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柳宗元传: 冰冻的火焰

柳宗元传: 冰冻的火焰

楼主:吴斯宁  时间:2021-04-08 16:32:07
溪神的反应很值得玩味。先是“沉思”:估计他想都没想到现在世上还有这样“愚”的人,而他的“愚”又和通常世俗中呈现的愚大不一样。他得有个消化、思考、辨析的过程。应该说,这里的“溪神”没有听风就是雨,被表面言辞所迷惑,而是“闻弦歌而知雅意”,体味到了柳宗元的弦外音,话外话。
所以他沉思之后的反应是“叹”——感叹。为什么感叹?真没想到柳宗元会是这样一个“愚”人!试问这样的愚人,世人还有几个?
他理解了柳宗元,所以他的回答是:你的愚连累我绰绰有余!
而他随后的反应更是值得琢磨。
先是“俯而羞”——低下了头,满是羞愧羞惭之色。为什么羞愧?在柳宗元这样的“愚人”面前,他以前所自诩的“聪明”,不是太小聪明了么!他所自认为的“清澈”“美丽”的形象,不是太表面化了么!什么是真正的聪明,真正的愚,他现在才算是见识到了。
再是“仰而吁”——仰天长叹。他多半是对这个“智愚”颠倒、黑白颠倒、是非颠倒的世界的感慨!
又是“涕泣交流”——痛哭流涕。哭这个世界,也哭柳宗元的命运。他对柳宗元是多么同情,却又爱莫能助,无可奈何!
最后是“举手而辞”——抱拳行礼而别。表达的是对柳宗元的尊重、敬重。这也许是他唯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举动了。
而在这个故事的末尾,他还不忘写道:明明暗暗间,我醒来了,却不知溪神到哪里去了。我也就写下了我们之间的对话。(“于是溪神沉思而叹曰:“嘻!有余矣,是及我也。"因俯而羞,仰而吁,涕泣交流,举手而辞。一晦一明,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
这个故事以梦开始,也以梦结束。
你不能指责它荒诞,它就是一个梦!你更不能对这些话批评指责,它们都是梦话!
这是柳宗元的《溪神梦》。他必须这样写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就像韩愈要借一支毛笔的一生来抒发他的不满牢骚一样。
他的目的还是要向世人呈现披露出他对“愚”的态度:你们耍你们的聪明,我坚守我的“愚蠢”。我不会为我的“愚”而后悔!
楼主:吴斯宁  时间:2021-04-08 16:32:07
第五剂药方:正确看待巧与拙

批判完了自己的“愚”,他还要批判自己的“拙”。
愚主要侧重于思想层面上,拙主要侧重于行为层面上。
也就是说,批“愚”主要是批自己的思想,批“拙”主要是批自己的行为。
韩愈写了《送穷文》,表示要把那些长期盘踞在自己身边的穷鬼们送走,好与纠缠自己的“穷困潦倒”彻底告别;而柳宗元则写了《乞巧文》,乞求神仙姐姐织女给他点灵巧,免得他再这么笨拙下去,弄得人见人跑,花见花谢。
《送穷文》是奇文,《乞巧文》同样也是。他们俩似乎憋着劲儿比赛似的。某个题材或类型,你写一篇,另一个肯定也要写一篇,绝不让其独擅其美。
乞巧的目的是为了去拙。这不用说也是他给自己开出的方子,是他给自己实施的心理治疗。
这个治疗,与他七夕当晚的见闻有关。
他晚上从院子里回到屋内,见屋里摆了祭品,有好几个人在那儿边拜边念念有词地祷告。他有点奇怪,便问缘故。一个女仆回答说:“今晚是七夕,天帝的孙女织女将和牵牛相会。我们几个一同约了来祭拜祈祷,希望织女能赐给我们灵巧,去掉我们的迟钝笨拙,让我们眼明手快,缝补编织起来心手相应,没有阻滞。” (《乞巧文》“柳子夜归自外庭,有设祠者,……且拜且祈。怪而问焉。女隶进曰:“今兹秋孟七夕,天女之孙将嫔于河鼓。邀而祠者,幸而与之巧,驱去蹇拙,手目开利,组纴缝制,将无滞于心焉。”)
他的反应是:是这样吗?我也有最笨拙的地方,如果能通过“乞巧”这种方式去掉那再好不过了。(“柳子曰:“苟然欤?吾亦有所大拙,傥可因是以求去之。”)
“乞巧”本是妇女们的专属品,是她们希望自己心灵手巧,在针线活上能胜人一筹。而现在,作为一个大老爷们的柳宗元也要乞巧,他当然不是为了做什么针线活,而是要去掉自己的笨拙。其实,他知道自己因何而“拙”,用“乞巧”来去拙不过是一种说辞。他是典型的“借鸡下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他是这样向织女求告的:
我这个人特别笨拙,任是怎样的聪明也没办法教育,任是再好的医生也治疗不了,再威武的人也不能改变我,再宽大的人也无法容忍我。天地这么大,连大海和高山都可以容纳。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却没有立足之地。(“臣有大拙,智所不化,医所不攻,威不能迁,宽不能容。乾坤之量,包含海岳,臣身甚微,无所投足。”)
