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读金庸 聊历史

读金庸 聊历史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三、清兴明亡简单分析

下面,我们来说说福临的当选,这个决定看似偶然,实则有他的必然性。这个必然,就是不论豪格,还是多尔衮,他们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此时此刻,绝不是闹内讧的时候。放在满清自己内部看,多尔衮和豪格的实力接近,火拼只会两败俱伤,说不定还会给其他人渔翁得利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放眼全天下,时下正是公元1643年,明朝内部已是千疮百孔,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带领的流寇也好,起义军也罢,在全国遍地开花,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随时可能被一击毙命。上天给予满清如此好的机会,如果此刻内部无法团结,至少是维持表面的团结一致对外,那么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几乎就是失不再来。

不管明朝消灭了李自成们,还是李自成们推翻了大明,如果因为自己的内斗而只要得到足够的休养生息,山海关以南的花花世界,对于清朝始终是遥不可及的。就这样,福临的当选,就成了双方妥协也好,顾全大局也罢的必然选择。

注:以上内容参考自纪连海老师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正说清史第5集多尔衮。为了行文更合理,我“擅自”调整了代善离席的时刻,将豪格表态福少德薄之后离开改为之前,我觉得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不同人,可以对历史有不同的解读,不必要求对于历史要有一个标准的解答,更不必追求历史所谓唯一的真相。

除此之外,我个人觉得这里面纪老师有几个小问题没讲清楚。

一是豪格最开始直接表态想当皇帝,当获得优势局面的时候为何变谦虚了?难道真的是如古代篡位者走三推辞的程序?如果是这样也很难说得通,因为走推让程序的人都是大局已定做做样子表表姿态,而此时的豪格面临的形势明显不是如此,正是你死我亡争夺最高统治者的局面,根本不是作秀的时候,出此昏招明显不符常理,不像一个政治经验丰富之人所为。

纪老师前面也说过豪格为人非常聪明,即便是脑子不大灵光的天门,也是因为事先不知道玉玑子们的阴谋,否则也不会把象征掌门之位的短剑拿出来,给玉玑子可趁之机。

姑且把这看成是豪格的个人低级失误,那么下面第二个问题来了,即便豪格因为一言之失无缘帝位,为了大局不得不接受了福临继位的妥协局面,但这时候他的话语权尤在,还远没到任由多尔衮摆布的局面,为何多尔衮说和济尔哈朗联合当摄政王,把豪格踢出核心领导圈他仍没有表示,接连犯错?

在这里,我说说个人看法,关于最终确定福临作为继承人,根本原因自然是纪连海老师也讲得很清楚的多尔衮、豪格双方都没有绝对势力战胜对方,此时双方如果内乱,那么定鼎中原的机会势必错过,甚至永不复返,因此福临上位是双方妥协的必然产物。

但这一确定过程,不可能是一场会议就确定的。就像我们现在的外交谈判基本是要多轮商讨、互试底线、争取对方能接受自己又利益最大化等才最终确定的。即便鳌拜他们带兵包围了崇政殿,他们也不敢随便造次,率先动手制造不可挽回的内斗。

确有史料记载了豪格说出了“福少德薄,非所堪当”的话,但这不是在形势一片大好下的作秀表演,而是确实上位无望后的无奈、失望兼负气之话。

最早提出福临当皇帝建议的也确实是济尔哈朗,但这是在双方多次拉锯僵持不下后提出的。这一建议也给他捞足了政治资本,和多尔衮一起成为了摄政王。

这里豪格没有在当不成皇帝后争取政治利益的最大化,仅由偏向他或者说偏向皇太极一枝的济尔哈朗充当摄政代言人,确实说明了政治上他还不够多尔衮老辣,毕竟这是他第一次面临皇位争夺,而多尔衮早在十几年前就有过一次经验并不断分析总结提升自己竞争力。

