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天人合一观下的中华文化

天人合一观下的中华文化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老庄的伟大在于他们没有臆说,至于阐示怎样,那属个人贡献,允许有个人见解。也正因此,老庄尤其庄子也把意趣鲜活地带入了中华文化,展现了对生命情趣的不弃置、不忽视,这最起码使其之后的中华文化依旧不只盘旋于生命之外的内容、物体、东西上,甚至推动着后世文化在这方面、这方向的发展。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老庄讲述了人外天间,也讲述了天人之间、人之间。人外天间有天道,对此人应不违的思想,就古代文化而言,应不属老庄原创独创,但显然他们在此方面进一步作了深入阐述。而“德”字诞生于他们之前,更决定了德之观念并不萌生于他们,但显然发展于他们,以至关于德,他们显然针对当时的时弊开了一些药方。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道的无形性和似乎不定性是容易令人抓狂的,尤其在不定的心前、心上,这种展现更被加剧。飘渺的道在天间,如何映射于人际?这不仅是展现在老庄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老庄努力作了尝试,将德置于自然背景、自然场景作了阐述。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knight_ken 2019-10-10 13:19:41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生修行境界,是实践哪里是什么价值观认识论,能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都是超凡入圣的修行人,普通人侃侃而谈说什么天人合一不过是嘴炮。
-----------------------------
兄台可平心静气。古往今来,动作性的观(包括旁观、内观等等)是认识产生的初始。没有认识,所谓实践尤如有网友所言不仅易处在盲人摸象之境,甚至可能连去向、方向都不知道,所谓实践实操易沦于瞎搞。人们不仅观,还把已有认识看了又看,才助生出认识的完善、提高,我们人才进步、发展。天生合一是个好境界,但又有几人无师自通、一步即达?还是要摸索认识,从而有天人合一观。中华人先有天人合一观已是不错的事,最起码可以说已是在起步了,更不用说它给中华文化产生很多影响了。文化的过程实际也是我们人的一种实修过程,兄台是否这样觉得呢?欢迎互商共讨论。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续接《天人合一观下的中华文化》原文)

阐述得怎样?您可以说他们有成果,也可以说他们说得很有信心。但作为不断悟道的他们知道,他们在循道而作贡献,至于在此方面循得对不对,他们也不能说了算。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老庄提出了不少何必解,但因循自然是否就是何必?何必又是否不动而静处、随波逐流?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这样的问题老庄在当时就未能尽解,自然也就遗留了下来。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何必解里有不少值得回望、回味的东西,其内容非“何必”二字就能涵盖。

何必解貌似否定解,实际呢?它不过是一种追问,但因追而无音、问无再答,被凝冻成了休止,只留下了否定的影。

一眼望过去,何必解按经济学看象是最低成本解,但从生命学的角度看呢?它反而一定程度上显现了巨大的弃置生命、停滞生命体的倾向。

这是否符合天人合一观呢?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这是不是将人的发展置于了飘渺中?

而人在天地间本来就显得渺小无比,那么怎么现实地而不是臆想地去达到天人合一呢?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当时和后世的人们显然本能地感受到这样的不足(注意是“不足”)。

于是中华人进一步走向了其他寻道之路,并向其他学说也敝开胸怀。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看先秦的诸子百家,您可发现它们有这样一个共同性一一几乎每家各有专门方向。您可以说这是竞争使然一一激烈的竞争必然促进专门化的到来。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不是这方面的因素呢?看树的成长及树干和树枝的特点,您可发现不是。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何以儒家在百家中先一般般甚至遭众耻笑,然后脱颖而出?百家的其他虽光芒四射,但依流于树枝?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您可以说这里面有学术水平的因素、有行政权力干涉的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这些。

儒家和其余百家一样都注意到了人的发展,但儒家更聚焦于人本身的发展,而其他家却聚焦于人之凭借的发展。即使彼时的法家,也聚焦于凭借,而且还是人主而非人之凭借,所以法家沦为用器、被民漠视也就是不奇怪了。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儒家在更聚焦于人本身发展的同时,也走上了关注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的发展方向。不知这是否是儒家被称为“儒”家的原因,但肯定是引发儒家遭耻笑的原因。

何以这么说?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如果您理解天人合一观在它之前的盛大,您也就理解,它专门讲人而且几乎单讲人,而且讲的还是人的需要,是显得多么可笑了。

如果您清楚“德”字在它之前早出世,德的观念早蕴积人心,您也就不难理解它为何挨骂了。人的需要里可有不少不好的东西!

通过发展、满足人的需要去实现人的发展岂不象歪路?能有助于达到天人合一?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最起码儒家如此最初思路的提出是明显含着不对、不合理甚至怪诞的,其缺陷比当今世传的“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有过之而无不及。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不知孔子拜访老子时问了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孔子深知老子博学且通古今,必然问了他心中的疑惑。还有一点是肯定的,两个视野博大的人不会仅就问题谈问题,定然聊到了文化脉络和文化发展。天人合一观在彼时就有的盛大使他们不可能不谈到它。即使孔子不谈它,曾为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也不可能不谈。作为睿智的先辈、前辈,老子也不可能不谈及儒家彼时显然的缺陷。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一直流传孔子曾拜访老子。不知孔子拜访老子时问了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孔子深知老子博学且通古今,必然问了他心中的疑惑。还有一点是肯定的,两个视野博大的人不会仅就问题谈问题,定然聊到了文化脉络和文化发展。天人合一观在彼时就有的盛大使他们不可能不谈到它。即使孔子不谈它,曾为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也不可能不谈。作为睿智的先辈、前辈,老子也不可能不谈及儒家彼时显然的缺陷。

不知孔子、老子晤谈对孔子的影响到底是什么。但有一点是显然而且是肯定的,那就是有助于孔子重新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显然不对的问题。这次谈话无疑帮助了孔子完善了儒家学说,帮助孔子的儒家学说层次不低,以至他之前的儒家学说后人认为可忘记。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续接《天人合一观下的中华文化》原文)

孔子访晤老子说明孔子深知道家的正确所在、承认老子善知的良多,孔子不贩依道家说明他看到了道家不能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某种意义上,道家学说更侧重阐述天之侧的内容,偏重于主张人去就天,但怎么去就或者去靠近,解决方案看上去不是落于原始,就是落于飘渺。而儒家更侧重阐述人之侧的内容,偏重于主张人的自我规整和发展,至于天,虽敬但更倾向于就把它作为一个空间看。所以儒家里有精神但少灵动,有追求但相对少自然。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19-10-25 22:54:53
进一步经孔子成就的儒家学说在道家的飘渺之外、玄荡之中找回了人的主体性,甚至就讲起了人的第一主体性、人在生命体中的首要主体性。它在道家学说之外,进一步更具体、更系统地探讨、讲述起人本身来,更具体丰富地讲起人的需求和发展来。

楼主:普人壹

字数:6776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9-09-29 20:46:57

更新时间:2019-10-25 22:54:53

评论数:11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