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读金庸 聊历史

读金庸 聊历史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别有洞天

令狐冲在思过崖练剑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山洞里面的密洞,密洞的墙上刻着五岳各派不少失传已久的绝招,以及日月教被困数人想出来的破解之法。

这些石壁上刻画的内容,对于学武之人,毫无疑问可算是一大宝藏了。别说五个剑派,单单是嵩山派一派的剑法,日后岳灵珊在剑法大家左冷禅面前使出来,便能让他手心发热,如陡然见到从天上掉下来一件宝贝一般。

下面我就同样来讲一个可能也是偶然间被发现的洞窟,洞窟里面同样刻有壁画,这些壁画,连同洞窟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藏。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已经知道,我所要讲的石窟(群),就是敦煌莫高窟。

说莫高窟,从哪讲起呢?我想从讲莫高窟注定离不开的一个人物——道士王圆箓讲起。我相信,对这个名字有印象的人,其印象十有八九来自“文化大师”余秋雨作品《文化苦旅》的第一篇《道士塔》。

当年我第一次读到《道士塔》的时候,还是个刚20出头的小年轻,读完之后,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悲愤交加。

余大师不愧是大师,文字功力太过高深,从他笔下描述的关于莫高窟的前世今生,能让你真真切切的为当年中华文化的这段浩劫感到悲伤,同时为造就这段悲剧的人们感到无比愤怒,痛骂这些中国文化史甚至是中国历史的罪人,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那个把一次又一次把一件又一件中国文化瑰宝亲手送给外国人的王圆箓王道士。

那个时候,我的情感不由自主的被余大师的倾诉所感染,对王圆箓充满了咬牙切齿的恨,觉得这是一个万死不能辞其咎的罪犯,甚至应该像秦桧那样,用他的铜像跪在莫高窟前,让我们勿忘这段耻辱。

可等到十年后,当我看到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敦煌》之后,我发现我又一次愤怒了,不止愤怒,我的三观都被彻底颠覆了。我想再质问一句:“你这样做,难道良心不会痛么?”

当然,既然我的三观被颠覆了,那么质问的对象自然不是王道士,而是无中生有、甚至颠倒黑白将王道士刻画成如此形象的余大师余秋雨。

《敦煌》纪录片里,讲述了王圆箓是如何发现莫高窟藏经洞的。目前看起来最可靠的记载,来自于王圆箓给慈禧上书写到的“当天,忽有天炮响阵,忽然山裂一缝,吾同工人以锄挖之,欣然闪出佛洞一所”。

当然,这种类似于桃花源记里面不经意发现桃花源的描述或许有过文学的加工,彰显这是天意让人发现此处,以引起最高统治者的注意,所以未必真就如此神奇。

于是就有了另一种类似令狐冲不经意用剑刺穿墙壁发现墙内别有洞天的版本,即王圆箓雇了一人在甬道内写经,这人休息时经常将点烟的芨芨草插到墙壁的缝隙中,久而久之,有一次芨芨草居然深入到墙体里面去。他试着敲打墙壁,里面传来一阵空洞沉闷的声音,于是藏着无尽宝藏的密室,就这样被发现了。

其实藏经洞如何被发现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可以被确认的是,这是王圆箓所发现的,而不是余大师所感慨的“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从始至终,都没谁派王圆箓来干这事。

那么王道士是怎样一个人的?关于他个人的资料,主要来自他的墓志铭,其他来自斯坦因等国外探险者跟他打交道的零星记载。从他的墓志铭中,我们可以得知他来自湖北农村,八九岁时因饥荒来到西北,曾当过兵,后来出家当了道士。敦煌当地人称他为王阿菩,意思是他有菩萨一样的心肠。人们还说他很节俭,很辛苦。

是的,就是这么一个在余秋雨笔下目光呆滞,畏畏缩缩,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的小丑,当他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满是宝藏,但他自己根本知道它们的价值的藏经洞后,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先是挑出了一些佛经写卷和绢画,送给附近的官绅和士大夫们,可没人对此感兴趣。他年轻时当兵的上司廷栋甚至觉得佛经上书法的水平比不上自己的。

在此期间,历史本来给了中国人一次完整保留下这批宝藏的机会,甘肃学政叶昌炽从敦煌县长汪宗翰送来的几本来自藏经洞的绘画和经卷上隐约感觉到了这批文物的价值,于是他向甘肃藩台建议将洞中的古物运到省府兰州妥善保存,可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经费。就是因为这五六千两银子,这次机会便跟我们擦肩而过,造成了我们永世的遗憾。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距离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已经过去七年,期间除了小部分文物的传送和未果的转移外,就只有没留下姓名的甘肃布政司命令汪宗翰将洞中古物就地封存。而离藏经洞只有20公里的汪宗翰,则是当了个二传手,责令王圆箓妥善保管,自己却从未去过藏经洞查看。不仅如此,从没一级政府,给王圆箓拨过一分钱的管养经费。

就在这一年,藏经洞里这些似乎被人遗忘的宝物,迎来了一位即将让他们流传于世的人物。

英国人斯坦因,带着他的驼队,冲出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了敦煌,这个他形容的被世界遗忘的地方。在这里,他认识了王圆箓。他的日记里,他所描述的王圆箓,是一位孤傲、忠于职守的道士,脸上还会流出来机警、狡猾的表情。

事实上,只要你看看斯坦因拍下的王道士的唯一一张近景照,想来也是余秋雨所写的他见过的王道士的照片,就绝不是他所描述的“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插入照片)

至于余秋雨所写的早于斯坦因两年来到敦煌拿走一大批文书经卷的俄国人勃奥鲁切夫,我实在没能搜索到是怎样一位人物,能搜到的链接基本是余大师这篇道士塔相关的东西,不知神通广大的余老师是如何得知此人的。

那斯坦因如何得到他所想要的宝物呢?在他日记里记载的,也不是像余秋雨所描述的“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纽扣换一篮青菜。”,而是从一开始,他就感觉到王道士是一个不容易对付的人,用金钱来收买显然是不可能的。

由于感到王圆箓的警戒,斯坦因只能通过和他的相处和交流增进了解,逐渐消除他的戒备。在这过程中,斯坦因发现自己最崇拜的偶像玄奘,同时也是王圆箓所仰慕之人。藏经洞里,就有着一张大大的王圆箓请工匠画的“唐僧西天取经图”。每当自己向王圆箓讲述自己沿着玄奘的足迹穿越沙漠时,他便会流露出虔诚和兴奋的表情。

终于,狡黠的斯坦因找到了突破口,在有意无意的跟王圆箓讲述他所知道玄奘经历的过程中,王圆箓逐渐对他消除了隔阂和防备。他还巧妙的告诉王圆箓是玄奘的在天之灵,将这些经卷托付给他,现在,作为玄奘信徒的我,要把这些东西重新带回印度去。这种宗教和信仰的力量,使得王圆箓在一个晚上,心甘情愿的将一束跟玄奘有关的佛经经卷,送给了斯坦因。

在这之后,王圆箓又让斯坦因游览了藏经洞。看着满洞的宝物,斯坦因决定放手一搏,准备用40锭马蹄银买走全洞宝贝,必要时可以翻倍。最终王圆箓同意收下他200两银子,让他带走9000多卷文书和500幅佛像绢画。从王圆箓原本同意让他带走更多的经卷,而在第二天一早又把经书搬回洞里的细节来看,或许王圆箓的内心也是复杂的,只是当时他怎么想的,或许我们永远都不能知道了。

有了这第一次后,后面其他人接二连三的从王圆箓手中买走洞中宝贝,似乎就不难理解了。

精通十三国语言的法国人伯希凭借一口流利的汉语获得了王圆箓的好感,他得以在藏经洞对洞中所存宝物进行地毯式查阅,这里你倒不得不佩服这个法国人的细致和毅力,他对所有的洞窟进行了编号,并把洞内所有经卷进行了翻阅。

翻完一遍经书,足足花了他三个星期时间,其中前十天他一天要翻阅上千件文物,一天翻看十个钟,也就是平均每36秒,他就要完成一卷经书的打开,观看和合上,一天重复1000次,连续十天如此,这种强度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来。最终他用5000两银子换得7000卷文物,成为藏经洞探险者中的最大赢家。

下期预告:别有洞天(下)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别有洞天(下)

当伯希和满载而归在北京举行晚宴展出他的收获的时候,整个北京学术界轰动了,在宋版古籍都难见真身之际,如此多的六朝古书,实在让人心潮澎湃。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决定亡羊补牢,下令押送藏经洞中剩余的经书进京。

但运送过程的随意令人唏嘘,驴车上的经书没有装箱,堆上车后只用草席予以覆盖,一路颠簸的丢失无人在意。也是,此时的清朝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经书这等“小事”,能派人去运回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到京的经书仍未能得到妥善保护,虽然清政府在广化寺建立了我国第一座近代国家图书馆收藏这批宝物,但押送的官员到京后第一件事是将车拉回自己家,将自己看上的经书占为己有,怕被人发现,他们还将经书一撕为二。

这个时候,清政府的官员们,有多少还想着国家的利益,都是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其实经书绢画的遗失何止以上说到的这些,几乎是雁过拔毛,每到一处,这些宝物,就要被顺走一批(对比伯希和的细致和考究,你不禁要感到汗颜和唏嘘)。

王朝覆灭的征兆,总是那么的相像,清朝所取代的明朝,在李自成节节逼近北京之际,国库见底的崇祯向大臣们筹钱共度时艰,“洁身自好”的东林党们只能“千方百计”筹到20万两白银,可等到李自成打下北京上门收钱,他们乖乖上缴的钱财,达到了7000万两之巨。


这些原本王圆箓保存得很好的书画,自从被伯希和公之于世后,在国内遭受的丢失,可能比最终被所有外国人带走的还要多。无怪乎《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记载了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到莫高窟时,王圆箓说到官府搬运他所钟爱的中文卷子致受损伤,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听从蒋师爷的话,收下全部银子,将更多的藏书让给斯坦因。

他在受了官府的骚扰之后,将自己视为特别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这种宁愿把宝物送给外国人的想法,不正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引以为戒的地方吗?

当你看着视频里藏于中国图书馆的藏经洞文物各种残缺不全的模样,对于后人总结的“藏经洞文物,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国者最精,藏于俄国者最杂,藏于日本者最隐最密,而藏于中国者最散最乱”时,你更能直观感受到,一个国家腐朽没落之时,在各个领域,好多东西都既让人痛心疾首,又让人无话可说。

如今,我们的国家不断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民族瑰宝通过拍卖等形式带回中国,说明了现在的我们,是个对历史负责任的国家,也是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才有能力做这样的事。这让世界重新认识到中国是个有尊严的国家,同时也警醒我们,不要忘却那段屈辱的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这还没完,当容易搬运的书画已经没了作案条件,无孔不入的外国人又将魔爪伸向了藏经洞里的不动产。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粘走壁画26方,取走唐代彩塑一尊;俄国人奥登堡,拿走文物300件;日本大谷光瑞考察队购得400件……

此时的藏经洞,早已被官方得知和接管,这些,又是否该归咎于王圆箓?

当时间来到1931年的时候,日本开始发动他们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蒋介石早已用他翻云覆雨的政治手段巩固他的独裁政权,连东北都可以不抵抗,莫高窟,自然又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就不要说此时的王圆箓,就这么走完了他的一生。

但他注定无法安息,因为在数十年后,大学者余秋雨,将他的灵魂从地底下挖出,进行了精神上体无完肤的鞭尸。即便1997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丽的敦煌》中专文介绍了王圆篆的生平与事迹,认为他“苦守莫高窟30多年,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本不属于他的圣地。”但这种声音,仍然微弱的很,大部分人眼里的王圆箓,要么并不认识,要么就是余秋雨刻画的那个民族罪人的形象。

而其实在他死后十年,敦煌莫高窟,遭遇了更大的浩劫。著名画家张大千带领他的团队到敦煌考察,当他发现千佛洞壁画是按朝代顺序一层层叠加描上去后,他就如同杨宗纬唱的《洋葱》般,将如此珍贵的壁画一层一层一层一层的剥下来,然后凭自己主观的意愿予以临摹,导致大量的壁画永远无法还原。

当然,对于张大千所做之事,一直存在争议,挺张者认为按张所说,壁画外层已经脱落,他所做的,是对壁画的保护,或者认为当时的环境,即便这样做真不对,那也是好心做了坏事。

但越来越多的资料已经显示,事实未必是这样。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向达去敦煌考察,结识张大千后,他亲眼见到张大千让儿子叫画工用3天的时间剥去壁画外层,张大千还开心的在壁画上题词。目睹此景的向达心疼万分,他向傅斯年、李济写信,请他们制止张大千的行为。傅斯年、李济又写信给张大千的好友于右任,请他出马制止。

之后向达还多方奔走呼吁,专门就敦煌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等问题,写了《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以及其他连带的几个问题》。1942年底,重庆《大公报》以“方回”的笔名连载了此文。在向达的竭力呼吁下,敦煌壁画遭破坏的现象才地得到了控制,由国家收回管理。

而这一年多来,张大千团队破坏了多少壁画,由于向达统计资料的散佚,已经没人能够说得清楚。当1943年底张大千离开敦煌的时候,他也很可能顺手牵羊带走了不少文物,敦煌研究院资深学者贺世哲披露过,张大千先生只是把张君义手交给前敦煌艺术研究所,现在还保存在敦煌研究院,其余文物张大千先生都带走了,后来流散到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

以上这些,是我从《国家人文历史》的相关报道中了解到的张大千和敦煌壁画的往事。我并不是想拉出张大千来进行谴责,只是希望通过对比王圆箓和张大千所作的事,还王圆箓一个历史的清白。余秋雨老师,请不要柿子捡软的捏,如果你真的对敦煌所遭受的苦难痛心疾首,请将炮火对准真正该对准的方向和目标。

那么时至今日,我们该如何看待那段往事和王圆箓呢?或许我的观点无足轻重,也未必正确,但我还是愿意说出来跟大家分享。

首先,那段屈辱的历史,缘于当时我们国家的衰败。试想同样是英国人法国人,他们甚至可以直接杀入我们的国都,在圆明园烧杀抢掠,用相对温和的利诱手段搬走藏经洞的宝物,又有什么好奇怪的。所以根源在整个国家,不管王圆箓是对是错,拿他当替罪羊显然是在逃避责任。一个国家,不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那就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今后还可能要重蹈覆辙。

其次,我们要珍惜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贝。看看外国人为了得到这些珍宝,他们可以忍受大漠戈壁的苦楚,通过各种手段,几乎是无孔不入的达到他们的目的,而当时的我们呢?有谁真正关心这些宝藏的命运?又有多少人毁坏过这些宝贝?往大了说,不止是文物,包括我们的国土,又有多少野心家时刻不停的觊觎着?

看看沙俄,从晚清手里掠夺了多少土地。二战结束之前,蒋介石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把蒙古割裂出去,以此换取苏联在今后对他独裁统治的支持。而如今的美国,又何曾停止过分裂中国的阴谋?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是我们立足世界之林,在残酷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并茁壮成长的基础。

可以自豪的说,对比晚清政府和国民党,共产党是个高度负责的掌舵者,我们从不放弃一平方米属于我们的土地,面对美国染指朝鲜,企图将战火烧到东北边境,我们毅然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战争,捍卫了自己的权力。在条件艰苦的漫长边境线上,我们的军人守卫住每一寸土地,让那些企图浑水摸鱼者再无计可趁。

香港、澳门的平稳回归,也预示着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和平实现两岸统一。

最后,作为我们每个个体,做好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是对集体、对国家的负责。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如果你就是负重前行者,那请接受我们的敬意和感激。如果你得到了其他人的庇护,那么在心怀感激之余,请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下期预告:保住文化瑰宝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保住文化瑰宝

刘正风曲洋弥留之际,碰巧令狐冲出现了。正是令狐冲的出现,为读者们保住了笑傲江湖这份珍贵的乐谱,随后通过他和任盈盈,再现了这首绝世佳作,直到全书结尾,最终得以笑傲江湖的,也正是奏响这段篇章的两位主角令狐冲和任盈盈。正是令狐冲不顾所谓的正邪之分,才为我们保住了这部小说的灵魂之一——笑傲江湖的乐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几件我们历史上伟大的文化瑰宝得以保全的事。

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资治通鉴》的。这部作品的伟大,已不需要我重复,但凡对历史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它的地位。但大家不大知道的,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差点就被毁掉,幸好一个大家不大熟悉的人的机智勇敢,才为我们保住了这部跟《史记》齐名的史学巨作。

故事要从《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跟他的“一生之敌”王安石谈起。宋神宗赵顼即位后,重用王安石,推行变法。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将精力集中到《资治通鉴》的编撰,总共历史19年完成这部巨作。

王安石变法虽然使得国家变得富有,但由于与民争利,在民间得不到支持,加上触动了传统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更是遭到权贵集团抵制,于是在强力支持者赵顼去世后,不可避免的被废除。

年仅10岁的哲宗赵煦继位后,高太皇太后摄政,她启用了司马光为相,司马光将原来反对变法被贬的一干人等纷纷召回,而变法派自然遭受打压。青苗法这些运转确实出现问题的新法被废,属情理之中,可就连免疫法等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新法,也一概被废,就体现了保守派对变法派势不两立的态度。这也为日后北宋的党争,埋下了伏笔。

一年多后司马光去世,随后元祐八年高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赵煦开始掌握实际权力。他的思路和父亲一致,也是力主变法。于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局势又一次反转,保守派再度被贬,金老在天龙八部最后宋辽可能再起干戈的章节就融入了这段历史。

由于在高太皇太后手下近乎傀儡,手下群臣也没太拿他当回事,再加上执政思路的截然相反,压抑已久的赵煦在上位后开始反攻清算,连客观上起到拥立之功的高太皇太后都被他称为“老奸擅国”,打算追废太后称号和待遇,就别说那帮一直拿他当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的保守派大臣们了。

而司马光,虽然早早就已身死,但作为保守派的标志性人物,自然也难逃被秋后算账的命运,谥号被夺,“清忠粹德”的碑石被毁,甚至连坟墓也差点被挖。

北宋的党争,就在此时再度升级,愈演愈烈,直至无法收拾。彼时的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政见不同,但也算君子之争,两人还有私下信件来往。但随着保守派的上台,新法一律废除,即“不管对错,凡是你支持的,我便反对”,这时党争的雏形已现,但至少还没有对失势的个人往死里踩。

等到哲宗上位,他对保守党的厌恶,加上重新上位的变法派中存在蔡京、蔡卞之流的人品低下者,保守派受到的打击,便比之前变法派所受到的成倍增加。前面说到司马光的遭遇,另一位著名的苏东坡也被一贬再贬,直到蛮荒的天涯海角。而事实上,他虽然反对王安石,但也并不是司马光的支持者。此时的党争,已经到了对于非我党者,便往死里整的地步。