日后豪格便被多尔衮收拾迫害致死。好在多尔衮死后,济尔哈朗联手顺治对多尔衮进行反攻清算,也算为豪格报了仇。

最后,回到标题要说的,豪格因为一句“福少德薄,非所堪当”断送了皇位,当作笑料即可。笑完就得感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偶然和必然的一面。

看似明朝内部出现问题,崇祯李自成火并给清提供了机会,打下北京的李自成又因为李宗敏抢了陈圆圆导致吴三桂降清(这也只是小说家的杜撰,事实是李自成把吴三桂一家都抢了),这些乍一看都像是天上掉馅饼清走了狗屎运。

但李自成等起义军或者说流寇的出现,正是明朝政策出现问题,东林党人的杰作导致老百姓活不下去的必然结果。而吴三桂降清,也是李自成的农民军目光短浅,一打下北京城便想着享受胜利果实,开始四处烧杀抢掠,压根不想着吴三桂还把守着山海关这一重地,得妥善保护好他家人,争取他站到自己这一边,却把吴三桂老家洗劫一空导致的。

相反清这边,他们也并不是没有内部问题,皇太极的突然暴病身亡很可能就是权力争夺导致的,他死后留下的最高权力更成了制造内乱最大的隐患,无数先例已证明此种事件稍一处理不当必将血流成河。但豪格和多尔衮,却同时意识到了为了清朝的前途,不能内部火并,必须达成妥协一致对外。

两项综合,这才是明朝走向覆灭,大顺昙花一现,清朝作为新兴势力崛起,一统天下的必然原因。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借力打力(一、辛酉政变的背景、小议咸丰)

泰山派公众场合内讧,上一篇我们从天门道长的角度切入讲了关乎清朝入关命运的皇太极死后权力争夺事件。今天我们换个角度,从玉玑子一派的角度切入,来讲讲另一场同样是清朝统治者去世后的权力争夺事件,这场权力斗争同样极大影响了之后清朝数十年的命运前途。

纵观泰山派内讧过程,我们一般都会认为玉玑子是被左冷禅利用了,最后还落得个断手断脚的可悲结局,笨蛋一个。但仔细想想,如果不是桃谷六仙出手这一突发事件,他的计谋是不是就得逞了?

在这个过程里,他和左冷禅之间,说不上被利用了,充其量是相互利用。因为玉玑子有取天门而代之,成为泰山派实际掌权人的野心。如果不在是否并派这个问题上制造矛盾,得到左冷禅的支持,那玉玑子是没什么机会取代掌门地位合法的天门的。

从这个角度上看,玉玑子其实也利用了左冷禅。而左冷禅则有消除泰山派反对五派合并意见的需要,于是双方就有了相互合作各取所需的利益诉求和利益互换契合点。那就是左冷禅帮助玉玑子夺得泰山派的实际领导地位,而玉玑子同意五派合并。

在这件事里,天门道长、玉玑子和左冷禅三方的关系,很像下来我们要说到这件事的三派势力: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慈禧和奕䜣。就连左冷禅请来的青海一枭,都能在这件事里找到类比人物。这件事就是确定了晚清最后四十多年掌权人,直接影响晚清命运的辛酉政变。

要说辛酉政变,首先要从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咸丰皇帝说起。说他是始作俑者,并不是说他参与了这场政变,但正是由于他临终前的一系列决定,埋下了这场政变发生的导火索,成为政变发生的根源。

对于清朝皇帝的个人评价,咸丰和他爹道光可以说是开始去到分水岭另一边。他俩之前的皇帝基本是正面评价大于负面,因为之前的清朝处于上升期和平稳期,皇帝个人又没太大问题。

