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读金庸 聊历史

读金庸 聊历史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喜欢金庸的读者都知道,金老对历史非常熟悉,其作品中包含了众多历史知识。我这个公众号名称叫“读金庸 聊历史”,那自然是跟金庸的小说以及历史有关的,但我不是直接跟大家聊小说里面的历史,因为对于小说里有关的历史情节,只要你有心,肯定有更为丰富的资料可供了解。我这里是通过小说里发生的事、人物的性格特点、具体的细节等,寻找历史中相似的人或事,由此引出对历史的描写。比如李莫愁这个角色的原型,明显就是历史上的才女鱼玄机,那么我就可以通过李莫愁来引出讲述鱼玄机。在描写中,有时引出点也可能只是一个引子,具体的描写内容可能引申到十万八千里之外,比如通过某个细节引出某位历史人物,那后面就可以展开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其他描写了。虽然我这个系列主要写的是历史,但除了对历史之外,我也会发表一些个人对金老作品的一些看法,以及写到历史之外的一些东西,有些作品当成大杂烩看也未尝不可。

说到由小说引出历史,在这里,我首先要讲一位金庸作品里不是很重要的人物,很可能大家对他不会有多深的印象,但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不是很显眼的人物,不同人对他,却也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们对他完全不同的两种评价。

在金老小说中所有的少林僧人中,空见是我最喜欢的一位。以前看的时候觉得空见大师心地太善良了,甚至善良到有点傻的地步,稀里糊涂的死于谢逊掌下,搭上一条性命也阻值不了谢逊继续报仇,死得毫无价值。后来在仔细看跟空见有关的片断,才发觉原来根本不是如此,空见大师一点都不傻,跟扫地僧一样,他是拥有大智慧,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得道高僧。当谢逊利用空间的宅心仁厚假装自杀时,空见是绝对知道这一点的,因为他完全了解谢逊的性格,这在他死前对谢逊说的“但愿你今后杀人之际,有时想起老衲。”可以体现出来,空见知道要绝了谢逊报仇之心是绝不可能的,如果让他以后不再杀人说了也是白说,所以空见那样说才能让谢逊在杀人时多少产生些愧疚感。至于为何知道谢逊是耍诈空见仍要上前相救,这便是因为空见的菩萨心肠,这才是真正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慈大悲之心,他根本没考虑自己的生死,即便被谢逊打死,他也一点怨言都没有,甚至因为成昆没有出现而向谢逊道歉,并提醒谢逊刚才大耗真力镇定下来。看到这里,不得不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得到高僧。相比之下,比空见高一辈号称神僧的渡厄,在阳顶天死了之后仍对当年被阳顶天打瞎一只眼睛之事不能释怀,还要将此深仇大怨算到张无忌身上。书里是这么描写的:黄脸老僧(渡厄)道“……”这几句话说得平平淡淡,但其中所含的沉痛和怨毒却显然既深且巨;渡劫道:“我们单打独斗,并无胜你把握。这等血海深仇,也不能讲究江湖规矩了。好魔头,下来领死吧。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放在这里实在是太油菜了,随后渡厄渡难接着说了句“我佛慈悲”,然后就向张无忌发招了。),相比之前空闻空智空性三人欲以三敌一对付张三丰还算得上不损门面的话,这三个辈分如此之高的“少林神僧”对付张无忌一个后生,天下第一大门派少林还有啥颜面可言。不得不说三个渡之辈的所谓神僧,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空见和渡厄们一相形比较,高下立判。至于空见的死,绝不是毫无意义的,谢逊夺取屠龙刀时没有杀死张翠山,正是因为当时他想到了空见;而打死空见后谢逊终于良心发现,不再故意假冒成昆之名杀人,可以说正是由于空见而使很多人免遭厄运。而谢逊最后能够迷途知返大彻大悟,绝大多数功劳也应归于空见大师。

但是空见大师的死,确实让人感到莫大的惋惜,如果他不死的话,张三丰到少林寺请教无色禅师领悟到并传下的部分九阳神功救治张无忌空见大师一定不会拒绝的(接待张三丰时空闻空智的言谈表现实在不配少林武林第一门派的身份),那样的话张无忌便可少受不少无端的苦难。当然如果没有这些际遇的话我们也就见识不到后来那个练就绝世武功的明教教主,张无忌最多就是武当派一位好手,成就甚至及不上宋青书。而如果当时空见大师没死的话(不管是没去劝谢逊还是没死于谢逊掌下谢逊自杀),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甚至是没有张无忌这个人(正是空见大师提醒谢逊屠龙刀可以帮他报仇谢逊才去夺屠龙刀,而夺得屠龙刀后胁迫张翠山殷素素前往冰火刀才将两人生米煮成熟饭,否则两人虽然都暗生情愫,但碍于正邪之名走到一起可能并不大,也就不会有张无忌的出生了。)。而少林如果还由空见大师担任掌门,明教和六大门派代表的所谓正派之间,也绝对可以减少非常多的杀戮,这点我绝对可以保证。可惜,没有如果,由于剧情的需要,我们只好不情愿的接手空见大师早早退出舞台。
见闻性智,号称四大神僧,空见慈悲为怀,空闻城府极深,空性浑浑噩噩,空智气量偏隘。其实,只有空见配得上神僧的称号,可惜好人不长命,少林寺就这样被其余三个庸才掌管,渡字辈的三位老家伙更是不问世事三十年如一日只知潜心练武,倚天里的少林,完全没有一点天下第一门派的气度和作为。

我佛慈悲,愿空见大师能像感化谢逊那样感化更多的世人(当然包括上面提到的那些神僧们)。

以上这些是我以前写金庸各门派足球队时对空见的一点看法,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叶克飞的《金庸政治学》是怎么评价空见的:

空见,金书第一伪君子

在火工头陀事件发生一百多年后,少林终于复兴,进入“四空”时代,“见闻智性”四大神僧享誉江湖。这当然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此前各大门派积极投身救国,前仆后继,却挽救不了南宋灭亡的命运,而在沦陷区与元政府和平共处的少林却保存了实力,至于内因,当然少不了少林派的苦练内功,以及前文提到的思想解放。

如果用官方媒体的口吻来做报道,我们可以说“在这个复兴过程中,少林派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人才,练成金刚不坏体的空见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下一句并非“少林寺也在空见的带领下稳步前进,攀越高峰”,因为,空见早早离开了人世。

一个拥有金刚不坏之体的高手,怎么突然就离开人世了呢?有同学举手说:谢逊干的呗,嗯,但这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背后又有些什么呢?咱们必须好好分析。

从业务角度来说,空见不仅是骨干,还堪称奇才,他练成了金刚不坏神功,谢逊在他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而他的师弟空智只与范遥相若;从资历来说,他身死时已是白须白眉的老僧,年龄上应该比空闻、空智等人大上一截,在空字辈中是绝对的老资格;从性格上来说,他低调内敛,明明武功高绝,可在江湖上,“武功上的名气不及他师弟空智、空性”……这几方面一综合,就可看出,空见绝对是极佳的领导胚子。

后来的屠狮大会期间,少林的元老人物三渡出山,这三位老和尚也说了,“空见师侄德高艺深,我三人最为眷爱”,可见这位老兄已经获得元老的支持。如无意外,他必是少林掌门的人选。

既然是接班人大热门,那就应该爱惜羽毛,好好在办公室里指挥工作、积累经验,空见倒好,整天奔波在风大雨大的江湖第一线,这是为了什么?

为了普渡众生?没那么简单。空见这人,也远非想象中那么慈悲为怀、大公无私。

对于一个门派而言,如果想营造内部团结一致的氛围,避免窝里斗,最好的办法其实不是开大会振奋人心,也不是组织大家喊口号,而是制造一个外敌,让大家把心思都用在这个敌人身上,哪怕只是一个假想敌,历朝历代无不如此,甚至以此作为愚民政策。本来,最好的敌人应该是元朝,但咱们都知道,少林没有公开反元,唯一的“前科”就是多年前无色禅师参与杨过组织的奇袭,还没暴露身份。既然不跟官府对着干,他们就另找了一个敌人——明教,三渡作为少林上一代高僧,就曾经大战明教教主阳顶天,结果渡厄瞎了一只眼,就此结下深仇大恨。

三渡吃了大亏,便把人生希望都寄托在了空见身上,空见也的确争气,练成了金刚不坏之体,但一个好汉三个帮,三渡要把空见捧为掌门,要让他来承担荡平明教的重任,就得培育其势力,所以,成昆这样的成名高手要带艺投师,三渡就把这位高手转给了空见,让他做了空见的弟子而非师弟,也就是圆字辈的圆真。

成昆名气极大,武功极高,与其他三大神僧相若,他成为空见的弟子,无疑使得空见一系实力陡增。

但与成昆这样的野心家搭档,可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好事,成昆曾奸污徒弟谢逊的妻子,并杀其满门,坏事做绝,天理不容。起初空见并不知情,但随着谢逊以成昆之名疯狂杀人作案时,这事儿就瞒不住了,没办法,圆真向空见老实交代。

按理说,这事儿要问责的话,空见是半点责任没有,他现在虽然是圆真的直属领导,但坏事是圆真出家前干的。但作为现任领导,既然此事已经造成恶劣影响,那就得及时处理。

空见这位得道高僧,此后的举动很有意思。自家徒弟做出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导致谢逊到处杀人嫁祸,江湖大乱,他一没惩处圆真,二没公开真相,三没马上制止谢逊,而是选择暗地跟踪谢逊。

这是得道高僧还是岳不群?我宁愿相信后者多些。

那位说了,这是打算感化谢逊啊,别扯淡了,谢逊遭的是灭门惨案,你空见一句“网开一面”就算完了?最能证明空见没有诚意的是,他自始至终以第三方身份与谢逊交流,摆出一副调解的架势。那位说了,这有啥问题?问题可大了!你跟邻居闹纠纷,派出所警察来调解,说你就别计较了,吃点亏算了,然后你答应了,过几天才发现,这派出所警察居然是邻居家亲戚,你不觉得自己上当受骗被人家一家人合伙耍了?

不暴露自己与成昆的师徒关系,冒充客观第三方,空见这就是在耍弄谢逊。

再看看空见与谢逊的对话,实在恶心至极,他先说“你师父没脸见你。再说,谢居士,不是老衲小觑你,你便是见到了他,也是枉然”,换句话说就是“你武功不如人家,就没资格报仇”,然后又说“尊师酒后乱性,实非本意,何况他已深自忏悔,还望谢居士念着昔日师徒之情,网开一面”,换句话说就是“酒后可以强奸人,酒后可以杀人全家,只要事后忏悔”。

空见,是我眼中的金书第一伪君子,尤胜岳不群。

至于他和谢逊的赌约,更是毫无诚意,他说由谢逊打他十三拳,“倘若打伤了我,老衲便罢手不理此事,尊师自会出来见你。否则这场冤仇便此作罢如何”,且不说他有金刚不坏神功作为倚仗,关键是十三条人命的大事怎么如此儿戏?作为所谓的得道高僧,空见自始至终走的却是“谁拳头硬谁说话”的江湖路子。

说到底,空见还是在偏袒成昆。

为啥偏袒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徒呢?因为这个暴徒业务能力强呗,在江湖上路子又多,能帮得大忙。

那位说了,空见也算不错了,虽然偏袒成昆,但没有真正难为谢逊,要不然,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秒杀谢逊啊!您放心,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

谢逊犯下不少血案,留下的名字都是成昆,要想让谢逊收手不干甚至吐露真相,还不暴露成昆的恶行,空见还真得费尽思量,决不能把谢逊惹毛了,怀柔是最好的办法,但又不能任由谢逊胡闹,尤其是他想暗算武当七侠的宋远桥,这事可决不能干,小宋同志背后是大名鼎鼎的武林泰斗张三丰,那可招惹不起,把事情闹大了,又一不小心掩盖不住,就成了两个门派之间的大事。

按理说,有金刚不坏神功护体的空见,被谢逊打个十几拳根本不算大问题,可谢逊也聪明,他见无法击垮空见,就假意寻死,引空见来救。空见能不救吗?这不是慈悲为怀的问题,而是谢逊一旦死了,之前他杀人嫁祸的事就死无对证,成昆估计就保不住,于是他立马上前施救,结果来不及运用神功,被谢逊一拳打在致命处。

大野心家最倒霉的事,就是在关键时刻遇上落井下石的另一个野心家,空见指望着成昆出现,可成昆却始终不露面——空见死了,对他而言百利而无一害,一来暴露了确实有人在背后嫁祸,并杀空见神僧灭口,二来也让他去了一个争权的大障碍。

那位说了,怎么是去了一个大障碍呢?空见若是接班,肯定会重用成昆,以他的资历、武功,肯定是圆字辈的顶尖人物,下一届接班人的候选,可空见一死,空闻接班,成昆地位就变了。

其实不然。一来,空见能力太强,武功修为太高,虽然年纪明显比空闻空智等人大一些,但高僧普遍能活,估计耗到成昆老掉牙了,他老人家还活得好好的,即使放权归隐做长老,也是一个掣肘,而且成昆要想夺权,在空闻手上夺,肯定比在空见手上夺容易得多。二来,空见一死,谢逊就跟少林有了不共戴天之仇,这么一来,成昆便和少林的众多元老彻底蹲在了一个战壕里,而且谁能拿下谢逊,就等于谁取得了最大政绩,等于成昆同志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政绩目标。

所以,成昆才懒得出来呢!倒霉的是空见,伪君子野心家,错信另一个野心家,一朝把命丧。

以上对空见的两种看法,你更同意那种,觉得哪种更有道理呢?其实我觉得哪种有道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看待问题没有绝对的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进行解读,只要逻辑完整、言之有理即可。对于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态,看看别人是如何从相反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完善自身的观点,本身也是一种提高。

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大的篇幅(其实都是引用的)描述两个空见呢?因为对于我们这个系列要讲的历史,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我觉得允许不同的声音,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见,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这也是我个人历史观的重要原则之一。

试想一下,对于小说里描写的同一个人物,都可以有截然相反的看法,那么对于史书中记载的历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二历史”,如何还原或者解读成真实发生的“第一历史”,很多时候也不需要标准答案。因为这个“第二历史”,即便没有外人干预,本身可能也包含着史官的主观情感(比如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更何况,我们常说成王败寇,胜利一方掌握最终话语权也是必然的。比如李世民兵变成功,那么李建成就是形象再好再有本事,出现在史书中的李建成也不会是如此的形象(当然只是打个比方,不是说李建成就肯定如此),否则李世民杀兄逼父的不正当性,就会更深一层,只有李建成相对的平庸甚至不堪,人们至少在情感上才会相对更认同李世民的统治。

而即使真是客观公正的史料,出于历史年代的不同,现在我们的价值观未必跟当年的相同,对于同一件事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读。比如宋襄公的泓水之战,现在的我们看来自然体现的是宋襄公的迂腐无能,但放在当时却是注重仁义、体现贵族精神的担当。在那个时候,这种礼、义甚至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果按现在的价值观,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类似宋襄公的子路在身死之前都不忘先把被击断系带的帽子重新系好。

而对于史料的解读,对于同一人物或者同一件事,即便是在同一时期,不同人的解读,可能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李治,你印象中的唐高宗会是怎样一个形象呢?这里我举几位历史学者或者作者的看法:易中天的《中华史》里的李治是传统比较主流的这是很不行的一位君主;王觉仁的《血性的盛唐》里,李治的形象好了一些,差不多算个不大行的君主;到了蒙曼在百家讲坛讲的《武则天》里,李治的形象再进一步,马马虎虎算个还凑合的皇帝;而孟宪实同样在百家讲坛讲的《唐高宗真相》里面,李治则绝对是一个能力超强的皇帝。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如何的呢?就像前面说空见的一样,面对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你可以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至少不同人对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的分析你可以自行判断谁说得更有道理,比如李泰吓唬李治企图逼李治退出太子之争(李治和参与原太子李承乾谋反的汉王李元昌关系很好),李治通过自己惶恐不安的表现让李世民主动询问,再被迫说出这事,这是李治懦弱的表现,还是他高超政治手腕的展现呢?以后我们也会有不少讲到李治的地方,到时在详细说他。

还有比李治更极端的,如王安石,到现在对于王安石是怎样一个人物,人们不仅没有定论,而且对他的看法呈现出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赞美者有将他定义为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的,否定者有骂他祸国殃民的。其根源就在于王安石变法产生的巨大争议。我个人粗浅的觉得,但凡能引发巨大争议的,就肯定犹如一个硬币,拥有截然相反的两面,你只有比较客观完整的了解了这两面,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结论,如果只注重其中一面忽视另一面,就容易得出片面的结果。当然,作为普通的历史爱好者,是很难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全面了解一个人、一件事的全部记载的,那么至少我们在看到听到跟我们原本认知不同的观点时,便可以如前文所说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王安石变法,其中最重要的两面就是国进和民退,国家财富增加、国力增强的同时,伴随着是老百姓收入的减少、生活水平的下降。站在发现问题的角度,王安石意识到了当时北宋的政治经济政策已难以维系国家机器的运转,应该说他已经是领先于那个时代了,称他为优秀的政治家并不为过。但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他变法的很多内容,类似青苗法,太过理想化,忽视了现实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他对于不同声音的处理方式也太过强硬,比如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样看似豪情万丈的宣传口号,直言要对象征君主政权合法性得天和祖宗动刀,不仅给了反对变法的利益受损者攻击的口实,也将本处于观望的中立者推向对立面。

类似的另一位争议更大的人物汉武帝,究竟是雄才大略大有作为,还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其对匈奴作战也拥有差不多的问题。一方面,正是刘彻彻底打垮了匈奴,为他后世的子孙们提供了和平稳定的对外条件,不需再应对这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无止境的侵扰。另一方面,为了这个目的,刘彻需要穷兵黩武消耗物资,不仅把文景之治的积累都消耗光了,还给当时的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百姓生活异常艰苦。这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了,而这两面其实是相互影响的。如果刘彻不如此调动一切资源,那便难以彻底击败匈奴这个强大的对手。要是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自然就容易因此得出两级分化的评论。至于究竟是有国才有家,保障国家长期利益更有利,还是以人为本,不能随意牺牲当时老百姓的利益更重要,我想这就是个复杂的问题了,不同人肯定会有不同看法,由是才有对汉武帝如此大的争议。

关于王安石、汉武帝以及历史上众多充满争议的人物,我们日后的文章也还会具体谈到。

在开始下来正式的写作之前,首先我得跟大家交个底。

一是我所写的内容,不少是来源于我所看到或者听到的其他人的创作或者观点。如果只是只言片语的引用,我可能不会专门点出来,但只要是相当部分的引用,我肯定会予以注明,请大家予以监督,如有遗漏之处请予以批评点出。当然,鉴于有些文章篇幅较长分成数篇,有可能在文章最后才对引用情况予以说明。

二是我所引用的图片,基本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全不属于我,如涉及侵权,望告知。

三是我写东西喜欢东拉西扯,多的时候一篇文章篇幅可能达到2万字以上。对于5千字以下的文章,一次性整理发完。对于超过5千字的,原则上每次整理发文不少于3千字。

关于这个系列,我是三年前就有了想法,然后开始收集整理素材,两年前就开始动笔写,到今年年初已经有了约50万字的初稿,基本上完成了我自己能想到的整部《笑傲江湖》以及《飞狐》系列大部分的内容写作。其他小说的描写切入点也找的七七八八,已经有了写作构思。本来我是决定今年年初就开始整理发表已经写好的内容,可无奈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今年年初,我的家庭连遭意外,整个家庭的运转已经完全处于一种不正常状态,这种没有其他兄弟,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身体出现问题,小孩又才刚上幼儿园的状态,让我身心俱疲,忙于应付生活的压力,也便再难有时间和经历继续进行创作。但看着自己这两三年来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作品躺在电脑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尘封在冰冷的硬盘中,自己又觉得心有不甘,于是在思索再三之后,我还是决定打起精神,至少将已经完成初稿的作品整理出来,也算是对自己今年来心血的一种交代。相比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这些作品,至少在我看来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慰藉,能给我带来一丝精神的力量,让我更加鼓足勇气去面对现实的困难。我自己的初步设想是一周能抽出时间更新一至两次,直到把手头的初稿整理完毕。原本构思中要在作品中插入的影视作品截图等图片,由于现在时间精力实在不足,就没法一一去截取出来了,这也算小遗憾之一吧,届时只能不伦不类的注明打算插入什么截图了。

至于剩余大部分已有写作构思但还没有动笔的,那就只能到时再说了,希望自己今后还有机会慢慢的写下去。

下期预告:闲聊江湖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闲聊江湖

我们经常说这么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自然好理解,那什么是江湖呢?还有一个词大家经常挂在嘴边:江湖险恶。那江湖为何会险恶呢?根源还得回到前一个问题,何谓江湖。

先说我们引出这个话题的武侠小说,在武侠小说里,江湖大概可以理解成所有武林人士存在的空间,以及在这个空间发生的林林总总的事件,这些事件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笑傲江湖》就很好描绘了这么一个江湖,以及充分说明了江湖之险恶。

这是狭义的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江湖也经常被用来形容远离统治阶层的广大民间,比如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提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而现在,江湖这个词早已大大超越了它原来的含义,小到类似于武林的某一个领域,生活中的某一个团体,大到整个社会、甚至全世界,都可以称为江湖。所以才会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这个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最开始的江湖泛指江河湖海。那么我来做个自己的解读吧。

我们把江湖这个词拆开,江和湖,这可以分别代表着中国最有名的江——长江,以及中国最有名的湖——洞庭湖。这样的江湖连起来可以指地域。按现在我们的行政区域划分,江和湖连在一起,你会想到哪些相邻的省份呢?