就在这时,蔡卞这个大奸贼,居然想出毁掉《资治通鉴》刻板的主意,将《资治通鉴》作为保守派领袖司马光的政治遗产予以销毁,正是他这种小人能想到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卑劣手段。如果此事一旦实施,无法想象这对中国的文化史是如何的一场浩劫。好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英雄出现了。

这位英雄,叫做陈瓘。喜欢《水浒传》的,可能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施耐庵似乎对他有所偏爱,安排他与宋江联手征讨田虎。虽然此事纯属虚构,但小说中刻画他因与蔡京们抗争受排挤,现实的大背景确实如此。

就在《资治通鉴》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正是陈瓘勇敢的站了出来,力挽狂澜。这个时候,站到变法派的对立面,力保保守派的成果,是绝对需要勇气的,但只有勇气,还不够,此时的陈瓘,还需要智慧。

所幸,当年宋神宗为《资治通鉴》作了序,而陈瓘,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想到了这点,时任太学博士的他,特意在太学考试的考题中,引用宋神宗所作的序文。正是陈瓘搬出的这篇序文,在这个时点重新引起了人们对于《资治通鉴》和宋神宗关系的考量,成为了《资治通鉴》的免死金牌。

蔡卞们再恣意妄为,也不敢对神宗做过提纲挈领点评的作品予以销毁。毁书一事,也便没了下文。就这样,《资治通鉴》才得以一直保留到现在,成为我们的不朽巨作。

至于后来陈瓘被排挤,相比《资治通鉴》的保留,放在历史长河中,便显得无关紧要了,假如时光倒流,让陈瓘再选一百次,我想他都会义无反顾的不改初衷。

时至今日,当我们领略着《资治通鉴》记载历史的兴衰,人臣的得失,从各个领域、不同角度解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不要忘了,当年有位对我们现在来说不算出名的小人物,用他的胆量和智慧,为我们保住了这部旷世伟作。让我们为陈瓘点赞。

说完《资治通鉴》的幸运,我想到了《尚书》的不幸。秦始皇统一六国,焚毁书籍的时候,《尚书》就在被毁的行列中。类似于陈瓘,当时一位名叫伏生的精通《尚书》者,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墙壁的夹层中藏入了《尚书》。

直到汉惠帝的时候,从墙内取出的《尚书》仍有29卷完好。后来汉文帝得知伏生的事迹后,还亲自派人前往伏生家,靠着90岁的伏生口述,补录了部分《尚书》,为这部珍贵的作品进行完善。再之后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

可惜在西晋永嘉年间,上述两部《尚书》都毁于战乱,不知所踪。现在我们看到的《尚书》,已由考证证明,不是最原始的《尚书》。好在2008年藏入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中,又一次出现了失传两千多年的真正《尚书》,其中还包括一些从未出现过的篇章。希望在日后,能由更多关于《尚书》的文物被发掘出来,填补这部经典尚缺的空白。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故宫的故事。

民国初期,各派军阀割据,派系纷争,大多为了抢地盘,争利益,使得民众生活苦不堪言。但在这为了私利拼破脑袋的大背景下,少数军阀的领袖,其品质、人格却着实值得我们肯定。吴佩孚,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作为第一位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人,他的军事才华毋庸置疑。秀才出身的他,诗词书画也有一定水平。更难得可贵的是,与同时期腰缠万贯,纸醉金迷的大多数军阀头子相比,吴佩孚坚持不纳妾,不积金钱的原则,没有任何田产,也几乎没有积蓄。

在他失势后,日本人企图利用他的威望扶植他充当傀儡,遭到他大义凛然的拒绝,最终不合作的吴佩孚被日本人毒害。

当时他部队的军歌,歌词就是他填写的《满江红登蓬莱阁》。“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这跟岳飞当年的满江红可谓异曲同工。如此的铁骨铮铮对日抗战檄文,今天读来仍令人动容。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为其发起了公葬。他葬于玉泉山,正好喻合他“玉帅”的称呼。我们应该记住他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 同样的,我们也应该知道,今天我们的民族文化瑰宝——故宫,能够依旧雄伟的屹立于紫禁城内,承载我们的骄傲,见证我们的历史,离不开吴佩孚当年振聋发聩的保全之声。

1923年,当时在宣武门资政院旧址办公的国民政府嫌办公场所过于狭小,居然想出了改建故宫三大殿,将其改为西式办公和召开会议场所的馊主意。此举一旦实施,对故宫这座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圣殿将是一次灭顶之灾。

好在这个时候,身在洛阳但权势正处巅峰的吴佩孚得知此事后,提出了义正辞严的反对。正是由于他的干预,才使得三大殿幸免于难。

“尝闻之欧西游归者,据云,百国宫殿,精美则有之,无有能比三殿之雄壮者。此不止中国之奇迹,实大地百国之瑰宝。欧美各国无不龂龂以保护古物为重,有此号为文明,反之则号为野蛮。其于帝殿教庙,尤为郑重。印度已逐蒙古帝,英人已灭印度王,而施爹利,鸭加喇两地,蒙古皇帝宫殿,至今珍护,坏则修之。其勒桡各王宫至今巍然。英灭缅甸,其阿瓦金殿,庄严如故。今埃及六千年之故宫,希腊之雅典故宫,意大利之罗马故宫,至今猷在。累经百劫,灵光巍然,凡此故宫,指不胜屈。若昏如吾国今日之举动,则久毁之矣。骤闻毁殿之讯,不禁感喟,此言虽未必信,而究非无因而至。若果拆毁,则中国永丧此巨工古物,重为万国所笑,即亦不计,亦何忍以数百年故宫,供数人中饱之资乎?务希毅力维一大地百国之瑰宝无任欣辛盼祷之至。”

这是吴佩孚当年所发电报全文。玉帅此番高屋建瓴的总结,如今读来,先是为我国拥有如此雄伟的建筑瑰宝感到自豪,跟世界上其他知名宫殿相比,我们的故宫,丝毫不逊色;随后更是庆幸,庆幸玉帅的疾呼,才使得这座圣殿得以保存,当然,那帮打算改建故宫的决策者们,更该感到庆幸,庆幸吴佩孚帮助他们避免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罪人。

如今当我们徜徉在故宫,欣赏着这座雄伟的建筑,感叹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之时,不要忘了,有这么一位伟人,当年为故宫做出的这番贡献。而为故宫做出过如此贡献的人,其实远不止吴佩孚。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另一个故事。

下期预告:保住文化瑰宝(二)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紧接着吴佩孚保全故宫的事, 20多年后,可能遭到损坏的故宫再度得以保全,此次所保住的,不止故宫,还包括可能是北京所有的文化古迹。这就是平津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对文化高度负责,通过各方面不懈的努力,最终和平解放了北京(当时被称为北平),为我们完好的保住了北京这座历史名城。

这事要从平津战役展开的背景谈起。1948年9月,共产党审时度势,开始大规模对国民党发起全面进攻,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辽沈战役率先结束,共产党发动淮海战役,随着战斗的节节胜利,共产党开始谋划全局,决定彻底消灭长江以北国民党有生力量,不让其撤回长江以南,未等淮海战役结束,平津战役便同时拉开了序幕。

此时国民党在华北战场的最高军事指挥是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但事实上,他从未真正完全掌握战场的全部指挥权,因为他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出身。真正听他指挥的,只有跟随他的旧部。副司令陈继承直言中央嫡系部队的调动必须经他同意。

而此时华北的形势,对于国民党也极其不利,共产党华北战区的兵力虽然不占优势,但随着辽沈战争的胜利,已无后顾之忧的东北百万解放军入关是早晚的事,一旦林彪挥师南下,战局便将瞬间易势。淮海战役解放军也是捷报频传,在华北主要只占领大城市的国民党,即将陷入被共产党分割包围中。

即便国民党自己,大部分也对守住华北持悲观态度。蒋介石也曾考虑过将华北的兵力回撤到长江以南,但出于政治考虑主动放弃长江以北最重要的地盘影响太大,因此在傅作义坚持据守后便没有强硬执行。

当然,即便他想强硬,傅作义也不会遵命,一旦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去到江南,傅作义很可能在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倾轧中沦为牺牲品,被束之高阁甚至鲸吞。

此时的傅作义,就是处于如此的内忧外患中。战役开始前,他也曾异想天开的派兵直插共产党心脏西柏坡,但部队一出动便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灰溜溜的草草收场(此仗后面会讲到)。

既然华北很难守住,那傅作义能有什么选择呢,一是往西撤到他起家的归绥一带,但国民党嫡系势必不会跟随,且西北地广人稀,物资匮乏,没有保障他也难以立足;二是南撤,但前面已经说了这条路他绝不会走。除此之外,他还能怎样呢?能不能跟共产党谈谈呢?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谈判桌和战场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最终成功的和平解放了北京,使得这座历史古城历史名城免受战火之苦,为我们保住了一座座名胜古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共产党具体都为这座古城做了什么。

首先是通过各种关系对傅作义进行沟通,劝说傅作义认清形势,将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同时也是给傅作义信心。特别是将她女儿傅冬菊,从天津调到北京,争取最直接的沟通,也让傅作义得到最大的精神慰藉。傅冬菊,作为傅作义的女儿,嫁给了中共地下党员,自己也即将加入共产党,这也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共产党是多么的得民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人心思和的背景下,大学问家胡适极力鼓动傅作义誓死对抗共产党,要为国民党守住北平“负责”,自己随后则溜之大吉,跑去了台湾。

他自己平时宣扬“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而到了这个时候,想的却不是研究如何保住北平两百万人名的生命,保住北京这座历史古都,而是刻意强调了让傅作义去为代表蒋家王朝的国民党卖命,真不知算不算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大嘴巴。当然,也不能说他没研究问题,毕竟他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脚底抹油,跑到南京继续宣扬他的理论。

而日本全面侵华之前,胡适先生又是大肆鼓吹中国军事实力远弱于日本,不能与其开战,应该竭力促成和谈,否则打仗三天就亡国,到时想谈都没得谈。此刻属于民族内部矛盾,他反倒刻意主战,他说的少谈些主义,骗鬼去吧。

从始至终,他都站在蒋介石的一边。面对日本的入侵,他的表态我还没表达完,他的意思是利用和谈换来的十年时间全力发展现代军事工业,提高自身后再跟日本一决雌雄,类似于勾践的十年生聚。但问题是日本会给你这十年时间么?

而如果这是胡适自己的个人见解那也还罢了,至少算是救亡图存的一种思考,问题只是合不合适而已。关键是他如此的表态,不过是一种政治投机,因为在1933年他曾跟蒋介石有过一次面谈,蒋介石谈到日本对汤玉麟、张学良军队的了解比他自己多得多,胡适问到中国军队能否抵御日本入侵时蒋介石回答需要3个月的预备期。而且准备就绪了也没法全面还击,只能择几处死守。

投机客胡适此刻便“揣摩圣意”,主动推出此种论调迎合奉承他的“圣上”,为“主”分忧出来造势,同时也是捞取自己的政治资本。

好在爱国青年们分得清青红皂白,他在自己的主战场北大演讲鼓吹这套理论,高呼你们学生懂个屁,别瞎BB,要冷静,不听我的话就不是北大学生,北大学生应该保护真理——其实也就是说他胡适的话就是真理的时候,就遭受了学子们的唾弃和咒骂,被哄下了讲台。更别说国民党中的主战派如孙科等都主张将他逮捕入狱。

最终形势的发展也逼迫得蒋介石不得不宣布抗日,胡适的政治投机破产,形象一落千丈,也只能一方面更向蒋介石坚决靠拢,又抛出了跟“打仗三天就亡国”截然相反的“和比战难百倍”的新观点,其立场就是如此的廉价,真比那个啥的裤头还松;一方面又当了那个还要立这个,高呼多研究这个少谈论那个。

其实你多了解下这个人,就不会被所谓的口号给迷惑了,真以为他只是个“学者”。

其次,共产党深知跟傅作义的谈判不会一帆风顺,只要傅作义还有后路,就会认为还有谈判筹码,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

因此我党一边充满诚意的跟傅作义秘密接触,一边在包围北平的基础上,采取堵中间,灭两头的策略,先是拿下了西边的张家口,消灭了傅作义的嫡系部队第35军,随后攻下华北重要的港口城市天津,切断华北国民党军南撤的路线。天津的攻陷,彻底消除了傅作义讨价还价的筹码。

当然,共产党也完全做好了一旦傅作义不接受条件,负隅顽抗的准备。如果需要强攻北京,为了尽最大可能保护这座古城,毛 多次指示,务必保护需要一切有价值的文物古迹。

共产党专门请来梁启超的儿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研究可以从哪里攻城。梁思成说,大部分都不能开炮,大多是明代文物,不可复制,只有东北角有一个城门,是日本占领时扒开的洞,没价值,里面本是贡院,没百姓住家,百姓伤亡会少。包括进了城后,哪里能打,哪里不能打,共产党也都有明确的布置。

共产党的工作就是做到了如此细致,但仍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怀着最大的耐心和诚意等待傅作义的觉悟。

期间,共产党虽然历数了傅作义在解放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但同样肯定了他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并且作出了言而有信的承诺,同时在策略上也巧妙的保护了傅作义,在公布蒋介石等43名战争罪犯的名单中,同样包含了傅作义。

这看似将傅作义完全推到共产党对立面的公开声明,其实正是共产党迷惑蒋介石的高招,对傅作义的一种保护。这就像黄蓉要解救李莫愁手中自己的婴儿小郭襄,却装作一副漠不关心甚至要对婴儿不利的样子,这样便让狡猾的李莫愁觉察不到黄蓉的真实意图,从而在交锋中占据有利地位。

最终,傅作义终于认清形势,北京和平解放。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对于傅作义的选择,我们应该给予赞扬。谈判时时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莫文骅曾开玩笑的说,我们认为不是傅作义保护了北平城,倒是北平古城保护了傅作义。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长期作为水利部长,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傅他晚年病危即将去世前,周总理前去看望他时告诉他,毛 说了他对北平和平是有功劳的。

当然,傅作义顺应历史潮流而为,我们应该赞扬,但这里面,主要包含和凝聚的,是共产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历史,最高度的负责,以及为此付出一切的崇高理念。

今天,北京作为我们祖国的心脏,成为我们的政治、文化中心。节假日里,作为普通老百姓,很多人会前往北京,一睹首都的风采,浏览这座既是历史古都,又是现代大都市的各个角落。

当我们感慨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么多文化宝藏的时候,我们应该牢记,正是无数共产党当年付出的鲜血与生命,力量与智慧,完整保护了这座让我们自豪的城市,乃至让全国人民摆脱各种阶级的剥削,翻身做主人。

这座象征着华夏民族骄傲的城市,见证了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向前的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今后,也必将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大踏步向前。

最后,如果说谁在和平解放北平这件事上功劳最大,我想我们最不该忘记的,是第一个提出这一想法的人。因为当年他以个人名义(当时平津战役前线指挥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并不支持这一想法,所以他决定以个人名义上报)向毛 发出这一想法的电报。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在“文化大革命”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关于平津战役的所有电报中,唯独找不到他单独签名发出的这一份。但历史绝不会抹去他的这一贡献。

他不是什么大文化学者,不像前面说到的胡适那样“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恰恰相反,他是一名军人,我们的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聂荣臻。

下期预告:人彘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人彘

令狐冲在思过崖面壁时,思索着日后如何跟魔教之人相处,想到了之前听闻的魔教中人对付其他武林人士之事,其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自然是令狐冲亲眼看到的嵩山派的孙师叔,他双手双脚都被砍去,两眼也给挖出。连令狐冲这样的练武之人,看到孙师叔没了眼珠的两窟窿不住淌着鲜血,都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可见这场面之恐怖。

是不是很似曾相识的一幕?没错,当年吕后对付戚夫人,用的就是这招,而且吕后更为狠毒,她还将戚夫人的耳朵熏聋,喉咙灌哑,扔在厕所里,这就是人彘的由来。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几百年后,又一位女强人武则天,在面对后宫斗争中败下阵来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时,同样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先将两人杖责一百大板,然后砍去手脚,放到酒缸里。

以上两个故事,一个记载于史记,一个在新旧唐书、资治通鉴里都有记载,可谓都来自权威史书。这两个故事,让人一看就知道了这俩女人的心狠手辣,当然,她们两人无愧这评价,但这两故事,看起来还是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嵩山派那位姓孙的,练武之人,被砍去手脚挖去眼珠后,接应的人一看都认为伤重无法医治了,有生理医学常识的人都不难做出此判断。而作为皇帝身边的女人,平时养尊处优,戚夫人除了被砍去手脚挖去双眼外,还加上了熏聋耳朵和毒哑喉咙,居然在吕后带儿子刘盈来看的时候还能在蠕动,可能性有多大?