直到道光这开始碰上鸦片战争,开启了晚清丧权辱国的屈辱表现。但这个时候外部入侵尚未大规模来袭,内部的矛盾(统治阶层腐朽、民众生活困苦)也正在酝酿和萌芽,道光即便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也仍以天朝上国自居,直到他选定的令人诟病的咸丰这,一系列内忧外患彻底爆发,让咸丰自觉难以承担,一再选择逃避,直到被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对于晚清,我挺喜欢喻大华老师在百家讲坛讲的皇帝系列。喻老师讲解咸丰用的标题是“苦命皇帝咸丰”(之前茅海建老师写的咸丰的书书名便是《苦命天子》),在讲到咸丰生命最后时光的时候总结了他的命是如何的苦: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给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之三千年来未有变局给他摊上了,封建社会的没落给他碰上了,他驾驭的又是条已经航行了两百年千疮百孔的破船。

对于咸丰的死,喻老师引用了清朝皇室后裔启功先生关于咸丰自杀的说法,给予的更多是宽容和理解,即咸丰无力阻止前面说到各种局面的发生,有心无力,于是选了以死谢天下。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随便自杀,于是只好以纵欲这种方式来自我摧残,以此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说法,倒跟陈独秀点评清末民国初期奇才苏曼殊颇为相似。

苏曼殊身世奇特,才华横溢,但在32岁便早早去世,主要原因就是管不住自己那张嘴,但凡自己喜欢吃的,便毫不节制,拼命的吃。

他尤其喜欢吃糖,曾仿照同样以爱吃闻名的苏东坡所写的“日啖荔枝三百颗”,说自己曾“日食酥糖三十包”,你说这不得糖尿病才怪。甚至在他生命最后一年住院,医生严令不得吃糖,他都溜出医院大吃甜食,这劲头到真跟苏东坡拼死吃河豚有几分相似。

对于苏曼殊的死,他的老师陈独秀说过“他眼见举世污浊,厌世的心肠很热烈,但又找不到其他出路,于是便乱吃乱喝起来,以求速死。在许多旧朋友中间,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的了。”

启功老先生自然德高望重,喻老师说的咸丰所面临的局面也是客观现实,但这不妨碍我对咸丰以及他的死有不同看法。

对于苏曼殊,不管他的死是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还是如陈独秀所说悲观厌世,那都只是他个人的选择,我们无权指责,最多就是遗憾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佳作。

但咸丰呢,他也能用这样的标准来评价么?我们常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也即权力与责任对等。好比你是当世球王,球队取得了成绩,你是皇冠顶上那颗珍珠,荣誉都归了你;球队一有问题,就让其他人背锅,你觉得合适吗?

既然咸丰是当时的一国之主,那对于列强的入侵,内乱的爆发,他怎么可能不负责任?出事了就把责任归咎到客观环境,那还要你这最高统治者干啥?再说当年这艘船可是你自己拼命抢着开的,现在开着开着把船带沟里去了,这时知道来怨船破了?早干嘛去了?要知道跟英法联军开战之前,咸丰可是牛逼哄哄得很,丝毫不顾“两军交战,不杀使臣”的惯例,直接拿对方使者的头祭旗表明自己强硬的态度,这不信心满满的无敌天朝心态么,怎么转眼间就成破船了?

分不分锅如何分锅暂且不谈,英法联军打来咸丰什么表现的,一国之君带头逃跑,然后过起醉生梦死的生活来。就算真是寻求自杀,那也绝对是不负责任的懦夫表现,幸好面对外来入侵,我们更多的中国人是选择誓死对抗,而不是咸丰这种行为,否则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那就葬送在这种人手上。而如果他真有自杀之心,你觉得在逃难的路上,他还会念念不忘自己的癖好之一——喝鹿血,让手下还要把鹿都带上么?

好比球王比赛输到没了心气就选择不比了,大家应该觉得是球王自己的问题多点,还是觉得问题都出在其他人身上,就如同崇祯说的“文官皆可杀”?