江西江苏湖南湖北,江苏和两湖没有交界,江西则与湖南湖北都相邻,其中和湖南交界线最长。不过在古代,江苏省这里称苏而不称江,江一般加上方位,根据长江的走势,分成江西、江东、江南三个片区。

江西和江东是比较固定的两个区域,长江基本上是东西走向,但在九江到南京这段呈东北偏北走向,这段偏南北走向流经区域就成了江东江西的分界线。很显然江东跟洞庭湖没有交集。江南则是一个地理甚至人文概念的区域,这个区域泛指长江下游以南,是个不断变换,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长江以北某些区域在特定环境下也可称为江北,但这概念用的不多。

理论上江南和洞庭湖肯定有交集,但由于江南这个概念太广,几乎把江东江西也包进去了,说到具体地域时也基本不用,反倒是文学上这个概念用得更多,比如杜甫晚年在长沙偶遇李龟年,欣喜感慨之际写下《江南逢李龟年》,白居易回忆年轻时在苏杭任职的经历写下了《忆江南》三首,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回南京途中在京口(现江苏省镇江市)写下借景抒情的《泊船瓜洲》,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历来被人称道(尤其这个绿字,可谓王安石反复推敲,精雕细琢的得意之作,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插入江南图片)

这么分析下来,江和湖的交界主要是江西和湖南,因此从地域上来看,江湖可以是指江西和湖南。

从地域上讲,江湖除了江西和湖南,还可以有其他解读。因为湖可以指湖南,也可以指两湖(湖南湖北),还可以指湖广(湖广也不是个一直固定的地域概念,在元朝的时候最大,湖广行省包括了湖南、贵州、广西、海南,以及部分的湖北、广东。在明清则基本等同于两湖)。

我是广东人,读大学时班里大部分也是广东人,有位江西的同学一来就被大家称为“老表”。当时我不明就里,也跟着大家这么叫。后来听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里面记载了一个细节,早年毛 刚到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时,遇到当地的农民总会这样亲切的用“老表”开头打招呼,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大降低了陌生人之间的警戒防备心理。(插入老表图片)

那为什么江西人被称为老表呢,这其实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朱元璋统一天下前,由于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很多土地变得没人耕种了。战乱平息后,老百姓逐渐安定下来开始正常生活了,有些原本有主的土地因为主人逃亡变成了暂时无主,但重新到此的人们也不知道这地原来是否有主或者主人还在不在,便开始将这些土地重新利用起来。等原先的土地主人重新回来后,问题就来了,这块地该算谁的呢?

原主人有地契,是土地的合法拥有者,土地归他们所有看起来合法,可这又未必合理,因为地没耕都丢荒了,是新主人重新开荒成良田的,这里面也倾注了新主人的心血。这可怎么办呢,朱元璋有办法,原来有主的土地,目前还荒着的,还归原来的主人,已经被人重新利用的,归新的主人,被新主人占的这部分,原主人可以去新的荒地上开发,这样就基本把这问题化解了。

如果事情就这么结束了,那这也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策略,算不上多高明。然而朱元璋可比这厉害多了,从社会最底层一步步成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非常了解广大老百姓的需求,以及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由于战乱,江西受损严重,但湖广地区影响则小得多。那些想要土地的农民,如果你想,可以多给你土地,甚至好地,只要你肯搬到湖广去。给你地,同时给你优惠政策,比如开荒前三年不用交税等。这样,通过政策诱导,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潮“江西填湖广”。由于好多湖广地区的人都是江西来的,跟江西人都是亲戚,表叔、表哥什么的,后来说不大清楚了,就统称老表了。

在唐朝,民间流浪被称为走江湖,而从这时开始,走江湖也有了新的含义,即走江西走湖广了。同一时期,在北方也发生了大规模移民潮,山西人走向各地,出现了移民基本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

通过移民政策,全国开垦的田地达到8577623顷,终有明一代都没有超过这个数字,要知道这仅仅是刚刚结束战乱恢复生产的时期,以致很多学者对这数字产生质疑。仅从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朱元璋是一位超级牛逼的皇帝。

在这次移民浪潮之后,我国历史上先后又出现了湖广填四川,走西口,闯关东的大移民潮(对外还有个下南洋),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的精神,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关于朱元璋部分内容参考自商传先生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太祖朱元璋》第28集(插入图片)

下期预告:说说余沧海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说说余沧海(上)

余沧海,笑傲江湖里面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在他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在抢夺辟邪剑法中,他最先沉不住气。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林震南坐拥“父亲”林远图留下曾经威震武林的辟邪剑法,却是剑术平庸,有心人早就盯上这块肥肉了。比如岳不群,就派自己的女儿和劳德诺乔装前去蹲点收集情报了。余沧海则是怕落于人后吃了亏,大张旗鼓派人几乎把整个福威镖局都灭了。但他们掘地三尺,也没找到想要的东西。最终是岳不群黄雀在后,攫取了胜利果实。

此时的辟邪剑法,就如同秦失而众人逐的那头鹿;而余沧海,就是最先冒头出手者。历史一再证明,这种在乱世中最先扯起革命或者暴动大旗,过早暴露目标的,一般都是被枪打的出头鸟,先烂的出头椽子,或被仍有余威的旧势力铲除,或成为各方逐鹿者的众矢之的,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余沧海,就是不仅没得到辟邪剑法,最终还死在辟邪剑法之下。

历史上,又有那些“余沧海”和“岳不群”呢?最早失其鹿的秦,就是在陈胜吴广的揭竿起义序幕中开始走向灭亡的,但陈吴作为秦帝国的掘墓人,毕竟实力有限,启动秦走向灭亡的程序后被秦镇压,最终取得胜利的,是在不动声色、甚至委曲求全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刘邦。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典型的余沧海式人物袁术第一个跳出来当皇帝,结果黄粱美梦旦夕破灭,没几天就在小伙伴们的围殴下身死名裂。曹操则是把迎废天子玩到了极致,一直奉天子以令不臣,保持法理的制高点,又绝不僭越雷池一步,面对孙权不怀好意的劝进,清醒的意识到这是要把他置于火盆上烤。一旦废掉汉献帝,之前他的合法性便荡然无存,不仅大失民心,流失的民心还将往孙刘尤其是刘备那边靠拢。

隋末天下大乱,杨玄感第一个站出来反叛,结果毫无悬念的当了炮灰。李渊则一方面结盟突厥,从太原挺进关中;一方面示好李密,暂时远离了战火,从容发展壮大,最终成就帝业。

元末起义军遍地,韩山童最先点燃汉人反抗元朝统治者的火苗,最终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但他遭受围剿,儿子后来也成了别人的政治工具,最终夺取天下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元璋。

看似弱小的清朝能够推翻人口是自己上百倍的庞然大物明朝,靠的也是明朝内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们,都为清朝做了嫁衣。

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太子被废后诸皇子蠢蠢欲动,看似拥趸众多的热门八皇子胤禩在康熙的引蛇出洞下最早暴露目标,成为权力欲仍超强时刻提防儿子抢班夺权的康熙的打击目标,从此失去了竞争资格。

而四皇子胤禛则是早早洞察出父亲不喜儿子们发展壮大、结党互斗的意图,做出一副对皇位丝毫不感兴趣,以亲情为重的样子,勤勤恳恳的干活,只为父皇分忧,而不给家国添乱,最终成功打动康熙,让其认为这是可靠的接班人(正常继位,康熙仁厚、希望儿子们安全说,即便如此,也是成功骗过了康熙,雍正能力自然没问题,绝对合格甚至说优秀也不过分,但对待兄弟们可是挖空心思、毫不留情)。

他和胤禩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对皇位意图的彰显和隐瞒上,更重要的是,胤禩的队伍看似庞大,但显然没有能决定战局的关键性人物,而不动声色的胤禛则是暗渡陈仓,暗中勾结了理藩院尚书兼管步军统领(我们熟知的九门提督)隆科多这个具有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人物,在康熙病危时成功弑父篡位.

(篡位说,林乾老师的《雍正十三年》有推测支持该观点的详细史料论证,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个人更倾向这种结论。如果真是这样,康熙本意传给十四子胤禵,却因自己过分贪恋权力,不肯提早公布接班人,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还落得个不得好死的结局,那真是可悲可叹。)

(插入《雍正十三年》图片)

在辟邪剑法争夺这场较量中,岳不群正好是余沧海的反面,不露声色,稳扎稳打,笑到了最后。岳不群是我这个系列一个重要人物,会有很多专门讲解,这里就不多说。

接着来说余沧海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当年初出茅庐的他败在已经成名的林远图剑下,别说压根不是什么奇耻大辱,就连挫折都谈不大上,可他却牢牢记在心上了。此番蓄谋已久杀上福威镖局,说是为了辟邪剑法,但若单是为了剑法,何必对整个镖局赶尽杀绝?自然是对当年之败耿耿于怀,加上儿子没本事被杀,更是新仇旧恨一并涌上心头,拿整个镖局泄愤。

余沧海的这个特点,也充分说明他的格局太小,他不但最早暴露了目标,而且手段太过残忍,实在为人不齿,将所有人赶到自己的对立面去,着实不智。他的这个特点,也跟第一个特点遥相呼应,注定了他成不了气候。

当然,不是所有睚眦必报者都他这模样,与他同处四川的法正也是这性格,但法正是在隐忍多年,成功帮助刘备夺取西川,成为刘备股肱重臣后才大肆报复的,与余沧海一见林家失势,早早拿软柿子捏是完全不同境界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位类似余沧海的心胸狭隘者,以及两起案件,其中一起当事人类似林家险些被灭绝。

要讲这个人,先从北宋时期一起公款吃喝案说起。庆历四年(1044年),时任进奏院一把手的才子苏舜钦组织了一场饭局,费用主要来自平时办理公事用剩的废纸、信封之类的边角料,他自己也自掏腰包付了一部分。

苏舜钦作为北宋有名的词人,朋友圈里自然都是些官场上的文化人,这次聚会参与者便有梅尧臣、王洙、王益柔等。梅尧臣的外甥李定听说有这么个饭局,就慕名而来,想加入圈子,结交名流。谁知苏舜钦看不惯这小子,便跟他说我们下等人聚会,哪里好意思让你这么高贵的人来参加。

李定吃了个闭门羹,还被冷嘲热讽,气不打一处来,便私下了解了这顿饭的性质,得知是公款吃喝后便跑出御史台将这事告发了,还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

此时的御史中丞王拱辰敏锐的嗅到了可以借此事大做文章的气息。因为苏舜钦与当时朝廷主持庆历新政的两位重臣范仲淹和杜衍都关系密切,范仲淹是他的举荐人,杜衍更是他的岳父。而王拱辰作为保守派成员跟他们政见不同,这绝对是个借题发挥的绝好题材。

于是王拱辰派人彻查此事,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这群人不但公款吃喝,席间还召妓了。更有甚者,集贤院校理王益柔吟还口出狂言,作了首《傲歌》,高呼“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

王拱辰将调查结果上报宋仁宗,仁宗一看大怒,判了苏舜钦监守自盗之罪,将他革职为民,其他参会者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这就是历史上的“进奏院狱”。

(插入进奏院狱图片)

对于这件事,首先我要旗帜鲜明的说,苏舜钦等人以权谋私,公款吃喝,这是典型的腐败行为,最终事发,只能说是咎由自取。这种事放到我们当下更有警示意义,看似他们这一餐的花费远没要到要被革职重办的地步,但集腋成裘,如果维持国家运转这架庞大机器上每个环节都来点雁过拔毛,日积月累,这便是个天文数字,受损的注定是老百姓和整个国家。

自从八项规定以来,我们国家各级各部门的三公经费,基本上每年都呈下降趋势,其中公务招待费用下降最为显著,这便保证了更多的财政资金能用到促进国富民强的地方。苏舜钦的境遇,可以说为广大的公职人员敲响了警钟,让人引以为戒。

但是,我们看一件事,除了事情本身外,同样不能忽略其时代背景以及政治生态环境。苏舜钦这种公权私用的情况,在当时的北宋较为普遍,甚至有比他更为奢靡的,但被处理的寥寥,,如此处理也不是他开的先河,就算他是倒霉撞枪口上了,看起来处罚结果也显得过重了,这也难怪苏舜钦一直想不通,不断发牢骚。

那为何苏舜钦们会被从重处理呢?因为这早已不是一件普通的公款吃喝案,而被别有用心者借题发挥,上升成了一场政治角力事件。这个时点,正是范仲淹们推行庆历新政的当头,以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虽然暂时失势,但无时无刻不在找寻改革派们的把柄,可范仲淹这帮人为人又都很正直,难以授人以柄,苏舜钦弄出这档事,正好就成了保守派们的突破口。

将此事上报仁宗的御史刘元喻事后便向前宰相吕夷简邀功:“这次终于将这帮人一网打尽了。”(这也是成语一网打尽的出处)。

当然,改革派的核心人物并未真的在这次打击中被一网打尽,仅是与苏舜钦关系最密切,他的岳父杜衍不久后被罢相,出任地方。但触动了贵族官僚利益的改革派,最终在既得利益者们一次次攻击下最终失败,自然也是这一次次攻击累计起来的结果。

范仲淹本来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如此敏感关头,苏舜钦主动给保守派送上攻击口实,更让范仲淹难以应付,因为苏舜钦可是他举荐的。这次内部所出问题,自然也对新政的失败起了一定的作用。

说了这么长的进奏院狱,这跟余沧海有什么关系呢?有的,那就是这件事中一个关键人物:李定,他的性格为人,跟余沧海一样的心胸狭窄。表面上看,苏舜钦事发,李定的告发只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公款吃喝的事实。

可我们只看李定在这件事中的表现,他去告发,是因为两袖清风拒绝腐败么,如果真实这样,那自然无话可说,甚至应该给他竖个大拇指。可事实自然不是,那是因为苏舜钦看不起他还出言不逊,他咽不下这口气。

后面要讲的另一个案件也完全体现了他这一特点。于是他要不择手段的报复。为什么我说这是不折手段呢,因为当天宴会的参与者,其中有一位便是李定的舅舅梅尧臣,为了报复他人,他不惜连自己的亲人都拉下水。

梅尧臣此后写诗记载了当天之事,借诗暗骂了李定“客有十人至,共食一鼎珍。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鼎与定同音),之后于这外甥划清了界限。此事也使得庆历新政的中立派梅尧臣和范仲淹生了嫌隙,最终两人没了来往。

最后说一下本案的主角的结局,被革职为民的苏舜钦在苏州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但他始终未能释怀 ,终日心情抑郁,四年后接到复官担任湖州长史的诏令,但尚未赴任便去世,年仅41岁。在生命的最后四年,他唯一能流传后世的,大概就剩下了那篇咏景抒情的名篇《沧浪亭记》了。

下期预告:说说余沧海(中)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下期预告:说说余沧海(中)

接着我们要说的另一案件是北宋时期另一著名冤案乌台诗案,这和进奏院狱唯一交集,正好就是李定。

(插入乌台诗案图片)

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苏轼,他跟李定之间,是否类似跟他同姓的苏舜钦一样有过节呢?答案自然是有的,不过不同于李定和苏舜钦是一有过节立刻报复,李定对苏轼的报复则是处心积虑寻找机会的。那么,首先我们还是来看看李定和苏轼之间,有着怎样的恩怨。

他们的恩怨,要从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拉开序幕说起。后来王安石变法中诟病最多的青苗法在这个时候刚一发布,就遭到了强烈的质疑,连原属变法派的苏辙也担心利息是否定得太高,最终只能辞职离开王安石的班子。

(半年二分,相当于一年40%左右,虽然远低于民间高利贷,但仍是老百姓不能承受之重,而且这一政策日后在执行中由于上级下达的放贷任务必须完成,走样变成了强制性摊派放贷,需要贷款的穷人因为可能因为各种意外还不起钱,贷出去的钱面临着收不回的危险,于是地方官吏便将风险完全转嫁给有偿还能力又不需要贷款的人,强迫这些人为穷人们担保,到时穷人还不起的话,由这些人代偿,这样一旦发生天灾,担保者就要无辜受牵连。

有些地方官员为了省事,甚至直接任务全都硬性摊牌给有偿还能力又不需要贷款那些人人,甚至为了中饱私囊私自提高利率,导致这些人财富被大幅搜刮。这跟当下我们银行贷款大都给了实力雄厚的企业,民间中小企业贷款难,很多需要通过民间融资渠道借钱,是不是跟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呢?)

这个时候,李定及时站出来给青苗法唱了颂歌,告诉王安石青苗法在南方推行的效果特别好,大家交口称赞。王安石听了大喜,将其视为推动新法的可用之材,向宋神宗推荐其到台谏这一重要监督系统担任御史,力挺王安石的神宗欣然允诺。

既然皇帝都同意了,那李定就可以去上任了吧。别急,事情远没这么简单,宋朝皇帝的旨意,称为“词头”,要经过舍人院知制诰起草诰命,再经过一些列程序审批,任命才能生效。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想要用到熏笼,吩咐后苑去购买,过了几天还没买来,一问之下居然是赵普设置了层层审批程序,内廷购买的日用品,需要先给尚书省打报告,先后经本部、本曹、本局审核审查,最终由宰相批准后才拨款购买,送宫内使用(像不像现在的政府采购制度)。

赵匡胤一听大怒,找赵普来问为啥设置这些条款来限制我,当年我在民间要买个熏笼都没这么麻烦。赵普回答说,这些条款,不是用来限制皇帝您,而是用来约束您的子孙的,需要有台谏系统来约束限制您的子孙们日后胡乱用奢侈品。

太祖听了大喜,认为这套体制设计得非常好。事实上也如赵普所说,深知民间疾苦的赵匡胤向来节俭,自然不会胡乱花钱,这条政策自然不是针对他的。但他的子孙们从小生长在皇宫,不知钱财来之不易,不加约束,就有可能走上奢侈腐化的道路。

作为皇帝,为了国家和子孙后代,甘于接受权力受限,以自己的不便换取国家之便,赵匡胤的格局气量可见一斑。在此基础上,宋朝便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对皇权的制约,神宗下来就要尝到这套制度的威力了。

(当然这套制度限制的不仅是皇权,更重要的是分散了相权和军权,这在以后会讲到。至于这套体制利弊如何,则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了,因为它确实对皇权可能的胡乱作为起到了一定正面约束作用,但办事效率便大打折扣了。)

当天接到词头的知制诰宋敏求直接将词头退还给神宗了,理由是根据本朝制度,御史的候选人必须是寄禄官为太常博士以上、且当过两任通判,李定并不具备条件。封还词头后,宋敏求顺便以有病为由上了辞职书,表明自己依法办事,但也不想再趟这浑水。宋神宗便批准了宋敏求的辞呈。

由于宋朝的知制诰采取由其他岗位同志兼职和轮值的方式,一个辞职了还有几个在位,神宗便继续将词头往舍人院送。

可剩下的两位知制诰苏颂和李大临,不管当天谁轮值,都无一例外的将词头退还给了神宗,理由和宋敏求的基本一致,陆续还强调了即便要破格录取,也得皇帝专门下旨和御史中丞推荐、承担连带责任,制度一旦破坏便开了坏的先河不利日后朝廷运作,皇上如果爱才大可将李定放到其他符合条件的部门,即便我这起草了诏书下面的程序也可能遭遇“门下封驳”,皇上真觉得这人牛逼到可以破坏法治的地步那就让大臣们来开会议论他的优点等等。

如此退回又发来,连续九个来回,即便最后神宗专门作出了特事特办的御批,点名要求苏颂拟诏,两位硬汉也不为所动,拒不执行命令。苏颂最后一次拒绝神宗的命令更有意思:不好意思,今天不是我轮值,我不加班。

老板要秘书起草个文件居然叫了九次都叫不动,这老板还是皇帝,历朝历代也只有宋朝的秘书们敢如此理直气壮。神宗忍无可忍之下在熙宁三年五月直接发出上批,任命李定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同时严厉斥责了苏颂李大临,但并未做什么实质性处罚,只是免去了他们的知制诰兼职。

神宗新任命的知制诰蔡延庆终于不大情愿的起草了李定的任职诏书,苏颂李大临的免职诏书则被前面说到过的门下省封驳,又是几番来回才最终通过。

一番折腾,李定终于可以到御史台上班了。可他到新岗位还没多久,同事的谏官们便纷纷起来弹劾他了。弹劾的理由,是李定的母亲去世时,他并没有为母守孝丁忧,这在古代可是顶天严重的人品问题,如此不孝之人怎能担任御史这一监督他人的职位呢?