再者吕后让柔弱的儿子来看她这一杰作动机又何在?直接将儿子吓病并导致最终不治而亡,她这么老到的政治家,怎么会做出这样的蠢事?要知道,他这儿子可是仁弱厌杀的,吕后当初要杀戚夫人儿子刘如意时,刘盈就竭力保护这个弟弟,时刻带在身边,吕后等了好久才找到机会趁他疏忽出去打猎没把弟弟带走强行灌药毒死的,完全可以预见他看到戚夫人这模样的反应。我个人感觉,这不像是吕后会干的事。

事实上,吕雉的心狠手辣毫无疑问,但她政治女强人的风范同样是毋庸置疑的。她的强,绝不仅仅体现在争夺权力上,对于汉帝国的发展,也是有着积极贡献的。

汉武帝能够横扫匈奴,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其积蓄来源于文景之治,但吕后临朝称制第二年颁布的一条政策,则无疑对于汉朝农业经济的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完全废除了西周时期以来的井田制,将土地分给农民个人,加上轻徭薄赋,这极大激发了老百姓创造财富的能力,为汉朝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但从政治正确的角度上说,吕氏毒瘤是绝对要肃清的,所以吕后肯定会被打上恶毒的标签。以她性格,掌权后对戚夫人秋后算账是在正常不过的,但人彘这个创造性的发明,或许并不是出自吕后,而是史官对她的抹黑。

至于武则天,不同于刘邦去世后独揽大权的吕后,此时的她,别说如何虐杀情敌,就是杀不杀,都轮不到她拍板。如果李治不想干掉她们,或者至少如果李治不默许她的行为,武则天是断不敢杀掉被废的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史书一直营造李治羸弱的形象,跟历史上的真实李治是完全不同的,这个我们以后也会说到)。

即便她真得到可以按自己意愿处理这两人的权力,试想细皮嫩肉的这两人如何能承受一百大板?可以对比下水浒里面那些普通人一百杀威棒下来都成啥模样了,更何况一百杖打完还要砍去手脚,泡到酒里不死。

还没完,如此炮制后,武则天来看这两人,王皇后还能向她拜了两拜,真不知是如何拜的。如果前面说到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真是史官们大开脑洞的产物,那武则天版的人彘就更水到渠成了,史官们都不用费多少脑细胞,直接依样画葫芦引用过来就行。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对这两起人彘事件的看法。至于真实的情况如何,我想并不重要,因为这都是权力斗争后失败者被杀的必然结局。如何杀的,相比斗争的过程和结果,实在是细枝末节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两场权力斗争中的一些人和事。

戚夫人是死得很惨,但她是无辜的么?显然不是。我们总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吕后固然心狠手辣,但对于刘邦其他女人,至少她没下如此狠手,为何就单单对戚夫人这么恨呢。这事根源,就在戚夫人自己。

年轻貌美的戚夫人,20出头就被刘邦看上,此时的刘邦已经年过半百。长年累月在外征战的刘邦,总是把戚夫人带在身边。作为皇帝,刘邦身边不缺年轻的美女,戚夫人能脱颖而出,得到刘邦最大宠幸,自然不止年轻貌美,她还有个特长,善舞,这正大大对了刘邦爱歌的胃口,正好一个唱歌一个伴舞。他最著名的大风歌和鸿鹄歌,创作时就离不开戚夫人的在场。

得宠的戚夫人生了个儿子同样受宠,刘邦为他取名如意就可见一斑。他觉得这孩子称心如意,可原已立为太子的吕后之子刘盈则不得刘邦欢心了,认为此子“不类(像)我”。于是得宠的戚夫人,挟儿子同样得到喜爱之势,便起了废立太子的念头,并不断向刘邦吹枕边风。谁都看得出来,一旦储君之位易主,皇后的位置,随后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可惜,长袖善舞的戚夫人,只能在舞场一展身手,他在政坛的表演舞台,观众只有刘邦一人。而她的对手吕后,在官场厮杀多年,连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都被她强硬咔嚓掉,更别说毫无根基的戚夫人了。真正的长袖善舞者,其实正是吕后。她是怎么挥动长袖,调动一切政治资源保住太子的呢。

首先是利益共同体,太子太傅叔孙通。他都不需吕后动员,直接跟刘邦说太子是天下根本,你要是废了,就是动摇国家根基,我立刻血溅当场。看着大义凛然的叔孙通刘邦赶紧打圆场说我就开开玩笑,你别当真。

当然刘邦要真废了太子叔孙通也未必就真寻死觅活,当年眼看胡亥无可救药他便睁眼说瞎话逃了出来,随后辗转项梁、楚怀王、项羽帐下最终才投靠刘邦,可谓顺势而为、良臣择木而栖的典范。上述一番话,更像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尽力而为。

当然,叔孙通坚持立长,并不完全出于私心,这也反映了朝中大臣的普遍心声,以刘邦的岁数,年长的刘盈继位明显比年幼的刘如意更能保证局势的稳定,这点之前之后无数例子已经证明过。

从沛县起兵以来便一直追随刘邦的御史大夫周昌,就是坚定支持刘盈的最典型代表,在一次刘邦和大臣们商量废立太子之事时,口吃的周昌就明确表态“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这也是后来成语期期艾艾的出处之一。

刘邦听罢也只能哈哈大笑,不再谈论此事。

而吕后,则时刻密切关注着朝堂的动向,史书记载她在东厢偷听到周昌的直谏,下朝后便跑去跪谢周昌。一代皇后向大臣下跪,我不敢说绝无仅有,但也绝对罕见至极。可见吕后是个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去做任何事情的狠角色。

大臣的取向,最多也是刘邦做决定的参考因素之一,并不保险,于是吕后想到了刘邦平定天下屡出奇计的张良。可张良虽也支持现太子,但不想过多牵涉到立储之事,于是装病不上朝,闭门不出。吕后便派家人守株待兔,趁着张良外出之时硬将他架过来,让他出个主意。

张良被逼无奈,只好说你们这是家事,我管不得,也管不了。这样吧,我给你出个主意,皇上一直希望商山那四个德高望重的老头出来辅助朝政,请了多年都请不动,如果你能将他们请来辅助太子,说不定皇帝会回心转意。

吕后也真是有能耐,最终真把这四个一大把年纪的白胡子老头请来支持太子。刘邦在一次朝宴上见这四个耄耋老翁伴随着太子,让人一打听,原来这是自己多年请不来的商山四皓,便询问为何现在前来,他们答到以前你轻视读书人,所以我们不来,现在太子仁孝,天下归心。

在当时条件下几个老头子都能活到八十多岁还身体健康思维正常,可能性似乎也不是很大,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据史书记载,就在这次朝宴后,刘邦绝口不再提废立太子的事了。刘邦为何放弃了废立的念头,因为他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在个人喜好和国家大事之间,他明确的选择了后者。

叔孙通和周昌,代表了朝臣,商山四皓,则代表了民意,这两方面,都站在了刘盈一边;戚夫人和吕后,又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如果他一意孤行强立幼小的刘如意,他百年之后,刘如意和戚夫人,势必控制不了局面。

于是,在刘邦做出这个决定后,戚夫人的悲剧,就不可避免了。那究竟谁该为她的悲剧负责,吕后,她自己,刘邦,应该都有责任。吕后是罪恶的实施者,戚夫人自己则是这场斗争的主动发起者,而刘邦,既然没下定决心扶正刘如意,当初就不该一被怂恿便公开商议废立之事。

至于张良说、商山四皓说也有,更有甚者,拉早已死去的秦始皇出来背锅的,北宋哲学家李觏就用独特的视角写了《戚夫人》一诗。“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

而事实上,戚夫人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皇权制度。对于至高权力的追逐,失败者最终都难逃此命运。可以设想一下,一旦戚夫人最终如愿废掉太子,吕后的下场,恐怕也很难逃一死。放到整个封建统治历史,这种事,隔三差五也在不断上演。一旦加入这游戏,就要遵守残酷的游戏规则,愿赌服输。

下期预告:人彘(下)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人彘(下)

再来说武则天。王皇后在这场后位争夺战中败下阵来,事后诸葛,她当初和萧淑妃争宠时拉武则天来当助手自然是最大的败笔。但如果你不开天眼,她当时做出这一举动,并没什么问题。

一来李治的心思本来就不放在自己身上,拉来武则天,不管能吸引李治多少注意力,只要能分掉对萧淑妃的宠幸,她就算多少达到目的了。

极端情况,武则天完全取代萧淑妃,那至少她是武则天的牵线人,关系处理上总比跟萧淑妃的水火不容来的缓和些。李治多少也得感谢下她,不管目的如何,至少王皇后的支持帮他减缓了不少娶回武则天的压力,毕竟这可是当初老爸的女人。

二来武则天身份问题过多,首先她爹是从当时最没地位的商人发家的,相比王皇后关陇贵族的身份天壤之别;再者王皇后是李世民钦点的皇后,武则天则是李世民的女人,这更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所以王皇后拉拢武则天,不能说是一招臭棋,只是武则天这人实在太猛,此举才成了引狼入室。而她最终被废的根源,也不在武则天身上,而是李治将此选定为与长孙无忌争夺权力的突破口和主战场。最终李治的胜利,必然导致她的下课。

重回举目无亲的后宫,武则天最终登上后位,凭借的是什么,是她那与生俱来的强横,让李治臣服在她石榴裙下的霸道女皇之气?恰恰相反,是她的春风化雨,善解人意,八面玲珑。

年轻时候的武则天,并不知道女人除了容貌,性格也是征服男人和后宫的一大利器。据她自己晚年回忆,当年服侍太宗之时,有一回太宗在后宫问众嫔妃,谁能驯服那头烈马狮子骢。武则天便自告奋勇的说自己行,只需三样物品,铁鞭、铁锤、匕首即可。先用铁鞭抽其背,如若不服,就用铁锤击其头,再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其喉咙。

满以为如此回答能得到太宗夸奖和垂青的武则天未能如愿,此后也再未能在太宗身边更进一步,究其原因,就是她如此残忍的性格不为太宗所喜,长孙皇后那样母仪天下的性格才是后宫之主该有的形象。

此番武则天卷土重来,十几年的寂寞冷宫和青灯古佛早已让她今非昔比,她无数遍总结了之前未能得宠经验教训,收敛起之前桀骜狂妄的性格,一到后宫,便大打感情牌,无论对谁,都是亲切结交。

李治自不用说,她既温柔如水又成熟稳重的性格让李治深陷其中。喝水不忘挖井人,对于引荐她的王皇后,她自然是表现得感恩戴德,让王皇后也视其为自己人。

最关键的,是对于那些看起来平凡低等的宫女,武则天都委身结交,看起来毫无架子的她,就这样在一步步编织起一张无处不在的关系情报网,将后宫发生的一切,尽数掌握在自己手中。

就是这张情报网,帮助她日后一步步登上后位,甚至在李治打算废掉她之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第一时间知道消息的武后得以在诏书发出之前赶到李治身边,再度打出她成功上位的感情牌,感动了李治,打消了废后念头。

在武则天的全方位感情攻势面前,萧淑妃毫无悬念的失宠了。王皇后的“妙计”成功了,但好景不长,她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就发现自己原来是引狼入室。

说到下来武则天和王皇后的交锋,不得不说的就是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襁褓中女儿嫁祸给王皇后的事。

这件事在金庸的小说里也能找到参照系,《雪山飞狐》里田归农出于政治联姻的需要,准备将女儿田青文嫁给当年少时一起做没本钱买卖的小伙伴,如今饮马川山寨寨主陶百岁的儿子陶子安,可田青文跟师兄曹云奇早有私情,已产下一孩,因这孩子见不得光,当妈的田青文不得不狠下心来,用棉被将这小生命闷死了,作案手法跟武则天如出一辙。

(当年田归农勾引走有夫之妇南兰,如今女儿做下这等事,应了那句名言:绿人者人恒绿之,只是报应在了自己女儿身上)。

当然,虽然同样是心够狠,但田青文的做法多少有些无奈,可以理解(她的狠在要要挟父亲帮忙杀死知道她埋婴儿的周云阳时也可见一斑),武则天则完全是为了权力地位丝毫不顾天伦亲情。

孩子是田青文杀的,但差点就没人知道这孩子是怎么死的,只是机缘巧合下陶子安躲在田青文床下,听到了田青文亲手杀死婴儿的真相。

可武则天这事呢,不知是有第三者在场目睹了,还是日后武则天坦白了事情真相,史书上言之凿凿,都说就是她杀了女儿,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有详细描述。但你要是自己琢磨,这件事很经不起推敲。

按我们一般逻辑或经常在宫廷戏中看到的情景,皇后出门去其他地方,身边不可能没有随从。她要去看武则天新出生的女儿,一般也会由宫女或先行太监通报,免得武则天接待不周。

同理武则天那边也要有人进行招待。王皇后是否具有和武则天女儿单独相处的时间空间,难说得很,至少是个小概率事件。如果王皇后没有作案时机,武则天的栽赃之计自然难以成功。李治在废后的时候,也没将这件事作为理由。

而史书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最早出自《唐会要》的武则天传,只有“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这么一句话,这里根本没说到小公主是死于她杀,仅提到了武则天诬陷是王皇后所为。

到了《新唐书》里面,则成了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那个绘声绘色的比虎毒不食子还禽兽的故事。这种早期史书记载简略,后期史书记载详细的资料,是否属于后人添油加醋,有意为之,着实值得玩味。

最为关键的,是武则天把持朝政后,徐敬业在扬州举兵讨伐,骆宾王所写的千古传颂的战斗檄文《讨武曌檄》中,对武则天进行了毫不留情的人身攻击,把她那些不光彩的行径,什么秽乱春宫、狐媚惑主、践后陷君、残害忠良,统统扒拉出来,甚至连弑君鸩母这两件不是武则天干的事,都一股脑给安插到她头上。

试想如果武则天真有亲手弑女之事,骆宾王是断不会将此灭绝人伦的勾当当作遗珠的。

如果武则天真没有弑女这事,是否类似她主动争夺后宫之主的事迹都是后人杜撰的呢?这不敢说,但武则天绝对是有此野心的,就好像满口仁义道德,光复汉室的刘备两儿子名字合起来是“封禅”一样,武则天为第一个儿子起名李弘,就说明了她的野心。

李弘这名字,在道教里便是太上老君的名字,道家有“老君当治,李弘当出”的谶语,于是在魏晋南北朝期间,爆发了数起打着李弘名号的民间起义。武则天用此名字,无疑是向多年未育的王皇后发起了抢班夺权的信号。

王皇后面对武则天的进攻显然也是慌了手脚,萧淑妃是给弄下去了,但李治明显没有回心转意重新宠幸她,新受宠的变成了武则天,自己的地位,非但没有巩固,还变得岌岌可危了。

于是病急乱投医的王皇后找来母亲柳氏商量对策,想出的应该是类似于巫蛊之类的请求神灵保佑李治再度宠信她生下一儿半女的低级的招数。

这时武则天苦心经营的情报网又一次立功了,得知消息的武则天上报李治,李治派人一调查,虽没有真凭实据,但王皇后母女关起门来背地里不知商量些啥则是确有其事,于是李治下了命令,禁止柳氏进入皇宫。王皇后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但是,就如前文说到一样,武则天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一方面维持李治对她的宠幸,一方面逐渐展现自己的对政治的见解,让李治发觉这不止是个既热情奔放又柔情似水的女人,还是个能在日后政务处理中可能给他带来帮助的贤内助。

废除王皇后的权力,并不在她手里,甚至不在李治手里。因为唐朝的制度,皇帝的诏令,是需要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的,而如果此时大权独揽的长孙无忌不同意,那么李治的敕令也如同一张废纸。后来武则天掌权后发敕令杀刘祎,刘祎便说了句经典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

话说回来,长孙无忌何以把持朝政大权呢?这就要从李治如何上位讲起。原本在太宗继承人的选择问题上,李治是最不显眼的,最开始的储君之位争夺,都围绕着原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进行。

李承乾出事被废后,大家都认为李世民最喜欢的李泰继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没想到此时的李治就如同一匹黑马杀了如来。为何会如此,最大的原因,就是长孙无忌为首的朝廷实权一派支持李治。

那长孙无忌们为何支持李治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李治看起来最弱,没有根基,没有执政班子,扶植他上位,长孙无忌们有着拥立之功,再加上太宗的托孤之命,自然可以继续掌握政权。同理,看起来最弱最没有根基的李治,自然也得借助长孙无忌的支持,才有可能一步登天。这就是双方相互利用,实现共赢的必然结果。

所以李治最终能够胜出,伴随的必然是长孙无忌的权倾朝野。但是,李治可不是史书上刻画的懦弱傻小子,而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他的城府之深,从他和李泰争夺皇位时直接交锋的一件看似很小的事就能看出端倪。

有天李泰找到李治,吓唬他说你以前跟汉王元昌走得那么近,现在元昌参与承乾的谋反案事发被处死了,你不担心自己的处境么。听了哥哥的恐吓后,李治便整天心神不宁魂不守舍的样子,李世民见了问他怎么回事,他总是支支吾吾不说,反复再三才说出缘由。

这事不少人解读为李治就是个胆小的人,事实真这样么?如果你是李治,面对这件事,如何处理才能获得最理想的结局呢?

身正不怕影子斜,把他当耳边风,李泰的计谋固然无法得逞,但对他也没啥损失;主动跑去跟父亲告状,李泰那边固然要被扣分,但你这行为也难以加分。事实上晚年的李世民最担心的就是儿子们不和,重蹈自己当年兄弟阋墙、喋血玄武门惨剧的覆辙,因此对于兄弟相争之事,只能让他感到厌恶。

李治这么处理,既不动声色的抖出了李泰恐吓弟弟之事,又显得及其无奈,自己并没想主动揭发哥哥,宁可自己默默扛着,落得个仁孝的美名。两相对比,太宗心中的天平自然一下子就倾向了李治这边。你还能想到比李治处理得更高明的办法么?

李世民想要继承人仁孝,李治就展现出仁孝的一面给你看;长孙无忌想要新皇帝懦弱,李治就展现出懦弱的一面给你看。但事实上李治胆小懦弱么,他胆子可大得很,皇帝还没去世,他便敢勾搭上女皇的女人,干出乱伦的事。这样年纪轻轻的李治,便有如此功力,你还敢小瞧他么?

