以沉浸其里、遨游其中。
张择端,就凭一支画笔,就非凡的再现了一座城市、一个王朝、一段历史。他仅用一幅画,就让无数人沉迷、为之如痴如醉,梦想着穿越到他的画里,回到那热闹的虹桥街市、回到那喧嚣的河堤酒馆,再随着人群走进繁华如梦的东京城。
如此佳作,首位收藏者自是宋徽宗,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正是他的瘦金体亲笔。从此,这幅画就辗转于历代宫廷宝库和王侯将相之府,无一不将其视作绝品。
有人说,传统的中国历史就是帝王将相史。诚如斯言。很多曾经执掌权柄的人,绞尽脑汁、用尽心机,甚至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也不过就是为了史书有传记、清史有其名。有的人做对了,留下了美名;有的人做歪了,留下了骂名。有的人折腾一生,最终却寂寂无名。
这一切,在张择端看来,多少有些滑稽。在历史的深处,他微微一笑,抬起手臂扬了扬,唯有一支画笔而已。
真正的千古人物,当如此。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感谢支持!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58)
王诜、赵令穰、王希孟、张择端等,都是那个时代画者的巅峰。而他们所有人的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人。没有这个人的赏识、认同、提拔、加持,他们或许没有机会在历史上留下传奇的杰作,他们辉煌的人生甚至根本没有绽放的机会。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个人,就是他们所有人的伯乐。
不错,这个人就是大宋天子、徽宗赵佶。
赵佶是伯乐,又是千里马,而且是千里马中的千里马。即便去掉皇帝的身份,单论作画的功力,赵佶也未必逊色以上各位。甚至再延伸到整个华夏历史,他也是绝对的佼佼者。这是绝对的天赋,还有绝对的痴迷。不疯魔,不成佛。
关于赵佶的痴迷、专注和专业,有许多流传的小故事。
据说,有年夏天,皇宫宣和殿前的荔枝树,正是果实累累,恰有一只孔雀展开翅膀欲飞上枝头,这灵丽的景象刚好被赵佶和身旁众画师们所见。他随即指示众人,把这一刹那的情景描画出来。
次日,画师们都交卷了。赵佶挨个过目,只见一幅幅画面上,孔雀和荔枝树都极其生动富丽,妙不可言。然而,他却直摇头并叹息地说,画都挺好,可惜都画错了。众人惊愕不知所以。他便解释道,昨日孔雀开屏时,是先举的左脚,而你们画中的孔雀却都是先举了右脚,怎么能说对呢?闻者无不折服。
又一年春天,新建的龙德宫落成,赵佶让画师们去画屏壁。众人十分用心,都拿出看家本领,争奇斗艳、百花齐放。然而,赵佶左看右看,却并不太满意。后来,他在一幅月季画前停步脚步,端详长久频频点头。得知是位少年画师所作,赵佶很高兴,给了特别的赏赐。
事后,有人问起皇帝,何故重赏画月季的少年。赵佶说,月季看似普通,却并不好画,因为月季月月开花,可是春、夏、秋、冬,清晨、正午、黄昏,其花瓣、花蕊、花叶的形态与色彩都有变化,不细致观察是画不好的。这位少年画的月季,正是正午时的状态,栩栩如生、分毫不差,理应受赏。
在这两个流传后世的小故事里,我们能读出什么呢?很显然,在这样的故事里,没有君王、只有画者,没有恭维、只有钦佩,没有附和、只有公论。
作为画者,在超人的天赋之外,赵佶更是凝神静气、目光如炬、心细如发。对于所画之物,他抱有极大的热情去观察、去体会、去理解。这般透彻的洞察力、精妙卓群的构思,不是权力的光环,不是朝夕之功,这是多年寒暑易节的磨砺,这是久久为功的积累,这是苦练出来的。
在这条路上,赵佶,值得所有人尊敬。
是的,如果单论艺术造诣,赵佶,经得起360度无死角的扫描。他是当之无愧的天才中的天才、大师中的大师。
这点,几乎无人可以反驳。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59)
赵佶,是天才和大师,还是皇帝。
皇权的至高无上,让他对艺术的贡献有了几何级的放大。
比如,他主导创立了画院。
公元1104年,继位数年的赵佶,便在蔡京协助下,建立了宫中画院。这是划时代的大事件。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国家级的专业美术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业绘画学院。
赵佶的画院,有着完整健全的学制课程,具体的招生制度、考试制度及寄宿安排等,具备了近现代专业美术学校的基本元素。画院的建立,首次在国家层面,让绘画人才有了完整的、系统的培养体系。
作为皇帝,赵佶不仅提出设立画院的构想,还亲自参与了画院的筹备、招生和录取工作,甚至亲自出题、亲自阅卷。
宫中画院,自然门槛很高。想进入画院学习,绝非易事,要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考试也很特别,主考人常会选择一句古诗作为考题,应试者要发挥想象力,先充分领会诗句的内涵,再用可视的图画将诗句的精要展现出来,既要精准到位,又要含蓄内敛,难度十分之大。据宋人邓椿所著《画继》的记载,所试题目包括,野水无人渡、深山藏古寺等,要求构思巧妙、不落俗套。
此画院,后世称为宣和画院。宣和,是徽宗的年号。
画院建成后,便成了赵佶流连最久的地方,他与学员共同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在画院的赵佶,是皇帝,更是位画者。