这是告诉织女以及读者,他的“拙”是世间、世人没办法根治的“顽症”“痼疾”,任何人、任何手段也医治不了。这是典型的正话反说。他实际上在说,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他做人做事的原则和信念。和《愚溪对》一样,实际上是对他人生信念的又一次重新检视和再度宣言。
“蚂蚁在土丘内活动,蜗牛在硬壳内休息。乌龟、土鳖、螺蛳、河蚌,都有自己的栖身之所。作为万物之灵的我,却不论是进还是退,招致的都是羞辱。随便了被人视为狂妄之徒,拘束了被人看作巴结领导。忧愁不安被说成是装模作样,坦然自得被说成是心中有愧。”(“蚁适于垤,蜗休于壳,龟鼋螺蚌,皆有所伏。臣物之灵,进退唯辱。仿佯为狂,局束为诌,吁吁为诈,坦坦为忝。”)
这是对“无处安身”的补充。反正是笨到家了,做什么、怎么做都不落好,都没人信,成了一个“问题”人物。为什么会这样?是他是个不识好歹的家伙,到处惹人烦;还是他的行为太“另类”,得罪了人,这些人抱起团来排挤他,边缘化他?他说他有“大愚”,其实他有“大惑”:他实在不理解这个世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他这样优秀的人为什么最终落了个“世所共弃”的下场!
“而其他人呢,和我一样,也是一个脑袋两只眼睛,可人家做什么都很合体。周旋应酬于众人间,得到的是别人的笑容;颠倒是非黑白,得到的是别人的赞叹。我所尊敬亲近的人,在别人那儿却成了攻击的对象。他们的感情随着形势不断改变,就为了钻空子,谋求私利。我内心对他们十分憎恶,别人却把他们看做是难得的人才。我如果强忍住心中的憎恶,装作喜欢的样子,那么对我的好态度也来了,赞美也来了。可老天爷为什么捆住了我的心,使它老是不能改变? 对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我也从来没有警惕、怀疑过。被贬到了永州这样的地方,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我也绝不背叛我的那些朋友们。(“他人有身,动必得宜,周旋获笑,颠倒逢嘻。己所尊昵,人或怒之。变情徇势,射利抵。中心甚憎,为彼所奇。忍仇佯喜,悦誉迁随。胡执臣心,常使不移?反人是已,曾不惧疑。贬名绝命,不负所知。”)
他开始拿自己和其他人的行为和遭遇对比。
这是第一层的对比:某些人,为了满足个人利益、私欲,可以颠倒是非,不要任何原则,随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和感情,出卖自己的朋友。而我,永远也不会这样做!王叔文他们地下有知,也会欣慰没有看错这个人!这是对墙头草、见风使舵、左右逢源式人物的批判。当然,批判的目的是为了肯定。他肯定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自己的这些“拙”,可以说,从一开始他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宁要自己这样的“拙”,也不要那些让他恶心的“巧”。
“那些贵人们说起话来,拍着手肆意嘲笑别人,态度傲慢之极。我在一旁震惊不已。而这些贵人们却一点也不感到羞耻。那些上门拜访的人,弯下身子叩着头,说出的话荒谬无比。一旁的我都觉得羞愧不已,而那些贵人们却非常高兴。我要是效仿这样做,大家对我就会愤怒不已。那些人实在是非常乖巧,我呢又实在是笨拙无比。那些王侯之家的大门上雕刻的神兽狴犴在狂吠。我到离这些大人物大门百步的地方,就开始喘气冒汗,抬头看见大门上的神兽赶紧扭头就跑,简直是魂飞魄散。而那些天生的巧人儿,高高兴兴,慢慢悠悠地进入贵人们的居所,放开了胡说一气,连那些刚才还在狂叫的狴犴们都掉转了尾巴,怒气消散得无影无踪。(“抃嘲似傲,贵者启齿。臣旁震惊,彼且不耻。叩稽匍匐,言语谲诡。令臣缩恧,彼则大喜。臣若效之,瞋怒丛已。彼诚大巧,臣拙无比。王侯之门,狂吠狴犴。臣到百步,喉喘颠汗。睢盱逆走,魄遁神叛。欣欣巧夫,徐入纵诞。毛群掉尾,百怒一散。”)