那李定的同僚们是怎么知道这事的呢,自然不是他酒后吐真言了,而且这事也说不上真,这就涉及最开始我们讲的李定和苏轼之间的恩怨了。

苏轼和著名僧人佛印的关系特别好,关于他们两人之间便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流传至今。

插入苏轼和佛印图片

佛印的母亲仇氏改嫁李问后生下了李定,也就是说佛印是李定同母异父的哥哥。后来仇氏又再度改嫁,她去世的时候李定并不大清楚,甚至连这人就是他生母都未必知道,他父亲当时让他告假回家服了心丧(即不需穿丧服,但也要在心里哀悼逝者)。据说苏轼通过佛印知道了这些事,消息源就是从他这透漏出去的。

这还没完,我们常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事过后没多久,就发生了后来入选二十四孝的“弃官寻母”一事。朱寿昌年幼时与母亲分离,没了音讯,此后一直致力于打探生母下落,后来得知母亲流落陕西,便辞官前去寻找,最终找到了五十年未见的生母。

插入弃官寻母图

宋神宗得知后大为赞赏,苏轼也写诗赞美了朱寿昌。本来李定没有守孝一事并不属实,只是苦于无法自证吃了哑巴亏,现在出了宗感天动地的弃官寻母事,这一两相对比,朱寿昌高大光辉形象下面,更映衬出李定的渺小。

气不打一处来的李定对于很可能是守丧风波始作俑者苏轼恨得牙根痒痒,再加上苏轼在赞美朱寿昌的诗中对他进行冷嘲热讽,可苏轼赞美朱寿昌,又绝对是政治正确,不止神宗发声了,连力荐李定准备重用他的王安石都写诗赞美,李定这次更是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但他对苏轼仇恨的种子,此刻却已在心中种下了。

(苏大才子学问渊博,写诗写词往往引经据典,这些典故是否真有嘲讽李定之意难有定论,只能主观判断了,“西河郡守谁复讥,颍谷封人羞自荐”这两句引用白起母死不奔丧,颍考叔劝发誓不到黄泉不跟母亲见面的郑庄公与母和解的典故,很难不让人想到是对李定含沙射影的讽刺,但这种东西你又不能言之凿凿说就是如此。)

为什么前前后后,这么多人反对李定的任命,跟李定过不去呢?如果说苏颂和李大临拒不奉诏,是按章办事,无可厚非的话,那原本争议不大的丧母守孝事件被刻意拿出来炒作,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事情之因,就来自朝廷保守派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质疑乃至不配合,甚至在日后公开反对,此时王安石提携重用的李定,自然会被拿到放大镜下进行审视。

而苏颂们在神宗的一再敦促甚至打了保票的情况下仍坚持到底,恐怕里面多少也有倾向保守派的因素。之前御史中丞吕公著因抨击青苗法被外放,神宗想在诏书上体现抨击青苗法之罪力撑王安石,便与李定任命一事一样遭到知制诰们的集体反对,宋敏求表示不写,苏颂和李大临则甚至公开表示青苗法有问题。

至于王安石安排李定进入台谏系统,也是希望逐步渗透控制舆论监督系统,减少变法的反对声音,有着明显的政治意图。

下期预告:说说余沧海(下)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说说余沧海(下)

好了,说了这么长李定任命的风波,下面继续讲回李定和苏轼的恩怨。

此时的苏轼,远不是日后我们认知中那个潇洒豁达,再苦也能从中作乐的东坡居士。当然他的才华横溢,确是毋容置疑的,宋神宗也深爱他的才华。苏轼正是仰仗着他的才华,以及人们对他才华的喜爱,在朝中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对于看不惯的东西,他都会表达观点,而依靠自身的才华,他又能四处引经据典,往往骂人都不带脏字,前面为朱寿昌写的赞歌便顺带奚落了李定一番便是一例。

宋神宗虽然喜欢苏轼,但毕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皇帝,他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而苏轼不仅站在变法的对立面,还公开上书指责新法,神宗就是再喜欢他,也没法重用他,甚至不能让他待在朝廷影响变法进行,于是苏轼便被外方地方做官。

作为唐宋文学艺术的两座巅峰,相比李白从政经历的不忍直视,苏轼主政一方还是很有作为的,他在徐州的时候成功的组织了一次面对黄河大水的“徐州保卫战”,之后还修了“黄楼”大堤,可谓指标又治本。我们现在能欣赏到西湖的美景,也得益于当年苏轼在杭州对已经凋敝西湖的综合整治。

然而有所作为的苏轼,嘴上笔下也仍不闲着,不时对新法指指点点,发表见解——基本都是负面的见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苏轼虽然反对新法,但他却并不属于保守派,事实上他也主张改革,只是在他看来改革需要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脚油门踩到尽,好比对待常年得病的患者,必须逐步调理,而不是一上来就用猛药。至于孰是孰非,这个复杂的问题就不是我能说清楚的,也就不说了。

时间来到元丰二年(1079年),已在地方辗转8年的苏轼调任湖州,官员调任按例要给皇帝上表谢恩,然而这篇本该是例行公事的上表,却几乎给苏轼带来了杀身之祸,隐忍多年的李定,终于在这个时候出手了。

此时的朝廷,王安石因为变法成为众矢之的,经第二次罢相后淡出朝廷,但宋神宗沿用他的思路,独撑大局。少了王安石吸引火力,他也不向以前一样经常在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和稀泥,相比刚上位时的稚嫩,此刻的他已逐渐有了乾纲独断的权威。

苏轼也是三天两头讥讽新法惯了,在给皇上的《湖州谢上表》不自觉的,或者说自然而然的又写道“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意思就是我这人愚笨,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难以追上新进官员的节奏步伐,皇上知道我老不中用了,不会惹出什么是非来,便派我去地方牧养小民。

咱们的“余沧海”李定,则在摸爬滚打多年后终于在御史台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御史中丞。他的同事何正臣、舒亶们,也尽是当年王安石提拔起来的。手握弹劾大权的他们,将魔爪伸向了苏轼。

他们抓住了《湖州谢上表》中的上述文字大做文章,先由何正臣开炮,上书表示苏轼此举妖言惑众,什么叫你老了不惹是非,意思是比你资格浅的这些个朝臣尽在制造事端?而且“生事”这词在当时属于敏感词汇,保守派代表司马光在给王安石写的信中曾用过该词,这次后来就成了攻击新法的惯用词汇,再加上“新进”这词摆明了是针对新法执行者,苏轼给人抓住小辫子,也着实无话可说。

但仅凭这些,显然难以给苏轼带来毁灭性打击,深知此点的李定早已铺开了天罗地网,何正臣的出击,不过是打头阵,下来的一些列组合拳如暴风骤雨而来,要知道,蓄谋已久的他们可是对着三百来字的《湖州谢上表》以及苏轼的各种作品研究了四个多月。

李定紧接着亲自上阵,郑重其事指出苏轼身背四条大罪,分别是不学无术、藐视朝廷、妖言惑众和毁誉圣上。后面三条也就算了,毕竟御史有风闻言事之权,可这第一条,我一看到就觉得是李定对古往今来几乎是所有人的侮辱,试想苏轼都成不学无术了,那我们这些人还能算是什么?

宋神宗看了作为御史中丞的李定的上书,便让御史台进一步跟进,深入进行调查。这里宋神宗有什么动机呢,一方面李定等人的上书可以说是职责所在,让其继续调查是顺水推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如前面所说,此时亲自操盘的他需要的是树立自己推动变法的权威,苏轼作为反对变法者中发言最为频繁的积极分子,敲打他可以起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的效果。

得到旨意的李定们立刻来了精神,先是派人前去湖州将苏轼抓来。此时的苏轼得知消息也是吓得六神无主,途中甚至动过跳水轻生的念头。随后又前往苏轼家里搜查信件等文字资料,以期搜罗更多钉死苏轼的证据。

押解回京的苏轼被关入御史台的监狱,由于御史台种满柏树,也被称为“柏台”,柏树上有乌鸦筑巢,又称“乌台”,这也就是“乌台诗案”名称的由来。

苏轼在此遭遇了刑讯逼供——并没进行肉体摧残,但通过一轮又一轮高强度的恐吓逼问,让苏轼高度紧张乃至频临崩溃,然后按照他们的意图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解读。

那么苏轼的文中是否有攻击嘲讽新法的证据呢?自然是有的,要不也不会成为被打的出头鸟。比如“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这两句,说的是新法新设了一些机构,农民要往城里跑办相关手续,小孩子跟着大人进城,一来二去把城里人口音都学会了,你看一年都有大半时间待城里,那还不把种田这正事耽误了。明显就是指责新法给人添乱。

但不少则是属于御史们牵强附会,搞文字狱式的栽赃。比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这两句,苏轼本意是说老百姓在钱塘江里弄潮太危险了,东海龙王如果知道圣明君主爱惜百姓的心意,就该把潮区变成良田。可御史们说这样不对,你这分明是在嘲讽朝廷兴修水利错了。苏轼熬不过逼供,最终只得承认就是如此。你说这不是瞎扯淡么,苏轼在地方的时候就一直重视水患的治理,怎么可能去讥讽兴修水利。

还有更甚者,直接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欲置苏轼于死地的诬陷。朝廷号称三旨宰相的王珪,即平时只会请圣旨、接圣旨、传圣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他,私下拉帮结派却是一把好手,作为政治投机客,在御史舒亶的请求下,有一天他跑去跟宋神宗说,苏轼对你不忠,意图谋反!

神宗问他何出此言,他拿出苏轼歌咏桧树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解释说,苏轼说着树根在地下是直是曲,没人知道,只有蛰伏在地下的龙才知道。龙就是天子啊,他说天子在地下,那皇上你是什么,这不是大逆不道的造反直言么?

好在神宗不是糊涂蛋,说这写的不是树么,跟我有什么关系。一旁的另一宰相章惇看不下去了,说了句龙也未必专指天子,诸葛亮不也称卧龙么,怎么没人说他造反。王珪这才灰溜溜的无话可说,事后还指责舒亶害他出丑。

宋神宗不顺着王珪的话往下说,只是因为不糊涂么,不单纯是。皇上固然不糊涂,但有的时候是需要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但在杀不杀苏轼这事上,这是原则性的,容不得糊涂。其实从一开始,神宗压根就没想过要杀苏轼,也绝对不能杀苏轼,因为这是宋朝的祖制。

宋太祖赵匡胤给子孙后代们留下了三条祖训,其中一条就是不得杀文人士大夫。后世对此的记载提到刻下祖训的石碑,但这石碑未能找到,对此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讲解赵匡胤的时候有过详细论证,一是这些祖训不能随便给皇帝之外的大臣知道,否则文人们便会毫无顾忌的肆意发声,二是这石碑很可能毁于靖康之变时金人的铁蹄之下。

宋神宗断不敢开此违背祖制的先河。有宋一代,就没有一例文人因言被杀的事情发生。所以李定们蹦跶得再高,苏轼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只是牢狱之苦,精神摧残,却是不得不受。

这个时候朝野上下,也展开了一场“拯救大咔苏轼”行动。

年逾古稀的退休宰相张方平给皇上写信,请求赦免苏轼,最终当地官员不敢转报,他让儿子去送,最终儿子也瞒住他没报给皇上。

当朝宰相吴充有次跟神宗聊天,问其认为曹操如何,神宗向往尧舜那样的仁义之君,对曹操并不感冒,吴充借机说连曹操这样圣上觉得不怎么样的人都有容忍祢衡骂街的气量,您作为圣人天子怎么会为难苏轼呢?

就连神宗的祖母,此时已是身患重病,即将不久人世的曹太后也出来为苏轼说话,后来神宗想要大赦天下为她消灾祈福,她直截了当的说不用,只要释放苏轼就够了。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曾经备受苏轼攻击,政见分歧严重,此刻已经赋闲在家的王安石,都站出来替苏轼说话。

前面说到王珪用《咏桧》诗诬陷苏轼时出来替苏轼说话的章惇,其实也属于苏轼眼中的“新进”之人,日后他更是对反对变法的人大肆攻击。

可见人人都爱苏东坡,这句话在苏轼未成为苏东坡之前,也同样成立。

另一边的李定们,则如跳梁小丑般在苏轼的各种文字作品中绞尽脑汁的穿凿附会,然后逼苏轼承认这些都是讥讽新法等有罪之言,总共整理了数万文字。不仅如此,他们还清理出这些有罪之言分属苏轼与司马光、张方平、王诜等总共29人的书信来往,其用以之歹毒险恶,不言自明。

当他们将“丰硕”的成果上交皇上的时候,信心满满的以为这次绝对可以置苏轼于死地,而那29名跟苏轼来往密切的人士,肯定也没好果子吃。

可惜,最终他们的如意算盘几乎全部落空,他们牵扯进来的29人中,只有驸马王诜因为通风报信被削除官爵,王巩被指泄漏机密发配西北(唯一重罚的),苏辙因连带关系遭降职,其他人只是不疼不痒的罚钱了事。

而苏轼,最终只是被发配到黄州,这便充分说明了神宗只是通过对苏轼适度的打压减少变法的阻力,完全没有要苏轼命的意思,甚至连苏轼的政治生涯,他也没给判死刑,因为黄州在长江边上,离朝廷还不算太远,还在神宗的可视范围内,日后还有回朝的可能,事实上,如前文所说,神宗一直是特别欣赏苏轼的才华的。

相比而言,后来宋哲宗将苏轼一贬再贬,去到大陆最南端的惠阳还不够,继续贬往天涯海角的儋州,那才是对他旗帜鲜明的弃用。

就在这出大戏落幕之际,那个让人恶心不已的李定还不忘继续出来恶心人,眼见皇上对苏轼从轻发落,这时他居然当着同事的面说“苏轼乃奇才也”。吓得同事们都惊呆了,个个无言以对。老兄,前阵子你状告苏轼四大罪状的时候,说他可是不学无术阿,这一下就来了180度转变,如此嘴脸,真是恶心他姥姥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顺便说说李定的引路人王安石。他的人格,毋容置疑的高尚,为冷嘲热讽他的苏轼求情便是明证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在为他擦拭掉对其不公正的抹黑。

他的变法,成败得失是非曲直还有待研究探讨。他看人的眼光,则相当有问题,看看御史台的李定这干人,都是些什么货色,而他最看好,一手提拔的得力助手吕惠卿,最后为了权力,不惜不断对王安石进行攻击,毫无做人底线可言。他的看人不准,也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注:本文通过李定这个人物将北宋两大案件及其相关的背景串起来做了些讲解。根据写作的需要将李定和余沧海作了类比。大部分史料对李定的人品认知确实如此,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李定并非如此小人。

在这里我个人其实也有疑问,就是宋史李定传并没记载有关进奏院狱的情况,而有关进奏院狱的记载,却有李定的参与。李定传没有交代李定的出生时间,直接从熙宁二年的赞美青苗法开始记载,而此时距离进奏院狱发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25年。

假定进奏院狱发生时李定是个20岁的年轻人,此时他也至少45岁了,而此时的王安石48岁,跟他应该是同龄人,出现李定传里说的“少受学于王安石”可能性极小,因为别说按古代人的平均年龄,就是现在,45岁都不能用“少”字来形容。

那么这有没可能这是他们十几二十岁发生的事?即便是闻道有先后,年纪小小的王安石就有当同龄人老师的能力,但考虑到苏轼16岁入京,21岁便考中进士,之后一直在地方做官,直到40岁左右才被回到京城工作,进奏院狱里假定20岁的李定则当时是太子舍人,他们之间能有交集,成为师徒关系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而北宋历史记载的只有一个李定,究竟这个李定能否满足上述所有要素,参与所有环节,是要打个问号的。

最后,如果说李定是余沧海的话,那么本案的受害人苏轼,则与余沧海残害福威镖局后仅剩的林平之有着某种意义的相似之处。

福威镖局出事后,林平之从一个衣食无忧不懂世事的小少爷,逐步在这个险恶的江湖中学会了立足,为了自保和报仇,跟原来善良又单纯的自己彻底说了再见(关于林平之,在本系列的最后,会有重点描述)。

而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大彻大悟的他,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前的他,喜欢卖弄下文采,对于看不惯的人和事,引经据典进行冷嘲热讽。朝廷前来捉拿他这段前后,他整个人表现得担惊受怕、患得患失甚至吓得屁滚尿流过,但经次大劫后,劫后余生的苏轼成了我们印象中的那个苏东坡,乐观豁达,看淡世间万物,活出了那份让我们感慨千古的潇洒。不再热衷政事,潜心钻研美食,民以食为天。

那个可爱的东坡居士,为了一尝河豚的鲜美,可以为之死矣;被贬到瘴热的岭南之地,可以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再去到海南,对着渔民送给他的生蚝,他都能吃出花来,然后写信给儿子的时候调侃这人间美味可不能让京城那些大老爷们知道,要不他们争着跑来跟我抢蚝吃那还了得。这份苦中作乐的情调,着实让人神往。

除了为人,他的作品创作,以乌台诗案作为分水岭,也有着鲜明的变化。从题材上,前期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开拓进取的政治诉求,后期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自然风光、人生领悟。 文化上,前期的苏轼崇尚儒学,积极入世,而到了后期,他更崇尚道家和佛家,因此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佛系中老年淡定。风格上,前期的苏轼更加的奔腾豪放,后期则多了几分空灵隽逸。

当然,这种作品形式内容风格的变化,跟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领悟,息息相关。有时候,我们常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没有乌台诗案,或许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苏轼,便远没如今的丰富多彩,他在中国艺术殿堂的地位,肯定还会很崇高,但也许便到不了现在的高度。

当然,在历尽劫难的苏轼自己看来,活出精彩,那才是最重要的,高度不高度的,实为身外之物。而我们今天有幸认识如此精彩的苏东坡,某种意义上讲,还真该“感谢”这场乌台诗案。

注:关于苏轼和乌台诗案参考自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

下期预告:别小看身边的“老实人”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别小看身边的“老实人”(一)

刘正风邀请了好些人参加金盆洗手大会,众人赴会路上,发生了看似不大起眼但很耐人寻味的一幕。吃瓜群众们议论刘正风为何要突然退隐江湖,有位“熟知内幕”的消息灵通者点出了“奥秘”:刘正风的剑法,已经高出掌门师兄莫大很多了。

依据是刘正风一剑能刺落五头大雁,而莫大只能刺落三头。他哪来的这消息咱不得而知,不过我在这里要替大雁疾呼一下,你们练剑能去砍树什么的吗,请保护野生动物。(完了,这么说树也有意见了,说你怎么不去砍花花草草呢。这时唐僧出现了……)

(插图唐僧图片)。

之后这位消息灵通者继续爆料:名师出高徒,刘三爷的手下们也全面压过莫大的,莫大坐不住拉,为了保住掌门之位,双方已经暗中较量好几次了。还是刘正风气量高,顾全大局,深明大义,不跟这没本事的师兄一般见识,金盆洗手不干了。莫大你这掌门位置今后是坐稳了,不过衡山派的实力,可就大大削弱拉。下来你这衡山派,还怎么在武林立足哟……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此人所说不假,那莫大肯定是个能力不行,又心胸狭窄的形象吧。就类似于三国演义中那个处处不如诸葛亮的周公瑾。好在这时莫大突然出现露了一手,一剑削断七只茶杯,茶杯却是一个不倒,这才让我们知道至少情况不全是如前面那人所说。

你看,各种小道消息、谣言满天飞,还说的头头是道,不仅今天,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当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很多消息,尤其是当事人单方或者利益相关方发布的消息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

外人不明就里,随意猜测刘正风突然隐退的原因其实很正常,这就跟我们平时议论身边的八卦差不多,他们根据的,也就是平时掌握的信息,进行适当的猜测或者脑补。莫大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刘正风则经常抛头露面,抢足了镜头,风头彻底盖过了师兄。

这里是不是有刘正风需要检讨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一把手授意或者内部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二把手风头盖过一把手,自然容易产生各种传闻。外人依据表面看到的东西胡乱猜测很正常,可身为局内人的刘正风,也看不清局势,就说明他的问题了。

他金盆洗手受所阻,便认为是师兄看不惯又没能力,居然向左冷禅告状求援。他临死前费彬出现后莫大也跟随出现,他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果然如我之前所料”,如果他还有力气,估计至少要说几句话再损损师兄。可莫大此后的行为,大大的打了他的脸。真是“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他们师兄弟的境遇,再放大到五岳派中,刘正风是左冷禅第一个公开打击的对象,而莫大确是另外四派唯一一位左冷禅没找到办法直接对付的掌门,也是开篇存在的五位掌门中唯一活到全书结束的,这就是他们的差距。他们两人的对比,很像历史上这么两对人。

第一对,娄师德、狄仁杰。当你看到这两个名字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这两人有关系么,是一个量级的吗?狄仁杰,神探阿,武周时期第一重臣阿,拨乱反正使得武周政权最终回归李唐第一功臣阿。大名鼎鼎,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前面那个,谁来着,配给狄仁杰提鞋么,怎么放到狄公前面了。什么,你说还有个成语跟他有关,叫唾面自干?怎么回事,他问弟弟如果有人找你麻烦你怎么办,他弟弟居然说就算有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默默把口水擦干就是了,保证不跟他起冲突。

我靠,孬种,被人蹬鼻子上脸都不反抗,是个男人吗,做哥哥得好好教训教训他!什么,他居然说这样还让他担忧,把口水擦了,对方会认为这是表达不满,你应该保持微笑,唱着风往北吹(你走的好干脆)、风继续吹(不忍远离,心里亦有泪,不愿流泪望着你),让风把口水吹干。

插入图片

完了完了,别说不是男人了,你他妈连个娘们都不如啊,你知道尊严是什么吗,你祖宗在天有灵,棺材板都要按不住拉,你……

客官您先别急着骂,还是听我好好讲讲他们两人的故事。

娄师德,属于武而优则相的典型,在唐朝与吐蕃的作战中表现出色,先后被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赏识,后来入朝为相。不过他却不是个大老粗,20岁时便高中进士,从基层江都县尉做起,历经20多年,在监察御史位上应征出战,屡立战功。

回到朝廷担任宰相的娄师德看起来鲜有作为,有人便认为这是尸位素餐,于是屡次向武则天进谏,要求把这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老家伙调到外地去,这人便是狄仁杰。

每次狄仁杰跟武则天说这事,武则天都是听完之后不置可否,可狄仁杰一说再说,有一次武则天终于忍不住了,问狄仁杰你觉得娄师德是否贤明。狄仁杰答道:“他做事小心谨慎,至于哪里贤明,我没看出来。”

武则天再问,那你认为他有识人之明吗,狄仁杰再答“我跟他同朝为官,就没见过他发掘了哪位能人。”武则天笑着告诉狄仁杰:“我用你为相,就是因为当初娄师德向我推荐了你,你说他识不识人。”随即还拿出了当初娄师德推荐他的奏折给他看。

别的不说,单凭举荐了狄仁杰这个天大的人才,你就能断定娄师德绝对不是个碌碌无为的庸人。此刻狄仁杰那个羞阿,如果有个地洞,他肯定会钻进去。这就跟刘正风咬定莫大找来了嵩山派,而莫大却将费彬杀了一个模样。

当然,狄仁杰毕竟是能干大事的人,知道这事后,当即心悦诚服的感叹“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不像刘正风,在知道自己误解了师兄后,也只是表达了这是两人性格不同导致,没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因为娄师德的小心谨慎,于是有了前面唾面自干的故事。朝廷任命他弟弟担任代州刺史,临出发前,娄师德跟弟弟说:“眼下我为宰相,你又在外担任刺史,咱们一家位高权重,很可能遭人嫉妒,咱们平时可得小心忍让。”

下来的情节前文已经说到,娄师德这么小心,窝囊么,或许,但绝对没错,甚至是高明。那段时期,正是武则天篡唐不久,需要确保政权稳固的时候,因此对手下严加监视,一有风吹草动便宁枉勿纵,导致酷吏横行。

聪明睿智的狄仁杰便曾被来俊臣诬陷谋反投入大狱,险遭不测;而看似懵懵懂懂的娄师德实则大智若愚,小心谨慎的他从没被那帮酷吏们抓住什么把柄,成为那段时期少有不被酷吏迫害的高级官员。这也跟前面说到的刘正风开场即遭左冷禅打击,而莫大却成为五岳派中少有的幸存者非常相像。

当然,小说的东西任人解读,历史虽也可有不同见解,但至少需要遵循基本面。本文只是从类比的角度进行了如此的描写,并非对狄仁杰和娄师德的高下进行对号入座。娄师德举荐了狄仁杰,自然是独具慧眼,但为相时期没有太大作为也确为事实;而狄仁杰,作为一个力挽狂澜的人物,绝不愧前面所说的“武周时期第一重臣阿,拨乱反正使得武周政权最终回归李唐第一功臣”的评价。

下期预告:别小看身边的“老实人”(二)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别小看身边的“老实人”(二)

第二对,王旦、寇准。这次你看到这两个名字时候,反应是否类似第一对?

