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话说《竹书》

话说《竹书》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
书眉批语:应天以实不以文,六事自责,汤之至诚,对天如此,其致雨不致雨,非汤所敢逆料。旧说身为牺牲,剪发断爪,非圣人所为,殊不足据。程子之说,原本《书传》及孔颖达《疏》,最为明确。即以《经世书》甲子推之,太甲立于戊申,直接汤之丁未,中间并无六年之缺,则外丙二年、仲壬四年,是生年,如俗所云年几岁而已,非在位年,更无疑义。
..........................................................................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上述批语:亦持商代二十八王之说。
按:商代28王详释:《经世书》无外丙、仲壬名世,《大纪》认为《史记• 三代世表第一》之商代三十王“并非其实”,
《纲鉴易知录》记“商二十八主”,上文对有商一代二十八王“辨之尤详”。更有《河南杞县伊氏家谱》所记“汤崩传至太宗太甲”为据,商代确为二十八王。《今本竹书纪年》在汤与太甲间写有“外丙、中壬”不符其实。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汤崩,孙太甲立”书影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钦定四库全书▪资质通鉴前编▪举要》明确记载:“(汤)三十祀(丁未前1754)王崩,嫡孙太甲践位。”“戊申(前1753)太宗太甲元祀。”足以说明商汤与太甲之间没有“(太丁)外丙、中壬”的存在空间,商代只有28王。——地道伪书《今本竹书纪年》。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太甲杀伊尹?
《今本竹书纪年》载:“七年,王(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天大霧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益干启政,启杀益。”

黑色字为《今本竹书纪年》原文,黄色字为王国维先生的疏证文字。
太甲真的杀伊尹了吗?
《疏证》曰:“《帝王世纪》:伊尹卒,百年有余岁。”——伊尹并未被太甲所杀。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纲鉴易知录》载:“商沃丁戊子八祀伊尹薨”书影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河南杞县伊氏家谱》记载:伊尹“至商王沃丁戊子八祀卒。”
文献记载:伊尹至商王沃丁戊子八祀卒。
《今本竹书纪年》说“七年,王(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益干启政,启杀益”皆为《今本竹书纪年》鼓吹暴力与杀戮的无稽谎言。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今本竹书纪年》云:“湯滅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始癸亥,終戊寅。”可信吗?
王国维疏证曰:原注:始癸亥,终戊寅。《史记▪殷本纪》集解引《紀年》,《文選▪六代論》注、《通鑑外紀》分引。原注“戊寅”乃“庚寅”之訛。案:自癸亥至庚寅,實五百八年,而以諸帝積年計之亦同,並與都數不合。蓋以湯元年為癸亥,本於《唐書▪歷志》張說《歷議》,而以周始伐商為庚寅,則本《歷議》所引《紀年》,二者本不同源,無怪與古《紀年》積年不合也。原注見其不合,乃改為戊寅,然不免與本書諸帝積年及歲名相齟齬。蓋書與注亦非盡出一人之手,或雖出一手,而前後未照也。古《紀年》「用歲四百九十六年」,與《易緯▪稽覽圖》同。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王国维疏证之一是“戊寅”乃“庚寅”之訛;
其二是自癸亥至庚寅,實五百八年,而以諸帝積年計之亦同,並與读數不合;
其三是《今本竹书纪年》諸帝積年及歲名相齟齬。蓋書與注亦非盡出一人之手,或雖出一手,而前後未照也。
疏证揭示了《今本竹书纪年》的内在矛盾,自相抵悟。
那《今本竹书纪年》“商代29王”可信吗?
凡《今本竹书纪年》之观点,均属不实之词。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武王克殷在哪年?
《今本竹书纪年》云: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于坶野。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今本竹书纪年》记曰:
“王親禽受於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
立受子祿父,是為武庚。
夏四月,王歸于豐,饗于太廟。(
命監殷。
遂狩于管。”
《今本竹书纪年》武王克殷牧野之战发生于武王十二年辛卯(前1050年)。
对此王国维作如下疏证:
王親禽受於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水經?淇水注》引《紀年》:「王親禽帝受辛于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初學記》二十四引:「王親禽受于南單之臺。」)
立受子祿父,是為武庚。(《史記?殷本紀》:「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
夏四月,王歸于豐,饗于太廟。(《漢書?律歷志》逸書《武成》:「惟四月既旁生霸,粵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廟。」偽書《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商,至于豐。丁未,祀于周廟。」)
命監殷。(《逸周書?作雒解》:「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祿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東,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監殷臣。」)
遂狩于管。(《逸周書?大匡解》、又《文政解》:「惟十有三祀,王在管。」)
作《大武樂》。(《呂氏春秋?古樂篇》:「武王乃命周公,作為《大武》。」)   十三年,巢伯來賓。(《尚書序》:「巢伯來朝,芮伯作《旅巢命》。」)   薦殷于太廟。(《逸周書?世俘解》:「辛亥,薦俘殷王鼎。癸丑,薦殷俘王士百人。」案:此是克殷年事。)
案:此是克殷年事。说的是以上史实都是“惟十有三祀”——武王十三年的事情。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资质通鉴前编》“己卯周武王十三年征伐商”书影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今本竹书纪年》这一记载与众多史籍记载不一,

下附诸籍对武王克殷年的记载;