这是第二层的对比:既有行为上的对比,也有言语上的对比。这里分了两种人。一种是贵人:说话充满了傲慢和对人的不尊重。柳宗元的反应是“震惊”——这就是我们当政者的素质!这就是我们大人物的修养!这些人是怎么到得这样的位置呢!——这里的“震惊”反映了他当时接触“大人物”的第一感受。他最初多半将“大人物”与“高素质”联系在了一起,而一接触,才知道并非如此。他这也可以说在告诉读者,不要迷信贵人,迷信所谓的大人物!另外一种是像他一样的“小人物”:这些人的嘴里说出的话,那么荒诞,不符合事实,明眼人一听就是无中生有,谎话连篇,是在胡说八道。而那些贵人们却听得津津有味,大喜望外。这是对巧舌如簧者的批判,也是对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的贵人们的批判:你们身为领导,连个好话坏话、真话假话都听不来,你们是怎么当领导的!当然,这里还有另外的对比:那就是在登门拜访领导上,也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呢,硬着头皮去领导家,还没到人家门口,就吓得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赶紧跑了回来,和杜甫当年所说的“独耻事干谒”一个态度。这怎么能和领导搞好关系,让领导为你说话,提拔你呢!而让他“羡慕”的一些人:人家进领导家就像进自己家一样坦然,人家在领导家吹牛就像在自己家在老婆面前吹牛一样,难怪领导赏识人家,对自己却只有“嗔怒”呢。但柳宗元愿意做这样的人吗?绝对不。他对这种人的鄙视、批判已表露在了他的文字中。应该说,在长安的官场上,他见惯了众生相, 所以现在才描写得这样穷形尽相。从这个意义说,长安那些年的见闻经历给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难得的人生体验。
“这个世道昏暗危险,每一步都像在黑漆漆的夜里行走。左一脚低,右一脚高,不断地斗争冲突,就连鬼神都害怕,圣人,智者都为之发抖。但某些人却随随便便就过去了,好像到哪儿都一样地轻松。为什么人家这么有能耐,上下纵横都不在乎。如果不是老天给他的聪明,那他的这种聪明从何而来呢?但老天对我却很吝啬,常常让我遭受屈辱贬谪。(“世途昏险,拟步如漆。左低右昂,斗冒冲突。鬼神恐悸,圣智危栗。泯焉直透,所至如一。是独何工,纵横不恤。非天所假,彼智焉出。独啬于臣,恒使玷黜。”)
这是第三层的对比。在这一层的对比中,柳宗元似乎感到了“无奈”。因为世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是那么“聪明”“精明”,什么样的事在人家眼里都不是事,什么样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只要人家一出场,再大的事也摆得平,什么样的事都办得成,简直有通天的手腕和本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柳宗元表面疑惑他们哪来的这么“聪明”,其实,他是在暗示,这种人不是一般人,而是特殊的一群人。他们是什么人呢?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是高官显贵,是他们的地位造成了啥事在他们那儿也不是个事这样的特殊情形。
楼主:吴斯宁  时间:2021-04-08 16:32:07
2021年3月2日,写完柳传,有点小激动
楼主:吴斯宁  时间:2021-04-08 16:32:07
“有些人貌似信口开河,罗哩罗嗦,其实他们提前了解了对方的喜恶,暗地里揣摩对方的爱憎。话一出口,就直接说到了对方心里。就像胶水粘住,钳子夹住了对方,使得对方发誓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死也不会改变。抓捏住了对方的心胆,对方走哪儿都被控制着。即使假装隐退了,但实际上又哪里会这样做呢?偏偏老天就结巴了我的舌头,我整天沉默压抑,满肚子都是冤屈。就是眼睛睁裂,鲜血迸流,也还是说不出一句话来。”(“沓沓骞骞,恣口所言。迎知喜恶,默测憎怜。摇唇一发,径中心原。胶加钳夹,誓死无迁。探心扼胆,踊跃拘牵。彼虽佯退,胡可得旃。独结臣舌,喑抑衔冤。擘眥流血,一辞莫宣。”)
这是第四层的对比。这里主要批判的是给领导号脉式的人物和行为。这种人整天心思不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察颜观色上,放在揣摩领导心思上,拣领导喜欢的说,顺着领导的心意说,让领导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成了领导离不开的拐杖,最后竟然可以控制领导,成了“太立皇”式的人物。领导成了他的提线木偶,傀儡。写到这儿,我想起了李林甫这样的人物,但更想起唐代中后期的那些太监们!这简直就是在为他们画像! 这是真正的“聪明”“灵巧”吗?这样的“灵巧“,他只会退避三舍。他宁肯让自己成为一个哑巴,一个结巴,也绝不愿意那样去做。他说他“一辞莫宣”,不是他不能,而是他不愿!在写到这些人时,他的那种强烈的憎恶不由自主地就流露了出来。