寇准,厉害啊,又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要不是他力排众议,誓死坚持,北宋的半壁江山,早早就要落入契丹之手,宋真宗要么跑去金陵使得北宋提前一百多年成为南宋,要么跑去四川偏安一隅,中原沦丧。澶渊之盟又是他强硬的将真宗心理预期的100万岁币压到30万两,功德无量。别说是真宗一朝,就是放到有宋一代,都绝对是排的上号的名相阿。

前面那个,又是谁来着,一听名字就不吉利,要完蛋了么(楼主潮汕人,前后鼻音不分,读起来一个样)?

这人也很有来头,澶州之战的时候,宋真宗赵恒被迫御驾亲征,寇准在前方指挥御敌。此时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病重,真宗派回来打理朝政、镇守后方的,就是王旦。

澶渊之盟签订后,大功臣寇准风头一时无两,回京后主政枢密院,掌握军权。而王旦则主政中书省。此时的寇准可谓春风得意,官场上见谁怼谁,连当朝宰相王旦也未能幸免,他时不时在真宗面前说王旦坏话,而王旦则经常称赞寇准。

有一次真宗便跟王旦说,你这么说寇准的好,人家可是常说你的毛病。你要是王旦会咋想?妈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这心,拔凉拔凉阿。皇上阿,你可得给我做主阿。

(插入范伟图片)

可王旦听了说,寇准做得很对,我做宰相久了,难免会有过失,寇准敢于向皇上直言,说明他为人正直,所以我很敬重他。

中书省和枢密院经常有公文来往。有一次中书省送往枢密院的公文不符合规范,寇准便上报皇上,导致王旦被真宗当着百官的面公开批评了。你要是王旦会怎么想?妈的,这不无心之失吗,这小子是纯心找茬阿,害我大庭广众下丢脸,找机会咱也得报复报复他。

这不,机会说来就来了,这次枢密院送往中书省的公文同样也不合规,礼尚往来,咱也告阿。可王旦没这么做,只是让人把公文退还给了枢密院。

寇准一看王旦这么做,羞愧不已,下次见到王旦的时候说::“同年(古代科举考试同榜录取之人的互称),你为何如此宽宏大度?”王旦听了也没说什么。他如果知道前面王旦跟皇帝的对话,恐怕得更羞愧得无地自容。

境由心生,对于宽宏大度惯了的王旦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他不认为这算不上什么宽宏大量,自然也就不回答了;而对四面出击主动树敌的寇准来说,逮到机会不报复,自然是宽宏大度。

我们常引用孔子说的以德报怨,事实上这句话本意不是宣扬得这样做,恰恰相反,它还有下半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插入图片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恩怨分明,尤其在遭受侵犯的时候要勇敢的奋起反击,绝不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那样只会让恶人得寸进尺,更加肆无忌惮。顺便说下,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上面两件事,第一件真宗那样说,其实多少是在为王旦鸣不平了,只要他打蛇随棍上,随便说几句寇准这人怎能这样诸如此类的话,自然能让皇帝加深对寇准的坏印象;第二件他如果以牙还牙,真宗自然得一碗水端平,同样公开批评寇准一次。

但王旦都没有那样做,甚至是主动帮寇准说好话,为什么呢?很简单,他是以大局为重。如果他奋起反击,他和寇准的个人过节加深还是其次,中书省和枢密院,这两个朝廷最重要的机构,势必也会勾心斗角,相互掣肘,最终受损的,还是整个朝廷,整个国家。

这时王旦的以德报怨,已经上升到另外一个境界了,为了大义,他可以选择稍微牺牲小利,而事实上,他这样做,看似有所牺牲,实际得到的更多,当他为寇准说好话的时候,不仅帮寇准在真宗心目中的形象提高了不少,相信他们两人在真宗心目中的天平,会进一步倒向王旦。而公文处理事件,则让寇准这个“老子谁都不服”的人由衷的自叹不如。

没过多久,失宠的寇准被贬出朝廷。此时的寇准主要想的不是为何被贬,而是级别降低了咋办,于是便厚着脸皮去求王旦帮他谋求使相的头衔(在外官员加同平章事号,级别与宰相相同,只是不具备宰相的实际权力,类似如今的非领导职务)。

王旦一听大吃一惊,原以为只有王钦若丁谓之流不走正路的人才会干这事,没想到刚正不阿的寇准你也有“叛变”的时候。便说将军宰相的职位,能靠求来担任么?我不能私下答应这种事。寇准听了便很不是滋味。

(插入陈佩斯图)

等到最终任命下来的时候,皇帝还是给寇准加了同平章事,封武胜军节度使,任陕州知州。如愿以偿的寇准大喜过望,入朝拜谢皇帝提拔之恩。真宗告诉他这都是王旦力荐的结果。面对做好事不留名的王旦,寇准再次感到既惭愧又折服,打心里真心认为自己比不上王旦。

这就是王旦和寇准之间的故事。两人的不同和差距在哪里呢?王旦是事事以大局为重,我为人人,团结同事,化解矛盾;寇准呢,澶州之战的时候他确实是一切为了社稷这个最大的局,不惜裹胁真宗,冒着被皇帝秋后算账的危险奋勇向前,化解了危局,但更多时候,他在朝内和王旦就像硬币两个不同的面,事事不顾大局,强调自我,看轻同事,制造矛盾。

下期预告:别小看身边的“老实人”(三)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别小看身边的“老实人”(三)

顺着这话题,下面我再说说寇准的一些其他事。

寇准是个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之人,他的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正是他的倔强和耿直,让他在辽军即将兵临城下的局面下挺身而出,我想当时他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样以臣迫君是有巨大风险的。

当年他跟宋太宗赵光义提意见时,太宗听得不耐烦了想溜,他居然拉住了太宗的衣服不让走,硬是“逼”太宗听完了才“放”他走。

澶州之战前后他的表现,就是他一以贯之的表现,只要认为是对的,不管是天王老子,也都得听我的。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造就了前面说到他的那些缺点。为什么前面我提到了王钦若、丁谓这两个“不走正路”之人呢?因为寇准和他们都有很深的矛盾,最终他的两次罢相,也就是因这两人而致。

澶州之战,寇准是享受鲜花的救难英雄;王钦若,则是备受奚落的“误国小人”。只因面对危局,他建议皇上逃往南京。平心而论,他这选择该受指责,但当时朝内有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王钦若只是投机不成,成了不幸被枪打的“出头鸟”。事后他也被派去顶在最前线,抗住了辽军的进攻,就算不能功过相抵,至少也能争取个“从宽处理”。

当然,当时寇准向真宗建议斩了王钦若和另一个提议逃亡四川的陈尧叟,这也没错,这种时刻就得强硬,才能稳住军心,统一目标。

此后王钦若对当初寇准想拿他的头稳定军心,害得他事后抬不起头来怀恨在心,便出现了著名的“孤注一掷”典故,真宗听了这番理论逐渐对寇准变得冷淡,加上寇准得罪人太多,难免备受攻击,便出现了前面说到的被贬结果。

这一贬就是十三年,在参知政事丁谓的举荐下,他才得以回朝二度担任宰相。按理说一般人经此打击,多少会吸取经验,注意处理好和同事的关系,可寇准就是寇准,英雄本色丝毫不减,说自己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

丁谓推荐他回来,并不是毫无目的,他自己也想入相,只是资格还不够,于是便做个人情,满想着搭上寇准这条线,日后能够走上快车道。于是在一场宴会上,眼看寇准吃得胡须上沾了菜汤,丁谓便去为他擦干净胡须。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就算你看不惯这种行为,人家马屁拍在马腿上,你不领情,不理会也就是了,可寇准却当众指责丁谓身为朝廷大员,做此等溜须拍马的事有失大臣之体,生生让丁谓在众人面前丢尽脸面,下不来台,真是有矛盾要怼,没有矛盾制造矛盾也要怼。

这也是成语溜须拍马中“溜须”的由来,也亲手埋下了丁谓对他仇恨的种子。

插入溜须图片

要说你要觉得丁谓是溜须的小人,那也就提防这点,可以前寇准又极力向宰相李沆推荐丁谓,非常有识人之明的李沆提醒他以丁谓的人品,怎么能让其位居人上。没想寇准非但不领情,还针锋相对的反问,以丁谓的能力,能一直让他位居人下么?李沆也不多跟寇准辩论,淡淡笑着说了句“他日后悔,当思我言。”。

而这次回朝,寇准得罪的不仅是丁谓,连刘皇后和当年澶州之战的老搭档曹利用也挨个得罪了,最后真宗得病时还卷入了皇位继承风波,险些被丁谓诬告致死。事后虽然捡回一条命,却也脱了一大层皮,被丁谓一贬再贬,最终客死在遥远的雷州。

这就是这个矛盾又统一的寇准,成败皆由其性格而定。最后,再回到他一生的顶点,这场澶州之战,他的功劳和作用,已经无需再多言。我想简单说说战后签订的澶渊之盟。

插入图片

关于这个盟约,有不少大骂宋朝软弱,打了胜战还要每年送钱,太过窝囊的。我是比较支持这个协议是积极有用的观点。

在那个时候,宋根本没有完全打败辽的综合势力,甚至在军事上,是处于劣势的。此时双方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状态,如果维持战争局面,肯定是个长期对峙,大量消耗的过程。而以农耕为主的宋朝,维持一场战争的成本,远比游牧民族的辽国来得大。

通过澶渊之盟,宋每年提供给辽的岁币,仅相当于全国税收的0.5%,这远比战争带来的消耗和损失小得多,而且手工业发达的宋,完全可以通过边境贸易赚回来。

更重要的是,以此微小代价换回的和平,给北宋带来了百来年安定发展的时间,这段高度发展的时间,也铸就了高度发达灿烂的宋朝文明。

别小看身边的“老实人”(四)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别小看身边的“老实人”(四)

再说回金老的小说,其实关于寇准和王旦的能力、性格各方面,有更为相似的两个人,放到后面来写也是完全可以的,这两人,就是《射雕英雄传》里的丘处机和马钰。

首先从名气上来讲,全真七子里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丘处机,这跟寇准时期宋朝几乎没一个宰相知名度比他大类似。

其次,他们两人都是暴脾气著称,寇准的驴脾气前面已经讲过,丘处机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清楚,最开始他能跟江南七怪干起来,就是自己得理不饶人,硬生生将一场起于误会,本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争端演变成械斗,致使焦木禅师惨死。

再者,他们都很争强好斗,寇准是逮谁怼谁,丘处机跟江南七怪结下梁子,本已消除了误会,但他就是咽不下对方人多势众赢了自己班招这口气,硬要搞出个培养徒弟日后再分高低的计策,就是非要扳回这一本来可有可无的城不可。

说到培养的徒弟,寇准举荐的丁谓最终跟他反目成仇,丘处机所教的杨康同样跟他分道扬镳,走上跟他期望完全相反的道路,而他另一个最主要的弟子尹志平则为情所困,最终只能以死寻求解脱,这里面,也体现了他们两人作为长者处理跟后辈关系的缺陷。

相应的,马钰则跟也王旦有很多共同点。

首先自然是对应前面两人的名气,虽然他作为全真教的第二任掌门,同王旦职位一直高于寇准一样,但人家说起王重阳后的全真七子,第一反应基本不会是他这个掌门。

其次,他们都是以大局为重。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寇准王旦分别执掌枢密院和中书省时对待对方错漏的不同态度,寇准是上纲上线检举揭发,王旦则是注重大局不计前嫌。同样在丘处机和江南七怪结下梁子并约架之后,马钰则是通过不动声色的教会郭靖内功心法,在江南七怪跟丘处机的赌局中“胳膊肘向外”,卖了个人情给江南七怪。

站在全真教的立场,丘处机是主动跟人挑起争端,马钰则是化解矛盾。不管在官场还是江湖,多一个敌人好,还是多一个朋友有利,答案不言自明。

具体到跟人交流的时候,丘处机跟同样不好说话的江南七怪是越说火药味越重,发展到最后动起手来。马钰则是处处照顾别人面子,比如秘密教郭靖内功,怕江南七怪有意见,先跟郭靖说了你的七位恩师武功均不在我之下,这样江南七怪知道了也不会有“我们自己的徒弟教不好,需要你来代劳,摆明说我们江南七怪不如你们全真教的是不是”的不满。

再到他们人多势众对付梅超风一个看不见的瞎婆子,还要江南六怪假装成全真六子来吓唬走她,他又充分考虑到直说你们几个合起来都打不过一个瞎子会刺激到他们的自尊心,就算打不过也会奋不顾身上去搏命,

(柯镇恶:论打架我没赢过,但论装B,我就从没输过!有人总结过柯镇恶的固定套路,不管对方武功多高,总是高呼“无耻之徒,拿命来!”十秒后则是义正词严的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插入柯图片

所以马钰把这样处理巧妙的说成是“请六侠宽大为怀,念她孤苦,给她一条自新之路。”这样便充分照顾到众怪尤其是老大柯镇恶的面子,顺利把事办成了。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不易发觉的难点,就是为何要让六怪假扮成全真六子,这是不是按这说江南七怪不如全真七子?正是马钰一直对六怪谦恭友好的态度,让六怪认可他的为人,不会产生如此的想法,换作丘处机,要他说服六怪配合他干这样的事是断不可能的。

老二朱聪也敬诚的对马钰说“全真七子威震天下,谁不钦仰。但换作丘处机,他却万万不干对他说这句话。这就体现了马钰和丘处机做人的差距。

多个朋友多条路,后来当霍都一伙人围攻全真教的时候,便是受过马钰恩惠的郭靖帮全真教解了围。郭靖说“在下是这几位师长的弟子”的时候,这里面真正能说得上是郭靖师傅,并实实在在给郭靖一身绝技带去极大帮助的,其实只有马钰。

论输人不输阵,丘处机也不逊色柯镇恶多少。明眼人都看得出如果不是郭靖出现,全真教这一仗凶多吉少,可面对霍都的挑衅,不甘示弱的丘处机还吼道“不用等到十年,我丘处机就来寻你。”可十年后也不见丘处机有上门去找回场子阿。

应该说王重阳去世后全真教便不可避免走向衰落了,在马钰任下,全真教还能勉强维持住场面,可等到丘处机接班,全真教便走入快速下行通道,险些被赵志敬里通卖教,如果不是杨过打退金轮法王等人,那全真教真是在劫难逃。

这次杨过的出手相助和上次郭靖的帮忙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第一次霍都们在重阳宫只是占据了优势,胜负还未分,而他们能占得先机,是郭靖误打误撞先凭借自己的超级武功干掉了全真教精心准备的北斗大阵,导致他们顺利到达重阳宫让马钰们措手不及。如果没有郭靖的出现,霍都们一来不可能那么快突破北斗大阵,二来即便能杀上来也是元气大伤,有所准备的全真诸子打赢他们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而杨过这一次,全真教只能充当观众。这还罢了,为了应对危机,为首的丘处机绞尽脑汁,想出来应对危机的办法是创出了一招“七星聚会”。这招有没用暂不好说,可完全没用到地方上,自己都知道打不过蒙古众人了,幸好有个小龙女帮着对付。

丘处机也不想想要是此时没有她,全真教要如何度过眼前这危机,这时尹志平自己想去寻死,小龙女也成全了他,咱先不讨论小龙女是否杀错了他,就算真杀错了,此情此景下,全真教为了全教存亡,也只能等打退了蒙古众人,再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不。

可此时已是一把年纪的掌门丘处机还是跟几十年前的愣头青差不多,上去攻打小龙女,导致其他人也一起上去围攻小龙女,然后在蒙古帮的配合围攻下,用他们闭关憋出来的“七星聚会”这一绝招把小龙女打成重伤。

看到这里不得不感叹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丘处机没有。金轮法王在一旁估计都要笑到气岔了,本来要对付小龙女左右互搏的全真玉女剑法他是没多大把握的,加上全真教的实力,很可能这次他们又要无功而返,可突然变成全真教把救星怼了,还有比这更渔翁得利的事么?幸好金庸又安排杨过也来救场(当然是客观效果,不是杨过主观要救他们),全真教才不会给端了。

这就是马钰跟丘处机在武功之外的差距。他们两人的位置和性格,跟最开始分析的莫大和刘正风之间也很相似。他们都是师兄弟的关系,掌门又都是师兄,风头则是师弟更胜。师兄在为人处世上都比师弟更胜一筹。

注:以上分析的是小说中的马丘二人,事实上这两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其为人处世并非小说所展示的那样。现实中的马丘两人,从名气上来说,同小说一样是丘处机更为人所熟知,从作为上来讲,也是丘处机更为积极,或者说更为入世。射雕里也再现了现实中丘处机劝铁木真“敬天爱民”、减少屠杀”。

插入图片

尽管这不可能影响到铁木真和蒙古的根本思路(事实上他们屠城的一大重要原因是为了瓦解和摧毁其他守军的意志,这也可以说是很多屠城者,如曹操也曾经做过的那样,更多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这种残忍的做法确实是需要谴责的,但也需考虑到战争的残酷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丘处机绝不是小说所展现的那般无脑,他要劝说铁木真少杀慎杀,本身就是一件触龙鳞的事,所以他首先肯定了铁木真灭西夏和金是顺应天意符合民心的,为下面的进谏铺平道路。

随后又抓住统治者们一般都希望长命百岁的心理,以养生之道作为切入点,引导铁木真“内固精神,外修阴德”,即减少征伐,去暴止杀。

最后再宣扬济世安民的思想,其实这点铁木真未必不懂,相比和平,征战掠夺是可以迅速获得财富的途径,但这途径是不可持续的,他或者他的继任者,也早晚得在征战和管理之间找到转折点。

丘处机正是靠着他的智慧,让铁木真赞成他的观点,并在日后的帝国管理中部分予以吸收采纳。

至于小说中对人物如此处理,更多是出于情节的需要。当然,像把尹志平这个现实中全真教第六人掌门人描写成龙骑士,引得无数读者对这个人物产生厌恶,这客观上也会让人对历史产生一定的误解(尽管很多读者对这个人物现实中是否存在并不了解,也不关心),这也让道教协会大为不满,最终在新版中金老也把尹志平这一小说形象的名字改成了甄志丙。

类似这种情况,像吕文德这种镇守襄阳的正面人物,在小说里也被刻画成懦弱无能的形象,虽说可能是出于情节的需要,但作为读者,如果你同样喜欢历史,还是得分清这种大是大非的,日后会专门写到他。

而金老笔下的朱元璋,不知是出于情节需要还是其他,同样是个看起来很负面的人物,让人感觉不过是窃取了张无忌的胜利果实,事实自然不可能是这样,我在这个系列也会有很多关于朱元璋的描述,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小说就简单将朱元璋视为那样一个人物。

下期预告:没起作用的人质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没起作用的人质

刘正风金盆洗手会上,嵩山派前来砸场子。嵩山派态度强横,硬要刘正风跟魔教曲洋划清界限,刘正风则问心无愧不肯就范,局势剑拔弩张,势必无法和平收场。

这时刘正风忽然一招制服费彬,实在出乎众人意料。要知道费彬是五岳同盟左冷禅盟主的师弟,嵩山派十三太保之一,即便实力稍不如刘正风,也应该在伯仲之间。刘正风能一招制敌,靠的是这四个字:意想不到。费彬实在没想到刘正风会突然发动袭击,仓促之间毫无准备,所以着了道。

我们来看看同样一起意想不到的袭击战。

公元前205年,刘邦趁着项羽前往齐国平定田荣叛乱之际,率领56万联军浩浩荡荡一路往东,径直占领了守备空虚的彭城。得知消息的项羽率领三万精兵赶回。

这场交锋,三万楚军大败刘邦的56万五国诸侯联军,淹死十几万人,战死十几万人,剩下的也都成了无头苍蝇四处逃窜。被围的刘邦靠着一场沙尘暴才侥幸逃脱,路上为了逃命抛儿弃女(后被他的车夫夏侯婴救起),父亲老婆哥哥侄子则逃避不及,被项羽俘为人质。

插入彭城之战图片

彭城之战项羽为何能在兵力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以少胜多?这三万精兵确实能打、项羽战争指挥天才固然是基础,但最关键的,还是项羽的攻击方向出乎刘邦的意料,本来项羽从东北边的齐国来,要攻击彭城只能从北向南或者从东向西开打,没想到项羽兜了个圈,从彭城西边的萧县发动进攻,这连当时在刘邦身边的张良陈平都没能想到。

刘正风挟持费彬,企图迫使嵩山派退出对此事的干预,可嵩山派精心策划的这场逼宫,志在立威,进一步树立其在五岳联盟中领头羊形象,作为日后其策划五岳派合并,发号施令的政治资本。

如果顾及费彬安危,费尽心思而来,灰头土脸回去,对嵩山派的形象乃至日后争夺五岳派盟主都极为不利,加上嵩山派这帮人为达目的可以不折手段,权衡利弊,自然不受刘正风威胁,人要杀你就杀,这事我们管定了。

广武山前,楚汉两军对垒,项羽支起大锅把水烧开,将刘邦老爸架到锅前,跟刘邦说,你要是不投降,我就把你爸煮了。

插入广武山图片

好个刘邦,充分发挥自己无赖加狡辩的急智,当年攻秦前在楚怀王主持下项羽刘邦曾结为兄弟,刘邦就回说,我爸就是你爸,你非要把你爸煮了,那就分碗肉汤给我吧。

刘邦项羽争的是天下,此前刘邦为了逃命连儿女都可以不要,此番自然不可能为了父亲等人束手就擒。

刘正风此时形势极为不利,嵩山派的发难始料未及,前来参会的虽然不乏好友,但一来摄于嵩山派淫威,二来刘正风与曲洋的交往确实理短,孤立无援之下,手里唯一的牌人质费彬起不了作用,家人被嵩山派不断杀戮。

此时的项羽情况同样好不到哪去,项羽确实是罕见的打仗天才,不断打胜战,但同时也在不断的奔波,不断的消耗。战争拼的是消耗,刘邦后方有萧何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兵打没了也能去另一个打仗天才韩信那拿过来。项羽呢,不仅得不到有效补充,还在战略上完全处于被动,被牵着鼻子四处跑。

彭城大败后,刘邦步步为营,先是随何策反了项羽手下大将黥布,接着韩信接连攻下魏赵燕齐,陈平的反间计也使得项羽赶走了范增,再来一位没有在史书中留下名字的袁生建议刘邦以后出军不要再往东从函谷关出去,往南出武关占据南阳,这样项羽打过来比以前补给线就延长了,这个战略性路线转移成为刘邦化被动为主动的转折点。