不容小觑的李治,当了皇帝之后,和长孙无忌的蜜月期逐渐结束。于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李治势必不会甘于长久担任傀儡,任长孙无忌摆布(关于长孙无忌在朝堂只手遮天的事,日后我们会讲到),他要奋起反抗,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但此时的朝堂,铁板一块,完全是长孙无忌的天下,于是李治便想曲线救国,通过舅舅手还没伸到太深的后宫这块寻求突破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废王立武的大戏,才得以轰轰烈烈展开。

其实不止李治废王皇后,历来皇后的被废,跟其最开始被封一样,背后大多有着复杂的权力和利益问题,那种后宫的女人耍耍阴谋诡计,就把皇帝装入彀中把皇后废了的桥段,大家随便看看就好,现实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的。

(比如甄嬛传里甄嬛自己喝下堕胎药,然后设计让雍正请来包括皇后、皇贵妃等皇上所有女人,又让皇后跟她单独挂福袋,然后激怒皇后使她做出推倒自己的动作,将自己的流产嫁祸给皇后,以致雍正废掉皇后。)

当然,甄嬛传并不是历史剧,想怎么艺术加工都可以,即便把雍正的后宫描写成谁都能将他这么精明则主玩弄于股掌中这样让人啼笑皆非也无关大雅。但历史不是小说,至少对于明显是虚构出来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而不是随便采信。

关于武则天和王皇后斗争的事,本文就讲这么多。至于李治和长孙无忌这场大仗,日后我们再讲。

注:本文关于吕后和戚夫人的争斗部分参考自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讲的吕后;武则天弑女以及李治的内容主要参考自孟宪实老师在百家讲坛讲的唐高宗真相。

下期预告:物以稀为贵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物以稀为贵

田伯光上华山找令狐冲,顺便从长安带来了两大坛好酒。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田伯光此番从长安到华山,直线距离虽然也就百里左右,但由于他要引开岳不群夫妇,先后跑去陕北和陕东各做了两单案子。

假定他是从现在的西安去到陕北最靠南的延安再到陕东最靠西的三门峡市(古之陕东为陕陌之东,今为河南陕州区以东),辗转去到华山,路程也肯定超过千里了。更何况田伯光千里奔波途中,带的不是轻飘飘的鹅毛,而是百斤重的两坛酒,如令狐冲所说,即便这两坛是清水,这份礼也肯定不轻了。

再来看田伯光送的这两坛酒,这可不是一般的酒,而是来自长安谪仙酒楼的。长安并没这样一家酒楼,文学大家金老信手拈来的一个酒楼名,就是两大典故。

一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描述诗仙同样也是酒仙的李白这几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是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蜀道难》后惊为天人,感叹“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于是称李白为谪仙人,意思是天上谪落凡间的仙人。

加上唐玄宗对李白的喜爱,如此酒楼出品的酒,堪比如今周总理最喜爱喝的茅台。

这还不算完,田伯光从谪仙酒楼拿出这两坛酒后,把酒窖里剩余两百来坛酒都给打了个稀巴烂。这样一来,他带给令狐冲的这两坛酒,立马身价飙升,天下最好的谪仙酒楼之酒,唯此两坛。

田伯光应该不大懂经济学,但这里他却完美的运用了我们高中课本就学到的经济学经典的原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当供给小于需求的时候,价格就会上升。

但这定理,还说到了价值是由物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显然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供求关系是会变化的,当出现供小于求,价格上升的情况,生产自然会加大,使得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产品价格又恢复到本身的价值。

而田伯光则是采取了极端的手段,使得谪仙酒楼酒的供给至少在一个酿酒成熟的周期内趋向于零,这便使得他手头仅存的两瓶酒,价值也发生了质变。一言以蔽之,就是物以稀为贵。

物以稀为贵,其实远不单单是个经济学问题,它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还是拿上面的例子,社会发展决定了某些东西先天的稀缺,假如田伯光去的不是有李白等人金字招牌加成的谪仙酒楼,只是去一家普通酒店做类似的事,那这两坛酒的价格价值也不会有质的变化,毕竟一般的酒到处都有。

心理预期同样对贵重与否关系巨大,如果令狐冲不是嗜酒如命,后来平一指跟他说不喝酒能多活一阵,他都宁可选择喝酒,那么田伯光带来的这绝无仅有的两坛酒,也不会有如此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跟物以稀为贵有关的一些故事。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腐朽的满清八旗部队无力御敌,节节败退,直到咸丰四年,曾国藩一手创建的湘军投入战斗,清军才逐渐站稳阵脚,几番厮杀,湘军于年底接连收复岳州、武昌和汉阳。

这个时候,除了朝廷方面给湘军上下实质性的升官和发财,曾国藩也别出心裁的对众人进行精神上的奖赏。他吩咐手下打造了100把精美绝伦的腰刀,刀面正中刻着“殄灭丑类,尽忠王事”八个大字,旁边还刻有“涤生曾国藩赠”,并全部进行了编号,准备以个人名义,亲手颁发给数场战斗的有功之臣。

等到庆功大会当天,曾国藩临时改变了主意,把原准备发的100把刀改成50把,以提高腰刀的身价。在战争时代,佩刀象征着尚武精神,能得到首领奖励的腰刀,代表了对自己浴血奋战的最大认可,是无上的荣誉。

这便是深谙用人之道的曾国藩管理手下的方式之一——激励法。你想想,换作其他奖励,受奖者或许不好意思整天拿在手里揣在身上,但腰刀作为奖励品,同时也是战斗器械,可以时刻别在腰间。

这是一份巨大荣誉,时刻提醒拥有者更加努力报效主帅的赏识,而其他人日常训练中看到拥有者的佩刀,也会从羡慕变成鞭策,投入更大的努力去训练,去战斗。佩刀的减少,也使得其获得变得更为艰难,这份荣誉感也便更高。

他的弟弟曾国荃明显便不物以稀为贵懂这一道理,后来对腰刀进行滥发,大大降低了获得的难度,当佩刀变成寻常之物的时候,它的激励效果,便大大打了折扣,趋向于零了。

物以稀为贵,不仅能让人为了得到它奋不顾身,甚至能让得不到它的人直接寻死。下面的这个故事就体现了这点,这就是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这一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的故事,由于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和《喻世明言》都对其有所描述,使其为众人所熟知。

故事讲的是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勇士,他们有万夫不当之勇,又兼战功卓著,于是在朝堂上目中无人,甚至连景公都不大放在眼里。

晏子见了深为忧虑,便跟景公建议此三人留着恐非朝廷之福。景公听了也有同感,但担心难以将他们制服,晏子表示自有办法。

于是晏子让景公安排了一场宴会,宴请三位勇士。宴会上晏子拿出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中功劳最大的两个人食用。公孙接、田开疆先后讲述了自己的功劳,说完便拿了桃子食用。

等到最后的古冶子,他讲出自己的功劳比前面两人的还大,但桃子已经没了,古冶子感到受了侮辱,于是拔剑自杀而死。公孙接、田开疆见功劳比自己大的古冶子自杀,感觉是因为自己抢先吃了桃子导致的,这是自己贪婪的表现,如果还苟活着,那就连勇气也没有了,于是也都选择了自杀。

这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东周列国志》和《喻世明言》也各自有了不同的加工,使得故事更加详细丰富,这里采用的是最早晏子春秋里最简单的记载。

至于这故事真实性如何,我个人感觉发生这样事的可能性极小,如果公孙接三人真有如此能耐,晏子应该不至于仅是因为他们不守礼仪便要处死他们,也不至于除了《晏子春秋》外也没有任何史籍资料对此三人有所描述。

但不管是否属实,这故事生动的说明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当晏子给看似平常的两个桃子赋予了象征功劳的作用,尤其潜在享用者又有三人时,它的身价便立马飙升,变成了得不到的人愿意付出生命代价的珍贵之物。

最后,再讲一个可以说是最经典的物以稀为贵的故事。2014年6月17日,一张邮票闯进了大众的视野,在纽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这枚邮票最终以948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将原1996年单枚邮票220万美元的纪录大幅提升了3倍多,即便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一纪录也足够夸张。

这张神奇的邮票,就是英属圭亚那1856年发行的洋红一分帆船邮票。

关于这张邮票,有着很多传奇的经历。早年刚发行的邮票主要用于寄信,后来才逐渐有了收藏的功能。而这张早期发行的邮票,从收藏邮票兴起的时候,已经难觅影踪了。

其中品相不大好的一张,几经辗转,从1873年第一任拥有者以6先令卖出,到1922年第五任拥有者买入,价格已经来到了3.25万美元。而这位一掷万金者,就是美国石油富商、大集邮家阿瑟·欣德。

随后又有了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说,1928年一位匿名读者写信给美国集邮协会会刊,说他也有一枚圭亚那洋红色一分邮票,这张邮票的品相甚至比拍卖那张更好。

得知消息的欣德用一笔巨款买下了这枚邮票,然后划了跟火柴将原来那张3万多美元买来的邮票点燃,再用其点燃手中的香烟。吞云吐雾间,他对外宣布现在全世界圭亚那洋红色一分邮票独此一张了。

这一传说是否属实现在已难以考证,但这一情节之后反复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出现,可见即便是杜撰出来的,这也是一卖点十足的噱头,而这一抓人眼球的噱头也好,传奇也罢,都完美的阐述了物以稀为贵这一至理。这也是这张邮票能成为“世界第一邮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期预告:一夜白发,为名自杀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变脸(一)

令狐冲在思过崖一边面壁一边练剑,此时田伯光前来拜访。田伯光先是辗转各地,引开了岳不群,来到华山顺便带来了两坛好酒。令狐冲敬田伯光落落大方,也领他千里送酒之情,便与田伯光喝了三大碗酒,酒间两人交谈甚欢,一派意气相投的气氛。

然而接下来画风突变,令狐冲讲两坛酒踢入深谷,随后一番陈词:“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田伯光,你作恶多端,滥伤无辜,武林之中,人人切齿。令狐冲敬你落落大方,不算是卑鄙猥崽之徒,才跟你喝了三大碗酒。见面之谊,至此而尽。别说两大坛美酒,便是将普天下的珍宝都堆在我面前,难道便能买得令狐冲做你朋友吗?”随后拔出剑叫道:“田伯光,在下今日再领教你快刀高招。”

令狐冲这变脸速度之快,倒真和孔捷说李云龙的有几番相似,属狗脸的,说翻就翻。(插入图片)

令狐冲为何变脸如此迅速,因为此时的他显得公私分明,他认为田伯光有可取之处是私,对田伯光作恶的事是公,不会因私废公(不过后面他演戏放走田伯光就不是这么回事啦)。

下面我们也来看个公私分明,说变脸就变脸的事例。

这事要从关羽北伐说起。公元219年,刘备攻下汉中,关羽在江陵遥相呼应,往北攻打襄樊。曹操派于禁率军三万驰援在樊城被围的曹仁。于禁率领大军在城外驻扎,等待战机。

可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的于禁运气不好,八月大雨连续下了十多天,汉水暴涨,驻军在低处的于禁七军被淹,关羽率水军出击,无路可逃的于禁选择了投降。关羽随后乘胜进攻樊城,樊城愈发告急。

此时的曹操一度担心汉献帝所在的许昌离襄樊不远,万一献帝落入关于手中就成了巨大的政治灾难,动了迁都的念头。好在司马懿、蒋济力谏,才坚定了曹操与关羽力战的信心,毕竟于禁败于大雨,不是打不过。

于是曹操一方面联络孙权,让孙权偷袭后方空虚的关羽(关羽占据的荆州本来就是孙权借给刘备的,孙权早就想要回来了,另外荆州位于孙吴基地扬州上游,战略威胁太大,于情于理孙权都应拿回来),一方面命驻守宛县的徐晃救援曹仁。

徐晃到达前线后在阳陵陂驻营,与关羽在樊城北面偃城的围军对峙。除了偃城,关羽还在围头和四冢安排了部队,与偃城互为犄角。由于兵力有限,徐晃并未直接进攻偃城,而是派人绕到偃城南面挖壕沟,扬言要断偃城围军退路。关羽的偃城部队不明虚实,主动撤军,徐晃算是赢了个小彩头。

随后徐晃进据偃城,工事靠前,去到“贼围三丈所”。此时关羽目标是围困樊城,不主动理睬援军,徐晃则受限兵力,双方形成相持。

曹操调遣的后续增员部队到来之前,徐晃顶住不及时救援的压力按兵不动。这时孙权写信给曹操请求讨伐关羽,为朝廷效力,同时请曹操保密,别让关羽有所察觉。老到的曹操听从了董昭的建议,主动将消息散播给关羽,让关羽分心,从中渔翁得利。樊城的守军知道了此事,也是军心大振。

关羽则被吕蒙的计策骗过,以为接任的陆逊一介书生懦弱无能,无需担心,继续围攻樊城。

曹操眼见樊城之围迟迟未解,本起了亲自带兵援救的念头,后来在桓阶的劝说下坚定了相信徐晃和曹仁的信念,放弃了亲征的打算。

随着增援部队的到达,属于徐晃的showtime真正开始了。徐晃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先是扬言要攻击围头,实际却秘密攻打四冢。关羽见四冢危及,便前往救援。

徐晃关羽原本都在曹操手下共事过,关系不错。仗开打前,两位久别重逢的老友就在阵前聊生平侃大山,不谈公事,感慨白驹过隙、华发已生。

就在关羽沉浸于往日辉煌的回忆中时,徐晃有如令狐冲对待田伯光般话锋急转,对身后的士兵大喊:“谁能取下关羽的首级,赏金千两!”关羽给徐晃吓了一大跳,问到兄弟你这是什么意思?徐晃收起刚才聊天的语气,郑重的对关羽说:“这是国家大事!”

说回战事,徐晃击退关羽,一路追击,面对关羽安排的十层鹿角的严密防御工事,徐晃长驱直入,冲破关羽的包围圈,在后续援兵未到的情况下,便解了樊城之围,关羽只好撤退。

曹操得知徐晃的事迹后高度赞扬了徐晃,说他南征北战三十多年,包括历代知名战将,都没有这样敢于径直深入敌军层层包围圈的,此次解围比之前孙武、司马穰苴解莒、即墨之围还精彩!这也是成语长驱直入的由来。

(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稍微说下战事的后续,关羽撤退后,老巢江陵被吕蒙端了。吕蒙严明军纪善待百姓,关羽军士气被瓦解,随后退走麦城,被潘璋活捉,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说回徐晃,解围襄樊是他生涯的巅峰,戎马一生的徐晃还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早年曹操攻打邺城的时候,派徐晃去攻打诈降的易阳太守韩范。徐晃到了前先后给韩范写了信,陈述利害,说服了韩范真心投降。

随后徐晃又建议曹操接受韩范的投降,这样其他观望的太守也会减少抵抗。曹操采纳了徐晃的建议,封韩范为关内侯。有此良好的示范效应,邺城周边不少地方果然主动投降,加快了曹操夺取冀州的进程。

曹操跟马超在潼关对峙的时候,也是徐晃提出了曲径通幽两过黄河的策略绕到身后,从根本上使得战场的主动权发生易位,为击败马超奠定了基调。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奇怪,为什么我上周末发的贴子没显示了呢。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重发一遍

说完徐晃,我们再来说说这场战斗的另一个主角关羽,以及这场他主导的北伐战役。这场战役向来被三国迷津津乐道,这是三国三方在荆州这一兵家必争之地的集中斗法,期间各方的关系错综复杂,可以说三国对抗的一个浓缩精华版。

先来说说关羽失败的直接原因。

首先是关羽个人的问题。一是贻误战机,本来老天帮了大忙灭了于禁七路大军,此时蜀军正处于士气最高点,魏军则是士气受挫,后续的救援也有待组织,正是一鼓作气拿下襄樊的最佳时机。但关羽却将相当大一部分兵力用于将数万降将送回江陵,自己则忙着到周边投降的小地方参加巡回视察,好不威风,错过了一举拿下襄樊的最好时机。

如果能够拿下襄樊当据点,曹孙便难有联手端掉江陵的机会,北伐的形势也有待重新评估,毕竟以此做基地,便能直接威胁到宛城许昌一带。退一步即便老巢被端,至少关羽也不会输到一败涂地。

当然,这有点事后诸葛的意思,其实关羽在前期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否则曹操也不会动了迁都的念头。只是这种要以弱胜强的战事,弱势方犯下一点小失误,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二是等到徐晃到来,关羽被徐晃打败,那就既有蜀军实力不够的问题,也有关羽指挥的因素在里面。

最后关羽丢了江陵,输给徐晃后连退路都没了,则完全是自己的问题,一是面对吕蒙的诈病、陆逊的故作谦卑,对于东吴可能的偷袭毫不防备,将守军大部分调到前线,给了东吴可趁之机;二是对于镇守后方的老大的小舅子糜芳和傅士仁恶语相向,导致他们在关键时刻倒戈,彻底失去后方基地,典型自大加自负的表现。

关羽的失误,伴随着的则是魏吴两方的正确操作。于禁被俘后,面对关羽的围困,曹仁一度有撤出襄樊的想法,此时满宠及时制止了曹仁的行为,才有了后来徐晃的解围。

更关键的,年老少了锐劲的曹操还动了迁都的念头,一旦实施,那丢失的还不止襄樊,许昌也大概率要丢失,这时蒋济、司马懿又及时阻止了曹操的错误念头,坚定了曹操跟关羽对抗到底的决心。而徐晃也不负众望,击败了关羽。

孙吴那边,积极进取的吕蒙面对关羽的布防,主动上表诈病退居幕后,新上任的陆逊又及时给关羽灌上迷魂汤,一顶顶高帽戴得关老爷舒舒服服的,认为江东鼠辈早已没人,将防军抽调上前线,吕蒙得以白衣渡江一举拿下兵力空虚的江陵。

拿下江陵的吕蒙大搞怀柔政策,善待百姓,严令军纪,甚至将军中老兵借老百姓斗笠避雨保护铠甲这一事“小题大做”,将其斩首,用他的脑袋换取士兵对百姓的秋毫无犯。关羽的部下听说家属在江陵安居乐业,斗志逐渐瓦解,部队不断逃散,最后关羽成了光杆司令又被断了归路,被俘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以上这些是关羽失败的直接原因,在分析根本原因之前,我们先来说下大家喜欢讨论的隆中对里面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刘备反攻曹魏的战略构想,很多人认为关羽的冒进使得日后的两翼齐飞折了一翼,使得诸葛亮北伐的难度大大增加。如果不是关羽的错误决定,诸葛亮便有可能北伐成功。

我也简单说说我的看法,因为这也跟关羽失败的根本原因紧密相连。

关于隆中对,日后还会说到,这里重点讲的是关羽北伐失败对蜀汉日后北伐的影响。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对比,一目了然,是政治、经济、军事、人口、人才等全方位综合性的差距,如果没有特殊状况发生,蜀汉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

所以隆中对里对北伐的成功有个重要的前提:天下有变。当然,这个也只是必要条件,而远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即便天下有变,也只是蜀汉有了机会,而且蜀汉你要保证机会出现的时候你有抓住的可能,类似凯泽斯劳滕奇迹(德甲升班马夺得联赛冠军),这完完全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既然如此,那整个三国期间,是否出现过天下有变的情况呢?在我看来还是有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最好的时机(这在《笑傲江湖》这一系列后面会有讲到)。而除了这一次,最好的“天下有变”时机,就是这时关羽的北伐。那么关羽的这次北伐,有着怎样的背景呢?