“还有些人,不知老天爷为什么给了他这样的天赋,竟然偏心到令人惊奇的地步。他们写起文章来特别讲究,堆满了漂亮的词句,充斥着大量的排比和对偶,对仗工稳,音韵和谐,读起来如同鸟声流畅飞扬。他们擅长用四个字或六个字组成对称的句子,文思和言辞简直就像锦绣一般细腻华美,声调有时缓慢低沉,有时响亮激昂,如同笙簧演奏出的音乐。看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夸奖的声音如雷贯耳。老天偏偏蒙蔽了我的心灵,又老又丑也心甘情愿。写起文章来脑子发昏,思维迟钝,言词不周,没有一点文采,干枯得就像朽木一般。我并不期望获得别人一时的称赞,而是希望我的文章能够永久流传。即使旁边摆上一万两黄金,我也敝帚自珍,不会出卖我的这些文章。我曾谦卑地向一些“英雄豪杰”送上我的文章,却被他们像垃圾一样抛弃。他们对我的文章又是皱眉头,又是吐唾沫,又是呕吐。我极度地羞愧,一路低着头走回家中,心里充满了懊悔:真不该拿文章给这些“英雄豪杰”们看!。(“胡为赋授,有此奇偏。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唵哢飞走。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观者舞悦,夸谈雷吼。独溺臣心,使甘老丑。嚚昏莽卤,朴钝枯朽。不期一时,以俟悠久。旁罗万金,不鬻弊帚。跪呈豪杰,投弃不有。眉颦頞蹙,喙唾胸呕。大赧而归,填恨低首。”)
这是第五层的对比。前面主要是就为人做事说话方面的对比。从这里开始“为文”的对比。这是柳宗元最拿手的长项。但在这里,他表示他和人家相比差得远了去了。
一是在遣词造句上。人家是要好词有好词,要好句有好句。要色彩有色彩,要声音有声音。他呢,纯粹一山药蛋派,土得掉渣,用的都是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词,好像和人家相比,就是一个连语言关都没过的门外汉似的。其实柳宗元清楚,朴素是语言的最高境界,一般作家根本达不到。苏轼后来说“平淡”非真“平淡”,是“绚烂之极”,确实是行家话。
二是在构思上。那些人是“锦心绣口”,往往是一挥而就,很快完成。他呢却是“又老又丑”“昏昏沉沉”,写一篇文章不知要花多少功夫,多少心血。这里的“昏昏沉沉”并非仅是谦词,他在永州身体状况欠佳,他多次提到过。但这只是影响了他写作的“速度”,并未影响他写作的质量,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他写作上反复斟酌、不断修改完善习惯的养成,使他的作品,不论是什么文体,普遍构思巧妙,用词精炼,几乎没有一句废话、闲话。
三是在创作态度上。那些人追求“一时”的效果,他却追求“永久”的价值。这里,柳宗元其实对他文章的价值看得很清楚。他知道,他的这些作品将属于未来,属于不朽,就像当年杜甫对他的诗的看法一样。他当时用了“悠久”一词来定位自己的作品,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用郭沫若的一句诗来作评价:悠久就是你!当然,也可倒过来说:你就是悠久!
四是在阅读效果上。那些人的文章是大受欢迎,到处是掌声和鲜花。他的作品呢,不但无人问津,主动给人家送上门去,得到的不仅仅是冷遇,还有轻视,甚至是嘲弄。待遇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有意思的是,在他的笔下,那些“英雄豪杰”——多半是手握兵权的武夫们——看他的文章,就像喝中药一样苦不堪言。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他这是投稿投错了地方,武夫们难受,他也懊丧不已。当然,各路“豪杰”们对那些流行的“骈四俪六”的文章多半是叫好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那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他们的审美意识只能接受社会上那些流行的东西。像柳宗元写的这些文章,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审美接受能力,受到冷遇也是必然的!