项羽追到南阳后,在梁地的彭越就切断了项羽的粮道,项羽回军打彭越,彭越就打起游击战敌进我退,待项羽回去打刘邦又敌退我追,就这样反复折腾项羽。尽管期间项羽又一次在荥阳打败刘邦,但对于战略格局并无实质意义。

就这样耗到广武山前的对阵,其实类似刘正风,项羽现在手里唯一的牌,几乎也就剩刘公一干人质了,可惜刘邦并不吃这套。

人质起不到作用,这也没办法,毕竟对方不受你威胁。可这是刘正风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把费彬毫发无损的放了。人质没用,不等于你就要把人放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投鼠忌器。再说你一家都让人这样在大庭广众面前杀了,仇恨都拉到这份上了,你还直接把人放了,未免太过窝囊,也显得不智,最终连累出来救你的曲洋也身负重伤。

项羽也犯了跟刘正风同样的错误,这时项羽的处境确实无比艰难,刘邦、韩信和黥布已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刘邦这边兵多粮广,项羽则是兵疲粮尽。但刘邦还不对项羽发动攻势,因为老爸一帮人还在项羽手里。

于是刘邦派陆贾去当说客,谈判放人,项羽不同意。随后刘邦又派了位类似前面提到的没留下名字的侯公去,这次项羽答应了,至于侯公说了些什么,怎么说服项羽的,史书没有记载。

后人为司马迁漏过的这段细节感到可惜,苏轼还专门设身处地凭自己的想象模拟还原了当时两人的对话,写了《代侯公说项羽辞》。

人放回来了,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以鸿沟为界,各归各家各找各妈。可协议这东西,没有个约束机制,你得双方都自觉遵守才有用,要不实力强的一方主动撕毁,另一方又能找谁说理去。

项羽记性不大好,忘了当年先入关中者王的怀王之约,当年自己就是主动背约的。

刘邦这么成熟的政治家,自然不会放过眼前消灭项羽的最佳时机,给你来个依样画葫芦,垓下合围,十面埋伏,结果了项羽。

如果项羽不主动归还人质,或者在相对更为安全的情况下归还,待对方满足你一定要求后再归还,虽说回天无力,但至少不会败得这么快。

注:本篇楚汉之争内容参考自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主讲的大风歌。
插入图片

下期预告:厕所是个可以办很多事的地方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厕所是个可以办大事的地方

令狐冲为骗田伯光入彀,编了个坐打天下第二的故事出来。为了编的可信,令狐冲模拟了蹲厕练剑杀苍蝇的场景,听起来倒也合情合理,毕竟对很多人来说如厕酝酿得有个过程,找点事做太过正常。你在如厕的时候多少也会找点事干吧,比如看看报纸,刷刷手机。我们干的,一般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是,但对有些人来说,厕所可是个可以办大事的地方。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厕所都能办哪些大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权延赤老先生在采访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写成的《走近周恩来》里面描写的周总理第一办公室。因为总理如厕时间较长,对于时间比金钱还宝贵万分的总理来说,自然是要分秒必争。

插入《走近周恩来》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每天起床,带报纸、文件、大参考直奔"第一办公室",在厕所马桶上一坐,一天的工作便开始了。

首先,我们将各自负责的急件拿出来,“争夺市场”,谁先送谁后送,要争一争,排排顺序。往往是那些立即需要批办的电报放在前面。这么大的国家,总理只要睡下3、4小时,就会发生一些急事要办,何况还有国际风云,瞬息万变;何况地球是圆的,我们是黑夜,那半个球正是白天;战争、谈判、大选、政变、地震、水灾、空难、车祸,没有一分钟清闲。这一切都连着总理的"第一办公室",要在坐马桶之时就加以处理和决策。

总理前脚进"第一办公室",我们后脚便跟入,环立他左右,将急电、急件、急需批转的报告,按轻重和事先协商的顺序呈递上去。总理这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他的办公效率是超人而又惊人的,但凡见过总理办公的人,无论你自己本身也是怎样的超群,怎样的出类拔萃,都不得不拜服在总理之下,叹为观止。

我们常说;总理有3个脑子同时工作,彼此通气又决不紊乱。世人可能难以置信,但有条件者可以随便问总理哪个秘书;他们无不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具体些说,总理是同时进行三项工作。他的眼睛在看电报、文件,并且不时在上面作出批示;他的耳朵同时在听我们的汇报,这个汇报往往与他批阅的文电毫无关系,因为有些电话请示及我们总结出的问题是常需口头汇报的,该汇报而没汇报就要挨批评;在我们汇报的同时,总理还会不时将自己夜里考虑好的一些重要决定及指示,口述给另外一个秘书。我不知多少次见他手里批阅着外交部的急件,耳朵里听着财经方面的请示汇报,嘴里交待着国防军事上的指示。三方面的工作可能风马牛不相及,但总理样样记得牢,批得明,说得准;条条件件分清楚,彼此不紊乱,事事有着落。

对此,有人不相信,我并不责怪。是难以置信,但又千真万确是事实。且不说听的人难相信,就是工作在总理身边的人,那些初来不久的秘书,开始都曾惊疑这样的办公,以为总理正在批阅文件肯定记不住自己的汇报,或以为总理三心二用,跟别人交待工作肯定对自己的文件批阅不清。往往是经过多次实践证明,经过时间和事实的考验,才终于惊呼一声:"服了服了,总理真是神人啊!"

我搞的文件曾多出字来,军事秘书王亚志、郭英会等同志缺漏过字,问题都出在两页连接处,被总理在边听汇报,边交待工作的紧张状态中,同时批阅文件而同时发现改正。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成普同志,给新来的同志介绍情况时,有几句话每次都要讲,所以大家都记住了,并在实际中很快得到证实:你们不要从一般常识出发去想总理、看待总理,他有个特殊的脑筋,不可思议的能力;他有惊人的记忆力,非凡的洞察力,无比机敏快速的反应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以同时在几个方面充分发挥,表现出来就是工作的高效率、条理层次明晰,互不紊乱,件件周密、细致、精确。我们全加起来也赶不上他……

让人目瞪口呆的是,到了国务会议上,总理听汇报,居然给汇报者纠正了一个念错的数字2。而且在问答中,一涉及数字,那位副部长就得重新翻材料,而总理就很不耐烦地帮他说出准确数字。事后这位副部长说:"我们没法跟总理比。那么多数字,我们只能记到纸上,总理全能记在心里。"我说:"你还不知道呢,总理就是早晨听了一次汇报就全记住了。" 我没多说。我要是说总理听汇报记数字时,手里还在批阅文件,他肯定不相信。还会错误地以为总理不重视他们的工作呢。

注:以上文字直接摘选自《走近周恩来》,仅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一个日理万机的最强大脑。这部书我看过一次,听过一次,每次总有好多个细节,让我眼里泛起湿润,喉咙口幽幽哽咽。

第二个跟厕所有关的大事是孙权和鲁肃的故事。曹操消灭袁绍统一北方后,又几乎不废吹灰之力得到荆州,志得意满之际,写信邀请孙权一起在孙权地盘打猎,摆明将剑锋指向东吴。孙权召群臣讨论,以张昭为首的文官几乎都劝孙权投降,唯独鲁肃一言不发。

经历过之前孙吴版隆中对——榻上策问答的孙权鲁肃心有灵犀,孙权知道鲁肃有话不便说,便起身如厕,鲁肃也知道孙权借故走开是要听他意见,便跟随孙权来到厕所屋檐下。

鲁肃分析给孙权听,整个东吴,全部人都可以投降,唯独你不行。道理其实很简单,比如我投降了,曹操会根据我的能力名声之类的给个小官我还能有车坐有随从,慢慢升迁;而主公你呢,曹操该如何安置你?正是鲁肃的这段分析,坚定了孙权誓不投降,抵抗到底的决心。

插入图片

后来诸葛亮确实如三国演义里那样来东吴游说孙权了,他的激将法也对孙权坚定信念发挥了一定作用,不过这个功劳可主要是鲁肃和周瑜的,跟诸葛亮关系不大,舌战群儒更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

最后来看一起在厕所策划的政变。

插入图片

东汉顺帝刘保去世后,年仅2岁的刘炳继位,梁太后的哥哥梁冀开始把持朝政。一年后汉冲帝刘炳夭折,梁冀立了年仅8岁的刘缵为帝,便于他继续专权。

汉质帝刘缵虽小,人却聪明,因看不惯梁冀在朝堂上气焰熏天,说了句“此跋扈将军也”,梁冀便心怀怨恨,担心刘缵长大后不易受控,在饼里下毒把刘缵毒死。这也就是梁冀“跋扈将军”称号的由来。

这时梁太后正张罗着把自己的妹妹嫁给15岁的蠡吾侯刘志,梁冀和姐姐一商量,便决定立刘志为帝,一来年纪仍不大便于操控,二来自己外戚身份也能得以进一步巩固。汉桓帝刘志倒也识相,有刘缵的前车之鉴,乖乖当梁冀的傀儡,梁氏一家封侯拜将、受宠后宫者不计其数,真可谓富贵满门,权倾朝野。

这时的梁冀达到权力的巅峰,极尽奢华,草菅人命的事例不胜枚举。他喜欢兔子,专门建了兔苑,有个外地来的商人不知禁令杀了只兔子,结果连带十几人都没了性命。

刘志本也安于现状,奈何梁冀逼人太甚。这时梁冀的妹妹梁皇后已死,刘志宠信另一位姓梁的妃子梁猛女,这个梁氏家族也逐渐兴旺,尤其梁猛女的母亲被封为长安君。梁冀担心长安君一族日后做大影响自己势力,便派人将长安君刺杀了。被欺负到头上的刘志冲冠一怒为红颜,决定铲除梁冀。

决心是定下来了,可怎么实施呢?皇帝身边尽是梁冀的耳目,稍一疏忽便要步刘缵的后尘。刘志看人眼光倒还挺准,认为宦官唐衡应该是忠于自己的,便找了个上厕所的机会,叫上唐衡一起前往服侍。

进了厕所,刘志确认周围无人监听后,便一招投石问路问唐衡:“你知道这周围有谁跟梁冀不和吗?”这句问的挺有水平,万一唐衡不可靠,刘志至少可以说是对臣下的关心,也不会落下口实。

唐衡的答复也印证了刘志没看走眼,告诉刘志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瑷、左悺都不满梁冀,无奈梁冀权势太大,也只能敢怒不敢言。随后刘志秘密召见了上述几人,歃血为盟。

几位宦官以桓帝的名义传唤司隶校尉张彪,调动军队由单超亲自指挥,攻入梁冀府中。梁冀平时树敌太多,现在一出事树倒猢狲散,梁冀自知罪无可恕,选择了自杀。

正是通过这场以厕所为起点谋划发动的政变政权回到刘志手里,而为刘志铲除梁冀立下大功的五位宦官们从此受宠,宦官势力集团又一次在朝堂占据主角地位。东汉朝廷的权力指挥棒,就这么一次次在外戚与宦官之间传递。

稍微讲远点,东汉为什么会形成外戚宦官轮流专政的局面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皇帝大多太短命。自光武、明、章之后,退位的献帝之前,东汉中间的10位皇帝都没活过36岁,最小的殇帝刘隆2岁就挂了,比前面提到的刘炳还小一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

皇帝短命,必然导致继任者年纪过小没法执政,权力就落入太后手中,太后自然重用娘家人,而整个东汉得势的外戚,除了章帝时期马太后家的马氏兄弟外几乎全是大权独揽把持朝政的,等到皇帝逐渐长大想要夺回权力,身边能依靠的,也就只有跟皇帝最亲近的宦官们了,于是在干掉外戚后,宦官们自然也就得势了。

本篇提到的单超等五人因诛灭梁冀有功俱被封侯,桓帝之后的灵帝宦官同样得宠,灵帝常说:“张常侍(张让)是我公,赵常侍(赵忠)是我母。”宦官一家独大,打破了外戚宦官轮流坐庄的传统,同时也为东汉灭亡埋下了种子,随后开启了精彩纷呈的三国乱世。

下期预告:如果这一下被砍中了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如果这一下被砍中了……

令狐冲从山洞里救出仪琳,由于没有办法带人跑远,便在附近的草丛中躲了起来。由于夜晚光线不足,加上下雨星月无光,田伯光看不到他们,便用剑在易于隐藏的草丛堆里乱砍。其中有一刀,便略过了令狐冲肩头,假如这刀偏上十公分,砍中令狐冲脖子,那令狐冲的性命,可能就交代了,小说刚开始主角就挂了,那小说就写不下去了,或者他就成不了主角,小说便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

现实中,也有一位在他所属的时代的主角,差点就在类似令狐冲那样躲避搜查过程中在藏身处差点被人砍中,如果真是那样,那不仅中国的历史,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人,就是在金老的小说同样出现过,甚至拥有不少篇幅的铁木真。

铁木真,从他功成之后的记载来看,他是个官后代,或者说叫血统高贵,他的血统,确实可能在他日后发展壮大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现实是,即便他算个官后代,也是家道中落那种,因为在他9岁时,他的父亲也速该,当时蒙古草原上乞颜部的首领,被塔塔尔部的人害死了。

母弱子幼,加上另一与乞颜部有隙的泰赤兀部的压迫,乞颜部于是树倒猢狲散,大多数族人不得不跟随泰赤兀部的首领塔儿忽台,小铁木真作为长子,便过起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生活,带着父亲留下的另外5个儿子(3个亲弟弟,2个为父亲另一个老婆所生)和母亲艰难度日,全家的所有财产,就是9匹马。

一晃4年过去了,13岁的铁木真逐渐成长为一位驰骋草原的青年才俊,其非凡的号召力感染力以初见端倪。塔儿忽台担心再这样下去乞颜部人又将聚集到羽翼渐丰的铁木真账下,便决定剪除隐患,派兵围剿铁木真。

铁木真单骑逃入深山,无奈泰赤兀人守住所有出口,被围数日后只得突围,被守株待兔的泰赤兀人抓获。塔儿忽台于是下令将铁木真带上枷锁,在各营地间游行示众,告诉乞颜部人他们的精神领袖已经被抓,不要再心存幻想。

当晚恰逢夏天第一个月圆之夜,蒙古人的习俗要祭天,加上抓获了铁木真,双喜临门,塔儿忽台便举行了庆祝晚会,众人参加派对,只留一小孩看守铁木真。铁木真便找到机会击晕看守者,夺路而逃。塔儿忽台得知后派人追捕,铁木真听得追兵迫近,便跳入河中仰卧着,只露出面部进行呼吸。

饶是如此,铁木真还是被搜寻者发现了,发现他的人叫锁儿罕失剌,幸运的是,他并没为难铁木真,假装在这一带没有发现,待众人散去后才嘱咐铁木真赶快逃命。

侥幸逃过一劫的铁木真没有继续逃亡,他思索着明天还会有大规模的搜捕行动,落单的自己在这风头躲得过初一难躲过十五,于是兵行险招,不但不往外跑,反倒折回泰赤兀人的大本营,躲进了刚刚救命恩人锁儿罕失剌家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或者形象的说是灯下黑。

锁儿罕失剌见到铁木真跑到自己家来不禁大惊,想着我放你一马已经背了不小风险了,要是给发觉藏匿要犯,那更是罪加一等。犯难之际他的两个儿子仗义执言:“鹯驱雀丛草,犹能蔽之。彼窘而投我,而不之救,可乎?”父亲终被两个儿子说动,留下了铁木真,而这两个儿子之中,其中有一位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蒙古四杰之一赤老温。

第二天搜寻力度果然加大,没想到锁儿罕失剌的家也在搜查范围内,铁木真赶紧找地方藏匿,正好锁儿罕失剌家有一大车羊毛,铁木真便钻到了羊毛堆中。前来搜查的士兵倒也尽职尽责,来到羊毛堆前还用枪刺了几下。一旁锁儿罕失剌的女儿合答安急中生智,说道这么热的天人怎么可能藏在羊毛堆里,闷都闷死了。搜查的士兵一想是这个道理,加上上门搜索不过是例行公事,便前往别处搜索。

合答安这一句话可谓救了铁木真的命,后来也出现了两人间的各种传说故事,最后铁木真也将其纳为妾,这里表过不提。饶是如此,如果最开始士兵捅的那几枪扎到了铁木真,那今后的一代天骄,很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在这里,令狐冲和铁木真避过了致命的那一刀(枪),看似有一定的偶然性,因为你藏在那里不能动,如果运气不好中了,那就挂了,但这种偶然性,其实也蕴含了必然性在里面。他们的行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首先是在面对搜捕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盲目的逃窜,而是有针对性的分析了对方搜捕最可能的路线,然后避开,尽可能降低被抓住的概率,至于能否逃脱,可能还得靠一点运气,因为现在主动权已经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尽人事听天命。

其次他们很有见识和胆略,敢于实践“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这一理论,如果不是仪琳不小心发出声响,后来田伯光也不可能想到他们躲回了山洞。而令狐冲躲在草丛里被砍中肩头而不是要害,看似幸运,实则是不幸,按我理解,昏暗的夜里要在草丛中挥刀砍中或找到藏匿者,从挥刀的覆盖面积乘以挥刀次数加上人经过路线面积,再除以草丛的面积,绝对是远小于五成的机率。

铁木真藏在锁儿罕失剌家里,在这遭受的搜查仔细程度肯定比在外面要小得多,因为按人的正常思维是不大可能藏在这里的,所以搜查也就变得象征性的应付,才会在刺了几枪羊毛后听到主人看起来合情合理的“大热天人怎么可能藏在里面”后予以停止,换在其他地方,把整车羊毛倒出来的可能性就比在同伴家里大得多。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令狐冲和铁木真身上,具备胆大心细这种做事容易取得成功的基本素质。

其实不止铁木真,曾点评他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毛 ,也有着类似的惊险经历。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开始大肆屠戮共产党。当年9月毛泽东接到省委关于发动秋收起义的通知,前往铜鼓与卢德铭商量具体行动部署的途中遇到了当地国民党打手丁团,被当作嫌疑分子抓获。毛泽东先用金钱打动了抓获共产党也没有多大利益的普通士兵,使得他们同意释放自己,但押送的队长确坚决不同意。

如果被羁押到民团总部,那毛泽东很可能会被处死,于是在快要到达的时候,他瞅准时机夺路而逃,躲进了水塘边水草茂盛又长得高的草丛里。士兵们由是在草丛中进行搜索,好几次他们几乎发现了毛泽东,差不多就要碰到了,但天佑中华,日后带领共产党统一新中国的毛泽东最终没有被发现,化险为夷。

这次死里逃生,毛 在日后同斯诺的谈话中也有提及,电影《秋收起义》也再现了这一情节(今后会讲到秋收起义)。论惊险性,这比令狐冲和铁木真来的更凶险。这里面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但同样体现了毛泽东优秀的身体素质(这也体现了毛 倡导的“野蛮其体魄”的重要性),对形势准确的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的果敢。

单是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前面说到的三点因素,只要少一点,毛泽东很可能便会遭遇不测。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一个政党最终能取得天下,那就更是历史的必然。

下期预告:如果这一下被砍中了(二)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下期预告:如果这一下被砍中了(二)

说回铁木真,他的这个故事看起来有点编的味道,使得剧情看起来更刺激和紧凑,但他被塔儿忽台追杀和锁儿罕失剌一家对他的帮助应该不假,这从后来铁木真对待他们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来。塔尔忽台最后被铁木真和王罕联合击败,有逃亡途中被杀和被部下擒获送给铁木真的不同记载,锁儿罕失剌一家则极尽荣贵,锁儿罕失剌被封千户,并有“赐九罪而不究”之赏;赤老温和合答安前面已有提到。

这就是从小说切入引出的铁木真早年被压迫甚至险些丧命的故事。但单讲这个故事,似乎显得很割裂,表现不出太多铁木真的东西以及那个时候的大环境。再说些铁木真的什么呢,我想就来说说相对于他开创的蒙古征服世界的伟业,他是如何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也就是如何统一蒙古草原的事吧。

要讲清这件事,我觉得一点都不容易,甚至千头万绪,因为在他统一蒙古之前,蒙古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几十甚至上百个,就算是实力比较强的也有好几个,加上蒙古原来没有文字记载,好多故事都是口耳相传,都未必能说是历史,甚至不少还是传说。为了不写成流水账(我也没那个能力),我想还是结合射雕英雄传里相关的人物和剧情来展开和串联一些东西,毕竟大家对这部分还有些印象。

射雕英雄传里铁木真被王罕部队围困在山上的时候,他的安达札木合前去做说客,铁木真搬出了他们共同的祖先阿兰豁雅夫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多人听过类似的版本,即她的五个儿子不和,她便给了他们每人一支箭,叫他们折断,他们很容易就折断了。她又把五支箭合起来叫他们折断。五个人轮流着折,谁也不能折断。

金老根据情节需要给安排的结局是“后来她五个儿子同心协力,创下好大的基业,成为蒙古人的族祖。”就是为了说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但现实却是比较讽刺的,就在阿兰豁雅去世后,她的儿子们便闹起了分家,小儿子孛端察儿遭到了四位哥哥的排挤,几乎没分得什么财物,靠着驯鹰的本领才在草原上活了下来。这位孛端察儿,便是铁木真的十世祖。

传到铁木真六世祖海都时,他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是铁木真的五世祖,另一个则是前面说过追捕铁木真的泰赤兀部的世祖。论辈分,塔尔忽台是铁木真的堂兄,却把他往死里整,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并不是只有兄弟迫害铁木真,就在他爹死后孤儿寡母们相依为命的时候,铁木真便和亲弟弟合谋把同父异母的兄弟别克帖儿杀害了。

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就是在草原上,利益才是从始至终最关键最根本的。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孛端察儿的兄弟们排挤他,铁木真连亲兄弟都可以杀(史书记载别克帖儿平时欺负铁木真亲兄弟俩),泰赤兀部和乞颜部从同根同源到相互厮杀,团结就是力量基本等于一句空话。

团结与分裂,甚至是消灭对方,都只是一种手段,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使用一切手段。铁木真口中的团结蒙古所有部落,不受金国欺压,不过就是一个旗号,目的就是要吞并他人,增强自己的实力。