赵佶,即是工笔画的创始人。凡是花鸟、山水、人物、楼阁等,他无一不画、无一不精。他作画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他注重写生,追求精细逼真、体物入微,画中物灵动活泼、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不已。正是在赵佶的带领下,画院里才能走出张择端这般大师,为我们留下了如影像般逼真的东京城。
在赵佶这里,读圣贤书,已不再是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画画也可以。画院运行规范后,赵佶便将绘画纳入了科举取仕的科目。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千百年来,只有徽宗朝,画家们不再只是工匠,他们竟然有了入朝做官的机会。如此变化,真是翻天覆地,画家的社会地位也达到了历史的峰值。
当然,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人只会作画,实际上,这些画家们有着非常高的文学素养,也多有学富五车之才。按徽宗的旨意,国子监单独设立书画学,专门为画家们讲授经史子集。
在赵佶主导下,蔡京、米芾等人还对宫廷所藏历代名画进行了整理,编撰而成了《宣和画谱》。这是中国历史上,官方首次对绘画这门艺术进行系统梳理,这是可以称为伟大的工程。
《宣和画谱》共20卷,收录自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6396 件。按画科,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等10门。每门画科前均有短文一篇,叙述该科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然后按时代先后排列画家小传及其作品。这不仅是宫中藏品的总记录,还是一部传记体的绘画通史,其价值非万金可比。
此外,还有宣和书谱。类似画作,这是宫廷所藏书法作品的总书目,共20卷,包括197人的1344件作品。
赵佶,以其绝顶的天赋、无上的权力,所建立的宣和画院,所编纂的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或是为其个人的兴趣,但至少客观上,他创造了文化的盛世,登上了文明的高峰。
或许,在私心之外,他还有一份为往圣继绝学的情怀。如此,也不能算是意外。毕竟是在北宋,那是个群星闪耀的年代,赵佶也是在群星照耀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
无论在后世,赵佶的形象多么糟糕。如果仅就艺术而言,他必是那个站在艺术巅峰之上,千年不坠的巨人。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感谢支持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60)
有了好画、有了好字,还得有便捷的印刷术。
如此,这些千古杰作才能流传更广,让更多的人看到、方便更多的人观摩学习。再说,宋朝空前发达的教育事业,没有划时代的印刷技术,也是完全无法支撑的。
幸好,这是北宋,幸好有毕昇,幸好有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贵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中国,凡稍通文字的人,可能都知道毕昇。可惜,对于毕昇,除了名字,我们知之甚少。这个今天享誉华夏的人,只是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有过惊鸿一瞥,且不过寥寥数语,如下: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烧之,药稍融,则以一平版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储之。有奇字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融,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所得,至今保藏。”
仅仅326个字,还包括了所有的标点。很显然,在这段文字里,沈括重点说的是活字印刷术的操作原理。提到毕昇,只有两次,透露出的信息也只有三点,布衣,庆历、昇死。布衣,说明了他的身份;庆历,宋仁宗年号,自公元1041-1048年;昇死,《梦溪笔谈》是沈括耗毕生心血所作,晚年成书于镇江的梦溪园,约公元1090年左右,在此之前毕昇早已去世。
这就是毕昇的全部。对这位为华夏民族赢得了无上荣光的人,这个伟大的人,我们知道的就这么多。
想想吧,我们有煌煌二十四史,有无数的帝王将相,有那么多的本纪、列传,对于这位伟大的布衣,却仅有如此寥寥数笔,让人深感不公不平,甚至愤懑。不过,我们都清楚,属于毕昇的荣耀,比起那些曾经位高权重、尸位素餐、穿金戴银、蝇营狗苟的权贵们,不知要高光多少倍。
毕昇,是个在大历史里不可或缺的人。其震烁古今的功绩,不以朝代、不以时间,甚至不以民族、种族而黯淡,注定将永远散发光芒。毕昇,不仅属于华夏,也属于世界。