“天帝的孙女织女星您主管灵巧,却让我这么笨拙,为什么这么冷酷,最终不给我点灵巧呢?希望您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怜悯我一个人这么艰难。”(“天孙司巧,而穷臣若是,卒不馀畀,独何酷欤?敢愿圣灵悔祸,矜臣独艰。”)
前面说了那么多,比来比去,其实就是一个意思:我是多么多么“笨”,人家是多么多么“巧”。你织女星对我太不公了。你要改正错误,给我灵巧。给他哪些方面的“巧”呢?他一共提了八个方面,可以说是“八换”:
一是换脸:“给我一张讨人喜欢的面容,替换掉我这顽固不化的脸。”(原来的脸太硬、太死,不会变,不善变,现在要换一个灵活善变的,能讨各方面喜欢的脸。按他的描述,这多半是一张“奴颜”。)
二是换心:“把我这颗方方正正的心的棱角全部凿掉,让它变得像圆规画出的一样圆。”(以前的自己的太正直,太“死板”,太“教条”,不会八面来风,左右逢源。不会拿原则作交易,不会趋炎附势。现在呢,说白了,要换一颗邪心,歪心。)
三是换舌:“拔掉我这张木讷的舌头,换一个新舌头让我变得能说会道。”(自己为什么木讷?说白了不就是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
四是换文:“让我的文章又委婉又绵软。”(这反过来说明了我的文章尖锐,深刻,直击要害,具有着匕首投枪的作用。而那些“委婉绵软”的文章,不过是各类帮闲们消愁解闷、逗乐玩笑的玩意罢了。)
五是换腿:让我的步伐又轻巧又矫捷。(以前的腿太直,太硬,不会见人倒头就拜?是要换成传说中的“婢膝”?)
六是换齿:让我的牙齿十分美丽。(要换成灵牙利齿?便于颠倒黑白,无中生有,信口开河?)
七是换眉:让我的眉毛更加漂亮。(便于呈现媚态、媚容?)
八是换“态”:让我变得世俗圆滑,唯唯诺诺,成为世俗之人眼中的贤者。(这就是社会“公认”的“贤者”!那他这个“小人”是不是也就是这些“贤者”的反面人物呢?)
(“付与姿媚,易臣顽颜。凿臣方心,规以大圆。拔去呐舌,纳以工言。文词婉软,步武轻便。齿牙饶美,眉睫增妍。突梯卷脔,为世所贤。”)
这是要从上到小,到内到外大整容大整心。这已经不是局部的修整,可以说,是要整个地换人。真是给神仙出了一个难题。
他为什么要“换人”呢,他的理由也很充足:
“高官显贵,各路诸侯,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怎就能长久享受荣华富贵!”(“公侯卿士,五属十连。彼独何人,长享终天!”)
他批来批去,最后的落脚点却落在那些高官显贵,大人物身上。这些人为什么能福贵长享,而自己却倍尝苦难艰辛呢?还不是因为人家“灵巧”,自己“笨拙”嘛!而这样的“灵巧”,他又不是没见识过!他从内心底又怎么会认同、接纳这样的灵巧、机灵呢!
楼主:吴斯宁  时间:2021-04-08 16:32:07
所以后面织女的答复基本上也就可想而知了。这里的织女也可以说是又一个柳宗元。就像他虚构出的溪神一样。他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我辩论,自我解答,他心中的不满,不平,只能通过这种皮里阳秋,暗寓褒贬的方式,才会“合理合法”地释放、表达出来。
他说完后,拜了两拜,便趴在地上等回答。谁想到了半夜也未收到答复,已经疲倦之极的他便呼呼睡着了。这时一个年轻的姑娘来到了他的跟前。她上着青衣,下穿红裙,手里还拿着一个红色符节。这是织女派来的使者,专门就他的请求来作答复的。(“言讫,又再拜稽首,俯伏以俟。至夜半,不得命,疲极而睡,见有青袖朱裳,手持绛节,而来告曰:)
在《愚溪对》里,是溪神亲自出马来讨说法;这次,天上的织女却派了个使者来答复柳宗元。有可能是乞巧的人太多,神仙忙不过来。但主要还在于柳宗元的请求并非真心实意,他说的都是反话,专门管“灵巧”的神仙如果连这点都听不明白,那还敢给别人灵巧吗?
作为神仙的织女是怎么答复的呢:
首先,表示了对他的同情和理解:你的话充满了痛苦,凡是你所讲的,我都非常清楚。(“天孙告汝,汝词良苦,凡汝之言,吾所极知。”)
这话说得很官方:你的情况我都清楚,你的痛苦我也深表同情。也说得很神仙:你们的这点子事,这点子小聪明,逃不过我的法眼。
其次,开始做柳宗元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织女是这方面的老手。她的思想开导相当有层次,有水平。
第一,她告诉柳宗元:道路决定方向。既然选择了前方,就要风雨兼程。“你选择了你自己的道路,看不上那些人的所作所为。你心中所思所想,值
得你去期盼追求。你为什么不去做呢,在这里忽悠我做什么?” 说白了,神仙叫他该干啥干啥去,别在这浪费时间拿她开涮!(“汝择而行,嫉彼不为。女之所欲,汝自可期。胡不为之,而诳我为?”)