首先是刘备在汉中杀掉曹操的征西将军夏侯渊,随后又在曹操率兵前来后又通过闭门不出消耗光曹操的耐性,放弃了汉中这块鸡肋。尽管刘备收获的是一座空城,但这彻底解决了曹魏对益州的直接威胁,保障了后方的安全。

事实上,这时刘备的局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隆中对讲的还要乐观,为什么呢,因为曹操退出汉中在长安一带布防,加上襄阳扼守荆州的北进,但他漏掉了这两大战场的结合部——上庸。刘备派出刘封孟达出汉中沿汉水顺流而下,夺取了上庸这个三岔口。

得到上庸后,既可东进配合关羽攻打襄阳,也可往东北直接威胁宛城许昌,曹操一下面临可能三线面对刘备攻击的局面,刘备的势力则达到了顶点。

相反,曹操那边可谓诸事不顺,出师汉中无功而返,年老的他早已没有当年一统北方的进取之心,上庸这一汉水出川口的丢失也让他的守势进一步被动。

这还是其次,年过花甲的他继承人问题也摆上桌面,让他大伤脑筋。自己更喜欢曹植,可这大才子却是烂泥扶不上墙,关键时刻屡屡掉链子,一再挥霍自己给他的机会。在几番思想剧烈斗争和反复摇摆后,曹操终于确立了曹丕的接班人地位,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原先支持曹植的党羽进行清洗,内耗不可避免。

更关键的是,成为魏王的曹操不得民心,此时民心还是普遍思汉,所以在许昌、邺城等地先后发生了官员密谋造反事件,关中地区拥有武装的地方部队头目许攸甚至蠢蠢欲动,打算挑战曹操的权威。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北伐的时机甚至比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更好,因为等到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曹魏的政权早已被老百姓接受,政局稳定,隆中对提到的“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只能是诸葛亮的美好愿望了。

另外,此前的孙权也在合肥、濡须口于曹操数度交战,理想状态下,如果外交工作得当,蜀吴两路同时出击曹魏,也能给曹操更大的压力。如果真出现这种局面,不说曹操内忧外患疲于应付,很可能要出大问题,在这开放局面下不说局势是五五开甚至曹操反倒处于劣势,至少刘备是绝对有机会乱中取胜的。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既然形势如此乐观,那关羽为何还是惨败了呢?在前面说了直接原因后,我们再来看看根本原因。

首先是战略层面的问题。翻遍史书,并没有刘备直接命令关羽北伐的记载。也就是说,这是关羽单方面的决定,未能在整个蜀汉集团形成共识和合力,全面支持和配合关羽的北伐。

本来关羽在俘获于禁全军围困襄樊的时候,就要求汉水上游上庸的刘封孟达出兵配合,但由于上庸不属关羽管辖范围,又没接到上级通知需要配合关羽或受关羽节制,自然有理由不出兵配合。加上上庸刚拿下不久,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稳定人心,刘封不派兵助阵也不是全无道理。如果有上庸兵力助阵,拿下襄樊便能多一分胜算。

事后有人从腹黑的角度揣摩关羽一旦北伐胜利功高震主,可能脱离刘备控制自成一方诸侯,所以刘备不乐意给予支持。这种看法有点类似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内乱。

我觉得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和志在天下的英雄,刘备这么做可能性不大,相比曹魏自己势力还远小于对方,就开始搞内部权谋自我削弱,刘备的格局不会这么小,也不会对自己的用人,尤其是起家的元老这么没信心。

从当时的迹象看他很可能是想走当年刘邦的老路在渭水与曹操一决胜负,因此对于关羽的定位是佯攻,牵制曹操的兵力,所以对于关羽的进攻,他给了较大的自主权,但既然不是主攻方向,他自然不会安排上庸兵团得去配合关羽。

刘封不配合关羽,从军事指挥角度是正确执行上级命令,反倒关羽擅自将佯攻改成北伐,是擅自做主,这类似于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打赢了,一切都好说,输了,是要负非常大责任的。

另外如果这场战役是从上往下部署,那从国家(姑且按魏蜀吴三国来描述此时局势)层面,蜀国就会有进一步部署,前往吴国开展外交工作,要求孙权从东面攻击曹魏,给曹魏最大的压力。现实中徐晃的部队和关羽交战的时候,东边防御孙权的张辽便正带兵过来增援,这正是曹魏外交的胜利,关羽的失败。

这里顺便简述下孙权此刻的选择(在本系列后面会有专门的“路线选择”一篇详述孙权的治国思路),不少人认为孙权偷袭荆州导致了蜀吴的决裂,放在魏强蜀吴弱的大背景下是短视行为,我觉得这更多是站在蜀汉的角度去看问题或者不了解孙权的思路。

事实上,孙权的思路从继位一开始就极为明确的,即割据一方称王,对于统一全国,他对自己的实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要守住东吴,占领扬州上游的荆州,全据长江之险,对于其防御格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他自己拿下荆州,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比掌握在所谓的“友军”刘备手里,心里要踏实的多。

再说刘备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他真能收拾掉曹操,难道他会跟孙权平分天下?所以曹操和刘备,对于孙权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即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之前为什么要和刘备联合,因为自己是曹操最大的对手,自己自然要拉拢刘备当帮手,现在局面不同了,风头正盛的刘备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自己就未必需要再和曹操死磕了。拿下荆州,才是孙权最大的利益。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远好过看人脸色,仰人鼻息。

所以孙权不可能顺着蜀国粉丝的意愿,去配合蜀国完成统一的大梦。最简单的一句就是:凭什么?如果刘备真取代了曹操,他的姓氏还能成为最大的政治资本,让他顺理成章的取代汉献帝,直接称帝,如果真出现这种“天命所归”的局面,自己这个吴王都别相当了,从这个角度讲,还不如让曹操继续当魏王自己也能平起平坐呢。孙权当嫁衣支持刘备,只能是蜀粉的一厢情愿。

那么理论上,蜀国有没可能争取吴国的支持,配合攻击魏国呢?理论上此时孙权的阵营内,江北淮泗集团仍有不小的话语权,孙权虽然立足于本土化,但一直得照顾淮泗将领的情绪,除了扬州上游的荆州,北边的徐州也是一个发展思路。

如果蜀国一方面能够固守荆州,不给吴国可趁之机,另一方面蜀国主攻魏国,吴国趁机进攻合肥,扩大地盘,对于孙权也是有益无害。只要吴国能够出兵,便能分担蜀国的压力,也能增加天平胜利一边的砝码。现实中徐晃跟关羽作战的时候东边张辽的部队便作为第三波援军正在路上,如果此时吴国进攻合肥,张辽自然无法分身支援襄樊。

但是,这种操作真只能是理论上的可能,一是前面说到的孙权不可能给你刘备当嫁衣,除非刘备你承诺打下江山后咱们平分天下,或者如何划定势力范围。试想他们连荆州的归属都无法达成共识,怎么可能能在瓜分天下上取得一致意见,再说了,这种承诺,效力是否等同于放屁,他们双方都心知肚明。

(还别说,日后他们真做过这样的事,私下把魏国给分了,但那时三方的势力范围已是比较稳定,跟眼下错综复杂的局面远不相同。)

二是对于当事人孙权来说,他自然是从自己的角度算账,能打下合肥固然是好事,一旦拿下长江北岸这个据点,上可将势力推进到淮河一代,觊觎中原政权,下也可增加战略纵深,更有利于长江防线的防守体系。

问题是这个合肥太他妈不好打了,合肥的防守天然优势摆在那,西南边的大别山和东边的江淮丘陵牢牢守住两翼,北边大后方密集的水网又给后勤保障资源的运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偏偏孙权要向图谋江北,漫长的江面上,合肥已是最好的选择,孙权只能从合肥的南面发起强攻。

(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详看公众号“地球知识局”的“孙权为什么拿不下合肥”一文。)

前两次孙权还是信心满满的前来攻城,可镇守此处的张辽更是不得了,这位我个人心目中三国的第一武将(以后会讲到)险些要了孙权的命,直接将孙权打出心理阴影,日后他虽然还象征性的又来了两次,不过显然早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既然打不下合肥,那么可进可退、能屈能伸的孙权自然也就退而求其次,立足于割据一方,江北我打不过去,江南你也别想轻易打过来,要打过去只有合肥最理想,相应的,那边要打过来也在这一带,于是便有了濡须口的防御据点,孙曹就在此形成了拉锯。

既然是立足于割据,那么孙权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自然是依靠长江这一天险与曹魏进行对峙。至于表面上的投降什么的手段,只要有用,就都可以用。这就是典型的大丈夫能屈能伸。

在这种情况下,长江南北的局面算是维持了相对的稳定,但东西向呢,来自长江中上游潜在的威胁,就成了东吴最大的隐患,尤其是中游的荆州,顺江而下,可以在中下游任意选择登陆点,对于东吴的战略防御,便处于全面被动的局面,日后的东晋、南朝便一再上演坐镇荆州的将领杀向下游扬州的夺权事件。

江陵掌握在自己手里,自然比掌握在刘备手里,来得可靠得多了。当初江陵本来也是周瑜拼了大价钱打下来的,只是借给刘备作为栖身之地,刘备打下西蜀后,鲁肃就单刀赴会来讨要了。

可江陵到了刘备这老赖手里就如同肉包子打了狗,他甚至跟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说等我打下凉州之后再把荆州还给你们。老兄,你和凉州之间还隔着张鲁曹操阿,这不摆明了不还吗,还真当孙权是傻子阿。

孙刘所谓的联盟,在这时候就已不可避免的产生的裂痕。荆州你不还,那我派人前去接管江南的长沙桂阳零陵,结果人都让关羽赶了回来。孙权这下看清刘备嘴脸了,于是听从了强势的吕蒙的建议,直接跟刘备开战。

吕蒙的大军刚出动,长沙桂阳便不战而降,零陵在吕蒙的巧计安排下也被迫投降,而刘备这边已经派出五万大军出益州支援关羽,双方的大军在益阳形成对峙,本来吴蜀的荆州之战,在这个时候就要提前展开了。

哪知突然间曹操就打下汉中,威胁到了成都,这下刘备紧张了,马上修补和孙权的裂痕,签订了所谓的湘水之盟,双方约定以湘水为边界,以东归孙权,以西归刘备,也就是将孙权刚打下的零陵和刘备手头的江夏做了交换,本质上讲,孙权并没太大的收益。

但这不过是你刘备的一厢情愿,也可以说是他不得已的权宜之计,曹操的燃眉之急解了之后,志在天下的刘备当真就会遵守所谓的盟约?而孙权要的是整个荆州南部,你先归还湘水以东的,那我也就先收下,哪可能就此白白把江陵就送给你了?

只不过目前也不能让曹操拿到西蜀掌握长江上游,因此先把好处放兜里,江陵再找机会拿回来。拿回江陵,别说战略需要,就是道义上,孙权也绝不吃亏。哪可能你刘备想借就借,想不还就不还,想打就打,想和就和,一切都你说了算?

从这看,之后的吕蒙偷袭荆州是注定早晚要发生的,这时双方利益矛盾的本质必然决定的。此时的罢战,不过是曹操因素的介入导致战局延后罢了。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即便所有局面都朝有利于蜀国的一面发展,也只是增加了蜀国获胜的机会,至于能否成功,我还是觉得不容乐观。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根本原因,双方实力问题。看似前期关羽势头强劲,俘获于禁三万将士,将襄樊围困成一座孤城,甚至一度逼得曹操动了迁都的念头,但实际上,于禁的失败可谓非战之罪,纯粹是老天的暴雨所致。

曹魏家大业大,这一仗损失虽然不小,但完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第二波徐晃的部队便顺利解了樊城之围,而此时张辽的后续增援部队也还正在路上。

而此时蜀国,能支援关羽的,最多也就前面说到上庸的刘封孟达。远在益州的刘备,不久前才举全西川之力,老少儿女齐动员,把门板都拆了才赢下汉中这座空城,内部需要调整,即便强行西线出兵,关中的曹军据险而守,蜀军在此也难有作为。

这里再说回隆中对,不知是惯性因素影响还是诸葛亮太过被神化,不少人讨论起蜀汉北伐的失败尤其是诸葛亮后期的失败老是习惯性将关羽的冒进导致丢失荆州视为重大原因。

这点没错,荆州的丢失,自然使得蜀汉的出川选择少了一路,这对于后来不管是战略层面的路线选择,还是战术方面的主攻佯攻、相互配合的丰富性,以及曹魏方面针对性部署的难度降低,都有着实实在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两路出击的战略选择,就是正确的。

毛 点评隆中对时首先肯定了诸葛亮连孙抗曹的战略方针,但对于北伐,便一针见血的指出蜀汉的失败“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隆中对理想很丰满,但在毛 这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看来其战略就决定了蜀国最后的失败。当然,拿我国历史上军事才能处于最高一档的毛 和20多岁的诸葛亮比有耍流氓的味道,这里只是用来说明隆中对牛逼是牛逼,但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神乎其神。

我看到不少诸葛亮的粉丝对毛 的点评不以为然,那么说到毛 和诸葛亮之间军事能力的差距,首先隔了一个曹操吧,而同属一个时代相对好比较的曹操和诸葛亮的差距,希望我能多挖掘些三国题材尤其是他们两人参与战斗的切入点,呈现出我视角下他们两人的差距。

同时在以后描写到诸葛亮参与战斗,我也将尽量使用毛 的有关战例进行对比或者引用毛 有关著作的精神,来比较两人对战争的不同认识。

当然,事物是发展的,我们不能拿静止的眼光看问题,隆中对只是诸葛亮20多岁时找工作给暂时不得志老板画的饼,未必代表他四五十岁能够自己拿主意的时候也还是如此操作。可惜等他真有机会拿主意的时候,荆州早已不在蜀汉手里,这个假设也就没有验证的可能。

而从出谋划策的建议者到拍板话事的实操者之间身份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很可能是未尽相同的。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杨玄感在黎阳第一个扯起反隋大旗,他的好友李密前来投奔,为他献上了著名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北上占领蓟地(北京),切断隋军退军路线,待其粮尽可一举擒灭隋炀帝;中策是长途西进,拿下关中,据险而守,再伺机攻克隋炀帝;下策是就近攻打洛阳,打下来再做理论,但这是旷日持久的战斗,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

最终杨玄感上中两策都不采用,偏偏就采取了李密口中的下策,最终也不出意料的失败了,所以看到这里不少人便把杨玄感的失败归咎于采取了错误的策略了。

可事实真是这样么,等日后李密自己成了瓦岗寨的头,率领大军久攻洛阳不下,有人建议他绕过洛阳西取关中,简直就是自己当年中策和下策二选一的翻版,但这时的李密是如何选择的呢,推翻了之前自己的中策,而跟杨玄感一样选择了下策。

这是为何呢?因为当年的李密只是个建议者,不用考虑计策的具体执行是否具备可行性,而此刻的他,却是得统筹全局的一把手,他深知自己的手下多是山东(今山东、河南一带)之人,攻打洛阳自然积极性高。

但要他们这些素质不高的绿林土匪背井离乡远赴长安,不确定性太高,沿途偷跑的不会是少数,千里跋涉后的战斗力更加存疑(我之所部,并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于是他也只能无奈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采用自己曾经认为的下策。

所以杨玄感的失败,根本跟计策的选择毫无关系,而是实力问题。至于他计策的选择,其实应该是正确的,道理就跟李密差不多。他所纠集起来的那几千虾兵蟹将,战斗力比李密的瓦岗军还远不足。指望他们长途跋涉攻克长安,无异于天方夜谭;就算给他们占据蓟州,指望他们守住切断隋军退路也是个笑话。

对于隆中对,还有更极端的说法,就是泪痕春雨分析的很可能是在刘备去世后炮制出来的东西,我觉得这种分析也挺有道理,因为这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对于当时的大佬们来说都是“正确的废话”,知道这些一点都不难,难是难在怎么实现。后面我们这个系列也会讲到这个过程中相关的南郡之战和刘备取西川的过程,各位到时可以看看诸葛亮在其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另外我们也会从一份重要的名单——劝进表中分析下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大概处于怎样的地位。

这是我对隆中对的部分看法,扯远了,说回关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最后一点,就是前面有提到的孙权对荆州的志在必得。

事实上,孙权和刘备的联合不过是面对曹操进攻时自保的暂时选择,赤壁之战过后,东吴危机已解,曹操内部和后方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短时间内是无法威胁孙权的。这个时候,对于赤壁之战的战利品荆州的归属问题,刘备和孙权就没停止过摩擦,只是碍于曹操过于强大和之前的合作甜蜜期,他们不会蠢到在这时直接开片。

东吴鹰派最强硬代表周瑜是主张以我为主,管他刘备生死,占据荆州,甚至打入西川,全据长江以南,与曹操划江对峙的。赤壁之战不久后周瑜英年早逝,继位的鲁肃是鸽派代表,主张联刘抗曹,甚至荆州也是在他的力主下才借给刘备的,但这不意味着他就同意让刘备永久占据荆州。

当刘备“老乡见老乡,背后給一枪”,在西川东州士集团的帮助下夺下刘璋的益州,有了根据地后,鲁肃便义正词严的要求关羽归还荆州,其单刀赴会的气势表明了即便是鸽派人士,都有着收回/夺回荆州的坚定决心(可罗贯中干脆颠倒黑白,直接将单刀赴会的攻受双方对调,使得鲁肃这一雄才大略的战略家在好多人眼里反倒成了个懦弱无为的庸人。

东吴四杰个个都是一流的杰出人才,除了陆逊被黑的比较少(但也在八阵图那充当了抬高诸葛亮的垫脚石),其他三人都被罗贯中黑成碳,差不多成青城四秀了,以致我一度有过拿青城四秀写东吴四杰的念头,只是情感上实在难以接受,才费尽心思再在其他处找写他们的切入点,后面再见)。

刘备这边反正我就只要里子不要面子,打着来帮忙的旗号拿下“宗亲”刘璋的地盘,荆州的地盘继续攥得紧紧的,话说这荆州也同样是我宗亲刘表的地盘,我继承这政治遗产,天经地义也好,老赖也罢,吃进嘴里的肉,怎么可能轻易吐出来。

只是这时刚刚打下成都,立足还未稳,曹操就打下张鲁了。这就出现前面说的刘备不淡定了,保住益州才是重中之重。孙权也知道一旦曹操拿下益州控制长江上游,顺流而下,长江的天险可就全失,唇亡齿寒。

双方便心照不宣的暂时停止了在荆州的角力,以湘水为界,东边的江夏、桂阳、长沙归孙权,西边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表面上重归于好。

可等刘备耗赢曹操,拿下汉中,鼎足之势形成后,孙权自然又惦记回荆州了。如果没有可趁之机,孙权自然也不会正面攻打荆州,白白给曹操好处。但这时关羽北伐,又没能正确评估东吴可能的偷袭,孙权自然会想尽办法拿回荆州。后方的天然不稳,这也是关羽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最后还有一点表面看起来非常重要的原因:糜芳的投降。我看到的不少分析都是言之凿凿如果不是他的投降,关羽至少能平安回到江陵。这事大家自然都不陌生,过程我就不多详述,至于糜芳为什么投降,我是这么看这问题的。

首先关羽对糜芳这个皇亲国戚的恐吓绝对是起到负面作用的,但这个作用未必有多大,至少不会大到让糜芳选择投降。要知道他在蜀国这边地位尊贵,而去到吴国当降将这身份差距就一落千丈了。

理论上,由于是前哨的公安先选择了投降,那么至少在吕蒙到达江陵前,糜芳是知道了消息的,也就是说他可以提前做好防备,那此时最重要的是,他手头有多少兵。关于这个问题,由于关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急于扩大战果,抽调了兵力上前线,江陵肯定是相对空虚的。但其实还有更重要却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这些个兵的战斗意愿如何。

我没仔细研究过此时关羽手下兵力的构成,我想应该包括刘备起兵以来一路带来的老兵和荆州本地士兵。从战斗力来看,肯定是一路战斗过来的老兵更强。荆州本土的士兵,你可以想想他们大概打过什么仗,战斗力大概如何。

刘表入荆以来,就从没想过扩张的事,战事就是小范围的在江夏跟孙权的对峙。刘表的意图,其实就是荆州本土士族的意图,因为刘表最开始单人匹马来到荆州能够站稳脚跟,就是通过跟本土大家合作各取所需实现的,他如果想对外扩张,你猜蔡瑁们会鸟他不?