毕昇之后,北宋印刷出版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佛经、历书,儒家、道教经典及医学等书籍,被系统而广泛的印刷,那是井喷式的发展。有人做过统计,北宋初年印刷品的数量不及4千件,到神宗时期,印刷品已超过10万件,到徽宗时代,则已是几十万件的规模了。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就是那个时代的黑科技。在其引领的科技旋风下,北宋的印刷业进入了镀金时代。可以想见,那时的人们,同样有着生逢大时代的感慨,同样有着对日新月异变化的惊叹。或许,时代从来就没有所谓新与旧,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每个时代都是崭新的、锃亮的,都散发着迷人的、让人炫目的光芒。
公元1990年,在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挂墩村毕家坳,有人在水沟边发现了一块墓碑。据考证,墓碑的主人正是毕昇。专家们据此推算出,他大约生在北宋太祖年间,亡于仁宗时代。后来,当地修建了毕昇纪念馆,毕昇墓也成为了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不过,此毕昇是否就是沈括笔下之人,也有人持保留意见。其实,这已经不再重要。
回望历史,我们都知道,毕昇曾经鲜活的如同你我,一样平凡的、卑微的为生活打拼。不同的是,也许只是灵光乍现,也许是多年的经验启迪,总之,他天才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人类叩开了千年繁盛之门。
如此人生,值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感谢支持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61)
所谓诗书礼乐,乐,对帝国不可或缺。
恰好,徽宗又是个很懂音律的人。
继位不久,这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就对宫廷内演奏了上百年的乐曲不耐烦了。理由很简单,这样的乐曲,没有奏出时代的强音。这是伟大的新时代,必须要有与时代相称的音律。
恰好这时候,经蔡京的推荐,他又得到了一位神人。
此人名叫魏汉律。见到徽宗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鹤发童颜,面色红润、两眼炯炯有神。他来自蜀地,自称是唐朝人李八百的徒弟。李八百是道教神仙,据说活了八百多岁。
他向徽宗提出重新制定乐律。这并不新鲜,出奇的是他定律的标准。他说,上古时的音律最美,是因为大禹用其左手不同的手指确定了律管的长度。不过,此法早已失传。今日重新定律,就得以徽宗手指的长短来确定。
不愧是神仙的徒弟,这拍马的功夫,真是神品。其功力之大,徽宗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抵挡的。别说是徽宗,自古帝王虽多,又有几人能抗拒与尧舜禹并列的赞誉和诱惑?
徽宗龙心大悦,自是马上准奏。为了管理新乐,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大晟府,负责制造新乐器和为旧乐器调音,还发布了新的乐谱和图集。
在艺术上,徽宗做事总是这样扎实。他考虑的很周全,从提出想法,到设立机构,到建章立制,进行的都是有条不紊。在这方面,他既有雄图大志,也有脚踏实地。
新乐制定后,魏汉律主持了第一次宫廷演奏。据说,当新乐响起,四座皆惊,视若天籁之音。一曲终了,在坐的大臣们纷纷离席向徽宗祝酒道贺。当此时,不知何处飞来一群仙鹤,在宫殿上方盘旋萦绕。蔡京说,仙鹤是被天音吸引,由天庭而来。目睹此天降祥瑞,徽宗大喜过望,后来还据此作了一幅画,就是传世名作《瑞鹤图》。
除了重定音律和铸造新乐器,魏汉律还建议徽宗铸九鼎。自夏禹铸九鼎以来,这就是王朝鼎盛的最大象征,也最合有志帝王的胃口。据《左转》记载,夏禹铸九鼎,由夏传商、又从商传周。后来,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九鼎却不知所终。神奇的是,据说此鼎的分量会随着统治者的德行而变化,君主有德则鼎重,君主失德则鼎轻。
按照魏汉律的建议,新铸造的九鼎既是祭祀神物,也有设定音律的功效。铸鼎所用的金属,则分别来自上古的九州之地。为安放九鼎,徽宗还建造一座新的宫殿,九成宫。
历时一年,九鼎铸成。一鼎最大,其余八只略小。最大的鼎,用22万斤金属铸成,鼎上有各种图案,上方是日月星辰,中间是宗庙臣民,下面是山川河流。
徽宗任命蔡京为定鼎礼仪使,负责将鼎安放在九成宫。安置那天,当礼乐奏响时,鹤群再次不期而至,在九成宫上方久久盘桓。礼乐声、鹤鸣声,交织融合在一起,在天际回荡。
徽宗大喜,亲自作了两篇赋盛赞九鼎,称它们将有助于鼎定乾坤、和谐四季、风调雨顺、敦睦邻邦,永保帝国万万年。
九鼎铸成不久,魏汉律仙逝。这个在历史上一闪而过的人,以高深莫测的仙风道骨形象,身兼道士和音律专家等多重身份,将北宋音律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点。
他倡议铸造的九鼎,也成为大宋帝国新的象征。
可惜,他费尽心血的音律,十多年后奏响的却是帝国终结的丧钟;而那聚九州之铁铸成的九鼎,位居庙堂没几年,便在帝国毁灭后横卧野草、直至没入黄土,消失的无影无踪。
只有《瑞鹤图》上的仙鹤,还在曲项而鸣。
可谁知道,它们鸣的是祥瑞还是丧曲?

楼主:未央0810

字数:58015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10 21:38:58

更新时间:2021-03-21 11:54:32

评论数:108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