第二,她告诉柳宗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你正因为知道什么是羞耻,才对那种阿谀奉承的做法、对那些信口开河的言词,宁可受到羞辱也不看重它们,而是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你早已信念坚定,为什么还要在这里胡乱祈祷?”为什么称他是“胡乱祈祷”?因为他口中所求与心中所想截然相反。他嘴里求的是“巧”,心中守的是“拙”。你让神仙怎么办?给不给他“巧”?给他“巧”,柳宗元多半要拒收,还要骂管灵巧的神仙大糊涂蛋。所以神仙直接给他的是当头棒喝:别来扰乱我们有序发展的“乞巧”市场了。都像你这样来捣乱,还让我们干不干了?!(“汝唯知耻,谄貌淫辞。宁辱不贵,自适其宜。中心已定,胡妄而祈?”)
第三,她告诉柳宗元:坚定理想信念,持之不渝奋斗。“你要继续坚定你的信念,坚持你的原则,如果能够实现理想那固然是大收获,失败了也无需自轻自贱。我所有的“灵巧”都不敢给你。你拼了命也要为理想而奋斗,千万不要怀疑。”这既是鼓励,也是希望。这其实也是柳宗元对自己的再鼓劲,再加油。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要义无反顾走下去,前面是鲜花也罢,荆棘,陷阱也好,都要走下去。重要的是坚持不懈走下去。其实,这时候的柳宗元很清楚,结果是什么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的这颗心不能迷失。心若在,梦就在;心若失,路就迷啊。(“坚汝之心,密汝所持。得之为大,失不污卑。凡吾所有,不敢汝施。致命而升,汝慎勿疑。”)
上面织女的这番言辞,像不像一个党支部书记说的话?当然,这些话都是柳宗元自己的话,他只不过借神仙的嘴说出来罢了。如果柳宗元在今天,他一定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话离谱吗?不,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最终都会走向共产主义——我们过去称之为大同世界。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段话。可以说是柳宗元公开的一个宣誓,尽管是借织女驳斥自己的“乞巧”行为而达到这一目的的。
所以他后面说:“这是上天赋予我的使命,我绝不能中途改变。” (“呜呼!天之所命,不可中革。”)
他不信天命。但这里他拿天命说事,不过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信仰的坚定:坚守理想、信仰是老天赋予我的使命。或者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就是要沿着我所走的路继续走下去,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对于老天赋予我的使命、“天命”,我是什么态度?
他说他哭着下拜,欣然接受。起初悲伤,后来高兴。(“泣拜欣受,初悲后怿。)
为什么开始哭泣,悲伤,而后欣然接受?
应该说,这样的“使命”“天命”,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极其沉重的。一旦担负起这样的使命,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将成为整个世俗世界的“异类”;意味着你将忍受整个世俗世界的白眼、轻贱、疏离、侮辱和排斥;意味着你将一个人独自作战,孤独、寂寞将成为你终身的伴侣;意味着你将经受常年的穷困、屈辱,经受远超出常人的艰辛苦难,你将要像夸父一样去逐日,像精卫一样去填海,像愚公一样去移山。所谓世俗的幸福将与你彻底无缘,你受得了吗?你坚持得下去吗?老天为什么会选我来担负这样的使命呢?为什么我的命运会是这样的呢?柳宗元肯定这样多次问过自己。面对这样的“天命”,他不是没有犹豫,痛苦过。
那最后他为什么要欣然接受呢?
也许原因很简单,他最终意识到了这就是他的“命运”!他必须得接受这一“命运”——他只有这样去认识,才能取得心理的平衡和平静,才能坦然接受这一切的“不公”和苦难。这是一个艰难的心理转换过程。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出了不同的结果。他开始悲,是认为这是老天不公,是对自己的折磨,随后欣然接受,则是认为这是老天磨练我,成就我,从芸芸众生中选中我,是我的光荣。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做出牺牲,谁做出牺牲?只要我的牺牲对人类有益,对社会发展有益。既然命中注定,那么,来吧,我接受。一切的一切,我全部接受。磨难,我接受;侮辱,我接受。颠沛流离,我接受。病痛,以至死亡,我全部接受。
这是完成“老天”或者说“历史”赋予的使命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他最后说的是:
就这样“笨拙”地过一辈子,即使死亡,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抱拙终身,以死谁惕!”)
乞“巧”,不过是障眼法,他最终的选择还是“拙”!而且还要“抱拙终身”!