我想这也是曹操和袁绍相持的时候刘表没有趁机攻打曹操的重要原因之一,刘表未必能指挥得动他们去攻城掠地。荆州的士兵,说不好听就是当地大族们的私人武装,是用来保护自己的,不是用去帮谁谁谁夺取天下的。

这也跟当初刘秀获得天下的方式息息相关,他就是靠着大地主的支持取得胜利的,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自然要对这个集团有所表示。由是东汉的地方地主阶级便有了很大的权力。

(所以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中,刘表怀揣一张没多大效力的荆州刺史任命状,在赴任道路被堵的情况下孤身一人来到荆州,能凭借一张嘴站稳脚跟,其实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至少比咱们这些动不动就瞧不起他的键盘侠们厉害多了。

郭嘉或许有资格说他是座谈客,差不多就是古代键盘侠的意思,可这不意味着我们也能这么认为。而且刘表没能抓住机会夹击曹操,给曹操制造最大麻烦的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前面就说到地方军队很可能的不配合,加上他也是刘氏宗亲,攻打曹操就是攻打天子的势力,道义上也是极大的不利。

郭嘉未必不知道这些,只是要坚定曹操对抗袁绍的信心,就得通过这样“贬低”刘表让曹操觉得他不足为虑。)

于是荆州士兵长期不打仗,曹操一来便投降曹操。赤壁之战后周瑜来攻打(南郡之战后面会讲到),荆州兵们自然也是出工不出力,曹军自己顶不住了最终不得不放弃了江陵退守更加容易防守的襄阳。

就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关羽要去打襄阳,后面还要增兵,你觉得最终守在江陵的,能有多少关羽自己原本的核心团队?我觉得基本就是这些个战斗力不强的荆州本土士兵。能打的,应该都被关羽拉上前线了。

这些个荆州士兵,保护的究竟是自己的本土大族,还是外来的统治者呢?我想这个应该不是个问题,他们跟本地士族,才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或者说,本土士族才是他们的主子。

既然如此,曹操来了他们能投降曹操,周瑜来打曹仁他们便袖手旁观,反正谁赢了我们就听谁的,犯不着自己拼命,为什么要白白牺牲我们自己去给你们做炮灰?脑子秀逗了不是。这也就是周瑜早在赤壁之战前就给孙权分析个透的“所得表众尚怀狐疑”,别指望能依靠他们来战斗。

现在吕蒙来了,这帮荆州兵为啥要消耗自己去帮你关羽抵挡吕蒙?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要为所谓刘备代表的大汉死节?真要这样,他们一开始就不投降曹操而是扶正刘备做荆州之主了。所以他们自然是发挥一以贯之的本色,你们自己打去吧,谁打赢了我们就听谁。

其实这也是一个不难理解的道理:强龙难压地头蛇。强龙都压不住,况且是糜芳这个你事后怎么看都像条虫的角色。他能有什么办法守城阿,属于他们这一路的兵力,都被关羽调走了,他这光杆司令,不投降,能干啥。所以他的投降,也不难理解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得生命比名节更重要。

其实在乱世中,打不过投降并不是什么太过丢人的事,关羽不也做过,可糜芳你这投降,被人认定害死了关羽,那就只能被钉在耻辱柱上啦。

至于关羽前线的士兵,也有不少荆州兵,他们一听吕蒙拿下江陵之后的怀柔政策,哪还有心思打什么襄樊阿,成建制的逃跑,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如此老巢被端,军心不稳,士气溃散,关羽的迅速溃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就是我个人对糜芳投降得看法,根源还在于关羽这个赌徒,赌得太狠了,把本钱都下了注,结果输得精光。当然,关羽的showhand,也非没有道理,因为一旦成功,那就是巨大的收益。他为了巨大的收益,最终被随之带来的风险击败,对于赌徒来说,也就只能认命了。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关羽北伐的一些个人见解,也是我第一次写到三国军事的题材。三国本来就是一个观点不一的热门题材,刚好这段时期又特别乱,不管三方相互对外的关系还是他们本身内部,所以这篇我自我感觉写的也是挺乱的,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后面也会有不少关于三国的粗浅见解,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同时也轻喷,谢谢大家!

下期预告:一夜白发,为名自杀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一夜白发,为名自杀(上)

平一指没能医好令狐冲的天下第一奇症,不甘,懊恼等一系列复杂情绪综合影响下,竟然一瞬间整头黑发变白。射雕英雄传里,因皇帝段智兴不肯耗费功力救助婴儿,瑛姑也是极度悲伤下一夜之间头发全部变白。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几个一夜白发的故事。

我最早接触到一夜白发的故事,是小时候看梁朝伟版《绝代双骄》这部连续剧,这是另一位武侠小说大家古龙先生的作品。

那时候这部剧极其火爆,大结局时移花宫主一夜白头,原因是她苦心经营二十年的成果一夜之间全部付之东流,而且这成果是她二十年来全部精力所在,以及她生活的全部追求。这种打击,足以让她的精神支柱完全坍塌,生活对她再无意义,因为从她处心积虑的布置这场兄弟自相残杀的棋局开始,她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无法回头。

她和平一指的变故告诉我们,人要学会放下。平一指放不下对完美的追求,于是死磕自己。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你没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现代医学都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别说那时你的一人之力,尽力了就好。

移花宫主放不下对仇恨的执拗,于是为难所有人。事实上,从她做出这一报复决定的时候,她就注定输了,只是输得如何而已。江枫已死,即便最终他骨肉相残,难不成他在天之灵不得安息,在另一世界悲惨得死去活来?

而你的一时快感得到了满足,可你要付出什么代价,差不多20年阿,人生能有几个20年,更何况是最风华正茂的20年。然后呢,片刻的快意之后,伴随你的绝对是怅然若失。大仇得报,接下来你要干啥呢?这时你会发现,你都不知自己还想干啥了,因为你的人生,早被自己的决定绑架到报仇这唯一一件事上了,你都不知自己还想干啥,还能干啥了。

这样的付出和收获,有意义么。仇恨会让人蒙蔽双眼,有些国仇家恨,你永世不能忘,但那些你自己偏执的抓在手里的个人恩怨,有时学会放下,会让生活更美好,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更美好。

还有一部武侠小说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里,练霓裳遭到卓一航的背叛,伤心过度后也是一夜白头,这是一个为情所伤的典型。

最著名的一夜白头故事,当属伍子胥。他的故事之所以为人所熟知,主要归功于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对他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刻画,一百零八回中,就有四回的回名有他出现,可谓上镜率最高的明星。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被楚国奸臣费无忌陷害,费无忌担心伍奢两个儿子都有能耐,日后可能报复,就让楚平王诱骗伍奢两个儿子入朝,声称如果不来就把他们父亲杀了。大儿子伍尚明知是计,还是前去为父尽孝;二儿子伍子胥则不甘心束手就擒,辗转逃亡,最终来到昭关。只要过了这关卡,就能去到安全的吴国。

伍子胥在这里遇到贵人扁鹊弟子东皋公,告诉他关上缉拿他。于是东皋公领伍子胥到他家里住下,并帮他筹划过关之事。按东皋公计划,需待一身形类似伍子胥的人到来才可行事。

可伍子胥报仇心切,一连几日在东皋公家干等,越等越着急,想过关怕被抓,留在这又不知那人几时到,这天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竟是一夜未眠。第二天起来东皋公遇到他一看,竟是一头黑发一夜之间全部变白了。

东皋公一见大喜,因为伍子胥身材魁梧高达,太过显眼易认,如今头发变白,一下就容易掩人耳目多了,加上之前所说身形类似他的皇甫讷也到了,于是东皋公巧施妙计,让皇甫讷假装伍子胥出关,就在士兵们盘查捉拿假伍子胥的时候,真伍子胥趁乱过了关。

随后伍子胥去到吴国,成功帮助阖闾夺了王位,又带兵杀回楚国,攻下楚都郢后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进行鞭尸。

这就是伍子胥一夜白发的故事,我想一夜白发应该是出自人们的虚构,里面寄托了人们对伍子胥遭遇的同情,这种科学难以解释也从未见过正式记载的奇景,正是楚平王戕害伍氏一家的最好写照。

伍子胥逃亡过程的艰辛,靠着类似于基因突变逃出生天,也暗合了天无绝人之路,人们希望弱者在不公正的强权面前能得到上天眷顾的美好理想。而整个故事的最终结局,则寓意了多行不义者,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

为何我们都喜欢伍子胥,我想,是他身上那种不畏强权,不向恶势力屈服,奋起反抗的精神。一路走来,他的艰辛,他的坚持,他的反抗,我们都看在眼里,这是个有血有肉、恩怨分明、敢爱敢恨、的血性奇男子。最后当他鞭尸楚王、倒行逆施的时候,我们在为他大仇得报感到欣慰之时,却也不得不感叹,这样的维权成本,也实在太高了。

我自己觉得,伍子胥这样做没有问题,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如若以德报怨,又何以报德?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每每遇到外敌入侵,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誓死保家卫国的情怀所在。同时我们也该以此为戒,保护好伍子胥们,让他们无需为了维权,如此的无奈,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做他们原本不想做的事。

写到这的时候,我有点想起了张扣扣事件。但由于此事太过敏感,就不在这里过多描述。

还有一个黑发变白的经典艺术创作《白毛女》,喜儿在全家受地主黄世仁迫害,父亲自杀,自己被奸污后找机会逃入深山,由于缺盐,头发逐渐变白。后来红军来到这里,解放了全村,黄世仁受到处罚,喜儿跟以前情投意合的邻居王大春重逢,开始了新的生活,头发又逐渐变回黑色。

这部作品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封建的剥削制度“使人变成鬼”,劳动人民作主的新社会“使鬼变成人”。

除了上面几个故事,关于一夜白发还有周兴嗣冥思苦想创作《千字文》,李自成苦等黄河结冰等。这些故事,要么未见于正史,要么出于文学作品。

我想,一夜白发在科学上是难以找到依据的,头发的变白,有其生理规律,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悲伤、焦虑、懊悔等情绪因素作为催化剂,会加快这个过程,但也不可能在一个晚上甚至瞬间完成。这种艺术夸张,更多的是寄予了人们的某些情感,通过这种夸张让人更记忆深刻。

比如创作于1953年的苏联经典民歌《山楂树》,它描述了两个年轻男子同时喜欢上一个美丽的姑娘,这个姑娘不知如何选择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与二战联系了起来,赋予了更丰富的生命。

人们传说这首歌创作于二战德国入侵苏联期间,德国人强迫该歌曲作者创作一首歌,描述德国统治下苏联人的美好生活,否则就要把当地的老百姓都杀死。

于是作者在违心创作则不爱国,不创作眼前的一村生命就将死于非命的两难选择中不断煎熬,以至于一夜间白了头发。

最终他创造出这样一首歌,就是用姑娘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来映射自己的处境,歌中姑娘最终也没做出选择,以此表达自己是在不得已中创作了这首歌。通过这个故事,人们一方面更加深了对这首歌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更对那场保卫家国的战争印象深刻。

(插入歌曲)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说回平一指,瞬间白头已经让人觉得神奇了,接下来他又做了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自杀了。医生不是万能的,总有你无能为力的时候,更别说是令狐冲这种千年难得一遇的奇症了。

治不了,按我们正常思维,顶多感到愧疚,可不走寻常路的平一指脑回路过于清奇,认为自己杀人名医的金字招牌不能坏了,医好一人要杀一人,医不好人,就只好将自己杀了。

事实上他这笔账也没完全算的很清楚,医好一人杀掉一人,原则是不因自己救活一人而少了一人去阎王爷那报到,人口守恒;可你没医好人,把自己杀了,到时这人死了,去阎王爷那报到的就多了一人。

你杀人名医的招牌是保住了,但杀人的原则,其实是违反了的。究竟是讲原则还是装逼,这个还真不好说,不过结果是肯定的,他的自杀,让这么好一个人才,白白浪费了,真是可惜(如果救人的同时能不乱杀人就更好了,当然,书里没说他杀的是什么人,是罪有应得的,还是无辜的,这里就不讨论了)。

救不好人,为了保住名声自杀,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吧,别奇怪,现实世界就发生过类似的事。这人也是个有名的医生,他不仅善于诊断和用药,外科手术也是一把好手。更牛逼的是,除了医学,他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

数学方面,他最早提出了三次代数方程的一般解法,该解法日后也被以他名字命名;由于喜欢赌博游戏,经过总结得出的一些结论也成了日后概率论的基本原理,他的《论赌博游戏》被认为是关于概率论的第一本著作。

物理、哲学方面,也有他的研究成果,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就是卡尔达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灿烂星河里涌现出的一颗璀璨明星。

如此牛逼的人物是怎么死的呢?死于他的另一领域研究:占星术。通过精心研究计算,他“准确”的预测了自己将在1576年9月21日寿终正寝。然而到了这一天,已是75岁高龄的他仍是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看样子他的预测将不可避免的以失败告终了。

然而,如此牛逼的人,怎么能允许自己的研究成果出错呢。于是,为了保全自己预测届的权威,他用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逆天改命,强行改正了自己的预测结果——自杀。伴随着这一让人扼腕叹息的决定,他的预言金字招牌保住了。只是,在外人看来,保住这块招牌,真的那么重要么?

说完卡尔达诺的死,顺便说个跟他类似殊途同归让预测应验的死法。春秋时晋景公生病后有天做了个梦,便找了为巫师来解梦。巫师告诉他吃不上今年的新麦了。好在景公倒还不是个生了病不问医生问鬼神的主,便派人特意去请秦国的名医缓来看病。

缓到来之前,晋景公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身上的疾病化成了两个小孩,在讨论名医来了后要将他们抓走怎么办。其中一个便说,只要我们躲到病人肓的上面和膏的下面之间,再厉害的医生也无可奈何啦。

缓来到为景公看病,结论正好跟景公梦到的一模一样,病已入膏肓之间,攻之不可,达之不所及,药不至焉,也就是无药可救了。景公听了感叹缓真是名医,还重赏了他,这也是成语病入膏肓的出处。

虽然大限将至,但晋景公还是熬到了新麦成熟的时候。这天他让手下把新麦煮好,然后把上次那个“信口雌黄”的巫师拉来,你看我这不吃上新麦了么,你之前危言耸听是何居心,来人阿,把他拉出去斩了。就在景公想要吃麦的时候,他的肚子突然胀了起来,于是他只好放下碗先去如厕。

在他去到厕所的后,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他摔倒在厕所里,然后一命呜呼了。可怜的晋景公,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真是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更可怜的是那个巫师,明明人家没预测错阿,就被误判的死刑。你说你和卡尔达诺两人不都一个德性,什么不好玩,没事偏去玩算命,这不把自己的命算进去了么。

这事还没完,景公做了梦去找人算命的,另外有个太监也做了梦,梦到自己高唱fly away,nothing I will be afraid,背着景公遨游天际,还把这梦跟别人说了。这下好了,景公归天了,他便责无旁贷把景公从厕所背了出来。最后安排景公后事的时候人们被他感动,为了让他梦想成真,决定让他负责送景公上天,便让他一起殉葬了……

说到准确预测自己死亡时间的,其实知名度最大的人物来自三国,没错,他就是(插入打脸正是在下图片)

大家耳不熟不能详的赵达。有没搞错,谁来的,不是诸葛亮么,准确算出自己什么时候要死,还做法企图延长寿命,眼看都要成功了,好死不死这时候魏延跑来把XX灯踢灭了。

妈的,每次我看到这里真恨不得冲过去把魏延抽上几耳光子,要不是你这一脚,诸葛亮就不会死,诸葛亮不死,司马懿就会被诸葛亮干掉,司马懿被干掉后,魏国就没人了,魏国没人了,诸葛亮就能顺利统一三国了,诸葛亮统一三国,就是毫无疑问三国第一人历史第一人了,还得害的诸葛亮粉们整天四处跟人打嘴仗,文治能排前几武功能排前几的……

魏延你这一脚,比丘处机路过牛家庄还罪孽深重阿!

客官醒醒,那些是三国演义的东西,咱们这里要说的是史书上真有记载的。三国志里就比较详细了记载了这位赵达,孙权的大舅哥(妹妹是孙权的妾),拥有不少特异功能,比如算一堆斗有多少颗,酒藏在哪里,别人在纸上写了什么数字等等,甚至孙权派兵打仗都能算出一些细节来(算对了什么没细说)。连自己的死期,他都早早算了出来,最终确实准确的在那天死去。

不过他的特异功能来自哪里,他自己一直不说,所以也没人知道。孙权一直想要知道其所以然,一直不能如愿,在他死后便去他家四处找,甚至把他棺材都打开了,也没能找到有关的书籍。他的特异功能,之后也便失传了。

这是《三国志·吴范刘惇赵达传》里的记载。虽说见于正史,但我觉得可信度未必高,这种脱离科学基础的玄幻东西在历史上早已证明基本是以讹传讹或者别有目的故意神话的把戏,再说如果真有如此奇才,为何在三国这乱世里没有发挥什么用武之地?是真是假,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本文到此本来可以结束了,但前面说到了诸葛亮,卡尔达诺最后说到占星术,就再简单聊几句跟占卜星象有关的趣事,其中一个还跟诸葛亮有关。喜欢诸葛亮的朋友应该对酷爱这一研究的谯周不感到陌生,三国演义里每次诸葛亮北伐,他都要出来说夜观星象,不宜打战之类的话。

其实谯周发表这种言论,并不是真对这行有多权威的见解,而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正常言论,因为他是蜀汉后期益州本土势力的代表,连年的征战,自然需要本土人士的付出,而诸葛亮又不对老百姓苛以重税,战争的成本自然大部分转嫁到本土豪强身上,他们自然是反对战争的。

谯周不过是打着占卜星象的幌子实现政治意图,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却仍有人根据星象来做出决定。前法国主教练多梅内克就是个中极品,他挑选球员的一条重要依据就是星座,著名球员皮雷就是他星座论的最大牺牲品,因为精通星座理论的多梅内克将天蝎座列入了黑名单,所以皮雷最终报国无门。

不过多梅内克的荒唐举动还不止于此,他还在08年欧洲杯小组赛耻辱出局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女友求婚,仿佛法国队的失利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早早被淘汰出局还能让他尽快享受婚姻的喜悦。后来他被法国队解雇,失业的他居然能够领取每月5600欧元(相当于4万多人民币)的“失业救济金”, 远超普通人收入,你说这让人上哪说理去。

下期预告:如何面对诱惑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如何面对诱惑

任我行为何能从西湖之底逃出生天呢?是向问天设计巧妙引得江南四友入彀,是令狐冲剑法太强逼得四友不得不搬出“救兵”,还是任我行太过厉害,能够李代桃僵骗过四友?