典籍名称 克商年(公元前)
逸周书 1122“己卯周武王十三年征伐商”
尚书・洪范九畴 1122
三统历 1122
皇极经世 1122
通鉴外纪 1122
通 志 1122
文献通考 1122
通鉴前编 1122
纲鉴易知录 1122
御批纲鉴 1122
中华干支① 1122

读上表令人惊愕,众多典籍均记周克殷为武王十三年己卯即前1122年。
武王克殷事发前1122年,这一论断与箕子朝鲜元年完美契合。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懿王)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于鄭。”是《今本竹书纪年》的经典之警句。
南阳师范学院王学军先生《天再旦于郑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文曰:
• 从地球自转长期变化参数分布范围、古代文献中的反例、场景复原中的限制条件来看,“天再旦”日食说难以成立。受宗周礼乐文化影响,天、日、月、星等不单纯为天象,也常与世间重要人事变化相联系,多带有政治象征意义,“天再旦于郑”也不例外。从“旦”、“天”释义、先秦古诗《卿云歌》中以天象比人事的象征手法、郑地宫殿的修建时间及历史意义来看,“天再旦于郑”的原始含义与日食无关,而是懿王继共王之后,西周王位第二次在郑地宫殿交接的象征性说法。
• 认为“天再旦于郑”的原始含义与日食无关。”
• “而是懿王继共王之后,西周王位第二次在郑地宫殿交接的象征性说法。”
• 《今本竹书纪年》记曰:尧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摇动则风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
• 舜即帝位,蓂荚生于阶,凤凰巢于庭,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景星出于房,地出乘黄之马;
• 乃荐禹于天,使行天子事也。于是和气普应,庆云兴焉,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庆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君即位,皆有天象示瑞。
• 懿王 名坚。
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于郑。——依然“再旦”一次。
• 王学军先生还认为:懿王元年丙寅正月与前899年的4月21日无关;
复旦大学依其而名。复旦大学非日食大学。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今本竹书纪年》极不可信
综上可归纳《今本竹书纪年》的基本核心内容为:
(一)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始壬子,終壬戌;
(二)汤与太甲间有外丙、仲壬二王 ,意为商代三十王;
(三)太甲杀伊尹;
(四)又言:湯滅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始癸亥,終戊(庚)寅;
(五)武王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于坶野。
(六)懿王元年丙寅春正月,天再旦于郑。
世人普遍认为原本《纪年》经学者荀勖、和峤、束皙等人整理分释,传到宋代亡佚了。时人重编《今本竹书纪年》极不可信。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谢谢!作者:等而闲之君的关注。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鄙帖伊始提到凡竹书有四,一曰晋代出土的《汲冢竹书》,二曰《今本竹书纪年》,今天介绍其三:清嘉道年间的《古本竹书纪年》。
三、清嘉道年间《古本竹书纪年》——窥探《古本竹书》真容
有先生认为有的帖子“错把《今本竹书纪年》《古本竹书纪年》混淆,贴的图片,引用的数据,都是今本的,但是都说是古本,比如一直在批的“始壬子,终壬戌”出自今本。王国维先生说的“后人蒐辑”“空洞无实”“此书无用”“此书可废”指的是今本,他对古本是认可的。古本不是杜撰的,是从古书里找出来的……”
世人一致认为《今本竹书纪年》是确凿伪书,那么古本呢?作窥探《古本竹书》真容。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窥探《古本竹书》真容
清朝以来,据今本研究《竹书纪年》的人很多。道光间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开始辑录晋以后类书古注所引的佚文,加以考证,称为“古本”。清代嘉、道间的《古本竹书纪年》版本较多,现有清洪颐煊、陈逢衡、张宗泰、林春溥、朱右曾等不同版本存世。世人评价、参考引用的多为此类。
唯朱右曾辑录竹书纪年的佚文,加以考证,编成《汲冢纪年存真》 ,被认为是古本竹书纪年之善本。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作者介绍:
《古本竹书纪年》版本不一,封面各异,存世版本的作者分别是:
洪颐煊:清代人(1765—1837),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洪坤煊之弟。嘉庆六年(1801)拔贡生,官直隶州州判、广东新兴知县。
陈逢衡:清代(1778年—1855年)字履长,一字穆堂,江苏江都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卒于文宗咸丰五年,年78岁。他说:“知其(《竹书纪年》)脱失已久,非复原本之旧矣。”他认为“然其事实显然与经史印合。”因其吹捧《竹书》,被王国维贬为“陈逢衡辈”。
张宗泰:(1776-1852),清藏书家、学者。字球斋,号鲁岩。河南鲁山人。原籍偃师县伊洛间之喂羊庄。乾隆二十六年,因遭水灾,庐舍浸没,迁鲁山县冢刘村。嘉庆十二年(1807)举于乡,道光二年(1822)选授修武县儒学教谕。二十三年(1843)升河南府学教授。
林春溥:清(1775至1861)林号鉴塘,父兆泰,乾隆已亥举人,
朱右曾,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字尊鲁,一字亮甫。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至贵州镇远府知府、遵义知府,后以失职罢官。潜心著述。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0-04-20 23:05:22


今摘录朱右曾辑录《古本竹书纪年》原文数段,以窥真容:
1、上述《古本竹书纪年》书影中赫然写着“帝尧元年丙子。”

楼主:夷齐风清

字数:1331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3-22 22:35:16

更新时间:2020-04-20 23:05:22

评论数: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