在坚定的信念面前,还有什么可以阻挡前行的步伐呢?
楼主:吴斯宁  时间:2021-04-08 16:32:07
第六剂药方:正确看待进与退

除了与溪神、织女这样的神仙“辩论”“交流”外,他还与现实中一些不知名不具名的人物(多半也是出于虚构)展开了对话。这种对话既是回答或批驳别人所提的问题,也是在解决自己心中的问题,是典型的“释疑解惑”。当然,是释自己的疑,解自己的惑。在这一类文章中,他实际上也是以一个心理医生的角色出现的。
比如在《答问》中,就出现了这么一位客人向他发问了。也正因为这样的发问,才又引发了他的长篇大论。他这是向前辈们学习的结果。自从西汉东方朔的《答客难》问世,类似作品在每个时代都会以不同的名称、相似的面貌出现,竟然形成了一种具有固定模式——客人提出明显不利于“我”的问题,“我”则广征博引反复论证批驳之,最后以“我”方胜利结束。——的文体,后世称之为“难”体。不用说,他这篇答问,也正是这一文体的应用。当然,在他手里,运用得更加多姿多彩。
这位客人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呢?
“先生你在大家的眼里是一个“学古者”——把尧舜之道,圣贤之道作为政治理想的人——又恰逢明君盛世,却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因犯罪被贬到永州来,从此在政坛上就销声匿迹了。朋友们也不来往了,亲戚们也绝交了,当年的粉丝们也销毁与你来往的证据了。你身处这样偏僻的地方,地位又这样低下,却成了别人诽谤攻击的重点对象。骂你的人毫无顾忌,欺负你的人也不会受到惩罚。你现在就是遇到个向你做揖的人都会感动得落泪,闻到有人在外面大声说话你就害怕。走在田野上,你都不知道该往哪儿去。你的遭遇为什么这样“恶劣”呢?(“有问柳先生者曰:先生貌类学古者,然遭有道,不能奋厥志,独被罪辜,废斥伏匿。交游解散,羞与为戚,生平向慕,毁书灭迹。他人有恶,指诱增益,身居下流,为谤薮泽。骂先生者不忌,陵先生者无谪。遇揖目动,闻言心惕。时行草野,不知何适,独何劣耶!”)
借客人的口,我们知道了当时他在永州被整个世界所抛弃的情形。在孤灯静夜中写这段话时,他可能都要落泪。毕竟今昔之比太强烈。而且这位客人对他遭遇的定性不是悲,也不是惨,而是“劣”,他的提问中,明显带有“责难”的味道。而且他后面又把柳宗元的遭遇与当时“贤智”者做了对比,说话的口气更加不客气。这是因为这种“问难”体决定了他的说话方式呢?还是现实中的他确实遭遇到了类似的情形?或者说,现实中的遭遇使得他选择了这种最“恰如其分”、最“贴近现实”的表达方式?
“而今天的那些聪明人,一个个才华横溢,交朋结伴,你拉帮我,我扶持你,占据了朝廷重多位置。他们人多势众,整天在一起高谈阔论,发的是奇谋,说的是高论,府上是人来人往,门庭若市。他们说一句话,到处都是点赞说好的,难道不够壮观吗?(“观今之贤智,莫不舒翘扬英,推类援朋,叠足天庭,魁垒恢张,群躯连行。奇谋高论,左右抗声,出入翕忽,拥门填扃,一言出口,流光垂荣,岂非伟耶?”)
这个客人给柳宗元的遭遇定性是“劣”,给这些聪明人的遭遇定性是“伟”,而且,说话的口气一面是“独何劣耶!”一面是“岂非伟耶!” 结论够鲜明,对比够鲜明,态度也够鲜明。如果这样就结束提问,也还罢了,但这位客人不,他继续加码。看来他是成心要让柳宗元难堪啊。
“你呢,虽然读了那么多古书,自认为懂得治理之道,明白行事时机,但你的所作所为却是这样不通事理,最终被狼狈发配到永州这样的地方,你怎么对得起这个伟大时代呢?”(“先生虽读古人书,自谓知理道,识事机,而其施为若是其悖也!狼狈摈戮,何以自表于今之世乎?”)