那铁木真是如何增强自己的实力呢?就是前面说的不折手段,怎么好用怎么来。

先来说小说里他大义凛然说教的对象好兄弟札木合。名义上来说,札木合和铁木真,也有着共同的祖先,就是前面说到的铁木真的十世祖孛端察儿。

为什么说是名义上的呢,这就跟蒙古草原上流行抢女人有关,这在后面也会数次出现,这也更充分说明了在蒙古草原上,弱肉强食,强者生存才是根本法则,没谁会为了他人的利益去拼搏。孛端察儿的老婆,就是他抢来的,抢来的时候已经怀孕了,生下的儿子不属于黄金家族体系,就成了后来的扎搭阑部的首领。

他和孛端察儿的关系,就类似于大家相对熟悉的成吉思汗与术赤的关系,不同的是铁木真的老婆是被人抢走后怀孕了再抢回来的,而孛端察儿是直接抢了别人已经怀孕的老婆。札木合,就是扎搭阑部人的后代。到札木合这时,他和铁木真,早已是两个关系很远的部落。

札木合和铁木真从小就是结拜的兄弟,他们原本的关系确实是很好的,就在铁木真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前面我们说到逃离塔儿忽台后,是札木合拉了他一把。他们可谓共同创业的伙伴,一起在草原上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

在这过程中,他们首先打败的一个比较大的部落是蔑儿乞惕部。为什么要说这个部落呢,因为他们与铁木真家族有着直接的恩怨,就是他们抢了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台旭真,术赤明显就是蔑儿乞人的种,铁木真也心知肚明。射雕英雄传里几个儿子争斗的时候铁木真表态术赤就是他的亲儿子,可术赤这个名字,在蒙古语里就是客人的意思,这代表了什么,大家自然都一清二楚。

这么说来是蔑儿乞惕人先对不起铁木真家族,铁木真打他们是名正言顺吧?恰恰又相反,又是乞颜部先动的手。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原本就是蔑儿乞人的新娘,在送亲途中被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抢来的。仇就是这么结的,抢来抢去,就成了世仇。

后来铁木真拳头硬了,打到蔑儿乞人受不了,就把诃额仑送了回来,抢一还二,搭了个后来战功赫赫的术赤,铁木真也不亏了,只是无数死在术赤铁蹄下的人,就惨了。当然,没有术赤,也会有其他人举起屠刀疯狂杀戮。这是蒙古人的功业,还是他们造的孽,就让历史去给定论吧。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人事关系也是复杂的。最开始大家比较弱小的时候,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一致对外,目标一致,心比较齐,自然矛盾就少。但随着队伍逐渐壮大,由谁掌握话语权,就成了个敏感话题了。

论带兵打仗,札木合和铁木真都是不世出的好手,日后他们的交锋也是互有胜负;但要论笼络人心,札木合就连铁木真的马尾巴都看不到。队伍里的人才,不断倒向铁木真,就连原本聚在札木合帐下那些,也是如此。

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关注铁木真的军事才华时,容易忽略掉他的号召人才、发掘人才为我所用的本事。后来即便打了打败仗剩下19人的局面,铁木真都有办法重聚人心东山再起,日后蒙古大军中的杰出人才,就有不少是这个时候成为铁木真手下的。

这就跟刘备败到只身逃亡袁绍处仍有办法重新崛起三分天下有其一,那么多文臣武将都对他忠心耿耿一个道理。

当然,不仅对于铁木真、刘备,历代建立伟大功业的统治者,无不都是知人善任杰出领导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余的好多朝代的开创者,除了隋文帝杨坚被李世民点评大包大揽不懂用人外,刘邦、朱元璋,都是用人的好手(但你要真以为杨坚不懂用人,那也就太小看结束南北朝数百年战乱格局,一手缔造开皇之治的隋文帝了)。

而相比个人能力,这种用人能力(其实也是个人尤其是领导者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容易被忽略也是个普遍现象,就好比诸葛亮和刘备,风评自然是诸葛亮比刘备厉害得多,但从用人驾驭人发掘人才的角度上看,两人的是完全不在一个境界上的。

人都往铁木真那跑,这是什么原因呢,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身份血统说。

乞颜部毕竟是草原的大氏,他们最开始投靠札木合,是因为群龙无首,现在部落里出现了铁木真这样的能人,自然会凝聚到铁木真帐下,再往上追溯,很多部落也跟乞颜部有着共同的祖先,也就是前面我们说到的铁木真的十世祖孛端察儿,他的后代,有个响亮的名字:黄金家族。而札木合的祖先扎搭阑人是来路不明的野孩子,很多部落就把他们视为草原的外来民族,自然无法跟根正苗红的铁木真相提并论。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团结对于当时的草原民族就是一句口号,需要的时候拿来喊喊,利益才是最根本的。那铁木真是如何把那些人逐渐团结到他帐下呢?我个人的看法,是他喊出了新高度。

这就涉及了蒙古草原上的两个传说,一个是铁木真出生的时候,手里握着一块类似于斧头形状的血块;另一个,则是早年蒙古有一位杰出的领袖,他在临死前告诉子孙将来会有我的后代,手持血斧带领你们去征服世界。

这两个传说串起来,意思不言自明,就是说铁木真就是蒙古草原上的真命天子,自然能吸引到虔诚的蒙古后代们追随铁木真。而出生手里就能握着血斧,这跟刘邦是他妈和龙交媾后生出来的差不多一个道理,将人进行神化,达到证明非同常人的目的。

要说编故事,就算其他人想不到,只有铁木真想到了,那为什么故事出来了人们就会信呢?这种类似于洗脑的话,从什么人口中说出来容易让人相信呢?要么是德高望重的人,要么就是拥有某种人们认为的超自然能力的人,比如宗教领袖。

蒙古草原上有什么宗教呢?大家看过还珠格格应该有印象,蒙丹为了跟含香见面,是怎么混入皇宫的,就是假装成萨满法师,以作法的名义混进去的。萨满教,就是蒙古草原上重要的民间信仰。萨满即巫师的意思,萨满巫师被认为拥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铁木真的身边,就拥有这么一位巫师:豁尔赤。

豁尔赤原本效力于札木合,随后转投铁木真,期间札木合的不少手下,也陆续加入铁木真阵营。从豁尔赤的身份以及铁木真建国后封他为万户,并可以随意挑选30位美女,而他在战场上似乎又没什么战功来看,我有理由猜测很可能是豁尔赤利用他萨满法师的宗教舆论帮助铁木真不断从札木合那挖墙脚,攫取了帝国生涯的第一桶金,所以日后豁尔赤才有如此显赫的地位。

下期预告:如果这一下被砍中了(三)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如果这一下被砍中了(三)

札木合于是向铁木真提出了分家,因为再这样下去他的墙就要被挖垮了。这就是所谓的团结和分裂,是札木合格局太小么,自然不是,论管理和发展,他确实远不是铁木真的对手,但他得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铁木真的做法也是自然规律,在草原上你不做大自己,就随时有可能被他人吞并,他爹一死就树倒猢狲散的教训历历在目,经历过的他刻骨铭心。

札木合和铁木真的关系,倒有点像翟让与李密,最开始翟让有恩于李密,但李密能力太强,目标也更为远大,不可能久居人下,矛盾不可调和,爆发是早晚的事。而札木合与铁木真,尽管分开了,但矛盾的根源在那,铁木真想要发展壮大,自然会触动旧有势力格局,在不断的擦枪走火下,他和札木合的矛盾,也终于引发了战斗。

双方兵戎相见的导火索是铁木真的部下杀死了札木合的堂弟,原因据说是札木合的堂弟跑去铁木真那偷马。人被杀是实实在在的,至于是因为偷马还是什么这就随铁木真说了。当然这一点都不重要,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双方的利益冲突才是开战的根本原因。

铁木真在不断壮大,他甚至当选了乞颜部们推选出来的大汗,按这势头下去,附近的小部落被他吞并是大势所趋。于是,札木合联合不甘心被吞并的小部落们,发动了对铁木真的战斗,这就是蒙古草原上重要的“十三翼之战”。

十三翼即十三个营,札木合联合了泰赤兀等十三个部落向铁木真发起进攻,铁木真也安排了十三营队应战。战斗的结果是札木合联军取得了胜利,铁木真败退。

但取胜后的札木合却迅速走向落没,甚至众叛亲离,原因是他架起了70口大锅,把俘获的原来从他这边投靠到铁木真那边的部下烹煮了。此举引发了草原的众怒,原本跟他联合的部落只是不想看着铁木真壮大把自己吞并了,札木合这则是把人命都收了,于是这些人反倒转投到铁木真帐下,联合起来对付札木合。

札木合明显就是个莽夫,丝毫不懂政治,才会犯下如此不可饶恕的错误。他要是有机会读读书,知道中国古代同样有类似刘秀攻下邯郸斩杀王朗、曹操官渡击败袁绍后发现了自己手下跟敌方暗通款曲的大量信件,都是选择了烧掉息事宁人稳定军心,可能就不会采取这么笨的报复手段了,这样除了发泄私愤,图一时之爽快,毫无作用,还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铁木真反倒因祸得福,打了败仗后势力更为强大了,札木合则丧失根基,只能寻找草原其他势力的庇护。

除了草原内部的关系处理,铁木真是如何处理和外族的关系呢?再回到射雕英雄传里,铁木真和札木合的对话里体现了这样的信息:大金国皇帝封了铁木真做招讨使。但按铁木真的话,金国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欺压蒙古,意思是封我这个官,不过是为了让我帮他们更好的剥削蒙古人民,我原来不知道,才接受的,现在看穿了,不要他的糖衣炮弹了,要跟他对干到底。

那现实是怎样的呢?蒙古和金国的恩怨,太过复杂,比如有金国为了不让蒙古人太多,定期屠杀蒙古人之类的记载。我讲不了来龙去脉,只能抓住核心的一点来讲,即前面蒙古内部的关键点一样的东西:利益。

这个核心利益,跟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经历了唐末和五代的混战,再到金灭亡北宋,原有的丝绸之路北移,需要经过蒙古。新的丝绸之路总代理商现在变成了金人,他们要保证丝绸之路的稳定,以赚取丰厚的财富。但丝绸之路沿途的蒙古人,可就打起了无本生意的买卖,拦路抢劫。铁木真祖先的乞颜部,自然也是打劫者之一,IP卡IC卡IQ卡,统统给我交出来(插入天下无贼图)。

财路被骚扰,金国对此自然不能坐视不理,那该怎么办呢。金国的做法是打拉结合,一方面对于抓到的强盗,处以极刑,以打击震慑沿途劫匪。但由于丝绸之路太过漫长,你压根不知道强盗在哪动手,靠主动打击成本太大,效率又低下,不可能作为常规手段。于是他们想出了另一个办法:扶植二级代理人。差不多就是把这段路承包给某个部落,让他们可以合法收取保护费,但必须打击其他路匪,保证商户的安全。

金国选中的合作户,是塔塔尔部,或者说见利忘义,当起了“蒙奸”的,是塔塔尔部,一个跟铁木真家族有着血海深仇的部落。原本塔塔尔部跟乞颜部便有冲突,铁木真的曾祖父合不勒汗死后,传位给了堂兄弟俺巴孩。俺巴孩汗为了缓和与塔塔尔人的矛盾,答应将女儿嫁给塔塔尔部落的首领,通过和亲化解矛盾。没想到这是塔塔尔人的阴谋,他们趁着俺巴孩汗护送女儿前来的时机,将其抓获献给金国,作为跟金国合作的投名状。

俺巴孩汗作为劫匪的代表,被金国处以极刑,钉死在木驴上,以此震慑丝绸之路上的强盗。塔塔尔人用俺巴孩汗的鲜血,染红了金国人赐予的官帽,这就好比接受朝廷招安的梁山好汉干掉了方腊。塔塔尔部和乞颜部的血海深仇,就此结下了。

这还没完,铁木真的父亲,作为上一任的乞颜部首领,同样是在送小铁木真去结婚的归途中,由于落了单,被塔塔尔人谋害,于是才出现了前面说到的9岁的铁木真被迫挑起家庭重担的一幕。

两代首领被害,重新凝聚起乞颜部的铁木真自然不会忘记复仇之事。他一直在等待,机会也终于被他等来了。历来都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塔塔尔部和金国在度过最初合作各取所需的甜蜜期后,逐渐出现了分赃不均的局面。塔塔尔人不满自己收取的保护费与金国经营货物获得的收益不成正比,于是逐渐发生了对沿途商队保护不利、财务出现丢失的情况,终于在一起接近于明目张胆的抢劫后,金国人再也坐不住了,萌发了更换代理人的念头。

这时铁木真又一次敏锐的嗅到了空气中的变化,于是出现了小说中铁木真被大金国封为招讨使的一幕。铁木真和当时尚未分道扬镳的札木合一起,在金国的支持下,干掉了世仇塔塔尔部,接过了塔塔尔人原来的特权,开始了财富的迅速积累。等到他发展到成了气候的时候,自然也就跟塔塔尔人一样,跟金国翻起了脸。不同于塔塔尔人的是,等金国意识到铁木真做大的时候,他们已经无能为力,迎接他们的,将是无尽的灾难。

历来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都是相辅相成的。在这过程中,铁木真也将他善于用“势”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要干掉当时金国原本“官方”指定的塔塔尔人,除了利用金国与塔塔尔人的矛盾,他还将一切能用的资源都调动用上了。他此刻的伙伴,除了札木合,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支,就是克烈部,他们的首领脱斡或邻勒,因后来被金国封为“王”,所以一般被称为王汗,也就是小说里出现的王罕。

关于乞颜部和克烈部,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当年王罕能在克烈部内部汗位的竞争中胜出,就是得到了铁木真父亲也速该的大力相助。当铁木真刚刚起步的时候,自然也就得到了王罕投桃报李的帮助,铁木真也拜王罕为义父。最开始双方没有利益冲突,自然能够和平相处甚至精诚合作,也在草原上打了不少漂亮战。

但随着草原上零星的部落不断被吞并,不可避免的,他们也将面临着谁来掌握话语权的问题。在铁木真向王罕提出联姻被拒绝后,他们的关系也逐渐走向破裂,就剩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的问题。这层窗户纸的捅破,也就是射雕英雄传里提到的王罕的儿子桑昆提出假装同意了铁木真原来提出的联姻要求,在铁木真赴宴途中将其干掉,但被铁木真识破了阴谋,最后在双方的较量中铁木真取得胜利,统一了草原。

随后铁木真又势如破竹的击败了蒙古草原西部的太阳汗和西南部西夏,然后继续横扫欧亚大陆。

注:关于元史尤其是早期蒙古的历史记载不多,这也就给了人民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以上这些是我根据看过的一些早期蒙古历史的文章加上自己的理解描述的铁木真早期在蒙古草原上的事迹。

铁木真的功业,统一蒙古草原或许比后面一系列的扩张来得更大,这是近千年蒙古草原上从未发生过的。而在其中,军事能力只是他能取得成功的一部分的,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如何整合利用手头可以运用的一切资源,战场外的作为,才是他建功立业的关键所在。

往远了说,他之后更大的成就,乃至蒙古日后建立的帝国,依靠的,都不止是军事,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的成功外交运作,这也可以说是铁木真遗产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他死后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下期预告:羊陆之交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羊陆之交

刘正风和曲洋,分别身处对立的两个阵营之中,但他们的友谊,却超越了世俗的界定,琴瑟和谐,肝胆相照,为我们奉献了一首旷世佳作笑傲江湖。

插入两人图片

他们的身份以及友谊,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三国后期两位著名人物的一段佳话,由于三国演义也有描述,这段交情被人熟知,这也是我们标题的缘由,羊祜和陆抗在对抗中磨合出来的交情。鉴于大家都比较了解这个故事,这里我只简单概述一下。

作为晋吴双方在边境镇守的大将,羊祜在西陵之战失利后知道晋短期内无法消灭吴,便采取怀柔政策,善待边境的吴人,此举赢得了不少吴人的尊重,被吴人亲切的称为羊公。陆抗同样知道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处于对峙状态,羊祜这样做,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至少是边境百姓之福。既然羊祜主动示好,陆抗也积极回应,于是双方使者互有往来,边境基本无战事。

有一次陆抗病了,羊祜了解之后主动将药送到陆抗军中,(也有说陆抗主动向羊祜求药的,一副“我有病” ,“我有药”的既视感……),陆抗身边的人担心其中有诈,但陆抗毫不怀疑,立即将药服下。

陆抗知道羊祜喜欢喝酒,便亲自酿酒送给羊祜,羊祜手下同样担心酒里有鬼,但羊祜也跟陆抗般毫无疑虑,痛快把酒饮了。正是双方的这份君子坦荡汤,成就了这段千古佳话。

羊陆之交说完了,咱这篇不至于这样也结束了吧。当然不会,在这里,我就重点跟大家聊聊我认知中的羊祜,当然顺带也还会讲到羊陆之交。

插入羊祜图

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讲《史记》讲到周亚夫的时候对人有种非常经典的分类,分为五种,第一种是琢磨事的,第二种是琢磨人的,第三种是琢磨钱的,第四种不得了,是既琢磨事又琢磨人的,第五种更不得了,是事人钱都琢磨的。

羊祜,就是标准的第四种,是既琢磨事又琢磨人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顺带的,羊祜作为这类人,他也多少会琢磨钱的事——如何少挣钱。下面我们就来结合他的经历,讲讲为何说他是这样的人。

羊祜出身名门,博学多才又相貌英俊,放现在绝对一偶像级人物。他成年后各级官府都想让他当官,但他都一一拒绝了,这里便包括了曹叡死后,掌握政权的曹爽对他的征召。年纪轻轻的羊祜正是敏锐的发觉轻浮的曹爽根本不是老练的司马懿的对手,因此明智的选择观望,最终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没有遭受牵连。

当时一同被曹爽召的还有后来相当没节操的王沈,羊祜便善意的提醒了王沈,可求官心切的王沈迫不及待应召,最终曹爽出事后王沈被罢官,去跟羊祜说还是你有先见之明,悔不该不听你的劝告。

此时羊祜却轻描淡写的说,我当时并没想到曹爽会是这么的结局,碰巧罢了。既能敏锐洞察局势,应验后又低调处理,毫不张扬,尚未出道的羊祜,便好好展现了他高超的智商和情商。

如果你觉得年纪轻轻的羊祜就对官场如此老练,为人会不会太阴暗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高平陵政变的双方,跟羊祜都有密切的关系。羊祜的姐姐,嫁给了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而羊祜的老婆,则是曹氏集团核心人物夏侯霸的女儿,高平陵事变后,夏侯霸只身投奔蜀国。夏侯霸出事后,他原先的亲戚朋友们怕被牵连,都断了跟他家人的来往,唯独羊祜,患难见真情,给予了他们温暖的照顾。这又体现了羊祜有担当的一面。

此后羊祜母兄相继去世,他长期在家守孝。六年后,公元255年,34岁的羊祜才同意朝廷(朝廷的名义,之前司马昭的征召也拒绝了)的征召,开始入朝为官。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推广,羊祜一路向上,直到公元266年,司马炎晋代曹魏。

公元269年,羊祜出任荆州(此时荆州晋吴各占一半),开始谱写他跟荆州人民以及陆抗的历史篇章。

羊祜到任后便大力发展荆州经济,与民生息,兴学重教,神雕侠侣中金老也加入了他善待百姓,去世后每到时节,当地百姓就到他碑石前祭拜,感其恩德,莫不触景生情,在此落泪,于是他的墓碑也被称为堕泪碑的情节。

插入图片

军队方面大力发展屯田,一举解决了军粮问题,积累足够十年之用。对于吴国人民,羊祜同样以诚相待,平时打仗善待吴国俘虏,任其去留,他在吴国口碑也极好,人称羊公。正是羊祜在荆州的苦心经营,为日后晋国的灭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回羊祜的仕途,事实上,羊祜表面看上去顺利的升迁下,其实暗流涌动。最开始,他得防范钟会(这是我为数不多痛恨的三国人物之一,后面会讲到他和嵇康之间的事)这个小人的猜忌。

司马炎称帝后对他是非常看重,不仅封他为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还进爵为郡公。但此时朝中借尊立司马炎代魏的以贾充为首的权臣们虎视眈眈,羊祜便坚决不受公爵,最终只接受侯爵。

随后他在荆州干出一番成绩,司马炎又准备加封他为车骑将军,并给他类似三司的待遇。

羊祜再度上表固辞,他拿出当年张良辞掉刘邦三万户的食邑做例子,你想想,打下天下的刘邦封赏群臣,其他人中封邑最多的曹参也就一万零六百户,连刘邦准备封张良的一半都不到。你说你张良真要拿了三万户,那还不成了众矢之的,最终张良只接受了一万户,跟第一档的功臣们差不多。

此时的羊祜,身在朝廷之外,如果太过显眼,以贾充的德性,很可能对他多加掣肘,甚至诬告陷害,这在古代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这就是如何处理跟同事,尤其是有权势之人关系的重要性。

我们再来看看三国另一个超级有名的关羽,人家主公让你镇守荆州,把小舅子糜芳放在你身边,他本身就是皇亲国戚,尤其他哥糜竺当初是徐州富商,在刘备早年不得志的时候便一直跟随并给予了经济上巨大的资助,期间还拒绝过曹操的封赏,一路跟随刘备东奔西跑,矢志不渝,可谓刘备最后能成事的巨大功臣。刘备也非常感激糜家,所以娶了糜竺的妹妹,糜家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可谓无比高贵。

虽然你也是一路跟随刘备起家的肱骨重臣,不必看糜芳脸色,可人家没完成你交代的任务,你责备几句也就是了,好歹也得给刘备点面子是不。却还不依不饶放出狠话来,等我回来再收拾你。

哪位说军令如山,关羽严于治军,这是好事啊。你要收拾也就收拾了,刘备也没办法,最多事后给小舅子挪个地方,毕竟糜芳理亏。可你眼下不是来不及收拾,要赶着去直取襄樊,干那威震华夏的事么,这话就不能回来再说?说了也就说了,关键是你心怎么就大到这地步,让你下来要收拾的糜芳干镇守后方这么重要的事。

如果你要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这时候不应该是好言相劝,叮嘱糜芳打醒十二分精神,小心下游主动示弱的陆逊们么?而既然都如此处理糜芳了,就不能找个让人放心的来镇守江陵?