一个可以类比的例子,晋文公手下的法官李离,有一次在判案过程中因为偏听偏信,导致杀错了人。知道事实真相后他便把自己关到监狱里去,判自己死罪。

晋文公知道了就准备特赦他,跟他说:“官职有贵贱之分,刑罚也有轻重之别。这件事的问题出在你的手下,非你之罪。”

李离回答到:“臣担任的是长官之职,没把这职位给下属,权力在我手上。平时我领到的俸禄更多,也不曾分给他们。现在是我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却要把责任推给下属,我没听过有这样的道理。”

晋文公说那既然你这样算有罪,我也是你的上级领导,是不是也一样有罪?这其实就是在主动帮李离找理由了(看起来晋文公说的也很有道理)。

但李离并不领情,答道:“法官断案有法可依,判错刑了就要自己受刑,杀错人了就要抵命。主公是相信我能够秉公执法才任用我的,是我辜负了主公,主公何罪之有?”随后他便伏剑自刎而死。

相比李离这种毫不推卸责任,甚至主动揽责的做法,咸丰好意思出来喊可怜么?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借力打力(二、咸丰的托孤安排)

说回辛酉政变,临死前的咸丰,面临着权力交接的问题。此时他的幼子载淳年仅6岁,势必需要有人辅政。那么将权力暂时托付给谁呢?他的弟弟奕䜣是首先被排除的,他很清楚奕䜣的实力,当初自己上位靠的便是德与才中对“德”部分的作秀,自己上位后也以打压奕䜣为主,如果让他掌握大权,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多尔衮。

排除奕䜣,剩下的选择也就大臣或者皇后。清朝惯有辅政大臣辅佐幼主的先例,济尔哈朗配合多尔衮辅佐顺治,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佐康熙。

咸丰可以在肃顺为首的臣子中选取若干作为辅政大臣,但以肃顺平时强横的性格,即便日后不会成为梁冀那样一言不合就干掉皇帝的跋扈将军,像鳌拜那样把持朝政的概率也绝对不小。

据野史记载,为了权力,肃顺甚至向咸丰提议过仿效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之举,其目的不言自明,自然是要铲除母以子贵的慈禧这一可能的掣肘,做霍光那样大权独揽的权臣。

既然肃顺存在这样的野心,那么不把核心权力交给大臣,交给皇后慈安或者载淳的母亲慈禧又是否可行?放眼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女主当权的屈指可数,其中最有名的吕雉和武则天就差不多将汉唐的皇室掀了个底朝天,咸丰自然也会有所顾虑,事后也证明了慈禧同样是个狠角色。

而且相比吕雉武则天掌权时接触权力核心集团多年,熟悉朝廷运作政务处理,此时的慈禧也才27岁,没有多少处理政务经验,皇后慈安更是不谙政事,将权力交给她们,也难以保证朝廷的正常运转。另外清朝的祖制后宫也不宜干政,孝庄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辅佐君主,也都是在幕后给予帮助,没有直接走上前台。

经过一番前怕狼后怕虎的瞻前顾后,“深思熟虑”的咸丰拿出了他的最终方案:由顾命大臣辅佐载淳处理国事,既然顺治定的四位最终导致了鳌拜的大权独揽,那么一方面把人数扩大一倍,达到八人,算是内部的相互制约,加大肃顺揽权的难度。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将权力交给八大臣的同时,实施外部制衡,咸丰给了皇后慈安和懿贵妃慈禧(慈禧是日后的谥号,为表达方面,本文一律用慈禧来表达,包括慈安)各一枚印章,对于肃顺们拟好的上谕,需要慈禧慈安同时盖章才能生效。

此举的用意可谓用肃顺们打压奕䜣,同时又通过慈禧来制衡八大臣,为什么要慈禧慈安两人同时盖章而不是慈安一人就够了呢,因为相比慈安的不谙政事,慈禧此前表现出来的政治才能更能起到制衡八大臣的作用,而慈安则能同时牵制慈禧。

这个设计从理论上来讲不可谓不完美,但现实和理论往往有差距,这个设计最终被现实击得粉碎。

楼主:raulsevenzgh

字数:17367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7-02 07:44:20

更新时间:2020-08-17 23:12:19

评论数:1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