这简直是声色俱厉地谴责了:你书读到哪去了?理识到哪去了?你做的事怎么那么差劲呢!柳宗元面对这样的责难,该怎么回答?应该说,这个客人这样的态度,这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不会少。许多人,不管好心,还是恶意,也许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过类似这样的疑问。作为一个博览群书,胸怀天下,却又困居底层倍受屈辱的政治人物,他必须要对这样的问题做出回答:一是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干扰。二是要借机表明自己的态度。他是这样回答或反驳的:
“你说我懂得治理之道,明白行事时机,说得太过了,太不符合事实啦。我对进退去舍糊涂无知,所以才犯了罪,被贬到这儿来,幸亏身体完好,还能吃上他人做的饭,穿上他人做的衣服,用上他人制作的物品,不用亲自去耕田织布储藏贩卖,现在我忍辱偷生,羞愧恐惧都来不及呢,你还拿我和那些“贤智”之人来比较,责难我,我实在是承受不起。我不过就是个囚徒罢了,想逃到山林江海中当个隐士都不行,你还这样要求我,还让我活不活啦?还请您先不要忙着责难,听我给您详细地说说我的心路历程和看法。”(“然客言仆知理道、识事机,过矣。仆懵夫屈伸去就,触罪受辱。幸得联肢体、完肌肤,犹食人之食,衣人之衣,用人之货,无耕织居贩,然而活给羞愧恐栗之不暇。今客又推当世贤智以深致诮责,吾缧囚,逃山林入江海无路,其何以容吾躯乎?愿客少假声气,使得详其心、次其论。”)
他怎么反驳这个客人的责难?首先要否定客人立论的基础,那就是他懂治理之道,明白行事时机。否定了这一点,也就否定了客人对他所有责难的基础。在这个大前提下,他又告诉客人,你不能拿我和那些聪明人比。一、我糊涂,人家聪明;二、我是囚徒,人家是朝廷要员;三、我偷生苟活,人家志得意满,大展宏图。我们没有可比性,所以你不要随便拿我和人家比,更不要拿人家的无限风光来责难我。
当然,客人既然引发了这个话题,他也就不客气,索性借此机会,好好地掰扯掰扯,说道说道。理不辩不明,他要同客人好好把这个理辩清楚,以避免他们随随随便便责难他。
“我年轻时候虽然在学习上也下过一番功夫,但没有听从老师的教导,却相信了那些古书上的话,以为做什么事都很容易,不去解决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整天只知道张开嘴巴就说,闭上眼睛就睡,站起来就走,绊倒了就趴下。别人对我的态度是喜是怒,我也不去理会,对所做事情的是非曲直也不去深究,自己已经置身于罗网、陷阱,摔倒了也不知道。就是这样极其地愚蠢,狂妄,哪里像你说的“知理道”“识时机”呢?”(“仆少尝学问,不根师说。心信古书,以为凡事皆易。不折之以当世急务,徒知开口而言,闭目而息,挺而行,踬而伏。不穷喜怒,不究曲直,冲罗陷阱,不知颠踣。愚蠢狂悖,若是其甚矣。又何以恭客之教而承厚德哉?”)
这段话,反话多,真话少,而且真真假假混在一起,真中有假,假中有真,需要仔细分析。
一是关于他没有听从老师教导的问题。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当时老师给他的教导,不外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之类。这类的教导在世俗者眼里,就是真理。但他却对这样的教导采取了不听、不信的态度。这正是他不同流俗,识见高远之处。
二是关于他对古书宣传的政治思想的态度问题。这里,他其实承认他是个“学古者”。他对他的政治理想从来没有否认过。任何人对他的谴责都改变不了他对政治理想的坚守。
三是关于政治实践的问题。他们的政治实践无疑是失败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怎么来看待这一段历史中的他和他们,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里,他有反省,但更多是坚持。反省体现在哪里?比如他说他当时“以为做什么事都很容易”,比如他说他当时“只知道张口就说”,都能隐约透露出他对当时自己行为的反思:当时是不是经验欠缺,过于乐观?是不是说的过多,落实得过少?当时对问题的考虑是不是过于简单?等等。这样的反思肯定会有。如果历史能再给柳宗元一次机会,我相信他会比在长安时要成熟老练许多。但为什么我要说更多是坚守?因为,在这里他又说出了许多的言不由衷的反话。比如,他说他们不去解决当时最紧迫的问题。这是严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话。事实是,他们当时所采取的措施,恰恰是针对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他们是急症用猛药。如果要谴责,最多也是他们急了些,用药猛了些,但决不能说他们所针对的病症没选对。比如他说他愚蠢的表现就是不看别人的脸色,不讲利害,只管向前冲锋。这恰恰是他和他的同伴们生命中最有光彩的一页。这不是愚蠢,而是坚定,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懂治理之道,不识行事时机,是不是别人也这样呢?是不是大多数都像他这样愚呢?

楼主:吴斯宁

字数:145470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2-19 19:45:42

更新时间:2021-04-08 16:32:07

评论数:3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