当然,关羽能把东吴突然更换主将,陆逊的主动示弱解读为东吴没人了,如此对待糜芳又如此安排人手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压根就不认为东吴有可能来偷袭,于是自己亲手制造了一颗定时炸弹,又埋在自己家里,最后炸弹被人引爆了,怪谁?

关羽要是有羊祜一半的情商,也断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羊祜虽然小心谨慎,却绝不是个只会明哲保身的人。他身居高位,只要认为合适的人,便会向朝廷举荐。但事后,他便将有关文稿烧掉,以致很多因他得到提拔的人,都不知道是谁的举荐。

我们所知道他推荐最有名的人物,就是在他死后,替他完成灭吴,实现晋朝统一的杜预。另外原本的益州刺史王睿,也是他慧眼识才,在朝廷本来要将其调走之际力主留下,才有了后来的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对于朝廷的屡次封赏,爵位他是能推则推,钱财他更是毫不看重,平时粗茶淡饭,赏赐大多给了族人,自己从不经营产业,没什么积蓄。他希望能像西汉辞官归农的疏广那样,在平定东吴后,辞归故里,当个隐士。事实上,羊祜也是个颇有生活情调的人,喜欢游山玩水,除了军事、政治上的成就,他还是个不错的文学家。

然而,在与他惺惺相惜的陆抗去世后,东吴之主孙浩残暴无道,羊祜敏锐的察觉到征吴时机已经到来,接连向司马炎上了两封著名的《请伐吴疏》和《再请伐吴表》,却因朝中其他人的不同意见未能如愿,导致羊祜给我们留下了经典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的感慨,最终在他有生之年,都没能促成此事,成为他最大的遗憾。

好在最后,他所推荐的杜预帮他完成了意愿,在他死后第二年,杜预几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定孙吴。谁都知道,平吴的最大功劳,非羊祜莫属。消息传来,举朝欢庆之时,司马炎最先想到的,便是为平吴殚精竭虑,居功至伟的羊祜。

对于羊祜,历朝历代的人物,都给与了他很高的评价,关于他的诗词很多,毛 曾多次调阅《晋书·羊祜传》,对他评价也很高。而对他最高的评价,我想是来自于与他惺惺相惜,犹如刘正风和曲洋般相互欣赏的陆抗,他认为羊祜的德性气量,连乐毅、诸葛亮都比不上。这种来自对手的肯定和称赞,显得更加的客观,也显现他他崇高的个人魅力。

下期预告:以琴识人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以琴识人

衡山派掌门莫大与师弟刘正风关系微妙,刘正风金盆洗手受嵩山派所阻,便认为是莫大向左冷禅告状求援,还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未免格局过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待到临死前见莫大出手杀了费彬,才顿悟两人不睦,不是为了什么贫富之见,只是说什么也性子不投。为何性子不投呢,因为两人的琴风截然不同,曲洋认为莫大的胡琴一味凄苦,引人泪下,未免太也俗气,脱不了市井的味儿。

跟他琴瑟和谐的刘正风深表认同,点评师兄奏琴往而不复,曲调尽往哀伤的路上走。而好曲应该跟好诗好词一样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插入图片

一旁的令狐冲不懂音律,不过此时倒显得旁观者清,这两人爱音乐入了魔,生死关头还在研讨(注意,是研讨)什么哀而不伤,风雅俗气的。幸亏莫师伯及时赶到,救了我们。

我们常说,不能带有色眼镜看人,刘正风明显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带着过滤耳朵“听”人。曲洋身在魔教,但跟他音律相通,刘正风便极力认可他的为人;而他的掌门兼师兄,照理说他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却因为琴风不同,被刘正风认为跟他过不去。

在这点上,可以跟萧峰做个对比,相比跟马大元在一起,萧峰更喜欢跟一二袋弟子们喝烈酒、吃狗肉,认为这样更自在,但也认为马大元、陈孤雁们老成持重、从不酒醉,是自己比不上的优点。

刘正风的琴声观,终究类似他为人,格局过小,阳春白雪看不上下里巴人,因为自己所谓的雅,排斥所认定他人的俗。按我看,好的音乐不一定有标准,即便有,也未必是他认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只能说是他自己喜欢的。我们常说雅俗共赏,雅跟俗,只是风格的不同,并没有高下之分。

但琴声反应了个人的性格特点,行事风格,这倒是有章可循的。刘正风和曲洋曲风志同道合,因此虽然身处正邪两派,却肝胆相照,心意相通。莫大曲风一味凄苦,正反映了他对江湖险恶的认知,以及为人的低调沉稳。琴声里面,蕴含着很多的人生哲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个著名的以琴识人,甚至以琴治国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邹忌和齐威王,大家对这两人应该不陌生,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本教材有一篇跟他们有关:邹忌讽齐王纳谏。这里我们要说的关于他们的另一篇文章也跟谏有关,是邹忌说琴谏齐王。

插入图片

这件事发生在讽齐王纳谏之前,齐威王继位后迷恋弹琴,以致荒废朝政,齐国日趋衰败。直到九年后邹忌出现,邹忌宣称自己琴术高明,特来为齐王抚琴。齐王听了很高兴,召见了邹忌。

齐王弹奏一曲后,邹忌表示赞赏,齐王问好在哪里。邹忌便以琴喻人,说大弦弹奏出来的声音庄重,像一位明君;小弦弹奏出来的声音清晰明朗,像一位贤相。大王指法运用精湛纯熟,弹奏出来的音符和谐动听,该深沉的地方深沉,该舒展的地方舒展,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像一个国家政令严明一样。

邹忌接着说:"弹琴和治理国家一样,必须专心致志。七根琴弦,好比君臣之道,大弦音似春风浩荡,犹如君也;小弦音如山涧溪水,像似臣也;应弹哪根弦就认真地去弹,不应该弹的弦就不要弹,七根琴弦配合协调,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正如君臣各尽其责,才能国富民强、政通人和。弹琴和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

齐威王表示邹忌阐述的乐理是说到自己的心坎里,但请先生也弹奏一曲。邹忌于是离开琴位,两手轻轻舞动,只摆出弹琴的架势,却并没真的去弹。

齐威王见邹忌如此,指责邹忌为何只摆空架子不去真弹琴。邹忌答道:"臣以弹琴为生业,当然要悉心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理国家为要务,怎么可以不研究治国的大计呢?这就和我抚琴不弹,摆空架子一样。抚琴不弹,就没有办法使您心情舒畅;您有国家不治理,也就没有办法使百姓心满意足。这个道理请大王三思。"

齐威王赞扬邹忌说得好!通过以琴说理,齐威王一改往日作风,从此走上了精心治国的道路。正是在邹忌等一干贤臣的辅佐下,齐威王时期的齐国成为当时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下期预告:师徒差距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师徒差距

令狐冲和师傅岳不群的首次碰面,发生在小说第七回。此时全书进度已过15%,之前岳不群戏份不多,仅仅是较为令人信服的将林平之收为弟子;而令狐冲戏份则不少,从他救仪琳过程中与青城派和田伯光的交锋以及刘正风曲阳临死前与费彬的对话可以看出令狐冲是个精明干练,反应机警,不墨守成规拘泥礼法,善于随机应变,甚至带点狡猾的聪明人。

但他跟师傅一在一起,还是显得高下立判。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一次碰面是个什么情景。

林震南夫妇临死前将福州向阳巷老宅地窖有祖传之物的重要遗言告知令狐冲,请令狐冲转告林平之,随后自杀。不久后也岳不群来到这。令狐冲便将之前发生的一切以及林震南的遗言告诉师傅。

本来林震南的遗言是请令狐冲转达给林平之的,但一来岳不群不仅是令狐冲师傅,还从小将他养大,情若父子,再加上令狐冲已得知林平之也拜了岳不群为师,此等大事令狐冲报告给师傅,并无不妥。

可随后岳不群发送信号叫来众弟子后,令狐冲的表现就大大有问题了。

众目睽睽之下,令狐冲居然直接将林震南的遗言转告给林平之。或许他认为这些人都是亲兄弟,听了也没啥大碍,林震南告诉他时就加了句“不得翻看,否则后患无穷”,令狐冲是不傻,既然不得翻看,林平之又不知道有这回事,那不转达不就完了么,所以令狐冲知道林震南是怕自己心怀贪念加了这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令狐冲确实是君子,可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时岳不群的老到显现出来了,令狐冲说到一半,岳不群就截住说道“这是平儿令尊的遗言,你单独告知平儿便是,旁人不必知晓。”

这么说可谓考虑周到,合情合理,可惜岳不群终究是晚了一步,令狐冲已经说出了“福州向阳巷”这几个关键字,要知道,《国家宝藏》里反派伊恩仅根据XXXX四个英文字母就能找到目的地,就别说这里令狐冲已经说出哪条巷子这么具体的地址信息了。

插入国家宝藏图片

结合林平之一家境遇,谁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里必定跟江湖众人哄抢的辟邪剑谱有关,这里面就包括左冷禅派过来的卧底劳德诺。可惜劳德诺并没充分利用这一信息,从人多势众的嵩山派日后从没派人对此处进行搜索来看,显然他并没意识到令狐冲说漏嘴的这一信息的重要性。

只言片语之间,令狐冲和岳不群的差距一下显现出来。令狐冲是很聪明,但他的聪明顶多是战术层面的,遇到具体的事件,他可以随机应变处理的很好,但在战略层面,他却几乎不在意,经常得过且过,听天由命。

比如一心想重回华山门下,却又跟日月教关系复杂,而日月教和包括华山派在内的表面上那些武林正派可是水火不容;对岳灵珊余情未了难以割舍,却又受盈盈大恩,觉得无以为报不能负她心意;答应定闲师太接任恒山派掌门,虽说是事发突然不容思考,为了让几位师太死得瞑目答应下来的,但应承下来后也不见得如何规划当这个掌门,完全走一步看一步。

相反岳不群则完全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的顶尖阴谋家,关于他的能耐,我们后面再讲。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对师徒,这对师徒不得了,都担任过嘉靖时期的首辅,但在徒弟刚刚踏入仕途的时候,同样显示了跟师傅间明显的差距。这对师徒就是徐玠和张居正。

嘉靖二十九年,蒙古的俺答照例出来打秋风,这次打算抢多点,就比平时走得远了些,谁知一路没遇到什么抵抗,竟兵临北京城下。由于长期不打仗,军队训练松弛,京城的军士战斗力低下,勤王之师又远水解不了近渴,眼看形势危急。

此时热血青年张居正本来在老家江陵休假,一听这事马上火急火燎赶回京城。这时的张居正进入官场四年,刚从庶吉士升为七品翰林院编修。按理说此等国家大事没他插手的份,但一到京城他就前往老师徐玠处打探消息。

徐玠此时位居礼部尚书,已经入阁,而内阁首辅是大奸臣严嵩。一打听,严嵩旗帜鲜明的表示要投降。张居正一听血气翻腾,直斥这是卖国行为。说完一看老师不表态,连老师都不叫了,直问“尚书大人总不会也向皇上这么建议吧”。徐老师不动声色,问学生如果你是严嵩该咋办。

张居正想了一下说,坚壁清野,拼死抵抗,等勤王的援师到来。徐玠则说,拼死抵抗固然勇气可嘉,但以现在京城战力,没到勤王部队赶到,北京估计已被攻下来了。张居正一听更为激动了,问徐大人也跟严首辅想的一样,准备投降?

这时候徐老师开始给张学生上课了。俺答每年都劫掠边境,这次虽然跑远来到皇城根了,但志在抢东西,不是为了消灭明朝来的,毕竟他们蒙古内部都远没统一。所以即便打下北京城,也是抢了东西就走。

这么一分析,热血青年张居正算是上了道,这次改为请教的口吻问确实如此,但俺答已经兵临城下,逼降书都送来了,该如何处理。

徐玠说这逼降书是用汉字写的,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我已建议皇帝派使者告诉俺答基本接受他们开出的条件,但他们用汉字而不是蒙文写逼降书不符合外交礼节,显得他们掉了身份,请他们是否可以退到长城外,用蒙古文写了再送过来,我们就照办。这样一来一回,勤王的部队便赶到了。皇上已按老臣的说法去做了。

后来局势确实全部按徐玠的预想实现了。张居正佩服得五体投地。别看徐玠这招看似耍的小聪明,其实里面大有玄机,不仅想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办法,成功达到目的,增加了自己在嘉靖心中的位置,还没跟首辅严嵩的投降针锋相对,并不得罪严嵩。实在是高。

还有一件事也充分体现了徐张师徒两人的差距。这件事要从张居正的同年杨继盛说起。杨继盛一入官场便嫉恶如仇,弹劾严嵩义子大将军仇鸾通敌卖国,结果被贬发配边疆。

后来仇鸾翅膀硬了居然叫板起老爹严嵩,于是严嵩在干掉这个不肖子后突然想起当年的杨继盛来,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加上当年杨继盛敢于直言,在圈子里名气跟他名字一样很盛,严嵩便将杨继盛重新调回京城,还接连给他升了四次官,意图拉拢。

谁知杨继盛非但不领严嵩的情,还继续发扬弹劾的风格,这次直接弹劾严嵩!他的《劾严嵩疏》慷慨陈词,历数严嵩的五大奸,十大罪,犹如一枚重型炸弹轰动朝廷。这枚炸弹也把严嵩气炸了,自己提拔的人弹劾自己,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而且是不远万里搬来的石头。为所欲为的严嵩自然把杨继盛下到牢里,大刑伺候。

仁人志士们开始拯救诤臣杨继盛行动,可惜没有效果。这时张居正找上恩师徐玠,请求徐玠出面搭救杨继盛。面对张居正的再三请求,徐玠都摇头拒绝。

杨继盛最终被害,临死前他大义凛然的朗诵自己的绝笔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浩然正气令人感动。

张居正为此愤然告病还乡,临走前还特意写信给老师进行挖苦讽刺“进则为龙为光,退则为鸿为冥,岂不绰有余裕哉!”意思是老师你在官场能屈能伸,进退自如,实在令人佩服。

徐玠看到这,仍跟之前一样,摇摇头一笑置之。徐玠不是不知道杨继盛死得冤枉,但以当时严嵩的权势熏天,他出面也于事无补,同时还会引起严嵩的注意。

事实上,严嵩一直没放松对徐玠的警惕,但徐玠在尚不能撼动严嵩之时一直隐藏实力,隐忍不发,事事不于严嵩发生冲突,才使精明的严嵩产生了徐玠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错觉。最终徐玠终于寻找到对严嵩一击毙命的机会,快准狠将严氏集团一网打尽。

张居正只以为老师不敢与严嵩正面对抗,这样忍下去要忍到何时,又有何用,而徐玠却是目光长远的精心布置着猎杀严嵩的大网,这张大网的布置毕十余年之功,中间容不得一丝差错。着实令人佩服。

张居正给老师这封信中有一句“相公内抱不群,外欲浑迹,将以俟时,不亦难乎?”句中不群二字倒是跟本文有几分关联,在那个暗流涌动,杀机四伏的嘉靖年间,徐玠就跟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极其类似,他解决严嵩的过程几乎跟岳不群干掉左冷禅如出一辙,关于这点我们将在以后的篇章中详细描述。

小说中,就如这次碰面中岳不群完爆令狐冲一样,终岳不群一生,直至意外死亡前,令狐冲在与老师岳不群的对抗中一直处于下风,岳不群对这个徒弟的认识已经深入骨髓,牢牢掌控住徒弟的性格以及弱点。

而张居正却在这个复杂的官场中不断成长,不断强大,直至超过自己的老师,成为大明的最后一根脊梁,撑起了明末数十年的天空。关于张居正,后面我们也还会有相关的描述。

注:徐玠张居正内容参考自郦波老师在百家讲坛主讲的《风雨张居正》第5、6集
插入图片

下期预告:地利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地利

令狐冲无意间在思过崖发现了密洞,洞里尽是当年日月教攻打华山,被困死在此密洞里的遗骸。山洞的墙上,留有“五岳剑派,无耻下流,比武不胜,暗算害人。”十六个字,意思不言而喻,是说五岳派的人,打不过他们,就设下这么个陷阱,卑鄙无耻。

表面上看,日月教的人输的不服气,因此说你们有本事直接来和我们打,要是真刀真枪干,你们不是我们的对手。靠这种手段赢我们,太无耻下流了。

在我们谈论光明磊落的侠客精神前面,这似乎是有一定道理,尤其是他们还在山洞里留下了五岳各派剑法的破解之法,让人乍一看觉得“公平”的打,他们才是赢家。但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打仗本来就是你死我亡的残酷之事,你都打上门来要杀人放火了,难不成还指望人家打开大门,来个华山欢迎你?

你敢杀上人地头,本来就要有对方占据地利的心理准备,前期是否该侦查,上来前是否有应变方案,人手分配是否要合理有梯队等等,看你们能一股脑都被困在山洞里,显然这些前期工作基本是没有的。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出事就怨别人,一看就是一帮无脑愤青。

更何况,你们他妈的有抱怨的资本吗?要论险峻,你们的老巢黑木崖比人家华山不知要高出多少倍,纵观全书,上上下下华山的人比比皆是,而黑木崖呢,有几个外人能上去。人家上你们决斗你们会拉人上去或者自己下来跟人家打么?

这地利你们都占尽了,你们认为理所应当,人家偶尔用了下,你自己不注意,就像吃了天大的亏,说得自己比窦娥还冤,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deng。

这不就像人类碰瓷精华哈deng一手碰瓷技术出神入化,他的粉丝们觉得这就是合理利用规则,天经地义;而那场对凯尔特人的比赛最后时刻连续推搡斯马特被吹了两个犯规,他的粉丝立马炸了天,认为裁判太黑了,斯马特你这么会演早晚遭报应,诸如此类,足足骂了一天。

插入gif

等到第二天裁判报告出炉,对哈登实实在在推人给予了定性,确认裁判判罚准确无误后,这帮人便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言他了。

打住,再说下去估计我要被庞大的火密哈粉集团喷死(注:初稿写于莫雷事件之前,现在应该没多少国人公开出来给这球队公开表态支持了)。上面我说的,只是少数极端粉丝的言论,绝大多数粉丝还是理智,能客观看待问题的。

说回地利的话题。我们来看两场相连且关联着的朱元璋和陈友谅打的战斗,看看地利是怎么在战斗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的。最后,再来看看战场选择类似于第二场战斗的一场共产党历史上极为关键的战斗。

第一场就是朱元璋陈友谅首次正面大规模交锋的龙湾之战。在说龙湾大战之前,简单说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插入图片

元末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逐渐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国南方,此时实力最强的是占据两湖和江西的陈友谅,最富有的占领江浙大部的张士诚,而朱元璋处于他们两者之间,看似实力最弱,但他占据了虎踞龙盘的南京(应天)周边,正在不断积聚实力。他们三位处于长江中下游,从西到东排开。

陈友谅志在称帝,又处于三者上游,拥有发动进攻的主动权,因此早晚会对下游的两位对手动手。张士诚虽然无意问鼎,但至少要保住自己的根据地,他地处下游,形势不利,也得早做准备。朱元璋位于两者中间,形势更为严峻,左右都得兼顾。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聪明的选择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成功的隐藏了自己的实力,也麻痹了两位对手,使得在这场三方竞争中,他们都战略性的跳过了中间朱元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方身上,尤其是陈友谅,这也为随后的龙湾之战乃至最终的鄱阳湖之战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陈友谅要收拾张士诚,势必要先解决朱元璋,再顺江而下;而张士诚要防住陈友谅,干掉朱元璋,将防线推到南京,对于保住他在江浙的瓶瓶罐罐也意义重大。对于朱元璋这块“肥肉”,双方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顺利吃进嘴里,不要在吃的时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反倒让对方捡了便宜。

事实上,1359年的龙湾之战前,张士诚便试图攻打过朱元璋,不过并没占到便宜。就在陈友谅决定打这场战之前,他还邀请张士诚一起出击。

这里面陈友谅的动机很奇怪,我实在想不出张士诚帮你打掉朱元璋有什么好处,除非打完你把南京送给老张,可能么?既然如此,张士诚怎么可能蹚这趟浑水。我只能理解成陈友谅对张士诚的示威或者说投石问路,看你什么反应吧,天晓得他是怎么想的。

张士诚自然不傻,表面上答应了陈友谅,不过实际就是准备看热闹,甚至之前和朱元璋有过接触,知道朱元璋的实际战斗能力远比表面上看上去强大这点也不告诉陈友谅,摆明就是希望你们两虎相争,自己好从中渔利。

刚刚登基不久,自称大汉皇帝的陈友谅信心满满的出发了,目标直指南京。

他充满自信的原因,一方面是认为自己实力碾压朱元璋,朱元璋那些个小舢板遇上自己的巨舰就如同鸡蛋碰石头,二十万水军顺流而下,消灭朱元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颇有当年曹操准备和孙权回猎于东吴的模样。

另一方面,则是他认为自己手里有着一张王牌——康茂才,自己安插在朱元璋那边的卧底,有老康的接应,里应外合,拿下朱元璋就是分分钟的事。

说起康茂才,有点像笑傲江湖里的劳德诺,都是一方安插在另一方的卧底,都给了原老板错误的信息导致了老板的失败。

不同的是,劳德诺是被老到的岳不群识破,被诱导提供了错误信息,而康茂才则是主动良禽择木而栖,两相对比后选择了朱元璋,反倒成了朱元璋的内应,故意给陈友谅发送错误信息。老康给陈友谅的信息是放心来,往江东桥这边来,这就一木桥,大船一撞就能过,然后就是一路坦途直到城下。

陈友谅按着老康提供的地图来到所谓的木桥前,一看便傻眼了,木桥是没有的,铁石桥倒是有一座,过不去了。按照事前约定的暗语叫了几声老康,无人应答。更麻烦的是水道窄,船进得来,没法掉头出去了。你说这是不是和一股脑撞进华山派机关的日月教一众人一样,事前不做好侦查工作,还全部军队开进来了,陷在这里进退两难。

巧了,天无绝人之路,石桥边正好有条岔道,陈友谅便派弟弟去侦查,你说早干嘛去了,这工作早点做,也不至于现在如此被动。弟弟侦查回来报告的结果是前面水域开阔,坦途平坦,适合登陆。于是陈友谅毫不拖泥带水做出决定,水军上岸,陆上作战。

如果说最开始陈友谅轻敌冒进陷入被动,证明战前他的部署能力一塌糊涂的话,那这一次他仍不警觉,继续往敌人布置的口袋里钻,则充分说明了他临阵指挥的反应迟钝和毫无危机意识。就这两点,他最后逐鹿天下失败再正常不过了,后面的鄱阳湖之战他所犯的错误,也类似如此。康茂才果然是没看错人。

卧底没有按计划出现,事前说好的木桥又变成了坚固的铁石桥,这是否意味着形势有变,康茂才变节了,或者朱元璋查出了康茂才的企图,是否有这可能?如果是这样,要如何处理?