这些可能都是表面原因或者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源在于,江南四友未能抵抗住诱惑。为了得到向问天带来的宝贝,明知借任我行之手会有巨大风险,都不惜铤而走险,为之一搏。

这件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或教训呢?放到我们高压打击贪腐的今天,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回味?那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切入,在这件事中,向问天和江南四友的关系,其实是行贿者和受贿者的关系。

向问天绝对是位高明的行贿者,在行贿前,他便充分了解了行贿对象的兴趣爱好,为了投其所好,他不惜花了天大的功夫,踏遍铁鞋并费尽心思得到了溪山行旅途呕血谱、率意贴、广陵散这四件宝物,一下将江南四友的胃口吊了起来。说起来,领导也是人,有个兴趣爱好,喜欢点琴棋书画,实在是再过正常不过的事,所以对于像向问天这样别有目的的人,这些个人爱好就可能成为他们的突破口。

其次,向问天的行贿过程包装得很好。如果他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表现出了这些礼物跟营救任我行有关的企图,那势必会引起江南四友的警觉,恐怕礼再重,他们也不敢直接失职渎职。

通过一场赌局,使得江南四友权衡利弊,认为如果任我行出手可能可以赢下无价之宝,而现有的安保措施足以保证不会出现差错,然后做出了利用任我行的决定,这样自己受益,既有资产又不受损失,利己不损人的事,做得。

这也很像那些精明的行贿者,他们不会在有求于人的时候才有所行动,而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利用平时各种节日登门拜访拉近感情,中国又是传统礼仪之邦,上门拜访带点“土特产”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等到需要高抬贵手的时候,便水到渠成了,颇有些养官千日用官一时的味道。

再者,通过赌局完成利益输送,这也是现在权钱交易常用的方式之一,大家平时私下打打麻将,玩玩扑克,弄点小彩头不也是常有的事,要赢得花心思加运气,要输那还不容易。

官员可不可以有爱好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官员如何防止爱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么一位官员。

晚晴官场虽已腐朽,但仍不乏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马丕瑶就是其中之一。

马丕瑶32岁考中进士,在山西平陆开始了官场生涯。上任知县伊始,他便在大堂悬挂了“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的长联,随后解决了困扰当地百姓已久的盗匪问题,被老百姓敬称为“马青天”。

随后他补缺直隶州,兼任永济知县,永济的上源、下阳两村因黄河泛滥淹没了界碑,两村争斗多年,他通过细查水文资料,精心测算,准确地挖出了地下原始界碑,化解了两村的百年恩怨。

在永济,马丕瑶就面临了江南四友类似的诱惑。他酷爱养花,当地一名县吏得知后便搜罗奇花异草,经常跑来无事献殷勤。马丕瑶经过调查,发现这位官吏在当地勾结豪强,为非作歹,百姓人人痛恨。在查清其腐败事实后,马丕瑶便对其实行了严厉惩处。

这位县吏倒有几分向问天的精明,可惜马丕瑶不是江南四友,面对诱惑不为所动,有着清醒的认识,把投己所好视为剧毒,时刻提防。

马丕瑶到永济的第四年,父亲病逝。他随即报请停薪,回家丁忧。可这时他竟没钱连回家的钱都凑不齐,更别提买棺材了,全家因此受困,到了没米下锅的地步。当地人被他的廉洁奉公深深感动,纷纷解囊相助,这才解了马丕瑶的燃眉之急。

后来有一年山西大旱,巡抚急令马丕瑶兼领解州,赈灾安民。马丕瑶到任后多措并举,一面派人外出购粮,一面深入了解灾情,根据受灾不同程度统筹分配粮食。在解决眼前灾情后又全面核查土地情况,从根本上解决赋税不均问题。可谓治标又治本。

次年解州全境大丰收,在满足自身需要之外,还帮助周围好几个州解决了粮食问题。光绪帝得知马丕瑶的政绩后,大为感动,亲赐马丕瑶“百官楷模”牌匾。

二十年间,马丕瑶从道员、知府到山西按察使、贵州布政使直至广西、广东巡抚,不管身在何处,始终心系百姓,为民谋福祉,直到病逝于广东巡抚任上。光绪帝御赐悼文,并派钦差前往主持公祭。

上文提到马丕瑶严厉处罚了挖空心思行贿的县吏,他还借此告诫子侄说:“尔等切记人之投吾所好者,必有所为而来。稍中其毒,与饮鸩等。”。

除了做好自己,马丕瑶对子女的培养也非常到位和严格,他总结自创了《约斋铭》,包括“戒色、功名、思虑、笔墨、言语、处家、生业、银钱、享用、应酬、读书、豪情”十二方面,作为座右铭和传世家训。

后来他又以《周易》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作为家规,“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在河南安阳的马氏庄园当年马丕瑶故居他居室门前立柱刻着这么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同样表达了他对子女后辈期望。

正是在马丕瑶的悉心教导和严厉要求下,他的子女日后都成长为社会有用栋梁。长子马吉森是一名实业家,创建了豫北纱厂、六合沟煤矿;次子马吉章,考中进士,为官同样体恤百姓;小女马青霞,将百万家产悉数捐给教育和铁路事业,与另一女中豪杰秋瑾齐名,后来人称“南秋瑾北青霞”,孙中山曾为其亲书“天下为公”和“巾帼英雄”。

时代在变,但马丕瑶作为百官楷模的为官理念,永远都不会过时。

下期预告:秃笔翁,你被向问天骗啦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秃笔翁,你被向问天骗啦

向问天为了引诱梅庄四友,为每人量身定做各搜寻了一件至宝。给丹青生的溪山行旅途、黄钟公的广陵散是史上却有此物;给黑白子的呕血谱,所谓的骊山仙姥肯定是传说的东西,不管是否有这传说,但只要棋谱记载的招数够精妙,打动黑白子甚至让其吐血也合乎逻辑;唯独他给秃笔翁的率意贴,看着有些让人奇怪。

现流传下来草圣张旭的名作,以古诗四帖、心经、肚痛贴最为有名,率意贴并不在其中。当然,张旭留下的作品不算太多,如果他确有写过而真迹丢失,被向问天找到,那秃笔翁看到后如痴如醉也合情合理。不过,我似乎没能找到张旭写过率意贴的有关记载,不知是真有写过,还是金老为了情节的需要,杜撰出的这篇作品。

其实,我想在这里,金老是可以有另一个选择的,只要向问天拿出这件作品,秃笔翁的反应,绝对会比看到这幅率意贴着魔上百倍,你提什么要求,他都会答应。这件作品,就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来看看关于这件珍宝的一些记载,这些记载大多未见于正史,因此才有了关于兰亭集序真迹去处的各种猜测。

王羲之在特定环境下创作出兰亭集序后(如何特定今后还会出现),发现再难写出如此巅峰之作,便将其当作传家宝传下来,一路传到七世孙智永。智永年少出家,去世前将兰亭集序传给了徒弟辨才。

酷爱书法尤其是王羲之作品的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兰亭集序的真迹在辨才和尚手上时,异常兴奋,召见了辨才,可辨才宣称自己并没此物,李世民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明要不成,李世民便发动群臣,准备群策群力,想办法弄到这幅珍宝。于是尚书仆射房玄龄便向太宗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出马完成此事。

萧翼接到任务后,跟太宗要了几幅王羲之的作品,随后打扮成普通书生,去到辨才的所在地山阴的永欣寺。萧翼找机会见到辨才,便跟他谈天说地,投辨才所好而言,逐渐打消了辨才对他的疑虑,随后辨才又被他的满腹经纶折服,两人成为朋友。几番来会后,萧翼感觉时机成熟,便于一天将手头几幅王羲之的作品给辨才看,辨才看后说这些虽是真品,但只是一般作品,我这有一幅王羲之的佳作。萧翼问是何物,辨才说是兰亭集序。

萧翼见鱼儿上钩,却不急着拉杆,故意漫不经心的说南朝隋唐战乱多年,乱世中这作品怎么还能保存完好呢?怕不是假的吧。辨才被这一激,便把藏在屋梁槛里的兰亭集序真迹拿给萧翼看。看完也没收起来,放在了桌上。

几天后萧翼趁辨才外出,到寺里谎骗小弟子自己有东西遗忘在寺里,便把兰亭集序的真迹拿出来,回朝送给太宗。

太宗得到真迹后,欣喜若狂,重赏了萧翼和房玄龄,同时赦免了辨才的欺君之罪,也给了他赏赐。

这事记载于何延之的《兰亭记》,之后太宗的御用画家阎立本还据此画了《萧翼赚兰亭图》,目前此图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因此萧翼得到《兰亭集序》此事应该不假,至于过程,《兰亭记》怎么看起来都像个编的故事。

萧翼怎么骗到宝贝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宝贝现在在唐太宗手上了。太宗死的时候,要求儿子将这幅无价之宝当作陪葬品,一起放入昭陵。因此一大猜测就是兰亭集序长眠于昭陵之中。但随着五代的掘墓大盗耀州节度使温韬遍挖唐陵,其中从昭陵带出的陪葬品中,并没发现兰亭集序。

有一种说法是温韬有眼不识货,买椟还珠,把墓中的书画都撕了,而把装裱书画的绸缎带走,《兰亭集序》就这样被毁掉了。但这种说法很显然难以站住脚,毕竟温韬作为专业的盗墓者,拥有盗墓团队,其专业程度从他对墓中搜出作品进行登记造册可见一般,再说唐太宗拥有《兰亭集序》的事迹已有记载,温韬犯下此等低级错误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此,还有说法是《兰亭集序》还在昭陵内,温韬当时进去没有发现。但颇具戏剧性的是,温韬掘遍唐代帝王十八座陵墓中的十七座,唯独剩下的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挖掘时每次一靠近,便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温韬害怕是自己坏事做得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便放弃了继续挖的打算,乾陵得以幸免于难。因此,又衍生出一种说法,唐太宗去世时李治并没将兰亭集序放入昭陵(这也不是没可能,毕竟连老爸的女人都敢动,动幅书法作品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武则天死后,这幅作品就被放入了乾陵。

关于发掘乾陵的问题,建国后陕西曾数次向中央申请,郭沫若也曾直接向周总理陈述发掘乾陵的重要意义,但周总理经过深思熟虑后写道“我们不能把好事都做完,此事可以留给后人来完成”。这正是吸取了1956年我国发掘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定陵时,由于文物保护意识和保护技术都不到位,导致不少出土文物被风化、腐烂,无法复原的教训,对历史做出的最大负责。

这幅作品是否真在这两座陵墓中,可能得等今后科技进步到足够支撑对其进行挖掘时才能大白于天下了。说回小说,结合曲洋寻遍数十座坟墓,终于在蔡邕墓中找到广陵散的桥段,我觉得既然曲洋能去墓中找广陵散,那向问天自然也可以效仿曲洋。秃笔翁处可以设计成向问天进入乾陵,从乾陵中找到了这幅兰亭集序。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比率意贴来得更有趣味性呢?

除此之外,曲洋发掘的尽是西晋之前的坟墓,其实西晋之前的东汉和魏,是有着不少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的,尽管曲洋找的是擅琴名人的坟墓,但在里面找到书法作品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的,比如他找到《广陵散》墓地的主人蔡邕,就不仅是个大音乐家,还是个大书法家,反正《率意贴》也是杜撰出来的,杜撰下在蔡邕墓里发现了什么经典书法作品其实也是可以脑洞大开的思路之一(蔡邕火了,你他妈薅羊毛能不能不要仅逮着一只薅?)。东汉到魏晋这段时间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除了蔡邕,其他著名的书法家还包括大家熟知的钟会他爸钟繇,跟张旭同姓,同样有“草圣”绰号的张芝,“亚圣”张昶,之前同样擅长草书的杜度,崔瑗,擅长八分书的梁鹄等。

另外,曲洋到处挖掘坟墓,这也并不是什么太值得大惊小怪的是,盗墓这行业自古就有,甚至向曹操这样的豪杰还专门设立过摸金校尉这样的管制来专职从事盗墓工作。

最后说回《兰亭集序》,今天我们有幸仍能见到《兰亭集序》的身影,也正是得益于李世民得到真迹后,让人临摹了数十份送给臣子。后来传世的临摹本中,公认最好的版本是唐代书法家冯承素的版本,由于此版本临摹于神龙年间,因此被成为神龙本兰亭集序,此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和台北两个故宫博物院,分别收藏着的神龙本《兰亭集序》和《萧翼赚兰亭图》,合起来正好见证了《兰亭集序》的前世今生和神奇历程,这不也正是两岸一脉相承,同是炎黄子孙的又一注脚么。

下期预告:华丽与实用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华丽与实用

梅庄众人与令狐冲比剑,无人能赢令狐冲。向问天带来的四件宝物对梅庄四友诱惑实在太大,因此他们决定铤而走险,让任我行出马对付令狐冲。

任我行不愧一代枭雄,梅庄四友带令狐冲来到地牢,还没说上几句,他们那点花花肠子就被任我行点破。随后任我行问起令狐冲和众人交手的过程,虽然不在现场,他却如身临其境般,分毫不差的点出了丁坚、丹青生、秃笔翁三人剑招的破绽,与令狐冲的破敌方式一模一样。高手之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如此的快准狠,如此的高度统一,不足为奇。

丹青生输在能力有限实力不足,这倒问题不大,但丁坚和秃笔翁,他们的剑法,就存在大大的问题了。来看看任我行对他们两个的评论。

“此人剑法华而不实,但以剑光唬人,并无真实本领。你根本不用出招伤他,只须将剑锋摆在那里,他自己会将手指、手腕、手臂送到你剑锋上来,自己切断。”。

“秃头老三善使判官笔,他这一手字写得好像三岁小孩子一般,偏生要附庸风雅,武功之中居然自称包含了书法名家的笔意。嘿嘿,小朋友,要知临敌过招,那是生死系于一线的大事,全力相搏,尚恐不胜,哪里还有闲情逸致,讲究甚么钟王碑帖?除非对方武功跟你差得太远,你才能将他玩弄戏耍。但如双方武功相若,你再用判官笔来写字,那是将自己的性命双手献给敌人了。”

任我行的评论,可谓一语中的,他们两人的毛病,就是华而不实。双方对战,取胜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东西,至于打得漂不漂亮,顶多算是附属品。过程和结果,在天平的两端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你不老老实实想着如何取胜,却去钻研怎么才能打得漂亮,那就是舍本逐末,只重芝麻不理西瓜。

哪位说了,我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不行吗。不是不行,但前提是你要保证能赢。如果你不但能赢,还能赢得精彩,那自然是赢得满堂彩。

不是没人有这能力,比如张三丰,他在那机缘巧合下临场打出的倚天屠龙二十四字书法,便成了张翠山闯荡江湖的绝技,屡屡发挥重大作用。

可你要知道,张三丰是何等修为的宗师,他是在将武功修为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创出的这套书法武功,而不是生搬硬套,非得在原有书法的基础上来创造武功,将武功和书法的本和末进行了倒置。

在我们历史长河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下面我就来说说其中最典型的一项——文风。

先秦两汉时期,文章的主要特点是自由表达,不受格式约束,即“我要表达什么就写什么”。但随后骈体文开始出现,并逐渐盛行,这股骈文风在南北朝达到顶峰,一直延续到中唐。

此时人们的写作,最看重的已经不是内容,而是如何堆砌华丽的辞藻,引用各类的典故,讲究形式的对仗工整,至于要表达什么,表达得是否清楚合理,看的人是否清楚你要表达什么,反倒成了文风的附属品。

当然,放眼这段时期,虽不乏有《滕王阁序》这样的千古佳作,《讨武瞾檄》这样让武则天感叹手下失职的经典战斗檄文,《与陈伯之书》这样华丽与实用并存,胜过千军万马的招降书,但这些终究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作品,还是形式华丽,内容空洞。

由于骈体文存在表达局限性等种种弊端,在处理具体事物时往往言之无物,词不达意,加上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有识之士开始寻求各种改变困境的办法,于是在中唐时期,出现了以韩愈、柳宗元为首推动的古文运动。

他们主张提倡“明道”,强调“因事陈词,文从字顺”,提高了文字往来的办事效率,对于文学的发展也有这深渊的影响。但是随着领袖韩愈的去世,古文运动未能持续,骈体文死灰复燃,继续占领主流阵地。

虽然如此,这次运动,仍为后来宋朝古文运动的兴起,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于是当几百年后再一次古文运动到来之时,排山倒海之势终于冲垮骈文,最直接的体现在科考上骈文与诗赋让位于古文。学术上也引领了敢于质疑、用于创新的好风气。

以上就是我粗略陈述的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有一定相似性的古文运动,由于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的人和事太多,不是我这种普通爱好者能描述清楚的,如果说的有误,还请各位指正。对于这个话题,细讲是不可能的,我的知识盲点也很多,所以就挑取唐宋两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来聊聊他们和古文运动有关的一些事吧。

第一个,自然是唐代大文豪韩愈。作为一个潮汕人,我对韩文公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我们的母亲河,就叫做韩江。

说到韩愈的文,最有名的评价来自于宋朝另一大文豪苏轼,他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这个八代,包罗了东汉到隋朝的近600年,意思是这500多年里,没有谁文章写得过韩愈。

这里面就包括了被谢灵运称为天下一石才里独占八斗的曹植。谢灵运这么说,难免有拍马屁之嫌(他顺便还吹捧了自己,认为剩下的两斗才里自己占了一半),苏轼这么说,至少在我看来,韩愈是当之无愧的。《洛神赋》虽美,但比起《师说》,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层面。


我们先来看看韩愈的科考,按我们一般人想,韩愈这样的大文豪,科考还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可事实并非如此,前三次科考,他都铩羽而归,直到第四次,才榜上有名。

原因在哪呢,唐代科举竞争激烈,录取比例低,固然有此因素,但根源在于,科举考的,格式要求是骈体文,这正是韩愈日后致力推翻的,自然也是他所不擅长的。而第四次韩愈能够上榜,也得益于当时的主考官陆贽慧眼识珠,不过分看重文风,而是重视文章所表现的内容。

当然,科举作为寒门子弟打破士族门阀垄断,发掘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隋朝发明科举以来,正是骈文盛行之时,不可避免也对人才的吸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自此以后,韩愈的文学才华,便伴随一生,任何时候,他都敢于直言自己的意见。他的文章,就是他直言己见最好的利器。他的文章说理透彻、逻辑清晰,层层说理,如排山倒海般气势雄浑,又丝毫没有无病呻吟的废话。

除了文学,韩愈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小的建树,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就对他其他方面也进行了高度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也就是说,韩愈身上的标签,远不止大文豪一个,他还是个哲学家、思想家。

政治方面也是敢于发声的忠臣,作为文臣,他还曾孤身独闯虎穴,说服藩镇节度使王廷凑打消造反的念头。他的文学才华,也贯穿在这其他领域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他不朽的代表作《师说》,就是道济天下之溺的体现;忠犯人主之怒,《论佛骨表》旗帜鲜明的表达了他对唐宪宗逢迎佛骨的反对;单刀赴会,勇夺三军之帅,也绝不是碰运气的侥幸,他的军事才华,还有《论淮西事宜状》这种干货作支撑。

最后再简单说说《师说》,这篇出现在我们语文课本里的千古名篇。文章的内容,自然不需我多说,只要你有一定阅读能力,就能八九不离十的看懂韩愈要表达的意思,相比那些辞藻华丽,让你读起来费劲吃力甚至不知所云的骈文,这种区别就是古文运动的核心所在。

当然,《师说》的伟大远不止此,当我们现在阅读《师说》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其要表达的道理很平常啊。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知识的传承,社会的进步,不就需要老师这个角色来担当么。

可在韩愈写这文的当下,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当时的社会风气不仅不提倡为人师,还耻为人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就是这些高门望族的纨绔子弟们,整天斗鸡走狗荒废人生,见到学习上进者反倒进行嘲讽。如果社会上都是这种人,那国家的未来自然可想而知,一代不如一代。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韩愈震耳欲聋的发聩,才显得弥足珍贵。他这篇敢于向掌握话语权的传统权贵们发出的截然相反的声音,也正是古文运动向骈文发出战斗檄文的冲锋号角和最好的缩影。这种敢于迈出第一步,勇于吃螃蟹,为后人开启心智,普及真理的人,值得我们喝彩!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下面我们要说的,自然是宋代古文运动的代表性人物欧阳修。作为唐、宋两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接过韩愈的大旗,真可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小时候欧阳修就在邻居家的废书簏中发现了一本文集,读完之后大有醍醐灌顶之感,从此便潜心研究,立志要成为作者那样的人物。这本“秘笈”,就是韩愈的文集。(插入功夫图片)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韩愈的文字讲究实用,与当时科考所采用讲究排场的骈文天上地下,当时科考他就接连受挫,直到第四次才得以通过,还得益于当时考官陆贽的赏识。那么从小就追随韩愈脚步的欧阳修,会不会也吃这方面的亏呢?