这个时候,如果陈友谅迷途知返,从岔道的开阔水域腾挪掉头回去,虽然空手而归,但至少没多少损失。又或者,可不可以清理掉石桥,看看前面是什么情况?当然,这种说法是事后诸葛,一处理桥的动静就让这次突袭暴露了。可他不顾存在的潜在威胁,仍然以我为主,你说这样不输,那就真是没天理了。

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陈友谅的水军驶入龙湾,遭到埋伏在此的朱元璋军火炮居高临下的轰击。陈友谅船上的炮射程不够,只能派部队登陆去攻击炮位,可当他的步兵们登陆后,梦魇开始了。

他们遇到了徐达率领的骑兵,这支骑兵,日后能够硬怼蒙古铁骑,战斗力可想而知。而朱元璋精心布置的伏击战场,地势开阔,最适合骑兵冲锋了,再加上事先埋伏,对方毫无准备,注定了就是一场砍瓜切菜的屠杀。

登陆部队被屠,大船又只能挨轰,陈友谅这才知道中计了,他只好命令部队掉头撤退。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大又遇退潮期,陈友谅的巨舰们,在滩头搁浅了。他只好趁着天黑换乘小船,逃命而去。

除了糟糕透顶的临场指挥,这场溃败也充分说明了陈友谅平时的情报工作做得极差,或者说朱元璋隐藏实力做得极好,如果陈友谅知道朱元璋有支这么厉害的骑兵部队,至少看到龙湾的地理形势,是否会有所警觉?

此战陈友谅部队战死和被俘超过两万人,战船损失上百,经此一战,双方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从陈友谅的优势明显变为基本持平,但陈友谅逃跑时不敢烧掉,怕暴露逃跑意图遗留下来的大船,被朱元璋所用,成为日后的鄱阳湖之战封锁陈友谅退路的关键点之一。

回顾这场战斗,地利是贯穿始终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来陈友谅顺流而下,占据着明显的主动,但朱元璋通过巧妙的安排,利用石桥引诱陈友谅军前往龙湾,将战场从水上搬到陆上的开阔地带,成功将陈友谅的水军优势转换为朱元璋的骑兵优势,一举扭转了战场的形势。

当然,除了地形,双方的权谋,用人,布置等,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看似弱小的朱元璋战胜看似强大的陈友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下面我们要讲的第二场鄱阳湖之战,也是类似的情形。

注:史书对龙湾之战的记载非常简略,据说是因为本战最大功臣邵荣日后企图发动谋反被杀,所以刻意减少了此战的记载。关于战斗细节,现在有不同版本的描述,但大框架基本相同。本文出于强化地形因素的对比需要,选取了这一版本。而由于作者后来删除了这个作品,我便没有交代引用来源。

下期预告:地利(二)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4年之后的1363年,陈友谅理稍微顺内部关系,再度和张士诚达成表面的联合,约定同时发动攻势,两边夹击朱元璋。陈友谅这次吸取了上回轻敌的教训,举全国之力,集结60万大军,准备一举荡平南京。

那边张士诚也开始磨刀霍霍,二月攻击小明王韩林儿最后的据点的安丰。南京的屏障安丰如果被拿下,下一步自然就是兵临南京。即将两面受敌,朱元璋看似形势危及。

此时的朱元璋应该怎么做呢?以刘基为首的大臣们主张不顾韩林儿,毕竟张士诚只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进取不足,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陈友谅这边。此时前去救援韩林儿,战线拉得太长,到时陈友谅大军前来,首尾难以兼顾。

但朱元璋力排众议,决定主动出击,先击退张士诚,回过头再集中精力对付陈友谅。从事后来看,刘基一派观点似乎是正确的,但我觉得从战略角度上来看,待在南京固守,同时应对两边夹击,局势过于被动,即便拼消耗勉强守住,也必定元气大伤,势难有日后的作为。朱元璋的格局,明显在手下这帮文臣之上。

三月,朱元璋救援安丰,战况并没朱元璋预想的顺利,此番战斗更接近于张士诚的主场,双方一时形成了胶着。而在四月,陈友谅大军集结完毕,开始出发。

如果这时候陈友谅直取南京,那朱元璋确实会有大麻烦,南京空虚,又没办法短时间内击败张士诚,一旦主力撤退,必将遭受张士诚的追击,局势比一开始就固守南京还不利。但此时有趣也精彩的就是,参战的势力多于两派,自然各方就有各方的打算,存在着非常多变数,不像两军对垒那样直来直去。

此时的陈友谅并没像大家想的应该做的那样直奔南京,而是出人意料的节外生枝,拐入鄱阳湖前去攻打洪都(南昌),这也直接导致了他最终的惨败,甚至直接死在了战场。

是不是很难理解陈友谅这一选择?其实并不奇怪,因为陈友谅打起了小九九,看着朱元璋和张士诚在那火拼,决定坐山观虎斗,先让你们拼得两败俱伤再说。至于这边闲着也是闲着,那就顺便搂草打兔子,先把洪都打下来。

要说打洪都,那也不是毫无根据,这里之前可是陈友谅的地盘,当年定都的时候,还是备选地点之一,龙湾之战后陈友谅损兵折将,内部关系又不顺,朱元璋趁机扩大地盘,洪都后来就投降了朱元璋。

陈友谅这边小算盘打得响,那边张士诚也不傻,这套伎俩不就是当年龙湾之战张士诚用过的么。张看穿当即主动撤退,朱元璋自然也心领神会,回师应对陈友谅这边。

此时守卫洪都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城里守军大约4万,跟陈友谅的60万相比,差距太过悬殊。胜负似乎没有多大悬念,唯一的悬念,就是洪都能支撑多久而已。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朱文正发挥了自己卓越的指挥才能,加上不要命的气势,硬是支撑了85天,直到等来了朱元璋的援兵。

贴紧本文的主题地利,洪都保卫战这里也有着相应的体现。陈友谅渔民出身,造船技术着实了得,他所打造的大船,顶层几乎和城墙登高,因此面对临江而筑的城墙,他的部队甚至可以从船上直接跳上城楼作战,大大抹平城墙的地利。后来朱元璋的部队便将靠江的城墙内撤,留下一段距离,不给陈友谅的水军可乘之机。

4万部队为什么能抵抗住60万大军的围攻?因为朱文正并不是一味的被动挨打,而是发挥部队精锐的特点,趁夜主动发起突袭,甚至在对方进攻的间隙都主动出击,双方并没太多的攻防战,只要陈友谅军一接近,就是短兵相接的遭遇战。

正是朱文正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从气势上压过了陈友谅军,因为陈友谅本次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打洪都的,不过是陈友谅的小聪明临时起意,本身准备就不充分,也没想到对方这么不要命,以致有时城墙都出现缺口,都不敢上前。洪都就是这样,靠着无数战士的生命和尸体一次次堵上城墙的缺口。

事实上,洪都远离双方的主战场,即便打不下洪都,对双方战局也不会有根本性影响。然而此时,陈友谅的情报工作之落后,再次将他推向深渊,这次还是万劫不复的深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得再来说说跟地利有关的事。

正常来说,陈友谅相对朱元璋处于长江上游,所以只要双方在水上作战,一般来说,陈友谅都会占据顺水而下,船只操作方便的优势。但此时陈友谅身处何地?鄱阳湖。鄱阳湖,作为和长江连接的大湖,起着长江天然水库的作用,即丰水期时,湖泊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削低洪峰,而在枯水期,湖泊水又能回流长江,缓解旱情。

自古以来长江两岸众多的湖泊,就都起到了如此的作用。为什么近年来汛期长江防汛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两岸的湖泊被不断的填埋,用于商业开发,是一个重要原因。号称“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湖北,近年也出现了旱情的报道,自然也和湖泊的不断消逝不无关系。

稍微说远两句,这是关于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哪个更重要,现在来看答案自然是后者。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得辩证的看待。

早期当我们物资匮乏的时候,发展经济是解决我们生活迫切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变,充分说明了我们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伴随于此的,自然会发生这种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环保这种长期效应的事件。这一方面是因为过分追求眼前利益的短视,另一方面也与对环保的认识不足关系密切。

这个过程,不止中国,之前欧美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伦敦为何被称为雾都,就是工业化后众多工厂生产和大量居民取暖烧煤,严重污染了空气,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烟雾事件就令4000人死亡。

美国蒙大拿州布特市伯克利露天矿在20世纪50到80年代被大规模开采,如今这个被挖掘深达540米露天矿中存有的污水高达270米,已被美国联邦政府列为“超级基金”有害物处理场地,从卫星上看地球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巨坑,这个坑也被人排在人类留给地球伤疤的首位。

(插入图片)

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另一个阶段,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跟以前有了质的区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书记以前的这句总结,既科学合理,又通俗易懂。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甚至环境保护跟发展经济不是相互制约,而是相辅相成的时候,我们就得毫不犹豫的坚决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并积极整理以前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这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党中央对于秦岭别墅问题的处理,就彰显了这一精神。

说回鄱阳湖以及鄱阳湖之战。为什么之前我说陈友谅的情报工作又一次蠢到家了呢。因为此时张士诚和朱元璋已经心照不宣的停战,朱元璋正开着上次龙湾之战缴获的战利品,陈友谅遗留下来的大船以及自己的小船,率军20万前来救援洪都。

插入图片

又或者说从事后来看,虽说是救援,但主要是堵截陈友谅时,陈友谅并没对此做出任何的反应,以致被朱元璋的援军封锁了鄱阳湖进入长江的入江口,截住归路,陷入缺粮的被动局面。

按正常逻辑,陈友谅靠着水军起家,打水战应该是他的强项,就算被堵住,有着这么多部队,应该完全可以突围而出。可这时候,地理因素,又一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要知道,陈友谅水军进入鄱阳湖时是四月,而此时朱元璋率先赶到湖口,已经是七月了。长江已从枯水期进入汛期,水是从长江流向鄱阳湖的,也就是说陈友谅原先顺流而下的优势,不仅没有了,还变成了自己逆流而上的劣势。

如果陈友谅的情报侦察系统哪怕能正常发挥点作用,也不至于这么多部队全部堆积在洪都城下,而不分出点去抢先占住入江口。

当陈友谅发觉事态的严重性,回师和朱元璋对抗的时候,战场的主动权,已完全易势,落入朱元璋之手。陈友谅也曾试图引诱朱元璋的水军进入鄱阳湖决战,但朱元璋不为所动,就是牢牢守住湖口,捏住陈友谅的七寸。至于洪都那边,有本事你就打下来,我认了。

所以你真不得不服朱文正,正是他在此拖住了陈友谅大军三个月,才给朱元璋创造了一举歼灭陈友谅的机会,战后鄱阳湖之战论功行赏,朱文正居功至伟。

粮食开始出现问题的陈友谅不得不正面寻求突围,之前龙湾之战遗留给朱元璋的大船此时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封锁防线的重要屏障。

而朱元璋的小船们,则充分发挥了灵活的作用,通过群狼战术围殴陈友谅的大船。陈友谅的水军看似强大,但平时只重视建造大船,没有小船配合,火器射程覆盖面单一,存在死角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朱元璋的小船门依靠水流的优势和灵活的特点逐渐靠近大船,进入大船的射击盲区,因为大船的攻击覆盖面是有最短距离的。朱元璋的小船门就这么围着大船寻找弱点,不断攻击,而难有还手之力的大船不仅要挨打,船上存放的火药也成了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引爆。

这就像极了倚天屠龙记里三渡的金刚伏魔圈,绳索的挥动是需要一定空间的,后来他们被机缘巧合下身处核心圈内的张无忌分心,以致对战郝密卜泰为首的八人围攻时被其中一人近身,渡难只得放下绳索应战,金刚伏魔圈立即被破,如果不是张无忌挥起绳索助阵,三渡肯定要被郝密们杀死。

就这样,被切割围殴的陈友谅想到了把大船连接起来,减少被围殴的接触面,这原本是个不差的主意,由于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太过有名,我们印象中的将船连在一起是个昏招,会导致被火攻。但黄盖的火攻有诈降作配合,二是季风帮了忙,后来金兀术被困黄天荡,找到路线逃跑时用了这招便成功了(此战日后也会讲到)。

此时的陈友谅,面临的情况更像金兀术而非曹操,但是,朱元璋发动火攻可是顺流而下,火船要靠近陈友谅的连船就容易多了。最终陈友谅的大船被引燃,陈友谅也在战斗中被箭射中死亡。就这样,陈友谅的军队溃败。朱元璋取得了争夺天下过程中最重要一战的胜利。

这场战斗,从七月二十打到八月二十六,历时三十七天,其规模之宏大、战况之激烈在水战史上是空前的。战斗的过程也远非我之前这两三千字能描述清楚的。

朱元璋的胜利也远非我所描述的那么轻松,期间他的指挥主舰就被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发现,遭遇猛攻,朱元璋靠着手下跟他长相酷似的牙将韩成换过他的衣服后乘小船逃跑,骗过张定边率领部队前去追击,朱元璋才得以脱围。韩成最终战死。单是这事,就说明朱元璋打赢这场决定天下的大战是多么的不容易与艰险。

类似龙湾之战,我只是突出介绍了地利对此战的关键性影响,在这两战里,我也简单提到了信息情报工作的胜负的影响。

决定战争的胜负,除了这两点,还包括了判断、决策、实施等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影响因素,是个综合的机制,陈友谅犯下的种种错误,注定了他失败的必然,而朱元璋能够以弱胜强,甚至往大了说他能白手起家一步步走到现在,直到最后统一天下,充分说明了他的眼光、决断,他的雄才大略。

下期预告:地利(三)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最后我们来简单说个正确利用地利,取得战斗胜利的例子,和鄱阳湖之战做个对比。

陈友谅是错误的没将主战场设在他可以顺江而下,主动发起攻击的长江边城市南京,而是转战南昌久攻不下后被困鄱阳湖,最终战败。

这场战斗,战场的选择同样是在长江边城市九江和南昌进行选择,最终也是选择了在南昌进行,但却取得了成功,并且载入史册,发挥了重要的意义。这场战斗,就是南昌起义。

插入图片

南昌起义,也叫八一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八月一日,我们现在的八一建军节,就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设在这一天,就是因为它打响了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先来看看南昌起义发生的背景。就在1927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先后击败了北洋军阀中实力最强的直系军阀吴佩孚,以及一度发展迅猛的后起军阀孙传芳。然而就在这形势一片大好之际,蒋介石却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逮捕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中左派人士。

为什么国共会从合作走向分裂呢?根本原因,在于代表方向。孙中山时期的国民党,其致力推行的三民主义,尤其是平均地权的理念,跟代表广大工人农民利益的共产党是存在极大交集的,这也成了双方合作的基础。

但从蒋介石利用北伐夺取了国民党实际统治权力开始,国民党的性质就变了。从始至终,蒋介石代表的,都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大部分表面投靠蒋介石的军阀部队和地方武装,首领本身就是这类人,他们喊出的减租减息的口号,从头到尾都没实现过。

由于共产党在北伐过程中为老百姓做主,打压剥削农民的地主,自然触动了众多国民党内各阶层的利益,双方走向决裂,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共产党刚成立不久,还缺乏斗争经验,没有意识到军事力量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将工作重心都放在团结发动群众上。前期北伐部队的后勤保障还需仰仗广大群众的支持,因此国民党内部虽然已经表现出对共产党不满的态势,但还未公开发难。

等到蒋介石秘密和江浙财团沆瀣一气谈妥条件,解决了财政问题,便对共产党员举起了血腥的屠刀,就连国民党内部的左派份子和进步人士,也遭到了无情的清洗。

此时共产党的领导人士未能完全觉察国民党性质的根本转变,对国民党还心存幻想,产生了右倾机会主义;领导共产党的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指挥不得当;再加上最根本的共产党没有武装部队的保护,因此损失格外惨重,遭到大批残酷杀戮。

据统计,从革命分裂到1928年上半年,被屠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高达31万人,其中共产党员2万6千人。

注:以上南昌起义前的背景参考自百家讲坛《党史故事100讲》

就在这形势危急之际,共产党内部纠正右倾机会主义,于7月12日成立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对于与国民党反动派,作出了绝不妥协、奋起反抗、武装斗争,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决断。南昌起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在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做出武装起义的决定后,李立三、邓中夏等人前往九江组织具体行动。除共产党自己掌握的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跟共产党关系密切,本是共产党争取一起发动起义的对象。但共产党随即发现张发奎不可相信,已跟国民党另一大势力汪精卫勾结,当机立断决定独立起义。

共产党领导人和部队武装在九江的频繁举动也引起了国民党方面注意,汪精卫伙同张发奎等人在庐山召开会议,准备对共产党采取行动。一方面让张发奎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名义命令军中的共产党员叶挺、贺龙前往庐山开会,将其控制并解除兵权,同时让叶挺的十一军和贺龙的二十军前往德安,进入己方部队的包围圈内,解除其武装。

如若此举奏效,共产党将遭受重大损失。

这个时候,如同龙湾之战中那个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卧底一样,共产党安插在国民党中的棋子,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秘密党员叶剑英,得知消息后马上下山,找到叶挺和贺龙,商议后做出决策,拒不执行张发奎的命令,部队按共产党计划前往南昌集结。

这里问题来了,为什么之前共产党们都在九江活动,起义的地点却定在南昌呢?

因为九江地处长江边上,一旦发动起义,国民党方面在南京、武汉的部队都能迅速做出反应,延长江前往九江,起义部队不久将面临围攻。而在南昌边上,赣江、鄱阳湖此时的水深才两米,军舰大船难以通行,这就为起义后部队的防御和转移,争取了时间,减缓了压力。

而且国民革命军中的朱德前不久刚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同时兼任南昌市公安局长,熟悉南昌一带各重要据点,能更有的放矢的做出针对性部署,使得部队起义后迅速控制局面,这也是一关键的地利因素。

随后,周恩来受命从九江前往南昌,之前因为朱培德在江西“清共”被迫离开南昌的朱德也秘密回来,两位日后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会合后,成立了中共前敌委员会,作出了起义的正式决定。此时贺龙叶挺的部队也已到达南昌,他们坚决拥护前敌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本来起义时间定在7月30号,但就在原定时间前一天,时任中共中央委员的张国焘在九江发来电报,指示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有新精神传达,需待他到会传达商议后再做决定如何起义。这样起义的时间不得不被迫再延迟。

等第二天张国焘到达九江,传达了“如果起义有成功的把握就发动,没把握就不能发动”这种类似于程序化的指令后,他又节外生枝的提出要有张发奎的支持才能发动起义。

尽管所有参会者都指出这一构想不切合实际,再者起义的前期准备都已就绪,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刻南昌的共产党对国民党拥有大概两万对数千的局部兵力优势,但一旦国民党嗅出气息调配外围兵力,局势瞬间就会逆转。

连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恩来气得拍了桌子,多年后周总理回忆说,这是他生平唯一一次拍桌子。但由于张国焘摆出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会议没能形成结论。

宝贵的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来到7月31日,张发奎们的两封电报无意间帮共产党统一了意见,他先是要求叶挺贺龙带部队前往九江,随后又要求他们不用前往,他将亲自前往南昌视察部队。

显然这是国民党方面已开始意识到南昌的共产党部队必定会有所动作,共产党方面群情激奋,纷纷表示起义已是刻不容缓,否则只能束手待毙,张国焘见众怒难犯,而且没了退路,这才同意了起义。

31日下午5时,前敌委员会召开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作最后的具体战斗任务分配部署。晚上9时过后,全城戒严。起义行动口令定为“河山统一”,以“三声枪声”为行动信号,众人系上红领带,手臂扎上白毛巾”,并在马灯和手电筒上贴上红十字,作为辨认标志。

南昌城正在享受枪林炮雨前的最后宁静,城东的大士院则是一如既往的人声鼎沸。朱德请来不少不久前共事过的国民党驻南昌指挥官前来聚会,并将其控制住,成功破坏了国民党的作战指挥系统。

战斗一触即发,起义时间原本定在凌晨4点,但夜里10点多突发以外情况,队伍出现叛徒,第二十军副营长赵福生潜入国民党部队告密,幸好被巡逻的士兵发现并及时上报,前敌委员会紧急商议将起义时间提前两小时。

这时省政府机关内,国民党控制的省政府卫队由于大多是本地人,消息更为灵通,得知共产党即将起义的消息。他们自知人数太少难以抗衡,便决定以搞野外演习为名,把部队转移出城。

就在他们准备从省政府后门溜走时,被共产党的哨兵发现,省政府大院作为起义必将攻占的目标,自然是监控严密。由于他们对不出行动口令,退回了大院。

哨兵立即鸣枪示警,就这样,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在8月1日凌晨12点多,提前正式打响了(注:关于南昌起义第一枪的打响有几个版本,这是其中一个)。

随即,共产党按照预先部署,经过四小时激战,先后攻下藩台衙门、牛行车站、大士院街、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据点,全歼敌军三千多人,并缴获不少枪支弹药等战利品。

顺便说下,跑去告密的赵福生混在战俘堆里企图蒙混过关,被认出来后由贺龙下令将其枪决,可见当叛徒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战后,共产党沿用了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对部队进行改编,随后进行了战略转移,南下广东。尽管由于当时国共军事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共产党刚独立指挥部队经验不足,部队在国民党的追击中被击败打散。

但分兵辗转后存活下来的队伍,成为日后共产党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中坚力量,部分部队前往海陆丰和海南岛,叶挺聂荣臻随后发动了广州起义,前往朱德陈毅部分部队转战闽粤赣湘边,随后发动了湘南起义,并同发动了秋收起义的毛泽东队伍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开启共产党的“毛朱”时代。

正是南昌起义打响的革命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道路,这也跟毛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自此之后,共产党领导的部队,通过二十多年的浴血奋战,做出了无数的牺牲,为我们换来了一个和平的新中国。

下期预告:别有洞天

楼主:raulsevenzgh

字数:17367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7-02 07:44:20

更新时间:2020-08-17 23:12:19

评论数:1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