答案是肯定的,头两次参加,欧阳修也同样落榜。好在欧阳修人很聪明,通过两次失败的教训及时总结经验,对他这种大文豪来说骈文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随后便在培训学习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的广文馆入学考试中得了第一名,再接着参加广文馆推荐到礼部参加科举考试人选的选拔考试又得了第一名,礼部的考试,他又高中第一所以说,牛人就是牛人,即便是自己不感兴趣甚至排斥的东西,只要他想做,也能做到最好。

《宋人轶事汇编》还记载了欧阳修参加礼部考试的细节,当时的主考官是善于发现人才提拔人才的晏殊,他出的考题是《司空掌舆地图赋》,全部考生只有欧阳修发现了题目的“争议”,司空在周、汉设有此职,而周朝的司空是不掌管地图的。欧阳修拿这点跟晏殊确认,晏殊感叹“今一场惟贤一人识题”。

骈文,对于欧阳修来说,就是一块科考的敲门砖,进了门后,欧阳修便毫不掩饰自己的骈文的厌恶。范仲淹被贬重回朝廷后,想召欧阳修作秘书,负责文书工作,便遭到欧阳修的明确拒绝,很关键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朝廷官方的文书,基本都是骈文那一套。

而对这套形式主义反感的人士,也绝不仅欧阳修一人,宋神宗赵顼继位后,本想请司马光负责起草诏书。由于当时的诏书也是骈文的格式,司马光态度异常强硬,就是不干,直到后来赵顼派人送来任命书,他都拒不接受,最终实在没办法抗命才不得不“被任命”。

公元1057年(嘉佑二年),这年的科考可谓科考史上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一场,考中的进士中,包括了未来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分别是苏轼、苏辙和曾巩;而这场科考的灵魂,则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考官欧阳修。

(除了文学,这届考生在各个领域也是全面开花,日后政界三品以上有9人,副宰相以上有7人;学术流派中“新学”的吕惠卿、曾布,“洛学”的程颢也出自此榜)。

对于骈文这种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科考必备毒药,当年欧阳修人在屋檐下也不得不低头一饮而尽,换得入屋的资格。如今手握科考指挥棒,对于这份“毒药”开始有了话语权的他,自然不会容忍这毒药继续荼毒众学子,乃至决定文坛文风的走向么。于是他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拨乱反正,极力倡导使用策论。

当时的策论,需要引用儒家的经典。按欧阳修的思路,那就是使用这些经典中实实在在的事件,分析其中的对错得失,为今所用,要言之有物追求务实。

可当时却有另一股文风,表面上高举对抗骈文(当时称“西昆体”)的大旗,却险怪艰涩,深奥难懂,简而言之就是故弄玄虚不说人话,一句话你得逐字分析研究,还不一定能知道这是要说什么。这比之骈文还不如,人家骈文至少看起来还好看能看,这个简直就是没法看懂了。

举个例子,跟欧阳修合作写《新唐书》的宋祁,就有这毛病,尽用些这样的文风写史,比如他写的《李靖传》中就有“震霆不暇掩聪”(迅雷不及掩耳之意),你想后人要是尽读些这样的文章整个人能不感觉不好么。

于是欧阳修就找机会在门上写了“宵寐匪祯、扎闼洪休”。我敢断言咱现代人第一眼能看出这是什么的绝对是万中无一的人才。宋祁来了一看说你这不是“夜梦不祥,题门大吉”的意思么,干嘛写得如此高深难懂?欧阳修于是笑着说,你写的“震霆不暇掩聪”之类的,不就都是这样么。宋祁这才恍然大悟,从此改掉了这个坏毛病。

这股文风就是“太学体”,其标志人物就是石介,于是也叫“石介体”。“石介体”就是跟“西昆体”背道而驰,却跑上了另一个极端,更加不实用,这自然也是欧阳修需要大力整顿的。

这届科考有个叫刘几的考生,就是“太学体”中名气最大的,拥有众多“太学”粉丝,舆论普遍认为他会高中。阅卷的时候欧阳修一看一篇“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的卷子,就猜到这篇肯定是刘几写的,于是依样画瓢给了“秀才刺,试官刷”的评语,直接将其刷掉。事后解封一看,这篇卷子果然是刘几的。

欧阳修的这次改革,使得之前按着老路来的不少考生们,其中包括不少富家子弟们,都白费了功夫。这些人想不通,便凑在一起给欧阳修找麻烦,有拦路争辩叫骂的,有造谣攻击他的,更有甚者,还有写了《祭欧阳修文》,扔到欧阳修家里的。但欧阳修丝毫不为所动,将改革进行到底,不管得罪多少人都在所不惜。

正是主考官欧阳修此番雷厉风行的纠风,才使本次科考井喷出了上文提到的各式人才。不过,这次科考的意义远不止此,因为科考这根学子奋斗的最高指挥棒,引领着天下读书人的读写方向,也决定了未来文学发展的方向。

骈文,太学体这些文学的不正之风,正是在欧阳修手下,得到了强有力的制止。我们现在之所以很少看到太学体的东西,就是因为其刚刚开始的蔓延之势被这次科考有效刹住。

前面说到的太学体代表刘几,就在日后的科考中完全改变了这种文风,他的考卷,被欧阳修定位第一名。这便充分说明了欧阳修此番改革纠风成效之明显,意义之重大。

顺便说下,刘几怕欧阳修对他先入为主,还把名字改成了刘辉。这种顾虑虽属人之常情,但以欧阳修的人品,却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进一步往大了甚至可以说,这次科考,将北宋文学发展引入疾驰发展的康庄大道,引领灿烂的北宋文明在之后一步步走向巅峰。

欧阳修对待骈文的态度,考试时为了得到敲门砖便学习了解,作为考官有权发声时则勇于出手,这也契合了我们平时做事所需把握和注意的精神: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

当你还没到达那么平台和高度的时候,适当的妥协和让步,并不意味着丧失原则,当初学习骈体文,正是为了今后有机会对其进行改造;而一旦你在其位,就谋其政,充分运用掌握的权力,去推动实现心中的理想,不畏艰险,矢志不渝。

欧阳修对待教育的态度,让我想起当今这么一个人:已经退休的罗崇敏,一位雷厉风行的锐意改革者。从他担任红河州委书记开始便已改革闻名,随后担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的时候便对一省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明显的改革。

在这里,我不想,也没能力点评教育这个复杂问题改革尝试的成败得失。当今的教育制度,确实存在问题(李玫瑾教授说过我们目前的教育属于考试教育,而不是生存教育),当然,这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责任,至少目前的教育制度已经尽可能做到相对的公平,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李克强总理就说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公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因为教育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在保障公平的基础上,应该逐步改进提高效率,让教育培养出对社会更为有用的人才,这就需要有识之士、有担当、有作为者为之进行探索和付出。

对于敢于投身教育这个千头万绪又意义重大事业的改革尝试者,我觉得应该点赞。当然,这种尝试,势必也会影响千百万人的命运,绝对应该为千千万万的学子们负责。
楼主:raulsevenzgh  时间:2020-08-17 23:12:19
欧阳修和古文运动的事,差不多就说到这里了。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我们自然也得来说说欧阳修的文章了。关于欧阳修的文采,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欧文如潮,库里如海”。

这说的是欧文的手感一旦顺了,得分就如潮水般绵绵不绝(勇士球迷出来证明下),而库里一旦投开了,篮框就如同海洋一般宽广(全NBA都可以作证。等等,前骑士主帅泰伦卢表示不服,让库里投开了?不可能,他一过半场我就布置球员夹击他)……

哦,不对,不对,说错了,这句话叫“欧文如潮,希勒如海”,意思是欧文在场上的速度就如同潮起潮落时奔涌直去,希勒的得分能力就如同大海般永不枯竭……

什么,又说错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一看到欧文就窜体育上去了,这句话是“欧文如潮,苏文如海”,说的是啥其实我也说大不上来,反正说他们文章写得好,代表了宋朝文章的最高水平肯定错不了。

我自己粗浅的看法,应该是说他们文章的意境,欧文就如同潮水般层层推进,高潮迭起,苏文则像大海般浩瀚无边,气象万千。前面也有说到,欧阳修主持的那届科考,就冒出了苏轼这个不世出的奇才,也就是说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这两位宋文的最高成就者,也代表了文化的一种传承。

关于这次科考他们两人之间,也有着有趣的故事。这一年科考的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份试卷写得实在太好了,众考官本想推此篇为第一名,不过主官欧阳修看着这文章像是自己弟子曾巩所做,为了避嫌,最后将这篇本该夺魁的卷子定为了第二名。

最后打开封条一看,作者是苏东坡。没完,避嫌不是欧阳修最终定名次的唯一依据,还有一点,这文章确实写得太好了,但里面用了个皋陶和尧帝的三杀三不杀的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用来论证贤明君主不随意杀人,宽以用刑的,包括博古通今的欧阳修在内所有的考官都找不到出处。

于是在揭晓成绩后,“不耻下问”的欧阳修主动虚心向苏轼“请教”,问其典出何处。苏轼随口就说《三国志·孔融传》里面有。好学的欧阳修果然去又翻了一遍孔融传,还是没找到,便再去文苏轼。

苏轼说确实没有,没有就对了,我这是想当然的。曹操灭了袁绍后,曹丕把袁熙的老婆大美女甄宓霸占了,孔融知道了就去指责曹操,说周武王灭纣后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一听不明就里,说我怎么没看过书里有说到这事。孔融说哪里需要书记载,看你父子今天做的事,就不难推断出当年周武王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孔融这是想当然,我这也是阿。

其实古代真有三杀三不杀这事,苏轼记错了,《礼记》记载了周公跟一法官针对周公家族一犯事的人的过程,最终那人也给法官砍了。

至于皋陶也跟尧扯不到一起去,他是舜的手下。不过这重要么,看你怎么看,如果你觉得苏轼这样不严谨,对知识掌握还不够牢,那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放在这篇优秀的作文下,这点小瑕疵绝对瑕不掩瑜,反倒说明了苏轼是个懂得抓大放小,不拘泥小节,又善于灵活运用知识的人。

想当然的孔融最后被曹操杀了(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可欧阳修的胸襟可宽阔多了,对于苏轼这种略显滑头的狡辩,他毫不在意,他所看重的,是苏轼这篇文章展现出的无限才华,以及善于灵活运用知识,融会贯通、不受框架束缚的可贵之处,感叹“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日后苏轼的成就,也验证了欧阳修的识人之明。

至于欧阳修看重苏轼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上面说到苏轼的才华和灵活,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文风。苏轼的那篇文,非常的易懂,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文章最高境界之一:大道至简。这也正是欧阳修一贯大力主张了力推的的文风:简易自然。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压根就不需要那些花拳绣腿的功夫。

在同僚面前,欧阳修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苏轼的喜爱和对他进行大力提携,先后发表过“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 “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的这种做法,跟他所推崇的韩愈的《师说》所展现的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欧文如潮苏文如海,不管是潮还是海,都离不开浪花,欧阳修这前浪,牵引带动着苏轼这后浪滚滚向前,直至超越自己。“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世上人更不道着我”,充分体现了为师者欧阳修的高尚情操和伟大人格。这也是我们中华文明滚滚向前不断发展的根源所在。

好了,咱不是要说欧阳修的文章么,怎么又变成对欧阳修和苏轼的吹捧了。说回欧阳修的文,绕不开的,自然是《醉翁亭记》。类似于《师说》,他的一大特点就是简洁,易懂。

相比前面说到的欧文如潮,这篇文章的特点更像俞樾评点几大文豪说的“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文章特点的评论本身就没有固定标准,类似还有“韩潮苏海”的说法)中的欧文如澜。

澜即波浪,欧阳修的文,既能波澜壮阔,掀起惊涛骇浪,比如面对朋党这个历来皇帝最敏感的话题,他毫不避讳,敢于坚决出手,《朋党论》掷地有声;更能波光粼粼,涟漪潋滟,沁人心脾,《醉翁亭记》就是如此。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0来个字,意境全出来了。《醉翁亭记》写出来后,“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贵”(《曲洧旧闻》)。

他把这文刻在这亭的石碑上后,这里就成了火爆的旅游景点,欧粉们纷纷前来,就为一睹此碑风采,由于当时没有相机,为了日后能够继续欣赏,他们就把石碑上的字拓下来,后来用来拓的原料毡不够了,当地僧人连铺席用的毡都贡献出来了。其火爆程度,绝不亚于人们去恭王府拓福字。

后来欧阳修离任滁州了,有个叫沈遵的琴师,看了《醉翁亭记》后心潮澎湃,跑到这琅琊山身临其境,听那泉水响叮咚,创作出了《醉翁操》(也叫《醉翁吟三叠》),颇似当今黄霑为金老的《笑傲江湖》创造了主题歌“沧海一声笑”。

说完不足五百字的《醉翁亭记》,下面再来说篇更短的,不足二百字的《卖油翁》,我能想到比这篇还短的名篇只有同是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了。

如此短的篇幅,欧阳修便为我们形象的勾勒出了两个技艺纯熟的事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最后画龙点睛的一句,更是将我们熟知的庖丁解牛,也一并纳入其中。除了熟能生巧,这里还能延伸另一种相关的精神:现在我们所缺乏的工匠精神。

我个人很反感现在一些宣扬“这份工作我一看就能想象到退休时候的样子,太可怕的,于是再苦再累我也要换掉”之类的鸡汤文。

年轻人,勇于不断接受挑战,接触新事物,在不同领域不断充实丰富自己,是好事,但不必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你真以为自己开天眼了,能看到30年后的世界?即便是最具前瞻意识,站在时代最前端,引领潮流发展的人,也不敢轻下此断言。

再者,不管任何时代,社会都需要那些排除喧嚣浮躁,静下心来钻研事情、技术的人。

瑞士钟表为何享誉全球,就是靠着那些传统手艺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看似简单的机械重复动作,这样不断精益求精,一代又一代不断的传承,才铸就了劳力士的百年经典。(插入费德勒劳力士图)

德国制造为何举世公认,就是在上市风席卷,互联网+等概念铺天盖地的大环境下,他们不为这种快速圈钱、一夜暴富所惑,拒绝泡沫,坚守日耳曼人严谨理性的精神,不断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同样是一代代的积累,铸就了德国制造这张金字名片。

有时候,做好一件事就是这么难,需要一代人毕生的努力乃至几代人不断的积累。不要总想着好高骛远,追求丰富多彩。天龙八部里鸠摩智拿着抄来的少林寺十二门绝技来换取六脉神剑,枯荣大师便指引本因悟出“咱们自己的一阳指尚自修习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学奇经作甚”的道理。这其实也是拒绝诱惑,工匠精神的体现。

而我们中国,其实也不乏工匠精神。我们的高铁,能够领先世界,很多核心技术,就是靠我们的一线工人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一点一滴汇集而成的。我们的神舟飞船,很多看似不显眼的零部件,没法机器生产,需要靠着人工去制造,这种对精度的要求,没有平时的千锤百炼,是没办法在这关键时候练出合格的好钢的。

我们的港珠澳大桥,面对几十条海底沉管对接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和荷兰专利拥有者的漫天要价,科研者们咬紧牙关自行攻关,不仅顺利解决了难题,还把技术精准度更提上一个新台阶,为今后类似的拼接技术打开了一扇大门。

如果没有这些人在日常枯燥的工作中耐住寂寞,精益求精,为我们引以为豪的高铁、神舟飞船、跨海大桥打牢基地,铸就金字塔的底层,又何来塔尖王冠的灿烂辉煌。

只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工匠精神,还是来的太少了。快节奏的社会,对金钱名利的追逐,让我们逐渐忘了放缓脚步,慢下来沉淀自己。因此,不管你身居何位,都要沉下心来,把自己手头的每件事做好,实干兴邦,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这也正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涵盖的精神。

注:本文部分内容思路参考自康震老师在百家讲坛讲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和欧阳修。

我个人很喜欢康震老师的演讲,尤其是其中的文学部分,讲得极具味道和意境,配上康老师帅气的外表,英姿勃发,简直就是一代男神,在将我们中华民族经典文化宝库中的美,为你娓娓道来。

我觉得那些疯狂追求小鲜肉的年轻人们,是否应该转移下部分注意力,多关注我们传统文化,关注康震老师这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正帅哥,这些才能让你的人生收获更多。随着中国诗词大会这些好节目的流行,康震老师等文化大家也更多出现在我们的屏幕中,我觉得这是好事,希望能有更多的平台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美。在这里,为康震老师们打CALL。

楼主:raulsevenzgh

字数:17367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7-02 07:44:20

更新时间:2020-08-17 23:12:19

评论数:1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